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典型山地建筑高差处理研究资料
浅析山地住区入口空间特色_以重庆山地住区为例
2011年第12期总第162期福 建 建 筑Fujian Architecture &ConstructionNo12·2011Vol·162浅析山地住区入口空间特色———以重庆山地住区为例贾小艳 刘骏(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重庆 400045)摘 要:与平地住区相比,山地住区具有鲜明的地形特征,正是这种地形高差变化及走势使得山地住区外部空间具有独特性和地域性。
因此,探究山地住区的入口空间特色,需抓住地形地貌这一因素,分析在这种因素影响下住区入口与城市空间及住区布局之间的联系,并总结出空间的多层次构成和各构成要素的细节设计,对今后山地住区入口空间设计起到借鉴作用。
关键词:山地住区 入口空间 空间特色 地形高差 地域性中图分类号:TU984.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6135(2011)12-0019-03Explorer the entrance space feature of mountainous residential areas———Taking Chongqing mountain residential district as an exampleJia Xiaoyan Liu Jun(Institute of Architecture and City Planning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45)Abstract:Compared with the ground settlements,Mountain residential district has the sharp terrain feature.It is the change andtrend of terrain elevation that form a unique and regional feature in mountain residential outside space.Therefor,to explorer theentrance space characteristics of Mountainous Residential Areas,it is necessary to seize the topography of this factor,analysis thelink between entrance space of the residential district with city and residential layout undering the factors of terrain feature andsummarize the space hierarchy structure and the details of the constituent elements,to provide reference to the design of the en-trance space of Mountainous residential Areas.Keywords:Mountain residential district Entrance space Space characteristics Terrain elevation Regional作者简介:贾小艳,女,1985年12月出生,硕士研究生,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专业。
重庆山地住宅设计策略与高差处理
重 庆 山 地 住 宅 设 计 策 略 与 高 差 处 理
万 永 平
摘 要: 结合 重庆特有 的山地地形地貌特征 , 通过分析重庆 山地住 宅建筑 的发展历程 , 出新 的山地住宅设计的方向, 提 通 过案例分析 , 力图探 索出一种适应 山地住宅未来发展 的途径。 关键词 : 山地住宅 , 高差利用 , 住宅层级化
很多平原城 市不同 , 重庆的地方建 筑风格是在一 个较为混杂 的历 用挑楼 、 挑廊 、 阳台、 挑 挑楼梯来争取建筑空 间扩大使用面积 的处 史 沉 积 背 景 下 发 展起 来 的 , 庆 山 地 居 民对 生 活 的 空 间 具 有 自己 理手 法 , 重 而且 在悬崖 、 陡坡 等环境采用 , 以扩 大平面面 积, 可 具有 的行为模式 和特殊 的心理 需求 , 但无 论是在 怎样 的环 境下 , 对住 很好 的节地性 。3 分层 入 口: ) 分层入 口是 山地 建筑中的一种特殊 宅本质的舒适 , 对人性 的交往场所及对 自然 环境 的尊重是 山地城 的入 户 方 式 , 常 可 以 一 户 享 用 两 个 出入 口 , 者 两 户 位 于 同 一 通 或
而山地城 市当本 身具有 与层高倍 数相 近的高差 时 , 运用不 同 段 中, 由于重庆人 V的积聚膨胀 , 市住 宅规模逐 步扩大 , I 城 由最初 入 , 同时下层 的住 户单元底 层拥有 室外花 园, 而上 面的 的城市 人 口大多居住在 山脚沿江地带 , 发展到后来 的密集的 山腰 的平台进入 , 和 山顶 处 , 宅 的 建 设 量 随 着 城 市 的发 展 也 逐 步 扩 大 ; 城 市 住 住户拥有屋顶露台。 住 从
为 良好 的生 态 共 生 , 后 随 着 重 庆 居 民 的 增 长 , 地 占用 蔓 延 至 之 土
重庆坡地建筑浅谈
重庆坡地建筑浅谈摘要: 重庆地处我国西南地区,是一个高速发展中的山地城市.在重庆范围内利用建筑架空接地,能够适应复杂多变的地形,适应炎热潮湿的气候,提供共空间,丰富建筑的形态,是一种一举多得的建筑营造方式.本文地建筑架空接地手法的基础上,对重庆坡地建筑架空接地现状进行总结分析,吸收重庆传统坡地建筑架空的精髓,从重庆的地形地貌,气候特征,城市发展等方面出发,提出重庆现代坡地建筑接地架空的营造策略。
