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19年高考地理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2019年高考地理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图像信息指各种类型图像所提供的信息。包括地图、原理示意图、统计图、联系图等类型。以地图为例,所提供的信息包括地物分布状况,符号及注记、经纬网、比例尺、图例等。表格信息是指以表格形式呈现的数字资料信息及数字资料的属性、类别、单位等信息。
2018年高考地理考试说明解读和例题示范
考试内容及题型示例
地 理
根据教育部考试中心《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文科)》(以下简称《大纲》),结合基础教育的实际情况,制定了《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文科)》(以下简称《说明》)的地理科部分。
地理学科命题注重考查考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即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4下图表示气温,降水与气候类型的关系。读图,回答1—4题。
1、年温差最大的一组气候类型是
A.①②⑥ B.②④⑤ C.④⑥⑦ D.②③⑤
2、图中①表示的气候类型为
A.热带雨林气候B.热带沙漠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 D.xx气候
3、图中⑦对应的自然带可能是
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B.温带草原带
C.苔原带D.xx针叶林带
(三)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
正确表达事物的地理现象,准确描述和解释地理事物的特征;把握地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的阐释;能从地理角度对时政热地问题、身边的现实问题作出正确的解释、评价,因此、因时制宜地提出科学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措施
(四)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
运用判断、归纳、演绎、比较、概括等方法论证地理问题;在论证中观点明确、表述清晰、逻辑严谨
(一)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2019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2卷)含答案解析

绝密★启用前2019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2卷)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在城镇化进程中,城市人口、土地利用和产业需要协调发展。
根据协调发展水平,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城市由高到低分为Ⅰ、Ⅰ、Ⅰ、Ⅰ四个等级类型。
图1为2001年至2016年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城市协调发展水平变化,图2示意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范围及城市分布。
据此完成1~3题。
1.2016年协调发展水平Ⅰ型中的多数城市A.海港规模大B.沿长江分布C.集聚长江口D.行政等级较高2.以上海为核心,协调发展水平Ⅰ型的城市,在空间分布上呈现A.均衡性B.边缘性C.集中性D.对称性3.与2001年相比,2016年协调发展水平上升的城市,多数与上海A.空间位置邻近B.发展模式相同C.城市性质相似D.产业部门接近美国某快递公司最大的空运枢纽设在路易斯维尔机场。
该机场是美国主要的货运机场之一。
在机场周边聚集了诸如美国红十字会应急救援中心、汽车配件中心,以及乳制品、珠宝、手机制造等100多家企业。
据此完成4~5题。
4.该快递公司在路易斯维尔机场附近需要配建大型的货物A.生产中心B.分拣中心C.销售中心D.质检中心5.多家企业在路易斯维尔机场附近集聚,主要是为了A.利用机场的基础设施B.降低交通运输成本C.方便企业间产品交换D.快速响应客户需求积云为常见的一类云,其形成受下垫面影响强烈。
空气在对流过程中,气流携带来自下垫面的水汽上升,温度不断下降,至凝结温度时,水汽凝结成云。
水汽开始凝结的高度即为积云的云底高度。
据此完成6~8题。
6.大气对流过程中上升气流与下沉气流相间分布,因此积云常常呈A.连续层片状B.鱼鳞状C.间隔团块状D.条带状7.积云出现频率最高的地带是A.寒温带针叶林地带B.温带落叶阔叶林地带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D.热带雨林地带8.在下垫面温度决定水汽凝结高度的区域,积云的云底高度低值多出现在A.日出前后B.正午C.日落前后D.午夜霍林河发源于大兴安岭,为山前半干旱区及部分半湿润区的平原带来了流水及泥沙。
2019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以及答案解析(全国2卷)

2019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全国2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12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在城镇化进程中,城市人口、土地利用和产业需要协调发展。
根据协调发展水平,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城市由高到低分为Ⅰ、Ⅱ、Ⅲ、Ⅳ四个等级类型。
图1为2001年至2016年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城市协调发展水平变化,图2示意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范围及城市分布。
据此完成1~3题。
2016年协调发展水平Ⅰ型中的多数城市()A.海港规模大B.沿长江分布C.集聚长江口D.行政等级较高2.在城镇化进程中,城市人口、土地利用和产业需要协调发展。
根据协调发展水平,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城市由高到低分为Ⅰ、Ⅱ、Ⅲ、Ⅳ四个等级类型。
