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开发区智慧园区(新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昆明经开区“智慧园区”可研
新型有限公司
二〇一五年十一月
目录
1.项目概述 (2)
1.1智慧园区概述 (2)
1.2国内智慧园区领先者 (2)
1.2.1 苏州工业园区 (3)
1.2.2 上海漕河泾开发区 (3)
1.3国内智慧园区特点 (4)
1.3.1 生态化 (4)
1.3.2 网络化 (4)
1.3.3 智能化 (5)
1.3.4 社会化 (5)
2.智慧园区建设目标及原则 (5)
2.1建设目标 (5)
2.2建设原则 (6)
3.智慧园区建设内容 (9)
3.1优化园区信息基础设施 (9)
3.2智慧园区云计算中心 (10)
3.3信息化系统建设 (11)
3.3.1 通信管理类 (11)
3.3.2园区信息化应用类 (12)
3.3.3 智慧园区公共服务类 (13)
1.项目概述
1.1 智慧园区概述
传统园区建设者对于园区建设只做到九通一平,即基本的水电气、交通、建筑等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化、智能化都由入驻企业自行完成。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这种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入驻企业、园区管理方的需求,亟需一种能解决传统园区缺乏整体规划、信息重复建设、信息服务薄弱、资源浪费等问题的方案。

“智慧园区”是园区全面数字化基础之上建立的智能化园区管理和运营,标志着园区整体信息化由中级阶段向高级阶段迈进。

智慧园区的核心是以一种更高效集约的办法,通过软件、服务、物联网技术来提高办公和管理效率、提升园区产业服务水平和居民生活水平,以提高服务的明确性、高效性、灵活性,做到随需服务,建立自主创新服务体系的新型园区,实现园区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产业价值链提升的目标。

信息化未来的最大价值在于使资源的供应方和需求方通过网络云服务平台联系在一起,这些资源包括传统的自然资源、社会人文资源、各行各业的工业企业资源和信息资源。

现代化城市建设和管理,需要统一和协调三个方面的重大关注,特别是充分适应和满足众多中小企业高速发展产生的各种需求,才能确保更好带动区域经济健康良性成长。

我们将通过打造智慧园区信息化云服务平台,深度推动昆明经开区的两化融合,满足和全面促进昆明经开区中小企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更加快速的发展。

1.2 国内智慧园区领先者
目前国内的苏州工业园区、上海漕河泾开发区等园区纷纷从自身特色出发,制定出台相关战略举措,有针对性地推进智慧园区建设,并且已取得一定成果。

另外,新一批智慧园区规划也开始着手落地。

回看这些建成园区的建设成果,
不乏有值得借鉴之处:
1.2.1苏州工业园区
苏州工业园区目前已经构建成了包括电子政务私有云、数据中心、非凡城市SIP等软硬件平台架构,具备了云服务方式的条件。

依据其工业园区信息化“十二五”规划要求,未来园区将以建设“智融服务、慧聚创新”的智慧新园区为目标,2015年基本实现电子政务、社会资源、公众服务、企业应用的“共享、整合、服务、创新”,成为全国领先的信息化高科技园区和国际一流的智慧型城区。

其中,非凡城市SIP(Suzhou Industrial Park)是苏州工业园区在建设智慧园区过程中极具特色的一大举措。

采用app应用免费下载的方式,让受众体验到“非凡城市形象”、“图片视频集”、“新闻中心”、“投资指南”等四大板块功能,无论身处哪一个角落都能以图文形式直观感受到园区发布的资讯与服务。

对于所有园区来说,在城市形象品牌的对外传播方面,可以效仿利用当代移动互联网、信息推送等新媒体技术,以受众为中心构建传播渠道,积极打造“以门户网站为基础、以移动终端推送为中层、以微博客户端为顶层”的“全方位新媒体传播体系”。

1.2.2上海漕河泾开发区
2012年7月,上海市漕河泾开发区城市光网建设完成覆盖,漕河泾开发区数字园区网络建设的初步完成,成为我国首个全面覆盖城市光网、3G和WiFi 三种网络的高科技园区。

未来,在开发区内可以从上班考勤、门禁刷卡,到智能停车、餐饮消费等多项应用实现“一卡通”,另外漕河泾总部大楼的智能化楼宇建设试点项目,将探索园区在数字化管理和智能化监控的新途径,将成为上海漕河泾开发区“智慧园区”建设的又一个亮点。

根据网易最新发布的资讯显示,漕河泾开发区目前正大力着手推出一套企业创新服务信息化云平台,旨在让园区企业及企业员工办公更为便捷。

伴随着国内智慧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工业园区投身于智慧园区建设,智慧园区投资规模正保持着稳步增长的态势。

