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樱桃园_的喜剧性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年8月社科纵横
Aug ,2009
总第24卷第8期S OC I AL SCIENCES REV IE W VOL.24NO.8
域外文化学习与研究
樱桃园!的喜剧性分析
*
王建成
**
(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 山东济南 250100)
∀内容摘要#契诃夫的最后一部戏剧 樱桃园!自从问世以来在舞台上一直就被人们进行不同的阐释,但笔者却坚持认为该剧是喜剧。从女主人公朗涅夫斯卡娅之∃丑%的剧情看, 樱桃园!应该是作者所说的∃喜剧%。从作者的贫苦出身、医生职业以及他的婚恋生活看,笔者也渴求身体康复后自己的∃新生活%的到来,该剧具有浓厚的喜剧特征是不足为怪的。∀关键词#悲剧 喜剧 樱桃园!中图分类号:I10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106(2009)08-0162-03
一、从剧情看 樱桃园!的喜剧特色契诃夫(1860~1904)是俄国小说家、戏剧家,俄国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最后一个杰出的作家,其生前最后一部戏剧 樱桃园!自从1903年问世以来,每一年 樱桃园!都在上演,而且越演越多。人们满怀人世沧桑、物是人非、世纪交替的复杂情怀,对各自心中的 樱桃园!情结反复进行这到底是∃悲剧%、∃喜剧%还是∃悲喜兼具的严肃剧%的阐释,恰如契诃夫所说:∃从误解开始,以误解结束,这就是我的戏的命运。%
樱桃园!的故事情节大致是这样的:女地主朗涅夫斯卡娅是樱桃园贵族之家的女主人,长年客居法国,突然有一天想到了樱桃园,于是举家回到了阔别五年之久的故乡。由于朗涅夫斯卡娅长期沉醉在寄生虫式的生活中,贪慕虚荣,债台高筑,樱桃园即将面临被拍卖的命运。面临破产的她却依旧寻欢作乐,沉湎在幻想、空谈之中,不愿正视现实。从前曾做过朗涅夫斯卡姬的仆人、父亲是樱桃园庄园农奴的罗巴辛,现在却摇身一变成为商人、企业主和暴发户,野心勃勃的他像一头∃遇到什么就吞吃什么的肉的野兽%。罗巴辛建议把树砍光,然后盖别墅出租,用这些钱付利息,樱桃园就可以保存下来。但朗涅夫斯卡娅和哥哥加耶夫却根本听不进去,他们想保住樱桃园,却没有任何主见和解决问题的办法,只愿沉浸在对过去生活的回忆中,从而使樱桃园最终难逃被卖掉的命运,买主竟
是罗巴辛&&&昔日樱桃园农奴的儿子现在却成了这里的新主人。随着樱桃树一棵棵的倒下,每个人的∃新生活%也即将开始了。失去了樱桃园的朗涅夫斯卡娅挥泪与樱桃园告别,去巴黎追求毫无价值的∃爱情%;哥哥加耶夫去银行当职员;瓦里雅去给别人家当了管家;罗巴辛以樱桃园的新主人的身份在做着新的发财梦。但新一代大学生特洛费莫夫和安尼雅却在临行前高喊:∃别了,旧生活!%罗巴辛作为资产阶级的代表取代封建贵族是历史的必然,但契诃夫敏锐地察觉到俄国的未来并不属于他们,所以他在剧本末尾让年轻一代新人安尼雅和特洛费莫夫振臂高呼,跟∃旧生活%说∃再见%。该剧围绕着∃樱桃园的易主与消失%这个核心,写出了贵族退出历史舞台的必然性和新兴资产阶级的兴起,反映了20世纪初俄国社会的阶级地位变动。但随着时代的演进,这个戏可以生发出种种不同的主旨来:在贵族阶级行将就木的20世纪初可以反思∃贵族阶级的没落%;在阶级斗争如火如荼的十月革命后可以导引出∃阶级斗争的火花%;苏联解体后则有越来越多的人从∃樱桃园的消失%中,发现∃已经失去了一个强大的帝国%。进入21世纪以来,人们感觉到更多的来自精神世界的困惑和迷茫,越来越怀念过去的心灵寄托,从而使 樱桃园!到底是悲剧还是喜剧的争论一再白热化。
1904年1月, 樱桃园!在莫斯科艺术剧院首次演出,导演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将 樱桃园!阐释
162
***
本文系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博士访学成果。
作者简介:王建成,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访学博士生,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2007级博士生,济南大学法学院讲师。
