(完整版)计算机网络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合集下载

计算机网络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计算机网络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第1章PSE:分组交换设备 PAD:分组装配、拆卸装备NCC:网络控制中心FEP:前端处理机IMP:接口信息处理机PSTN:电话交换网ADSL:非对称用户环路DDN:数字数据网FR:帧中继ATM:异步转移模式ISDN:综合服务数字网VOD:电视点播WAN:广域网LAN:局域网MAN:城域网OSI:开放系统互连基本模型ITU:国际电信联盟IETF:英特网工程特别任务组第2章1.说明协议的基本含义,三要素的含义与关系。

答:为计算机网络中进行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的集合就称为协议。

协议三要素:(1)语义:涉及用于协调与差错处理的控制信息。

(2)语法:涉及数据及控制信息的格式、编码及信号电平等。

(3)定时:涉及速度匹配和排序等。

3.计算机网络采用层次结构模型的理由是什么?有何好处?答:计算机网络系统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

将一个复杂系统分解为若干个容易处理的子系统,然后“分而治之”逐个加以解决,这种结构化设计方法是工程设计中常用的手段。

分层就是系统分解的最好方法之一。

分层结构的好处在于使每一层实现一种相对独立的功能。

每一层的功能相对简单而且易于实现和维护。

具有很大的灵活性。

分层结构有利于交流、理解和标准化。

6.请比较面向连接服务和无连接服务的异同点。

答:面向连接服务和电话系统的工作模式相类似。

数据传输过程前必须经过建立连接、维护连接和释放连接的3个过程;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各分组不需要携带目的的节点的地址。

面向连接数据传输的手法数据顺序不变,传输可靠性好,需通信开始前的连接开销,协议复杂,通信效率不高。

无连接服务与邮政系统的信件投递过程相类似。

每个分组都是要携带完整的目的节点的地址,各分组在通信子网中是独立传送的。

数据传输过程不需要经过建立连接、维护连接和释放连接的3个过程;目的节点接收到的数据分组可能出现乱序、重复与丢失的现象。

可靠性不是很好,通信协议相对简单、效率较高。

9.试比较OSI/RM与TCP/IP的异同点。

计算机网络原理(谢希仁)课后习题答案

计算机网络原理(谢希仁)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概述1-01 计算机网络向用户可以提供那些服务?答:连通性和共享1-02 简述分组交换的要点。

答:(1)报文分组,加首部(2)经路由器储存转发(3)在目的地合并1-03 试从多个方面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

答:(1)电路交换:端对端通信质量因约定了通信资源获得可靠保障,对连续传送大量数据效率高。

(2)报文交换:无须预约传输带宽,动态逐段利用传输带宽对突发式数据通信效率高,通信迅速。

(3)分组交换:具有报文交换之高效、迅速的要点,且各分组小,路由灵活,网络生存性能好。

1-04 为什么说因特网是自印刷术以来人类通信方面最大的变革?答:融合其他通信网络,在信息化过程中起核心作用,提供最好的连通性和信息共享,第一次提供了各种媒体形式的实时交互能力。

1-05 因特网的发展大致分为哪几个阶段?请指出这几个阶段的主要特点。

答:从单个网络APPANET向互联网发展;TCP/IP协议的初步成型建成三级结构的Internet;分为主干网、地区网和校园网;形成多层次ISP结构的Internet;ISP首次出现。

1-06 简述因特网标准制定的几个阶段?答:(1)因特网草案(Internet Draft) ——在这个阶段还不是 RFC 文档。

(2)建议标准(Proposed Standard) ——从这个阶段开始就成为 RFC 文档。

(3)草案标准(Draft Standard)(4)因特网标准(Internet Standard)1-07小写和大写开头的英文名字 internet 和Internet在意思上有何重要区别?答:(1) internet(互联网或互连网):通用名词,它泛指由多个计算机网络互连而成的网络。

;协议无特指(2)Internet(因特网):专用名词,特指采用 TCP/IP 协议的互联网络区别:后者实际上是前者的双向应用1-08 计算机网络都有哪些类别?各种类别的网络都有哪些特点?答:按范围:(1)广域网WAN:远程、高速、是Internet的核心网。

(完整版)计算机网络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完整版)计算机网络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完整版)计算机⽹络原理课后习题答案《计算机⽹络》(第四版)谢希仁第1章概述作业题1-03、1-06、1-10、1-13、1-20、1-221-03.试从多个⽅⾯⽐较电路交换、报⽂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

答:(1)电路交换它的特点是实时性强,时延⼩,交换设备成本较低。

但同时也带来线路利⽤率低,电路接续时间长,通信效率低,不同类型终端⽤户之间不能通信等缺点。

电路交换⽐较适⽤于信息量⼤、长报⽂,经常使⽤的固定⽤户之间的通信。

(2)报⽂交换报⽂交换的优点是中继电路利⽤率⾼,可以多个⽤户同时在⼀条线路上传送,可实现不同速率、不同规程的终端间互通。

但它的缺点也是显⽽易见的。

以报⽂为单位进⾏存储转发,⽹络传输时延⼤,且占⽤⼤量的交换机内存和外存,不能满⾜对实时性要求⾼的⽤户。

报⽂交换适⽤于传输的报⽂较短、实时性要求较低的⽹络⽤户之间的通信,如公⽤电报⽹。

(3)分组交换分组交换⽐电路交换的电路利⽤率⾼,⽐报⽂交换的传输时延⼩,交互性好。

1-06.试将TCP/IP和OSI的体系结构进⾏⽐较。

讨论其异同点。

答:(1)OSI和TCP/IP的相同点是:都是基于独⽴的协议栈的概念;⼆者均采⽤层次结构,⽽且都是按功能分层,层功能⼤体相似。

(2)OSI和TCP/IP的不同点:①OSI分七层,⾃下⽽上分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络层、运输层、应⽤层、表⽰层和会话层;⽽TCP/IP具体分五层:应⽤层、运输层、⽹络层、⽹络接⼝层和物理层。

