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西南政法大学期末考试刑法学试卷附答案

合集下载

2014年秋季《刑法学》期末考核

2014年秋季《刑法学》期末考核

期末作业考核《刑法学》满分100分一、简述题(每题8分,共40分)1、简述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的基本含义。

答:我国刑法第4条明确规定:“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这就是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

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的基本含义是:对任何人犯罪,不论犯罪人的家庭出身、社会地位、职业性质、财产状况、政治面貌、才能业绩等情况如何,都一律平等地适用刑法,依法定罪、量刑和行刑。

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当然,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并不否定因犯罪人或被害人特定的个人情况而在立法上、司法上允许定罪量刑有其符合刑法公正性的区别。

例如,依照法律规定,对累犯应当从重处罚。

对未成年人犯罪、中止犯、自首犯、立功的犯罪分子应当从宽处罚,对奸淫不满14周岁的幼女的要按照强奸从重处罚等等;在司法上,犯罪分子的主体情况以及被害人的个人情况,如果是对犯罪行为的危害程度或犯罪人的主观恶性大小有影响的,也允许乃至要求在适用刑法上有所区别和体现。

其关键,在于犯罪人、被害人的身份等个人情况对犯罪的性质和危害程度有无影响,有影响的在定罪量刑上应有所区别,无影响的则不应有所区别。

所以,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不是孤立地、机械地调节刑法适用的,它要和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等相互配合来合理地调节刑法的适用。

2、简述过于自信的过失心理与间接故意的区别。

答:(1)两者相同点是对可能发生的危害结果有一定认识,并且实施行为的目的都不在于追求危害结果发生。

(2)两者的区别在于:①认识因素上,两者认识程度不同。

间接故意是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结果,行为人对行为将导致危害结果发生具有较清楚、现实的认识。

而过于自信的过失是行为人对其行为可能发生的危害结果虽有一定认识,但这种认识是比较模糊的,并认为根据自身的能力、经验以及外部有利条件,实施行为时结果发生的可能性不会转化为现实性。

②在意志因素上,间接故意的行为人虽然是不希望危害结果发生,但也并不反对、不排斥结果发生。

西南政法大学期末考试真题

西南政法大学期末考试真题

07——08宪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成文宪法与不成文宪法中“文”字的理解是2《论法的精神》是哪位思想家的3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是4“依法治国”在哪一年写入我国宪法5我国的国家元首是6我国的民族自治地方是7我国大陆有多少个省级地方行政区域8选举法规定,选举可以委托,每一选民接受的最多委托数不得超过9张三是孤儿,他在中国出生,居住在中国,是否应具有中国国籍10不属于国务院组成人员的是各部部长;审计长;秘书长;中国人民银行行长二、多项选择题1单一制与联邦制的区别单一制不存在地方自治;单一制只有一个立法机关;单一制只有一套最高司法机关;单一制只有一个中央政府2我国宪法规定有权以“逮捕”的形式对公民人身自由进行限制是公安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军事机关3既是公民权利又是公民义务的有休息权;劳动权;受教育权;依法服兵役4依照国家赔偿法,公民可以取得何种赔偿行政赔偿;刑事赔偿;民事赔偿;经济赔偿5我国宪法的渊源有6全国人大常委会可以撤销哪些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文件7宪法规定,地方检察院对谁负责8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和什么的干涉社会团体;政党;个人;立法机关9我国“法律”由哪些国家机关制定10在国家标志中,除了首都,宪法还规定了国旗;国籍;国歌;国花三、不定项选择题1以下哪些国家设立“宪法法院”作为其宪法监督机关奥地利;德国;意大利;法国2有关政协的表述正确的是不是国家机关;上下级之间是监督关系;一般的人民团体;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3有关我国现行选举法表述正确的是4以下实行单一制的国家有中国;日本;英国;法国5以下实行联邦制的有英国;意大利;俄罗斯;法国6某法院收到一离婚诉讼,夫妻二人信仰同一宗教,但现在妻子改信另一宗教,以致丈夫要求与妻子离婚,如果你是法官,你认为?丈夫侵犯了妻子的宗教信仰自由;该案与宗教信仰自由无关;7法院没有支持男方的离婚诉求,回家后,丈夫殴打妻子,并不让妻子参加宗教活动,偷听妻子的电话,该男子侵犯了妻子的人格尊严;人身自由;通讯自由;结社自由8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的领导人有9享有选举权的条件有10在我国,所谓“特定人的权利”中的“特定人”是妇女;老人和儿童;青少年;华侨、归侨、侨眷四、名词解释宪法结构;宪法诉讼;行政区划五、辨析题1某省一位如日中天的“女厅官”被一位退休老干部检举,结果被拉下马并判了刑。

西南政法大学201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卷[A]806专业基础A

西南政法大学201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卷[A]806专业基础A
3、身份犯
4、管制
5、伪证罪
6、文理解释
7、犯罪故意
二、简述题(共30分,每题10分,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否则无效)
1、成立不作为犯在客观上必须具备的条件是什么?
2、如何理解受贿罪的客观要件?
3、简述缓刑的适用条件。
三、论述题(共12分,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否则无效)
试论述故意犯罪形态、故意犯罪阶段的联系与区别。
第二部分 刑事诉讼法(5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侦查
2、书证
3、当事人
4、延期审理
5、通缉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侦查工作应当遵循哪些原则?
2、辩护律师的诉讼权利。
三、论述题(共15分)
试述上诉不加刑原则。
第二部分 证据法学(30分)
一、名词解认知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简述鉴定结论的特点。
2、简述证人的资格。
西南政法大学201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卷[A]
适用专业
考试科目代码
考试科目名称
刑法学、诉讼法学
806
专业基础A
特别声明:答案一律答在考点提供的答题纸上,答在本试卷纸及其他纸上无效.
第一部分 刑法学(70分)
一、名词解释题(共28分,每题4分,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否则无效)
1、脱逃罪
2、刑法的溯及力

