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中实词和虚词的区别
初中语文语法知识虚词和实词
三、连词 ——连接词、短语、句子、句群、段 落,能表示某些关系的词。
和、跟、与、同、或、既然 还是、不但、就是、不管、无论、除非、不论 要么、何况、况且、与其……不如、宁可……也不、 然后、 以致、于是、因为……所以、如果……就、虽然……但是、只 有……才、只要……就 、既然……那么 而、并、并且、而且、或者 至于、于是、但是、然而、因此 等。
•指出下列句中划线词的词性
一个人为自己所热爱的目标而奋斗 时,即使困难重重,也会百折不挠的去 克服它。
①桌上有一本书。(这里的“上”,表示处所, 是名词
②昨天我上南京去了。(这里的“上”表示动作 行为,是动词。)
4、在,“在”的用法最为灵活,可作动词、副词 或介词。 ①星期天,我在家。(这里的“在”后面再没有 动词,因此只好自己充当动词。) ②星期天,我在家看书。(这里的“在”后面还 有动词“看书”,因此只能充当介词,和“家” 合在一起,表示处所。) ③星期天,我在复习功课。(这里的“在”相当 于“正在”,表示时间,因此它是时间副词。)
5、“啊”,可作叹词或语气助词。 ①啊!祖国多么美!
(这里的“啊”单独使用,表示一种 强烈的感情,是叹词。) ②祖国多么美啊!
(这里的“啊”用在句末,表示一种 感叹语气,是句末语气助词)
练习一
下面几题请同学们仔细辨识划线词的词性: ①老师叫你。 ②昨天你叫老师表扬了。 ③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④明天我要到上海。 ⑤请把座位让给她。 ⑥妈妈让我学做饭。 ⑦上学时要锁好门。 ⑧我买了一把锁。
• 5.表示语气:不、没、没有、别、未必、准、 一定、必定、必然、却、倒、可、就、幸亏、 难道、何尝、偏偏、索性、简直、反正、多 亏、也、互相、擅自、几 乎、渐渐、逐渐、逐步、猛然、依然、仍然、 当然、毅然、果然、差点儿等
七年级语文文言文的实词和虚词之文言文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七年级语文文言文的实词和虚词之文言文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我们了解古代文化、思维方式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实词和虚词是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实词通常指具有实际意义的词语,而虚词则是指虽然没有具体意义,但在句子中起到连接、修饰、承上启下等作用的词语。
下面我们就来具体了解一下文言文中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实词顾名思义,就是具有实际意义的词语。
实词可以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副词四类,它们都有自己独特的意义和用法。
1. 名词名词是实词的一种,它主要用来表示人、事物、地点等具体的或抽象的东西。
在文言文中,名词的用法比较固定,一般用作主语、宾语、定语等。
例如: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在这个例句中,“学”和“时习”都是名词,它们分别表示一个动作和一种状态。
在句子中,它们作为宾语出现。
2. 动词动词是实词中最主要的一类,它用来表示动作、状态或存在等。
在文言文中,动词的使用非常丰富多样,一般用作谓语、状语、宾语补足语等。
例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论语》)在这个例句中,“行”是动词,表示一种动作。
它作为谓语出现,用来说明主语的行为。
3. 形容词形容词是实词的一种,它主要用来描述或修饰名词。
在文言文中,形容词的使用较为丰富,可以作定语、表语等。
例如: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荀子·劝学》)在这个例句中,“本”是形容词,用来修饰名词“君子”。
它作为定语出现,用来描述君子应该具备的品质。
4. 副词副词是实词的一种,它通常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起到限定、强调、修饰等作用。
在文言文中,副词的使用较为常见,可以作状语等。
例如: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在这个例句中,“巧言”是副词,用来修饰动词“令色”。
它作为状语出现,表示通过巧言来令人改变脸色。
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虚词通常没有具体的意义,但在句子中起到连接、修饰、承上启下等作用。
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实词和虚词
第一部分:初探实词和虚词的定义在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中,我们将学习实词和虚词这两个语言现象。
实词是指能独立成词并具有实际意义的词语,而虚词则是指不能独立成词或只有虚指意义的词语。
通过这两类词语的学习,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语言在表达和交流中的作用。
1. 实词的特征实词是构成语言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一定的意义和词汇。
“书”、“桌子”、“跑”等词语都是实词,它们可以单独存在,且具有明确的概念和概括性。
在文章中,实词的使用能够使语言更加具象、丰富和生动,能够更好地传递信息和情感。
2. 虚词的作用与实词不同,虚词在语言中扮演着连接、修饰和衔接的作用。