严格讲,TCP/IP⽹间⽹协议只包括下三层,应⽤程序不算TCP/IP的⼀部分②OSI层次间存在严格的调⽤关系,两个(N)层实体的通信必须通过下⼀层(N-1)层实体,不能越级,⽽TCP/IP可以越过紧邻的下⼀层直接使⽤更低层次所提供的服务(这种层次关系常被称为“等级”关系),因⽽减少了⼀些不必要的开销,提⾼了协议的效率。

③OSI 只考虑⽤⼀种标准的公⽤数据⽹。

TCP/IP ⼀开始就考虑到多种异构⽹的互连问题,并将⽹际协议IP 作为TCP/IP 的重要组成部分。

计算机网络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

计算机网络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

计算机网络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计算机网络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计算机网络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连接了世界各地的人们并促进了信息的传递和共享。

而对于学习计算机网络的人来说,课后习题是检验自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计算机网络第三版》的部分课后习题答案,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第一章:导论1. 答案: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地理位置不同的计算机和其他设备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以便实现数据和信息的传输和共享的系统。

2. 答案:计算机网络的主要优点包括资源共享、高效的数据传输、灵活性和可靠性。

3. 答案:计算机网络的分类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常见的分类包括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和互联网。

第二章:物理层1. 答案:物理层主要负责将比特流转化为电信号,并通过传输介质进行传输。

2. 答案:物理层的主要功能包括数据的传输、数据的同步、数据的编码和解码等。

3. 答案:常见的物理层传输介质包括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和无线传输介质等。

第三章:数据链路层1. 答案:数据链路层的主要功能包括将物理层传输的比特流转化为数据帧,并通过链路进行传输。

2. 答案:数据链路层的主要协议包括以太网、令牌环和点对点协议等。

3. 答案:数据链路层的主要技术包括流量控制、差错控制和访问控制等。

第四章:网络层1. 答案:网络层的主要功能包括将数据链路层传输的数据帧转化为数据包,并通过网络进行传输。

2. 答案:网络层的主要协议包括IP协议、ICMP协议和路由协议等。

3. 答案:网络层的主要技术包括路由选择、拥塞控制和分组转发等。

第五章:传输层1. 答案:传输层的主要功能是为应用层提供可靠的端到端的数据传输服务。

2. 答案:传输层的主要协议包括TCP协议和UDP协议等。

3. 答案:传输层的主要技术包括流量控制、差错控制和拥塞控制等。

第六章:应用层1. 答案:应用层是最靠近用户的一层,主要负责为用户提供各种网络应用服务。

计算机网络原理习题库含答案

计算机网络原理习题库含答案

计算机网络原理习题库含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在信道传输数据时产生差错的主要原因是()A、冲击噪声B、差错控制方法不当C、未能实现帧的同步D、未做差错校验正确答案:A2.计算机网络各层次结构模型及其协议的集合称为A、网络体系结构B、互联参考模型C、网络概念框架D、网络结构描述正确答案:A3.下列网址中属于C类IP地址的是()A、192.0.0.1B、224.25.25.11C、185.1.1.0D、127.20.10.10正确答案:A4.造成因特网上传输超时的大部分原因是 ( )A、路由算法选择不当B、网络上出现拥塞C、数据传输速率低D、网络的访问量过大正确答案:B5.HDLC协议有3种类型的帧,其中不包括 ( )A、信息帧B、管理帧C、无序号帧D、技术帧正确答案:D6.下列数据链路层的功能中属于链路管理功能的是()A、帧的同步B、差错控制C、流量控制D、建立连接正确答案:D7.IP地址中的高两位为1 0,表示该地址属于A、A类地址B、B类地址C、C类地址D、D类地址正确答案:B8.下列网络协议中使用端口号“110”的是()A、SMTPB、FTPC、POP3D、DNS正确答案:C9.以下关于虚电路网络的说法错误的是A、每条虚电路都有一个虚电路标识B、虚电路是通信双方一条逻辑连接C、虚电路网络是一种分组交换网络D、虚电路网络不保证分组传输顺序正确答案:D10.在顶级域名中的分类中不包括 ( )A、区域顶级域名B、通用顶级域名C、基础结构域名D、国家顶级域名正确答案:A11.对于滑动窗口协议,与信道利用率有关的是A、接收窗口的大小B、接收窗口要大于等于1C、发送与接收窗口的大小D、发送窗口的大小正确答案:D12.OSI参考模型中,传输层的协议数据单元被称为A、比特波B、帧C、报文段D、包正确答案:C13.下列关于星形拓扑结构优点的表述中错误的是()A、控制简单B、站点分布处理能力高C、故障诊断和隔离容易D、方便服务正确答案:B14.利用带宽为4000Hz的无噪声信道传输二进制基带信号,其最大的数据传输速率可达到()A、4000bpsB、6000bpsC、8000bpsD、2000bps正确答案:C15.简单邮件传输协议SMTP使用的端口号是 ( )A、2 5B、2 0C、2 3D、2 1正确答案:A16.TCP连接建立通过( )过程。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一、选择题1. B2. C3. A4. D5. B6. C7. A8. D9. B10. A二、填空题1. 分组交换2. 物理层3. 虚电路4. 数据链路层5. 网络层6. 数据包7. 传输层8. 应用层9. TCP/IP10. HTTP三、简答题1. OSI模型是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它是一个将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分成七个不同功能层的概念模型。

每个层在进行通信时,只需要考虑与该层相邻的上下两个层之间的通信细节,而不需要关心其他层的具体实现。

这样分层的设计旨在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2. 物理层负责传输原始的比特流,是计算机网络的基础。

在物理层中,主要要考虑的问题是如何在传输媒介上传输比特流,并确保传输的可靠性和速度。

3. 虚电路是一种通信方式,其特点是在通信前需要建立连接,并且传输的数据包按照建立连接时分配的路由进行传输。

虚电路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可控性,但建立连接的过程较为复杂,且传输时会有一定的延迟。

4. 数据链路层主要负责将物理层传输的比特流转化为数据帧,并进行错误检测和纠正。

数据链路层还负责对数据进行分组和重新组装,以及对数据的流量控制和传输控制。

5. 网络层负责将数据包从源主机传输到目标主机。

网络层主要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选择合适的路径,并进行数据的分组和重组。

IP协议是网络层中最重要的协议之一。

6. 传输层主要负责提供端到端的可靠通信。

传输层主要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对数据包进行序列化、分组和重组,并确保数据的可靠传输。

TCP协议是传输层中最常用的协议之一。

7. 应用层是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中最靠近用户的一层。

应用层负责处理用户的请求和提供相关的服务,例如HTTP协议用于在Web中传输超文本。

8. TCP/IP是一组用于计算机网络的协议,它是互联网的基础。

TCP/IP协议族由四个层次组成,分别是网络接口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

9. HTTP是一种应用层协议,它是在Web中传输超文本的主要协议。

计算机网络-原理、技术与应用(第2版)部分习题参考答案(不外传!)

