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鸭病毒性肝炎病毒33页PPT

合集下载

新型鸭病毒性肝炎病毒PPT课件

新型鸭病毒性肝炎病毒PPT课件

-
8
• 2.2.1结构蛋白:
P1区编码病毒的壳体蛋白,包括 VP0,VP3,VP1基因,核苷酸序列全长2193 nt、 I型 DHV VP0的N末端缺少GxxxS/T基因序列,因此其 N末端可能未被十四烷基化,VP0不被蛋白酶切割 为VP2和VP4。试验证明,壳体蛋白含有多个类似 于其他小RNA病毒的核心结构,即八链反向平行β 桶结构,与其相连的环形结构位于壳粒表面,这 在免疫学中占有重要作用。I型DHV的VP3与人肠 道病毒(Humanparechovirus, HPeV)一样,N一末端 有一段残基丰富区延伸出来,长度约20aa,这段区 域在HPeV中具有很强的免疫原性但它在I型DHV 是否也具有同样的功能还未见报道。
-
6
2.2 编码区
DHV包含一个大的ORF,编码一个多聚蛋白, 多聚蛋白在翻译过程中不断被自身编码的蛋白酶 水解,从而分解成P1、P2和P3产物,P1、P2和P3 又进一步分别分解为VP0 -VP3 -VP1-2A1-2A2-2B2C-3A-3B-3C-3D、I型DHV的多聚蛋白的切割位 点预测的结果是:VP0/VP3和3C/3D的切割位点为 :Q/G;2A3/2B,2B/2C ,2C/3A,3A/ 3B以及3B/ 3C的 切割位点为Q/S;VP3/VP1的切割位点为Q/M。多 聚蛋白水解产生的多肤数量主要由以下因素决定: (1)基因组是否存在L蛋白。 (2)VP0是否水解为VP4和VP2。 (3)2A蛋白的数量。其也是小RNA病毒的基因组在 不同的种属之间存在的差异所在。58年首先爆发于英格兰诺福
克鸭场,其他地区未见本病的报道。Ⅲ型鸭病毒性肝炎是 1969年首次发现于美国纽约长岛地区。1999年,苏敬良等 和黄安国等在北京和广西等地在3~13日龄疑似鸭肝炎的北 京鸭和樱桃谷鸭上分离到两株与I型和III型DHV无血清学交 叉免疫反应的DHV,认为出现了新的血清型,并将其命名为 新型鸭肝炎病毒。新型鸭病毒性肝炎的基因组与I型结构相 似,但比I型DHV基因组稍大。同时,发现高变区主要存在 于VP1和VP3基因、在VP1,VP3基因上存在多个T细胞抗原表 位和B细胞抗原表位,VP1基因的变异致使不同血清型DHV抗 原性发生改变。

鸭病毒性肝炎

鸭病毒性肝炎

预防
• 1.综合措施 对雏鸭采取严格的隔离饲
养,尤其是5周龄以内的雏鸭,应供给 适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严禁饮用野 生水禽栖息的露天水池的水。孵化、 育雏、育成、肥育均应严格划分,饲 管用具要定期清洗、消毒。 • 2.预防接种 在收集种蛋前2~4周给种 鸭肌肉注射鸡胚弱毒疫苗,可以保护 所产种蛋孵化的雏鸭不受感染。
鸭病毒性肝炎
• 病原:鸭肝炎病毒 。 • 特征:角弓反张,肝脏肿大,有出血斑点
和神经症状。 发病急,传播迅速,病程短, 死亡率高,以冬春季节多发。 • 传播途径:呼吸道,消化道传播。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临床症状
本病潜伏期1~4天,突然发病, 病程短促。病初精神萎糜,不食,行 动呆滞,缩颈,翅下垂,眼半闭呈昏 迷状态,有的出现腹泻。不久,病鸭 出现神经症状,不安,运动失调,身 体倒向一侧,两脚发生痉挛,数小时 后死亡。死前头向后弯,呈角弓反张 姿势。
中医
• 原则:清热解毒,疏肝利胆。 • 治疗:鱼腥草300克,板蓝根300
克,龙胆草300克,茵陈100克, 黄柏150克,桑白皮300克,救必 应300克,甘草50克。
• 方药:茵陈30 g,栀子20 g,连翘13 g,
白术20g,粉葛根15 g,广木香20 g, 薄荷10 g,甘草10 g,大枣20枚。 • 茵陈发汗,利小便,并能清泄瘀结在 足阳明胃经和足太阳脾经的湿热,是 治黄疸的要药;栀子、连翘引导湿热 从小便出;葛根有升阳散邪,解毒透 疹作用;广木香、薄荷有清热、顺气 健胃之功效;甘草、大枣有温补脾胃, 调和诸药之功能。
病理变化
特征性病变在肝脏。肝肿大,呈 黄红色或花斑状,表面有出血点和出 血斑,胆囊肿大,充满胆汁。脾脏有 时肿大,外观也类似肝脏的花斑。多 数肾脏充血、肿胀。心肌如煮熟状。 有些病例有心包炎、气囊中有微黄色 渗出液和纤维素絮片。

