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鉴赏:水流花谢两无情——崔涂《春夕》赏析

合集下载

古代诗歌赏析崔涂《春夕旅怀》阅读练习及答案

古代诗歌赏析崔涂《春夕旅怀》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共9分)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15~16题春夕旅怀【唐】崔涂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

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

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

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①烟景有谁争?【注】五湖:春秋时越国大夫范蠡归隐之处。

这里是指诗人家乡浙江桐庐一带的大好山水。

15.下列对本诗内容与艺术手法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上句渲染了流水落花的暮春景象,下句写东风送我过楚城,表明春已逝去。

B.颔联扣紧“春夕”二字,写出梦中归乡之乐与醒后的孤单,抒发诗人凄楚之情。

C.颈联写诗人思乡念亲,忧心如焚,揽镜自照,白发满头,诗人愁苦,溢于言表。

D.尾联诗人赞家乡山水美景,有归隐之意,而上句又透露出诗人欲罢难休的苦闷。

16.本诗中诗人是如何抒发情感的?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杜牧在《阿房宫赋》中运用对比和夸张的手法,写出秦始皇大肆搜刮民脂民膏却任意挥霍的句子是:,?(2)“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是苏轼在词作中流露出的消极情绪,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也有这种消极情绪的流露:,。

(3)《虞美人》一词中,词人李煜遥望金陵进行想象,并传达出物是人非的无限怅恨与慨叹的词句是,。

15.A(不是东风送我过楚城,而是我送东风从楚城离去。

)16.①借景抒情。

颔联中三更时分月上枝头,子规啼鸣的凄清春夕图景,虽未明言思乡,一片乡情尽在景中。

②借典故抒情。

“水流花谢”化用李煜诗句“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暗含诗人凄凉之情;“蝴蝶梦”句化用庄周梦蝶的典故,表现出梦中归乡的快乐;“五湖”句暗用范蠡归隐的典故,含自己归隐之情。

(6分。

一点3分。

)17.(1)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2)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3)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一句1分。

多字、少字、错字、错句均不得分。

高中古代诗歌鉴赏:唐)崔涂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故园书动

高中古代诗歌鉴赏:唐)崔涂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故园书动

高中古代诗歌鉴赏 2019.11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春夕(唐)崔涂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

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

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

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①烟景有谁争?(注)①五湖:春秋时越国大夫范蠡的归隐之处。

这里诗人指他的家乡浙江桐庐一代的大好山水。

1.下列是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首联上句渲染了一片流水落花的暮春景象,深叹春光易逝,岁月无情;下句将代指春光的“东风”拟人化,不是东风送我还,而是我送春归去。

B.颔联进入正题,写“春夕”,写得极为精粹。

诗人造语新奇,对仗工整,韵律和谐,创造出一种曲折幽深的意境,不愧为传诵不衰的名句。

C.颈联写诗人长期不能回家,遥想故园,望眼欲穿,思乡念亲,忧心如焚,连年累月,无心翻书,揽镜自照,白发满头。

诗人内心愁苦,溢于言表。

D.本诗前四句重在对春夕情景的描绘,缘情写景,因景抒情,虽未明言思乡,而一片乡情跃然纸上;后四句重在抒情,感情真切,凄婉动人。

E. “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这两句是设问,意思是说,故乡五湖美好的风光,是没有人和我争夺的,假如我要回去,便能够回去。

是我自己不回去呀!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哪些复杂的情感?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1, 【答案】1.CE2.漂泊异乡有家难归的痛苦心情;对社会动荡、家书经年断绝的担忧之情;仕途坎坷、华年易逝的自伤之情;渴望归隐的迫切心情。

【解析】1.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下列是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这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

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考生解答时首先要注意了解作者身世经历及本诗词的写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然后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初中语文 古诗文赏析 水流花谢两无情""崔涂《春夕》赏析(附译文)

初中语文 古诗文赏析 水流花谢两无情""崔涂《春夕》赏析(附译文)

水流花谢两无情——崔涂《春夕》赏析【附译文】春夕崔涂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

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

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

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注释】⑴《全唐诗》此诗题下注:一本下有"旅怀"二字。

⑵楚城:指湖北、湖南一带的城市,泛指旅途经过的楚地,作者另有《湘中秋怀迂客》《夷陵夜泊》等诗。

首二句感时,慨叹春光易逝。

⑶胡蝶:即蝴蝶。

胡蝶梦:意即往事如梦。

语出《庄子·内篇·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

"⑷子规:一作"杜鹃",其鸣声凄切。

上句写思家,下句写春夕。

子规(即杜鹃)夜啼切"春夕",与"家万里"联系。

⑸动:动辄、每每之意。

经:一作"多".绝:一作"别".⑹华发:白发。

唯:一作"移".满镜:一作"两鬓".⑺五湖:春秋时,范蠡佐越王勾践成就霸业之后,辞宫,乘扁舟泛五湖而去。

这两句说:我现在还没有归去,我要归去就可以归去,故乡的五湖风景是没有人来和我争夺的。

言外之意:既然如此为什么还留滞他乡呢?有自嘲意。

【译文】水不停地流走,花儿不断地凋零,这是多么无情啊。

正是这无情的时节,我送着最后一缕春风吹过了楚城。

在睡梦中梦见了万里之外的家乡,醒来时正值夜里三更时分,杜鹃在树枝上凄厉地啼叫。

家乡的来信动辄几年都收不到,春天万物萌生,镜中的我却已是满头白发了。

我现在是因为自己抱负未展而不愿归去,我要归去时自然就归去了,故乡五湖的风景是没有人来和我争抢的。

【赏析】《春夕》是唐代诗人崔涂旅居湘鄂时所作的羁旅诗。

此诗用清丽的语言、工整的格律,把暮春之夜时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写得深婉感人,极富诗意,反映了诗人羁旅生涯中浓烈的苦闷情绪。

全诗意象朦胧,意境深婉,格调沉郁。

崔涂,字礼山。

《春夕》(崔涂)评析

《春夕》(崔涂)评析

《春夕》(崔涂)评析原文:《春夕》崔涂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

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

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

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评析:晚唐时期,社会动荡不安,人民颠沛流离,生活不得安宁。

