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检验项目与检验要求内容

合集下载

电梯检验技术标准

电梯检验技术标准

电梯检验技术标准说明:电梯检验技术标准主要依据GB7588-95《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10058-88《电梯技术条件》,GB10059-88《电梯试验方法》,GB10060-93《电梯安装验收规范》。

检验项目序号检验内容与要求机房1 每台电梯应设独立的主电源开关、开关应安装于机房入口方便操作处,其容量应能切断该电梯正常使用的最大电流。

2 同机房又亦两台以上曳引机时,应设匀分各开关对应电梯的标志。

3 控制电路中应设置有锁紧装置的计数器。

无故障试运行不少于3000次。

4 控制系统应设置有效的相序、断相及过载保护装置。

5 曳引机应设手动紧急操作装置。

载开闸情况下,人力应可手动将电梯上下移动。

无齿轮电梯应设紧急电动操作装置,使电梯能在断电时能就近平层。

6 盘车处应明显标出轿厢升降方向。

7 制动器动作应灵活可靠,运行时无磨插,制停时应无撞击声。

严禁带闸运行。

开闸间隙应不超过0.7mm.8 测速发电机如用链、带传动时,应设安全开关。

反馈电压断电后,电梯应立即制动。

9 限速器调节部位加封记。

标明动作速度,标出安钳动作响应的旋转方向;限速器应每二年进行一次校正实验。

10 额定速度大于1 m/s时,限速器应设安全开关11 上下限位开关应完好有效,且不应与上下极限开关同时动作。

极限开关动作后,对重或轿厢均不应与缓冲器相接触。

12 当轿厢、对重完全呀实在缓冲器上时,导轨的进一步制导行程必须不小于0.1+0.035V2(m)的要求。

13 轿顶对重侧应设防护栏,其它侧与井道壁间距大于300mm时,应设置防护栏。

14 曳引钢丝绳受力应相近,器差值应满足<=5%,绳头组合应可靠,绳头板固定应牢固,曳引绳不应有死弯、扭曲、断丝、磨损。

15 轿顶应设置能切断轿内一切操作和自动开关回路的检修操作装置,各按钮开关应标明其功能名称,安全开关应带红色标志。

16 当轿厢设有安全窗其轿厢安全窗应设置有效的安全开关。

17 层门、轿门下端与地坎的间隙应为4-8mm,层门滑块的固定应牢固,滑块不应脱出地坎滑槽。

电梯定期检验自检项目数据项清单及其填写示例和数据修约要求

电梯定期检验自检项目数据项清单及其填写示例和数据修约要求
最大值5mm
填写值最少保留至0mm。
(2)人力施加在最不利点时间隙
在水平移动门和折叠门主动门扇的开启方向,以150N的人力施加在一个最不利点,前条所述的间隙允许增大,但对于旁开门不大于30mm,对于中分门其总和不大于45mm。
旁开门最大值25mm或者中分门最大值41mm
6.8
门的
锁紧
(2)锁紧元件啮合长度
电梯定期检验自检项目数据项清单及其填写
示例和数据修约要求
检验项目及其内容(要求)
数据填写示例
数据修约2.1通道与来自通道门(1)通道设置应畅通
通往机房或者机器设备区间的通道不应当高出楼梯所到平面4m;梯子高度超过1.50m时,其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应当在65°~75°之间。
通道高2.51m
梯子高1.62m,夹角68°
长度填写值最少保留至0.00m,
夹角填写值最少保留至0°。
(3)通道门
宽度≥0.60m,高度≥1.80m。
宽0.65m,高1.85m
3.4
井道安全门
(1)安全门设置
宽度≥0.35m,高度≥1.80m。
高1.86m,宽0.36m
填写值最少保留至0.00m。
3.5井道检修门
(1)门的尺寸
宽度≥0.360m,高度≥1.40m。。
轿厢应当在锁紧元件啮合不小于7mm时才能启动。
最小值8mm
填写值最少保留至0mm。
6.10门刀、门锁滚轮与地坎间隙
轿门门刀与层门地坎,层门锁滚轮与轿厢地坎的间隙应当不小于5mm。
最小值6mm
填写值最少保留至0mm。
8.2耗能缓冲器试验
缓冲器完全复位的最大时间限度为120s。
最大值35s
填写值最少保留至0s

电梯检验项目及检验要求

电梯检验项目及检验要求

电梯检验项目及检验要求电梯作为一种重要的交通工具,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了便利。

然而,由于电梯的特殊性质,其使用安全也备受关注。

为了确保电梯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安全,需要对电梯进行定期的检验和维护。

下面将介绍电梯检验的项目及检验要求。

一、电梯检验项目:1.电梯井道:(1)井道壁、井道顶、井道底的检查,包括是否有变形、裂纹或腐蚀等;(2)井道灯光的检查,确保井道内有足够的亮度;(3)消火器的检查,确保能够及时进行灭火。

2.电梯门和门槛:(1)门的开闭动作是否灵活、准确;(2)门的关门速度是否合适,是否存在夹人的危险;(3)门的安全装置是否正常工作,如光电开关、安全触底、红外线等。

3.轿厢:(1)轿厢内的亮度是否足够,照明灯是否正常;(2)轿厢板和镜子的完整性和无杂质;(3)轿厢上方的滑轨是否清洁,导轨是否磨损严重;(4)轿厢的运行平稳性,是否存在明显的异响或震动。

4.控制盘和按键:(1)控制盘上的按键是否完好,是否有失灵现象;(2)按键灯是否正常,指示正确。

5.悬挂装置:(1)钢丝绳的检查,是否有断开、锈蚀或过度损伤;(2)悬挂装置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如悬挂架、滑轮等。

6.制动系统:(1)制动器的工作状态,是否稳定、可靠;(2)制动器制动时的噪音是否超出正常范围。

7.电气系统:(1)电气控制系统的检查,如主控板、门机等;(2)电气部件的工作情况,如电机、制动器等。

二、电梯检验要求:1.定期检验:按照国家标准和地方规定,对电梯进行定期的检验,通常每年至少一次,以确保电梯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安全。

2.检验报告:每次检验后,应填写相应的检验报告,并将报告送交相关管理机构备案。

报告应包含电梯的基本信息、检查项目、检查结果和相关建议。

3.故障维修:若在检验中发现电梯存在故障或安全隐患,应立即通知电梯维修单位进行维修,直至故障或隐患得到解决。

4.全面检查:检验过程应对电梯的各部分进行全面检查,确保所有关键部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电梯检验项目检验要求

电梯检验项目检验要求

电梯检验项目检验要求电梯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之一,为了保证人们的安全和顺利出行,电梯的质量和安全性必须得到严格的检验和测试。

