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教师培训课件

合集下载

手足口病培训课件课件

手足口病培训课件课件

05
手足口病的疫情报告和管理
疫情报告制度与程序
明确疫情报告的责任、方 式和时限,建立完善的报 告制度。
报告制度
报告程序
规范疫情报告的流程和步 骤,包括发现、核实、审 核和上报等环节。
疫情管理措施与监督
制定有效的疫情管理措施 ,包括隔离、观察、治疗 和康复等。
管理措施
监督机制
建立监督机制,对疫情管 理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监 督和评估。
03
手足口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
临床诊断流程和标准
初步诊断
根据发热、口腔溃疡和手 足疱疹等典型症状进行初 步诊断。
临床诊断
在初步诊断的基础上,结 合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等进行临床 诊断。
病原学诊断
采集患者标本进行病毒分 离培养或核酸检测,以确 定病原。
治疗原则与方法
普通病例
采取居家隔离和对症治疗,如 口腔护理、降温、局部用药等
常规预防措施
保持个人卫生
经常洗手,特别是在接触公共 场所后,避免用手触摸口鼻眼
等易感染的部位。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 通。
健康生活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充足的睡眠 ,合理的饮食,加强体育锻炼,增 强身体免疫力。
疫情监测与控制
疫情报告
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报告疫情, 及时汇总和分析疫情数据。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手足口病培训课件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手足口病基本概述 • 手足口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 手足口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 • 手足口病与其他疾病的鉴别诊断 • 手足口病的疫情报告和管理 • 手足口病防控的伦理和社会责任
01
手足口病基本概述

手足口病培训课件

手足口病培训课件

对社会的影响
公共卫生安全
手足口病是一种传染性疾病, 可能对公共卫生安全带来威胁

经济负担
由于病例增多,医疗资源消耗, 治疗成本增加,以及因病缺勤等 原因,手足口病会给社会经济带 来一定负担。
社会恐慌
疫情爆发时,公众可能产生恐慌情 绪,对社会稳定带来不利影响。
面临的挑战
早期诊断困难
手足口病症状与其他疾病症状 相似,易造成误诊。
疫苗接种
推广手足口病疫苗接种, 提高接种覆盖率,降低感 染风险。
控制措施
隔离治疗
对于确诊患者,及时采取 隔离和治疗措施,防止病 毒传播。
消毒杀菌
对患者接触的物品和环境 进行消毒杀菌,阻断病毒 的传播途径。
健康检查
定期对手足口病易感人群 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 病情并采取防控措施。
05
手足口病的社会影响与挑战
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为 肠道病毒,其感染过程涉 及病毒与宿主细胞受体的 相互作用、病毒的复制和 扩散等环节。
感染过程研 究
发病机制研 究
手足口病的发病机制仍不 完全清楚,但研究发现免 疫应答在疾病发生发展中 扮演重要角色,特别是过 度免疫应答导致的炎症反 应。
治疗手段研究进展
目前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 可以治疗手足口病,但已 有一些药物在临床试验中 显示出一定疗效,如中药 单体化合物、核苷类似物 等。
病毒变异快
手足口病的病毒种类较多,且 易发生变异,使得防控和治疗
难度增加。
缺乏特效药
目前没有针对手足口病的特效 药物,主要依靠对症治疗和缓
解症状。
社区和个人的责任
01
02
03
社区组织
社区应加强卫生管理,做 好疫情监测和预警工作, 及时采取防控措施。

手足口病培训PPT课件

手足口病培训PPT课件

卫生部对有效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提出易记 易操作的15字防病口诀:“勤洗手、吃熟食、 喝开水、勤通风、晒太阳”。
“吃熟食、喝开水”:避免了从污染的 食物和水等途径的传播;
“勤洗手、(衣被)晒太阳”:避免了接触 传播,其中包括对孩子所能接触到的各种物 品都要消毒;
“勤通风”:不仅指室内居室要勤开窗 通风,也要求尽量少去人员复杂、空气质量 较差的公共场所,避免从空气飞沫传播的途 径。
5. 教育指导儿童养成正确洗手的习惯;
6. 每日进行晨检,发现可疑患儿时, 要对患儿采取及时送诊、居家休息的 措施;对患儿所用的物品要立即进行 消毒处理;
7.一周内,一个学校出现5例或一个 班级出现2例以上病例时,要立即 报告县疾控中心;根据疫情控制需
要则采取托幼机构或小学放假措施, 为期10天。
(而)疫情趋势预测
从近年报告的疫情资料来看, 手足口病每年的发病时间高峰 位于5—7月份。因此我县手足 口病在未来将会保持增长趋势, 疫情形势非常严峻。
二、 流行 环节 及流 行特