它们虽然没有明确的概念和概括性,但是却在句子和语法结构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的”、“和”、“是”等词语都是虚词,它们连接了实词,使得句子更加完整、清晰和连贯。
第二部分:从实词和虚词入手,深入探讨语言的表达方式实词和虚词在语言的表达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实词通过具体的概念和意义,使得语言更加丰富多彩,能够更加生动地描述客观事物和主观情感。
而虚词则在句子的结构和逻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使得句子更加清晰明了,语言更加流畅和自然。
在写作和表达中,我们常常需要注重实词和虚词的使用。
实词的选择能够使得我们的描述更加生动和具体,而虚词的运用则能够使得句子更加流畅和连贯。
在学习和运用语言时,我们需要充分理解实词和虚词的特点和作用,以便更好地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回顾与总结:实词和虚词的学习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了语言结构和表达方式通过对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的学习,我对实词和虚词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实词和虚词在语言中各具特色,它们共同构成了语言的丰富性和表达能力。
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会更加注重实词和虚词的使用,以便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我也会更加关注语言的结构和逻辑,以便在写作和表达中做到更加清晰和准确。
通过对实词和虚词的学习,我相信我的语言表达能力会有所提升。
词语(词性)具体分类和辨析方法 (1)
介词、连词
1.定义: 介词:用在名词代词、名词短语前面,组成介宾短语,表示方位、
处所、时间、对象等的词。例:在、从、向、比、把、被、对于
2.定义:连词:连接语言单位的词。和、如果、假如、倘若、虽然、但是
助词、叹词和拟声词
1.助词定义:(帮助语言单位表附加意义或语气的词。) 分类:
结构助词:的、地、得 时态助词:着、了、过 语气助词:吧、吗、呢、啊
能愿动词:能、敢、会、应该、可以
形容词
1.定义:(表示人、事物的形状、性质或动作行为发展变化 的状态的词。) 2.分类:
形状:红、白、大、小、方、圆、正、歪 性质:好、坏、冷、热、酸、甜、伟大、勇敢 状态:快、慢、安静、熟练、喧闹、陌生 区别:小型、慢性、公共、西式 如何区别名动形三类词呢?(1)前面+“不”(2)前面+“很”(3)后面+宾语
九块、一阵
代词
1.定义:(代替名、动、形和数词的词。) 2.分类:
人称代词:我、你、他、它、咱们、你们 疑问代词:谁、什么、哪、哪里 指示代词:这(近指)、那(远指)、这里 不定代词:部分、一些、有的、些许
副词
1.定义:(用在动词、形容词前,表示程度、范围、时间频率、
肯定否定、语气情态的词。)
2.分类:
动词
1.定义:(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发展、变化的词。动作行为:走、看、笑、告
诉、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分类:
发展变化:生长、扩大、提高、缩小 存现消亡:出现、消失、现成、诞生 使令动词:使、派、让、请、求、禁止、命令 趋向动词:来、去、上、下、过来、出去 判断动词:是 心理活动:爱、想、喜欢、思念、讨厌
2.叹词定义:表示感叹或呼唤应答的词:啊、哎呀、喂、呸、唉 3.拟声词定义:摩拟事物声音的词。啪、呼呼、轰隆隆、噼里啪啦
初一语文-虚词、实词
虚词-连词
连接词、词组、句子或段落。 例如:和、与 而且、但是、因为、如果
虚词-助词
独立性最差、意义最不实在,很特殊。 包括:结构助词、时态助词,语气助词,比况助词 例如:的、地、得、所 着、了、过 呢、吗、吧、啊 似的、一样、一般
虚词-语气词
1、就是语气助词 2、专门表示语气,一般位于句子结尾,或者句中 停顿的地方 例如:哦,呀,啦,吧
虚词-பைடு நூலகம்词
表示强烈的感情,以及用于招呼和答应。 例如:啊、哎、呦、哼、嗯、哦
实词-数词
1、表示数目。 2、数词连用或者加上别的词,可以表示序数,分 数,倍数,概数。 例如:一,百 第一 五分之一,七成 一千倍 十二三,千八百
实词-量词
表示人、事物或动作的单位。 例如:位、群 件、只、条 次、回、顿
实词-代词
1、代替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副词。 2、包括人称代词、疑问代词、指示代词。 例如:我,自己,人家,他们,大家 谁,什么,哪儿,怎样,怎么,几个,多少 这,彼,这里,这样,这么些。
虚词-副词
修饰或限制动词和形容词,表示范围、程度等,一 般不能修饰或限制名词。 表示时间、地点、程度、方式等概念。副词可分为 :时间副词、频率副词、地点副词、方式副词、程 度副词、疑问副词、连接副词,关系副词、表示顺 序的副词。 例如:都、只、再三 很、更、越、也、还 不 竟然
虚词-介词
用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的前面,合起来表示 方向,对象等词。 例如:自、从、朝、在、当(方向、处所或时间) 把、对、为、同(对象或目的) 比、跟、同(比较) 被、叫、让(被动)
词类用法
虚词、实词
实词-名词
表示人、事物、地点、时间或者抽象的名称。 例如:老师,学生。 指南针,温度计,水。 上面,旁边,东西南北。 春天,晚上,今年,周末。 逻辑,纪律,品质。
实词和虚词详解
实词和虚词详解实词和虚词在语文的学习和运用中非常的频繁,为使得同学们更好的掌握实词和虚词的运用,小编给整理了实词和虚词详解,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词类知识及相关练习词类是词的语法分类。