据分析认为“十二五”期间用于建设“智慧城市”的投资总规模将高达5000亿元,各地“智慧城市”建设将带来2万亿元的产业机会。

在此大形势下,智慧园区建设也取得显著业绩,
2011年,各园区根据所在城市及园区信息化发展总体规划,继续加大智慧园区建设投资力度,投资规模达到493亿元,比上年增长10.8%。

2012年全国智慧园区IT投资规模依然保持10%左右的增长速度,其总规模达到550亿元。

1.3 国内智慧园区特点
1.3.1生态化
顺应低碳环保、节能减排的潮流,未来智慧园区建设将会更加注重高新技术、生态环保型产业的发展,融入低碳管理理念,将新的技术、管理手段、管理平台与园区的创新结合在一起。

从智慧城市到智慧园区再到如今一系列智慧产品的出现,预示着智慧时代已然来到我们身边,进入我们的生活。

从宏观趋势来看,智慧城市的建设是全世界追逐的目标,旨在推动城市转型升级,解决现有痼疾。

而作为其缩影,智慧园区建设将投入了更多城市开发的视角,管理体系的建设也会涵盖城市管理的部分职能,因此,在智慧园区管理过程中已经与城市化管理紧密结合起来。

如今,智慧园区建设已经成为园区管理机构破解可持续发展难题、加速经济转型升级、提升园区吸引力的重要手段。

智慧园区把人类智慧和智能化技术融入到园区发展与管理之中,体现在园区基础设施、安全保障、管理和服务等各个方面,是信息化不断纵深发展的一个综合性表现,其内涵是更聪明的园区。

在未来,更多园区将走上网络全覆盖化、平台集约化、应用智慧化和运营社会化的发展道路。

1.3.2网络化
信息化时代早已来到我们的身边,计算机和手机等移动设备十分普及,企业在进驻园区时越来越重视园区的网络覆盖程度。

因此,网络全覆盖在园区信息化建设中已成为最基础最重要的因素。

上文中提到的上海市漕河泾开发区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已经率先实现了三网全覆盖的理想状态。

未来,必将有更多园区达到这一目标,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有线与无线融合、多种接入方式的高宽带网络,随时随地、无所不在的网络是园区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这样的环境中,计算机
不再局限于桌面,而是可以通过设备,无障碍地享用计算能力和信息资源。

1.3.3智能化
物联网这一理念如今被广泛提及,物联网的规模应用促进信息应用的智慧化和深度化,而在园区这类大规模区域的管理中,物联网在将来园区的智慧化发展中可以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可以想见的是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可以大大提升环境监测、安全监控的效率和准确度,解决最为根本的环节。

利用传感技术采集各项数据,更有效地达到监测目的,帮助园区及时做好防范和治理工作。

1.3.4社会化
如今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化,参与信息化运营的主体和运营模式也越来越趋向多样化。

光靠管委会或是某一类提供商将很难完成整体运营,而且将耗费太多人力物力。

因此,需要与各类提供商进行合作展开共同运营。

提供商可以包括设备提供商、内容提供商、服务提供商、平台提供商等一系列服务外包机构。

2.智慧园区建设目标及原则
2.1 建设目标
昆明经开区通过构建智慧园区信息化云服务平台,以运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城市经济结构转型,产业升级,促进可持续性发展。

进一步完善企业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力争尽快实现新服务。

信息化未来的最大价值在于使资源的供应方和需求方通过网络云服务平台联系在一起,这些资源包括传统的自然资源、社会人文资源、各行各业的工业企业资源和信息资源。

现代化城市建设和管理,需要统一和协调三个方面的重大关注,特别是充分适应和满足众多中小企业高速发展产生的各种需求,才能确保更好带动区域经济健康良性成长。

昆明经开区智慧园区信息化云服务平台以云计算、物联网、运营支撑三大技术平台为基础,能够快速、方便地创建各类SaaS应用和物联网的应用,并且SaaS应用和物联网应用的各个系统能够互通互联,各个系统达到有机的结合,从而降低了整个系统的CAPEX和OPEX。

面向园区基础建设提供新一代绿色云计
算数据中心及宽带承载、接入和室内覆盖网络,为园区打造基础网络平台,提供无缝数据接入。

通过园区服务平台为园区入驻企业提供各项服务业务应用。

通过园区管理平台为园区运营管理单位提供各项运营管理业务应用。

面向园区企业用户提供以下业务应用:
主题门户
呼叫中心
融和通讯
财务共享SSC
商旅共享E-Trip
桌面云
企业网盘
IT Hosting
应用安全
面向园区运营管理单位,提供以下业务应用:
交通管理
一卡通
信息发布
安防报警
调度指挥
2.2 建设原则
在本次项目的设计和建设中,需严格遵循以下原则:
(1)稳定性
应采取各种必要技术措施,保证信息化云服务平台具备有优秀的稳定性,在保证性能的前提下,为主要业务提供7x24 小时持续的支撑服务。

