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机内冷水碱化处理

合集下载

300MW发电机内冷水微碱性处理改造

300MW发电机内冷水微碱性处理改造
制。 2临河热电厂内冷水 系统简介 临河热 电厂 2×3 0 0 MW 机组分别 于 2 0 0 6年 6月 和 2 0 0 7年 4 月投产 , 发 电机为东方电机厂生产 的 Q F S N 一 3 0 0 — 2 — 2 0 B型汽轮发电
表2 2 0 0 7 . 6 — 2 0 0 8 . 5平均 每 月 换 水 次数 统 计
图 1发 电机 定 子 水 冷 系 统 示 意 图 5 系统改造方案 5 . 1由于采用凝结水补水时 , 一旦凝汽器泄漏 , 会 严重威胁 内冷 3 系 统存 在 的 问题 水 系统 的安 全运行 ; 而且 可能存在凝结水补水 门的轻微 渗漏 , 造成 电厂 内冷水 的运行方式 为 , 当 内冷水 p H值 偏低 时 , 通过水箱 内冷水 电导率和 p H值逐渐 升高 。因此决定切 断此 路补水 , 只用除 排 污和向内冷水箱补充凝结水 的方式提 高 p H值 , 当 内冷水 电导率 盐水进行补水。 偏 高时 ,通过水 箱排 污和 向内冷水箱补 充除盐水 的方式降低 电导 5 . 2切断凝 结水后 ,将离子交换树脂更换为微碱化离子交换树 率。 脂, 以实现 p H值的调节 和电导率的调节。 但于 2 0 0 7年下半年 开始 , # 1 、 2 机 组内冷水系统经常需要 换水 5 _ 3改造后 ,实际是将发 电机 内冷水处理方法 由凝结水与 除盐 调整 , # 1 机 内冷水换水尤 其频繁 。经常 出现 内冷水 电导 率逐渐 上 水协调调节法变为单床离子交换微碱化法。 即利用微 碱化 离子交换 升, 并伴有 p H值上升趋势 , 经常造成 电导率大于 1 . 8 S / c m, 且增长 树 脂 , 对 占循 环流量 的 1 % ~5 %内冷水实施 微碱化处 理 , 将 内冷水 速度较快 ; 如投入离子交换树脂 , 又使 p H值偏低 , 最 严重 时每隔十 的 p H值 调节到 7 . 0 9 . 0范 围之 内( 尽量维持 在 8 . 0~9 . 0 ) , 同 时保 几个小 时就要进行调节 。要控 制 p H值 和电导率均达到合格 , 调节 持 电导率不超过 2 . 0 S / c m。 操作十分频繁 , 水质不宜控制 , 而且造成大量水的浪费。 6 改造 效 果 我们 统计 了 2 0 0 7年 6月 一 2 0 0 8年 5月一 年期间 # 1 、 2机组 内 改造后 ,我们又统计 了 2 0 0 8年 6月 一 2 0 0 8 年1 2月 # 1 、 2机组 冷水换 水次数 , 在此期 间 # l 机每月最大换水 次数达 到 4 7次 , 最少 内冷水换水情况 , # l 、 2机组 内冷水平均每月换水 次数 ,由 2 5次和 2次 ( 由于停机 ) ; # 2机最大换水 次数 1 8 次, 最少 3次( 由于停机 ) 。 1 2 次分别降至 4 . 3 次和4 . 4次。( 见表 3 ) 换水原 因是 电导率接近上限。但在机组经常启停期间 , 内冷水换水 根据近几年 的运 行经验 , 2台机组 发电机 内冷水 系统改造 完成 次数较少 , 甚至为 2 - 3次 , 这是 因为每次机组启动时 , 几乎将 内冷水 后 , 调整频率 大大降低 , 水质情况 良好 , 内冷水水质 2 ~3个 星期才 系统的水全部换 掉 , 所 以能保 持水质较长 时间合格 ; 而当机组长期 需调整一次 , 离子交换树脂 1 - 2年更换一次 。 当水质合格时 , 将离子 运行时 , 换水次数较多。( 见表 2 ) 交换树脂停运 ; 当 电导率和 p H值均偏 高时 , 用 除盐水 换水 ; 当 电导 4 原 因分 析 率偏高 p H值偏低 时, 投运离子交换树脂。 4 . 1离子交换树脂停运后 , 内冷水电导率和 p H值逐渐升高 , 是 改 造后效果非 常明显 , 避免 了凝 汽器泄漏对水 质 的污 染 , 而且 由于存在凝结水 补水 门轻微渗漏 。 水 质能保持长期稳定 , 耗水量降低 , 树脂 的使用周期延 长 , 减缓 了内 4 . 2离子交换树脂使用的是普通混床用树脂 , 长期运 行会 导致 冷水系统 的腐蚀 , 减少 了运行工作量 , 更 主要 是提 高了系统安全性 , p H值偏低 。 对于保证发电机 的安全稳定运行起到 了积极作用 。 对同类型发电机 4 . 3 由于除盐水含有大量 的二氧化碳 和溶解氧 , 经常使用除盐 内冷水的水 质控制具有借鉴作用和推广意义 。 水调节会造成铜基体的腐 蚀。 4 . 4凝结水含有游离氨 , 也易使铜导线发生腐蚀 。

发电机内冷水微碱化装置系统检修工艺规程

发电机内冷水微碱化装置系统检修工艺规程

发电机内冷水微碱化装置系统检修工艺规程7.1适用范围7.2规范性引用文件7.3发电机内冷水微碱化装置设备技术规范7.4检修周期7.5检修项目7.6检修工艺与质量标准7.1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大唐信阳(华豫)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化学及其辅助设备(二期 2X660MW机组)的检修规范、检修项目、检修周期、检修工艺与质量标准等。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化学及其辅助设备( 2X660MW机组)的检修与维护工作。