依语法功能和语汇意义,词可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
(一)实词语法功能上,实词可直接组成短语,可以充当短语或句子成分,也可以带上语调构成句子。
词汇意义上,实词表示事物的实在意义。
实词主要有名、动、形、数、量、代六类:1.名词表示人或事物(包括具体事物、抽象事物、时间、处所、方位等)的名称。
例如:这是闰土的父亲所传授的方法。
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
出门向东,不上半里,走过一道石桥,便是我的先生的家了。
表示人或事物:工人学生河流高原宇宙思想科学表示时间:大寒未来下午秋天表示方位:上面后头华北中原名词的鉴别:一般不和副词结合(如:不能说“不宇宙”);前面可加数量词(如:四位客人);表人的名词后可加“们”表复数(如:同志们);常做主语和宾语。
小练习:用横线标出下列语段中的名词。
看了卡拉玛姐妹的舞蹈,使人深深地体会到印度的优美悠久的文化艺术:舞蹈、音乐、雕刻、图画……都如同一条条的大榕树上的树枝,枝枝下垂,入地生根。
这么多树枝在大地里面息息相通,吸收着大地母亲给予它的食粮的供养,而这大地就是印度的广大人民群众。
2.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可能意愿等意义。
例如: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
大家立刻都赞成,和开船时候一样踊跃,三四人径奔船尾,拔了篙,点退几丈,回转船头,驾起橹,骂着老旦,又向那松柏林前进了。
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读、笑、操作、进行、保卫表示人或事物的发展、变化:提高转变减少表示心理活动:想希望同意怕表示存现:消失有无出现表示使令:使让请求允许表示能愿:能可以应该必须表示趋向:上下来去起来表示判断:是动词的鉴别:能受“不”的修饰;但除表示心理活动和表示感觉的词以外,一般不受“很”修饰;可附加“着、了、过”表时态;重叠式有“试一下”之意;做谓语,且一般可带宾语。
语法 词性
语文语法知识词性知识一、分类1、实词:表示实在意义,能够作短语或句子的成分,一般能够独立成句。
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
2、虚词:虚词一般不表示实在的意义,它们的基本用途是表示语法关系。
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和拟声词二、实词(一)名词1、含义:表示人或者事物、时间、处所、方位等名称的词2、种类:○1表示人的:教师、学生、工人、父亲、白求恩;○2表示具体事物的:房子、汽车、电话、计算机;○3表示抽象事物的:精神、物质、友谊、法律;(抽象名词)○4表示时间的:过去、现在、春节、元旦、早晨、晚上;(时间名词)○5表示处所的:北京、四川、中国、美国、亚洲;(处所名词)○6表示方位的:上、下、左、右、前、后、东、南、西、北、以上、之下;(方位词)3、名词的语法特征:○1经常作主语和宾语,如:牛吃草;○2也可作定语,直接修饰另一名词,如:柳树梢头○3名词可以受数量短语修饰,如:一条河、一头牛、三位同学○4一般不受副词修饰,不能说“很同学”、“不房屋”○5不能重叠,亲属称谓以及其他少数词,如“妈妈、哥哥”等,这是构词的语素重叠,不算构形的形态变化。
○6有些名词能够加“们”表示群体。
不加“们”的名词可是个体,也可是群体。
*方位名词可以单用,但大多数情况下,它要用在名词的后边,表示事物所在的位置。
(二)动词1、含义: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等意义的词。
2、种类:○1表示动作行为的:说、笑、写、看、走、休息、学习(动作动词)○2表示发展变化的:增加、减少、提高、降低、发生、出现(表示存在、变化、消失)○3表示心理活动的:爱、恨、喜欢、讨厌、想念、忘记、佩服、重视(心理活动动词)○4表示可能、意愿的:能、会、要、敢、得、可、可以、应、应该、愿意(能愿动词同)○5表示趋向的:上、下、去、来、进、出、到、过、过去、上来、回去、起来(趋向动词)○6表示判断的,只有一个:是(也叫判断词)3、动词的语法特征:○1动词能作谓语或谓语中心,多数能带宾语,如“他爱祖国”○2动词能够前加副词“不”,除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和一些能愿动词能够前加程度副词外、多数不能加程度副词。
小升初语文文言文实词虚词
小升初语文文言文实词虚词
小升初语文考试通常会涉及到文言文的知识点,其中实词和虚
词是重要的考察内容。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文言文中的实词。
实词
是指具有实际意义的词语,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副词等。
在
文言文中,名词通常用来指代人、事、物,如“人”、“天”等;
动词表示动作或状态,如“行”、“坐”等;形容词用来修饰名词,如“美”、“大”等;副词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或其他副词,如“甚”、“不”等。
这些词语在文言文中都具有明确的实际意义,
能够直接表达事物的内容。
接下来是虚词,在文言文中,虚词通常指代助词、虚词和介词等,它们在句子中起到连接成分、标志语法关系或者修饰其他词语
的作用。
助词包括了“之”、“乎”、“者”等,虚词包括了“所”、“为”、“乃”等,介词包括了“于”、“以”、“为”等。
这些词语在文言文中通常不具有独立的实际意义,而是通过与
其他实词搭配使用,起到辅助性的作用,帮助构成完整的句子结构
和表达语法关系。
总的来说,实词和虚词在文言文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实词
直接表达事物的内容,虚词则在句子中起到连接和修饰的作用。
在
