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萎缩性胃炎
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
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在消化内科发病率比较高,大多是由幽门螺杆菌感染以及十二指肠反流等原因导致的。
一般可能会表现出上腹痛以及腹胀等症状。
需要通过胃液分析等手段确诊,确诊后可以通过中医治疗缓解病情。
医学上,中医治疗的方法包括了中药或者针灸的这两种方法。
一、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辨证治疗1、脾胃虚弱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胃黏膜固有腺体的萎缩以及胃黏膜变薄等。
中医认为这是由于脾胃虚弱而引起的。
脾胃虚弱型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为精神不振、乏力、食欲不振、腹部隐痛、腹部虚胀、便溏、泄泻等。
对脾胃虚弱型的慢性萎缩性胃炎可以使用四君子汤进行治疗。
2、脾胃虚寒脾胃虚寒型的慢性萎缩性胃炎主要表现为畏寒肢冷、腹部冷痛、喜温喜按、喜食热饮等,针对脾胃虚寒型的慢性萎缩性胃炎,可以使用小建中汤进行治疗,以缓急止痛、温补脾阳,缓解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畏寒、腹痛等临床症状。
3、饮食阻滞长期食用高蛋白、高脂肪食物的人群,或者喜欢暴饮暴食的人群非常容易得饮食积滞型的慢性萎缩性胃炎。
饮食阻滞型的慢性萎缩性胃炎主要表现为厌食油腻、腹胀、腹痛、嗳气且气味酸腐、便溏且气味臭秽。
对于饮食阻滞型的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可以食用保和丸以健胃消食,缓解其临床症状。
4、肝胃不和肝胃不和型的慢性萎缩性胃炎主要表现为上腹嘈杂、嗳气、反酸、口苦等等,临床上常用四逆散进行加减治疗,以疏肝和胃。
5、气滞血瘀气滞血瘀型的慢性萎缩性胃炎主要表现为腹胀、腹痛,其疼痛部位多固定不移,且疼痛性质多为刺痛为主。
对于气滞血瘀型的慢性萎缩性胃炎,可以使用血腑逐瘀汤加减治疗,以行气活血止痛。
二、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药方剂中药方剂一:炒苍术、川朴、陈皮、木香、姜半夏、茯苓、桂枝、炒白芍、香橼皮、建神曲。
将以上中药用水煎煮服用。
此中药方剂具有泄肝和胃化湿的作用。
如果患者朋友有肝火旺盛和脾胃湿热的情况,那么可以服用此中药方剂进行针对性治疗。
中药方剂二:炒白芍、乌梅肉、北五味、佛手、丁香、苏子、苏梗。
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方案
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方案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胃炎,其症状包括胃痛、消化不良、恶心、呕吐和食欲不振等。
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我们需要综合考虑病情的严重程度、患者的年龄、生活方式和其他潜在的健康问题。
治疗方案一般包括药物治疗、饮食调整和生活方式改变。
首先,药物治疗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重要手段。
常用的药物包括抗酸药物、胃黏膜保护剂和抗生素。
抗酸药物可以减少胃酸的分泌,缓解胃痛和消化不良的症状。
胃黏膜保护剂可以保护胃黏膜,促进胃黏膜的修复。
对于伴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患者,抗生素也是必不可少的治疗药物。
在使用药物治疗的过程中,患者需要严格按照医嘱用药,避免自行增减药量或者停药,以免影响治疗效果。
其次,饮食调整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同样至关重要。
患者需要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如辛辣食物、油腻食物、咖啡和浓茶等。
同时,患者还需要注意饮食的细嚼慢咽,避免暴饮暴食,保持饮食的清淡和规律。
此外,患者还需要适量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以促进胃黏膜的修复和保护。
最后,生活方式改变也是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的重要环节。
患者需要戒烟限酒,避免长时间空腹和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和心态。
定期进行适量的运动,保持身体的健康和免疫力。
此外,患者还需要避免接触化学物质和有害物质,保护胃黏膜免受外界刺激。
综上所述,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饮食调整和生活方式改变。
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需要密切配合医生的治疗计划,注意个人生活习惯和饮食健康,以便更好地控制病情,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希望本文所述的治疗方案能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有所帮助。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治疗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治疗引言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胃粘膜慢性炎症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胃黏膜的萎缩和胃腺体的变性。
中医学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是由于脾胃虚弱、肝郁气滞、痰湿内阻等多种因素导致的,因此采用中医治疗可以改善病人的症状,促进胃黏膜的修复和恢复。
中医治疗方法中药治疗中药治疗是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主要方法之一,其具有调理脾胃、清热化湿、平肝理气等作用。
以下是常用的中药治疗方法:1.清热化湿类药物:如黄连、黄柏、苦参等,具有清热解毒、燥湿止痛的作用。
2.健脾化湿类药物:如陈皮、半夏、白术等,可以调理脾胃功能,促进消化吸收。
3.活血化瘀类药物:如三七、当归、川芎等,可以促进胃黏膜的修复和恢复。
4.调理气机类药物:如柴胡、郁金、香附等,可以平肝理气,缓解症状。
中药治疗一般采用中药汤剂,煎煮后口服。
剂量和疗程需要根据个体情况调整,一般需要连续服用几周至几个月。
饮食调理中医认为,合理的饮食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建议:1.避免食物刺激:忌辛辣、油腻、煎炸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胃黏膜的损伤。