下面将介绍电梯检验项目的检验要求。

首先,电梯的安全系统是检验的重点。

安全系统主要包括紧急停车装置、限速器、缓冲器、门锁等。

紧急停车装置是在发生紧急情况时能够及时停止电梯运行的装置,检验时要确保其可靠性和灵敏度。

限速器是防止电梯超速运行的装置,检验时要保证其启动、制动和复位的可靠性。

缓冲器是防止电梯在正常和紧急停止时产生冲击和震动的装置,检验时要确保其吸收能量和减震效果的有效性。

门锁是保证电梯门在运行期间能够安全关闭并且不会意外打开的装置,检验时要确保其闭合和开启的可靠性。

其次,对电梯的机械结构进行检验也是非常重要的。

包括检验电梯的承载能力、结构强度和运行平稳性等方面。

电梯的承载能力是指电梯能够承载的最大负荷重量,检验时要确保其符合国家标准和设计要求。

结构强度是指电梯的各个结构部件能够承受的最大静力和动力荷载,检验时要确保结构部件的强度和稳定性。

运行平稳性是指电梯在启动、停止和运行过程中是否平稳,检验时要确保电梯运行平稳、无抖动和噪音。

此外,电梯的电气系统也需要进行检验和测试。

电气系统主要包括电动机、电控柜和开关设备等。

电动机是电梯的动力源,检验时要确保其额定功率和启动、停止的可靠性。

电控柜是控制电梯各项功能的主要装置,检验时要确保其控制逻辑和指令的准确性。

开关设备是用于控制和保护电梯运行的装置,检验时要确保其开关的可靠性和动作的准确性。

最后,对电梯的运行性能和安全性进行全面的检验和测试。

包括检验电梯的运行速度、加速度、制动距离和运行时间等性能指标。

同时还要对电梯的安全设施、应急救援措施和监控系统进行检验,以确保在发生意外情况时能够及时报警、救援和监控。

综上所述,电梯检验项目的检验要求包括安全系统、机械结构、电气系统和运行性能等方面的检验。

只有通过严格的检验和测试,才能够确保电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保障乘客的出行安全。

电梯的日常检查制度范文

电梯的日常检查制度范文

电梯的日常检查制度范文一、检查对象和内容为确保电梯的安全使用和运行,每日对电梯进行全面的检查是非常必要的。

需要检查的对象包括电梯的机房、轿厢、井道以及控制系统等。

具体的检查项和内容如下:1. 机房检查a. 检查电梯机房的门窗是否完好,是否存在破损或漏风现象;b. 检查机房内的电源插座和开关是否正常,是否存在安全隐患;c. 检查机房内的电气线路和线缆是否松动或破损;d. 检查机房内的电梯控制柜是否正常运行,是否有异常声音或异味;e. 检查机房内的灯光是否正常,是否需要更换灯泡或维修;f. 检查机房内的消防设施和灭火器是否齐全,并检查其有效期;2. 轿厢检查a. 检查轿厢内的门是否正常开合,是否有异常声音或偏差;b. 检查轿厢内的照明是否正常,是否需要更换灯泡或维修;c. 检查轿厢内的按键是否正常,是否有松动或损坏现象;d. 检查轿厢内的报警器和紧急通话设施是否正常运行;e. 检查轿厢内的地板、墙壁和天花板是否存在破损或污渍;f. 检查轿厢内的应急照明和应急广播设施是否正常;3. 井道检查a. 检查井道内的导轨和导向装置是否正常,是否有松动或破损;b. 检查井道内的限位开关和安全装置是否正常运行;c. 检查井道内的电缆和电气线路是否松动或破损;d. 检查井道内的照明设施是否正常,是否需要更换灯泡或维修;e. 检查井道内的防坠设施和救援装备是否齐全;4. 控制系统检查a. 检查电梯的控制系统是否正常运行,是否有故障报警信息;b. 检查电梯的运行速度和制动效果是否符合标准;c. 检查电梯的起停平稳性和换层准确性是否满足要求;d. 检查电梯的自动门和门刀系统是否正常开合;二、检查要求和方法在进行电梯日常检查时,要求检查人员保持高度的责任心和专业水平。

具体的检查要求和方法如下:1. 机房检查a. 检查人员应仔细检查机房内的门窗、电源插座和开关,观察是否存在破损或安全隐患,并及时报修;b. 检查人员应仔细观察机房内的电气线路和线缆,注意是否有松动或破损现象,并且要定期检查维护;c. 检查人员应定期对机房内的电梯控制柜进行巡检,注意是否有异常声音或异味,并及时处理;d. 检查人员应定期检查机房内的灯光是否正常,是否需要更换灯泡或维修,并且注意是否存在火灾隐患;e. 检查人员应仔细检查机房内的消防设施和灭火器是否齐全,并及时检查其有效期,确保安全使用。

7001电梯检验规则

7001电梯检验规则

7001电梯检验规则是关于电梯安全检验的一套标准和规定。

这套规则主要是为了确保电梯的安全运行,防止因电梯故障导致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以下是一些关于7001电梯检验规则的主要内容:
1. 定期检验: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电梯需要定期进行安全检验。

检验周期一般为一年,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电梯故障频繁、使用年限较长等,检验周期可能会缩短。

2. 检验项目:电梯检验主要包括外观检查、功能检查、安全装置检查、电气系统检查、制动器检查、限速器检查、门系统检查、轿厢内照明检查、通风设备检查等。

3. 检验标准:电梯检验应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行业规范进行。

检验结果分为合格、不合格和暂缓使用三种。

合格的电梯可以继续使用;不合格的电梯需要整改后重新检验;暂缓使用的电梯在整改期间不得使用。

4. 检验报告:检验完成后,检验机构应出具检验报告。

报告中应包括检验项目、检验结果、存在问题及整改要求等内容。

5. 整改要求:对于不合格的电梯,检验机构应提出具体的整改要求,并给予一定的整改期限。

整改完成后,电梯使用单位应组织复检,确保问题得到解决。

6. 监督和管理:电梯检验工作应由具有相应资质的检验机构承担。

政府部门应对电梯检验工作进行监督和管理,确保检验工作的公正、公平和有效性。

7. 法律责任:对于未按照规定进行电梯检验或未按照检验结果进行整改的单位,政府部门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总之,7001电梯检验规则是为了确保电梯的安全运行而制定的一系列标准和规定。

电梯使用单位和检验机构都应严格遵守这些规则,共同维护电梯的安全。

电梯监督检验内容

电梯监督检验内容

附录2:电梯监督检验内容要求与方法3.5 装有多台电梯的轿厢和对重的井道;应在井道下部不同电梯的运动部件轿厢或对重之间设置隔障..隔障高度不小于2.5m..当电梯运动部件之间的水平距离小于0.3m时;隔障应贯穿整个井道高度;且宽度符合要求..外观检查;必要时用卷尺测量..3.6 导轨3.6.1 每列导轨工作面每5m铅垂线测量值间的相对最大偏差均应不大于下列数值:轿厢导轨和设有安全钳的T型对重导轨为1.2mm;不设安全钳的T型对重导轨为2mm..使用激光垂准仪或5m长磁力线锤沿导轨侧面和顶面测量;对每5m铅垂线分段连续检测..每面不少于3段3.6.2 两列导轨顶面间的距离偏差:轿厢导轨为mm;对重导轨为mm..至少取井道中的上、中、下三点;用卷尺测量.. 3.6.3 轿厢导轨和设有安全钳的对重导轨工作面接头处不应有连续缝隙;且局部缝隙不大于0.5mm;接头处台阶应不大于0.05mm;不设安全钳对重导轨接头缝隙不大于1mm;接头处台阶应不大于0.15mm..局部缝隙用塞尺测量;接头处台阶用直线度为0.01/300的平直尺和塞尺测量..3.6.4 每根导轨至少有2个导轨支架;其间的距离不大于2.5m;如间距大于2.5m应有计算依据..支架或地脚螺栓埋入墙体应牢固..焊目测;外观检查..绳与补偿绳链物落入的防护罩..额定速度大于3.5m/s时;应有防跳装置;并通过电气装置保护..电气装置和防护措施应可靠有效..跳槽..5.4补偿绳链不应有过度磨损等缺陷;绳报废按照5.1执行..绳链端固定应可靠;部件不应缺损..补偿绳按照5.1的方法实施;补偿链则外观检查..6. 层站层门与轿门6.1层门地坎与轿门地坎的水平距离不大于35mm..水平距离偏差为mm..层门地坎应牢固..轿厢至平层位置后;用卷尺或直尺测量层门地坎与轿厢地坎的间隙;计算偏差..6.2层门、轿门的门扇之间;门扇与门套之间;门扇与地坎之门的间隙不大于6mm;货梯不大于8mm..在水平滑动门开启方向;以150N的力;施加在最不利点上时;间隙不大于30mm..用尺测量..在门扇底部水平拉动门扇;检查间隙..6.3井道内表面与轿厢地坎、轿门或门框的间距不大于0.15m..用尺测量..6.4门刀与层门地坎;门锁滚轮与轿门地坎的间隙为5~10mm..将轿厢开到门刀与层门地坎平行位置;在层门处用注:带“※”为重要项..。