在晚唐诗人中,崔涂以其凄婉动人的风格,写作了大量羁愁别恨之作,伤悼乱离。

他的《春夕》就是一首思乡之作,是诗人旅居湘、鄂时所作。

诗人一落笔即以饱蘸深情的笔墨描绘了一幅残春景色:春水远去,春花凋零。

“水流花谢”本无所谓感情,但诗人因乡思以有情的眼光看待这种现象,就觉得它是无情的。

这里,“水流花谢”是眼前所见,而“两无情”则是当时心中所感。

说无情,正是为了烘托诗人的思乡之情。

由于诗人思乡之情很强烈,对自己在异地度过春天深感悲切,故而说“送尽东风过楚城”。

“楚城”泛指湘鄂一带。

“送尽东风”表示度过了春天,传达出诗人对久客异地的伤感之情。

季节的转换本来容易引起人们感情的波动,更何况长久羁留他乡。

由在异乡送春归而牵动的思乡之情是这首诗的基调。

“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

”这一联情致婉美,对仗工整,韵律谐畅,是历来传诵不衰的名句。

这两句说,诗人在梦中回到了万里之外的故乡;但梦醒后发现自己仍然客居异地,而且此时正夜阑人静,月华如水,子规哀啼。

此联一乐一悲,相互映衬,构成了一种凄清、愁惨的氛围,令人黯然神伤!诗人因思乡而成梦,用梦回故乡来突出思乡之情。

诗的前四句以景写情,虽然诗人没有直接点出思乡,但思乡之情却跃然纸上。

后四句则直抒思乡衷曲,感情真切,凄婉动人。

崔涂身处晚唐乱离之世,又久客巴、蜀、湘、鄂、秦、陇等地,他曾在《除夕有怀》中自称是“孤独异乡人”。

他在异乡,生计无着,有志难骋,种种悲痛苦闷不时袭上心头。

“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

”这一联既包涵着当时的时代特征,也有诗人个人的经历,体现着诗人愁家忧国的情怀。

这一联赋予乡思以更深的内涵,使这首诗具有了一定的社会意义。

末一联中的“五湖烟水”暗用范蠡助勾践灭吴后,泛舟太湖归隐的故事。

有关描写思乡的诗句精选

有关描写思乡的诗句精选

有关描写思乡的诗句精选 【关键词】 诗词 名句,抒情,思乡,梦,子规 【名句】 胡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

【出处】 唐?崔涂《春夕》 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

胡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

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

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

【译注】 在睡梦中,梦见了万里之外的家乡,醒来时,正值夜里三更时分,杜鹃在树 枝上凄厉地啼叫。

① 胡蝶:即蝴蝶。

胡蝶梦:意即往事如梦。

语出《庄子?内篇?齐物论》: “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

” ② 子规:一作“杜鹃”,其鸣声凄切。

上句写思家,下句写春夕。

子规(即 杜鹃)夜啼切“春夕”,与“家万里”联系。

【说明】 崔涂曾久在巴、蜀、湘、鄂、秦、陇等地为客,自称是“孤独异乡人”。

《春 夕》是他旅居湘鄂时所作。

此诗用清丽的语言、工整的格律,把暮春之夜时诗人 对家乡的思念写得深婉感人, 极富诗意, 反映了诗人羁旅生涯中浓烈的苦闷情绪。

全诗意象朦胧,意境深婉,格调沉郁。

【赏析】 这是一首通过描写暮春时节景色,抒发作者思念家乡,孤独凄凉;感慨时光 易逝, 岁月无情的七律。

诗的首联就渲染出一片暮春氛围: 落花飘零, 流水无情,东风送春归去。

“送”字表达了诗人凄楚的情怀,由送春而牵动的思乡之情,已 流露笔端。

更多描写思乡的古诗 词名句请关注“” “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两句,正式描写作者思乡的情景。

上 句借用庄周梦蝶的典故,来写乡梦的虚无。

庄周梦见自己变成蝴蝶,蹁跹于花丛 间,梦醒后不知是庄周梦中变成蝴蝶,还是蝴蝶梦中变成庄周。

这里泛指梦境。

是说诗人从“蝴蝶梦”中获得片刻的回乡之乐, 但梦醒以后, 发现自己仍然是异 乡之人,就越发地空虚、失望,思乡之情难耐。

下句是子规啼血的典故,可能是 实写也可能是虚写,总之进一步烘托环境的凄凉。

作者夜梦醒来正是三更时分, 树枝上的杜鹃鸟正叫着“不如归去”,真是“一叫一回肠一断”。

《春夕———[唐]崔涂》—阅读题答案

《春夕———[唐]崔涂》—阅读题答案

《春夕———[唐]崔涂》—阅读题答案阅读下面的古诗,然后回答2122问题。

〔7分〕春夕 [唐]崔涂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

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

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

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①烟景有谁争?【注】①五湖:春秋时越国大夫范蠡的归隐之处。

这里诗人指他的家乡浙江桐庐一代的大好山水。

21.简析首联中送字在诗中的作用。

〔3分〕〔▲〕22.尾联中自是不归归便得一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4分〕〔▲〕参考答案:21.①首联中的送字表达了诗人凄楚的情怀。

②由送春而牵动的思乡之情,覆盖全篇。

诗人把春光〔东风〕拟人化了,依依为其送别。

③诗人面对着春水远流、春花凋谢的暮春景色,感叹春光易逝,岁月无情,触景伤怀,更加思念家乡。

〔每点1分〕22. ①自是不归归便得一语,是无可奈何的难过语,深刻地传达出仕途坎坷、孤独飘落的诗人在政治上走投无路、欲做不能而又欲罢难休的苦闷彷徨的思想感情。

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悲愁痛楚之情。

③此外,从暗用五湖典故看,归字,除了归乡之意,还含有归隐田园之意,一语双关。

〔①②1分③2分〕注:五湖,指春秋越国大夫范蠡隐居的太湖,这里指崔涂的家乡富春江一带。

《春夕》是旅居湘鄂时所作。

〔1〕请谈谈首联在全诗中的作用。

〔3分〕〔2〕颔联用了什么典故?此外,颔联还有哪些值得称道的表达特色?〔3分〕〔3〕概述全诗表达了那些情思?〔4分〕参考答案:9〔1〕渲染出一片暮春景色:春水远流,春花凋谢;点明在异乡送春归的诗人形象〔点明春归季节我身在异乡〕;引起下文诗人凄楚的情怀的抒发。

