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实验以及心理效应
心理学上著名的20个实验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心理学上著名的20个实验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陈树良简阳教师进修校2011年2月一。
罗森塔尔实验(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简介•皮格马利翁是古希腊神话中的塞浦路斯国王。
相传,他性情孤僻,一人独居,擅长雕刻。
他用象牙雕刻了一座表现他的理想中的女性的美女像,并取名叫加勒提亚。
他和雕像久久依伴,把全部热情和希望放在自己雕刻的少女雕像身上,加勒提亚被他的爱感动,从架子上走下来,变成了真人。
皮格马利翁娶她为妻,他们的女儿帕福斯是塞浦路斯南部海岸同名城市的始祖。
后来,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L F.Jacobson称之为“皮格马利翁效应”最真实的谎言是权威性的谎言¡ª¡ª罗森塔尔效应罗森塔尔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的概念教师如何利用皮格马利翁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告诉大家,当怀着对某件事情非常强烈期望的时候,所期望的事物就会出现。
对一个人传递积极的期望,就会使他进步得更快,发展得更好。
反之,向一个人传递消极的期望则会使人自暴自弃,放弃努力。
•皮格马利翁效应-效应作用•皮格马利翁效应其实体现的就是暗示的力量,自我暗示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本来穿了一件自认为是很漂亮的衣服去上班,结果好几个同事都说不好看,当第一个同事说的时候,你可能还觉得只是她的个人看法,但是说的人多了,你就慢慢开始怀疑自己的判断力和审美眼光了,于是到了下班后,你回家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衣服换下来,并且决定再也不穿它去上班了。
其实,这只是心理暗示在起作用。
暗示作用往往会使别人不自觉地按照一定的方式行动,或者不加批判地接受一定的意见或信念。
可见,暗示在本质上,是人的情感和观念,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别人下意识的影响(g14)二、框架效应教育中框架效应的运用•心理学家曾经做了这样一个教育实验:让学生评价一个人,把学生分成两组,第一组先看介绍这个人内向的材料,然后再看介绍这个人外向的材料;第二组恰恰相反。
结果是第一组大部分评价他为内向,第二组评价的多为外向,这种现象被称为首因效应,又称第一印象效应。
心理学效应和举例
心理学效应和举例
1 心理学效应
心理学效应指的是一种心理学现象,是指从一个事件本身到他所
影响的人心理之间的某种相关性,它可以是一个心理动因,也可能是
一个行为,甚至是一个感知。
这些心理效应会影响人们对世界的认知,对事情的反应,以及对自己的行为认知的形成。
2 举例
一个简单的心理学效应的例子,就是外部因素对一个人行为的影响。
如果一个学生正在准备考试,在考试之前,如果他意识到所有他
的同学也在准备考试,他会被这种外部因素影响,感受到一种大家都
在努力的温暖和对彼此的支持,对最终考试成绩也可能有一定的促进。
另一个例子就是催眠效应。
当一个人受到催眠时,他会感觉到身
心安定而且愉悦,这种心理效应影响到他的大脑,让他的心情和平安宁,他的身体反应也会出现变化,如皮肤用俗称的“被萤火虫咬了”
莫名的发烧,尽管身体可能会出现不适的现象,但他的内心会很安宁。
以上是心理学效应的两个例子,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启发,了解
自身和他人的心理效应,以积极正面的心态去迎接一切就是胜利。
10个有趣的心理学效应
(十)共生效应
• 自然界有这样一种现象:当一株植物单独生 长时,显得矮小、单调,而与众多同类植物一起 生长时,则根深叶茂,生机盎然。人们把植物界 中这种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现象,称之为“共 生效应”。事实上,我们人类群体中也存在“共 生效应”。英国“卡迪文实验室”从1901年至 1982年先后出现了25位诺贝尔获奖者,便是“共 生效应”一个杰出的典型。
人际交往中,人身上表现出的某一方面的特征 ,掩盖了其他特征,从而造成人际认知的障碍。 在日常生活中,“晕轮效应”往往在悄悄地影响 着我们对别人的认知和评价。比如有的老年人对 青年人的个别缺点,或衣着打扮、生活习惯看不 顺眼,就认为他们一定没出息;有的青年人由于 倾慕朋友的某一可爱之处,就会把他看得处处可 爱,真所谓“一俊遮百丑”。
古希腊传说中塞 浦路斯岛一位年轻 的王子皮格马力翁 ,酷爱艺术,通过 锲而不舍的努力终 于雕塑了一尊女神 像。面对自己的作 品他爱不释手,整 日深情注视。天长 日久,女神竟然奇 迹般复活,并成为 了他的妻子。这个 故事说明,期待是 一种力量。
(四)罗森塔尔效应
(九)多看效应
对越熟悉的东西就越喜欢的现象,心理学上称为多 看效应.在人际交往中。如果你细心观察就会发现,那 些人缘很好的人,往往将多看效应发挥的淋漓尽致:他 们善于制造双方接触的机会,已提高彼此间的熟悉度, 然后互相产生更强的吸引力。
越看越顺眼。
心理学效应大全
n 症状——
n
永远不能填满的欲望黑洞,因为“人往高处走”,到达一个阶段,各方面都
要求配套上升。街道要搭配建筑,豪宅要搭配名车,鞋子要搭配礼服,礼服要搭
配名钻……搭配的顶端永远是自己力所不能及。
3、齐加尼克效应:
n 起源——
n
源于法国心理学家齐加尼克做的一次实验。他将受试者分成两组,分别
去完成20项工作。其间,他对其中一组进行干预,使他们的工作不能顺利
n 异性效应“。这种现 象是建立在异性相吸引的基础上的。人们一般比较对 异性感兴趣,特 别是对外表讨人喜欢,言谈举止得体的异性感兴趣,这点 女性也不例 外,只不过不如男性对女性那么明显。有时为了引起异性注意, 男性 还特别喜欢在女性面前表现自己,这也是”异性效应“在起作用。不 过 ”异性效应“不能滥用。女性外表漂亮,讨人喜欢,如果再加上交往 得 当,在异性面前办事容易,这是正常的;反之,若为达到某一目的, 用 色相去引诱别人那就不道德了。
1968年,美国心理学家罗伯·罗森塔尔提出了该项理论。此理论有一个我们最常听 到的例子:
n 两个病人同住一家医院,其中一人患了癌症,而另一人并无大碍。但医生把两 人的诊断书弄混了。结果那个真正的病患得知后整天心情轻松,开心地在医院 住了一段日子便健康地出院了。而那个原本身体无恙的人却终日活在对死亡与 病痛的恐惧中,最后真的罹患绝症,在抑郁绝望中死去。
刻存在并叠加累积,在周末假期休息时甚至都无法放松,长期疲惫不堪,最
终导致神经衰弱和亚健康的出现。
4、罗森塔尔效应