计算机网络-原理、技术与应用(第2版)部分习题参考答案(不外传!)

计算机网络-原理、技术与应用(第2版)部分习题参考答案第1章1.1答:计算机网络是通过传输介质、通信设施和网络通信协议,把分散在不同地点的计算机设备互联起来,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输的系统。

涉及到的知识点:1、传输介质;2、通信协议;3、不同地点.;4、计算机设备;5、资源共享;6、数据传输;7、系统。

1.6答:1、数据通信。

计算机网络中的计算机设备,终端与计算机、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进行通信,数据传输,实现数据和信息的传输、收集和交换。

2、资源共享。

用户通过计算机网络可以共享系统内的硬件、软件、数据、文档信息,以及通过信息交流获取更多的知识。

3、给网络用户提供最好的性价比服务,减少重复投资。

4、提供大容量网络存储,不断增加新的多媒体应用。

5、提供分布式处理,使得协同操作为可能;平衡不同地点计算机系统的负荷,降低软件设计的复杂性,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系统内的资源,使得网格计算成为可能,提高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效率。

6、对地理上分散的计算机系统进行集中控制,实现对网络资源集中管理和分配。

7、提供高可靠性的系统,借助在不同信息处理位置和数据存储地点的备份,通过传输线路和信息处理设备的冗余实现高可靠性。

1.13答:计算机网络中计算机进行通信、数据交换时需要制定双方都要遵守的通信规则和约定就是协议。

协议是按层次结构组织的,不同层次协议和网络层次的集合构成了协议体系结构。

网络协议层次结构包含两个基本内容:1、网络实现的功能分解到若干层次,每个功能用对等层协议实现,不同系统中的对等层要遵循对等层协议,通过对等层协议理解和完成该层的功能。

2、相邻层次之间通过接口交互必要的信息,构成下层为上次提供服务的关系,也成为接口关系。

网络服务靠服务原语进行描述,网络协议软件根据网络协议结构进行设计和开发。

1.20答:1)网络命令行程序2)网络协议分析工具3)网络仿真和模拟4)网络应用编程5)生活中的例子1.26答:与计算机网络和数据通信标准有关的国际组织有ISO、ITU-T(CCITT)、IEEE、ANSI、EIA、ACM等。

计算机网络第六版谢希仁著课后习题答案

计算机网络第六版谢希仁著课后习题答案

计算机网络第六版谢希仁著课后习题答案计算机网络是一门复杂而又重要的学科,谢希仁教授所著的《计算机网络》第六版更是这一领域的经典教材。

书中的课后习题对于我们巩固知识、加深理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部分课后习题答案。

一、物理层1、物理层要解决哪些问题?物理层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物理层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包括:如何在连接各种计算机的传输媒体上传输数据比特流,而不是指具体的传输媒体。

物理层的主要特点是:它尽可能地屏蔽掉物理设备和传输媒体,通信手段的不同,使数据链路层感觉不到这些差异,只考虑完成本层的协议和服务。

2、规程与协议有什么区别?规程专指物理层协议,而协议的范围更广,可以涵盖多个层次。

规程更侧重于具体的操作步骤和规则,而协议则是对通信过程中各种规则和约定的总体描述。

3、试给出数据通信系统的模型并说明其主要组成构件的作用。

数据通信系统的模型包括源点、发送器、传输系统、接收器和终点。

源点产生要传输的数据,发送器将源点产生的数字比特流转换为可在传输系统中传输的信号,传输系统用于传输信号,接收器将接收到的信号转换为数字比特流,终点接收数字比特流并进行处理。

二、数据链路层1、数据链路层的三个基本问题(封装成帧、透明传输和差错检测)为什么都必须加以解决?封装成帧是为了在链路上以帧为单位传输数据,便于接收方识别帧的开始和结束。

透明传输是为了确保数据中的控制字符不会被误解释为帧的边界。

差错检测是为了发现传输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比特差错,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2、要发送的数据为 1101011011。

采用 CRC 的生成多项式是 P(X)=X4 + X + 1 。

试求应添加在数据后面的余数。

首先,将生成多项式转换为二进制:10011。

然后,在数据后面添加 4 个 0,得到 11010110110000。

用这个数除以 10011,得到余数为1110。

三、网络层1、网络层向上提供的服务有哪两种?是比较其优缺点。

网络层向上提供的服务有虚电路服务和数据报服务。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与解答讲解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与解答讲解

本文所有的习题均来自教师上课布置的题目和书上,答案是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第一章计算机概论1.术语解释计算机网络网络拓扑结构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通信子网资源子网2.计算机网络的的发展可以划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3.以一个你所熟悉的因特网应用为例,说明你对计算机网络定义和功能的理解。

4.计算机网络如何分类?请分别举出一个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的实例,并说明它们之间的区别。

5.何为计算机网络的二级子网结构?请说明它们的功能和组成。

6.常用的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有哪几种?各自有何特点?试画出它们的拓扑结构图。

7.计算机网络具有哪些功能?8.目前,计算机网络应用在哪些方面?第二章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1.解释下列术语网络体系结构服务接口协议实体协议数据单元数据封装数据解封装2.在OSI参考模型中,保证端-端的可靠性是在哪个层次上完成的?CA.数据连路层B.网络层C.传输层D.会话层3.数据的加密和解密属于 OSI 模型的功能。

BA.网络层 B.表示层 C.物理层 D.数据链路层4.O SI 参考模型包括哪 7 层?5.同一台计算机之间相邻层如何通信?6.不同计算机上同等层之间如何通信?7.简述 OSI参考模型各层的功能。