西南政法大学刑法分论试题及答案

西南政法大学刑法分论试题及答案

西南政法大学刑法分论试题及答案西南政法大学试卷(卷4)2014—2015年第 1学期课程刑法分论专业经济、行政法学院年级 2013 级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核分人题满分20 20 20 20 20得分本试卷共页,满分100 分;考试时间:180 分钟;考试方式:闭卷得分评卷人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1.甲以强奸为目的劫持乙至家中地洞中,对其多次强奸,后因无钱支付儿子学费将乙出卖。

甲某的行为构成( C )A.拐卖妇女罪的情节加重犯(奸淫被拐卖的妇女的)B.非法拘禁罪、强奸罪、拐卖妇女罪三罪,要并罚C.非法拘禁罪、强奸罪、拐卖妇女罪,其中非法拘禁罪与强奸罪系牵连犯,从一重定处定强奸罪,对甲以强奸罪与拐卖妇女罪并罚D.非法拘禁罪与拐卖妇女罪的情节加重犯(奸淫被拐卖的妇女的),应并罚。

2、甲某先后拐卖妇女10人,在拐卖妇女过程中,奸淫2名被拐卖的妇女,强迫2名被拐卖的妇女卖淫。

甲某的行为构成( A )A.拐卖妇女罪(情节加重犯)B.按牵连犯从一重罪定处原则定强奸罪C.按牵连犯从一重处原则定强迫卖淫罪D.拐卖妇女罪、强奸罪、强迫卖淫罪三罪并罚3、按刑法理论通说,以下构成侮辱罪( D )A为取乐用刀片将女性的裤子划破 B甲男在公共场所强行与年轻美丽妇女接吻C同性恋乙女强行猥亵女同事 D甲男为泄愤当众将乙女衣服脱光4 以下应数罪并罚( B )。

A勒索财物后又杀死被绑架人的B醉酒驾车撞死一人在逃跑过程中拒不停车又撞死撞伤多人的C因车速过快将被害人撞成重伤后怕承担药费等责任将被害人扔到河中致死被害人的D用暴力非法拘禁被害人,致被害人死亡的5.以下不属于刑讯逼供罪的对象有( D )。

A、犯罪嫌疑人B、刑事被告人C、因受贿被逮捕的人D、被双规的大贪官6.铁路附近的农民李某为走近道,将牛赶过铁路时正遇一火车驶来,牛受惊李某怎么赶也不动,致火车发生脱轨事故,有二节车箱翻车,直接经济损失三百多万元。

李某构成( A )。

刑法分论期末考试内容(西政专用)

刑法分论期末考试内容(西政专用)

陈荣飞刑法分论期末考试内容第一章犯罪客体的分类依据罪状选择性罪名绝对性确定的法定刑第四节法条竞合的使用原则第二章第二节特殊主体罪有几个3个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6个对象九.叛逃罪注意看《刑修八》十.间谍罪三种行为方式十一. 与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区别,界限二者是法条竞合十二。

必须发生在战争时第三章看目录就明白了第1 3 5 7 9 11 13 19 20 21 22 23 24 26 28 2930(与抢劫罪的区别)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7 (都是罪名)第五章(必须全章掌握)看课件:转换犯(在强迫劳动罪后)灭口只限绑架罪中构成一罪,在其他罪中构成数罪并罚。

对于抢劫:先抢后杀数罪并罚,先杀后抢一罪第4个罪注意强迫,欺骗转换故意杀人第24 25 26 27 29(与盗窃罪的区别,看课件)第六章(必须全章掌握)特别注意:第一罪抢劫罪,第8 9(注意看书279页犯罪客体)10(与抢劫罪的区别。

与绑架罪容易混淆,注意的是取财与手段是否同步,不同步则构成敲诈勒索罪)13(修正案新加罪名)挪用资金罪与挪用特定款物罪及挪用公款罪(先区分公用还是私用,如果公用不管主题是什么构成挪用特定款物罪,如果私用,分是国家工作人员构成挪用公款罪,非国家工作人员构成挪用资金罪)第七章第二节P291 第1P295 第3注意P296页最上面那段里面最后的那句话,还有第二段的最后的但是那半句P296 第4P297 第5P298 第七了解就好P299 第九第十P300 第十三第十四P301 第十五第十六P302 第十八的第2点注意看课件,考点1.转换犯2.处罚范围注意聚众性犯罪与组织性犯罪的区别P304 第20 只处罚首要分子P306 第24 注意是口袋罪类型注意看第1点的第2小分点,还有第2点第25 注意黑社会是考点P308 第2的第1点是考点注意为什么保护伞不是必备要素P310 第27 第1点的第3小分点P311 第28 与教唆犯的区别,注意看《刑修八》中13个死刑废除,废除了那些死刑P314 第34 第2点要记住P316 第37 第38 P317第2点的第2小分点要记住,还有接着下来的那段的第一句话(未经。