n 起源——
n
古希腊塞浦路斯岛一位年轻的王子皮格马力翁,酷爱艺术,通过锲而不舍的
努力终于雕塑了一尊女神像。面对自己的作品他爱不释手,整日深情注视。天长
几个著名的心理学实验
⼏个著名的⼼理学实验1、蝴蝶效应:上个世纪70年代,美国⼀个名叫洛伦兹的⽓象学家在解释空⽓系统理论时说,亚马逊⾬林⼀只蝴蝶翅膀偶尔振动,也许两周后就会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场龙卷风。
蝴蝶效应是说,初始条件⼗分微⼩的变化经过不断放⼤,对其未来状态会造成极其巨⼤的差别。
有些⼩事可以糊涂,有些⼩事如经系统放⼤,则对⼀个组织、⼀个国家来说是很重要的,就不能糊涂。
2、青蛙现象:把⼀只青蛙直接放进热⽔锅⾥,由于它对不良环境的反应⼗分敏感,就会迅速跳出锅外。
如果把⼀个青蛙放进冷⽔锅⾥,慢慢地加温,青蛙并不会⽴即跳出锅外,⽔温逐渐提⾼的最终结局是青蛙被煮死了,因为等⽔温⾼到青蛙⽆法忍受时,它已经来不及、或者说是没有能⼒跳出锅外了。
青蛙现象告诉我们,⼀些突变事件,往往容易引起⼈们的警觉,⽽易致⼈于死地的却是在⾃我感觉良好的情况下,对实际情况的逐渐恶化,没有清醒的察觉。
3、鳄鱼法则:其原意是假定⼀只鳄鱼咬住你的脚,如果你⽤⼿去试图挣脱你的脚,鳄鱼便会同时咬住你的脚与⼿。
你愈挣扎,就被咬住得越多。
所以,万⼀鳄鱼咬住你的脚,你唯⼀的办法就是牺牲⼀只脚。
譬如在股市中,鳄鱼法则就是:当你发现⾃⼰的交易背离了市场的⽅向,必须⽴即⽌损,不得有任何延误,不得存有任何侥幸。
4、鲇鱼效应:以前,沙丁鱼在运输过程中成活率很低。
后有⼈发现,若在沙丁鱼中放⼀条鲇鱼,情况却有所改观,成活率会⼤⼤提⾼。
这是何故呢?原来鲇鱼在到了⼀个陌⽣的环境后,就会“性情急躁”,四处乱游,这对于⼤量好静的沙丁鱼来说,⽆疑起到了搅拌作⽤;⽽沙丁鱼发现多了这样⼀个“异已分⼦”,⾃然也很紧张,加速游动。
这样沙丁鱼缺氧的问题就迎刃⽽解了,沙丁鱼也就不会死了。
5、⽺群效应:头⽺往哪⾥⾛,后⾯的⽺就跟着往哪⾥⾛。
⽺群效应最早是股票投资中的⼀个术语,主要是指投资者在交易过程中存在学习与模仿现象,“有样学样”,盲⽬效仿别⼈,从⽽导致他们在某段时期内买卖相同的股票。
6、刺猬法则:两只困倦的刺猬,由于寒冷⽽拥在⼀起。
实验心理学效应
实验心理学效应
1、皮格马利翁效应,亦称“罗森塔尔效应”或“期待效应”。
“皮格玛利翁效应”留给我们这样一个启示:赞美、信任和期待具有一种能量,它能改变人的行为,当一个人获得另一个人的信任、赞美时,他便感觉获得了社会支持,从而增强了自我价值,变得自信、自尊,获得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并尽力达到对方的期待,以避免对方失望,从而维持这种社会支持的连续性。
心理暗示在起作用。
2、霍桑效应,“宣泄效应”;由于受到额外的关注而引起绩效或努力上升的情况我们称之为“霍桑效应”。
1)让员工将自己心中的不满发泄出来;2)由于受到额外的关注而引起绩效或努力上升
3、安慰剂效应,也就是受试者期望效应,指病人虽然获得无效的治疗,但却“预料”或“相信”治疗有效,而让病患症状得到舒缓的现象。
4、天花板效应,又称低限效应,指测验题目过于容易,而致使大部分个体得分普遍较高的现象。
5、地板效应,又称低限效应,当要求被试完成的任务过于困难,所有不同水平的自变量都获得很差的结果,并且没有什么差别的情况时,我们就说实验中出现了低限效应。
出现低限效应也一样意味着试验失去了它的意义。
6、实验者效应主试在实验中可能以某种方式有意无意地影响被试者,使他们的反应符附和实验者的期望,这种现象成为实验者效应。
7、要求特征,被试自发地对实验者的实验目的产生一个假设或猜想,然后再以一种自以为能满足这一假想的实验目的的方式进行反应。
称为要求特征。
典型例子是霍桑效应和安慰剂效应。
8、统计回归效应,在第一次测试较差的学生可能在第二次测试时表现好些,而第一次表现好的学生则可能相反,这种情形称为统计回归效应。
倒影、10.13。
心理学实验中的各种效应及解决办法
收稿日期:2008-03-10作者简介:莫 文(1967-),女,副教授,在读博士生,研究方向:基础心理学。
心理学实验中的各种效应及解决办法莫 文(广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广西桂林 541004)摘要:对量表衰减效应(天花板效应和地板效应)、罗森塔尔效应(实验者效应)、霍桑效应(被试效应)、安慰剂效应、序列效应(系列位置效应和练习效应或疲劳效应)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各自特点提出了相应解决办法。
关 键 词:量表衰减效应;实验者效应;被试效应;安慰剂效应;序列效应中图分类号:G449;G642・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550(2008)06-0118-04Cert a i n Effects &Soluti ons i n Psychology ExperimentsMO W en(College of Educati on Science,Guangxi Nor mal University,Guilin 541004,China )Abstract:Certain effects including Scale A ttenuati on Effect,Robert Rosenthal Effect,Ha wthorne Effect,Placebo Effect and Se 2quence Effect are analyzed n the article 1Then s oluti ons t o each effect are p r ovided res pectively according t o their features 1Key words:scale attenuati on effect;r obert r osenthal effect;ha wthorne effect;p lacebo effect;sequence effect1 引 言实验心理学的研究致力于在一个领域里对若干因素进行操纵,以期发现另一领域的若干因素会如何变化。
心理学中的各种效应大全
心理学中的各种效应大全1、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罗密欧与朱丽叶相爱,但由于双方世仇,他们的爱情遭到了极力阻碍。
但压迫并没有使他们分手,反而使他们爱得更深,直到殉情。
这样的现象我们叫它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
所谓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就是当出现干扰恋爱双方爱情关系的外在力量时,恋爱双方的情感反而会加强,恋爱关系也因此更加牢固。
2、从众现象一则笑话这样说到:一日闲逛街头,忽见一长队绵延,赶紧站到队后排队,唯恐错过什么购买紧缺必需品的机会。
等到队伍拐过墙角,发现大家原来是排队上厕所,才不禁哑然失笑。