学习文言文时,理解实词和虚词的用法对于理解古代文献和提高阅读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
希望这个回答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实词和虚词在文言文中的作用。
现代汉语语法:实词和虚词
现代汉语语法:实词和虚词第三节实词和虚词按词的语法功能(造句功能)和语法性质(意义性质)可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
一、实词实词有实在意义,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一般能单独回答问题。
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
(一)名词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
①前面可以加数量词(一副对联)②前面不能加不、很之类的副词(不楹联、很对联)。
③后面不能加时态助词“着、了、过”(楹联了;计算机着;世界金融过)④时间名词前可加介词“在”,时间副词前不能加介词“在”。
名词类别①具体名词:人、牛、山、水、对联、学校、康拜因②抽象名词:友谊、立场、观点、思想③方位名词:东、西、南、北、前、后、左、右、上面、中间、下边④时间名词:今天、明天、昨天、星期一、七月、刚才(二)代词具有替代或指示作用的词。
①能够替代或指示各类实词。
②一般不带修饰成分代词类别①人称代词:我、你、他、我们、你们、他们②指示代词:这、那、这里、那里③疑问代词:谁、什么、哪里、多少(三)动词表示行为动作或发展变化的词①前面可以加副词(刚走、很想)。
②后面一般能加“着” “了”“过”之类时态助词,表示动作的持续、完成或过去(看着、看了、看过)。
③多数能重迭(想想、看看、讨论讨论)动词类别①不及物动词(不能带宾语)醒、病、游行、觉悟②及物动词(能带宾语)看、写、打、调查、讨论、认为、想③能愿动词(助动词,经常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能、能够、可以、该、当、应当、敢、肯、愿意④趋向动词(经常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来、去、上、下、进、出、进来、出去、上来、下去⑤判断动词:是(四)形容词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或状态的词。
①前面可以加副词修饰(很好、不坏)。
②后面能加“着”“了”“过”这类时态助词,表示持续、完成或过去(红着、红了、红过)。
③一部分能重迭(大大、慢慢、清清楚楚)形容词类别①性质形容词:好、坏、大、小、方、高、美丽、英明、宽广②状态形容词(带程度性):通红、雪白、红通通、黑不溜秋、突然(五)数词表示数目的词。
高中语文实词虚词总结
高中语文实词虚词总结语文是我们学习的重要学科之一,其中实词和虚词是语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实词是指有实际意义的词,而虚词则是没有实际意义,只起连接、修饰、衬托等作用的词。
在高中语文学习中,对于实词和虚词的掌握是非常重要的。
接下来,我们将对高中语文中的实词和虚词进行总结和归纳,希望能够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知识点。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实词。
实词是有实际意义的词,它可以单独存在,能够表达具体的事物、动作、状态等。
在高中语文中,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副词等。
名词是表示人、事、物、地点等的词,如“书、桌子、学生、北京”等;动词是表示动作或状态的词,如“跑、吃、睡、喜欢”等;形容词是用来描述名词的特征或性质的词,如“好看、聪明、高、美丽”等;副词是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或其他副词的词,如“很、非常、快速、慢慢地”等。
这些实词在句子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帮助我们准确地表达和理解语言信息。
其次,虚词也是高中语文学习中不可忽视的部分。
虚词是没有实际意义,只起连接、修饰、衬托等作用的词,包括了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等。
介词是用来引导名词或代词与其他词语之间关系的词,如“在、到、从、对”等;连词是用来连接词语、短语、从句或句子的词,如“和、但是、因为、所以”等;助词是用来表示动作或状态的词,如“的、地、得、着”等;语气词是用来表示说话人的语气或情感的词,如“吗、呢、吧、啊”等。
虚词在句子中起着连接和衬托的作用,能够使句子更加丰富多彩,表达更加准确清晰的语言信息。
总结一下,高中语文中的实词和虚词是非常重要的语言知识点。
实词能够帮助我们准确地表达具体的事物、动作、状态等,而虚词则能够使句子更加丰富多彩,表达更加准确清晰的语言信息。
对于实词和虚词的掌握,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提高语文素养,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和掌握这一知识点,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更好地应对高中语文学习和考试。
九年级语文文言文虚词实词整理
九年级语文文言文虚词实词整理一、实词。
1. 通假字。
- “故患有所不辟也”中“辟”通“避”,躲避。
-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中“辩”通“辨”,辨别。
