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糊精 (3)

合集下载

实验三 薄荷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及检查

实验三 薄荷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及检查

(2)[制法] 称取β-CD 4g置100 mL带塞锥形瓶中,加水50 mL,加热溶解,降温至50℃,滴加薄荷油1 mL,恒温 搅拌2.5 h,有白色沉淀析出,显微镜观察。待沉淀完全 后过滤,用无水乙醇5 mL洗涤3次,至表面近无油迹, 将包合物置干燥器中干燥即得,称重。
(3)[包合物收得率测定]
包合物收得率=
思考与分析
1. 制备包合物时应注意哪些关键操作和问 题?
2. 除本实验采用的方法,还有哪些方法可 以制备包合物,各有何优缺点?
3. 包合物在药物制剂中有何意义?
实验原理
薄荷油是一种祛风药、芳香剂和调味料。用于皮肤黏膜能 产生清凉的感觉,可以减轻不适和疼痛。薄荷油通常在西 方国家用于治疗各种消化不适,可以缓解消化道痉挛。薄 荷油可以制成各种剂型,例如肠衣制剂、口含片、芳香水 剂、软膏和微囊。含有挥发性物质的固体应该有适当地保 护措施以免由于受热和长期储存遭受损失。环糊精包合物 技术可以用于固化挥发性物质。
包合物的量 (g) b CD(g) 薄荷油投入量 (g)
×100%
实验步骤 (待定)
(4)薄层法检查包合物: (1)样品制备:取包合物0.5 g,加入95%乙醇2 mL,振摇后
过滤,得样品A。另取薄荷油2滴,加入95%乙醇2 mL, 混全溶解,得样品B。 (2)制板:取硅胶G和水以1:3的比例研磨、铺板、自然干 燥,置烘箱中105℃活化1小时,备用。 (3)点样:以毛细管吸取样品A和B各10 L,点样。 (4)展开:展开剂为乙酸乙酯-石油醚(15:85)共溶剂系 统。将点样后的硅胶板放入展开槽中饱和5min,再斜行 展开。 (5)显色:喷1%香荚兰醛硫酸液,烘干,比样A、B斑点异 同。
实验原理
薄荷(Metha haplocalyx Brig)是一种广泛用于医药和烹 调的草药。薄荷油是一种从新鲜的薄荷茎叶中用水蒸汽蒸 馏出来挥发油后,再经过冷冻和除去部分薄荷脑之后所得 到的油。薄荷叶中含有大约0.1%~1.0%的挥发油,其最 主要的组分是薄荷脑。中国药典规定薄荷油应符合下列标 准:含酯量,按醋酸薄荷酯计算,不得少于2.0%(w/w) 和不得大于6.5%(w/w);总醇量,按薄荷脑计算,不得少 于50%。

三种环糊精分子量

三种环糊精分子量

三种环糊精分子量摘要:一、环糊精简介1.环糊精的定义2.环糊精的分类二、三种环糊精的分子量1.β-环糊精2.γ-环糊精3.α-环糊精三、环糊精分子量的应用1.在制药领域的应用2.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3.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应用正文:环糊精是一种由葡萄糖分子通过α-1,4-糖苷键和α-1,6-糖苷键连接而成的环状低聚糖。

根据葡萄糖单元的数量和连接方式,环糊精可分为α-、β-、γ-三种。

这三种环糊精在分子量上有所差异,具有不同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一、环糊精简介环糊精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生物大分子,具有良好的水溶性、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等特点。

在生物体内,环糊精起到储能、保护和支撑等作用。

同时,环糊精还具有优良的药物载体制剂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制药领域。

1.环糊精的定义:环糊精是一种由葡萄糖分子通过α-1,4-糖苷键和α-1,6-糖苷键连接而成的环状低聚糖。

2.环糊精的分类:根据葡萄糖单元的数量和连接方式,环糊精可分为α-、β-、γ-三种。

二、三种环糊精的分子量1.β-环糊精:分子量约为750 Da,由7 个葡萄糖单元组成,呈圆柱状结构,具有较大的空腔,可容纳较大分子,如蛋白质和核酸等。

2.γ-环糊精:分子量约为625 Da,由6 个葡萄糖单元组成,呈扭曲的扁平结构,具有较小的空腔,可容纳较小分子,如药物分子等。

3.α-环糊精:分子量约为500 Da,由5 个葡萄糖单元组成,呈线性结构,具有较窄的空腔,主要应用于修饰其他生物大分子,如抗体和酶等。

三、环糊精分子量的应用环糊精具有多种应用,尤其在制药、食品工业和环境保护领域具有重要价值。

1.在制药领域的应用:环糊精作为药物载体,可以提高药物的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减少药物在体内的分布和排泄,从而提高疗效。

此外,环糊精还可以用于制备纳米药物、脂质体和微球等新型给药系统。

2.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环糊精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保鲜性能,可用作食品添加剂,如增稠剂、稳定剂和保鲜剂等。

食品化学习题2

食品化学习题2

一、选择题1.( )是动物体中贮藏的多糖。

A.单糖B.糖原C.还原糖D.淀粉2.下列糖无还原性的是()。

A.葡萄糖B.麦芽糖C.半乳糖D.蔗糖3.( )在疗效食品制造中有特殊用途。

A.速凝果胶B.慢凝果胶C.低甲酯果胶D.全甲酯化聚半乳糖醛酸4.用稀酸处理得到的极细纤维素粉末叫A.半纤维素B.膳食纤维C.微晶纤维素D.羧甲基纤维素5.( )是糖类化合物的最小结构单位B.单糖C.乳糖D.己糖6.哺乳动物乳汁中主要的糖分是( )A.麦芽糖B.蔗糖C.果胶D.乳糖7.葡萄糖、果糖与蔗糖相比有( )的渗透压。

A.较高B.相等C.较低D.以上3者都不是8.多糖是由十个以上到上万个()的衍生物组成的大分子。

A.双糖B.蔗糖C.低聚糖D.单糖9.下列不属于寡糖的是()。

A.纤维二糖B.蔗糖D.果糖10.()是植物体内的贮存物质,也是人类的主要食物成分。

A.乳糖B.核糖C.淀粉D.低聚糖11.D-型糖和( )是相对于单糖的两种对映异构体。

A.L-型糖B.β-型糖C.a-型糖D.葡萄糖12.淀粉在酸或酶的作用下彻底水解,可得到( )。

A.葡萄糖B.果糖C.蔗糖D.脱氧核糖13.淀粉与碘发生非常灵敏的颜色反应,直链淀粉呈(),支链淀粉呈蓝紫色。

A.粉蓝色B.浅蓝色C.深蓝色14.下列不属于改性淀粉的是()A.酸性淀粉B.支链淀粉C.氧化淀粉D.交联淀粉15.人体不能将( )水解为葡萄糖而加以吸收。

A.乳糖B.蔗糖C.纤维素D.淀粉16.下列糖类的水解产物不都是葡萄糖的是()。

A.淀粉B.蔗糖C.纤维素D.麦芽糖二、是非题(在题后括号内打√或x)1.各种糖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2.直链淀粉是D-果糖残基以a-1,4糖苷键连接的多苷链。

()3.淀粉与碘呈色反应的机理是在作用中形成淀粉碘的吸附性复合物。

()4.糖原的结构与支链淀粉极为不同。

()5.环糊精整个分子结构呈现外部疏水、内部亲水性的特征。

( )6.葡萄糖溶于水后时间越长甜度越低。

γ—环糊精溶解度

γ—环糊精溶解度

γ—环糊精溶解度(实用版)目录1.γ-环糊精的概述2.γ-环糊精的溶解度特性3.γ-环糊精溶解度的影响因素4.γ-环糊精在药物传递和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正文1.γ-环糊精的概述γ-环糊精(γ-Cyclodextrin,简称γ-CD)是一种环状糊精,广泛存在于植物细胞壁中,是一种天然水溶性膳食纤维。

由于其特殊的结构,γ-环糊精具有良好的溶解性、稳定性和安全性,被广泛应用于食品、药品和生物医学领域。

2.γ-环糊精的溶解度特性γ-环糊精在水中的溶解度较高,通常情况下,1 克γ-环糊精在水中可以溶解约 50-60 克。

但是,其溶解度受到温度、浓度、搅拌速度等因素的影响。

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γ-环糊精的溶解度会增加;而在更高的温度下,溶解度则可能降低。

此外,增加浓度和搅拌速度也可以提高γ-环糊精的溶解度。

3.γ-环糊精溶解度的影响因素除了上述提到的温度、浓度和搅拌速度,γ-环糊精的溶解度还受到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如:(1)分子结构:γ-环糊精分子中的糖基和羟基等官能团的种类和数量会影响其溶解度。

(2)溶剂性质:极性溶剂对γ-环糊精的溶解度有较大影响,通常极性溶剂的溶解度较高。

(3)其他物质:当与其他物质共同溶解时,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影响γ-环糊精的溶解度。

4.γ-环糊精在药物传递和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由于γ-环糊精良好的溶解性和安全性,其在药物传递和生物医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例如:(1)作为药物载体:γ-环糊精可以包覆药物分子,提高药物的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减少药物在体内的分布和排泄。

