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医疗保障体制改革现状分析

农村医疗保障体制改革现状分析
农村医疗保障体制改革现状分析

农村医疗保障体制改革现状分析

作者:郑文娟

摘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不断地发展,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也在日益提高,城乡居民对健康的需求变的十分强烈。但是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水平不足以满足广大居民对于健康保障的需求,城乡居民由于诸多原因导致缺乏基本医疗保障的问题尤为突出。健康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福利之一,离开了可及性和可得性的良好的基本健康服务,公民的生活满意程度就会大打折扣,所以农村的医疗保险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关键字:农村医疗保障改革现状解决措施。

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在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管理运行机制初步确立后,农民的医疗负担有

所减轻,农民的卫生需求也逐步释放。农村医疗机构和卫生机构服务条件有所改善,农村卫生工作能力得以提高。截止2007 年,全国已有2452 个县(市、乡)参加了“新农合”试点,参加新农合的人数达到亿人,参合率达到%,与往年相比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不仅如此,医保基金数额也有了大幅度的增加。(具体见表2-1)。

表2-1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情况。

注:数据来源于《2008 中国卫生统计年鉴》。

虽然我们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也应该清楚的看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

(一)农村医疗资源投入不均衡,城乡居民差异过大。

我国当前现有的制度都是将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分割开来,以两种完全不同的模式加以覆盖。在过去的六年里,我国基本医疗保险的覆盖人数有突飞猛

进的增长。2006 年末,全国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为15732 万人,其中参保职工11580 万人,分别比上一年末增长1558 万人和391 万人。年末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农民工人数为2367 万人。2006年基本医疗保险的覆盖人数已经达到1999 年的倍,增长态势十分迅速。然而,覆盖面的增加主要集中在城市,且构成人群为在职职工和退休人员,而农村和城市的弱势群体的医疗保障问题仍然十分严重。

2003 年 3 月,河北省海兴县劳动和社会保障相关部门开展了“医疗保险热点难点问题”调研,结果发现弱势群体的医疗保险问题排在十大问题之首,选择频率为%;紧随其后的是困难企业参保问题,选择频率为50%。同时从政府财政支出的结构看,社会保障资金投入重城市轻农村的现象一直相当严重(见表2-2)。尽管自2000 年以来国家对于农村社会保障的投入一直在大幅增加,但其占社会保障总支出的比重仍然低于

20%。所以我们不仅要考虑提高覆盖面,同时我们还需要考虑将公平、效率、可及和质量等作为核心指导原则。

表2-2 社会保障支出情况表单位:万元。

注:数据来源于李放,韩翠萍《试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的财政支持》,《农村现代化研究》(长沙),2005 年第1 期。

(二)资金运用不到位。

10 年的发展使基本医疗保险基金账户抵御风险的能力不断提高,收入和结存量的上升幅度都较快。2006 年全年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8643亿元,比上年增加%,其中统筹基金收入1041 亿元. 但是比较基金的支出和收入,我们发现结余积累额很高。2003 年之前,结余额与每年的支出额几乎相等,从2004 年开始,结余总额已超过了医疗保险基金的给付金额,2006年高出2166亿元。医疗保险基金筹集和使用的原则是“以

收定支,略有结余”。从这些年来基金的运营来看,医疗保险基金沉淀很多(见图2-2),虽然这可以防治基金账户赤字的出现,但是过量的沉积意味着资源的浪费。

以海兴县农村医保基金为例(见表2-4),2007 年基金总使用率为%,统筹基金使用率为%,2008 年基金总使用率为%,大病统筹基金使用率为%。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出,基金的使用率仅仅占到一半多,这样不仅不利于基金的充分利用,而且不利于基金的保值增值。

表2-4 河北省海兴县社保基金使用情况。

注:数据来源于河北省海兴县农村医疗保障部门。

(三)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立法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事业近年来发展速度很快,这引起了政府及有关农村医疗保障部门对于农村医疗保障立法

的重视,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法律。但是我国至今仍未建立有关农村合作医疗方面相对健全的法律或者行政法规。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现在还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的法律行政法规相对较少,相对较多的是地方政府颁布的规章。由于立法还不是很健全,使得病人在医院接受治疗时即使感觉价格过高也无法用法律保障自己的权益,而属于事业单位的医院及一些卫生院或者诊所也具有盈利性质,这就使一些患者更加受蒙蔽。

(四)农民工的医疗保险问题。

看病难、看病贵成为农民工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缺乏医疗保护、没有医疗保障权使得农民工的生活更加困难。一方面农民工很难参与城市医保,另一方面即使农民工可以参与医保,但是由于农民工具有很强的流动性,在一个地区参与的医保到另一个地区如何计算如何过渡也成为一个很大的问题。

二、解决措施。

(一)强化政府责任。

政府的一个重要责任就是保障广大农民最基本的生活需求,所以政府应该根据经济发展的水平构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政府责任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加大对于农村医疗保险的财力、物力和人力的支持。具体以河北省海兴县为例,2007年,全县参合农户40558户,参合农民142194人,参合率为%,共筹资万元。其中特困户和五保户的参合资金为民政代缴,共计8340元,参合率为100% ;各级积极补助农村居民(见表3-1)。

表3-1 河北省海兴县农村医疗保险资金筹集概况单位:万元。

注:数据来源于河北省海兴县农村医疗保障相关部门。

从以上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2008 年海兴县筹集资金的数额为2007年的倍,但是在各分项中我们可以发现,个人筹集资金的数额在减少,而省市中央的补助金额在增多,并且增加的比重还

很大。所以这更加表明中央的财政支持是很重要的,我们改革过程也是要减轻个人的经济负担,中央应该在资金方面给予农村以更大的支持。

(二)强化基金的监管与审查。

严格财务管理,确保基金运转安全。以海兴县为例,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监管体系保证下,海兴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管理和使用,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做到专款专用。建立健全了财务管理制度,每月定期向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委会和社会各界汇报和公布基金的收支使用情况,并建立咨询、投诉与举报制度,实行舆论监督、社会监督和制度监督相结合,确保基金运转安全。根基冀财社[2008]35号文件要求,对新农合账目进行了调整。不仅如此,为保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正常运行,海兴县还成立了由农民代表参加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中心定期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汇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