-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中“得”通“德”,感恩、感激;“与”通“欤”,语气词。
- “邹忌修八尺有余”中“有”通“又”,连接整数和零数。
- “必能裨补阙漏”中“阙”通“缺”,缺点。
2. 古今异义。
- 【等死】古义:同样是死。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今义:等待死亡。
- 【卒中往往语】古义:到处。
“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今义:常常。
- 【虽然】古义:即使这样。
“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今义:表转折关系的连词。
- 【长跪而谢之曰】古义:道歉。
“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今义:感谢。
- 【卑鄙】古义:身份低微,见识短浅。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今义:品质恶劣。
- 【痛恨】古义:痛心、遗憾。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今义:深切地憎恨。
3. 一词多义。
- 【因为】“先帝不以臣卑鄙”。
- 【用来】“以光先帝遗德”。
- 【把】“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 【做、干】“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 【为了】“乡为身死而不受”。
- 【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4. 词类活用。
- 【大楚兴,陈胜王】“王”,名词用作动词,称王。
- 【尉果笞广】“笞”,名词用作动词,用鞭、杖或竹板打。
- 【天下苦秦久矣】“苦”,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苦。
- 【轻寡人与】“轻”,形容词用作动词,轻视。
- 【请广于君】“广”,形容词用作动词,扩充。
- 【亲贤臣,远小人】“亲”“远”,形容词用作动词,亲近、疏远。
- 【攘除奸凶】“奸凶”,形容词用作名词,奸邪凶恶的人。
二、虚词。
1. 之。
- 【助词,的】“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 【宾语前置的标志】“何陋之有”(同样为补充例句)。
- 【代词,代指人、事、物等】“愿陛下亲之信之”。
高中语文文言文实词虚词总结
高中语文文言文实词虚词总结实词和虚词是语言中的两个基本词类,它们在表达方式和意义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
高中语文学习中,我们经常接触到文言文,而实词和虚词在文言文中的运用十分广泛。
下面将对高中语文文言文实词和虚词进行总结,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它们。
一、实词实词是能够独立存在并且有具体意义的词语,它可以表示一种实在存在的事物、动作或状态。
在文言文中,实词主要有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副词等。
以下是它们的特点和常见用法:1. 名词:名词是用来表示一种人、事、物或抽象概念的词语,它有单数和复数形式,还可以加上量词进行计数。
名词在文言文中主要用来作主语、宾语、定语和状语等。
示例:吾闻古之圣王,若舟中之司舵者。
2. 动词:动词是用来表示动作、行为或变化的词语,它可以分为实义动词和系动词。
实义动词在文言文中用来表示具体的动作或状态,而系动词则用来表示主语的性质、状态、身份等。
示例:乐而不荒,哀而不痛,怒而不恚。
3. 形容词:形容词是用来表示人或物的性质、特征、状态的词语。
形容词在文言文中常用来修饰名词或作为谓语进行修饰。
示例:松柏之茂也,不断终夏。
4. 副词:副词是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或其他副词的词语,它可以表示时间、地点、程度、方式等。
副词在文言文中主要用来修饰动词或形容词,增强语言的表达力。
示例:执志固不欲人之异已,持义固不欲人之非己。
二、虚词虚词是没有独立意义的词语,它主要用来标示语法意义或构成语言的框架。
在文言文中,虚词包括了介词、连词、助词和叹词等。
以下是它们的特点和常见用法:1. 介词:介词是用来表示时间、地点、方式、原因等关系的词语,它通常出现在名词、动词或形容词前,起到连接或限制作用。
介词在文言文中常用来表示处所、方向、时间等。
示例:圣人舜为司空,无射国之士。
2. 连词:连词是用来连接词语、短语或句子的词语,它可以连接并列的词语、短语、分句或句子。
连词在文言文中常用来连接因果关系、选择关系、转折关系等。
高中语文实词虚词总结
高中语文实词虚词总结实词是具有实际意义的词语,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副词等。
而虚词则是没有实际意义,主要起到连接词、标点词等作用。
在高中语文中,实词虚词的区分是一个重要的语言学习内容。
下面我将对高中语文中常见的实词和虚词进行总结。
一、名词名词是表示人、事、物、时间、地点等具体概念的词语。
名词分为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
可数名词表示可以计数的事物,可以用基数词表示,如“一部手机”、“十个苹果”等。
不可数名词表示不可计数的事物,不能用基数词表示,如“水”、“爱”等。
名词常用作主语、宾语、定语和状语等。
二、动词动词是表示行为或状态的词语。
根据词义,动词可以分为实义动词和系动词。
实义动词表示具体的行为或动作,可以分为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
及物动词需要有宾语,如“吃饭”、“写字”等;不及物动词无需宾语,如“跑步”、“睡觉”等。