这就是从众闹出的笑话。
从众指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的引导或压力,而向与多数人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
用通俗的话说,从众就是“随大流”。
可以表现为在临时的特定情境中对占优势的行为方式的采纳,也可以表现为长期性的对占优势的观念与行为方式的接受3、晕轮效应许多青少年因崇拜某位明星的某些特征,比如长相啊,歌声啊,于是就不顾一切模仿明星的行为,搜集他们用过的一切东西。
这其实就是晕轮效应在作怪。
晕轮效应就是一种以偏概全的倾向,即人们在对一个人的某种特征形成好的或坏的印象后,倾向于据此推论该人的其他方面的特征。
平时说的“爱屋及乌”就是晕轮效应的一个突出表现。
4、异性效应心理学家曾在一次测试中发现,男性在男、女同桌就餐地要比单纯男性就餐时要文明许多,这是由于大多数人在异性面前更注意自己的言行。
5、马太效应《圣经·马太福音》有这样一则故事:一个富翁给他的三个仆人每人一锭银子去做生意。
一年后他召集仆人想知道他们各自赚了多少,其中第一个人赚了十锭,第二个人赚了五锭,最后一个人用手巾包了那锭银子,捂了一年没赚一个子儿,这位富翁就命令后者把那锭银子交给赚钱最多者。
该书第二十五章说:“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1973年,美国科学史研究者莫顿用这句话概括了一种社会心理现象:“对已有相当声誉的科学家作出的科学贡献给予的荣誉越来越多,而对那些未出名的科学家则不承认他们的成绩。
心理学实验以及心理效应
心理学实验以及心理效应心理学实验是心理学研究中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设计和实施一系列的实验,心理学家们可以揭示出人类心理的运作规律、认知和行为的机制,并进一步探索心理效应的产生机制。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几个常见的心理学实验,以及这些实验中所涉及的心理效应。
1. 斯特鲁普效应斯特鲁普效应是心理学中一个经典的实验,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约翰·盖德尔·斯特鲁普于1935年提出。
该实验的目标是研究人类的注意力和反应速度。
在实验中,参与者需要快速地识别出一系列呈现在屏幕上的颜色名称,但是这些颜色名称与呈现的实际颜色不一致。
例如,红色的字可能用绿色来写,蓝色的字可能用黄色来写。
结果发现,参与者在识别不一致的情况下,反应时间更长,出现错误的几率更高。
这表明,颜色命名与颜色本身之间存在冲突,影响了人们的反应速度。
2. 虚拟监狱实验虚拟监狱实验是由美国心理学家菲利普·波辛在1971年进行的一项有争议的社会心理实验。
在这个实验中,研究人员将自愿参与者分为监狱囚犯和监狱看守两组,并让他们在模拟的监狱环境中进行角色扮演。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参与者逐渐陷入了他们所扮演的角色之中,监狱看守对待囚犯的方式愈发暴虐,而囚犯则表现出顺从和恐惧。
这个实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并揭示了环境对个体行为的巨大影响。
3. 马斯洛金字塔实验马斯洛金字塔实验是由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于1943年进行的一项实验,旨在探索人类需要的层次和层级关系。
在这个实验中,马斯洛对一组被拘留在精神疗养院的患者进行观察,并整理出了以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实现为基础的需求层次。
实验结果显示,人们通常会首先满足基本的生理需求,然后才会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
这个实验为后来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框架。
4. 导火索效应导火索效应是心理学中的一种认知偏差现象,指的是一个小的事件或观点触发了一系列相关的想法和情感。
心理学效应实例及应用
心理学效应实例及应用1.阿基米德与酝酿效应(心理学效应)在古希腊,国王让人做了一顶纯金的王冠,但他又怀疑工匠在王冠中掺了银子。
可问题是这顶王冠与当初交给金匠的一样重,谁也不知道金匠到底有没有捣鬼。
国王把这个难题交给了阿基米德。
阿基米德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冥思苦想,他起初尝试了很多想法,但都失败了。
有一天他去洗澡,一边他一边坐进澡盆,以便看到水往外溢,同时感觉身体被轻轻地托起,他突然恍然大悟,运用浮力原理解决了问题。
不管是科学家还是一般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都可以发现"把难题放在一边,放上一段时间,才能得到满意的答案"这一现象。
心理学家将其称为"酝酿效应"。
阿基米德发现浮力定律就是酝酿效应的经典故事。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对一个难题束手无策,不知从何入手,这时思维就进入了"酝酿阶段"。
直到有一天,当我们抛开面前的问题去做其他的事情时,百思不得其解的答案却突然出现在我们面前,令我们忍不住发出类似阿基米德的惊叹,这时,"酝酿效应"就绽开了"思维之花",结出了"答案之果"。
古代诗词说"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正是这一心理的写照。
心理学家认为,酝酿过程中,存在潜在的意识层面推理,储存在记忆里的相关信息在潜意识里组合,人们之所以在休息的时候突然找到答案,是因为个体消除了前期的心理紧张,忘记了个体前面不正确的、导致僵局的思路,具有了创造性的思维状态。
因此,如果你面临一个难题,不妨先把它放在一边,去和朋友散步、喝茶,或许答案真的会"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2.阿伦森效应(心理学效应)是指人们最喜欢那些对自己的喜欢、奖励、赞扬不断增加的人或物,最不喜欢那些显得不断减少的人或物。
【实验】分4组人对某一人给予不同的评价,借以观察某人对哪一组最具好感。
阿伦森效应 心理实验报告
“阿伦森效应”心理实验报告摘要:“阿伦森效应”是指人们最喜欢那些对自己的喜欢、奖励、赞扬不断增加的人或物,最不喜欢那些显得不断减少的人或物。
阿伦森是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他认为,人们大都喜欢那些对自己表示赞赏的态度或行为不断增加的人或事,而反感上述态度或行为不断减少的人或事。
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主要是挫折感在作怪。