(2)安全性
平台系统应能充分考虑用户数据的安全,避免用户受到异常攻击或敏感数据窃取。

应能主动评估业务系统的安全状况及提供弥补措施,并提供各种操作
行为的可回溯能力。

同时,应能提供独立的机房、专用的门禁及专享的运营管理团队,确保机房及信息化云服务平台运行的安全。

(3)可扩展性
各平台应具备良好的扩展能力,满足数据中心长期发展的要求。

根据业务的发展预测,平台系统定期按照适度预留的原则进行建设,能在规定时间内快速响应新的用户,新的业务的新增要求。

(4)灵活的IT 基础架构
满足资源的随时随地按需分配,需要建立一个灵活的硬件基础架构。

硬件基础架构通常由虚拟的服务器池、共享的存储系统、网络和硬件管理软件组成。

(5)自动化资源部署
云计算运行管理平台的核心功能是自动为用户提供服务器、存储以及相关的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用户、管理员和其他人员能通过Web 界面使用该功能。

要实现资源的自动部署,必须做到:
首先,建立一个中心数据库来管理数据中心的硬件资源;其次,要规范化资源的使用,包括标准化操作系统、数据库软件、中间件软件的种类和版本。

自动化的部署流程不仅能做到“随需应变”,适应用户的需求,而且能够带来以下好处:引入技术和创新的时间缩短,设计、采购和构建硬件和软件平台的人力成本降低,以及通过提高现有资源的利用率和复用率节省成本。

(6)端服务请求管理
云计算运行管理平台提供一个统一的管理平台来实现端到端的流程管理,协调各个部门的合作,提高管理效率。

同时该管理平台负责全部的人工交互界面,权限控制和用户管理等功能。

(7)多样化的计费服务模式
云计算服务管理平台可以提供用户多样化的资源服务请求与响应,可以基于用户不同的需求定制不同的计费模式,按需使用,可按次或按时计费。

具备服务计费能力是运营云计算平台实现业务收入的重要基础。

(8)完善的资源监控及故障处理手段
云计算服务管理平台提供资源和服务的各种运维能力,可以监控资源的使
用情况,对于平台故障提供及时地预警报警,保证云计算平台的稳定运行。

(9)有助于建立IT 管理规则
为了实现数据中心的规范管理,需要以云计算运行管理平台为基础,有助于为数据中心制定一套完整的管理规则。

10)开放性
要求各类系统设计、产品及网络构建都要满足相关的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提供标准结构及接口,有效地兼容各种品牌、厂商、电子运营商的系统和网络,实现多系统、多平台的互联互通。

3.智慧园区建设内容
3.1 优化园区信息基础设施
坚持规划引导、集约建设、资源共享、规范管理、满足需求、自由选择,开展智慧园区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增强信息网络综合承载能力和信息通信集聚辐射能力,提升信息基础设施的服务水平和普遍服务能力,满足入园企业对网络信息服务质量和容量的要求。

1.光纤宽带网
部署光纤宽带网络,实现光纤入企、千兆接入,企业平均接入带宽达到100Mbps,提供高速、安全、优质的宽带网络服务。

园区驻地网的管路、线缆、桥架系统建设应符合GB50373-2006和GB50374-2006、GB/T50311-2007、QB/T 1453-2003(2009)的规定,符合网络接入的技术与安全要求、保留一定余量并预留相关数据接口。

2.移动通信和无线局域网
园区的移动通信覆盖系统规划应满足移动通信信号在园区室外、办公区域和室内公共区域等全覆盖的要求,采用多网合路的方式进行移动通信室内分布系统的规划、设计。

根据用户需求和从提高园区服务品质要求出发,规划园区的无线局域网覆盖系统,园区公共区域和主要办公楼宇无线网络热点全覆盖。

园区应配合电信运营商建设和优化移动通信网络。

其建设应符合YD/T 5120-2005、YD5191-2009、DG/TJ08-1105-2010的规定。

园区的无线局域网建设应符合DB31/T370.2-2006的规定。

应基于同一个无线网络,采用多SSID方案,为各运营商分配独立的服务集标识(SSID),并预留园区管理所需的服务集标识;应通过VLAN划分接入到不同运营商的宽带网络。