系动词表示主语的状态或特性,不能有宾语,如“是”、“变得”等。
动词常用作谓语、定语和状语等。
三、形容词形容词是描述事物性质、特点、状态的词语。
形容词分为定语形容词和表语形容词。
定语形容词用于修饰名词,常位于名词之前,如“美丽的花”、“高大的建筑”等;表语形容词用于修饰主语,位于系动词之后,如“花是美丽的”、“她很聪明”等。
四、副词副词是修饰动词、形容词、其他副词或句子的词语。
根据修饰的词义,副词可以分为时间副词、地点副词、程度副词、方式副词等。
时间副词表示时间,如“今天”、“昨天”等;地点副词表示地点,如“这里”、“那里”等;程度副词表示程度,如“很”、“非常”等;方式副词表示方式,如“快速地”、“慢慢地”等。
五、连词连词是连接词语、词组、句子的词语,可以分为并列连词、递进连词、转折连词、条件连词和因果连词等。
并列连词表示并列关系,如“和”、“与”等;递进连词表示递进关系,如“而且”、“并且”等;转折连词表示转折关系,如“但是”、“然而”等;条件连词表示条件关系,如“如果”、“只要”等;因果连词表示因果关系,如“因为”、“所以”等。
语文语法知识
语文语法知识1、词类:有实词与虚词两大类。
(1)实词:表示实在的意义,能够作短语或句子的成分能够独立成句.虚词:一般不表示实在的意义,不作短语或句子的成分(只有副词例外),它们的基本用途是表示语法关系。
A、名词:表示人和事物名称的词。
表示人的名称,如同志、作家;表示具体事物,河流、高山;表示抽象事物,如政治、科学;表示时间名称,上午、夏天;表示处所名称:上海、中国;表示方位名称:上、下(简称方位词)名词的语法特点:①表示人称的名词,可以在后头加“们”表示多数②方位词常用在其他名词后头,组成表示处所、范围或时间的方位短语③名词一般不受副词修饰。
B、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等意义的词.表示动作、行为:坐、听;表示存现、消失或发展变化:有、发生;表示心理活动:爱、恨;表示使令:叫、让;表示可能、意愿(能愿动词):能、会;表示趋向(趋向动词):来、去;表示判断(判断词):是。
动词的语法特点:①动词一般受副词“不”的修饰.②动词后面可以带“着、了、过”,表示动态。
③一部分动词可以重叠,表示时间短暂或尝试的意思。
④判断词“是"主要是联结句子的主语和宾语。
⑤能愿动词后面不能跟名词,能愿动词可以和后面的动词一起作谓语中心语,也可以单独作谓语中心语。
⑥趋向动词可以单独作谓语中心语,也可以在谓语中心语后面作补语。
C、形容词:是表示事物的形状、性质、状态的词。
表示事物形状的:高、矮;表示事物性质的:漂亮、结实;表示事物状态的:快、慢;形容词的语法特点:①一部分形容词可以用重叠形式来加强语义。
②大多数形容词可以受副词“很”修饰.D、数词:是表示数目的词。
表确数(表示分数,整数和倍数);表概数:几、许多;表序数:第一、老三;数词的语法特点:①数目增加,可以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倍数表示②数目减少,只能用分数,不能用倍数。
E、量词:是表示事物和动作、行为单位的词.表示事物单位的量词叫数量词.表示动作、行为单位的量词叫动量词.表示事物单位的:个、只;表示动作、行为单位的:次、回,有时也借用某些名词来表示,如:脚、年;量词的语法特点:①量词经常和数词连用,组成数量短语,也称为数量启数量词。
汉语词性讲解
现代汉语词性分类根据语法功能和意义,把汉语的词分成两大类:一、实词:指有实在意义,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一般能单独回答问题的词语。
有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
二、虚词:虚词是不能单独充当句法成分的词,有连接或附着各类实词的语法意义。
有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
一、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代词.(-)名词:表示人或事物的词。
例如:表示人的:专有的:孔子、毛泽东、鲁迅、普京普通的:工人、农民、干部、教师表事物的:具体的:山、火车、飞船、宇宙、太阳抽象的:思想、情操、道德、品质集体的:纸张、车辆、人类、词汇表时间的:春天、今天、三月、现在、将来表处所的:专有的:北京、上海、美国、纽约普通的:车站、码头、教室、礼堂表方位的:上、下、前边、后面、以东、之后❖名词的语法功能:经常作主语、宾语❖判断方法:1、能受数量词修饰。
两个城市一些学生2、不受副词修饰。
不客户都汽车;3、能直接用在介词后面,一起组成介词短语。
❖作业:用横线划出句中的名词。
1.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
2.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
3.到半夜,果然来了。
4.后来,老和尚说,这是飞蜈蚣,它能吸蛇的脑髓。
5.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支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
(二)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或存在变化等的词。
例如:表示行为动作:走、看、批评、宣传、保卫、学习、研究、进行、开始、停止、禁止表示存在消失变化:存在、在、有、等于、发生、演变、发展、生长、死亡、消灭表示心理活动:爱、恨、怕、想念、打算、喜欢、希望、害伯、担心、讨厌表示可能意愿必要(助动词):能、能够、会、可以、愿意、肯、敢、要表示趋向(趋向动词):上、下、进、出、回、开、过、起、来、上来表示祈使和命令:叫、让、请、派、命令、迫使表示动作始终:开始、进行、停止、结束表示判断:是❖动词的语法功能:1、常作谓语或谓语中心语;2、大部分能带宾语。
高中语文文言实词与虚词总结
高中语文文言实词与虚词总结
