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八年级历史上学期八校联考试题新人教版
最新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历史八年级上册历史试卷(含答案)

第一学期期末八年级检测历 史 试 卷(答卷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考试形式:开卷) 一、单选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 .晓静参加开心辞典的节目,碰到了这样一道题:“近代史上割占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的国家是哪一个?”如果她向你求助,你会选择( )A.英国B.俄国C.美国D.法国2 “万里出征,抬棺死战,驱外虏于西域,为民族第一功臣,此左宗棠也。
”材料称赞左宗棠为“民族功臣”的依据是( )A .痛击阿古柏,收复新疆 B.出使俄国,收回伊犁 C .查缴鸦片,虎门销烟 D.抗击洋枪队3.清政府为加强对新疆地区的管辖于( )设立行省。
A.1871年 B.1874年 C.1881年 D.1884年4.在19世纪末的一场海战中,指挥致远舰全力撞向日舰,最终壮烈殉国的清朝将领是( )A.林则徐B.邓世昌C.曾国藩D.李鸿章 5.《马关条约》签订后,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康有为、梁启超等爱国志士掀起的救亡图存运动是( )A.太平天国运动B. 三民主义C.洋务运动D.戊戌变法 6. 秦始皇开创了“皇帝”称号,延续两千多年,使主宰天下的“皇帝”退出中国历史的舞台的事件是( )A.新中国成立B.北伐战争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 7.中国近代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政党是( )A. 同盟会B.华兴会C.兴中会D.国民党学校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座号_________考室_________________8.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者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是三大主义的合称,这三大主义是()①.民族主义②.民主主义③.民权主义④.民生主义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9.小陈同学在参观博物馆是发现某文物上标有“民国18年”的字样。
如果换算成公元纪年,应是()A.1927年B.1928年C.1929年D.1930年10.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开会的地点是在()A.长沙B.上海C.广州D.南京11.蒋介石叛变革命后于1927年成立的南京国民政府代表()A.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B.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C.农民阶级的利益D.地主阶级的利益12.如果你想考察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应该去()A.广东B.江西C.湖南D.上海13.在红军长征途中,被称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性事件是()A.飞夺泸定桥B.强渡大渡河C.四渡赤水D.遵义会议14.1935年10月,党中央、红一方面军与陕北红军会师的地点是在()A.遵义B. 会宁C.瑞金D.吴起镇15.右图是影片《西安事变》的宣传画。
2024届全国八省八校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学业质量评价(T8联考)历史试卷含详解

2024届高三第一次学业质量评价(T8联考)历史试卷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战国以前,封君是其封地范围内的世袭统治者,而战国时期的封君只能收取封地的赋税以代替俸禄,封地的行政不是由国家委派的官吏管理就是由国家派来的“相”来管理,而且封君也不再有世袭封地的权利。
这表明战国时期()A.官僚制逐步确立B.家国同构模式开始出现C.分封制仍然存在D.社会等级秩序遭受破坏2.元朔五年(前124年),汉武帝采纳公孙弘的建议,为五经博士置弟子员,每年考试,凡能通一经以上者,可补文学掌故的官缺,成绩得甲等者可为郎官。
汉武帝时的上述措施()A.促使察举制开始出现B.适应了思想统一的需要C.排除了世家子弟入仕D.利于鉴别官员道德水平3.唐朝前期荆州“每岁解送举人,多不成名,号曰‘天荒解’”,唐朝后期荆州刘蜕及第“破天荒”。
“破天荒”的出现得益于()A.国家治理水平的提高B.科举制度的完善C.社会阶层流动的加强D.人文环境的变迁4.下图是北宋、辽、西夏榷场分布示意。
图中榷场分布形势的出现()A.体现了陆上丝绸之路的发展B.维持了边界的和平安定局面C.奠定了南方的经济重心地位D.反映了朝贡贸易的兴盛繁荣5.清初保持满族传统的宁古塔人,“尚淳实,耕作之余,尤好射猎。
近年汉字事件日增,竞谈文墨”。
乾隆五十七年,乾隆帝降旨:“盛京等处旗民杂处,而地广土肥,贫民携眷出口者,可藉资口食,即人数较多,断不致滋生事端,又何必查验禁止矣。