刑法期末试题及答案总则

刑法期末试题及答案总则

刑法期末试题及答案总则一、问答题1. 简述刑法的定义及其特点。

刑法是指国家用刑罚来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刑事法规。

其特点包括以下几点:刑法具有司法性、主体性、专一性、独立性、强制性等。

2. 解释“犯罪的法定性原则”和“犯罪与刑罚的相互制约原则”。

犯罪的法定性原则是指刑法规定了犯罪行为和刑罚,而不允许将犯罪行为与刑罚作为一种行政决定进行。

犯罪与刑罚的相互制约原则是指犯罪的存在必须有相应的刑罚,刑罚只在犯罪行为存在的条件下才能实施。

3. 列举我国刑法中的几个基本原则。

我国刑法中的几个基本原则包括: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罪刑法定、犯罪与刑罚相适应、犯罪的法定性原则、刑罚的公正性原则、适用刑罚的目的即惩罚与改造相结合、非刑事法律为刑事法律之基础。

二、案例分析题1. 案例:张某盗窃案。

张某黄昏时分闯入一家商店,盗取了店主的现金5000元。

被抓获后,张某表示悔过并主动归还全部赃款。

请判断张某的犯罪构成及刑罚。

根据我国刑法,张某的行为属于盗窃罪。

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他人财物的行为。

张某的盗窃行为符合盗窃罪构成要件,因此成立犯罪。

鉴于张某悔过并主动归还全部赃款,可以从情节轻重、社会危害程度及其对社会所造成的影响等方面予以考虑。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可以对张某从轻处罚,比如处以拘役或者有期徒刑。

三、论述题1. 刑法中的正当防卫原则。

正当防卫原则是指在合法的自卫状态下,为保护自己和他人的人身财产安全而采取的必要防卫行为,被视为合法行为。

正当防卫原则是刑法的一项重要原则,是为了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使其能够在合法的范围内对抗不法侵害。

在正当防卫状态下,对侵害者进行应当和必要的限制,以达到保护公民的目的。

2. 刑法中的紧急避险原则。

紧急避险原则是指在遭受非法侵害时,为了保护自己或他人的人身或财产安全,采取合理紧急行为导致损害他人合法权益,可以减轻或免除民事责任。

紧急避险原则的适用要具备以下条件:紧急避险情况的发生是突发的,并且是非自愿的;紧急避险行为必须是为了避免非法侵害;避险行为必须是合理的、必要的。

2014年西南政法大学期末考试刑法学试卷附答案

2014年西南政法大学期末考试刑法学试卷附答案

2014年西南政法大学期末考试刑法学试卷附答案2014年西南政法大学期末考试《刑法学》试卷(附答案)一、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10空,每空1分,满分10分)1.首要分子是指在(犯罪集团)或者(聚众犯罪)中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的犯罪分子。

2.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人)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刑法规定之罪的,适用刑法。

3.对于中让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4.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其构成的要件之一是,偷逃应缴税额在(5000)元以上。

5.根据刑法规定,构成侵犯著作权罪,其主观方面表现为以(营利)的直接故意。

6.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Y)1.盲人犯罪,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 N )2.身强力壮、有较丰厚支出的儿子,对身患宿疾的父亲长期不送医院就医,结果其父因延误治疗而死亡。

行动人之行动构成不作为形式的杀人罪。

( Y )3.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由公安机关就近执行。

( N )4.背叛国度罪的主体是非凡主体。

( Y )5.犯罪行动在客观方面有各类百般的表现形式,但根据刑法划定,有故意犯罪行动和过失犯罪行动两种基本形式。

( N )6.信用卡诈骗罪,就是指利用信用卡、信用证进行诈骗活动,骗取钱财数额较大的行为。

( N )7.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违反国家规定,以单位名义将国有资产集体私分给个人,数额较大的,应以职务侵占罪论处。

( Y )8.XXX与XXX有仇。

某日,XXX见XXX前去公用的水并打水,便抢先一步在水井中下毒,结果导致XXX饮水后死亡。

XXX的行动已构成故意杀人罪。

( Y )9.《刑法》第233条划定,过失致人死亡,“本法另有划定的,依照划定”,是指在其他过失犯罪中导致他人死亡,就间接以其他犯罪定罪处罚,而不再以过失杀人罪论处。

