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饮酒》阅读答案及解析
陶渊明饮酒赏析
陶渊明饮酒赏析【题目】陶渊明饮酒赏析【答案】陶渊明的《饮酒》组诗共有20首,这组诗并不是酒后遣兴之作,而是诗人借酒为题,写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田园生活的喜爱,是为在当时十分险恶的环境下借醉酒来逃避迫害。
他在《饮酒》第二十首中写道“但恨多谬误,君当恕罪人”,可见其用心的良苦。
这里选的是其中的第五首。
这首诗以情为主,融情入景,写出诗人归隐田园后生活悠闲自得的心境。
这首诗的意境可分两层,前四句为一层,写诗人摆脱尘俗烦扰后的感受,表现诗人鄙弃官场,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
后六句为一层,写南山的美好晚景和诗人从中获得的无限乐趣。
表现诗人热爱田园生活的真情和高洁人格。
《饮酒》中“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写诗人虽然居住在污浊的人世间,却不受尘俗的烦扰。
“车马喧”,正是官场上你争我夺、互相倾轧、奔走钻营的各种丑态的写照。
但是,陶渊明“结庐的人境”,并不是十分偏僻的地方,怎么会听不到车马的喧闹呢?诗人好像领会读者的心理,所以用一个设问句“问君何能尔”,然后自己回答“心远地自偏”。
只要思想上远离那些达官贵人们的车马喧嚣,其他方面也自然地与他们没有纠缠。
这四句,包含着精辟的人生哲理,它告诉我们,人的精神世界,是可以自我净化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只要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就可以改变客观环境对自己的影响,到处都可以找到生活的乐趣。
“心远”一词,反映诗人超尘脱俗,毫无名利之念的精神世界。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千年以来脍炙人口的名句。
因为有“心远地自偏”的精神境界,才会悠闲地在篱下采菊,抬头见山,是那样地怡然自得,那样地超凡脱俗!这两句以客观景物的描写衬托出诗人的闲适心情,“悠然”二字用得很妙,说明诗人所见所感,非有意寻求,而是不期而遇。
苏东坡对这两句颇为称道:“采菊之次,偶然见山,初不用意,而境与意会,故可喜也。
”“见”字也用得极妙,“见”是无意中的偶见,南山的美景正好与采菊时悠然自得的心境相映衬,合成物我两忘的“无我之境”。
《饮酒(其五)》阅读练习及答案(2023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题)
1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4分)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诗句“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分)
(2)诗中的“见南山”可否改为“望南山”?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2分)
答案:
11、(1)描绘了傍晚山色美好、飞鸟结伴投林的景象,这是一幅悠闲恬静的美好画卷。
(画面描述分,特点或概括1分。
)
(2)示例1:不可以。
“见”指的是无意中看到,“望”是有目的地观望。
“见”更能表现悠然我的心境。
示例2:可以。
南山和山气、飞鸟一样,都是“望”中所得,并不是无意“见”到的。
“望”字才能前后统一。
(“见”与“望”的语义解释1分,效果分析1分。
言之成理即可。
)。
陶渊明《饮酒》阅读练习及答案
饮酒【东晋】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鉴赏关键点】诗人归隐后心境恬静,不与权贵交往。
悠然自得地欣赏自然美景,无疑是一种精神上的安慰和享受,因此他认为这种隐居生活含有人生真正的意义。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两句,展示出作者热爱自然的情感和旷达的心胸,最有妙处。
【思想内容】这首诗记结庐之事,写田园之景,抒隐居之情,以纯朴自然的艺术风格表现了诗人闲适的生活和对自然风光的喜爱。
“心远”二字为全诗之诗眼。
【名句赏析】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①诗人悠闲地在篱下采菊,抬头见山,是那样地怡然自得,那样地超凡脱俗! 这是千年以来脍炙人口的名句,情景交融,以景物的描写衬托出诗人的闲适心情。
展现出作者热爱自然、悠然自得的情感和旷达的心胸。
②“悠然”二字很妙,说明诗人所见所感非有意寻求,而是不期而遇。
展现出作者的闲适心情。
③“见”字的妙处在于无心,无意间偶见,与诗人“悠然自得”的心情相融合。
(而“望”字却是有意为之。
如改成“望”字“悠然”之态就荡然无存。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①描绘:傍晚时候,山中雾气缭绕,一只只鸟儿结伴而还。
②赏析:写南山暮景,包含了诗人热爱自然、渴望回归田园的情感。
【中考链接】2010年河南省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21—22题。
(共4分)饮酒(其五)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21.请从炼字角度说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妙在何处。