”乾隆帝的上述举措()A.试图改变清廷闭关自守政策B.促使汉语逐渐成为满汉通用语言C.导致满汉民族交融步伐加速D.推动汉民开始大量移居东北地区6.19世纪40年代,中国某部著作汇集了当时所能得到的外国史地资料,由近而远,按南洋、印度、非洲、欧洲、南北美洲次第编排。
(完整版)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试题(含答案)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历史试题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答案题号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答案1、体现中国人民坚决捍卫领土主权和民族尊严的历史事件是A.林则徐虎门销烟B.太平军抗击洋枪队C.左宗棠收复新疆D.义和团抵抗八国联军侵略2、(2011河北中考)右图数据的变化,主要是由于签订了A.《南京条约》B.《瑷珲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3、一位工人进日本在重庆开设的工厂做工,此事最早可能发生在A.鸦片战争后B.洋务运动中C.第二次鸦片战争后D.甲午中日战争后4、晚清汪康年所著《记英法联军焚劫圆明园事》一文中说,“相当一部分中国的普通民众直接参与了劫掠、焚毁圆明园的行动。
而且,根据当事法国军官的回忆,联军之所以下焚毁圆明园的命令,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为了驱逐不断涌来参与抢劫的华人。
”从中可知A.抢劫圆明园仅是英法联军所为B.华人对联军到来圆明园一事一无所知C.联军和华人都对圆明园所藏珍宝垂涎三尺D.法国军官下令允许华人劫掠圆明园5、《辛丑条约》签订后,一本启蒙读物中这样写道:“这中国,哪一点我还有份;这朝廷,原是一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长官……”下列《辛丑条约》的条款中,最能体现“替洋人,做一个守土长官”观点的是A.中国赔款白银4.5亿两B.拆毁大沽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扎在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C.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由各国派兵保护D.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6、对下面图示解读准确的是《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A.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程B.中国逐步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程C.中国民族工业曲折发展历程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历程7、甲午战争后,中华民族危机的加深引发了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
这场改革的积极作用在于A.提高了行政效率B.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C.增强了近代国防力量D.摧毁了顽固派的力量8、辛亥革命“打开了中国现代化的闸门,使反动力量再也无法照旧统治下去了”。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第7课抗击八国联军课堂检测新人教版

第7课抗击八国联军选择题1.《时局图》是中国近代时事漫画的杰作。
它把19世纪末(某次战争后)中国面临的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豆剖的严重危机,及时地、深刻地、形象地展示在人们面前,起到了警世钟的作用。
图中熊代表沙皇俄国,犬代表英国,青蛙代表法国,鹰(即鶧)代表美国,太阳代表日本,肠代表德国。
某次战争是指( )A.鸦片战争B.日本全面侵华战争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 甲午战争2.《清议报》(1898年2月创刊)在第16册发表的时政评论中说:“岂不知寡不可敌众,弱不可敌强哉!然处于爱国之心,忍之无可忍,故冒万死以一敌八,冀国民之有排外自立之一日也。
”其评论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C.义和团运动 D.五四运动3.“天无雨,地焦旱,全是教堂止住天。
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
”这一揭帖宣示了义和团运动爆发的最主要原因是( )A.封建迷信 B.中原闹鬼C.列强侵略 D.盲目排外4.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不断抗争挽救民族危亡的历史。
其中以农民阶级为主体发动的运动有()①太平天国运动②虎门销烟③左宗棠收复新疆④义和团运动A. ①②B. ②④C. ③④D. ①④5.列宁说:“中国人对欧洲人的进攻,这次遭到了美国人、法国人、德国人、俄国人和日本人等的疯狂镇压。
这样的暴动究竟是由什么引起的呢?那些用传教的鬼话来掩盖掠夺政策的人,中国人难道不痛恨他们吗?”列宁评价的事件是 ( )A. 鸦片战争B. 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6.下列清军爱国将领中,在抗击八国联军侵略中壮烈牺牲的是( ) A.邓世昌 B.刘步蟾 C.丁汝昌D.聂士成7.“中国此次所受毁损及抢劫之损失,其详数将永远不能查出”。
