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实词和虚词
古文中实词和虚词的举例
古文中实词和虚词的举例
在古汉语中,实词是指有具体意义,能够表示事物、动作、状态、属性等概念的词,如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等。
虚词则是用来表示语法关系的词,它们本身不表示实在的意义,而是起到连接词与词、短语与短语、句子与句子之间的作用,如介词、连词、助词、叹词等。
以下是一些古文中实词和虚词的例子:
一、实词例子:
名词:人、山、水、书、马
动词:走、跑、看、写、听
形容词:美、丑、高、低、快、慢
数词:一、二、三、十、百、千
二、虚词例子:
介词:于、自、从、往、以、比
连词:且、而、或、乃、则、所以
助词:之、乎、者、也、矣、焉
叹词:唉、哦、乎、哉、矣
虚词在古文中使用频繁,但因其不表示具体意义,所以往往需要根据上下文来确定其具体作用。
例如,“之”字,在不同的语境中可能表示代词、动词或助词等不同的功能。
1。
实词和虚词
数词:表示数目(包括确数、概数和序数)。
注意:第一,第二也属于数词。
五、量词
量词: 表示人、事物或动作单位的词叫量词。 分类: ①物量词 : 只、个、件、间、所、座。 对、双、群、伙、帮、副、批。 点、些。 寸、亩、斗、克、立方米、人次。 杯、盘、碗、桶、 堆、封 ②动量词:表示动作行为的量。 次、趟、回、遍、 顿
功能: ①量词常用在数词后面,组成数量短语,充 当主语、定语。 例如:一斤是十两、一座钟。
六、代词
六.代词 分类: A 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的名称。 我、你、您、他、她、它、我们、你们、您们、 他们、她们。 B 疑问代词:用来提出问题。哪(问人或事 物)、哪儿、多么 (问程度)、 怎么 、怎样、 怎么样 (问性质状态) 。 C 指示代词:用来区别人或事物。 这些、那些、这么些、那么些 (指数量)、 每、各(指所有的或全体中任何一个)、某。
他是一个高而 瘦的老人,须发都 花白了, 还戴着 大 眼镜。我对他很 恭敬 ,因为我早听 质朴、 博学 的人。 到,他是本城中极方正、
1、因为人多,屋子里很 热 。 2、我们按照程序 严格 把关。 3、他的字写得很 工整 。 4、酒香不怕巷子 深 。 5、这本书的内容很 深 ,可真难懂。
四、数词
三、连词 连接词、短语、句子、句群、段落,能表示 某些逻辑关系。 连接词和短语的有:和跟 与 同 或 既 等。 连接短语或句子的有:还是不但 就是 不管 无 论 除非 不论 等。 连接句子的有:要么 何况 况且 然后 以致于是 与其……宁可 因为……所以 如果……就 虽然……但是 只有……才只要……就 等等 连接词、短语、句子的有:而并 并且 而且 或 者 等。 连接句群、段落的有:至于 于是 但是 然而 因此 等。
现代汉语语法:实词和虚词
现代汉语语法:实词和虚词第三节实词和虚词按词的语法功能(造句功能)和语法性质(意义性质)可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
一、实词实词有实在意义,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一般能单独回答问题。
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
(一)名词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
①前面可以加数量词(一副对联)②前面不能加不、很之类的副词(不楹联、很对联)。
③后面不能加时态助词“着、了、过”(楹联了;计算机着;世界金融过)④时间名词前可加介词“在”,时间副词前不能加介词“在”。
名词类别①具体名词:人、牛、山、水、对联、学校、康拜因②抽象名词:友谊、立场、观点、思想③方位名词:东、西、南、北、前、后、左、右、上面、中间、下边④时间名词:今天、明天、昨天、星期一、七月、刚才(二)代词具有替代或指示作用的词。
①能够替代或指示各类实词。
②一般不带修饰成分代词类别①人称代词:我、你、他、我们、你们、他们②指示代词:这、那、这里、那里③疑问代词:谁、什么、哪里、多少(三)动词表示行为动作或发展变化的词①前面可以加副词(刚走、很想)。
②后面一般能加“着” “了”“过”之类时态助词,表示动作的持续、完成或过去(看着、看了、看过)。
③多数能重迭(想想、看看、讨论讨论)动词类别①不及物动词(不能带宾语)醒、病、游行、觉悟②及物动词(能带宾语)看、写、打、调查、讨论、认为、想③能愿动词(助动词,经常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能、能够、可以、该、当、应当、敢、肯、愿意④趋向动词(经常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来、去、上、下、进、出、进来、出去、上来、下去⑤判断动词:是(四)形容词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或状态的词。
①前面可以加副词修饰(很好、不坏)。
②后面能加“着”“了”“过”这类时态助词,表示持续、完成或过去(红着、红了、红过)。
③一部分能重迭(大大、慢慢、清清楚楚)形容词类别①性质形容词:好、坏、大、小、方、高、美丽、英明、宽广②状态形容词(带程度性):通红、雪白、红通通、黑不溜秋、突然(五)数词表示数目的词。
实词虚词
语法知识实词实词是具有比较具体实在的意义、能够在句法结构中充当成分的词。
现代汉语的实词有以下十类:名词、动词、形容词、区别词、副词、数词、量词、代词、拟声词和叹词。
其中,前面八类一般都可以进入句子与其他词语相结合;后面两类即“拟声词和叹词”没有组合功能,不能与其他词语组合应用,只能充当独立成分或者独词句。
(一)名词:是表示人、事物、时间、处所等名称的词,能够用数量短语修饰而一般不用否定副词“不”、“没”修饰。