(2分)答:22.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中的“真意”指的是仆么?(2分)答:21.示例一:“悠然”形象地写出了诗人远离世俗后心灵的自得、闲适、恬淡。
示例二:“见”写出了诗人看到南山美景时的随意与自然,体现了作者心灵的自由和惬意。
(任选一词,言之成理即可。
2分)22.自然之趣和人生真谛。
《饮酒》中考古诗词阅读练习及答案
《饮酒》中考古诗词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阅读《饮酒》,完成7~8题。
(共5分)
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7.这首诗主要表现隐居生活的情趣。
全诗情味隽永,情理交融。
诗人称自己虽然居住在人世间,但并无世俗的交往来打扰,那是因为“(1)”。
从作者勾勒的田园生活和对山中景物的描写中都可看出,诗人向往(2)的生活。
最后一联更是强调一个“真”字,指出辞官归隐乃是人生的真谛。
(2分)
8.陶渊明独爱菊,想象诗中诗人“采菊”时的情形,并按要求填空。
(3分)
陶渊明以(1)(限4字词语)的心情采菊,
他(2)(不少于50字)。
答案:
(二)阅读《饮酒》(5分)
7.答案示例:
(1)“心远(地自偏)”
(2)悠然、恬淡(意思对即可)
(共2分。
每空1分)
8.答案示例:
(1)怡然自得
(2)踱步到院中,见篱下菊花,伸手轻轻摘下一朵。
白里透黄的花瓣细长细长的,黄里透红的花蕊,散发出诱人的香气,他嘴角不禁泛起一丝微笑。
(共3分。
第一空1分,第二空2分)。
《饮酒》赏析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年级上册】
《饮酒》赏析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内容:【原诗】【翻译】【作者】【背景】【主题思想】【赏析】题型:【理解性默写】【选择题】【简答题】【原诗】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乌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译文】将房屋建造在人来人往的地方,却不会受到世俗交往的喧扰。
问我为什么能这样,只要心志高远,自然就会觉得所处地方僻静了。
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
傍晚时分南山景致甚佳,雾气峰间缭绕,飞鸟结伴而还。
这里面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表达。
【作者】陶渊明(365~427), 名潜,字元亮,谥号靖节,人称靖节先生,自称五柳先生。
东晋文学家。
开创山水田园派,并将其推向高峰。
后世称其“百世田园之主,千古隐逸之宗”。
和山水诗的鼻祖——南朝宋的谢灵运合称“陶谢”。
【背景】《饮酒》是陶渊明弃官归隐后陆续写成的一组五言古诗。
为酒后即兴之作,大多直抒胸臆,挥洒真情,实际上是借“饮酒”的题目,写对世事人生的感慨。
这组诗共20首,以这一首的格调最为闲雅有致。
写诗人如何从大自然里悟出人生的真正意义,获得恬静的心境。
【主旨】这首诗通过描写优美的田园风光与悠然自得的田园生活,表现了作者对污浊官场的厌弃、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以及决心归隐自洁、超脱世俗的人生追求。
【赏析】这首诗的意境可分为两层,前四句为一层,写诗人摆脱世俗烦恼后的感受。
后六句为一层,写南山的美好晚景和诗人从中获得的无限乐趣。
表现了诗人热爱田园生活的真情和高洁人格。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诗起首作者言自己虽然居住在人世间,但并无世俗的交往来打扰。
为何处人境而无车马喧的烦恼?因为“心远地自偏”,只要内心能远远地摆脱世俗的束缚,那么即使处于喧闹的环境里,也如同居于僻静之地。
陶渊明早岁满怀建功立业的理想,几度出仕正是为了要实现匡时济世的抱负。
但当他看到“真风告逝,大为斯兴”,官场风波险恶,世俗伪诈污蚀,整个社会腐败黑暗,于是便选择了洁身自好、守道固穷的道路,隐居田园,躬耕自资。
【初中诗歌阅读】陶渊明《饮酒 》阅读答案及解析
【初中诗歌阅读】陶渊明《饮酒》阅读答案及解析【初中诗歌阅读】陶渊明《饮酒》阅读答案及解析饮酒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南山,即庐山,当时是佛教、饮酒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并无车马之句。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到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自得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南山,即为庐山,当时是佛教、道教云集的胜地。
9.这首诗把记叙、描写、议论、抒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请选这四种表达方式中的任一种,作简要评析。
解析:融合诗句和手法分析作者就是如何记述、如何描绘、如何议论、如何抒情的即可。
参考答案:一、二句记叙,归纳写下诗人的生活环境,第二句揭示的情境对于第一句是极少的例外,所以用”而”字并作极力的转折点。