(一)传染源
该病的潜伏期为3~6天,传染源 包括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流行 期间,患者是主要传染源。患 者在发病1-2周自咽部排出病毒, 约3-5周从粪便中排出病毒,疱 疹液中含大量病毒,破溃时病 毒即溢出。带毒者和轻型散发 病例是流行间歇和流行期的主 要传染源。
(八)生活污水:用50mg/L有效 氯含氯消毒剂作用120分钟。
(九)垃圾:用1000mg/L有效氯 含氯消毒剂溶液喷雾作用120分钟。
为加强手足口病防治工作,卫生 部决定,将手足口病列入传染病 防治法规定的丙类传染病进行管 理。按照规定,丙类传染病应该 通过网络直报。
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手足口病》课件

《手足口病》课件

01 注意饮食
给孩子多喝水,可以服用一些清热解毒的中药
02 避免传染
避免孩子与其他患病儿童过度接触,注意个人卫生
03 定期监测
定期测量孩子的体温和观察症状变化
总结与展望
疫情监测
加强手足口病疫情 监测和信息报告
有效干预
提高对手足口病的 干预措施和防控措

科学研究
加大对手足口病的 科学研究力度
早期诊断
手足口病特点对比
典型症状
发热 口腔疱疹 手脚皮疹
患病年龄
婴幼儿 学龄前儿童 成人
传播途径
飞沫传播 接触传播 粪-口传播
治疗方法
对症治疗 预防为主 隔离治疗
手足口病流行情况
手足口病主要流行在春夏季,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是易感人 群,应加强预防措施和宣传。
● 03
第三章 诊断和治疗方法
临床诊断
手足口病的临床诊断主要依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和流行病学史。 常见症状包括发热、口腔溃疡、手足皮疹等。结合实验室检 查结果,如病毒分离、血清学检测等,可以更准确地诊断手 足口病。早期诊断对于及时采取治疗和隔离十分重要。
● 06
第6章 经验分享和总结
家长经验分享
一些经验丰富的家长分享了他们在孩子患手足口病时的护理经验, 包括如何缓解孩子的不适症状、清洁卫生、饮食调理等。这些经 验对其他家长来说是宝贵的参考,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照顾患病 的孩子。
家长经验分享
及时就诊
在孩子出现症状时 要及时就医,不要
拖延
多喝水
保持孩子充足的水 分摄入
手足口病与其他传染病的区别
手足口病
主要发生在儿童 口腔疱疹和手足皮疹为主要症 状 易在幼儿园、学校等群体机构 传播

手足口病知识和预防控制培训(PPT29张)

手足口病知识和预防控制培训(PPT29张)