从倍加褒奖到小的赞赏乃至不再赞扬,这种递减会导致一定的挫折心理,但一次小的挫折一般人都能比较平静地加以承受。
然而,继之不被褒奖反被贬低,挫折感会陡然增大,这就不大被一般人所接受了。
递增的挫折感是很容易引起人的不悦及心理反感的。
阿伦森效应提醒人们,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应该尽力避免由于自己的表现不当所造成的他人对自己印象不良方向的逆转。
同样,它也提醒我们在形成对别人的印象过程中,要避免受它的影响而形成错误的态度。
引言:社会心理学有一个道理——人际吸引增减效应。
其大意为,在人际交往中,人们实际上更喜欢那种先否定后肯定自己的人,而不是一直都对自己持肯定态度的人。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阿伦森研究了这一现象,所以又称“阿伦森效应”。
阿伦森认为,这是因为先否定无形之中使得后面的肯定“增值”,它比始终如一的肯定更积极,更有价值和意义。
社会心理学家分析,之所以产生“阿伦森效应”,首先在于人际交往遵循“递加增值”原则。
如果一直否定,人际交往值为递减,为负值;一直肯定,人际交往值为平值,没有增加;唯有先否定再肯定,人际交往值才向上递增。
其次,先前的否定态度、意见会给人增加压力,令人不安,而这种压力的释放和不安的解除会使人感到轻松和满足,像无形中获得了某种东西一样。
另外,是心理学中的“近因效应”,即后出现的信息对人的影响最大。
一般来说,人际交往中的最后一句话或最后印象决定了整个交往过程的性质和基础,如果是积极的,就会产生好的影响。
实验方法:(一)实验一1、被试:本小组成员身边的同学、朋友2、实验程序:将实验人分4组对某一人给予不同的评价,借以观察某人对哪一组最具好感,并打分(1分表示最有好感;4分表示最反感)。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学效应
沙赫特实验实验:一个人究竟能单独呆多久?他设计了一个封闭的房间,里面有一桌、一椅、一床、一马桶、一灯,除此之外,没有其他物品。
一日三餐有人送,但不和里面的人接触。
报酬非常优厚,而且呆的时间越长报酬越多。
有5名大学生参加此实验,其中,最短的一个人呆了20分钟就受不了了,要求放弃实验,最长的呆了8天。
在衣食无忧,还有可观报酬的情况下,为什么要放弃实验呢?一个人单独呆着就这么让人难以忍受吗?不与人交往难道就不可以吗?感觉剥夺实验1954年,心理学家贝克斯顿等在加拿大的麦克吉尔大学进行了首例感觉剥夺实验研究。
他们在付给大学生每天20美元的报酬后,让他们呆在缺乏刺激的环境中。
实验中给被试者戴上半透明的护目镜,使其难以产生视觉;用空气调节器发出的单调声音限制其听觉;手臂戴上纸筒套袖和手套,腿脚用夹板固定,限制其触觉。
实验结果感到无聊和焦躁不安是最起码的反应。
50%的人出现了幻觉,包括视幻觉、听幻觉和触幻觉。
视幻觉如出现光的闪烁;听幻觉似乎听到狗叫声、打字声、滴水声等;触幻觉则感到有冰冷的钢板压在前额和面颊,或感到有人从身体下面把床垫抽走。
在过后的几天里,被试注意力涣散,不能进行明晰地思考,智力测试的成绩不理想等。
通过对脑电波的分析,证明被试的全部活动严重失调,实验后需数日方能恢复正常。
实验启示人的成长和成熟,必然建立在尽可能多的和外界接触的基础上。
只有更多地感受到和外界的联系,并加强和改进这些联系,人才可能更多地拥有力量,更好地发展,人的心理和思想境界也才能最优。
由此可见,人际关系对于我们每个个体的成长和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
每个人在社会生活中都要与他人打交道,与他人结成各种各样的关系。
世界古代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说:“能独自生活的人,不是野兽,就是上帝。
”。
大家更为熟悉的政治家、哲学家马克思更是把人的本质定义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这个我们以前在政治课本里面是学习过的。
另外,调查发现,人每天除了睡眠时间以外,其余时间的70%将花在人际间的各种直接、间接的沟通上。
10个有趣的心理学效应
(八)投射效应
• 最著名的投射测验是由瑞士精神病学家罗夏于1921 年编制的(罗夏墨迹测验):让人们看那些用墨迹 偶然形成的图形,然后说出自己想到的东西。这个 测验是基于知觉与人格之间有某种关系的基本假说 。例如:有一名被试多次将图片看成死动物活解剖 体,不久这个人就自杀啦==
因为在不同的场合,人们的援助行为确实是 不同的。当一个人遇到紧急情境时,如果只有他一个人 能提供帮助,他会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对受难者 给予帮助。如果他见死不救会产生罪恶感、内疚感,这 需要付出很高的心理代价。而如果有许多人在场的话, 帮助求助者的责任就由大家来分担,造成责任分散,每 个人分担的责任很少,旁观者甚至可能连他自己的那一 份责任也意识不到,从而产生一种"我不去救,由别人 去救"的心理,造成"集体冷漠"的局面。
古希腊传说中塞 浦路斯岛一位年轻 的王子皮格马力翁 ,酷爱艺术,通过 锲而不舍的努力终 于雕塑了一尊女神 像。面对自己的作 品他爱不释手,整 日深情注视。天长 日久,女神竟然奇 迹般复活,并成为 了他的妻子。这个 故事说明,期待是 一种力量。
(四)罗森塔尔效应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罗森塔尔和他的助手来到一所小 学,在一至六年级各选三个班的儿童进行煞有介事的“ 预测未来发展的测验”,然后实验者将认为有“优异发 展可能”的学生名单通知教师。其实,这个名单并不是 根据测验结果确定的,而是随机抽取的。它是以“权威 性的谎言”暗示教师,从而调动了教师对名单上的学生 的某种期待心理。8个月后,再次智能测验的结果发现 ,名单上的学生的成绩普遍提高,教师厂有完备的娱乐设施,医疗制度和养老金 制度。但是工人们情绪仍旧很低落,生产状况很 不理想。为了找出其中的原因,哈佛大学教授梅 奥进行了一次谈话实验:他们逐一找工人进行个 别谈话达两万余次。他们态度和善,耐心地倾听 工人对工厂的各种意见和不满,而且从不反驳。 这些工人通过谈话实验把自己心中的不满全都发 泄出来,并意识到自己被关注,归属感顿生。最 终工厂的产值大幅度提高。
心理学十大效应
心理学十大效应一、XXX效应1968年的一天,美国心理学家XXX和助手们来到一所小学,说要进行7项实验。
他们从一至六年级各选了3个班,对这18个班的学生进行了“未来发展趋势测验”。
之后,XXX以赞许的口吻将一份“最有发展前途者”的名单交给了校长和相关老师,并叮嘱他们务必要保密,以免影响实验的正确性。
其实,XXX撒了一个“权威性谎言”,因为名单上的学生是随便挑选出来的。
8个月后,XXX和助手们对那18个班级的学生进行复试,结果奇迹出现了:凡是上了名单的学生,个个成绩有了较大的进步,且性格活泼开朗,自信心强,求知欲旺盛,更乐于和别人打交道。
显然,XXX的“权威性谎言”发挥了作用。