循环水处理系统概况信阳电厂循环水加药系统配两套阻垢剂加药装置, 2 套浓硫酸储罐12 立方米,2 套浓硫酸加药装置,两台卸酸泵等。

7.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1]GB 50050-2007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2]GB/T 50109-2014工业用水软化除盐设计规范[3]DL/T 771-2014 火力发电厂水处理用离子交换树脂选用导则[4]DL/T 806-2013火力发电厂循环冷却水用阻垢缓蚀剂7.3发电机内冷水微碱化装置系统设备技术规范3.1 工作原理SANTA-4 型发电机内冷水调节装置是发电机定冷水系统的专用水质处理装置,通过特殊的离子交换工艺处理,提高定冷水的PH 值,降低定冷水的电导率和铜离子浓度,使发电机定冷水各项水质指标达到国家标准要求。

主要技术参数:1)处理水量: 0.8 m 3/h ~ 1.2m3/h ;2)进水水质:除盐水(或定冷水);3)进水压力: 0.20 MPa ~ 0.60MPa;4)进水温度:≤50℃。

5)出水水质: pH:8.0 ~ 9.06)电导率: 0.4 us/cm ~2.0us/cm7)铜:≤ 20ug/LSANTA-4型发电机内冷水调节装置内部阀门符号和名称对照V01装置进水阀D01阳床旁路阀VN01钠床排气阀V02钠床出口阀D02阴床旁路阀VN02氢床排气阀V03氢床出口阀D03排水总阀VN03上阴床排气阀V04氢床至上阴床 PI1装置入口压力VN04 下阴床排气阀阀表V05上阴床出口阀PI2过滤器入口压VN05 过滤器排气阀力表V06下阴床出口阀PI3过滤器出口压UL01钠床卸树脂阀力表V07装置出水阀L01钠床装树脂阀UL02氢床卸树脂阀CP01 系统水质监测 L02氢床装树脂阀UL03上阴床卸树脂阀阀CP02 出口水质监测 L03上阴床装树脂UL04下阴床卸树脂阀阀阀CP03 水质监测总阀L04下阴床装树脂LUL01 树脂装卸连接阀阀S01装置入口取样 FI1钠床出口流量SV01 装置进水一次阀计阀S02钠床出口取样 FI2氢床至上阴床SV02 装置出水一次阀流量计阀S03氢床出口取样 FI3装置出水流量D04 下阴床冲洗阀阀计S04阴床出口取样 FI4仪表流量计阀7.4检修周期正常情况下,每两年小修一次,每四年大修一次。

一种发电机内冷水微碱性处理简化装置[实用新型专利]

一种发电机内冷水微碱性处理简化装置[实用新型专利]

专利名称:一种发电机内冷水微碱性处理简化装置专利类型:实用新型专利
发明人:李奋宇
申请号:CN202121519608.7
申请日:20210705
公开号:CN216336801U
公开日:
20220419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发电机内冷水微碱性处理简化装置,包括,水循环单元,包括冷水箱、设置于所述冷水箱一侧的水泵,以及分别设置于水泵两端的第一导管和第二导管;检测单元,包括电导检测器、设置于冷水箱内腔的背面且位于冷水箱内腔的PH检测器。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通过电导检测器和PH检测器对冷水箱内腔的冷水进行检测,当检测到电导率或PH值超标时,通过输液阀带动输液器将塑料溶液罐内腔的地微量碱性物质溶液传输至输液管的内腔,通过输液管将溶液传输至冷水箱的内腔,使溶液对冷水箱内腔的冷水进行微碱性处理,同时再次通过电导检测器和PH检测器进行检测,当电导率和PH值达标后,关闭输液阀即可。

申请人:内蒙古丰电能源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012199 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丰镇市发电厂院内
国籍:CN
代理机构:南京禹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代理人:刘小莉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发电机内冷水的处理方法(二篇)

发电机内冷水的处理方法(二篇)

发电机内冷水的处理方法国内外控制发电机内冷水水质的方法很多,主要有:混床处理法、向内冷水补加凝结水法、碱化处理法、密闭式隔离水冷系统法和缓蚀剂法等。

本文将对这些方法逐一进行介绍。

1混床处理法小混床用于除去水中的阴、阳离子及内冷水系统运行中产生的杂质,可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其主要存在的问题是运行周期短、运行费用较高,或可能由于运行终点未及时监测,反而释放大量的铜离子污染水质[2]。

小混床内装的普通型树脂常泄漏大量低分子聚合物,它们会污染系统并使小混床出水pH偏低,加重铜表面的腐蚀。

因此,可以增设一套RNa+ROH混床,组成双套小混床。

由于发电机内冷水铜导线的腐蚀产物主要含Cu2+和HCO-3,增设RNa+ROH混床后,在RNa+ROH混床内,会发生下列离子交换反应:Cu2++2RNaR2Cu+2Na+(1)HCO-3+ROHRHCO3+OH-(2)通过上述反应,内冷水中微量溶解的中性盐Cu(HCO3)2转化为NaOH,使溶液最终呈微碱性,从而改善了内冷水水质,抑制了铜的腐蚀。

运行时,交替投运RNa+ROH和RH+ROH小混床。

当pH低时,投运RNa+ROH小混床,此时电导率会随着Na+的泄漏逐渐升高;当电导率升到较高时,关闭RNa+ROH混床,投运RH+ROH混床,内冷水的pH值会降低;当pH低到一定值时,再投运RNa+ROH混床,如此反复操作以使内冷水各项指标合格。

双套小混床处理法对提高内冷水pH值、降低铜腐蚀的效果较好,但它也有不足之处,如:在RNa+ROH运行状态,如果补充水水质不良,将会有大量Na+短时泄漏,导致内冷水电导率快速上升[2],这样会使泄漏电流和损耗增加,严重时还会发生电气闪络,破坏内冷水的正常循环,甚至损坏设备。

