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产业转移 教案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产业转移教案范文

高中地理产业转移教案范文

一、教案简介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了解产业转移的概念、原因、影响以及我国产业转移的现状和趋势。

通过分析典型案例,使学生能够掌握产业转移的基本规律,提高地理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产业转移的概念及特点;(2)分析产业转移的原因和影响;(3)了解我国产业转移的现状和趋势;(4)运用地理知识分析产业转移案例。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运用地图和数据等资料,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3)开展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地理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2)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的意识;(3)培养学生尊重事实、善于思考的科学态度。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产业转移的概念、原因和影响;(2)我国产业转移的现状和趋势;(3)产业转移案例的分析方法。

2. 教学难点:(1)产业转移原因的深入理解;(2)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3)案例分析的深入展开。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张我国产业转移的地图,引导学生关注产业转移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1)产业转移的概念与特点;(2)产业转移的原因;(3)产业转移的影响;(4)我国产业转移的现状与趋势。

3. 案例分析:选取几个典型的产业转移案例,引导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进行分析,如珠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长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等。

4. 课堂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分享各自的研究成果。

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的知识点,整理课堂笔记;2. 选择一个产业转移案例,进行深入研究,下节课分享研究成果;3. 关注时事新闻,了解最新的产业转移动态,并结合地理知识进行分析。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提问等方面的参与程度和表现;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包括笔记整理、案例研究等;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如合作意识、沟通交流能力等;4. 课后新闻分析:收集学生关注的产业转移动态,评价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和时事分析能力。

高中地理专题:产业转移教案

高中地理专题:产业转移教案

高中地理专题:产业转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产业转移的概念及其意义。

2. 使学生掌握产业转移的原因和影响。

3. 培养学生分析现实生活中的产业转移现象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产业转移的概念与分类2. 产业转移的原因3. 产业转移的影响4. 我国产业转移的现状与趋势5. 产业转移案例分析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产业转移的原因、影响及我国产业转移的现状与趋势。

2. 难点:产业转移的原因分析,以及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生活中的产业转移现象。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以典型产业转移案例为载体,引导学生理解产业转移的概念、原因和影响。

2. 运用比较法,让学生了解不同地区产业转移的差异。

3. 利用多媒体教学,展示产业转移的相关图像和数据,增强学生对产业转移现象的认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我国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的经济发展差异,引发学生对产业转移的思考。

2. 产业转移的概念与分类:讲解产业转移的定义,以及按照转移方向、规模等分类。

3. 产业转移的原因:分析推动产业转移的各种因素,如劳动力、市场、政策等。

4. 产业转移的影响:探讨产业转移对转移地、接受地以及全球经济的影响。

5. 我国产业转移的现状与趋势:结合我国国情,分析我国产业转移的特点和趋势。

6. 产业转移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产业转移案例,如我国沿海地区产业向内陆转移等,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7.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产业转移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

8.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思考题,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并关注现实生活中的产业转移现象。

六、教学活动1. 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教材和网络资源,了解产业转移的背景知识。

2.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产业转移的原因和影响,分享各自的学习心得。

3. 案例分析:分组分析不同产业转移案例,探讨其对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七、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对产业转移概念的理解。

地理教学中的产业转移案例分析教案

地理教学中的产业转移案例分析教案

地理教学中的产业转移案例分析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对产业转移的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产业转移的定义、原因、影响和解决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证分析能力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产业转移的定义和原因2、产业转移的影响和解决方法3、产业转移案例分析三、教学步骤:1、导入环节:通过PPT展示一些生产画面、城市图片等,引出产业转移的概念,并带入下面的课题。

2、讲解环节:(1)产业转移的定义和原因:1)产业转移是指一种将已有的产业布局重新安排,并进行产业结构的区域性调整的一种行为。

2)产业转移的原因有很多,如公司为了降低成本、市场占有率等商业考虑,政府为了发展全国经济、优化地区产业结构等经济发展考虑。

(2)产业转移的影响和解决方法:1)影响:产业转移带来的影响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正面的发展作用,二是负面的影响。

2)解决方法:对于产业转移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政府应该采取措施来予以缓解,如就业政策、产业转型等。

(3)产业转移案例分析:这里我们通过两个案例来分析一下具体的产业转移问题。

案例一:苏州工业园区苏州工业园区是中国第一个以引进外资为主、加强深化改革推进“三去”一改一建、实现“新型工业化”为方向的造林区域。

由于地理位置优越、区位资源丰富,吸引了很多外资企业投资,从而推动了该地区的工业经济转型升级,使该地区的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方式和模式更加适应当前国际化、区域化发展趋势。

案例二:广东东莞的服装业广东东莞的服装业一直作为该地区的支柱产业。

但近年来,由于国际市场的调整、人工成本的上涨以及环保压力,很多服装企业开始进行产业转移。

从而导致服装业在当地的产值、就业、税收等方面出现明显下降。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政府采取了一些措施,如建立和完善基础设施、开拓新市场、优化就业政策等。

3、讨论环节:让学生就产业转移问题进行讨论,并回答下列问题:1)当前我国产业转移存在哪些问题?2)如何促进传统制造业转型降本增效?3)应该如何在产业转移中平衡地区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4、小结环节: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产业转移问题的实际意义。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地理教案(新教材人教版):产业转移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地理教案(新教材人教版):产业转移

课时67产业转移1.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1)产业转移概况①概念: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经济现象。