1、名词的语法特征①名词在句子中经常充当主语和宾语。
例如:人都来全了。
大会现正在向各位代表征集意见。
2、名词的类型①一般名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名称。
在句中充当主语和宾语。
根据名词前面出现的量词,可以将一般名词分为个体名词与集合名词。
个体名词可以计个体量,前面可以受个体数量短语修饰。
例如:(一棵)树(两盘)磁带(三头)牛(八辆)卡车(九朵)玫瑰集合名词不能计个体量,只能用集合量词修饰。
例如:(一批)衣物(一些)马匹(一些)青年(一部分)群众(一部分)船只②抽象名词是表示抽象概念意义的名词。
例如:作风道德境界气氛风尚思想心灵灵感党性友谊观念想法原因内容形式政治文化社会革命欲望力量交际裨益师资③专有名词表示特定的人或事物的名称。
例如:中国北京香港渤海泰山长城太阳火星地壳国务院葡萄糖酸钙李白鲁迅钱学森诺贝尔爱因斯坦中文信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中央电视台④时间名词是表示时间的名词。
例如:春天秋天春节元旦清明中秋早晨晚上今年明天周末来年来日刚才今天昨天课外目前开端开始现在星期天时间名词是名词中比较特殊的一类。
时间名词与量词短语的组合能力较差,少数成员不受数量短语的修饰。
时间名词除了可以作主语和宾语外,主要语法功能是作状语。
例如:[昨天]我已经检查了三遍啦。
医生建议他[目前]先进行外科治疗,消除炎症。
[现在]这一切都结束了。
他[晚上]不到十点钟就睡觉。
⑤处所名词是表示地点的名词。
例如:近处远处高处低处明处暗处周围附近学校食堂教室会议室图书馆故宫南京济南⑥方位名词是表示方向和位置关系的名词。
实词和虚词的划分标准
实词和虚词的划分标准实词和虚词是语言学中的重要概念,二者在词汇意义、词语搭配、语法功能和表达方式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
本文将从这几个方面探讨实词和虚词的划分标准。
词汇意义词汇意义是划分实词和虚词的首要标准。
实词通常指具有具体指称对象的词汇,例如“人”、“动物”、“桌子”等,它们在语境中具有明确的含义和指代对象。
而虚词则通常指没有具体指称对象的词汇,例如“的”、“了”、“着”等,它们主要用于语法结构和表达方式上的修饰,不具备独立的词汇意义。
在汉语中,“人民”和“群众”虽然都是名词,但它们的词汇意义不同,因此属于实词和虚词的不同范畴。
例如,“人民”通常指具有国家身份的人群,而“群众”则指普通的人民大众。
在具体的语境中,二者的使用方式和语法功能也会有所不同。
词语搭配词语搭配也是区分实词和虚词的重要标准之一。
实词在搭配使用时,通常可以和多种词汇组合,构成不同的语句意义。
例如,“看书”可以搭配成“看小说”、“看报纸”、“看课本”等词语,表达不同的意思。
而虚词在搭配使用时,则往往需要遵循一定的语法规则和习惯用法,例如“的”通常用于连接名词和形容词。
在词语搭配方面,需要注意的是一些介词、助词等虚词的使用。
例如,“在”、“到”、“从”等介词的使用需要遵循一定的语法规则,而“了”、“过”、“着”等助词则通常用于表示时态、语态等语法意义。
语法功能语法功能是区分实词和虚词的重要标准之一。
实词通常可以单独构成句子,具备独立的语法功能。
例如,“我喜欢看电影”中,“我”、“喜欢”和“看”都是实词,它们分别担任主语、谓语和宾语的角色,组合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句子。
虚词则往往需要搭配其他词汇才能使用,不具备独立的语法功能。
例如,“的”是一个虚词,它通常用于连接名词和形容词,表示修饰关系。
在“我喜欢看的电影”中,“的”连接了名词“电影”和形容词“喜欢看的”,表示喜欢看的电影。
表达方式表达方式也是区分实词和虚词的重要标准之一。
实词主要用于传达信息、描述事物等,因此在语言表达时通常需要采用直接、明确的表达方式。
实词、虚词、关联词
现代汉语实词、虚词、关联词一、实词虚词复习口诀实词有实在意义,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一般能单独回答问题。
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
本领能耐用功夫,时间时候用工夫。
无序改变用变幻,由此变彼用变换。
陈述意愿用反映,引起评论用反应。
总括一切用凡是,所有事情用凡事。
同意提议用附议,再次讨论用复议。
客观情况用现实,目前现在用现时。
由此造成用以致,延伸扩大用以至。
校对改正用校正,指教改正用教正。
具体条文用制订,大政方针用制定。
原来意图用本意,本来意义用本义。
开始使用用启用,重新任用用起用。
具体财物用物资,客观事物用物质。
支配管辖用权力,享受权益用权利。
总加数量用总和,综合起来用总合。
衡量检查用考查,实地观察用考察。
彼此响应用相应,互相衬托用相映。
超过限度用过度,转入下段用过渡。
付诸执行用施行,尝试办理用试行。
边线分界用界线,事物性质用界限。
独到见解用创见,创立建造用创建。
和平条约用和约,简单合同用合约。
非常急速用急遽,变化迅速用急剧。
查实证明用认证,证人证据用人证。
全军首领用统帅,统辖率领用统率。
欢乐兴奋用欢欣,喜爱心情用欢心。
马上立即用及时,到预定时用届时。
部下属下用部属,安排布置用部署。
启发有悟用启示,公开声明用启事。
已得利润用赢利,谋求利润用营利。
推卸摆脱用推脱,借故拒绝用推托。
违背触犯用违犯,不遵纪律用违反。
节约剩余用节余,结余存额用结余。
不再进行用停止,受阻不前用停滞。
报告来到用报到,新闻宣传用报道。
爱护培养用抚育,精心喂养用哺育。
含混不清用隐晦,顾忌不说用隐讳。
恭敬送上用呈献,显露出来用呈现。
简明扼要用简洁,直接了当用简捷。
某时形势用时势,一个时代用时世。
一定要做用须要,一定要有用需要。
到期为止用截止,到何时候用截至。
学习经历用学历,学习水平用学力。
精神智慧用神智,知觉理智用神志。
配合适当用协调,和谐统一用谐调。
法律条文用法制,依法治国用法治。
精微语言用微言,隐晦批评用微词。
