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华县梅里坑钼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探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华县梅里坑钼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探讨

[摘要]研究了五华县梅里坑钼多金属矿的地质特征,对钼多金属矿的特征及构造进行了阐述,并对其变化进行了研究。钼多金属矿的产生会伴随有一些矿物,这都是我们找矿的有利依据及方法。

[关键词]钼多金属矿地质特征找矿

[中图分类号] P62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 (2015)-5-31-2

1引言

五华县梅里坑钼多金属矿区位于广东省五华县贵人嶂――桃君前一带,为一个石英脉型钼矿床。

2区域地质特征

2.1勘查区大地构造位置位于华南褶皱系,粤北、粤东北-粤中坳陷带,永梅-惠阳拗陷永梅凹陷断束之上,白垩、第三纪断陷盆地构造运动形成的五华盆地西南部外侧,处于北东走向的五华-深圳断裂、紫金-博罗断裂之间。

2.2区域上处于燕山期构造阶段,属一向斜盆地的高基坪群底部同时覆盖于蓝塘群不同层位之上,呈不整合接触。而穿过矿区的杨塘髻背斜轴南起杨塘髻向北经上村、甘?f尾、走马岗至杨枚坑一带,主要由蓝塘群下亚群构成,两翼保存

不全,或被花岗岩侵入,或被断层断失,此背斜构造内部之次级褶皱很多,多数为北东向或者北北西向。

2.3矿区内主要为北东向的梅里坑断层为主,并且花岗岩窿起时形成花岗岩岩墙亦呈北东向展布。区域上钨、钼、铁矿在多处产出,各矿区矿化条件及矿石品位都非常良好。

3矿床地质特征

3.1地层

区域背景内分布的地层有侏罗系下统蓝塘群、第四系等,由老到新分述如下:

3.1.1蓝塘群(J1ln)

上亚群(J1lnc):分布于吉岭湾、蓝坑口一带,主要由一厚层灰白色长石石英砂岩开始,向上为一套紫红色的页岩和杂色砂岩所成。

中亚群(J1lnb):分布于小都圩一带,此亚群主要系中粒、细粒含白云母长石(或不含长石)石英砂岩夹页岩或粉砂质泥质页岩与砂岩互层。

下亚群(J1lna):分布于杨塘髻背斜轴部位,主要由黑色炭质页岩、灰黑色炭质页岩、灰黑色粉砂泥质页岩(具条带构造)构成,并夹有砂岩层。

3.1.2第四系(Qaal)

主要分布于水口圩西的梅江两岸,成分为褐黄色的泥砂砾层。砾石为砂岩,为半滚圆的等轴和扁圆状,大小1-3cm,

分选性不好,与下伏基岩之接触不平

3.2构造

3.2.1褶皱

周江向斜:向斜轴被发育于蓝坑口附近之北西向断层错开,西部往北错,而南部则向南移。向斜轴走向为北东东-南西西,枢纽西南部向北东东倾伏,而于东部樟树窝附近又拱起,与西北翼的杨塘髻北斜相邻,倾向一般南南东,东南翼因断层关系与高基坪群火山岩及次火山岩接触而发育不全。

杨塘髻背斜:与周江向斜毗邻,北斜轴向与周江向斜一致。南起杨塘髻向北经上村、甘?f尾、走马岗至杨枚坑后伏于第四构造阶段南雄群之下,全长26公里,由蓝塘群下亚群构成。其东南翼即为周江向斜之西北翼,倾向南东至南南东,西翼保存不全,或被花岗岩侵入,或被断层断失,就沿保留部分来看倾向在杨塘髻至上村一带为北西,而于走马岗至杨枚一带则北北西,倾角30o-60o。北背斜构造内部之次级褶皱亦很多,其性质及规模同于周江向斜。

3.2.2断裂

西侧基本属五华-深圳断裂带影响范围,主要构造属燕山期运动产物,加之由于后期喜山期构造叠加干扰,断裂构造显得较复杂,但总的北东向断裂占着主导地位。

北西-南东向及北北西-南南东向断裂

蓝坑口断裂:位于区域西部,发育于蓝塘群岩层中,长14Km,北端被花岗岩所侵入,南端则被一近东西向断裂所切失,断裂延伸方向340°-160°,西盘相对南移。水平断距2Km。未见断层面及破碎现象,断层性质不明,晚于早侏罗世,属于燕山构造运动阶段产物。

北东-南西向断裂

五华大断层:东起水口圩南,向西南经黄沙、高车头、两口塘、苏芋坪、半坑一直向西南延伸,断层面一般倾向北西(300°-320°),只是在最东北段之局部地方转向北倾,倾向一般25°-40°。断层南段为高基坪群酸性火山岩(局部为蓝塘群砂页岩),为一正断层,断距3000m以上。

4岩浆岩

4.1燕山三期侵入岩(γy3)

产于图幅内外北东、西、南西以及北西外侧大部区域,侵入于侏罗系蓝塘群及高机坪群,岩石为中粗粒角闪石黑云母花岗岩及各种粒度的黑云母花岗岩,所构成成岩体大小不一。中心相(内部相)为中粗粒黑云母花岗岩,过度相为中粒黑云母花岗岩,在某些岩体边部发育着很窄的细粒花岗岩。

4.2脉岩

图幅区内外北西部分可见细粒花岗岩岩脉或岩珠,一般离接触带不远,未见一定的分布规律,岩石为浅灰色,均粒。

在图幅外南侧还存一条北东向展布的石英斑岩,明显受北东向的构造控制影响。

5矿体特征

通过前期工作,在勘查区内中粗粒黑云母花岗岩中发现十条含钼石英矿化脉(点),其中7条钼矿体,呈脉状,形状明显受后期断裂构造影响。7条钼矿体由东向西依此编号为1、2、3、4、5、6、7号,7条矿体的围岩均为黑云母花岗岩,其他矿化点在主要分布在工作区东北部。据现有勘查工程,对矿体控制程度不够,延深和延长情况未能控制。已知每条矿体现有特征分述如下:

1号矿体:地表出露脉体宽60cm(石英脉宽38cm,两侧蚀变带宽22cm),沿走向出露约30m,产状较陡,倾向253°,倾角73°老窿控制长约4m,掌子面矿体仍存在。老窿刻槽样钼品位为0.42%,样长60 cm;地表露头刻槽采样钼品位为0.32%,样长55cm;加权平均品位为0.37%,坑道尚未揭露;

2号矿体:地表出露脉体长约40m,宽30cm(其中石英脉宽15cm,蚀变带宽15cm),倾向255°,倾角72°。地表露头刻槽样显示钼品位0.30%。

3号矿体:地表出露脉体长约22m,宽40cm(其中石英脉宽20cm,蚀变带宽20cm),倾向255°,倾角75°,见矿老窿控制沿脉长约52m,矿体最宽50cm,最窄处33cm,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