行情况。采取张榜公布等形式,住院患者补偿的费用、就诊医院等每月公布一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具体收支和使用情况每季度公布一次。接受参合农民的民主监督,确保合作医疗基金公开透明、公正公平、合理使用。

(三)进行有关农村医疗卫生保障制度的法律建设。

法律建设为农村医保提供终极的保证,使其在国家和社会保障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具有持续性和稳定性,即使存在官员调动升降,也不会使其受到影响。同时法律可以确定医疗保险所涉及的各方之间的权利和义务,政府、集体、保险公司、用人单位、参保农民等各方如若发生纠纷、产生责任问题,可以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规则的贯彻落实,使农村医保建设逐渐纳入到法律化规范化的健康发展轨道上来。现阶段我国农村医保所表现出来的一些不好的现象:一方面,医疗机构缺少一些监督措施和在实际工作中可以严格遵守的制度准则,使

得一些医生可以“钻空子”,为自己谋私利。另一方面,我国现在对于患者缺乏相应的约束和监督机制,很多人为了贪图小便宜,往往不按规定办事,守法观念薄弱。所以我们必须要制定严格的法律法规,严格规范有关农村医保的医院患者等多方面的行为,在社会上营造一种人人都以依法参与医保为荣的氛围。

我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

研究领域:卫生经济学 中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 一项基于异质性个体决策行为的理论研究 封进宋铮 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经济学院 复旦大学复旦大学 jfeng@https://www.360docs.net/doc/452457809.html, songm@iies.su.se

中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 一项基于异质性个体决策行为的理论研究 内容提要 2003年初开始在全国范围内试点新型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本文试图对以下三个人们关心的疑问作出理论上的回应:第一,这个自愿型的医疗保障体系的参与率有多大?第二,缴费偏低的体系自身是否可能实现收支平衡?第三,人头税形式的缴费方式是否会使穷人受损而富人获利?为此,我们构建了一个异质性个体的消费-医疗支出决策模型,在拟合中国农村消费-医疗支出行为的基础上我们估计了中国农民的效用函数和医疗相对价格并计算了现行中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只要补助比例维持在50%左右,现行制度可以实现收支平衡,参与率在90%以上,健康状态较差的穷人是这个保障体系最大的受益者。因此,上述三个质疑并不能得到本文模型的支持。 关键词: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参与率收支平衡福利效应 Abstract The present paper is aimed to provide some theoretical responses to the following three hotly debated issues regarding China’s new rural cooperative medical system (CMS), which was launched at the beginning of 2003. Firstly, how many people would join the system voluntarily? Secondly, can the system be self-balanced? And thirdly, would the lump-sum tax benefit the rich more than the poor? We build a simple decision model with heterogeneous agents and estimate the preference coefficients and the relative prices of medical goods. Then we compute the implications of CMS and find that if the co-payment ratio is round 50%, the balanced-system can be sustained and the rate of participation would be higher than 90%. Moreover, it is the agents with poorer health condition and lower income that benefit more from CMS. Therefore, our model does not support any of the above three doubts on CMS. Keywords: Rural Medical System The Rate of Participation Balance Welfare

浅谈我国医疗卫生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我国医疗卫生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我国当前的医疗体制为国人诟病已久,医疗改革日益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医疗改革亟待破解医疗卫生保障覆盖率低,资源分布不均,基本医疗服务滞后,药费居高不下,看病难,看病贵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将针对目前医疗体制存在的问题对医疗体制改革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关键词:医疗体制;医药分离;医疗腐败 生存权是人最基本的权利。人最重要的是生存,是健康,而与生存和健康联系最紧密的是社会医疗保障。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大力发展医疗事业,努力完善医疗保障制度,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取得了显著进步。但与此同时医疗体制发生了巨大变化,在一些方面取得进展,但是暴露的问题也日益增多。在我国现阶段,社会大众普遍认为看病难,看病贵。当前,医疗改革的一些思路和做法,不符合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基本规律,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医疗卫生的基本需求,因而医疗改革陷入僵局,短期内难以取得大的、突破性的进展。世界卫生组织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联合组建的“中国医疗卫生制度”课题组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从总体上讲是不成功的。医疗改革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世界性难题。纵观国外的医疗卫生制度,与英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采用社会医疗保险模式相较,我国的医疗卫生的现状已与快速发展的经济

社会不相适应,滞后的医疗卫生事业已经成为影响、制约中国社会和谐发展的瓶颈问题之一,医改难题亟待破解。 一、目前医疗体制存在的问题 (一)医疗服务的公平性下降和卫生投入的宏观效率低下带来了诸如贫困、公众不满情绪增加、群体间关系失衡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多数居民在医疗问题上的消极预期,已经成为导致宏观经济需求不足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公共卫生体系不健全,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医疗机构重复,重大疾病预防控制任务艰巨和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难以应付。在当前正在进行的医疗服务机构改革实践中,“抓大放小”的思路很流行,基于这一导向并基于现行财政体制下部分地区财政负担过重的现实,一些地方开始将基层公立医疗服务机构或改制为企业,或甚至直接出售给私人。这种“抓大放小”的改革思路是有严重问题的,不符合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基本规律。 (三)医疗服务体系不适应群众的健康需求,医疗服务价格混乱导致医疗费用持续攀升,药价虚高,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突出。 (四)医疗卫生管理体制与人民健康需求不适应,医疗效率低下、医疗技术和服务质量问题、药价虚高、医疗腐败等现象备受舆论批评。目前医疗卫生领域受到党内和社会上腐败势力的干扰和影响。比如官商勾结,在医药生产和流通环节谋取私利,甚至搞假医假药;医生收红包,等等。产生这

