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一轮复习原创课件--国民大革命
2015届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第8讲 国共的合作与对抗从国民革命到人民解放战争(含解析)新人教版
![2015届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第8讲 国共的合作与对抗从国民革命到人民解放战争(含解析)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60adca2e192e45361066f592.png)
第8讲 国共的合作与对抗(从国民革命到人民解放战争)[考纲要求] 1.新民主主义革命。
2.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
考点一 国共由合作到对抗一、国民大革命1.国共合作⎩⎪⎪⎨⎪⎪⎧背景⎩⎪⎨⎪⎧①中共认识到要战胜强大的敌人必须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②1923年,中共三大确定了与中国国民党 合作的方针。
实现:1924年,孙中山在广州召开有共产党员参 加的国民党一大。
影响:反帝反封建的工农运动蓬勃发展,国民革 命运动高潮迅速到来。
[概念阐释] 党内合作与党外合作(1)党内合作: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方式。
所谓党内合作,是指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国共两党的合作在国民党一党内部进行。
(2)党外合作:是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方式。
所谓党外合作,是指国共两党没有统一到任何一个政党内部,而是在两党之间进行合作。
2.北伐战争⎩⎪⎨⎪⎧目标:消灭帝国主义支持的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等北洋军阀。
过程:1926年开始北伐,歼灭了吴佩孚、孙传芳的主力,革命势力发展到长江流域;1927年初,国 民政府从广州迁往武汉。
3.国民革命失败⎩⎪⎨⎪⎧原因⎩⎪⎨⎪⎧①帝国主义干涉。
②国民党右派蒋介石、汪精卫制造分裂, 叛变革命。
③陈独秀坚持右倾错误,放弃革命领导权。
表现: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中国革命暂时 转入低潮。
二、国共的十年对峙1.武装起义⎩⎪⎨⎪⎧南昌起义:1927年8月1日,由周恩来、贺龙等领 导,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秋收起义: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湘赣边秋收起义。
2.土地革命⎩⎪⎨⎪⎧方针确定: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确定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 民党统治的总方针。
内容: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
意义:广大贫苦农民政治上翻了身,经济上分到 了土地,革命积极性空前高涨。
3.根据地建设⎩⎪⎨⎪⎧创建:1927年10月,毛泽东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国民大革命ppt 人教版
![国民大革命ppt 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8958ae43a98271fe910ef97b.png)
视角三
关注新史观
三民主义——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
成果新课标教材对国民大革命部分讲的较为简
略,而对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理论则较为重 视,将其列入“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
果”之一,认为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和大革命时期的旗帜,是孙中山在开拓完全意义 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道路上迈出的崭新一步。” 尝试命题3 右面竖排文字是毛泽东对新三民主义 的评价,下列对新三民主义性质表述最准确的
①武汉国民政府继续北伐,与
(2)第二阶段
冯玉祥的部队会师郑州;
②从南京北上的北伐军占领了
徐州。
4.胜利原因 (1)国共两党团结合作,制定了正确的北伐方 针。 (2)北伐军得到广大工农群众的大力支持。 ①工人阶级:省港罢工工人随军出征;湘赣两 省工人支援北伐军, 上海工人举行了三次武装 起义。②农民阶级:湘鄂赣三省建立农民政权 和武装,支援北伐战争。③北伐军将士的英勇 作战,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理解升华】