现代汉语语法:实词和虚词
现代汉语语法:实词和虚词第三节实词和虚词按词的语法功能(造句功能)和语法性质(意义性质)可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
一、实词实词有实在意义,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一般能单独回答问题。
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
(一)名词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
①前面可以加数量词(一副对联)②前面不能加不、很之类的副词(不楹联、很对联)。
③后面不能加时态助词“着、了、过”(楹联了;计算机着;世界金融过)④时间名词前可加介词“在”,时间副词前不能加介词“在”。
名词类别①具体名词:人、牛、山、水、对联、学校、康拜因②抽象名词:友谊、立场、观点、思想③方位名词:东、西、南、北、前、后、左、右、上面、中间、下边④时间名词:今天、明天、昨天、星期一、七月、刚才(二)代词具有替代或指示作用的词。
①能够替代或指示各类实词。
②一般不带修饰成分代词类别①人称代词:我、你、他、我们、你们、他们②指示代词:这、那、这里、那里③疑问代词:谁、什么、哪里、多少(三)动词表示行为动作或发展变化的词①前面可以加副词(刚走、很想)。
②后面一般能加“着”“了”“过”之类时态助词,表示动作的持续、完成或过去(看着、看了、看过)。
③多数能重迭(想想、看看、讨论讨论)动词类别①不及物动词(不能带宾语)醒、病、游行、觉悟②及物动词(能带宾语)看、写、打、调查、讨论、认为、想③能愿动词(助动词,经常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能、能够、可以、该、当、应当、敢、肯、愿意④趋向动词(经常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来、去、上、下、进、出、进来、出去、上来、下去⑤判断动词:是(四)形容词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或状态的词。
①前面可以加副词修饰(很好、不坏)。
②后面能加“着”“了”“过”这类时态助词,表示持续、完成或过去(红着、红了、红过)。
③一部分能重迭(大大、慢慢、清清楚楚)形容词类别①性质形容词:好、坏、大、小、方、高、美丽、英明、宽广②状态形容词(带程度性):通红、雪白、红通通、黑不溜秋、突然(五)数词表示数目的词。
语文中实词和虚词的区别
语文中实词和虚词的区别 Final approval draft on November 22, 2020一、实词实词是有实在意义的词,可以独立充当句子成分,一般可以单独回答问题。
每一个实词都可以详细解说其词义。
现代汉语实词一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
也有人认为代词属于虚词,但多数学者认可代词为实词,因为代词虽然很难解释独立语义,但毕竟其指代内容是明确的。
无论在现代汉语中还是在文言文中,实词都占有绝对多的数量,因为语言的基本作用是表意,离开有实际意义的实词,这一作用将很难达到。
(一)名词:是表示人、事物或抽象概念名称的词。
如:书本、桌子、儿童、雷锋、思维、政治等。
(二)动词:是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存现及发展趋势的词。
如:走、跑、思考、学习、有、存在、能、可以等。
(三)形容词: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状态的词,汉语中的形容词可以修饰名词,也可以修饰动词,与英语不同。
如:老、好、漂亮、干净、纯洁、飞快。
(四)数词:表示数目的词。
如:一、十、第八、每等。
(五)量词:表示人或事物及动作的计量单位的词。
量词一般与数词连用构成数量短语。
如:个、件、幢、下、次、趟等。
(六)代词:用来指代人、事物、状态、过程的词。
如:你、他们、这、彼等。
二、虚词虚词是没有实在意义的词,一般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副词例外),不能单独回答问题(少数副词除外)。
其存在的价值在于帮助构成句子的语法结构,表示某种语法关系。
汉语的虚词主要有六种:副词、助词、连词、介词、叹词、拟声词。
无论在现代汉语中,还是在文言文中,虚词的数量都相对较少,但作用却很大。
(一)副词:在句中表示动作、行为、性质、状态的程度、范围、时间、趋向等的词。
如:很、非常、一律、也、将来等。
在虚词中,副词是唯一能独立作句子成分的词,并且有少数副词(比如“不、没有、也许、大概”等)也可以单独回答问题,具有一定的实词特点。
(注:汉语的副词与英语不同,在英语中,修饰动词或形容词的词都是副词,但在汉语中副词可以修饰动词和形容词,形容词同样也可以修饰动词和形容词。
词性分类(实词和虚词)
现代汉语词的分类词性指作为划分词类的根据的词的特点。
现代汉语的词可以分为12类。
实词:表示实在意义的词,有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和代词。
虚词:不表示实在意义而表示语法意义的词,有:副词、介词、连词、助词、拟声词和叹词。
一.名词:表示人和事物的名称的实词。
如:"黄瓜白菜、拖拉机、计算机"。
1、表示专用名称的叫做"专用名词",如"云南、上海、李白、白居易"。
2、表示抽象事物的名称的叫做"抽象名词",如"范畴、思想、质量、品德、友谊、方法"。
3、表示方位的叫做"方位名词",如"上""下""左""右""前""后""中""东""西""南""北""前面""后边""东边""中间"等。
二.动词:动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发展、变化。
1、有的动词表示一般的动作,如"来、去、说、走、跑、学习、起飞、审查、认识"等。