电梯安装检验查验内容、要求与方法

电梯安装检验查验内容、要求与方法

电梯安装检验查验内容、要求与方法1.1电梯制造单位提供资料(检验内容与要求):1、制造许可证明2、电梯整机试验合格证书或报告3、产品质量证明文件(制造许可证文件编号、电梯出厂编号、主要技术参数、门锁装置、限速器、安全钳、缓冲器、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驱动主机、控制柜等安全保护装置并且有电梯整机制造单位公章或者检验合格证及出厂日期)4、门锁装置、限速器、安全钳、缓冲器、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驱动主机、控制柜灯安全保护装置和主要部件的试验合格证,限速器和渐进式安全钳的调试证书;5、机房或者设备间及井道布置图,顶层高度、底坑深度、楼层间距、井道内防护、安全距离、井道下方空间等满足安全要求;6、电气原理图(动力电路和连接电气安全装置的电路)7、安装使用维护说明书(安装、使用、日常维护保养和应急救援灯方面操作说明的内容)注:上述文件如为复印件则必须经电梯整机制造单位加盖公章或者检验合格章,对于进口电梯,则应当加盖国内代理商的公章。

检验方法:电梯安装施工前审查相应资料;(物业公司重点查验、接收资料)1.2电梯安装单位提供安装材料(检验内容与要求)::1、安装许可证和安装告知书,许可证范围能够覆盖所施工电梯的相应参数;2、施工方案,审批手续齐全3、施工现场作业人员持有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4、施工过程记录和自检报告,检查和试验项目齐全、内容完整,施工和验收手续齐全。

5、变更设计证明文件(如安装中变更设计时)履行了由使用单位提出、经整机制造单位同意的程序;6、安装质量证明文件、产品出厂编号、主要技术参数等,并且有安装单位公章或者检验合格章以及竣工日期)注:上述文件如为复印件则必须经电梯整机制造单位加盖公章或者检验合格章,对于进口电梯,则应当加盖国内代理商的公章。

检验方法:审查相应资料。

第1-3项在报检时审查,第3项在其他项目检验时还应查验;第4、5项在试验时查验;第6项在竣工后审查;(物业公司重点查验、接收资料)1.3改造或者重大维修单位提供了的维修资料(检验内容与要求):1、改造或者维修许可证和改造或者重大维修告知书,许可证范围能够覆盖所施工电梯的相应参数;2、改造或者重大维修的清单以及施工方案,施工方案的审批手续齐全;3、所更换的安全保护装置或者主要部件产品合格证,型式试验合格证书积极限速器和渐进式安全钳的调试证书(如发生更换);4、施工现场作业人员持有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5、施工过程记录和自检报告,检查和试验项目齐全,内容完整,施工和验收手续齐全;6、改造后的整梯合格证或者重大维修质量证明文件,合格证或者证明文件中包括电梯的改造或者重大维修合同编号、改造或者重大维修单位的资格证编号、电梯使用登记编号、主要技术参数等内容,并且有改造或者重大维修单位的公章或者检验合格证以及竣工日期。

电梯安全检查内容和要求

电梯安全检查内容和要求

电梯安全检查内容和要求电梯安全检查内容和要求1一、电梯安全检查内容1.气配置检查:电梯机房的电气配备是否符合规定,空气开关、断路器、触头等是否正常,电梯机房的电气布置是否符合规定;2.备检查:检查电梯的主要部件,如变频器、控制器、控制箱、电机、螺母、传动轴、电梯门、安全装置等是否正常;3.固件状态检查:检查吊梯紧固件是否正常,吊索、调整螺栓是否松动,安装螺丝是否松动,梯型锤头是否松动;4.全装置检查:检查安全装置是否完好,和启动装置是否正常,并进行双向安全检查;5.制系统检查:检查电动机的控制系统是否正常,操作面板的把手、按钮是否完好;6.位门器检查:检查电梯门的限位门器是否正常,是否能够正常开启和关闭;7.备维护检查:检查电梯的设备是否正常维护,检查安全装置的触点是否清洁;8.查及保养:检查吊梯的继电器及其连接的装置,是否有松动、损坏、油漆起皮等情况,如有必须及时进行维护;9.行测试检查:检查电梯的牵引运行有没有异常,以及电梯的制动是否正常;10.场检查:检查电梯机房及站层内的视线是否清晰,是否符合安全标准;11.厢外表检查:检查轿厢内外墙面材料是否耐压,地面是否平整;12.全设备检查:检查电梯的安全装置是否完好,是否能够正常起到保护作用;13.查人:检查电梯的操作人是否熟悉电梯的安全操作规定,是否熟悉电梯的安全设备;14.查仪表:检查电梯的仪表,指示灯、显示屏是否正常;15.护措施检查:检查电梯的防护措施是否符合安全要求,包括:仪表指示的防护罩、机房的防护罩、启动设备的防护罩、急停按钮的警告牌及防护壳等。

二、电梯安全检查要求1.梯应符合《电梯安全技术规程》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2.程复核确认并签字认可;3.梯应当有权威的检测、检验机构出具的《电梯安全检测证书》;4.照《建筑电梯定期安全检验标准》,规定的安全检查项目定期检查;5.电梯机房及其中设备和附件定期检查,电梯轿厢定期安全检验;6.每次检查结果应进行详细说明,并附上照片等记录;7.给参与检查的技术人员出具证明,记录检验人员的名字;8.查结果应当及时审查复核,及时归档;9.检查发现的问题应及时采取措施解决;10.建立完善的安全责任制度,确保安全检查的有效完成。

电梯检验作业指导书

电梯检验作业指导书

电梯检验作业指导书电梯检验作业指导书一、检验目的电梯检验是为了验证电梯是否符合国家和地方的安全法规以及相关技术标准,保证电梯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有效性,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检验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2.《电梯安装与维修质量检验规定》3.《电梯规范》4.《电梯设计规范》5.《电梯制造与安全监察规定》三、检验范围根据特种设备安全法的规定,对年检、定期检验、换证检验以及临时检验进行分类:1. 年检:每年一次,对于安装在公共场所的电梯。

