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城镇化进程现状评价及发展建议

合集下载

城镇化与安徽省县域经济发展

城镇化与安徽省县域经济发展

城镇化与安徽省县域经济发展摘要阐述了安徽省城镇化发展现状,通过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定量分析了城镇化对安徽省县城经济发展的影响,提出安徽省县域经济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城镇化;县域经济;影响;对策中图分类号 f29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08)22-0303-021安徽省城镇化发展现状1.1城镇个数明显增加,城镇化水平全面提高改革开放以来,安徽省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明显提升。

1995~2006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28%,高于全国平均增幅;2006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 148.73亿元,经济规模跨上了新台阶。

与此同时,产业结构实现了由“二、一、三”向“二、三、一”的重大转变。

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安徽省人口城镇化进程加快。

首先,表现在城市和城镇个数的增加,截至2006年末,安徽省共有城市22座,其中地级市17个,县级市5个。

其次,表现在城镇人口比重不断提高,通过图1可以看到,2006年在安徽省6 593万总人口中,城镇人口比重达37.1%,比1995年提高18.01个百分点。

安徽城镇人口的增长已摆脱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徘徊不前的局面,步入快速增长的轨道。

1.2以农业为主的地区城镇化速度超过大、中城市,对全省城镇化贡献率越来越大城镇人口增长主要有3种模式:一是以城市人口增长为主,二是农村城镇化为主导(即以镇人口增长为主),三是前两条途径共同起主导作用的模式。

从地区城镇化增幅来看,池州、阜阳、滁州位居三甲,超过或接近13%;合肥、亳州、巢湖、宣城的增幅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而建市较早或老工业城市的芜湖、蚌埠、马鞍山、铜陵、淮南等市增幅不大。

综合来看,近10多年里,除省会合肥外,以农业为主的地区城镇化水平相对较快,原城镇化基础不错的大、中城市发展步伐则相对较慢。

1.3城镇基础设施有所完善与1978年相比,到2006年底,全省城市供水普及率达94.44%,提高了21个百分点;供气普及率达79.9%,提高了77个百分点;城镇道路总长达7 824km,增长近12倍;城市绿化面积达到了69 459hm2;公园达到151个,占地总面积8 264hm2。

安徽省城市化进程的实证分析

安徽省城市化进程的实证分析

l l
l 3

安徽 省 城 市 化 发 展 状 况 分 析
时 间 (9 l 2 0 年 ) 1 9— 0 4
1 进 入 城 市 化 加 快 发 展 阶段 。 革 开放 尤 其 是上 世 纪 、 改
图 2 安 徽 省 城 市 化 水 平 与 工 业 化 率 比较
同 时 , 农 业 人 口 比重 大 大 低 于 城 市 化 水 平 ( 图 3 , 非 见 )
De. 0 6 c 2 0

经济 学管理 学研 究 -
安徽 省城 市化进程 的实证分析
柳 晓 明
( 北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财 经 系 ,安 徽 淮 北 2 50 ) 淮 3 0 0
摘要 : 首先 阐迷 了城 市化发展及 对城 市化 进程的影响 因素的研 究情 况, 对安徽省 的城 市化发展进程 进行 了分析 ,
表 明在城 市化进 程 中出现了为城 市化而城 市化 的现象 , 使 城 镇 聚集 了大量的农业 人 口 这种 差距还有 加大 的趋 势 ,
表 明一 些 地 方 的城 市 化 进 展 没 有 建 立 在 经 济 发 展 的 基 础 之
度 和全 省总 人 口增 长 速 度 。城 镇 化 是 我 省 现代 化 进程 中 面
化 开 始 于新 中 国成 立 以后 , 市化 过 程 经 历 了开 始 、 动 与 城 波
停滞 以后 , 在改 革开 放 的推动下进 入 了快 速发展 的 阶段 。
随 着 经 济 的 不 断 发 展 和 人 民生 活水 平 的提 高 , 国 的 城 市 我 化 水平 不 断 上 升 , 前 已进 入城 市 化 加 快 发展 阶 段 , 目 到 2 0 年 , 国城 市 化 水 平 为 3 . ,0 4年 达 到 4 . 。 02 我 91 20 18

安徽省城镇体系规划

安徽省城镇体系规划

5)对经济拉动作用明显增强
芜湖、马鞍山、铜陵、淮北、合肥、淮南6个市先后被确定为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市。芜湖市实行了“一元化”户籍制度,铜陵、马鞍山市率先建立了城乡统一的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4) 城乡一体化取得进展
全省GDP总量占全国的比重从2005年的2.89%上升到2010年的3.08%。城市发展迅速。2011年,我省16个省辖市城区人口占全省29.6%、行政区域面积占全省19.1%,实现的地区生产总值占51%、地方财政收入占65%、工业生产总值占62%、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社会的57%,拥有近90% 的高校和技术研究中心。
现状图
主要成效
1) 发展速度明显加快
全省城镇化率由2005年的35.5%提高到2011年的44.8%,年均提高1.55个百分点。城镇化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由7.5个百分点缩小到6.5个百分点
7.5
6.5
2) 城镇体系不断优化
省域城市群体系初步显现,基本形成了合肥经济圈、皖江城市带和皖北城市群“一圈一带一群”竞相发展的城镇化战略格局。沿江城市发展势头强劲,皖北、皖西城市发展普遍提速,皖南旅游城市功能不断增强,县城和小城镇也呈现出快速扩张势头。
人口向合肥集中趋势明显
总量分析
节点分析
合肥、芜湖发展最突出
商品流、资金流向合肥、马芜铜集中趋势明显
银行资金流及主要金融中心分析资金主要流入地:合肥、芜湖、铜陵流出地:宿州、阜阳、亳州、安庆
存款区位商/贷款区位商
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大
结论四:全省分区发展差异明显
城镇化水平差距大
问题1:皖北与皖江发展不平衡
从排名情况看:近年来安徽省GDP总量在全国的排名略有上升。2008年GDP年增长率有很大提升,排名上升至全国第12位。

“十二五”时期安徽城镇化发展思路和政策建议

“十二五”时期安徽城镇化发展思路和政策建议
年份
均 水平 ( 6 % )低45 百 分点 。与东 部 地 区相 比 ,安徽 省 的城 镇 4. 6 . 个 化进 程严 重 滞 后 ,人 口的 城镇 化 推进 速度 明显 慢 于东 部地 区 。 以江
苏为 例 ,17年 安徽 省城 镇化 率 只 比江苏低 1 个 百 分点 ,20 年 与 98 . 1 09
益增 强 ,最 为 明显 的例 子 是 以大城 市为 中心 的城镇 密集 区的形 成和
发展 。