禽病学讲义-第二章 家禽的病毒性传染病(9-鸭病毒性肝炎)

禽病学讲义-第二章 家禽的病毒性传染病(9-鸭病毒性肝炎)

禽病学(Avian Medicine)讲义第二章家禽的病毒性传染病第九节鸭病毒性肝炎(Duck Virus Hepatitis)一、简介:(1)名称:鸭病毒性肝炎(Duck Virus Hepatitis),是小鸭的一种传播迅速和高度致死的病毒性传染病(DP一般影响大鸭)。

(2)临床表现特征:病程短促(死得快);角弓反张;肝脏肿大并有出血斑点。

二、病原学:(1)病原:鸭肝炎病毒(Duck Hepatitis Virus, DHV)大小约20-40nm,属于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有学者认为应单独划属),无囊膜,单股RNA,与人和犬的病毒性肝炎以及鸭乙型肝炎病毒没有亲缘关系。

(2)血清型:1型、2型、3型,新型;各型之间无交叉免疫性。

(3)抵抗力:对乙醚、氯仿、胰酶、30%的甲醇都有抵抗力,耐受pH3.0环境,对热也有一定的抵抗力(无特殊抵抗力,常规消毒措施对其都有一定对用;目前抵抗力较强的病原只有FMDV和IBDV)。

(4)病毒能在日龄鸭胚和鸡胚尿囊液中繁殖,鸭胚肝或肾原代细胞也可用来培养该病毒。

三、流行病学:(1)宿主:主要发生于3周龄以下的雏鸭,成年鸭可感染但不发病,通过粪便排毒,污染环境并造成小鸭感染。

(2)传播途径:主要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

(3)传染源:发病鸭(病愈鸭仍然可通过粪便排毒1-2个月),带毒鸭(成年鸭、野鸭等)。

(4)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5)各个血清型分布:1型:世界上所有主要养鸭地区均存在。

2型:英格兰。

3型:美国、中国。

新型:2002年中国发现部分毒株与1、3型DHV阳性血清无交叉中和反应。

四、临床症状和病变:(1)发病突然,病程短;潜伏期1-2天,4-5天达到死亡高峰(注:IBD呈尖峰式死亡,与该病类似);1周龄的雏鸭死亡率可达95%,2-3周龄的雏鸭不到30%~70%,4周龄以上的雏鸭很低。