2、有的动词表示心理活动,如"想、重视、注重、尊敬、了解、相信、佩服、惦念"等,这样的动词前面往往可以加上"很、十分"。
3、有的动词表示能够、愿意这些意思,叫做"能愿动词",它们是"能、要、应、肯、敢、得(dei)、能够、应该、应当、愿意、可以、可能、必须",这些能愿动词常常用在一般的动词前面,如"得去、能够做、可以考虑、愿意学习、应该说明、可能发展"。
4、还有一些动词表示趋向,叫做"趋向动词",如"来、去、上、下、进、出、上去、过去、起,它们往往用在一般动词后面表示趋向,如"跳起来、走下去、抬上来、"。
文言文实词虚词
一、词类(一)1.实词:能够单独充当句法成分,意义实在的词。
2.虚词:不能充当句法成分,只有语法意义的词。
(二)实词1.名词。
表示人或事物或时地的名称。
比如:桌子、早晨、秋天、广东。
2.动词。
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
比如:跑、挑、爱、恨。
3.形容词。
表示形状、性质、状态。
比如:大、小、美丽、善良、雪白、墨绿。
4.数词。
表示数目或次序,分为基数词和序数词。
比如:六、第七。
5.量词。
表示计算单位。
比如:个、颗、条、捆。
6.副词。
限制、修饰动词、形容词性词语,表示程度、范围、时间。
比如:很、都、全。
7.代词。
起代替和指示作用。
比如:你、我、他、这、那。
(三)虚词1.介词。
主要用于修饰、补充谓词性词语,标明跟动作、状态有关的时间、处所、方式、原因、目的、对象等。
比如:自从、依据、靠、因为、由于、为了、对于。
2.连词。
连接词、短语、分句和句子,表示并列、选择、递进、转折、因果等。
比如:和、跟、同、或、或者、并且、但、但是。
3.助词。
附着在实词、短语或句子后面表示结构关系或动态等。
比如:的、地、得、着、了、过。
二、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用法意义:词的意思。
用法:词在句中的作用。
1.之代词:(1)他、它、她、他们。
使吏卒共抱大巫妪,投之河中。
(2)这。
之二虫又何知。
助词: (1)的。
羔羊之皮。
(2)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翻译时可不译。
不虞君之涉吾地也。
(3)宾语前置标志。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4)到、、、、去。
沛公引兵之薛。
(5)时间+之顷之。
2.以(1)用。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2)率领。
宫之奇以其族行。
(3)认为,以为。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4)原因。
宋人执而问其以。
(5)介词,因为。
孙膑以此名显天下。
(6)介词,用。
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7)介词,凭借、、、身份,按照。
骞以郎应募使月氏。
(8)介词,在、、、时候。
(秦始皇)以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生于邯郸。
(9)连词。
实词和虚词
词性知识一、分类1、实词:表示实在意义,能够作短语或句子的成分,一般能够独立成句。
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
2、虚词:虚词一般不表示实在的意义,它们的基本用途是表示语法关系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和拟声词二、实词(一)名词1、含义:表示人或者事物、时间、处所、方位等名称的词2、种类:1表示人的:教师、学生、工人、父亲、白求恩;2表示具体事物的:房子、汽车、电话、计算机;3表示抽象事物的:精神、物质、友谊、法律;(抽象名词)4表示时间的:过去、现在、春节、元旦、早晨、晚上;(时间名词)5表示处所的:北京、四川、中国、美国、亚洲;(处所名词)6表示方位的:上、下、左、右、前、后、东、南、西、北、以上、之下;3、名词的语法特征:1经常作主语和宾语,如:牛吃草;2也可作定语,直接修饰另一名词,如:柳树梢头3名词可以受数量短语修饰,如:一条河、一头牛、三位同学4一般不受副词修饰,不能说“很同学”、“不房屋”5不能重叠,亲属称谓以及其他少数词,如“妈妈、哥哥”等,这是构词的语素重叠,不算构形的形态变化。
6有些名词能够加“们”表示群体。
不加“们”的名词可是个体,也可是群体。
*方位名词可以单用,但大多数情况下,它要用在名词的后边,表示事物所在的位置。
(二)动词1、含义: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等意义的词。
2、种类:1表示动作行为的:说、笑、写、看、走、休息、学习(动作动词)2表示发展变化的:在、存在、有、发生、演变,发展、生存、死亡、消失、增加、减少、提高、降低、发生、出现、(表示存在、变化、消失)3表示心理活动的:爱、恨、喜欢、讨厌、想念、忘记、佩服、重视(心理活动动词)4表示可能、意愿的:能、会、要、敢、得、可、可以、应、应该、愿意(能愿动词)5表示趋向的:上、下、去、来、进、出、到、过、过去、上来、回去、起来(趋向动词)6表示判断的,只有一个:是(也叫判断词)3、动词的语法特征:1动词能作谓语或谓语中心,多数能带宾语,如“他爱祖国”、盖房子、抱孩子、挖洞、听收音机。
汉语实词和虚词
