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加工说明书

合集下载

华中8型数控系统操作说明书(铣床)V2.4系列

华中8型数控系统操作说明书(铣床)V2.4系列

华中8型数控系统操作说明书(铣床)V2.4系列前言本说明书较全面地介绍了HNC-8型数控系统调试、编程或应用方法,是用户快速学习和使用本系统的基本说明书。

本说明书的更新和升级事宜,由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授权并组织实施。

未经本公司授权或书面许可,任何单位或个人无权对本说明书内容进行修改或更正,本公司概不负责由此而造成的客户损失。

HNC-8型系列数控系统说明书中,我们将尽力叙述各种与该系统应用相关的事件。

由于篇幅限制及产品开发定位等原因,不能也不可能对系统中所有不必做或不能做的事件进行详细的叙述。

因此,本说明书中没有特别描述的事件均可视为“不可能”或“不允许”的事件。

此说明书的版权归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任何单位与个人进行出版或复印均属于非法行为,我公司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限于编者水平,书中肯定有很多缺点和不妥之处,望广大用户不吝赐教。

注意关于“限制事项”及“可使用的功能”等的说明事项,机床制造商提供的说明书优先于本说明书。

请在进行实际加工前进行空运转,进行加工程序、刀具补偿量、工件偏置量等的确认。

本说明书未加说明的事情,请解释为“不可行”。

本说明书在编写时,假定所有选项功能均已配备。

使用时请通过机床制造商提供的规格书进行确认。

各机床的相关说明,请参考机床制造商提供的说明书。

可使用的画面及功能因各NC系统(或版本)而异。

使用前请务必确认规格。

目录目录 (i)前言 (vi)1概述 (7)1.1基本操作概要 (7)1.2基本功能概要 (8)1.3基本显示界面概要 (9)1.3.1加工显示界面 (9)1.3.2程序选择及编辑界面 (11)1.3.3加工设置界面 (12)2操作设备 (13)2.1系统主机面板(NC面板) (13)2.1.1系统主机面板区域划分 (13)2.1.2显示界面区域划分 (14)2.1.3主机面板按键定义 (15)2.1.4MDI键盘按键定义 (16)2.2机床操作面板(MCP面板) (18)2.2.1机床操作面板区域划分 (18)2.2.2机床操作面板按键定义 (19)2.3手持单元 (22)3显示界面 (23)3.1显示界面选择及菜单结构 (23)3.1.1界面及菜单选择的一般操作 (23)3.1.2功能菜单结构 (24)3.2“加工”功能集显示界面及基本操作 (34)3.2.1“加工”功能集界面及功能概要 (34)3.2.1.1加工集界面区域划分 (35)3.2.1.2图形及G代码区域显示切换 (36)3.2.1.3坐标图形显示区域“大字坐标”显示设置 (36)3.2.1.4坐标图形显示区域“联合坐标”显示设置 (36)3.2.1.5加工、调试信息区域显示切换 (36)3.2.1.6加工资讯区域显示切换 (37)3.2.2“选择程序”子界面 (37)3.2.2.1选择盘中程序加载为当前加工程序 (37)3.2.2.2选择目录中程序为当前加工程序 (38)3.2.2.3退出文件目录 (38)3.2.2.4后台编辑当前加工程序 (38)3.2.2.5后台编辑非当前加工程序 (39)3.2.2.6后台编辑创建新程序 (39)3.2.3“编辑程序”子界面 (40)3.2.3.2创建新程序 (41)3.2.3.3块操作 (41)3.2.4“校验”子界面 (42)3.2.4.1“校验”运行 (42)3.2.4.2“校验”退出 (42)3.2.5“轨迹设置”子界面 (43)3.3“设置”功能集界面及基本操作 (44)3.3.1“设置”功能集界面及功能概要 (44)3.3.2“刀补”子界面 (45)3.3.2.1刀长补直接输入方式 (46)3.3.2.2刀长补当前位置输入方式 (46)3.3.2.3刀长补增量输入方式 (47)3.3.2.4刀长补相对实际输入方式 (47)3.3.3“坐标系”子界面 (47)3.3.3.1坐标值直接输入方式 (48)3.3.3.2当前值输入方式 (49)3.3.3.3增量值输入方式 (49)3.3.4“刀具寿命”子界面 (50)3.3.4.1刀具寿命指标设置 (50)3.3.4.2刀具寿命报警策略设置 (51)3.3.5“工件测量”子界面 (51)3.3.6“自动对刀”子界面 (53)3.3.7“手动MS”子界面 (54)3.4“程序”功能集界面及基本操作 (55)3.4.1“程序”功能集界面及功能概要 (55)3.4.2系统盘、U盘、网盘文件管理 (56)3.4.2.1管理程序查找 (56)3.4.2.2程序复制、粘贴 (56)3.4.2.3程序删除 (57)3.4.3创建新程序 (57)3.4.4程序重命名 (57)3.4.5程序标记设置 (58)3.4.6程序按名称、时间排序 (58)3.4.7程序读写属性设置 (58)3.4.8新建目录 (58)3.5“诊断”功能集界面及基本操作 (59)3.5.1“诊断”功能集界面及功能概要 (59)3.5.2报警历史导出 (60)3.5.3状态记录导出 (60)3.5.4“梯形图”子界面 (61)3.5.4.1梯图监控 (61)3.5.4.2梯图编辑 (62)3.5.4.3梯图信息 (62)3.5.5寄存器状态、宏变量值显示 (66)3.6“维护”功能集界面及基本操作 (67)3.6.1“维护”功能集界面及功能概要 (67)3.6.2参数设置操作 (68)3.6.3参数生效形式及操作 (69)3.6.4“参数分类”子界面 (70)3.6.4.1参数分类值直接输入 (71)3.6.4.2螺距误差补偿值直接输入 (71)3.6.5管理权限分类及切换 (72)3.6.6系统升级操作 (74)3.6.7数据管理操作 (75)3.6.8用户设定操作 (77)3.6.8.1显示设定 (77)3.6.8.2设置“P参数” (78)3.6.8.3设置“M代码” (79)3.6.8.4设置“PLC开关” (81)3.6.8.5通讯设定 (82)3.6.8.6个性化设定 (89)3.6.9工艺包设定操作 (90)4上电、关机、安全保护、急停 (92)4.1上电 (92)4.2关机 (92)4.3超程保护及超程解除 (93)4.3.1超程保护 (93)4.3.2硬超程解除 (93)4.3.3软超程解除 (94)4.4急停 (94)4.4.1进给保持 (94)4.4.2复位 (94)4.4.3急停 (95)5手动操作及速度修调 (96)5.1手动返回参考点 (96)5.2手动工进移动坐标轴 (97)5.3手动快速移动坐标轴 (98)5.4手轮进给移动坐标轴 (99)5.5手动主轴控制 (100)5.6其他手动操作 (101)5.7速度修调 (102)5.7.1进给速度修调 (102)5.7.2快移速度修调 (102)6程序编辑及管理 (103)6.1程序查找 (103)6.1.1加工或编辑程序的查找 (103)6.1.1.2“查找”功能查找各盘下的程序 (104)6.1.1.3“查找”功能查找目录下的程序 (104)6.1.2管理程序(需传输及删除程序)的查找 (105)6.1.2.1直接查找 (105)6.1.2.2“查找”功能查找各盘下的程序 (106)6.1.2.3“查找”功能查找目录下的程序 (106)6.2程序编辑 (107)6.2.1创建新建程序 (107)6.2.1.1“加工”集下创建新建程序 (107)6.2.1.2“程序”集下创建新建程序 (108)6.2.2程序的修改编辑 (109)6.2.2.1当前加载程序的编辑修改 (109)6.2.2.2非加载程序的后台编辑修改 (109)6.2.3程序另存 (110)6.2.3.1“当前加载程序”的程序另存 (110)6.2.3.2“非加载程序”的程序另存 (111)6.2.4程序段的复制粘贴 (112)6.3程序管理 (113)6.3.1文件目录及程序重命名 (113)6.3.2文件目录及程序的复制粘贴 (113)6.3.3程序删除 (114)6.3.3.1“加工”集下的程序删除 (114)6.3.3.2“程序”集下的程序删除 (115)7自动操作 (116)7.1自动运行 (116)7.1.1加载加工程序 (116)7.1.1.1加载新程序为加工程序 (116)7.1.1.2加载已有程序为加工程序 (117)7.1.2程序运行 (117)7.1.3程序校验 (118)7.1.4程序图形仿真 (118)7.2自动运行控制 (119)7.2.1单段运行 (119)7.2.2跳段运行 (120)7.2.3从任意段运行 (120)7.2.4停止运行 (122)7.2.5选择停止运行 (122)7.2.6暂停运行 (123)7.2.7终止运行 (124)7.3MDI运行 (125)7.4手摇试切 (127)7.5加工信息查询 (128)8对刀及加工设置 (129)8.1手动对刀操作 (129)8.2工件测量 (132)8.2.1中心测量 (132)8.2.2平面测量 (134)8.2.3圆心测量 (135)8.3自动对刀 (136)8.3.1单刀单工件测量 (137)8.3.2单刀多工件测量 (139)8.3.3多刀多工件测量 (141)8.4F/S加工设置 (145)9机床调试 (146)9.1系统升级 (146)9.1.1系统升级操作 (146)9.1.2系统备份操作 (147)9.2批量调试 (148)9.2.1批量载入调试 (148)9.2.2批量备份调试 (149)9.3螺距误差补偿 (150)9.3.1螺距误差补偿数据文件的生成 (150)9.3.2螺补误差补偿子界面操作 (151)9.3.3螺距误差补偿数据文件导入 (152)10用户使用与维护信息 (154)10.1环境条件 (154)10.2接地 (154)10.3供电条件 (155)10.4风扇过滤网清尘 (155)10.5长时间闲置后使用 (155)前言尊敬的客户:对于您选用华中数控系统股份有限公司的产品,本公司深感荣幸,并诚挚的感谢!本说明书详细介绍了华中8型数控铣系统的界面、操作等事宜,但由于篇幅限制及产品开发定位等原因,该说明书不可能对系统中所有不必做或不能做的事件进行详细的叙述。