图1为2001年至2016年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城市协调发展水平变化,图2示意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范围及城市分布。
据此完成1~3题。
以上海为核心,协调发展水平Ⅳ型的城市,在空间分布上呈现()A.均衡性B.边缘性C.集中性D.对称性3.在城镇化进程中,城市人口、土地利用和产业需要协调发展。
根据协调发展水平,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城市由高到低分为Ⅰ、Ⅱ、Ⅲ、Ⅳ四个等级类型。
图1为2001年至2016年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城市协调发展水平变化,图2示意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范围及城市分布。
据此完成1~3题。
与2001年相比,2016年协调发展水平上升的城市,多数与上海()A.空间位置邻近B.发展模式相同C.城市性质相似D.产业部门接近4.美国某快递公司最大的空运枢纽设在路易斯维尔机场。
该机场是美国主要的货运机场之一。
2019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新课标ⅲ)和答案

2019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新课标Ⅲ)一、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我国人口众多,生活垃圾产生量巨大,迫切需要对垃圾进行无害化、资源化处理。
近些年,某企业开发了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并在全国很多城市推广。
如图示意该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的主要工艺流程。
据此完成1~2题。
厨余垃圾是图示自动处理系统中的()A.废料B.原料C.能源D.产品2.我国人口众多,生活垃圾产生量巨大,迫切需要对垃圾进行无害化、资源化处理。
近些年,某企业开发了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并在全国很多城市推广。
如图示意该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的主要工艺流程。
据此完成1~2题。
符合图示自动处理系统局部工艺流程的是()A.废渣→生产沼气→沼气发电B.工业油脂→提取生物油脂→有机渣C.有机渣→生产沼气→废渣D.生产沼气→有机渣→提取生物油脂3.稻谷是重要的粮食种类,粮食的充分供给和区域平衡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任务。
如图反映2014年我国不同省份的稻谷供需关系。
据此完成3~5题。
已不再成为我国主要稻谷余粮区的是()A.黄河下游区B.长江中游区C.珠江下游区D.淮河下游区4.稻谷是重要的粮食种类,粮食的充分供给和区域平衡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任务。
如图反映2014年我国不同省份的稻谷供需关系。
据此完成3~5题。
与安徽省相比,黑龙江省稻谷供需盈余的主要条件是()A.人均耕地多B.农业劳动力多C.复种指数高D.淡水资源丰富5.稻谷是重要的粮食种类,粮食的充分供给和区域平衡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任务。
如图反映2014年我国不同省份的稻谷供需关系。
据此完成3~5题。
我国水稻种植重心北移会导致稻谷()A.出口数量扩大B.运输成本上升C.流通效率提高D.储存难度增加6.近年来,位于高纬的西伯利亚地区气候发生了明显变化,土地覆被也随之变化,平地上的耕地明显减少,洼地上的草地大量转化为湿地,越年积雪(积雪期超过一年)面积减少。
2019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以及答案解析(全国1卷)

故选:A。
【点评】本题以材料为背景,考查了“抱团飞地”发展模式,要求学生调用储备知识分析解决问题。
4.【分析】读图可知,2015年非欧盟籍的人口主要集中在25~50岁的劳动年龄人口;非欧盟籍女性人口较男性多。
【解答】解:A、从图中可以看出,同年龄段的女性比例均大于男性比例,所以非欧盟籍女性人口较男性多,故不符合题意;
(1)板块运动导致的山脉隆起改变了区域的地貌、水文和气候特征,分析这些特征的变化对里海的影响。
(2)末次冰期晚期里海一度为淡水湖,对此作出合理解释。
(3)分析补给类型发生变化后里海演化为咸水湖的原因。
(4)指出黑海、地中海未来演化为湖泊的必要条件。
(二)选考题:共10分.请考生从2道地理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地理一选修3:旅游地理】
“抱团飞地”发展模式,主要体现了( )
A.城乡统筹创新B.生活方式创新
C.农业发展创新D.科学技术创新
4.如图示意2015年欧盟境内欧盟籍和非欧盟籍的人口结构。据此完成4~5题。
与欧盟籍相比,2015年非欧盟籍( )
A.男性人口数量较多B.25~50岁女性比例较小
C.劳动人口比例较大D.50岁以上人口比例较大
D、欧盟地区是经济发达地区,就业机会多,而欧盟籍人口老龄化严重,需要大量劳动力,不会出现劳动力过剩的现象,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以2015年欧盟境内欧盟籍和非欧盟籍的人口结构为背景,考查了非欧盟籍人口占欧盟总人口比例持续加大的影响,要求学生调用储备知识分析解决问题。
黄河小北干流为堆积性游荡河道,是因为该河段河流( )
A.流量大、含沙量季节变化小
2019年高考真题全国1卷地理(附答案解析)

绝密★启用前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地理试题卷一、单选题20世纪80年代开始,长江三角洲地区某县村办企业涌现,形成“村村冒烟”现象。