安徽城镇 化发 展特点
( ) 镇 体系 逐渐 完善 三 城 全省 城 镇体 系 逐 步完 善 ,城镇 规 模序 列 由 以小城 镇 为 主的结 构
逐 步 演变 为大 、中 、小城 市 、小 城镇 兼 有 的较 为完 善 的结构 ;城 镇
中 国 城 市 经 济 CHIA N URBAN E CoN oMY 探 索研 究
“ 二五 ” 时期 安徽城镇化 发展 思路 十 和政 策 建议
一 张谋贵 秦 柳
改 革 开放 以来 ,安 徽 省 城 镇 化 发 展 较 快 ,特别 是在 2 0 年 以 00 后 ,城镇 化进 程更 是 较之 以往 呈 现 出显 著加 快 的态 势 。然 而 ,与全 国及 发 达 地 区 相 比 ,安 徽 的城 镇 化 水 平 显 得 滞 后 。 “ 十二 五 ”时 期 ,是安 徽加 快发 展 的关 键时 期 ,经 济 和社会 大 力发 展 ,生 活水 平 大幅提 高 ,城镇 化必 须大 力快 速推 进 。
大大 增强 了城 镇 吸纳 就业 的能 力 ,促 进 了 乡村劳 动力 不 断 向城镇 转 移 。2 0 年 ,安徽 城 镇 就业 人 员从 2 0 年 的7 05 08 05 3 .万人 增加 到9 1 0. 9 万人 ,占全省 就业人 员 总量 的 比重从 1 . %上升 到2 %。 98 6 3

安徽城镇化发展的历史阶段及特点

安徽城镇化发展的历史阶段及特点

安徽城镇化发展的历史阶段及特点作者:王娟来源:《中国经贸导刊》2014年第24期摘要:建国以来,安徽城镇化进程一波三折,以1978年改革开放和2000年新世纪为分界点,历经了三个具有显著特征的发展阶段。

总结安徽城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和经验,揭示城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对促进安徽城镇化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城镇化历史阶段特点安徽一、城乡户籍分割的波动发展阶段(1952—1978年)改革开放前,安徽受户口迁移、粮油供应、劳动用工等制度限制,城乡人口流动受阻,城镇化发展呈现出曲折反复的特点。

(一)1952—1957年起步发展阶段1952年8月25日,安徽省政府正式成立,辖有7个专员公署、5个省辖市、67个县和3个县级市。

1953年,安徽开始实施“一五”计划,国民经济有了较快发展,尤其是工业发展较快,“一五”时期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1.4%。

随着城市经济的和工业化的迅速恢复,安徽城镇化开始起步,城镇化率由1953年的8.7%提高到1957年的9.0%,非农业人口由1952年的179万人增加到1957年的356万人。

(二)1958—1965年大跃进及调整阶段1958—1965年,安徽城镇化出现了快速上升、下降的过程。

其中,1958—1960年呈现大跃进状态,城镇化率从1957年的9.0%快速提高到1960年的16.1%;1961—1965年,转入以“调整、巩固、充实、提高”主线的调整期,城市人口连续5年出现负增长,1965年城镇化率下降到11.6%。

这一时期,我国开始建立城乡分割的户籍管理制度,此后20年,农村居民被排除在城市之外,这是改革开放前,安徽城镇化与工业化没有互动的根本原因。

(三)1966—1978年停滞发展阶段文革10年,安徽城镇化陷入停滞,城镇化率从1965年的11.6%小幅提高到1978年的12.4%。

这一时期,我国推行重工业道路,城市吸纳就业的能力十分有限,工业化无法形成对城镇化的拉动,城市待业青年快速增加。

当前安徽城镇化的发展困境与对策

当前安徽城镇化的发展困境与对策
C i ni t i 】 Ct Srt iL ct n hn A c n t a e Cy i t e c oa o y ag i

当前安徽城镇化 的发 展 困境 与对策 串
陈俊 峰 宋雨洁 钱 永佳

要 : 目前 安 徽 城 镇 化 已进 入 快 速 发 展 时期 ,但 仍
城 市 是 社 会 文 明 进 步 的 集 中表 现 ,城 镇 化 是 社 会
4. 66 6 34 5 79 5 . 56
泰 山 北 江 湖 安 河 西 I湖 西 南 徽 南
4 83 4 60 4 57 4 32 4 32 4 21 3 77
数 据 来 源 :根 据 各 省 2 0 年 统 计 公 报 整 理 。 09
2 8 8 1
5 万 一 O 万 0 10
18 1
2 万 ̄ 0 - 0 5  ̄
11 8
2 万 以 下 O
24 6
安 徽
2 2
2市统计年 鉴 ・20 》以及各 省统计信 息 网整理。 09
Ci cn i Cytecotn ha ne t i  ̄ ti ci nA it y【 t r g a C a L o
镇 化 发展 阶段 理 论 ,城镇 化 水 平介 于3 %~ 0 之间 是 0 7% 城 镇化 快 速发 展 阶段 ,安 徽 已经进 入城 镇 化加 速发 展 时 期 。安 徽 只有 抓住 机遇 ,因地 制宜 ,积 极推 行 合理 有效 的城 镇 化 战 略 , 才能 在 新 一 轮 的竞 争 中获 得 突 破 性 发
后 。 世界城 镇 化 的经 验 显示 ,在 完 全市 场经 济 条件 下 ,
合 肥市 ,市 辖 人 口2 35 ,其 次 为阜 阳市 ,市辖 人 口 0 .万

城市化加速时期安徽省城市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城市化加速时期安徽省城市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98 城镇化率 为4 . % 0 5 ,与全 国平均 水平 的差 距 ,由2 0 年的8 4 00 . 个 期 出现 加速发展趋 势 ;安徽 省城市化进程 以1 7 年为界 大体可
百 分 点 , , N 2 o 年 的5 2 百 分 点 。 缩 J o8 , .个 笔 者 归 纳 安徽 省城 市化 进程 的 特 点 如 下 :