刑法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刑法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刑法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刑法的基本原则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罪刑法定原则B.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C.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D. 无罪推定原则答案:D2. 下列哪一项不是刑法中的犯罪构成要件?A. 犯罪主体B. 犯罪客体C. 犯罪主观方面D. 犯罪时间答案:D3. 根据刑法规定,以下哪一项不属于正当防卫?A. 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B. 防卫行为是为了保护国家利益C. 防卫行为是为了保护他人人身权利D. 防卫行为是为了保护个人财产权利答案:A4. 以下哪一项不是刑罚的种类?A. 管制B. 拘役C. 有期徒刑D. 罚款答案:D5. 根据刑法规定,以下哪一项不属于累犯?A. 因故意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B. 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后五年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C. 因过失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D. 因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答案:C6. 以下哪一项不是刑法中的犯罪形态?A. 犯罪预备B. 犯罪未遂C. 犯罪中止D. 犯罪完成答案:D7. 根据刑法规定,以下哪一项不属于自首?A. 犯罪后自动投案B. 被采取强制措施后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C. 被追诉后主动交代自己的罪行D. 被追诉后拒不交代自己的罪行答案:D8. 以下哪一项不是刑法中的犯罪阻却事由?A. 正当防卫B. 紧急避险C. 过失犯罪D. 犯罪未遂答案:D9. 根据刑法规定,以下哪一项不属于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的情形?A. 自首B. 立功C. 犯罪预备D. 犯罪中止答案:C10. 以下哪一项不是刑法中的刑罚执行制度?A. 缓刑B. 假释C. 减刑D. 罚款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以下哪些情形可以适用缓刑?B. 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C. 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D. 被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答案:A、B12. 以下哪些情形可以适用减刑?A. 犯罪分子在服刑期间有悔改表现B. 犯罪分子在服刑期间有立功表现C. 犯罪分子在服刑期间有重大立功表现D. 犯罪分子在服刑期间有严重违规行为答案:A、B、C13. 以下哪些情形可以适用假释?A. 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B. 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D. 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答案:A、B14. 以下哪些情形可以适用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A. 自首B. 立功C. 犯罪中止D. 犯罪预备答案:A、B、C、D15. 以下哪些情形可以适用紧急避险?A. 为了保护国家利益B. 为了保护社会公共利益C. 为了保护个人财产权利D. 为了保护他人人身权利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6. 犯罪预备是指为了犯罪而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

第学期刑法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

第学期刑法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

南湖学院文法系法学专业级《刑法学》期末考试试题(A卷)- 第一学期时量: 120分钟总分: 100分一、单项选择题( 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代号写在答题纸上, 每小题2分, 共30分) 1.从解释的效力上来看, 下列对刑法的解释中属于无效解释的是:A.立法解释B.司法解释C.学理解释D.限制解释2.关于罪刑法定原则, 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罪刑法定原则的思想基础之一是民主主义, 而习惯最能反映民意, 因此, 将习惯作为刑法的渊源并不违反罪刑法定原则B.罪刑法定原则中的”法”不但包括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法, 而且包括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制定的法C.罪刑法定原则禁止不利于行为人的溯及既往, 但允许有利于行为人的溯及既往D.刑法分则的部分条文对犯罪的状况不作具体描述, 只是表述该罪的罪名。

这种立法体例违反罪刑法定原则3.中国刑法第12条关于溯及力的规定采取的是:A.从旧原则 B.从新原则C.从新兼从轻原则 D.从旧兼从轻原则4.中国刑法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 应当( ) 处罚。

A.从轻 B.从轻或者减轻C.减轻 D.减轻或者免除5.某甲意图杀害某乙, 某日趁乙不备将乙从桥上推下企图将乙淹死, 不料乙却因头部碰到石头而摔死, 并不是被淹死的。

甲的行为是:A.故意杀人罪( 未遂) B.故意杀人罪( 既遂) C.意外事件D.过失致人死亡罪6.甲贩运假烟, 驾车路过某检查站时, 被工商执法部门拦住检查。

检查人员乙正登车检查时, 甲突然发动汽车夺路而逃。

乙抓住汽车车门的把手不放, 甲为摆脱乙, 在疾驶时突然急刹车, 导致乙头部着地身亡。

甲对乙死亡的心理态度属于下列哪一选项?A.直接故意 B.间接故意C.过于自信的过失 D.疏忽大意的过失7.某甲与某乙有仇, 欲寻机报复。

一日某甲知某乙一人在家, 便携匕首前往。

途中遇联防人员巡逻, 某甲深感害怕, 折返家中, 就此作罢。

某甲的行为属于:A.犯罪预备 B.犯罪中止C.犯罪未遂 D.不构成犯罪A8.甲、乙、丙三个共同去盗窃。

2014级刑法总论试卷A

2014级刑法总论试卷A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法学专业2014级(普本)《刑法总论》期末考试试题(A卷)系(院)专业班级学号姓名一、单项选择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每题1 分,共20分)1.危害行为的基本表现形式是()。

A.故意犯罪与过失犯罪 B.故意与过失C.作为与不作为 D.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2.醉酒的人犯罪,()。

A.应当负刑事责任B.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C.不负刑事责任D.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3.下列哪一种情形,尚不能认为是犯罪()。

A. 乙向其朋友赵某表示要杀掉仇人陈某B. 甲打电话邀约其朋友李某一起去实施抢劫C.丙为了盗窃张某家财产,毒死了张某家的看家犬D.丁为方便对刘某实施抢劫,对刘某的活动规律进行跟踪调查4.张某因犯强奸罪被判处9年有期徒刑,在刑罚执行5年后发现其在犯强奸罪的同时还犯有抢劫罪,应判处10年有期徒刑,那么张某还需执行的刑期最高应是()。

A.15年 B.14年 C.19年 D.10年5.甲前往乙住所杀乙,乙不在家,将睡在乙床上的乙弟杀死。

甲的行为属于()。

A.犯罪预备B. 犯罪既遂C.犯罪未遂D. 犯罪中止6.我国刑法将共同犯罪中的犯罪人分为( )。

A.故意犯罪与过失犯罪 B.主犯、从犯、胁从犯、教唆犯C.预备犯、中止犯、既遂犯、未遂犯 D.首犯、胁从犯、未遂犯、帮助犯7.拘役的期限是()。

A.15天以上6个月以下 B.3个月以上1年以下C.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 D.6个月以上1年以下8.甲因为男友乙不忠而生恨意,决定杀乙。

