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就业培训问题调查报告

合集下载

农民工就业状况调查报告及政策建议

农民工就业状况调查报告及政策建议

农民工就业状况调查报告及政策建议近年来,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农民工就业问题备受关注。

为了深入了解农民工就业状况及问题,并提供相关政策建议,本文开展了一项农民工就业状况调查,并整理了相关数据和调查结果。

一、农民工就业状况概述1. 就业人数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农民工就业人数呈逐年增长的趋势。

据统计,2019年全国农民工就业总数达到2.6亿人,占全国就业人口的27.3%。

这意味着农民工群体在中国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2. 就业地域分布调查还发现,农民工就业地域呈现明显的地区差异。

东部沿海地区是农民工主要的就业地带,尤其是一线城市和发达的沿海城市。

而中西部地区农民工就业比例较低,存在较大的就业空间欠发达问题。

3. 就业行业结构根据数据显示,农民工主要从事制造业、建筑业、服务业等行业。

制造业是吸纳农民工就业的主要领域,但也存在着工作环境恶劣、劳动保障不完善等问题。

二、农民工就业问题分析1. 薪酬问题调查发现,农民工普遍存在薪酬过低的问题。

一方面是由于农民工技能水平相对较低,受到了工资水平的限制。

另一方面,一些用人单位存在违法用工现象,恶意压低农民工工资,导致农民工权益受损。

2. 社会保障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严重,存在弱势地位。

大部分农民工缺乏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基本社会保障,一旦发生意外事故或退休,将面临较大的经济压力。

此外,还有部分农民工遭遇欠薪、工伤等问题,缺乏有效维权渠道。

3. 子女教育问题农民工就业的不稳定导致子女教育问题突出。

由于流动性较高,农民工难以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和资源,子女教育受到限制,这将直接影响家庭的社会流动和未来发展。

三、政策建议针对农民工就业问题,我们提出以下政策建议:1. 加强法律保障政府应加大对违法用工行为的打击力度,加强对劳动合同的监督和管理。

完善劳动法律法规,建立更加健全的劳动司法体系,保障农民工利益和权益。

2. 加强培训和技能提升政府应加大对农民工培训和技能提升的投入。

农民工调查报告8篇

农民工调查报告8篇

农民工调查报告8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心得体会、报告大全、条据书信、演讲致辞、规章制度、应急预案、策划方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summaries, experiences, report summaries, written document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emergency plans, planning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pay attention!农民工调查报告8篇调查报告的写作需要遵循学术、行业规范和标准,调查报告的编写过程需要严谨的方法论和数据处理技巧,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农民工调查报告8篇,供大家参考。

关于农民务工就业情况及复工返岗调研报告(2篇)

关于农民务工就业情况及复工返岗调研报告(2篇)

关于农民务工就业情况及复工返岗调研报告(2篇)一、农民务工就业情况调研报告近年来,农民务工已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一环。

调查数据显示,农民务工已占中国劳动力总数的30%以上,成为了中国城乡发展的重要力量。

然而,农民务工也面临着很多困难和问题。

首先,农民务工的工作环境较苛刻,很多外出务工的农民缺少相关的技能和专业知识,工资也较低,而且很多工作还需要经常加班,对身心健康有很大损害。

其次,农民务工难以获得保障。

由于跨地区工作,他们很难享受同城居民的公共服务,也无法参加当地职工的医疗、养老保险等社会福利制度。

一旦身体出现问题,农民务工很难得到及时治疗和救助。

再者,农民务工与家庭分离时间较长,这也给家庭带来了不少问题。

一些农民务工人员的婚姻关系变得不稳定,家庭矛盾加剧,甚至出现了拖家带口外出务工的现象。

总的来说,农民务工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一个不可或缺的力量,但相关的政策和制度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加强农民务工的社会保障和就业权益保护。

二、农民返岗复工情况调研报告随着新冠疫情逐渐得到控制,国家大力推动企业复工复产,各地区农民也陆续返回工作岗位。

我们对江苏省某农业企业的复工情况进行了调研。

在疫情期间,该企业采取了有效措施,做好了员工的防疫工作,同时也为农民工提供了及时的生活保障。

在复工复产之后,该企业对员工进行了全面培训,提高了员工的技能和专业能力,同时也加强了员工的安全生产知识和意识,保障了员工的人身安全。

在复工过程中,企业还采取了多项灵活措施,如弹性工作制、远程办公等,让员工在保证工作效率的前提下,也能更好地兼顾家庭需求。

通过调研发现,大部分农民工对企业的复工策略和措施感到满意,也更加重视自身的安全和健康。

企业也更加注重员工的生活保障和就业权益保护,为员工提供了更加舒适、稳定的工作环境。

通过这次调研,我们发现,随着国家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企业的复工复产也在向着规范化、标准化、精细化的方向发展。

这对员工的就业环境和生活保障都将带来积极的影响。

农民工就业状况的调查与分析报告

农民工就业状况的调查与分析报告

农民工就业状况的调查与分析报告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工在城市就业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报告旨在对农民工就业状况进行调查与分析,以了解他们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为解决相关问题提供有益的建议。

一、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通过面对面的访谈方式,向不同地区和行业的农民工提问。

共收集了500份有效问卷,并对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

二、调查结果1. 就业行业分布从调查结果来看,农民工的就业行业主要集中在建筑工地、制造业、服务业和家政服务等领域。

其中,建筑工地是最主要的就业领域,占总数的30%。

制造业和服务业分别占总数的25%和20%。

2. 地域分布情况调查发现,农民工的就业地域广泛分布于一、二线城市和东部沿海地区。

其中,广东、浙江和江苏是农民工就业最多的省份。

二线城市的就业机会相对较多,如成都、重庆和天津。

3. 薪酬状况在薪酬方面,农民工普遍面临较低的工资待遇。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大部分农民工的月收入在2000元至4000元之间。

其中,建筑工地和制造业的农民工薪资普遍较低,而服务业和家政服务的农民工相对薪资较高。

4. 就业环境与权益保障调查报告显示,农民工在城市就业过程中面临着诸多困难。

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劳动权益保障不足和工作环境恶劣。

农民工的合同签订率较低,违法用工现象普遍存在。

同时,他们在工作中也常常遭受歧视和不公平待遇。

三、问题分析1. 产业结构转型不平衡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许多农民工只能从事低技能、劳动强度大的工作,缺乏职业发展和提升空间。