GSK928TE数控车床编程说明书

GSK928TE数控车床编程说明书

编程篇第一章编程概要数控机床的自动加工过程,就是按照事先编写好的零件程序自动运行的过程。

所谓编程,就是根据加工零件的图纸和工艺要求,把它用数控语言描述出来,编制成零件的加工程序。

本篇主要说明本数控系统加工程序的指令含义及编制方式,在编制程序之前,请先详细阅读本篇内容。

1.1 坐标轴及其运动方向的定义本数控系统按照J B/T3051-1999 《数字控制机床坐标和运动命名》中关于普通车床的坐标和命名定义了系统的控制轴及运动。

本系统对可控制的两个坐标轴定义为X 、Z 轴,两个坐标轴相互垂直构成X—Z 平面直角坐标系.如图 1:X 坐标:X 坐标定义为与主轴旋转中心线相垂直,X 正方向为刀具离开主轴旋转中心方向。

Z 坐标:Z 坐标定义为与主轴旋转中心线重合,Z 正方向为刀具远离主轴箱方向。

1.2 机械原点机械原点为机床上固定位置的一点,通常数控车床的机械原点设置在X 轴和Z 轴的正方向最大行程处,并安装相应的机械原点开关和撞块,如果机床上没有安装机械原点开关和撞块,请不要使用本系统中回机械原点功能,或将 P12 参数的MZRO设置成 0 .1.3 编程坐标本系统编程可用绝对坐标(X、Z 字段),相对坐标(U、W 字段)或混合坐标(X/W、U/Z 字段)进行编程。

对于 X 轴坐标,本系统使用直径编程(所有 X 轴方向的尺寸和参数均用直径量表示)。

第二章程序结构为使机床能按要求运动而编写的CNC 指令集合称之为程序,数控系统按指令顺序使刀具沿线圆弧运动或使主轴启动停止,冷却液开关等,程序中的指令顺序就是按工件工艺要求的顺序而编制的。

2.1 字符字符是构成程序的最基本的元素。

本系统字符包括英文字母,数字和一些符号。

z 英文字母是每一个指令或数据的地址符,共有 17 个:D E F G I K L M N P R S TUW X Zz数字是每个地址符的具体数据:0,1,2,3,4,5,6,7,8,9z符号:% — .% :仅作为程序号的开始符—:表示负的数据. :表示小数点地址符定义及数据范围如下表所示2.2 字段2.3 程序段号程序段号是由字符 N 后带四位整数构成,在编辑时由系统自动产生但可以修改。

数控机床使用说明书

数控机床使用说明书

数控机床使用说明书一、概述数控机床是一种先进的自动化加工设备,它通过计算机控制系统实现高精度、高效率的加工操作。

本说明书旨在详细介绍数控机床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以便用户正确操作和维护机床,确保安全和正常生产。

二、准备工作1. 确保机床处于平稳的工作台或地面上,并保持通风良好的工作环境。

2. 切勿随意更改机床配件或拆卸设备,以免影响机床性能和造成安全隐患。

3. 一定要检查电源线是否正常连接,避免电源问题影响机床运行。

三、操作步骤1. 打开电源开关,确保机床能够正常启动。

在操作过程中,务必按照操作面板上的指示进行操作,不得超负荷使用机床。

2. 启动计算机控制系统,并选择相应的加工程序。

3. 按照所选程序的要求,设置加工参数,包括切削速度、进给速度等。

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确保加工效果符合要求。

4. 将待加工的工件固定在机床工作台上,并根据需要进行定位和夹紧。

5. 开始加工,观察机床的运行情况,确保各个部件正常运转,注意安全。

6. 在加工过程中,如出现异常情况或异常声响,应立即停止机床,并及时排除故障。

7. 加工完成后,关闭机床电源开关,注意安全。

四、维护保养1. 每次使用机床后,应及时清洁机床各部件,清除切屑和污垢,保证机床的整洁和正常运行。

2. 定期检查机床润滑系统,确保润滑油的充足和质量,及时更换和补充。

3. 定期对机床各部件进行紧固和调整,避免松动和变形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4. 定期进行机床的各种保养工作,包括清洗和更换滤芯、检查电源线和接线端子等。

五、安全注意事项1. 操作机床时,应佩戴适当的劳动防护用品,如手套、护目镜等,以保护人身安全。

2. 在机床加工过程中,切勿将手或其他物体靠近刀具或工件接触面,以免造成意外伤害。

3. 使用机床时,应遵守相关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要求,禁止在机床未停止运行时进行任何操作和调整。

4. 入门级人员切勿擅自操作数控机床,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取得操作证书后方可操作。

广州数控数控车床操作编程说明书

广州数控数控车床操作编程说明书

广州数控980TD编程操作说明书第一篇编程说明第一章:编程基础n兼配瑋式死叽□辛床匚皿CNC G SK980TDGSK980T的升级产品,采用了32位高性能CPUS超大规模可编程器件FPGA运用实时多任务控制技术和硬件插补技术,实现卩m级精度运动控制和PLC逻辑控制。