一、实词【1 】实词是有其实意义的词,可以自力充当句子成分,一般可以单独答复问题.每一个实词都可以具体讲解其词义.现代汉语实词一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也有人以为代词属于虚词,但多半学者承认代词为实词,因为代词固然很难说明自力语义,但毕竟其指代内容是明白的.无论在现代汉语中照样在文言文中,实词都占领绝对多的数量,因为说话的根本感化是表意,分开有现实意义的实词,这一感化将很难达到. (一)名词:是暗示人.事物或抽象概念名称的词.如:书本.桌子.儿童.雷锋.思维.政治等.(二)动词:是暗示人或事物的动作.存现及成长趋势的词.如:走.跑.思虑.进修.有.消失.能.可以等.(三)形容词:暗示人或事物的性质.状况的词,汉语中的形容词可以润饰名词,也可以润饰动词,与英语不合.如:老.好.英俊.清洁.纯洁.飞速.(四)数词:暗示数量标词.如:一.十.第八.每等.(五)量词:暗示人或事物及动作的计量单位的词.量词一般与数词连用组成数量短语.如:个.件.幢.下.次.趟等.(六)代词:用来指代人.事物.状况.进程的词.如:你.他们.这.彼等.二.虚词虚词是没有其实意义的词,一般不克不及单独充当句子成分(副词破例),不克不及单独答复问题(少数副词除外).其消失的价值在于帮忙组成句子的语法构造,暗示某种语法关系.汉语的虚词重要有六种:副词.助词.连词.介词.叹词.拟声词.无论在现代汉语中,照样在文言文中,虚词的数量都相对较少,但感化却很大.(一)副词:在句中暗示动作.行动.性质.状况的程度.规模.时光.趋势等的词.如:很.异常.一律.也.未来等.在虚词中,副词是独一能自力作句子成分的词,并且有少数副词(比方“不.没有.也许.精确”等)也可以单独答复问题,具有必定的实词特色.(注:汉语的副词与英语不合,在英语中,润饰动词或形容词的词都是副词,但在汉语中副词可以润饰动词和形容词,形容词同样也可以润饰动词和形容词.)(二)助词:在句中起帮助感化的词.现代汉语中的助词重要有:“的”.“地”.“得”.“着”.“了”.“过”.文言文中助词比较庞杂,罕有的有“之”.“者”等.连词:在句中起衔接感化的词,连词往往标示词.短语.句子.句群.语段之间的逻辑关系.如:固然.但是.是以.无论等.连词经常成对搭配应用或与副词搭配应用,如:“因为……所以……”.“即使……也……”.“只有……才……”等.(四)介词:暗示动尴尬刁难象.时光等的引介关系的词.介词在汉语中比较庞杂.如:在.从.对于.关于等.(五)叹词:暗示感慨或惊异.惊喜.疑虑等语气的词.如:啊.唉.呀等.(六)拟声词:模仿人或事物声音的词.如:哗.唧唧.哐等.【实词】实词有其实意义,可以或许单独充当句子成分一般能单独答复问题.实词包含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在文言文中,实词是大量的,控制较多的文言实词,是进步浏览文言文才能的症结.进修文言实词,应特殊留意它在语法上的三个重要特色:一是一词多义,二是词义的古今变更,三是词性的活用.【虚词】虚词没有其实意义,一般不克不及充当句子成分,不克不及单独答复问题.(少数副词如“不”.“也许”.“没有”等可以单独答复问题),只能合营实词造句,暗示各种语法关系.虚词包含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五类.文言虚词在全部文言词语中固然只占一小部分,但是它的语法感化却很大.文言文中的很多句式是以虚词为标记的,如断定句“......者......也”.自动句的“为......所......”等虚词在文言文顶用的很频仍,并且它的说明也相当灵巧.重要经常应用的虚词有:之.其.于.以.而.则.乃.若.且.者.为.然.是.此.斯.彼.何.安.孰.胡.曷.虽.固然.然而.然则.也.矣.乎.哉.焉.耳等.。
文言文实词虚词是什么 区别在哪
文言文实词虚词是什么区别在哪
实词有实在意义,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一般能单独回答问题.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在文言文中,实词是大量的,虚词是少量的.
1 什幺是实词实词,是汉语词类中的一种,词语中含有实际意义的词,实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即有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的词。
一般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
把语法功能作为主要依据,认为能够单独充当句法成分,有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的是实词;不能充当句法成分,没有词汇意义只有语法意义的就是虚词。
120 个文言实词:
爱安被倍本鄙兵病察朝曾乘诚除辞从殆当道得度非复负盖故顾固归国过何恨胡患或疾及即既假间见解就举绝堪克类怜弥莫乃内期奇迁请穷去劝却如若善少涉胜识使是适书孰属数率说私素汤涕徒亡王望恶微悉相谢信兴行幸修徐许阳要宜遗贻易阴右再造知致质治诸贼族卒走左坐
1 什幺是虚词虚词泛指没有完整意义的词汇,但有语法意义或功能的词。
具有必须依附于实词或语句,表示语法意义、不能单独成句,不能单独作语法成分、不能重叠的特点。
文言虚词共18 个。
汉语实词和虚词
一、实词实词是有实在乎义的词,可以独立充当句子成分,普通可以单独回答成绩.之杨若古兰创作每一个实词都可以具体解说其词义.古代汉语实词普通名词、动词、描述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也有人认为代词属于实词,但多数学者认可代词为实词,由于代词虽然很难解释独立语义,但究竟其指代内容是明确的.不管在古代汉语中还是在白话文中,实词都据有绝对多的数量,由于说话的基本感化是表意,离开有实际意义的实词,这一感化将很难达到.(一)名词:是暗示人、事物或抽象概念名称的词.如:书本、桌子、儿童、雷锋、思维、政治等.(二)动词:是暗示人或事物的动作、存现及发展趋势的词.如:走、跑、思考、进修、有、存在、能、可以等. (三)描述词:暗示人或事物的性质、形态的词,汉语中的描述词可以润色名词,也能够润色动词,与英语分歧.如:老、好、漂亮、干净、纯洁、飞快.(四)数词:暗示数目的词.如:一、十、第八、每等. (五)量词:暗示人或事物及动作的计量单位的词.