三、四两句议论,以自设宾主的设问方式揭示出心志淡远是在”人境”中独享安闲的缘由。
五至八句细致地描写采菊的过程,并以所见写下心境,”山气日夕尽如人意,飞鸟相与还”中自有”悠然”的心境。
收尾两句抒发感情:”忘言中渗透出诗人对隐居生活的由衷喜爱。
10.历来论者对这首诗的第六句持不同见解:存有指出”悠然见到南山”不好的,也有认为”悠然望南山”好的。
请简要地谈谈你的看法。
解析:必须分析出来”见到”或”盼”独有的抒发效果。
可以融合作者的动作或感情回去分析。
参考答案:””字好。
”见”更能显示出诗人采菊时,未注意安全、不经意间与庐山美景猝然碰面的”悠然”情态,从而表达出诗人悠然、淡泊、超脱于尘杂之外的情愫,自然深刻。
”盼”字不好。
”盼”则表示有意识地凝目远眺,更能寄托诗人对僧道云集的庐山胜地的向往,就是诗人隐逸思想的真实外化,体现着艺术形式服从于思想内容的创作原则。
陶渊明《饮酒(其八)》阅读答案及赏析
陶渊明《饮酒(其八)》阅读答案及赏析陶渊明《饮酒(其八)》阅读答案及赏析引导语:陶渊明《饮酒》共二十首,在四十岁之后,陶渊明离开彭泽县,辞官归田,饮酒赏菊,过着自由自在的农家生活,写下这组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其中的第八首,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饮酒(其八)》东晋陶渊明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
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
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
提壶抚寒柯,远望时复为。
吾生梦幻间,何事绁尘羁。
【注】绁:捆绑,束缚。
①没其姿:掩没了青松的英姿。
其:一本作奇。
②殄(tiǎn腆):灭尽。
异类:指众草。
卓然:特立的样子。
这两句是说经霜之后,众草凋零,而青松的枝干却格外挺拔。
③连林:松树连成林。
人不觉:不被人注意。
④独树:一株、独棵。
众乃奇:众人认为奇特。
奇:一本作知。
⑤寒柯:指松树枝。
赏析:《饮酒》共二十首,人四十岁之后,陶渊明离开彭泽县,辞官归田,饮酒赏菊,过着自由自在的农家生活,写下这组诗。
本篇《饮酒(其八)》是诗人以孤松自喻,表理自己高沽坚贞的人格与不为尘俗羁绊的理想。
全诗分两个部分,前半部分从开头至“卓然见高枝”,表现青松凌寒挺立孤高的品格。
开头两句“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写青松与众草比,它不凋零。
“众草”指众多的草和树。
众草怎么能埋没青松的丰姿呢?经过风霜,青松不凋,而众多的草和树都枯萎、零落了。
这两句系诗人“言志之词”,生长在东园的青松平时为众草遮没,高洁挺拔,卓然独立,意为做人应当像孤松一样,不应苟合于世俗,随波逐流。
第三、四两句“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是说等到严寒霜降,众树凋零,唯见青松卓然挺立,这又从时人令上来写。
也只有等到冬天来临,寒霜使众草凋谢.青松的高枝才显得格外挺拔,“凝霜”象征着严酷的环境。
联系陶渊明所处的时代,东晋政治紊乱黑暗,朝政混浊不堪,一般官僚士子更是攀龙附凤,无耻之极。
而那些自命清高的人物却“个个要职,这边一面清谈,那边一面招权纳货,陶渊明真个能不要,所以高于晋宋人物”(《朱子语录》),这里是自比。
《饮酒》阅读答案
《饮酒》阅读答案《饮酒》阅读答案导语:陶渊明一生主张出仕,向往归隐田园的生活。
以下是由网小编为您整理的饮酒的阅读答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阅读下列古诗,完成诗后题目(6分)饮酒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4.既然“结庐在人境”为何没有“车马喧”,请用诗中句子作答。
(1分)15.“悠然见南山”中的“悠然”一词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心境?(2分)16.能否把“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改为“望”字?为什么?(3分)14.心远地自偏(1分)15.“悠然”写出了诗人那种恬淡、闲适的心情(2分)16.不能。
“见”表现的不是诗人对山的有意观望,而是在采菊时山的形象无意中映入眼帘的状态。
(3分)下面小编继续为您提供一些作者的介绍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
汉族,东晋浔阳柴桑人(今江西九江)。
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中国古代有不少因维护人格,保持气节而不食的故事,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例。
东晋后期的大诗人陶渊明,是名人之后,他的曾祖父是赫赫有名的东晋大司马。
年轻时的陶渊明本有“大济于苍生”之志,可是,在国家濒临崩溃的动乱年月里,陶渊明的一腔抱负根本无法实现。
加之他性格耿直,清明廉正,不愿卑躬屈膝攀附权贵,因而和污浊黑暗的现实社会发生了尖锐的矛盾,产生了格格不入的感情。
为了生存,陶渊明最初做过州里的小官,可由于看不惯官场上的那一套恶劣作风,不久便辞职回家了。
后来,为了生活他还陆续做过一些地位不高的官职,过着时隐时仕的生活。
陶渊明最后一次做官,是义熙元年(405年)。