2016年该县开始实施村集体经济“抱团飞地”发展模式:由县、镇统筹,整合腾退的村办企业建设用地指标和补贴资金,各村以股份合作形式(抱团)在发展条件优越的城镇(飞地)联合建设创新创业中心,并建立保证各村收益的机制。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村村冒烟”主要指的是当时该县村办企业A.燃料来源分散B.空间布局分散C.原料来源分散D.产品市场分散2.实施“抱团飞地”发展模式,可以①弥补劳动力不足②缓解建设用地紧张③提升基础教育水平④壮大集体经济实力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3.“抱团飞地”发展模式,主要体现了A.城乡统筹创新B.生活方式创新C.农业发展创新D.科学技术创新下图示意2015年欧盟境内欧盟籍和非欧盟籍的人口结构。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与欧盟籍相比,2015年非欧盟籍A.男性人口数量较多B.25~50岁女性比例较小C.劳动人口比例较大D.50岁以上人口比例较大A.人均消费剧增B.老龄化进程趋缓C.人均收入剧降D.劳动力供给过剩下图示意我国东北某区域铁路线的分布,该区域铁路修建的年代较早,近些年几乎废弃。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该区域铁路线主要沿A.等高线分布B.河谷分布C.山脊线分布D.山麓分布7.该区域修建铁路主要是为了运输A.原木B.农产品C.工业品D.石材8.近些年来,该区域铁路几乎废弃的主要原因是A.设施陈旧B.运速太慢C.线路过密D.运输需求太小黄河小北干流是指黄河禹门口至潼关河段。
全长132.5千米。
该河段左岸有汾河、涑水河,右岸有渭河等支流汇入,河道摆动频繁,冲淤变化剧烈。
为典型的堆积性游荡河道。
下图为黄河小北干流河段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黄河小北干流为堆积性游荡河道,是因为该河段河流A.流量大、含沙量季节变化小B.流量大、含沙量季节变化大C.含沙量大、流量季节变化小D.含沙量大、流量季节变化大10.黄河小北干流河道中段摆动范围较小的主要影响因素有①河水流量②支流汇入③沿岸地貌④两岸岩性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1.渭河是黄河最大的支流,流量和含沙量均较大。
2019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新课标ⅰ)(含解析版)

2019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新课标Ⅰ)地理核心素养: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人地协调观、区域认知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12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0世纪80年代开始,长江三角洲地区某县村办企业涌现,形成“村村冒烟”现象。
2016年该县开始实施村集体经济“抱团飞地”发展模式:由县、镇统筹,整合腾退的村办企业建设用地指标和补贴资金,各村以股份合作形式(抱团)在发展条件优越的城镇(飞地)联合建设创新创业中心,并建立保证各村收益的机制。
据此完成1~3题。
1.“村村冒烟”主要指的是当时该县村办企业()A.燃料来源分散B.空间布局分散C.原料来源分散D.产品市场分散【分析】“处处点火,村村冒烟”原指“村村点火,户户冒烟”,指的是改革开放初期热火朝天搞建设的场面。
当然,根据时代不同,会赋予不同的含义。
【解答】解:改革开放初期,曾引以为自豪的“村村冒烟、户户冒烟”的乡镇企业,是弥补计划经济体制的僵化与缺陷、搞活城乡经济的成功经验,有其可贵之处,按当时的时髦说法就是“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也曾是搞活县域乡村经济的经典法宝。
现在却已成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发展的最大障碍,这种小作坊“农村包围城市”、“遍地开花”的结果全国各地无一幸免。
“村村冒烟”主要指的是当时该县村办企业空间布局分散。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了区域存在的环境及发展问题,理解即可。
2.实施“抱团飞地”发展模式,可以()①弥补劳动力不足②缓解建设用地紧张③提升基础教育水平④壮大集体经济实力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分析】读材料可知,“抱团飞地”发展模式:由县、镇统筹,整合腾退的村办企业建设用地指标和补贴资金,各村以股份合作形式(抱团)在发展条件优越的城镇(飞地)联合建设创新创业中心,并建立保证各村收益的机制。
【解答】解:由材料可知,抱团飞地包括两部分:抱团是指各村进行入股合作,而飞地指的是相对发达地区,也就是条件优越的城镇区域。
2019年高考全国卷3地理试题与答案

2019年高考全国卷3地理试题与答案2019年高考全国卷3地理试题与答案注意事项:1.考生需在答题卡和试卷上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码,并粘贴条形码。
2.选择题需在答题卡上涂黑对应的选项,非选择题需在答题卡上作答。
3.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我国需要处理大量生活垃圾,某企业开发了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在全国推广。
图1展示了该系统的工艺流程。
根据图1回答1-2题。
1.厨余垃圾在该系统中被处理成了什么?A。
肥料B。
原料C。
能源D。
产品2.下列哪个工艺流程符合图1的局部工艺流程?A。
废渣→ 生产沼气→ 沼气发电B。
工业油脂→ 提取生物油脂→ 有机渣C。
有机渣→ 生产沼气→ 废渣D。
生产沼气→ 有机渣→ 提取生物油脂稻谷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保障粮食供应是重要任务。
图2展示了2014年我国不同省份的稻谷供需情况。
根据图2回答3-5题。
3.下列哪个区域已经不再是我国主要的稻谷余粮区?A。
黄河下游区B。
长江中游区C。
珠江下游区D。
淮河下游区4.与安徽省相比,黑龙江省稻谷供需盈余的主要原因是什么?A。
人均耕地面积多B。
农业劳动力多C。
复种指数高D。
淡水资源丰富5.我国水稻种植重心北移会导致下列哪个问题?A。
出口数量扩大B。
运输成本上升C。
流通效率提高D。
储存难度增加近年来,西伯利亚地区的气候发生了明显变化,土地覆盖也发生了变化。
耕地面积减少,草地转化为湿地,积雪面积减少。
根据此情况回答6-8题。
6.导致西伯利亚地区土地覆盖变化的首要原因是什么?A。
气温升高B。
气温降低C。
降水增多D。
降水减少7.湿地面积增加的主要原因是什么?A。
洪水暴涨B。
退耕还湿C。
地面沉降D。
冻土融化8.西伯利亚地区减少的耕地主要转化为什么?A。
林地B。
湿地C。
草地D。
寒漠我国一条长达500多千米的公路,穿越了多个冰川山脉和多条河流。
该公路南端位于海拔约1,070米的山前洪积平原上,而北端海拔约750米。
【精品】近两年(2018,2019)高考全国1卷地理试卷以及答案(word解析版)

