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程序.
产品的监视和测量程序
产品的监视和测量程序1.目的:11为维持采购原材料、外协加工零部件、半成品、成品的质量符合要求;预防不合格品的产生和流出。
2.范围:2.1.凡是生产所需的各种原材料、外协加工的零部件以及自制半成品、成品,在进货、加工制造、出货时均适用本程序。
3.内容:3.1.,供应商交货3.1.1.供应商按采购订单上的规格、数量如期交货,并附带《检验记录》或《材料保证书》等相关检验记录及测试报告。
3.2.仓库收货3.2.1供应商在“待检区域”卸货,由仓库管理员负责根据《采购订单》《送货单》进行数量、规格的清点和确认,无误后通知采购部填写《送检单》交品保部进货检验员检验。
3.3.进货检验3.3.1.进货检验员按照《进料检验规范》规定的内容进行检验,所测量的数据记录在《进料检验记录》中,并判定合格与否。
3.3.2进货检验的抽样计划,允收规范按《进料检验规范》和《品质检验抽样管理办法》要求执行。
3.3.3.任何未经品保部验收合格的产品及原材料,禁止任何部门私自取用生产。
3.3.4.进货检验员判定合格后在《进料检验记录》上确认,并在标识卡上盖合格印章。
3.4.来料入库3.4.1.进货检验员将验收合格信息记录在《送检单》上,交给仓库管理员作为入库依据。
3.4.2.仓库管理员根据《搬运、储存、包装、防护和交付控制程序》办理入库手续。
3.5.不合格品处理:3.5.1进货检验员按《进料检验规范》要求进行检测,判定批量不合格,通知供应商质量工程师(以下简称SQE)和采购部,由采购部通知供应商将不合格品领回,并按照《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处理。
3.5.2若生产急需,需挑选、返工使用的,则由采购部通知供应商或生产部进行挑选、返工使用。
由生产部挑选、返工时,生产部应做好工时的统计工作,由采购部执行对供应商相应的扣款事宜。
3.6.纠正措施:3.6.1进货检验员判定批量不合格时须按照《纠正与预防措施控制程序》填写《异常改善报告》通知SQE,由SQE要求供应商提出改善措施,并进行跟踪确认。
rtk测量作业流程
rtk测量作业流程
RTK(Real-Time Kinematic)测量是一种高精度的实时定位技术,通常用于测量和放样。
以下是一般的RTK 测量作业流程:
1. 项目准备:确定测量区域和目标,收集相关资料,准备测量设备(如RTK 接收机、基站等)并进行检查。
2. 基站设置:在已知坐标的参考点上设置基准站,确保基站的稳定和可靠的信号覆盖。
3. 流动站设置:在需要进行测量的位置设置流动站,确保与基站之间的通信正常。
4. 初始化:在流动站进行初始化操作,获取并锁定卫星信号,建立与基站的实时通信。
5. 测量和记录:使用流动站进行实地测量,记录测量点的坐标、高程等数据。
6. 质量控制:检查测量数据的质量,包括精度、稳定性等,如有需要,进行重复测量或调整。
7. 数据处理:将测量数据传输到计算机,进行后处理,如平差计算、坐标转换等。
8. 结果输出:生成测量报告、图表等成果,提供给客户或项目团队。
9. 作业结束:清理测量设备,整理数据和文档,完成项目。
需要注意的是,RTK 测量的具体流程可能因设备型号、软件使用和项目要求而有所不同。
在进行RTK 测量作业时,应遵循相关的操作指南和规范,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现场测量的基本工作程序
现场测量的基本工作程序一、准备工作在进行现场测量之前,我们需要做一些准备工作。
首先,确定所需测量的对象或区域,并了解其特点和要求。
然后,准备好所需的测量仪器和设备,并确保其正常工作。
同时,检查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等,以确保其在合理范围内。
二、测量点布设在进行测量之前,需要根据测量对象的特点和要求,合理布设测量点。
测量点的选择应具有代表性,并能够全面反映测量对象的状态。
在布设测量点时,需要考虑测量仪器的安装位置和角度,以及与测量对象之间的距离和位置关系。
三、测量数据采集在布设好测量点后,我们可以开始进行测量数据的采集工作。
根据测量对象的特点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和仪器进行数据采集。
在采集数据时,需要保持测量仪器的稳定,并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进行采集,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数据处理与分析在完成数据采集后,我们需要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首先,对数据进行初步处理,如去除异常值、平滑曲线等。
然后,根据测量对象的特点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数据分析方法,如统计分析、回归分析等,对数据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解释。
五、结果评估与报告在完成数据处理与分析后,我们需要对测量结果进行评估,并撰写测量报告。
评估结果可以根据测量对象的特点和要求,进行合理的判断和比较。
同时,我们需要将测量结果以清晰、准确的方式表达出来,并将其整理成报告形式,以供后续使用或参考。
六、验证与校准为了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我们需要进行验证和校准工作。
验证是指通过与已知结果进行比较,验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校准是指通过与标准仪器进行比对,校正测量仪器的误差。
通过验证和校准工作,我们可以进一步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七、总结与改进在完成现场测量工作后,我们需要对整个测量过程进行总结和改进。
总结是指对测量过程中的问题和经验进行总结,以及对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进行评价。
改进是指在总结的基础上,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以进一步提高测量工作的效率和精度。
测量程序字母表示内容
测量程序字母表示内容坐标方位角XO? 输入测站X坐标YO? 输入测站Y坐标X? 输入任意点X坐标Y? 输入任意点Y坐标计算结果I? 结果测站点距任意点距离J? 结果测站点距任意点方位角直线坐标计算X? 输入测站X坐标Y? 输入测站Y坐标XO? 输入直线起点X坐标YO? 输入直线起点Y坐标Z? 输入直线起点里程桩号C? 输入中心线距左侧边桩距离P? 输入中心线距右侧边桩距离R? 输入方位角L? 输入里程桩号结果显示F=中心点结果X坐标K=中心点结果Y坐标I显示测站点放样距离J显示方位角S=显示左侧边桩X坐标M=显示左侧边桩Y坐标I测站点距左边桩距离J测站点到左边桩方位角N=显示右侧边桩X坐标O=显示右侧边桩Y坐标I测站点距右边桩距离J测站点到右边桩方位角L?要输入下一个放样点里程圆曲线坐标计算H? 表示输入切线方位角R? 半径O? 曲线中如曲线在切线右侧输入正1 左侧输入负1 N结果X坐标Q结果Y坐标缓和曲线坐标计算D? 输入缓和曲线总长R? 半径H? 表示输入切线方位角V? 左侧边桩X坐标M? 左侧边桩Y坐标O? 曲线中如曲线在切线右侧输入正1 左侧输入负1 N结果X坐标Z? 输入桩号Q结果Y坐标竖曲线计算输入显示G? 交点高程I? 坡度(只输入正值)O? 凸曲线输入正1 凹曲线输入负1R? 输入半进半径T? 输入切线长Q? 输入起点里程L? 输入计算点里程H? 结果缓和曲线偏角及玄长计算输入显示L? 里程桩号R? 半径I? 缓和总长O? 输入正负1显示结果A偏角C玄长L? 在输入要计算的里程桩号圆曲线偏角玄长计算R? 半径L? 要计算的里程桩号O? 桩号大减小桩号输入正1 桩号小减大桩号输入负1A偏角C玄长Q? 输入起点里程L? 在输入要计算的里程桩号。