1925年工人运动高潮的本质特征是集中反对帝国
主义的侵略;1927年大革命失败,这里所说的 “失败”主要是指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 成。
2.功绩
(1)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2)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3)为中国革命继续前进奠定了基础。 【易混易错】 “北伐战争的胜利结束了北洋军阀在全国的统 治,摧毁了北洋军阀统治的基础。”这种说法 不正确。北伐战争的胜利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
新旧三民主义的比较内容旧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不同点民族主义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满洲贵族的统治中国民族自求解放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各民族一律平等新三民主义提出反帝民族解放和平等的要求民权主义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国民的政府国民一律平等民权为平民所共有凡真正反帝的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新三民主义提出了平民享有权利把自由和权利的享有同反帝联系起来民生主义平均地权平均地权节制资本新三民主义提出了节制资本的主张2
国民革命课件
![国民革命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ffd9fe20242a8956bece4e9.png)
B. 同北洋军阀抢夺地盘
C. 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军阀统治,将革命推向全国
D. 共同抗日,将日本帝国主义赶出中国
4. 黄埔军校的校门上有“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畏死 勿入斯门”的对联。在某一事件发生后,有人将对联中
的“请”和“勿”进行了调换。你认为这一事件应是( D)
A. 誓师北伐 B. 国民政府由广州迁往武汉 C. 北伐军攻克武昌 D. 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 北伐 战争的胜利 奠定了基础。
三、北伐战争(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潮)
10.时间:1926 年。
11.目的: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军阀 统治,统
一中国。
12.对象:吴佩孚 、孙传芳 张、作霖
三个
军阀。
13.战略方针:首先 集中兵力 进攻湖南、湖 北,打垮吴佩孚;之后移师东南,消灭孙传芳 ; 最后再向长江以北推进,消灭张作霖 。
14.结果: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 ,消灭了 吴佩孚 和 孙传芳 两个军阀的主力,取得巨
大成功。
四、合作破裂 15.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 动 四一二政变 ,4月18日,在 南京 成立国 民政府,随后,在各地“清党”和“分共”, 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轰轰烈烈的国民 革命失败了。
1.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哪里召开?( B )
1929年,高恬波不幸被反动派逮捕,牺 牲时年仅31岁。
国民革命
孙中山
国 民 革 命
吴佩孚 叶挺
四一二政变
国
蒋介石 南京
民
革
命
历史照片
黄埔军校校址 北伐战争形势图
周恩来
历史照片
蒋介石
汪精卫
知识要点
一、国民党一大 1.背景:受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 启发,
国民革命 PPT课件
![国民革命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10ee3d0998fcc22bcd10d63.png)
•
10、不曾等待,不知等待的滋味,不曾迷恋,不知说不出的爱的痛苦,你是否还记得,曾经还有一个人是那样深深的爱你?
•
11、多美的幻想,多美的你,多美的过去,多美的回忆。梦想与现实交错,颓废与纯真相依。
•
12、深沉的孤独中,无法控制的一次次回想你的微笑,你的温度,你的纤手,你的话语!一种渴望一种期待一种失落,一种真情,让我此刻如此的难过。 19、伤心也许总是难以避免,落泪成为不舍的
•
25、牵念,轻捻着如风的时光,无奈捣碎着凌乱的思想,这样一个微凉的夜,心,为谁妖娆,为谁感伤。
•
26、悲伤逆流成河我为谁而不顾一切。
•
27、因为你,我懂得了什么是遗憾。
姓名:张爱萍 单位:东莞市第六高级中学 邮箱:99620367@
谢谢大家! QQ:99620367
•
1、从未有过现在这样的执着,不需要承诺无需誓言,只是想珍惜,仅此而已。