2. 劳动权益保障体系薄弱尽管国家加大了农民工权益保障力度,如推行《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等法律法规,但执行不力和知识普及不到位导致实际效果有限。

3. 就业技能培训不完善农民工的技能和知识水平普遍较低,缺乏相关职业培训机会。

这导致他们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较弱。

四、建议与对策1. 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政府应加大对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投入,提高其职业素质和技能水平。

农民工就业形势分析调研报告

农民工就业形势分析调研报告

农民工就业形势分析调研报告农民工就业形势分析调研报告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深入实施“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工作会议精神和就业工作会议精神,加快推进两个“着力”,建设“幸福XX”,及时分析研判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市农民工就业新形势、新问题和新思路,确保全市农民工就业稳定,我们于XX年8—9月在全市开展了农民工就业形势分析的专题调研。

一、全市劳务开发现状基本情况XX年1—9月,全市共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万人,同比增长%,其中男万人,占%;女万人,占%。

按年龄划分:16—20岁万人,占%;21—30岁万人,占%;31—40岁万人,占%;41—50岁万人,占%;50岁以上万人,占%。

按文化程度划分:不识字或仅识字的万人,占%;小学万人,占%;初中万人,占%;高中及中专文化万人,占%;大专及以上万人,占%。

按区域划分:省内万人,占%;省外万人,占%;外派劳务万人,占%。

省内除就地就近转移在XX本土的外,其余主要分布在成都、德阳、绵阳等省内大中城市,省外主要分布在长三角和珠三角等经济较发达地区。

按工种划分:加工制造业万人,占%;建筑行业万人,占%;服务行业万人,占%;其他行业万人,占%。

农民工就业形势从农民工就业现状和形势分析看,我市农民工就业呈现出五个特点、四个转变。

1.五个特点就业从事行业多样化。

农民工就业相对集中,省内是就业重点。

从事行业多样化,几乎涵盖所有行业,但主要以建筑业、服务业、商业、农业为主。

从总体上看,体力劳动型输出仍占大部分,靠脑力劳动实现就业的相对较少。

就业形式以血缘、地缘和业缘为主。

调查显示,绝大部分农民工就业以血缘、地缘和业缘关系聚集,有组织输出的不到劳务输出总数的一半,大多数农民工就业方式仍然是自找门路、投亲靠友或者通过劳务市场中介。

在陌生的社会环境中,他们为了生存与发展,逐步形成了以血缘、地缘及业缘为纽带的聚集现象。

劳动报酬差距大。

据调查统计,我市外出农民工收入高的达到5000元/月,低的不到1000元/月,差距主要来自于青壮年劳动技能型和老年体力型之间。

农民工就业调查报告

农民工就业调查报告
农民工就业调查报告
汇报人: 2024-01-07
目录
• 引言 • 农民工就业现状 • 农民工就业问题分析 • 农民工就业政策建议 • 结论
01
引言
研究背景
01
农民工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பைடு நூலகம்成部分,对经 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02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农民工的就业问题逐渐凸 显,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02
农民工就业现状
农民工就业分布情况
01
农民工就业主要集中在建筑业、 制造业和服务业等行业,其中建 筑业是农民工就业的主要领域。
02
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和产业结构的 调整,农民工就业的分布也在逐 渐发生变化,逐渐向服务业等第 三产业转移。
03
农民工的就业状况直接关系到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家 庭福祉,也影响着城市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研究目的
01 通过对农民工的就业状况进行调查和分析,了解 他们的就业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02 探讨影响农民工就业的因素,为政府和企业提供 政策建议和解决方案。
03 提高农民工的就业质量和收入水平,促进社会公 平和稳定。

农民工调查报告范文(精选5篇)

农民工调查报告范文(精选5篇)

农民工调查报告范文农民工调查报告范文一、调查报告的主要类型(一)介绍典型经验的调查报告某一地区、某一单位、某一企业,在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过程中,或在日常的思想政治、经济建设、科学教育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为了把他们的具体做法和成功奥秘反映出来,可以对他们进行专题的调查,然后写出调查报告,这种类型就是介绍经验的调查报告。

介绍经验的调查报告跟工作通讯中那些以反映工作成绩为主的类型有些近似。

区别在于调查报告重在调查,特别注重对调查过程和调查所得数据的叙述和列举。

(二)揭露问题的调查报告跟上种类型相反,这是针对某一存在问题展开调查,以揭示这一问题的种种现象和深层原因为主要目的的调查报告。

它的主要功能是揭露和批判,探究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问题的症结所在,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三)反映新生事物的调查报告这是针对社会现实中某种新近产生或新近有了长足发展的事物而写的调查报告。

在现实社会中,新生事物总是不断涌现的。

反映新生事物的调查报告的文体功能,就是全面的报道某一新生事物的背景、情况和特点,分析它的性质和意义,指出它的发展规律和前景。

(四)社会情况的调查报告这是针对一些社会情况所写的调查报告。

这里所说的社会情况,主要是指社会风气、百姓意愿、婚恋、赡养、衣食住行等群众生活各方面的基本情况。

这类调查报告虽不直接反映政治、经济等重大问题,但百姓生活也是跟政治、经济密切相关的。

另外,这也是群众最为关心的一些问题。

因此,各种新闻媒体都十分重视这一领域的报道,《中国青年报》、《文汇报》等都曾开辟过公众调查专版。

类似《北京人出游记——北京居民京、津、沪地区旅游消费调查》、《中国夫妻过得怎样》等,都属于这种类型的调查报告。

二、农民工调查报告范文(精选5篇)调查报告是宣传唯物论和辩证法、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有力武器,历来被无产阶级革命家所重视。

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农民工调查报告范文(精选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农民工就业质量调查研究报告

农民工就业质量调查研究报告

农民工就业质量调查研究报告农民工就业质量调查研究报告摘要:本文对中国农民工就业质量进行调查研究,并以调查数据为依据,分析农民工就业质量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提出解决对策。

研究发现,农民工就业质量存在许多问题,包括工资低、工作时间长、劳动条件差、社会保障不健全等,主要原因在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企业不良经营等。

对于这些问题,应采取积极的政策、法律措施和社会组织等多种途径,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提高其就业质量。

关键词:农民工,就业质量,问题,原因,解决对策一、引言农民工是中国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的主体力量之一,是支撑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人力资源。