〔每点1分〕〔2〕分析:典故:庄周梦蝶〔或:杜鹃啼血〕〔1分〕虚实结合:上句巧写梦境,由于游子日有所思,夜间便结想成梦,梦见自己回到了万里之外的家园。

下句实写梦醒以后,发觉自己照旧孤眠异乡,只有子规月相伴。

烘托渲染〔视听结合〕:子规啼与三更月,一声一色,构成一片清冷、凄凉、愁惨的气氛,令人触目伤怀。

〔留意,视听结合分析时不能将蝴蝶一句作为视觉描写〕曲折层递:十四个字写出了三层意思:由思乡而入梦,梦醒而更思乡,子规啼唤,愁上加愁,这三层愁情,一层比一层深。

读一首诗崔涂《春夕》,春暮思家,一片愁情还自遣

读一首诗崔涂《春夕》,春暮思家,一片愁情还自遣

读一首诗崔涂《春夕》,春暮思家,一片愁情还自遣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

胡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

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

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

——唐代:崔涂《春夕》漂流在外,逢着春尽,伤春思家,古今情怀相似。

春暮之景,无非悲凄,落花流水,子规啼血,前人诗文中已经写过不知几千万遍。

春尽之情思,也都在一个可数的象限之内:伤感漂泊,思归怀人;感慨光阴之速,美好消逝;人生老去,功名未立。

千万篇诗文,都也大同小异。

然而后来的诗人,并没有因为前人写过而搁笔。

心中的情感激发时,吟咏他人的诗句是不能表达得尽。

他人的诗文读来或许能产生情感共鸣,然而终究不是内心所涌出,虽无龃龉,终不能完全吻合。

必须要搜罗出自己的词句,表达那一刻的情感,才能尽现。

崔涂《春夕》诗,写春尽思家,情固真实,只是未能感人。

大概是因为在文字上下了太多功夫,反而是淡漠了情感。

表达情感的诗,文字只能为辅,情才为主。

情到至深处,则眼前景致,脑中情思,任随调遣,文字纷纷附来,自然浑成,不知所以,可以惊天地,泣鬼神。

读他的这首诗,则不是那样,只能理解他的感情,而不能触动自己的内心,产生共鸣。

除了尾联“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一反前面愁思之调,显露自嘲自遣之意,读来感觉真挚可喜。