绝密★启用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1卷)地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近年来,世界上出现了将精密机械设备的组装或加工厂建在地下的现象。
例如,日本歧阜某激光加工机组装和我国大连某数控机床加工企业,都将工厂建于地面10米以下,据此完成1~3题。
1.将生产精密机械设备的工厂建在地下有利于①保持恒温环境②储存原材料和产品③降低生产成本④减少地面振动影响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2.与歧阜相比,大连地下工厂的设计与施工较少考虑的问题是A.防渗水B.防噪声C.防坍塌D.防地震3.推断上述企业将工厂建在地下的直接目的是A.增强保密程度B.保证产品品质C.满足战备需要D.集约利用土地户籍人口是指依法在某地公安户籍管理机关登记了户口的人口。
常住人口是指实际居住在某地一定时间(半年以上)的人口。
图1示意近十年来我国某直辖市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的数量变化。
据此完成4~5题。
4.根据图示资料推测,近十年来该直辖市A.外来务工人口多于外出务工人口B.老年人口比例逐年下降C.劳动力需求数量增加D.人口自然增长率逐年增加5.该直辖市是A.北京市B.天津市C.上海市D.重庆市图2示意某条河流上游河段的单侧断面。
该河流两岸依次分布着海拔不同的四个平坦面T0、T1、T2、T3,平坦面上均堆积着河流沉积砾石。
砾石的平均粒径T3>T0>T2>T1。
洪水期河水仅能淹没T0。
据此完成6~8题。
A T0B.T1C.T2D.T37.该断面河流流速最大的时期为A.T3形成时期B.T2形成时期C.T1形成时期D.T0形成时期8 推测该河流所在区域地壳经历了A.持续下降B.持续抬升C.间歇性下降D.间歇性抬升小明同学7月从重庆出发到贵州毕节旅游,收集到的相关高速公路信息如图3所示,据此完成9~11题。
四川高考考试说明解读:地理

2019年四川高考考试说明解读:地理2019年四川高考考试说明:地理一、总体稳定、略有变化与2019年文综考试(四川卷)考试说明相比,2019年文综考试(四川卷)考试说明地理部分在考试性质、命题指导思想、考试目标与要求、考试范围与要求、考试形式、考试时间及分值、试题结构与题型、试题难度、题型示例等方面基本相同,略有变化。
较明显的修改有以下几处:1.命题指导思想:新增了"注重能力考查,体现课改理念,力求平稳推进"及"力求做到科学、准确、公平、规范"等指导思想。
2.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新增了"地理基本规律和原理"。
3.认证和探讨地理问题:删除了"能够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4.考试范围与要求:"天气与气候":删除了"'天气'与'气候'的概念"及"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
"主要自然灾害类型及分布":删除了"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及危害"。
"能够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及危害"等内容删除的原因并非考试不再作要求,而是在其他考点要求中已有体现,避免重复。
删除"'天气'与'气候'的概念"的原因在于降低难度,能够从具体事例中领悟其含义即可。
5.题型示例:这一部分变动较大,主要有:选择题由12题变成了10题。
其中:1~2题换成了我省2019年高考文综地理题中的1~2题。
5~6题换成了我省2019年高考文综地理题中的3~4题。
7~8题换成了四川省2019年高考文综地理题中的5~6题。
9~10题换成了2019年宁夏卷中的文综地理题中的1~2题。
2019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以及答案解析(全国3卷)

2019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以及答案解析(全国3卷)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3卷)地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填写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的答案后,用铅笔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涂上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我国人口众多,生活垃圾产生量巨大,迫切需要对垃圾进行无害化、资源化处理。
近些年,某企业开发了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并在全国很多城市推广。
如图示意该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的主要工艺流程。
请问厨余垃圾在该自动处理系统中属于哪种物质?A。
废料B。
原料C。
能源D。
产品2.我国人口众多,生活垃圾产生量巨大,迫切需要对垃圾进行无害化、资源化处理。
近些年,某企业开发了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并在全国很多城市推广。
如图示意该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的主要工艺流程。
请问下列哪个工艺流程符合图示自动处理系统的局部工艺流程?A。
废渣→生产沼气→沼气发电B。
工业油脂→提取生物油脂→有机渣C。
有机渣→生产沼气→废渣D。
生产沼气→有机渣→提取生物油脂3.稻谷是重要的粮食种类,粮食的充分供给和区域平衡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任务。
如图反映2014年我国不同省份的稻谷供需关系。
请问哪个省份已经不再是我国主要的稻谷余粮区?A。
黄河下游区B。
长江中游区C。
珠江下游区D。
淮河下游区4.稻谷是重要的粮食种类,粮食的充分供给和区域平衡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任务。
如图反映2014年我国不同省份的稻谷供需关系。
请问与安徽省相比,黑龙江省稻谷供需盈余的主要条件是什么?A。
人均耕地多B。
农业劳动力多C。
复种指数高D。
淡水资源丰富5.稻谷是重要的粮食种类,粮食的充分供给和区域平衡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任务。
2019年高考文综地理真题试卷(全国Ⅲ卷)(含答案及过程详解)