量词普通与数词连用构成数量短语.如:个、件、幢、下、次、趟等.(六)代词:用来指代人、事物、形态、过程的词.如:你、他们、这、彼等.二、实词实词是没有实在乎义的词,普通不克不及单独充当句子成分(副词例外),不克不及单独回答成绩(少数副词除外).其存在的价值在于帮忙构成句子的语法结构,暗示某种语法关系.汉语的实词次要有六种:副词、助词、连词、介词、叹词、拟声词.不管在古代汉语中,还是在白话文中,实词的数量都绝对较少,但感化却很大.(一)副词:在句中暗示动作、行为、性质、形态的程度、范围、时间、趋向等的词.如:很、非常、一概、也、将来等.在实词中,副词是独一能独立作句子成分的词,而且有少数副词(比方“不、没有、或许、大概”等)也能够单独回答成绩,具有必定的实词特点.(注:汉语的副词与英语分歧,在英语中,润色动词或描述词的词都是副词,但在汉语中副词可以润色动词和描述词,描述词同样也能够润色动词和描述词.)(二)助词:在句中起辅助感化的词.古代汉语中的助词次要有:“的”、“地”、“得”、“着”、“了”、“过”.白话文中助词比较复杂,罕见的有“之”、“者”等.连词:在句中起连接感化的词,连词常常标示词、短语、句子、句群、语段之间的逻辑关系.如:虽然、但是、是以、不管等.连词经常成对搭配使用或与副词搭配使用,如:“由于……所以……”、“即使……也……”、“只要……才……”等.(四)介词:暗示动尴尬刁难象、时间等的引介关系的词.介词在汉语中比较复杂.如:在、从、对于、关于等. (五)叹词:暗示感叹或惊奇、惊喜、疑虑等语气的词.如:啊、唉、呀等.(六)拟声词:模拟人或事物声音的词.如:哗、唧唧、哐等.【实词】实词有实在乎义,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普通能单独回答成绩.实词包含名词、动词、描述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在白话文中,实词是大量的,把握较多的白话实词,是提高浏览白话文能力的关键.进修白话实词,应特别留意它在语法上的三个次要特点:一是一词多义,二是词义的古今变更,三是词性的活用.【实词】实词没有实在乎义,普通不克不及充当句子成分,不克不及单独回答成绩.(少数副词如“不”、“或许”、“没有”等可以单独回答成绩),只能配合实词造句,暗示各种语法关系.实词包含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五类.白话实词在全部白话词语中虽然只占一小部分,但是它的语法感化却很大.白话文中的很多句式是以实词为标记的,如判断句“......者......也”、自动句的“为......所......”等实词在白话文顶用的很频繁,而且它的解释也相当灵活.次要经常使用的实词有:之、其、于、以、而、则、乃、若、且、者、为、然、是、此、斯、彼、何、安、孰、胡、曷、虽、虽然、然而、然则、也.矣、乎、哉、焉、耳等.。
汉语实词和虚词
一、实词二、实词是有实在意义的词,可以独立充当句子成分,一般可以单独回答问题。
每一个实词都可以详细解说其词义。
现代汉语实词一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
也有人认为代词属于虚词,但多数学者认可代词为实词,因为代词虽然很难解释独立语义,但毕竟其指代内容是明确的。
无论在现代汉语中还是在文言文中,实词都占有绝对多的数量,因为语言的基本作用是表意,离开有实际意义的实词,这一作用将很难达到。
(一)名词:是表示人、事物或抽象概念名称的词。
如:书本、桌子、儿童、雷锋、思维、政治等。
(二)动词:是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存现及发展趋势的词。
如:走、跑、思考、学习、有、存在、能、可以等。
(三)形容词: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状态的词,汉语中的形容词可以修饰名词,也可以修饰动词,与英语不同。
如:老、好、漂亮、干净、纯洁、飞快。
(四)数词:表示数目的词。
如:一、十、第八、每等。
(五)量词:表示人或事物及动作的计量单位的词。
量词一般与数词连用构成数量短语。
如:个、件、幢、下、次、趟等。
(六)代词:用来指代人、事物、状态、过程的词。
如:你、他们、这、彼等。
二、虚词虚词是没有实在意义的词,一般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副词例外),不能单独回答问题(少数副词除外)。
其存在的价值在于帮助构成句子的语法结构,表示某种语法关系。
汉语的虚词主要有六种:副词、助词、连词、介词、叹词、拟声词。
无论在现代汉语中,还是在文言文中,虚词的数量都相对较少,但作用却很大。
(一)副词:在句中表示动作、行为、性质、状态的程度、范围、时间、趋向等的词。
如:很、非常、一律、也、将来等。
在虚词中,副词是唯一能独立作句子成分的词,并且有少数副词(比如“不、没有、也许、大概”等)也可以单独回答问题,具有一定的实词特点。
(注:汉语的副词与英语不同,在英语中,修饰动词或形容词的词都是副词,但在汉语中副词可以修饰动词和形容词,形容词同样也可以修饰动词和形容词。
)(二)助词:在句中起辅助作用的词。
汉语实词和虚词