测量工作的原则和程序1
测量工作的原则和程序无论是测绘地形还是施工放样,都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误差,甚至还是产生错误,为了限制误差的传递,保证测区内一系列点位之间具有必要的精度,测量工作的必须遵循‘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有高级到低级’的原则进行。
首先在整个测区内,选择若干个起着整天控制作用的点1、2、3、等为控制点,用较精密的仪器和方法,精确地各个控制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位置的工作称为控制测量。
这些控制测量精度高,均匀的分布在整个测区。
因此,控制测量是高度精密的测量,也是带全局性的测量。
然后以控制点位依据,用低一级精度测定其周围局部范围的地物和地貌特征点,称为碎步测量。
碎步测量是叫控制测量低一级的测量,是局部的测量,碎步测量由于是在控制测量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碎步测量的误差就局限在控制点的周围,从而控制了误差的传播范围和大小,保证了整个测区的测量精度。
施工测量师首先对施工场地布设整体控制网,用较高的精度测设控制网点的位置,然后在控制网的基础上,在进行个局部轴线尺寸和高低的定位测设,其精度较低。
测量工作的程序分为控制测量和碎步测量两步。
遵循测量工作的原则和程序,不但可以减少误差的累积和传递,而且还可以在几个控制点上同时进行工作,即加快了测量的进度,缩短了工期,又节约的开支。
测量工作有外业和内业之分,上述测定地面点位置的角度测量、水平测量、高差测量是测量的基本工作,称为外业。
将外业进行整理、计算(坐标计算、高程计算)、绘制成图,称为内业。
为了防止出现错误,在外业和内业工作中,还必须遵循另一个基本原则“边工作边校核”,用检验的数据说明测量的成果的合格和可靠。
测量工作实质是通过实践操作仪器获得观测数据,确定点位关系。
因此是实践操作与数据密切相关的一门技术,无论是实践操作有误,还是观测数据有误,或者计算有误,都体现在点位的确定上产生的错误。
因而在实践操作与计算中都必须步步有校检,检核已进行的工作有无错误。
一旦发现错误或达不到精度要求的成果,必须找出原因和返工重测,以保证各个环节的可靠。
最新测量系统分析程序
5.1测量系统分析方法的选定:
5.1.1计量型量具(用于测量计量型数据的量具或仪器)
5.1.1.1选用重复性和再现性分析方法:
5.1.1.2新购量具在校正合格后\维修重用之量具必须在维修后立即执行测量系统分析作业,且在使用后一年内追踪执行一次量测系统分析作业﹔
5.1.2计数型量具(用于测量计数型数据的量具/检具/孔径针)
3.5 GR&RGage R&R測量系統重復性和再現性合成的評估。
3.5
3.6分级数(Ndc)。1.41(PV/GRR)考虑整个测量系统变差时数据分级大小。
3.7线性(Linearity)是在量具预期的工作量程内,偏倚值的差值.
3.8计量型数据:定量的数据,可用测量值来分析。例如:用毫米表示工作过程中的机床的精度, 用千克表示射出的压力
5.1.2.1选用交叉法:
5.1.2.2新购量具制作验收合格后\维修重用之量具必须在维修后立即执行测量系统分析作业,且在使用后一年内追踪执行一次量测系统分析作业﹔
制作
审查
核准
标 题:
测量系统分析程序文 件源自编 号制 作 单 位制 作 日 期
版本
A.0
页 次
2/2
5.2作业人员之召集:品管部工程师依量测系统分析作业计划日期定期召集各量具使用之作业者,计量型量具按5。3项作业\计数量具按5。5项作业﹔
<80%
>5%
>10%
6支持文件:
6.1《品质记录控制程序》 CA-QP-10
7记录表单:
7.1量具再现性及再生性数据表 CA-QP-24-01
7.2量具再现性及再生性报告 CA-QP-24-01
7.3 计数型测量系统分析报告 CA-QP-24-02
测量过程控制程序
文件制修订记录1 目的对测量过程实施有效的管理,确保测量结果满足规定的计量要求制定本程序。
2 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测量管理体系覆盖的测量过程的策划、设计、确认、实施和控制的所有活动及相关组织和人员的管理。
3 职责3.1 测量科是测量过程控制的归口管埋部门,负责组织测量过程的识别、策划、设计、确认、实施和控制,确定关键测量过程的范围、控制程度和组织管理,并监督执行。
3.2 测量科负责确定测量参数及控制限。
3.3 各测量过程的实施部门(分厂、车间、科室)负责测量过程的实施,参与测量过程的识别、分析策划和过程文件的编制。
4 管理要求和工作程序4.1 总要求4.1.1 测量过程是测量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测量管理体系最主要的管理对象,通过测量过程的策划、设计、确认、实施、形成文件和加以控制,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可靠,满足规定的计量要求。
4.1.2 测量管理体系内的测量过程必须受控,应识别和考虑影响测量过程的每一个影响量。
4.1.3 测量过程控制应根据形成文件的程序进行。
形成文件的程序指本公司自行编制的测量过程规范(作业指导书),也可以直接采用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如检定规程、校准规范、操作规程、操作手册等。
4.1.4 每一个测量过程的完整规范应包括所有有关设备的标识、测量程序、测量软件、使用条件、操作者能力和影响测量结果可靠性的其它因素。
4.2 测量过程的策划4.2.1测量过程的识别各单位负责识别本单位现有的测量过程,识别的内容可包括:a) 本单位有哪些测量过程?b) 测量过程的输入、输出及活动;c) 过程需要的资源;d) 影响测量的因素等。
4.2.2 测量过程的策划为确保测量过程满足规定的计量要求,XX科在各单位识别的基础上,组织测量过程的策划,确定关键测量过程及其控制程度。
4.2.2.1测量过程策划的依据a) 测量过程对产品质量的影响程度和复杂性;b) 测量结果不正确是否会引起后续的昂贵代价。
4.2.2.2本公司的关键测量过程应覆盖以下范围:a) 产品质量检验过程;b) 原材料分析测试过程:c) 经营管理测量过程,如大宗物资秤量过程;d) 生产工艺过程控制测量过程,如温度、压力、流量测量过程;e) 能源计量测量过程,包括:煤、电、水、气、油的计量等;f) 环境及安全监测过程;4.2.2.3通过分析策划形成《关键测量过程目录》。
测量的三个程序.