然而,农民工在就业过程中,经常受到歧视、不公和权益受损等问题的困扰,其就业质量也比较低。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对中国农民工就业质量进行调查研究。

二、调查数据分析1.农民工劳动报酬较低调查数据显示,农民工在城市工作的月收入主要在2000元以下,而其中有相当一部分的人收入较低,甚至只有1000元左右。

这表明,农民工的劳动报酬普遍较低,甚至低于最低生活保障线。

这对于提高农民工生活水平和消费能力有重要的制约作用。

2.农民工工作时间长调查数据还显示,在大多数工厂或企业,农民工的工作时间每天超过8小时,有时更长。

这意味着,农民工长时间工作的情况非常普遍,导致他们的身体健康和精神状况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3.农民工劳动条件差调查数据还表明,许多企业和工厂的工作条件很差,农民工的工作环境和卫生条件都不理想。

这会影响到农民工的身体健康和工作效率。

很多农民工在工作过程中,被迫处于无休止的劳动状态,负面影响了他们的身体和家庭生活。

4.农民工社会保障不健全调查数据还表明,尽管中国政府对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政策进行了多次改革和完善,但是这些政策很难实施,使得农民工在社会保障方面得到的保护不够充分。

许多公司和企业不履行义务,不为农民工购买社会保险,造成农民工在意外和大病等方面经济负担很重。

三、问题及原因分析农民工就业质量存在的问题很多,主要原因可归结为以下几点:1.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中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一些城市和省份经济特别发达,而另一些地区经济相对落后。

农民工就业质量调查研究报告

农民工就业质量调查研究报告

农民工就业质量调查研究报告农民工就业质量调查研究报告一、引言农民工是指在农村家庭户口登记的人员通过工资农民工就业的人,主要从事城市建设、农村建设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等劳动工作。

然而,农民工就业质量一直备受关注,因为他们处于一个相对较低的社会地位,面临着诸多困境。

本报告旨在通过调查研究,全面了解农民工就业质量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促进农民工就业质量的改善。

二、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了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相结合的方法,通过随机抽样的方式选择研究对象,并使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描述性分析。

三、农民工就业质量的现状1. 就业形式:大部分农民工以临时工、合同工的形式就业,缺乏稳定的工作机会和长期的合同保障。

2. 劳动待遇:农民工的工资普遍较低,很少享受到社会保障和福利待遇,如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

3. 工作环境:农民工工作环境较差,劳动条件不合理,很少有安全保障和劳动保护措施。

4. 培训机会:农民工缺乏相应的技能培训和职业发展机会,难以提升自身素质和就业竞争力。

5. 社会融入:农民工在城市生活中往往孤立于社会群体之外,缺乏社会融入感和归属感。

四、农民工就业质量存在的问题1. 就业歧视:农民工容易面临就业歧视,得不到公平的就业机会,往往只能从事劳动密集型、脏、累、低技能的工作。

2. 工资拖欠:一些雇主存在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问题,给农民工造成了很大的经济负担和不安全感。

3. 社会保障缺失:农民工少有社会保障和福利待遇,缺乏应有的医疗保障、养老保障等。

4. 工时过长:农民工的工时往往过长,没有合理的工时安排,工作时间长且累,严重影响身心健康。

5. 缺乏培训机会:农民工缺乏技能培训和职业发展机会,难以提升自身素质和就业竞争力。

五、影响农民工就业质量的因素1. 政策因素:相关政策对于农民工就业质量的影响至关重要,需要加强政策的制定和落实力度。

2. 地区发展不平衡:农民工就业质量存在地区差异,发达地区相对较好,欠发达地区存在较多问题。

农民就业问题调研报告

农民就业问题调研报告

农民就业问题调研报告导读:本文农民就业问题调研报告,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农民就业问题调研报告(一)在xxxx乡xxxx村的见习过程中,我看到xxxx村近些年来取得了可喜进步,农民们住上了小区洋房,当上了城里人。

但同时随着城镇化推进,农民失去土地,有别于城市居民。

他们种地无田,就业无岗,创业无钱,社保无份,成为一个弱势群体、边缘群体,亟待社会关注。

一、xxxx村失地农民的就业情况xxxx村现在就业情况不容乐观,现有的230户685人,仅60%的村民有经济来源,40%的村民无业在家。

其中约10%的村民经营拆迁后的店面,20%-30%的村民在工业园企业上班。

大部分村民都在工地打零工的方式维持生活,例如,5%的村民在工地开货车。

自主创办的本地企业很少,且资金不足,规模较小,抗风险能力差。

目前仅有2家养鸽子场,1家养鸡场,1家涂料厂,1家服装厂,1家水泥砖厂,1家大理石厂共7个村民创办的企业。

二、xxxx村就业难情况分析透过数据,我们可以发现,失地农民就业不充分,就业渠道少,缺乏稳定性。

就业不充分,xxxx村有近半村民无业在家,他们依靠征地补偿款现在生活无忧,坐吃山空或盲目投资,对将来的生活并没有长远的考虑。

呈现出劳动力在数量和质量上都不饱满,资源利用不够充分状态。

就业渠道少,缺乏稳定性。

工厂务工的村民由于自身知识缺乏易下岗失业;开店从事个体户或自主创业开办村企业则需要勇气和资金;工地建筑工人或运输都受季节和市场需求影响。

隐性失业现象相当普通,就业转失业的比例过高。

其中大龄失业农民和完全依靠土地的纯农民就业情况更加严峻,没有了田地,由于年龄、文化、体力、技能等限制,转业十分困难,失地往往意味着失业。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较为复杂,既有制度因素和经济动因,也有社会资本的支持及人力资本的作用。

就主体而言,一个方面政府征地补偿过低,安置方式单一,对失地农民的保障机制不健全。

另一方面农民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知识技能掌握情况较差,自身就业能力弱,同时因为征地补偿款的原因,生活压力小,就业积极性不足,就业意识落后。

关于农民工技能培训的调查报告

关于农民工技能培训的调查报告

社会调查报告——关于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的调查报告一、调查方案1、调查的目的和意义百年大计,以人为本。

企业的发展说到底是人的发展。

企业竞争归根到底也是人才的竞争。

当代社会,面对日新月异的发展和进步,学习速度和培训速度也是提升人才速度的重要参数。

培训则常常是提供信息、知识及相关技能的重要途径,有时甚至是唯一途径。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或乡镇企业就业,这部分人称之为“农民工”。