这个谎言对老师产生了暗示,左右了老师对名单上的学生的能力的评价,而老师又将自己的这一心理活动通过自己的情感、语言和行为传染给学生,使学生变得更加自尊、自爱、自信、自强,从而使各方面得到了异乎寻常的进步。
后来,人们把像这种由他人(特别是像老师和家长这样的“权威他人”)的期望和热爱,而使人们的行为发生与期望趋于一致的变化的情况,称之为“罗森塔尔效应”。
皮格马利翁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XXX),也有译“毕马龙效应”、“比马龙效应”或“期待效应”,由美国有名心理学家XXX和XXX在小学教学上予以考证提出。
暗示在本质上,人的情感和看法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别人下意识的影响。
人们会不自觉地接受自己喜欢、钦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响和暗示。
二、标签效应当一个人被一种词语名称贴上标签时,他就会作出自我印象管理,使自己的行为与所贴的标签内容相一致。
这种现象是由于贴上标签后面引起的,故称为“标签效应”。
概述美国心理学家XXX认为:“人们一旦被贴上某种标签,就会成为标签所标定的人。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心理学家在招募的一批行为不良、纪律散漫、不听指挥的新士兵中做了如下实验:让他们每人每月向家人写一封说自己在前线如何遵守纪律、听从指挥、奋勇杀敌、立功受奖等内容的信。
心理学十大效应
10、概括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及挑战
总结上述关系,发展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和互动。在未来 的发展中,这两个领域将继续面临诸多挑战和机遇。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研究 的深入,研究者需要不断探索新的理论和方法,以更好地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问题。
教育实践也需要不断反思和完善,以适应时代的需求和学生的需求。
展望未来,发展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将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做出重要贡献。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这两个领域的研究将面临更多的共 同问题和挑战。因此,国际合作和交流将变得更为重要。未来的研究者需要具备 跨学科的视野和
跨文化的能力,以更好地应对复杂多变的教育环境和学生需求。
感谢观看
6、应用与启示:研究成果对实 践的指导作用
发展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研究成 果可以为教育实践提供科学的指导,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学生,从而采取针对性 的教学策略。例如,关于学生学习过程和教学方法的研究可以为教师提供改善教 学效果的方法和
技巧。同时,实践中的挑战和问题也可以为心理学研究提供新的课题和思路, 推动心理学的进一步发展。
9、神经科学和认知心理学:揭 示心理现象的神经机制
神经科学和认知心理学在揭示心理现象的神经机制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这 些学科的研究可以帮助人们深入了解大脑如何处理信息、学习和记忆等过程。在 教育实践中,教师可以利用这些知识来更好地理解学生的认知过程和情感体验,
从而采取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此外,神经科学和认知心理学的研究也 为开发新的教育技术和工具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格力斯效应”。意指人际互动中普遍存在的放大别人缺点忽略别人优点的现 象。这主要是由于接受了别人负面的信息之后对有关的人作出消极的判断所形成 的前摄性偏见的结果。
心理学效应以及例子
心理学效应以及例子心理学效应是指人类在特定情境下产生的心理或行为反应。
这些效应通常受到人类的认知和情绪因素的影响,有时可能违背逻辑和常识。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观察到各种心理学效应的存在,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心理学效应以及例子。
海明威效应海明威效应是一种心理学现象,描述了在面对压力和挑战时变得更加强大和自信的情况。
这个效应的名称来源于著名作家海明威,他以其不畏艰难、冷静应对的性格而闻名。
一个常见的例子是运动员在比赛中面对激烈竞争时,表现出更高水平的运动技能和心理素质。
巴纳姆效应巴纳姆效应是指人们倾向于接受模糊、普遍或具有多重解释性的语句作为自己的特定描述,即认为这些描述符合自己的特点。
例如,一项研究显示,大部分人会认同类似于“你是一个坚强而有责任心的人”的描述,即使这样的描述实际上适用于绝大多数人。
纽曼效应纽曼效应指的是与人际互动相关的心理学现象。
根据纽曼效应,人们更倾向于受到喜欢自己的人的影响,他们更容易接受来自这些人的信息和建议。
这个效应在社交场合中特别常见,例如在朋友之间的互动中,被喜欢的朋友提出的意见更容易被采纳。
阿姆沃兹效应阿姆沃兹效应描述的是一种人们对自己已知的信息更加偏好的倾向。
这种现象导致了人们更倾向于相信他们已经知道的信息,而忽视新的或与之相悖的信息。
一个例子是,某人认为自己了解一个话题,因此更倾向于相信这个话题相关的信息,而忽略可能对自己观点产生挑战的新信息。
霍桑效应霍桑效应是指人们改变他们的行为或态度,因为他们知道自己正在被观察。
这个效应最早由一项工业心理学研究发现,发现了工人在被密切监视时表现出比正常情况下更高的工作效率。
在日常生活中,一个常见的例子是当人们意识到他人在看着自己时,他们往往会改变自己的行为,以展现更好的一面。
通过以上例子,我们可以看到心理学效应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存在并对人类行为产生重要影响。
了解这些效应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的行为,以及更加深入地研究人类心理学。
100个心理学的效应
英国学者贝尔纳勤奋刻苦,同时又有很高的天赋。如果他毕生研究晶体学或生物化学,很有可能获得诺贝尔奖。但他却心甘情愿地走另一条路——为他人去做一架云梯,把一个个富有开拓性的课题提出来,指引别人登上科学的高峰,这一举动被科学家们称为"贝尔纳效应"。
23超限效应 (!)(唐僧的only you!)