浅谈中国农村医疗保障的几个相关问题

浅谈中国农村医疗保障的几个相关问题 ——揭阳市龙潭镇调查报告 [调查时间]2010年5月9日 [调查地点]广东省揭阳市龙潭镇 [调查对象]揭阳市龙潭镇陂尾村、龙东村村民 [调查方式]问卷调查与入户访谈相结合 [调查目的]农村医疗保障是对农民生命健康权的尊重,是农民致富、农业发展和农村稳定的保障。 改革开放之前,我国曾建立起完善的农村合作医疗体系,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但在改革开放后,农村医疗保障体系趋于解体,并由此带来了一系列严重的问题。 2003年开始,政府在农村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期完善农村的医疗保障体 系。笔者通过对此次调查中所反映出的情况的论述,试对当前中国农村医疗保障的 几个相关问题作出自己的思考。 1.引言 社会保障是国家和社会立法实施的、以国民收入再分配为手段,对社会成员尤其是那些(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以及生活发生困难的个人或家庭给予物质帮助,以保障其基本经济生活的项目的总称。它由一系列安全保障的社会行为及其机制、制度和体系构成,主要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等方面。①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世界进步和文明的重要标志。在现代社会中,社会保障制度是市场经济运行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柱之一,完善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对于一个国家的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被称为社会的“稳定器”、经济运行的“减震器”和实现社会公平的“调节器”。 农村社会保障是相对于城市社会保障而言的一个概念,是指社会或国家为保证农村社会成员个人及其家庭的经济安全而提供必要的福利,通过立法实施的一种公共计划,其实质是实现部分社会财力的转移,以提高整个社会的福利水平。② 在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包括农村社会保险、农村社会福利、农村社会救济、农村社会优抚(对军人和军烈属)等方面的内容。 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部分,是国家通过立法、多方面筹集资金,对劳动者因年老、失业、患病、工伤、生育而减少劳动收入时给予经济补偿,使他们能享有基 ①参见聂华林,杨建国.中国西部农村社会保障概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6. ②参见张曼.农村社会保障——关注农村民生问题[M].中国社会出版社.2007.

谈谈对我国现行医疗体制改革问题的看法

谈谈对我国医疗体制改革问题的看法 我国医疗体制存在着很大问题,首先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其次缺少高级工程医疗体系. 尽管医疗改革的问题千头万绪,但是我想有一个总的方向是非常明确的,那就是:如何用价格最低,最简单的药来治疗那些能够治好的病。在我看来,不坚持这个方向,任何医改方案都只能是缘木求鱼。结合当前我国的国情,我以为最切实可行的方案莫过于建立一套完善的医疗保障体系了。毫无疑问,领导和支撑这个体系运作的当然应该是政府,而不是靠市场自然形成。在这方面,我们过去分了两块进行,一块是农村医疗合作制度,另一块是城镇劳动保险和公费医疗制度,事实证明这两块都施行得很好,也确实大有裨益。现在需要的就是把这两块结合起来,把它们共同纳入全民医疗保障体系的范畴。至于医疗融资,自然也应该是国家在卫生方面的财政支出和全民医保的资金相结合。 当前新的医改政策已经出台,虽然国家实行了多种举措,比如加大政府投入,药品限价采取招投标方式,大力推行社区医疗服务和积极推广新农合等等。一方面各大医院的规模不断扩大硬件不断升级,新技术新检验设施和方法不断更新,医疗效率大步提高,另一方面非公所有制医院和社区医院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大街小巷,但大医院仍然门庭若市熙熙攘攘,患者就医所遇到的看病难看病贵以及医患关系之间的矛盾依旧突出。医疗改革是个世界性的难题,各国都在不断摸索完善。 过去,我们的政府部门过分地迷信市场能够解决所有问题,这一观念导致了中国现在许多的困扰。现在,政府应该理清思路,多分析分析哪些问题是市场可以解决的,哪些是市场所不能的,这才是比较根本的改革思路问题。 目前我国医疗卫生领域存在的问题: 第一、对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一直延续到今天的种种弊端不满意。具体来说,有四点:第一点,对城乡分割的医疗卫生体制不满。具体表现在,城市的公共医疗主要由国家供给,而在农村,相当一部分则由农民自己解决。农村缺医少药的问题虽然有所缓和,但依然比较严重。第二点,对城乡公共医疗体系不健全不满。在传统发展思路影响下,单纯重视GDP的增长,对卫生事业非常漠视,因此导致公共医疗卫生体系相当不健全。第三点,对严重的等级制不满。有人认为现在的卫生资源分配不公平,并怀念传统体制下的所谓“公平”局面。现在有两种不公平,一种是“权力型”的不公平,另一种是“财富型”的不公平。老百姓对这两种形式的不公平都是不满。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个人财富占有的不公平问题不突出,但由权力导致的不公平问题却很严重,至今这个问题依然存在。第四点,公立医院多数效率低下、浪费严重、服务态度不好。第二,对当前党内和社会上的腐败势力渗透到医疗卫生领域所形成的腐败风气不满意。这个问题的根子是党内和社会上腐败势力的干扰和影响。比如官商勾结,在医药生产和流通环节谋取私利,甚至搞假医假药;医生收红包,等等。产生这些腐败的原因是相当复杂的,其中之一是由于改革不到位,出现制度性的真空和漏洞造成的。 第三,对经济改革中的利益失衡不满意。我国基尼系数已由改革开放初期的0.2左右上升到目前的0.45左右,这种贫富差距超出了老百姓所能接受的程度。这种利益失衡表现在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其中之一表现在医疗卫生方面。这个问题固然与医疗卫生事业有关,但更深层则是整个社会的利益失衡问题,医疗卫生方面只是表现而已。 第四,对改革中一些新的正当的举措不满意。医疗卫生费用也不可能由国家完全包下来,个人及家庭毕竟要支付一定的费用。这应该说是一种正常的机制。但是由于传统体制下形成的政府包揽一切的思想惯性,现在由个人承担一部分费用,有些群众就不满意。 3、医疗卫生领域存在的问题很严重,但并非全是“今不如昔” 有专家谈到,现在有一种不大好的倾向,说某一领域存在问题,或者问题比较严重,就说是“今不如昔”,还不如改革开放以前,云云。应当承认,医疗卫生领域不仅存在问题,而且问题还相当严重。但用很大的