2.少食多餐:每天分成多次进食,减轻胃部负担,促进消化。
3.食物细嚼慢咽:充分嚼碎食物,有助于消化吸收。
4.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不洁食物,预防细菌感染。
针灸疗法针灸疗法在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时也常常使用。
通过在特定的穴位上刺激,可以调理胃经的气血运行,促进胃黏膜的修复和恢复。
常用的针灸穴位有足三里、胃、脾等。
治疗时需要选择合适的针刺方法和疗程,一般需要连续进行一段时间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推拿疗法推拿疗法也是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一种常用方法。
通过按摩胃腹部和相关穴位,可以促进胃肠蠕动,改善消化功能,增加胃黏膜的血液循环。
推拿疗法需要由专业的中医推拿师进行操作,疗程一般需要连续进行一段时间。
注意事项在进行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个体化治疗:治疗方法和药物的选择应根据个体情况,因此最好前往正规的中医医院就诊,并由资深的中医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辨证治疗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辨证治疗背景介绍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指胃黏膜萎缩程度不同的一种慢性炎症疾病,常见于中老年人群。
不同于急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程较长,可逐渐出现胃酸分泌减少、胃黏膜萎缩、胃蠕动减弱等症状。
中医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生与人体的体质、饮食习惯、精神状态等有关。
因此,在辨证治疗时需要针对患者的不同体质、病情以及病因进行个体化的治疗。
辨证分型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 脾胃虚弱型特点:表现为消化功能减弱,胃蠕动减慢,食欲不振,腹胀便溏,舌质淡,苔白腻。
治疗方案:调养脾胃,健脾和胃,增强消化功能。
常用药物:参苓白术散、六君子汤。
2. 肝郁脾虚型特点:情绪不稳,易怒,胃脘胀痛,纳差,大便稀溏,舌质淡红,苔薄白。
治疗方案:疏肝理气,养脾和胃。
常用药物:香附饮子、柴胡疏肝散。
3. 胃热伤阴型特点:口渴,口干,不喜热饮,胃脘灼热疼痛,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腻。
治疗方案:清胃泻火,滋阴养胃。
常用药物:黄连阿胶汤、生地黄汤。
4. 脾肾阳虚型特点:畏寒怕冷,腰膝酸软,腹泻,纳差,舌质淡,苔白腻。
治疗方案:温阳健脾。
常用药物: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
辨证治疗的方法在进行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辨证治疗时,可以结合以下方法进行治疗:1. 中药调理中药调理是辨证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
根据患者的辨证分型,选择相应的中药进行调理。
可以选用中药颗粒、丸剂、药酒等剂型,用温开水冲服。
2. 饮食调理饮食调理是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辨证治疗的重要环节。
一般建议患者忌烟、酒、辛辣食物和刺激性食物,多食用易消化、富含营养的食物,如米粥、面条、煮熟的蔬菜等。
饮食应规律,避免暴饮暴食,食用要细嚼慢咽。
3. 心理调理心理调理在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辨证治疗中也非常重要。
应尽量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焦虑和紧张。
可以适当进行放松训练、音乐欣赏等有助于放松心情的活动。
4. 中医外治法中医外治法包括推拿、艾灸和外用药物等。
可以通过推拿脾胃穴位,促进脾胃功能的调理;艾灸可以温阳健脾,促进气血流通;外用药物可以通过贴敷药膏或药酒等形式,改善患者的症状。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自我护理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自我护理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以胃黏膜的慢性炎症和组织萎缩为特征的胃病,常常由于胃酸分泌降低导致胃黏膜的变化和损伤。
该疾病可以导致胃酸分泌功能减退、胃黏膜结构的改变以及消化功能障碍等症状。
除了药物治疗,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护理也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自我护理措施,以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和控制疾病。
饮食调理适当的饮食调理可以有效地缓解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症状,帮助患者恢复胃黏膜的健康。
以下是一些建议:1.避免刺激性食物:患者应避免摄入刺激性食物,如辛辣食物、酸性食物、油炸食品等,因为这些食物可能刺激胃黏膜,加重炎症症状。
2.多吃高纤维食物:增加蔬菜、水果以及全谷类食物的摄入,可以提供足够的纤维,促进胃肠蠕动,缓解便秘等消化问题。
3.小而多餐:患者应该采取小而多餐的方式进食,避免暴饮暴食,减轻胃部负担。
4.勿空腹进食:空腹进食会刺激胃黏膜,容易造成炎症加重,患者应避免长时间空腹,保持规律的进食时间。
5.避免饮酒和烟草:酒精和烟草都会对胃黏膜造成刺激,加重炎症症状,患者应尽量避免饮酒和吸烟。
生活习惯调整除了饮食调理,患者还需要注意以下生活习惯的调整,以促进疾病康复和缓解症状:1.合理作息: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维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2.控制情绪:情绪的波动会对胃黏膜产生一定的影响,尽量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学会应对压力和情绪,避免过度焦虑和紧张。
3.注意饮食卫生:保持饮食卫生,避免食用过期食品或不洁食品,防止细菌感染引起的消化系统疾病。
4.定期体检:患者应定期进行体检和胃黏膜的相关检查,及时了解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合理用药除了饮食和生活习惯调整之外,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也应注意合理用药,遵医嘱进行药物治疗。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药物治疗方法:1.抗酸药物:患者常常伴有胃酸分泌减少的情况,可以使用抗酸药物来调节胃酸分泌,缓解炎症和症状。