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或同一自然村发生3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 或同一家庭发生2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 处理结果当天以书面材料上报区CDC。
(三)做好散居儿童预防工作
今年以来,无论是总体发病,还是重症.死亡病例,均以散 居儿童为主。预防散居儿童发病是控制手足口病危害重点。疾 控机构要积极参与农村爱国卫生运动,消除肠道病毒滋生环境。 教育儿童监护人改善儿童个体卫生,降低沾染病毒风险。在疫
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要点
手足口病预防控制难度大,原因有: 1.发病率高,轻症多,重症难预测,小年龄死亡 2.隐性感染者多,具有传染性 3.排毒期长,潜伏期排毒(肠排8W,口排2W,疱排随时) 4.已经在各地生根发芽 5.人传人,人传环境,环境再传人 6.病毒在外界耐受力强 7.幼儿行为卫生差,皮肤粘膜娇嫩,免疫不健全,易感染 8.对幼儿健康教育难,对传染源控制效率低 9.尚无疫苗可预防 10.无EV71快诊试剂早期预测,重症.死亡机制不明
三.托幼机构手足口病预防控制
(二)幼托机构手足口病防控措施
5.培训:幼托机构应配备专职或兼职的保健医生,按时掺 加上级组织的培训,掌握培训内容;还应在园内进行全员培训 工作,让园长、班主任、保洁人员掌握晨间的内容、消毒的范 围、方法等。 6.宣传教育:托幼机构要进一步加大手足口病防控知识的 宣传力度,采取通俗易懂的形式,广泛宣传和普及手足口病防 治知识。区疾控中心印制了4万份宣传折页和部分宣传画,将 通过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托幼机构下发到全区6岁以下儿童 家长手中,使其了解手足口病的危害和早期症状,有效预防手 足口病,并能及时就医,倡导他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同时 做好与患儿家长的沟通,消除其恐慌情绪,维护社会稳定。
情高发地区和高发月份, 教会群众洗消衣物.餐具.日常用具和

手足口病教师培训ppt课件

手足口病教师培训ppt课件
健康监测
对儿童和员工进行健康监测,发 现疑似病例立即隔离并送医。
防疫宣传
加强防疫宣传教育,提高员工和儿 童对防疫知识的知晓率。
防疫物资储备
储备足够的防疫物资,如口罩、手 套、消毒液等。
03
手足口病的治疗与护理
家庭护理与隔离
家庭护理
保持患儿口腔、皮肤清洁,剪短指甲,避免抓破皮疹,穿舒 适柔软的衣物,避免刺激皮肤。

改进措施与建议
调整培训内容
根据教师反馈和实际需求,对手足口病培训内容 进行增补或删减。
优化教学方法
引入更多互动、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提高教师 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定期更新资料
及时更新手足口病相关资料和数据,确保教师获 得最新信息。
长期防控策略
建立长效机制
制定长期培训计划,定期开展手足口病相关培训,提高教师防控 意识。
隔离措施
将患儿隔离在空气流通、温度适宜的室内,避免与其他儿童 接触,以免传染。
药物治疗与注意事项
药物治疗
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病毒药物、抗生素等药物进行治疗。
注意事项
避免盲目使用药物,尤其是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以免加重病情。
就医指征与就医建议
就医指征
如患儿出现高热不退、精神萎靡、呼 吸急促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通风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天 至少开窗通风2次,每次 10-15分钟。
垃圾处理
及时清理和处置生活垃圾 ,避免病毒在环境中长时 间存活。
饮食卫生管理
煮熟食物
清洁餐具
确保所有食物都煮熟,特别是肉类和 蛋类。
每次使用餐具后,应立即清洗干净并 晾干。
避免生食
避免生食可能带有病毒的食品,如生 鲜果蔬。

手足口病培训课件ppt-幼儿教育篇

手足口病培训课件ppt-幼儿教育篇
向家长宣传手足口病的防控知识,引导家长加强家庭卫生管理。
家园信息互通
及时向家长通报幼儿在园的健康状况,共同关注幼儿的健康状况。
共同培养幼儿的卫生习惯
鼓励家长与幼儿园配合,共同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05
手足口病的预防与控制案例分析
成功防控手足口病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
某幼儿园通过严格日常卫生管理,定期消毒玩具、餐具和教室, 有效控制了手足口病的传播。
垃圾分类处理
幼儿应学会垃圾分类处理,将生活 垃圾和医疗垃圾分别放置,避免交 叉污染。
饮食卫生管理
避免生食和半熟食
幼儿应避免食用生食和半 熟食,尤其是肉类、蛋类 等食品应完全煮熟后再食 用。
注意食品卫生
幼儿应选择新鲜、无污染 的食品,避免食用过期、 变质的食品。
餐具消毒
幼儿的餐具应定期进行消 毒,可以用开水煮沸或使 用消毒柜进行消毒。
离措施。
幼儿教师的培训与指导
1 2
提高教师的防控意识
通过培训使教师了解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症状 及预防措施。
掌握正确的消毒方法
指导教师正确使用消毒液,确保教育机构内的清 洁卫生。
3
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教育幼儿勤洗手、不与他人共用餐具等,培养良 好的卫生习惯。
家园共育在手足口病防控中的作用
家长参与防控工作
手足口病培训课件ppt-幼 儿教育篇
• 手足口病概述 • 手足口病的预防措施 • 手足口病的治疗与护理 • 幼儿教育中的手足口病防控 • 手足口病的预防与控制案例分析
01
手足口病概述
定义与特点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 的传染病,主要通过消化道、呼
吸道和接触传播。
手足口病多发于5岁以下的儿童, 尤其是3岁以下的幼儿。