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历史进程

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历史进程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主要包括卫生和医疗两部分,但是由于历史上一直没有明确的区分,所以二者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回顾,而医院改革则作为本部分的主要线索。按照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阶段性特点,结合医疗改革的实际进展情况,现将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划分为五个阶段,并逐一分析每一阶段改革的背景原因,具体措施及改革成果。 第一阶段 1978~1984年 背景原因 在计划经济时期,由于政府坚持了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结合等一系列正确方针路线,建立了完善的农村和城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并取得了显著成就。据统计,中国人均期望寿命从新中国成立前的35岁提高到1981年的67.8岁,新生儿死亡率从新中国成立前的200‰降低到1981年37.6‰,孕妇死亡率大幅度降低。但是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卫生事业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国家在经济上濒于崩溃,财政基础薄弱,卫生费用紧缺;医疗卫生队伍青黄不接,领导水平、技术水平、工作效率都十分低下,从粉碎“四人帮”到1978年期间虽然做出过一些努力,但是也没有得到很好的恢复。很多医疗机构硬件设施落后,医生护士比例失调,护理人员不足,专家、学者、专业人员知识老化;许多地方疾病多发,卫生状况差。与此同时卫生系统长期只重数量不重质量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控制,导致我们不得不思考新的路径进行恢复性的改革的孕育。1978年后,随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拉开了中国30年改革的序幕,一方面为医改提供了动力,另一方面经济体制改革深刻影响中国社会的发展,不断为卫生事业提出新的要求。 具体措施 本阶段的改革主要针对十年浩劫对卫生系统的严重损害进行调整、建设;同时,也包括培养相关人员业务技术,加强卫生机构经济管理等内容。 1979年,当时的卫生部部长钱信忠在接受采访时提出“运用经济手段管理卫生事业”,全国卫生厅局长会议提出“卫生工作重点转移到医疗卫生现代化建设上,建设全国三分之一重点县”。同年,卫生部等三部委联合发出了《关于加强医院经济管理试点工作的通知》。接着又开展了“五定一奖”和对医院“定额补助、经济核算、考核奖惩”的办法,并展开了试点。传统医院管理的弊端在这一阶段逐步显露出来,随后加强医院管理的政策相继出台。1981年3月,卫生部下发了《医院经济管理暂行办法》和《关于加强卫生机构经济管理的意见》,开始扭转卫生机构不善于经营核算的局面。在此基础上,1982年卫生部颁布《全国医院工作条例》,以行政法规形式明确了对医院相关工作要求。 在加强对医院管理的同时,也开辟了医疗主体多元化的先河。1980年,卫生部《关于允许个体开业行医问题的请示报告》得到国务院批准,这为转变国有、集体医疗机构一统天下,形成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医疗服务机构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国家对医疗资源投入的不足,促使国有医院的改革更加顺利地进行。

浅谈提高医疗技术的重要性及对策

提高医疗技术的重要性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医院的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经营性也越来越强。如何适应医疗市场的变化,不断增强医院的综合竞争能力,实现医院的可持续发展,是医疗机构管理面临的重要问题。 提高医疗技术水平,控制病人的医疗支出,改善服务态度和措施,最终提高病人的满意度仍是卫生管理工作的重点。由于医疗服务的特殊性,医疗质量不仅是医院管理的核心,而且是竞争取胜的根本。因此,各类医院只有加强内部经营管理,在优质、高效、低耗的经营模式下,以质量管理为核心,以成本管理为主线,走质量效益型发展之路,用比较低廉的费用提供比较优质的医疗服务,降低医疗缺陷率,才能为医院获取更多的效益。 一、提高医疗技术的重要性 1.医疗技术是医疗质量的内在核心。医院的职能是治病救人,病人去医院就诊,其根本目的就是去诊断疾病,解除自己的病痛。因此,病人去就医时总是把医院的医疗技术、诊治水平作为选择医院最重要的依据,在此基础上,才会考虑医院的收费、服务、环境等因素。病人在医院就诊后评价医院时,最注重的也莫过于是与医疗技术密切相关的医院的诊治质量。因此可以说,在医疗质量的诸多因素中,医疗技术是病人最为关注的一个因素,它在医疗质量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是医疗质量的内在核心。 2.医疗技术人才是决定医疗技术质量的关键要素 人力资源是医院最主要的生产力,医院的任何一项诊疗护理活动都是由医务人员实施的,因此,医务人员是医疗质量的创造者和实施者。而作为知识密集型服务群体的医院,向患者提供的是智慧及其由知识和信息转化而成

的技术技能,具有很高的知识含量。所以,作为知识载体的医疗技术人才无疑对医疗技术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如果一所医院没有一流的专业技术人才,那么再好的仪器设备也就成了摆设,发挥不了其应有的作用,也无从谈及新的诊疗方法与手段的开发、引进和应用。特别是一流的顶尖人才,是医院学科建设的脊梁和带头人,维系着学科的兴衰,其素质的优劣、水平的高低以及能力的大小直接关系到该学科的医疗技术质量以及医院的建设和发展。因此可以说,医疗技术人才是医疗技术的核心内容,也是决定医疗技术质量的关键要素。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医院应立足于培养高素质的新型人才,按照医学科技人才成长的内在规律,科学制定人才培养对策,努力营造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应立足医院的可持续发展,通过行政干预、竞争淘汰等手段,进一步改善和优化人才团队的知识、能力和梯次结构;应立足于调动和凝聚一切积极因素,努力探索现代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把最大多数医疗科技人才的积极性、创造性调动和凝聚起来,实现人才团队的优化组合。只有这样,才能提升医院的核心竞争力,为医院的长远发展注入强大生命力。 3.医疗技术创新是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手段 在医疗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每一项诊疗技术的创新和应用,都极大地提高了治疗某一疾病的质量。因此,医院在抓医疗技术质量时,除要下力气抓好基础医疗质量外,还必须注重医疗技术创新,不断引进和开发新的诊疗方法,要把开展技术创新作为提高医院医疗技术质量的一个重要手段。医院在进行技术创新的过程中,一方面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根据疾病谱的变化和医疗市场的需求情况进行技术创新,以满足人们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只有紧跟市场的技术创新才有生命力。另一方面要从医院的实际出发,开展技术