《饮酒》陶渊明原文翻译及阅读答案
饮酒(其十七)陶渊明幽兰生前庭,含薰待清风。
清风脱然至①,见别萧艾中②。
行行失故路,任道或能通。
觉悟当念还,鸟尽废良弓③。
[注]①脱:或许,表假设,②萧艾:野蒿,臭草。
③鸟尽句:《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蜚(飞)鸟尽,良弓藏.”又《史记·淮阴侯列传》:“狡兔死,良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
”14. 下列对作品的理解与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 《饮酒》是组诗。
组诗各首一般在题材上有相关性,但前后联系不一定十分紧密。
B. 诗人把贤人比作庭中清香的幽兰,是托物言志的写法,可见出作者对自己的期许。
C. 以萧艾与幽兰映衬,村托出贤者的高洁不凡,同时蕴含着作者对庸俗之人的怜悯。
D. 诗歌前四句与后四句看似联系不很紧密,实则完整展现了作者心路历程的变化。
15. 请分析诗歌后四句表达的情感。
答14. C 本题中,C项,“同时蕴含着作者对庸俗之人的怜悯”中“怜悯”的说法错误,从诗中来看,诗人以幽兰自喻,以萧艾喻世俗,“幽兰”和“萧艾”是对立的,诗人是把萧艾作为对立面来写,对于庸俗之人的见风使舵、随波逐梳不可能是怜悯。
故选C项。
15. 诗人借行路受阻与《史记》中的典故(用典),表达了对仕途险恶的警戒,既可视为对自己的告诫(坚定自己隐居不仕的立场),也可视为对世事规律的深切认知,表达了既沉痛又清醒的复杂情感。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分析诗歌后四句表达的情感”,然后理解后四句的意思,再结合全篇分析其中的情感。
诗人在前四句中说要像幽兰一样自始至终保持芳洁的品质,决不像萧艾那样见风使舵、随波逐流,表明对自己高洁志趣的坚守;“行行失故路,任道或能通”,是说前行迷失自己的旧途,顺应自然或可通,这两句用行路受阻来写自己在仕途之上的坎坷;“觉悟当念还,鸟尽废良弓”是说既然醒悟就应当归去,当心鸟尽弃良弓,结合注释可知,这里使用《史记》中的典故,这是对仕途险恶的警戒,也是对自己的告诫,表现出诗人对现实的清醒认识。
《饮酒》陶渊明阅读答案
《饮酒》陶渊明阅读答案《饮酒》陶渊明阅读答案导语:饮酒这首诗表现了诗人的显示淡然,同时又蕴含生活哲理,以下是由网小编为您整理的《饮酒》的阅读答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古诗鉴赏:陶渊明《饮酒》阅读答案(2012随州)阅读下列古诗,完成诗后题目(6分)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4.既然“结庐在人境”为何没有“车马喧”,请用诗中句子作答。
(1分)15.“悠然见南山”中的“悠然”一词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心境?(2分)16.能否把“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改为“望”字?为什么?(3分)14.心远地自偏(1分)15.“悠然”写出了诗人那种恬淡、闲适的心情(2分)16.不能。
“见”表现的不是诗人对山的有意观望,而是在采菊时山的形象无意中映入眼帘的状态。
(3分)陶渊明简介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
汉族,东晋浔阳柴桑人(今江西九江)。
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
青少年时期(28岁以前)陶渊明的曾祖父陶侃曾做过大司马,祖父、父亲也做过太守县令一类的官。
但陶渊明的父亲死得早,渊明少年时,家运已衰落,“少而贫苦。
”他自述:“自余为人,逢运之贪。
箪瓢屡罄,絺綌冬陈。
”(《自祭文》)但物质生活虽然贫乏,陶渊明的精神生活却很丰富。
他学习儒家《六经》,学习《老子》、《庄子》,“猛志逸四海,鶱翮思远翥”,颇有“佐君立业”的政治抱负。
而另一方面,匡庐山水和田园风景,也使他爱好自然,“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学仕时期(29-41岁)晋代的门阀制度,使得“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
”在那种统治阶级内部互相倾轧,争权夺利十分激烈的年代,陶渊明根本无法实现自己的抱负。
《饮酒》阅读答案
《饮酒》阅读答案《饮酒》阅读答案(精华)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我们有时需要做一些阅读题,这时最离不开的就是阅读答案了,阅读答案是由资深教育者参与拟订的。
什么类型的阅读答案才能有效帮助到我们呢?以下是本店铺收集整理的《饮酒》阅读答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饮酒》阅读答案1【甲】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乙】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6.甲诗的题目是“________”,作者是东晋诗人陶渊明;乙文的作者是______代哲学家__________。