“胡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这一联被称作警句,广为传颂,历来为人赞赏。

对仗工整,意象恰当,必然是费了一番功夫才想出。

然而也有一些人,认为这联太俗,可能事因为用巧太过,意义又很显白,流于肤浅,没有余味。

也只能赏其工整,此外再没有可以探究的。

春夕(崔涂作品)原文、翻译及赏析

春夕(崔涂作品)原文、翻译及赏析

春夕唐代:崔涂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

胡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

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

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

标签写景、思乡、春天译文水不停地流走,花儿不断地凋零,这是多么无情啊。

正是这无情的时节,我送着最后一缕春风吹过了楚城。

在睡梦中梦见了万里之外的家乡,醒来时正值夜里三更时分,杜鹃在树枝上凄厉地啼叫。

家乡的来信动辄几年都收不到,春天万物萌生,镜中的我却已是满头白发了。

我现在是因为自己抱负未展而不愿归去,我要归去时自然就归去了,故乡五湖的风景是没有人来和我争抢的。

注释楚城:指湖北、湖南一带的城市,泛指旅途经过的楚地。

胡蝶:即蝴蝶。

胡蝶梦:意即往事如梦。

子规:一作“杜鹃”,其鸣声凄切。

动:动辄、每每之意。

经:一作“多”。

绝:一作“别”。

华发:白发。

唯:一作“移”。

满镜:一作“两鬓”。

五湖:春秋时,范蠡佐越王勾践成就霸业之后,辞宫,乘扁舟泛五湖而去。

赏析此诗载于《全唐诗》卷六百七十九。

诗一起笔,就渲染出一片暮春景色:春水远流,春花凋谢。

流水落花春去也——诗人深深感叹春光易逝,岁月无情。

诗第二句“送尽东风过楚城”更加感伤。

诗人把春光(“东风”)拟人化了,依依为她送别。

这里,不是春风他送我回故乡,而是他在异乡送春归。

这一“送”字表达了诗人凄楚的情怀。

诗人面对着落红满地、柳絮漫天的残春景物,不可能不更加思念故乡。

由送春而牵动的思乡之情,笼罩全篇。

以下句句写的是思乡衷曲。

“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

”这一联进入正题,写“春夕”,写得极为精粹,是传诵的名句。

诗人运用了新奇的造语,对仗工整,韵律和谐,创造出一种曲折幽深的情境。

上句巧写梦境。

由于游子日有所思,夜间便结想成梦,梦见自己回到了万里之外的家园。

然而,这只不过象庄周梦见自己变成蝴蝶,翩翩飞舞于花间,虽然有趣,毕竟虚幻而短暂,醒来之后,蝴蝶还是蝴蝶,庄周还是庄周。

游子从“蝴蝶梦”中获得片刻的回乡之乐,但梦醒以后,发现自己依旧孤眠异乡,家园依旧远隔万里,岂不更加空虚、失望,更加触动思乡之情。

春夕旅怀 崔涂

春夕旅怀    崔涂

• 诗意欣赏: • 诗中第一句作者借一去不复返的流水暗示自己的 时光流逝,而自己却客居异乡为东风送别,令人 伤感 。 • 第二句中,作者梦回故乡,本是十分高兴,但被 鸟儿吵醒才发现是一场梦。梦显出了作者的思乡 之胜,醒后的清冷更显示出了诗人的失落。
• 第三句中,作者身在异乡,但家书却长年断绝。 可见作者的思乡之苦。取镜欲照却见两鬓白发生, 于是又为自己的年华流逝烦恼。真是苦不堪言! • 第四句中,作者暗用五湖典故,这里的“归”字 便具有了双重含义,即含归隐田园。也有暗自嘲 讽自己为了五湖的风景而滞留他乡的可笑,表达 了作者的苦恼与无奈。
• 我长期不能回家,连家信也动不动长年断绝,音 讯杳然,我怎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不望眼欲穿,忧心如焚呢!故乡 五湖美好的风光,是没有人和我争夺的,假如我 要回去,便能够回去。是我自己不回去呀!
春夕旅怀
崔涂
• 原文: • 春夕旅怀 • 唐.崔涂 • 水流花谢两无情, 送尽东风过楚城。 • 蝴蝶梦中家万里, 杜鹃枝上月三更。 • 故园书动经年绝, 华发春唯两鬓生。 • 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
• • • • • •
字词解释: ①春夕:暮春 ②旅怀:旅途的思念 ③花谢:晚春时节花朵萎谢。 ④楚城:泛指湖南、湖北一带的古代楚国地区。 ⑤蝴蝶梦:《庄子.齐物论》记载,战国时的庄周曾梦见 自己变为蝴蝶,后来便用蝴蝶梦泛指梦境。 • ⑥杜鹃:杜鹃鸟 • ⑦故园书:家信。动:动辄。经年:经过一年以上的时间。 • ⑧华发:白发。
• 诗意描述: • 春水远流,春花凋谢,不是春风送我回故乡,而 是我在异乡送春归。孤独一人,寻亲友却没有一 人在我身边。日有所思,夜间便结想成梦,梦见 自己回到了万里之外的家园。然而,这只不过象 庄周梦见自己变成蝴蝶,翩翩飞舞于花间,虽然 有趣,毕竟虚幻而短暂,醒来之后,蝴蝶还是蝴 蝶,庄周还是庄周。但我梦醒以后,发现自己依 旧孤眠异乡,家园依旧远隔万里,岂不更加空虚、 失望,

崔涂《春夕》——归 乡 还 是 漂 泊

崔涂《春夕》——归 乡 还 是 漂 泊

归乡还是漂泊春夕崔涂[注]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

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

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

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注]崔涂:曾久在巴、蜀、湘、鄂、秦、陇等地为客,自称是“孤独异乡人”。

【多学一点•积素养】1、典故①蝴蝶:出自“庄生晓梦迷蝴蝶”,指梦境的美妙快乐。

②五湖:春秋时,范蠡功成身退,乘扁舟泛五湖而去。

诗中指诗人家乡浙江桐庐一带的大好山水。

2、重点意象:子规子规:杜鹃鸟的别名,又名蜀魄、蜀魂、催归。

子规啼血典出《蜀王本纪》,言望帝禅位后化为杜鹃鸟,至春则啼,滴血则为杜鹃花,其声声啼叫是对恋人的呼唤,常用以形容哀痛之极;另传说古代蜀国王杜宇死后变为一只杜鹃鸟,每年春季,杜鹃鸟叫唤人们“快快布谷!”啼得流出了血,这些血染红了漫山的杜鹃花。

这便是成语“子规啼血”的来历。

古往今来有关“子规啼血”的歌谣、诗词数不胜数。

【多练一点•胜选择】(判断正误)1、诗的首联渲染一片暮春景物:春水远流,春花凋谢,点明时令与诗人的行动,引起下文诗人凄楚情怀的抒发。

( )2、颔联运用了虚实结合和对比手法,“蝴蝶梦”与“家万里”,一实一虚;“蝴蝶梦”与“子规枝”,一乐一悲,形成对比。

( )3、“蝴蝶”两句进入正题,写“春夕”,诗人运用了新奇的造语,对仗工整,韵律和谐,创造出一种曲折幽深的情境。

( )4、“故园”两句写诗人长期不能回家,连家信也动不动长年断绝,音讯杳然,他怎能不望眼欲穿,忧心如焚呢!“唯”字突出了他的内心愁苦之深。

( )5、“自是不归归便得”一句,表达了诗人想“归”而不能“归”的无奈。

( )6、“五湖烟景有谁争”句中化用范蠡携西施归隐五湖的典故,可知“归”字含有归隐田园之意。

( )7、这首诗情切境深,风格清新。

诗的前四句描绘暮春之夕的特定情景,后四句直抒胸臆,感情真切,凄婉动人。

尾联自慰自嘲,墨中藏意,饶有情味。

( )【多想一点•重思维】除了用典,颔联还有哪些值得称道的表达特色(1)虚实结合:上句巧写梦境,由于游子日有所思,夜间便结想成梦,梦见自己回到了万里之外的家园。

崔涂《春夕旅怀》阅读练习及答案

崔涂《春夕旅怀》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边这首唐诗,达成14—— 15 题。

春夕旅怀崔涂①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

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

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

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 注] ①崔涂:平生飘泊,自称是“孤单他村夫”,此诗是诗人旅居湘鄂的时候写的。

②五湖:春秋时越国医生范蠡的归隐之处。

这里诗人指他的家乡浙江桐庐一代的大好山川。

14.以下对这首诗的剖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 分)()A.首联上句描述了一片流水落花的暮春色象:下句将代指春色的“东风”拟人化,写我恋恋不舍送春回去。

B.颔联第二句运用了视听联合的手法,子规叫声与三更月色,一声一色,组成一片冷清、悲凉、愁惨的氛围,令人触目伤怀。

C.颈联“故园书动”写自己长远在外,因此家中的书向来没有被翻动过,充满零落之意。

D.尾联运用反问的手法,话中有话是:我要回去自然就回去了,故乡五湖美好的风光是没有人和我抢夺的,这样为什么还留滞他乡呢?15.本诗包含了诗人哪些感情?请联合诗句简要剖析。

(6分)【答案】 14.C15.( 6 分)①春色易逝、伤春之情:春水远流,春花凋零,诗人送春归,衬着了一片暮春色色,表达作者的伤春情怀,叹息春色易逝,光阴无情。