某日把乙引到家中将一瓶安眠药(50片)掺入咖啡让乙喝下。

乙在床上昏睡,甲离家到附近一座山上打算自杀。

甲在山上犹豫徘徊一昼夜,心生悔意急回家,发现乙已被人送医院抢救,未死。

甲大喜过望。

对甲()。

A.按既遂犯处罚 B.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C.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D.应当免除处罚。

【期末复习】西政期末考试刑法分论题库试卷试题及答案

【期末复习】西政期末考试刑法分论题库试卷试题及答案

西政期末考试刑法分论题库试卷4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1.某甲与某乙投宿同一旅馆同一房间,某甲得知乙是一家大公司的采购员,携带一笔巨款,准备进货。

于是晚上某甲便机请乙喝听装饮料(内掺有安眠药),乙服后很快就错昏睡不醒,某甲便乘机将某乙携带现金的皮包扭开,拿走定货现金15000元。

甲的行为构成( D )。

A.盗窃罪B.诈骗罪C.抢夺罪D.抢劫罪2.甲、乙二人某天晚上携带凶器潜入商店准备进行抢劫,但在进店后发现值班人员睡着了,两人就在没有使用凶器的情况下取得大量商品。

甲乙的行为构成( A )。

A.盗窃罪B.抢劫罪C.抢劫罪预备和盗窃罪D.抢夺罪3.甲偷乙的自行车被乙当场抓住,甲为挣脱逃跑而将乙打成重伤。

甲的行为构成( A )。

A.抢劫罪B.故意伤害罪C.抢劫罪和故意伤害罪D.抢夺罪和故意伤害罪4.甲自己饮酒过量醉倒在路旁,乙从此经过,见有机可乘,就将甲身上的钱掏走,钱包内有现金850元。

甲的行为构成(C )。

A.抢劫罪B.抢夺罪C.盗窃罪D.抢劫罪和盗窃罪5.甲系某宾馆服务员,在上班期间,经常乘客人不在房间之机,窜入房内以旅客的名义偷打国内、国际长途电话。

甲的行为构成( B )。

A.贪污罪B.盗窃罪C.侵占罪D.不构成犯罪6.王某盗窃正在使用中的电话线数额不大,但造成了严重后果。

王某的行为构成( B )。

A.盗窃罪B.破坏公用电讯设施罪C.盗窃罪和破坏公用电讯设施罪D.危害公共安全罪7.盗窃由单位已盖好印章的空白转帐支票,并冒充签发支票单位的人员向商店骗购大量货物的,应定(A )。

A.盗窃罪B.票据诈骗罪C.盗窃罪和票据诈骗罪D.诈骗罪8.甲盗窃了某单位印鉴齐全的空白转帐支票,自己不到商店使用。

于是甲找到邻居乙,对乙说:捡到一张支票,请乙帮忙去商店买些高级音响,并许诺给乙一台录象机。

乙跑到商场签发单位的人员骗购了大量高档音响。

乙的行为属于( C )。

A.盗窃罪B.盗窃共犯C.票据诈骗罪D.票据诈骗罪的共犯9.甲、乙二人为了游玩,多次偷开汽车并将其遗弃,严重扰乱工作、生产秩序并造成严重损失,甲乙的行为构成( A )。

刑法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刑法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1、简述过于自信的过失与间接故意的相似与区别?答: 1 过于自信的过失与间接故意有相似之处,如二者均认识到危害结果发生的可能性,都不是希望危害结果发生,但二者的区别也是明显的。

(1) 间接故意是旅途危害结果的发生,结果的发生符合行为人的意志; 过于自信的过失是希望危害结果不发生,结果的发生违背行为人的意志。

(2)间接故意的行为人是为了实现其他意图而实施行为,主观上根本不考虑是否可以避免危害结果的发生,客观上也没有采取避免危害结果发生的措施;过于自信过失的行为人之所以实施其行为,是因为考虑到可以避免危害结果的发生。

(3) 间接故意是“明知”危害结果发生的可能性;过于自信的过失是“预见”危害结果发生的可能性。

2 过于自信的过失与间接故意有相似之处,如二者均认识到危害结果发生的可能性,都不是希望危害结果发生,但二者的区别也是明显的。

从本质上说,间接故意所反映的是对法益的积极蔑视态度,过于自信的过失所反映的是对法益消极不保护的态度。

这种本质上的差别,又是通过各自的认识因素与意志因素体现出来的。

首先,间接故意是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结果的发生符合行为人的意志;过于自信的过失是希望危害结果不发生,结果的发生违背行为人的意志。

其次,间接故意的行为人是为了实现其他意图而实施行为,主观上根本不考虑是否可以避免危害结果的发生,客观上也没有采取避免危害结果的措施;过于自信过失的行为人之所以实施其行为,是因为考虑到可以避免危害结果的发生。

间接故意是“明知”危害结果发生的可能性;过于自信的过失是“预见”危害结果发生的可能性。

这说明间接故意的行为人认识到结果发生的可能性较大。

2、简述因果关系与刑事责任的关系?.1 因果关系是客观属性,刑事责任是主客观相统一的。

(存在因果关系并不等于要对“危害结果”承担刑事责任,要对" 危害结果" 承担刑事责任,必须具有因果关系。

)如某人于雨夜躺卧一货车下避雨睡觉,第二天早晨司机倒车装货时压死该人。

西南政法大学刑法分论试卷5试题及答案

西南政法大学刑法分论试卷5试题及答案

西南政法大学试卷(5卷)2013—2014学年第 1 学期课程刑法专业年级本试卷共页,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180 分钟;考试方式:闭卷一、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1、杨先生将自己房屋租给刘丽,租赁合同只出租地上部分,不包括地下室。