(3分)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3分)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______________8.下列对诗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_____(2分)A.“心远地自偏”写出了诗人远离世俗纷扰的闲适心境。
B.“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写出了作者没有知己的孤独。
C.“欲辨已忘言”写出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迷惘。
D.“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写出了作者对牡丹值得众人喜爱的认同。
9.甲诗和乙文都通过写花来表达生活态度,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可以看出诗人的生活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从“莲之爱,同予者何人”可以看出作者的生活态度是______________。
(4分)答案:6.饮酒(其五)(或:饮酒)(1分)宋(1分)周敦颐(1分)7.(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之后很少听到了。
(3分)8.A(2分)9.不追求名利,热爱宁静自由的田园生活(2分)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2分)《饮酒》阅读答案2刘向赵襄子饮酒赵襄子①饮酒,五日五夜不废酒②,谓侍者曰:“我诚邦士也。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饮酒》含答案4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饮酒》含答案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饮酒(其五)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3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中“结庐”的意思是建造屋舍,作者选择了一个人间仙境来建造房屋,当然不会有车马的喧闹声。
B.“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是诗人的自问自答,用朴实的语言道出了生活的真谛。
C.“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两句,描写了傍晚时分山上的气象愈发美好,在这从容而浑然的暮色里,飞鸟一群群地结伴而还,诗人从中悟出了返璞归真的人生真谛。
D.结尾两句抒发感情,是对全诗的总结。
“真”即人的自然本性,“忘言”是指本想说明白,却又不知怎样表达。
33.朱光潜说:“情趣不同则景象虽似而实不同。
”《饮酒(其五)》与《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两诗都写到了菊,但诗人借菊表达的思想感情不同,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答案】32.A 33.《饮酒》中写菊,诗人在自家的菊园里采菊以佐酒,悠闲地抬起头来欣赏南山美丽的景色,展示出诗人悠闲自得、热爱自然的情感。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中写菊,写诗人在远方思念长安故园中的菊花,想象它们此时可能寂寞地盛开在战场的旁边。
反映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对战乱中人民疾苦的关切,以及对和平的渴望。
【解析】32.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A.“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这两句诗,实际上描述的是诗人在人世间建造了他的住所,却远离了尘嚣和车马的喧嚣。
这里的“人境”指的是人们居住的地方,而不是什么“人间仙境”。
故选A。
33.本题考查诗人情感。
理解诗歌中的感情,要结合诗中的景物描写和创作的背景来分析。
陶渊明的《饮酒》(其五)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菊花开在环境优美的篱笆旁,与诗人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形成了和谐的画面。
《饮酒》赏析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年级上册】
《饮酒》赏析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内容:【原诗】【翻译】【作者】【背景】【主题思想】【赏析】题型:【理解性默写】【选择题】【简答题】【原诗】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乌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译文】将房屋建造在人来人往的地方,却不会受到世俗交往的喧扰。
问我为什么能这样,只要心志高远,自然就会觉得所处地方僻静了。
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
