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美术高考色彩风格表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美术高考色彩风格表现
色彩是目前我国各高等艺术院校及各大专院校美术专业入学考试的必考科目。它与素描及速写共同构成三块最为主要的专业的水平测试内容。
在全国每年的二十几万美术高考考生中,什么样的色彩风格成了他们天天谈论的话题,这也是每个高考备考老师在思考的问题。在这些年的美术高考教学中,我个人认为,美术高考的色彩是有流行风格的,几年之后整体的风格就会有大的变化,就像中国的油画一样,文化大革命时期的苏派风,恢复高考后几年的伤痕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超写实风,到现在的意像风。随着时代的变迁,色彩也在转变。其实什么样的风格学生并不关心,他们所关心的是那种风格能取得高分。
那么在当前的高考色彩主要是一个什么样的风格呢,很多人把当前的色彩风给界定于南北两大派,南派,主要是以中国美术学院为代表的色彩画风,色彩响亮,明快,色彩倾向性强,笔法洒脱,给人以奔放潇洒之感。北派,主要是以中央美术学院为代表的色彩画风,色彩沉稳,注重塑造,色调偏灰,给人以安静祥和之感。其实他们的画风都是标准的学院画风,就是两间学校的倾向性不同而已,现在全国主要还是以国美画风更为流行,在他们的画风里,并不像以往的水粉注重粉味,而是将油画技法更多的融入到水粉画面上。在这里,我以国美画风做些分析。
国美考前的主流色彩有以下几个特点:明快、响亮、色调倾向明确,构图角度独特完整不失创意
色调倾向明确与构图完整,这是必须做到的,从历年的色彩考试题目中都可以看到他们对色调的要求:如2006年动画专业的色彩题目:“默画”不锈钢锅、刀、案板、青菜、猪肉、白色盘子、红辣椒数个、大葱、黄酒瓶、衬布,可加任意与主题有关的物体,冷色调,构图不限”或冷色调或暖色调,构图不限。
从此图我们可以看出专业的艺术院校区别于其他艺术院校的最基本要求,所以在考前训练中色调的要求是贯穿始终的,而构图不限,给了考生很大的自我发挥自我表现的空间,但对构图的创作把握不够的话,易弄巧成拙。每年几万的考生,人人要求构图的创意,那考前培训的老师们借他们几个脑袋也不够用,因此稳中求胜才是正道,要既构图完整朴实且不失创意。色调和构图是高门槛艺术院校都有的要求,颜色明快响亮,通透且不失高调的色彩才是国美色彩给你的第一感觉,也是国美最主要的特点。
快乐、轻松、写意,一气呵成“心情很重要”!这是我的体会,见过好几个老师作画,无一例外地发现他们很洒脱很快乐,笔在纸上舞蹈。之所以这么说,是想告诉大家,色彩的笔法可以或挑、或点、或提、或撮,这也不难让人想到国画的笔法,不知道何时何人开始这样画的,但这些方法确实在国美生根发芽了。这可从每年的状元卷高分卷中看到。
除了快乐轻松,写意地画画,还有就是一气呵成,我只能把这一气呵成解释为被逼无奈,在这南方雨水颇为照顾的地方湿气较重,特别是冬转春季,记忆中只有雨天的日子,美术高考多在这时候进行,而水分颜料不易干透,不利于重复多次的覆盖修改,考试更没有时间让你画完一遍等第二天干后再去画,所以最好颜色准确一气呵成。
生活化、质感的重要
无论是素描或色彩考试,在内容、方式、难易程序上都具有相对稳定性和延续性,近几年的色彩考题如2004、2005年的蔬菜、酒坛、瓷碗,2006年的猪肉、案板、刀、锅,2007年的活鱼、酒瓶,或竹篮水果、或花卉等,2008年的面包白盘、水果陶缸等等,难易程度都一样,形式也没什么变化,并且都是来源于生活中熟悉的场景,主要变化的是各种场景中物品质感的不同,因此在稳定和延续的考题下,重要的变化是质感,重视质感也是考前的重要训练项目,国美的色彩特别是对器皿的塑造相对更强调质感。
适用范围广、生命力强
适用范围广,生命力强这么说是针对中国美术学院方向的色彩适用的考试范围来说的,鲜明而高调的色彩足以说明其适用范围,任何一个设计类的院校都喜欢明朗的色彩,清华美院的色彩颜色高调而响亮,具有协调统一的画面,扎实的色块塑造。北京服装的颜色鲜明,装饰性强,北方交通大学、解放军艺术学校或是各省的联考,国美方向的色彩都表现出了很强的适应性。
以上谈到的仅仅是一些单考院校,而在现在的美术高考中,各省的统考对考生来到说起很重要的作用,很多考生有这样的疑惑,联考考的分比较高,外校的考试分数很低;或联考却考的分比较低,外校的考试分数较高;认为考校考和联考的风格不一样,其实这不是什么“风格”的差异所致,可能是你临场发挥的问题。在训练时一味去迎合什么“风格”就错了。高考时并不注重什么风格,联考和校考对考生的要求确有不同。虽然要求不同,但最基本要求又是一样的。我就他们之间的差别和共同点,来纠正“认识上的误区”和避免“投其所好”导致错误的训练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