2. 定期检验:安装在人员密集场所的电梯每半年一次;安装在其他场所的电梯每年一次。

3. 换证检验:每使用年限为8年(层站控制器)或10年(所有其他部件)的电梯,需进行一次换证检验。

4. 临时检验:发现重大事故隐患、不安全因素等情况时,需要进行的检验。

四、检验项目1. 电梯部件检查1.1 电梯控制系统:检查控制柜内部连接线路,传感器安装位置、调试是否正确,保险装置是否完好,变频器、PLC等软硬件设备是否正常工作。

1.2 电梯门系统:检查门锁装置是否完好,门扇是否损坏或变形,门锁控制装置和感应玻璃等是否正常工作。

1.3 悬挂系统:检查电动机、减速机和曳引轮,配重绳等部件是否完好,是否形变、弯曲或磨损严重。

1.4 导轨、井道、井道门系统:检查电梯导轨是否有裂纹或其它缺陷,井道门是否完整不损坏,门边缘是否变形或磨损,安全钳等装置是否完好。

2. 性能检查2.1 机房内设备的性能检查:检查限速器是否可靠工作,程序是否正确,是否存在超速运行现象。

2.2 载含物检查:检查电梯载荷是否符合规定要求,是否出现了过载现象。

2.3 电梯门控制器的性能检查:检查电梯门的正反向开合和门是开关是否平稳、安全。

五、检验要求1. 检验过程中要注意人员安全,必须遵守安全规定,切勿擅自操作,以免造成伤害或事故。

2. 电梯检验必须由特种设备检验机构的检验人员实施,检验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和考试后取得相应的检验资格,切勿自行检查。

电梯安装验收试验

电梯安装验收试验

一、新装电梯运行前试验
2。 试验项目
2。试验项目
(1) 曳引能 力试验
2。试验项目
曳引能力试验
1)平衡系数测试; 2)空载上行试验; 3)静载试验; 4)额定载荷的 125%曳引试验。
2。试验项目
(2) 安全 试验
2。试验项目
安全试验
1)限速器 — 安全 钳试验; 2)缓冲器负荷试验;
2。试验项目
(3) 运行可 靠性试验
2。试验项目
运行可靠性试验
1)运行速度测试; 2)空载、半载、满载 运行试验; 3)超载试验; (110%)
2。试验项目
(4) 整机性能 检测确认
2。试验项目
整机性能检测确 认
1)平层准确度检查; 2)噪声测定; 3)门联锁装置试验; 4) 报警装置及应急电 源装置试验。
二、电梯基本功能确认
1。 电梯标准 功能要求
二、电梯基本功能确认
2。
可选择的电 梯特殊功能
三、电梯验收内容和要求
1。
国家关于电梯 标准是电梯交工 验收的重要依据
三、电梯验收内容和要求2。 验收资 料准备三、电梯验收内容和要求
3。
竣工 检验
三、电梯验收内容和要求
4。 交接
§7-1 电梯安装验收试验 一、新装电梯运行前试验 二、电梯基本功能确认 三、电梯验收内容和要求
一、新装电梯运行前试验
1。 试验条件
1、试验条件
海拔高度不超过去1000m; 机房温度在-5~40℃之间; 供电系统电压波动范围在额 定值的±2%以内; 环境相对湿度≤85%; 环境空气中不含有腐蚀性和 易燃气体、导电尘埃。

电梯检验项目及检验要求

电梯检验项目及检验要求

4.1机房4.1.1每台电梯应单设有一个切断该电梯的主电源开关,该开关位置应能从机房入口处方便迅速地接近,如几台电梯共用同一机房,各台电梯主电源开关应易于识别。

其容量应能切断电梯正常使用情况下的最大电流,但该开关不应切断下列供电电路:a.轿厢照明和通风;b.机房和滑轮间照明;c.机房内电源插座;d.轿顶与底坑的电源插座;e.电梯井道照明;f.报警装置。

4.1.2每台电梯应配备供电系统断相、错相保护装置,该装置在电梯运行中断相也应起保护作用。

4.1.3电梯动力与控制线路应分离敷设,从进机房电源起零线和接地线应始终分开,接地线的颜色为黄绿双色绝缘电线,除36V以下安全电压外的电气设备金属罩壳均应设有易于识别的接地端,且应有良好的接地。

接地线应分别直接接至接地线柱上,不得互相串接后再接地。

4.1.4线管、线槽的敷设应平直、整齐、牢固。

线槽内导线总面积不大于槽净面积60%;线管内导线总面积不大于管内净面积40%;软管固定间距不大于1m,端头固定间距不大于0.1m。

4.1.5控制柜、屏的安装位置应符合:a.控制柜、屏正面距门、窗不小于600mm;b.控制柜、屏的维修侧距墙不小于600mm;c.控制柜、屏距机械设备不小于500mm。

4.1.6机房内钢丝绳与楼板孔洞每边间隙均应为20~40mm,通向井道的孔洞四周应筑一高50mm以上的台阶。

4.1.7曳引机承重梁如需埋入承重墙内,则支承长度应超过墙厚中心20mm,且不应小于75mm。

4.1.8在电动机或飞轮上应有与轿厢升降方向相对应的标志。

曳引轮、飞轮、限速器轮外侧面应漆成黄色。

制动器手动松闸扳手漆成红色,并挂在易接近的墙上。

4.1.9曳引机应有适量润滑油。

油标应齐全,油位显示应清晰,限速器各活动润滑部位也应有可靠润滑。

4.1.10制动器动作灵活,制动时两侧闸瓦应紧密、均匀地贴合在制动轮的工作面上,松闸时应同步离开,其四角处间隙平均值两侧各不大于0.7mm。

4.1.11限速器绳轮、选层器钢带轮对铅垂线的偏差均不大于0.5mm,曳引轮、导向轮对铅垂线的偏差在空载或满载工况下均不大于2mm。

电梯轿厢与对重现场检验内容与标准(含表格)

电梯轿厢与对重现场检验内容与标准(含表格)
2.轿厢与对重之间的间隔距离不小于50mm,限速器钢丝绳和选层器钢带应张紧,在运行中不得与轿厢或对中重碰撞。
1.断开电气开关,电梯应不能启动;
2.用卷尺测量
电梯轿厢与对重现场查验记录表
物业项目:
查验日期:
记录编号:
施工单位:参加人员:
物业服务企业:参加人员:
序号
查验项目
查验情况
备注
1
电梯规格与型号
2
2.井道内的导向轮、曳引轮和轿架上固定的反绳轮,应设置防护装置(保护罩和挡绳装置),以免挂绳脱槽伤人和进入杂物
外观检查
4
导轨的固定
1.导轨应用压板固定在导轨架上,不应采用焊接或螺栓直接连接;
2.轿厢导轨与对重导轨的下端应支撑在地面坚固的导轨架上
外观检查
5
紧急停止开关
1.在轿顶滑轮间应设有紧急停止开关,应能使电梯包括自动门保持不服
电梯轿厢与对重现场检验内容与标准
序号
查验项目
查验内容
查验方法
1
外观检查
1.轿厢内标明额定载重量、人数、制造单位的铭牌,轿厢内有效面积应符合有关规定;
2.轿厢、轿门及厅门的材质、颜色符合合同要求,且表面平整、无磕碰、
无划痕、无色差;保护膜应全部清洁干净,轿厢天花和地面平整,无凹凸、无色差;接缝处无胶痕;
将轿厢置于检修状态,分别将厅门打开和安全开关断开,进行检修运行操作, 检查电梯是否能够启动;呼梯,检查电梯是否能够应答,试验对接操作和紧急电动运行是否有效。
在轿顶将检修控制开关置于检修控制状态, 分别在轿厢和机房,进行检修控制操作,确定优先顺序
3
护拦装置
1.轿顶应装设护栏,护栏高度不超过轿顶最高部件,当顶层高度允许时,护栏高度应为1.05米;