目前农民工已成为产业大军中的一支主要力量,但随着科技的进步,对用工的要求越来越高,农民工因长期缺乏技能培训,难以满足岗位的要求。

通过选择合适农民工作为调查对象,了解其岗位技能的需求,从而探索开展为农民工服务的新途径,为农民工的培训就业和自主创业提供学习的平台,为社会的发展作出贡献。

2、调查对象具有农业户口并且正在务工的农民工。

调查共完成了问卷30份,有效问卷总数30份,问卷回收率100%。

文化程度多为初中,工作多有亲戚朋友介绍,很少与企业签订用工合同。

3、调查时间2014年11月上旬。

4、调查方法此次调查主要采用个人问卷调查方式进行,充分了解农民工工作及家庭现状、收入状况以及对技能培训要求和规划。

调查共完成了问卷30份,有效问卷总数30份,问卷回收率100%。

在所调查的210份问卷中,女性占33%。

文化程度多为初中,工作多有亲戚朋友介绍,很少与企业签订用工合同。

5、调查内容(1)农民工个人基本情况:为保证此次调查的男女比例协调问题,在30个调查对象当中我们特地选取了20名男性和10名女性进行调查。

通过此次调查我们了解到农名工的年龄大都分布在26~35岁之间,占总调查样本的40%,36~45岁居于其后,约占30%,其次分别为18~25岁和46岁以上的人,分别占总体样本的20%,10%。

在文化程度方面,更多的样本集中在初中程度,小学,高中,文盲依次排列。

可见,农名工的学历更多居于初中,文盲很少。

农民工就业状况调查与分析报告

农民工就业状况调查与分析报告

农民工就业状况调查与分析报告一、农民工的背景与规模农民工指的是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人员。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中国农民工的规模庞大,估计超过两亿人口。

这些农民工中,绝大多数是男性,年龄普遍在18到40岁之间,相对较低的教育水平是其共同特点。

二、就业地域分布农民工的就业地域主要集中在发达地区的城市和工业园区。

调查数据表明,东部沿海地区是农民工流动最频繁的地区,如广东、浙江等省份。

但近年来,中西部地区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就业,如河南、湖南等省份。

三、行业分布情况农民工在各个行业中分布广泛。

制造业、建筑业、服务业是农民工的主要就业行业。

在制造业中,农民工普遍从事加工制造和组装包装等工作。

建筑业中,他们参与到各种建设项目中的基层劳动工作。

服务业方面,餐饮、保洁、家政等行业都有农民工的身影。

四、农民工待遇与权益保障农民工在就业过程中面临的待遇与权益保障问题多。

其中,工资拖欠是最突出的问题之一。

许多农民工没有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工资待遇往往低于城市居民。

另外,一些农民工在工地上容易受到不公平对待,甚至遭受虐待。

五、农民工的生活状况农民工的生活状况与城市居民有所不同。

由于许多农民工离家在外工作,他们的家庭生活受到较大的影响。

许多农民工常年奔波在城市之间,无法与家人团聚,导致家庭关系紧张。

六、农民工的心理问题农民工由于长期在外工作,面临着与家人分离、孤独等问题,常常伴随着心理压力。

他们往往没有固定的社交圈子,在城市中缺乏归属感和认同感。

加之工作压力和生活困难,农民工普遍面临心理健康问题。

七、农民工的职业发展农民工的职业发展空间有限。

许多农民工长期从事低技术、低收入的工作。

另外,他们缺乏职业技能培训和知识更新的机会,难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八、社会对农民工的态度农民工在城市中常常被视为“外来者”,受到歧视和偏见。

一些媒体和社会舆论将人们的矛头指向农民工,认为他们是城市犯罪和不安定因素的主要来源。

这种社会对农民工的偏见造成了农民工在城市中的边缘化。

辽宁农民工问题调查研究报告(三)——关于农民工面临的若干突出问题

辽宁农民工问题调查研究报告(三)——关于农民工面临的若干突出问题

成 效 。 随 着 宏 观 环 境 的 急 剧 变化 , 宁农 民 工 存 在 着就 业 形 势 不 容 f观 、 但 辽 t . 自我 发展 能 力较 弱 、 会 服 务 社



远 远 不 到 位 、 法 权 益 保 障 “ 颈 ” 大 、 业 管理 与 服 务 乏 力 、 作 基 础 不 扎 实 等 突 出 问题 , 待 解 决 。 合 瓶 很 就 工 亟
就业形势必将 趋紧 。 3 辽宁经济结 构拉动农 民工就业 的能力 不强 。从 产 .
危机 . 中央 、 院坚持把保持经 济平稳较快发展 作为 党 国务
经 济工作 的首要 任务 。 全力 做好保 增长 、 民生 、 稳定 保 保
等各项 工作 , 经济 回升 向好趋 势不断稳 固。 但是, 由于世界经济仍 陷入 衰退之 中 , 国经济 向好 我
业 结构看 , 每投 资 10 0 万元 可提供 的就业 岗位 , 工业是 重 10 , 工 业 是 7 0 ( 中 , 民 工 占比6 % , 4 0 0个 轻 0个 其 农 8 近 8 人 ) 第三产业 ( , 服务业 ) 10 个 ( 中, 民工 占t5 % 是 00 其 农 to
以上 , 0 人 以上 ) 约5 0 。不难 看 出, 服务业 的就业容 纳量是
动。农 民工进城务工 的就业空 间已十分狭窄 。 1 全国就业形势依 然趋紧 。 0 8 . 自2 0 年下半年 以来 , 国
2 6 万人 , 中进城农 民工达 10 8. 3 其 6 万人 。为确保实 现城 镇
登记失 业率 43 . %的控 制 目标 ,全 年 尚有 2 1 万 人需 就 4_ 3 业 。 际可完成 10 实 0 万人城镇 实名制就业 。 而易见 , 显 城镇

南岸区农民培训工作调查报告

南岸区农民培训工作调查报告

《农业推广学》课程作业题目:南岸区农民培训工作调查报告学院: 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专业: 农村区域发展年级: 二00八级成员: 刘建国(048)黄宸(029)曹志鹏(051)雷滨源(056)员立新(026)2011年6月2日南岸区农民培训工作调查报告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保证,农民技术技能培训不仅仅是农村教育问题,而且是个社会问题。