绝密★启用前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综地理(全国Ⅲ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4题;共44分)1.我国人口众多,生活垃圾产生量巨大,迫切需要对垃圾进行无害化、资源化处理。
近些年,某企业开发了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并在全国很多城市推广。
如图示意该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的主要工艺流程。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厨余垃圾是图示自动处理系统中的()A.肥料B.原料C.能源D.产品(2)符合图示自动处理系统局部工艺流程的是()A.废渣→生产沼气→沼气发电B.工业油脂→提取生物油脂→有机渣C.有机渣→生产沼气→废渣D.生产沼气→有机渣→提取生物油脂2.稻谷是重要的粮食种类,粮食的充分供给和区域平衡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任务。
下图反映2014年我国不同省份的稻谷供需关系。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已不再成为我国主要稻谷余粮区的是()A.黄河下游区B.长江中游区C.珠江下游区D.淮河下游区(2)与安徽省相比,黑龙江省稻谷供需盈余的主要条件是()A.人均耕地多B.农业劳动力多C.复种指数高D.淡水资源丰富(3)我国水稻种植重心北移会导致稻谷()A.出口数量扩大B.运输成本上升C.流通效率提高D.储存难度增加3.近年来,位于高纬的西伯利亚地区气候发生了明显变化,土地覆被也随之变化,平地上的耕地明显减少,洼地上的草地大量转化为湿地,越年积雪(积雪期超过一年)面积减少。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导致西伯利亚地区土地覆被变化的首要原因是()A.气温升高B.气温降低C.降水增多D.降水减少(2)湿地面积增加主要是因为当地()A.洪水暴涨B.退耕还湿C.地面沉降D.冻土融化(3)西伯利亚地区平地上减少的耕地主要转化为()A.林地B.湿地C.草地D.寒漠4.我国某公路长500多千米,南北贯穿了多冰川的山脉,并跨越了多条河流。
2019年全国卷2(地理)含答案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地理(全国Ⅱ卷)本试卷共16页,47小题,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在城镇化进程中,城市人口、土地利用和产业需要协调发展。
根据协调发展水平,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城市由高到低分为Ⅰ、Ⅰ、Ⅰ、Ⅰ四个等级类型。
图1为2001年至2016年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城市协调发展水平变化,图2示意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范围及城市分1.2016年协调发展水平Ⅰ型中的多数城市A.海港规模大B.沿长江分布C.集聚长江口D.行政等级较高2.以上海为核心,协调发展水平Ⅰ型的城市,在空间分布上呈现A.均衡性B.边缘性C.集中性D.对称性3.与2001年相比,2016年协调发展水平上升的城市,多数与上海A.空间位置邻近B.发展模式相同C.城市性质相似D.产业部门接近美国某快递公司最大的空运枢纽设在路易斯维尔机场。
该机场是美国主要的货运机场之一。
在机场周边聚集了诸如美国红十字会应急救援中心、汽车配件中心,以及乳制品、珠宝、手机制造等100多家企业。
据此完成4~5题。
4.该快递公司在路易斯维尔机场附近需要配建大型的货物A.生产中心B.分拣中心C.销售中心D.质检中心5.多家企业在路易斯维尔机场附近集聚,主要是为了A.利用机场的基础设施B.降低交通运输成本C.方便企业间产品交换D.快速响应客户需求积云为常见的一类云,其形成受下垫面影响强烈。
高考地理考试说明

高考地理考试说明为了更好地指导考生备战高考地理考试,特制定此地理考试说明。
根据《高考地理课程标准》和《高考地理考试大纲》,本文将详细介绍地理考试的题型、内容、评分标准及备考建议,帮助考生合理规划学习时间和复习重点,提高考试成绩。
一、考试内容和题型地理考试主要包括两个模块:知识与能力应用和综合分析与拓展。
详细划分如下:1. 知识与能力应用题型包括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和计算题。
选择题和填空题主要测试考生对地理基础知识的掌握与运用能力,解答题则要求考生能够运用地理知识进行问题分析和解决,计算题则考察考生地理数据的运算与分析能力。
2. 综合分析与拓展这部分主要考察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跨学科应用能力。
题型涉及地理实例分析、地图阅读和图表分析,要求考生综合运用地理知识和技能进行分析和推理,进一步说明地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关联性。
二、考试评分标准考试评分分为主观题和客观题两种情况进行。
主观题的评分主要基于对解答的全面性、准确性和条理性的评价;客观题的评分则根据考生的选择、填空或计算结果来进行判定。
评分过程中要求评卷教师严格按照评分标准进行评卷,确保公正、客观。
特别要强调的是,答案的描述应该准确清晰,行文流畅,用词得当,逻辑严谨。
三、备考建议1. 理清考试大纲和课程标准考生首先要仔细研读高考地理考试大纲和课程标准,深入了解考试内容和要求。
对于每个模块、每个题型的考点,要确保理解透彻。
2. 制定学习计划根据考试大纲和个人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
合理安排时间,分配好各个章节和知识点的学习进度。
同时也要注重实践应用和拓展性的学习,提高解题能力。
3. 多种复习方式并重复习要采取多种方式,包括课本复习、学科网站资源学习、模拟试题练习等。
通过做题训练,模拟考试,了解自己的薄弱环节和提高空间,夯实地理知识基础。
4. 提高解题技巧针对不同的题型,要掌握相应的解题技巧。
比如,在地图阅读题中,要注意图例和比例尺的解读,灵活运用地图上的信息进行分析和判断;在计算题中,要注意结果的单位和精度要求。
2019年全国新课标高考地理考试大纲(完整)

2019年全国新课标高考地理考试大纲(完整)2019年全国新课标高考地理考试大纲已经公布了,大纲中对考核目标、考试范围等都作出了明确说明。
具体大纲内容如下:Ⅰ. 考核目标与要求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确定高考地理科考核目标与要求。