3.园区通信机房
区分园区不同的功能区域,并结合智慧昆明总体规划,进行通信机房布局规划;满足用户接入、汇聚和转接服务的需求;适当预留通信机房面积,满足各运营商对设备安装和维护的要求。

园区的通信机房、数据机房、安防控制机房(园区集中监控机房和区域弱电管理机房)、区域内有线电视前端设备机房等的建设,应符合GB50174-2008的规定,楼层设备间布局应满足机柜数量和维护需要,并预留可扩展的面积。

3.2 智慧园区云计算中心
云主机
以租代建,节省投资——基本的会议、统一通信、呼叫中心等通信类,业务成本高,租用服务降低成本。

软件服务,即开即用——无需安装、调测软硬件,直接申请开通软件服务,质量稳定,操作方便,菜单式服务,根据需要自由选择。

方便省心,免维护——无需专门的维护人员,硬件和应用系统由运营商在云端集中维护,应用集中在云端,终端功能相对简单,免维护。

云存储
按需使用,弹性扩展——应用系统的业务量增长时,系统动态分配服务器、存储等计算资源实现自动扩容无需升级改造,不破坏系统数据。

云管理平台承载云应用
增强管道黏性——通过云平台托管园区业务,从管道经营走向数据经营。

拓展业务收入—依托云技术,聚合优质应用,实现业务增值云管理平台
提升园区形象—降低园区进驻成本,提升园区服务形象
夯实基础—通过数据集中,实现数据共享,为多业务融合实现数据基础
增加黏性—由政策黏性、管道黏性转向数据黏性、业务黏性、服务黏性
云IDC、桌面云
数据的集中处理,是园区智慧的基础;云IDC是承载园区业务的天然载体桌面云技术帮助园区实现应用的快速部署,有效提升服务质量与服务形象,统一通信、即时消息、移动办公、邮件,无需担心机密文档外泄,如图:
桌面云是将园区管理业务和企业非核心办公业务可以部署在数据中心虚拟机上,支持瘦终端或者PC+软终端,通过网络访问数据中心的虚拟机,本地不保留任何数据,用户只有鉴权通过(如帐号/密码),才可以访问虚拟机及应用桌面云优势
——移动终端随时随地接入办公桌面
——为企业信息资产安全护航
——为企业业务持续发展提供可靠服务
——打造绿色办公环境,降低入住成本
云计算中心的应用
混合云的部署方式:企业办公类公共业务部署在运营商侧的云数据中心;园区管理类业务部署在园区侧的云数据中心
在线运营模式:企业通过云业务管理平台自助申请云计算资源,云主机、云存储。

实现业务自助申请和自助上线功能。

3.3 信息化系统建设
智慧园区园区信息化管理中心应集中园区通信管理、信息化应用、信息化服务等功能。

3.3.1通信管理类
先对园区的通信、数据管理、安防等各类机房、信息化服务和运维管理的办公区域,以及园区信息化培训、会展及远程会议中心等其他服务设施,确定园区信息管理中心的相关功能和要求;依据园区的产业特点和规模,确定信息化管理中心各功能区域的布局;除办公区域和其他服务设施以外,应采取集中布设,以便于管网的合理布局。

再依据区域内产业特点和规模,构建园区数据机房或者在运营商租用IDC 机房,提供主机托管、整机租赁、虚拟主机、网络存储、软件租用等IT云服务,为园区综合信息管理和园区信息化服务提供支撑环境。

还应根据区域内的产业特点和规模,构建安防控制机房,用于园区安防、弱电以及消防的集中监控。

对于分期建设的大型园区,应对园区集中管理的安防控制机房,以及各分区管理的安
防控制机房进行规划,安防控制机房应位于建筑物的底层。

3.3.2园区信息化应用类
园区应结合智慧化规划,规划应用支撑系统。

总体架构应保障系统与系统间的交互性与开放性,达到跨操作系统、数据库以及应用软件的三跨能力。

在不需要修改智能感知层和园区应用服务软件等系统架构和数据结构的条件下,在用户界面、应用系统、业务流程、数据等多层次实现集成。

包括六大功能模块。

1.应用门户集成
统一用户权限管理、统一信息发布、统一搜索引擎等。

应符合以下要求:提供对多种客户端设备的支持;提供与底层认证服务、授权服务、加密服务、签名服务等的调用;提供对于应用服务、业务流程、信息资源的整合,以及对于服务元数据、流程元数据、信息元数据的搜索功能。