关键词:坡地建筑;坡地建筑设计前言:本文介绍的为二期湖滨及坡地别墅区,用地面积20.5万m2(307亩),总建筑面积72000m2,173户,密度为17.7%,容积率仅为0.35,绿化率(含私家花园)达到75%,为面向湖面的西南向坡地,落差达50m,坡度约9—10度,具有良好的自然景观资源。
1.工程概况重庆棕榈泉国际花园为重庆棕榈泉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开发的1080亩湖滨高档豪宅社区,位于重庆市北部新区高新园金开大道东侧,用地内有棕榈湖和茶坪水库两个计130亩面积的湖面和239亩面积的生态公园,是集湖滨别墅、坡地别墅、湖景花园洋房和景观高层豪宅等综合性高档住宅区。
基地南面为239亩生态城市公园,并在东西两侧有130亩面积的棕榈湖及茶坪水库2个水面,由南向北延伸入用地中部。
原始地貌为浅丘地带地势,两湖被基地中部的山脉分开,湖的两侧并有两平行方向的坡地与中部山脉将两湖夹住。
使基地呈现“山”字形格局,基地北高南低,最大高差为77.5m。
本规划充分利用基地本身赋予的有利条件及景观要素,利用地形上的优势,力求创造一个具有特殊环境质量及鲜明个性的、高档次、高品质的居住环境。
依山就势,因地制宜,根据具体地形、地貌特点结合不同物业形态的建筑功能对不同地形、地貌进行合理利用,在充分考虑规划的整体性和均好性的前提下,采用分组团规划并按市场需求进行分期实施,最大限度地发挥土地的综合效益。
整个基地分为5期开发,一期为396户的花园洋房,小高层住宅。
重庆中航小镇项目山地别墅产品研究山地爬坡错叠别墅
提高勒脚 即将 屋四周勒脚高度调整到统
一标高,作 建筑基地的 计手法
Ps 通常,勒脚高度随着地形坡度和 屋进深大小而 ,既 以对建筑
的全部砌筑勒脚,也 以在建筑的局部形 勒脚,适用坡度一般
5%~化5% 外,当坡度过陡时, 在建筑的勒脚高度提高时,
利用 内部空间 例如一些规模较大的 代建筑 了在山地 境中
退 式: 都做 退 的形式, 要是适 周边山地的 境,通过 退 形 一个层面, 以做 山地本身和退 相呼
甲集合 宅 柳州 园斜坡断层建筑群
架空式 就是地面完全 接触,完全架空的方式
离
地
式
吊脚式 第二种是一个角度放在地 ,另外一个角度采用 柱 支撑起来
智利桥楼
建筑设计事务所:A anguizBunste A uitectos
五 山地建筑 计常规“ 地表式
筑 提高勒脚 错层 吊层 跌落 错跌 岩等
北“ 架空式
完全架空 局部架空
Ps 计中 综合利用 些手法,解决建筑 地形等多方面的矛盾,使建筑 地形有机结合起来,既节 土石方量,扩大使 用面 ,又满足采光 通风 交通组织等 能要求
3“ 埋地式
山地建筑接地形式一般有 埋地式(窑洞) 接地式(地表式) 离地式 吊脚
埋 地 式
窑洞式 窑洞式就是 面向前面开畅
覆土式
覆土式就是把整个建筑埋在土 面,出于对 态 和节能的要求利用地 的地热资源,最大限度的 节省建筑 需要的能源
以色列范amat Hana变iv 客中心 美 ,纽 州,湖滨度假屋 ”G止UCK这 土耳 Sin台as 态城规划方案
建筑,然后以道路 踏 连接 同标高的 地
散 式
散式的好处是跟整个地形和场地的 境相互交融的关系 较好,对整个山形 的呼 感觉 较自然
基于设计结合自然理念的山地景观高差设计方法研究
基于设计结合自然理念的山地景观高差设计方法研究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土地资源危机日益加剧,促使人们对山地资源的开发越来越重视,其中地形由于其在任何景观中作为基本骨架的地位而成为了设计中最应优先考虑的问题,而高差则是山地地形设计研究因素中的一个关键因素。
那么高差如何被妥善地处理,使景观能够与生态环境相协调,并且最大程度地考虑环保性和经济性已经成为现代景观设计的新要求。
本文通过分析影响山地型景观高差处理的影响原则,依据山地型景观中高差处理的原则,给出几种处理山地型景观高差的设计方法,以此为以后相关方面的研究提供借鉴。
标签:山地型景观;景观设计;高差处理1.高差的概念高差是指地面两点之间的高程之差,它在园林中体现的是一种竖向空间的变化关系。
它的存在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比如高差的变化可以使地表特征更加丰富;还可以营造出小气候环境等。
2.山地型景观中高差处理的影响因素2.1自然环境因素自然环境因素包括地质构造、地表地质、地形地貌、水文条件等,其中地质构造(地形断层、节理构造的分布和特征等)是景观设计在对地形高差进行处理之前要首先分析的问题;而地表地质则是景观设计要重点注意的因素;地形地貌条件是一个基础条件对于处理高差,而且对高差处理的影响非常大[1];水文条件主要是包括地下水、地表水、降水这三个方面,研究水文条件可以使设计者针对一些极具特性的自然水体合理地进行艺术化处理,使之附加特殊的景观效果。
2.2社会人文因素处理高差时之所以要考虑社会心理、文化背景,就是因为景观设计归根结底是“以人为本”,是为了给人创造好的人居环境。
在设计的时候,设计者要充分考虑场所精神和场所特征以及处理手法给观者所带来的体验。
2.3科学技术因素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制约着高差的处理。
科学技术水平主要分为信息技术水平和工程技术水平,信息技术影响的是整个景观序列,工程技术则是影响的外部空间序列。
3.山地型景观中高差处理的原则3.1因地制宜原则它是所有设计者都应该去遵循的标准,因为只有以适应自然为前提并结合需要去设计,才能不过多的干扰自然,并顺应自然美的趋势,还能节省成本。
重庆北恒紫云山地建筑结构设计与分析
重庆北恒紫云山地建筑结构设计与分析摘要:本文对重庆北恒紫云项目工程基本情况及重难点进行介绍,在设计中采用概念设计和抗震性能化设计方法,对山地建筑、高边坡及场地内废弃隧道进行合理处理,根据抗震原则及建筑特点,对整体结构的体系和布置进行了加强。