(2)初期精神萎靡、废食、呈昏睡状,不久即出现共济失调,身体导向一侧,两脚痉挛踢动,头向后背,呈角弓反张姿态。

鸭病毒性肝炎

鸭病毒性肝炎

病毒能在9日龄鸡胚尿囊腔中繁殖,10%~60%的鸡胚在
接种后5~6d死亡,表现发育不良或出血水肿。
病毒在鸡胚上连续传代20~26代后,对新孵出的雏鸭
失去致病力。此种鸡胚适应毒在鸭胚成纤维细胞上培
养,可产生细胞病变。鸭胚肝或肾原代细胞可用来培
养鸭肝炎病毒。
& 病毒对外界的抵抗力很强,对氯仿、乙醚、胰蛋白酶和
在-20℃则可长达9年。
二、流行病学
1、鸭是DHV天然易感动物,最早于3日龄开始发病,主要 发生于3周龄以下雏鸭,成年鸭可感染而不发病,但可 通过粪便排毒,污染环境而感染易感小鸭。 2、本病的传播主要通过与接触病鸭或被污染的人员,工 具、饲料、垫料、饮水等。 经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
• 3、具有极强的传染性:在野外和舍饲条件下, 本病可迅速传给鸭群中的全部易感小鸭。
第八节 鸭病毒性肝炎 (Duck Virus Hepatitis)
鸭病毒性肝炎
• 鸭病毒性肝炎是小鸭的一种传播迅速和
高度致死的病毒性传染病。 • 其特征是病程短促,临诊表现角弓反张, 病变主要为肝脏肿大并有出血斑点。
发病史及流行情况
• 1945年,Levine和Hofstad等首次报道在美国长岛发生本 病,随后在英国、德国、加拿大、日本等国相继报道 了DHV的流行。 • 我国最先由上海黄均建等于1963年报道上海某些鸭场 存在本病,其后,北京、福建、浙江、辽宁、广东、 西藏、深圳、四川、重庆相继有人报道此病。
在疫情严重的鸭场,必须在1日龄注射鸭病毒性肝炎的
卵黄抗体或高免血清0.5~1.0 ml,必要时于8~12日
龄重复一次。
对发病初期的病鸭及时注射鸭病毒性肝炎高免卵黄抗 体或血清每只1~1.5ml,可治愈80%~90%病鸭,对中 度病鸭也有一定疗效。目前尚无其它有效物用于本病 防治。

鸭子病毒性肝炎

鸭子病毒性肝炎

鸭的病毒性肝炎鸭的病毒性肝炎是小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以发病急、传播快、死亡率高,死前角弓反张,病死鸭肝肿大出血,10日龄左右为临床高发阶段,高度污染场,20日龄以后雏鸭仍有肝炎,只不过死亡率较低。

病原:鸭肝炎病毒,属小RNA病毒科成员,有1、2、3三个血清型,目前,国内常发生的绝大多数由I型肝炎病毒引起。

流行特点:l、主要发生于雏鸭,21日龄内最易感,10日龄左右为高发阶段。

肝炎病毒高度污染场,21日龄以后也可感染,但相对临床症状轻微,死亡率偏低,成年鸭也可感染,但不出现临床症状。

2、肝炎病毒变异。

最近集中养鸭区域出现临床症状不明显,死亡率不太高,21周龄以后鸭群仍然得病,肌注高免血清或卵黄抗体效果不佳,更换另一个生产厂家的血清和卵黄抗体有可能出现好的治疗效果,这就需要工作者及广大养鸭用户提起警钟,研究对策。

症状:突然发病,大批死亡,病鸭抽搐,死亡前多呈角弓反张姿式。

病变:主要病变为肝脏肿大,表面有出血点和出血斑,严重时刷状出血,有的病鸭肾脏轻度肿大,并有树枝状充血或出血。

诊断:根据临床症状和肝脏的特殊变化,不难做出初诊,确诊需做实验室工作。

防治措施:肉鸭:l-3日龄用鸭肝炎弱毒疫苗进行免疫一次(对无母源抗体的雏鸭)。

种鸭:在开产前间隔15天左右接种两次鸭肝疫苗,生蛋后每3-4个月加强免疫一次。

治疗:对发病鸭群,立即用高免卵黄液或血清肌注1-1.5ml,能控制死亡,同时配合鸭肝康拌料,大大能提高疗效。

对病毒变异的养鸭厂,取当地病料做成疫苗,再研究出抗鸭肝炎病毒高免卵黄抗体,能大大提高治疗和预防效果。

新感康饮水,100g兑水400-500斤,比单独打抗体要提前10个小时控制死亡。

鸭瘟病毒duckplagueviru幻灯片

鸭瘟病毒duckplagueviru幻灯片

鸭瘟
鸭瘟
脾脏出血呈斑驳状
鸭瘟
鸭瘟
胸腺表面和切面有出血斑和黄色病变区
鸭瘟
鸭瘟
胸腺周围有清亮的黄色或红色渗出液
鸭瘟
鸭瘟
法氏囊浆膜面呈紫红色
鸭瘟
鸭瘟
法氏囊肿胀呈灰黄色
鸭瘟 鸭瘟
法氏囊黏膜面有出血和细小的黄色坏死点
法氏囊严重出血
鸭瘟
鸭瘟