•
2、无数个黄昏,单薄的身影,徘徊在飘满落黄的深巷,风,轻抚着卷曲的秀发,街灯照着泪痕划过的脸颊。一季季的草香,一片片的落叶,素颜难描落叶怨!爱到魄散不知倦!心,在秋天的荒草中茫然慌
•
17、不明白,别人都说痛苦的记忆可以随着时间慢慢改变,可它在我心里,总是在这样的深夜,悄悄袭上心头,不断的蔓延,不断的重复。
•
18、触摸不到的幸福,再努力也是徒劳。
•
19、从此,只是孤单一人,守护着自己的孤独,卸下所有的包袱,蹒跚前行,期待着下一个幸福的轮回。
•
20、残花乱流年,愁肠攒心痛……试着用微笑去听完你们的邂逅,却发现伤痛占满了全世界,而被你捏碎的故事,你还欠我一个结局……回望过往,一切如梦,看似无痕,却挥散不去。
国民革命
东莞六中 张爱萍
高三历史课件:革命的曙光和国民大革命1
![高三历史课件:革命的曙光和国民大革命1](https://img.taocdn.com/s3/m/19ab3862b84ae45c3b358ccf.png)
民生主义
新旧三民主义之比较
新 三 新 民 主 义
三
民族 反对帝国主义侵略 民权为平民所有 民权 联俄
大
联共
பைடு நூலகம்
建立各阶级联盟
节制资本平均地权
政
扶助 农工
民生
关注工农生活状况
策
• 2.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与新三民主义的异同 (1)相同点:都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性质, 都反映了民主革命的要求。 (2)不同点: ①革命要求不同: ②革命目标不同:
孙中山的转变
文率同志为民国而奋斗三十年, 国民党正在堕落中 中间出生入死,失败之数,不可偻指, 死亡,因此要救活 顾失败之惨酷,未有甚于此役者。 它,需要新血液! 盖历次失败,虽原因不一,而其究 竟则为失败于敌人。此役者敌人已 为我屈,所代敌人而兴者,乃为十 余年卵翼之陈迥明,且其阴毒凶狠, 凡敌人所不忍者,皆为之而无恤( 顾虑之意)。—摘自孙中山《致 海 外同志书》1922年
③共产国际极力促进国共合作。 (2)合作的方针:第一次国共合作采取的是党内合作的方式,即共产党员以个 人身份加入国民党这一方式。 (3)意义:国共两党合作的实现,使革命统一战线建立起来,推动了全国反帝 反封建的国民大革命的迅速发展
(4)合作的重要成果:① 1924年,建立了黄埔军校,在大 革命期 间培养了大批军事人才。 ②1925年,各地工人纷纷罢工,掀起了反帝爱国运动的高潮五卅 运动,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省港大罢工。 ③由于革 命运动的发展,两次东征消灭了陈炯明的势力,广东 革命根 据地得到巩固和统一。
命一 军无 ,二 开 来的 这 挽希 个 救望 军 中就 官 孙 国是 学 中 的创 校 山 危造 , 亡革 独 !
——
孙 中 山 总 理 廖 仲 恺 党 代 表
国民大革命课件.
![国民大革命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34b3d71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76fc112.png)
国民大革命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人教版小学历史教材第三册第六课《国民大革命》。
本节课主要讲述了国民大革命的背景、过程及其意义。
具体内容包括:国共合作的实现,北伐战争的发起,国民革命的胜利以及国民革命的深远影响。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国民大革命的背景、过程及其意义,认识到国共合作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3. 引导学生学习革命先烈英勇斗争的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国民大革命的背景、过程及其意义。
难点:国共合作的原因,北伐战争的过程及国民革命的影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历史教材、练习册、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国民大革命相关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历史事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国民大革命的背景、过程及其意义,重点讲解国共合作的原因,北伐战争的过程及国民革命的影响。
3. 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析国共合作的重要性,以及革命先烈英勇斗争的精神。
4. 展示: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分享对国民大革命的理解和感悟。
5. 练习:发放练习册,让学生完成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国民大革命1. 背景:国内外压力,民众疾苦2. 过程:国共合作,北伐战争,国民革命胜利3. 意义:推动中国革命进程,培养革命精神,影响后世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所学内容,简要概括国民大革命的过程及其意义。