8.简述数据发送方封装的过程。

9.O SI 参考模型中每一层数据单元分别是什么?10.在 TCP/IP协议中各层有哪些主要协议?11.试说明层次、协议、服务和接口的关系12.计算机网络为什么采用层次化的体系结构?13.试比较 TCP/IP 模型和 OSI 模型的异同点。

计算机网络为什么采用层次化的体系结构?【要点提示】采用层次化体系结构的目的是将计算机网络这个庞大的、复杂的问题划分成若干较小的、简单的问题。

通过“分而治之”,解决这些较小的、简单的问题,从而解决计算机网络这个大问题(可以举例加以说明)。

2.81.用生活中的实例说明面向连接的网络服务与无连接的网络服务解析:面向连接的网络服务与无连接的网络服务就相当于生活中的电话系统和普通邮政系统所提供服务。

计算机网络课后答案(全部)

计算机网络课后答案(全部)

计算机网络习题解答教材计算机网络谢希仁编著第一章概述习题1-01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可划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各有何特点?答: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过程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20世纪60年代)以单个计算机为中心的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系统。

这种网络系统是以批处理信息为主要目的。

它的缺点是:如果计算机的负荷较重,会导致系统响应时间过长;单机系统的可靠性一般较低,一旦计算机发生故障,将导致整个网络系统的瘫痪。

第二阶段:(20世纪70年代)以分组交换网为中心的多主机互连的计算机网络系统。

为了克服第一代计算机网络的缺点,提高网络的可靠性和可用性,人们开始研究如何将多台计算机相互连接的方法。

人们首先借鉴了电信部门的电路交换的思想。

所谓“交换”,从通信资源的分配角度来看,就是由交换设备动态地分配传输线路资源或信道带宽所采用的一种技术。

电话交换机采用的交换技术是电路交换(或线路交换),它的主要特点是:①在通话的全部时间内用户独占分配的传输线路或信道带宽,即采用的是静态分配策略;②通信双方建立的通路中任何一点出现了故障,就会中断通话,必须重新拨号建立连接,方可继续,这对十分紧急而重要的通信是不利的。

显然,这种交换技术适应模拟信号的数据传输。

然而在计算机网络中还可以传输数字信号。

数字信号通信与模拟信号通信的本质区别在于数字信号的离散性和可存储性。

这些特性使得它在数据传输过程中不仅可以间断分时发送,而且可以进行再加工、再处理。

③计算机数据的产生往往是“突发式”的,比如当用户用键盘输入数据和编辑文件时,或计算机正在进行处理而未得出结果时,通信线路资源实际上是空闲的,从而造成通信线路资源的极大浪费。

据统计,在计算机间的数据通信中,用来传送数据的时间往往不到10%甚至1%。

另外,由于各异的计算机和终端的传输数据的速率各不相同,采用电路交换就很难相互通信。

为此,必须寻找出一种新的适应计算机通信的交换技术。

1964年,巴兰(Baran)在美国兰德(Rand)公司“论分布式通信”的研究报告中提出了存储转发(store and forward)的概念。

计算机网络_清华大学出版社第二版_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

计算机网络_清华大学出版社第二版_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

计算机网络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课后习题(匡桂平整理)第一章概论一、名词解释用所给定义解释以下术语(请在每个术语前的划线上标出正确的定义)。

1.广域网:A2.城域网:D3.局域网: C4.无线传感器网络:B5.计算机网络:G6.网络拓扑:H7.ARPANET :E8.点对点线路:F9.Ad hOC网络:I10.P2P:JA.覆盖范围从几十千米到几千千米,可以将一个国家、地区或横跨几个洲的计算机和网络互联起来的网络。

B.一种将Ad hOC网络技术与传感器技术相结合的新型网络。

C.用于有限地理范围(例如一幢大楼),将各种计算机、外设互连的网络。

D.可以满足几十公里范围内的大量企业、机关、公司的多个局域网互联的需要,并能实现大量用户与数据、语音、图像等多种信息传输的网络。

E.对Internet的形成与发展起到奠基作用的计算机网络。

F.连接一对计算机或路由器结点的线路。

G.以能够相互共享资源的方式互联起来的自治计算机系统的集合。

H.通过网中结点与通信线路之间的几何关系来反映出网络中各实体间的结构关系。

I.一种特殊的自组织、对等式、多跳、无线移动网络。

J.所有的成员计算机在不同的时间中,可以充当客户与服务器两个不同的角色,区别于固定服务器的网络结构形式。

二、选择题1.随着微型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大量的微型计算机通过局域网连入广域网,而局域网与广域网的互联通过什么设备来实现。

BA.通信子网B.路由器C.城域网D.电话交换网2.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与什么技术高度发展、密切结合的产物。

CA.交换机B.软件C.通信D.自动控制3.电信业一般认为宽带骨干网的数据传输速率达到。

CA.10MbpsB.100MbpsC.2GbpsD.10Gbps4.网络拓扑对网络性能与网络________有很大的影响。

A.造价B.主从关系C.结构D.控制关系A5.建设宽带网络的两个关键技术是骨干网技术和什么技术。

BA.InternetB.接入网C.局域网D.分组交换6.当通信子网采用什么方式时,首先要在通信双方之间建立起逻辑连接。

计算机网络第四版(课后练习+答案)

计算机网络第四版(课后练习+答案)

计算机网络第四版(课后练习+答案)计算机网络第四版(课后练习+答案)Introduction:计算机网络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它涉及到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如何进行数据交换和通信。

《计算机网络第四版》是一本权威指南,提供了大量的课后练习和答案,帮助读者加强对计算机网络的理解。

本文将对《计算机网络第四版》课后练习和答案进行综述,以便读者更好地掌握网络通信的关键概念和原理。

Chapter 1: Introduction to Networking在第一章中,课后练习的内容涵盖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学习者可以通过这些练习加深对网络通信的了解,例如描述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组成部分、定义OSI模型的七层结构以及解释分组交换和电路交换的区别。