技术规格一览表运动控制控制轴:2轴(X、Z);同时控制轴(插补轴):2轴(X、Z)插补功能:X、Z二轴直线、圆弧插补位置指令范围:-9999.999〜9999.999mm;最小指令单位:0.001mm电子齿轮:指令倍乘系数1〜255,指令分频系数1〜255快速移动速度:最高16000mm分钟(可选配30000mm分钟)快速倍率:F0、25% 50% 100%3级实时调节切削进给速度:最高8000mm分钟(可选配15000mm分钟)或500mm转(每转进1.1 GSK980T简介广州数控研制的新一代普及型车床机床数控系统和数控机床数控机床是由机床数控系统( Numerical Co ntrol Systems of machi ne tools )、机械、电气控制、液压、气动、润滑、冷却等子系统(部件)构成的机电一体化产品,机床数控系统是数控机床的控制核心。

机控系统由控制装置(Computer Numerical Con troler简称CNC、伺服(或步进)电机驱动单元、伺服(或步进)电机等构成。

数控机床的工作原理:根据加工工艺要求编写加工程序(以下简称程序)并输入CNCCNC □工程序向伺服(或步进)电机驱动单元发出运动控制指令,伺服(或步进)电机通过机械传动构完成机床的进给运程序中的主轴起停、刀具选择、冷却、润滑等逻辑控制指令由CN传送给机床电气控制系统,由机床电气控制系统完成按钮、开关、指示灯、继电器、接触器等输入输出器件的控制。

目前,机床电气控制通常采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able Logic Controler简称PLC ,PLC具有体积小、应用方便、可靠性高等优点。

数控加工中心机械说明书 中英文

数控加工中心机械说明书 中英文

目录Catalog AI安全注意事项Safety precautions………………………………………II安全操作指导原则Safe operating guide…………………………………III★★★重要说明★★★★★★Important★★★……………………………IV安装须知Installation notice……………………………………V环保须知Environmental notice………………………………VI前言Foreword………………………………………………VII第一次启动前注意事项Notice before the first time starting………………..VIII目录Catalog B………………………………….使用说明书 Operating instructionOperating manual电气说明书 electrical operating instructionElectrical operating manual机械使用说明书Mechanical operating instructionMechanical operating manualI安全注意事项 Safety precautions在安装、运行、编程、维护、检修之前,请务必熟读机械制造商所刊行的规格书、本说明书、相关说明书、附属文件,然后正确使用。

请在熟悉了本装置相关知识、安全信息及注意事项之后再使用。

Before installing, operating, programming, maintaining, and overhauling, please be sure to read up on all related specification, instruction, manual book, and files.Before using this machine, please be familiar with all related knowledge, safety information, and precautions.在本说明书中,将安全注意事项的等级分为“危险”、“警告”、“注意”。

数控铣床零件加工工艺设计说明书

数控铣床零件加工工艺设计说明书

数控铣床零件加⼯⼯艺设计说明书技师学院毕业论⽂题⽬:数控铣床零件加⼯⼯艺设计系部:机电⼯程系专业:数控加⼯姓名:指导教师:摘要随着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和经济竞争的⽇趋激烈,机械产品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数控加⼯技术作为先进⽣产⼒的代表,在机械及相关⾏业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机械制造的竞争,其实质是数控技术的竞争。

数控编程技术是数控技术重要的组成部分。

从数控机床诞⽣之⽇起,数控编程技术就受到了⼴泛关注,成为CAD/CAM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数控编程中的加⼯⼯艺分析及设计为出发点,着⼒分析零件图,从数控加⼯的实际⾓度出发,以数控加⼯的实际⽣产为基础,以掌握数控加⼯⼯艺为⽬标,在了解数控加⼯铣削基础、数控铣床⼑具的选⽤、数控加⼯⼯件的定位与装夹、拟定加⼯⽅案、确定加⼯路线和加⼯内容以及对⼀些特殊的⼯艺问题处理的基础上,控制数控编程过程中的误差,从⽽⼤⼤缩短了加⼯时间,提⾼了效率,降低了成本。

本⽂主要研究了轮廓和孔的数控铣削⼯艺、⼯装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数控铣床的程序编制。

侧重于设计该零件的数控加⼯夹具,主要设计内容有:完成该零件的⼯艺规程(包括⼯艺简卡、⼯序卡和数控⼑具卡)和主要⼯序的⼯装设计。

并绘制零件图。

⽤G代码编制该零件的数控加⼯程序。

关键词:FANUC、数控加⼯、数控编程⽬录摘要 (2)⽬录 (3)引⾔ (4)1.数控铣 (5)2.FANUC系统 (6)2.1 FANUC系统简介 (6)2.2G代码 (10)2.3M代码....... . . (12)3零件图⼯艺分析 (14)3.1零件结构和加⼯ (14)3.2基准选择 (14)3.3⽑坯和材料的选择 (15)3.4加⼯路线的设计 (16)3.5⼑具选择 (16)3.6切削⽤量的选择 (17)3.7拟定数控切削加⼯⼯序卡 (18)3.8⼯序设计 (19)4加⼯⼯序 (20)4.1确⽴编程原点 (20)4.2编辑程序 (22)5操作步骤 (24)5.1先开机床 (24)5.2回参考点 (25)5.3参数设定 (25)结束语 (26)致谢 (27)参考⽂献 (28)引⾔毕业实践⼯作对于每⼀个即将毕业的毕业⽣来说都是⾮常重要的,它对我们以后⾛上⼯作岗位很有帮助。

宇龙数控加工仿真系统说明书

宇龙数控加工仿真系统说明书

宇龙数控加工仿真系统实验指导书主要内容⏹基于FANUC 0i数控加工仿真系统的基本操作方法⏹基于FANUC 0i数控车床的仿真加工操作⏹基于FANUC 0i数控铣床的仿真加工操作⏹ FANUC 0i数控加工仿真实验1 宇龙数控加工仿真系统基本操作方法1.1 界面及菜单介绍1.1.1 进入数控加工仿真系统进入宇龙数控加工仿真系统3.7版要分2步启动,首先启动加密锁管理程序,然后启动数控加工仿真系统,过程如下:鼠标左键点击“开始”按钮,找到“程序”文件夹中弹出的“数控加工仿真系统”应用程序文件夹,在接着弹出的下级子目录中,点击“加密锁管理程序”,如图1.1(a)所示。

(a) 启动加密锁管理程序(b) 启动数控加工仿真系统(c) 数控加工仿真系统登录界面图1.1 启动宇龙数控加工仿真系统3.7版加密锁程序启动后,屏幕右下方工具栏中出现的图表,此时重复上面的步骤,在二级子目录中点击数控加工仿真系统,如图1.1(b)所示,系统弹出“用户登录”界面,如图1.1(c)所示。

点击“快速登录”按钮或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再点击“登录”按钮,即可进入数控加工仿真系统。

1.1.2 机床台面菜单操作用户登录后的界面,如图1.2所示。

图示为FANUC 0i车床系统仿真界面,由四大部分构成,分别为:系统菜单或图标、LCD/MDI面板、机床操作面板、仿真加工工作区。

1 选择机床类型图1.2 宇龙数控加工仿真系统3.7版FANUC 0i 车床仿真加工系统界面 打开菜单“机床/选择机床…”,或单击机床图标菜单,如图1.3(a )鼠标箭头所示,单击弹出“选择机床”对话框,界面如图1.3(b )所示。