(医疗药品)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

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 (征求意见稿) 按照党的十七大精神,为建立中国特色的医药卫生体制,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现就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 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医药卫生事业关系千家万户幸福,是重大民生问题。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药卫生需求,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健康素质,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举措,是人民生活质量改善的重要标志,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大任务。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覆盖城乡的医药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形成,疾病防治能力不断增强,医疗保障覆盖人口逐步扩大,卫生科技水平迅速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明显改善,居民主要健康指标处于发展中国家前列。尤其是抗击“非典”取得重大胜利以来,各级政府加大投入,公共卫生、农村医疗卫生和城市社区卫生加快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取得突破性进展,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打下了良好基础。同时,也应该看到,当前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水平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要求和人民群众健康需求不适应的矛盾还比较突出。城乡和区域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不平衡,资源配置不合理,公共卫生和农村、社区医疗卫生工作比较薄弱,医疗保障制度不健全,药品生产流通秩序不规范,医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完善,政府卫生投入不足,医药费用上涨过快,人民群众反映比较强烈。 从现在到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医药卫生工作肩负着繁重的任务。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对改善医药卫生服务将会有更高的要求。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疾病谱变化和生态环境变化等,都给医药卫生工作带来一系列新的严峻挑战。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加快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战略选择,是实现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途径,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一项涉及面广、难度大的社会系统工程。我国人口多,人均收入水平低,城乡、区域差距大,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一项十分复杂艰巨的任务,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在明确方向和框架的基础上,经过长期艰苦努力和坚持不懈的探索,才能逐步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医药卫生体制。

农村医疗保障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农村医疗保障情况的调查报告 —来自福建省晋江市深沪镇的实地调查 前言 “生产进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治理民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农村医疗保障则是切实做到为人民服务的关键所在.为了进一步宣传党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关政策,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大力加强农村医疗保障,感受和谐社会,了解农村医疗保障的现状,我和其他一些好朋友组成的寒假实践队对此展开了以“农村医疗保障情况”为主题的问卷调查。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一)调查对象 2009年1月30日-2月8日,寒假实践队的8名成员组成调查小组.深入晋江市深沪镇狮峰村,科任村,南春村, 对不同年龄及性不的村民进行了问卷调查活动。 (二)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以书面问卷为主,要紧进入一些人群较为集中的活动场所进行调查,以入户调查和街头随机调查为辅。其中,活动场所调查35份,深入农户35份, 随机调查10份,以比较客观的方式收集到一定真实可靠的数据。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调查结果 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80份,回收问卷80份,其中有效问卷80份,回收率100%,问卷容量为80. 在我们的调查问卷中,男和女的比例分不为46.25%和53.75%,大致持平.年龄层次在30岁以下的为12份,占总数的15%,在30—45岁之间的为23份,占总数的28.75%,在40-60岁之间的为28份,占总数的35%,在60岁以上的为17份,占总数的21.25% 从这80份的调查问卷中,我们发觉:每年村民生病花费的钞票依旧比较多的,尤其是花费在300元以上的占了21.25%.关于新型的农村合作医疗,了解的人占了43%,仅有8%的人不了解,相信这专门大一部分也要归与政府的积极实施.专门多的人在生病以后首先想到的是个体医,这些人占了53.75%,选择去卫生院,县级医院,市级医院的人相对来讲来讲比较少.医院的服务态度和质量在网络上曾经引起专门大的争议,在本次的调查中,中意与不中意的占了43.75%和33.75%,但也仍然也有22.5%的人持无所谓的态度.这也有部份的缘故是因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销在一些地点专门不方便和及时.51.25%的人认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农民群众没有好处,认为有好处的人相对来讲比较少.然而更多的人都反映明年依旧会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 (二)调查问题分析 1、农村居民经济收入水平不高,个人在医疗保障上的支出能力较为

农村医疗保障调查报告(完整版)

报告编号:YT-FS-4935-20 农村医疗保障调查报告 (完整版) After Completing The T ask According To The Original Plan, A Report Will Be Formed T o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Encountered, Reveal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Future Ideas. 互惠互利共同繁荣 Mutual Benefit And Common Prosperity

农村医疗保障调查报告(完整版) 备注:该报告书文本主要按照原定计划完成任务后形成报告,并反映遇到的基本情况、实际取得 的成功和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教训、揭露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今后设想。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 修改和使用。 [摘要] 农村医疗保障由卫生服务供给体系和农村医疗保健制度两方面构成。长期以来,合作医疗是我国农村医疗保健制度的主要形式。然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自建立以来,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经历了几起几落,时至今日,大部分地区的合作医疗已走向衰落。在农村经济社会发生了重大变革以后,合作医疗能否恢复?医疗保险是否可行?什么是可行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这一系列关系农村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一直为政府、农民和研究者所关注。本文在对山西省闻喜县8个村庄的部分农民进行个别访谈的基础上,分析了农民对医疗保障的主要看法,提出:第一,建立农村医疗保障必须考虑农村地区乡土社会的特点;第二,虽然合作医疗能否恢复不取决于是否存在集体经济组织,