2向内冷水补加凝结水法向内冷水补加凝结水相当于向内冷水中加入微量的氨,从而提高pH值,达到防腐的目的[3、4]。

采用该方法存在的问题是:敞开式内冷水系统容易使氨气挥发、二氧化碳溶解,使内冷水pH值降低。

最新SL-1发电机内冷水电膜微碱化处理装置说明书

最新SL-1发电机内冷水电膜微碱化处理装置说明书
●SL系列发电机内冷水处理装置适用领域
该系列发电机内冷水处理装置适用于全国火电.水电.核电等各类电站机组的发电机冷却水处理,包括定子冷却水和转子冷却水的处理。特别针对国内双水内冷的发电机有卓越的处理效果,保障发电机的安全、平稳、满负荷运行。
具体适用于:
1)适用于50—1000MW水-氢-氢(单水内冷)的发电机组。
2Cu++1/2 O2+H2O= 2Cu2++OH-
2Cu++1/2 O2= CuO+ Cu2+
⑷.二次腐蚀产物的生成: Cu2++2OH-= CuO+ H2O
上述反应交替进行,从而导致铜的腐蚀和腐蚀产物的沉积。
二、Cu- H2O体系Cu腐蚀-钝化-免蚀的理论条件与防腐机理
在Cu- H2O体系电位-pH平衡图上,溶液中的含Cu物质以金属铜离子(Cu+、Cu2+、Cu3+)含Cu水合物(Cu2O3·nH2O)和铜的酸根(HCuO2-、CuO22-、CuO2-)形态稳定存在的区域,是Cu的理论上的腐蚀电位-pH条件区域;金属Cu以单质Cu形势稳定存在的区域,则是Cu的理论上的免蚀条件区域。根据理论分析计算和判断,Cu- H2O体系Cu腐蚀-钝化-免蚀的理论条件区域如图中几条曲线划分的区域所示。
SL-1型发电机内冷水处理装置:针对敞开式发电机内冷水系统,我公司研制出SL-1型发电机内冷水处理装置,将首创的电膜微碱化技术和除离子技术有机地结合,在线检测内冷水和装置出口的电导率、pH值,全自动调节内冷水水质,实现了敞开式系统内冷水电导率最低、pH值合适、铜离子最低,达到内冷水水质最佳工况,提高了发电机的绝缘性,极大地减缓了内冷水对铜的腐蚀,满足了发电机对内冷水的要求。

发电机定冷水系统微碱化加药处理装置的应用

发电机定冷水系统微碱化加药处理装置的应用

发电机定冷水系统微碱化加药处理装置的应用孙丹【摘要】针对发电机定冷水系统传统水质处理方法所出现的水质pH值较低、铜离子含量高、换水量大等问题,通过分析论证,提出了微碱化加药处理方法。

实施后,系统水质指标有了明显的好转,符合定冷水标准要求。

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操作简单、易于实施、水处理方式可人工控制、稳定有效,设备安装方便、占地面积小,适用于机组定冷水系统水质优化处理。

%Aiming at the problems of the low pH,high content of copper ions and change water in large in traditional water quality treatment method of generator stator cooling water system,by analyzing and reasoning,puts forward the slightly alkaline dosing treatment method.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the water quality index of cooling water system has obvious improvement,conforms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state standard for stator cooling water. The application result shows that the method has characteristices of simple operation,easy actualization,steady and effectual water treatment mode,work area small,is suitable for application in water quality optimization treatment of stator cooling water system of unit.【期刊名称】《宁夏电力》【年(卷),期】2014(000)006【总页数】4页(P68-71)【关键词】定冷水;微碱化加药;水质优化【作者】孙丹【作者单位】宁夏京能宁东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宁夏灵武 7504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K223.51宁夏京能宁东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发电机定冷水系统由于管理方式、运行水平及水质处理不佳等原因,导致该系统频频出现混合离子交换器运行周期较短、水质pH较低、铜离子含量高、换水量大等问题[1],再加上系统加药处理后引起二氧化碳迅速溶解而导致电导率升高[2],不仅增加了混合离子交换器负担,增加了检修与运行成本,更重要的是引起腐蚀速率增大,导致线棒腐蚀及腐蚀物不断沉积[3],使正常运行与加药处理形成了恶性循环,直接威胁着发电机安全、可靠与经济运行。

发电机内冷水处理方法的研究及探究

发电机内冷水处理方法的研究及探究

发电机内冷水处理方法的研究及探究摘要:在发电机内冷水系统中增加微碱化处理装置,不仅可以提升发电机内冷水的pH值、降低内冷水Cu2+含量,还可以有效缓解内冷水系统内部铜导线的腐蚀情况,明显提高系统安全性,同时保证发电机组安全、经济、稳定地运行。

从操作与运行方面看,采用氢型+钠型双套小混床旁路的方法处理发电机内冷水,操作简单、安全性高、运行稳定,具有实际应用与推广意义。

关键词:发电机;内冷水;处理方法;研究及探究1国内主要内冷水处理方法发电机内冷水系统因水质原因而引起铜导线腐蚀问题,或者说因铜导线腐蚀而引起水质不合格问题,是国内外普遍存在的问题。

铜导线腐蚀产物使内冷水电导率增大,发生腐蚀产物堵塞系统等问题,危及发电机安全。

国内有关行业标准对内冷水的pH值、电导率和铜离子浓度作出规定,其中,pH值和铜离子浓度指标控制系统铜导线的腐蚀速率,电导率指标控制发电机的绝缘,3个指标相互关联、相互制约。

目前,国内电厂3个指标同时符合标准要求较困难。

用凝结水作水源,pH值可满足要求,但电导率难满足要求,用除盐水作水源,电导率可满足要求,但pH值偏低,内冷水系统铜含量不稳定,大部分处于超标状态。

目前,国内内冷水水质调节防腐处理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其主要目的是降低内冷水中铜等杂质含量,提高内冷水pH值,防止内冷水系统铜导线腐蚀,确保发电机安全稳定运行。