美国著名幽默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使人感动,准备捐款。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于是他决定,1分钱也不捐。到牧师终于结束了冗长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还从盘子里偷了2元钱。 这种刺激过多、过强和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反抗的心理现象,称之为“超限效应”。
分析:“正面难攻”的情况下,采用“奖励递减法”可起到奇妙心理效应。
3暗示效应 (!)
暗示效应是指在无对抗的条件下,用含蓄、抽象诱导的间接方法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从而诱导人们按照一定的方式去行动或接受一定的意见,使其思想、行为与暗示者期望的目标相符合。管理中常用的是语言暗示,也可以使用手势、眼色、击桌、停顿、提高音量或放低音量等等。
28刺猬法则 (!!)(你和你的领导之间就是此则)
刺猬”法则可以用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来形象地说明:两只困倦的刺猬由于寒冷而拥在一起,可怎么也睡不舒服,因为各自身上都长着刺,紧挨在一块,反而无法睡得安宁。几经折腾,两只刺猬拉开距离,尽管外面寒风呼呼,可它们却睡得甜乎乎的。
“刺猬”法则就是人际交往中的“心理距离效应”。管理心理学专家的研究认为:领导者要搞好工作应该与下属保持亲密关系,但这是“亲密有间”的关系。特别要提醒的是,领导者与下属亲密无间地相处,还容易导致彼此称兄道弟、吃喝不分,并在工作中丧失原则。
心理学主要实验效应知识点
心理学主要实验效应知识点心理学在探索人类心智和行为领域的过程中,依靠实验方法来研究和验证各种理论和假设。
通过设计和实施实验,心理学家能够观察和测量不同因素对个体和群体行为的影响。
在这个过程中,一些重要的实验效应被广泛应用,它们揭示了人类认知和情感处理的某些普遍规律。
本文将介绍心理学主要实验效应的知识点。
1. 条件反射效应条件反射效应是由俄国心理学家伊凡·巴甫洛夫首次提出的。
这个效应揭示了一个刺激和响应之间的关系。
在巴甫洛夫的经典实验中,他研究了狗对食物刺激的唾液分泌反应。
通过重复多次将食物和一个中性刺激(例如,铃声)同时呈现给狗,他发现狗在仅听到铃声时也会出现唾液分泌的反应。
这个实验效应揭示了学习和条件反射之间的关系,为后来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奠定了基础。
2. 门控理论门控理论是由加里·斯克内尔和罗纳德·梅尔茨提出的,它解释了疼痛感知和注意力之间的关系。
根据门控理论,疼痛感觉的传递可以被注意力所调节。
比如,当你集中精力在其他事物上时,你可能不会感到疼痛。
然而,当你专注于疼痛的感觉时,疼痛会变得更加强烈。
这个实验效应揭示了认知和情感之间的相互作用。
3. 被动听效应被动听效应是指当我们被动地听到某个语音刺激时,即使我们没有专注于理解语义内容,也会对该刺激的某些特征产生反应。
在被动听效应的实验中,研究者通过让参与者做与语音刺激无关的任务,但同时又暴露于不同语音刺激条件下,来观察不同语音特征对大脑的影响。
研究结果发现,语音刺激的语调、音高和声音质量等特征会对参与者的情感或心理状态产生影响,即使他们没有积极地去关注和解读语义信息。
4. 穿越错觉穿越错觉是一种视知觉效应,它揭示了我们对运动和空间关系的理解存在的一些心智错误。
在穿越错觉的实验中,参与者被要求估计一个远处物体离自己的距离。
结果发现,当一个物体沿着参与者行走的方向移动时,他们会低估物体的距离;而当一个物体远离参与者的方向移动时,他们会高估物体的距离。
心理学主要实验效应知识点总结
心理学主要实验效应知识点总结心理学实验是通过科学方法来研究心理现象和行为的重要手段。
在心理学实验中,研究者经常关注不同的实验效应,这些效应提供了有关人类认知、情绪和行为的重要信息。
本文将总结心理学主要实验效应的知识点。
1. 巨量效应巨量效应指的是当人们面临大量信息时,很难有效地处理和记忆这些信息。
这种效应可以解释为,人类的工作记忆容量有限,超出了其容量限制的信息会被遗忘或混淆。
例如,在一个记忆实验中,研究者通过呈现大量数字给参与者,发现他们只能记忆其中一小部分数字,而其他数字则容易被遗忘。
2. 情境依存效应情境依存效应指的是人们的记忆和行为受到所处情境的影响。
在不同的情境中,人们的行为和判断会发生变化。
例如,一个实验中,研究者要求参与者根据不同的背景颜色选择颜色方块,发现参与者的选择会受到背景颜色的影响,他们更容易选择与背景颜色相同的方块。
3. 原型效应原型效应是指当人们对某个类别的成员进行判断时,会倾向于根据该类别的典型特征进行评价。
即使一些成员不符合典型特征,他们也可能被归类到该类别中。
例如,在一个实验中,研究者要求参与者根据一系列面孔判断他们是否是“好人”,发现面孔的吸引力与被认为是“好人”的概率有关。
4. 填充效应填充效应是人们倾向于在信息不完整的情况下补全所缺失的信息。
这种效应可能导致人们对于不完整的信息做出错误的判断。
例如,在一个视觉实验中,研究者只让参与者看到物体的一部分,然后要求他们预测完整物体的形状,发现参与者往往会根据已有信息补全缺失的部分,即使这个补全与实际形状不符。
5. 灯塔效应灯塔效应指的是人们在寻找目标时,会受到周围突出的信息的干扰。
即使该信息与目标无关,人们也可能将其误认为目标。
例如,在一个注意力实验中,研究者要求参与者在一个图像中找到目标物体,发现当图像中有一个突出的物体时,参与者更容易将该突出物体误认为目标。
以上只是心理学实验中的一小部分实验效应,心理学领域还有许多其他的实验效应值得探索和研究。
心理学实验以及心理效应
心理学实验以及心理效应导言心理学实验是研究人类心理现象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科学实验的方式,心理学家们可以探究人类心灵的奥秘并揭示心理效应的机制。
本文将介绍几个经典的心理学实验,并探讨它们所揭示的心理效应。
实验一:斯坦福监狱实验斯坦福监狱实验由心理学家菲利普·泽姆巴多(Philip Zimbardo)于1971年进行。
该实验在斯坦福大学的地下室模拟监狱环境,志愿者被分为狱警和囚犯两组。