实现园区内各信息系统、内部系统门户、对外信息系统的统一门户管理。

2.应用服务集成
统一消息服务、统一日志服务等。

应符合以下要求:
能按需要提供不同程度的应用功能的封装,以适应不同规模、不同耦合程度、不同效率要求的应用集成需要。

根据园区自动化控制需要,采用统一格式接口描述构件,实现园区内安防、智能卡、楼宇自控等数据采集智能感知层的应用集成。

根据园区运营管理的需要,采用总线的基础架构,实现智能抄表系统、能源管理系统、环境监控系统、智能交通系统等园区管理系统的信息交互。

满足园区应用服务的功能封装,以及不同园区信息化服务的需要。

3.业务流程集成
统一工作流引擎等。

应符合以下要求:
提供动态监控和可视化与互动功能;可实现常规业务流程的定制要求,并能提供相关的工具组件,支撑常规流程的设计、调试、部署、变更等功能。

4.信息资源集成
内部数据传输和交换、统一数据存储等。

应符合以下要求:
支持多类型的数据源转换与连接,包括关系数据库等结构化数据、以及XML 文档等非结构化的数据,在这些数据源的基础上建立统一的数据视图,提供对信息资源的透明访问;以及数据共享、数据复制与数据迁移。

根据园区的管理和业务发展需求,构建建筑能耗数据库、交通信息数据库、会展数据库、环境信息数据库、公众服务类数据库、规划管理类数据库、基础地理信息类数据库、商务数据库、政务管理类数据库等。

5.外部接口
统一开发接口等。

应符合以下要求:
提供各个层次面向外部的标准化交互接口,包括消息传递的格式、传输协议和位置等。

外部接口应实现技术中立,可选用XML、JCA、Web Service、BPEL4WS、XPDL等主流技术。

根据园区业务、行政管理等需求,提供给相关政府、银行、供应商等外部系统交互接口。

6.安全保护
统一安全服务。

应符合以下要求:
建立完整的安全架构,其中包括物理安全、网络安全、应用安全、安全管理等各个方面的安全要求;提供统一监管服务管理,基于应用日志和系统日志等提供应用安全服务;提供统一安全机制管理,可以支持CA、数字签名、电子印章等多种安全措施,并可以与统一身份认证相结合。

3.3.3智慧园区公共服务类
1.公共信息服务
主要功能宜包括:动态信息发布(如相关信息、新闻、动态,以及产业政策动向等);业务办理信息咨询(如各项财税政策、法规、园区服务及发展趋势、公共事业办理、公用设施受理等信息咨询);网上报修受理(如用户对各项公共服务报修的在线受理、受理进度实时跟踪);信息服务在线订购(如用户在线对提供的各项有偿服务进行选择与订购、在线交易、网上支付);公共服务资源预定(如会议室等公共服务资源在线预定服务);投诉建议受理(如用户在线对服务提出建议意见和投诉、投诉处理进程实时查询)。

园区的信息发布系统建设应符合GB/T 50314-2006,在园区主出入口配置信息发布的显示屏,在主要建筑物一层大厅内设置触摸屏,进行信息导引多媒体查询;既可实现所有终端播放内容的统一,也可通过单点管理实现各信息发布点信息的单独性。

2.电子商务服务
主要包括:用户登录;交易管理;支付管理;会员管理等。

3.智慧物流服务
主要功能宜包括:仓储和库存管理;入库管理和出库管理;货物出入园区管理;物流车辆人员管理;智能补货调度等。

4.电子政务服务
应与全市金宏系统对接,主要功能宜包括:园区行政审批;企业电子税务;建设工程市场管理与政务管理;金宏系统接口等。

5.广播电视服务
园区的有线电视及卫星电视系统建设,应符合GB/T 50314-2006中3.3.8和3.3.9的规定。

根据各类建筑内部的功能需要配置电视终端,在宿舍楼内每个房间预留有线电视终端,在餐厅、咖啡茶座等公共休闲场所配置电视终端。

园区的紧急广播系统应符合GB/T 50314-2006,其中消防应急广播系统设计应符合JGJ 16-2008的规定;在园区公共区域和智能建筑中布设扬声器,并与消防报警系统实现联动运行。

6.智能会展服务
智能会展系统建设宜在会展中心参展摊位布置RFID标签和智能终端,实现快速信息采集与验证,拓展展品信息推送渠道。

7.会议服务
会议服务系统建设应符合GB/T 50314-2006中3.3.11的规定。

应按不同的会议场所配置相应的会议系统设备,其中对大型会议中心应配置同声传译系统,在专业会议机房应配置远程电视会议接入系统。

对于会议室数量较多的会议中心,可配置会议室集中管理设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