选择数控系统FANUC0i 和相应的机床,这里假设选择铣床,通常选择标准类型,按确定按钮,系统即可切换到铣床仿真加工界面,如图1.4所示。

(a) 选择机床菜单 (b) 选择机床及数控系统界面图1.3 选择机床及系统操作系统菜单或图标仿真加工工作区 LCD/MDI 面板机床操作面板图1.4 宇龙数控加工仿真系统3.7版FANUC 0i铣床仿真加工系统界面2 工件的使用(1)定义毛坯打开菜单“零件/定义毛坯”或在工具条上选择“”,如图1.5(a)箭头所示,系统弹出定义毛坯的对话框,有长方形和圆形两种毛坯可供选择,如图1.5(b)、(c)所示。

华中数控说明书

华中数控说明书

进给控制指令G02/G03进给控制指令G32参考点控制指令,暂停指令,恒线速指令目的、要求:熟悉基本指令格式及使用方法重点掌握G00/G01和G02/G03指令的应用一、辅助功能(M 功能)辅助功能由地址字M 和其后的一或两位数字组主要用于控制零件程序的走向,以及机床各种辅助功的开关动作。

M 功能有非模态M 功能和模态M 功能二种形式。

1、非模态M 功能(当段有效代码) :只在书写了该代码的程序中有效;2、模态M 功能(续效代码):一组可相互注销的M 功能,这功能在被同一组的另一个功能注销前一直有效。

模态M 功能组中包含一个缺省功能M 代码及功能,系统上M代码及功能时将被初始化为该功能。

另外,M 功能还可分为前作用M 功能和后作用M功能二类。

1、前作用M 功能:在程序段编制的轴运动之前执行;2、后作用M 功能:在程序段编制的轴运动之后执行。

华中世纪星HNC-21T 数控装置M指令功能如表所示(标记者为缺省值)M 代码及功能表1、CNC 内定的辅助功能(1) 程序暂停M00当CNC 执行到M00 指令时,将暂停执行当前程序,以方便操作者进行刀具和工件的尺寸测量、工件调头、手动变速等操作。

暂停时,机床的进给停止,而全部现存的模态信息保持不变,欲继续执行后续程序,重按操作面板上的“循环启动”键。

M00为非模态后作用M 功能。

(2) 程序结束M02M02一般放在主程序的最后一个程序段中。

当CNC执行到M02指令时,机床的主轴、进给、冷却液全部停止,加工结束。

使用M02 的程序结束后,若要重新执行该程序就得重新调用该程序,或在自动加工子菜单下按子菜单F4键请参考HNC-21T操作说明书),然后再按操作面板上的“循环启动”键。

M02 为非模态后作用M 功能。

(3)程序结束并返回到零件程序头M30M30和M02功能基本相同,只是M30指令还兼有控制返回到程序头的作用。

使用M30的程序结束后,若要重新执行该程序,只需再次按操作面板上的“循环启动”键。

数控车床说明书[1] 2

数控车床说明书[1] 2

1概述1.1 本说明书的适用范围与目的本说明书是为指导用户正确使用我公司生产的非标机床而编写的,请用户认真阅读。

在本说明书的第2部分,提供了操作机床的安全须知,操作者可以把它作为日常工作的检查条目。

在本说明书的第3部分“吊运与安装”中提供了安装本机床的方法和应注意的事项。

在本说明书的第4部分“技术参数”和第5部分“机床结构”中介绍了操作本机床预先应该理解的内容。

第6部分“机床的使用和安全防护”介绍了机床操作中安全方面的防护情况。

第7部分“检查与维修”中为操作者提供了操作和维修本机床所需要的知识和方法。

如果出现本说明书未能涵盖的情况,请与我公司售后服务部门或技术部门联系。

1.2 产品的主要用途本机床主要用于加工泵体、钢体,钻孔攻牙,铣面,镗孔等。

适合于水暖器材、阀门、电器、仪表、汽车、摩托车、轴承等行业零件的加工。

具有高速、高效、高可靠性,加工零件一致性好、受人为因素影响小等的优点。

1.3 机床的精度根据图纸要求验收1.4 机床的使用环境本机床适合在下述规定的环境和条件下运行:■环境空气温度:5℃~40℃范围内。

■湿度:最高温度40℃下,相对湿度不得超过50%的的范围内,且温度变化的原则是不能引起冷凝。

■海拔高度:1000米以下。

■大气污染:没有过分的粉尘、酸气等腐蚀性气体和盐分。

■辐射:避免阳光直射或其他热辐射引起环境温度的变化。

■安装位置应远离振动源和易燃易爆物品,远离电磁干扰区。

1.5 机床对环境的影响本机床空运转时噪声声压级不大于83dB,无有害气体或液体排放,因此对环境无不良影响。

2 安全防护须知本机床带有一些必要的安全设备和警示标牌,请操作者在开机前仔细阅读说明书,完全了解机床使用方法,清楚警示标牌含义后再上机操作,以防止出现操作人员伤害或设备损伤的事故。

2.1 对上机操作、维修人员的要求■使用本机床的操作人员应该是经过培训且具有操作本机床资格的人员。

操作人员上机前,应仔细阅读本《使用说明书》,并完全理解使用说明书中的内容,具备操作本机床的能力后方可操作。

斗山 Mynx 6500-50 数控加工中心 说明书

斗山 Mynx 6500-50 数控加工中心 说明书

Doosan Mynx 6500-50 Machining CentreDoosan Mynx 6500-50 Vertical Machining Centre equipped withDoosan-Fanuc CNC Control System with Manual Guide ‘i’Axis strokeX Axis (Table) 1270mmY Axis (saddle) 670mmZ Axis (spindle head) 625mmSpindle nose to table top 200 to 825mmSpindle centre to column guideway 675 mmTableTable size 1400 x 670 mmTable surface (T slot) 5 x 18H8 wide / 125mm pitch Maximum load on table 1000kgSpindle (BIG Plus type)Speed range 6,000 rpm maxSpindle taper BT 50Pullstud MAS403 P50T-I (45deg) Maximum torque 309.6NmAxis traverse ratesRapid traverse (X, Y) 30000mm/minRapid traverse (Z) 24000mm/minMaximum feedrate 8000mm/minFeedback system Absolute encoderMotor SizesSpindle motor Alpha P30 AC 15/18.5kWAxis motor (X) AC 3.0kWAxis motor (Y) AC 4.0kWAxis motor (Z with brake) AC 7.0kWATC Magazine (Swing arm cam type)Tool shank type BT 50Max tool length 350mmMax tool weight 15KgMax tool diameter (any pocket) 125mm diaMax tool diameter (adj pockets vacant) 220mm diaTool selection RandomMagazine capacity (standard) 30 toolsTool change time (tool to tool) 2.5 secTool change time (chip to chip) 5.5 secMachine servicesPower requirements 42.2KVaAir pressure 6kgf/cm2Machine dimensionsMachine weight 9,200kgMachine floor space 3,550mm x 3,280mm Machine Height 3,015mmDoosan-Fanuc CNC Specification10.4” colour screenFanuc Manual Guide i operator programming systemControlled axes (X, Y, Z)Simultaneous controlled axes (3)Backlash compensation for rapid and feedrateStored stroke check 1Stored stroke 2 and 3High speed skipStored pitch error compensationChamfering on/offInch/metric conversionLeast input command 0.001mmMirror imageBackground editExtended programme edit400 programme registrationsMDI operationDNC operation via memory card with buffer (Fanuc supplied memory card recommended)Dry runProgram restartEmbedded Ethernet function (Customer to supply FTP software to suit ownPC/network)Manual pulse generatorReference position setting without dogProgram number searchCustom macro BG10 programmable offset input1280m (512kB) memoryTool path graphic displayLoadmeter displayMemory card interfacePolar coordinate commandRigid tapAdditional work co-ordinate system G54.1 P1 – 48 (48 pairs)Tool life managementRunning / part number displaySelf-diagnostic functionStatus displayAxis and servo load meter displayDirect drawing dimension inputFanuc 10/11 formatAI APC (Advanced Preview Control) with tuned axis servos (20 block look-ahead) Mills Standard Machine EquipmentBox guideway constructionFully enclosed splash guardAutomatic lubrication unitX/Y/Z/ axes slide way coverOperator call lampInternal screw chip conveyorsCoolant through spindle (20 bar) including cartridge filtrationFlood coolantInternal work lightFront operator door interlock1 full set of Doosan and Fanuc operator, programmer and maintenance manuals ToolboxJacking screws and levelling padsAdditional Accessories IncludedSwarf conveyorSwarf bin。