答案:国民大革命的过程包括国共合作、北伐战争和国民革命的胜利。
其意义在于推动了我国革命进程,培养了革命先烈英勇斗争的精神,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2. 作业题目:请分析国共合作的重要性。
答案:国共合作实现了革命力量的团结,为北伐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加速了国民革命的进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讨论、展示等多种教学方式,使学生了解了国民大革命的历史背景、过程及其意义。
国民革命运动PPT优秀课件
![国民革命运动PPT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83e053bde80d4d8d15a4fa2.png)
黄埔军校史迹陈列室(广东广州)
返回
北伐战争
北伐战争形势和国民革命的失败
北伐军出师前誓师阅兵
1926年7月9日,广州人民举行集会 欢送国民革命军北伐。
前进中的北伐军战士
叶挺
张作霖
吴佩孚
孙传芳
北伐战士在武昌城下作进攻前的准备
1926年10月10日,北伐军攻克武昌。 图为武汉军民联欢大会。
1926年10月10日,北伐军占领武昌。 这是北伐军开入汉口英租界进行接 管。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论语》 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 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 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 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夏明翰
夏明翰牺牲前写的诗
蒋介石
宋子文
孔祥熙
陈立夫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实质是蒋宋孔陈四大家族的统治。
返回
学习活动 按图讲述北伐军进军过程路线
学习测评
国民革命运动PPT课件
![国民革命运动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df63170a26925c52cc5bf52.png)
叶挺
1896.9.10~1946.4.8 原名叶洵 字希夷 广东省惠阳秋长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始人 新四军军长
汀泗桥、贺胜桥战役
北伐军攻克武昌 1926年9月,北伐军先后占领汉阳和汉口,10月10日攻克武昌,全歼吴佩 孚部主力。北伐军在江
总政治部副部长
1885~1935 山东历城 北洋直系军阀
1875~1928 辽宁海城 北洋军阀奉系首领
北伐战争前夕全国形势图
张
35 万
面对强大的军阀, 国民政府该如何北 伐呢?
吴 孙
20万 20万
国民政府 约10万
张作霖
吴佩孚
孙传芳
北伐军兵分三路:一路指向湖 南、湖北;一路指向江西;一路 指向福建、浙江。 两湖地区是北伐战争开始时 的主要战场。
夏明翰
1900~1928.3.20 字桂根 祖籍衡阳县礼梓乡人
向警予纪念碑(湖南溆[xù ]浦县)
在向警予牺牲地武汉的龟山西头,1978年建成 向警予革命烈士陵园,墓名“向警予烈士墓”为邓 小平所题。 邮电部曾经发行过向警予和杨开慧的纪念邮票, 是当时少见的殊荣。 1981年7月1日在她故乡的向警予故居管理所对 外开放。1985年9月4日改名向警予同志纪念馆。
三、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1、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西山会议派:公开反对三大政策;另立中央
制造“中山舰事件”;提出“整理党 蒋介石:务案” 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汪精卫: 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被关押的革命群众 以蒋介石、汪精卫为代表的国民党右派先后发动“四一二”政变和“七一 五”政变,残酷地屠杀共产党人的革命人士,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失败。
刘伯坚 冯玉祥
冯玉祥在绥远(今内蒙古) 五原誓师大会上(1926.9.17) 在北伐的影响下,北洋军阀内部分化,冯玉祥在五原誓师,组成国民军联 军,有力地配合了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高考历史备考重点名校精品课件——第六章国民大革命一轮复习
![高考历史备考重点名校精品课件——第六章国民大革命一轮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363a5045c850ad02de8041af.png)
国 兴民 起大 和革 发命 展的
国共两党的第一次合作
一、国民革命兴起的背景