高考地理学科试题基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要求,注重创设与学习、生活、学科发展密切联系的情境,着重考查考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即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1. 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能够从题目的文字表述中获取地理信息,包括读取题目的要求和各种有关地理事物定性、定量的信息。
. 能够快速、全面、准确地获取图形语言形式的地理信息,包括判读和分析各种地理图表所承载的信息。
. 能够准确和完整地理解所获取的地理信息。
2. 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 能够调动和运用基本的地理数据、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主要特征及分布、地理原理与规律等知识,对题目要求作答。
. 能够调动和运用自主学习过程中获得的相关地理信息。
. 能够选择和运用中学其他相关学科的基本技能解决地理问题。
. 能够运用地理基本技能。
如地理坐标的判断和识别,不同类型地理数据之间的转换,不同类型地理图表的填绘,地理数据和地理图表之间的转换,基本的地理观测、地理实验等。
3. 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 能够用简洁的文字语言、图形语言或其他表达方式描述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特征,地理事物的分布和发展变化,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要点。
. 能够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相关学科的知识,通过比较、判断、分析,阐释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
4. 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 能够发现或提出科学的、具有创新意识的地理问题。
. 能够提出必要的论据,论证和解决地理问题。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地理试题(含答案解析)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地理试题一、单选题(44分)某中学制作主题为“点亮中国”的宫灯,下图为学生手绘的设计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甲面中绘有多座大桥,可以推断所示区域A. 建桥成本低B. 水运条件缺乏C. 交通需求量大D. 人口迁移频繁2. 乙面的中国地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约为A. 50千米B. 200千米C. 500千米D. 2 000千米3.平顶山市地处豫西山地向黄淮海平原的过渡地带。
下图为该市各观测点年平均降水量图。
读图,回答问题。
导致该市年平均降水量空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 太阳辐射B. 海陆位置C. 植被覆盖率D. 地形条件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 图示区域内A. 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大B. 湖泊水主要来自于运河C. 农田盐渍化现象较普遍D. 植被以落叶阔叶林为主5. 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可以促进该区域①乡镇数量明显增多②城市服务功能增强③第三产业结构趋同④工业地域联系紧密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6.下图是中国某机场空调耗能变化示意图。
读图,回答问题。
该机场最可能位于A. 黑B. 青C. 港D. 黔7.下图为某日08时亚洲局部海平面气压分布图。
读图,回答问题。
图示区域A. ①地的风向为东南B. ②地有大雾出现C. ③地未来有强降水D. ④地寒暖流交汇8.下图示意某地商业和农业地租水平。
读图,回答问题。
该图体现A. 两种用地类型呈交错分布B. 两种地租变化率的差异小C. 商业用地向郊区持续扩展D. 农业用地受到政策的保护2019年1月31日《人民日报》以“4000公里,南菜北运”为标题,讲述了一名司机驾车从广西运输蔬菜水果至新疆的经历。
本次运输于1月27日从广西出发,途经贵州、重庆、四川、陕西、甘肃,1月30日晚到达新疆。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 本次运输过程中,该车辆A. 由季风区进入非季风区B. 先后经过内流区和外流区C. 穿越秦岭和柴达木盆地D. 正午影子的长度保持不变10. 南菜北运对输出地的主要影响有①增加农民收入②加大保鲜技术投入③降低商业网点等级④改变城市内部路网结构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11.莫霍面深度不一,下图为长江中下游某区域莫霍面的等深线分布图。
海南高考怎么考?地理必答题减少数学选考题任选1道

海南2019 高考怎么考?地理必答题减少数学选考题任选 1 道2019 年高考“海南卷”《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已经发布。
经过高三一线教师仔细比对,今年的《考试说明》与去年相比,多个科目无论是考试内容、要求、题型、分值还是试卷结构,都没有明显变化。
只有地理科目必答题部分,由以前设3-4 道题改为2 道题,分值依然是30分。
据了解,往年呈现在我省高考地理试卷上的必答题一般是3 道,每个题的分值都是10 分。
今年明确必答题改为2 道题后,每个题的分值可能会发生一些变化,比如两个题都占15 分,或者一个题占20 分另一个题占10 分的情况都有可能出现。
可以确定的是,每一道题的分值与往年相比会有所提高。
这对学生复习、应考来说并不会产生影响,只是在答题之时,需更加谨慎一些。
省教育研究培训院有教研员指出,地理必答题的题目减少之后,单个题目的分值提高了,每个题设两、三个问题就有了可能。
从教学实践来看,在单个题目中设置多个问题让学生作答,更能考查出学生的真实学科水平,考查的范围也可以更宽一些。
前两年中,英语学科《考试说明》一直有所调整。
比如,前年取消了单项选择,且新增语法填空这一新题型。
今年就《考试说明》而言没有新的变化,但据往届考生反映,在我省高考英语科目增加语法填空题后,对英语基础较好的学生来说没有实质性影响,但对于英语基础薄弱的学生来说,感觉得分更难了。