安 徽省城市化历史进程及所处 阶段 的判别
城 市 化 率 为 l . 2 , 到 2 0 年 , 安 徽 省 城 市 化 率 为 4 . % 26% 08 05 :
( )安徽省城市 化发 展历程 一
1 7 — 0 8 其间城 市化率年 均增 长0 9 个 百分 点 。其 问根据 98 20 年 .3
9 8 19 年 纵 观 安 徽 省 城 市 化 发 展 历 程 , 安 徽 省 城 市 化 进 程 发 展 迅 城 市 化 速 度 又 可 以 区 分 为 两 个 不 同 的 阶 段 : 1 7 — 9 5 为 城 98 26% 95 速 。表现在 两个 方面:一 是城 镇数量 的增加 。1 4 年安徽省 只 市化平 稳发展期 ,1 7 年 安徽省城市化 率为1 . 2 ,19 年为 99 90% .8 962 0年 有 合 肥 、 芜 湖 、安 庆 、淮 南和 蚌 埠 5 城 市 : 2 0 年 ,安 徽 省共 1 . 9 ,年 均 增 长 0 3个 百 分 点 ; 19 — 0 8 为 城 镇 化 的 加 速 个 08 08 0 5 ,比1 9 年提高2 . 1 96 14 个百分 有城市2 座 ,其 中地 级市l 个 ,县级市5 ,市辖 区4 个 二是 增长期 ,2 0 年城市化率 为4 . % 2 7 个 4 .5 城镇人 口的增长 ,城镇化 率不断提高 。14 年城 镇人 口为2 6 99 6 万 点 ,年 均 增 长 16 个 百分 点 。 综 上 所 述 , 安 徽 省 城 市 化 进 程 滞 后 于 全 国城 市 化 进 程 , 近 人,城镇化率为8 6 % 0 8 . 9 ;2 0 年,安徽省市镇人 口为2 8 万人 , 45

安徽小城镇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安徽小城镇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展的 目 标和功能分 区, 布局不合理 , 许多小城镇依托过境公
路 兴建 , 通要 道穿 越小 城镇 内部 , 交 公路 兼 做小 城镇 内部道 路 和过 境交 通双 重功 能 , 车流量 大 , 人 一方 面严 重 阻碍 过境 交通 , 另一 方 面造 成 噪音 、 尘 等 环境 污 染 , 给小 城 镇 后 扬 也 续 发 展带 来很 大难 度 。 2 生 态环 境 保护 不 足 . 4 一 方面 由于缺 乏 环境 规 划 , 环境 管理 缺 位 , 大量 污水 未经 任何 处理 就 直接 排 人沿 岸河 流 , 乡 镇 企业 废水 、废渣 和烟 尘 大都 未经 处理 直 接排 人 自然 环境 中, 小城镇 环境 污染 日 严 重 ; 趋 另一 方 面在 小 城镇 建设 中重
2 世 纪 9 年代 以后 ,安 徽 省小 城 镇 进入 快 速 发展 时 0 0 期 , 20 至 02年末 小 城 镇 数 达 2 6 99个 , 中建 制 镇 9 5 , 其 5个 农村 集镇 2 1 。已初 步 形成 了一 批 各具 特 色 的小城 镇 , 04个 对 促进农 村 经济 社会 发展 起 到积 极作 用 。安 徽省 农 村人 口 比重 大 , 余 劳动 力数量 多 , 剩 在未 来农 村 经济 社会 发 展 和全 面建 设小 康社会 过程 中 , 城镇 仍将 担 当重要 角 色 。 小 () 小城镇对县级 经济 的发展 有着重要 的战略作用 。 1发展 小城 镇 是我 国城 镇体 系 中层 次 最低 、 数量 最 大 的城 镇群 体 , 它 以一定 范 围 的农 村 为腹 地 ,集 中 了一 定 规模 的工 业 、 商 业 、 通运 输业 , 交 服务业 等 , 是县 级 经济 的基 本地 域 依托 , 它 的多 元化 的社会 经 济活 动 内容 和功 能是 强县 富农 的基本 根 据地 , 县级 经济 的发 展具 有重 要 的战 略作用 。 对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安徽县城的地位、作用及发展应对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安徽县城的地位、作用及发展应对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安徽县城的地位、作用及发展应对储金龙【摘要】As a big agriculture and population province, Anhui is one of the two experimental provinces of nation⁃al new urbanization, and construction core lies in on-site urbanization.the paper makes a historical review of the role of counties in Anhui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gional economy and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and analyzes its position and function on the three levels of the country, Changjiang River economic belt and Anhui Subregion, the major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1) Counties are the core and key link on the work of national new urbanization inAnhui.(2)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counties in Anhui is one of the great tasks to carry out the great deci⁃sion of promoting Changjiang River economic belt by the State Council.(3)Counties are the important supporting point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city agglomeration in Anhui. Finally, it presents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 for counties development in Anhui from development modes and planning construction and industry choice and so on.%作为中部地区重要的农业和人口大省,安徽省成为国家首批两个新型城镇化建设试点省之一,建设的核心在于就地就近城镇化。

安徽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和现象

安徽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和现象

安徽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和现象安徽作为一个中心城市和环杀经济发展地区,近年来发展迅猛,但是也存在不少问题和现象。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来探讨安徽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和现象。

一、城市空间结构不合理安徽的城市空间结构存在不合理的问题。

大城市与小城镇之间的关系不够互动和协调,小城镇的发展受到限制。

同时,由于大城市的过度繁荣,也会导致城市扩张不平衡,区域之间的差距越发明显。

二、产业发展不均衡安徽拥有多个主要产业,但是它们之间的协调和平衡不足,导致一些产业发展明显滞后,影响了整个地区经济的稳定发展。

同时,农村产业经济发展能力较弱,只能依赖外部资金。

三、人才流动难题安徽在发展过程中,一直存在人才流失的问题,尤其是一些高质量人才前往开发经济更加发达的地区。

这一现象导致了安徽人才储备不足,无法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

此外,由于一些城市和地区受制于经济发展和环境等问题,难以赢得人才回流的战役,也影响了其发展。

四、城市规划不足和环境质量差面对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规划也凸显了一些问题。

比如,城市中心区域过于繁华而较少发展居住区;同时市区的道路交通也存在很多问题。

此外,安徽在发展的同时,环境污染也是一个难以回避的问题,如果不能在环境保护上下功夫,总体社会质量将会受到影响。

五、工业品质不高安徽的重点产业中,一些企业的工业品质较低。

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产业的发展和全面竞争力提升,也难以满足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