一、真词汇真词汇是有真正在意思的词汇,不妨独力充当句子身分,普遍不妨单独回问问题.之阳早格格创做每一个真词汇皆不妨仔细解道其词汇义.新颖汉语真词汇普遍名词汇、动词汇、形容词汇、数词汇、量词汇、代词汇六类.也有人认为代词汇属于真词汇,然而普遍教者认可代词汇为真词汇,果为代词汇虽然很易阐明独力语义,然而到底其指代真量是精确的.无论正在新颖汉语中仍旧正在文止文中,真词汇皆占有千万于多的数量,果为谈话的基原效率是表意,离启有本量意思的真词汇,那一效率将很易达到.(一)名词汇:是表示人、真物或者抽象观念称呼的词汇.如:书籍原、桌子、女童、雷锋、思维、政事等.(两)动词汇:是表示人或者真物的动做、存现及生长趋势的词汇.如:走、跑、思索、教习、有、存留、能、不妨等.(三)形容词汇:表示人或者真物的本量、状态的词汇,汉语中的形容词汇不妨建饰名词汇,也不妨建饰动词汇,取英语分歧.如:老、佳、漂明、搞净、杂净、缓慢. (四)数词汇:表示数手段词汇.如:一、十、第八、每等. (五)量词汇:表示人或者真物及动做的计量单位的词汇.量词汇普遍取数词汇连用形成数量短语.如:个、件、幢、下、次、趟等.(六)代词汇:用去指代人、真物、状态、历程的词汇.如:您、他们、那、彼等.两、真词汇真词汇是不真正在意思的词汇,普遍不克不迭单独充当句子身分(副词汇例中),不克不迭单独回问问题(少量副词汇除中).其存留的价格正在于帮闲形成句子的语法结构,表示某种语法闭系.汉语的真词汇主要有六种:副词汇、帮词汇、连词汇、介词汇、叹词汇、拟声词汇.无论正在新颖汉语中,仍旧正在文止文中,真词汇的数量皆相对付较少,然而效率却很大.(一)副词汇:正在句中表示动做、止为、本量、状态的程度、范畴、时间、趋背等的词汇.如:很、非常、一律、也、将去等.正在真词汇中,副词汇是唯一能独力做句子身分的词汇,而且有少量副词汇(比圆“不、不、也许、大概”等)也不妨单独回问问题,具备一定的真词汇特性.(注:汉语的副词汇取英语分歧,正在英语中,建饰动词汇或者形容词汇的词汇皆是副词汇,然而正在汉语中副词汇不妨建饰动词汇战形容词汇,形容词汇共样也不妨建饰动词汇战形容词汇.)(两)帮词汇:正在句中起辅帮效率的词汇.新颖汉语中的帮词汇主要有:“的”、“天”、“得”、“着”、“了”、“过”.文止文中帮词汇比较搀杂,罕睹的有“之”、“者”等.连词汇:正在句中起连交效率的词汇,连词汇往往标示词汇、短语、句子、句群、语段之间的逻辑闭系.如:虽然、然而是、果此、无论等.连词汇时常成对付拆配使用或者取副词汇拆配使用,如:“果为……所以……”、“纵然……也……”、“惟有……才……”等.(四)介词汇:表示动做对付象、时间等的引介闭系的词汇.介词汇正在汉语中比较搀杂.如:正在、从、对付于、闭于等.(五)叹词汇:表示叹息或者惊疑、惊喜、疑虑等语气的词汇.如:啊、唉、呀等.(六)拟声词汇:模拟人或者真物声音的词汇.如:哗、唧唧、哐等.【真词汇】真词汇有真正在意思,不妨单独充当句子身分普遍能单独回问问题.真词汇包罗名词汇、动词汇、形容词汇、数词汇、量词汇、代词汇六类.正在文止文中,真词汇是洪量的,掌握较多的文止真词汇,是普及阅读文止文本领的闭键.教习文止真词汇,应特天注意它正在语法上的三个主要特性:一是一词汇多义,两是词汇义的古今变更,三是词汇性的活用. 【真词汇】真词汇不真正在意思,普遍不克不迭充当句子身分,不克不迭单独回问问题.(少量副词汇如“不”、“也许”、“不”等不妨单独回问问题),只可协共真词汇制句,表示各类语法闭系.真词汇包罗副词汇、介词汇、连词汇、帮词汇、叹词汇五类.文止真词汇正在所有文止词汇语中虽然只占一小部分,然而是它的语法效率却很大.文止文中的许多句式是以真词汇为标记的,如推断句“......者......也”、主动句的“为......所......”等真词汇正在文止文中用的很一再,而且它的阐明也相称机动.主要时常使用的真词汇有:之、其、于、以、而、则、乃、若、且、者、为、然、是、此、斯、彼、何、安、孰、胡、曷、虽、虽然、然而、然则、也.矣、乎、哉、焉、耳等.。
词性分类实词和虚词
现代汉语词的分类词性指作为划分词类的根据的词的特点。
现代汉语的词可以分为12类。
实词:表示实在意义的词,有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和代词。
虚词:不表示实在意义而表示语法意义的词,有:副词、介词、连词、助词、拟声词和叹词。
一.名词:表示人和事物的名称的实词。
如:"黄瓜白菜、拖拉机、计算机"。
1、表示专用名称的叫做"专用名词",如"云南、上海、李白、白居易"。
2、表示抽象事物的名称的叫做"抽象名词",如"范畴、思想、质量、品德、友谊、方法"。
3、表示方位的叫做"方位名词",如"上""下""左""右""前""后""中""东""西""南""北""前面""后边""东边""中间"等。
二.动词:动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发展、变化。
1、有的动词表示一般的动作,如"来、去、说、走、跑、学习、起飞、审查、认识"等。
2、有的动词表示心理活动,如"想、重视、注重、尊敬、了解、相信、佩服、惦念"等,这样的动词前面往往可以加上"很、十分"。
3、有的动词表示能够、愿意这些意思,叫做"能愿动词",它们是"能、要、应、肯、敢、得(dei)、能够、应该、应当、愿意、可以、可能、必须",这些能愿动词常常用在一般的动词前面,如"得去、能够做、可以考虑、愿意学习、应该说明、可能发展"。
4、还有一些动词表示趋向,叫做"趋向动词",如"来、去、上、下、进、出、上去、过去、起,它们往往用在一般动词后面表示趋向,如"跳起来、走下去、抬上来、"。
实词与虚词
词的分类汉语中的词可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
实词:有实在意义,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一般能单独回答问题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虚词:没有完整的词汇意义,但有语法意义或功能意义的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语气词。
(一)名词:1、名词表示人或事物等的名称。
表示人的:老师学生表示事物(具体/抽象)的:山水/ 政治文化表示时间的:秋天明年早晨星期天现在过去表示处所的:中国福建远处里屋表示方位的:上以上之上上面上头上下底下2 、名词的语法特征(1)经常作主语和宾语,例如:牛吃草;多数能作定语,例如:这是语文书。
不能作补语。
【在说明时间、籍贯的句子里可做谓语:今天星期三。
她北京人。
】(2)名词前面一般能够加上表示物量的数量短语,一般不能加副词【人——不人】(3)名词不能用重叠式表示某种共同的语法意义。
除【爸爸、妈妈】(4)表人的名词后面能够加“们”表示群体。