測量
2
測量程序範例1
研究方法課程學習成效—考試成績 成績為介於0~100之正整數 根據答題正確率給予對等比例分數
測量
3
測量程序範例2
觀察對象
數值係統 分派法則 參觀人員性別 (M,F) 若為男性M 若為女性F 出席人員滿意程度 (1-5) 非常滿意5 滿意4 沒意見3 不滿意2 非常不滿意1
用一個「異質的特質」測量工具,以不 同方法(例如,自評法 vs. 同伴評分法 vs. 投射測驗驗; 調查法 vs. 觀察法…) 對同一批樣本進行測驗。 此法乃檢定重測信度及建構效度最嚴謹 的方法,但因資料蒐集時間冗長,且須 受訪者長期配合,故經濟性及便利性較 差。
測量 39
多特質多方法—範例1
某研究者以自陳量表、投射測驗、同伴 評分三種不同方法,對同一批15名受訪 者,分別觀察測量其依賴性、社會性、 成就動機三種異質的特質…
測量 31
效標關聯效度1
又稱實用效度或實証效度,意指這種效度 應建立在實証資料之上。效標關聯效度並 不涉及構念的問題。依據效標不同,效標 關聯效度可分為同時(concurrent)效標及 預測(predictive)效標。 「效標」是用來顯示測量工具所欲測量 (或預測)的特質之獨立量數,以作為檢定 效度的參考標準。
測量 24
範例
與改制前相比,學校 的組織氣候變差了。 不同意 大致不同意 不知道 大致同意 同意
效度:… 信度:no 敏感度:no 實用性:no
測量
與改制前相比,現在 同事們較常邀請同事 到家裏小聚。 不同意 大致不同意 不知道 大致同意 同意
效度:yes 信度:yes 敏感度:yes 實用性:yes
計量(metric)變項
测量工作流程
测量工作流程测量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它涉及到各行各业的许多领域,例如建筑、土地测绘、工程测量等。
测量工作流程的规范性和准确性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和效益。
下面将详细介绍测量工作的流程。
1. 制定测量计划。
在进行测量工作之前,首先需要制定测量计划。
测量计划包括确定测量的目的、范围、方法和技术要求等内容。
在确定测量目的的基础上,可以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和工具,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实地勘测。
实地勘测是测量工作的重要环节。
在进行实地勘测时,需要根据测量计划确定测量的范围和要点,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和设备进行测量。
在实地勘测过程中,需要注意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确保测量结果符合实际情况。
3. 数据处理与分析。
完成实地勘测后,需要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数据处理包括数据的整理、计算和校核等工作。
在数据分析过程中,需要对测量结果进行比对和验证,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编制测量报告。
在完成数据处理和分析后,需要编制测量报告。
测量报告是对测量工作的总结和归纳,包括测量的目的、方法、过程和结果等内容。
编制测量报告时,需要清晰、准确地表达测量结果,以便后续工作的参考和使用。
5. 审核与验收。
最后一步是对测量工作进行审核与验收。
在审核过程中,需要对测量数据、处理过程和结果进行审查和评估,以确保测量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验收过程中,需要对测量结果进行确认和验证,确保测量工作符合要求并得到认可。
总结。
测量工作流程包括制定测量计划、实地勘测、数据处理与分析、编制测量报告以及审核与验收等环节。
每个环节都需要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以确保测量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只有通过规范的流程和严格的管理,才能得到符合实际情况的测量结果,为工程建设和科研工作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测量程序
测量程序1.ZBFS(坐标反算)LbI0:/M“CZ:X”N“CZ:Y”/{XY}/U=X-M:V=Y-N/Prog“FW”:I“DIST”▲J“FWJ”▲Goto 0/2.DXJS(导线计算)LbI0:/{BD}/F“FWJ”M“CZX”N“CZY”A“JC”H“ZS”P“XC”Q“YC”L“CD”C/J=F+B-180-A/H:Prog“JD”:J“FWJ”▲U=DcosJ▲V=DsinJ▲X=M+U-P*D/L▲Y=N+V-Q*D/L▲C=0=>Goto1△/Goto 0/Lb1 1:/{BD}/J=J+B-180-A/H:Prog“JD”:J“FWJ”▲U=DcosJ ▲V=DsinJ ▲X=X+U-P*D/L▲Y=Y+V-Q*D/L▲Goto 1/3.QXJS(曲线坐标计算)C“C=-1=>L,C=1=>R”/Prog“QXYS”/Prog“QXZD”/LbI0:/{KE}/Prog“QXZB”/Goto 0/4.LICHPJ(里程计算)C“ZJL:C =-1,R:C=1”/Prog“QXYS”/o“JD:DK”M“JD:X”N“JD:Y”/Prog“QXZD”/Z[15]=Z[10]+Z[3]CosF+(R+Z[1])Cos(F+90C)/Z[16]=Z[11]+Z[3]SinF+(R+Z[1])Sin(F+90C) /W=L: Prog“HHQX”/J=F+JC: Prog“JD”:Z[17]=Z[10]+I CosJ:Z[18]=Z[11]+ISinJ/U=Z[17]-Z[15]:V=Z[18]-Z[16]/Prog“FW”:Z[19]=J:J=J+(A-Z[5]-Z[6])C:Prog “JD”/Z[20]=J: “STAR”▲LbI0:/{XY}:X“POINT:X”:Y“POINT:Y”/U=X-Z[15]:V=Y-Z[16]: Prog“FW”:W=J/ J=C(J-Z[19]):Prog“JD”:Z[21]=J/J=C(W-Z[20]):Prog“JD”:Z[22]=J/Z[21]>180=> Goto1△/Z[22]≤180=> Goto2:≠=>“HY-YH”▲Z[23]=O-Z[7]+L+πRZ[21]÷180▲Z[24]=-C(I-R)▲Goto0/LbI 1:/U=X-Z[10]:V=Y-Z[11]: Prog“FW”:J=J-F: Prog“JD”/Z[25]=ICosJ/Z[25] ≤0=>“≤ZH”▲Z[23]=O-Z[7]+Z[25]▲Z[24]=ISinJ▲△/Z[25]>0=>Z=0: Goto3△/Goto0/LbI 2:/U=X-Z[13]:V=Y-Z[14]:Prog“FW”:W=J:J=Z[12]+180: Prog“JD”/J=W-J: Prog“JD”:Z[25]=ICosJ:Z[25]≥0=>“≥HZ”▲Z[23]=O-Z[7]+Z[9]+Z[25]▲Z[24]=ISinJ▲△/Z[25]<0=>Z=0: Goto4△/Goto0/LbI 3:/Z=Z+Z[25]:W=Z: Prog“HHQX”:Q=J/J=F+QC:Prog”JD”:Z[23]=Z[10]+ICosJ:Z[ 24]=Z[11]+ISinJ:J=J+2QC:Prog“JD”:W=J:U=X-Z[23]:V=Y-Z[24]:Prog“FW”/J=J-W:Prog”JD”:Z[25]=ICosJ:AbsZ[25]>0 .001=> Goto3△/“ZH-HY”▲Z[23]=O-Z[7]+Z+Z[25]▲Z[24]=ISinJ▲Goto0/LbI 4:/Z=Z-Z[25]:W=Z:Prog“HHQX”/Q=J:J=Z[12]-QC: Prog“JD”/Z[23]=Z[13]+I CosJ/Z[24]=Z[14]+I SinJ/J=J-2QC: Prog“JD”:J=J+180: Prog “JD”:W=J/U=X-Z[23]:V=Y-Z[24]: Prog“FW”:J=J-W: Prog“JD”/Z[25]= I CosJ/Abs Z[25]>0.001=> Goto4△/“YH-HZ”▲Z[23]=O-Z[7]+Z[9]-Z+Z[25]▲Z[24]=I SinJ▲Goto0/5.ZBXTZHLbI0:/ASTKLMN/{XY}:V=T-L:U=S-K/Prog“FW”:G=J/X:U=X-K:V=Y-L: Prog“FW”/J=J-G: Prog“JD”/J=A+J-180: Prog“JD”/O=M+ICosJ▲P=N+ISinJ▲Goto0/6.ZXDKFYU“CZX”V“CZY”/Z[26]=U:Z[27]=V/C“C=-1=>L,C=1=>R”/Prog“QXYS”/Prog“QXZD”/LbI0:/{KE}/Prog“QXZB”/U=X-Z[26]:V=Y-Z[27]/Prog“FW”/I“DIST”▲J“FWJ”▲Goto0/9.QXYS(曲线要素)RL“L01”S“L02”A“PJ”/Z[1]=L2÷24÷R-L4÷2688÷R3/Z[2]=S2÷24÷R-L4÷2688÷R3/Z[3]=L÷2-L3÷240÷R2/Z[4]=S÷2-S3÷240÷R2/Z[5]=90L÷π÷R/Z[6]=90S÷π÷R/Z[7]=(R+ Z[2]-( R+Z[1]) cosA)÷sinA+ Z[3]/Z[8]=(R+ Z[1]-( R+ Z[2]) cosA)÷sinA+ Z[4]▲Z[9]=L+S+πR(A-Z[5])-Z[6])÷180▲10.JD(角度处理)J<0=>J=J+360△/J≥360=>J=J-360△/11.QXZD(曲线主点坐标)M“JD:X”N“JD:Y”F“ZH-JD:FWJ”O “JD:DK”/Z[10]=M-Z[7]CosF:Z[10] “ZH:X”▲Z[11]=N-Z[7]SinF:Z[11] “ZH:Y”▲J=F+CA: Prog“JD”:J=J-180: Prog “JD”:Z[12]=J/Z[13]=M-Z[8]CosJ:Z[13] “HZ:X”▲Z[14]=N-Z[8]SinJ:Z[14] “HZ:Y”▲12.HHQX(缓和曲线)U=W-W5÷(40R2L2)/V= W3÷(6RL)- W7÷(336R3L3)/Prog“FW”/13.FW(方位角反算)I=0:J=0/Pol(V,U):J=90-J/Prog“JD”/14.QXZB(曲线坐标)P=K-O+Z[7]/P≤0=> Goto1: ≠=>P≤L=> Goto2: ≠=>P≤Z[9]-S=> Goto3: ≠=>P≤Z[9] => Goto4:≠=> Goto5△△△△/LbI1:/“≤ZH”▲E:J=F+90:Prog“JD”:G=J:/X=M-(Z[7]-P)CosF+ECosG▲Y=N-(Z[7]-P)SinF+ESinG▲Goto0/LbI2:/“ZH-HY”▲E/W=P: Prog“HHQX”:Q=J:J=F+3QC-90C: Prog“JD”:G=J/J=F+QC: Prog“JD”:T=J/X=Z[10]+I CosJ-C×ECosG▲Y=Z[11]+I SinJ-C×ESinG▲G▲Goto0/LbI3:/“HY-YH”▲E/J=F+90C: Prog“JD”:T=J/J=T+180+Z[5]C: Prog“JD”/J=J+180(P-L)C÷R÷π: Prog“JD”:G=J/ X=Z[10]+Z[3]CosF+(R+Z[1])CosT+(R-CE) CosG▲Y=Z[11]+Z[3]SinF+(R+Z[1])SinT+(R-CE) SinG▲G▲Goto0/LbI4:/“YH-HZ”▲E/W=Z[9]-P:B=L:L=S:Prog“HHQX”:L=B:Q=J/J=Z[12]-3QC+90C: Prog“JD”:G=J/J=Z[12]-QC: Prog“JD”:T=J/X=Z[13]+I CosT-C×ECosG▲Y=Z[14]+I SinT-C×ESinG▲G▲Goto0/LbI5:/“≥HZ”▲E:J=Z[12]-90: Prog“JD”:G=J/X=M-(P-Z[9]+Z[8])CosZ[12]-CECos(Z[12] +90C)▲Y=N-(P-Z[9]+Z[8])SinZ[12]-CESin(Z[12]+9 0C)▲LbI0:/说明:“/”为回车键。
测量控制程序
测量控制程序工程开工前的建筑方格网测量、施工过程各建(构)筑物、设备安装施工测量,施工尾期建(构)筑物沉降观测等测量工作是工程施工中控制质量重要的一环,为使其在火电工程施工中受到控制,特编制本程序。
(独立项目工程参照执行)1.准备1.1 工程开工前,测量技术员应向业主方索取一级导线点的书面资料和现场实体,并复核其准确性。
1.2 对于综合性项目部,该项目测量技术人员应编制针对本项目的施工测量作业指导书;对于独立项目部,专业公司测量班长根据《工程测量规范》及《火力发电厂工程测量技术规程》对工程测量实行控制。
1.3专业公司计量员负责提供已校准的或已认可的测量工器具。
2.建筑方格网的测量2.1 专业公司测量班长负责建筑方格网的测设。
2.2 测量技术员根据已获得的部分资料,进行内业计算,布设满足工程需要的平面及高程控制网图,交由测量班长审核。
2.3 测量班长、技术员、测量员共同实施方格网的建立工作。
2.4 测量技术员负责技术资料整理,测量班长审核后,交质监部门验收,办理签证。
2.5 测量技术员、测量员负责控制桩的日常维护工作。
3.建(构)筑物,设备安装施工测量3.1 各单位工程建(构)筑物施工需要测量时,单位工程技术员或负责人应填写施工委托单,注明需测设点(线)坐标及高程数据,必需时附施工图纸,由测量技术员审核后负责实施。
3.2 构件吊装,设备安装过程测量,由该单位工程或该部门负责技术员填写施工委托单,注明测设要求及人员数、时间等,交由测量技术员审核后负责实施。
3.3 所有测量工作实施过程中,单位工程技术员或负责人应参与其中,配合并检查施测过程。
3.4 测量技术员负责提交验收签证和施工纪录,并参与三四级质监的验收。
测量技术员应将合格的验评记录及现场实点标记交委托部门作为施工依据。
3.5 单位工程技术员、施工员应保护好现场实点标记,验评记录作为竣工资料归档。
现场实点标记被损坏后,该单位工程技术员或负责人应重新委托测量。
手算测量程序
手算测量程序
一、坐标正算
1、x=x1-LcosJ
2、Y=Y1-LsinJ
3、(x.y)为要求的坐标点(x1.y1)为已知坐标点,L为两点间的间距,J为两点间所连直线在坐标系中的方位角。
二、坐标反算
4、L=根号下(X1-X)2+(Y1-Y)2
5、J=cos-1(X1-X)/L=sin-1(Y1-Y)/L
三、坐标放样
X=X1±L1Cos(90-J)±L2COSJ
Y=Y1±L1Sin(90-J)±L2SinJ
L1为上下偏移距离
L2为左右偏移距离
计算式中或加或减关系到偏移方向,例如:
往右上方偏移:计算
X=X1-L1Cos(90-J)+L2COSJ
Y=Y1+L1Sin(90-J)+L2SinJ
往左上方偏移:计算
X=X1+L1Cos(90-J)+L2COSJ
Y=Y1+L1Sin(90-J)-L2SinJ
往右下方偏移:计算
X=X1-L1Cos(90-J)-L2COSJ
Y=Y1-L1Sin(90-J)+L2SinJ
往左下方偏移:计算
X=X1-L1Cos(90-J)-L2COSJ
Y=Y1+L1Sin(90-J)-L2SinJ
注意:在计算式中偏移方向,例如:右上方:是先向上偏移再向右偏移;左下方:先向下偏移再向左偏移。
其他以此方法推即可。
以上我们只是文字描述,具体分析我建议大家画草图和文字集合分析。
测量计算器程序
一、程序功能本程序由6个主程序、5个次子程序及5个参数子程序组成。
主要用于公路测量中坐标正反算,设计任意点高程及横坡计算,桥涵放样,路基开挖口及填方坡脚线放样。