因为,面对以往的单项选择题还可以猜猜看,但面对填空题,不会做就只能留白。
省教育研究培训院有教研员建议,夯实语法基础才是“王道”,尤其是熟悉掌握动词的运用。
本版文/ 南国都市报记者许欣语文必考题125 分左右选考题25 分左右试卷满分150 分,考试时间150 分钟。
试题类型为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古文断句题、古文翻译题、简答题、论述题、写作题等。
选择题分值约为30 分。
试卷分为阅读题和表达题两部分,阅读题分为必考题和选考题。
必考题要求考生全部作答,选考题考生只能从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中选择一类作答,不能交叉答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高考地理考试说明解读和例题示范1考试内容及题型示例2地理34根据教育部考试中心《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文科)》(以5下简称《大纲》),结合基础教育的实际情况,制定了《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6考试大纲的说明(文科)》(以下简称《说明》)的地理科部分。
7地理学科命题注重考查考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即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8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9一、考核目标与要求考核目标与要求主要有: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1011事物、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等四个方面。
这四个方面又分为三个不同的水平层次。
1213(一)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14获取试题提供的地理信息,理解试题要求以及考查意图;提炼地理信息的有效内容和价15值,并对其进行分析与整合(二)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1617将所学地理知识与试题的形式和内容建立正确的联系;准确地运用地理知识和有关信息,18认识和说明地理问题(三)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1920正确表达事物的地理现象,准确描述和解释地理事物的特征;把握地理事物的本质和规21律,并作出正确的阐释;能从地理角度对时政热地问题、身边的现实问题作出正确的解释、22评价,因此、因时制宜地提出科学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措施23(四)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24运用判断、归纳、演绎、比较、概括等方法论证地理问题;在论证中观点明确、表述清晰、逻辑严谨2526(一)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27所谓地理信息,即地理试卷中的文字资料、图表、各种数据、画面、符号等。
获取和解28读信息的过程,包含发现信息、判断信息的重要性程度、提取有效信息等思维过程。
29如何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可从三个方面理解:301.能够从题目的文字表述中获取地理信息,包括读取题目的要求和各种有关地理事物定性、定量的信息3132题目的文字信息是提供地理信息最基本的方式,还包括图、表的引文或说明,以及题干33中必要的限定或提示。
在从题目的文字表述中获取地理信息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对这些地理信息进行提炼,3435以明确哪些是重要的、关键的信息,哪些是次重要、无关紧要的信息。
把提炼的重要地理信36息逐条分析,以把握它们的内在联系,从而建立由这些重要地理信息所构成的线索,实现地37理信息的整合。
38例1王教授在日记中写道:“早晨出门,天昏暗。
强劲的东风刺骨般寒冷,气温约在零39下40℃以下,这季节,在我的家乡江南丘陵,乡亲们大概正忙着收割早稻了。
”据此回答401--3题:411:日记中记述的这天早晨,王教授在()42A.漠河 B.喜马拉雅山 C.北极地区 D.南极地区432:王教授的家乡自然土壤是()A.灰化土 B.棕壤 C.红壤 D.砖红壤44453:下列果树,适宜在王教授家乡种植的是()A.芒果 B.荔枝 C.龙眼 D.柑橘4647[说明]该题虚拟了“王教授”的一篇日记作为题目情境,以文字资料的形式传递了信息。
48日记说明了当地的时间和气候状况:时间包含着时刻——早晨,季节——中国江南收割早稻49时节;气候寒冷——达零下40°C。
根据这些信息,判断“王教授”一定身在同北半球夏秋50季相反季节的地区;又有“强劲的东风”、“天昏暗”等条件,可以判断该地是极地附近区51域,加之第(1)题有“南极地区”之选项,则相应做出正确选择。
而后两个小题,实际上是对江南地区自然地理环境中土壤和植被特点的认识。
5253考生首先应认真仔细阅读日记内容,再了解题目的要求,以对材料中为什么会出现这样54的信息有足够的敏感,并理解信息的内涵,然后能做出正确判断。
试题分析:小题1:江南丘陵收割早稻的时间是北半球的夏季,而在此时间,气温能够达5556到零下40℃以下的地区,只有南极地区。
故选D。
小题2:江南丘陵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57其典型的土壤类型是红壤。
故选C。
小题3:芒果、荔枝和龙眼都是热带水果,而柑橘属于亚58热带水果。
故选D。
点评:本题组结合材料考查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江南地区的土壤类型59及种植的水果,试题难度中等,解题关键是掌握南极地区的气温和江南丘陵地区的土壤类型60和水果分布。
2.能够快速、全面、准确地获取图、表语言形式的地理信息,包括判读分析各种地理图6162表所承载的信息63图像信息指各种类型图像所提供的信息。
包括地图、原理示意图、统计图、联系图等类64型。
以地图为例,所提供的信息包括地物分布状况,符号及注记、经纬网、比例尺、图例等。
65表格信息是指以表格形式呈现的数字资料信息及数字资料的属性、类别、单位等信息。
66地理图表的判读与应用是高考命题的常见方式和重要内容。