实验的目的是研究监狱环境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结果显示,在仅持续了六天的实验中,狱警表现出了强烈的权力欲望和残忍行为,而囚犯则产生了恐惧和抵抗情绪。
这一实验揭示了环境对个体行为的巨大影响,即所谓的“角色扮演效应”。
被分配到某一角色中的人很容易陷入该角色所期望的行为模式中。
实验二:米尔格拉姆实验米尔格拉姆实验由心理学家斯坦利·米尔格拉姆(Stanley Milgram)在1961年至1962年间进行。
该实验旨在研究人们对权威的服从程度,并考察在权威指令下人们是否会放弃自己的道德判断。
实验中,被试被要求给予一位其他被试电击,电击强度逐渐增加。
虽然受试者实际上没有接收到真实的电击,但他们在听到被电击声响后会表现出剧烈的痛苦和压力反应。
结果显示,大部分被试在受到权威压力的情况下愿意给予电击,这一现象被称为“权威效应”。
实验三:波金斯霞普实验波金斯霞普实验由心理学家伊丽莎白·波金斯和约翰·霞普于1973年进行。
实验对象是斯坦福大学的学生,他们被要求假装患有精神分裂症来躲避入院。
实验过程中,这些学生遭受到异样的对待,包括被精神科医生诊断为精神分裂症、住院和服用药物。
尽管他们的行为是捏造的,但他们很快开始产生了真实的精神症状。
这一实验揭示了环境对个体认知和行为的影响,即所谓的“标签效应”。
实验四:哈佛幸福实验哈佛幸福实验由心理学家乔治·古德曼(George Goodman)在2005年进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学实验以及心理效应心理学实验:热型人与冷型人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阿希(S.E.Asch)在一项经典性的实验研究中(1946年),他给一组被试人员一张描写人性特征的形容词表,表上面列有7种品质“聪明-熟练-勤奋-热情-坚决-实干-谨慎”。
给另一组被试人员的形容词表中,同样列出7种品质,除把“热情”换成“冷淡”外,其余两表均相同。
然后主试者要求两组被试人员根据表上的形容词来描写人物形象,结果两组被试所形成的印象完全不同,前者所描述的是一个热情、易于交往的热型人,后者则被描述为一个冷漠、自私的冷型人。
人际关系的相似性因素实验美国心理学家纽科姆(Newcomb,1961)曾在密执安大学作过一实验,实验对象是十七名大学生。
实验者为他们免费提供住宿四个月,交换条件是要求他们定期接受谈话和测验。
在被试进入宿舍前先测定她们关于政治、经济、审美、社会福利等方面的态度和价值观以及他们的人格特征。
然后将那些态度、价值观和人格特征相似和不相似的学生混合安排在几个房间里一起生活四个月,四个月后定期测定他们对上述问题的看法和态度,让他们相互评定室内人,喜欢谁不喜欢谁。
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处的初期,空间距离的邻近性决定人际之间的吸引,到了后期相互吸引发生了变化,彼此间的态度和价值观越相似的人,相互间的吸引力越强。
心理学家的进一步研究还发现,只要对方和自己的态度相似,哪怕在其它方面有缺陷,同样也会对自己产生很大吸引力。
社会助长现象实验心理学家特里普利特(M.Triplett,1897)研究发现,别人在场或群体性的活动会明显促进人们的行为效率。
他让被试在三种情境下,骑自行车完成25公里路程。
第一种是单独骑行计时,结果表明,单独计时情境下,平均时速为24英里(1英时=1.61公里);有人跑步陪同,平均时速为31英里;而与其他骑车人同时骑行,平均时速为32.5英里。
特里普利特在实验室条件下,让被试完成计数和跳跃等工作,也发现了同样的社会助长现象。
果汁软糖实验“果汁软糖实验”由斯坦福大学心理学研究专家迈克尔?米舍尔(MichaelMischel)在20世纪60年代所做,它证明了自律对一个人的成功起到了何等重要的作用。
米舍尔把一些4岁左右的孩子带到一间陈设简陋的房子,然后给这些孩子每人一颗非常好吃的软糖,告诉他们:“我有事出去一会儿,你们可以马上吃掉软糖,但谁能坚持到我回来再吃,将奖励一颗软糖,也就是说总共可以吃到两颗软糖。
”结果有的孩子迫不及待地把糖吃了;有的孩子虽然犹豫了一会儿,但还是忍不住吃了;还有的孩子通过唱歌、做游戏甚至假装睡觉坚持到最后。
20分钟后,米舍尔回来了,坚持到最后的孩子又得到了一块软糖。
这次实验过后,心理学家继续跟踪研究参加这个实验的孩子们,一直到他们高中毕业,追踪研究时间长达14年。
发现到中学时,这些孩子表现出明显的差异:那些能等待并最后吃到两颗软糖的孩子,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进取精神,到了青少年时期仍能等待机遇百不急于求成,他们具有一种为了更大的、更远的目标而暂时牺牲眼前利益的能力,即自控能力,而且表现得比较自信、合群、勇敢、独立;而那些急不可待只吃了一颗软糖的孩子,到了青少年时期表现的比较固执、虚荣或优柔寡断,往往会屈从于压力而逃避挑战。
当欲望来的的时候他们无法控制自己,一定要马上满足欲望,否则就无法平静下心来继续做后面的事情。
第一印象效应一位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让两个学生都做对30道题中的一半,但是让学生A做对的题目尽量出现在前15题,而让学生B做对的题目尽量出现在后15道题,然后让一些被试对两个学生进行评价:两相比较,谁更聪明一些?结果发现,多数被试都认为学生A更聪明。
这就是第一印象效应。
第一印象效应是指最初接触到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对我们以后的行为活动和评价的影响,实际上指的就是"第一印象"的影响。
第一印象效应是一个妇孺皆知的道理,为官者总是很注意烧好上任之初的"三把火",平民百姓也深知"下马威"的妙用,每个人都力图给别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心理学家认为,由于第一印象主要是性别、年龄、衣着、姿势、面部表情等"外部特征"。
一般情况下,一个人的体态、姿势、谈吐、衣着打扮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这个人的内在素养和其它个性特征,不管暴发户怎么刻意修饰自己,举手投足之间都不可能有世家子弟的优雅,总会在不经意中"露出马脚",因为文化的浸染装不出来的。