地下室存放了杨为女儿婚礼特意买的茅台镇珍藏酒业特需专供酒216瓶,价值53640元。

刘丽将地下室的酒18箱价值数万元的酒用于送人(地下室未上锁)。

刘丽得知杨已报警,即将酒款全部归还杨先生,杨先生原谅了刘丽,下列正确的是( B )A刘丽构成侵占罪B刘丽构成盗窃罪C因已归还不构成犯罪D侵占罪是自诉犯罪,因杨放弃追究刘丽不构成犯罪2、王某打的到某县城去,应支付300多元的士费,王某用匕首威胁,拒支付的士费后离去。

王某行为( B ):A.因数额小无罪 B.抢劫罪C.不属于抢劫财物不构成抢劫罪 D.不符合当场立即劫财不构成抢劫罪3、以下构成盗窃罪的是(B ):A.军人进入军队仓库中盗得价值3千多元的军用毛毯、军靴等B.吸毒者为吸毒入户盗得毒贩的海洛因C.强奸者将被害人强奸后,见被害人无能力反抗又将被害人手机和钱包拿走D.因仇恨他人车生意比自己的车好,为他人作不成生意盗出他人车开下悬崖毁坏4.某甲的大货车超载,路过一检查站时,被运政部门人员拦住检查,检查人员朱某正登车检查时,甲突然发动汽车夺路而逃,朱抓住汽车把手不放,甲为摆脱朱某,在疾驶后突然急刹车,朱某被摔在地,头部着地死亡。

对朱某死亡,甲构成( D )。

A.故意(直接)杀人罪 B.交通肇事罪C.过失致人死亡罪 D.故意(间接)杀人罪5.甲男对乙女说自己能将10元变成100元,乙女便将家里的4000元现金交给甲,让甲当场将4000元变成4万元。

甲用红纸包着4000元钱,随后“变”来“变”去,趁机调换了红纸包,然后将调换过的红纸包交给乙,让乙2小时后再打开看。

乙2小时后打开,发现红纸包内是餐巾纸。

甲的行为是( A )。

(完整word版)西南政法大学刑法分论试题及答案

(完整word版)西南政法大学刑法分论试题及答案

西南政法大学试卷(卷4)2014—2015年第1学期课程刑法分论专业经济、行政法学院年级2013 级本试卷共页,满分100 分;考试时间:180 分钟;考试方式:闭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1.甲以强奸为目的劫持乙至家中地洞中,对其多次强奸,后因无钱支付儿子学费将乙出卖。

甲某的行为构成( C )A.拐卖妇女罪的情节加重犯(奸淫被拐卖的妇女的)B.非法拘禁罪、强奸罪、拐卖妇女罪三罪,要并罚C.非法拘禁罪、强奸罪、拐卖妇女罪,其中非法拘禁罪与强奸罪系牵连犯,从一重定处定强奸罪,对甲以强奸罪与拐卖妇女罪并罚D.非法拘禁罪与拐卖妇女罪的情节加重犯(奸淫被拐卖的妇女的),应并罚。

2、甲某先后拐卖妇女10人,在拐卖妇女过程中,奸淫2名被拐卖的妇女,强迫2名被拐卖的妇女卖淫.甲某的行为构成(A )A.拐卖妇女罪(情节加重犯)B.按牵连犯从一重罪定处原则定强奸罪C.按牵连犯从一重处原则定强迫卖淫罪D.拐卖妇女罪、强奸罪、强迫卖淫罪三罪并罚3、按刑法理论通说,以下构成侮辱罪(D )A为取乐用刀片将女性的裤子划破B甲男在公共场所强行与年轻美丽妇女接吻C同性恋乙女强行猥亵女同事D甲男为泄愤当众将乙女衣服脱光4 以下应数罪并罚(B )。

A勒索财物后又杀死被绑架人的B醉酒驾车撞死一人在逃跑过程中拒不停车又撞死撞伤多人的C因车速过快将被害人撞成重伤后怕承担药费等责任将被害人扔到河中致死被害人的D用暴力非法拘禁被害人,致被害人死亡的5.以下不属于刑讯逼供罪的对象有(D )。

A、犯罪嫌疑人B、刑事被告人C、因受贿被逮捕的人D、被双规的大贪官6.铁路附近的农民李某为走近道,将牛赶过铁路时正遇一火车驶来,牛受惊李某怎么赶也不动,致火车发生脱轨事故,有二节车箱翻车,直接经济损失三百多万元.李某构成(A )。

A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B交通肇事罪C铁路运营安全事故罪D过失毁坏交通设施罪7.关于故意伤害罪与组织出卖人体器官罪,下列哪一选项是不正确的( D )?A.为自己或亲人使用为目的寻找人体器官出售者的,不构成组织出卖人体器官罪B.医生明知是未成年人,虽征得其同意而摘取其器官的,成立故意伤害罪C.某医生为甲作手术时,偷摘甲一个肾脏出售给需要肾移植的病人,构成故意伤害罪D.23岁的甲为救母急需钱,听说乙有门路寻找到买家,要求乙给三万元就可出售自己一个肾脏,乙联系了医生和买家,作了移植手术后,乙获利5万元,因系甲主动自愿要求出售器官,乙不构成组织出卖人体器官罪8 强奸罪(未遂)与强制猥亵妇女罪的本质区别是( C )。