深形




鸭瘟
肠 黏 膜 环 漫型 性出 出血 血和 性弥 坏 死
鸭瘟
鸭瘟
【流行特点】
鸭瘟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以春夏之际和秋季流行严重。不 同年龄和品种的鸭均可感染,但 自然感染病例中,以产蛋母鸭发 病和死亡严重,雏鸭较少发病。 主要经消化道传播,也可经呼吸 道、交配和节肢动物叮咬传播。
鸭瘟
鸭瘟
鸭瘟
【临床特征】
鸭瘟
鸭瘟
病 初 精 神 萎 顿
鸭瘟
鸭瘟
厌食,缩颈垂翅(人工感染病例)
人工感染鸭瘟病例,粘膜面可见多 处紫红色出血坏死灶,表面有伪膜
鸭瘟
鸭瘟
肝脏呈浅铜色,表面有不规则出血斑和白色坏死灶
鸭瘟
鸭瘟
肝脏表面有不规则的出血和坏死灶
该斑心 病点外 变,膜 在使, 成其特 年表别 种面是 鸭呈冠 比红状 商色沟 品“有 雏刷密 鸭漆集 更样的 常”淤 见血
鸭瘟
鸭瘟
鸭瘟
心 内 膜 和 瓣 膜 出 血
鸭瘟
鸭瘟
【大体病变】
鸭瘟
鸭瘟
不同品种、年龄、性别、 易感性、感染阶段、病毒毒力 和感染强度均对病变的产生有 影响。鸭瘟的病变主要包括血 管损伤,消化道黏膜特征性糜 烂,淋巴器官病变及实质器官 的退行性变化。

鸭病毒性肝炎2013

鸭病毒性肝炎2013

流行病学
1 只发生于雏鸭(1-2W),4-5w可感 染,不出现症状,但可排毒数周,成 年鸭不发病。
2 死亡率高达80-100%。 1W(95%),2-4W( 50% )。 3 传染来源 排泄物、分泌物,消化道传播 4 病后可排毒1-2个月。
症状 1 发生和传播很快,3-4天内可全部死 亡。 2 病程短,死亡快。 3 精神差 昏迷 epatitis, DVH)
病原
鸭肝炎病毒(DHV)
1 2 3
小RNA科、肠道病毒属 耐热 实验宿主 鸡胚(9d) 鸭胚(12-14d)
4 血清型 Ⅰ(古典型) 1950(美) Ⅱ型 1956(英) Ⅲ型 1979(美) Ⅰ、Ⅱ型交叉免疫性可靠, 中国、广西为Ⅰ型。
病变
1 肝脏 肿大、质脆、出血点、出血斑,砖红, 色或淡黄色,带红色变色区,呈斑驳状。 胆 囊肿大。 2脾 肿大,斑驳 3肾 肿大,充血
诊断 ㈠ 初诊 ㈡ 实验室诊断 病毒分离
防制 1免疫 DHV弱毒苗 1d (无母抗) 10-14d(有母抗) 种鸭产蛋前2-4W,6W后 2治疗 康复血清 高免血清 高免蛋黄制剂

七、鸭病毒性肝炎

七、鸭病毒性肝炎
第七节 鸭病毒性肝炎
• 鸭病毒性肝炎是小鸭的一种高度致死性的 病毒和坏死为特征。
• 本病最先在美国发现,并首次用鸡胚分离 到病毒。 • 其后在英国、加拿大、德国等许多养鸭国 家陆续发现本病。 • 我国部分省市和地区亦有本病的发生并有 上升趋势。
• 传播途径多由于从发病场或有发病史的鸭 场购入带病毒的雏鸭引起。 • 鸭舍内的鼠类在传播病毒的可能性亦不能 排除。 • 野生水禽可能成为带毒者,成年鸭感染不 发病,但可成为传染源
3症状
• 本病发病急,传播迅速,一般死亡多发生 在3~4d内。 • 雏鸭病初精神萎糜、缩颈、翅下垂、不爱 活动、行动呆滞或跟不上群,常蹲下,眼 半闭,厌食, • 发病半日到1日即发生全身性抽搐,病鸭多 侧卧,头向后背,两脚痉挛性地反复踢蹬, 有时在地上旋转。
抵抗力。
• 病毒对氯仿、乙醚、胰蛋白酶和pH3.0有抵 抗力。 • 在56º C加热60min仍可存活,但加热至 62º C 30min即被灭活。 • 病毒在1%福尔马林或2%氢氧化钠中 2h(15~20º C)可灭活, • 在2%漂白粉溶液中3h,均可灭活。
2流行病学
• 本病主要感染鸭,在自然条件下不感染鸡、 火鸡和鹅。 • 疾病传播主要通过与病鸭接触,经呼吸道 亦可感染。 • 在野外和舍饲条件下,本病可迅速传播给 鸭群中的全部易感小鸭,表明它具有极强 的传染性。
• 本病最先在美国发现,并首次用鸡胚分离 到病毒。 • 其后在英国、加拿大、德国等许多养鸭国 家陆续发现本病。 • 我国部分省市和地区亦有本病的发生并有 上升趋势。
1病原
• 病原为鸭肝炎病毒(Duck hepatitis virus, DHV),属于微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 基因组为RNA。 • 本病毒接种于12~14日龄鸭胚尿囊腔和鸭 胚细胞培养,可见病毒增殖。不能在鸡胚 细胞和哺乳动物细胞培养中增殖。 • DHV对哺乳动物和人的细胞均无血凝作用。