2.胃粘膜保护药物:胃黏膜保护剂可以帮助修复受损的胃黏膜,减轻炎症和不适感。
慢性萎缩性胃炎如何治疗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胃黏膜的萎缩、变薄和萎缩性改变,严重者可能会导致胃酸分泌不足和营养吸收障碍。
慢性萎缩性胃炎多发生在中老年人,但也有年轻人患病的报道。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因比较复杂,可能与感染幽门螺杆菌、长期进食过热、过咸、过油等刺激性食物、吸烟、酗酒、压力等因素有关。
同时,遗传因素和免疫功能异常也可能导致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生。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表现不尽相同,轻者可无明显症状,重者可能出现胃痛、反酸、恶心、呕吐、食欲减退、腹胀、便秘或腹泻等症状。
慢性萎缩性胃炎还有可能增加胃癌的风险。
因此,及早了解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因、症状及诊治方法,积极采取预防和治疗措施,对患者的健康非常重要。
1. 药物治疗1.1抗酸药物抗酸药物是指能够抑制胃酸分泌或中和胃酸的药物,常用于治疗胃酸过多和胃酸反流等胃肠道疾病。
抗酸药物主要有以下几种:质子泵抑制剂:质子泵抑制剂能够阻断胃黏膜上质子泵的活性,从而降低胃酸的分泌量。
常用药物包括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泮托拉唑等。
此类药物作用迅速,能够显著减少胃酸分泌,适用于治疗胃酸过多和胃酸反流等疾病。
H2受体拮抗剂:H2受体拮抗剂能够阻断胃黏膜上的组胺H2受体,从而减少胃酸的分泌量。
常用药物包括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
此类药物适用于轻度和中度的胃酸过多和胃酸反流等疾病,但作用时间较短,需多次口服。
抗酸剂:抗酸剂包括碱性药物如碳酸钙、氢氧化铝、氢氧化镁等,能够中和胃酸,缓解胃酸反流和胃痛等症状。
此类药物作用时间较短,需多次口服。
1.2胃黏膜保护剂使用胃黏膜保护剂可促进胃黏膜修复,缓解炎症,常见的胃黏膜保护剂包括:胃黏膜上皮细胞生长因子(EGF):EGF是一种天然的生长因子,能够促进胃黏膜上皮细胞的增殖和修复,从而保护胃黏膜的完整性和功能。
常用药物包括人重组EGF和血栓弹力蛋白等。
黏液促进剂:黏液促进剂能够促进胃黏膜黏液的分泌和增加胃壁黏膜屏障的稳定性,从而减轻胃黏膜受损的程度。
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
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1. 简介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指胃黏膜慢性炎症的一种类型,主要特点是胃黏膜的萎缩和功能减退。
本文将介绍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方法和原理,以及一些常用的中药方剂。
2. 中医理论解析根据中医理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生和发展与脾胃虚弱、痰湿内蕴、气滞血瘀等病理因素密切相关。
中医治疗的重点是通过调理脾胃功能、清除痰湿、活血化瘀来缓解炎症并恢复胃黏膜的正常功能。
3. 中医治疗方法3.1 中药治疗中医通过中药来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常用的中药有以下几种:3.1.1 人参人参具有补气、健脾胃的作用,可以增强消化功能,改善胃黏膜的萎缩状态。
常用的配伍有人参、黄芪、党参、白术等。
3.1.2 陈皮陈皮具有理气、健胃的作用,可以缓解胃脘疼痛和胃胀气等症状。
常用的配伍有陈皮、白术、茯苓等。
3.1.3 炙黄芪炙黄芪具有补气养血、健脾胃的作用,可以增强胃黏膜的修复能力。
常用的配伍有炙黄芪、茯苓、五味子、当归等。
3.2 饮食调理在中医治疗中,“食疗”被广泛运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
患者应遵循以下饮食原则:•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花椒等。
•忌食油腻和高脂食物,如猪肉、油炸食品等。
•忌饮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料。
•多食用易消化的食物,如粥、面条等。
•多食用温热性水果,如苹果、梨等。
3.3 针灸疗法针灸疗法在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针灸刺激特定的穴位,可以调理脾胃功能,促进胃黏膜的修复。
常用的穴位有足三里、中脘、关元等。
4. 中医方剂推荐4.1 枣泥丸【组成】枣泥丸的主要成分是枣泽饮片。
【功能与适应症】枣泥丸具有健脾胃、活血化瘀、止痛的作用。
适用于脾胃虚弱、瘀血郁滞引起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5-10克,一日2次。
4.2 蜜丸【组成】蜜丸的主要成分是蜂蜜。
【功能与适应症】蜜丸具有润肺止嗽、养胃和润肠的作用。
适用于脾胃虚弱、炎症引起的慢性萎缩性胃炎。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10-15克,一日3次。
慢性萎缩性胃炎-病例分析
慢性萎缩性胃炎-病例分析
病历摘要
男,49岁,今年4月份因腹部灼烧,不适,总有饥饿感来院检查半年以来食欲下降,伴餐后腹胀,有时,一天要大便2-3次,便溏.如吃较油腻食物,如鸡汤、骨头汤后,便会引起腹泻,通常要持续4-5天,但大便、小便等常规临床检验正常。
胃镜检查:肉眼所见胃窦粘膜光滑,轻度红白相间。
分析题:
1. 该病例临床诊断是什么?
2. 为何出现溏便样腹泻?
参考答案:
1. 慢性萎缩性胃炎
2.胃腺萎缩→胃酸、胃蛋白酶分泌减少→胃消化功能下降→溏便样腹泻
废用性萎缩-病例分析
病历摘要:
患儿,男,10岁,右下肢粉碎性骨折,石膏外固定10周,去除石膏后发现右下肢比左下肢明显变细。
分析题:
(1) 该现象属于哪种适应性反应?能否恢复正常?
(2) 你学过的适应性反应还有哪几种?
讨论思考与分析提示:
该问题较为简单,主要讨论萎缩、废用性萎缩的内容,根据书本知识可以解答。
萎缩可恢复正常。
其它适应性损伤包括肥大、增生和化生。
《慢性萎缩性胃炎》课件
1 幽门螺杆菌感染
细菌感染引起的胃炎。
4 烟草使用
吸烟引起的胃部问题。
2 饮食习惯
不良饮食习惯和不规律饮 食。
3 长期大量饮酒
酒精对胃黏膜的损伤。
5 某些药物
某些药物对胃黏膜的刺激。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检查
1 胃镜检查
通过胃镜观察胃黏膜的情 况。
2 血液检查
3 病理检查
检测相关指标,辅助诊断。
取组织样本进行病理学分 析。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
幽门螺杆菌根除
通过使用抗生素治疗幽门螺 杆菌感染。
保护胃粘膜
采用药物和改善饮食习惯等 方式保护胃黏膜。
Hale Waihona Puke 消除症状缓解疼痛、恢复消化功能等。
食疗
选择易消化、对胃黏膜友好的食物。
药物治疗
使用抗酸药物、消炎药等进行治疗。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预防