2006年11月,根据重庆市市农业局的统一部署,南岸区农林水利局对我区农村经济现状暨农民教育培训现状进行了专项实地调研。

一、南岸区农业概况南岸区幅员260平方公里,辖7个街道、7个镇,69个行政村,全区农业人口10.9万,农村劳动力6.5万人,现有耕地面积5.22万亩。

南岸区坚持实施基层农业服务体系人才知识更新工程,每年对全区专业大户和有培训需要的农户全员进行3—5天专业技能实地培训。

同时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进行了转移培训,每年培训人数约2200多人,顺利实现了再就业。

目前,全区农业初步形成了花木(优质水果)、观赏鱼、生态休闲农业三大支柱产业。

二、调查方式及参与调查农户情况根据要求,我区在农业比重相对较大的长生桥镇、迎龙镇、广阳镇和峡口镇4镇,采取抽样选点的方式进行调查,抽选到长生桥镇、峡口镇、迎龙镇三个镇后,继续采取抽样到村和农户的方式选择具体调查对象,在每个镇抽三个村,每村抽9家农户,共计81户。

调查以入户问卷结合村民座谈、村干部总结陈述的方式进行。

(一)参与调查农民年龄结构:本次调查的农民中,男性54人,占66.67%;女性27人,占33.33%,接受调查的农户目前的职业主要是务农。

其中年龄最小的21岁,最大的65岁,35岁以下18人,占21.97%;36岁至60岁53人,占65.07%;61岁以上10人,占12.96%。

结果显示,目前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流失情况严重,留守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普遍年纪偏大。

(二)参与调查农户耕地结构:参与调查农户耕地面积为160亩,人均0.48亩,其中种粮耕地面积占17.88%(为自产自用),花木果园面积占70.15%,养殖水面面积占11.97%,表明被调查农民已基本完成从种粮为主向发展经济作物为主的转变,耕地总体价值得到进一步提升。

农民工就业问题的调查报告与建议

农民工就业问题的调查报告与建议

农民工就业问题的调查报告与建议调查背景与目的农民工就业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对于解决这一问题,我们进行了一项调查研究。

本报告旨在全面了解农民工就业现状,剖析问题根源,并提出解决方案,以推动农民工就业问题的改善。

调查方法与范围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涵盖了多个地区和行业的农民工。

共发放问卷200份,有效回收了180份。

通过对调查结果的统计与分析,得出了如下结论。

调查结果与问题分析1. 就业平等问题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农民工在就业过程中普遍面临着平等的机会受限问题。

在城市就业机会分配上,数量有限且多集中在一些低技能、低薪酬的岗位。

这导致了农民工就业收入低、工作条件差等问题。

2. 人身尊严与权益保障问题调查结果表明,农民工在就业过程中普遍遭遇到人身尊严和权益保障的问题。

违法用工现象屡禁不止,一些雇主存在欠薪、虐待和违法开除等行为,这对农民工生活和人权造成了不可挽回的伤害。

调查建议1. 加强法律法规建设政府应出台更加严格的法律法规来规范雇佣单位的行为。

对欠薪、虐待和违法开除等违法行为,应加大打击力度,并严格实施相应的法律法规。

2. 加强职业培训与技能提升为农民工提供更多的职业培训机会,提高其就业技能和技术水平。

通过技能培训,可以帮助农民工提高就业能力,使他们具备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收入和工作环境。

3. 加大宣传力度,树立良好社会形象通过各种媒体宣传,增加对农民工的正面报道,消除对他们的偏见和歧视。

同时,呼吁广大市民关注农民工的权益,促进社会公众对农民工就业问题的关注,形成关心、支持农民工的社会氛围。

4. 建立良好的失业保险与社会保障制度为农民工建立健全的失业保险系统,提供应急救助,确保农民工在遇到失业风险时能够及时得到相应的帮助。

此外,还应推动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确保农民工享受到与城镇职工相同的社会福利待遇。

结论农民工就业问题需要政府部门、企业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来解决。

加强法律法规建设,提供更多的职业培训机会,加大宣传力度,以及建立良好的失业保险与社会保障制度,才能够逐步改善农民工就业问题。

农民工就业问题调研报告

农民工就业问题调研报告

农民工就业问题调研报告一、农民工在xxxx地位举足轻重xxxx农业人口多,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历来都是劳务输出大省,常年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保持在2000万人以上,占农村劳动力的50%以上,对促进我省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民工工作,研究制定了一系列农民工转移就业、大众创业、技能培训的支持政策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

2015年,全省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2478.9万人,其中,省内转移1339.7万人、省外输出1136.2万人、外派劳务3万人。

全省实现劳务收入3577亿元,比上年增长10%;全省农村人口人均工资性收入达5503.1元,比上年增加500元。

今年一季度,全省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2289.8万人,同比增长0.2%,其中,省内转移1211.6万人,同比增长2.9%;省外输出1076.6万人,同比下降2.7 %;外派劳务1.6万人,与去年同期持平。

实现劳务收入930.5亿元,同比增长9.8 %;全省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1431.5元,同比增长141.7元。

二、新形势下农民工就业呈现出新特点(一)农民工数量外出略减、返乡略增。

由于受经济下行影响,尤其是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冀地区部分企业倒闭停产、工资下降等,对我省外出务工造成一定影响,致使农民工返乡时间提前、返乡人数增加。

春节期间,全省返乡农民工有1753万人,占外出务工人员的70%,与2015年同期相比,数量上有所增加,同比增长3%。

春节后,因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和我省就地就近就业、返乡创业政策支持,全省农民工外出务工数量略有下降,回乡就地就近就业和创业将逐步呈现增长的趋势。

截止2016年3月底,全省转移和输出农村富余劳动力中,省外输出1076.6万人,同比下降2.7 %。

(二)农民工就业结构正在发生新的变化。

分析一季度各方面的情况:一是从就业区域看,省内和省外转移就业平分秋色。

省内转移占52.9%,同比增长3.3%,主要分布在成都经济区、川南经济区、攀西经济区、川东北经济区和川西北经济区;省外转移占47.1%,同比下降2.7%,主要分布在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和西藏、新疆地区。

关于农民工学习需求的调查报告5

关于农民工学习需求的调查报告5

关于“农民工学习需求”的调查报告一、调查目的所谓城市农民工, 据我了解, 他们是一个特殊的群体, 是指在城镇中务工的具有农村户口身份或非城镇非农村户口的劳动者(即企事业单位或政府办公占地所产生的农转非农民工)。