精雕CNC加工机床说明书广州数控系列

精雕CNC加工机床说明书广州数控系列

目录GSK980T数控车床 (1)第一章手动操作 (1)1.1手动返回机床参考点 (1)1. 2手动返回程序起点 (1)1.3手动连续进给 (1)1.4单步进给 (2)1.5手动换刀 (2)1.6主轴运转操作 (3)1.7主轴倍率修调 (3)1.8 MDI运行 (3)第二章程序编辑 (5)2.1进入程序编辑状态 (5)2.2建立新程序 (6)2.3打开已有的程序 (7)2.4编辑程序 (7)第三章数据设置 (8)3.1设置刀补数据 (8)第四章自动运行操作 (8)4. 1启动自动运转 (8)4.2停止自动运转 (8)4.3单段运行 (9)GSK928TC数控车床 (10)第一章手动操作 (10)1.1手动点动 (10)1.2手动单步进给 (11)1.3手动进给速度选择 (11)1.4手动快速进给速度选择 (12)1.5设置程序参考点 (13)1.6执行M功能 (14)1.7手动主轴控制 (14)1.8手动返回程序参考点 (14)1.9手动返回机床参考点 (15)第二章程序编辑 (15)2.1编辑方式 (15)2.2零件程序的建立、选择和删除 (17)2.3零件程序内容编辑 (18)第三章数据设置 (19)3.1设置刀偏数据 (19)第四章自动运行操作 (19)4.1功能键说明 (19)4.2自动运行加工程序 (20)GSK980T数控车床第一章手动操作1.1手动返回机床参考点1.按机械回零键;2.分别按移动轴键、,机床沿选择轴方向移动;3.当轴返回机床参考点后,相应轴的参考点指示灯亮。

当两轴都返回参考点后,参考点指示灯均亮,如下图。

1. 2手动返回程序起点1.按程序起点键;2.分别按移动轴键、,机床沿程序起点方向移动;3.当返回程序起点后,相应轴的参考点指示灯亮。

当两轴都返回后,指示灯均亮,如下图。

1.3手动连续进给1.按手动方式键,屏幕右下角显示文字“手动方式”;2.点击进给倍率或快速进给键,调整机床移动速度。

(数控加工)数控车床新代说明书

(数控加工)数控车床新代说明书

(数控加工)数控车床新代说明书目录第壹单元新代控制器面板操作说明21.1新代控制器面功能树状图21.2 屏幕部分31.3主功能界面41.3.1F1:機台設定51.3.1.1 F1:座標切換.61.3.1.2 F2:1/2 座標.61.3.1.3 F3:清除座標.61.3.1.4 F4:相對座標全部清除61.3.1.5 F5:座標偏移量.71.3.2F2:程式編輯81.3.2.1 F1:插入循環91.3.2.2 F2:刪除行91.3.2.3 F3:編輯循環101.3.2.4 F5:檔案編輯子功能111.3.2.5F7:圖形模擬151.3.2.6 F8:檔案管理171.3.4F4:執行加工191.3.4.1F1:座標顯示191.3.4.2F2:圖形調整201.3.4.3F3:MDI 輸入211.3.4.4 F4:加工參數設定221.3.4.5 F8:工作記錄231.3.5F5:警報顯示241.3.5.1 F1:現存警報241.3.5.2 F2:歷來警報24第二单元机械操作面板说明25 2.1 第二面板操作功能說明252.1.1电源开252.1.2电源关252.1.3紧急停止252.1.4原点模式寻原点功能252.1.5手动运动模式252.1.6手动寸动模式262.1.7MPG寸动模式262.1.8自动加工模式262.1.9MDI加工模式272.1.10MPG模拟功能272.1.11单节执行272.1.12主轴控制282.1.13工作灯282.1.14加工液282.1.15程序暂停282.1.16快速归始282.1.17快速进给的速度282.2文字键说明:29第三单元使用新代控制器的方法303.1 原点复归313.2 手动功能(JOG ,INC_JOG ,MPG)323.3 设定工作坐标 (G54..G59)333.4 开启档案(编辑/联网文件夹)343.5 指定壹个执行NC程序 (自动)353.6 刀具设定(G40/G41/G42 ,G43/G44/G49)36 3.7 刀具长度量测 (G43/G44/G49)373.8 手动资料输入 (MDI )383.9 图形模拟393.10在新代控制器下检查NC程序40第四单元程序制作指令说明414.1G码指令壹览表414.2M码指令说明42第五单元新代控制器网络连接445.1网络设定445.2网络疑难问题解决方法475.3联网最重要的三点51第壹单元新代控制器面板操作说明1.1新代控制器面功能树状图1.2屏幕部分如下所示:本书面说明:(1)程式编号(2)标题(3)时间(4)日期(5)资料输入(6)提示(7)状态(8)功能键选择1.3主功能界面下图为新代控制器的主功能画面.新代控制器之操作,是利用屏幕下方之F1~F8功能键来操作,使用者仅须按下操作键盘上F1~F8之功能键即可进入对应的次功能:1.3.1F1:機台設定显示当下位置的各种坐标系统,且可用于相对坐标系统的重新设定.进入本书面请按下主功能画面下的“F1機台設定”。

(完整word版)立式数控加工中心使用说明书(word文档良心出品)

(完整word版)立式数控加工中心使用说明书(word文档良心出品)

立式数控加工中心使用说明书第一章操作面板一、环境设置1、电源:AC200/220V±10% 50/60Hz±2%2、空气压力源:0.4~0.8MPa 600L/min(大气压)以上露点温度-20℃以下,参考规格:ISO8573-1品质等级ISO1.5.1:最大粒子径0.0001mm以下,最大加压下露点7℃以下,最大油分浓度:0.01mg/m3以下。

3、温度差:±2℃4、温度变化:1℃/30min5、温度:20~24℃6、湿度:75%以下7、粉尘:0.3mg/m3以下二、准备检查机床设备:机床、电脑、集线器、网线、编程软件、刀柄、刀具、夹具;1、检查机床气压、主轴冷却油、导轨润滑油等情况。

在气压方面,机床侧面气动装置处观察。

右下侧主气压表读数应为0.5Mpa。

2、启动和关闭机床启动:把机床电源总开关置于ON处,电源指示灯变亮;按下面板CONTROL POWER ON,等待开机画面显示完。

关机:把三轴移至行程中间位置,按下面板POWER OFF,机床会在几分钟后自动关闭。

关机时请不要按紧急开关,以免主轴漏油。

3、开机后的热机运动机床热身运动是为了让主轴和各运动轴的受热膨胀均匀,润滑充分!程序操作为:将旋钮旋至EDIT模式,选择PROG模式,在屏幕上输入热机程式(各机床的行程不同,程式也稍有不同,举例如下)O****;G91G28Z0;G91G28X0Y0;S12000M03G91G01F3000 X-600. Y-350. Z-150.;X300Z50;G02J175.0;M99;不同型号的机床,行程不同,请事先阅读说明书,了解具体的尺寸。