总之,安徽的经济发展面临着不少的问题和现象。

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全面建立起一个长效的投资体制,完善规划,提高城市绿化水平和环境保护水平,加强城市规划和自然资源保护,发挥每一个人的人才优势和创新能力。

当这些措施有效地实施,我们相信安徽的经济就能更稳定地发展。

安徽发展现状优缺点

安徽发展现状优缺点

安徽发展现状优缺点安徽省位于中国东部,是中国的一个发展中的省份。

下面是该省的发展现状的优缺点:优点:1. 地理位置优越:安徽省位于中国东部内陆,靠近沿海地区,具有便利的交通条件和良好的区位优势,有利于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

2. 资源丰富:安徽省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煤炭、铁矿石、稀土等,这些资源为省内工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3. 产业结构较为完善:安徽省的产业结构相对较为完善,既有传统的农业、制造业和能源产业,也有新兴的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

这种多元化的产业结构有利于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4. 科教实力较强:安徽省拥有一批优秀的高等学府和科研机构,包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这些机构为省内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力支持。

缺点:1. 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安徽省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GDP总量较小,人均收入较低,存在较大的发展差距。

2. 基础设施不完善:安徽省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尤其是交通运输等方面存在不足,这给企业的运作和发展带来一定的局限。

3. 生态环境问题:近年来,安徽省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存在一些环境污染问题,如大气污染和水污染等,这给生态环境带来一定的压力。

4. 人才流失问题:由于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安徽省存在一定的人才流失现象,优秀人才更倾向于到发达地区工作和生活,这给省内的创新和发展带来一定的挑战。

总的来说,安徽省在发展中具有一些优势,如地理位置优越、资源丰富和产业结构完善,但也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如经济发展滞后、基础设施不完善、生态环境问题和人才流失。

未来,安徽省需要进一步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培养和留住人才,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安徽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测度

安徽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测度

安徽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测度摘要:新型城镇化在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发展绿色城镇与人性化城镇,使城镇化发展可持续、高效集约和各地区相互协调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基于新型城镇化的相关理论研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安徽省的新型城镇化水平进行测度,得到安徽省2009至2018年以及2018年16市的新型城镇化水平的综合得分,并得出结论。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测度;发展不平衡一、引言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腾飞,中国城镇化发展迅速。

1978年至2018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17.92%迅速提高到59.58%,城市常住人口数量增加了6.6余亿人,全国城市数量从193 个增加至672个。

但以往中国的城镇化发展模式粗放,片面追求增加城镇人口数量,造成了生态失衡、土地资源浪费和公共服务配套设施不完善等一系列问题。

[1]在人口红利逐渐减少、老龄化加快的情形下,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传统工业化模式制约了城镇化发展,因此急需转变城镇化发展方向和主要驱动力。

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是适应当前社会需求,践行科学发展观理念,从片面注重人口城镇化发展速度到全面提高城镇化质量的重要转变。

[2]安徽省是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重要省份,在2015年被正式确立为新型城镇化试点地区以来,省政府响应国家政策,坚持工业化和城镇化共同驱动,城镇化水平快速稳步提升。

理论指导上,《安徽省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2016-2025年)》认为目前安徽省城镇化建设从外延扩张发展为内涵的提升,坚持速度与质量并行、质量为主的发展方式。

具体实践上,安徽省将以人为本作为城镇化核心,改革机制体制,注重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城镇的综合承载力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都得到较大提升。

[3]本文进一步从质量角度认识安徽省城镇化水平,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出安徽省各市新型城镇化得分,得出结论并提出建议,推进城镇化建设。

二、文献综述首先关于评价指标方面,以往用单指标,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来评价城镇化水平,数据易于比较,但对新型城镇化内涵反映较少,因此我国学者基本采用多指标评价法,可以更加准确、全面的反映新型城镇化水平。

安徽的调研报告

安徽的调研报告

安徽的调研报告标题:安徽省调研报告一、引言安徽省位于中国华东地区,是中国大陆的一个省级行政区。

本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安徽省的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情况,探索其发展潜力和面临的挑战,为其未来发展提供参考和建议。

二、经济发展情况安徽省经济发展取得长足进步。

自改革开放以来,安徽省以工业为主导,实施了一系列促进产业升级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

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创新驱动和互联网经济的崛起,安徽省的经济发展迈入了新的阶段。

现代制造、高技术产业以及旅游业等领域表现出较强的增长势头。

三、社会文化形态安徽省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

著名的黄山、徽州古城等旅游景点吸引了大量游客。

同时,安徽省在教育、科技、医疗等社会领域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然而,在一些欠发达地区,基础设施落后、教育医疗资源不足等问题仍然存在,需要进一步加强改善。

四、生态环境状况安徽省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生态环境。

然而,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环境污染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尤其是一些重工业城市和化工基地,排放的废气、废水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改善环境质量,但还需要更多的努力。

五、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安徽省是一个典型的中西部省份,城乡差距明显。

一方面,省会合肥等大城市的经济发展较为迅速,拥有先进的产业和先进的服务业;而另一方面,一些农村地区的发展滞后。

农村人口外流和乡村经济落后是制约城乡发展均衡的因素之一。

六、对策建议1. 发展新兴产业:加大对现代制造业、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经济等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创新发展。

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特别是加大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3. 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加强环境保护,减少污染排放,推动绿色发展。

4. 加强教育医疗资源配置:加大对农村地区教育医疗资源的投入,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农村居民的教育和医疗水平。

5. 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强城乡经济一体化,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

安徽发展现状优缺点

安徽发展现状优缺点

安徽发展现状优缺点安徽作为中国华东地区的一个省份,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从经济、文化、教育等多个方面来看,安徽的发展现状具有以下优点和缺点。

首先来看安徽的优点。

安徽省作为国家重点支持的经济大省之一,其经济发展迅速,GDP连续多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率。

安徽是中国最大的农业大省之一,农村经济发展较快,农产品产量和质量得到了较大提升。

此外,安徽还是中国重要的煤炭资源基地,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能源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安徽的制造业也有较大发展潜力,尤其是汽车、电子等高新技术产业,为当地经济增加了新的动力。