2024年度手足口病防治知识讲座培训ppt课件

2024年度手足口病防治知识讲座培训ppt课件

2024/2/3
14
中医辨证论治思路分享
辨证分型
根据患儿症状、体征及舌脉表现 ,可分为风热型、湿热型、毒热
型等证型。
2024/2/3
治则治法
以清热解毒、祛湿止痒为基本治则 ,根据证型选用相应中药方剂进行 治疗。
中药外治
可采用中药煎汤外洗、中药散剂外 敷等方法,缓解皮肤疱疹瘙痒等症 状。
15
患儿护理注意事项
2024/2/3
6
诊断标准与鉴别诊断
诊断标准
根据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具体标准包括:1)流行病学史:在流行季 节发病,常见于学龄前儿童,婴幼儿多见;2)临床表现:发热伴手、足、口、臀部皮疹,部分病例 可无发热;3)实验室检查:病原学检查阳性或血清学检查特异性抗体阳性。
鉴别诊断
高。
2024/2/3
5
临床表现及分型
临床表现
手足口病潜伏期多为2~10天,平均3~5天。多数患者症状较轻,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 主要特征。少数患者可出现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神经源性肺水肿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 病情进展快,可导致死亡。
分型
根据临床表现和严重程度,手足口病可分为普通型和重型两种。普通型表现为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 或疱疹;重型则出现神经系统受累表现如头痛、呕吐、精神差等,以及心肺功能衰竭表现如呼吸急促、心率增快 等。
实践经验
曾参与多次手足口病疫情调查与防控工作,积累 了丰富经验。
学术成果
在国内外知名学术期刊发表多篇手足口病相关论 文,研究成果受到广泛关注。
2024/2/3
29
本次讲座目标回顾
01
提高学员对手足口 病的认识与重视程 度。

手足口病防控知识培训 教学PPT课件

手足口病防控知识培训 教学PPT课件

消毒记录要完整,包括:消毒物品种类、 消毒方法、作用时间及消毒液浓度等。
(六)广泛开展以防治手足口病等夏季传染 病为主要内容的爱国卫生运动,保持校内环 境清洁卫生。
通过“三清”(清理暴露的垃圾、清理露 天的粪便、清理污泥浊水)、“四灭”(灭 鼠、灭蚊、灭蝇、灭蟑螂)等活动,优化和 美化园内环境。加强对食堂、供水设施等关 键部位的管理,对食品冷藏、保洁、餐具消 毒和防蝇、防尘、防鼠设施不全的,要及时 添置更换。禁止托幼机构食堂制作出售凉菜。
(四)加强班级管理
注意观察每一位在园儿童手掌、足底以及口 腔有无可疑皮疹,一旦发现有可疑症状的儿童, 立即做好相应处理。所有患儿隔离至主要症状消 失,体温恢复正常,红疹及所有水疱消退后一周 方可返校。
托幼机构1个班只要出现1例手足口病例,就应 对本班所有物品及环境进行彻底消毒并停课10天; 1周内一个班累计出现10例及以上或2个班分别出 现2例及以上病例时,经风险评估,托幼机构应停 课10天。停园、停班时要为卫生部门提供患病儿 童所在幼儿园或班级花名册,以备随访。
消毒常用术语
(一)随时消毒
随时消毒是指对患儿污染的物品和场所及时进行的消 毒处理。随时消毒特别要注意下列物品和场所:分泌物 或排泄物(粪便、疱疹液等)及其污染的场所和物品、 生活用具、手、衣服、被褥、生活污水、污物。 (二)终末消毒。
终末消毒是指传染源(包括患儿和隐性感染者)离 开有关场所后进行的彻底的消毒处理,应确保终末消毒 后的场所及其中的各种物品不再有病原体的存在。终末 消毒特别要注意病家、托幼机构。
预防措施
(一)积极开展保健医生培训和教师、幼 儿手足口病防控知识健康教育,培养儿童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教育孩子注意个人 卫生,主动维护环境卫生,流行季节尽量 少去拥挤的公共场所,特别是尽量避免与 有发热、出疹性疾病的人群接触。