(2)用于组织工程:γ-环糊精可以作为生物支架材料,促进细胞生长和组织再生。

(3)在生物成像中应用:γ-环糊精可以作为对比剂,提高成像效果。

总之,γ-环糊精的溶解度及其影响因素对其在药物传递和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药剂学促进透皮吸收技术的机制

药剂学促进透皮吸收技术的机制

药剂学促进透皮吸收技术的机制【作者: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方世平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杨宝玉】摘要目的了解药剂学促进透皮吸收技术的机制。

方法选取国内外有代表性学术期刊中的有关报道进行综述。

结果促进药物经皮吸收的药剂学技术主要包括两大类:一、可逆性改变皮肤结构为主的促透技术:使用透皮吸收促进剂,其促透机理主要有改变皮肤角质层细胞排列,影响皮肤角质层水合作用;对皮脂腺管内皮脂溶解作用;扩大汗腺和毛囊的开口以及使药物在皮肤局部的浓度增加等。

二、改变药物的物理特性如脂质体、传递体和β-环糊精等包封技术,其促透机理主要有水合作用,融合作用,穿透作用,变形作用,渗透压驱动作用及改变药物分配系数等。

结论药剂学促透的机理主要是影响皮肤角质层,作用于皮肤附属器以及改变药物的外在特性使之易透过皮肤,从而提高药物透皮吸收的速率和总量。

药物经皮吸收的独特优点:避免肝脏首过效应和药物在胃肠道的降解;恒速释药,降低药物不良反应等。

近来,国内外研究较多。

经皮给药要达到临床的治疗作用,关键是提高药物的透皮速率和总量。

其方法目前有3种:促进透皮吸收(简称“促透”下同)的物理技术、生化技术和药剂学技术。

本文仅对药剂学促透技术的机制进行阐述。

一、以可逆性改变皮肤结构为主的促透技术:1、促透剂的促透机制主要有以下几种假说:(1 )、改变皮肤角质层细胞排列作用认为促透剂渗入皮肤中,改变皮肤角质层中扁平角化细胞的有序叠集结构,使其类脂质完全流化。

促使药物分子顺利通过。

用扫描电镜观察月桂氮唑酮(Azone)所致小鼠表皮和S-180瘤细胞膜超微结构的改变时,发现皮肤角质层细胞膜屑增加,小疱鼓起,表面裂隙增加,毛囊口周围皮屑脱落,出现裸细胞,并有小黑洞形成。

表明Azone使生物脂质膜的不连续性增大,甚至开裂。

其裂隙增加至0.2~0.5 μm 。

在用薄荷脑对胎儿皮肤作用试验中,用扫描电镜观察到:胎儿皮肤表面绉折增多,表皮细胞间隙由正常的0.86 μm增至2.6 μm。

β-环糊精的合成工艺研究

β-环糊精的合成工艺研究

β-环糊精的合成工艺研究β-环糊精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功能性大分子化合物。

在医药、食品、环保等领域,β-环糊精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目前,β-环糊精的合成工艺已经得到合理的研究和完善,下面就β-环糊精的合成工艺作简单介绍。

β-环糊精的合成方法主要有物理法和化学法两种。

1.物理法β-环糊精的物理法是通过高速离心及烘干的方法将天然β-环糊精进行分离纯化。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无需任何化学试剂,环保且产物纯度高,缺点是工艺复杂、成本高。

2.化学法β-环糊精的化学法有三种,分别是拉曼体系、法军体系和成田体系。

2.1 拉曼体系拉曼体系是一种糖类转化反应法,主要是将葡萄糖和苯胺在低浓度碱水催化下进行反应,生成β-环糊精。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反应条件温和、成本低、易于实现工业化生产,缺点是反应时间长、收率低、中间体易于分解。

法军体系是将β-环糊精生长的晶种悬浮于4-甲基吡咯烷-2-酮(MEP)中再使之热解得到β-环糊精。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收率高、产品纯度高、无需任何催化剂,缺点是操作难度大、需要高温加热后抽换空气等步骤。

成田体系是将对象糖和丙酮在低浓度碱水催化下反应得到金属含氧催化下的β-环糊精合成的方法。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反应速度快、收率高、底物选择范围广、催化剂价格低,缺点是催化反应条件苛刻、对设备要求高。

从以上三种方法来看,成田体系与拉曼体系的反应条件较为温和,具有实用性和工业化生产的优势。

β-环糊精的制备巩固了其广泛的应用前景,特别是在医药、食品、环保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资源。

目前,β-环糊精制备技术已经不断地改善,这为β-环糊精的深入开发和应用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药剂学知识点归纳:包合材料-环糊精

药剂学知识点归纳:包合材料-环糊精

药剂学知识点归纳:包合材料-环糊精药剂学虽然是基础学科,但是很多学员都觉得药剂学知识点特别多,不好复习。

今天就带着大家总结归纳一下药剂学各章节的重点内容,以便大家更好地记忆。

包合材料-环糊精的分类、结构特点、性质及应用包合物中的主分子物质称为包合材料,能够作为包合材料的有环糊精、胆酸、淀粉、纤维素、蛋白质、核酸等。

药物制剂中目前最常用的包合材料是环糊精,近年来环糊精衍生物由于其能够改善环糊精的某些性质,更有利于容纳客分子,研究和应用日趋增加。

环糊精(CYD)是淀粉经环糊精葡萄糖转位酶(由嗜碱性芽孢杆菌产生)作用生成的分解产物,是由6~10个D-葡萄糖分子以萄糖,4-糖苷键连接的环状低聚糖化合物,为水溶性、非还原性白色结晶性粉末。

常见苷键连接、苷键连接、苷键连接三种,分别由6、7、8个葡萄糖分子构成,其立体结构为上窄下宽两端开口的环状中空圆筒状,内部呈疏水性,开口处为亲水性,该结构易被酸水解破坏。

由于这种环状中空圆筒形结构,环糊精呈现出一系列特殊性质,能与某些小分子物质形成包合物。

三种类型环糊精的空穴内径及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别。

它们包合药物的状态与环糊精的种类、药物分子的大小、药物的结构和基团性质等有关。

形成的包合物一般为单分子包合物,即药物包入单分子空穴内,而不是嵌入环糊精的晶格中。

环糊精包合物可以改善药物的理化性质和生物学性质,在药学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三种CYD中YD包合最为常用,已被作为药用辅料收载入《中国药典》。

为常用,分子量1135,为白色结晶性粉末,其空穴大小适中,水中溶解度最小,最易从水中析出结晶,随着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大。

这些性质对于制备为白色结包合物提供了有利条件。

环糊精 电荷

环糊精 电荷

环糊精电荷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环糊精,又称β-环糊精,是一种分子筛,是由七个(1→4)糖苷键连接在一起的葡糖苷环。

环糊精是一种无机物质,其分子结构简单,但是由于其独特的分子结构和物理化学性质,使其在许多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环糊精在化学、生物、医药、食品等领域均有不同的应用,在电化学领域,环糊精的电荷性质备受关注。

环糊精具有从外表看起来是一个空心圆筒的独特结构,内部是一条空间较大、无电荷的隧道。

环糊精的分子中的每一个糖苷单元都带有一个不同程度的电荷,这些电荷的存在使环糊精在水溶液中具有亲水性,并且可以吸附溶液中的离子和带电颗粒。

这种电荷性质使得环糊精在电化学中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在电化学领域,环糊精主要应用在电化学分析、电化学传感器、电化学电极修饰等方面。

由于环糊精具有高度的选择性和亲和性,可以很好地与其他分子相互作用,因此可以作为电化学传感器的识别元素,用于检测环境中微量的离子或分子。

环糊精修饰电极可以提高电极的灵敏度和选择性,应用在电化学催化、药物分析等领域。

环糊精还可以用作电化学材料,在锂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等电化学器件中发挥作用。

环糊精的电荷性质使得其在这些电化学应用中有着独特的优势。

在环糊精的分子中存在着各种电荷,这些电荷可以根据不同场合的需要发生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与其他分子的作用方式。

环糊精的电荷性质还可以使其在电极表面形成电荷层,进一步提高其在电化学反应中的效率和速度。

尽管环糊精在电化学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但是目前对于环糊精电荷性质的研究还比较有限。

在未来的研究中,应该进一步探讨环糊精的电荷对其在电化学应用中的影响,寻找更多基于环糊精电荷性质的新应用方向。

还需要进一步研究环糊精分子中不同位置的电荷对其作用的影响,以及环糊精与其他分子之间的电荷作用机制。

第二篇示例:环糊精(cyclodextrin)是一种由多个葡萄糖单元构成的环状分子,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价值的材料。

药用环糊精生产步入快车道 国际市场年增长3成

药用环糊精生产步入快车道 国际市场年增长3成

药用环糊精生产步入快车道国际市场年增长3成随着环糊精在医药、食品、化妆品及其他行业的应用面不断扩大,其国际市场年增长率将高达20%~30%环糊精是一种在医药工业界用途非常广泛的新型药用赋形剂产品,其最主要用途是作为药物分子的包埋剂。