动物传染病课件 鸭病毒性肝炎

动物传染病课件  鸭病毒性肝炎
• 喙端和爪尖瘀血呈暗紫色,少数病鸭死亡前排黄白色
和绿色稀粪。
动物微传生染物病教物微传生染物病教学案
四、临床症状

动物微传生染物病教学案
四、临床症状

动物微传生染物病教学案
四、临床症状

动物微传生染物病教学案
五、病理变化
• 病变主要在肝脏,肝脏肿大,质地柔软,呈淡红色或
外观呈斑驳状,表面有大量的出血点和出血斑,部分 鸭肝脏有刷状出血带。
• 胆囊肿大、胆汁充盈,胆汁呈褐色。 • 多数病鸭肾脏轻度淤血、肿大。脾脏有时肿大,外观
也呈斑驳状,其它器官没有明显变化。
动物微传生染物病教学案

五、病理变化
动物微传生染物病教学案
五、病理变化

动物微传生染物病教学案

五、病理变化
• 我国曾报道在1958年即有本病流行,1980年分离到病
毒并开始进行诊断和免疫预防研究,目前该病在我国 大部分养鸭地区仍时有发生,给养鸭业造成很大的经 济损失。
动物微传生染物病教学案
二、病 原
• 鸭肝炎病毒大小约20~40nm,属于小核糖核酸病毒科,
肠道病毒属。该病毒不凝集禽和哺乳动物红细胞。
• 病毒有3个血清型,即I、II、III型,有明显差异,各
动物微传生染物病教学案
五、病理变化