Chapter 2: Network Models第二章课后练习着重介绍了计算机网络的各种模型,包括OSI模型和TCP/IP模型。

练习题目涵盖了每个模型的层次结构和功能,同时还要求学习者能够比较这两个模型之间的异同点。

Chapter 3: Physical Layer and Media物理层和传输介质是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第三章课后练习起到了巩固和扩展这些概念的作用。

学习者将通过回答问题和解决实际情况的案例,深入理解诸如数据信号的调制和解调、传输介质的特性以及常见的物理层设备等内容。

Chapter 4: Data Link Layer数据链路层构建在物理层之上,并处理节点到节点之间的数据传输。

第四章的课后练习要求学习者熟练掌握数据链路层的基本概念,包括帧的封装和解封装、错误检测和纠正技术以及介绍局域网和广域网等。

Chapter 5: Network Layer网络层负责数据包的转发和路由选择,在第五章的练习题中,学习者需要回答关于IP地址的分配和路由表的设计的问题,深入理解网络层的功能和特性。

还会涉及到IP协议的各种细节,例如子网划分、地址转换和网络控制协议等。

Chapter 6: Transport Layer传输层提供端到端的可靠数据传输服务,第六章的课后练习通过设计案例和讨论问题的方式,帮助学习者掌握TCP和UDP协议的细节和应用场景。

计算机网络1-3章课后习题及答案

计算机网络1-3章课后习题及答案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概述习题1-01 计算机网络向用户可以提供哪些服务?答: P1第二段,三种网络各自提供的服务及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习题1-02 试简述分组交换的要点。

答:分组交换技术采用存储转发技术,将完整的报文分割成较小的数据段,在每个数据段前面,加上一些必要的控制信息组成首部后,就构成了分组。

分组是在计算机网络中传送的数据单元。

发送分组,接收端剥去首部,抽出数据部分,还原成报文后进行重组,这就是分组交换技术。

习题1-03 试从多个方面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

答:电路交换的优点:适用于连续传送大量数据;缺点:电路建立连接时间长,线路利用率低。

信息传输延迟小,就给定的连续路由来说,传输延迟是固定不变的。

信息编码方法、信息格式以及传输控制程序来都不受限制,即可向用户提供透明的通路。

报文交换的优点:是采用了存储转发技术,线路使用率高;缺点:是延迟长。

分组交换的优点:分组动态分配带宽,且对网络逐段占用,提高通信线路使用效率。

分组独立选择路由,使结点之间数据交换比较灵活。

分组大大压缩结点所需的存储容量,也缩短了网络延时。

较短的报文分组比较长的报文可大大减少差错的产生,提高传输可靠性。

缺点:分组在各结点存储较发时需要排队,这就会造成一定的时延。

当网络通信量大时,这种时延也可能会很大。

同时,各分组必须携带的控制信息也造成了一定的开销。

习题1-04为什么说因特网是自印刷术以来人类通信方面最大的变革?答:因特网缩短了人际交往的时间和空间,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和交往方式,使世界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习题1-05因特网的发展大致分为哪能几个阶段?请指出这几个阶段最主要的特点。

答:P3第一阶段是从单个网络向互联网发展的过程。

第二个阶段的特点是建成了三级结构的因特网。

分为主干网、地区网和校园网。

第三阶段的特点是逐渐形成了多层次ISP结构的因特网。

习题1-06简述因特网标准制定的几个阶段。

(完整版)计算机网络(第二章)课后答案

(完整版)计算机网络(第二章)课后答案

第二章 应用层 (课后习题和问题部分题目和参考答案)复习题:1.列出5种非专用的因特网应用及它们所使用的因特网协议。

答案:Web应用和HTTP协议、电子邮件应用和SMTP(简单邮件传输协议)、因特网的目录服务DNS和DNS协议、P2P应用和P2P协议、远程终端访问和Telnet、文件传输和FTP。

3.对两进程之间的通信会话而言,哪个进程是客户机,哪个进程是服务器?答案:在给定的一对进程之间的通信会话中,发起通信(即在该会话开始时与其他进程联系)的进程被标示为客户机,在会话开始时等待联系的进程是服务器。

6.假定你想尽快的处理从远程客户机到服务器的事务,应使用UDP还是TCP?为什么?答案:UDP,因为TCP是面向连接的可靠数据传输服务,使用TCP 协议时,在应用层数据报文开始流动之前,其客户机程序和服务器程序之间互相交换运输层控制信息,完成握手阶段。

TCP的三次握手,以及拥塞控制机制和分组都有开销。

UDP没有拥塞控制机制,所以发送端可以以任何速率向其下面的层(网络层)注入数据。

7.在日常生活中你或许会使用Web浏览器和邮件阅读器。

你或许还会用到FTP用户代理,Telnet用户代理,音频/视频播放器用户代理(比),即时信息代理,P2P文件共享代理。

如Real Networks player),即时信息代理,答案:无。

8.列出运输协议能够提供的4种宽泛类型的服务。

对于每种服务类型,指出是UDP还是TCP(或这两种协议)提供这样的服务。

答案:1.可靠数据传输,TCP提供了可靠的端到端数据传输服务,而UDP没有。

2.吞吐量,吞吐量,TCP和UDP均为提供此服务。

定时,TCP和UDP均为提供此服务。

3.定时,安全性,TCP在应用层可以很容易地通过SSL来提供安全服 4.安全性,务,而UDP没有。

10.握手协议的作用是什么?答案:提示客户机和服务器做好传输分组的准备。

15.为什么说FTP在“带外”发送控制信息?答案:因为FTP 使用两个并行的TCP连接来传输文件,一个是控制连接,一个是数据连接。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和答案解析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和答案解析

第一章计算机网络概论第二章数据通信技术1、基本概念(1)信号带宽、信道带宽,信号带宽对信道带宽的要求答:信号带宽是信号所占据的频率范围;信道(通频)带宽是信道能够通过的信号的频率范围;信号带宽对信道带宽的要求:信道(通频)带宽>信号带宽。

(2)码元传输速率与数据传输速率概念及其关系?答:码元传输速率(调制速率、波特率)是数据信号经过调制后的传输速率,表示每秒传输多少电信号单元,单位是波特;数据传输速率(比特率)是每秒传输二进制代码的位数,单位是b/s或bps;两者的关系:比特率=波特率×log2N,N为电脉冲信号所有可能的状态。