傍晚时分南山景致甚佳,雾气峰间缭绕,飞鸟结伴而还。
这里面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表达。
【作者】陶渊明(365~427), 名潜,字元亮,谥号靖节,人称靖节先生,自称五柳先生。
东晋文学家。
开创山水田园派,并将其推向高峰。
后世称其“百世田园之主,千古隐逸之宗”。
和山水诗的鼻祖——南朝宋的谢灵运合称“陶谢”。
【背景】《饮酒》是陶渊明弃官归隐后陆续写成的一组五言古诗。
为酒后即兴之作,大多直抒胸臆,挥洒真情,实际上是借“饮酒”的题目,写对世事人生的感慨。
这组诗共20首,以这一首的格调最为闲雅有致。
写诗人如何从大自然里悟出人生的真正意义,获得恬静的心境。
【主旨】这首诗通过描写优美的田园风光与悠然自得的田园生活,表现了作者对污浊官场的厌弃、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以及决心归隐自洁、超脱世俗的人生追求。
【赏析】这首诗的意境可分为两层,前四句为一层,写诗人摆脱世俗烦恼后的感受。
后六句为一层,写南山的美好晚景和诗人从中获得的无限乐趣。
表现了诗人热爱田园生活的真情和高洁人格。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诗起首作者言自己虽然居住在人世间,但并无世俗的交往来打扰。
为何处人境而无车马喧的烦恼?因为“心远地自偏”,只要内心能远远地摆脱世俗的束缚,那么即使处于喧闹的环境里,也如同居于僻静之地。
陶渊明早岁满怀建功立业的理想,几度出仕正是为了要实现匡时济世的抱负。
但当他看到“真风告逝,大为斯兴”,官场风波险恶,世俗伪诈污蚀,整个社会腐败黑暗,于是便选择了洁身自好、守道固穷的道路,隐居田园,躬耕自资。
《饮酒》考试题和答案
《饮酒》考试题和答案一、填空题1. 《饮酒》是东晋时期诗人陶渊明所作的一首五言诗,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世俗名利的超脱。
答案:陶渊明2.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中的“人境”指的是人居住的地方。
答案:人居住的地方3.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中的“尔”指的是远离世俗的境界。
答案:远离世俗的境界4.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南山”象征着诗人心中的理想境界。
答案:理想境界5.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中的“真意”指的是诗人对自然和田园生活的深刻感悟。
答案:深刻感悟二、选择题1. 《饮酒》一诗中,诗人通过哪种方式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A. 描绘田园风光B. 抒发个人情感C. 议论社会现象D. 叙述个人经历答案:A2.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中的“结庐”是什么意思?A. 建造房屋B. 结婚C. 结交朋友D. 结束旅行答案:A3.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中的“心远”指的是什么?A. 距离远B. 心胸宽广C. 心志高远D. 心情愉快答案:C4.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悠然”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A. 悠闲自得B. 忧郁悲伤C. 愤怒不满D. 紧张焦虑答案:A5.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中的“欲辨已忘言”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态度?A. 无法表达B. 不屑表达C. 无需表达D. 忘记表达答案:C三、简答题1. 请简述《饮酒》一诗的主题思想。
答案:《饮酒》一诗通过描绘田园生活的宁静与美好,表达了诗人对世俗名利的超脱和对自然田园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2. 请分析“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这两句诗的意境。
答案: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在人世间建造房屋,却远离了世俗的喧嚣,表达了诗人追求宁静、超脱世俗的心境。
3.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这两句诗中的“心远”和“地偏”有什么联系?答案:“心远”指的是诗人心志高远,追求超脱世俗的境界;“地偏”则是诗人在现实世界中选择远离喧嚣的地方居住。
陶渊明《饮酒》其五阅读答案以及译文赏析
陶渊明《饮酒》其五阅读答案以及译文赏析陶渊明《饮酒》其五阅读答案以及译文赏析《饮酒》这首诗主要表现隐居生活的情趣,写诗人于劳动之余,饮酒至醉之后,在晚霞的辉映之下,在山岚的笼罩中,采菊东篱,遥望南山。
全诗情味深永,感觉和情理浑然一体,不可分割,是传统诗歌中最为脍炙人口的作品之一。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阅读答案以及译文赏析,欢迎大家参考!陶渊明《饮酒》其五阅读答案以及译文赏析篇1饮酒(其五)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21.请从炼字角度说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妙在何处。