西南政法大学法理学本科期末试题

西南政法大学法理学本科期末试题

时间:2011年2月6日地点:西南政法大学研究生部记录人:且歌且行院系:法学院2009级联系方式:1375080562(QQ)目录2005—2006 学年第一学期行政管理专业法理学试题错误!未定义书签2005—2006学年第一学期法理学进阶试题................................... - 2 - 2005—2006学年第一学期法理学试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

2005—2006学年第一学期04级法学二学位法理学试题错误!未定义书2006—2007学年第二学期04级法理学试卷A卷....................... - 8 - 2006—2007学年第二学期06级法理学进阶试卷A卷 ............ - 13 - 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06级法理学初阶试卷A卷错误!未定义书签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06级法理学初阶试卷B卷错误!未定义书签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法理学进阶试卷B卷........................ - 15 -2005—2006学年第一学期法理学进阶试题一、不定项选择(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关于法律价值的理解正确的有【1234 】A 法律价值是一个表征关系的范畴B 法律价值反映的是法律对人的需要的满足状况C 法律价值既具有主观性,又具有客观性,是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D 法律价值的含义包括主体人运用一定的道德标准对现实法律进行评价,因此具有伦理性法律价值,是指在作为客体的法律与人作为主体的关系中,法律对一定主体需要的满足状况以及由此所产生主体人对法律的评价。

2.对法律秩序的理解有【1234 】A 法律秩序就是法律制度B 法律秩序乃是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实现C 法律秩序就是法治秩序D 法律秩序现代文明的产物3.法律解释的方法包括【 123 】A 文义解释B 论理解释C 社会学解释D 合理性解释4.西方法律传统包括【13】A 权利文化B 人治传统C 法治传统D 权力文化5.下列关于法律权利与权力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2 】A 法律权利与权力都以追求一定的利益为目的B 法律权利来自于权力的赋与,因此法律权利的行使以服务于权力为目的C 法律权利的实现要依赖于权力D 权力以实现法律权利为目的,法律权利对权力具有制约作用6.下列关于平等的判断正确的是【 234 】A平等就是指结果上的均等,即平均B 平等不反对适当的区别对待C 平等的对立面包括特权和歧视D 平等是指“人与人的对等对待关系“7.强调人权与经济、文化条件、历史传统具有内在联系,人权的阶级性与社会性统一的西方学者是【 2 】A 格老秀斯B 马克思、恩格斯C 洛克D 斯宾诺莎8.把正义分为平均正义和分配正义的学者是【 2 】A 柏拉图B 亚里士多德C 霍布斯D 罗尔斯9.近代第一个阐述国家契约论的学者是【 1 】A 霍布斯 D 罗尔斯 C 边沁 D 伏尔泰10.关于中国法律传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1234 】A 礼法文化的思想基础是“尊尊”和“亲亲”,价值追求是三纲五常的伦理秩序B德治是中国古代颇具特色的治国理论,虽然也重视制度建设,但更强调由有道德觉悟的贤人、君子等社会精英来治国,因此本质是人治C 重刑轻民并不是中国传统只有刑法而没有民法D 在中国古代,很难将司法权和行政权区分开来二、判断对错,并简要说明理由(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在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关系论述中,有这样的判断: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在社会生活中具有对等关系,主要表现之一是社会生活中的权利总量与义务总量是相等的。

《刑法》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刑法》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刑法复习题(课程代码362139)一、名词解释1.犯罪构成:依照我国刑法规定,决定某一具体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为该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需的一切客观和主观要件的有机统一,是使行为人承担刑事责任的根据。

2.犯罪中止:犯罪分子在实施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的行为。

3.缓刑: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由特定的考察机构在一定的考验期限内对罪犯进行考察,并根据罪犯在考验期间内的表现,依法决定是否适用具体刑罚的一种制度。

4.累犯:因犯罪受过一定的刑罚处罚,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法定的期限内又犯一定之罪的犯罪人。

5.数罪并罚:是刑法中规定对一人犯数罪的情况下的一种量刑情节,对犯两个以上罪行的犯人,就所犯各罪分别定罪量刑后,按一定原则判决宣告执行的刑罚。

6.自首:指犯罪后自动投案,向公安、司法机关或其他有关机关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为。

我国刑法规定,自首的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7.想象竞合犯:即想象的数罪,是指实施一个犯罪行为同时触犯数个不同罪名的犯罪形态8.减刑:是指依法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罪犯在具有法定的减刑情节时,由负责执行刑罚的机关报送材料,人民法院依法予以减轻原判刑罚的刑事司法活动。

9.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

10.犯罪故意: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11. 作为:行为人以积极的身体动作实施违反刑法禁止性规范的危害社会的行为。

12.正当防卫: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对不法侵害人采取的不明显超过必要限度的防卫行为。

13.犯罪未遂:已经着手实行犯罪,但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

14.假释:指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一定刑罚后,因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因而附条件地将其提前释放的制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西南政法大学期末考试
《刑法学》试卷(附答案)
一、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10空,每空1分,满分10分)
1.首要分子是指在(犯罪集团)或者(聚众犯罪)中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的犯罪分子。

2.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人)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刑法规定之罪的,适用刑法。

3.对于中让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4.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其构成的要件之一是,偷逃应缴税额在(5000)元以上。