②方向:通常是由相对发达的区域向欠发达区域转移。

③分类:国内产业转移、国际产业转移。

④目的:降低生产成本,获得更多的收益和利润。

(2)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因素具体影响劳动力具有充足、高素质且工资低廉的劳动力资源的国家或地区,往往成为产业转移的目的地市场产品的国内市场趋于饱和,或者国内市场满足不了其发展壮大的需要,企业就会开辟国际市场企业为了避开跨国销售所面临的各种限制,直接在市场广阔的国家或地区投资建厂市场不断变化,因此产业承接地也会发生变化政策对于产业转出地来说,政府可以通过间接干预的方式迫使一些落后产业向外转移对于产业承接地来说,政府可以通过优惠的政策,以及改善公共基础设施、提升政府服务水平等来吸引企业进驻其他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原生产区地价昂贵、原材料短缺及运输成本增加等思考产业转移的主要原因有哪些?答案①当地出现了环境、资源等问题,如美国东北部的产业向西、向南转移。

②为了寻求新的市场,如台湾地区的机电企业转移至大陆。

③为实现地区内部产业的均衡发展,以发达地区带动其他地区,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如广东省政府提出珠江三角洲地区部分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业向山区转移的战略。

2.东亚、东南亚的产业转移时间转移的具体情况第二次世界大日本大量引进美国先进技术和设备发展轻纺工业,推动了经济发展战后20世纪60年代20世纪70年代为了应对世界石油危机的冲击和世界性的经济危机,日本进一步将钢铁、化工和造船等产业转移至韩国、新加坡等国家,以及中国台湾地区、中国香港地区20世纪80年代21世纪以来更具有劳动力优势的中国中西部地区,以及越南、柬埔寨、老挝、缅甸等东南亚国家,成为服装、制鞋、家电等产业转移的新的承接地3.东亚、东南亚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2)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

关于高中地理产业转移教案范文大全

关于高中地理产业转移教案范文大全

一、教案基本信息关于高中地理产业转移教案范文大全课时安排:每章2课时,共10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产业转移的概念和原因2. 让学生了解产业转移的主要方式和过程3. 让学生掌握产业转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4. 让学生学会分析产业转移案例,提高实践能力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实际案例,掌握产业转移的相关知识2.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3. 采用提问法,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内容:第一章:产业转移概述1. 产业转移的概念2. 产业转移的原因第二章:产业转移的主要方式1. 直接投资方式2. 合作生产方式3. 技术转让方式第三章:产业转移的过程1. 初级阶段:资源导向型产业转移2. 中级阶段:劳动力导向型产业转移3. 高级阶段:技术导向型产业转移第四章:产业转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1. 对转出区域的影响2. 对转入区域的影响第五章:产业转移案例分析1. 我国沿海地区产业向内陆转移案例2. 我国制造业向国外转移案例二、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产业转移的概念和原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分别讲解产业转移的主要方式、过程以及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3. 案例分析: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实际案例,掌握产业转移的相关知识。

4.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巩固学生所学知识。

5. 作业布置:布置与本节课相关的内容,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三、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3.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过程中的表现,包括分析的深度、观点的独到性等。

六、产业转移的趋势与挑战1. 全球化背景下的产业转移趋势2. 我国产业转移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七、产业转移政策与战略1. 我国产业转移政策的发展历程2. 当前产业转移的政策导向3. 促进产业转移的战略举措八、产业转移与区域协调发展1. 产业转移对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2. 区域协调发展策略九、产业转移与环境保护1. 产业转移对环境的影响2. 环境保护策略与实践十、产业转移案例分析1. 我国东部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案例2. 我国制造业向东南亚转移案例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产业转移的趋势与挑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教高中地理必修三5.2产业转移教学设计

人教高中地理必修三5.2产业转移教学设计
二、学情分析
针对高中地理必修三5.2产业转移这一章节,学情分析如下:学生在前期学习中,已掌握了地理基本概念、地理空间分布、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知识,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学科素养。然而,对于产业转移这一复杂的经济现象,学生可能存在以下问题:对产业转移的定义、类型及其影响理解不够深入;对产业转移的动因、过程及效应分析不够全面;对产业转移与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的关系认识不足。
5.结合所学知识,思考以下问题并撰写一篇短文:
a.产业转移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有哪些?
b.面对产业转移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c.你认为未来我国产业转移的趋势是什么?
要求:每个问题不少于200字,总字数不少于600字。
4.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关注家乡的产业发展,为家乡的经济建设献计献策。
5.培养学生的全球观念,使学生认识到产业转移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世界各地的产业转移现象,拓宽国际视野。
本章节教学设计旨在让学生全面了解产业转移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产业观念和环保意识,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全球观念。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强调产业转移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提醒学生关注产业转移的现实意义。
3.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关注产业转移的相关新闻和案例,提高对产业转移的认识。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关于产业转移的知识,检验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特布置以下作业:
1.请同学们结合课堂所学,分析一个国内外产业转移的案例,阐述其转移的动因、过程及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要求不少于800字,图文并茂,逻辑清晰。
5.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出课堂,亲身感受产业转移对现实生活的影响,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高中地理专题:产业转移教案

高中地理专题:产业转移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高中地理专题——产业转移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产业转移的概念和原因;2. 掌握产业转移的主要方式和途径;3. 分析产业转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4. 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和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产业转移的概念、原因、方式和影响。

教学难点:产业转移的区位选择、影响因素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教学准备:教材、多媒体教学设备、相关产业转移案例资料。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我国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的经济发展差异,引发学生对产业转移的思考。

2. 讲解:介绍产业转移的概念、原因、方式和途径。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产业转移案例,如我国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向东南亚转移的过程及影响。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产业转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如何应对产业转移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5. 总结:归纳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产业转移在地理学科中的重要性。