(3)信道容量与数据带宽答:信道容量是信道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信道带宽W是信道能够通过的信号的频率范围,由介质的质量、性能决定。

(4)数字信号的传输方式、模拟信号的传输方式答:数字信号传输:数据通信1)数/模转换-->模拟通信系统-->模/数转换2)直接通过数字通信系统传输模拟信号传输1)模拟通信:直接通过模拟通信系统2)数字通信:模/数转换-->数字通信系统-->数/模转换2、常用的多路复用技术有哪些?时分复用与统计复用技术的主要区别是什么?答:常用的多路复用技术有空分多路复用SDM、频分多路复用FDM、时分多路复用TDM和波分多路复用WDM;时分复用与统计复用技术的主要区别是:时分多路复用:1)时隙固定分配给某一端口2)线路中存在空闲的时隙统计时分多路复用(按排队方式分配信道):1)帧的长度固定2)时隙只分配给需要发送的输入端3、掌握T1和E1信道的带宽计算方法。

答:每一个取样值用8位二进制编码作为一个话路,则24路电话复用后T1标准的传输比特率为多少? 8000×(8×24+1)=1544000b/sE1 标准是32路复用(欧洲标准)传输比特率为多少?8000×(8×32)= 2048000bps 4、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的数据报服务、分组交换的虚电路服务的优缺点?5、指出下列说法错误在何处:(1)“某信道的信息传输速率是300Baud”;(2)“每秒50Baud的传输速率是很低的”;(3)“600Baud和600bps是一个意思”;(4)“每秒传送100个码元,也就是每秒传送100个比特”。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
switching)的关键构件,其任务是转发收到的分组,这是网络核心部分最重要的功能
1-13客户服务方式与对等通信方式的主要区别是什么?有没有相同的地方?
答:客户服务器方式是一点对多点的,对等通信方式是点对点的。被用户调用后运行,在打算通信时主动向远地服务器发起通信(请求服务)。因此,客户程序必须知道服务器程序的地址。系统启动后即自动调用并一直不断地运行着,被动地等待并接受来自各地的客户的通信请求。因此,服务器程序不需要知道客户程序的地址。对等连接方式从本质上看仍然是使用客户服务器方式,只是对等连接中的每一个主机既是客户又同时是服务器。对等连接也需要知道对方的服务器地址。
面向用户的PC机,每台客户机都可以与其他每台客户机实现"平等"对话操作,共享彼此的
信息资源和硬件资源,组网的计算机一般类型相同,甚至操作系统也相同,这种网络方式灵
活方便,但是较难实现集中管理与控制,安全性也低。
7、按企业和公司管理分类:
(1)、内部网:一般指企业内部网,自成一体形成一个独立的网络。
(2)、内联网:一般指经改造的或新建的企业内部网,采用通用的TCP/IP作为通信协议,
一般具备自己的WWW服务器和安全防护系统,为企业内部服务,不和因特网直接进行连接。
(3)、外联网:采用因特网技术,有自己的WWW服务器,但不一定与因特网直接进行连接的
网络,同时必须建立防火墙把内联网与因特网隔离开,以确保企业内部信息的安全。
(4)、因特网:因特网是目前最流行的一种国际互联网,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应用,结合多
4、按通信方式分类:
(1)、点对点传输网络:数据以点到点的方式在计算机或通信设备中传输,在一对机器之间
通过多条路径连接而成,大的网络大多采用这种方式。

计算机网络原理课后题答案

计算机网络原理课后题答案

4741计算机网络原理课后题答案(总36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第一章计算机网络概论1.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可划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答:1.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以单个计算机为中心的远程联机系统,构成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

这类简单的“终端-通信线路”计算机系统,成了计算机网络的锥形。

2.计算机-计算机网络,呈现出多处理中心的特点。

3.开放式标准网络,OSI/RM的提出,开创了一个具有统一的网络体系结构,遵循国际标准化协议的计算机网络新时代。

4.因特网的广泛应用与高速网络技术的发展,覆盖范围广、网络具有足够的带宽、很好服务质量与完善的安全机制、支持多媒体信息通信、以满足不同的应用需求、具备高度的可靠性和完善的管理功能。

2.计算机网络可分为哪两大子网它们各实现什么功能答:一个计算机网络是由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构成的。

资源负责信息处理,通信子网负责全网中的信息传递。

3.简述各种网络拓扑类型的定义和优缺点。

答:1.星形拓扑是由中央节点和通过点到点通信链接到中央节点的各个站点组成。

星形拓扑结构的优点有:控制简单、故障诊断和隔离容易、方便服务;缺点:电缆长度和安装工作量可观、中央节点的负担较重形成“瓶颈”和各站点的分布处理能力较低。

2.总线拓扑结构采用一个广播信道作为传输介质,所有站点都通过相应的硬件接口直接连到这一公共传输介质上,该公共传输介质即称为总线。

总线拓扑结构的优点:总线结构所需要的电缆数量少;总线结构简单,又是无源工作,有较高的可靠性;易于扩充,增加或减少用户比较方便。

缺点是:总线的传输距离有限,通信范围受到限制;故障诊断和隔离较困难;分布式协议不能保证信息的及时发送,不具有实时功能。

3.环形拓扑网络由站点和连接站点的链路组成一个闭合环。

环形拓扑的优点:电缆长度短;可使用光纤;所有计算机都能公平地访问网络的其它部分,网络性能稳定。

计算机网络第四版(课后练习+答案)

计算机网络第四版(课后练习+答案)

计算机⽹络第四版(课后练习+答案)第 1 章概述1.假设你已经将你的狗Berníe 训练成可以携带⼀箱3 盒8mm 的磁带,⽽不是⼀⼩瓶内哇地. (当你的磁盘满了的时候,你可能会认为这是⼀次紧急事件。

)每盒磁带的窑最为7GB 字节;⽆论你在哪⾥,狗跑向你的速度是18km/h 。

请问,在什么距离范围内Berníe的数据传输速率会超过⼀条数据速率为150Mbps的传输线?答:狗能携带21千兆字节或者168千兆位的数据。

18 公⾥/⼩时的速度等于0.005 公⾥/秒,⾛过x公⾥的时间为x / 0.005 = 200x 秒,产⽣的数据传输速度为168/200x Gbps或者840 /x Mbps。