电梯监督检验内容要求与方法

电梯监督检验内容要求与方法

房2.10




2.10.1※
应有停电或电气系统发生故障时进行紧急操作的慢速移动轿厢措施,操作可靠。如所需的操作力不大于400N,可采用手动紧急操作装置,否则机房内应设置紧急电动运行的电气操作装置。电动紧急运行应能防止除检修运行外的一切电动运行。
根据改造部分的清单确定改造单位应提供的资料是否齐全,资料复印件是否已经改造单位盖章确认;提供的图样和计算资料是否符合编审批程序。
1.4※ 使用单位应向检验机构提供下述资料:
a.电梯注册登记证号;
b.电梯档案(内容包括制造和安装单位提供的资料,维修、保养记录、故障记录等);
c.电梯运行管理规章制度(如故障状态救援操作规程,电梯钥匙使用保管制度等)。维保单位应提供每年进行一次全面检查的记录。
定期检验和改造、大修后进行监督检验时检查使用单位和维保单位提供的资料并做好记录:
a.电梯注册登记内容与实物是否相符;
b.是否建立了档案,内容是否齐全完整;
检查油标油位确定油量。感观判断曳引机工作状况及标识。
2.9.2※
制动器动作灵活,工作可靠。制动时两侧闸瓦应紧密、均匀地贴合在制动轮工作面上,松闸时制动轮与闸瓦不发生摩擦。制动装置的机械部件应分两组装设。人工开闸必须要持续力才能保持。
外观检查和手动试验,必要时用塞尺测量。
通电试验,按动电气开电梯应停止运行。动作速度测量按2.11.3条规定进行。
手动试验机械复位前防止电梯启动的电气安全装置。
2.11.3※ 出现下列情况应进行限速器动作速度校验:
a. 对于没有限速器调试证书副本的新安装电梯;
b. 调节部位无封记和封记移动;
c.是否建立了规章制度,是否已认真执行。

电梯定期检验标准

电梯定期检验标准

电梯定期检验标准检验项目项目序号检验内容与要求标准要求技术资料1※使用单位应建立设备档案(内容包括制造和安装单位验收时提供的资料,维修、保养记录、故障记录等)、并建立电梯运行管理制度(如故障状态救援操作规程,电梯钥匙使用保管制度等)。

定期检验时,使用单位应向监督机构提供上述资料。

机房2 通向机房、滑轮间和底坑的通道应畅通,且应有永久性照明,如采用梯子应保证安全可靠。

3机房应通风良好,门窗应防风雨,门应有锁,并标有“机房重地,闲人免进”字样。

机房应有合适的消防设施,固定照明和电源插座。

4※每台电梯应配备供电系统断相、错相保护装置,该装置在电梯运行中断相也应起保护作用。

对变频变压控制的电梯,断相保护功能应有效。

5电气元件标志和导线端子编号应清晰,并与技术资料相符。

电气元件工作无异常。

6曳引机工作无异常。

油量适当,除蜗杆伸出端外无渗漏。

曳引轮应有符合标准要求的颜色标志,同一机房内有多台电梯时,各台曳引机应有编号区别。

7※制动器动作灵活,工作可靠。

制动时两侧闸瓦应紧密、均匀地贴合在制动轮工作面上,松闸时制动轮与闸瓦不发生摩擦。

8切断制动器电流至少应由两个独立的电气装置实现。

当电梯停止时,如果其中一个接触器的主触点未打开,最迟到下一次运行方向改变时,应防止电梯再运行。

9曳引轮、导向轮在空载或满载情况下对垂直线的偏差均不大于2mm。

采用悬臂式曳轮或链轮时,防护应符合标准规定。

轮槽不应有严重不均匀磨损,磨损不应改变槽形。

10※应有停电或电气系统发生故障时进行紧急操作的慢速移动轿厢措施,操作可靠。

如所需要的操作力不大于400N,可采用手动紧急操作装置,否则机房内应设置紧急电动运行的电气操作装置。

11 机房内应贴有发生困人故障时,求援步骤、方法和轿厢移动装置使用的详细说明。

12松闸板手应漆成红色,盘车轮应涂成黄色,可拆卸的盘车手轮应放置在机房内容易接近的明显部位。

在电动机或飞轮上应有与轿厢升降方向相对应的标志。

13※应有可停止轿厢上、下两个方向运行的非自动复位的电气开关。

电梯专项检查项目、内容细及方法则表

电梯专项检查项目、内容细及方法则表
电梯专项检查项目、内容细及方法则表
序号
检查项目
检查内便位置。
多台电梯电源开关应有识别标志。
2
合格证件及警示标记
产品应具的合格证书。
有安全检验合格证,并固定在电梯内乘坐人员能够观测到的醒目位置,并在有效期内使用。
在醒目位置,设置使用须知的警示标记。
3
曳引机
补偿链应设二次保护,运行时不得与其他物体相碰。
电梯额定速度不小于2.5m/s时,应设补偿绳,并设定安全开关及防跳装置。
底坑对重侧应设置不小于1.7m的护栏,通井道应设置不小于2.5m的护栏隔离。
轿厢下梁和对重下染与缓冲器的距离。弹簧式:200~350mm;液压:150~400mm。
减速开关、限位开关、极限开关应灵敏可靠。
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交接班及维修保养制度。
对司机进行安全技术教育和训练,凭证操作。
电梯在运行时,不准打开护门。
电梯停用、维修或进行清洗养护时,必须断电。
照明、通风设备,轿厢电源插座,机房和隔音层照明,机房内电源插座,电梯井道照明和报警装置在电源停电后仍然有电。
10
轿厢
各种开关灵活有效。
手灯照明,电压应为36V。
导轨与支架:固定可靠,每个导轨不少于两个支架,架距小于2.5m。
安全钳:两夹持块与导轨间隙一致,应2~3mm。传杆灵活。
钢丝绳接头可靠。按工艺操作要求拉力一致,差值不小于5%。每个绳头应有销钉。
液压缓冲器应设置复位开关,油量充足,复位灵活。
限速器断绳开关良好。
底坑应设置、非自动复位的检修开关(红色)及电源插座。
底坑不应有积水或杂物,深度大于1.6m时,应设置爬梯。
14
设备运行
运行感觉平稳。

电梯定期检验制度模版

电梯定期检验制度模版

电梯定期检验制度模版一、检验目的和依据1.1 目的本制度旨在确保电梯的安全运行,保障乘客和机械设备的安全,促进电梯设备的合理使用和科学管理。

1.2 依据1.2.1 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特种设备安全法》、《电梯使用管理规定》等。