程序坐标计算适应于任何线型.二、源程序1.主程序1:一般放样反算程序(①正算坐标、放样点至置仪点方位角及距离;②反算桩号及距中距离)程序名:1ZD-XYLb1 0:Norm 2F=1:(正反算判别,F=1正算,F=2反算,也可以改F前加?,改F为变量)Z[1]=90(与路线右边夹角)Prog"THB":F=1=>Goto 1:F=2=>Goto 2Lb1 1:Fix 3:"X=":Locate 6,4,X◢"Y=":Locate 6,4,Y◢Prog"3JS”:Goto 0:Lb1 2:Fix 3:"KM=":Locate 6,4,Z◢"D=":Locate 6,4,D◢Goto 02.主程序2:高程序横坡程序(设计任意点高程及横坡)程序名:2GCLbI 0:Norm 2“KM”?Z:?D:Prog”H”:Fix 3:”H=”:Locate 6,4,H◢“I=”: Locate 6,4,I◢Goto 03.主程序3:极坐放样计算程序(计算放样点至置仪点方位角及距离)程序名:3JSX:Y:1268.123→K(置仪点X坐标)2243.545→L(置仪点Y坐标,都是手工输入,也可以建导线点数据库子程序,个人认为太麻烦)Y-L→E:X-K→F:Pol(F,E):IF J<0:Then J+360→J:Int(J)+0.01Int(60Frac(J))+0.006Frac(60Frac(J)) →J:(不习惯小数点后四位为角度显示的,也可以用命令J◢DMS◢来直接显示) Fix 4:” FWJ=”: Locate 6,4,J◢(不习惯小数点后四位为角度显示的,也可以用命令J◢DMS◢来直接显示)Fix 3:”S=”:Locate 6,4,I◢4.主程序4:涵洞放样程序(由涵中心桩号计算出各涵角坐标、在主程序3中输入置仪点坐标后计算放样点至置仪点方位角及距离)程序名:4JH-XYLbI 0:Norm 290→Z[1](涵洞中心桩与右边夹角,手工输入,也可以修改成前面加?后变为变量)1→F:Prog”THB”:?L:Z[2]-Z[1] →E:X+Lcos(E) →X:Y+Lsin(E) →Y:Fix 3: "X=":Locate 6,4,X◢"Y=":Locate 6,4,Y◢Prog"3JS”:Goto 0:5.主程序5:路基开挖边线及填方坡脚线放样程序(输入大概桩号及测量坐标、地面标高计算出偏移距离、桩号、距中距离、填挖高度)程序名:5FBXLbI 0:Norm 2: 18→DimZ:2→F:90→Z[1]:Prog “THB”:Z:D:”M0”?M:M→Z[4]:D→Z[3]:Prog”6GD”:L→Z[6]:If D<0:Then 0.75-L→D:Goto H:Else L-0.75→D:Goto H:IfEndLbI H:Prog”H”:H-0.03-Z[4] →Z[5]:Z[6] →L:If Z[5]<0:Then –z[5] →G:Goto W:Else Z[5] →G:Goto T:LbI W:Prog “W0”:Z[10]+Z[11] →A: If G>A:Then Goto 1:Else If G>Z[10]:Then Goto 2:Else Goto 3:IfEnd:LbI 1:L+Z[12]+Z[13]+Z[14]+(G-A)×Z[9]+Z[11]×Z[8]+Z[10]×Z[7]:Goto Z:LbI 2:L+Z[12]+Z[13]+(G-Z[10])×Z[8]+Z[10]×Z[7]:Goto Z:LbI 3:L+Z[12]+G×Z[7]:Goto z:LbI T:L+0.5→N:If G>Z[17]:Then (N+Z[18]+(G-Z[17])×Z[16]+Z[17]×Z[15])→S:Goto Z:Else (N+G×Z[15])→S:Goto z:LbI Z:Z[3]→D:Fix 2:A bs(D)-S→T:”L0=”:L Locate 6,4,T◢"KM=":Locate 6,4,Z◢"D=":Locate 6,4,D◢“TW=”: Locate 6,4,Z[5]◢Goto 06.主程序6:路基标准半幅宽度计算程序(对于设计有加宽渐变的有用,如路基宽度无变化,则把此程序直接输入半幅宽度值至L)程序名:6GDProg “G0”Z-C→E:(B-A)×E/S+A→L:L:7.坐标计算次程序(THB)程序名:THB18→DimZ:"KM"?Z:Prog "X0"1÷P→C: (P-R)÷(2HPR) →S:180÷π→E:F=1=>Goto 1:F=2=>Goto 2←┘Lbl 1:?D: Abs(Z-O) →W:Prog "A":X:Y:Goto 3LbI 2:X:Y:X→I:Y→J:Prog "B":O+W→Z:D→D:Goto 3 LbI 3:IF F=1Then X:Y:Else Z:D8. 正算子程序(A)程序名:A0.1184634425→A:0.2393143352→B:0.2844444444→N 0.046910077→K:0.2307653449→L:0.5→M:U+W(Acos(G+QEKW(C+KWS))+Bcos(G+QELW(C+LW S))+Ncos(G+QEMW(C+MW S))+Bcos(G+QE(1-L)W(C+(1-L)WS))+Acos(G+QE(1-K)W(C+(1-K)WS))) →X:V+W(Asin(G+QEKW(C+KWS))+Bsin(G+QELW(C+LW S))+Nsin(G+QEMW(C+MWS))+Bsin(G+QE(1-L)W(C+(1-L)WS))+Asin(G+QE(1-K)W( C+(1-K)WS))) →Y:G+QEW(C+WS)+Z[1]→Z[2]:X+Dcos(Z[2])→X: Y+Dsin(Z[2])→Y9. 反算子程序(B)程序名:BG-90→T: Abs((Y-V)cos(T)-(X-U)sin(T)) →W:0→D:Lbl 0:Prog "A":T+QEW(C+WS) →L: (J-Y)cos(L)-(I-X)sin(L)→D:IF Abs(D)<0.01:Then Goto1:Else W+D→W:Goto 0←┘Lbl 1:0→D:Prog "A":(J-Y)÷sin(Z[2]) →D:10.高程计算子程序(H)程序名:HProg “S0”:R:T:C:G:I:C-T→F:Z-F→L:C+T→E:G-TI→Q:If T=O:Then Q+LI→H:Goto 0:Else If Z<F:Then Q+LI→H:Goto 0:Else If Z≤E:Then Q+LI+L2÷2÷R→H:Goto 0:LbI 0:H:If D=0:Then Goto I:Else Prog “I”:H+V→H:Goto I:LbI I:H:I: 11.高程超高计算程序(I)程序名:IProg”I0”:W=1=> Goto 0:W=2=>Goto 1:LbI 0:If L=0:Then Abs(D)×M→V:Goto 2:Else Abs(D)×((N-M)×(Z-C)÷L+M)→V:Goto 2:IfEnd:LbI 1:If L=0:Then Abs(D)×M→V:Goto 2:Else Abs(D)×(((3((Z-C)÷L)2-2((Z-C)÷L)∧(3))×(N-M))+M)→V:Goto 2:IfEnd: LbI 2:Abs(D)→E:V÷E→I:I(E-K)→V:12.数据子程序(附后示例)①程序名:X0(坐标计算要素程序)If Z≥25900 And Z≤26615.555:Then 25900→O:11587.421→U:1847.983→V:101。
测量工作程序
测量工作流程
一、接受测量工作:在接到测量任务后,应立即收集相应基础资料,
校核计算测量起算数据;
二、实施测量工作:做好资料准备工作后,着手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1、井上做好准备工作
(1)、检查仪器是否完好并能正常使用;
(2)、准备测量资料(相关测量成果及图纸);
(3)、准备材料(对讲机、木仨、锤子、线绳、钉子、垂球、50米钢卷尺、红漆);
2、井下导线测量
(1)、检查起始点与后视点(看测点是否移动,首先是看木仨与顶板接触的地方所涂红漆是否有挤压或摩擦痕迹,如果有则表明木仨动了,本测点将不能使用,需重新画漆测量作为测点,其次是看木仨上的钉子是否移动,如果钉子动了,测点也不能使用,需重新画漆测量作为测点);