他们为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但是他们的处境却相当地困难, 游离在城市的边缘, 得不到基本的身份认同, 更别提有学习的可能性了。

随着我国社会生产力的提高, 在农村出现了大量富余的劳动力。

自2000年以来, 大量农民工涌入城市, 在不同行业干着最苦最累最脏的活。

但工资却最低, 同时分布在建筑业、工厂一些服务业中, 从此, 农民工遍布了大江南北。

伴随着金融危机的不断蔓延, 我国各行业都遭受着冲击。

社会就业压力不断增大, 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矛盾的加剧。

而在就在方面, 首先其冲的就是农民工的就业问题。

因此能否处理好农民工的就业问题, 将影响到我们整个社会的发展节奏和发展进程。

而最直接也是最有效地方法就是从农民工自身素质技能着手, 只有真正了解到他们是否想进一步学习, 希望学习哪方面的技术知识, 并帮助他们学到一定的技能, 才能从根本上改善他们的社会地位, 同时解决我国的一系列衍生矛盾。

我国的农民工问题一直十分突出, 严重阻碍了我国城乡协调发展的战略要求。

在城市, 农民工受到社会的排斥和歧视, 被限制和禁止从事某些职业。

这一方面是城乡差异影响下思维观念的差异造成的, 另一方面主要还是因为广大农民工本身缺乏相关的素质, 这里包括行为习惯和专业技能。

二、因此, 切实去了解农民工的思想动态, 积极引导、扶植他们去就业, 为他们提供学习的机会, 创造学习的条件, 是任重道远的, 也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客观要求。

这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举措。

一旦让广大农民工掌握了一定的技能, 提升了相关的素质, 他们不但能促使经济发达地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同时也能为他们家乡的经济事业做出巨大的贡献。

三、而当今, 找工作难, 工作找人也难。

农民工技能培训的调查报告

农民工技能培训的调查报告

培训内容不实用
传统的课堂讲授方式无法满足农民工的学习需求,需要采用更为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
培训方式单一
部分培训机构管理不规范,存在乱收费、虚假宣传等问题,影响了农民工的培训体验和效果。
培训管理不规范
缺乏市场调研
培训机构在开设课程时没有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导致培训内容与市场需求不匹配。
缺乏职业技能标准
农民工建议
建议政府加大对农民工技能培训的投入,提高培训质量和覆盖面;建议培训机构根据市场需求和农民工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培训计划和课程设置;建议企业和社区积极组织技能培训活动,提高农民工的技能水平和就业竞争力。
农民工期望
分析方法:采用数据分析和对比的方法,对农民工技能培训需求和供给进行匹配程度分析。
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培训内容,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帮助农民工顺利就业。
创新培训方式和时间安排
采用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和时间安排,满足不同农民工的需求,提高培训效果。
加强培训质量监管和评估
建立健全培训质量监管和评估机制,确保培训质量得到有效保障。
谢谢您的观看
THANKS
农民工在接受培训后无法获得相应的职业技能证书,影响了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信息不对称
农民工无法及时了解市场需求和就业信息,导致他们在选择培训机构和课程时存在盲目性。ຫໍສະໝຸດ 改进农民工技能培训的建议与措施
05
政府应加大对农民工技能培训的投入,提供更多的培训名额和资源,扩大培训规模,以满足更多农民工的培训需求。
调查结果
02
大部分农民工认为需要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以适应市场需求和提高就业竞争力。其中,建筑、制造、服务、物流等行业的农民工对技能培训的需求最为迫切。
总结

最新县返乡农民工就业状况调查报告(精选多篇)

最新县返乡农民工就业状况调查报告(精选多篇)

县返乡农民工就业状况调查报告(精选多篇) 第1篇第2篇第3篇第4篇第5篇更多顶部目录第一篇:县返乡农民工就业状况调查报告第二篇:县返乡农民工就业状况调查报告第三篇:关于返乡农民工就业问题的调查报告第四篇:关于返乡农民工生活状况调查的调查报告第五篇:关于返乡农民工生活状况的调查报告更多相关范文正文第一篇:县返乡农民工就业状况调查报告按照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要求,我局在扎实进行理论学习的基础上,立足本部门业务,深入基层开展了认真调研。

自3月18日开始,我局组织5个调查组,分别由四名副局长和就业办主任带队,深入到四镇五街道及开发区、xx水库库区,由镇(街道)、开发区(库区)配合,对全县返乡农民工就业状况进行了详细调查。

一、基本情况据调查统计,全县农村总人口数为469006人,农村劳动力(男16-50,女16-45周岁)总数为254831人,其中男141628人,女113203人。

外出务工劳动力数65683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25.8%。

其中县外务工人员17101人,占外出务工人数的26%;县内务工人员48582人,占务工人员数的74%。

县内务工人员中,在本镇(街道)务工人员28936人,占在县内务工人员数的59.6%,占外出务工总人数的44.1%。

务工人员中,有工作岗位,春节后继续上岗的43206人,占务工人员数的65.8%。

属季节性务工,农忙时在家,农闲时临时打工的17873人,占27.2%。

有岗位和季节性临时打工人员合计占打工人员总数93%。

春节前,因失岗或自愿离岗而返乡的农民工总计4604人,占总数的7%,至调查时,此类人员中已经就业上岗人员3116人,占67.7%。

二、农民工返乡的主要原因全球金融危机使得我县部分企业从去年10月份开始出现生产减停和裁员问题。

但根据我局对返乡农民工的动态监控、定期直报、企业裁员报批等情况,我县没有出现因金融危机造成的成规模的农民工返乡现象。

本次调查显示,我县农民工返乡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春节期间集中返乡,回家过节。

农民工培训需求调查报告

农民工培训需求调查报告

农民工培训需求调查报告作者:杨勇来源:《速读·下旬》2018年第02期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四个全面战略部署的引擎下,尤其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驱动下,精准扶贫的车轮跋山涉水,深入基层,联系群众,开启了十三五新一轮精准扶贫大计。

扶贫是一项持久战,更是一场攻坚战。

要想在全县范围内实现脱贫,贫困群众必须在弱鸟先飞理念的指引和滴水穿石精神的激励下,开启接受输血、艰难换血、自我造血的奋斗历程,通过授人以渔的智慧、技术、信心,真正让困难群众脱离贫困,掌握生存技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培训之前,我校专门组织专家,走村串户,实地考察,听取农民工的建议,根据需求合理的安排培训专业,制定培训计划。