②羁旅思乡之情:借“蝴蝶梦” 、“子规”、“月三更”等意象及梦中之景表达了游子孤身流浪他乡的思乡之情。

③宦途崎岖、孤独飘零之苦:“自是不归归便得”是无奈悲伤语,传达出诗人愁闷彷徨、悲愁难过之情。

④年光老去之悲:自己“华发”“满镜”。

⑤归隐田园之意:从暗用五湖的典故能够看出。

【分析】14.试题剖析:题干要求选出“以下对这首诗的剖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这属于综合考察题,考察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感情的掌握。

C 项,“因此家中的书向来没有被翻动过”错误,选项误解诗歌的意思,“故园书动经年绝”,“动”是“动辄”之意,“书”是“书信”之意,这句诗意思是“诗人长远不可以回家,连家书也动不动长年隔离”。

春夕诗歌阅读答案

春夕诗歌阅读答案

春夕诗歌阅读答案春夕诗歌阅读答案春夕崔涂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

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

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

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注:五湖,指春秋越国大夫范蠡隐居的太湖,这里指崔涂的家乡富春江一带。

《春夕》是旅居湘鄂时所作。

(1)请谈谈首联在全诗中的作用。

(3分)▲(2)颔联用了什么典故?此外,颔联还有哪些值得称道的表达特色?(3分)▲(3)概述全诗表达了那些情思?(4分)▲阅读答案:(1)渲染出一片暮春景色:春水远流,春花凋谢;点明在异乡送春归的诗人形象(点明春归时节我身在异乡);引起下文诗人凄楚的情怀的抒发。

(每点1分)(2)分析:典故:庄周梦蝶(或:杜鹃啼血)(1分)虚实结合:上句巧写梦境,由于游子日有所思,夜间便结想成梦,梦见自己回到了万里之外的家园。

下句实写梦醒以后,发现自己依旧孤眠异乡,只有子规月相伴。

烘托渲染(视听结合):子规啼与三更月,一声一色,构成一片清冷、凄凉、愁惨的气氛,令人触目伤怀。

(注意,视听结合分析时不能将蝴蝶一句作为视觉描写)曲折层递:十四个字写出了三层意思:由思乡而入梦,梦醒而更思乡,子规啼唤,愁上加愁,这三层愁情,一层比一层深。

(每点1分,写出两点即可。

)(3)分析:春逝之伤;思乡之苦;迟暮之悲(或对范蠡功成身退的羡慕);故园美好却欲归不得的矛盾。

(答出1点1分,2点2分,3点4分)修辞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4、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5、对比:强调了……突出了……6、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7、夸张:突出了……的本质特征8、对偶:句式整齐有节奏。

说明文阅读1.明确说明对象辨析说明对象可以:a.看文章题目;b.根据说明语段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

古诗春夕·水流花谢两无情翻译赏析

古诗春夕·水流花谢两无情翻译赏析

古诗春夕·水流花谢两无情翻译赏析《春夕·水流花谢两无情》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崔涂。

其古诗全文如下: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

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

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

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

【前言】《春夕》是唐代诗人崔涂旅居湘鄂时所作的羁旅诗。

此诗用清丽的语言、工整的格律,把暮春之夜时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写得深婉感人,极富诗意,反映了诗人羁旅生涯中浓烈的苦闷情绪。

全诗意象朦胧,意境深婉,格调沉郁。

【注释】⑴《全唐诗》此诗题下注:一本下有“旅怀”二字。

⑵楚城:指湖北、湖南一带的城市,泛指旅途经过的楚地,作者另有《湘中秋怀迂客》《夷陵夜泊》等诗。

首二句感时,慨叹春光易逝。

⑶胡蝶:即蝴蝶。

胡蝶梦:意即往事如梦。

语出《庄子·内篇·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

”⑷子规:一作“杜鹃”,其鸣声凄切。

上句写思家,下句写春夕。

子规(即杜鹃)夜啼切“春夕”,与“家万里”联系。

⑸动:动辄、每每之意。

经:一作“多”。

绝:一作“别”。

⑹华发:白发。

唯:一作“移”。

满镜:一作“两鬓”。

⑺五湖:春秋时,范蠡佐越王勾践成就霸业之后,辞宫,乘扁舟泛五湖而去【翻译】水不停地流走,花儿不断地凋零,这是多么无情啊。

正是这无情的时节,我送着最后一缕春风吹过了楚城。

在睡梦中梦见了万里之外的家乡,醒来时正值夜里三更时分,杜鹃在树枝上凄厉地啼叫。

家乡的来信动辄几年都收不到,春天万物萌生,镜中的我却已是满头白发了。

我现在是因为自己抱负未展而不愿归去,我要归去时自然就归去了,故乡五湖的风景是没有人来和我争抢的。

【鉴赏】诗一起笔,就渲染出一片暮春景色:春水远流,春花凋谢。

流水落花春去也——诗人深深感叹春光易逝,岁月无情。

诗第二句“送尽东风过楚城”更加感伤。

“楚城”,泛指湘鄂一带。

诗人把春光(“东风”)拟人化了,依依为她送别。

这里,不是春风他送我回故乡,而是他在异乡送春归。

春夕旅怀诗句解析

春夕旅怀诗句解析

春夕旅怀诗句解析
《春夕旅怀》是一首思乡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和旅途中的孤独,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和无奈。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解析:
1. “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

” 诗人感叹水流和花谢的无情,
春天即将过去,而自己还在异乡。

东风将春色送到了楚城,却将诗人留在了他乡。

这里诗人将春天拟人化,借东风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2. “故园归未得,不是不动情。

” 诗人无法回到家乡,并不是自己不愿意
回去,而是因为现实的无奈。

诗人用朴素的语言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同时也透露出对现实的不满和无奈。

3. “梦里分明见雁来,枕上忽闻波涛声。

” 诗人在梦中见到了南归的大雁,而在现实中却听到了波涛声。

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突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