我们却不能忽视第一印象的巨大影响作用,因而必须通过提高自身修养来整饰自己的形象,为将来的成功奠定基础,搭好台阶。
蔡加尼克效应蔡加尼克是格式塔派的心理学家。
他做了一个试验,让被测试者连续去完成22种小任务,其中一半任务完成了,还有随机的一半任务没有完成时被中途停止。
接着他让被测试者回忆做过哪些事情。
结果他发现,绝大多数被测试这首先回忆到的是那些没有完成的任务。
这种记忆现象后来就被称"蔡加尼克效应"。
蔡加尼克效应在我们记忆事物的时候有许多表现,比如,为了怕自己忘了某个约定,我们专程把它写进备忘录,结果事到临头还是忘了。
心理学家认为,一个该做的事情往往会在人心理上引起一个张力系统,但写进备忘录这个行动代替了践约,心理上认为这件事情已经做好了,结果张力系统放松了。
而没有这种替代措施的时候,张力系统仍在继续,反而更记得住。
蔡加尼克效应解释了一些记忆中的现象。
考前恶补,"开夜车"通过考试后,所有考过的东西迅速被忘掉就是我们放下重负后张力系统迅速松弛的结果。
门槛效应1966年,美国心理学家费里德曼(J.L.Freedman)和费雷泽( S.C.Fraser)曾作过一个实验:派人随机访问一组家庭主妇,要求她们将一个小招牌挂在她们家的窗户上,这些家庭主妇愉快地同意了。
过了一段时间,再次访问这组家庭主妇,要求将一个不仅大而且不太美观的招牌放在庭院里,结果有超过半数的家庭主妇同意了。
与此同时,派人又随机访问另一组家庭主妇,直接提出将不仅大而且不太美观的招牌放在庭院里,结果只有不足20%的家庭主妇同意。
同类实验:实验者让助手到两个居民区劝人在房前竖一块写有“小心驾驶”的大标语牌。
在第一个居民区向人们直接提出这个要求,结果遭到很多居民的拒绝,接受的仅为被要求者的17%。
在第二个居民区,先请求各居民在一份赞成安全行驶的请愿书上签字,这是很容易做到的小小要求,几乎所有的被要求者都照办了。
几周后再向他们提出竖牌的要求,结果接受者竟占被要求者的55%。
研究证明,让人们先接受较小的要求,能促使其逐渐接受较大的要求,这就是"门槛效应"。
心理学家查丁奈(R.B.Cialdini)还发现,当人们拒绝接受一个较大的要求后,认知上的不协调会驱使他们建立新的平衡,因而容易接受一个较小的要求。
当小要求与大要求有明显联系,且紧跟在大要求之后提出时,人们更容易接受这个小要求。
培哥效应–记忆法在有些电视节目中,曾有人做过所谓奇特的记忆表演。
一般都是在舞台上立一块黑板,然后随意让观众说出一些词语、数字、节目名称、公式、外语单词等等,并按序写在黑板上。
表演者在这一过程中不看黑板,但他却能根据观众的要求准确地讲出其中的任意一项内容,甚至还能把全部内容倒背出来。
这种表演看起来十分神奇,其实只不过是运用了培哥记忆术,产生了“培哥效应”罢了。
这种方法实际上并不难,它是自创一套记忆编码,比如,⑴——帽子,⑵——眼镜,⑶——围巾,⑷——衣服,⑸——腰带,⑹——裤子……并熟练地记下来,然后通过联想与要记的材料相连接。
比如要求你记住这样几个词:⑴大象,⑵打气,⑶洗澡,⑷电风扇,⑸自行车,⑹水……这样你就可以把大象与固定编码的第一号帽子联系起来,联想到大象的鼻子上戴了一顶帽子。
要记住第六个词“水”时,把它与裤子产生联想——水把裤子弄湿了。
通过这样的编码联想,记起来就不困难了。
因为在联想时,我们有意识地把联想的事物放大,表象清晰而奇特。
例如要记住第四个词——电风扇与衣服发生联想时,如果表象是电风扇吹开了衣服就很一般,但如果想象成电风扇穿了一件羽绒服,就非常奇特,这就更便于记住这一对象。
培哥记忆术的固定编码有很多种,如按照自己身体各部分的上下编号,按进门后能看到的东西编码,按自己的亲朋好友的姓名编号等等。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掌握了这种方法,就可以避免记忆的枯燥单调,使其妙趣横生了。
当然,这种方法的掌握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需要我们去经常锻炼,并尽可能地使自己的联想奇特醒目非同一般。
过度理由效应1971年,德西和他的助手使用实验方法,很好地证明了过度理由效应的存在。
他以大学生为被试,请他们分别单独解决诱人的测量智力的问题。
实验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每个被试自己解题,不给奖励;第二阶段,被试分为两组,实验组被试每解决一个问题就得到1美元的报酬;第三阶段,自由休息时间,被试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目的存在考察被试是否维持对解题的兴趣。
实验结果:结果发现,与奖励组相比较,无奖励休息时仍继续解题,而奖励组虽然在报酬时解题十分努力,而在不能获得报酬的休息时间,明显失去对解题的兴趣。
第二阶段时实验组的金钱奖励,作为外加的过度理由,造成明显的过度理由效应,使奖励组被试向用获取奖励来解释自己解题的行为,从而使自己原来对解题本身有兴趣的态度出现了变化。
到第三阶段,奖励一旦失去,对态度已经改变的被试,没有奖励则就没有继续解题的理由,而控制被试对解题的兴趣,没有受到过度理由效应的损害,因而,第三阶段仍继续着对解题的热情。
实验结论:这个实验说明,过度理由将对在每个人的身上都发生着作用,人们为了使自己的行为看起来合理,人们总是喜欢为发生过的行为寻找原因。
在寻找原因的过程中,还往往是先找那些显而易见的。
如果找到的理由足以对行为做出解释,人们也就不再往更深处追寻了。
有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一位老人在一个小乡村里休养,但附近却住着一些十分顽皮的孩子,他们天天互相追逐打闹,喧哗的吵闹声使老人无法好好休息,在屡禁不止的情况下,老人想出了一个办法。
他把孩子们都叫到一起,告诉他们谁叫的声音越大,谁得到的报酬就越多,他每次都根据孩子们吵闹的情况给予不同的奖励。
到孩子们已经习惯于获取奖励的时候,老人开始逐渐减少所给的奖励,最后无论孩子们怎么吵,老人一分钱也不给。
结果,孩子们认为受到的待遇越来越不公正,认为“不给钱了谁还给你叫”,再也不到老人所住的房子附近大声吵闹。
公司老板如果希望自己的职员努力工作,就不要给予职员太多的物质奖励,而要让职员认为他自己勤奋、上进,喜欢这份工作,喜欢这家公司;希望孩子努力学习的家长,也不能用太多的金钱和奖品去奖励孩子的好成绩,而要让孩子觉得自己喜欢学习,学习是有趣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