1、“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人民的迫切要 求 2、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1、必要性: 二七惨案使中共认识到,要领导中国革命 取得胜利,必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2、可能性:
6、工农革命运动的高涨 (1)北伐战争与工农运动的关系: (2)工人运动的高涨。 湘赣两省工人成立了总工会,组织了工人 纠察队; 上海工人举行了三次武装起义。 (3)湘鄂赣的农村大革命。 湘鄂赣三省都成立了省农民协会,尤其湖 南的农民运动发展最为迅猛; 毛泽东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7、汉口九江收回英租界
二、国共合作的方针 党内合作
1、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2、保持中共在政治思想和组织上的独立性; 3、帮助国民党改造成为工、农、小资、民资 联盟的政党。
“党内合作”的原因:
1、这种形式有利于共产党员以合法的身份 公开领导工农运动,也有利于推动民族资产 阶级和小资产阶级投入革命。 2、“党内合作”不是合并,共产党保持自 己的独立性,保持自己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
(1)帝国主义公开干涉中国革命 原因:北伐胜利进军和工农运动的高涨, 动摇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基础。 表现:英国制造惨案 万县惨案(四川)、一三惨案(汉口)、 南京惨案 (2)收回汉口和九江英租界
四、国民大革命的失败
一、帝国主义的干涉
原因: 北伐胜利进军威胁帝国主义在中
国的统治 。 (1)制造一系列惨案
2、北伐的开始 (1)目的:“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军 阀统治,统一中国” (2)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3)方针: (4)先锋:叶挺独立团和第七军一部
第15课国民革命和北伐战争(课件)(18张PPT+内嵌视频)八年级历史上册课件(部编版)
![第15课国民革命和北伐战争(课件)(18张PPT+内嵌视频)八年级历史上册课件(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492748b9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551ea4f.png)
④工农群众的支持;共产党先锋模范作用
国民党左派
名 词
国民党右派
国民党左派指的是主张与共产党 合作,打倒军阀列强,争取民族
解 释
国民党右派指的是反对孙中山 的三大政策,同列强合作,以达
独立的组织。
到反革命、反共目的。
高涨的工农运动触动了大地主、大资产阶 级的根本利益。蒋介石、汪精卫等
——林鹏《浅析第一次国共合作对中共建设的影响和启示》
要想取得革命的胜利 无产阶级必须要掌握革命的领导权 必须建立一支党领导的人民军队
开展武装斗争。
课堂小结:以时间轴的形式梳理本节的重大事件
中共三大 1924.01
国民革命军 誓师北伐 1927.04
汪精卫召开 分共会议 1928.12
1923.06
后的北伐战争作了准备。
1924年5月至1927年7月招收了六期学生共 2万多人,培养了大批革命骨干。
黄埔军校的创建有什么历史意义?
①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 ②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北伐军)奠定了基础。
叶剑英 参与筹建 黄埔军校 任教授部 副主任
聂荣臻 任黄埔军 校政治部 秘书兼政 治教官
徐向前 黄埔军校 第一期毕
1926.07
国民党一大
蒋介石发动 1927.07 四一二政变
孙传芳
兵力20万
河南 湖北
湖 南
安 江苏
徽 浙江
江 西 福建
广西 广东
上海
张作霖
兵力35万
国民政府
兵力约10万
北伐胜利进军.高潮
北伐口号:打倒列强除军阀。初期口号:打倒吴.联络孙.不理张 体现了集中兵力,各个击破作战方针。类似战国时期的远交近攻战略。
2015年一轮复习原创课件--抗日战争
![2015年一轮复习原创课件--抗日战争](https://img.taocdn.com/s3/m/39c08fd76f1aff00bed51edb.png)
战线初步形成 国民政府:从不抵抗——态度逐渐改变
看 材 料 回 答 问 题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铸成 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 人们都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起来, 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田汉:《义勇军进行曲》 阅读教材并思考: (1)‚把我们的血肉铸成新的长城‛是指什么? 这一‚新的长城‛是如何形成的?有何意义? (2)在抗日战场上,我们是怎样‚万众一心, 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的‛?