动物微传生染物病教学案
五、病理变化

动物微传生染物病教学案
五、病理变化

动物微传生染物病教学案
五、病理变化

动物微传生染物病教学案
五、病理变化

动物微传生染物病教学案
六、诊 断
• 病毒分离鉴定 取病死鸭肝脏等病料尿囊腔途径接种

鸭病毒性肝炎

鸭病毒性肝炎

病症属性
中文名称:鸭病毒性肝炎 典型症状:精神萎靡 易感种群:鸭 疾病类型:传染性疾病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症简介
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肝炎病毒引起雏鸭的一种传播迅速和高度致死性传染病。主要特征为肝脏肿大,有出血 斑点和神经症状。在新疫区,本病的死亡率很高,可达90%以上。
鸭病毒性肝炎简称鸭肝炎,是由鸭病毒性肝炎病毒引起雏鸭的一种以肝脏呈现出血性炎症为特征的急性烈性 传染病。1945年在美国首次发现本病,并命名为I型鸭病毒性肝炎,1965年在英国发现了鸭病毒性肝炎II型, 1969年在美国发现了鸭病毒性肝炎III型。目前,I型呈世界性分布,并曾报道在印度、埃及和美国发现I型鸭肝 炎病毒的变异株。II型和III型鸭病毒性肝炎分别局限于英国和美国,未发现变异毒株。在国内,鸭病毒性肝炎 的初次流行,20世纪80年代初期起本病在我国再次流行,此后,各地疫情此起彼伏,疫情能够被鸭病毒性肝炎I 型弱毒疫苗的免疫所控制;1997年以来,本病在某些地区出现较严重的流行,其疫情不能被标准鸭病毒性肝炎I 型弱毒疫苗完全地控制,怀疑有I型鸭病毒性肝炎病毒变异株出现。鸭肝炎I型引起雏鸭的严重死亡,死亡率高达 90%,中成鸭一般不发病,病雏鸭的特征是意识紊乱,频频抽搐,肝脏呈斑点状出血,胆囊肿大,胆汁颜色变淡。
感谢观看
肝脏水肿,并有许多针尖大至黄豆粒大出血点。胆囊肿大,充满胆汁。显微镜下观察,肝细胞在感染初期呈 空泡化,后期则出现病灶性坏死,中枢神经系统可能有血管套现象。脾肿大,呈斑驳状。肾肿胀,血管明显,呈 暗紫色树枝状。
临床诊断
目前,我国只发现鸭肝炎I型,本病型多见于20日龄内的雏鸭群,发病急,传播快,病程短,出现典型的神 经症状,肝脏严重出血等特征,均有助于作出初步判断。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临床上在较大日龄鸭群或已作免 疫接种的鸭群发生本病时,病例常缺乏典型的病理变化,仅见肝脏肿大、淤血,表面有末梢毛细血管扩张破裂而 无严重的斑点状出血,易造成误诊漏诊,必须经病原分离与鉴定确诊。临床上诊断鸭病毒性肝炎还应注意与鸭疫 里氏杆菌病、雏鸭副伤寒、禽霍乱、曲霉菌病等作鉴别;

鸭病毒性肝炎(DVH)

鸭病毒性肝炎(DVH)
• 潜伏期1-2天,病程3-4天(发病急,传播快) • 初期精神萎顿,厌食、嗜睡、行动呆滞 • 半日到一日后出现神经症状,表现运动失调, 全身性抽搐,侧卧,两脚痉挛性反复踢蹬`,很 快角弓反张死亡 • 喙端和爪尖瘀血呈暗紫色,少数病鸭死前排黄 白色和绿色稀粪
2008年10月
Lijing
鸭病毒性肝炎(DVH)
鸭病毒性肝炎(DVH)
鸭病毒性肝炎(DVH)
• 是由鸭肝炎病毒(DVHV)引起的雏鸭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 传染病。
• 其特征主要表现为: 发病急、传播快、死亡率高,死前出现角弓反张,肝脏肿大有 出血点
2008年10月
Lijing
鸭病毒性肝炎(DVH)
• 病原 • 流行病学 • 临床症状 • 剖检变化 • 诊断 • 防制
• 对外界抵抗力强,一旦污染难以彻底清除,在污染的孵 化室内至少存活10周;2%NaOH,1%甲醛,15-20℃可经2 小时灭活。
2008年10月
Lijing
鸭病毒性肝炎(DVH)
• 易感动物:主要是鸭,3周龄以内易感,尤其5-10日龄多 见,1周龄内病死率最高,5周龄以上基本不死亡,成年 鸭多为隐性感染。
Lijing
2008年10月 Lijing
2008年10月 Lijing
2008年10月 Lijing
2008年10月 Lijing
2008年10月8年10月 Lijing
2008年10月 Lijing
2008年10月 Lijing
2008年10月 Lijing
2008年10月 Lijing
接种1-7日龄敏感雏鸭和1日龄有母 比试验
源抗体的雏鸭作对
2008年10月
Lijing
鸭病毒性肝炎(DVH)

鸭病毒性肝炎

鸭病毒性肝炎

鸭病毒性肝炎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肝炎病毒引起雏鸭的一种传播迅速和高度致死性传染病。