高中语文文言实词与虚词总结是一个相对庞大的任务,因为文言文中的实词和虚词数量众多,而且每个词的含义和用法都有可能随着语境的变化而变化。
以下是一个简化的总结,仅供参考。
实词:
1.名词:指具体的、有形的物体或事物,例如“人”、“物”、“山”、“水”等。
2.动词:表示动作、行为或状态的词,例如“走”、“坐”、“吃”、“笑”等。
3.形容词:描述事物性质、状态的词,例如“大”、“小”、“美”、“丑”等。
4.数词:表示数量的词,例如“一”、“二”、“三”等。
5.量词:表示数量的单位的词,例如“个”、“只”、“斤”等。
虚词:
1.代词:代替名词的词,例如“之”、“其”、“他”等。
2.介词:表示时间、处所、原因等关系的词,例如“于”、“在”、“从”等。
3.连词:连接词与词、句子与句子的词,例如“和”、“与”、“如果”等。
4.助词:帮助构成句子的语气、语调的词,例如“了”、“着”、“过”等。
5.语气词:表示语气的词,例如“啊”、“呢”、“吧”等。
以上只是对高中语文文言实词与虚词的简单总结,实际上文言文中的实词和虚词用法复杂多变,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和上下文进行理解。
为了更好地掌握这些实词和虚词的用法,建议多阅读文言文作品,积累词汇和语感。
词性(人教版七上)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吃)一口、(打)三下、(踢) 几次球、趟、阵、回、周
26
三、课堂练习: 1.在括号内填上适当的量词。 一( )拖拉机 一( )设备 一( )戏 一( )货 一( )井 一( )机枪 一( )急流 一( )鸟 一( )店 一( )明月 一( )新月 一( )药 一( )头发 一( )山楂 一( )清 水 一( )春水 一( )斜月 一( )泉 一( )舞蹈 一( )甘蔗 一( ) 残月
3.表示心理活动:喜欢、担心、希望、 想念、害怕、相信、忘记、认识、 热爱、了解、爱、恨、怕、打算、 担心、讨厌
11
4.表示可能、意愿(能愿动词):能够、 可以、应该、愿意、会、敢、肯、 必须
5.表示趋向的(趋向动词):来、去、出 来、进去、回来、回去、起来、上、 下
6.表示判断(判断动词):是
12
A. ①动词 ②方位词③量词 B. ①介词 ②方位词③量词 C. ①动词 ②助词③量词 D. ①介词 ②助词③量词
3、判断下列句子中红色词的词性,写在句末括号中。
①这朦胧的桔红的光,实在照不了多远。( )
②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 )
③月色给大地带来一片朦胧。( )
④隔着云看太阳和月亮,就像隔了一层毛玻璃,朦胧不清。 ()
8
四、辨别方法: 1.名词前面可以用数量短语修饰。例:
一条鱼 2.凡是能用在“把”“被”“在”“从”
等任何一个介词后面的是名词。
9
动词
一、定义: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 心理活动、可能意愿等意义的词。
二、分类: 1.表示动作行为:笑、跳、坐、打扫、
爱护、保卫、反对、研究、休息、 咳嗽
10
高二上语文第二单元实词虚词总结
高二上语文第二单元实词虚词总结高二上语文第二单元主要涉及实词和虚词的学习。
实词是具有实际意义、能够独立用来表示事物、性质、动作等的词语,如名词、动词、形容词等;而虚词是无实际意义、不能独立成词、只有在其他词语的帮助下才能发挥作用的词语,如副词、介词、连词等。
下面,我将对高二上语文第二单元中常见的实词和虚词进行总结,以帮助理解和掌握这些词语的用法和特点。
一、实词:1.名词:表示人、事物、动物、植物等具体事物的名称。
例如:桌子、苹果、动物等。
2.动词:表示事物的动作、状态、变化等。
例如:走、吃、学习等。
3.形容词:表示事物的性质、特征等。
例如:高、美丽、快乐等。
4.数词:表示数目的词语。
例如:一、二十、百等。
5.量词:表示事物数量的单位。
例如:个、只、本等。
6.代词:代替名词或名词性成分的词语。
例如:他、它、我等。
7.副词:修饰动词、形容词、副词等。
例如:很、非常、快乐地等。
8.介词:表示事物之间的位置、关系等。
例如:在、向、因为等。
9.连词:连接词语、短语、句子等。
例如:和、或、但等。
10.叹词:表示情绪或心情的词语。
例如:哇、嗯、好等。
二、虚词:1.虚词的分类:(1)虚词的分类有很多种,根据语法功能可以主要分为虚助词、虚拟词、虚词成份和虚词构词四类。
(2)虚助词:表示语言的语气或者在句子中起连接作用的词语,常见的有助词、语气词和句末助词等。
例如:的、地、得、了、呢、吗等。
(3)虚拟词:表示虚构或假设的情况,在句子中起到连接作用。
例如:如果、要是、除非等。
(4)虚词成分:包括介词、连词和副词。
例如:在、和、很等。
(5)虚词构词:构成词语意义非实际意义的虚词,如后缀“老”、“头”等。
2.常见虚词及其用法:(1)介词:表示事物之间的关系、方位等。
例如:在、向、以等。
(2)连词:连接词语、短语、句子。
例如:和、或、但等。
(3)副词:修饰动词、形容词、副词等。
例如:很、非常、快乐地等。
(4)助词:在句子中起连接作用,帮助表达谓语、宾语、定语等。
语文基础知识-----实词 虚词
虚词
副词:常限制、修饰动词和形容词,表示程 度、范围、时间等意义。
表示程度:
很、最、极、挺、太、非常、十分、 更加、 几 乎、过于、稍微、越、分外、极其等
表示范围:
都、 总、总共、共、统统、只、仅仅、一齐、 单、就……
难道、究竟、偏偏、大约、何尝、竟然、不妨、 只好、难怪、明明
介词
介词起标记作用 表示时间处所方向:
从、 自从、到、往、在、由、至、趁 表示原因目的: 因、因为、由于、为了
表示方式、方法、依据、工具、比较: 按、按照、依照、靠、本着、用、通 过、根据、比 表示实施、受事:
被、给、让、叫、归、把、管
其他助词: 给、连、们
拟声词
拟声词是模拟声音的词,又叫“象声词” 叽里咕噜、叮拎咚隆
叹词
叹词是表示感叹和呼唤、应答的词 啊、哎呀、咦、哎、喔 、呸
THE END
语气词
语气词常用在句末表示种种语气:
表示陈述语气:的、了、吧、着、也罢、也好 表示疑问语气: 吗、呢、啊 表示祈使语气:吧、了、啊