(2)、栓后视点(线绳悬挂自由垂直、不摇摆);
(3)、选择前视点位置,顶板要坚硬牢稳、无淋水、便于拴点线绳,底板无积水、便于架设仪器。
(4)、在起始点处架设仪器(三脚架要架稳踩实、对中整平);
(5)、正倒镜照准后视点测记水平角,正倒镜照准前视点测记水平角、垂直角(测记的水平角、垂直角互差满足《煤矿测量规程》限差要求;
(6)、用50米钢卷尺丈量两点间距离,两人需要尽量将钢尺拉直,保证钢尺垂度最小,需读两次读数,差值不超过3毫米,否则需重新拉尺丈量;
(7)、量取仪器与前视点上高,精确到毫米;本站导线测量结束,进行下一站测量工作;。
测量工作程序
测屋工作程序1建立工程测量控制网1业主交接桩点后,项目上测量人员需对桩点保护,并保存好桩点资料及交接单。
需进行加密控制的应仔细勘察地形选点,选用视野良好地方牢固, 施工中不易被破坏地点为加密点。
2控制点复核首前项目上测量人员对控制点进行复核。
然后由分公司组织对控制点进行二次复核。
无误后,双方签字确认。
项目部编辑复核成果报送监理单位。
经监理签字方可使用。
3施工前,应制定控制点复测周期。
施工期间控制点如遇到较大的荷载或周围大量积水浸泡后。
应立即进行控制网复测。
根据,日期、方法、观测路线三个规定。
4测设复核标准和精度误差要求要统一。
5复测控制点时,应切入相邻标段控制点进行联测。
▲ ! 2图纸审核1项目部接到图纸后,应立即会同分公司人员对图纸进行审核。
审核后,双方签字确认。
项目部将问题报送设计单位。
2对桥梁中心线定位及线形相关曲线要素审核。
3对分跨中心线里程的审核。
4对桥梁中心线与分跨中心线交点坐标及方位角的审核。
5对桥梁设计中线与桥梁结构中线偏位参数的审核。
6对桥梁中心线设计高程及两侧坡度、超高的审核。
7对自桥面以下--桥面铺装层、梁顶、梁底、垫石顶、墩柱顶、墩柱底、承台顶、承台底、垫层顶、灌注桩顶、灌注桩底、桥台处各部位设计高程的审核。
8对桥梁各细部构造尺寸及预埋位置的审核。
9对桥梁外加工预制构件图纸尺寸的审核。
10对相关道路图纸的审核3编写测量方案3.1工程概况3.2编制依据3.3测量质量目标及保证措施3.4测量复核程序3.6测量人员组成结构3.7测量仪器设备名称及效验日期3.8施工中各部位测量控制3.9测量人员安全措施▲! 4图纸测量放样数据计算与复核4.1图纸审核后,分公司和项目部测量人员分别对图纸重要部位样数据进行计算。
计算结果后,共同复核。
无误双方签字项目部将结果报送监理,经签字方可用于施工放样。
4.2计算数据应采用计算机程序与手工验算相结合。
4.3数据成果表格中内容应活晰、明确不漏项。
4.4数据成果应在输入计算机CAEB件中形成图形复核。
监测和测量控制程序
监测和测量控制程序1.目的对本厂环境体系的运营状况特别是重要环境因素控制情况进行例行监测,以兑现本厂对环境方针的承诺,实现制定的目标、指标和持续改进,不断提高本厂的环境绩效。
2.适用范围适用于对本厂环境绩效、重要环境因素、运行控制,应急准备和响应、目标、指标实现程度的监测和测量。
3.职责3.1管理者代表负责组织并监督实施全本厂的监测和测量工作。
3.2办公室负责对环境表现、目标、指标实现情况,体系运行的有效性,符合性的监督和检查;办公室负责能源资源消耗情况的统计分析;负责与本厂外的法定监测单位联系,委托其进行污染源监督监测。
3.3生产科负责对运行控制、重要环境因素进行监测和测量;3.4质保科负责对监测仪器按规定进行维修,校准和提供监测数据。
4.内容与要求4.1监测和测量内容4.1.1组织的环境绩效主要针对组织控制重大环境因素实施特性的有关结果和功效。
为“三废”排放是否达标,污染物排放总量和核定的排污总量是否相符,节能降耗消耗指标与年耗量,副产品的循环利用和综合利用情况。
4.1.2运行控制的监测和测量体系运行控制的监测和测量内容,只要是根据组织制定的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的规定(或)要求确定。
主要包括:清洁生产审计情况,生产现场设备检修维护保养跑冒滴漏控制,各类污染物的排放量和处理效果;对相关方施加影响的落实情况,应急和响应预案的培训演练。
对相关方投诉或抱怨的处理;固废分类收集处理利用情况等方面。
4.1.3.目标指标实现情况的监控组织制定的目标、指标、应对方案执行的每一个步骤和过程的执行情况每半年进行一次监督检查,对目标指标的实现程序进行例行的监测。
4.2监测和测量的方法与频率4.2.1监测和测量时主要针对重要环境因素有关的关键特性,本着能量化的要进行量化测量、不能量化要作定性描述,一般监测和测量采用以下几种方法:a.理化测定:通过仪器、仪表进行物理化学检测,得到准确数据。
如“三废”排放量、处理量、污染因子处理前后排放浓、用电量、用水量等,污染因子处理前后排放浓度的测定、取样方法执行国家环境监测规范。
测量工作的基本程序
测量工作的基本程序测量工作是指通过使用测量仪器和技术,对物体、空间或现象进行精确的测量和记录的过程。
它在许多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如建筑工程、土木工程、地理测量、环境监测等。
本文将介绍测量工作的基本程序,包括测量目标的确定、测量仪器的选择和校准、测量数据的采集和处理以及测量结果的分析与应用。
第一步,确定测量目标。
在进行测量工作之前,我们首先要确定需要测量的目标。
这可能是一个物体的尺寸、一个空间的形状或者一个现象的特征。
确定测量目标的重要性在于明确测量的目的和范围,从而为后续的测量工作提供指导和依据。
第二步,选择和校准测量仪器。
根据测量目标的不同,我们需要选择适合的测量仪器。
例如,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可以使用尺子或卷尺,测量一个建筑物的高度可以使用测高仪。
在选择测量仪器时,我们需要考虑其精度、准确度和适用范围等因素。
同时,为了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我们还需要对测量仪器进行校准,以消除仪器本身的误差。
第三步,采集和处理测量数据。
在进行测量时,我们需要使用测量仪器对目标进行测量,得到一系列的测量数据。
这些数据可能是数字、图像或者其他形式的记录。
在采集测量数据时,我们需要注意遵循测量仪器的使用说明,保证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同时,我们还需要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如去除异常值、进行数据平滑等,以提高数据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第四步,分析和应用测量结果。
在完成测量工作后,我们需要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和应用。
在分析测量结果时,我们可以使用统计方法、图表分析等手段,来揭示测量数据中的规律和趋势。
同时,我们还可以将测量结果应用于实际问题中,如用于工程设计、质量控制、环境监测等。
在应用测量结果时,我们需要注意结果的可靠性和适用性,以确保其对实际问题的解决具有指导意义和实际效果。
测量工作的基本程序包括确定测量目标、选择和校准测量仪器、采集和处理测量数据以及分析和应用测量结果。
这些步骤相互关联、相互依赖,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测量工作流程。
长度计量的一般测量程序
长度计量的一般测量程序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长度是物体在某一方向上的距离,是一个物体或物理空间的基本属性。
测量程序设计课程设计