二、产业转移的概念与原因1. 产业转移的概念:产业转移是指企业将生产活动从一地转移到另一地的现象。

2. 产业转移的原因:(1)寻求更低的生产成本:包括劳动力成本、土地成本等;(2)拓展市场:企业为了扩大市场份额,向需求更大的地区转移;(3)优化资源配置:企业为了更有效地利用资源,提高生产效率,选择转移。

三、产业转移的主要方式与途径1. 主要方式:(1)国内转移:企业在国家内部不同地区间的转移;(2)国际转移:企业跨国界转移,常见于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的布局。

2. 主要途径:(1)投资建厂:企业在转移地投资建设新的生产基地;(2)并购重组:企业通过收购或合并转移地的企业,实现产业转移;(3)授权经营:企业将品牌、技术等授权给转移地的企业,进行生产销售。

四、产业转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1.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产业转移可以带动转移地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提高税收等;2. 改变区域产业结构:产业转移可能导致转移地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3. 引发区域竞争:各地为吸引产业转移,可能出现优惠政策竞争,影响区域经济秩序;4. 环境压力:产业转移可能给转移地带来环境污染和资源压力。

高中地理产业转移教案范文

高中地理产业转移教案范文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高中地理产业转移教案章节:第一章产业转移概述教学对象:高中地理学生教学课时:2课时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产业转移的定义、类型和原因。

2. 使学生掌握产业转移的基本规律和影响因素。

3. 培养学生分析产业转移案例的能力,提高地理实践素养。

三、教学内容1. 产业转移的定义:产业从一个地区转移到另一个地区的现象。

2. 产业转移的类型:按产业性质分为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按转移方向分为国际产业转移和国内产业转移。

3. 产业转移的原因: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间生产要素的流动和配置;全球产业分工和竞争;企业寻求更低生产成本和更高利润;政策、法规、人口、资源等因素的影响。

4. 产业转移的基本规律:从发达地区向发展中地区转移;从高成本地区向低成本地区转移;从资源枯竭地区向资源丰富地区转移。

5. 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劳动力、资本、技术、市场、政策、交通、环境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我国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的经济发展差异,引发学生对产业转移的思考。

2. 新课导入:介绍产业转移的定义、类型和原因。

3. 案例分析:分析我国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向东南亚转移的案例,引导学生理解产业转移的基本规律和影响因素。

4.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分享各组的讨论成果。

五、作业布置1. 请学生搜集一个产业转移的案例,分析其转移原因和影响。

2. 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思考如何吸引高质量产业转移,为我国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六、教学评价1. 知识掌握:学生能够准确理解产业转移的定义、类型和原因,掌握影响产业转移的基本规律和因素。

2. 能力培养:学生能够分析产业转移案例,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情感态度:学生认识到产业转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树立正确的地理观念。

七、教学资源1. 教材:《高中地理》2. 课件:产业转移概述、案例分析、影响因素等3. 视频资料:我国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向东南亚转移的案例4. 网络资源:相关产业转移的政策、新闻报道等八、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展示我国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的经济发展差异,引发学生对产业转移的思考。

高二地理产业转移教案设计

高二地理产业转移教案设计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地理是一门与人类生产活动联系特别严密的学科。读下面两段材料,你能不能指出它反映的是什么地理现象?产生的缘由是什么?对两个区域的地理环境分别有什么影响?
讲授新课
学生:思索问题,小组争论,展现成果。
教师:准时点评和总结学生的答复。
(1)经济增长速度减缓;市场萎缩;就业压力加大。
(2)从长远来看,这是一种正确的选择,在转型初期的确会遇到许多困难,但这些困难的消失都是临时的。对于佛山当前来说,陶瓷属于夕阳产业,只有它转走了,才能给朝阳产业腾动身展空间,更有利于经济持续、快速、安康的进展。
六、课外力量拓展

高二地理产业转移重要学问点:
1.产业转移的定义是什么?如何分类?
答:产业转移是指企业将产品生产的局部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产业转移可分为区域产业转移和国际产业转移。
2.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规律是什么?
答: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呈现出按经济进展水平由高向低逐次转移的规律。
3.为什么东南亚等地区的进展中国家或地区,工业化之初都重点进展劳动力密集型产业? 答:由于工业化初期缺乏资金、技术、治理阅历,但劳动力价格较低。
2.通过对身边地理现象的案例分析,培育学生对地理事物的探究意识,感受家乡经济进展的变迁,树立喜爱家乡、报效家乡的抱负。
三、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
1.理解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2.能分析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二)教学难点
1.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2.产业转移对区域进展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
学案导学法、案例分析法、多媒体帮助教学法。
答:对兴旺国家而言,原主导产业顺当实现向国外转移,可使国内的生产要素集中到新的主导产业,为产业构造顺当调整制造了条件;对进展中国家而言,承受兴旺国家的产业转移,可以加快本国或地区的经济构造调整,缩短产业升级的时间,从而加快工业化的进程。

关于高中地理产业转移教案精选范文总汇

关于高中地理产业转移教案精选范文总汇

关于高中地理产业转移教案精选范文总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产业转移的定义、类型和影响因素;(2)掌握产业转移的过程及特点;(3)能够分析产业转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和分析能力;(2)开展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地理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2)使学生认识到产业转移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二、教学内容1. 产业转移的定义与类型2. 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3. 产业转移的过程与特点4. 产业转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5. 案例分析:我国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实例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产业转移的类型和影响因素;(3)产业转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2. 教学难点:(1)产业转移的动因和机制;(2)如何分析产业转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产业转移的定义、类型、影响因素、过程、特点及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我国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实例,让学生深入理解产业转移的现象和规律。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产业转移的原因、过程和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我国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短视频,引起学生对产业转移的兴趣;(2)提问:“什么是产业转移?它有哪些类型?”引导学生思考。