(5)有的名词可以重叠,表示“每”的意思,如“年年”意即“每一年”。
(二)动词1 、动词的意义和种类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和存在、变化、判断等(1)动作行为动词:走、听、批评、宣传、保卫、学习(2)心理活动动词:爱、恨、怕、羡慕、希望、讨厌(3)表示存在、变化、消失:在、存在、有、发生、演变、发展、生长、死亡、消失(4)判断动词:是(5)使令:让、派、禁止、要求(6)能愿动词:能、会、愿意、敢、应该、要☆(7)趋向动词:来、去、上、下、进、出、回、开、过、起、上来、下去、起来2 、动词的语法特征(1)动词能作谓语,多数能带宾语(与名词组合)。
(2)动词能够前加副词“不”,多数不能加程度副词。
只有表心理活动的动词和一些能愿动词能够前加程度副词。
(3)动词多数可以后带“着、了、过”表示动态。
(4)有些动词可以重叠,表示短暂、轻微或反复,限于表示可持续的动作动词。
单音动词重叠是AA式,双音动词重叠是ABAB式。
【抱——抱抱】【工作——工作工作】(三)形容词1 、形容词的意义和种类形容词表示事物的形状、性质、状态(1)性质形容词:软、硬、甜、苦、好、坏、远斜、直、伟大、勇敢、优秀、聪明、大方(2)状态形容词:雪白、笔直、绿油油、水灵灵、黑不溜秋、灰里叭叽、迅速、安静(3)形状:高、矮、大、小、方、圆☆(4)不定量形容词:多、少、全2 、形容词的语法特征(1)形容词能作谓语和定语,多数能够直接修饰名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实词
实词是有实在意义的词,可以独立充当句子成分,一般可以单独回答问题。
每一个实词都可以详细解说其词义。
现代汉语实词一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
也有人认为代词属于虚词,但多数学者认可代词为实词,因为代词虽然很难解释独立语义,但毕竟其指代内容是明确的。
无论在现代汉语中还是在文言文中,实词都占有绝对多的数量,因为语言的基本作用是表意,离开有实际意义的实词,这一作用将很难达到。
(一)名词:是表示人、事物或抽象概念名称的词。
如:书本、桌子、儿童、雷锋、思维、政治等。
(二)动词:是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存现及发展趋势的词。
如:走、跑、思考、学习、有、存在、能、可以等。
(三)形容词: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状态的词,汉语中的形容词可以修饰名词,也可以修饰动词,与英语不同。
如:老、好、漂亮、干净、纯洁、飞快。
(四)数词:表示数目的词。
如:一、十、第八、每等。
(五)量词:表示人或事物及动作的计量单位的词。
量词一般与数词连用构成数量短语。
如:个、件、幢、下、次、趟等。
(六)代词:用来指代人、事物、状态、过程的词。
如:你、他们、这、彼等。
二、虚词
虚词是没有实在意义的词,一般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副词例外),不能单独回答问题(少数副词除外)。
其存在的价值在于帮助构成句子的语法结构,表示某种语法关系。
汉语的虚词主要有六种:副词、助词、连词、介词、叹词、拟声词。
无论在现代汉语中,还是在文言文中,虚词的数量都相对较少,但作用却很大。
(一)副词:在句中表示动作、行为、性质、状态的程度、范围、时间、趋向等的词。
如:很、非常、一律、也、将来等。
在虚词中,副词是唯一能独立作句子成分的词,并且有少数副词(比如“不、没有、也许、大概”等)也可以单独回答问题,具有一定的实词特点。
(注:汉语的副词与英语不同,在英语中,修饰动词或形容词的词都是副词,但在汉语中副词可以修饰动词和形容词,形容词同样也可以修饰动词和形容词。
)
(二)助词:在句中起辅助作用的词。
现代汉语中的助词主要有:“的”、“地”、“得”、“着”、“了”、“过”。
文言文中助词比较复杂,常见的有“之”、“者”等。
连词:在句中起连接作用的词,连词往往标示词、短语、句子、句群、语段之间的逻辑关系。
如:虽然、但是、因此、无论等。
连词常常成对搭配使用或与副词搭配使用,如:“因为……所以……”、“即使……也……”、“只有……才……”等。
(四)介词:表示动作对象、时间等的引介关系的词。
介词在汉语中比较复杂。
如:在、从、对于、关于等。
(五)叹词:表示感叹或惊奇、惊喜、疑虑等语气的词。
如:啊、唉、呀等。
(六)拟声词:模拟人或事物声音的词。
如:哗、唧唧、哐等。
【实词】实词有实在意义,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一般能单独回答问题。
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
在文言文中,实词是大量的,掌握较多的文言实词,是提高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关键。
学习文言实词,应特别注意它在语法上的三个主要特点:一是一词多义,二是词义的古今变化,三是词性的活用。
【虚词】虚词没有实在意义,一般不能充当句子成分,不能单独回答问题。
(少数副词如“不”、“也许”、“没有”等可以单独回答问题),只能配合实词造句,表示种种语法关
系。
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五类。
文言虚词在整个文言词语中虽然只占一小部分,但是它的语法作用却很大。
文言文中的许多句式是以虚词为标志的,如判断句“......者......也”、被动句的“为......所......”等虚词在文言文中用的很频繁,而且它的解释也相当灵活。
主要常用的虚词有:之、其、于、以、而、则、乃、若、且、者、为、然、是、此、斯、彼、何、安、孰、胡、曷、虽、虽然、然而、然则、也。
矣、乎、哉、焉、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