这是德国人瓦德西给德皇报告中的一句话,反映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无耻掠夺。
这一事件是()A.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B. 八国联军在北京烧、杀、抢、掠C. 日本在旅顺的暴行D. 日本割占台湾8.北京是一座饱经历史沧桑的文化名城,见证了中华民族近代的屈辱与灾难。
秋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七、八单元检测卷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试题

第七、八单元检测卷(70分60分钟)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请将正确选项填入答题框)1.1946年1月10日,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举行。
这次会议是遵照哪一文件精神召开的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中华民国约法》C.《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D.《资政新篇》2.1947年,国民党占领延安后,有人得意地说:“当年毛泽东在瑞金,被我们打得长征,跑到陕北,现在在延安,又被我们打得被迫长征。
”上述材料中的第二个“长征”指的是时间1948年9月地点锦州、沈阳结果歼灭国民党军47万多人意义解放了东北全境5.有一座城市,见证了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成为中国近代屈辱外交的起点,同时它也是蒋介石国民政府统治的终点。
这座城市是6.下表是中国近代前期商办企业统计表:年份新建商办企业新投资总额数量(家年平均新投资平均增长(万统计表中数据发生变化的原因有①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掠夺②海外华侨竞相投资③辛亥革命的推动④南京国民政府采取的激励措施A.①②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③7.民国时期,西装在沪上极为流行,银行职员、大的百货公司店员,再穷也要买一件二手西装。
而头戴礼帽,手拿手杖,眼戴金丝眼镜,西装革履,已成为“摩登先生”的标准装束。
这说明了8.读下表,指出北京大学校名及办学地点变化的原因是时间学校名称办学地点1912年北京大学北平9.“近来各处报馆开,多登告白好发财。
”这两句竹枝词反映出中国近代传媒10.阅读《茅盾文学集》,下列作品可以读到的是A.《文学改良刍议》B.《子夜》C.《女神》D.《雷雨》二、组合列举(本大题共3小题,每空1分,共10分)11.写出下列相应历史时期人民军队的名称。
(1)十年内战时期:中国工农红军。
(2)全民族抗战时期:八路军,新四军。
(3)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
12.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近代文化领域发生了巨大变化。
(1)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是商务印书馆。
2024秋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测试卷新人教版

期中测试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1.对下表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1838—1852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A.鸦片斗争后英国对华商品输出持续增长B.英国对华贸易呈现较大规模的贸易顺差C.民族工业的发展抵制了英国的商品倾销D.五口通商便利了列强对中国的商品输出2.据1887年《海关报告》:牛庄土纱每包(150公斤)售价白银87两,洋纱每包(150公斤)售价仅白银57两。
洋纱价格低廉除了其自身的生产因素外,还因为外国在中国( ) A.享有协定关税特权B.获得巨额斗争赔款C.得到开埠通商便利D.干脆投资开办工厂3.清朝的省级最高行政长官是总督和巡抚,督抚多由满洲贵族担当;而从1860年到1864年,汉族官僚曾国藩组建的湘军集团中先后有21位将领担当督抚。
这一变更反映出( )A.清政府利用湘军来开展洋务运动B.太平天国运动影响清朝军政局面C.汉族官僚起先驾驭中心政权D.清朝满汉冲突最终得到解决4.下列内容能够体现李鸿章“必先富而后能强,尤必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思想的是( )A.创办江南制造总局B.筹建北洋海军C.创办福州船政局 D.开办轮船招商局5.引发下表所示列强在华设厂总数变更的缘由是清政府被迫签订了(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6.梁启超在回忆19世纪80年头的情形时说:“朝士皆耻言西学,有谈者,诋为汉奸,不齿士类”,而到了19世纪末,却出现了“举国若狂,人人竞言西学”。
这一变更主要是由于当时中国( )A.社会性质的变更B.民族危机加深,救亡意识凸显C.民主共和观念深化人心D.自强求富理念的推广7.1895—1898年,梁启超主笔的《时务报》在15个省和国外设有分销处67所,销量过万。