2. 讲解产业转移的定义、类型和影响因素:(1)讲解产业转移的定义;(2)介绍产业转移的类型;(3)分析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3. 讲解产业转移的过程与特点:(2)阐述产业转移的特点。

4. 讲解产业转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1)分析产业转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2)讨论产业转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

5. 案例分析:我国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实例(1)分组搜集我国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实例;(2)各小组汇报案例分析结果;(3)全班讨论案例中的共性与个性。

43产业转移(教案)-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课件教案(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43产业转移(教案)-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课件教案(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第四单元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三节【课程标准】以某区域为例,说明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1.运用资料,结合实例,分析产业转移的原因。

2.结合实例,说明产业转移对产业转出区和承接区的经济、环境、社会影响,辩证认识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学案、投影仪等。

学生准备:结合学案课前预习。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010年以前,中国是某品牌鞋最大的生产基地,生产份额超过全球40%。

但到2015年,越南生产份额最大。

21世纪初,美国市场上该品牌鞋基本都是“中国制造”,如今却更多地看到“越南制造”。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该品牌鞋生产地的变化?一、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问题】阅读教材并思考以下问题什么是产业转移?产业转移的目的是什么?产业转移的类型有哪些?1.概念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经济现象,通常是由相对发达的区域向欠发达区域转移。

2.目的企业为了降低生产成本,获得更多的收益和利润,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建厂等方式实现生产地转移。

3.类型读图,说出产业转移的类型国内产业转移:发生在一国之内的产业转移。

国际产业转移:跨国的产业转移。

4.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案例研究】日本服装品牌优衣库所属迅销公司在中国的128家代工厂中,规模最大的就是申洲针织集团,它的生产基地主要位于浙江宁波。

1997年,申洲集团签下的第一个国际大客户就是优衣库,在20天内完成了35万件生产订单,从此取得优衣库信赖并合作至今。

【思考】按生产要素集约程度分类法,申洲针织集团属于哪一类型的产业?20世纪末,迅销公司为什么选择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投资建厂?【答案】申洲针织集团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人口密集,劳动力数量多,且劳动力价格低廉。

(1)劳动力原因:一般情况下,劳动力在国际范围的流动性较小。

不同国家或地区,劳动力的数量、质量和价格差异较大。

表现:由于劳动力价格会随着地区经济的发展不断提高,因此产业会不断向劳动力价格较低的地区转移,导致产业布局在空间上的变化。

4.3产业转移优秀教学案例高二地理(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4.3产业转移优秀教学案例高二地理(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4.引导学生关注时事热点,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五)作业小结
1.教师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
2.课后作业包括:收集相关的产业转移案例,分析产业转移的原因和影响;撰写一篇关于产业转移的短文,后进行自主学习,深入研究产业转移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提出讨论话题:结合我们的生活实际,讨论产业转移对环境、就业、产业结构等方面的影响。
2.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鼓励每个小组成员都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3.各小组派代表进行汇报,其他小组成员进行评价和补充。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展示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引发学生对产业转移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采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3.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或调研,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
4.引导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产业转移的利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利用多媒体手段,如图片、视频等,展示我国某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实际情况,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产业转移的氛围。
2.设计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分别扮演政府官员、企业老板、农民工等不同角色,从不同角度体验产业转移的影响。
3.创设生活情境,如家庭、学校、社区等,让学生结合实际情况,思考产业转移对环境、就业、产业结构等方面的影响。
4.结合实际情况,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
(三)小组合作

高中地理专题:产业转移教案

高中地理专题:产业转移教案

高中地理专题:产业转移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产业转移的概念,掌握产业转移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2. 能够分析现实中的产业转移案例,理解产业转移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3. 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和思考能力,培养学生的区域经济观念。

二、教学内容:1. 产业转移的概念及分类2. 产业转移的原因和影响因素3. 产业转移的过程及效应4. 我国产业转移的现状与趋势5. 产业转移案例分析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产业转移的概念、原因、影响因素、效应及案例分析。

2. 难点:产业转移的原因和影响因素的分析,产业转移案例的解读。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产业转移的原因和影响。

2. 使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现实中的产业转移案例,理解产业转移的实质。

3. 利用图表法,形象展示我国产业转移的现状与趋势。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和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差异,引发学生对产业转移的思考。

2. 讲解产业转移的概念及分类,让学生理解产业转移的基本内涵。

3. 分析产业转移的原因和影响因素,引导学生从地理、经济、政策等多角度认识产业转移。

4. 讲解产业转移的过程及效应,让学生了解产业转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5. 分析我国产业转移的现状与趋势,让学生掌握我国产业转移的大致脉络。

6. 进行案例分析,让学生通过实际案例,深入理解产业转移的内涵和影响。

这五个章节的内容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掌握产业转移的基本概念、原因、影响因素、效应以及我国产业转移的现状与趋势。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分析问题,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和思考能力。

六、教学活动:1.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产业转移对不同地区的影响,每组选择一个地区,分析其产业转移的原因、过程和效应。

2. 分享与交流:每组向全班同学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其他同学就分享的内容进行提问和讨论。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提问和分享环节的积极性,评估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高中地理:产业转移的教案设计与实施