此外,安徽还有着丰富的文化传统和旅游资源,如黄山、徽州古建筑群等受到国内外游客的青睐。

然而,安徽的发展中也存在一些缺点。

首先,安徽的经济发展仍然相对较慢,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有较大差距。

尽管近年来有一定的增长,但仍然面临着许多挑战,如工业结构不合理、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等。

其次,农业发展不平衡,农村地区的发展滞后于城市地区。

农产品销售渠道和农业技术水平等方面也有待提高。

此外,安徽的环境污染问题比较突出,尤其是在工业发展过程中,排放的废气和废水对当地环境造成了不小的压力。

针对安徽发展中的优点和缺点,相关部门正在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推动安徽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加强产业转型升级,鼓励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升产品质量和附加值。

同时,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扶持力度,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此外,加强环境保护和治理,减少污染,建设生态环境友好型的工业体系。

同时,加强教育、文化、旅游等领域的发展,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和生活水平。

总之,安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省份,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经济、环境、农业等方面仍然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都需要共同努力,加大改革力度,推动安徽的发展,以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社会的和谐稳定和人民群众的幸福感。

—安徽省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

—安徽省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

—安徽省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安徽省是中国东部省份之一,位于中国大陆的中部偏东地区,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省份。

近年来,安徽省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本文将对安徽省的经济形势进行分析,并展望未来的发展情况。

首先,安徽省的经济总体上保持了稳定增长。

根据统计数据,2024年,安徽省的地区生产总值超过了3.5万亿元,增速超过了7%。

这与国家经济增长水平基本相当,显示了安徽省经济的韧性和活力。

其次,安徽省的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近年来,安徽省积极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加大了现代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力度。

特别是在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推动了安徽省经济的转型升级。

再次,安徽省的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

安徽省的城市化率在不断提升,城市规模和城市人口逐年增加。

城市化进程带动了城市消费的增长,促进了商业、服务业和住房市场的繁荣。

展望未来,安徽省的经济发展前景仍然较为乐观。

一方面,国家经济的持续增长将为安徽省提供有力的支撑。

另一方面,安徽省在现代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领域的领先地位将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此外,安徽省还有许多潜力待发掘,如旅游业、文化创意产业等,这些产业的发展将进一步促进安徽省经济的增长。

然而,安徽省的经济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人口老龄化问题可能影响劳动力供应和市场需求。

其次,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等问题也需要得到解决。

此外,产业结构调整仍面临一些困难和阻力。

为应对这些挑战,安徽省可以继续加大对现代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的支持力度,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同时,加强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推动绿色发展。

此外,还应加强教育和人才培养,提高劳动力素质,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持。

综上所述,安徽省近年来经济持续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农业经济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未来,安徽省的经济发展潜力巨大,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只有积极应对挑战,抓住机遇,才能实现安徽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安徽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对策——以安徽省巢湖市为例

安徽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对策——以安徽省巢湖市为例
限。
为 了将 新 农村 建设 抓 紧抓 实 , 巢湖 市 又 实施 了 “ 百村 十镇 ”示 范 工程 , 分 三 批 进行 。虽 然 也 取 并 得 了较大 的成 效 , 是仍 然存 在 一 些 问题 : 但 一 认 一是
识不到位 。部分镇村干部和群众存在畏难情绪 、 等 靠 要 思想 严 重 。镇 村 干部 对示 范 点重 视不 够 、 支持 不 够 。一 些 干 部 的 观 念 与 “ 农 ” 三 问题 关 系 全 局 、 解决好“ 三农 ” 问题 是 全 党 工作 重 中之 重 的基 本 观 念 还 有相 当大 的差距 。他 们对 经 济指 标 、 商 引 资 招 指 标 、 划生 育 指 标 看 得 很 重 , 对 农 民增 收 的指 计 而 标看 得很 轻 , 有关 新农 村 建设 的基本 思路 仍 处 在 矛 盾 之 中。二 是政 府 职责 不 明确 。调查 发 现 , 益相 利 关部 门能 找 出 许 多 理 由 、 多 借 口 , 论 点 、 依 许 出 找 据, 在具 体执 行 过 程 中 “ 斤 少两 ” 没 有 真 正 把 广 短 , 大农 民的根 本 利 益 放 在 心 上 。 三是 没 有 发 挥 好 群 众的主体作用 。农 民没有认识 到 自己是 新农 村建 设的主体 , 积极性不高 , 导致新农村建设力量薄弱。 四是 没有 建 立新 农村 建设 的长效 机 制 , 如 卫 生 状 诸 况经 常 出现 反 弹等 。 二、 安徽 城镇 化 与 新农 村建 设在 互 动上 存 在 的
安 徽城镇 化与新农 村建设 具有典 型意义 , 其现 状值 得考 察 。针 对 其 中城 乡规 划没有 形成 一体 化 、 城 乡管理 不对称等 问题 , 应该 明确各级 政府 的事权 和财 权 、 快 、 底 改革 现行 的 户籍 、 保 、 房 、 尽 彻 社 住 教 育、 医疗卫 生等制度 , 消除城 乡二元体 制 , 促使 生产要 素 自由流动 , 为城 乡 良性互 动发展 直至 实现城 乡一体化铺 平道路 ; 调动社会 力量 、 建立 以工促 农 , 以城 带 乡的 长效机 制 , 形成城 镇化 与新 农 村建设

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加速安徽省城市化进程

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加速安徽省城市化进程

城 镇化 是 人类 社 会发 展 的必 然趋 势 , 我 国的城 镇 化在 改革开 放后 发 展迅 速 , 城 镇化 水 平 的高低 是
衡量一个地区现代化程度 的重要标准。安徽省城镇
化水 平 由 2 0 0 2年 的 3 0 . 7 % 提高 到 2 0 1 1年 的 4 4 . 8 %, 年 均增长 1 . 4个 百分点 ( 见表 1 ) , 2 0 1 1 年 全 国城镇化 水平 为 5 1 . 3 %, 年均增长 1 . 2个 百 分 点 。