这表明( )A.维新思想广泛传播B.三民主义思潮兴起C.清朝统治土崩瓦解D.文学革命应运而生8.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说:“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
八省八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后附参考答案解析)

广东实验中学东北育才中学石家庄二中华中师大一附中西南大学附中南京师大附中湖南师大附中福州一中八校2024届高三第一次学业质量评价(T8联考)历史试题考试时间:2023年12月26日上午10:30-11:45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战国以前,封君是其封地范围内的世袭统治者,而战国时期的封君只能收取封地的赋税以代替俸禄,封地的行政不是由国家委派的官吏管理就是由国家派来的“相”来管理,而且封君也不再有世袭封地的权利。
这表明战国时期A.官僚制逐步确立B.家国同构模式开始出现C.分封制仍然存在D.社会等级秩序遭受破坏2.元朔五年(前124年),汉武帝采纳公孙弘的建议,为五经博士置弟子员,每年考试,凡能通一经以上者,可补文学掌故的官缺,成绩得甲等者可为郎官。
汉武帝时的上述措施A.促使察举制开始出现B.适应了思想统一的需要C.排除了世家子弟入仕D.利于鉴别官员道德水平3.唐朝前期荆州“每岁解送举人,多不成名,号曰‘天荒解’”,唐朝后期荆州刘蜕及第“破天荒”。
“破天荒”的出现得益于A.国家治理水平的提高B.科举制度的完善C.社会阶层流动的加强D.人文环境的变迁4.下图是北宋、辽、西夏榷场分布示意。
图中榷场分布形势的出现A.体现了陆上丝绸之路的发展B.维持了边界的和平安定局面C.奠定了南方的经济重心地位D.反映了朝贡贸易的兴盛繁荣5.清初保持满族传统的宁古塔人,“尚淳实,耕作之余,尤好射猎。
近年汉字事件日增,竞谈文墨”。
2024届八省八校T8联考 高三第一次学业质量评价-历史

准考证号2024届高三第一次学业质量评价(T8联考)历史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于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 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19年良渚古城遗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古城拥有同时期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利系统,遗址出土有祭祀神灵用的玉琮、玉璧和象征军事指挥权的玉钺等,权贵大墓与普通墓地的随葬品对比鲜明。
良渚古城的考古发现证实这一时期A. 最早掌握了稻作和养蚕缫丝技术B. 私有制已经产生,阶级分化明显C. 黄河流域已经进入早期文明社会D. 早期国家形成且带有神权色彩2.楚国虞丘子曾向楚庄王荐举孙叔敖任令尹;郑国子期曾向郑昭公荐子产为相;管仲在齐国创立“三选”荐举之法,即通过乡选、官选、君选三个环节选拔官吏。
这可用来说明,春秋时期A. 官僚政治雏形出现B.人才选拔机制成熟C. 君主专制得到发展D. 阶级关系发生剧变3.下图为山东滕州黄家岭出土的汉画像石拓片。
在拓片中,上格为“迎谒”和“锻冶”图,下格为一个包括耕、糖、种的综合农耕场面。
该拓片可以用来说明汉代A. 土地兼并问题的长期存在B. 豪强地主势力的强盛C.不同阶层间矛盾的尖锐化D.政府经济政策的变化4.唐代士人的隐逸与魏晋时期士人全身远祸或附庸风雅的隐逸不同,他们企无消沉颓废之情,而 清 是在积蓄力量,巩固自我,待机而动,以求有糊一日能更好地建功立业,扬名天下。
唐代士人的 隐逸侧而反映了A.传统文化精神内涵的拓展B.主流意识形态逐渐嬗变C.三教合一的思想发展趋势D.儒家思想的社会影响力5.王阳明认为,“致良知”学说就是破“心中贼”的一粒灵丹,有点铁成金的功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市秀山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八校联考试题
(开卷本卷共五个大题,满分100分,与道德与法治共用9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北京条约》
D、《天津条约》
2、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由兴盛走向衰亡的事件是()
A、金田起义
B、永安建制
C、青浦大捷
D、天京事变
3、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清政府成了“洋人的朝廷”。
《辛丑条约》中最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内容是()
A、划使馆区
B、严禁反帝
C、拆炮驻兵
D、允设工厂
4、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是()
A.洋务运动B、甲午中日战争
C、百日维新变法
D、辛亥革命
5、资产阶级维新思潮转变为爱国救亡政治运动的标志是()
A、创办《万国公报》
B、发动“公车上书”
C、建立强学会
D、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
6、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A、马克思主义
B、三民主义
C、维新思想
D、反清思想