4. “更被横风相送,直过巫峡到浔阳。

” 诗人感叹东风无情,将春天送到
了远方。

这里的“巫峡”和“浔阳”都是地名,通过这些地名的运用,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和对旅途的疲惫和无奈。

5. “自是不归归便得”诗人自嘲地表达了自己无法回到家乡的无奈和苦闷,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之情。

总的来说,《春夕旅怀》是一首思乡诗,通过对春天的描绘和对旅途中的孤独感受的表达,突出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和对现实的无奈和苦闷。

这首诗语言朴素自然,情感真挚动人,是唐代思乡诗中的佳作。

崔涂《春夕》阅读练习及答案

崔涂《春夕》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边这首唐诗,达成(1) ~ (2) 题。

(11 分 )春夕崔涂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

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

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

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注】五湖:春秋时越国医生范蠡归隐之处。

这里是指诗人家乡浙江桐庐一带的大好山川。

(1)以下是对本诗内容与艺术手法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A.首联上句衬着了一片流水落花的暮春色象,深叹春色易逝,光阴无情;下句将代指春色的“东风”拟人化,用东风送我经过楚城,表达了诗人凄楚的情怀。

B.颔联进入正题,写“春夕”,写得极为精髓。

诗人造语奇特,对仗工整,韵律和睦,创建出一种波折幽静的意境,不愧为传诵不衰的名句。

C.颈联写诗人长久不可以回家,遥想故土,望穿秋水,思乡念亲,忧心如焚,连年累月,没心翻书,揽镜自照,鹤发满头,诗人心里愁苦,溢于言表。

D.尾联暗用五湖典故,含有归隐田园之意。

深刻地反应出诗人在政治上穷途末路、欲干不可以而又欲罢难休的愁闷、徘徊的心理。

E.本诗前四句重在对春夕情形的描述,缘情写景,因景抒情,虽未明言思乡,而一片乡情呼之欲出;后四句重在抒情,感情真实,凄婉感人。

分析:选 AC A 项,“东风送我经过楚城”错,不是东风送我还,而是我送春回去。

C 项,“连年累月,没心翻书”理解错误,颈联中“动”意为“动不动”,“书”指书信,正确理解是:连家书也动不动长年隔离。

(2)“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

”有人评论这两句诗为:以景传情,仅十四个字,却写得极有层次。

请简要剖析。

(6 分 )答案: ( 示例一 ) 这一联上句巧用梦幻,游子日有所思,夜间便郁结成梦,梦已回故园,(2 分 ) 但是毕竟像庄周梦蝶那样空幻而短暂;(1 分) 下句写更深夜静,月光如水,子规啼唤, (2 分 ) 更为触动了游子的思乡之情。

(1 分)( 示例二 ) 这一联十四个字写出了三层意思:由思乡而入梦;梦醒而更思乡;子规啼唤,愁上加愁。

《春夕》阅读附答案

《春夕》阅读附答案

《春夕》阅读附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春夕
崔涂
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

蝴蝶①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

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

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③烟景有谁争?
注:①蝴蝶:用典,出自“庄生晓梦迷蝴蝶”,指梦境的美妙快乐。

②“自是”是“是自”之意。

③五湖:用典,春秋时,范蠡功成身退,乘扁舟泛五湖而去。

8.颔联历来被名家誉为抒情佳句,试分析这一联是如何抒发作者思乡之情的?(5分)
9.本诗除抒发强烈的思乡之情外,作者还表达了哪些情感?请结合后两联分析。

(6分)
参考答案:
8、参考答案:颔联运用虚实相生(虚实对比或者对比)的表现手法,(2分)上联写梦见自己回到万里之外家园,“蝴蝶”状梦境美妙和归家的快乐,下联写梦醒后三更半夜听到子规(杜鹃)鸟的哀啼,营造了一种悲苦凄凉的意境,梦中归乡是虚,子规哀啼是实,虚实相生(虚实对比),表现了游子的孤独寂寞和思乡的悲苦。

(3分)(如果扣住上联答用典,抒发了作者思乡的悲苦之情给2分;扣住下联答寓情于景、借景抒情,表现了游子的孤独寂寞和思乡的悲苦之情,给2分。

上下联表现手法和抒发的感情正确给5分。


9、“故园书动经年绝”表明作者已经很久没有收到家书,表达了作者渴望得到家书,了解家乡和亲人情况的思想感情,(或表达作者因收不到家书的孤独愁苦之情。

)(2分)“华发春唯满镜生”表达了作者时光易逝,人生易老的感慨,(2分)“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表达了作者归乡还是漂泊,归隐还是宦海苟且的矛盾心理。

(2分,)答渴望辞官归隐之情给1分。

搜集整理仅供参考。

春夕原文-翻译及赏析

春夕原文-翻译及赏析

春夕原文|翻译及赏析创作背崔涂是江南人,曾久在巴、蜀、湘、鄂、秦、陇等地为客,自称是孤独异乡人(《除夕书怀》)。

《春夕》是他旅居湘鄂时所作。

文学此载于《全》卷六百七十九。

诗一起笔,就渲染出一片暮春景色:春水远流,春凋谢。

流水落花春去也深深感叹春光易逝,岁月无情。

诗第二句送尽东过楚城更加感伤。

诗人把春光(东风)拟人化了,依依为她送别。

这里,不是春风他送我回故乡,而是他在异乡送春归。

这一送字表达了诗人凄楚的情怀。

诗人面对着落红满地、柳絮漫天的残春景物,不可能不更加思念故乡。

由送春而牵动的思乡之情,笼罩全篇。

以下句句写的是思乡衷曲。

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

这一联进入正题,写春夕,写得极为精粹,是传诵的名句。

诗人运用了新奇的造语,对仗工整,韵律和谐,创造出一种曲折幽深的情境。

上句巧写梦境。

由于游子日有所思,夜间便结想成梦,梦见自己回到了万里之外的家园。

然而,这只不过象庄周梦见自己变成蝴蝶,翩翩飞舞于花间,虽然有趣,毕竟虚幻而短暂,醒来之后,蝴蝶还是蝴蝶,庄周还是庄周。

游子从蝴蝶梦中获得片刻的回乡之乐,但梦醒以后,发现自己依旧孤眠异乡,家园依旧远隔万里,岂不更加空虚、失望,更加触动思乡之情。

何况此时又正当子规枝上月三更夜深人静,月光如水;子规鸟(即杜鹃)在月下哀哀啼唤:子归!子归!听着子规啼,想着蝴蝶梦,游子的心,该是何等的痛苦哀伤,真如诗句中所谓道一叫一回肠一断!这里,十四个字写出了三层意思:由思乡而入梦,一层;梦醒而更思乡,二层;子规啼唤,愁上加愁,三层。