制度、停止没收地主土地四项保证。这说明中国共产党
A.党内的右倾投降主义路线暂时占据领导地位 B.为建立抗日统一战线愿意放弃军队和根据地 C.为实现全民族抗战策略性地做出了某些调整 D.为实现全民族抗战暂时放弃民主革命的目标
法国一位名叫切尔西的女记者对日本广岛和中国的南京两 个灾难深重的城市纪念活动进行了记录,现摘抄一些: 广岛:被原子弹轰炸的残骸都保存完好; 南京:难以找到当年屠城遗址。 广岛:2001年,公布原子弹受害者221893人,精确到个位。 南京:大屠杀死难人数34万以上,纪念馆“哭墙”上只刻有 3000 个死者的名字; 广岛:每年8月6日,举行悼念大会,8月15日,钟声汽笛鸣 响,工厂、学校、机关停止一切工作,全城哀悼; 南京:大屠杀纪念大会从1985年才开始,1997年才有了拉响防 空警报和车船汽笛的做法,除了悼念大会会场,鲜见肃 立默哀场面。 广岛:参加纪念大会人数有5万多人,占全市人口的1/21 南京:参加纪念大会人数2000人左右,最多不到一万人,占全 市人口的1/2800或1/500……
勿 忘 国 耻
前 事 不 忘 后 事 之 师
1937年-----1945年
知识结构
伟 大 的 抗 日 战 争 侵华日军 的罪行 不断扩大侵略战争 进行血腥的殖民统治 局部抗战 全民族的抗战 抗日救亡运动 国民党正面战场 共产党敌后战场
2015高考历史(北师大版通用)一轮复习配套课件第二单元 近代中国的反侵略反封建与民主革命 单元
![2015高考历史(北师大版通用)一轮复习配套课件第二单元 近代中国的反侵略反封建与民主革命 单元](https://img.taocdn.com/s3/m/b05f37a51a37f111f1855b4a.png)
合作 中的 重大 事件
参加 阶层
工人、农民、民族资产阶 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
次数
第一次 ①中共缺乏革命理论修养和 实践经验,陈独秀的右倾错 误。②中共对军事工作缺乏 重视。③中外反动势力过于 强大,国民党右派叛变革 命。④两党政治理念上的根 本不同
第二次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破裂 原因
①直接原因是蒋介石奉行专 制、独裁、反共的政策。②根 本原因是两党政治理念的根本 不同。③日本投降,主要矛盾 发生变化。④美国势力介入中 国内政
(2)综合材料一、二,指出日本侵略者对中国形势的错误估
计。材料二提及“民族凝聚力”深刻影响了这场反侵略斗 争,举例说明这种“凝聚力”在政治、军事上的主要表现。 (4分)
阅卷心得
1.全面获取图片信息,包括图片本身、题干对图片的文字说
明、图片名称、来源等。 2.审清题意,带设问,看材料,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进行作 答,提取材料有效信息很重要。 3.按问作答,注意题目有几问组成,明确每问的具体指向,
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①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 合作 反动统治。②扩大了中共 功绩 的影响。③广大群众受到 一次革命的洗礼
①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 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为民主 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 实的基础。②是世界反法西 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③ 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历史讲堂
【高考典例】 (2013·江苏单 科,22)(节选)(9分)不同的
形成 原因
形成 过程
①1923年中共“三大”,正 式决定合作。②1924年国民 党一大,合作正式形成。③ 1927年四一二政变,初步破 裂;七一五政变,完全破裂
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和客观)
领导权;武装斗争;加 强自身建设;联合斗争
例1、两次国共合作最后均以破裂而告终,主要是因为 A国共两党的阶级属性不同 B国共两党的政治主张存在分歧 C国民党集团背叛统一战线 D国共合作的基础已不存在 ●●两党的阶级属性确实不同,但它只是一个客观因素。两次 国共合作破裂,都是因为国民党方面破坏统一战线。虽然阶级 属性不同,但“阶级属性”不会【直接】造成统一战线破裂。 ●●我觉得AB两项的本质是一样的,都是潜在的,都不能直 接对统一战线的破坏造成影响。D,中华民族被欺凌,仍是两 半社会,这就是最大的合作基础。
辛亥革命
1924---1927年
中 共 诞 生 的 背 景 分 析
材 3500000 料 一 3000000
120 100 80
2500000 2000000 1500000 1000000 500000 0 工人总数 棉纺纱锭 面粉出超
1913年 60 1915年 1919年 40
20 0 时间跨度 罢工次数