测量程序设计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测量程序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使学生了解测量程序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如地理信息系统、环境监测等。
3. 引导学生理解测量数据处理的数学模型及其在编程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编程语言(如Python)设计简单测量程序的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测量数据进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在团队协作中沟通、讨论、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测量科学和程序设计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 引导学生认识到测量技术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 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编程习惯。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注重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的结合。
学生特点:学生在本年级已具备一定的编程基础和数学知识,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
教学要求:教师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学生在课程中取得具体的学习成果。
通过教学设计和评估,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二、教学内容1. 测量程序设计基本原理:介绍测量程序设计的概念、原理及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结合课本第二章内容,让学生了解测量程序设计的基本流程和步骤。
- 测量数据获取与处理- 数学模型建立与求解- 编程实现测量程序2. 编程语言应用:以Python语言为例,教授学生如何运用编程语言进行测量程序设计,结合课本第三章内容,学习以下知识点:- Python基础语法- 数据类型与操作- 控制结构与函数3. 测量程序设计实践:根据课本第四章内容,组织学生进行以下实践活动:- 设计简单的测量程序,如距离、面积计算等- 测量数据采集、处理与分析- 团队协作完成实际测量项目4. 教学进度安排:- 第1-2周:测量程序设计基本原理学习- 第3-4周:Python编程基础学习- 第5-6周:测量程序设计实践- 第7-8周:团队协作完成实际测量项目,总结与展示5. 教材章节关联:- 第二章:测量程序设计基本原理- 第三章:编程语言应用(Python)- 第四章:测量程序设计实践教学内容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课本章节安排,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掌握测量程序设计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AISO FX-5800计算程序(曲线五大桩里程、坐标)一.ROAD-126→DimZ“X(JD)”?X: “Y(JD)”?Y : “FWJ ” ?M“ANGLE” ?O: ?R: “LS1”?B : “LS2” ?C : “K(JD)”?K M+O→NPrOg“ROAD-SUB1”“T1=”:S ◢“T2=”:T ◢“L=”:L ◢“LY=”:Q ◢“E=”:E ◢“K(ZH)=”:Z[1] ◢“K(HY)=”:Z[2] ◢“K(QZ)=”:Z[3] ◢“K(YH)=”:Z[4] ◢“K(HZ)=”:Z[5] ◢“XS”?U: “YS”?VLbI0“KP”?PPrOg“ROAD-SUB2”“XP=”:F ◢“YP=”:G ◢“BP=”:Z DMS ◢If U=0:ThenGoTo2:EISe p0I(F-U,G-V):If EndLbI1If J<0:ThenJ+360→J: If End“A1=”:J DMS ◢“D1=”:I ◢LbI2“D ANGLE”?H:If H=0:ThenGoTo0:If End:?D“XB=”:F+DCos(Z+H) →Z[11] ◢“YB=”:G+DSin(Z+H) →Z[12] ◢If U=0: ThenGoTo2:EISe PoI(Z[11]-U,Z[12]-V): If EndGoTo1二.ROAD-SUB1If O<0:Then-1→W: EISel→W: If End:WO→AB^2÷24÷R- B^ (4) ÷2688÷R^ (3)+ B^ (6) ÷506880÷R^ (5)→Z[6]C^2÷24÷R- C^ (4) ÷2688÷R^ (3)+ C^ (6) ÷506880÷R^ (5)→Z[7]B÷2- B^ (3) ÷240÷R^2 + B^ (5) ÷34560÷R^ (4) →Z[8]C÷2- C^ (3) ÷240÷R^2 + C^ (5) ÷34560÷R^ (4) →Z [9]Z[8]+(R+Z[7]-(R+Z[6])Cos(A)) ÷Sin(A) →SZ[9]+(R+Z[6]-(R+Z[7])Cos(A)) ÷Sin(A) →TRA∏÷180+(B+C) ÷2→LL-B-C→Q(R+(Z[6]+Z[7]) ÷2) ÷Cos(A÷2)-R→EK-S→Z[1]Z[1]+B→Z[2]Z[2]+Q÷2→Z[3]Z[1]+L-C→Z[4]Z[4]+C→Z[5]三.ROAD-SUB2X-SCos(M) →Z[21]:Y-Ssin(M) →Z[22]X+TCos(N) →Z[23]:Y+Tsin(N) →Z[24]If P>Z[1]: ThenGoTo1:If EndZ[1]-P→LX-(S+L)Cos(M) →FY-(S+L)Sin(M) →GM→Z: GoTo5LbI 1If P>Z[2]:Then GoTo2:If EndP-Z[1] →L:L→Z[14]:B→Z[15]:Prog“ROAD-SUB3”Z[21]+Z[16]Cos(M)-WZ[17]Sin(M) →FZ[22]+Z[16]Sin(M)+WZ[17]Cos(M) →GM+90WL^2÷(BR∏) →ZGoTo5LbI 2If P>Z[4]: ThenGoTo3:If EndP-Z[1] →L:90(2L-B) ÷R÷∏→Z[13]RSin(Z[13])+Z[8] →Z[16]:R(1-Cos(Z[13]))+Z[6] →Z[17]Z[21]+Z[16]COS(M)-WZ[17]Sin(M) →FZ[22]+Z[16]Sin(M)+WZ[17]Cos(M) →GM+WZ[13] →ZGoTo5LbI 3If P>Z[5]: ThenGoTo4:If EndZ[5]-P→L:L→Z[14]:C→Z[15]:Prog“ROAD-SUB3”Z[23]-Z[16]Cos(N)-WZ[17]Sin(N) →FZ[24]-Z[16]Sin(N)+WZ[17]COs(N) →GN-90WL^2÷(CR∏) →ZGoTo5LbI 4P-Z[5] →LX+(T+L)Cos(N) →FY+(T+L)Sin(N) →GN→ZLbI 5If Z<0 :ThenZ+360→Z:If End四.ROAD-SUB3If Z[14]=0:Then0→Z[16]:0→Z[17]:ElseZ[14]-Z[14]^(5)÷40÷(RZ[15])^2+Z[14]^(9)÷3456÷(RZ[15])^ (4)→Z[16]Z[14]^(3)÷6÷(RZ[15])-Z[14]^(7)÷336÷(RZ[15])^(3)+Z[14] ^(11)÷42240÷(RZ[15])^(5)→Z[17]IfEnd说明:X(JD) ?