手足口病培训课件优秀课件

手足口病培训课件优秀课件

流行概况
全球性传染病,世界大部分地区均有此病流 行的报道: – 1957年在加拿大首次报告 – 新西兰Seddon于1957年最早加以描述 – 1958年加拿大Robinson从患者粪便和咽拭
中分离出CoxA16,同时患者血清抗体有四倍 增长,初步查明CoxA16为本病病原 – 1959年提出HFMD命名 – 1972年美国首次分离出EV71病毒
• 2001年4月,北京昌平区某幼儿园手足口 病爆发,患病率达6.65%。
国内流行情况3
• 2008年3月,安徽省阜阳市发生了较大规 模的手足口病疫情,累计报告手足口病4929 例,其中22例死亡.
• 安徽、广东、山东、浙江、上海等省市都 有报告
病原学
• 肠道病毒共72型,包括脊灰病毒、埃可病 毒、柯萨奇病毒、EV68—EV72。能引起 手足口病的有20多型
• 人群普遍易感,受感染后可获得免疫力 • 各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但成人感染很少见 • 病毒隐性感染与显性感染之比为100∶1
HFMD患者主要为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年龄组发病 率最高,4岁以内占发病数85%~95%
• 国外观察报告:在人群中,每隔2~3年流行一次
非流行期间新生儿出世,易感者逐渐积累,达到一定数量 时,便为新的流行提供先决条件
传播途径
• 主要是通过人群间的密切接触进行传播。患者 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沫传 播。唾液、疱疹液、粪便污染的手、毛巾、手 绢、牙具、玩具、餐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 内衣等通过日常接触,经口传播。接触被病毒 污染的水源常造成流行。门诊交叉感染和医疗 器械消毒不严也可造成医源性传播。
易感人群
国内流行情况1
• 1981年起,在上海、北京、福建等地有少 数病例零星报道,但缺乏病原学支持

手足口病培训课件课件

手足口病培训课件课件
手足口病培训课件
2023-11-05
目录
• 手足口病概述 • 手足口病预防措施 • 手足口病护理与康复 • 手足口病预防与控制策略 • 手足口病研究与发展趋势 • 手足口病案例分析
01
手足口病概述
定义与症状
手足口病定义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侵犯5岁以下 儿童。
症状
手足口病的主要症状包括口腔疼痛、发热、手足口疱疹和溃 疡,以及在极少数情况下可能出现的神经系统并发症。
1 2
制定手足口病预防与控制政策
政府应制定全面的手足口病防控政策,包括疾 病监测、诊断、报告、预防和控制等环节,以 确保有效应对手足口病疫情。
加强疾病监测与报告系统
建立和完善手足口病监测与报告系统,确保及 时发现并控制疫情。
3
强化疾病宣传教育
组织开展手足口病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 疾病的认知和预防意识。
疫苗接种后,应定期收集接种数据,分析接种效果,评估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同时,应开展流行 病学调查,了解疫苗接种对疾病流行的影响。
案例三:社区防控措施实施
总结词
针对手足口病的流行特点,需要采取有效 的社区防控措施。
VS
详细描述
社区防控措施包括加强疫情监测、开展健 康教育、推广个人卫生习惯、加强医疗资 源配置等。这些措施的实施需要政府、卫 生部门、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口腔护理
保持患儿口腔清洁,可用生理盐水 漱口,避免口腔感染。
皮肤护理
保持患儿皮肤清洁干燥,避免使用 刺激性沐浴露,避免皮肤感染。
饮食调理
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多吃蔬 菜水果,避免辛辣、油腻食物。
医院护理
01
02
03
住院环境