但社区前公共资财的确是合作医疗必须具备的一个条件;第三,在农户分散经营后,在社区的再合作、再组织基础上的村民自治组织同样是合作医疗必须具备的一个条件;第四,医疗保险组织的信誉是实施农民医疗保险必须具备的条件。 1. 建立农村医疗保障所依存的乡村社区土壤 中国农村社区具有浓厚的乡土特色,它在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收入来源、人际交往、寻医问药等方面,有区别于城市的典型特征。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农村医疗保障是建立在这种乡土特色基础之上的。 土地仍然是农民家庭对国家完粮纳税和解决自己吃饭问题的最基本保障,而农民家庭的其它一切开销越来越依靠现金收入,这就要依靠种植经济作物和外出打工来实现。但是这几年种植经济作物受市场的影响很大,价格也在不断下跌。同时由于种植业生产周期较长,靠结构调整也比较难以增加收入。 由于农村经济社会的变化,疾病谱也发生改变,农村中患恶性肿瘤和心脑血管疾病的人近年来有所增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新闻回顾 2009年4月6日,新华社受权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意见》提出了“有效减轻居民就医费用负担,切实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近期目标,以及“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的长远目标。 《意见》全文13000余字,共分六个部分,包括: (一)充分认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 (二)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 (三)完善医药卫生四大体系,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四)完善体制机制,保障医药卫生体系有效规范运转; (五)着力抓好五项重点改革,力争近期取得明显成效; (六)积极稳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意见》指出,医药卫生事业关系亿万人民的健康,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是重大民生问题。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药卫生需求,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健康素质,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大任务。 《意见》强调,从现在到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医药卫生工作任务繁重。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对改善医药卫生服务将会有更高的要求。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疾病谱变化和生态环境变化等,都给医药卫生工作带来一系列新的严峻挑战。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加快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战略选择,是实现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途径,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 《意见》认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一项涉及面广、难度大的社会系统工程。我国人口多,人均收入水平低,城乡、区域差距大,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一项十分复杂艰巨的任务,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在明确方向和框架的基础上,经过长期艰苦努力和坚持不懈的探索,才能逐步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医药卫生体制。因此,对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既要坚定决心、抓紧推进,又要精心组织、稳步实施,确保改革顺利进行,达到预期目标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摘要) 按照党的十七大精神,为建立中国特色医药卫生体制,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现就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出如下意见。

农村医疗保障体制改革现状分析

农村医疗保障体制改革现状分析 作者:郑文娟 摘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不断地发展,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也在日益提高,城乡居民对健康的需求变的十分强烈。但是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水平不足以满足广大居民对于健康保障的需求,城乡居民由于诸多原因导致缺乏基本医疗保障的问题尤为突出。健康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福利之一,离开了可及性和可得性的良好的基本健康服务,公民的生活满意程度就会大打折扣,所以农村的医疗保险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关键字:农村医疗保障改革现状解决措施。 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在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管理运行机制初步确立后,农民的医疗负担有

所减轻,农民的卫生需求也逐步释放。农村医疗机构和卫生机构服务条件有所改善,农村卫生工作能力得以提高。截止2007 年,全国已有2452 个县(市、乡)参加了“新农合”试点,参加新农合的人数达到亿人,参合率达到%,与往年相比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不仅如此,医保基金数额也有了大幅度的增加。(具体见表2-1)。 表2-1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情况。 注:数据来源于《2008 中国卫生统计年鉴》。 虽然我们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也应该清楚的看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 (一)农村医疗资源投入不均衡,城乡居民差异过大。 我国当前现有的制度都是将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分割开来,以两种完全不同的模式加以覆盖。在过去的六年里,我国基本医疗保险的覆盖人数有突飞猛

进的增长。2006 年末,全国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为15732 万人,其中参保职工11580 万人,分别比上一年末增长1558 万人和391 万人。年末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农民工人数为2367 万人。2006年基本医疗保险的覆盖人数已经达到1999 年的倍,增长态势十分迅速。然而,覆盖面的增加主要集中在城市,且构成人群为在职职工和退休人员,而农村和城市的弱势群体的医疗保障问题仍然十分严重。 2003 年 3 月,河北省海兴县劳动和社会保障相关部门开展了“医疗保险热点难点问题”调研,结果发现弱势群体的医疗保险问题排在十大问题之首,选择频率为%;紧随其后的是困难企业参保问题,选择频率为50%。同时从政府财政支出的结构看,社会保障资金投入重城市轻农村的现象一直相当严重(见表2-2)。尽管自2000 年以来国家对于农村社会保障的投入一直在大幅增加,但其占社会保障总支出的比重仍然低于

优化卫生资源配置 推动卫生事业科学发展 --关于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调研报告

优化卫生资源配置推动卫生事业科学发展 --关于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调研报告 当前,我市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面临机遇与挑战。面对挑战和压力,如何进一步解放思想,更好地把握机遇实现大发展,又一次历史性地摆在了我们面前。全市卫生事业要取得新的突破、新的发展,必须做到思想大解放、观念大更新,以新的理念和认识重新审视卫生工作,以新的思路和举措推动卫生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玉门市卫生资源状况 我市现有市属医疗卫生机构82 个,病床610 张。其中:城市设立医疗卫生机构25 个,即2 家县级综合医院、1 家中医院、3 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 个社区卫生服务站、8 家个体诊所及妇幼保健站、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所各一家;农村设立卫生机构57 个,包括11 家乡镇卫生院、个村卫生室。46 各医疗卫生机构共有业务用房32686 平米,医疗设备价值3908 万元。卫生专业技术人员675 人,其中市属医疗机构正式职工486 人,临时聘用110 人,乡村医生53 人,个体诊所26 人。按全市18.9 万人口计算,每千人拥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3.37 人。