对地图的考查形式不断创新,67可以从中考查考生对各种信息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分析、归纳、评价并获得地理结论的综68合思维方法等,其中侧重地理思维能力的考核。
例如,见到河流流向就能判断地势的高低;69见到滩涂、三角洲面积的扩大,能够判断水土流失加剧;见到侵蚀平原,能够知道该地地势70较低;见到城市污水处理厂,能判断河流流向等。
若能运用绘制简图(如近日点和远日点简71图)、添加辅助线(如添加等值线)、图文转换等方法,往往能迅速、准确地做出判断。
72例2 下图是我国西北某类农业区的示意图。
73读图,完成4~6题。
744.该类农业区所在的地形属于( )75A.冲积扇 B.河流沿岸平原76C.河边滩地 D.河口三角洲775.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相比,该类农业区农业生产的优势条件是( )A.热量充足 B.太阳辐射强 C.水资源丰富 D.土壤肥沃78796.该类农业区国土整治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80A.水土流失的治理 B.酸性土壤的改良 C.荒漠化的防治 D.河流的综合81整治82[说明]该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我国不同地区农业生产的有利、不利自然条件以及国土整治83的主要课题的把握,兼有考查考生对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和治理措施的了解;要求的方法是读图分析和比较分析。
试题总题干采用文字叙述和原理示意图相结合的方式,提供的信息主8485要有:我国西北地区,山前呈扇形的农业区,从山地流人农业区并消失的季节性河流,农业86区中沿河分布的聚落。
在分题干中逐步给出的信息有:农业区所在的地形,农业区的优势条件(与长江中下游平原比较),国土整治的主要课题。
8788题干给出的图是示意图,它突出·厂西北地区绿洲所在的区位特点——位于山前洪冲积89扇。
题干通过三方面的信息显示农业区即是干旱地区的绿洲,即我国西北、山前呈扇形的农业区、季节性河流。
这三条信息如果忽略了其中任何一条,或是对任何一条信息的获取出现9091偏差,都可能出现判断上的误差。
因为图示范围相对较小,如不满足上面三个条件,单从图示来看,半湿润区也可能出现符合此图的农业区。
如果把图示地区判断错了,解答就会随着9293出现错误,如国土整治的主要课题可能会答为水土流失的治理,而非荒漠化的防治。
943.能够准确和完整地理解所获取的地理信息在审题中,需要对题目提供的地理信息进行概括和综合,以获取地理信息的空间、属性、9596时间等特征。
空间特征如点、线、面、地点、区域、全球、半球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97置等;属性特征如地形地貌、岩石、气象、气候、水文、植被、土壤、农业、工业、城市、98人口等;时间特征如某一时刻、某天、某月、某年或某一时间段等。
此外还要注意地理信息99的数量、质量等特征。
100审题的目的是要理解题目的要求以及考查意图。
试题的要求如:是定性描述还是定量分析,是判断还是推理,是演绎还是归纳,是比较还是综合等,进而明确考查什么概念和原理、101102什么能力和方法、什么主题和观念等意图。
103例3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补绘图上赤道附近洋面上空的大气环流箭头,以表示正确104105的环流方向。
1062.在大洋东部,如果赤道附近海水异常增温,温暖海水沿大洋东岸向南流,并迫使原寒流位置向西偏移,那么,图示大气环流强弱及赤道附近大洋两岸107108的降水量将如何变化?为什么?109[说明]本题以厄尔尼诺现象及其引起的全球气候异常为背景,以太平洋赤道附近海域为110111研究对象,以绘图说明和看图分析为方法,以大气热力环流为基本原理,考查考生对海一气112相互作用及其影响的理解。
本题设计只是把厄尔尼诺现象(没有出现概念)的发生作为一种现象,用考生学过的基本113114原理来分析。
题干以图像形式给出信息:太平洋赤道附近海域及其剖面上的暖水、冷水分布。
解读此图还需要结合全球大洋环流和大气环流的知识,并对图示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和整合。
115116根据大洋环流,图中赤道南部的洋流为南赤道暖流,大洋东岸的洋流为秘鲁寒流;根据大气117环流的知识,赤道南部盛行东南信风(南赤道暖流的驱动力);根据剖面上的水温分布,赤道118附近东部为冷水,西部为热水。
这样可以提炼出图中提供的关键信息:在大气环流、大洋环119流等的综合作用下,太平洋赤道附近洋面东西向存在着热力差异(东冷西热)。
根据热力环流120的基本原理,可以正确绘出洋面上的大气环流方向(题中隐含了热力环流的概念)。
进一步,根据大气热力环流原理和降水的知识,下垫面热的地方为上升气流,盛行上升气流的地方容121122易形成对流雨;下垫面冷的地方为下沉气流,盛行下沉气流的地方干燥少雨。
将这些原理同123图中地区相对应,太平洋赤道附近西岸多雨,东岸少雨(东岸还叠加了寒流的影响),这同印度尼西亚为热带雨林气候、秘鲁沿海为热带沙漠气候的世界地理知识是一致的。
对第(2)题124125的文字信息提炼得出的有效信息是:太平洋赤道附近洋面东西向的热力差异减小或不存在(东126部异常增温)。
下垫面热力差异的减小导致图示的热力环流减弱或消失;西部的上升气流减弱,127降水减少;东部的下沉气流减弱,降水增多。
128(二)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1291.能够调动和运用基本的地理数据、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主要特征及分布、地理原理与规律等知识,对题目要求作答130131所谓调动,是指对原有地理数据、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主要特征及分布、地理原理与132规律等知识的支配。
调动和运用知识即通过对信息的接受和反应启动了原有的知识储备,再133经过分析、判断、推理、归纳等思维过程解决问题。
134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通常表现为能将接收到的地理信息迅速同相关的知识内容建135立准确而有效的联系,并自如地调用或驾驭有关知识、规律、原理等解决问题,完成答题。
136因而。
这一能力目标能检测考生的思维速度与品质及其所具有的知识结构、知识体系的完备137程度。
138在中学教学和高考中,通常把运用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能力理解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是一种互动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