高中地理:产业转移的教案设计与实施

高中地理:产业转移的教案设计与实施一、教学目标1.了解产业转移的概念和原因;2.掌握产业转移对不同地区、国家和全球经济的影响;3.了解和分析全球产业转移的特点和趋势;4.探究我国发展产业转移的策略和措施。

二、教学内容1.产业转移的概念和原因;2.生产要素的配置趋势和技术革新的推动;3.全球产业转移的特点和趋势;4.中国产业转移的现状和趋势。

三、教学方法1.课堂教学;2.组织学生观看视频和阅读相关文献;3.小组讨论和PPT展示。

四、教学过程1.产业转移的概念和原因(1)师生互动:教师问学生产业转移是什么,引导学生回答。

(2)学生自主学习: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和阅读相关文献,了解产业转移的原因和概念。

(3)小组讨论:将学生分为几组,让他们互相讨论产业转移的原因和概念,并让每个小组展示一下。

2.生产要素的配置趋势和技术革新的推动(1)PPT展示:教师通过PPT展示生产要素的配置趋势和技术革新的推动对产业转移的影响。

(2)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文献或网络查找有关技术革新和生产要素配置方面的信息,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3.全球产业转移的特点和趋势(1)师生互动:通过跟学生的互动,让他们了解全球产业转移的特点和趋势。

(2)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网络或其他媒体了解有关全球产业转移的信息。

(3)小组讨论: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由他们负责研究不同地区产业转移的情况,并向其他小组和教师展示他们的发现。

4.中国产业转移的现状和趋势(1)PPT展示:教师通过PPT展示介绍我国的产业转移现状和趋势。

(2)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网络或其他媒体了解有关我国产业转移的信息,特别是当前政策的实施和影响。

(3)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由他们负责研究不同地区、不同产业的转移情况,并向其他小组和教师展示他们的发现。

五、教学评估1.小组讨论和展示的表现;2.课堂测试;3.作业评分。

六、教学手段1.数据投影仪;2.PPT软件;3.视频资料;4.文献。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教案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教案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介绍东亚地区的产业转移现象,让学生掌握以下目标:1.了解产业转移的定义和背景;2.理解为什么东亚地区成为了产业转移的热点;3.学会应对产业转移带来的挑战,利用产业转移机遇促进经济发展。

二、教学内容2.1 产业转移的定义和背景1.产业转移的定义:指由于社会经济发展和区域经济竞争等因素导致产业在某一区域完全或部分退出,转移到另一区域的过程。

2.产业转移的背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制造业向低成本、高效率、高品质的地区逐渐转移,这些地区大多分布在发展中国家。

2.2 为什么东亚成为产业转移的热点1.东亚地区人口集中、市场大、劳动力成本较低;2.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引进外资、高技术、先进设备以及制造业转移,建立了积累的工业体系;3.东亚其他国家(韩国、台湾、新加坡)也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制造业技术水平等手段吸引了产业转移。

2.3 应对产业转移带来的挑战,促进经济发展1.机遇:争取吸引外资,通过技术创新提升自身制造业水平;2.挑战:环境污染、资源短缺、市场不稳定、劳动力脱贫等问题;3.解决方案:加强环境保护、压缩产能、推进产业升级等。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授课讲解:由教师进行产业转移的基本概念、东亚地区产业转移的背景进行介绍;2.案例分析: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对产业转移的过程和规律有更深刻的理解;3.讨论交流:让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以解决东亚地区产业转移可能面临的问题。

四、教材选编本课程主要选用《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中的以下章节:1.第二章经济新常态的下的资源与环境问题2.第四章全球化与地球3.第五章产业变迁与新兴产业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课程,学生对东亚地区的产业转移现象和其中的规律有了更加深入的学习和认识。

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交流等方式,学生对产业转移可能面临的挑战和解决方案也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和认识。

高中地理 《产业转移》教案

高中地理   《产业转移》教案

高中地理《产业转移》教案高中地理-《产业转移》教案5.2产业转移三维目标:知识和技能1、并使学生介绍我国和世界经济现状和变化趋势,认知产业迁移的概念、产业迁移出现的原因。

明白国际产业迁移就是国际竞争的必然结果。

2、使学生了解产业转移的重大意义,看到产业转移给东亚地区经济带来的巨大影响。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学会从资料、图像、数据中提取信息,培养综合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看到世界经济发展的日新月异,了解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式。

使学生明白产业转移道路是曲折的,但是趋势是不可阻挡的,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教学重点1、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劳动力、内部交易成本、市场。

2、日本产业转移原因分析。

3、产业迁移对区域产业的结构调整,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产业迁移给经济增添的机遇。