1.1溢流排水法内冷水采用连续补入除盐水或凝结水,并维持溢流,控制内冷水电导率≤2.0μS/cm。

该方法简单易行,但只控制电导率,pH值未作调整,内冷水铜含量较大,连续补水造成水资源的严重浪费,用凝结水作补充水,系统安全性差,凝汽器泄漏会污染内冷水水质。

1.2混床旁路处理法将部分内冷水通过装有阴阳树脂的混合离子交换器,以除去内冷水中各种阴阳离子,达到净化内冷水水质的目的。

在300MW及以上机组出厂时均配置混床处理设备,可有效地降低内冷水电导率(≤0.2μS/cm),内冷水中铜离子与交换树脂反应,降低含铜量,但内冷水pH值偏低。

发电机内冷水运行现状及微碱性处理对策

发电机内冷水运行现状及微碱性处理对策

发电机内冷水运行现状及微碱性处理对策摘要:由于水和氢气优异的导热系数而被广泛采用作为大中型发电机冷却介质。

水作为发电机冷却力最强介质,发挥着重作用。

但目前大中型发电机普遍存在内冷水pH偏低的现象,导致发电机铜腐蚀,内冷水中铜含量增高,引起了电力工作者的广泛关注。

本文着重介绍了发电机内冷水运行现状、提高内冷水pH的方法以及对内冷水的处理提出了建议,以期对以后发电机内冷水的处理做出重要指导。

关键词:发电机;内冷水;铜腐蚀;铜含量;现状1 引言发电机是电厂使机械能转变为电能的三大重要主机设备之一。

目前来看,大中型发电机运行过程中常用的冷却方式为水-氢-氢方式,内冷水作为高压电场中重要的冷却介质,水质的优劣直接影响发电机的正常运行,严重可导致发电机内部导线腐蚀,引起阻塞,内冷水流通变慢,发电机线圈超温,甚至烧损等事故。

河南某发电厂2台采用水-氢-氢冷却的发电机,长期存在水质不合格的情况,内冷水质pH长期在低于7以下运行,电导率也长期不合格,铜离子含量偏高,造成发电机空心导线铜腐蚀,最终造成停机清洗处理[1]。

针对发电机水质,国家行业标准对发电内冷水做了严格规定,最新电力标准DL/T801-2010《大型发电机内冷却水质及系统技术要求》对水质规定了几点要求,如表1所示。

标准的发布对于发电机内冷水水质的运行要求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然而,大多数电厂发电机内冷水依然存在pH偏低,电导率不合格的普遍现象,长期运行定会对发电机造成损害。

为保证发电机内冷水的安全运行,笔者着重介绍了几点发电机内冷水处理方法,以期对内冷水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重要指导。

2 发电机铜腐蚀原因发电机内冷水导致发电机铜腐蚀的因素主要有溶解氧、pH、电导率及CO2的影响。

发电机内冷水溶解氧处于贫氧区和富氧区时,铜腐蚀较慢;处于100~500μg/L时,铜离子释放量最大。

pH在7~9之间时,铜腐蚀速率较缓慢,在小于7和大于9时,铜腐蚀速率较快。

CO2在除盐水中达到饱和时,水pH为5.6,电导率为0.86μs/cm,水中若有一定的含氧量,这也会导致铜在酸性环境下腐蚀[2]。

发电机内冷水碱性处理研究

发电机内冷水碱性处理研究

l 前 言
发 电机 内冷 水 一般 采 用 除盐 水作 为 补 充水 。系统
碱化 剂选择 常用 、易得 、价廉 的氢 氧化 钠和 氨水 。 试 验方法 :取一 定 量新 制 除盐 水并 用碱 化 剂调节
不严密会溶人二氧化碳和氧气 , 导致内冷水 的p H降低 、 溶解氧含量升高 , 因而内冷水 的腐蚀性增强。 uH O 由C . 2 体系的电位一 p H图可知 ,当p 较高 ( H 处于7 0 时, ~l ) 紫铜处于免蚀区或钝化区【 】 因此我们可采用提高 l 。 内冷水p 值的方式来防止铜导线 的腐蚀 。 H 具体调节p H
p 同时取一定量钠型树脂出水 , H, 敞开放置于空气中, 分别监测其p 值和电导率 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和图 H 图l
2 别表示 了氢 氧化钠 溶液 、 分 氨水 溶 液和钠 型树 脂 出水
在空气中p 值和电导率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H 由试 验所 得 曲线 可 见 ,p 值 受 空气 影响最 大 的是 H
n h trqu l yof ea ov wot a me t r t de h o ght ssi a e . a d t ewa e a t h b et e t n swe e su id tr u e t nt sp p r i t r i h Ke y wor :tr g n r t ri ne o i g wa e ; a k lz t r a me t s d u i n e h n e ds u bo e e a o n rc oln tr l ia i te t n ; o i m o xc a geb d a on
低 的过程 ,其 原 因是二 氧化碳 的溶人 ,OH一 子被H 离
中和为H O, 2 使得电导率降低 ; 而同样为氢氧化钠溶液,

浅析#5发电机定子内冷水处理方式

浅析#5发电机定子内冷水处理方式

浅析#5发电机定子内冷水处理方式摘要:本文以#5机组为例,通过揭示发电机铜线棒腐蚀的主要原因,探讨和分析发电机定子内冷水水质调控处置的三种方法的优劣,选取最佳的调控处置方法。

关键词:冷却水水质调控一、引言我厂一二期工程(#1-4机),装机容量为4×335MW,发电机冷却采用双水内冷方式,该机型定子内冷水采用的水质要求为:导电率(25℃)≤5.0μs/cm,铜含量≤40μg/L硬度(25℃)0μmol/L,pH值:7--9;三期工程(#5、6机),装机容量为2×600MW,发电机冷却采用水-氢-氢内冷方式,该机型定子内冷水采用的水质为:导电率(25℃)≤2.0μs/cm,铜含量≤40μg/L,硬度(25℃)0μmol/L,pH值:7--9;四期工程(#7、8机),装机容量为2×1000MW,发电机冷却采用水-氢-氢内冷方式,该机型定子内冷水采用的水质为:导电率(25℃)≤0.5μs/cm,铜含量≤20μg/L硬度(25℃)0μmol/L,pH值:7—9。