=交点X坐标 Y(JD) ?=交点Y坐标FWJ?=切线方位角(ZH→JD)ANGLE?=转向角(左负、右正)R=曲线半径 LS1?=第一缓和曲线 LS2?=第二缓和曲线K(JD) ?=交点里程 T1=第一切线长 T2=第二切线长L=曲线全长 LY=圆曲线长 E=外矢距 K(ZH)=置缓里程XS?=起算点X坐标 YS?=起算点Y坐标KP?=待求点里程 D ANGLE?=左右边桩角度D?=左右边桩距离(左负、右正)满意答案一、 坐标计算源程序1.主程序(TYQXjs)"1.SZ => XY":"2.XY => SZ":N:U"X0":V"Y0":O"S0":G"F0":H"LS":P"R0":R"RN":Q:C=1÷P:D=(P-R)÷(2HPR):E=180÷π:N=1=>Goto 1:≠>Go to 2Δ←┘Lbl 1:{SZ}:SZ:W=Abs(S-O):Prog "SUB1":X"XS"=X◢Y"YS"=Y◢Goto 1←┘Lbl 2:{XY}:XY:I=X:J=Y:Prog "SUB2":S"S"=O+W◢Z"Z"=Z◢Goto 22. 正算子程序(SUB1)A=0.1739274226:B=0.3260725774:K=0.0694318442:L=0.3300094782:F=1-L:M=1-K:X=U+W(Acos(G+QEKW(C+KWD))+Bcos(G+QELW(C+LWD))+Bcos(G+QEFW(C+FWD))+Acos(G+ Y=V+W(Asin(G+QEKW(C+KWD))+Bsin(G+QELW(C+LWD))+Bsin(G+QEFW(C+FWD))+Asin(G+ F=G+QEW(C+WD)+90:X=X+ZcosF:Y=Y+ZsinF3. 反算子程序(SUB2)T=G-90:W=Abs((Y-V)cosT-(X-U)sinT):Z=0:Lbl 0:Prog "SUB1":L=T+QEW(C+WD):Z=(J-Y)cosL-(I-X)sinL:AbsZ<1E-6=>Goto1:≠>W=W+Z:Goto 0Δ←┘Lbl 1:Z=0:Prog "SUB1":Z=(J-Y)÷sinF二、使用说明1、规定(1) 以道路中线的前进方向(即里程增大的方向)区分左右;当线元往左偏时,Q=-1;当线元往右偏时,Q=1;当线元为直线时,Q=0。
(2) 当所求点位于中线时,Z=0;当位于中线左铡时,Z取负值;当位于中线中线右侧时,Z取正值。
(3) 当线元为直线时,其起点、止点的曲率半径为无穷大,以10的45次代替。
(4) 当线元为圆曲线时,无论其起点、止点与什么线元相接,其曲率半径均等于圆弧的半径。
(5) 当线元为完整缓和曲线时,起点与直线相接时,曲率半径为无穷大,以10的45次代替;与圆曲线相接时,曲率半径等于圆曲线的半径。
止点与直线相接时,曲率半径为无穷大,以10的45次代替;与圆曲线相接时,曲率半径等于圆曲线的半径。
(6) 当线元为非完整缓和曲线时,起点与直线相接时,曲率半径等于设计规定的值;与圆曲线相 接时,曲率半径等于圆曲线的半径。
止点与直线相接时,曲率半径等于设计规定的值;与圆曲线相接时,曲率半径等于圆曲线的半径。
2、输入与显示说明输入部分:1. SZ => XY2. XY = > SZN ? 选择计算方式,输入1表示进行由里程、边距计算坐标 ;输入2表示由坐标反算里程和边距。
X0 ?线元起点的X坐标Y0 ?线元起点的Y坐标S0 ?线元起点里程F0 ?线元起点切线方位角LS ?线元长度R0 ?线元起点曲率半径RN ?线元止点曲率半径Q ? 线 元左右偏标志(左偏Q=-1,右偏Q=1,直线段Q=0)S ? 正算时所求点的里程Z ?正算时所求点距中线的边距(左侧取负,值右侧取正值,在中线上取零)X ?反算时所求点的X坐标Y ?反算时所求点的Y坐标显示部分:XS=××× 正算时,计算得出的所求点的X坐标YS=××× 正算时,计算得出的所求点的Y坐标S=××× 反算时,计算得出的所求点的里程Z=××× 反算时,计算得出的所求点的边距四、算例某匝道的由五段线元(直线+完整缓和曲线+圆曲线+非完整缓和曲线+直线)组成,各段线元的要素(起点里程S0、起点坐标X0 Y0、起点切线方位角F0、线元长度LS、起点曲率半径R0、止点曲率半径RN、线 元左右偏标志Q)如下:S0 X0 Y0 F0LS R0 RN Q500.000 19942.837 28343.561 125 16 31.00269.256 1E45 1E45 0769.256 19787.340 28563.378 125 16 31.0037.492 1E45 221.75 -1806.748 19766.566 28594.574 120 25 54.07 112.779 221.75 221.75 -1919.527 19736.072 28701.893 91 17 30.63 80.285 221.75 9579.228 -1999.812 19744.038 28781.659 80 40 50.00100.000 1E45 1E45 01、正算(注意:略去计算方式及线元要素输入,请自行根据所求点所在的线元输入线元要素)S=700 Z=-5 计算得 XS=19831.41785YS=28509.72590S=700 Z=0 计算得 XS=19827.33592YS=28506.83837S=700 Z= 5 计算得 XS=19823.25398YS=28503.95084S=780 Z=-5 计算得 XS=19785.25749YS=28575.02270S=780 Z=0 计算得 XS=19781.15561YS=28572.16358S=780 Z= 5 计算得 XS=19777.05373YS=28569.30446S=870 Z=-5 计算得 XS=19747.53609YS=28654.13091S=870 Z=0 计算得 XS=19742.68648YS=28652.91379S=870 Z= 5 计算得 XS=19737.83688YS=28651.69668S=940 Z=-5.123 计算得 XS=19741 . 59118YS=28722.05802S=940 Z=0 计算得 XS=19736.47687YS=28722.35642S=940 Z= 3.009 计算得 XS=19733.47298YS=28722.531682、 反算X=19831.418 Y=28509.726 计算得 S=699.9999974 Z= -5 .00018164X=19827.336 Y=28506.838 计算得 S=699.9996493 Z=0.000145136X=19823.25398 Y=28503.95084 计算得 S=699.9999985 Z= 5.000003137X=19785.25749 Y=28575.02270计算得 S=780.0000035 Z= -5 .000001663X=19781.15561 Y=28572.16358 计算得 S=780.0000025 Z=-0.000002979X=19777.05373 Y=28569.30446 计算得 S=780.0000016 Z= 4.99999578X=19747.536 Y=28654.131计算得 S=870.0001137 Z=-4.99941049X=19742.686 Y=28652.914 计算得 S=870.0003175 Z=-0.00041814X=9737.837 Y=28651.697 计算得 S=870.0002748 Z= 4.999808656X=19741.5912 Y=28722.0580 计算得 S=939.9999786 Z= -5.123024937X=19736.4769 Y=28722.3564 计算得 S=939.9999862 Z=-0.000027710X=19733.4730 Y=28722.5317 计算得 S=940.000 0238 Z=3.008986943、 本人修改意见:以上程序正算、反算看来似乎很正确,满足测量精度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