1 饮食健康
合理搭配饮食,减少刺激 性食物摄入。
2 适度饮酒
限制酒精摄入,避免长期 过量饮酒。
3 不吸烟
戒烟或减少吸烟量。
4 注意个人卫生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5 定期体检
定期体检以早期发现和治疗。
结论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胃部疾病,需要及时进行检查和治疗,同时注意预防和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以 减少发病风险。
《慢性萎缩性胃炎》PPT 课件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胃部疾病,其特征是胃黏膜萎缩、腺体数量减、 化生及肿瘤发生风险增高。
胃炎症状
1 疲乏
2 腹胀
长期疲劳感,精神状态差。
腹部感到胀满或涨痛。
3 消化不良
食物消化不完全,引发不 适。
4 食欲减退
慢性萎缩性胃炎如何治疗
慢性萎缩性胃炎如何治疗一、什么是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很常见消化系统疾病,世界卫生组织把它列为胃癌前的状态,特别是伴有肠上皮化生或者不典型增生者,癌变的概率会更高。
又可以分给多灶萎缩性胃炎和自身免疫性胃炎两种,多灶萎缩性胃炎的萎缩性改变是在胃内呈现多灶性萎缩,主要以胃窦为主,大部分是因为幽门螺杆菌感染所致的慢性肺萎缩性胃炎发展来的,自身免疫性胃炎的萎缩性改变在胃体,大部分是因为自身的免疫导致胃体胃炎发展而来。
慢性萎缩性胃炎发病比较缓慢,治疗过程比较麻烦,根据萎缩程度可以分为以下三级:轻度:胃窦部位浅层腺体呈现局部灶性萎缩,减少,但是大小弯腺体是正常的。
中度:胃窦部和小弯腺体都会萎缩,减少,病变的范围较轻度广泛。
重度:胃窦部大部分萎缩、减少,只残留少数的原有腺体,大小弯和弯腺体均萎缩,或者是黏膜变薄,一开始的腺体完全萎缩、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以化生腺体。
二、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方法1、一般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不管是因为什么病因,都是应该戒烟戒酒,以防止使用损害胃黏膜的药物,例如:阿司匹林、红霉素等,饮食需要规律,不能吃太热、太咸、辛辣的食物,积极配合治疗慢性的口鼻咽喉感染病灶。
2、增强胃动力改善胃动力不但可以抑制胆汁的反流、十二指肠液引发胃黏膜损伤,还可以改善慢性萎缩性胃炎产生的症状,促进胃肠动力的药物可以加速胃的排空能力,常使用的药物有胃复安、吗丁啉和莫沙必利等,具体方法:胃复安5~10mg,每天三次;吗丁啉10mg,每天三次,西沙比利5mg,每天三次。
消胆胺可以结合反流到胃内的胆盐,避免胆汁酸破坏胃黏膜,方法是每次3~4g,每天3~4次,硫糖铝也可以跟胆汁酸和溶血卵磷脂结合,也适用于抑制胆汁的反流,方法是0.5~1g,每天三次。
3、弱酸治疗经五肽胃泌素试验证明低酸或者无酸患者可以适当地口服米醋,每次1~2匙,每天三次,或者用10%的稀盐酸0.5~1ml,在饭前或者饭后口服,与此同时服用胃蛋白酶合剂,一天三次,每次10ml,也可以选择多酶片或者胰酶片治疗,这样可以改善消化不良的症状。
得了慢性萎缩性胃炎该如何调养?
得了慢性萎缩性胃炎该如何调养?1. 什么是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胃部疾病,其特征是胃黏膜的慢性炎症和萎缩。
这种疾病可能导致胃黏膜功能的减退,影响到胃酸、消化酶和胃内环境的正常分泌,进而对食物的消化、营养吸收和免疫功能产生不良影响。
2.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调养原则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调养应该综合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饮食调理饮食调理是慢性萎缩性胃炎调养的关键。
患者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少食多餐:每天分为5~6餐,每餐食量适中,避免一次性大量进食。
- 避免刺激性食物:如辛辣食物、油炸食品、酒类和浓茶等,以免刺激胃黏膜。
- 防止过饱和饱食:进食时要适量,避免胃容积过大,过饱可能导致胃黏膜张力增加。
- 避免精细加工食品:推荐选择新鲜、自然的食材,避免添加剂和食品加工过程中的致病因素。
(2) 药物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药物治疗一般包括以下方面: - 抗菌治疗:常使用抗幽门螺杆菌治疗,根除幽门螺杆菌可减少胃黏膜的炎症反应。
- 胃黏膜保护剂:常用药物包括胃粘膜修复剂、胃黏膜护理剂等,可帮助修复损伤的胃黏膜。
- 促进肠道蠕动药物:如多潘立酮等,可帮助胃液和食物顺利通过胃肠道。
(3) 生活习惯调整生活习惯的调整也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调养至关重要: - 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避免过度疲劳和精神紧张。
- 尽量避免吸烟和酗酒等不良习惯,因为吸烟和酗酒可能加重胃黏膜的损伤。
- 避免长时间空腹或过度饥饿,以免刺激胃黏膜。
(4) 心理调节慢性萎缩性胃炎常伴随情绪不稳定和压力过大的症状。
患者应适当进行心理调节,避免过度焦虑和紧张。
可以通过娱乐放松、阅读、旅游等方式,缓解精神压力。
3. 营养补充营养补充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和调养也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营养方面的建议:(1) 多食用高蛋白食物对于胃黏膜萎缩,消化吸收功能减退的患者,蛋白质摄入对于身体的修复非常重要。
建议食用鱼、禽类、蛋类、乳制品、豆类、坚果等高蛋白食物。
怎样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
怎样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胃黏膜长期受慢性炎症影响,导致胃黏膜的萎缩和功能障碍的疾病。
慢性萎缩性胃炎常见症状包括上腹痛、消化不良、乏力、食欲减退等。
本文将介绍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饮食调理和生活方式改变等。
1. 药物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抗酸药物和抗菌药物。
1.1 抗酸药物抗酸药物可以帮助减轻胃部不适和控制胃酸分泌,常用的抗酸药物有质子泵抑制剂(PPI)和H2受体拮抗剂。
•质子泵抑制剂(PPI):如奥美拉唑、埃索美拉唑等,可以抑制胃酸分泌,减少胃酸对胃黏膜的损伤。
•H2受体拮抗剂:如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能够减少胃酸的分泌,减轻胃部不适。