二、定子内冷却水的要求发电机内冷却水所接触的金属一般只有铜和不锈钢。

不锈钢材料是耐腐蚀的,而铜材料的耐腐蚀性能要差很多。

因此,一方面需要防止发电机铜线棒、铜接头发生腐蚀,另一方面要去除腐蚀产物,防止因腐蚀产物聚集发生沉积现象。

1.水质要求发电机内冷却水应采用除盐水或凝结水。

我厂为防止凝结器泄漏处理不及时,循环水进入凝结水而影响凝结水水质,将#1-8机的发电机内冷却水采用除盐水,而不用凝结水。

定子内冷水水质执行DL/T801-2010标准。

2.水质调控方法#1-4机通过添加缓蚀剂MBT法来调控内冷水水质。

#5、6机通过设置旁路小混床来调控内冷水水质。

#7、8机通过安装微碱化装置来调制内冷水水质。

添加缓蚀剂的方法现在已不推荐使用,内冷水导电和pH值不能同时兼顾,MBT无色粉末状,味苦有毒,在MBT配制和使用过程中,影响人身健康,同时不利于环保,且浪费水源。

最新SL-1发电机内冷水电膜微碱化处理装置说明书

最新SL-1发电机内冷水电膜微碱化处理装置说明书
除离子:
Cu2++ 2H-R = Cu-2R + 2H+
HCO3-+ OH-R = HCO3-R +OH-
H++OH-=H2O
微碱化:
H2O+Na-R=(电场作用下)H-R+NaOH
这样,在催化树脂的作用下,调节电场强度,控制发电机内冷水的pH在7.00~9.00电导率在0~2.00µs/cm.。这样同时达到净化水质并抑制腐蚀作用。
图一 Cu- H2O体系电位-pH平衡图
由图可知,金属铜的热力学免蚀区与H2O的热力学稳定区部分重叠,这一现象表明,在pH≥7.60和有氧化剂(溶解氧)存在时,金属铜表面形成的氧化物具有稳定性,能对金属铜基体起到保护作用。
●SL系列发电机内冷水处理装置简介
SL型内冷水微碱化处理装置(敞开式) 采用当今先进的离子交换技术和国内首创pH、电导可调节技术,装置利用树脂吸附水中的阴阳离子,同时在电场的作用下水和催化树脂反应生成微量的碱性物质,化学反应原理如下:
5)出、入口pH值、电导率在线全检测,确保发电机安全和装置处理效果。
6)优化设计,模块配置,系统简明,操作方便。
7)全不锈钢制作安全、美观。
8)体积小巧、占用空间少。
●SL系列发电机内冷水处理装置的处理流程
图1装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在内冷水系统中的位置
●SL系列发电机内冷水处理装置系统流程图
图2.SL系列发电机内冷水处理装置系统图
SL-1型发电机内冷水处理装置:针对敞开式发电机内冷水系统,我公司研制出SL-1型发电机内冷水处理装置,将首创的电膜微碱化技术和除离子技术有机地结合,在线检测内冷水和装置出口的电导率、pH值,全自动调节内冷水水质,实现了敞开式系统内冷水电导率最低、pH值合适、铜离子最低,达到内冷水水质最佳工况,提高了发电机的绝缘性,极大地减缓了内冷水对铜的腐蚀,满足了发电机对内冷水的要求。

发电机内冷水的处理方式

发电机内冷水的处理方式
3.3 小混床(氢型离子交换器)旁路处理法
让部分内冷水通过装有阴、阳离子交换树脂的混合离子交换器,以除去水中各种阴、阳离子,达到净化水质的处理方法。系统示意见图3。
当内冷水经过氢型离子交换器时,水中的阳离子Ca2+、Mg2+、Cu2+与树脂中的交换基团H+进行交换,反应式如下:
该处理方法能够达到净化内冷水质的目的,使内冷水导电率维持在合格范围内。缺点是:内冷水经小混床离子交换后,水中H+含量增多,使水质pH值进一步降低,有时低至5.0左右,更加剧了对铜导线的腐蚀。
由于内冷水的pH低,使水中含铜量及电导率均在高限,腐蚀产物还可能在线棒的通流部分沉积,引起局部过热,甚至造成局部堵死,影响发电机组的安全运行。运行过程中水冷器的泄漏以及水冷器投运前未经冲洗或冲洗不彻底等都会使生水中的杂质进入内冷水系统,造成系统腐蚀和堵塞,因此对发电机内冷水进行处理是十分必要的。
目前该处理方式应用较为广泛。但这种“治标不治本”的处理方式是其致命缺陷。鉴于此,目前一些新建机组一般都不采用这种处理方式。
3.4 氢型+钠型双套小混床旁路处理
为提高小混床出水pH值,降低系统铜腐蚀,将原小混床处理工艺改为双套小混床处理法,即在氢型小混床系统的基础上增设1台钠型小混床,2台混床并联运行,对内冷水进行微碱性处理。钠型混床阳、阴树脂按一定的比例混合,树脂采用NaOH再生,再生后阳树脂为钠型,阴树脂为氢氧型,这就相当于在运行中向内冷水中加入微量的NaOH,可使内冷水的pH值保持在微碱性(7.0~8.0)的范围。运行中用pH值分析仪、电导仪作为内冷水的监测仪表,根据内冷水的pH值和电导率的变化来控制2台混床进、出口门的开度,从而稳定机冷水pH值在一定范围内。
1.0μs/cm<主流路导电率≤2.2μs/cm0.2μs/cm<支路导电率≤2.8μs/cm