1.2.2 电梯制造和维护相关标准:GB 7588《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 16899《电梯维修和维护质量》等。

1.2.3 公司内部规章制度:《企业安全制度》、《电梯使用与管理规定》等。

二、检验对象和频次2.1 检验对象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所有电梯设备,包括乘客电梯、货物电梯、杂物电梯等。

2.2 检验频次2.2.1 日常检查:每日对电梯运行状态进行简单检查,包括电梯外观、系统运行及声音是否正常等。

2.2.2 定期检验:每年对电梯进行一次全面检验,包括机房、井道、轿厢内外、钢丝绳等各部分的检查和试验。

三、检验内容和要求3.1 日常检查内容3.1.1 检查电梯外观是否完好,如有损坏或松动部件及时修复。

3.1.2 检查电梯系统运行是否平稳,包括启动、停止、楼层显示、门的开关等。

3.1.3 检查电梯运行中是否存在异常声音或振动,如有问题及时处理。

3.1.4 检查安全装置是否正常运行,包括门锁、安全钳、限速器等。

3.2 定期检验内容3.2.1 检查电梯井道内是否有积水、异味等异常情况,及时清理和处理。

3.2.2 检查电梯轿厢内外是否干净整洁,如有污渍及时清洁。

3.2.3 检查电梯机房设备是否正常运行,如有故障及时修复。

3.2.4 检查电梯各部件的联动性能,如开关门、运行层、报警装置等。

3.2.5 检查电梯钢丝绳是否磨损、断丝,如有问题及时更换。

3.2.6 进行负载试验,以验证电梯的承载能力。

3.2.7 检查电梯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包括日志记录、维护保养情况等。

四、检验记录和报告4.1 检验记录对每一次电梯检验都要进行记录,包括日期、检验内容和结果等。

4.2 检验报告对每一次定期检验进行报告,报告内容应包括检验日期、电梯基本信息、检验内容和结果、存在的问题及处理情况等。

电梯日常管理检查规定

电梯日常管理检查规定

电梯日常管理检查规定一、检查梯厅和轿厢:1. 梯厅和轿厢内部环境要保持清洁整齐,无杂物、垃圾及异味。

2. 确保梯厅内的照明设施正常运作,光线充足,不得有灯泡熄灭或闪烁。

3. 检查轿厢内的按键和显示屏,确保按键灵敏可用,显示屏无故障。

4. 检查轿厢内应急通话装置是否正常,测试通话功能是否正常。

5. 确认轿厢门的关闭和开启是否正常,并检查门是否严密,确保没有门背离或卡住的情况。

二、检查运行状态和安全设施:1. 检查电梯是否正常运行,包括平稳起停、无异常声音和颠簸。

2. 检查电梯运行指示灯,确认是否显示正确的运行状态。

3. 检查电梯安全装置,包括轿厢超载保护装置、限速器和紧急制动装置等,确保其正常工作。

4. 检查电梯紧急救援系统,确认其操作是否灵敏可靠,保证发生意外时能够及时启动救援措施。

5. 检查电梯防火门的正常运行,确保其能够自动关闭并有效阻挡火灾蔓延。

三、检查维护和保养情况:1. 查看电梯的维护保养记录,确认是否按照规定进行定期维护,并记录维护的具体内容。

2. 检查电梯运行部件和机房设备,确认是否有异常磨损或故障,及时进行修理和更换。

3. 检查电梯电气系统和控制系统,确认是否有异常现象或故障,及时进行维修和调整。

4. 检查电梯的消防设施,包括灭火器、火警报警器等,确认其完好并定期检查。

四、检查管理制度和安全警示:1. 检查电梯管理制度是否完善,包括电梯使用规定、应急预案和管理人员责任制等,确保制度的落实和执行。

2. 检查电梯的安全警示标识,包括安全使用提示、禁止通行和紧急退出等,确保清晰可见。

3. 定期进行紧急疏散演练和应急救援培训,以提高电梯使用者在意外情况下的自救能力。

五、检查用户满意度和投诉处理:1. 定期进行用户满意度调查,收集用户对电梯使用的评价和意见,及时解决用户反馈的问题。

2. 建立投诉受理和处理机制,对用户的投诉及时回应和处理,保证用户的合法权益。

以上为电梯日常管理检查规定,通过对梯厅和轿厢、运行状态和安全设施、维护和保养情况、管理制度和安全警示以及用户满意度和投诉处理的全面检查,旨在确保电梯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安全,提高电梯管理和维护水平。

电梯安全检验要求范文(二篇)

电梯安全检验要求范文(二篇)

电梯安全检验要求范文电梯作为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之一,其安全性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问题。

为了确保电梯的正常运行和乘客的安全,各地都有相应的电梯安全检验要求。

本文将介绍电梯安全检验的要求,并进行详细阐述,以确保读者对此有全面的了解。

首先,电梯安全检验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电梯设备的质量合格证明。

电梯设备在安装前必须通过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部门的检验,取得质量合格证明,以确保设备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安全规定。

2. 电梯设备的安装合格证明。

电梯设备安装后,必须经过专业的安装人员进行验收,并取得安装合格证明,以确保设备安装合乎规范,能够正常运行。

3. 电梯设备的定期检验。

电梯设备在正式投入运行前,必须进行定期的检验。

一般情况下,新安装电梯的初次定期检验应在投入运行前3个月内完成,然后每2年进行一次定期检验。

4. 电梯设备的定期维保。

除了定期检验外,电梯设备还需要进行定期的维护保养工作。

维保人员应按照维保计划,定期对电梯设备进行检修和保养,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乘客的安全。

其次,电梯安全检验要求还包括对电梯各个部件的具体检查内容。

1. 电梯轿厢和井道。

检查电梯轿厢和井道内是否存在渗漏、积水、腐蚀等问题,确保轿厢和井道的干净整洁。

2. 电梯门系统。

检查电梯门的开闭是否顺畅,门锁是否牢固,是否存在异常声音或卡滞等问题。

3. 电梯驱动系统。

检查电梯驱动系统是否正常运行,包括电梯电动机、传动装置、刹车装置等部件。

4. 电梯控制系统。

检查电梯控制系统的运行情况,包括电梯按钮、控制面板、信号传输线路等部件。

5. 电梯安全装置。

检查电梯各种安全装置的运行情况,包括电梯限速器、门锁开关、电子监控等。

此外,电梯安全检验还应包括对电梯运行过程中的特殊情况的检查。

1. 紧急停止按钮。

检查电梯内是否配备了紧急停止按钮,并测试紧急停止按钮的运行情况,以确保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停止电梯运行。

2. 紧急救援系统。

检查电梯是否配备了紧急救援系统,并测试系统的运行情况,以确保在发生故障或事故时能够及时救援乘客。

电梯的常规检查制度模版

电梯的常规检查制度模版

电梯的常规检查制度模版一、检查目的及依据1.1 目的本检查制度的目的是确保电梯的安全性能和使用正常,减少事故风险,保障乘客和设备安全。

1.2 依据本检查制度的依据包括以下法律法规和标准:1) 国家标准《电梯安全规程》(GB 7588-2003);2) 国家标准《电梯维修和维护规范》(GB 13015-2017);3) 国家标准《电梯验收规范》(GB 16899-2011);4) 国家标准《电梯安全管理规程》(GB/T 24098-2009);5) 地方政府相关规定和要求。