因此,与通信线路相⽐较,若x<5.6 公⾥,狗有更⾼的速度。

6. ⼀个客户·服务器系统使⽤了卫星⽹络,卫星的⾼度为40 000km. 在对⼀个请求进⾏响应的时候,最佳情形下的延迟是什么?答:由于请求和应答都必须通过卫星,因此传输总路径长度为160,000千⽶。

在空⽓和真空中的光速为300,000 公⾥/秒,因此最佳的传播延迟为160,000/300,000秒,约533 msec。

9.在⼀个集中式的⼆叉树上,有2n-1 个路出器相互连接起来:每个树节点上都布⼀个路由器。

路由器i 为了与路由器j 进⾏通信,它要给树的根发送⼀条消息。

然后树根将消息送下来给j 。

假设所有的路由器对都是等概率出现的,请推导出当n很⼤时,每条消息的平均跳数的⼀个近似表达式。

答:这意味着,从路由器到路由器的路径长度相当于路由器到根的两倍。

若在树中,根深度为1,深度为n,从根到第n层需要n-1跳,在该层的路由器为0.50。

从根到n-1 层的路径有router的0.25和n-2跳步。

因此,路径长度l为:18.OSI 的哪⼀层分别处理以下问题?答:把传输的⽐特流划分为帧——数据链路层决定使⽤哪条路径通过⼦⽹——⽹络层.28.⼀幅图像的分辨率为1024X 768 像素,每个像素⽤3 字节来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网络》(第四版)谢希仁第1章概述作业题1-03、1-06、1-10、1-13、1-20、1-221-03.试从多个方面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

答:(1)电路交换它的特点是实时性强,时延小,交换设备成本较低。

但同时也带来线路利用率低,电路接续时间长,通信效率低,不同类型终端用户之间不能通信等缺点。

电路交换比较适用于信息量大、长报文,经常使用的固定用户之间的通信。

(2)报文交换报文交换的优点是中继电路利用率高,可以多个用户同时在一条线路上传送,可实现不同速率、不同规程的终端间互通。

但它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

以报文为单位进行存储转发,网络传输时延大,且占用大量的交换机内存和外存,不能满足对实时性要求高的用户。

报文交换适用于传输的报文较短、实时性要求较低的网络用户之间的通信,如公用电报网。

(3)分组交换分组交换比电路交换的电路利用率高,比报文交换的传输时延小,交互性好。

1-06.试将TCP/IP和OSI的体系结构进行比较。

讨论其异同点。

答:(1)OSI和TCP/IP的相同点是:都是基于独立的协议栈的概念;二者均采用层次结构,而且都是按功能分层,层功能大体相似。

(2)OSI和TCP/IP的不同点:①OSI分七层,自下而上分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运输层、应用层、表示层和会话层;而TCP/IP具体分五层:应用层、运输层、网络层、网络接口层和物理层。

严格讲,TCP/IP网间网协议只包括下三层,应用程序不算TCP/IP的一部分②OSI层次间存在严格的调用关系,两个(N)层实体的通信必须通过下一层(N-1)层实体,不能越级,而TCP/IP可以越过紧邻的下一层直接使用更低层次所提供的服务(这种层次关系常被称为“等级”关系),因而减少了一些不必要的开销,提高了协议的效率。

③OSI 只考虑用一种标准的公用数据网。

TCP/IP 一开始就考虑到多种异构网的互连问题,并将网际协议IP 作为TCP/IP 的重要组成部分。

④TCP/IP 一开始就对面向连接服务和无连接服务并重,而OSI 在开始时只强调面向连接这一种服务。

1-10.试在下列条件下比较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

要传送的报文共x(bit),从源点到终点共经过k 段链路,每段链路的传播时延为d(s),数据率为b(b/s)。

在电路交换时电路的建立时间为s(s) 。

在分组交换时分组长度为p(bit),且各接点的排队等待时间可忽略不计。

问在怎样的条件下,分组交换的时延比电路交换的要小?解答:分组交换和电路交换的传播时延都为对于电路交换总时延=连接时间+发送时延+传播时延=s+x/b+d ×k对于分组交换,设共有n 个分组,由于分组采用存储转发技术,一个站点的发送时延为t=p/b,数据在信道中经过k-1个t 时间的流动后,从第k 个t 开始,每个t 时间段间将有一个分组到达目的站,从而发送n 个分组的时延为:(k-1) ×p/b+n ×p/b,则分组交换的总时延为:(k-1)×p/b+n ×p/b+d ×k. n ≈x/p/ (k-1)×p/b+x/p ×p/b+d ×k <s+x/b+d ×k => (k-1)×p/b <s1-13. 面向连接服务与无连接服务各自的特点是什么?面向连接服务具有建立、数据传输和连接释放这三个阶段。

在传送数据时是按序传送的。

面向连接服务比较适合于在一定期间内要向同一目的地发送许多报文的情况。

对于面向无连接服务,两个实体之间的通信不需要先建立好一个连接,因此其下层的有关资源不需要实现进行预定保留。

无连接服务的优点是灵活方便和比较迅速,但无连接服务不能防止报文的丢失、重复或失序。

无连接服务的特点不需要接收端做任何响应,因而是一种不可靠的服务。

1-20.收发两端之间的传输距离为1000km,信号在媒体上的传输速率为2×108m/s。

试计算以下两种情况下的发送时延和传播时延:(1)数据长度为107bit,数据传送速率为100kb/s;(2)数据长度为103bit,数据传送速率为1Gb/s。

解答:(1)发送时延=107/100000=100s传播时延=1000×103m/2×108m/s=5×10-3s=5ms(2) 发送时延=103/109=10-6s=1us传播时延=1000×103m/2×108m/s=5×10-3s=5ms第2章物理层作业题2-05、2-06、2-08、2-13、2-172-05.奈氏准则与香农公式在数据通信中的意义是什么?比特和波特有何区别?答:奈氏准则指出了:码元传输的速率是受限的,不能任意提高,否则在接收端就无法正确判定码元是1还是0(因为有码元之间的相互干扰)。