安徽 城 镇化 发 展 现状
城镇 化是伴 随工业 化和现 代化进 程 的一 种规律
资料来源 : 中国统计年鉴 2 0 1 2年版、 安徽统计年鉴 2 0 1 2年版
性现象 , 是一个 国家 内部人 口、 资源 等要素 以城市 为 主导进 行配置 的过 程 , 同 时伴 随着 社 会 生产 和 生 活 方式 的转变 , 是城市实 现 向更 高层 次发展 、 生产 函数 向更 高层 次变革 的过 程 。城镇化 进程具 体表现 为农 村人 口向城市 聚集 , 第一 产 业 向第 二 、 三 产业 转 移 ,
合, 缩小城乡发展差距等。近些年来 , 尽管安徽城镇 化进程迅速 , 仍存在一些问题阻碍了城镇化 的健康
表 1 城镇化率和生产总值
十八 大报告 明确 提 出 : 坚持 走 中 国特色 新 型工
业化、 信息化、 展 观为指 导 , 以新 型工业 化为动 力, 追求 结构 合理 、 集 约高 效 、 环 境友 好 和城 乡一 体 的城镇 发 展 过 程 ¨ j 。传 统 城 镇 化 积 累 的问 题 和 矛 盾 日益突 出 , 为寻找 新 的城镇 化推 动力 , 调 整经 济结

安徽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和现象

安徽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和现象

安徽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和现象安徽省作为中国的中西部省份之一,经济发展面临以下问题和现象:1. 发展不平衡:安徽省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城市与农村之间、不同地区之间存在明显的差距。

一些城市如合肥、芜湖等经济发展较快,而农村地区经济相对滞后。

2. 产业结构不合理:安徽省的产业结构相对单一,以传统制造业为主导,缺乏高端制造和创新性产业。

同时,一些企业存在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的问题。

3. 内外市场需求不平衡:安徽省的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外部市场需求,如果外部市场出现波动,安徽省的经济将受到较大的影响。

此外,内需市场规模相对较小,无法完全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

4. 人才流失:安徽省的高端人才流失严重,很多优秀的大学毕业生选择到一线城市或发达地区就业,导致了安徽省在创新和人才培养方面的缺失。

5. 环境污染:安徽省的一些地区存在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尤其是工业污染和农业排污。

这不仅对人民身体健康造成威胁,也影响了安徽省的可持续发展。

为应对这些问题和现象,安徽省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调整产业结构:推动传统制造业向高端制造和创新型产业转型,提升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增加对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的投资。

2. 加大技术创新和科研力度:增加科研经费投入,鼓励企业加强自主创新,提高产品竞争力。

同时,建立人才引进和留用机制,吸引高端人才返回安徽省。

3. 加强环境保护: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加强工业和农业污染防治,推动绿色发展理念,建设生态文明。

4. 加强农村经济发展:通过扶持农村产业发展和农民就业创业,减少城乡差距,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

5. 发展内需市场:加大投资力度,扩大内需市场规模,培育壮大消费市场,提高居民消费能力。

总之,安徽省在经济发展中需要解决产业结构不合理、人才流失、环境污染等问题,通过调结构、创新、环保等多方面的努力,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安徽省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现状、问题与对策

安徽省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现状、问题与对策

安徽省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现状、问题与对策汤龙腾,虞茜茜(安徽省城建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合肥230051)S擀一一诒K Edrr 將毘作者简介:汤龙腾(1987%),男,安徽安庆人,2013年毕业于安徽建筑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硕士研究生,工程师。

专业方向:住区规划与人居环境。

摘要: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内涵,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任务。

文章通过剖析安徽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城乡差距,总结存在问题,基于此,从夯实均等化发展保障基础,推进均等化建设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公共服务普惠共享,激发数字乡村发展新动能四个方面提出促进安徽省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对策,以期为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推进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安徽省;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中图分类号:TU984.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07—7359(202*)01—0050—03DOI:10.*6330/j.c n ki.*007-7359.202*.0*.02*0前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3即所有居民都应有机会享有满足基本生存与发展需求的公共服务,强调权利的均等,而非单纯的平均。

享有均等的机会是广大群众的权利3保障广大群众行使这项基本权利是政府责任之一⑹。

多年来3我国深入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3努力构建由政府主导、城乡均等、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⑹。

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要求3十四五”期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要明显提高。

本文从基本公共教育、医疗卫生、公共文化体育服务、养老服务和社会保障五个方面3研究安徽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现状3基于此3结合新时代要求3提出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的对策,为协同推动安徽省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实践提供参考。

l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差距近年来3安徽省不断强化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已取得了一定的实效。

基本公共教育从基本均衡走向优质均衡,初步实现高质量发展;医疗卫生机构数量稳中有增3人员及床位数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文化惠民工程为代表的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体系建设成效显著;养老设施供给进一步优化,养老服务质效持续提升;社会保障扩面增量,服务水平显著提升。