1.2 抗菌药物若患者胃部出现幽门螺杆菌感染,抗菌药物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抗菌药物可以消除感染,减少炎症,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常用的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包括:•三联疗法:通常包括一种质子泵抑制剂和两种抗菌药物(如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四环素等),疗程为7天到14天。
•四联疗法:某些情况下,可以考虑使用四联疗法,即在三联疗法基础上加用一种抗菌药物(如呋喃唑酮),疗程为10天到14天。
抗菌药物治疗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服药过程中要注意按照医嘱正确使用,不得自行停药。
2. 饮食调理饮食调理在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中起到重要作用,正确的饮食习惯可以减轻胃部不适,促进胃黏膜的修复。
2.1 少食多餐患者应采用少食多餐的饮食模式,每天分成5-6餐,适量控制每餐的食量。
这样可以减轻胃的负担,提高消化吸收效率。
2.2 避免刺激性食物患者应尽量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包括辛辣食物、咖啡、茶、酒精等。
这些食物会刺激胃黏膜,加重炎症反应。
2.3 软食或半流质饮食对于消化功能较弱的患者,可以选择一些易消化的食物,如面条、米粥、烂糊等,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
2.4 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患者的饮食应注重补充维生素和蛋白质,如蔬菜、水果、全麦食品、鱼肉等。
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方案
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方案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胃部疾病,主要表现为胃黏膜的慢性炎症和胃壁萎缩,临床上常见的症状包括上腹痛、胃胀、恶心、呕吐等。
由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方案较为复杂,本文将介绍常见的针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方案,希望能给患者带来帮助。
一、药物治疗1. 抗酸药物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常伴随有胃酸分泌过多的情况,因此抗酸药物是治疗的首选。
常用的抗酸药物包括质子泵抑制剂和H2受体拮抗剂。
质子泵抑制剂能有效降低胃酸分泌,减轻炎症刺激,H2受体拮抗剂则能减少胃酸的分泌。
2. 抗生素在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中,慢性幽门螺杆菌感染是一种常见的情况。
因此,抗生素也是治疗的重要选择之一。
医生会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开具适合的抗生素方案,以消除幽门螺杆菌感染。
3. 促进胃黏膜修复的药物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胃黏膜受到严重损害,因此修复胃黏膜是治疗的关键。
一些促进胃黏膜修复的药物,如胃复安和多潘立酮等,可以帮助胃黏膜恢复正常功能。
二、饮食调理1. 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应尽量避免食用过辣、过酸、过油和刺激性食物,这些食物会刺激胃黏膜,导致炎症加重。
2. 均衡饮食合理的饮食结构对胃部健康起到重要作用。
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应保持饮食均衡,摄入足够的维生素、蛋白质和纤维素等营养物质,促进胃部组织的修复。
3. 小餐多餐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可以采用小餐多餐的方式进食,减少一次进食的量,有助于减轻对胃的负担,减少炎症的刺激。
三、生活习惯调整1. 戒烟限酒吸烟和酗酒是慢性胃炎的不良习惯,会加重炎症状况。
患者应戒烟限酒,避免烟酒刺激对胃部的伤害。
2. 定期锻炼适量的锻炼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和胃肠功能,对改善慢性萎缩性胃炎有一定帮助。
患者可选择适当的运动方式,如散步、太极拳等。
3. 减少压力长期处于高压状态下会导致慢性胃炎加重,患者应学会放松自己,减少压力的影响。
可以尝试一些放松心情的方法,如听音乐、阅读书籍等。
四、中医治疗中医在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方面有独特的优势。
慢性萎缩性胃炎
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又可以分为多灶萎缩性胃炎和自身免疫性胃炎两大类。
前者萎缩性改变在胃内呈多灶性萎缩,以胃窦为主,多由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发展而来,后者萎缩性改变主要在胃体,多由自身免疫引起的胃体胃炎发展而来。
疾病介绍本病是消化系统常见疾病,据报道:在我国,慢性萎缩性胃炎发病率占受检人群的13.8%。
慢性萎缩性胃炎以胃黏膜腺体萎缩为特征的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属于中医学胄脘痛、胃痞、痞胀等范围,虽经长期的研究,本病的病因、诊断和治疗仍末完全阐明。
1957年纤维胃镜问世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断和病理组织学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1978年世界卫生组织将慢性萎缩性列为胃癌的癌前状态,在其基础上伴发的不完全型肠上皮化生和(或)中、重度异型增生则被视为癌前病变,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的癌变率约为5.4%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是阻止慢性萎缩性胃炎向胃癌发展以减少胃癌发生率的有效手段。
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的诊治一直是医学界的研究热点,现代医学尚缺乏理想的治疗方法。
近年来中医界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断辩证、治则方药、基础实验等方面也进行了广泛而卓有成效的研究。
[1]疾病分类慢性萎缩性胃炎又可以分为多灶萎缩性胃炎和自身免疫性胃炎两大类。
前者萎缩性改变在胃内呈多灶性萎缩,以胃窦为主,多由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发展而来,后者萎缩性改变主要在胃体,多由自身免疫引起的胃体胃炎发展而来。