设计采用多种计算程序进行了弹性和弹塑性的计算,结果表明:各项指标均满足规范的相关要求,本结构在地震作用下有良好的抗震性能,达到了预期的抗震性能目标。
关键词:山地建筑;高边坡;废弃隧道;超限结构;性能目标1工程概况北恒紫云项目位于重庆市两江新区,占地面积约6万平方米,地块南北向最长约233米,东西向最宽约260米。
项目总建筑面积约为28万平方米,其中地下建筑面积约为7.2万平方米,塔楼共8栋,其中1#和2#楼两栋为高度超限住宅建筑。
项目鸟瞰图及1#和2#楼位置示意图见图1。
图1项目鸟瞰图建筑抗震设防类别均为标准设防类(丙类),建筑安全等级为二级,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基础设计安全等级为二级,主体结构耐火等级为一级。
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1]。
50年重现期基本风压为0.40kN/m2,不考虑雪荷载。
拟建场地属剥蚀丘陵地貌。
场区范围内主要岩土层为素填土(Q4ml)、粉质粘土层(Q4el+dl)、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泥岩和砂岩[1]。
本工程基础形式为桩基础和浅基础。
2结构体系塔楼设计均采用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
地下部分和裙房商业采用框架结构,楼盖采用钢筋混凝土梁板体系。
嵌固层设置于基顶(1#和2#楼为负二层地面),通过抗震缝与车库和两侧裙房分离,设置防震缝延伸至基顶,将塔楼独立分成简单规则的矩形。
此外,本项目周边已建成市政道路,但道路起伏较大,最大高差为45m左右,地下室至少一面临空,地下室无嵌固条件。
为避免结构在单面承受11m高的土侧向压力,本项目将主体和较高的边坡分离。
1#楼结构的总体关系如下图所示(1#楼和2#楼相同):图21#楼结构体系示意图(立面)3山地建筑山地建筑是根据地形地貌特征以及坡度差异进行建筑规划设计的建筑类型。
山地住区规划设计要点浅析以重庆山地居住区为例
架空式
(1)架空式示意图
建筑物底面与坡地局部或完全分离
对山地地形有较强的适应性
(1)吊脚式示意图
4.2 合理规划道路系统,开发步行环境特色——车行交通
(1)台地式道路交通法
(2)运用“S”型道路
高差小,道路系统完整串联
高差大,各台地间设置独立交
通,产生尽端路
有效减少对于山体的破坏 曲线型道路来限制车速 多角度的提供景观视点
4.2 合理规划道路系统,开发步行环境特色——人行交通
(1)水平步道
(2)人行坡道
(3)人行梯道
坡道、梯道和水平步道是构成山地环境中步行系统的三种核心要素。
一方面能给人们减少人车混合带来的麻烦,另一方面享受山地地形地貌带来的特殊观感。
常规人行交通
4.2 合理规划道路系统,开发步行环境特色——人行交通
山地住区规划设计要点浅析
以重庆山地住区为例
目录
Content
1 绪论 2 现状山地住区设计概述 3 山地城市住区案例解析 4 山地住区设计要点总结 5 结语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内容与目的 • 1.3 研究方法
1.1研究背景
1 我国以山地丘陵地形为主,山地城镇数量多 2 山地城市形态与平原城市形态差别很大 3 平原地区的住宅发展模式对于山地环境来说并不完全适用
3.1 以重庆春森彼岸住区为例——交通动线
(1)车行交通动线设置
地上车行流线
地下停车库范围 地下车行流线
பைடு நூலகம்
地下车库出入口
人车分流
3.1 以重庆春森彼岸住区为例——交通动线
(2)人行交通动线设置
入口电梯
步行小路
除了在同一标高平台上的水平园路外,还有衔接各台地、具有明显高差的台阶、坡
延续与创新——山地建筑与空间特色再创造(重庆十八梯片区城市空间改造与建筑设计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二、开题报告2.1 课题名称延续与创新——山地建筑与空间特色再创造(重庆十八梯片区城市空间改造与建筑设计)2.2 课题背景及意义这个选题是通过对重庆十八梯片区的城市空间改造与建筑设计来研究山地建筑的特点及山地城市的规划问题,以加深对场地和建筑关系的理解,来为日后山地城市的设计工作提供参考。
在我国城市建设高速发展的同时,许多城市的旧城改造与更新成为城市发展的首要任务,旧城改造更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旧城改造更新是以城市土地的合理利用,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强化城市整体功能为主要目的,研究城市地域的文脉,关注城市功能和交通发展,探讨城市空间,提高环境品质等,都是城市更新改造的关键问题。
因此,在城市旧城区有计划地对原有资源合理的整合利用,实施城市空间再开发,将对整个城市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重庆地处西南,是中国第四个直辖市。
重庆以其良好的自然山水骨架,适宜的自然环境条件,丰富的植物资源,悠久的历史文化,构成了以山、水、林为自然要素的独特“山城”和“江城”形象,长江、嘉陵江是城市重要的生命之源。
渝中区是重庆市的母城和中心城区,地处长江和嘉陵江交汇处,是重庆城市的发源地,其独特的山地城市形象和城市夜景响誉中外,是“山城”、“江城”、“不夜城”的典型代表,它拥有3000多年历史,是巴渝文化、抗战文化和红岩精神的发源地。
由于山城地形地貌的丰富变化,重庆城区形成了“多中心、组团式”的城市布局结构,组团之间以河流和山体相分隔,既相互独立又彼此联系。
这种既分散又集聚的城市结构也是当前世界上众多特大城市所共同追求的目标。
在重庆市历次总体规划中,“多中心、组团式”是一贯坚持并得到高度评价的城市空间结构发展策略。
多中心组团式的城市结构,既顺应了重庆城市发展的自然条件特征,又是一种可持续的城市发展形态。
随着经济的腾飞,重庆城市建设正在迅猛发展。