迄今为止开发出α的环糊精约有七八种,但具有实际工业应用价值的环糊精只有α环糊精、β环糊精和γ环糊精三种。

而在α、β、γ三种构型的环糊精中,以β环糊精最适合作为药用辅料。

β环糊精不仅能将V A、VE等油状药物直接加工成便于压片的粉末剂,还可将一些难溶药物加工成可溶性药物制剂。

更可贵的是,一些有一定毒性的药物分子经β环糊精包埋后可大大降低其毒性,这就为β环糊精在医药制剂业中的推广应用开创了广阔的天地。

日本是全球最早开发生产环糊精的国家,但后来,美国、德国、荷兰和匈牙利等欧美国家的环糊精生产也开始飞速发展,并在产量上与日本分庭抗礼。

据统计,目前全球各种环糊精总产量已超过25万吨,日本约占其中40%份额。

目前日本环糊精总产量在10万~12万吨之间,但其国内相当一部分环糊精产量用于出口,内销可能不到一半。

环糊精还被收录进欧美各国药典。

据不完全统计,西方各国制药厂商已开发上市的含环糊精的制剂产品数量至少有数百种之多,如地塞米松、硝酸甘油缓释片、大蒜油、更昔洛韦、匹罗卡品等。

由此可见,环糊精业已成为国外制药工业界最常用的药用赋形剂之一。

在亚洲,除了日本,中国和韩国也是环糊精生产大国。

我国环糊精生产在近几年发展较快,在亚洲国家中我国环糊精生产规模仅次于日本。

此外,印度也有一些环糊精生产,但规模远小于中日韩。

据简单推算,随着环糊精在医药、食品、化妆品及其它行业的应用面不断扩大,世界环糊精市场一直以超高速增长,国际市场年增长率将高达20%~30%。

产品深开发取得进展由于β环糊精在国际医药市场上非常畅销,我国厂商陆续开发出环糊精的多种衍生新产品,其中最受国际市场欢迎的是“羟丙基β环糊精”。

《中药药剂学》第十三章颗粒剂练习题及答案

《中药药剂学》第十三章颗粒剂练习题及答案

《中药药剂学》第十三章颗粒剂练习题及答案一、A型题1.除另有规定外,颗粒剂辅料的用量不宜超过稠膏量的A.9倍B.8倍C.7倍D.6倍E.5倍2.感冒清热颗粒属于下列哪种颗粒A.混悬性颗粒剂B.水溶性颗粒剂C.泡腾颗粒剂D.块形冲剂E.酒溶性颗粒剂3.有关水溶性颗粒剂干燥的叙述中,错误的为A.湿粒应及时干燥B.干燥温度应逐渐上升C.干燥程度控制水分在2%以内D.干燥温度一般为85~90℃E.可用烘箱或沸腾干燥设备4.下列关于颗粒剂的特点叙述正确的是A.服用剂量较大B.吸收、起效较快C.产品质量不太稳定D.易霉败变质E.不易吸湿结块5.水溶性颗粒剂的制备工艺流程为A.原料药提取—提取液精制—制颗粒—干燥—整粒—包装B.原料药提取—提取液精制—干燥—制颗粒—整粒—包装C.原料药提取—干燥—提取液精制—制颗粒—整粒—包装D.原料药提取—提取液精制—制颗粒—整粒—干燥—包装E.原料药提取—提取液精制—整粒—制颗粒—干燥—包装6.对颗粒剂软材质量判断的经验(软材标准)是A.度适中,捏即成型B.手捏成团,轻按即散C.要有足够的水分D.要控制水分在12%以下E.要控制有效成分含量7.颗粒剂中挥发油的加入方法是A.与稠膏混匀制成软材B.用乙醇溶解后喷在湿颗粒中C.用乙醇溶解后喷于整粒后的干颗粒中D.用乙醇溶解后喷在整粒中筛出的细粉中,混匀后再与其余干颗粒混匀E.以上方法都可以8.按现行版药典规定,颗粒剂的粒度要求是不能通过1号筛和能通过5号筛的颗粒和粉末总和,不得超过A.8.0%B.6.0%C. 9.0%D.15.0%E.12.0%9.按现行版药典规定,颗粒剂的含水量一般控制在A.3%以内B.4%以内C.5%以内D.6%以内E.9%以内10.下列关于制软材的叙述错误的是A.若软材过干,粘性不足,可提高乙醇的浓度B.若软材过软,药料易黏附筛网或成条状,可提高乙醇的浓度C.若软材过干,粉粒过多,可降低乙醇的浓度或加黏合剂D.若软材过黏,可提高乙醇的浓度E.若细粉过多,可降低乙醇的浓度或加黏合剂11.挤出制粒的关键工艺是A.控制辅料的用量B.制软材C.控制制粒的温度D.搅拌的速度E.控制水分12.制备颗粒剂时,稠膏:糖粉:糊精一般为A.1:2:1B.1:3:1C.1:4:1D.1:5:1E.1:6:113.下列关于泡腾性颗粒剂叙述不正确的是A.泡腾性颗粒剂必须控制干颗粒的水分,以免服用前酸碱发生反应B.泡腾崩解剂分为有机酸和弱碱C.泡腾颗粒剂具速溶性D.常制成酸性颗粒和碱性颗粒混合均匀而得E.可选用石炭酸作为崩解剂14.阿胶泡腾颗粒剂在制备过程中,可选用的崩解剂为 A.柠檬酸和碳酸氢钠B.硫酸钠和磷酸C.枸椽酸和硫酸氢钠D.枸椽酸和硫酸钠E.碳酸钠和聚乙二醇15.适用于无糖型、低糖型颗粒剂的制备方法为A.快速搅拌混合制粒B.干法制粒C.挤出制粒D.滚转制粒E.流化喷雾制粒16.颗粒剂的质量检查项目不包括A.粒度检查B.水分检查C.溶化性检查D.不溶物检查E.装量差异检查17.挥发性成分常用的包合材料是A.可溶性淀粉B.糊精C.聚乙二醇D.β-环糊精E.乳糖18.快速搅拌制粒时,为控制粒度的大小可调整A.药物的粉碎度B.搅拌浆叶和制粒刀的转速C.药料沿器壁旋转的速度D.混合时间E.雾化压力19.小青龙颗粒属于下列哪种颗粒A.混悬性颗粒剂B.水溶性颗粒剂C.泡腾颗粒剂D.块形冲剂E.酒溶性颗粒剂20.下列哪项为影响泡腾颗粒剂稳定性的关键因素A.泡腾崩解剂的用量B.泡腾崩解剂的种类选择C.酸、碱性颗粒的制备方法D.颗粒混合的速度E.干燥颗粒的含水量21.湿颗粒干燥温度一般控制为A.100℃以上B.80-100℃C.60-80℃D.60℃以下E.50℃以下22.下列哪种颗粒剂适于糖尿病人服用C.酒溶性颗粒剂D.无糖型颗粒剂E.混悬型颗粒剂23.颗粒剂整粒的目的是A.除去粗大颗粒及细粉使颗粒均匀B.提高稳定性C.提高生物利用度D.便于服用E.减少服用量二、B型题[1~4]A.除去部分杂质,减小颗粒吸湿性作用 B.矫味及黏合作用C.防止挥发性成分散失的作用D.使颗粒遇水后疏松,迅速溶解的作用 E.节约其他赋形剂兼具治疗作用1.糖粉作为赋形剂具有2.水提液用乙醇沉淀具有3.β-环糊精包合具有4.药材细粉作赋形剂[5~8]A.可溶性颗粒剂B.混悬性颗粒剂E.块状冲剂5.由酸性颗粒和碱性颗粒混合制成,遇水产二氧化碳气体6.制颗粒时有不溶性药物细粉加入7.包括水溶性颗粒剂和酒溶性颗粒剂8.系将药材提取物及辅料混匀制粒,用模具压制成块(机压法)即得[9~12]A.沸腾制粒机B.箱式干燥器C.干法制粒D.挤出制粒E.快速搅拌制粒9.用于颗粒干燥10.颗粒外形圆整、大小均匀、流动性好11.颗粒呈带有一定棱角的小块状12.制备颗粒时需制软材,并适于黏性较差的药料制粒[13~16]A.挤出制粒B.整粒C.干燥D.β-环糊精包合E.含水量≤2%13.使颗粒剂均匀的操作方法14.含挥发油的颗粒15.制备时筛网目数应为10~14目16.颗粒干燥程度应为[17 ~19]A.水溶性颗粒剂B.混悬性颗粒剂C.泡腾性颗粒剂D.酒溶性颗粒剂E.块状冲剂17.溶化性检查中要求不得有焦屑等异物的是18.所含有效成分及所加辅料应能溶于白酒19.加水能完全溶解呈澄清溶液的颗粒剂[20 ~23]A.±10%B.±8%C.±7%D.±5%E.±3%20.颗粒剂标示装量为1g及1g以下的装量差异限度为21.颗粒剂标示装量为1g以上至1.5g的装量差异限度为22.颗粒剂标示装量为1.5g以上至6g的装量差异限度为23.颗粒剂标示装量为6g以上的装量差异限度为[24~27]A.β-环糊精B.糖粉C.淀粉D.乳糖E.糊精24.为淀粉水解产物,用量过多导致颗粒过硬的是25.可使液体药物粉末化的是26.吸湿性低、性质稳定的新型颗粒剂辅料27.为可溶性颗粒剂优良赋形剂,并有矫味和粘合作用[28~30]A.加水进行调整B.加辅料或细粉进行调整C.加浸膏粉进行调整D.加高浓度的乙醇进行调整E.加入粘合剂进行调整28.制颗粒软材太干,粘性不足29.制颗粒软材过软30.制颗粒软材过粘三、X型题1.生产中颗粒剂的制粒方法主要有A.挤出制粒B.喷雾干燥制粒C.湿法混合制粒D.塑制法制粒E.滴制法制粒2.颗粒剂的特点是A.吸收、奏效较快B.服用携带方便C.表面积大,质量不稳定D.服用剂量较小E.制备工艺适合大生产3.制备颗粒剂常用辅料为A.糖粉B.糊精C.明胶D.酒精E.可溶性淀粉4.制颗粒主要的方法为A.挤出制粒B.快速搅拌制粒C.流化喷雾制粒D.过筛法E.干法制粒5.有关水溶性颗粒剂干燥注意事项的叙述中,正确的为 A.湿颗粒应及时干燥B.干燥温度应逐渐升高C.颗粒干燥程度适宜控制在5%以内D.干燥温度一般以60~80℃为宜E.可用烘箱或沸腾干燥设备干燥6.颗粒剂按溶解性能和溶解状态可分为A.混悬性颗粒剂B.水溶性颗粒剂C.泡腾性颗粒剂D.酒溶性颗粒剂E.块状冲剂7.下述说法正确的是A.小青龙颗粒提取中采用了双提法B.小青龙颗粒属于混悬型颗粒剂C.小青龙颗粒处方中细辛、桂枝提取挥发油D.处方中白芍、五味子、甘草采用水提醇沉法E.法半夏、干姜采用醇提8.下列哪些可用作泡腾崩解剂A.酒石酸和硫酸钠B.酒石酸和碳酸氢钠C.酒石酸和碳酸钠D.枸椽酸和碳酸钠E.枸椽酸和亚硫酸钠9.颗粒剂的制备工艺过程包括A.制软材B.制颗粒C.干燥D.整粒E.药材的提取10.下述关于酒溶性颗粒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药材多以80%的乙醇提取B.所含有效成分应既溶于水又溶于醇C.一般不能加矫味剂D.药材可采用渗漉法、回流法提取E.制粒、干燥、整粒等工艺与水溶性颗粒剂相同11.下列关于混悬性颗粒剂的叙述正确的是A.处方中含挥发性成分或淀粉较多的药材可粉碎成细粉入药B.处方中的贵重细料药粉碎成细粉入药C.干燥温度一般应在60℃以下D.水冲后形成澄清溶液E.必要时可加入助悬剂12.下述关于颗粒剂质量要求叙述正确的是A.外观应干燥,颗粒大小均匀,色泽一致B.泡腾性颗粒剂遇水应立即产生二氧化面气体并呈泡腾状C.可溶性颗粒剂的溶化性检查应全部溶化,允许有轻微混浊D.颗粒剂无需进行装量差异检查E.不含原生药粉的颗粒剂细菌数不超过1000个/g四、问答题1.颗粒剂制备时,处方药料的提取及精制方法主要有哪些?2.颗粒剂制粒的常用方法主要有哪些?3.简述颗粒剂的含义和分类4.试述颗粒剂制备的关键工艺。