表示感叹语气: 啊
表示时间、频率: 已、已经、曾、曾经、刚、才、刚 刚、正、在、将要、立刻、马上、 顿时、渐渐、早晚、从来、终于、 屡次、还、再、常常、仍然、赶紧 等等
表示处所: 处处、到处、四处、随处
表示肯定、否定:
必须、准、的确、不、没有、未、别、莫、勿、 是否、不必、不曾 表示情态、方式: 大肆、肆意、特意、猛然、亲自、忽然、公然、 连忙、赶紧、悄悄、大力、独自、阔步、稳步 表示语气:
表意愿:肯、敢、要、愿 注:不能用在名次前面、不能重叠,不能加 着、了、过
语文中实词和虚词的区别
语文中实词和虚词的区别 Final approval draft on November 22, 2020一、实词实词是有实在意义的词,可以独立充当句子成分,一般可以单独回答问题。
每一个实词都可以详细解说其词义。
现代汉语实词一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
也有人认为代词属于虚词,但多数学者认可代词为实词,因为代词虽然很难解释独立语义,但毕竟其指代内容是明确的。
无论在现代汉语中还是在文言文中,实词都占有绝对多的数量,因为语言的基本作用是表意,离开有实际意义的实词,这一作用将很难达到。
(一)名词:是表示人、事物或抽象概念名称的词。
如:书本、桌子、儿童、雷锋、思维、政治等。
(二)动词:是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存现及发展趋势的词。
如:走、跑、思考、学习、有、存在、能、可以等。
(三)形容词: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状态的词,汉语中的形容词可以修饰名词,也可以修饰动词,与英语不同。
如:老、好、漂亮、干净、纯洁、飞快。
(四)数词:表示数目的词。
如:一、十、第八、每等。
(五)量词:表示人或事物及动作的计量单位的词。
量词一般与数词连用构成数量短语。
如:个、件、幢、下、次、趟等。
(六)代词:用来指代人、事物、状态、过程的词。
如:你、他们、这、彼等。
二、虚词虚词是没有实在意义的词,一般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副词例外),不能单独回答问题(少数副词除外)。
其存在的价值在于帮助构成句子的语法结构,表示某种语法关系。
汉语的虚词主要有六种:副词、助词、连词、介词、叹词、拟声词。
无论在现代汉语中,还是在文言文中,虚词的数量都相对较少,但作用却很大。
(一)副词:在句中表示动作、行为、性质、状态的程度、范围、时间、趋向等的词。
如:很、非常、一律、也、将来等。
在虚词中,副词是唯一能独立作句子成分的词,并且有少数副词(比如“不、没有、也许、大概”等)也可以单独回答问题,具有一定的实词特点。
(注:汉语的副词与英语不同,在英语中,修饰动词或形容词的词都是副词,但在汉语中副词可以修饰动词和形容词,形容词同样也可以修饰动词和形容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实词
实词是有实在意义的词,可以独立充当句子成分,一般可以单独回答问题。
每一个实词都可以详细解说其词义。
现代汉语实词一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
也有人认为代词属于虚词,但多数学者认可代词为实词,因为代词虽然很难解释独立语义,但毕竟其指代内容是明确的。
无论在现代汉语中还是在文言文中,实词都占有绝对多的数量,因为语言的基本作用是表意,离开有实际意义的实词,这一作用将很难达到。
(一)名词:是表示人、事物或抽象概念名称的词。
如:书本、桌子、儿童、雷锋、思维、政治等。
(二)动词:是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存现及发展趋势的词。
如:走、跑、思考、学习、有、存在、能、可以等。
(三)形容词: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状态的词,汉语中的形容词可以修饰名词,也可以修饰动词,与英语不同。
如:老、好、漂亮、干净、纯洁、飞快。
(四)数词:表示数目的词。
如:一、十、第八、每等。
(五)量词:表示人或事物及动作的计量单位的词。
量词一般与数词连用构成数量短语。
如:个、件、幢、下、次、趟等。
(六)代词:用来指代人、事物、状态、过程的词。
如:你、他们、这、彼等。
二、虚词
虚词是没有实在意义的词,一般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副词例外),不能单独回答问题(少数副词除外)。
其存在的价值在于帮助构成句子的语法结构,表示某种语法关系。
汉语的虚词主要有六种:副词、助词、连词、介词、叹词、拟声词。
无论在现代汉语中,还是在文言文中,虚词的数量都相对较少,但作用却很大。
(一)副词:在句中表示动作、行为、性质、状态的程度、范围、时间、趋向等的词。
如:很、非常、一律、也、将来等。
在虚词中,副词是唯一能独立作句子成分的词,并且有少数副词(比如“不、没有、也许、大概”等)也可以单独回答问题,具有一定的实词特点。
(注:汉语的副词与英语不同,在英语中,修饰动词或形容词的词都是副词,但在汉语中副词可以修饰动词和形容词,形容词同样也可以修饰动词和形容词。
)
(二)助词:在句中起辅助作用的词。
现代汉语中的助词主要有:“的”、“地”、“得”、“着”、“了”、“过”。
文言文中助词比较复杂,常见的有“之”、“者”等。
连词:在句中起连接作用的词,连词往往标示词、短语、句子、句群、语段之间的逻辑关系。
如:虽然、但是、因此、无论等。
连词常常成对搭配使用或与副词搭配使用,如:“因为……所以……”、“即使……也……”、“只有……才……”等。
(四)介词:表示动作对象、时间等的引介关系的词。
介词在汉语中比较复杂。
如:在、从、对于、关于等。
(五)叹词:表示感叹或惊奇、惊喜、疑虑等语气的词。
如:啊、唉、呀等。
(六)拟声词:模拟人或事物声音的词。
如:哗、唧唧、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