直辖的重庆面临良好的机遇,“五个重庆”——宜居重庆、畅通重庆、森林重庆、平安重庆、健康重庆建设,给重庆设立了新的目标。
山地高层建筑设计中要点研讨论文
关于山地高层建筑设计中要点的研讨摘要:本文以位于重庆市潼南县柏树坪片区一开发项目为列,详细介绍山地高层建筑设计中注意的要点,及山地建筑地质条件、总平面设计、建筑设计、建筑消防设计、节能设计做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山地建筑;高层建筑;建筑消防;综合型社区中图分类号:tu9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2)26-0132-021 项目简介本工程地块位于重庆市潼南县柏树坪片区,基地北临梓潼中学,东靠仓库路,南面接正兴街,西临原柏树坪原住宅区,为重庆潼南县柏树坪片区发展轴要冲地段。
建筑性质:综合社区;用地面积:75 291.5 m2,总建筑面积:391 632.72 m2;主要结构体系:框架核心筒。
建筑抗震设防烈度:6°。
2 地质条件项目拟建地位于涪江右岸,水平最短距离约150 m,属河流侵蚀半坡地貌,最高点位于柏树坪的x栋楼,地面标高289.88 m2,最低是标高位于正兴街246.10 m,相对高差约44 m。
斜坡面部为平缓占地,地形坡度小于10°,斜坡中下部坡度角22°~30°,局部40°~50°,斜坡倾向340°~350°。
斜坡体在平面上由西向车呈曲线型展布。
拟建区内地貌属河各岸坡地貌,总体上南高北低,地形起伏较大,局部形成陡坡地形。
区内最高海拔高度298.66 m,位于勘察区西南侧斜坡上,最低海拔240.37 m,位于勘察区东北侧公路边,两点相对高差48.92 m,河沟纵坡度为8%~15%,沟河砌割深度为11~17 m。
场区地质环境复杂程度属:中等复杂场地。
3 总平面设计在本工程整体规划布局中,分成四个相对独立的区域:ⅰ区位于用地北侧,由3栋高层住宅、幼儿园组成;ⅱ区位于用地西南侧,由2栋高层住宅及1栋小高层住宅组成;;ⅲ区位于用地中心,由10栋高层住宅1层独立商业及地下车库组成;ⅳ区位于用地东侧由1栋高层住宅和一层商业组成。
重庆山地居住建筑适应性研究_兼论_重庆国奥村_项目设计构思与方法
2012年第03期总第165期福 建 建 筑Fujian Architecture &ConstructionNo03·2012Vol·165重庆山地居住建筑适应性研究———兼论“重庆国奥村”项目设计构思与方法陈鸿翔(重庆大学 重庆 400030)摘 要:文章以重庆传统山地居住建筑特色为切入点,联系重庆国奥村住区项目,对住宅建筑的意向构思和设计方法进行深入解析。
对山地建筑如何立足于地方,把地方传统建筑文化以另一种形式再现在建筑中,使建筑具有可读性,使建筑成为能感动人的建筑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
关键词:山地居住建筑 重庆国奥村 绿色 科技 人文中图分类号:TU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135(2012)03-0018-05Research on Chongqing mountainous residential architecture adaptation———and the designing ideas and methods of International Olympic Village in ChongqingChen Hongxiang(Chongqing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30)Abstract:This paper profoundly analyses the ideas and designing methods of residential buildings in accordance with InternationalOlympic Village in Chongqing,with the Chongqing mountainous achitecture features as the breakthrough point,which discussesthat how mountainous architecuture conbines local traditional achitectural culture with modern architecture,showing its uniqueviewpoint about how to add the archicture with intelligibility,and at the same time to touch people.Keywords:Mountainous residential architecture International Olympic Village in Chongqing Green Technology Humane作者简介:陈鸿翔,男,1984年9月出生,硕士研究生,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专业。
研究论文:重庆山地传统民居建筑的艺术特征