《中药制药技术》试卷5

《中药制药技术》试卷5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普通专科中药类专业《中药制药技术》试卷( 5 )注:将一~四大题的答案涂在答题卡上,答在其他处无效1.下列剂型作用速度最快的是:A.舌下给药 B.口服液体制剂C.透皮吸收D.吸入给药E.肌内注射2.冰片、樟脑等药料应采用的粉碎方法为:A.串油法 B.水飞法 C.加液研磨法 D.串料法 E.混合粉碎3.用Span-60和Tween-60配制HLB值为10.3的乳化剂,两组分重量百分比为A .40% 60% B.24% 76% C .45% 55% D. 30% 70% E. 35% 65%注:(Span-60的HLB值为4.7,Tween-60的HLB值为14.9)4.中药浓缩液直接制成浸膏粉的最好方法是:A.减压干燥B.喷雾干燥C.沸腾干燥D.吸湿干燥E.微波干燥5.口服液的制备工艺流程是:A.提取精制灭菌配液罐装 B.提取精制配液灭菌罐装 C.提取精制配液罐装灭菌D.提取浓缩配液灭菌罐装E.提取浓缩配液罐装灭菌6.下列灭菌法适合于空气灭菌的有:A.干热空气灭菌法B.微波灭菌法C.β射线灭菌法D.γ射线灭菌法E.紫外线灭菌法7.毒性最小可用作静脉注射用的乳化剂是:A.吐温类 B.司盘类C.卖泽类D.苄泽类 E.普流罗尼克8.以胶类做乳化剂时初乳中油(植物油)、水、胶的比例是:A.1:1:1 B. 1:2:1 C. 1:3:1 D.2:4:1 E.4:2:19.药物的有效期是指制剂中主药含量降低A .10%所需时间B .50%所需时间C. 63.2%所需时间D.5%所需时间 E .90%所需时间10.用于滤过除菌的微孔薄膜的孔径应为:A.14umB.5um以上C.1~14umD.0.22um以下E.0.22um以上11.毒剧药材制成酊剂应采用:A.煎煮法B.浸渍法C.渗漉法D.回流法E.水蒸汽蒸馏法12.用单凝聚法制备微囊,加入硫酸铵的作用是:A.作固化剂B.调节PHC.增加胶体的溶解度D.作凝聚剂E.降低溶液的粘性13.止血海绵剂、中药粉针剂最适宜的干燥方法是:A.接触干燥B.沸腾干燥C.冷冻干燥D.红外线干燥E.微波干燥14.润湿、糜烂性的、有大量渗出液的皮损宜选用哪种基质:A.油溶性、B.O/W型乳剂基质C.W/O型乳剂基质D.水溶性基质E.凡士林+羊毛脂+液状石蜡15. -环糊精,它连接的葡萄糖分子数是:A.5 B.6 C.7 D.8 E.916.可作为复凝聚法制备微囊的囊材为A.阿拉伯胶-海藻酸钠B.阿拉伯胶-桃胶C.桃胶-海藻酸钠D.明胶-阿拉伯胶E.桃胶-白及胶17.下列药物可装入胶囊的有:A.药物水溶液 B. 易风化的药物 C. 药物稀醇溶液 D.刺激性强的药物 E.药物油溶液18.增溶作用是由于表面活性剂()作用A.形成氢键B.形成络合物C.形成胶团D.形成多分子膜E.分子亲油基团19.水提醇沉法不能除去的杂质有:A.粘液质 B .蛋白质 C.鞣质 D. 淀粉 E.叶绿素20.下列能引起溶血现象的输液是:A. 0.9% NaCL B. 3%glu C. 10%glu D. 5% glu E. 1%NaCL21.脂肪乳剂输液中含有甘油2.5%(g/ml),它的作用是:A.保湿剂B.增粘剂C.溶媒D.等渗调节剂E.药物22.除另有规定外,中药糖浆剂一般含糖量应不低于:A.60% (g/ml)B. 67.42% (g/g)C. 85%(g/ml)D.45% (g/g)E.45% (g/ml)23.下列蒸汽中,穿透力较强的是:A.湿饱和蒸汽 B.不饱和蒸汽 C.过热蒸汽 D.饱和蒸汽 E.流通蒸汽24.不属于物理化学靶向制剂的是:A.磁性制剂B .PH敏感的靶向制剂C.靶向给药乳剂D.栓塞靶向制剂E.热敏靶向制剂25.冰硼散的制备可采用下列何法:A.等量递增法 B.打底套色法 C.倍研法 D.单研法 E.水飞法26.片剂包糖衣的顺序是:A.粉衣层→隔离层→糖衣层→有糖色衣层B.糖衣层→粉衣层→有色糖衣层→隔离层C.隔离层→粉衣层→糖衣层→有色糖衣层D.隔离层→糖衣层→粉衣层→有色糖衣层E.粉衣层→糖衣层→隔离层→有糖色衣层27.可用作超临界流体的气体很多,其中最为常用的是: A.乙烯 B. CO2 C. O2 D.N2 E. CO28.1~2ml注射剂及不耐热的品种宜采用的灭菌方法为:A.热压灭菌B.流通蒸汽灭菌法C.干热灭菌法D.紫外线灭菌法E.低温间歇灭菌29.黑膏药的基质是:A.植物油 B.脂肪酸铅盐 C.铅丹 D.橡胶 E.松香30.生活中被广泛用作洗涤剂的表面活性剂是:A.硬脂酸三乙醇胺皂B.土耳其红油C.月桂酸钠D.十二烷基苯磺酸钠E.吐温(1~4题)A溶液型药剂 B胶体溶液型药剂 C混悬液型药剂 D 乳浊液型药剂 E混合分散体系1.聚维酮碘溶液的分散体系属于() 2.硼酸甘油的分散体系属于()3.石灰擦剂的分散体系属于()4.炉甘石洗剂的分散体系属于()(5~8题)A亚硫酸氢钠 B磷酸氢二钠C苯甲醇D葡萄糖E卵磷脂5.抗氧剂()6.PH调节剂()7.抑菌剂()8.止痛剂()(9~12题) A油脂类 B类脂类 C烃类 D硅酮类 E纤维素衍生物9.凡士林属于() 10.羊毛脂属于() 11.豚脂属于()(12~14题) A 软材太干 B软材过多 C软材过少 D软材过粘 E软材过软12.制粒时软材粘结形成团块不易压过筛网的原因()13.制粒时软材通过筛网后呈疏松的粉粒或细粉过多的原因()14.制粒时颗粒成条状的原因()(15~17题)下列赋形剂可以改善片剂压片时很多性质A稀释剂 B吸收剂 C粘合剂 D崩解剂 E润滑剂15.当药粉粘性不足,制粒困难时需加入() 16.当主药剂量小于0.1g,制片困难时需加入()17.当为提高片剂的生物利用度时需加入()(19~20题)A.碘化钾 B.滑石粉 C.羧甲基纤维素钠 D.甘油 E.枸橼酸盐18.复方碘口服溶液中助溶剂是() 19.混悬型药剂中的絮凝剂() 20.薄荷水中的助滤剂是()1.影响浸提的因素有:A.药材粒度B.药材成分C.浸提温度、时间D.浸提压力E.溶剂用量2.在浸提时创造最大浓度差的方法有A.提高浸提温度B.适时更换新溶剂 C.煎煮浸提时加强搅拌D.采用强制循环E. 用浸渍法浸提时应时常搅拌3.注射剂产生疼痛的原因有:A.因加入苯甲醇B.渗透压不适C.鞣质未除尽D. 有效成分本身的刺激E. PH值不适4.下列情况者,可用熔合法制备软膏的有: A.基质的熔点相同 B.主药可溶于基质 C.药材须用基质加热提取有效成分D.主药不溶于基质 E .基质的熔点不同5.片剂制颗粒的目的是:A.加快崩解B.避免粉末分层C.避免细粉飞扬D.减少细粉吸附容存的空气E.增加物料的流动性6.渗漉法适用于:A. 粘性的药材 B. 无组织结构及易膨胀的药材C. 制备高浓度的制剂D. 有效成分含量低的药材 E.贵重药材、毒剧药材7.下列剂型中,属于含醇浸提药剂的有:A.颗粒剂B.糖浆剂 C. 酒剂 D.酊剂 E.流浸膏剂8.热原的基本性质包括:A.耐热性B.滤过性C.水溶性D.不挥发性E.被吸附性9.紫外线灭菌不可用于:A.物体表面灭菌B .空气灭菌C.蜜丸灭菌D.安瓿灭菌E.油脂的灭菌10.单糖浆的作用有:A. 矫味剂 B. 助悬剂C. 包衣的黏合剂 D.药用糖浆剂的原料E.芳香剂2.只要输入体内的不是等渗溶液,就一定会出现溶血现象。