发病原因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病原因尚不十分清楚,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1,幽门螺杆菌感染: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慢性胃炎的证据如下:绝大多数慢性活动性胃炎患者胃粘膜可检出幽门螺杆菌,幽门螺杆菌在胃内分布与胃内炎症分布一致,根除幽门螺杆菌可使胃内炎症消除,从志愿者和动物模型中可复制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胃炎。
2,饮食和环境因素:长期的幽门螺杆菌感染,在部分患者可发生胃粘膜萎缩和肠化生,即发展为慢性多灶萎缩性胃炎,研究显示:饮食中高盐和缺乏新鲜蔬菜水果与胃粘膜萎缩,肠化生即胃癌有着密切的关系。
慢性萎缩性胃炎中西医认识ppt课件
如遇心理问题,可寻求心理咨询或治疗。
定期检查与随访的重要性
定期复查
遵医嘱定期进行胃镜检查,以便及时 了解病情变化。
注意症状变化
如遇腹痛、腹胀、反酸、嗳气等症状 加重或反复,应及时就医检查。
及时治疗
如发现慢性萎缩性胃炎有恶变倾向, 应及时进行干预和治疗。
建立健康档案
建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健康档案,记 录病情变化和诊疗经过,有助于医生 更好地制定治疗方案。
慢性萎缩性胃炎中西医认识PPT课 件
contents
目录
• 慢性萎缩性胃炎概述 • 中医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认识 • 西医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认识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优势
与策略 •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预防与保健
01 慢性萎缩性胃炎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消 化系统疾病,以胃黏膜上皮和腺 体萎缩、数目减少、胃黏膜变薄 、黏膜基层增厚为主要特征。
长期精神压力大、情绪低落、焦虑等负面 情绪影响,导致肝气郁结,进而影响脾胃 功能,引发慢性萎缩性胃炎。
脾胃虚弱
外邪侵袭
体质虚弱、长期患病、年老体衰等因素导 致脾胃功能虚弱,易受外界因素影响而引 发慢性萎缩性胃炎。
寒邪、湿邪等外邪侵袭人体,影响脾胃功 能,进而引发慢性萎缩性胃炎。
辨证分型
01
02
03
分类
根据病变部位和程度的不同,可 分为多灶性萎缩性胃炎和自身免 疫性胃炎两大类。
发病机制与病因
发病机制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 ,涉及多种因素,包括遗传、环境、 饮食、生活习惯等。
病因
常见的病因包括幽门螺杆菌感染、长 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不良饮食习惯 、吸烟、饮酒等。
慢性萎缩性胃炎
四,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与辅助治疗
• 西医治疗 Hale Waihona Puke 中医治疗 • 食疗西医治疗
• • • • • • • • 一般治疗 弱酸治疗 抗幽门螺旋菌治疗 抑制胆汁反流和改善胃动力 加粘膜营养 五肽胃泌素和激素 其他对症治疗 手术治疗
中医治疗
• 阻止胃粘膜腺体萎缩 • 促腺体再生 • 常见症状的对症治疗
三、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分类
• 早在1973年,Strickland等根据萎缩性胃炎血清 免疫学检查与胃内病变的分布,将其分为A 型与 B型两个独立的类型。A型萎缩性胃炎病变主要 见于胃体部,多弥漫性分布,胃窦粘膜一般正常, 血清壁细胞抗体阳性,血清胃泌素增高,胃酸和 内因子分泌减少或缺少,易发生恶性贫血,又称 为自身免疫性胃炎。B型萎缩性胃炎病变多见于 胃窦部,呈多灶性分布,血清壁细胞抗体阴性, 血清胃泌素多正常,胃酸分泌正常或轻度减低, 无恶性贫血,较易并发胃癌,这是一种单纯性萎 缩性胃炎。此后,Glass将同时累及胃窦、胃体 的萎缩性胃炎称为AB 型。
• 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起来更为艰难,曾 有报道说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胃癌发生率 约为10%左右,因此应高度重视慢性萎 缩性胃炎治疗。动物实验与临床观察表 明,胃炎演变为胃癌的过程即从浅表性 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 和不典型增生—>胃癌。慢性萎缩性胃炎 可用药物治疗,并应定期检查,以防癌 变。
• 胃粘膜活检病理主要为腺体不同程度萎 缩、消失,代之以幽门腺化生或肠腺化 生,间质炎症浸润显著。慢性萎缩性胃 炎即位于胃黏膜的腺体因炎症浸润等原 因,腺体萎缩或消失。慢性萎缩性胃炎 其发病率随年龄的增大而明显增多。主 要表现为上腹部饱胀、不适或疼痛,餐 后明显,同时伴有其他消化不良症状如 嗳气、反酸、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
带您了解慢性萎缩性胃炎
医诊通消化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指胃黏膜上皮遭到反复损害后,以黏膜固有腺体萎缩甚至消失为特征的消化系统难治病。
临床大多数患者的症状无明显特异性,常表现为上腹部的疼痛不适、食欲下降、嗳气、反酸、恶心等症状。
西医对于该病的治疗主要是针对病因,遵循个体化原则,去除病因、缓解症状和改善胃黏膜炎症,虽有一定效果,但病情易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目前研究认为,该病的发展遵循“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伴上皮内瘤变———胃癌”这一规律。
古代中医学家对此病多根据其表现症状纳入“痞满”“胃脘痛”“嘈杂”“反酸”等范畴。
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最担心的是它会不会恶变成癌症。
临床上有很多患者通过胃镜得知自己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后便上网搜索各种资料,得知“慢性萎缩性胃炎是胃癌前期状态”的说法后,更是焦虑不安,导致失眠、饮食不佳、体重下降等,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的萎缩性胃炎都会发展为胃癌,大多数专家认为这段时间可能是10年以上,甚至更长。
此外,慢性萎缩性胃炎经过正确的调养和治疗,有逆转的可能。
只要在消化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诊治,并定期做胃镜检查,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情转化情况是可以及时了解的,不必过分担忧。
如何看胃镜中的病理结果大家经常看到在病理结果中会有肠化生的字样,那么什么是肠化生呢?通俗的理解就是胃里的细胞长得变了模样,像是肠细胞的样子,肠化生可分为:1.小肠型化生(完全性肠上皮化生);2.大肠型化生(不完全性肠上皮化生)。