64096 艺术理论论文重庆山地传统民居建筑的艺术特征Abstract:Because of the influence of the local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Ba Shu culture, Longtang village in Town of Zhongshan of Chongqing has a lot of mountain traditional dwellings now. Their dwellings shape has the typical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so the research can be better service to the work of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But the present research is relativelyinsufficien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n the loc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Longtang village, the authors divide the plane and profile types of the dwellings, and analyze the building characteristic of frame, wall, small wooden. Finally, the authors put forward three kinds of aesthetic taste of these dwellings.Key words:Longtang village; mountain traditional dwellings;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中图分类号:TU-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144(20xx年前就有人居住。
重庆典型山地建筑高差处理研究
常见高差接地处理方式——架空式
架空式接地形态的主要特征是建筑不直接与山体接触,其底面与基地表面完 全或局部脱开,以柱子或建筑局部支撑建筑荷载。 架空式接地对地形变化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同时对地表的影响较小,有利 于保留山地原有植被,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接地方式。 根据建筑底面的架空程度,架空式又可分为完全架空和吊脚型两种类型。
常见高差接地处理方式——悬挑式
悬挑辅助空间建筑以国泰艺术中心为例,主体采用钢结构,利用传统“斗拱” 、 “题凑” 空间形式,大量互相穿插、叠落、悬挑的构件形式,多重挑空空间, 增加建筑实际使用空间、丰富外立面层次,同时大大增加建筑底部空间。
• •
•
“题凑”的30%用来悬挂建筑结构,40%左右作为空调系统排风和输送新风的管道。 重庆国泰艺术中心,坐落在中国重庆市渝中区解放碑商业区CBD核心地带,用地面积达到2.91 公顷,总建筑面积达到3万余平方米,包含国泰大戏院和重庆美术馆。总投资5亿元,于2007年 12月30日奠基开工。 国泰艺术中心作为重庆市十大公益设施之一,这座由近8000吨钢材打造的“会呼吸”的建筑曾 荣获了第十届中国钢结构金奖。
常见高差接地处理方式——地表式
当山地坡度较小且局部高差变化多时,可将建筑的勒脚提高到同一高度,使勒脚 高度随地形坡度和建筑进深的变化而变化。
• •
当勒脚高度较大时,其内部空间还可以利用起来,一些规模较大的建筑为了在山地环境中获得更大 面积的水平基面,就常以几层高的裙房作为“勒脚层”,在其上再设置主体建筑。 常见的提高勒脚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将建筑底层全部作勒脚处理,缓冲室内高差,提高室 内地面,减少地表潮气对建筑室内地面的影响;二是当地形高差较小时,将建筑底层的局部作为勒 脚,形成完整的室内地面,减少山地对建筑的影响;三是将建筑底层作成阶梯式勒脚,不但可丰富 室内空间、消化高差,而且可以丰富建筑外立面。
重庆传统山地建筑的艺术形态研究
环 境 的维 护 , 并 强 调 建 筑 与 山体 的融 合 ; 共 构 型— — 即建 筑 与 山
塑造符合 山地环境 的景观 ; 超越型—— 即强调建 筑 不 同 的 山地 建 筑 由于 地 理 环 境 不 同 、 民族文化传统的差异 , 体共 同组合 , 还 应 把 在 自然环境、 生活条件 、 宗教信仰 、 材料技术、 美 学观 点等 方面 存 功 能 分 区 与 山体 的有 序 结合 。有 了传统 的建 造 理 念 之外 , 在着不同, 但在其发展与演变中, 也具有很多共性 。 握 以下几个原则: 尊重 自然与人文的结合、 历史与现实的结合 、 技
. 2 山地 建筑 建造原 则 了地 下潮 气 对 人 的 侵 蚀 。在重 庆 境 内的 沿江 部 分 , 因江 边 地貌 多 1 山地 建 筑 形 体 表 现 形 式 可 分 为 融 入 型 — — 即 注 重 山地 原 有 台地 , 起伏较大 , 人 们 便 沿 江 而 建 吊脚 木 楼 , 一 层 一 层 地 叠 加 到
貌, 尽量契 合山地的起伏变化 , 不 去破坏原有 的地 形、 地貌和 自
逐层升高, 形 成 一个 个 宽广 的 平 台 。 由此 , 房 屋 便 按 等 然景观 , 使 建筑 成 为 融入 环 境 中 的有 机 景 观 , 这 就 是 山地 建 筑 创 层 的削 平 , 高线 方 向布 置 , 层 层 叠 叠 , 气势 非凡 , 如 图 1 。 作 的首 要 设 计 理念 。
关键词 : 重庆 ; 传统 山地建筑; 艺术形 态
中图 分 类 号 : T U 一 8 0 文献 标 识 码 : B 文 章编 号 : 1 6 7 3 — 0 0 3 8 ( 2 0 1 3 ) 2 4 — 0 0 2 4 — 0 2
重庆吊脚楼的建筑原理
重庆吊脚楼的建筑原理
重庆吊脚楼是一种典型的山地民居建筑,主要分布在重庆市江津、綦江、长寿、潼南等地。
其建筑原理可以简单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 高差适应性:重庆地处山区,地势复杂,多为丘陵和山地。
吊脚楼建筑采用“脚吊起头,掏房仗墙”的方式,利用地势高差,将住宅的上层悬挑于下层之上,形成吊脚楼的独特景观。
这种建筑方式有助于充分利用山地资源,适应山地地形的起伏。