将旋钮旋至MEMORY模式,按循环启动按钮执行程序,热机一般为15-30分钟左右。

三、操作面板1、EMERGENCY紧急按钮在紧急情况下用此按钮停机,所有机器动作停止:包括X、Y、Z轴移动、进给;主轴转动、换刀动作及冷却液供应等。

此按钮按下后,恢复只要向右旋转按钮就会自动弹起。

数控加工中心机床面板按键说明书【图解】

数控加工中心机床面板按键说明书【图解】

今天讲的是加工中心操作面板详解,从事加工中心cnc工作,都是需要实际操作机器的。

那么操作面板上的按键你都了解吗?在这里远歌给你详细的解读明白。

数控加工中心机床面板按键说明书:项目一操作面板及其功能应用加工中心的操作面板由机床控制面板和数控系统操作面板两部分组成,下面分别作一介绍。

一、机床操作面板主要由操作模式开关、主轴转速倍率调整开关、进给速度倍率调整开关、快速移动倍率开关以及主轴负载荷表、各种指示灯、各种辅助功能选项开关和手轮等组成。

不同机床的操作面板,各开关的位置结构各不相同,但功能及操作方法大同小异,具体可参见数控铣床操作项目相关内容。

二、数控系统操作面板由CRT显示器和操作键盘组成,面板功能键介绍可参见数控车床操作项目相关内容。

三、项目二开机及回原点四、开机 1、首先合上机床总电源开关; 2、开稳压器、气源等辅助设备电源开关; 3、开加工中心控制柜总电源; 4、将紧急停止按钮右旋弹出,开操作面板电源,直到机床准备不足报警消失,则开机完成。

五、机床回原点开机后首先应回机床原点,将模式选择开关选到回原点上,再选择快速移动倍率开关到合适倍率上,选择各轴依次回原点。

六、注意事项1、在开机之前要先检查机床状况有无异常,润滑油是否足够等,如一切正常,方可开机;2、回原点前要确保各轴在运动时不与工作台上的夹具或工件发生干涉;3、回原点时一定要注意各轴运动的先后顺序。

项目三工件安装根据不同的工件要选用不同的夹具,选用夹具的原则: 1、定位可靠; 2、夹紧力要足够。

安装夹具前,一定要先将工作台和夹具清理干净。

夹具装在工作台上,要先将夹具通过量表找正找平后,再用螺钉或压板将夹具压紧在工作台上。

安装工件时,也要通过量表找正找平工件。

项目四刀具装入刀库一、刀具选用加工中心的刀具选用与数控铣床基本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二、刀具装入刀库的方法及操作当加工所需要的刀具比较多时,要将全部刀具在加工之前根据工艺设计放置到刀库中,并给每一把刀具设定刀具号码,然后由程序调用。

数控机床操作说明书

数控机床操作说明书

数控机床操作说明书一、前言本操作说明书旨在提供数控机床操作方法以及相关安全事项的指导,以确保用户能够正确、安全地操作数控机床。

二、准备工作1. 确保数控机床处于稳定的工作环境中,远离火源和易燃物品。

2. 确认数控机床电源接入正常,电缆连接可靠。

3. 检查刀具和刀具夹持装置是否正确安装。

4. 对数控机床进行必要的润滑和清洁。

三、操作步骤1. 打开数控机床电源。

2. 启动数控机床控制系统。

3. 在控制面板上选择相应的加工程序。

4. 将工件安装在数控机床工作台上。

5. 使用数控机床操作面板,设置加工参数,包括切削速度、进给速度等。

6. 启动数控机床,开始加工。

四、安全操作事项1. 严禁未经许可打开数控机床的机床室门。

2. 使用数控机床时,必须戴好安全帽、护目镜和防护手套。

3. 禁止随意触摸数控机床运动部件,以免受伤。

4. 遵循操作规程,严禁超负荷操作数控机床。

5. 在设置加工参数前,必须再次确认刀具和工件的安装是否正确。

6. 加工过程中,注意观察数控机床的运行状态,如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机检查。

五、故障排除1. 如果数控机床出现异常响声或抖动,应立即停机检查是否有刀具松动或其他异常情况。

2. 如果数控机床出现断电或控制系统崩溃等情况,应先关闭电源,排除故障后再重新启动。

六、保养与维护1. 按照数控机床的保养计划进行润滑和清洁,包括数控系统、传动部件等。

2. 定期对数控机床进行检查,确保各部件正常工作,如发现磨损或松动应及时更换或修复。

3. 长期不使用数控机床时,应切断电源,并进行适当的防尘封存措施。

七、注意事项1. 请严格按照操作步骤进行操作,不得擅自改动加工参数或操作程序。

2. 在学习和掌握数控机床操作前,请仔细阅读本操作说明书,并进行相关培训。

3. 如果有任何疑问或需要进一步的帮助,请及时与厂家或售后服务人员联系。

八、结语本操作说明书仅为数控机床的基本操作指南,希望能够帮助用户正确、安全地操作数控机床。

数控加工仿真系统操作说明书

数控加工仿真系统操作说明书

数控加工仿真实验指导书数控编程仿真实验要求一、实验目的“数控机床加工程序编制”(简称数控编程)课程,是机械和机电等各类专业本、专科教学计划中开设的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程。

学好本课程,不仅要掌握数控编程的基本理论知识和编程方法,更重要的是要通过一定的实践教学,在实践教学中运用所掌握的机械加工工艺知识、数控编程的理论知识、数控编程的方法编制零件加工程序,并完成对零件的数控加工。

采用仿真软件在计算机上进行模拟加工,是完成这一实践教学的有效手段。

因此,在各专业本、专科“数控编程”课程的教学计划中均设有“仿真实验”这一实践教学环节。

其实验的目的是:1. 熟悉并学会运用计算机仿真技术,模拟数控车床、数控铣床完成零件加工的全过程;2. 为后续的“数控编程实训”,实地操作数控机床进行数控加工,积累和打下操作技能训练的基础。

二、实验要求1. 熟悉并掌握FANUC 0i系统仿真软件面板操作过程;2. 按给定车削零件图样,编制加工程序,在计算机上运用仿真软件,进行模拟加工;3. 按给定铣削零件图样,编制加工程序,在计算机上运用仿真软件,进行模拟加工;4. 按实验内容,编写实验报告。

三、课时安排四、实验报告编程内容1. 简要叙述FANUC 0i系统仿真软件面板操作过程;2. 按给定零件图样,编制的车削加工程序;3. 按给定零件图样,编制的铣削加工程序。

五、指导书及联系题:1. 数控加工仿真FANUC 0i系统面板操作简介2. 仿真加工零件图样2010年9月修订宇龙数控加工仿真系统实验指导书主要内容⏹基于FANUC 0i数控加工仿真系统的基本操作方法⏹基于FANUC 0i数控车床的仿真加工操作⏹基于FANUC 0i数控铣床的仿真加工操作⏹ FANUC 0i数控加工仿真实验1 宇龙数控加工仿真系统基本操作方法1.1 界面及菜单介绍1.1.1 进入数控加工仿真系统进入宇龙数控加工仿真系统3.7版要分2步启动,首先启动加密锁管理程序,然后启动数控加工仿真系统,过程如下:鼠标左键点击“开始”按钮,找到“程序”文件夹中弹出的“数控加工仿真系统”应用程序文件夹,在接着弹出的下级子目录中,点击“加密锁管理程序”,如图1.1(a)所示。