发电机组内冷水单床离子交换微碱化-加碱碱化法处理

发电机组内冷水单床离子交换微碱化-加碱碱化法处理
果及 绝缘 性能 , 选择 最佳 的发 电机 内冷 水处理 方 法尤为 重要 。 【 关键 词 】 发 电机 内冷水 处理
发 电机 组内冷水 系统 的水质与发 电机的对地绝缘性能和铜线 p H值呈弱酸性 , 致使 内冷水p H, 铜离子达不到要 求, 同时搬运氮气 棒 的腐 蚀速 率密切相 关 , 其 水质 控制方法直接 影响机组 的运行 安 瓶进行密封也不便操作 。 全。 目前发电机 内冷水处 理方 法很 多, 但在保证水质指标合格 的连 3本厂所采用的其他 内冷水处理方法及效果 续性 、 水质控 制的便 捷性 上暴 露出问题 , 本文结合本厂对 内冷水 系 对 强酸性 阳树脂而 言 , 它对 水 中常 见离子 的选 择性 次序为 : 统的设计及对 内冷水处理方法的实践探索 , 对各处理方法进行利弊 Ca ¨、 M g¨ 、 Cu >Na > H 阐述 。 以铜 离子为例( 钙、 镁省略) 离子交换反 应如下 : 1简介本厂内冷水系统设计 2 RNa +C u ¨ 一R, C u + 2 Na ( 1 式) 本厂为空冷机组 , 凝结水采用粉末树脂覆盖过滤器处理 , 树脂 2 RH+C u 一R, C u + 2 H ( 2 式) 的类型为氢型 、 氢氧型 。 凝结水采用加 氨水 处理 , 故凝结水 电导 较 RH+ Na 一RNa + H ( 3 式) 高。 西北某 电厂同类型机组 、 凝结水相同处理方式 , 内冷水采用了凝 保证 R H型 、 R Na 型树 脂 及 RO H型树 脂 的 比例 , 才 能 使 运 行 过 结水与除盐水协调调节法 , 因空冷机组的特殊性 , 凝结水 电导高 , 反 程 中内冷7 k p H、 电导达标 , R Na 型填 装的多 , p H和电导偏高, 填装的 馈在实 际为 内冷水在调整过程 中当p H 达到指标 , 电导率往往超标。 少, 起不到提高内冷水p H的作用 , 保持有余量和微量的游离钠离 子 故在本厂设 计过程 中, 不考虑该处理方 式, 同时考虑凝结水 电导较 达到效果 , 但实际难操作 , 调整电导和p H合格耗时长, 树脂失效再生 高、 水 中含有的氨可能与系统铜造成腐 蚀 , 将 内冷水补充水源设计 期 间, 水质合格的连续性达不到要 求。 为单一水源: 除盐水。 本厂内冷水处理方式原设计为离子交换一 充氮 ( 1 ) 后期参照《 发 电机 内冷 水 处 理 导 .  ̄ J I ) ) ( D L / T1 0 3 9 — 2 0 0 7 ) 离 子 密封法 , 填装树脂为一级除盐 阳树脂0 0 1 X 7 、 阴树脂2 1 3 。 交换一 加碱碱化法 , 在 目前系统运行情况下( 无计量泵) , 加优级纯氢 氧化钠 , 在p H低 限时通过内冷水过滤器向系统加药 , 一般 循环3 吩 2本 厂 内冷 水 系统 存 在 问题 钟, 系统水质 稳定 , 因有 5 %的内冷水 经过 离子交换器 , 通过离子 交 经过实践 , 离子交换一 充氮密封法的 内冷水处理方式不能满足 换 , 吸附钠离子 , 释放氢离子 , 系统p H再次降低 , 如此在加药 , 人为加 内冷水水质要求 , 表现为 内 ̄T J < p H偏低, 铜离子含量高。 该法只能保 药不 能保证水质合格连续性 。 证 内冷水与空气隔绝 , 不让空气 中二氧化碳溶解在内冷水 中 , 使之 在此期间内冷水水质间歇性不合格 , 铜离子含量增加 , 见( 表1 ) 。 成酸性 , 并不能提高 内冷水 的p H。 即: 内冷水水源的p H基本就 是内 ( 2 ) 通过技术交流询 问后 , 参照同类型其它机组 , 采用 了趋 于普 冷水的p H。 前面已经介绍, 本厂 内冷水只有除盐水单一水源。 但只在 遍应用的 内冷水 单床离子交换微碱化一 加碱碱化法处理法 , 是某 公 级除盐+ 混床树脂配 比合适、 正常运行且除盐水箱 完全密封的理 司有专利产权的发电机内冷水系统微碱 性循环处理工程 。 该系统 由 想状态 下, 除盐水的p H才为 中性, 即p H = 7 , 相关标准要求除盐水p H 超净化装置 、 特种树脂 , 树脂捕捉器、 自动 调 节 微 碱 装 置 、 在 线 仪 表 ≥6 . 8 , 也是在水箱密封效果好的前提下。 试运行及运行初期 , 除盐水 监 测 系统 等部 分 组 成 。 表1 2 样机组 内冷 水 报 表 超净化装 置实则是在离子交换器处理的基础上进行改进 , 内部 设置均匀布水装置, 防偏流。 特种树脂 区别于其它树脂的原因是, 树 日期 时 间 内冷 水 p H 内冷 水 电导 内冷水铜 脂选择了抗污染、 耐高温 、 经深度再生 、 高交换容量 、 氢型氢氧型钠 2 01 2 —0 5 一l 6 l 0 :3 0 7. 4 2 1. 6 4 5 4 型特殊配比的树脂 , 树脂的使用周期延长到1 ~2 a , 不必频繁再生更 2 0 1 2 ~O 5 ~0 9 1 0:3 0 7 . 4 8 2. 9 7 1 3. 3 2 0 1 2 一O 5 一O 2 l 0:3 0 6. 5 7 1 . 2 7 1 . 2 换。 这套系统实际就是《 发 电机内冷水处理导则》 ( D L / T1 o 3 9 — 2 0 0 7 ) 2 0 1 2 —0 4 —2 5 1 0: 3 0 7. 3 2 1 . 0 4 1 . 7 中介绍的单床离子交换微碱化法的升级改 良, 而 自动调节微碱装置 2 0 1 2 —0 4 一l 8 l 0: 3 0 7. 4 9 1 . 1 1 6. 2 更是在调节内冷Z k p H的同时上了一层保险 , 给离子交换释放微量钠 2 0 1 2 —0 4 —1 1 l 0: 3 0 7. 3 3 2. 3 6 3 7. 4 的过程 给一定的缓冲空间, 通过超净化装置出水 的电导来 自动启停 2 0 1 2 —0 4 ~0 6 1 0: 3 0 7. O 8 1 . 8 21 21 . 8 加碱泵 , 调整加药泵的速度和药量。