2. 极简结构:吊脚楼采用木结构或钢结构,结构简单。
一般以墙柱梁结构为主,由立柱承重,再通过横梁和木制楼板连接各层。
因地势高差大,需要考虑抗震和坡度问题,吊脚楼的结构设计更加注重它的稳定性和抗震性。
3. 空间布局:吊脚楼一般分为上下两层,上面是住宅,下面是作为车库、储藏间、饲养家禽等用途的底层。
水平空间通常按照山地地势设置,以方便居民的日常生活。
同时,为了保证住宅楼之间的通行,会在吊脚楼前架设一些木头或石头所制成的通道或者廊道。
4. 古老风格:重庆吊脚楼建筑风格受到传统山地民居的影响,注重木材的应用,建筑外观一般采用木质结构和青瓦,延续了古老的建筑风格。
同时,为了适应山地气候的特点,吊脚楼的外墙常常使用钓石和砖石结构,以增强保暖效果。
总的来说,重庆吊脚楼通过吊起住宅的方式来适应山地地形,采用简单的木结构或钢结构,同时通过合理的空间布局和古老的建筑风格,形成独特的建筑景观。
它不仅是山地人民居住的场所,更是体现了山地地区的历史、文化和生活方式。
某山地住宅结构设计及超限分析
总高度为32.9 m,标准层的结构平面布置如图1所示,本场地的典型剖面如图2所示。
2结构关键参数取值与超限判定本工程的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安全等级为二级,6度(0.05 g)第一组,场地类别Ⅲ类。
结构底部为不等高嵌固,计算嵌固端为基础顶。
本工程各结构单元基本信息如表1所示。
2.1地震影响系数的放大系数的取值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016年版)》(GB 50011-2010)[5](以下简称“《抗规》”)第4.1.8条的条文说明,地震作用增大系数与突出地形的高差H 、坡降角度的正切H /L 以及场址距突出地形边缘的相对距离L 1/H 有关。
本项目中,H =26.4m,H /L =0.4,L 1=0,非岩质地层。
因此,地震影响系数的放大系数取为1.4。
2.2结构超限判定2.2.1高度判断楼栋建筑高度均超过28 m,按高层建筑判定超限。
依据《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技术要点》(建质〔2015〕67 号)[6]进行判定。
结构的抗震设防类别为标准设防类。
塔楼为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A 级高度限值为140 m,所有楼栋结构高度均不超限。
2.2.2平面规则性判断由于本项目场地情况不利,导致本楼栋基顶至车库底板区域全架空,架空高度10~14 m,架空区域每4.5 m 左右设置一层框架梁和平面支撑,按规划要求不允许设置结构楼板,开洞面积大于该楼面面积的40%;楼层(L3、L5层)开洞面积大于该楼层的40%,存在平面超限。
通过分析表2所示各楼栋标准层平面不规则性判定发现:标准层主要超限部位集中在结构中部凹进距离较大的区域处,与相应投影方向比值为0.412,超过0.4规范限值,鉴于结构平面凹进尺寸较大,除了提高结构体形系数外,增加凹槽相邻区域处的板厚及配筋;L4层楼板有效宽度与摘要 文章论述了某山地住宅的高层结构体系、主要设计参数和结构超限情况,并提出了抗震性能化的设计目标。
针对结构超限状况,本工程进行了多遇地震作用下(小震)弹性分析(包括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和弹性时程分析法)、设防地震作用下(中震)的等效弹性分析、罕遇地震作用下(大震)的等效弹性与弹塑性时程分析。
关于山地高层建筑设计中要点的研讨
关于山地高层建筑设计中要点的研讨摘要:本文以位于重庆市潼南县柏树坪片区一开发项目为列,详细介绍山地高层建筑设计中注意的要点,及山地建筑地质条件、总平面设计、建筑设计、建筑消防设计、节能设计做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山地建筑;高层建筑;建筑消防;综合型社区1 项目简介本工程地块位于重庆市潼南县柏树坪片区,基地北临梓潼中学,东靠仓库路,南面接正兴街,西临原柏树坪原住宅区,为重庆潼南县柏树坪片区发展轴要冲地段。
建筑性质:综合社区;用地面积:75 291.5 m2,总建筑面积:391 632.72 m2;主要结构体系:框架核心筒。
建筑抗震设防烈度:6°。
2 地质条件项目拟建地位于涪江右岸,水平最短距离约150 m,属河流侵蚀半坡地貌,最高点位于柏树坪的X栋楼,地面标高289.88 m2,最低是标高位于正兴街246.10 m,相对高差约44 m。
斜坡面部为平缓占地,地形坡度小于10°,斜坡中下部坡度角22°~30°,局部40°~50°,斜坡倾向340°~350°。
斜坡体在平面上由西向车呈曲线型展布。
拟建区内地貌属河各岸坡地貌,总体上南高北低,地形起伏较大,局部形成陡坡地形。
区内最高海拔高度298.66 m,位于勘察区西南侧斜坡上,最低海拔240.37 m,位于勘察区东北侧公路边,两点相对高差48.92 m,河沟纵坡度为8%~15%,沟河砌割深度为11~17 m。
场区地质环境复杂程度属:中等复杂场地。
3 总平面设计在本工程整体规划布局中,分成四个相对独立的区域:Ⅰ区位于用地北侧,由3栋高层住宅、幼儿园组成;Ⅱ区位于用地西南侧,由2栋高层住宅及1栋小高层住宅组成;;Ⅲ区位于用地中心,由10栋高层住宅1层独立商业及地下车库组成;Ⅳ区位于用地东侧由1栋高层住宅和一层商业组成。
为缓解正兴街的人流及车流压力,在规划设计中临近正兴街侧设置广场,住宅对正兴街尽可能的退让,同时合理利用空间关系,一方面降低高层住宅对保留建筑的影响,另一方面对整个社区天际轮廓的丰富性达到了相当有利的控制效果。
重庆山地住宅设计策略与高差处理
重庆山地住宅设计策略与高差处理
万永平
【期刊名称】《山西建筑》
【年(卷),期】2010(036)029
【摘要】结合重庆特有的山地地形地貌特征,通过分析重庆山地住宅建筑的发展历程,提出新的山地住宅设计的方向,通过案例分析,力图探索出一种适应山地住宅未来发展的途径.