数控加工仿真系统 SIEMENS系统系列 说明书

数控加工仿真系统 SIEMENS系统系列 说明书

数控加工仿真系统SIEMENS 系统系列使用手册上海宇龙软件工程有限公司2006 年 9 月目录第一章 安装与进入 (1)1.1 安装 (1)1.2 进入 (3)1.3 用户名与密码 (3)1.4 联系方式 (4)第二章 机床台面操作 (5)2.1 选择机床类型 (5)2.2 工件的使用 (5)2.2.1 定义毛坯 (5)2.2.2 导出零件模型 (6)2.2.3 导入零件模型 (7)2.2.4 使用夹具 (7)2.2.5 放置零件 (7)2.2.6 调整零件位置 (8)2.2.7 使用压板 (8)第三章 SIEMENS802D标准车床面板操作 (10)3.1 面板简介 (10)3.2 机床准备 (12)3.2.1 激活机床 (12)3.2.2 机床回参考点 (12)3.3 选择刀具 (12)3.4 对刀 (13)3.4.1 单把刀具对刀 (13)3.4.2 多把刀对刀 (15)3.5 设定参数 (16)3.5.1 设置运行程序时的控制参数 (16)3.5.2 刀具参数管理 (17)3.5.3 零偏数据功能 (18)3.5.4 编程设定数据 (19)3.5.5 R 参数 (20)3.6 自动加工 (20)3.6.1 自动/连续方式 (20)3.6.2 自动/单段方式 (21)3.7 机床操作的一些其他功能 (21)3.7.1 坐标系切换 (21)3.7.2 手轮 (21)3.7.3 MDA方式 (22)3.8 数控程序处理 (22)3.8.1 新建一个数控程序 (22)3.8.2 数控程序传送 (23)3.8.3 选择待执行的程序 (23)3.8.4 程序复制 (24)3.8.5 删除程序 (24)3.8.6 重命名程序 (24)3.8.7 程序编辑 (25)3.8.8 插入固定循环 (26)3.9 检查运行轨迹 (27)第四章 SIEMENS 802D 铣、加工中心机床面板操作 (28)4.1 面板简介 (28)4.2 机床准备 (29)4.2.1 激活机床 (29)4.2.2 机床回参考点 (30)4.3 选择刀具 (30)4.4 对刀 (31)4.4.1 X,Y 轴对刀 (31)4.4.2 Z轴对刀 (34)4.4.3 多把刀对刀 (35)4.5 设定参数 (36)4.5.1 设置运行程序时的控制参数 (36)4.5.2 刀具参数管理 (36)4.5.3 零偏数据功能 (38)4.5.4 编程设定数据 (39)4.5.5 R 参数 (40)4.6 自动加工 (40)4.6.1 自动/连续方式 (40)4.6.2 自动/单段方式 (40)4.7 机床操作的一些其他功能 (41)4.7.1 坐标系切换 (41)4.7.2 手轮 (41)4.7.3 MDA方式 (41)4.8 数控程序处理 (42)4.8.1 新建一个数控程序 (42)4.8.2 数控程序传送 (42)4.8.3 选择待执行的程序 (43)4.8.4 程序复制 (43)4.8.5 删除程序 (44)4.8.6 重命名程序 (44)4.8.7 程序编辑 (44)4.8.8 插入固定循环 (46)4.9 检查运行轨迹 (47)SIEMENS 802D 附录一 (48)CRT结构 (48)自动加工模式 (48)自动方式功能区 (48)手动加工功能区 (49)手动加工模式 (49)MDA模式 (49)程序管理 (51)SIEMENS 802D附录二 (52)SIEMENS 802D 数控指令格式 (52)G 指令 (52)支持的 M 代码 (56)其他指令 (56)第一章 安装与进入1.1 安装将“数控加工仿真系统”的安装光盘放入光驱在“资源管理器”中,点击“光盘”,在显示的文件夹目录中点击“数控加工仿真系统 4.0”的文 件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春师范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课程设计名称:《数控编程》课程设计专业:车辆工程学号:1324440134学生姓名:宋富强指导教师:徐晶目录1.前言 (2)1.1 课程设计的任务和作用 (2)1.2 课程设计的要求和目的 (3)2.设计内容 (3)3.设计步骤 (4)3.1零件结构工艺分析、毛坯的确定 (4)3.2加工方案选择 (4)3.3刀具的选择 (5)3.4确定切削用量 (6)3.5数控加工工序卡片 (6)3.6确定工件坐标系、对刀点 (8)3.7编写程序 (8)4.结语 (9)5.参考文献 (9)1.前言在机械加工工艺教学中,机械制造专业学生及数控技术专业学生都要学习数控车床操作技术。

让学生了解相关工种的先进技术,同时培养工作岗位的前瞻性;在讲授数控知识的同时,必须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机械加工工艺,增强系统意识,理解手动操作与自动操作之间的联系,真正把学生培养成为适应各种工作环境和岗位的多面手。

数控车工基础工艺理论及技能有机融合,包括夹具的使用、量具的识读和使用、刃具的刃磨及使用、基准定位等,分类叙述了车床操作、数控车床自动编程仿真操作、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的初、中级内容。

以机械加工中车工工艺学与数控车床技能训练密切结合为主线,常用量具识读及工件测量、刀具及安装、工件定位与安装、金属切削过程及精加工,较清晰地展示了数控车工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的训练途径。

对涉及与数控专业相关的基础知识、专业计算,都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论述,目的在于塑造理论充实、技能扎实的专业技能型人才。

本文以与切削用量的选择,工件的定位装夹,加工顺序和典型零件为例,结合数控加工的特点,分别进行工艺方案分析,机床的选择,刀具加工路线的确定,数控程序的编制,最终形成可以指导生产的工艺文件。

在整个工艺过程的设计过程中,要通过分析,确定最佳的工艺方案,使得零件的加工成本最低,合理的选用定位夹紧方式,使得零件加工方便、定位精准、刚性好,合理选用刀具和切削参数,使得零件的加工在保证零件精度的情况下,加工效率最高、刀具消耗最低。

最终形成的工艺文件要完整,并能指导实际生产。

1.1 课程设计的任务和作用本课程设计是在《数控编程技术》理论课程学习完后进行。

《数控编程技术》是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必修的主干专业课之一,对实际应用能力要求很高;通过该课程设计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和消化数控机床基本内容,了解数控机床编程的特点和步骤,深化工艺处理技术和编程方法,通过调试,掌握一种数控机床的操作方法和实际动手能力,为今后从事数控领域工作打下扎实基础。

1.2 课程设计的要求和目的通过数控编程与加工课程设计,掌握利用所说学知识对被加工工件进行数控加工工艺分析、编制加工程序及确定加工方法等设计过程、内容、方法及手段。

培养学生综合利用多学科知识独立进行设计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自主创新,团结合作、组织协调能力以及专业软件和计算机的应用能力等,为后续毕业设计奠定基础。

2.设计内容用数控车床加工加工下图所示零件:工件图13设计步骤3.1零件结构工艺分析、毛坯的确定3.11.零件图的分析该零件表面由圆柱、、圆锥、槽、等表面组成。

尺寸标注完整,选用该零件表面由圆柱、顺圆弧、逆圆弧、圆锥、槽、螺纹等表面组成。

3.12.毛胚的确定尺寸标注完整,选用毛坯为45#钢,Φ55mm×150mm,无热处理和硬度要求。

3.2 加工方案选择加工方法的选择原则是保证加工表面的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的要求。