进一步又可分为5种类型:1.完全性小肠化生;2.不完全性小肠化生;3.完全性大肠化生;4.不完全性大肠化生;5.混合型化生,可同时具有小肠和大肠化生。
不管是上述哪种形态,都可以分为轻、中、重三级。
在400倍光镜下看3—5个视野,若肠化细胞占腺管1/3以下者为轻度(+),占1/3—2/3者为中度(++),肠化细胞占腺管2/3以上者为重度。
也有学者将肠化的面积分为0-3级:0级黏膜中不含有肠化病变;1级肠化占黏膜面积的30%;2级肠化的面积介于30%—70%;3级肠化的面积大于70%。
全面解析慢性萎缩性胃炎.docx
全面解析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以胃黏膜上皮和腺体萎缩,黏膜变薄,黏膜肌层增厚与伴方肠匕皮化生,不典型增生为特征的慢性胃病。
CAG是消化系统疾病中常见病和难治病之一。
早在197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 已经相识到CAG 与胃癌的发生发展亲密相关。
因此,此病被定义为是胃癌的癌前状态,而在目固有腺体萎缩的基础上同时伴有肠腺化生或上皮内痛变者,更被视为是胃癌最为重要的癌前病变之一。
慢性萎缩性胃炎属中医“目脱痛”、“痞满”等范畴,但尚不能与之完全等同。
《黄帝内经》已有“胃脱当心而痛”、“痞”、“痞塞”等记载;唐代孙思遨《千金要方》“九种伤心''中也包括了本病。
中医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总结出了一整套治疗胃脱痛、痞满、噌杂等症的方法,积累了丰富的阅历。
一、慢性萎缩性目炎的临床表现不仅缺乏特异性,而且与病变程度并不完全一样。
临床上方些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可无明显症状。
但大多数患者可有上腹部灼痛、胀痛、钝痛或胀满、病闷,尤以食后为甚,食欲不振、恶心、暧气、便秘或腹泻等症状。
严峻者可有消瘦、贫血、脆甲、舌炎或舌乳头萎缩,少数胃黏膜糜烂者可伴有上消化道出血C二、病因与发病机制CAG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CAG的发生与幽门螺杆菌感染、胆汁反流、免疫、遗传、年龄、高盐与低维生素饮食等多种因素相关。
1、幽门螺杆菌(HP)感染.HP感染是慢性蓼缩性胃炎的主要病因, 若不与时治疗,1/3将发展为CAG。
据报道,80%的中重度CAG患者体内可检测到Hp抗体。
由于发展中国家Hp感染率可达50%~80%,我国CAG患者中Hp 感染率可达58%,并随年龄增高而增加。
因此,HP感染对CAG患者的影响尤为重要°2、胆汁反流。
反流入目的胆汁酸破坏了目黏膜屏障,引发炎症出现腺体萎缩。
用20mmol∕L的脱辄胆酸钠对SD大鼠进行灌胃模拟胆汁反流,胜利制备大鼠CAG模型证明了胆汁反流与慢性萎缩性目炎的关系。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法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法概述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胃部疾病,主要表现为胃黏膜的变性和萎缩。
该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细菌感染、营养不良、自身免疫等。
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目标是缓解症状、促进胃黏膜修复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本文将介绍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常见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常见病因之一。
在治疗中,最重要的一步就是根除幽门螺杆菌。
常用的幽门螺杆菌根除方案包括三联疗法和四联疗法。
三联疗法包括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两种抗生素(如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的联合使用,疗程为7-14天;四联疗法在三联疗法的基础上加用一种抗生素,如呋喃妥因,疗程为10-14天。
在治疗过程中,需密切监测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和耐药情况。
胃黏膜保护剂胃黏膜保护剂可保护和修复胃黏膜,缓解患者的症状。
常用的胃黏膜保护剂包括:•消炎药:如硫糖铝、三硝酸铋、胞磷胆碱等,能够减轻胃黏膜的炎症反应。
•补充胃黏膜所需物质:如胃泌素、胃粘液促进素等,能够促进胃黏膜细胞的修复和再生。
这些药物可通过口服或局部给药途径使用,具体剂量和使用方式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抗酸剂抗酸剂可以抑制胃酸的分泌,减少胃酸对胃黏膜的刺激,从而缓解症状和促进胃黏膜的愈合。
常用的抗酸剂包括:•质子泵抑制剂(PPI):如奥美拉唑、兰索拉唑等,能够有效抑制胃酸的分泌,常用于治疗胃溃疡和胃食管反流病。
•H2受体拮抗剂:如雷尼替丁、西咪替丁等,能够抑制胃酸的分泌,常用于治疗胃溃疡和食管炎等消化道疾病。
抗酸剂的使用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决定,剂量和使用方式也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营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常伴有胃酸分泌减少和消化功能减弱等情况,导致营养吸收不良。
因此,在治疗过程中,营养治疗也非常重要。
饮食调理患者应遵循科学合理的饮食原则,少食多餐,偏软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并根据个体差异进行个体化膳食调整。
应避免辛辣刺激、高脂肪、高盐、高咖啡因等食物的摄入,同时增加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的供给。
慢性萎缩性胃炎ppt课件
病因
10.其他 如饮食不当、失调,使胃粘膜受损,以及胃大部切除术 后,分泌胃泌素的胃窦区切除,致使胃粘膜营养障碍等, 均易导致胃粘膜受损而发生萎缩、炎症变化。慢性浅表性 胃炎的继续等。
发病机制
引起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十分清楚 。一般认为在免疫因素、胆汁反流、生物因素、药物因素 以及急性胃炎、口腔和鼻咽感染等的影响下,引起胃粘膜 慢性炎症,使胃粘膜表面反复受到损害,久之导致胃分泌 腺体萎缩,胃粘膜变色、变薄、血管显露,胃酸分泌减少 ,消化功能减弱,胃蠕动功能失调等,从而形成慢性萎缩 性胃炎。古方谓崧茶能帮助追风散寒、舒筋活络,改善人 体的新陈代谢。不仅缓解胃内淤血导致的刺痛,还可增强 人体免疫力,防止胃溃疡癌变等
慢性萎缩性胃炎 - 主要类型
A型萎缩性胃炎
A型萎缩性胃炎病变主要见于胃体部,多弥漫性分布,胃 窦粘膜一般正常,血清壁细胞抗体阳性,血清胃泌素增高 ,胃酸和内因子分泌减少或缺少,易发生恶性贫血,又称 为自身免疫性胃炎。
B型萎缩性胃炎
B型萎缩性胃炎病变多见于胃窦部,呈多灶性分布,血清 壁细胞抗体阴性,血清胃泌素多正常,胃酸分泌正常或轻 度减低,无恶性贫血,较易并发胃癌,这是一种单纯性萎 缩性胃炎。