二、检查内容及要求2.1 电梯设备外观和机房检查2.1.1 电梯驱动部分的检查1) 检查电梯驱动装置是否正常运行,无异常声音和明显震动;2) 检查电梯驱动装置的油液是否充足,油位是否正常;3) 检查钢丝绳连接是否牢固,是否有断丝、锈蚀等情况;4) 检查电梯驱动电机及其附件是否正常工作;5) 检查限速器、安全钳、缓冲器和紧急制动器是否完好可靠;6) 检查导轨、导滑鞋和导向系统是否正常。

2.1.2 机房内部的检查1) 检查机房内部设备是否正常工作,如空调、消防设备、照明设备等;2) 检查机房内是否有明火或易燃物品存放,防火措施是否到位;3) 检查机房内是否有杂物堆积,通道是否畅通。

2.2 电梯井道和轿厢检查2.2.1 井道检查1) 检查井道内部是否有积水、异味或烟雾等异常情况;2) 检查井道顶部是否有渗水、漏水或渗油情况;3) 检查井道照明设备是否正常工作;4) 检查井道门是否正常开合,密封是否良好;5) 检查井道内的安全装置是否完好可靠,如限位器、轻触式防护装置等。

2.2.2 轿厢检查1) 检查轿厢内是否有异味、破损或杂物;2) 检查轿厢照明设备是否正常工作;3) 检查轿厢门和门锁是否正常开合,密封是否良好;4) 检查轿厢内的报警装置和紧急通话装置是否正常;5) 检查轿厢内的操作盘、显示屏和指示灯是否正常。

2.3 操控及安全装置检查2.3.1 检查操控系统1) 检查操控系统是否正常,各按钮是否灵敏、正常运行;2) 检查报警、紧急通话和视频监控装置是否正常;3) 检查电梯信号灯和屏幕显示是否正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梯检验项目及检验要求中国电梯门户6月28日讯4.1机房4.1.1每台电梯应单设有一个切断该电梯的主电源开关,该开关位置应能从机房入口处方便迅速地接近,如几台电梯共用同一机房,各台电梯主电源开关应易于识别。

其容量应能切断电梯正常使用情况下的最大电流,但该开关不应切断下列供电电路:a.轿厢照明和通风;b.机房和滑轮间照明;c.机房内电源插座;d.轿顶与底坑的电源插座;e.电梯井道照明;f.报警装置。

4.1.2每台电梯应配备供电系统断相、错相保护装置,该装置在电梯运行中断相也应起保护作用。

4.1.3电梯动力与控制线路应分离敷设,从进机房电源起零线和接地线应始终分开,接地线的颜色为黄绿双色绝缘电线,除36V以下安全电压外的电气设备金属罩壳均应设有易于识别的接地端,且应有良好的接地。

接地线应分别直接接至接地线柱上,不得互相串接后再接地。

4.1.4线管、线槽的敷设应平直、整齐、牢固。

线槽内导线总面积不大于槽净面积60%;线管内导线总面积不大于管内净面积40%;软管固定间距不大于1m,端头固定间距不大于0.1m。

4.1.5控制柜、屏的安装位置应符合:a.控制柜、屏正面距门、窗不小于600mm;b.控制柜、屏的维修侧距墙不小于600mm;c.控制柜、屏距机械设备不小于500mm。

4.1.6机房内钢丝绳与楼板孔洞每边间隙均应为20~40mm,通向井道的孔洞四周应筑一高50mm以上的台阶。

4.1.7曳引机承重梁如需埋入承重墙内,则支承长度应超过墙厚中心20mm,且不应小于75mm。

4.1.8在电动机或飞轮上应有与轿厢升降方向相对应的标志。

曳引轮、飞轮、限速器轮外侧面应漆成黄色。

制动器手动松闸扳手漆成红色,并挂在易接近的墙上。

4.1.9曳引机应有适量润滑油。

油标应齐全,油位显示应清晰,限速器各活动润滑部位也应有可靠润滑。

4.1.10制动器动作灵活,制动时两侧闸瓦应紧密、均匀地贴合在制动轮的工作面上,松闸时应同步离开,其四角处间隙平均值两侧各不大于0.7mm。

4.1.11限速器绳轮、选层器钢带轮对铅垂线的偏差均不大于0.5mm,曳引轮、导向轮对铅垂线的偏差在空载或满载工况下均不大于2mm。

4.1.12限速器运转应平稳、出厂时动作速度整定封记应完好无拆动痕迹,限速器安装位置正确、底座牢固,当与安全钳联动时无颤动现象。

4.1.13停电或电气系统发生故障时应有轿厢慢速移动措施,如用手动紧急操作装置,应能用松闸扳手松开制动器,并需用一个持续力去保持其松开状态。

4.2井道4.2.1每根导轨至少应有2个导轨支架,其间距不大于2.5m,特殊情况,应有措施保证导轨安装满足GB7588规定的弯曲强度要求。

导轨支架水平度不大于1.5%,导轨支架的地脚螺栓或支架直接埋入墙的埋入深度不应小于120mm。

如果用焊接支架其焊缝应是连续的,并应双面焊牢。

4.2.2当电梯冲顶时,导靴不应越出导轨。

4.2.3每列导轨工作面(包括侧面与顶面)对安装基准线每5m的偏差均应不大于下列数值:轿厢导轨和设有安全钳的对重导轨为0.6mm;不设安全钳的T型对重导轨为1.0mm。

在有安装基准线时,每列导轨应相对基准线整列检测,取最大偏差值。

电梯安装完成后检验导轨时,可对每5m铅垂线分段连续检测(至少测3次),取测量值间的相对最大偏差应不大于上述规定值的2倍。

4.2.4轿厢导轨和设有安全钳的对重导轨工作面接头处不应有连续缝隙,且局部缝隙不大于0.5mm,导轨接头处台阶用直线度为0.01/300的平直尺或其他工具测量,应不大于0.05mm,如超过应修平,修光长度为150mm以上,不设安全钳的对重导轨接头处缝隙不得大于1mm,导轨工作面接头处台阶应不大于0.15mm,如超差亦应校正。

4.2.5两列导轨顶面间的距离偏差:轿厢导轨为+20mm,对重导轨为+30mm。

4.2.6导轨应用压板固定在导轨架上,不应采用焊接或螺栓直接连接。

4.2.7轿厢导轨与设有安全钳的对重导轨的下端应支承在地面坚固的导轨座上。

4.2.8对重块应可靠紧固,对重架若有反绳轮时其反绳轮应润滑良好,并应设有挡绳装置。

4.2.9限速器钢丝绳至导轨导向面与顶面二个方向的偏差均不得超过10mm。

4.2.10轿厢与对重间的最小距离为50mm,限速器钢丝绳和选层器钢带应张紧,在运行中不得与轿厢或对重相碰触。

4.2.11当对重完全压缩缓冲器时的轿顶空间应满足:a.井道顶的最低部件与固定在轿顶上设备的最高部件间的距离(不包括导靴或滚轮,钢丝绳附件和垂直滑动门的横梁或部件最高部分)与电梯的额定速度V(单位:m燉s)有关,其值应不小于(0.3+0.035V2)m。

b.轿顶上方应有一个不小于0.5m×0.6m×0.8m的矩形空间(可以任何面朝下放置),钢丝绳中心线距矩形体至少一个铅垂面距离不超过0.15m,包括钢丝绳的连接装置可包括在这个空间里。