(2分)22.“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中的“真意”指的是仆么?(2分)答案21.示例一:“悠然”形象地写出了诗人远离世俗后心灵的自得、闲适、恬淡。
示例二:“见”写出了诗人看到南山美景时的随意与自然,体现了作者心灵的自由和惬意。
(任选一词,言之成理即可。
2分)22.自然之趣和人生真谛。
(意思对即可。
2分)译文我家建在众人聚居繁华道,可从没有烦神应酬车马喧闹。
要问我怎能如此超凡洒脱,心灵避离尘俗自然幽静远邈。
东墙下采撷清菊心情徜徉,偶然抬头喜见南山胜景绝妙。
暮色中缕缕彩雾萦绕升腾,结队的鸟儿回翔远山的怀抱。
南山仰止啊,这有人生的真义,我该怎样表达内中深奥!注释①结庐:构筑屋子。
人境:人间,人类居住的地方。
②无车马喧:没有车马的喧嚣声。
③君:作者自谓。
尔:如此、这样。
这句和下句设为问答之辞,说明心远离尘世,虽处喧嚣之境也如同居住在偏僻之地。
④悠然:自得的样子。
南山:指庐山。
⑤日夕:傍晚。
相与:相交,结伴。
这两句是说傍晚山色秀丽,飞鸟结伴而还。
⑥此中:即此时此地的情和境,也即隐居生活。
真意:人生的真正意义,即“迷途知返”。
这句和下句是说此中含有人生的真义,想辨别出来,却忘了如何用语言表达。
意思是既领会到此中的真意,不屑于说,也不必说。
作品赏析大致在魏晋以前,以儒家学说为核心,中国人一直相信人类和自然界都处于有意志的“天”的支配下。
最新《饮酒》阅读训练附答案
《饮酒》阅读训练附答案一、选择。
1、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这首诗歌颂了热闹的田园生活,突出地表现了诗人与大自然相契合的心理。
B“悠然见南山”一句中“见”字用的极好,表现出诗人不是有意而为之,而是在采菊时,山的形象无意中映入了眼帘。
C这首诗在艺术上的特点是情、境、理三者的浑然融合。
在幽美淡远的景和悠然自得的情构成的境界中,蕴涵着万物各得其所的哲理。
D“真意”与“忘言”的关系是说此情此境中让人体会到生活的真谛,而这种“真意”只能用心灵去感受,因而诗人只好“忘言”了。
2、下列对诗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而无车马喧”意思是没有那些人来人往的喧嚣,没有世俗的困扰。
B“心远地自偏”意思是只要居所偏僻安静,心就会远离喧闹的尘世。
C“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写出了心与自然的会意与亲近,达到了一种物我合一的境界。
D“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此句写出了诗人面对良辰美景神往而又迷惘的情形。
3、下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饮酒》主要表达了诗人如何从大自然里悟出人生的真正意义,获得恬静的心境这一内容。
B“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句与杜甫《望岳》中“荡胸生层云,决眦人归鸟”都借归鸟来写诗人陶醉自然而不愿做官的感受。
C“此中有真意”与《归园田居(其三)》中“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都表达了诗人返朴归真的人生理想。
D陶渊明爱菊,菊花成了远离尘俗、洁身自好的品格象征;周敦颐说莲,莲花象征着君子美好的品德。
他们都托物言志,寄托了一种高洁的情致。
4、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叙写宁静闲适的田园生活乐趣,表现诗人归隐田园后安贫乐道、悠然自得的心境。
B.本诗在客观景物的描写中融合对人生哲理的领悟,情、景、理自然融合,意境深邃。
C“心远地自偏”形象地道出这样一个道理:环境的偏僻幽静方能使人恬淡舒适。
D诗人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节来赋予特殊的意蕴。
例如菊花,具有超凡脱俗、高傲纯洁的象征意义;而诗人“采菊”,则表现诗人热爱自然的情趣。
陶渊明《饮酒(其七)》阅读答案
陶渊明《饮酒(其七)》阅读答案【阅读理解题目】:饮酒(其七)晋·陶渊明秋菊有佳色,裛①露掇②其英③。
泛④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
一觞虽独尽,杯尽壶自倾。
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
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注释:①裛(yì):通“浥”,沾湿。
②掇(duō多):采摘。
③英:花。
④泛:浮。
意即以菊花洒在酒中。
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有误的两项是(4分)A.“佳色”不仅指颜色,还表示菊花的姿态与形状的美好。
一二句是说秋菊那么可爱,所以我把带着露水的菊花花瓣采撷下来了。
B.“远我遗世情”中的“远”字用作动词,有使远离的含义。
诗人将菊花“泛”于酒上,自斟自饮,流露出了自己遗世独立的强烈情感。
C.“日入”两句表现了傍晚时分万物消歇、众鸟回巢的一派安宁景象,也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苦闷。