良,铁剂补充不足所致,后者因内因子缺乏致使维生素 B12减少所致。一般为轻、中度贫血,表现为头晕、乏力 ,眼结膜色淡,面色萎黄,甲床色淡或苍白等。
胃部粘膜表现 早期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胃粘膜红白相间或以白为主,可
呈现局限性的斑块状分布,萎缩粘膜脆性增加,容易出血 ,可伴有糜烂病灶的表现。
诊断
萎缩性胃炎的症状、体征无特异性,不能作为诊断的依据 ,确诊主要靠胃镜和胃黏膜活组织病理检查。
病因
7.金属接触 铅作业工作者胃溃疡发病率高,胃黏膜活组织检查发现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凤呜大王*
慢性萎缩性胃炎
萎缩性胃炎也称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多致病因素性疾病及癌前病变。
以胃黏膜上皮和腺体萎缩,数目减少,胃黏膜变薄,黏膜基层增厚,或伴幽门腺化生和肠腺化生,或有不典型增生为特征的慢性消化系统疾病。
表现:上腹部隐痛、胀满、嗳气,食欲不振,或消瘦、贫血(因胃内因子遭到破坏,维生素B12吸收不良可致贫血)等,无特异性。
肉眼特点
胃粘膜薄而平滑
皱襞变浅或消失
表面呈细颗粒状
慢性萎缩性胃炎- 主要类型
A型萎缩性胃炎
A型萎缩性胃炎病变主要见于胃体部,多弥漫性分布,胃窦粘膜一般正常,血清壁细胞抗体阳性,血清胃泌素增高,胃酸和内因子分泌减少或缺少,易发生恶性贫血,又称为自身免疫性胃炎。
B型萎缩性胃炎
B型萎缩性胃炎病变多见于胃窦部,呈多灶性分布,血清壁细胞抗体阴性,血清胃泌素多正常,胃酸分泌正常或轻度减低,无恶性贫血,较易并发胃癌,这是一种单纯性萎缩性胃炎。
AB型萎缩性胃炎
AB型萎缩性胃炎指同时累及胃窦、胃体的萎缩性胃炎。
病因
1.幽门螺杆菌(Hp)感染
在60%~90%的慢性胃炎患者的胃黏膜中可培养出Hp
2.饮食习惯
吸烟,饮酒,食物刺激,损坏胃黏膜的药物等。
3.免疫因素
自身免疫反应是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因之一,在患者的血液、胃液或在萎缩粘膜的浆细胞内,常可找到壁细胞抗体或内因子抗体,部分萎缩性胃炎患者体外淋巴细胞转化
试验和白细胞移动抑制试验有异常。
4.胆汁或十二指肠液反流。
由于幽门括约肌功能失调或胃空肠吻合术后,胆汁或十二指肠液可反流至胃内,并破坏胃粘膜屏障,促使胃蛋白酶反散至粘膜内引起一系列病理变化,从而导致慢性浅表性胃炎,并可发展为慢性萎缩性胃炎。
5.体质因素
临床统计结果显示本病的发生与年龄呈显著的正相关。
年龄愈大,胃黏膜机能“抵抗力”也愈差,容易受外界不利因素的影响而造成损伤。
6.遗传因素
在A型萎缩性胃炎发病中的地位已被证实,在恶性贫血家庭成员中PCA、IFA阳性率高,萎缩性胃炎常见。
7.金属接触
铅作业工作者胃溃疡发病率高,胃黏膜活组织检查发现萎缩性胃炎发病率也增高。
除铅外很多重金属如汞、铜及锌等对胃黏膜都有一定的损伤作用。
8.放射
放射治疗溃疡病或其他肿瘤,可使胃黏膜损伤甚至萎缩。
9.缺铁性贫血
很多事实说明缺铁性贫血与萎缩性胃炎关系密切。
贫血引起胃炎的机理尚不明了。
有些学者认为胃炎是原发病,因为胃炎胃酸低致铁不能吸收,或因胃出血以致形成贫血;另一种意见认为先有贫血,因为身体内铁缺乏使胃粘膜更新率受影响而容易发生炎症10.其他
如饮食不当、长期嗜烟酒、滥用药物、上呼吸道慢性炎症、中枢神经功能失调,使胃粘膜受损,以及胃大部切除术后,分泌胃泌素的胃窦区切除,致使胃粘膜营养障碍等,均易导致胃粘膜受损而发生萎缩、炎症变化。
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继续等。
慢性萎缩性胃炎- 发病机制
引起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十分清楚。
一般认为在免疫因素、胆汁反流、生物因素、药物因素以及急性胃炎、口腔和鼻咽感染等的影响下,引起胃粘膜慢性炎症,使胃粘膜表面反复受到损害,久之导致胃分泌腺体萎缩,胃粘膜变色、变薄、血管显露,胃酸分泌减少,消化功能减弱,胃蠕动功能失调等,从而形成慢性萎缩性胃炎。
古方谓崧茶能帮助追风散寒、舒筋活络,改善人体的新陈代谢。
不仅缓解胃内淤血导致的刺痛,还可增强人体免疫力,防止胃溃疡癌变等
慢性萎缩性胃炎- 临床表现
但大多数患者在饭后会出现严重上腹部灼痛、胀痛、钝痛或胀满、痞闷,而且患者多会食欲不振、恶心、嗳气、便秘或腹泻等症状。
严重者可有消瘦、贫血、脆甲、舌炎或舌乳头萎缩,少数胃粘膜糜烂者可伴有上消化道出血。
其中A型萎缩性胃炎并发恶性贫血在中国少见。
本病无特异体征,上腹部可有轻度压痛。
(1)胃脘部胀满
在慢性萎缩性胃炎中,胃脘部胀满不适较为多见,有的患者感觉胃部痞闷或胃脘有堵塞感,甚至腹部、胁肋部、胸部也感到胀满,嗳气频频。
(2)胃脘部疼痛
胃脘部疼痛可以单独出现,但多数情况下是与胃脘部胀满同时出现。
呈胀痛、隐痛、钝痛,急性发作时也可出现剧痛或绞痛。
疼痛部位一般在胃脘部,少数可出现在胁肋部、腹部、背部或胸部,胃脘部有局限的压痛或深压不适感。
有的患者仅感胃脘部不适或难受,无可名状。
(3)烧心及消化不良症状
患者自觉胃脘部灼热或嘈杂不适。
常常出现食欲减退,甚至无食欲,或虽有食欲但进食后感胃脘胀满不适或消化不良。
(4)大便异常及虚弱症状
大便以秘结多见,常数日1次,少数患者可表现为便溏。
病程较久者可出现消瘦、疲乏无力、精神萎靡等虚弱的症状。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凤呜大王*
(5)贫血
可为缺铁性贫血或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前者因长期营养不良,铁剂补充不足所致,后者因内因子缺乏致使维生素B12减少所致。
一般为轻、中度贫血,表现为头晕、乏力,眼结膜色淡,面色萎黄,甲床色淡或苍白等。
胃部粘膜表现
早期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胃粘膜红白相间或以白为主,可呈现局限性的斑块状分布,萎缩粘膜脆性增加,容易出血,可伴有糜烂病灶的表现。
诊断
萎缩性胃炎的症状、体征无特异性,不能作为诊断的依据,确诊主要靠胃镜和胃黏膜活组织病理检查。
(1)年龄多在中年以上,病程长,常有慢性浅表性胃炎病史。
(2)症状体征长期消化不良,胃脘部胀满不适,纳差、乏力、消瘦、贫血等。
(3)胃镜检查①胃黏膜颜色变淡;②黏膜下血管透见;③黏膜皱襞细小甚至消失;
④当萎缩性胃炎伴有腺体颈部过度增生或肠上皮化生时,黏膜表面粗糙不平,呈颗粒状或结节状,有时可见假息肉形成,而黏膜下血管显露的特征常被掩盖;⑤萎缩黏膜脆性增加,易出血,并可有糜烂灶;⑥萎缩性胃炎可同时伴有慢性浅表性胃炎的表现,如充血红斑、附着黏液,以及反光增强等。
(4)病理检查①胃黏膜内固有的腺体萎缩;②化生;③增生;④癌变。
(5)实验室检查①胃液分析A型CAG患者多无酸或低酸,B型CAG患者可正常或低酸;②胃蛋白酶原测定胃蛋白酶原由主细胞分泌,萎缩性胃炎时,血及尿中的胃蛋白酶原含量减少;③血清胃泌素测定胃窦部黏膜的G细胞分泌胃泌素。
A型CAG 患者,血清胃泌素常明显增高;B型CAG患者胃窦黏膜萎缩,直接影响G细胞分泌
胃泌素功能,血清胃泌素低于正常;④免疫学检查壁细胞抗体(PCA)、内因子抗体(IFA)、胃泌素分泌细胞抗体(GCA)测定,可作为萎缩性胃炎及其分型的辅助诊断。
并发症
1.胃出血。
2.贫血。
3.胃溃疡。
4.癌前病变等。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凤呜大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