MW发电机内冷水水质劣化原因及处理

MW发电机内冷水水质劣化原因及处理

200MW发电机内冷水水质劣化原因及处理来源:刘春晓 [吉林热电厂,吉林132021]1 前言吉林热电厂现有两台国产200MW机组,其发电机的冷却方式采用的是水-氢-氢式,即发电机组定子线圈空心铜导线采用除盐水做为冷却介质。

由于除盐水与大气接触,二氧化碳和氧气溶入其中,使其PH值偏低。

这样发电机铜导线长期处在含氧的微酸性水浸泡状态下运行,极易造成空芯铜导线的腐蚀。

腐蚀产物在空芯铜导线内表面上沉积,使热传导受阻,造成发电机线圈温升增加,局部过热,线圈烧损。

近几年来,由于内冷水质劣化而造成定子线圈腐蚀、局部过热而烧损至使被迫停机的事件也时有发生。

所以解决发电机内冷水水质劣化这一问题是保证机组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前提。

两台200MW机组自1987年相继投产后,其发电机内冷水一直采用未加氨的除盐水,通过长期的运行监测,发现内冷水的PH值偏低(一般在5.7-6.4之间);电导率在0.8-2.5μs/cm之间;铜离子含量经过2-3天即可增加200μg/L-400μg/L,按照厂家及部颁标准:200MW机组发电机内冷水电导率应控制在DD≤1.50μs/cm,PH值控制在7.00-8.00之间;铜离≤100μg/L。

内冷水水质长期处在超标状态下,只能通过大量换水、补水来改善内冷水水质,这样既浪费大量除盐水,又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腐蚀问题。

1992年,对发电机内冷水进行加MBT和BTA缓蚀处理试验,但运行一段时间后,发现效果不甚理想。

一方面BTA不易溶解,加入系统中易造成堵塞;另一方面在水中有剩余量BTA的情况下,铜离子含量仍然有上升趋势,致使加药量增大、加药周期缩短,既浪费了大量人力和药品,又影响了内冷水水质,证明此法也不可取。

2 原因分析未加氨的除盐水,由于其水质较纯净,缓冲性能小,且除盐水箱无密封装置,这样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氧气极易溶入水中,二氧化碳溶入水中会发生如下反应:CO2+H2O=H2CO3=HCO3-+H+至使除盐水的PH值除低,这样在含氧的微酸性水工况下,极易对空芯铜导线造成腐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电机内冷水碱化处理
摘要:发电机内冷水运行中pH值经常在6.6~6.8偏低范围运行,空芯铜导线在铜水体系中处于不稳定状态,通过实施碱化处理,提高发电机内冷水pH值至7以上,减缓和防止铜导线腐蚀,使其符合行业标准和企业生产要求。

关键词:发电机;冷却水;碱化处理
青山热电厂12号发电机内冷水运行中pH经常在6.6~6.8偏低范围运行,内冷水的运行方式是,补充水为除盐水,没有加药处理,系统设计为密闭系统,在循环泵出口旁路装有混合离子交换器,投运后约2%~10%的内冷水流量经过离子交换器被净化和过滤处理。

为改善内冷水水质,减缓和防止铜导线腐蚀,对现运行方式进行调整试验,使其符合行业标准和企业生产要求。

1摸底试验
试验前发电机内冷水水质列于表2。

内冷水冷却器出口水温33~35.7℃,内冷水pH值偏低,换水周期3~5天,换水原因是电导率达到或超过1.5μS/cm的运行控制指标。

2内冷水碱化处理
2.1碱化处理原理
发电机空芯导线在不含氧的水中腐蚀速率是很低的,仅10-4g/(m2·h)的数量级。

而当水中溶有游离二氧化碳,在有溶解氧的情况下,铜的腐蚀速度大大增高。

在中性除盐水中,铜按下述反应发生腐蚀:
阳极反应(铜被氧化溶解)
Cu→Cu++e
Cu→Cu2+ +2e
2Cu++H2O+2e=Cu2O+H2
Cu++H2O+e=CuO+H2
2Cu++1/2O2+2e=Cu2O
Cu++1/2O2+e=Cu2O
阴极反应(溶解氧被还原)O2+2H2O+4e=40H
当溶液pH值为7,温度25℃时,氧的平衡电位ψO2/OH-为0.814V,铜的平衡电位ψCu2+/Cu为0.34V,ψO2/OH->ψCu2+ /Cu,故铜在中性溶液中可能发生耗氧腐蚀,生成的腐蚀产物是Cu2O和CuO,一般情况下在铜表面形成一层氧化铜覆盖层。

铜的腐蚀速率取决于水的含氧量和pH值。

铜表面保护膜的形成及其稳定性与水的pH值有很大关系,一般铜在水中的电位在0.1~0.4V范围,从Cu-CO2-H2O体系的电位-pH 图[3]可以看到,若水的pH值在6.9以下时,则铜的状态是处于腐蚀区,在pH值高于6.9,铜表面的初始氧化亚铜膜能稳定存在,铜处于被保护或较安全状态[1]。