在培训过程中,所讲内容生动有趣,语言通俗易懂。

充分发挥每一位专家的专业优势,通过理论学习、走向田间地头、走进牛羊圈舍、外出参观学习等学习形式,在为农工们提高劳动技能的同时,还解决了一些现实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大发展,全国各市涌现了一批农民背景离乡找工作的现象,我们习惯把他们称为“农民工”。

农民工现在已经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出的劳动大军。

他们的户籍仍是农村,主要从事非农产业,有的在农闲季节外出务工,亦工亦农,流动性强,已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量农民进城务工或在乡镇企业就业,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结合本次调查活动,对当前农民工需求情况以及有针对性地对未能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下岗转岗人员进行学习需求的调查。

一、调查情况1.农民工从事的工作大都是城市人不愿意干的脏活、累活。

而且还受到社会的排斥和歧视等,主要原因是城乡差异影响下思维观念的差异,和农民工本身缺乏相关的行为习惯和专业技能素质。

在谋求某一职业时,绝大多数农民工根本拿不出相关的技能证书。

在激烈的职业竞争中他们只能甘居下风,去从事一些城里人不愿干的简单劳动。

2.调查农民工学习的需求,能够了解农民工的真实想法,了解他们渴望学习哪方面的知识,从而为他们提供学习的创造机会,帮助他们学到一定的技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县农民工就业培训问题的调研报告“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农民的核心是就业,就业的关键在于提高农民素质,增强其就业能力。

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不仅是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有效措施,而且也是破解“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

本人利用下乡的机会,就**县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作开展了调研,现提出一些粗浅的认识和看法,以供参考。

一、农村劳动力状况方面**县辖19个乡镇,210个行政村,2010年底,全县总人口13.6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2.28万人;总耕地面积14.3万亩,人均占有耕地1.16亩;农村劳动力7.38万人,其中农村富余劳动力3.25万人,占农村劳动力的44%;男性劳动力3.94万人,女性劳动力3.44万人。

二、劳动者素质方面2010年底,**县农村劳动力中高中文化程度4320人,占农村劳动力的5.85%,初中文化程度1.34万人,占农村劳动力的18.16%,小学文化程度3.37万人,占农村劳动力的45.66%,小学以下文化程度及文盲2.238万人,占农村劳动力的30.25%。

三、**县开展贫困劳动力转移培训的主要做法(一)组织领导及网络建设方面今年**县对劳务经济工作早安排、早部署,在年初召开的全县劳务动员会议上,县政府与各乡镇、县劳务移民局签订了《劳务经济目标管理责任书》,将劳务经济指标任务进行层层分解,责任到人,使各乡镇党委、政府和劳务部门更加重视劳务输转工作,加强了对农民工就业工作的领导。

全县19个乡(镇)成立了劳务工作站和劳务公司,配备人员57人,在210个行政村各确定一名劳务信息员,形成了县、乡、村三级劳务培训及输转的领导机制和网络。

(二)劳务培训方面为了使广大劳务工适应竞争日益激烈的劳务市场,县政府成立了劳动力技能专门培训机构,劳务、扶贫、农牧、社保、人事、妇联、团委、职中等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

为保证劳动力技能培训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县上积极整合资源,一是将农牧、教育、扶贫、社保等部门的培训资源进行整合,决定由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劳动力技能培训中心承担全县劳动力技能培训任务,专门开展培训工作,并投资购置了一些必需的培训设备,加强了师资力量,改善了办学条件。

二是在河川人口集中,有条件的乡镇设立劳动力技能培训点,方便群众就地培训,对家离培训点较远、生活困难的群众发给生活补助和住宿补助,做到了技能培训资源的平等享用。

三是根据市场需求进行培训。

劳务部门多方搜集用工信息,根据所掌握的用工信息和农民群众的生产技术需求,进行订单培训和定向培训,认真总结和推广劳动力转移培训方面的经验和做法,把培训和输出更好的结合起来,为农民送上一把外出务工的“金钥匙”,帮助他们打开务工和增收之门。

今年以来,全县共举办各类培训班16期,培训劳动力2.225万人,其中技能性培训0.475万人,引导性培训1.77万人。

培训涉及家政服务、餐饮、采矿、计算机应用、电焊、保安、建筑、机械操作等十几种行业。

通过培训,使我县90%以上的劳务人员掌握了一门实用技术,走上了就业之路,经济收入比培训前增长了10%以上。

经过大力开展技能培训,不断提高输转层次和质量,全县劳务输转呈现出了几点鲜明的特点:使劳务输转由苦力型、数量型向技能型、质量型转变;从组织化程度看,基本实现了由盲目分散型向有组织规模化输出转变;从输转层次看,基本实现了由单纯的务工挣钱向增收和创业并举转变;从务工时间看,逐步由临时性、季节性务工向固定性、长期性务工转变;从输转形式看,由游击型向军团型,由“箭头型”向“米字型”转变。

(三)劳动力输转方面作为全县最大的的项目、最大的产业,县委、县政府近年来始终抓劳务输转工作不放手,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多种途径主动出击,在省内外农民工输入的重点城市寻求劳务市场,不断拓宽劳务输转渠道,扩大输出规模,提高组织化程度,劳务输转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近年来,县上采取的主要措施是:一是加强与用工单位的沟通和建立良好的劳务协作关系。

二是巩固扩大老基地联系和发展新基地,着力打造**保安、家政服务两大劳务品牌,形成特色优势,走以品牌占领市场,以品牌增加收入的劳务输转新路子。

三是在北京、新疆江苏宜兴等地已经开辟4个劳务基地的基础上进一步寻求扩张,继续与上海、天津等中心城市和宁夏、内蒙、青海等省外城市及沿海发达地区一些工资待遇高、生产生活条件好、社会保险有保障的用工单位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劳务合作关系。

据调查了解,**县劳务人员遍及全国十多个省市,主要从事保安、家政服务、建筑、浆砌、采矿、汽修等行业,其中保安和家政服务已成为我县两大劳务品牌,在北京享有良好的声誉。

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下,县上积极调整输转策略,借助灾后重建和中央扩大内需的投资机遇,继续巩固原有输转成果,积极开拓江苏等经济发达地区劳务市场,2012年以江苏省宜兴市对口帮扶我县为契机,在我县召开了多次劳务人员招聘会,并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鼓励劳务人员县内就业。