第三章 环糊精包合物

第三章 环糊精包合物


客分子可以是整个被包合,也可以是分子的一 部分或某些官能团被包合。

2、CYD的性质
3、环糊精衍生物
亲水性CYD衍生物
疏水性CYD衍生物
两亲性CYD衍生物
结构修饰
理化性质 (1)甲基化环糊精 水溶性环糊精,溶解度比母体CYD高,


表面张力都下降, 对酸稳定度是二甲基化后增加,三甲基后多减 少,
(4)CYD聚合物

两个以上的环糊精单元结构, 无定形易溶的优点,水溶性大于β-CYD。
(5)疏水性CYD衍生物

羟基被氢、乙基或酰基取代的衍生物,
乙基-β-CYD,DE- β-CYD,TE- β-
CYD,CME- β-CYD。
(6)离子型CYD衍生物 羧基-CYD衍生物硫酸酯或磺烷基醚型衍生物, 在较大pH范围内,具有较大的溶解度。
5、其他方法
五、环糊精包合物的验证
1、显微镜法和电镜法
2、相溶解度法(phase solubility diagram)

确定包合物的形成,评价包合物溶解性能。 绘制药物溶解度-CYD浓度的曲线,由斜率求得 包合物平衡常数。

3、薄层色谱法
4、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可用于求得包合物的
稳定常数。
第三章 环糊精包合物
一、概述 二、环糊精及其衍生物的结构和性质 三、包合物的形成和包合作用
四、制备方法
五、包合物的验证
六、质量评价
七、应用与举例
一、概述



环糊精包合物(cylodextrins inclusion compound)是指药物分子被包含或嵌入环糊 精的筒状结构形成的超微粒分散物。 主分子(host molecule):具有包合作用的环 糊精分子。 客分子(guest molecule):被包合到主分子中 间的药物分子。

环糊精的改性及其在催化碳-碳偶联反应中的应用

环糊精的改性及其在催化碳-碳偶联反应中的应用

环糊精的改性及其在催化碳-碳偶联反应中的应用环糊精的改性及其在催化碳-碳偶联反应中的应用引言:环糊精是一种具有草酸酯骨架的环状寡糖分子,由α-(1,4)糖苷键连接起来。

它具有中空的结构和良好的水溶性,在生物学、化学以及材料科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尤其是在催化碳-碳偶联反应中,通过对环糊精进行改性可以进一步提高其催化性能,使其在有机合成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一、环糊精的改性方法环糊精的改性方法主要包括物理法和化学法两种。

物理法主要是通过溶剂热处理、超声波辐射等方式,使环糊精的结构发生改变,从而提高其催化活性。

化学法则是通过引入一些基团或金属离子等改变环糊精的分子结构,使其在反应中起到更好的催化作用。

1. 物理法:物理法改性是一种简单快速的改良方法,可以通过溶剂热处理、超声波辐射等方式来实现。

溶剂热处理是将环糊精溶解在适当的有机溶剂中,然后通过高温处理,使其发生结构变化,从而提高其催化活性。

超声波辐射则是通过将环糊精溶解在溶剂中,然后通过超声波的作用使其分子结构发生改变,进而提高其催化性能。

2. 化学法:化学法是通过在环糊精分子中引入基团或金属离子等改变其分子结构,从而提高其催化活性。

常用的化学改性方法包括酯化、硅化、硝基化等。

酯化是在环糊精分子中引入酯基,通过酯基的存在提高其催化活性。

硅化是在环糊精分子中引入硅基,从而提高其催化活性。

硝基化则是在环糊精分子中引入硝基,改变其结构,提高其催化性能。

二、环糊精在催化碳-碳偶联反应中的应用环糊精作为一种强大的催化剂,在催化碳-碳偶联反应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环糊精不仅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还具有良好的环境适应性和高效催化性能。