教学难点1、汽车工业、劳动密集型工业等茶叶迁移等案例分析,他就是学生认知产业迁移原因的关键。

2、正确理解产业转移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以及如何避免转移带来的负面影响。

3、各种材料、数据分析。

对目前经济形势的分析。

教具、资料多媒体课件1教学过程:新课引入新课讲授教学过程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里特说过:“一个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这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呢?(万物皆动,都处于不断的发展与变化之中)一个企业也是这样,随着实力的不断壮大,其空间位置也不会是一成不变的,那么产业转移是如何进行的,转移后对区域发展有什么影响呢?(板书)一、产业转移的概念及分类(同学们先看教材中图5.7)设疑:图中三个不同的企业,在我国选址建厂的主导因素分别是什么?(学生回答:分别侧重于我国的劳动力资源、市场、原料与劳动力资源)1.什么是产业转移:2.产业转移的分类:设疑:上图中的产业转移各属于哪一类?3.最活跃的地区:东亚(包括哪些国家?)(过渡)为什么日本、韩国要到国外建厂呢?为什么我国东部地区成为了他们的目的地呢?(板书)二、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1.产业转移的原因:为了降低成本、扩大销售市场2.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1)劳动力因素:各个企业渴望怎么的劳动力资源?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在东亚地区是如何转移的?为什么?〖活动点拨〗1.工业化之初,资金、技术水平有限,只能依靠2设计意图引发学生兴趣对照表明培育学生逻辑推理分析能力。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教案:第五章第二节产业转移以东亚的产业转移为例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教案:第五章第二节产业转移以东亚的产业转移为例教学设计
(五)总结归纳
在总结归纳环节,我将:
1.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产业转移的概念、类型、原因及影响。
2.梳理东亚地区产业转移的特点,总结我国在产业转移过程中的机遇与挑战。
3.强调学生要关注产业转移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问题,树立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4.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深入探讨产业转移的相关问题,提高自己的地理素养和综合分析能力。
4.实施差异化教学,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能力水平,制定适当的学习任务,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获得成长。
-例如:为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提供更具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如研究产业转移对其他国家的影响;为理解能力较弱的学生提供更多辅导和支持,确保他们掌握基本概念。
5.加强团队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协作精神。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辩论等形式,让学生在互动中深化对产业转移的认识,提高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图片展示:展示一系列反映东亚地区产业转移的图片,如跨国公司在中国设立生产基地、东南亚国家产业升级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产业转移的现象。
3.案例引入:以苹果公司为例,介绍其在全球范围内的产业布局,引导学生思考产业转移对企业、国家及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二)讲授新知
在讲授新知环节,我将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6.拓展阅读:推荐学生阅读与产业转移相关的书籍、论文和新闻报道,拓展知识面。要求撰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读后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收获。
7.课堂展示:每组选择一个产业转移的案例,制作PPT并进行课堂展示。要求展示内容丰富,逻辑清晰,时间为10-15分钟。
作业要求:
1.作业提交时间:按照课程进度,合理安排作业提交时间,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深入研究和思考。
5.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能力水平,教师应关注个体差异,实施差异化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获得成长。

高中地理产业转移教案范文

高中地理产业转移教案范文

高中地理产业转移教案精选范文地理学是研究地球和人类在地球上生活、发展的科学。

产业转移是指产业从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重新布局的过程。

地理学和产业转移是息息相关的,产业转移的过程往往受到地理因素的制约。

本篇文章将介绍高中地理学中产业转移的相关内容,为编写这一方面的教案提供帮助。

一、教学目标1. 了解产业转移的概念和特征,掌握其对于区域发展的影响。

2. 分析产业转移的地理因素,如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等。

3. 熟练运用地图、统计资料等工具,分析产业转移的趋势和规律。

4. 了解国际和国内产业转移的实例,并能对产业转移的地理因素进行分析。

5. 学生能够以地理角度阐述产业转移的正面和负面影响,提出应对措施。

二、教学重点1. 产业转移的概念和特征。

2. 地理因素对于产业转移的影响。

3. 国内外产业转移的实例分析。

4. 产业转移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三、教学难点1. 对于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等地理因素对于产业转移的分析。

2. 分析各国的产业转移实例,分析其背后的地理因素和原因。

3. 阐述产业转移对于区域经济和环境的影响,提出相关的应对措施。

四、教学过程1. 知识点讲解产业转移是制造业的空间重组和迁移,是因全球化和地缘政治的影响,使制造业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或其他低成本地区转移。

地理学家认为产业转移有以下特征:一是国际大跨度,即涉及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迁移;二是以制造业为主,包括轻工业和重工业等多个领域;三是涉及劳动力、土地、环境等多种要素因素,需要考虑产业链的整体分布和结构特征。

2. 分析地理因素的影响地理因素对于产业转移的影响很大。

自然地理因素包括地形、气候和资源等,它们决定了经济发展的环境和条件。

人文地理因素包括文化、教育、社会制度等,这些因素影响着人们的生产水平和素质,也影响着产业转移的方向和速度。

3. 产业转移的实例分析国际和国内都有很多产业转移的实例,如中国的珠三角制造业向内陆地区转移,欧美制造业向东南亚转移等。

关于高中地理产业转移教案范文总汇

关于高中地理产业转移教案范文总汇

一、产业转移概述1. 教学目标了解产业转移的概念、类型和影响因素,掌握产业转移的基本规律。

2. 教学内容(1)产业转移的概念与类型(2)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3)产业转移的基本规律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和小组讨论法相结合,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4. 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我国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实例,引发学生对产业转移的思考。

(2)新课导入:讲解产业转移的概念与类型。

(3)影响因素:分析影响产业转移的各种因素,如劳动力、土地、交通、市场等。

(4)基本规律:阐述产业转移的基本规律,如从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等。

(5)案例分析:以我国沿海地区产业向内陆转移为例,分析产业转移的过程和影响。

(6)小组讨论:让学生结合实例,探讨产业转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5. 教学评价采用课堂问答、小组讨论和课后作业等方式进行评价,了解学生对产业转移知识的掌握程度。

二、产业转移的驱动因素1. 教学目标掌握产业转移的驱动因素,分析各因素对产业转移的影响。

2. 教学内容(1)劳动力因素(2)土地因素(3)交通因素(4)市场因素(5)其他因素(如政策、技术等)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和小组讨论法相结合,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4. 教学过程(1)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新课导入:讲解产业转移的驱动因素。

