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跳楼自杀事引关注自杀征兆及心理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跳楼自杀事引关注自杀征兆及心理分析
学生作弊被举报跳楼引关注!下午,湖南省邵阳市绥宁县委政法委事故调查组在绥宁新闻网上通报称,该女生20日在期中考试中因作弊受到监考教师批评,随后又有作弊嫌疑被发现,留下遗言后从五楼教室窗户跳下。
专家表示学生自杀事件频发心理问题是主因。
记者了解到,虽然不是所有的自杀都可防止,但是大多数自杀是可以预防的。
吴明霞介绍,自杀存在3个阶段的发展过程,分为动机或意念形成阶段,矛盾冲突阶段和行为选择阶段,自杀预防的最佳阶段是自杀形成的前期阶段。
此类事件频发,心理问题是主因
专家表示生命逝去莫让善后变闹事。
他侵害的是自身的生命权,受害人是他自己,侵权人也是他自己,从法律角度上说,只有对他自己负责,但因为人已逝去,也就是无人应对此负责。
国家卫生部曾公布一项调查数据,数据显示,自杀在中国人死亡原因中居第5位,15岁至35岁年龄段的青壮年中,自杀列死因首位。
在全球,自杀是导致15至19岁青少年死亡的五大原因之一。
事件频发,心理问题是主因
《法制日报》记者了解到,在重庆地区近几年内曾发生数起大学生自杀事件。
2014年重庆地区一高校官方微博通报,该校2011级聂姓同学在校外自杀身亡。
事隔几个月后,2015年该校又发生一起学生自杀事件,2012级姜姓同学在宿舍自杀身亡。
2016年据重庆工商大学官方微博通报,该校文学与新闻学院赵姓同学在寝室内自杀身亡。
2012年3月,重庆交通大学大学生生命教育创新模式构建课题组曾发布了一个关于“重庆大学生生命教育状况”调查数据,在接受调查的重庆十余所高校的近1000名大学生中,17.39%的大学生有过自杀念头。
山东大学自杀预防研究中心也曾对大学生群体进行过调查,有自杀意念的学生占到被调查者的16.39%。
记者采访西南大学心理学部应用心理学系副教授、心理学博士吴明霞了解到,自杀的原因各种各样。
有的是因为原来就有一些心理疾病,当心理疾病严重到一定程度,病人都可能产生自杀的念头。
另外一部分可能是因为突发事件,如天灾人祸或家庭发生事故,使他们感
到压力很大,于是会想办法去解决这些压力,当一段时间后发现自己能力和资源无法解决问题,就可能产生自杀的念头。
还有一些是出于愤怒、攻击等情绪。
吴明霞教授同时介绍,自杀可能还会和天气、季节有关,每年的5月和11月是自杀的高发时期。
在高校工作中发现,每年5月和11月来预约进行心理咨询的人数会陡增,其中一部分人有自杀念头甚至曾经实施过自杀行为。
重庆工商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袁琳从社会学角度向记者介绍了大学生自杀的一些可能原因,表示家庭环境的影响,学校教育的缺失,社会环境的变化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
袁教授同时表示,社会价值观的取向,个人对生活意义的追求,家庭关系不良,教育以成绩为导向的追求等多重因素都在学生自杀事件中发挥着作用,而不是单纯的某一条件或某一环境的作用结果。
以上内容及观点来自百度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