这三层,一层比一层深,而且互相烘托、映衬,如蝴蝶梦与家万里,一虚一实;蝴蝶梦与子规啼,一乐一悲;子规啼与三更月,一声一色,构成一片清冷、凄凉、愁惨的气氛,令人触目伤怀。

上一联以景传情,下一联则直接诉说思乡之苦。

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

诗人长期不能回家,连家信也动不动长年断绝,音讯杳然,他不可能不望眼欲穿,忧心如焚。

这句中的一个动字,把诗人那种由期待而沮丧、而嗟怨的复杂的心理,逼真地传达出来了。

《春夕》阅读附答案

《春夕》阅读附答案

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
努力学习,报效父母《春夕》阅读附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春夕
 崔涂
 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

 蝴蝶①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

 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

 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③烟景有谁争?
 注:①蝴蝶:用典,出自“庄生晓梦迷蝴蝶”,指梦境的美妙快乐。

②“自是”是“是自”之意。

③五湖:用典,春秋时,范蠡功成身退,乘扁舟泛五湖而去。

 8.颔联历来被名家誉为抒情佳句,试分析这一联是如何抒发作者思乡之情的?(5分)
 9.本诗除抒发强烈的思乡之情外,作者还表达了哪些情感?请结合后两联分析。

(6分)
 参考答案:
 8、参考答案:颔联运用虚实相生(虚实对比或者对比)的表现手法,(2分)上联写梦见自己回到万里之外家园,“蝴蝶”状梦境美妙和归家的快乐,下联写梦醒后三更半夜听到子规(杜鹃)鸟的哀啼,营造了一种悲苦凄凉的意境,梦中归乡是虚,子规哀啼是实,虚实相生(虚实对比),表现了游子的孤独寂寞和思乡的悲苦。

(3分)(如果扣住上联答用典,抒发了作者思乡的悲苦之情给2分;扣住下联答寓情于景、借景抒情,表现了游子的孤独寂寞和思乡的悲苦之情,给2分。

上下联表现手法和抒发的感情正确给5分。

)。

春夕阅读答案.doc

春夕阅读答案.doc

春夕阅读答案《春夕》*阅读:崔涂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

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

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

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注:五湖,指春秋越国大夫范蠡隐居的太湖,这里指崔涂的家乡富春江一带。

《春夕》是作者旅居湘鄂时所作。

《春夕》阅读题:(1) 请谈谈首联在全诗中的作用。

(3分)(2) 颔联用了什么典故?此外,颔联还有哪些值得称道的表达特色?(3分)(3)概述全诗表达了作者那些情思?(4分)(4)子规是哪种鸟的别名?李白的《蜀道难》中哪两句也是写子规的?(2分)(5)颔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4分)(6)诗的前四句描写了哪些意象,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3分)(7)结合全诗,简析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4分)《春夕》阅读题答案:(1)渲染出一片暮春景色:春水远流,春花凋谢;点明在异乡送春归的诗人形象(点明春归时节我身在异乡);引起下文诗人凄楚的情怀的抒发。

(每点1分)(2)分析:典故:庄周梦蝶(或:杜鹃啼血)(1分)虚实结合:上句巧写梦境,由于游子日有所思,夜间便结想成梦,梦见自己回到了万里之外的家园。

下句实写梦醒以后,发现自己依旧孤眠异乡,只有“子规”“月”相伴。

烘托渲染(视听结合):子规啼与三更月,一声一色,构成一片清冷、凄凉、愁惨的气氛,令人触目伤怀。

(注意,视听结合分析时不能将蝴蝶一句作为视觉描写)曲折层递:十四个字写出了三层意思:由思乡而入梦,梦醒而更思乡,子规啼唤,愁上加愁,这三层愁情,一层比一层深。

(每点1分,写出两点即可。

)(3)分析:春逝之伤;思乡之苦;迟暮之悲(或“对范蠡功成身退的羡慕”);故园美好却欲归不得的矛盾。

(答出1点1分,2点2分,3点4分)(4)杜鹃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5)运用了虚实结合和对比的表现手法。

“蝴蝶梦”与“家万里”,一虚一实;“蝴蝶梦”与“子规啼”,一乐一悲,形成对比。

作用:渲染了一片清冷、凄凉、愁惨的气氛,令人触目伤怀,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典诗词鉴赏:水流花谢两无情——崔涂《春夕》赏析
春夕
崔涂
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

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

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

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
【注释】
《全唐诗》此诗题下注:一本下有"旅怀"二字。

楚城:指湖北、湖南一带的城市,泛指旅途经过的楚地,另有《湘中秋怀迂客》《夷陵夜泊》等诗。

首二句感时,慨叹春光易逝。

胡蝶:即蝴蝶。

胡蝶梦:意即往事如梦。

语出《庄子·内篇·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

"
子规:一作"杜鹃",其鸣声凄切。

上句写思家,下句写春夕。

子规(即杜鹃)夜啼切"春夕",与"家万里"联系。

动:动辄、每每之意。

经:一作"多".绝:一作"别".
华发:白发。

唯:一作"移".满镜:一作"两鬓".
五湖:春秋时,范蠡佐越王勾践成就霸业之后,辞宫,乘扁舟泛五湖而去。

这两句说:我现在还没有归去,我要归去就可以归去,故乡的五湖风景是没有人来和我争夺的。

言外之意:既然如此为什么还留滞他乡呢?有自嘲意。

【译文】
水不停地流走,花儿不断地凋零,这是多么无情啊。

正是这无情的时节,我送着最后一缕春风吹过了楚城。

在睡梦中梦见了万里之外的家乡,醒来时正值夜里三更时分,杜鹃在树枝上凄厉地啼叫。

家乡的来信动辄几年都收不到,春天万物萌生,镜中的我却已是满头白发了。

我现在是因为自己抱负未展而不愿归去,我要归去时自然就归去了,故乡五湖的风景是没有人来和我争抢的。

【赏析】
《春夕》是唐代诗人崔涂旅居湘鄂时所作的羁旅诗。

此诗用清丽的语言、工整的格律,把暮春之夜时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写得深婉感人,极富诗意,反映了诗人羁旅生涯中浓烈的苦闷情绪。