二、存在的问题及现状 1、农村医疗资源基础薄弱。截止2007 年,由于我市农农村医疗资源基础薄弱。村医疗机构实行乡办乡管、乡办村管,由于乡村两级财力有限,对医疗机构投入极少,致使乡村两级医疗机构基础设施简陋、医疗设备匮乏、人员素质不高、医疗水平长期处于低水平运行阶段。2007 年我市实行乡镇卫生院划归县级管理,市委、市政府加大对乡镇卫生系统的通入力度,落实乡镇卫生院人员工资由财政支出,但是由于基础差、底子薄,历史欠账多,还是从根本上没有缓解基层医疗卫生条件差的现状。卫生人才流失严重。 2、卫生人才流失严重。卫生人才是卫生事业发展的关键。目前,我市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中,只有两名副高职称医生,中级以上人员仅占19.4%,本科学历占14.4%,高职称、高学历人才奇缺,且都分布在县级综合医院,乡镇卫生院特别是条件艰苦的移民乡卫生院人才匮乏,严重影响医院的技术进步和建设发展。近年来,由于老市区医疗机构经营困难,职工工资没有保障,据统计,2002 年以来,市第二人民医院和中医院外流人员达130 余人,其中大多数是单位的学科带头人和业务骨干,使我市卫生人才薄弱的状况更是雪上加霜。卫生重大疾病防治和公共卫生安全问题较为突出。 3、卫生重大疾病防治和公共卫生安全问题较为突出。目前,我市重点地方病之一的鼠疫,其疫源地面积为10572 平方公里,疫源地动物间疫情持续猛烈流行,随时可能在人间发生疫情。同时,我市结核病、乙肝等传染病发病率还处在较高的水平,尤其是移民地区和部分边远乡镇,发现率低,传播率高。此外,随着人民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人口流动性的日益频繁,人禽流感、艾滋

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

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 农村医疗保险,是我国社会保障的一部分,我国农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63.91%,农村医疗保险,可以使广大农民享受到农村医疗保险的实惠,同时也是社会保障的一项重要内容,更是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环节之一。参合农民可以选择不同医院就诊,一般采取就近原则,选择不同医院的报销比例也有所不同,一般对住院患者的报销比例比较大,可以分为慢性病、特殊病种、意外伤害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报销比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因病致贫、因病致贫的情况。 一、现状 世界各国都越来越强调医疗保险制度对健康的促进作用,逐步将医疗保险从保大病,发展到兼顾小病,进而发展到保障健康,其管理体制也相应发生变化,把社会医疗保障从社会保障中分离出来,与健康管理职能加以合并。 巴西在1988年,把社会健康保险制度从社会保障制度分拆出来,与卫生部合并组成新的卫生部,全面负责卫生筹资和服务管理;日本2001年把厚生省和劳动省合并为厚生劳动省,统一管理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事务;德国2002年把原来劳动和社会政策部的社会保障分支与原卫生部合并,组建成新的卫生和社会保障部。 截止2009年7月,世界上有70%的国家和地区,其医疗服务与基本医疗保险是由同一个政府部门管理的。尤其在发达国家/地区中,这一占比更高,在经合组织和七国集团中,这一比例分别为83%和100%。只有19%的国家/地区由劳工或社保部门管理基本医疗保险。 中国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过程中,由政府部门直接运作的弊端越来越突出。根据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政府投入能力有限、农村地区医疗消费文化多种多样的现状,单靠政府力量,简单模仿城镇职工的社会保险制度设计农保保障模式,是难以满足广大农村地区对医疗保险需求的。而由商业保险公司参与运作、由政府举办的公众医疗保险制度在发达国家已有先例并逐渐形成趋势。 二、主要内容 1、总述 目前我国农村的医疗保险,大体上有合作医疗、医疗保险、统筹解决住院费及预防保健合同等几种形式。 2、合作医疗的初级形式 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由政府支持、农民群众与农村经济组织共同筹资、在医疗上实行互助互济的一种具有医疗保险性质的农村健康保障制度。即农民每年交一定数额的合作医疗资金,集体与政府也可投入一部分,共同形成专项基金,农民就医时可按一定比例报销医药费。它在70年代曾一度覆盖了90%以上的农村。

【完整版毕业论文】浅谈现行医疗体制对当前医患关系之间的影响最新版

新医患关系数据显示,这几年北京市医患纠纷以每年35%的速度递增,有72%的医院出现过“医闹”。一个月前,中国医师协会公布了“第四次医师执业状况调研报告”。由于医患纠纷突出,48.51%的医疗工作人员对目前的执业环境不满意,而满意的比例仅为19.02%。其中,正高级人员承受的来自“医疗纠纷”的压力最大。这种压力导致医师希望自己的子女从医的比例仅占6.83%,而不希望的则高达78.01%。报告称,不希望“子承父业”的比例在逐年增加。报告也显示,82.64%的受调研医师认为目前医患关系仍然紧张主要是由于“体制”造成的,包括医院管理体制、补偿机制、医疗保障制度、法律法规等因素,医务人员对医患关系紧张的认识程度已从简单的医患双方的关系上升为对医疗制度的思考。业内专家一个共识是,由于人们对健康的自我保护意识增强,以及《侵权责任法》2010年7月的正式实施,近年医患关系呈现出新的特点。但由于医疗体制改革的滞后,导致医患关系呈日趋紧张的发展态势。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生命伦理学研究中心副教授张新庆称,最近十年,在看病的过程中,患方的总体水平,保健意识甚至参与医疗决策的意识和意愿都大幅提高,这是社会进步的一个方向。根据王宝洺的博客显示,王最初在与徐文的沟通中,就曾强烈地表达过这种意识。但这种就诊当中的过多询问和其他医生的意见,让徐文有些不耐烦。此后,徐文对王宝洺的态度变得冷淡,住院期间,徐文对他形同陌路,直到手术时。但张新庆也强调,在患者自我保护意识、自我保健能力增强和医学的不确定上,医生要充分告知可能的利益和风险。而患者也要有很强的风险意识,期望值过高只能增加医患纠纷的风险。王宝洺的心态变化即是从最初的信任到最后对手术失败的崩溃东南大学卫生法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张赞宁称,现在的医患纠纷一半以上不是医疗出书论文发表球球2043944129过失产生的,因为医生不能包医百病。但《侵权责任法》中“医疗有过错就要赔偿”违背了医学科学规则,“在立法上就有问题,这样做无疑激化了医患矛盾”。在他看来,《侵权责任法》扩大了医疗赔偿的范围,只要有医疗过错的,就可以起诉医院,要求赔偿,实际上就是进一步夸大了医患矛盾的概念,“患者一看到这个就更能闹了,闹的理由就更充分了。”张赞宁说。 北京律师协会医疗纠纷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刘革新律师则认为,医疗纠纷的二元处理方式是导致医患矛盾升级的重要因素。“现在处理医疗纠纷是二元化的处理方式,按照医疗处理条例,病人如果死了,相比按照民法处理,会相差十倍。”刘革新说。这种赔偿方式让近年“医闹”盛行。作为医患纠纷的变种,医闹的身影出现在各大医院。一位县级市的二甲医院医生告诉记者,这两年他们医院时不时就有医闹,与极端的砍杀行为相比,他们不诉诸暴力,只营造声势,迫使医院最终以高额的赔偿方式解决。成本与收益在现今的体制之下,就医患双方来说,成本和收益是最大的衡量尺度。首都医科大学教授崔小波说,在西方国家,