手足口病培训课件

手足口病培训课件

手足口病培训课件一、概述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disease,HFMD)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主要发生在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

它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尤其是柯萨奇病毒A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

手足口病通常在夏季和秋季高发,通过密切接触传播,包括接触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唾液、粪便或触摸被病毒污染的物体。

二、病原学手足口病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其中柯萨奇病毒A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是最常见的病原体。

这些病毒属于小RNA病毒科,具有球形结构,直径约20-30纳米。

它们在外界环境中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可以在物体表面存活一段时间,从而增加了传播的风险。

三、流行病学四、临床表现手足口病的潜伏期一般为3-7天,患者在潜伏期末期和发病初期具有传染性。

主要症状包括发热、口腔溃疡、手足皮疹等。

口腔溃疡通常位于舌、颊粘膜和咽部,而手足皮疹则呈现为红色丘疹或水疱,有时也会出现在臀部。

部分患者可能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

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病程约1周左右,但也有少数患者可能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如脑炎、脑膜炎等。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手足口病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结合流行病学史和实验室检查结果。

实验室检查主要包括病毒分离、核酸检测和血清学检测等。

鉴别诊断方面,手足口病需要与其他疾病进行区分,如疱疹性咽峡炎、风疹、水痘等。

六、治疗与预防手足口病目前没有特效药物治疗,主要采取对症治疗和护理。

患者应保持充足的休息,多饮水,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口腔溃疡可使用局部止痛药物,如利多卡因凝胶等。

手足皮疹可外用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乳膏等。

对于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的患者,应及时就医,接受相应的治疗。

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在于加强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

勤洗手、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不共用个人物品等措施有助于减少病毒的传播。

接种手足口病疫苗也是预防手足口病的重要手段。

我国已批准使用肠道病毒71型疫苗,为儿童提供了一定的保护。

七、结论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主要发生在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染源 传染源: 患者和隐性感染者。


流行期间,患者为主要传染源。 患者在发病急性期可自咽部排出病毒; 疱疹液中含大量病毒,破溃时病毒溢 出;病后数周,患者仍可从粪便中排 出病毒。
传播途径



该病传播方式多样,以通过人群密切接触传 播为主。病毒可通过唾液、疱疹液、粪便等 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 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间接接触传 播。 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飞沫 传播; 如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水源,亦可经水感染。
预防手足口病
华光幼儿园
主要内容

什么是手足口病? 托幼机构及小学等集体单位的 预防控制措施

一、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急性
传染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
手足口病的主要症状


主要表现为手、足、口腔、臀部等部位 的斑丘疹、疱疹; 少数患儿可出现心肌炎、肺水肿、脑膜 炎、脑炎、脑脊髓炎等临床表现,个别 患儿可发生死亡。
人群易感性

人群对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普遍易感
主要为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年龄组发病 率最高

流行特点


手足口病分布广泛,无明显的地区性; 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高发。 本病常呈暴发流行后散在发生; 流行期间,幼儿园和托儿所易发生集体感染, 家庭也亦可发生聚集发病现象。 该病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在短时间内 可造成较大规模流行。
二、托幼机构及小学等集体单位的预防控制

托幼机构是手足口病 防控的重点场所
日常的预防控制措施



(一)教室和宿舍等场所要保持良好通风; (二)每日对玩具、个人卫生用具、餐具等 物品进行清洗消毒; (三) 每日对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等 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 (四)教育指导儿童养成正确洗手的习惯;
回校(园)上学条件:通常要手足口病的症状 消失后或自发病之日起2周,并经过当地的社 区卫生服务机构的防疫医生核实,开具健康证 明才能复课。


谢 谢!
日常的预防控制措施

(五)每日进行晨检,发现可疑患儿时,要对患儿 采取及时送诊、居家休息的措施;对患儿所用的物 品要立即进行消毒处理; (六) 患儿增多时,要及时向卫生和教育部门报告。
(七)对保健医生和老师开展手足口病防控知识的 培训。
Leabharlann 隔离和解除隔离时间
小孩患病后必须在家里隔离,不能回校或回园 上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