全诗意象朦胧,意境深婉,格调沉郁。

崔涂,字礼山。

两《唐书》无传,江南桐庐富春人,光启进士,曾久在巴、蜀、湘、鄂、秦、陇等地为客,自称是"孤独异乡人"(《除夕有怀》)。

《春夕》是他旅居湘鄂时所作。

诗一起笔,就渲染出一片暮春景色:春水远流,春花凋谢。

流水落花春去也──诗人深深感叹春光易逝,岁月无情。

第二句"送尽东风过楚城"更加感伤。

"楚城",泛指湘鄂一带。

诗人把春光("东风")拟人化了,依依为她送别。

这里,不是春风送我回故乡,而是我在异乡送春归。

这一"送"字表达了诗人凄楚的情怀。

诗人面对着落红满地、柳絮漫天的残春景物,怎能不更加思念故乡?由送春而牵动的思乡之情,笼罩全篇。

以下句句写的是思乡衷曲。

"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

"这一联进入正题,写"春夕",写得极为精粹,是传诵的名句。

诗人运用了新奇的造语,对仗工整,韵律和谐,创造出一种曲折幽深的情境。

上句巧写梦境。

由于游子日有所思,夜间便结想成梦,梦见自己回到了万里之外的家园。

然而,这只不过象庄周梦见自己变成蝴蝶,翩翩飞舞于花间,虽然有趣,毕竟虚幻而短暂,醒来之
后,蝴蝶还是蝴蝶,庄周还是庄周。

游子从"蝴蝶梦"中获得片刻的回乡之乐,但梦醒以后,发现自己依旧孤眠异乡,家园依旧远隔万里,岂不更加空虚、失望,更加触动思乡之情!何况此时又正当"子规枝上月三更"──夜深人静,月光如水;子规鸟(即杜鹃)在月下哀哀啼唤:"子归!子归!……"听着子规啼,想着蝴蝶梦,游子的心,该是何等的痛苦哀伤,真如李白诗句所谓"一叫一回肠一断"!
这里,十四个字写出了三层意思:由思乡而入梦,一层;梦醒而更思乡,二层;子规啼唤,愁上加愁,三层。

这三层,一层比一层深,而且互相烘托、映衬,如蝴蝶梦与家万里,一虚一实;蝴蝶梦与子规啼,一乐一悲;子规啼与三更月,一声一色,构成一片清冷、凄凉、愁惨的气氛,令人触目伤怀。

读着这样的诗句,谁能不为异乡漂泊的诗人一洒同情之泪!这一联以景传情,下一联则直接诉说思乡之苦。

"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

"诗人长期不能回家,连家信也动不动长年断绝,音讯杳然,他怎能不望眼欲穿,忧心如焚呢!这句中的一个"动"字,把诗人那种由期待而沮丧、而嗟怨的复杂的心理,逼真地传达出来了。

"书动经年绝"暗示当时社会动乱不安。

诗人愁家忧国到什么程度?是"华发春唯满镜生".春天万物萌生,欣欣向荣,而诗人却唯独生出了白发满头。

一个"唯"字,更加突出了他的内心愁苦之深。

如此深愁,将何以解脱?诗的最后两句更耐人寻味。

"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这两句是倒装,意思是说,故乡五湖美好的风光,是没有人和我争夺的,假如我要回去,便能够回去。

是我自己不回去呀!从暗用五湖典故看,这里的"归"字,还含有归隐田园之意。

诗人仆仆风尘,仕途坎坷,"自是不归归便得"一语,是无可奈何的伤心话,深刻地反映出诗人在政治上走投无路、欲干不能而又欲罢难休的苦闷、徬徨的心理。

这首诗情切境深,风格沉郁。

诗的前四句通过对暮春之夕特定情景的描绘,缘情写景,因景抒情,景物之间互相映衬、烘托,构成一片凄凉愁惨的气氛。

诗中没有直接点出思乡,而一片思乡之情荡漾纸上。

后四句直抒心曲,感情真切,凄婉动人。

尾联自慰自嘲,墨中藏意,饶有情味。

【简介】
崔涂,字礼山,江南(今浙江桐庐、建德一带)人。

僖宗光启四年,登进士第。

长期在巴、蜀、秦、陇等地游历,故诗多别恨羁愁之作。

写景抒情,亦有佳句,惟情调偏于抑郁低沉。

有《崔涂诗集》。

崔涂工诗,深造理窟,端能竦动人意,写景状怀,往往宣陶肺腑。

崔涂律诗,音节虽促,而兴致颇多,身遭乱梗,意殊凄怅。

虽喜用古事,而不见拘束。

今人格体,类多似之,殆亦矫翮于林越间,而翛然欲举者也。

(明·徐献忠《唐诗品》)
崔《除夜有感》:“迢递三巴路,羁危万里身。

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春。

渐与骨肉远,于僮仆亲。

那堪正漂泊,明日岁华新?”读之如凉雨凄风飒然而至,此所谓真诗,正不得以晚唐概薄之。

按崔此诗尚胜戴叔伦作。

戴之“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已自惨然,此尤觉刻肌砭骨。

崔长短律皆以一气斡旋,有若口谈,真得张水部之深者。

如“并闻寒雨多因夜,不得乡书又到秋”、“正逢摇落仍须别,不待登临已合悲”,皆本色语佳者。

至《春夕》一篇,又不待言。

(清贺裳《载酒园诗话》又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