(3)案例分析:分析各驱动因素在实际产业转移过程中的作用。

(4)小组讨论:让学生结合实例,分析产业转移驱动因素的变化对产业转移的影响。

5. 教学评价采用课堂问答、小组讨论和课后作业等方式进行评价,了解学生对产业转移驱动因素的掌握程度。

三、产业转移的过程与模式1. 教学目标了解产业转移的过程,掌握产业转移的常见模式。

2. 教学内容(1)产业转移的过程(2)产业转移的常见模式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和小组讨论法相结合,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4. 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我国沿海地区产业向内陆转移的实例,引发学生对产业转移过程的思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二节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的:1.了解产业转移的因素2.理解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学重难点: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学方法:比较法、图示分析法、图示法等教学过程:读图思考:读图5.7是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三家境外投资工厂的原料地、加工地和产品市场示意图。

1.比较三家工厂的原料地、加工地和产品市场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点拨:三例的加工地都在我国,a例是典型的两头在外;b例的原料地在国外、产品市场在国内;c例的产品市场在国外、原料地在国内2.吸引三家境外企业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投资办厂的主要因素分别是什么?点拨:a例是典型的两头在外,主要是为了利用我国廉价的劳动力资源;b例主要是受我国庞大的市场吸引;c例既利用我国的资源优势,又利用我国廉价的劳动力资源优势。

3.三家工厂的区位选择各有什么优点?点拨:在区位选择上,a厂家选择在我国离日本(原料地和市场)比较近的青岛,b厂家选择在对我国汽车市场有很大辐射作用的中心城市——北京(且北京自身市场潜力较大);c厂家选择在有优惠条件的且交通方便的特区城市——深圳。

第一课时一、产业转移1.概念: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现象。

区域产业转移:国内的产业转移。

国际产业转移:跨国的产业转移。

其中东亚是国际产业转移最活跃的区域之一。

2.分类:二、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因素很多,其中,劳动力、内部交易成本、市场是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三个重要因素。

1.劳动力因素劳动力在国际范围的流动性很小。

不同国家或地区,劳动力的数量、质量和价格差异较大,使得产品生产的成本差异较大。

具有充足、高素质且价格较低廉的劳动力资源的国家或地区,往往成为产业转移的目的地。

在当今世界的产业转移中,很大一部分是为了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尤其在企业进行产业转移的初期。

因此,劳动密集型工业在全世界的产业转移比较典型。

图5.8给出了这类产业随时间推移而在东亚转移的轨迹。

思考1.图5.8所示的东亚国家或地区,工业化之初都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试解释其原因。

点拨:工业化之初,缺乏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但是劳动力价格较低。

2.从经济发展水平角度解释图5.8所示的产业转移规律。

点拨:劳动密集型产业曾现出按经济发展水平由高向低逐次转移的规律。

3.为什么一个国家或地区会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对象国或地区转变成转移国或地区? 点拨: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劳动力价格相应提高,劳动密集型产业又会向劳动力价格较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或地区转移。

4.目前,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完全基于劳动力价格因素吗?点拨:回答是否定的,因为,其一,长江三角洲地区吸引了庞大的打工族(包括农民工);其二,处于政策要求,如纺织工业。

2.内部交易成本因素⑴概念:企业生产需要与有工业联系的其他企业打交道,还需要与地方服务行业(包括政府)打交道,以及生产组织、职工培训等,都要投入一定的资金。

企业的这些投入,统称为内部交易成本。

⑵对企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及措施①总原则:企业家总希望在内部交易成本最低的区位投资建厂。

②发达国家社会内部交易成本很高推动企业家向国外转移产业发展中国家通过改善投资环境以减少企业生产的内部交易成本吸引发达国家的投资⑶吸引产业转移的典型地区——东亚的出口加工区思考1.出口加工区一般都具有优越的区位条件或良好的工业基础。

这样的区位对于降低企业生产内部交易成本有什么作用?点拨:优越的区位条件方便交通,良好的工业基础便于工业联系,都可降低内部交易成本。

2.从出口加工区的建设来看,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要吸引国际产业转移,除发挥劳动力价格低廉的优势外,还应做哪些工作?点拨:从多方面改善投资环境。

3.市场因素企业发展的初期一般都在当地生产,当企业达到一定规模和实力,当地市场满足不了企业再发展的需求,于是就以投资、建厂等形式向具有市场优势的地区或国家进行产业转移。

例如,日本、韩国以及欧美的汽车制造企业到我国兴办汽车厂,主要是因为我国拥有庞大的汽车消费市场。

市场是在不断变化的,企业的产业转移方向也会随之而变化。

思考1.目前,汽车的全球化生产已经形成,为什么跨国公司要把汽车组装厂设置在市场广阔的区位?点拨:汽车的生产虽然已经实行了全球化,但是由于整车运输不便,并且许多国家为了保护本国的民族汽车工业,对进口汽车设置关税壁垒。

所以跨国公司要把汽车组装厂设置在市场广阔的区位。

2.我国鼓励汽车进入家庭对吸引国际产业转移有何作用?点拨:我国鼓励汽车进入家庭有利于推动汽车销售,使我国的汽车市场具有广阔的潜力,对跨国汽车公司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4.其他因素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国家政策的调整,原生产地用地紧张、地价昂贵,环境污染严重等,都会促使企业进行产业的国际转移。

阅读通过本材料的阅读需要理解以下观点:产业转移一般包括对外直接投资、设立营销网络、建厂、设立研发机构等形式,其中,设立研发机构是产业转移的高级形式,能吸引跨国公司设立研发机构甚至研发中心或区域总部,说明该地区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活动日本近一段时期产业向国外转移的原因分析自20世纪80年代,日本出现了传统产业向国外转移的热潮,并持续至今。