安徽城镇化的对策与措施

安徽城镇化的对策与措施
安徽城镇化 的对 策与措施
… 一 … 一 … … 一 … …
■曹 发 义
2 0

的特 点, 科学预测 各级城镇 发展空 间利用需求 , 有针对性
的 提 出省 域 空 间 分 区 的 发 展 重 点 和 途 径 , 括 空 间组 织 、 包 核 心 城 市 、 域 空 间发 展 战 略 、 设 协 调 重 点 内 容 和 行 动 区 建
资体 制 , 筹 城 乡 市政 公 用 设施 的 规 划 建 设 , 步 实现 公 统 逐
用 服 务 向城 郊 延 规划》
立足优化省域空 间结构 , 健全 区域空间管治机制 , 引
导 区域 性 的 公 共 基 础 设 施 共 建 共 享 ,协 调 区域 间 矛 盾 冲 突 , 筹 区域 城 乡 发 展 , 现 ( 划》 较 为 单 一 功 能 的 城 统 实 觎 从
( 戈 , 于 20 觑 )并 0 6年元月正 式实施 。 ( 戈 觎 实施近 四年
来 , 其 目标 设 置 的 战 略 性 、 间布 局 的 前 瞻 性 、 策 策 因 空 政
计 划, 明确省域分 区空 间的管治协调重点 内容 , 包含城镇 布局 、 交通设施布局 、 水资源 、 历史文化遗产资源 、 生态环 境、 土地资源利用和重要 基础设施廊道等 , 并将之充实到 ( 划) 觎 ) 中。针 对不同空 间层次和不 同类型地区的调控对 象, 完善 以区域空 间开发 管治和协 调为 主的 ( 划》 觎 实施 机制, 明确相应调 控的内容 、 段 、 手 方式 、 标准 、 程序 等管 治和协调的政 策措施 ,既为城 乡可持续 发展提供监督管 理依据 ,也 为全 社会空间资源利用活动提 供共同遵守的 社会准则 。因地制宜 , 强 ( 姗 对不 同地区城镇化的分 加 觎 类指导 , 促进城镇化与 区域 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 与区域 人 口资源环境条件相协调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 、促 进 安 徽 省 城 镇 化 发 展 的 若 干 建 议
(一 )调 整 发 展 思 路 ,推 行 协 调 发 展 推动安徽省城镇化进程的首要前提就是尊重城 镇 化 发 展 的 规 律 ,认 清 城 镇 化 的 内 涵 ,打 破 原 有 的 思 维 定 势 ,更 新 观 念 。 在 推 进 城 镇 化 进 程 中 ,政 府 部 门 的主要职责就是要 从 实 际 出 发,选 择 推 动 安 徽 省 城 镇化发展的正确模 式,创 造 有 利 于 城 镇 发 展 的 体 制 环 境 、政 策 环 境 和 规 划 环 境 ,走 出 一 条 具 有 特 色 的 城 镇化道路。采用重点推进模式是解决安徽省城镇化 协调发展 的 必 由 之 路。 在 大 力 发 展 省 会 合 肥 的 同 时 ,重 点 扶 持 皖 江 城 镇 带 、合 肥 经 济 圈 、沿 淮 城 镇 群 , 整 合 省 市 、县 域 优 势 资 源 ,合 理 定 位 ,协 调 发 展 ,有 利 于 全 省 经 济 辐 射 网 络 的 建 立 。[4] (二 )完 善 城 镇 体 系 ,优 化 城 镇 布 局 安徽 省 整 体 发 展 水 平 较 低,在 城 镇 发 展 上 要 有
收 稿 日 期 :2011-07-社 科 研 究 项 目 (2011sk460) 作 者 简 介 :张 敏 (1980- ),男 ,安 徽 宁 国 人 ,讲 师 ,硕 士 ,主 要 从 事 农 业 经 济 管 理 研 究 。
· 44 ·
一 、安 徽 省 城 镇 化 进 程 的 现 状 评 价
(一 )存 在 的 问 题 2009 年 安 徽 省 城 镇 化 率 为 42.1% ,比 全 国 城 镇 化率平均水平 46.6% 低 4.5%,更 是 远 低 于 东 部 地 区发达城市。根据美 国 经 济 学 家 钱 纳 里 提 出 的 “标 准 结 构 ”来 看 经 济 发 展 与 城 镇 化 关 系 ,安 徽 省 实 际 人 均 GNP 水 平 相 对 应 的 城 镇 化 率 应 该 为 50% 以 上, 但实际上安徽城镇化率与之还有不少差距。具体表 现 为 :第 一 ,中 心 城 市 辐 射 能 力 不 强 。 安 徽 省 地 级 城 市从数量上来看位 居 全 国 第 三,但 绝 大 多 数 城 市 规 模不大,整体功能 不 强,制 约 安 徽 省 城 镇 化 的 进 程。 省 会 合 肥 发 展 较 快 ,但 仍 显 规 模 不 足 ,经 济 影 响 力 明
(三 )承 接 产 业 转 移 ,壮 大 第 三 产 业 产业发 展 是 城 市 发 展 的 基 础 支 撑。2010 年 1 月,国家在安徽正式 设 立 皖 江 城 市 带 承 接 产 业 转 移 示范区,推进东部沿 海 地 区 产 业 向 中 西 部 地 区 规 模 迁移,这给安徽省各 城 市 的 发 展 带 来 前 所 未 有 的 机 遇 。 要 充 分 利 用 自 己 的 比 较 优 势 ,采 取 有 针 对 性 、实 效 性 的 措 施 ,建 立 以 大 城 市 为 主 体 、中 小 城 市 和 小 城 镇 合 理 发 展 的 城 镇 体 系 。 要 合 理 规 划 发 展 “芜 马 巢 ” 和“安池铜”两个产 业 转 移 集 中 区,加 快 合 肥 经 济 圈 一 体 化 发 展 ,推 进 芜 马 同 城 乡 和 跨 江 联 动 ,强 化 安 庆 区域中心城市地 位,增 强 滁 州、宣 城 实 力,有 效 促 进 安徽城市化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的良性互动。 工业 化 是 城 镇 化 的 根 本 动 力,第 三 产 业 是 城 镇 化的后续动力。安徽省城镇化已经进入快速发展的 中期阶段,同第三产 业 的 发 展 相 关 性 要 高 于 同 第 二 产业的相关性,所以 必 须 努 力 提 高 第 三 产 业 占 国 民 经济的比重。虽然近年来安徽省第三产业得到迅速 发展,全省产业结构实 现 “二 一 三”向 “二 三 一”的 转 变,但从安徽 省 统 计 年 鉴 资 料 (2006 年 三 次 产 业 贡 献率 为 6.57∶57.60∶35.83,2008 年 为 7.42∶ 58.46∶34.12,2010 年 为 14.1∶52.1∶33.8)可 以 看 出 ,第 三 产 业 的 结 构 比 例 处 于 下 降 趋 势 。 因 此 ,要 大 力 发 展 服 务 业 ,扩 大 社 会 就 业 ,促 进 农 村 劳 动 力 转 移;积极发展现代 物 流 业,降 低 区 域 物 流 成 本,增 强 外 辐 射 带 动 作 用 ;加 快 发 展 金 融 服 务 业 ,更 好 地 发 挥 金 融 对 区 域 经 济 发 展 的 整 体 服 务 功 能 。[5] (四 )完 善 政 策 措 施 ,推 动 和 谐 发 展 安徽 省 城 镇 化 发 展,需 要 合 理 构 建 制 度 创 新 的