材 料 五 根本原因
(军阀们)经过 哪里,就靠哪里 的老百姓供应, 以苛捐杂税把他 们管辖的省敲诈 得精光。——《 伟大的中国革命 》[美]费正清著
中共成立 的历史环 境
党的成立
中国资本主义 的进一步发展 工人阶级的壮大 俄国十月革命 影响马克思主 义的传播
思想解放运动 新文化运动
“五四运动”
各 地 共 产 主 义 小 组
同意第二观点 ①改组后的国民党是双重性质的革命联盟,从指 导思想上看,新三民主义的纲领与中国共产党的 民主革命纲领中的最低纲领有许多一致之处,成 为国共两党合作的理论基础。(4分) ②从近期目标看,推翻封建军阀统治和反对帝国 主义成了国共两党的共同目标,但是,国共双方 又都有各自的奋斗目标,具有双重属性,(4分) ③从组织特点看,国民党成为民族资产阶级、小 资产阶级、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四个阶级的联合 体,既不是原有的单一的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团 体,又不是中国无产阶级的革命团体,带有双重 属性。(4分)
中国近代前期各阶级救国方案有哪些?教训是什么?
阶 级 运动 方案(主张)
“师夷长技以自强”
教训(说明什么?)
维护清朝封建统治
地主 洋务运动 阶级
农 民 阶 级
资 产 阶 级
太平天国 义和团 戊戌变法
《天度》、《资政》 “扶清灭洋” 君主立宪 “三义”,推清政府, 建共和国
农民阶级受阶级和 时代的局限,不能 领导中国革命取得 胜利 资产阶级改良道路 在中国行不通 资产阶级共和方案 在中国行不通
1895-1913 1914-1919
中国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工人运动的发展(阶级基础)
材 料 二
思想基础: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中 共 诞 生 的 背 景 分 析
组织基础
材 料 三
共 产 党 早 期 组 织 分 布 示 意 图
材 五四推动 料 四
五四运动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 动的结合,为中共的成立创造了条件。
背 景
原 因
条 件
中共三大
共产国际的帮助军事上胜利(1926年,武昌 Nhomakorabea九江,南昌)
胜 反帝的胜利(收回汉口,九江英租界) 利
工农运动的发展
以 及国 从民 中大 吸革 取命 的的 教意 训义 。, 失 败
是中国近代史上前所未有的人民大革 命,动摇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沉重打击了帝 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原因 教训
一大
二大
制定民主 革命纲领
“焕然一新”
理论
马克思主义
科学
奋斗目标 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群众基础 工人阶级、中华民族
远大
广泛
革命纲领 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彻底
◆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的道路的变化
A走日本道路:康梁
B走美国道路:孙中山
C走俄国的道路:李大钊。毛泽东
D走自己的路:1956年《论十大关系》
思考题:对1924年初中国国民党 “一大”的历史地位,史学界有不 同的看法,一种观点认为改组后的 国民党仍然是资产阶级政党;另一 种观点认为改组后的国民党是具有 两重性质的革命联盟。请说明你同 意哪种观点并阐述理由。
同意第一种观点 ①孙中山改组国民党的目的是为了借助苏俄和中 共力量来建立新三民主义指导下的资产阶级民主 共和国,从根本上说是为了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 (4分)新三民主义集中体现了新的历史条件下, 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与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 命纲领有着本质的区别。(2分)②改组后的国 民党虽然有中国共产党党员加入,但由于资产阶 级是领导核心,其主要的政策还是由资产阶级制 定的。(4分)
1、以下对于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的 表述,不正确的是 A它为国共第一次合作起了帮助作用 B它为中共找到中国革命正确道路奠定了理 论基础 C他的策略方针一定程度上导致红军第五次 反围剿失败 D它为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起指导 作用。
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
规律 提示
背景:矛盾;中共;国民党;国际环境 共产党 国民党 国民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