5.根据刑法规定,构成侵犯著作权罪,其主观方面表现为以(营利)的直接故意。

6.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 Y)1.盲人犯罪,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 N )2.身强力壮、有较丰厚收入的儿子,对身患重病的父亲长期不送医院就医,结果其父因延误治疗而死亡。

行为人之行为构成不作为形式的杀人罪。

( Y )3.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由公安机关就近执行。

( N )4.背叛国家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

( Y )5。

犯罪行为在客观方面有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但根据刑法规定,有故意犯罪行为和过失犯罪行为两种基本形式。

( N )6.信用卡诈骗罪,就是指利用信用卡、信用证进行诈骗活动,骗取钱财数额较大的行为。

( N )7.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违反国家规定,以单位名义将国有资产集体私分给个人,数额较大的,应以职务侵占罪论处。

( Y )8.张三与李四有仇。

某日,张三见李四前往公用的水并打水,便抢先一步在水井中下毒,结果导致李四饮水后死亡。

张三的行为已构成故意杀人罪。

( Y )9.《刑法》第233条规定,过失致人死亡,“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是指在其他过失犯罪中导致他人死亡,就直接以其他犯罪定罪处罚,而不再以过失杀人罪论处。

( Y )10.空白罪状,即在刑法分则条文中不直接叙明犯罪特征,而是指出该犯罪行为所违反的其他法律和法规。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1.甲欲杀乙,误将丙当乙杀死,甲的行为属于事实上的认识错误之( A )。

A.目标的错误认识
B.手段的错误认识
C.因果关系的错误认识
D.行为误差
2.我国刑法对溯及力之规定所体现的原则是( C ) 。

A.从旧原则
B.从新原则
C.从旧兼从轻原则
D.从新兼从轻原则
3.罚金的适用方式是( C )。

A.只能独立适用
B.只能附加适用
C.既可以独立适用也可以附加适用
D.只能并科适用
4.下列犯罪构成要件中,属于犯罪构成必不可少的要件即必备要件是( A )。

A.犯罪目的
B.犯罪对象
C.危害行为
D.犯罪时间
5.我国刑法采取的数罪并罚原则是( C )。

A.并罚原则
B.吸收原则
C.限制加重原则
D.折中原则
6.非法拘禁罪属于( A )。

A.继续犯
B.牵连犯
C.结合犯
D.连续犯
7.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 D )。

A.从轻处罚
B.从轻、减轻处罚
C.免除处罚
D.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8.在下列犯罪形态中,适用“从一重处断”原则予以论处的是( C )。

A.结果加重犯
B.继续犯
C.想像竞合犯
D.吸收犯
9.假释考验期限,从( D )起计算。

A.判决宣告之日
B.判决执行之日
C.判决确定之日
D.假释之日
10.在我国,特赦由( C )。

A.最高人民法院决定
B.最高人民检察院决定
C.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
D.国务院决定
四、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1.刑法所称国家工作人员包括( ABCD )。

A.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B.国有企事业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C.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D.其他依法从事公务的人员
2.我国刑法分则对各种直接故意犯罪规定的既遂形态具体包括( AC )。

A.结果犯
B.危险犯
C.行为犯
D.举动犯
3.我国刑法规定的基本原则包括( ABD )。

A.罪刑法定原则
B.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C.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
D.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4.下列犯罪中属于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有( ABD )。

A.侵占罪
B.侮辱罪
C.遗弃罪
D.虐待罪
5.我国刑罚的目的是( BCD )。

A.报应犯罪
B.特殊预防
C.惩罚犯罪
D.一般预防
6.犯罪构成客观要件中的选择要件包括( ABC )。

A.犯罪行为
B.特定的犯罪方法
C.特定的时间、地点
D.犯罪客体
7.下列刑罚方法中,( BC )是主刑。

A.罚金
B.管制
C.拘役
D.没收财产
8.在我国刑法中,共同犯罪人的种类分为( ABCD )。

A.主犯
B.从犯
C.胁从犯
D.教唆犯
9.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军人违反职责罪适用于( ABCD )。

A.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现役军官、文职干部、士兵及具有军籍的学员
B.预备役人员
C.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的现役警官、文职干部及具有军籍的学员
D.执行军事任务的预备役人员和其他人员
10.抗税罪的行为方式有( AC )。

A.暴力
B.伪造
C.威胁
D.行贿
五、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满分12分)
1.交通肇事罪
2.广义刑法
3.间接故意
4.紧急避险
六、简答题(每小题10分,满分30分)
1.一般自首的概念与成立条件。

2.犯罪的基本特征。

3.危害国家安全罪的构成特征。

七、分析题(每小题18分,满分18分;案例分析要求得出结论并说明理由,法条评析要求符合立法原意和刑法理论)
1.甲素知乙家有钱,且每天白天只有一老妇看家,遂起抢劫意念。

为使抢劫顺利,甲首先盗窃军用手枪1支,子弹10发。

一切准备就绪后,将枪弹藏于身上,来到乙家。

时逢老妇偶然外出,甲撬门入室,发现室内无人,于是窃得现金及其他财物总价值1万余元。

正准备逃离时,老妇回来,甲遂开枪致老妇重伤后,逃离现场。

请回答以下问题:
(1)甲的行为属于罪数形态中的何种犯罪形态?
(2)该犯罪形态的处断原则是什么?
(3)对甲的行为应如何定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