主要特征为肝脏肿大,有出血斑点和神经症状。

在新疫区,本病的死亡率很高,可达90%以上。

一、流行特点本病主要发生于4~20日龄雏鸭,成年鸭有抵抗力,鸡和鹅不能自然发病。

病鸭和带毒鸭是主要传染源,主要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

饲养管理不良,缺乏维生素和矿物质,鸭舍潮湿、拥挤,均可促使本病发生。

本病发生于孵化雏鸭的季节,一旦发生,在雏鸭群中传播很快,发病率可达100%。

二、临床症状本病潜伏期1~4天,突然发病,病程短促。

病初精神萎糜,不食,行动呆滞,缩颈,翅下垂,眼半闭呈昏迷状态,有的出现腹泻。

不久,病鸭出现神经症状,不安,运动失调,身体倒向一侧,两脚发生痉挛,数小时后死亡。

死前头向后弯,呈角弓反张姿势。

本病的死亡率因年龄而有差异,1周龄以内的雏鸭可高达95%,1~3周龄的雏鸭不到50%;4~5周龄的幼鸭基本上不死亡。

剖析可见特征性病变在肝脏。

肝肿大,呈黄红色或花斑状,表面有出血点和出血斑,胆囊肿大,充满胆汁。

脾脏有时肿大,外观也类似肝脏的花斑。

多数肾脏充血、肿胀。

心肌如煮熟状。

有些病例有心包炎、气囊中有微黄色渗出液和纤维素絮片。

三、诊断本病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和病变都较为特征,综合分析,可以做出初步诊断。

注意与鸭瘟及禽霍乱相鉴别。

必要时可做动物接种或血清学检查进行确诊。

四、治疗本病尚无治疗药物。

五、预防1、综合措施:对雏鸭采取严格的隔离饲养,尤其是5周龄以内的雏鸭,应供给适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严禁饮用野生水禽栖息的露天水池的水。

孵化、育雏、育成、肥育均应严格划分,饲管用具要定期清洗、消毒。

流行初期或孵坊被污染后出壳的雏鸭,立即注射高免血清(或卵黄)或康复鸭的血清,每只0.3~0.5毫升,可以预防感染或减少病死。

2、预防接种:在收集种蛋前2~4周给种鸭肌肉注射鸡胚弱毒疫苗,可以保护所产种蛋孵化的雏鸭不受感染,具体方法是给母鸭间隔2周胸肌注射2次疫苗,每次1毫升。

鸭传染病防治技术-鸭病毒性肝炎

鸭传染病防治技术-鸭病毒性肝炎

VS
成年鸭
病理变化与雏鸭相似,但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变较轻。肝脏 肿大、充血,表面有出血点或出血斑。
诊断方法
临床诊断
根据雏鸭和成年鸭的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进行初步诊断。
实验室诊断
采集病死鸭的肝脏、脾脏等组织进行实验室检测,通过病毒分离、鉴定和基因检测等方法确诊。
03
鸭病毒性肝炎预防措 施
疫苗接种
01
02
特点
本病主要侵害3周龄以内的雏鸭,尤其是1周龄~2周龄的雏鸭最易感,常见突然 发病和死亡,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
病原学特点
病原
鸭病毒性肝炎病毒属于小RNA病毒科,是该科中第一个被发 现的病毒。
特性
该病毒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和致病性,对理化因素抵抗力较弱 ,对热和紫外线敏感。
流行病学特点
传染源
患病鸭和带毒鸭是主要传染源 。
程序。
紧急接种
对未感染的鸭群进行紧急接种, 以建立免疫屏障,防止病毒的传
播。
观察接种效果
对已接种疫苗的鸭群进行观察, 确认免疫效果是否达到预期。
中药治疗
选择合适的中草药
选择具有抗病毒、抗菌和抗炎作用的中草药,如 板蓝根、金银花、黄芩等。
制备中药制剂
将选定的中草药制备成中药制剂,如颗粒剂、口 服液等,以便给病鸭服用。
流行特点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 冬春季节多发。
易感动物
本病主要感染鸭,不同品种、 日龄的鸭均可感染,但以1周 龄~2周龄的雏鸭最易感。
传播途径
病毒主要通过直接接触和污染 环境进行传播。
发病率和死亡率
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尤其是 1周龄~2周龄的雏鸭死亡率可 高达90%以上。

新型鸭病毒性肝炎病毒共35页

新型鸭病毒性肝炎病毒共35页
新型鸭病毒性肝炎病毒
21、静念园林好,人间良可辞。 22、步步寻往迹,有处特依依。 23、望云惭高鸟,临木愧游鱼。 24、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 何能尔 ?心远 地自偏 。 25、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第十六节 鸭病毒性肝炎