1. 碳-碳键形成反应:环糊精可以催化碳-碳键形成反应,例如亚甲基化反应、醇缩合反应等。

在亚甲基化反应中,环糊精可以用作催化剂催化亚甲基的转移,从而实现碳-碳键的形成。

在醇缩合反应中,环糊精可以用作催化剂促进醇分子之间的反应,形成新的碳-碳键。

固体分散体题目及答案

固体分散体题目及答案

固体分散体、微囊练习题:一、名词解释1.固体分散体:是指药物以分子、胶态、微晶或无定形状态,分散在一种载体物质中所形成的药物 -载体的固体分散体系。

2.包合物:是一种分子被包藏在另一种分子的空穴结构内形成的超微粒分散物。

3.微囊:是利用天然或合成的高分子材料(囊材)作为囊膜,将固体或液体药物(囊心物)包裹而成微型胶囊。

二、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以下应用固体分散技术的剂型是DA.散剂B.胶囊剂C微丸口滴丸E贴片2.下列有关环糊精叙述中,错误的是AA.环糊精是由环糊精葡萄糖转位酶作用于淀粉后形成的产物B是水溶性、还原性白色结晶性粉末C.是由6-10个葡萄糖分子结合而成的环状低聚糖化合物D.结构为中空圆筒型E.其中以B-环糊精溶解度最小3.以下利用亲水胶体的盐析作用制备微囊的方法是AA.单凝聚法B.复凝聚法C.溶剂-非溶剂法D.界面缩聚法E.喷雾干燥法4.用B-环糊精包藏挥发油后制成的固体粉末为BA.固体分散体B.包合物C.脂质体口彳微球E.物理混合物5.包合物制备中,B-环糊精比a-环糊精或Y-环糊精更为常用的原因是BA.水中溶解度最大B.水中溶解度最小C.形成的空洞最大D.分子量最小E.包容性最大6.固体分散体中药物溶出速率快慢顺序正确的是DA.无定型 > 微晶态 >分子状态B.分子状态>微晶态 > 无定形C.微晶态 > 分子状态>无定形D.分子状态>无定形 > 微晶态E.微晶态 > 无定形 >分子状态7.下列哪种材料制备的固体分散体具有缓释作用CA . PEG B.PVP C . EC D .胆酸E .泊洛沙姆1888.固体分散体存在的主要问题是AA.久贮不够稳定B.药物高度分散C.药物的难溶性得不到改善D.不能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E.刺激性增大9.0-环糊精结构中的葡萄糖分子数是CA.5个B. 6个C. 7个D. 8个E. 9个10.制备固体分散体,若药物溶解于熔融的载体中呈分子状态分散者则为BA.低共熔混合物B.固态溶液C.玻璃溶液D.共沉淀物E.无定形物11.以下属于可生物降解的合成高分子材料为AA.聚乳酸B.阿拉伯胶C.聚乙烯醇D.甲基纤维素E.聚酰胺12.单凝聚法制备微囊时,加入硫酸钠水溶液的作用是AA.凝聚剂B.稳定剂C.阻滞剂D.增塑剂E.稀释剂13.以下有关微囊的叙述中,错误的是ED.在液相和气相中进行E.都可以17 .下列有关囊材的要求中,不正确的为BA.无毒、无刺激性B.能与药物缩合有利于囊的稳定性C.有适宜的粘度、渗透性、溶解性等D.能与药物配伍E.有一定的强度及可塑性,能完全包裹囊心物18 .以下方法中,不是微囊制备方法的是EA.凝聚法B.液中干燥法C.界面缩聚法D.改变温度法E.薄膜分散法19 .单凝聚法制备明胶微囊时,降低温度的目的主要是CA.凝聚 3.囊心物的分散 C.胶凝 D.粘连 E.固化20 .下列关于包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BA. 一种分子被包嵌于另一种分子的空穴中形成包合物B.包合过程属于化学过程C.客分子必须与主分子的空穴形状和大小相适应D.主分子具有较大的空穴结构E. 包合物为客分子被包嵌于主分子的空穴中形成的分子囊21.以下关于固体分散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A.药物与乙基纤维素为载体形成固体分散体可使药物的溶出加快B.乙基纤维素作为载体,可使水溶性药物的溶出减慢C.有些载体具有抑晶性,药物在其中以无定形状态分散,形成共沉淀物D.使用疏水性载体制备固体分散体可使药物具有缓释作用E.PEG 类可作为固体分散体的载体22.以下有关固体分散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BA.固体分散体存在老化的缺点B.共沉淀物中药物以稳定型晶形存在C.固态溶液中药物以分子状态分散D.固体分散体可促进药物的溶出E.简单低共熔混合物中药物以微晶存在(二)配伍选择题(备选答案在前,试题在后;每组均对应同一组备选答案,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 案;每个备选答案可重复选用,也可不选用。

《中药药剂学》第十八章中药制剂的稳定性练习题及答案

《中药药剂学》第十八章中药制剂的稳定性练习题及答案

《中药药剂学》第十八章中药制剂的稳定性练习题及答案一、A型题1.某药物分解被确定为一级反应,反应速度常数在25℃时k为6×10-6(h-1),则该药物在室温下的有效期为A.1年B.1.5年C.2年D.2.5年E.3年2.某药物属一级反应分解,在室温下k=5.3 ×10-5(h-1),则其在室温下的半衰期为A.1年B.1.5年C.2年D.2.5年E.3年3.以下关于药物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调节pH可延缓药物水解B.降低温度可延缓药物水解C.药物含量降低50%时间称为半衰期 D.药物制剂的分解反应以一级反应(包括伪一级反应)最为常见E.经典恒温法系将药品置室温下连续放置3个月考查其初步稳定性方法4.有关药物化学反应半衰期的正确叙述为 A.药物在特定温度下效价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B.药物溶解一半所需要的时间C.药物分解10%所需要的时间D.药物在体内消耗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E.药物溶解10%所需要的时间5.对用留样观察法测定药剂稳定性的论述中,哪一条是错误的A.需定期观察外观性状和质量检测B.样品分别应放置在3~5℃、20~25℃、33~37℃观察和检测 C.分光照组和避光组,对比观察和检测D.此法易于找出影响稳定性因素,利于及时改进产品质量E.其结果符合生产和贮存实际,真实可靠6.下列哪个药物最易水解A.亚硝酸乙酯B.阿托品C.穿心莲内酯D.苦杏仁苷E.洋地黄酊7.根据Van′t Hoff经验规则,温度每升高10℃,反应速度A.提高2~4倍B.减低2~4倍C.提高4~6倍D.减低4~6倍E.不变8.药物的有效期是指A.药物降解到10%所需的时间B.药物降解10%所需的时间C.药物溶出10%所需的时间D.药物吸收10%所需的时间E.药物消除10%所需的时间9.可预测药剂在室温条件下稳定性的试验是A.常规试验B.留样观察C.长期试验D.光照试验E.经典恒温试验10.根据Arrhenius方程以1gK对1 /T作图得一直线,斜率为A.-E/(2.303R)B.-k/(2.303R)C.-E/(2.303T)D.-k/(2.303T)E.-E/(2.303RT)11.经典恒温法的实验原理是基于A.物理动力学理论B.非线性动力学理论C.霍夫曼动力学理论D.药物动力学理论E.