7、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节假日要实地考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他们应该去()
A、广州
B、北京
C、上海
D、武汉
8、下列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性质口号的是()
A、“废除二十一条”
B、“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C、“还我青岛”
D、“外争国权,内除国贼”
9、“苦难十四年,日本和汉奸,压迫老百姓,有苦不能言”中的“苦难十四年”始于()
A.九一八事变B.一•二八事变C.七七事变D.南京大屠杀
10、国民党军队对日军的正面作战中所组织的主要战役是()
A、沈阳会战、淞沪会战、太原会战
B、卢沟桥战斗、淞沪会战、徐州会战
C、淞沪会战、忻口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
D、广州会战、重庆空战、武汉会战、太原会战
11、把毛泽东思想定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
A、遵义会议
B、.瓦窑堡会议
C、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D、中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12、国民党全面挑起内战,首先大举进攻的解放区的时间是()
A、1946年6月
B、1945年10月
C、1947年6月
D、1946年10月
13、明确时序是理解历史的基础。
以下是《历史为什么选择中国共产党》—书的部分目录,按历史发展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应是()
①红旗飘扬井冈山②为全民族抗战而斗争③南湖红船风雨中起航④新中国的曙光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③①②④
D、③②①④
14、下列企业家中,提出“父教育而母实业”口号的是()
A、荣德生
B、张謇
C、周学熙
D、荣宗敬
15、《义勇军进行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在中华民族灾难深重的岁月里,这首歌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战斗志,为为首歌谱曲的是()
A、冼星海
B、贺绿汀
C、聂耳
D、田汉
二、判断题:每点2分,共10分
阅读下列文字材料判断:
南京大屠杀是1937年日军占领南京后,对南京市民进行了持续6个星期惨绝人寰的大屠杀,我国被害同胞达30多万人。
“五三、五四”大轰炸是1939年日本飞机连续两天对重庆城区狂轰滥炸,造成重庆市民4000多人死亡,2300多人受伤,是日本飞机突袭重庆造成市民伤亡人数最多的大轰炸,也是世界轰炸史上空前的惨案。
以下表述是从上面材料信息中得出的,请在后面的括号内写“A”,违背了上面材料信息所表达的意思的,请在后面的括号内写“B”,是上面材料信息没有涉及的,请在后面的括号内写“C”。
16、南京大屠杀和“五三、五四”大轰炸都是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
()
17、“五三、五四”大轰炸发生在重庆。
()
18、南京大屠杀和“五三、五四”大轰炸都是日本对我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
()
19、南京大屠杀中日寇制造的最大一次集体大屠杀发生在下关草鞋峡。
()
20、“五三、五四”大轰炸造成了重庆市民2千多人伤亡。
()
三、识图题:
21、时空观念是历史核心素养之一。
右图是解放战争中三大战役示意图。
(1)、请在图中方框中填入三大战役的名称
①、,
②、,
③、 .(6分)
(2)、图中③战役的中心是什么地方?(1分)
前敌指挥的书记是谁?(1分)
22、识右图,回答问题
(1)右图反应的是什么重大历史事件?(2分)
(2)请回答该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历史意义(3分)
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第23题11分
23、“事实表明,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旧式的农民战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民主革命,以及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的其他种种方案,都是不能完成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
中国期待着新的社会力量寻找先进理论,以开创救国救民的道路。
……”
——摘自《江泽民在庆祝建党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请回答:
(1)“不触及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改良运动”、“旧式的农民战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民主革命”分别指的是中国近代那些重大历史事件?(5分)
不触及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
改良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