成一出地道的抒情悲剧,并引起巨大轰动。而这引起了契诃夫的不满,因为契诃夫本人将樱桃园!界定为∃四幕抒情喜剧%。还在剧本的构思阶段,契诃夫就曾在给妻子克尼碧尔的信中说∃这部戏是轻松愉快的%。虽然契诃夫坚持认为自己的樱桃园!是喜剧,但后来的导演们却没有完全听从剧作家的意见,将樱桃园!在舞台上尽情地阐释成形形色色的悲剧、喜剧、严肃剧、轻喜剧乃至滑稽剧、感伤剧等等。
有人考证19世纪的俄罗斯庄园是不栽培樱桃的,但契诃夫写了一座开满白色花朵的樱桃园。∃樱桃园%本身是一个双重的艺术象征,一方面它的主人的变换与它被∃别墅楼%取代象征着贵族阶级的没落和资产阶级的兴起;另一方面,精神∃樱桃园%终究敌不过物质的∃别墅楼%,利欲熏心的资产阶级的一幢幢∃别墅楼%的拔地而起,势必伴随着一座座有精神家园意味的樱桃园的毁灭,人们面临着失去精神家园的威胁,不得不生出在世纪之交的十字路口徘徊的精神焦虑。∃在与资产阶级进行的政治领导权和经济领导权的争夺战相继失利以后,贵族发现自己的真正社会优势在于∋文化修养(,尽管这种修养仍旧是贵族自身阶级的美学理想和伦理寄托,充满了种种从道德和美学上贬低其他阶级的等级制陈见,但为了赢得与资产阶级争夺文化领导权的战争,它却以普世主义的面目出现,而不那么有阶级意识的人或处于政治意识状态的人就把这些陈见当作了不言自明的东西加以接收,他们脑袋里大抵就塞着诸如此类的陈词滥调。%[1]在契诃夫的潜意识里,他一方面敏锐地感觉到俄国现有的专制制度大厦将倾,风起云涌的斗争形势使他逐渐同情、理解、支持革命;另一方面他还不自觉地对沉淀了数百年的贵族文化怀有一种复杂的留恋情绪,这种不自觉地对未来的不确定感无疑会在舞台上转化成莫名的忧伤。在20世纪50年代末,契诃夫夫人克尼碧尔曾指出,樱桃园!写的∃乃是人在世纪之交的困惑%。进入21世纪,人们没有完全从精神枷锁的奴役下摆脱出来,仍然深深处于世纪之交的∃人类将向何处去%的困惑之中,对樱桃园!的多样阐释也就不足为怪了。
那么,樱桃园!到底是不是作者所说的喜剧,它的喜剧因素应该如何呈现?∃喜剧摹拟卑劣的人物,然而∋卑劣(不是指一切∋恶(而言,∋可笑(不过是∋丑(之一种。%[2]亚里士多德说∃喜剧总是模仿比我们今天的人坏的人。%他又指出:∃喜剧是对于比较坏的人的模仿,然而∋坏(不是指一切∋恶(而言,而是指丑而言,其中一种是滑稽。滑稽的事物是某种成熟或丑陋,不致引起痛苦或伤害。%[3]从剧情分析,朗涅夫斯卡娅整日沉湎在幻想之中,用金钱去换取情夫的∃爱情%,确实属于喜剧之∃丑%。她作为贵族的代表,迟早要退出历史舞台。马克思指出:∃现代的旧制度不过是真正主角已经死去的那种世界制度的丑角。历史是认真的,经过许多阶段才把陈旧的形态送进坟墓。世界历史形态的最后一个阶段是它的喜剧。%[4]既然∃人类能够愉快地和自己的过去诀别%,那么樱桃园!的喜剧性就从剧情上找到了依据。这也难怪契诃夫把樱桃园!定性为喜剧了。
二、从作家创作心理看樱桃园!的喜剧特色
上面,我们从剧情分析了樱桃园!的喜剧特色,但从契诃夫的主观愿望来看,他特别倾向于将该剧定性为喜剧。作者为什么将该剧定为喜剧呢?这要从作家本人的创作实际和创作心理说起。
首先,契诃夫是一个有着医学背景的作家。医学与文学都以∃人%为研究对象,医学着重研究∃人%的自然属性,文学着重研究∃人%的社会属性,二者有着极强的互补性。医生的天职是救死扶伤,把患者治愈;作家的职责是给∃患病的社会%疗伤,使社会恢复常态。如果一个作家拥有医学背景,那么他在描写诸如人的潜意识活动、心理活动等方面就极有可能始终保持着客观、冷静的头脑。契诃夫作为一个医生和作家,很容易将个人的∃疾病%同整个社会的疾病联系起来,不会为表面的病理现象所迷惑,而是以一个医生特有的职业敏感,冷静地分析诱发疾病的深层社会原因,并将∃人%的疾病同整个病态社会的∃疾病%联系起来。这也是为什么他一生的文学创作几乎都是揭露性与批判性的。这也就出现了契诃夫笔下的病态社会下的种种畸形人物&&&如∃变色龙%、如惶惶不安的小公务员、如将自己装在套中的别里科夫等等,这一风格同样存在于樱桃园!中,作者将入木三分的辛辣讽刺化于无形,让人在∃笑中含泪,泪中含笑%。
巧合的是,契诃夫的身体状况在中年就每况愈下,1898年身就不幸患上了雪莱、济慈、肖邦曾患过的严重的肺结核病,∃甚至一直到我们这个世纪,结核病仍保住了其罗曼蒂克的特征&&&作为一种适宜的柔弱的标志%,∃结核病曾经&&&至今也仍然&&&被认为能带来情绪高涨、胃口大增、性欲旺盛。%[1]在1890至1900年间,契诃夫曾去米兰、威尼斯、维也纳和巴黎等地疗养和游览。1898年,身患严重肺结核病的契诃夫迁居雅尔塔,朋友们更
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