化学动力学理论12.零级速率常数的单位为A.[浓渡]·[时间]B.[浓度] -1C.[浓度]·[时间]-1D.[时间]·[浓度]-1E.[时间]-113.酯类药物最易产生的降解反应是A、氧化B、还原C、水解D、脱酸E、异构化14.经典恒温法预测药物稳定性叙述错误的是A.以药物浓度或浓度的对数对时间作图,可判断反应级数B.以1gC对t作图得一直线,则为零级反应C.温度每升高10℃,反应速率增大约2~4倍D.根据Arrhenius方程以1gK对1 /T作图得一直线,可计算出活化能EE.由1gK-1/T直线,取1/T 为1/298,可求K25℃并预测室温下有效期15.关于中药制剂的稳定性叙述错误的是A.许多酯类药物常受H+或OH-催化水解,在多数在碱性溶液中更不稳定B.介电常数低的溶剂将降低药物分解速度,加入乙醇可防水解C.加入表面活性剂可使稳定性增加D.微量金属离子对自氧化反应有抗氧化作用E.药物的吸湿,取决其临界相对湿度(CRH)的大小16.关于影响化学反应速度影响因素叙述错误的是A.苷类在稀酸可酶的作用下易水解B.酰胺类一般比酯类易水解C.不需要其他氧化剂参与,仅需少量氧在室温下即能自发引起的反应称“自氧化应反”D.含水量高或制剂易吸湿,则其中易水解的药物加速水解E.光线可加速药物的氧化、水解等17.关于新药稳定性试验的基本要求叙述错误的是A.加速试验和长期试验应采用3批中试以上规模样品进行,包装材料和封装条件应与拟上市包装一致B.供试品的质量标准应与基础研究及临床验证所使用的一致C.影响因素试验可采用一批小试规模样品进行D.考察项目可分为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等几个方面E.各种剂型在统一固定的温度、湿度、光照等条件下进行18.稳定性的影响因素试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将原料置适宜的密封容器B.疏松原料药摊成≤10 mm厚的薄层 C.一般原料药摊成≤5mm厚的薄层D.对于固体制剂产品,采用除去内包装的最小制剂单位,分散为单层E.影响因素试验一般包括高温、高湿、强光照射试验二、B 型题[1~4]A.吸潮B.晶型转变C.水解D.氧化E.风化1.酯类药物易2.具有酚羟基的药物易3.苷类药物易4.中药干浸膏粉易[5~8]A.0.1054/kB.0.693/kC.药物降解50%所需的时间D.药物降解10%所需的时间E.药物降解90%所需的时间5.药物的有效期是指6.药物的半衰期是指7.药物半衰期与反应速度常数k的关系8.药物有效期与反应速度常数k的关系[9~11]A.伪一级反应B.零级反应C.一级反应D.二级反应E. A和C9.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一次方成正比是10.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无关,而受其他因素影响的反应称11.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二次方成正比是[12~16]A.可不要求相对湿度B.25%±2℃、RH60%±5%的条件下进行试验C.30±2℃,RH65%±5%条件下进行试验D.40℃±2℃、RH75%±5%条件下进行试验E.40℃、RH20%±5%的条件下进行试验关于制剂的加速试验:12.若供试品按一般制剂条件试验,不符合质量标准要求或发生显著变化,则在13.对温度特别敏感药物制剂其加速试验可14.膏药、胶剂、软膏剂、凝胶剂、眼膏剂、栓剂、气雾剂等宜直接采用15.对于包装在半透性容器的药物制剂如塑料袋装溶液等,则应在16.对采用不可透过性包装的液体制剂,如合剂、注射液等的稳定性研究[17~20]A.防止吸潮B.延缓水解C.防止氧化D.增加光敏感药物稳定性E.降低反应速度17.充惰性气体可以18.将溶剂由水换为乙醇可以19.浸膏片用疏水性材料包衣可以20.采用棕色瓶包装可以[21~24]A.延缓水解的B.防止药物氧化C.制备稳定的衍生物的方法D.改进药物剂型的方法E.改进生产工艺的方法21.药物制成盐类、酯类、酰胺类属于22.采用直接压片或包衣工艺属于23.调节pH、降低温度、改变溶剂、制成干燥固体属于24.降低温度、避光、驱逐氧气、添加抗氧剂、控制微量金属离子属于[30~34]A.长期试验B.加速试验C.强光照射试验D.高湿试验E.高温试验25.于25℃、RH92.5%±5%条件下放置10天,在0、5、10天取样检测26.一般于40℃±2℃、RH75%±5%条件下试验,于第0、1、2、3、6个月末取样检测27.于照度为4500lx±500lx条件下放置10天,在0、5、10天取样检测28.在25℃±2℃、RH60%±10%条件下,分别于0、3、6、9、12、18个月取样检测29.一般于60℃条件下放置10天,于0、5、10天取样检测[30~32]A.平衡吸湿量B.临界相对湿度C.相对湿度D.绝对湿度E.吸湿速度30.当提高相对湿度的某一值时,吸湿量迅速增加,此时的相对湿度称为31.样品于一定相对湿度下,达到平衡状态以后的吸湿量称32.空气中水蒸汽分压与同温度下自由水的蒸气压之比三、X型题1.药物不稳定时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是A.产生有毒物质B.造成药品以次品降价销售C.造成服用不便,剂量不准D.外观发生变化,如变色、沉淀、混浊等E.疗效下降或失效2.贮存条件对药物制剂稳定性的影响包括A.温度B.光线C.空气(氧)与金属离子D.包装材料E.湿度和水分3.下列哪些药物易水解A.酚类B.酯类(包括内酯)C.萜类D.酰胺类E.苷类4.下列哪些药物易氧化A.多酚类B.烯醇类C.芳胺类D.酰胺类E.挥发油5.制剂中药物化学降解途径有A.水解B.氧化C.聚合D.挥发E.变性6.处方因素对稳定性的影响有A.制备工艺B.溶剂C.pHD.表面活性剂E.基质或赋形剂7.影响化学反应速度的因素有A.浓度B.温度C.pHD.光线E.水分8.影响中药制剂稳定性的因素有A.化学方面B.物理学方面C.生物学方面D.处方组成与制剂工艺E.贮藏条件9.改进药物剂型或生产工艺以增加制剂稳定性的方法有A.液体制剂固体化B.制成注射用无菌粉末C.制成微囊或用环糊精制成包合物D.可采用直接压片、干法制粒等E.包衣工艺10.制剂稳定性的影响因素试验包括A.高湿试验B.长期试验C.高温试验D.加速试验E.强光照射试验11.稳定性试验包括A.影响因素试验B.室温试验C.加速试验D.长期试验、E.恒温试验12.稳定性试验可选用一批小试规模样品的是A.长期试验B.加速试验C.强光照射试验D.高湿度试验E.高温试验13.含干浸膏的中药固体制剂的防湿措施,可选用的有A.采用防湿包衣B.加入适宜的辅料或制颗粒C.采用水醇法除去水溶性胶质、粘液质、蛋白质等杂质D.采用或防潮包装或吸水剂E.降低制剂含水量,使其低于0.5%14.延缓药物水解的方法有A.调节PHB.降低温度C.改变溶剂D.制成干燥固体E.避光15.防止氧化的方法A.降低温度B.避光C.通入惰性气体D.加热煮沸驱氧E.调节pH四、名词解释1.有效期2.临界相对湿度五、简答题1.举例说明哪些药物易水解,制剂中延缓水解的方法有哪些?2.影响中药制剂稳定性的因素及解决办法?3.简述稳定性试验应注意的问题。