关于农村医疗保障的调研报告

关于农村医疗保障的调研报告 实践主题:关于新型农村医疗保障体系的现状调查报告 时间:2015.2. 1-3 地点:山东省鱼台县 背景:我国农村正式出现各种医疗制度是在1955年农业合作化运动的高潮时期,当时农村的医疗保障制度主要是合作医疗保障制度,它指农村合作医疗是在村庄范围内,由农村集体生产/行政组织和农民个人共同筹资,为农民居民提供疾病治疗和预防的一种医疗保障制度。这种制度在政府的强力推行下,得到了较快的普及。到1980年全国农村约有90%的行政村实行了合作医疗保险制度。解决了广大农村农民“缺医少药” 的问题,支援了农村卫生建设,构成了低水平、广覆盖的初级医疗保障机制。农民的常见病、多发病得到了初步诊治。由于农村经济体制的变革,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推行和集体经济的衰退,1982年后农村合作医疗也走向了衰落。据1985年调查,全国实行农村合作医疗的行政村由过去的90%以上迅速下降到5%。农村卫生形势的日趋严峻的情况下,我国政府响应了恢复和开展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要求。 一、调查方法及实地调查情况 (一)调查方法 为确保调查结果的真实性、客观性和准确性,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及现场采访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共发放50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47份。 (二)调查情况 1、从村委了解到,林庄村共有1147人,其中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有1082人,占总人口的94.33%。从被调查的47户村名看,已参加农村医疗合作保险的有45户。占调查户的95.74%,与以上数据大致持平。 2、在被调查的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45户村民中,有43户觉得缴纳的费用可以承受的起;2户觉得勉强可以承受;没有一户觉得缴纳的费用不能承受。 3、在参保的45户村民中,19户村民并没有享受过医疗保险,占总调查人数的42.22%。在享受过的人中,只有38.46%的人对其服务感到非常满意,42.31%的人感到比较满意,19.23%的人感到不满意。 4、在被调查的47户村中有30户认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设置很合理,占被调查户的63.83%;有11户认为设置程序过于复杂,占被调查户的23.40%;有6户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设置不了解,占被调查户的12.77%。 5、在被调查的47户村民中有41户知道身边确实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明显受益的典型事例,占被调查户的87.23%;6户村民表示不知道,占被调查户的12.77%。

2021年浅谈我国医疗卫生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我国医疗卫生体制存在的问题 及对策 欧阳光明(2021.03.07) 摘要:我国当前的医疗体制为国人诟病已久,医疗改革日益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医疗改革亟待破解医疗卫生保障覆盖率低,资源分布不均,基本医疗服务滞后,药费居高不下,看病难,看病贵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将针对目前医疗体制存在的问题对医疗体制改革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关键词:医疗体制;医药分离;医疗腐败 生存权是人最基本的权利。人最重要的是生存,是健康,而与生存和健康联系最紧密的是社会医疗保障。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大力发展医疗事业,努力完善医疗保障制度,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取得了显著进步。但与此同时医疗体制发生了巨大变化,在一些方面取得进展,但是暴露的问题也日益增多。在我国现阶段,社会大众普遍认为看病难,看病贵。当前,医疗改革的一些思路和做法,不符合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基本规律,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医疗卫生的基本需求,因而医疗改革陷入僵局,短期内难以取得大的、突破性的进展。世界卫生组织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联合组建的“中国医疗卫生制度”课题组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从总体上讲是不成功的。医疗改革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世界性难题。纵观国外的医疗卫生制度,与英

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采用社会医疗保险模式相较,我国的医疗卫生的现状已与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不相适应,滞后的医疗卫生事业已经成为影响、制约中国社会和谐发展的瓶颈问题之一,医改难题亟待破解。 一、目前医疗体制存在的问题 (一)医疗服务的公平性下降和卫生投入的宏观效率低下带来了诸如贫困、公众不满情绪增加、群体间关系失衡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多数居民在医疗问题上的消极预期,已经成为导致宏观经济需求不足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公共卫生体系不健全,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医疗机构重复,重大疾病预防控制任务艰巨和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难以应付。在当前正在进行的医疗服务机构改革实践中,“抓大放小”的思路很流行,基于这一导向并基于现行财政体制下部分地区财政负担过重的现实,一些地方开始将基层公立医疗服务机构或改制为企业,或甚至直接出售给私人。这种“抓大放小”的改革思路是有严重问题的,不符合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基本规律。 (三)医疗服务体系不适应群众的健康需求,医疗服务价格混乱导致医疗费用持续攀升,药价虚高,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突出。 (四)医疗卫生管理体制与人民健康需求不适应,医疗效率低下、医疗技术和服务质量问题、药价虚高、医疗腐败等现象备受舆论批评。目前医疗卫生领域受到党内和社会上腐败势力的干扰和影响。比如官商勾结,在医药生产和流通环节谋取私利,甚至搞假医假药;医生收红包,等等。产生这些腐败的原因是相当复杂的,其中之一是由于医疗卫生管理体制不完善,出现制度性的真空和漏洞造成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