由于获得同一级精度及表面粗糙度的加工方法一般有许多,因而在实际选择时,要结合零件的形状、尺寸大小和形位公差要求等全面考虑。

图上几个精度要求较高的尺寸,因其公差值较小,所以编程时没有取平均值,而取其基本尺寸。

在轮廓线上,有个锥度10度坐标P1、和一处圆弧切点P2,在编程时要求出其坐标,P1(45.29 ,75)P2(35,56.46)。

通过以上数据分析,考虑加工的效率和加工的经济性,最理想的加工方式为车削,考虑该零件为大批量加工,故加工设备采用数控车床。

零件上比较精密表面的加工,常常是通过粗加工、半精加工和精加工逐步达到的。

对这些表面仅仅根据质量要求选择相应的最终加工方法是不够的,还应正确地确定从毛坯到最终成形的加工方案。

预备加工---车端面---粗车右端轮廓---精车右端轮廓---切槽---工件调头---车端面---粗车左端轮廓---精车左端轮廓---切退刀槽3.3刀具的选择刀具寿命与切削用量有密切关系。

在制定切削用量时,应首先选择合理的刀具寿命,而合理的刀具寿命则应根据优化的目标而定。

一般分最高生产率刀具寿命和最低成本刀具寿命两种,前者根据单件工时最少的目标确定,后者根据工序成本最低的目标确定。

选择刀具寿命时可考虑如下几点根据刀具复杂程度、制造和磨刀成本来选择。

复杂和精度高的刀具寿命应选得比单刃刀具高些。

对于机夹可转位刀具,由于换刀时间短,为了充分发挥其切削性能,提高生产效率,刀具寿命可选得低些,一般取15-30min。

对于装刀、换刀和调刀比较复杂的多刀机床、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刀具,刀具寿命应选得高些,尤应保证刀具可靠性。

车间内某一工序的生产率限制了整个车间的生产率的提高时,该工序的刀具寿命要选得低些当某工序单位时间内所分担到的全厂开支M较大时,刀具寿命也应选得低些。

大件精加工时,为保证至少完成一次走刀,避免切削时中途换刀,刀具寿命应按零件精度和表面粗糙度来确定。

与普通机床加工方法相比,数控加工对刀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刚性好、精度高,而且要求尺寸稳定,耐用度高,断和排性能坛同时要求安装调整方便,这样来满足数控机床高效率的要求。

数控机床上所选用的刀具常采用适应高速切削的刀具材料(如高速钢、超细粒)数控车削车刀常用的一般分成型车刀、尖形车刀、圆弧形车刀以及三类。

成型车刀也称样板车刀,其加工零件的轮廓形状完全由车刀刀刃的形伏和尺寸决定。

数控车削加工中,常见的成型车刀有小半径圆弧车刀、非矩形车槽刀和螺纹刀等。

在数控加工中,应尽量少用或不用成型车刀。

尖形车刀是以直线形切削刃为特征的车刀。

这类车刀的刀尖由直线形的主副切削刃构成,如90°内外圆车刀、左右端面车刀、切槽(切断)车刀及刀尖倒棱很小的各种外圆和内孔车刀。

尖形车刀几何参数(主要是几何角度)的选择方法与普通车削时基本相同,但应结合数控加工的特点(如加工路线、加工干涉等)进行全面的考虑,并应兼顾刀尖本身的强度。

二是圆弧形车刀。

圆弧形车刀是以一圆度或线轮廓度误差很小的圆弧形切削刃为特征的车刀。

该车刀圆弧刃每一点都是圆弧形车刀的刀尖,应此,刀位点不在圆弧上,而在该圆弧的圆心上。

圆弧形车刀可以用于车削内外表面,特别适合于车削各种光滑连接(凹形)的成型面。

选择车刀圆弧半径时应考虑两点车刀切削刃的圆弧半径应小于或等于零件凹形轮廓上的最小曲率半径,以免发生加工干浅该半径不宜选择太小,否则不但制造困难,还会因刀尖强度太弱或刀体散热能力差而导致车刀损坏。

3.4 确定切削用量数控编程时,编程人员必须确定每道工序的切削用量,并以指令的形式写人程序中。

切削用量包括主轴转速、背吃刀量及进给速度等。

对于不同的加工方法,需要选用不同的切削用量。

切削用量的选择原则是:保证零件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充分发挥刀具切削性能,保证合理的刀具耐用度,并充分发挥机床的性能最大限度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

查阅《切削用量简明手册》,确定切削用量如下:主轴转速1000r/min,切削深度(背吃刀量)1mm,进给量0.8mm/r3.5 数控加工工序卡片3.6 确定工件坐标系、对刀点3.7 编写程序按该机床规定的指令代码和程序段格式,把加工零件的全部工艺过程编写成程序清单。

该工件的加工程序如下:O2222T0202 M03 S800;换2号外圆刀主轴1000r/minG00 X55 Z2;刀具起切的安全点G71 U1.5 R1 P01 Q02 X0.2 Z0.08 F80;外径粗精车循环N01 G00 X50 Z2;精车循环开始G01 X0 Z0 F40;开始加工G01 X24.7 Z0 C2;倒角G01 Z-33;车Φ25G01 X52 Z-33 C2;倒角N02 G01 Z-35;精车循环结束G00 X100 Z100;换刀点M05;主轴停止M30;程序结束T0303 M03 S115 ;换3号切槽刀G00 X30 Z2;刀具起切的安全点G00 Z-28;切槽切入点G01 X21 F5 ;切槽G01 X30 F20;退刀G00 X50 Z100;回换刀点M05;主轴停止M30 ;程序结束T0404 M03 S70;换4号螺纹刀G00 X25 Z2 ;刀具起始安全点G76 C1 A60 X23.056 Z-26 K0.974 U0.1 V0.1 Q0.4 F1.5;螺纹车削循环,C为精车次数,螺纹刀具角度,X为最终螺纹X轴小径,Z为最终螺纹Z轴长度,,K为牙型高,U精加工余量,V最大加工量,Q第一刀最大背吃刀量,F为导程.G01 X40;退刀G00 X100 Z100;回换刀点M05;主轴停止M30;程序结束4.设计心得在数控车削加工中经常遇到的轴类零件,本设计论文中采用含螺纹零件进行编程设计,在螺纹车削编程中要注意,数控车床主轴上必须安装有脉冲编码器测定主轴实际转速,从而实现主轴转一转刀具进给一个螺纹导程的同步运动,从螺纹粗车到精车,主轴的转速必须保持不变. 该特殊轴零件结构,有螺纹、倒角、圆弧、槽等。

该编程螺纹车削采用螺纹加工循环指令G76,用该指令编程可以不用写那么多步程序,省去了很多编程时间。

数控加工的基本编程方法是用点定位指令编写接近或离开工件等空行程轨迹,要用插补指令编写工件轮廓的切削进给轨迹。

本课设在徐晶老师的悉心指导和严格要求下已完成。

在学习期间,也始终感受着老师的精心指导和无私的关怀,我受益匪浅。

在此向老师表示深深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不积跬步何以至千里,本设计能够顺利的完成,也归功于老师的认真负责,使我能够很好的掌握和运用专业知识,并在设计中得以体现。

参考文献[1]. 雷黎明.项目教学在《数控编程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调查[J].成功(教育).2011(05)[2]楼然苗.李光飞.51系列单片机设计实例[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1.[3]. 桂贵生.数控编程技术的新发展[J].机床.1992(04)[4]. 赵熹.《数控编程技术》课程教学方法浅探[J].赤峰学院学报(科学教育版).2011(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