奈氏准则是在理想条件下推导出的。

在实际条件下,最高码元传输速率要比理想条件下得出的数值还要小些。

电信技术人员的任务就是要在实际条件下,寻找出较好的传输码元波形,将比特转换为较为合适的传输信号。

需要注意的是,奈氏准则并没有对信息传输速率(b/s)给出限制。

要提高信息传输速率就必须使每一个传输的码元能够代表许多个比特的信息。

这就需要有很好的编码技术。

香农公式给出了信息传输速率的极限,即对于一定的传输带宽(以赫兹为单位)和一定的信噪比,信息传输速率的上限就确定了。

这个极限是不能够突破的。

要想提高信息的传输速率,或者必须设法提高传输线路的带宽,或者必须设法提高所传信号的信噪比,此外没有其他任何办法。

至少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听说有谁能够突破香农公式给出的信息传输速率的极限。

香农公式告诉我们,若要得到无限大的信息传输速率,只有两个办法:要么使用无限大的传输带宽(这显然不可能),要么使信号的信噪比为无限大,即采用没有噪声的传输信道或使用无限大的发送功率(当然这些也都是不可能的)。

比特和波特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波特是码元传输的速率单位,它说明每秒传多少个码元。

比特是信息量的单位。

但是,信息的传输速率“比特/秒”与码元的传输速率“波特”在数量上却有一定的关系。

若1个码元只携带1bit的信息量,则“比特/秒”与码元的传输速率“波特”在数值上是相等的。

2-06.用香农公式计算一下,假定信道带宽为3100Hz,最大信息传输速率为35kb/s,那么若想使最大信息传输速率增加60%,问信噪比S/N应增大到多少倍?如果刚才计算出的基础上将信噪比S/N再增大到10倍,问最大信息速率能否在增加20%?香农公式: C=W log2(1+S/N)b/s其中:C:信道的极限信息传输速率W:信道带宽S:信道内所传信号的平均功率N:信道内部的高斯噪声功率问题1、依题意,W=3100Hz,C=35kb/s,求得S/N≈211.3-1≈211.3若使C增加60%= 56kb/s,则求得:S/N≈218-1≈218218/211.3≈100问题 2. C= W log2(1+10*218)b/s= W (log210+18)= W(3.32+18)=W*21.32=66092 b/s则求得:C在增加了60%的基础上又增加了:(66092-56000)/ 56000≈18%,所以,不能增加20%。

2-08. 什么是曼彻斯特编码和差分曼彻斯特编码?其特点如何?答:曼彻斯特编码是将每一个码元再分成两个相等的间隔。

码元1是在前一个间隔为高电平而后一个间隔为低电平。

码元0则正好相反,从低电平变到高电平。

这种编码的好处是可以保证在每一个码元的正中间出现一次电平的转换,这对接收端的提取位同步信号是非常有利的。

缺点是它所占的频带宽度比原始的基带信号增加了一倍。

差分曼彻斯特编码的规则是若码元为1,则其前半个码元的电平与上一个码元的后半个码元的电平一样;但若码元为0,则其前半个码元的电平与上一个码元的后半个码元的电平相反。

不论码元是10或,在每个码元的正中间的时刻,一定要有一次电平的转换。

差分曼彻斯特编码需要较复杂的技术,但可以获得较好的抗干扰性能。

2-13.56Kb/s的调制解调器是否突破了香农的信道极限传输速率?这种调制解调器的使用条件是什么?为什么我们使用56kb/s的调制解调器上网时常常达不到这个速率?答:56Kb/s的调制解调器主要用于用户与ISP的通信,这时从用户到ISP之间只需经过一次A/D转换,比两个用户之间使用的33.6Kb/s调制解调器的量化噪声要小,所以信噪比进一步提高。

虽然33.6Kb/s调制解调器的速率基本已达到香农的信道极限传输速率,但是56Kb/s的调制解调器的使用条件不同,它提高了信噪比,它没有突破香农极限传输速率的公式。

56Kb/s的调制解调器的使用条件是ISP使用特殊的数字连接端口(这里是为了进行数字信号不同编码之间的转换,而不是数模转换),并且在ISP与电话交换机之间是数字信道。

若ISP使用的只是33.6Kb/s调制解调器,则用户端的56Kb/s的调制解调器会自动降低到与33.6Kb/s调制解调器相同的速率进行通信。

我们使用56kb/s 的调制解调器上网时常常达不到这个速率,原因是线路的条件达不到,则调制解调器的性能就会下降。

2-17.共有4个站进行码分多址CDMA 通信,4个站的码片序列为:A:(-1-1-1+1+1-1+1+1) B:(-1-1+1-1+1+1+1-1)C:(-1+1-1+1+1+1-1-1) D:(-1+1-1-1-1-1+1-1)现收到这样的码片序列:( -1+1-3+1-1-3+1+1)。

问哪个站发送数据了?发送数据的站发送的是1还是0?答:接收到的码片序列M=-1 +1 -3 +1 -1 -3 +1 +1 , 根据如下公式,分别计算各站码片序列与接收码片序列的规格化内积,结果为0表明没有数据发送;结果为1表明发送的是1;结果为-1表明发送的是0。

A*M=1/8(1-1+3+1-1+3+1+1)=1,所以,A 发送了1,同理,B*M=1/8(1-1-3-1-1-3+1-1)=-1,C*M=1/8(1+1+3+1-1-3-1-1)=0, D*M=1/8(1+1+3-1+1+3+1-1)=1,所以B 、D 发送了0、1,C 未发送数据。

011=≡•∑=m i i i T S m T S第3章数据链路层3-02.数据链路层中的链路控制包括哪些功能?[解答]数据链路层中的链路控制的主要功能有:(1)链路管理,即数据链路的建立、维持和释放。

(2)帧定界,数据以帧为单位传送,收方应当能从收到的比特流中准确地区分出一帧的开始和结束的地方。

(3)流量控制,基于反馈机制来实现,解决节点之间的流量问题。

(4)差错控制,使接收端能够发现传输错误,并能纠正传输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