4.2.12封闭式井道内应设置照明,井道最高与最低0.5m以内各装设一灯外,中间灯距不超过7m。

4.2.13电缆支架的安装应满足:a.避免随行电缆与限速器钢丝绳、选层器钢带、限位极限等开关、井道传感器及对重装置等交叉;b.保证随行电缆在运动中不得与电线槽、管发生卡阻;c.轿底电缆支架应与井道电缆支架平行,并使电梯电缆处于井道底部时能避开缓冲器,并保持一定距离。

4.2.14电缆安装应满足:a.随行电缆两端应可靠固定;b.轿厢压缩缓冲器后,电缆不得与底坑地面和轿厢底边框接触;c.随行电缆不应有打结和波浪扭曲现象。

4.3轿厢4.3.1轿厢顶有反绳轮时,反绳轮应有保护罩和挡绳装置,且润滑良好,反绳轮铅垂度不大于1mm。

4.3.2轿厢底盘平面的水平度应不超过3/1000。

4.3.3曳引绳头组合应安全可靠,并使每根曳引绳受力相近,其张力与平均值偏差均不大于5%,且每个绳头锁紧螺母均应安装有锁紧销。

4.3.4曳引绳应符合GB8903规定,曳引绳表面应清洁不粘有杂质,并宜涂有薄而均匀的ET极压稀释型钢丝绳脂。

4.3.5轿内操纵按钮动作应灵活,信号应显示清晰,轿厢超载装置或称量装置应动作可靠。

4.3.6轿顶应有停止电梯运行的非自动复位的红色停止开关,且动作可靠,在轿顶检修接通后,轿内检修开关应失效。

4.3.7轿厢架上若安装有限位开关碰铁时,相对铅垂线最大偏差不超过3mm。

4.3.8各种安全保护开关应可靠固定,但不得使用焊接固定,安装后不得因电梯正常运行的碰撞或因钢丝绳、钢带、皮带的正常摆动使开关产生位移、损坏和误动作。

4.4层站4.4.1层站指示信号及按钮安装应符合图纸规定,位置正确,指示信号清晰明亮,按钮动作准确无误,消防开关工作可靠。

4.4.2层门地坎应具有足够的强度,水平度不大于2/1000,地坎应高出装修地面2~5mm。

4.4.3层门地坎至轿门地坎水平距离偏差为+30mm。

4.4.4层门门扇与门扇,门扇与门套,门扇下端与地坎的间隙,乘客电梯应为1~6mm,载货电梯应为1~8mm。

4.4.5门刀与层门地坎,门锁滚轮与轿厢地坎间隙应为5~10mm。

4.4.6在关门行程1/3之后,阻止关门的力不超过150N。

4.4.7层门锁钩、锁臂及动接点动作灵活,在电气安全装置动作之前,锁紧元件的最小啮合长度为7mm。

4.4.8层门外观应平整、光洁、无划伤或碰伤痕迹。

4.4.9由轿门自动驱动层门情况下,当轿厢在开锁区域以外时,无论层门由于任何原因而被开启,都应有一种装置能确保层门自动关闭。

4.5底坑4.5.1轿厢在两端站平层位置时,轿厢、对重装置的撞板与缓冲器顶面间的距离,耗能型缓冲器应为150~400mm,蓄能型缓冲器应为200~350mm,轿厢、对重装置的撞板中心与缓冲器中心的偏差不大于20mm。

4.5.2同一基础上的两个缓冲器顶部与轿底对应距离差不大于2mm。

4.5.3液压缓冲器柱塞铅垂度不大于0.5%,充液量正确。

且应设有在缓冲器动作后未恢复到正常位置时使电梯不能正常运行的电气安全开关。

4.5.4底坑应设有停止电梯运行的非自动复位的红色停止开关。

4.5.5当轿厢完全压缩在缓冲器上时,轿厢最低部分与底坑底之间的净空间距离不小于0.5m,且底部应有一个不小于0.5m×0.6m×1.0m的矩形空间(可以任何面朝下放置)。

4.6整机功能检验4.6.1曳引检查a.在电源电压波动不大于2%工况下,用逐渐加载测定轿厢上、下行至与对重同一水平位置时的电流或电压测量法,检验电梯平衡系数应为40%~50%,测量表必须符合电动机供电的频率、电流、电压范围。

b.电梯在行程上部范围内空载上行及行程下部范围125%额定载荷下行,分别停层3次以上,轿厢应被可靠地制停(下行不考核平层要求),在125%额定载荷以正常运行速度下行时,切断电动机与制动器供电,轿厢应被可靠制动。

c.当对重支承在被其压缩的缓冲器上时,空载轿厢不能被曳引绳提升起。

d.当轿厢面积不能限制载荷超过额定值时,再需用150%额定载荷做曳引静载检查,历时10min,曳引绳无打滑现象。

4.6.2限速器安全钳联动试验a.额定速度大于0.63m/s及轿厢装有数套安全钳时应采用渐进式安全钳,其余可采用瞬时式安全钳;b.限速器与安全钳电气开关在联动试验中动作应可靠,且使曳引机立即制动;c.对瞬时式安全钳,轿厢应载有均匀分布的额定载荷,短接限速器与安全钳电气开关,轿内无人,并在机房操作下行检修速度时,人为让限速器动作。

复验或定期检验时,各种安全钳均采用空轿厢在平层或检修速度下试验。

对渐进式安全钳,轿厢应载有均匀分布125%的额定载荷,短接限速器与安全钳电气开关,轿内无人。

在机房操作平层或检修速度下行,人为让限速器动作。

以上试验轿厢应可靠制动,且在载荷试验后相对于原正常位置轿厢底倾斜度不超过5%。

4.6.3缓冲试验a.蓄能型缓冲器仅适用于额定速度小于1m/s的电梯,耗能型缓冲器可适用于各种速度的电梯;b.对耗能型缓冲器需进行复位试验,即轿厢在空载的情况下以检修速度下降将缓冲器全压缩,从轿厢开始离开缓冲器一瞬间起,直到缓冲器回复到原状,所需时间应不大于120s。

4.6.4层门与轿门联锁试验a.在正常运行和轿厢未停止在开锁区域内,层门应不能打开;b.如果一个层门和轿门(在多扇门中任何一扇门)打开,电梯应不能正常启动或继续正常运行。

4.6.5上下极限动作试验设在井道上下两端的极限位置保护开关,它应在轿厢或对重接触缓冲器前起作用,并在缓冲器被压缩期间保持其动作状态。

4.6.6安全开关动作试验电梯以检修速度上下运行时,人为动作下列安全开关2次,电梯均应立即停止运行。

a.安全窗开关,用打开安全窗试验(如设有安全窗);b.轿顶、底坑的紧急停止开关;c.限速器松绳开关。

4.6.7运行试抢a.轿厢分别以空载、50%额定载荷和额定载荷三种工况,并在通电持续率40%情况下,到达全行程范围,按120次/h,每天不少于8h,各起、制动运行1000次,电梯应运行平稳、制动可靠、连续运行无故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