摘 要 :安 徽 省 是 中 部 农 业 大 省 ,城 镇 化 进 程 缓 慢 ,主 要 表 现 是 中 心 城 市 辐 射 能 力 不 强 ,城 镇 化 滞后工业化,产业结构不合理,其原因是由于认识偏差、制 度 缺 失 等 造 成 的,因 此,需 要 调 整 发 展 思 路 ,完 善 城 镇 体 系 ,承 接 产 业 转 移 ,完 善 政 策 措 施 ,推 动 城 镇 化 进 程 。
战略眼光,积极完 善 城 镇 体 系 结 构,合 理 布 局,科 学 规划,提升城镇 体 系 组 合 效 益。 第 一 要 加 快 发 展 省 会合肥。第二要大力发展三大城镇群。随着国家层 面不断加强对沿江 城 镇 带 的 关 注,今 后 安 徽 应 当 以 城镇群作为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态。要重点发展沿 江 城 镇 带 (包 括 马 鞍 山 、芜 湖 、铜 陵 、安 庆 )、合 肥 经 济 圈 (以 合 肥 为 核 心 ,包 括 六 安 、巢 湖 、淮 南 三 地 )、沿 淮 城镇带 (包 括 淮 北、宿 州、蚌 埠、阜 阳、淮 南、亳 州 六 市),不断增强与长 三 角 地 区、南 京 都 市 圈 等 城 市 带 的融合。第三要积极发展县域城镇。区位优势好、 发展潜力 大 的 县 市 要 发 展 成 为 新 兴 的 市 域 中 心 城 市 ,区 位 优 势 不 明 显 的 县 市 要 充 分 利 用 特 色 资 源 ,因 地 制 宜 地 发 展 特 色 产 业 、增 强 县 域 竞 争 力 ,促 进 县 域 城镇化协调发展。 同 时 要 加 强 基 础 设 施 建 设,完 善 城镇功能,促 进 农 村 剩 余 劳 动 力 转 移,缩 小 城 乡 差 距 ,提 高 全 省 城 镇 化 水 平 。
显 不 强 ,规 模 不 足 ,难 以 发 挥 省 会 中 心 城 市 的 带 动 作 用 ,难 以 集 聚 外 部 要 素 资 源 ,在 带 动 推 进 安 徽 省 城 镇 化进程中的作用尚未发挥。安徽第二大城市芜湖也 只是区域 性 中 心 城 市,竞 争 实 力 有 待 进 一 步 增 强。 马 鞍 山 和 铜 陵 虽 经 济 实 力 较 强 ,但 横 向 比 较 ,规 模 偏 小。皖北地区中 心 城 市 经 济 辐 射 能 力 则 更 弱;[1]第 二,城镇化滞后 工 业 化。 合 理 的 城 镇 化 率 与 工 业 化 率的比例应该 是 1.4∶1~2.5∶1,但 2009 年 安 徽 省城镇化率为 42.2%,工 业 化 率 为 40.4%,两 者 比 例为1.04∶1,很显然,安徽省城 镇 化 要 滞 后 于 工 业 化,不利于更好地 推 动 经 济 发 展;第 三,产 业 结 构 不 合理。根据国内外 实 证 经 验,第 三 产 业 增 加 值 与 人 口城镇化水平高 度 正 相 关,存 在 因 果 关 系。 但 安 徽 省城镇经济发展水 平 不 高,对 周 边 地 区 的 辐 射 能 力 不强。2010年安徽省生 产 总 值 为 12263.4 亿 元,产 业比例由前年的14.9∶48.7∶36.4 变 化 为 14.1∶ 52.1∶33.8,第 三 产 业 增 加 值 为 4143 亿 元,增 长 10%。虽然第三产 业 份 额 一 直 在 增 加,但 还 存 在 第 一 产 业 比 重 过 大 ,第 三 产 业 不 够 发 达 的 问 题 ,产 业 发 展对全省经济增加 的 推 力 较 弱,形 成 不 了 很 好 的 集 聚 效 应,不 能 很 好 地 推 动 城 镇 化 进 程 ;[2](P26~27)第 四 ,区 域 间 城 镇 发 展 不 均 衡 。 由 于 受 交 通 状 况 、自 然 资 源 、历 史 条 件 等 因 素 的 影 响 ,安 徽 省 城 镇 化 发 展 严 重 不 均 衡 ,呈 现 出 明 显 的 差 异 性 ,直 接 影 响 安 徽 省 整
长 江 大 学 学 报 (社 会 科 学 版 )
2011 年 10 月
体消费水平的提高和经济发展的速度。 (二 )原 因 分 析 初 步 分 析 ,安 徽 省 城 镇 化 发 展 滞 后 的 原 因 如 下 。 第一是认识偏 差。 从 20 世 纪 90 年 代,安 徽 省
大力推行小城镇战 略,采 取 不 让 农 村 剩 余 劳 动 力 转 移到城市的政策,致 力 于 解 决 农 民 “离 土 不 离 乡”的 问 题 ,走 非 城 镇 化 的 农 村 工 业 化 道 路 ,失 去 了 城 市 快 速发展的 机 遇。 第 二 是 制 度 缺 失。 安 徽 省 到 2000 年才开始进行城市 户 籍 制 度 改 革,允 许 符 合 一 定 条 件的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但仍设置许多条件限制 农 村 人 口 向 城 市 转 移 。 与 之 相 关 的 财 政 、就 业 、土 地 管 理 、社 会 保 障 等 政 策 改 革 也 相 对 滞 后 ,使 城 乡 居 民 存在明显差异,这在 一 定 程 度 上 影 响 了 安 徽 省 城 镇 化的发 展。 第 三 是 投 资 不 足。 安 徽 省 位 处 中 部 地 区,一度存在“政策 洼 地”,国 家 投 资 不 足,引 进 外 资 力度不够,经济基 础 薄 弱,工 业 化 发 展 滞 后,第 三 产 业发展动力不足,难 以 为 城 镇 提 供 更 多 的 就 业 岗 位 和 就 业 机 会 。 同 时 ,安 徽 省 地 方 财 政 收 入 水 平 低 ,城 镇建设资金投入能 力 弱,成 为 推 动 城 镇 化 进 程 的 重 要制约因素。第四是产业制约。安徽省是一个农业 大省,虽经过多年 建 设,进 入 工 业 化 中 期 阶 段,工 业 化水平显著上升,但 仍 显 不 足。 工 业 的 不 发 达 又 制 约 了 第 三 产 业 的 发 展 速 度 、规 模 、水 平 。 而 第 三 产 业 发展滞后,又反过 来 影 响 第 一、二 产 业 的 服 务 效 率, 制约了城镇规模的扩大和发展速度的加快。同时, 没有产业支撑的城镇发展会带来各种严重的社会问 题,无法实现产业聚 集 与 城 镇 化 发 展 间 的 互 动 发 展 和 良 性 循 环 。[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