β-环糊精质量标准

β-环糊精质量标准

β-环糊精质量标准1 目的:明确β-环糊精的质量标准,保证β-环糊精质量。

2 范围:本标准适用于β-环糊精的质量控制。

3 责任人:QA、QC、物料部。

4 内容4.1 感官要求感官要求应符合表 1 的规定。

表 14.2 环状糊精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要求。

表 25 试验方法本标准所用试剂和水在未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指分析纯试剂和GB / T6682 规定的三级水。

试验中所用标准溶液、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制剂和制品在未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按GB / T601、GB / T602和GB / T603的规定制备。

试验中所用溶液在未注明用何种溶剂配制时,均指水溶液。

5.1 鉴别5 .1 . 1 比旋光度试验称取试样1g溶解于100mL水中,按GB / T613规定的方法测定,比旋光度应在+160°~+164°5 .1 . 2 色谱试验在β-环状糊精含量测定试验中,试样溶液色谱图的主峰保留时间应和标准溶液色谱图的主峰保留时间相一致。

5.2 β -环状糊精含量(以干基计)的测定5. 2. 1 试剂和材料5. 3. 1. 1 甲醇:色谱纯。

5. 3. 1. 2 水: GB / T6682 规定的一级水。

5. 3. 1. 3 β-环状糊精标准品:纯度≥99% 。

5. 3. 1. 4 内标液: 20mg / mL 丙三醇溶液,经0.45μm微孔滤膜过滤。

5. 3. 2 仪器和设备高效液相色谱仪:配备示差折光检测器。

5. 3. 3 参考色谱条件5. 3. 3. 1 色谱柱:以键合氨基丙基硅氧烷为填充剂的10μm多孔硅胶色谱柱(ϕ4.6mm×25cm ),或其他等效的色谱柱。

5. 3. 3. 2 流动相:水+ 甲醇=94+6 。

5. 3. 3. 3 柱温: 30℃。

5. 3. 3. 4 检测器温度:35℃。

5. 3. 3. 5 流速: 1. 5mL / min 。

5. 3. 3. 6 进样量: 50 μL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甲基环糊精的制备
倍他环糊精和取代基试剂反应生成甲基化倍他环糊精,这属于甲基醚化反应,反应在碱性条件下进行。但是由于位阻的影响,一般在二位和六位进行反应,很少在三位进行反应。一般情况下,反应产物随机甲基化衍生物的混合,因此也叫做部分甲基化环糊精。环糊精甲基化提高了其在水中的溶解度。其中MCD在水中溶解度随着取代的升高而增加。但是甲基化的环糊精的溶解度则是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很快下降。甲基化的环糊精还具有低吸湿性和高的表面活性。环糊精甲基化仍具有大的包接性。环糊精表面引入基团后,改变了其物理性质,其结构也发生了变化。甲基化环糊精有立体选择性,客体分子进入甲基化环糊精分子洞的基团和几何位置不同于进入母体环糊精分子洞,这是因为甲基化的结果使得环糊精的结构扭曲的更厉害,空间位阻增大。部分甲基化环糊精很容易产生,适合工业上的应用。用微波法制成甲基化环糊精具体步骤是:将环糊精和硫酸二甲酯搅拌6h,加浓氨水,放置过夜。用盐酸中和。用氯仿萃取三次,合并用水进行洗涤,过滤,蒸出溶剂,用少量的甲醇溶解,浓缩,减压干燥,得到透明玻璃状固体,研磨得到白色粉末产品。还有一种方法是向含有氧化钡和氢氧化钡的环糊精二甲亚砜溶液中滴加碘甲烷制备得到甲基化环糊精,但是这种方法毒性比较大,已经被淘汰。目前基本采用的方法是用倍他环糊精使用前用水重结晶,恒温下干燥。二甲亚砜干燥,减压蒸馏。加入倍他环糊精,搅拌,使其充分溶解,再加入氰化钠,氮气条件下进行搅拌,滴加氯甲烷,搅拌五个小时,冷却至室温,停通氮气,加入适量的乙醇反应剩余的氰化钠。再萃取出去乙醚,经硅胶柱分离得到产品。
甲基环糊精的分析检测技术
甲基环糊精的分析检测有几种。红外色谱法是将少量的甲基环糊精产品和溴化钾混合,经过粉碎,压片后在红外光谱仪上进行检测。与母体环糊精对比,可以定性测定甲基环糊精的形成和结构变化。表明在3200-3700cm-1处的羟基吸收明显减弱,这是由于甲基的引入打开了环糊精的分子内氢键所致。通过峰值的分析证明有甲基的存在,还可判断环糊精单糖基的基本骨架结构没有变化。薄层色谱可以对甲基环糊精进行定性或者分离纯化,操作需要有相应的标准品进行对比。将甲基环糊精,母体环糊精和甲基环糊精标样溶解后在硅胶薄层班上进行点样。部分甲基化环糊精展开后为一系列不同取代度的组分,取代度越大,展开的距离越长。相同的取代度展开距离相同,但不代表是单纯的一种化合物。也有可能是取代基的相对位置不同的异构体。热分析法主要是环糊精和衍生物可以用热重法进行分析,用AL2O3为参照物,缓慢升温,在同步热分析仪上得到图表,从而了解环糊精的热动力学,降解的温度,和热稳定性的变化。取代度的测定法主要是由吡喃型葡萄糖单元构成的倍他环糊精上的分子结构为基础。环糊精衍生物的取代基数目对其性能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准确测定器平均取代度有很重要的意义。目前普遍采用的汗死用等离子吸收质谱的方法测定甲基环糊精的平均取代度。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环糊精在医药和分离分析技术的应用
环糊精可以和许多药物形成含有非共价键的复合物,这是其独到的地方。但是其自身也有许多缺点,因此需要对其进行很多方面的改良。将环糊精用物理混合物,共价键结合作为交联剂的形式加入到聚合物的给药系统中,能改变给药机制,这可以是体系得到较好的释药效果。用于医药的环糊精聚合物极易溶于水,适合长期服用,没有发现有毒性或者是免疫原性,而且可以制备出电中性,正电性,和负电性的聚合物。这些聚合物能和小分子的药物结合,还可以和核酸这些大分子药物很好的进行包合。小分子的药物通过结合而已增加药物的溶解性,提高其稳定性,降低毒副作用,改善药代动力学特征。这些和被动的药物载体不一样,聚合物对生理和微环境条件有不同的反应,因此能设计出使得药物在合适的时间和部位进行作用。通过聚合物向靶细胞表面受体作用,使药物被靶细胞向细胞或者组织吸收。环糊精和环氧氯丙烷交联得到的聚合物,具有高度的水溶性,可以用来增加水溶性药物的溶解度,溶解速率和提高生物利用度。通常情况下,其作用效果比环糊精单体要好的多。当分子量大时使其不能溶解时,此时环糊精聚合物能表现出很强的溶胀和亲水性能,同时也能和许多药物形成复合物,也能增加药物的溶解性能。对分离分析技术环糊精分子的空腔尺寸能和客体分子进行匹配,空腔中的羟基可以和客体分子形成氢键,内腔的疏水特性可包合脂溶性分子。因此,它对有机分子有进行识别和选择的能力,这已经被应用于各种色谱和电泳方法中,用来分离各种异构体和对映体。
环糊精聚合物在工业上和环保上的应用
在工业上,一些调味香料和化妆品中的香精成分容易挥发,利用环糊精改良的淀粉高吸水树脂,有很好的吸附香精的性能。长期以来,环糊精聚合物广泛被应用于食品添加剂,调味品,和化妆品中。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德国的某公司生产出活性环糊精,通过侵染,轧染等工艺,固定到纤维素的表面。这种活性环糊精,可以修饰纤维素,淀粉,明胶的高分子材料,也可以修饰聚酯,聚酰胺聚丙烯等合成纤维,因此,若对其进行处理,则可以制造有香味,防腐,保湿等各种功能的纤维材料。已经开发的包结角鲨烷纤维制品,即使反复的洗涤,依然有保湿的功能。要想将环糊精的性质结合到纺织品材料商,就必须将环糊精分子持久的结合在纤维的表面上。适当的取代基的环糊精可以固定在各种聚合物上。种种环糊精的固定过程可比喻为在不同的纺织材料的染色。在纤维上的环糊精的分子可以用于香精的贮藏,可用香精的生产商,纺织品的消费者将他们放入。湿的或者干的纺织品可用香精溶液喷洒。经过处理的纺织品在干燥状态下,香料的分子为环糊精所包埋,就可以使它们保持很长时间。这主要是因为其蒸气压被降低的缘故。即使在很高的温度下,芳香分子也不会加速挥发。汗水中的有机物更能包合。因为其空腔在洗涤后,可重新进行填充。通过固定的环糊精的包合。这些物质的包合,试用于床单等家用纺织品,这是因为芳香的释放常常和平静的效果联系在一起。用环糊精处理的纺织品在正常的洗涤过程中,包合的有机物可能同脏污一同被清除,然而,因为环糊精又固定作用,它可以继续保留在纺织品上,可以继续用来生香。由于环糊精又从气体和液体中捕获有机分子或其他金属离子的能力,含有环糊精的聚合物在环境监测和废水的处理方面等有重要的应用。
环糊精聚合物交联合成方法
环糊精聚合物是指将环糊精分子以化学键的方式或者通过物理的方法将其分子形成含有多个环糊精单元的高分子衍生物。这种聚合物可以保持环糊精的识别能力,又有比较好的机械强度,稳定性好,环糊精空腔和聚合物网络的综合作用提高材料的性能。在很早的时候,用含有环糊精的单聚体方法合成高分子,近期又有报道将环糊精和高分子键合技术形成的一些化合物。形成的聚合物有很大的应用前景,可望推出系列功能材料,在分离分析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有很大的应用前景。环糊精聚合物的合成方法有很多。交联法是将环糊精中的羟基和一些带有多功能基团的化合物聚合。分为本体聚合和共聚两种。本体聚合是将交联剂直接引发环糊精单体聚合。主要采用的交联剂是氧氯丙烷。一般是将倍他环糊精融入到NaOH中 ,加入交联剂,进行反应生成环糊精聚合物。另外,除了用交联剂之外,还可以利用酯反应,使倍他环糊精和聚丙烯酸交联,形成聚合物。共聚方法是将环糊精通过化学的改性制成带有可聚合基团的环糊精衍生物,通过适当的条件引发环糊精衍生物单体聚合或者与其他的聚合。一般是将环糊精衍生物单体聚合生成不溶于一般有机溶剂的聚合物。研究已经表明其在医学上有很大的应用潜力。环糊精和其他单体共聚合成双链取代基的倍他环糊精衍生物则能合成一系列不同的聚合物,其可以清除水中的污染物。制备简单,但是稳定性和机械强度差,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羟丙基倍他环糊精
在三种主要的母体环糊精中,倍他环糊精分子适中,包接的范围广,生产成本低,是目前在工业上唯一能大量生产的环糊精产品。但这种环糊精在水中的溶解度低而且有溶血作用,限制了其使用。羟丙基倍他环糊精是倍他环糊精的醚衍生物。羟丙基的引入打开了倍他环糊精分子内的氢键,形成无定型的混合物,水溶性大大提高,实验证明其有很高的安全性,甚至可以用来静脉注射。因此被认为是很有潜力的母体环糊精额替代品。倍他环糊精在碱性的条件下和环氧丙烷发生缩合反应,在碱催化下环糊精烷氧基负离子进攻氧环上含取代基最少的碳原子,该处的空间位阻最小。环糊精和环氧丙烷在强碱性环境下反应容易生成6位取代物,弱碱性条件下则易形成2位取代物。在强碱性条件下236位的羟基被活化,6位的位阻最小,取代基容易进入。弱碱性条件下2位的羟基酸性最强,容易活化,因此取代以2位为主。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环糊精和他的衍生物的结构是刚性的,这种假设和他们能轻易地形成复合物的性质不符合。其结构相对柔性,实验表明环糊精通过非共价键合形成复合物不仅在溶液里,甚至固体状态下都是柔性的。羟丙基的引入打开了倍他环糊精的内氢键,使得骨架有柔韧性,取代基也有一定的活动空间。这种相对柔性结构能较好的解释其复合物形成能力的提高以及其复合反应动力学。
用固载等的方法合成环糊精聚合物
通过化学键的方法将环糊精和高分子载体骨架连接起来得到环糊精聚合物。其中母体的骨架可选用聚苯乙烯等。根据合成的路线的不同可以分为几种固载方式。一种是将高分子载体上连接上一些可以和环糊精进行反应的官能团,再将环糊精固载到高分子的载体上。例如用交联PS为骨架的母体,引入黄酰氯,卞氯,环氧基团活性基团,进行倍他环糊精的固载化反应。研究表明通过这三种路线合成的倍他环糊精高聚物,对芳香类化合物,巴比妥类等都有很好的包络吸附性,这可作为生物选择性较好的医用吸附剂,对人体的几种内源性或者是外源性毒物可以进行清除。二是进行化学修饰制成单体后,接到高分子载体上,可以固载环糊精。将全甲基化烯丙基倍他环糊精和全戊基化烯丙基倍他环糊精接到含氢硅氧烷上可以作为气相色谱固定相。三是在高分子载体上固载环糊精,有时需要将载体和环糊精进行衍生化后,在进行固载化反应。四是无机高分子硅胶。基本上都是预先将环糊精或者硅胶载体进行衍生化,获得一定的间隔而进行固载。例如用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键形成CPS母体,和倍他环糊精钠盐脱水反应形成带有丙烯基的倍他环糊精键合硅胶固定相,对氨基酸的手性分离性能高于含碳原子间隔臂的固定相。这保持了倍他环糊精的原始结构,能发挥硅胶表面一系列的倍他环糊精分子的协同作用。固载化环糊精制得的聚合物稳定性好,也有较好的机械强度。但是这种环糊精的分子的位阻较大,反应困难。再者是交联和固载的相结合方法。这主要是针对以上两种方法的不足,通过实验证明合成的新型聚合物各种指标都比较好,但是工艺复杂了不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