截至目前,全县共输转劳务人员3.81万人,创劳务收入3.84亿元,其中共向江苏宜兴等地输转劳务工6400余人,创收7000余万元。

金融危机对我县劳务输出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是县内灾后重建、重点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扩大了就业岗位,对拉动劳务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四、当前劳动力培训输转存在的主要问题1、劳动力文化素质不高,技能较差,培训难度大。

一方面,农民传统思想根深蒂固,固步自封、墨守成规的思想较突出,培训观念淡薄,部分劳动力主动参与培训的意识较差。

另一方面,劳动力文化程度、年龄结构、需求意向参差不齐,培训对象不统一,接受能力有限,只能开展一些粗放型专业的培训,培训工种缺乏市场竞争力,难以形成品牌优势,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劳务输转工作。

2、劳务技能培训基础薄弱,培训设施不健全。

技能培训工作滞后且层次低,严重制约着农民工培训质量的提高和培训需求。

动态管理培训资源的难度较大,不便于及时掌握培训的增量和存量。

由于贫困地区劳动力外出务工的随意性较大,变化快,流动性强,加之信息体系本身的局限性,致使县级很难对培训资源进行动态管理,资源库更新较慢,不能及时了解培训资源的变化,使扶贫培训计划与实施严重脱节,不利于培训工作的开展。

3、“订单”的不确定性因素较多,无形中增加了培训的风险和成本。

现行企业的用人机制决定了企业用工选择的多面性,即:成本最低,质量最好,“订单”数量随市场劳动力供给变化而变化。

同时,剩余劳动力之间的竞争也决定了企业用工机制的不确定性。

而恰恰是这种不确定性,给贫困劳动力培训带来了一定的风险,致使培训不能完全做到有的放矢,无形中增加了培训的成本。

4、培训资金不足,不能满足培训的实际需要。

一方面,由于资金投入有限,粗放型、劳动密集型等低技术专业成为培训的主要内容,如建筑、家政服务等专业,而一些高技术、知识型专业则由于培训成本相对较高周期较长而无法开展,如开展电子专业培训,训期最短需要半年时间;另一方面,有限的资金投入决定了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只能以短训为主,只能培训一些专业的一般性常识,若需要进行深层次的培训,则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

由于我县财力十分拮据,劳务输出经费严重不足,特别是正常的工作经费和劳务输转经费得不到足额保障,致使劳务市场考察和与用工企业的有效衔接及输转工作开展困难,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有序组织输转的进程。

5、全县劳务经济发展不平衡。

由于有些乡镇主要领导认识的偏差,劳务工作站和劳务公司没有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造成本乡镇劳务经济工作只喊在嘴上,没有落实在行动上,导致劳务输出宣传引导组织不力,怕承担劳务纠纷和矛盾,存在劳务输出底数不清、输转方向不明、劳务收入不清以及劳务带头人、劳务中介组织培育不到位等问题。

6、劳务基地建设工作滞后,信息沟通不畅。

由于我县仅在北京、新疆有劳务基地,加上去年与宜兴建立了良好的劳务合作关系外,其他地区也缺乏劳务基地,导致劳动力供给与需求不对接,劳务信息捕获量小,务工就业面窄,劳动力资源开发与劳动力市场之间缺乏有效的信息传递机制,给大规模的组织输转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7、劳动输出对当地社会带来了深层次影响或社会矛盾。

一是老人的赡养成为现实问题。

相当一部分外出务工人员的双亲甚至是夫妻双方外出务工涉及四亲老人的赡养、就医陪护等问题十分突出,很多有儿有女的老人成了事实上的孤寡老人。

二是子女教育受到影响。

很多劳动力夫妻双方外出就业,长时间将子女放在家里由年迈体弱的老人代为照顾,孩子大多接受的是老人们过时的过于传统的耳濡目染的粗放教育,这不仅影响孩子正常受教育,对孩子的有效监护力度也大打折扣。

三是家庭成员感情疏远。

由于外出务工人员常年在外,与自己的父母、子女、配偶长期两地分居,久而久之,感情疏远,亲情淡化,致使家庭不和谐问题日益严重。

四是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家庭离异愈演愈烈。

外出务工人员由于生活环境发生变化,经济条件得到改善,接触社会面不断拓宽,思想观念也随之改变,相当一部分人产生见异思迁、喜新厌旧、厌倦回乡思想,抛弃父母、子女、配偶现象时有发生,给家庭带来重大创伤,给社会带来不稳定因素。

一些家庭由于离婚导致支离破碎,且再重新组建家庭的希望十分渺茫。

五是外出务工人员在家的一方配偶精神上、经济上、体力上不堪重负。

精神上:一方面,由于一方外出,在家一方自然而然挑起家庭重担,饱受精神和生理需求煎熬,且担心配偶常年在外,会抛弃自己和家人,加之许多纷繁复杂的家务事和沉重的家庭负担,常常感到力不从心,甚至心力交瘁;另一方面,家庭成员间的矛盾调处集于一身,常常处于风头浪尖,在老人和后代夹缭中压的难以喘息。

经济上:外出务工一方寄回有限的资金,常常使在家配偶一方入不敷出,时常捉襟见肘,尽管精打细算,还是难以应付方方面面。

除生产生活必须开支外,亲戚、家庭、社会关系的人情事礼使在家一方经常感到尴尬,久而久之亲戚疏远,家庭淡化,社会关系不往来,时常感到孤独无援,在家一方借钱负债是常事,有了病只能与病魔抗争,最多找一些土单方、土医生简单治一治,许多老人的病根本就得不到及时治疗。

体力上:外出务工人员多为男性,在家一方多为女性,除了搞好自己家庭繁重的体力劳动之外,还要帮助亲戚、家族、朋友家干体力活,甚至连犁田、耙田、等这样的重体力活都得干,原因是自己请不起人,也请不到人,更何况自家有事时还指望邻里乡亲能给帮忙,所以不得不去帮工、换工。

六是农民工普遍素质不高,大量外出流入,引发许多社会问题。

由于农民工流动性大,城市管理难度加大,由于法律意识淡溥和生活生存所迫,社会治安、违法刑事犯罪在农民工身上发生的几率很高,近些年内打架斗殴、盗窃、两抢、流氓活动、制假、贩假、违法生育等许多违法犯罪活动都与农民工有关。

在一些东南沿海地区,有的地方流入的农民工超过当地人口,在为他们创造财富的同时,也给当地社会秩序的管理带来了新的课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