【总页数】2页(P14-15)
【作者】万永平
【作者单位】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学院,四川,成都,610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241
【相关文献】
1.夏季反射日光对山地住宅建筑的影响——以重庆为例 [J], 郑文崇;陈士群;梁树英;但婷;杨春宇
2.基于重庆住宅小区规划分析山地住宅小区规划 [J], 刘敬业
3.山地住宅设计探讨——以重庆富洲新城五期工程设计为例 [J], 王婷婷
4.从重庆住宅小区规划浅谈山地住宅小区规划 [J], 李欣[1]
5.谈山地住宅小区开发设计——以重庆山地住宅小区为例 [J], 梁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山地园林景观设计中的高差处理问题探究
山地园林景观设计中的高差处理问题探究
张益
【期刊名称】《建材与装饰》
【年(卷),期】2016(000)046
【摘要】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在实际的景观设计过程中,对完全平整的场地进行设计的概率是很小的,场地或多或少地都会有起伏,甚至很大的落差.因此,如何运用多种方式,结合山地园林地形特点,巧妙地处理场地高差,营造出富有层次感的景观,是实现优秀景观设计不可少的研究内容.
【总页数】3页(P57-59)
【作者】张益
【作者单位】重庆建筑工程职业学院重庆 400072;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重庆40004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86
【相关文献】
1.工业场地竖向设计中的高差处理 [J], 苏静
2.重庆山地住宅设计策略与高差处理 [J], 万永平
3.园林造景中地形高差处理的探究 [J], 彭志松
4.山地住宅地产园林景观设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J], 陈旭
5.浅谈山地项目中对高差的几种处理方法——以海尔堡项目为例 [J], 陈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山地建筑工程高边坡治理技术和质量管理策略
山地建筑工程高边坡治理技术和质量管理策略发表时间:2019-09-16T15:02:16.683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8期作者:王泽林[导读] 摘要:受地形结构复杂等因素影响,山地建筑工程对高边坡治理的要求较高,工程的安全和质量也会直接受到高边坡治理的影响。
身份证号码:21138219820818xxxx摘要:受地形结构复杂等因素影响,山地建筑工程对高边坡治理的要求较高,工程的安全和质量也会直接受到高边坡治理的影响。
基于此,本文将简单介绍山地建筑工程高边坡治理技术及质量管理策略,并以位于重庆市巴南区花溪街道花溪村的中建•瑜和城三期项目为例,深入探讨高边坡治理技术在山地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希望研究内容能够为同类工程带来一定启发。
关键词:山地建筑;高边坡治理技术;抗滑桩前言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近年来我国很多城市开始出现土地资源紧张问题,山地资源利用也由此成为建筑业关注的焦点。
但结合实际调研可以发现,高边坡治理很容易在应用中出现各类问题,为避免问题出现,尽可能保证高边坡治理的有效性,正是本文围绕山地建筑工程高边坡治理技术和质量管理策略开展具体研究的原因所在。
1 山地建筑工程高边坡治理技术1.1稳定土质在山地建筑工程高边坡治理中,稳定土质属于较为常用的技术手段,这是由于岩体性能不好或土质不稳定的高边坡较为常见,通过针对性的加固处理,即可避免山体滑坡等事故出现。
在具体实践中,可针对性改造高边坡,如降低其陡峭程度、减轻高边坡重量,这类治理的开展需保证山地建筑安全性,并尽量缩小下土的利用面积,治理的成本、效率、效果需得到较好权衡,且按照永久边坡设计方案进行治理。
此外,通过种植根系较发达植物,也可实现基于植物根系的高边坡加固,水土流失的防止、水土涵养的实现也能够较好服务于高边坡土质的稳定[1]。
1.2 改善边坡条件为避免高边坡对山地建筑工程的施工和使用造成不利影响,必须针对性改善高边坡条件,如改善高边坡土壤和岩体的力学性能,即可有效提升高边坡的抗滑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高差接地处理方式——附崖式
附崖式接地指建筑依附于悬崖陡坡而建,与山崖的竖直界面重合。根据城市道 路和场地坡向,附崖式接地可分为上爬式和下掉式两类。
• 附崖式接地方式利用崖壁良好的承接能力承载了一部分荷重,从而充分利用几乎不能建房的地 段和空间,节约结构材料,增加了房屋的稳定性。对提高重要地段的建筑密度意义重大,因此, 在山地城镇用地紧张的情况下得到广泛的采用和承传 。 另一方面,建筑物附崖地段可将一些难看的崖壁遮挡起来,改善城镇面貌,并且对于崖壁也起 着保护作用。,并能营造出特殊的城市风貌。
地下式:建筑形体位于地表以内。有利于保护地形和自然植被,环保节能。典型 如英国萨里地下绿化带酒店、陕西窑洞建筑、重庆南区路防空洞改造商铺建筑。