空气中二氧化碳,常压下在纯水中的溶解度25℃时0.436mg/L,35℃时0.331mg/L[2],由碳酸水溶液解离常数计算,此时溶液pH值约为6.74,铜的状态处于腐蚀区。

铜的腐蚀速度与水中溶氧浓度和水的pH值及电导率(水的纯度)之间的关系如图1~2[2]。

含氧量在100~600μg/L时,在pH值小于8的范围内,氧化亚铜Cu2O的溶解度比氧化铜CuO的溶解度低得多,而在pH值8~9时,铜的溶解率很低,基本保持不变,这在评价碱化处理时具有实际意义。

当pH值大于9时,溶解度重新增加。

综合分析,在发电机运行温度下,内冷水最佳pH值为8.0~9.0。

因此,通过对发电机内冷水碱化处理,将pH值提高到7.0以上,使电机铜导线进入稳定区,达到减缓腐蚀目的。

2.2碱化处理试验
(1)碱化剂的选择
用于内冷水的碱化剂一般有氢氧化钠、氨、醋酸钠、三乙醇胺等。

因水中存在过量的铵盐会加速铜的腐蚀,醋酸盐存在较大异味,如此相比,氢氧化钠碱化特性好,易于配制和控制使用。

试验选用优级纯的氢氧化钠作为碱化剂,加在内冷水混床出口调整内冷水pH值,在控制电导率不大于2.0μS/cm的条件下,调pH在7.0~9.0范围。

经过内冷水系统加药感受试验,最后确定碱化剂液浓度按0.1%配制,加药速度不大于1L/h。

在氢氧化钠溶液箱上装一个除二氧化碳的呼吸器。

(2)挂片试验
在内冷水水箱水侧挂装2片面积约2×10-3m2紫铜监视片。

1号片挂片时间计3672h。

试片表面灰黑色,平滑,呈膜状态,表面可见均匀分布0.2~0.5mm的圆点痕迹,但圆点上未见腐蚀产物堆积和腐蚀坑点。

对试片表面用KRATOSXSAM800电子能谱仪作XPS分析,表面成分是一价铜和氧,即表面灰黑色膜为Cu2O。

用扫描电镜放大2000倍成相,表面形成均匀的氧化亚铜保护膜。

经称重测算,指示片平均腐蚀速率
0.0024mm/a,由表面状态看,属于铜在水体系中正常的氧腐蚀。

2号片挂片时间计6120h,表面状态与第一片基本一样,试片表面灰黑色,平滑,呈膜状态。

表面可见均匀分布0.2~0.5mm的圆点痕迹,颜色加深,圆点上未见腐蚀产物堆积,氧腐蚀继续存在。

经称重测算,指示片平均腐蚀速率0.0011mm/a,小于前次取出试片的腐蚀速度。

(3)碱化处理运行
加药点设在内冷水混床出口处。

加药采用计量加药泵加药方式,由内冷水pH值和电导率控制加药速度和加药量。

加药前,先投运内冷水小混床,用混床出水将碱化剂带入内冷水箱。

加药量控制内冷水进口母管pH在8.0±0.2范围,同时监测内冷水中的含Na量和电导率变化。

当内冷水pH值上升到8.0以上,电导率不超过1.5μS/cm,停止加碱化剂。

内冷水加碱化剂时的水质变动规律性好,图3是加碱化剂过程pH 值和电导率变化曲线。

运行几天后,当内冷水pH值下降到7.0,再次加碱化剂进行pH值调整,内冷水在连续碱化运行调整过程pH值、电导率波动曲线(摘自2001年2月12~22日时段)如图4。

碱化处理后内冷水pH值出现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空气中二氧化碳影响。

因此改善系统的严密性,防止二氧化碳溶入是保护发电机铜导线腐蚀的重要措施之一。

发电机内冷水在调整周期内刚加完碱化剂时钠离子浓度最高达220μg/L,一般在30~60μg/L范围。

铜离子含量监测见图5,铜离子含量符合行业标准要求。

3试验结果及建议
3.1经过内冷水碱化处理控制试验,试验期间内冷水pH值合格率大幅度提高,达到调整试验的预期目的。

水质可以较好地控制在pH值7.0~8.3,电导率小于1.5μS/cm,铜小于40μg/L,符合现行国标
GB/T12145-1999和电厂运行指标要求。

使发电机导线铜系统处于较安全运行状态。

3.2碱化处理技术要点:碱化剂工作溶液浓度0.05%~0.10%,碱化剂加入速率1L/h,加药时间10~15min。

碱化剂加入点设在内冷水小混床出口管,先投运小混床,使内冷水电导率降到0.5μS/cm以下;在内冷水混床运行状态下,投运加碱泵,加药时间由内冷水电导率变化确定,控制内冷水电导率上升不超过运行水质控制的上限。

3.3内冷水碱化处理后,铜导线腐蚀速率降低,水质好转,换水周期延长。

考虑到内冷水运行时间较长后,水中铜离子和钠离子的积累,每月至少换水一次。

3.4发电机内冷水系统设计为密封系统,但仍受空气中氧和二氧化碳的影响,碱化处理后的内冷水pH 值运行中呈缓慢下降趋势。

运行中的氧腐蚀依然存在。

为了更有利于内冷水pH值的稳定,控制运行中的氧腐蚀,建议采用溶解氧含量较低的凝结水混床出水作为内冷水的补充水,或者在内冷水箱加装充氮气密封措施,使发电机的铜导线处于更合理的运行状态。

作者简介:喻亚非(1955-),男,河南人,1982年毕业于武汉水利电力大学电厂化学专业,高级工程师。

孙小中(1972-),男,湖北人,1998年毕业于武汉水利电力大学电厂化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