D.“啸傲”的“傲”有高傲之意。
此句表现了诗人不受世俗纷扰的自信与自得,传递出了诗人内心对追求生命之“道”的坚定。
E.诗人饮酒赏花,体悟大自然的宁静与平和,自得于归隐生活。
“聊复”一词就表现了诗人从“济世之志”中彻底解脱后的畅快之情。
2.请分析“一觞虽独尽,杯尽壶自倾”所表达的情感。
(5分)【参考答案】:1.C“苦闷”不妥。
E“彻底解脱”不妥。
2.要点:诗句翻译1分;饮酒时的自得与喜悦2分;精神的高傲和孤独2分。
【参考答案】:示例:(1)这句意为一杯酒虽然是独自饮尽,但一杯尽后壶又不自觉得倾下了一杯,生动地表现出了陶渊明一人独酌的悠然与自得,与酒化为一体,以酒尽兴的情感。
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他只能以壶为友的内心的孤寂与空落。
(2)杯中酒独自饮尽,装酒的壶随意倾倒,一觞独尽,表达作者旷达、洒脱、畅快的豪迈和遗世独立的自得与安乐。
“壶自倾”,却不去扶正,表达作者安知天命,顺其自然的豁达之情。
【问题】1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秋菊有佳色”中“佳色”意思是“欢笑”,写诗人看见秋天菊花盛开露出高兴的表情。
B.“泛此忘忧物”中“忘忧物”指酒,曹操《短歌行》中就有“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句。
《饮酒》陶渊明精品习题及答案
《饮酒》陶渊明练习及答案班级:姓名:一、选择题。
1.关于《饮酒》的赏析不正确的是:()A.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归隐后的日常劳动生活;表现了作者悠然自得的心境,抒发了诗人对宁静自由的田园生活的热爱,对官场的鄙弃和厌恶。
B.“悠然”二字用得很妙,写出了诗人那种恬淡、闲适的心境。
诗人“悠然”所见南山之景,也是有意所见。
C.诗中巧妙运用顶针修辞。
D.“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中的“真意”即指自然之趣,又指人生真谛。
2.对下面诗歌理解不当的一项是()A.诗歌通过眼前景物的叙写,说明了“心远地自偏”的道理。
B.诗歌的前四句从哲理的高度表达了诗人的人生态度,后六句写诗人从对自然的欣赏中得到美的享受和哲理的启迪。
C.晋宋隐逸之风盛行,作者陶渊明便是晋宋隐士的代表之一。
诗中反映了诗人超脱尘世,隐居山野的隐士生活,突出了其“境”与“心”皆“静”的特点。
D.“此中有真意”的“此中”,指的是幽美淡远的“景”和悠然自得之“情”。
3.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是诗人的自问自答,用朴实的语言道出“心远”的生活真谛。
诗人因为远离官场和俗世,心志高远,所以觉得居所也是偏僻安静的。
B.“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写出了诗人采菊时,未留心、不经意间与南山美景相遇的随意与自然,侧面表现出诗人苦闷、寂寞的心境。
C.“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两句,描写了傍晚时分,山上的气象愈发美好,在这从容而浑然的暮色里,飞鸟一群群地结伴而还,作者从中悟出了返璞归真的人生真谛。
D.结尾两句抒发感情,是对全篇的总结。
“真”即人的自然本性,“忘言”是指本想说明白,却又不可言传。
4.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这首诗歌颂了热闹的田园生活,突出地表现了诗人与大自然相契合的心理。
B“悠然见南山”一句中“见”字用的极好,表现出诗人不是有意而为之,而是在采菊时,山的形象无意中映入了眼帘。
C这首诗在艺术上的特点是情、境、理三者的浑然融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陶渊明《饮酒》阅读答案及解析
陶渊明《饮酒》阅读答案及解析
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南山,即庐山,当时是佛教、道教云集的胜地。
9.这首诗把记叙、描写、议论、抒情有机地结合在
一起,请选这四种表达方式中的任一种,作简要评析。
解析:结合诗句和手法分析作者是如何记叙、如何
描写、如何议论、如何抒情的即可。
参考答案:一、二句记叙,概括写出诗人的生活环境,第二句揭示的情境对于第一句是极少的例外,所以用”而”字作坚决的转折。
三、四两句议论,以自设宾主的设问方式揭示出心志淡远是在”人境”中独享安闲的缘由。
五
至八句细致地描写采菊的过程,并以所见写心境,”山气
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中自有”悠然”的心境。
收尾两句抒发感情:”忘言”中渗透出诗人对隐居生活的由衷喜爱。
10.历来论者对这首诗的第六句持不同见解:有认为”悠然见南山”好的,也有认为”悠然望南山”好的。
请简要地谈谈你的看法。
解析:要分析出”见”或”望”独特的表达效果。
可以结合作者的动作或感情去分析。
参考答案:”见”字好。
”见”更能显示出诗人采
菊时,未留心、不经意间与庐山美景猝然相遇的”悠然”情态,从而表达出诗人悠然、淡泊、超脱于尘杂之外的情愫,自然真切。
”望”字好。
”望”表示有意识地凝目眺望,更能寄托诗人对僧道云集的庐山胜地的向往,是诗人隐逸思想的真实外化,体现着艺术形式服从于思想内容的创作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