• 采用地下式接地策略的山地建筑将建筑的整个形体设于地表之下,以减少对地形、地貌、自然植被 等的破坏,可以很好地保持基地原有风貌。同时,地下式接地对建筑节能十分有利,可使室内空间 冬暖夏凉。在现代工程技术的条件下,地下式山地建筑的空间布局更加自由,采光、通风条件更好。 地下式山地建筑的建造方式有两种,其一在建造过程中始终保持了原有的地貌;另一种则在建造过 程中对基地进行了开挖,在建筑完成后再实施覆土,恢复原有的地表形态。
重庆典型山地建筑高差处理研究
重庆智联众策房地产顾问
常见高差接地处理方式
建筑对高差的处理即建筑与地表的接触方式,目前山地地形常见高差处理方式主要 分为地下式、地表式、架空式、悬挑式和附崖式五大类,其中地表式是使用最为广 泛的高差处理方式。
•
• •
山地建筑的接地形态是对山地建筑与自然基面之间相互关系的概括和总结,它表现了山地建筑克服 地形障碍、获取使用空间的不同策略模式。
常见高差接地处理方式——地表式
当山地坡度较小且局部高差变化多时,可将建筑的勒脚提高到同一高度,使勒脚 高度随地形坡度和建筑进深的变化而变化。
• •
当勒脚高度较大时,其内部空间还可以利用起来,一些规模较大的建筑为了在山地环境中获得更大 面积的水平基面,就常以几层高的裙房作为“勒脚层”,在其上再设置主体建筑。 常见的提高勒脚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将建筑底层全部作勒脚处理,缓冲室内高差,提高室 内地面,减少地表潮气对建筑室内地面的影响;二是当地形高差较小时,将建筑底层的局部作为勒 脚,形成完整的室内地面,减少山地对建筑的影响;三是将建筑底层作成阶梯式勒脚,不但可丰富 室内空间、消化高差,而且可以丰富建筑外立面。
常见高差接地处理方式——悬挑式
悬挑式接地主要特征是建筑或其局部的一端无支撑悬空,从而在有限的基地 条件下通过悬挑出部分空间来争取更多的建筑面积,释放城市底部空间,节
约城市用地,同时大量采用新材料及新技术,达到节省材料的目的。一般可
分为悬挑辅助空间和悬挑建筑主体两种类型。重庆市场暂未出现通过悬挑建 筑主体结构来消化高差的开发项目。
山体 建筑
常见高差接地处理方式——地表式
“地表式”是山地环境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建筑接地方式,其主要特征是建筑底 面与山体地表直接发生接触。常见方式有提高勒脚;调节建筑底面,使建筑形 成错层、掉层、跌落或错叠等;利用高差分层筑台等。实际的山地建筑建造则 往往是几种方式综合运用的结果。
• • • • 为减少对倾斜地形的改变,可采取提高勒脚的方式让建筑与倾斜的地表直接接触; 调节建筑底面,如使建筑形成错层、掉层、跌落或错叠等; 利用高差分层筑台,将坡地转化为平地处理; 由于实际场地条件差异,实际的山地建筑建造则往往是几种方式综合运用的结果。
常见高差接地处理方式——悬挑式
悬挑辅助空间建筑以国泰艺术中心为例,主体采用钢结构,利用传统“斗拱” 、 “题凑” 空间形式,大量互相穿插、叠落、悬挑的构件形式,多重挑空空间, 增加建筑实际使用空间、丰富外立面层次,同时大大增加建筑底部空间。
• •
•
“题凑”的30%用来悬挂建筑结构,40%左右作为空调系统排风和输送新风的管道。 重庆国泰艺术中心,坐落在中国重庆市渝中区解放碑商业区CBD核心地带,用地面积达到2.91 公顷,总建筑面积达到3万余平方米,包含国泰大戏院和重庆美术馆。总投资5亿元,于2007年 12月30日奠基开工。 国泰艺术中心作为重庆市十大公益设施之一,这座由近8000吨钢材打造的“会呼吸”的建筑曾 荣获了第十届中国钢结构金奖。
常见高差接地处理方式——地表式
当山地地形高差悬殊,建筑底界面高差为建筑的层高或数倍层高时就形成了掉 层。掉层一般适应于坡度30-60%的山地地形,基本形式有纵向掉层、横向掉 层和局部掉层三种,其共同特点是建筑有2个或以上不同标高的出入口,且外 部地面不平整。
•
纵向掉层形成于建筑垂直于等高线布置时,其跨越等高线较多,底部通常以阶梯的形式顺坡掉 落,适合东、西向的山坡,掉层部分的采光、通风状况均较好;横向掉层的建筑多沿等高线布 置,其掉层部分只有一面可以开窗,采光、通风均受影响;建筑整体较完整、局部地形复杂且 高差较大时则适合形成局部掉层,其掉层部分既可作为建筑内部空间,也可作为室外空间。
接地形态的不同决定了山地建筑对山体地表的改动程度及其本身的结构模式,因此对山地生态环境 的保护、建筑形体的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建筑底面与山体地表的不同关系,山地建筑的接地方式可分为地下式、地表式、架空式、悬挑 式和附崖式五大类,它们对山地环境分别有不同的适应范围,具有较强的典型性。
常见高差接地处理方式——地下式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常见高差接地处理方式——地下式
重庆石板坡-南区路段沿街商铺均由原防空洞改造而成,历史悠久,建筑群在建 造过程中一直保持地表原始地形,最大程度保持原始地貌及植物生态,但建筑 建造难度较大,且建筑内部潮湿,通风采光均存在一定困难。
• 防空洞改造后,单铺开间约3-4米,进深约10-30米,采用拱顶结构, 最高处约2.7-3.5米。
常见高差接地处理方式——架空式
架空式接地形态的主要特征是建筑不直接与山体接触,其底面与基地表面完 全或局部脱开,以柱子或建筑局部支撑建筑荷载。 架空式接地对地形变化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同时对地表的影响较小,有利 于保留山地原有植被,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接地方式。 根据建筑底面的架空程度,架空式又可分为完全架空和吊脚型两种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