第十六节 鸭病毒性肝炎

第十六节鸭病毒性肝炎教学目标:掌握鸭病毒性肝炎的病原、流行病学、症状、病理变化、诊断和防治教学重点:鸭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症状、病理变化、诊断和防治教学难点:鸭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病学病源、病理变化与防治教学方法:讲授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引入】鸭病毒性肝炎(duck viral hepatitis,简称DVH)是由鸭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具有急性、高度接触性、致死性的传染病,以肝炎为主要特征,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把该病列为B类疫病,我国农业部列为二类疫病。

本病以发病急、传播迅速、死亡率高为特征。

鸭群一旦发病,疫情则迅速蔓延,发病率高达100%,病死率高低不一,常对养鸭者经常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因此加强对雏鸭病毒性肝炎的诊断和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一、病源1.病原:病原为鸭肝炎病毒。

病毒大小约20~40nm,属于小核糖核酸病毒科,肠道病毒属。

该病毒不凝集禽和哺乳动物红细胞。

病毒有3个血清型,即I、II、III型,有明显差异,各型之间无交叉免疫性。

鸭病毒性肝炎病毒与鸭乙型肝炎病毒(属嗜肝DNA病毒科)无任何相关性。

2.病毒的抵抗力:病毒对外界的抵抗力很强,对氯仿、乙醚、胰蛋白酶和PH3.0都有抵抗力,在56℃加热60min仍可存活,但加热至62℃,30min可以灭活,在37℃中能抵抗2%来苏儿作用1h和0.1%福尔马林8h,病毒在1%福尔马林或2%氢氧化钠中2h(15~20℃),在2%的漂白粉溶液中3h,5%酚、碘制剂均可使病毒灭活。

二、流行病学1.易感动物:自然爆发时仅发生于雏鸭,且主要为3周龄以内的雏鸭,以4-8日龄最为易感,成年鸭呈隐性感染,无临诊症状,且不影响产蛋率,但能排毒。

雏鸭的发病率可高达100%,死亡率则差别很大,为20%-100%。

随着雏鸭日龄的增长与机体免疫水平的提高,死亡率逐渐减少,4周龄以后雏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很低。

2.传播途径:本病可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主要传播途径是与病鸭的直接接触传染,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鸭舍、饲料、饲养用具、水、人员、车辆等间接传播。

鸭病毒性肝炎诊断与防治

鸭病毒性肝炎诊断与防治
6 诊 断
中图 分 类号 :8 83 ¥ 5 .1
文 献标 识 码 : 文 章编 号 : 0 8 0 1 (0 1 — 0 6 0 B 1 0 — 4 42 1 】0 0 6 - 1 o
鸭 病 毒 性 肝 炎 fukv a hpt dc i l eai r 一
播途 径 是 与病 鸭 的直 接接 触 传 染 , 可 也
72 . 免 疫 控 制
剖检 特征性 病变 主要 在肝 脏, 常
表现为肝 脏肿 大 、 脆, 观淡 红 、 质 外 土
差异 . 型之 间无 交 叉 免疫 性 。 病 毒 各 鸭 性肝 炎 病 毒 与 鸭 乙 型肝 炎 病 毒 ( 嗜 属
肝D A 毒科 ) 任 何 相关 性 。 N 病 无 病 毒 对 外 界 的 抵 抗 力 很 强 对 氯 仿 、 醚 、 蛋 白酶 和P .都 有 抵 抗 乙 胰 H 30 力 , 5 ℃加 热6 i仍 可 存 活 , 加 在 6 0r n a 但 热 至 6 ℃ , 0mi可 以灭 活 ,在 3 ℃中 2 3 n 7 能抵抗2 %来 苏 儿 作 用 1 和0 1 h . %福 尔
成 鸭 于 产 蛋 前 半 个 月 和 产 蛋 中 期 分 别 肌 注 鸭 肝 炎 弱 毒 苗 。 鸭 出壳 后 1 雏
日龄 f 母 源抗 体 者 ) 7日龄 f 母 源 无 或 有
黄 或 斑 驳 状 ,表 面 有 弥 漫 性 出 血 点 或
出血 斑 ;胆 囊 肿 胀 呈 长 卵 圆形 充满 胆 汁. 汁 常 呈 褐 色 或 淡 茶 色 : 脏 和 肾 胆 脾
变 都有 较 为 明显 的特 征 , 合分 析 , 综 可
以做 出初 步 诊 断 。注 意 与 鸭 瘟 及 禽 霍
乱 相 鉴 别 ,必 要 时 可 做 动 物 接 种 或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