在日本国内,由于传统产业大量向国外转移,使国内出现了“产业空心化”的现象。

日本这一阶段的产业转移,受多方面原因的影响。

1.自1955~1969年,日本用了15年的时间建立了以钢铁、机械、石油化工等重化工为主的工业结构。

重化工工业对原料、燃料的消耗量大。

20世纪70年代,国际能源市场出现了两次“石油危机”,导致石油价格上涨。

国际石油价格上涨对日本产品的竞争力有什么影响? 点拨:国家石油价格上涨,导致依赖于国际石油而建立起来的日本重化工业的制造成本提高,产品价格相应提高,从而削弱了日本重化工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2.1985年,日元对美元大幅度升值(升值了1倍多)。

日元大幅度升值对日本产业向海外转移有什么推动作用?点拨:日元的大幅度升值,意味着日本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大幅度提高。

例如,同样的日本产品,如果原来在国际市场上卖1美元,日元升值1倍后其在国际市场上的售价就达2美元。

所以,以国际市场为依托的日本传统产业只好纷纷向海外转移。

3.至80年代,日本传统工业品的国内市场趋于饱和,国际市场面临着亚洲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竞争。

这种市场形势对日本企业的发展有什么影响?点拨:自身市场满足不了发展需求,国际市场上亚洲发杂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同类产品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

所以,日本企业在其国内发展的空间很小。

4.日本劳动力一方面价格很高,另一方面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推进,劳动力的数量下降。

日本劳动力特点对国内企业生产有何影响?点拨:劳动力价格高反映为产品的价格高,而劳动力数量又满足不了企业进一步扩展对劳动力的需求。

所以,日本从事传统产业的国内企业生产受劳动力价格和数量的双重制约。

5.日本工业高度密集于太干洋沿岸地带。

这一地带用地紧张,地价昂贵,环境污染严重。

这种状况对日本企业生产的区位选择有什么影响?点拨:促进日本企业生产的区位选择向国土的南、北部和海外扩展。

6.20世纪80年代初,日本提出“技术立国”的基本国策,工业生产由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向知识技术密集型转换。

这种政策对日本传统工业企业在国内生产有什么影响?点拨:“技术立国”的政策明显对传统产业在国内生产不利,即企业生产要么向知识技术密集型转换(这需要大量的投资),要么转向海外。

第二课时三、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原因: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创新和新产业往往在一个或少数国家最先发生;在一个国家内部,经济增长往往率先从某个区域发生。

产业转移则使某产业从创新地逐渐扩散到其他地区,成为带动整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2.典例:由日本向其他国家或地区逐级、分阶段的产业转移,推动东亚地区保持了几十年的经济快速增长。

3.影响:⑴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①对发达国家或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导致原主导产业向国外转移,而原主导产业顺利实现向国外转移,可使国内的生产要素集中到新的主导产业,为产业结构顺利调整创造了条件。

日本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已经历了两次工业结构调整,现在正在进行第三次工业结构调整(图5.12)。

每次工业结构调整,导致主导产业和重点发展的工业部门的转换,同时伴随着原来重点发展的工业部门向国外转移。

②对于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接受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可以加快本国或地区的经济结构调整,缩短产业升级的时间,从而加快工业化的进程。

例如,韩国从1973年开始重点发展重化工业,至80年代初,已基本形成了以重化工为主的工业结构,比发达国家同样工业化过程所用的时间大大缩短。

⑵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①无论是产业的发展阶段还是产品的生产环节,产业转移都促进了区域或国际间的分工与合作。

国际产业转移使各国可以根据自己的优势条件发展相应的产业,从而促进了国际产业分工和合作,推动了区域经济的一体化。

一个产业具有一定的发展周期:有些产业处于开发和增长期,如信息产业;有些产业处于成熟或衰退期,如纺织工业。

产业转移促使不同经济水平的国家重点生产处于不同阶段的产业(图5.13),形成产业的国际分工与合作。

产业转移还通过企业把转移国和转移对象国对同一产品的生产活动联系起来,形成产品生产过程的分工与合作(图5.14)。

②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是处于哪些发展阶段的产业和产品的哪些生产环节。

思考1.按照图5.13所示规律,如果把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由高到低分成第一级至第四级,从国际分工角度看,处于不同级别的国家应重点发展哪一发展阶段的产业?联系东亚,你会得出怎样的结论?点拨:经济水平处于第一级至第四级的国家或地区,依次应重点发展处于开发期、增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的产业。

从东亚来看,按此规律,依次是日本—韩国及我国的香港、台湾地区、我国大陆、朝鲜、蒙古。

2.按照图5.14,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是产品的一般加工环节,为什么?点拨:加工环节的附加值很低,即利润很低,但一般耗用的劳动力较大。

3.按照图5.13和图5.14所示的规律,发展中国家将永远落后于发达国家。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发展中国家在接受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问题?1985年韩国提出“技术立国”的政策,对此你作何评价?点拨:因此,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在接受产业转移时,要注意将研究、开发一起引进。

韩国的政策就是避免总跟在发达国家的后面。

说明图5.13和图5.14的阅读及思考,应使学生明确产业转移所形成的产业国际分工和合作,在促进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工业化的同时,对发展中国家往往是不利的。

发达国家总是把处于成熟期、衰退期和低附加值的生产环节向外转移,而把技术含量高、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产业和高附加值的生产环节留在国内,以保持自己的技术优势并获取高额利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