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科学概论__结束语

合集下载

地球和地球仪试题及答案

地球和地球仪试题及答案

地球和地球仪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地球的形状是什么?A. 完美的球体B. 不规则的球体C. 扁平的圆盘D. 长圆柱体答案:B2. 地球仪是参照什么来制作的?A. 地球的形状B. 地球的内部结构C. 地球的气候分布D. 地球的资源分布答案:A3. 地球仪上的经线和纬线是用来表示什么的?A. 地球的纬度和经度B. 地球的海拔高度C. 地球的资源分布D. 地球的季节变化答案:A4. 地球的赤道周长约为多少公里?A. 20,000公里B. 30,000公里C. 40,000公里D. 50,000公里答案:B5. 地球仪上的颜色通常用来表示什么?A. 海洋和陆地B. 不同的国家C. 气候类型D. 人口密度答案:A二、填空题6. 地球并不是一个完美的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_________。

答案:不规则球体7. 在地球仪上,纬线的长度不等,其中最长的纬线是_________。

答案:赤道8. 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弧线是_________。

答案:经线9. 地球的平均半径约为_________公里。

答案:637110. 地球仪上,通常用不同深浅的蓝色表示_________。

答案:海洋三、简答题11. 地球仪的制作有什么实际意义?答:地球仪的制作对于地理学习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它不仅帮助人们直观地了解地球的形状和地理特征,还能展示地球表面的自然现象和人类活动分布,如山脉、河流、海洋、国家边界等。

此外,地球仪也是导航和定位的重要工具。

12. 为什么说地球是一个不完美的球体?答:地球不是一个完美的球体,因为它在自转过程中,赤道部分受到向外的离心力作用,使得赤道地区略微膨胀,而两极地区则因为离心力较小而相对扁平。

这种形状被称为地球椭球体或扁球体。

四、论述题13. 描述地球仪在教育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答:地球仪在教育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在教育领域,地球仪是教授地理学的基础工具,它帮助学生理解地球的构造、地理坐标系统、气候分布、海洋和陆地的关系等。

地球科学概论(部分答案)

地球科学概论(部分答案)

地球科学概论课件绪论一、名词解释地球系统:地球由固体地圈(地核、地幔、岩石圈)、流体地圈(大气圈、水圈)和土壤圈、生物圈(含人类圈)组成一个开放的复杂的巨系统,称为地球系统。

地球表层:指的是和人最直接有关系的那部分地球环境(即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相互交替、渗透的部分)。

二、论述题1)地球科学研究的重要意义?⑴地球是人类在宇宙中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唯一家园⑵人口、资源、环境是人类21世纪面临的三大基本问题(资源严重短缺固体矿产,能源,水资源,环境污染严重大气污染水污染)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生存的基础⑶人们从改造地球表层正反两方面的收益与教训中逐渐认识到,人类社会的发展最终要受到地球表层的遏制。

人类无限制的发展,只能带来灾难,人类只有与地球表层环境相协调,才能持续发展。

人类要向生物学习,顺应地球表层自然演变规律,与地球表层协同进化。

⑷21世纪的建设者和领导者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以地球系统科学的新地球观从整体上来认识地球并关注当前资源、环境热点问题。

因此,我们必须将地球系统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为政府实现人类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的宏观决策中(发展规划与法规建设)提供科学理论基础。

2)地球科学的特点?全球性20世纪60年代板块构造学说的出现,首先在固体地球研究中建立了全球观概念。

全球监测与国际合作调查研究的时间尺度的极大差异性调查研究的空间尺度的极大差异性现实主义类比研究方法第1章宇宙中的行星地球一、名词解释太阳系:太阳系位于银河系中心约27000光年,距银河系边缘23000光年。

约2亿年环绕银心一周太阳系以海王星的轨道为界。

包括:1颗恒星,8颗行星,66颗卫星,一些小行星,彗星,星际物质等。

彗星:彗星也是围绕太阳旋转的天体。

不过它们质量很小,是一种云雾状小天体,围绕太阳旋转的轨道是十分扁长的椭圆。

距离太阳近的时候,从彗核蒸发出大量物质抛洒在远离太阳的方向,形成光带,称为彗尾。

在太阳系中,现已发现1600多颗彗星。

《地球科学概论》教学大纲.doc

《地球科学概论》教学大纲.doc

《地球科学概论》教学大纲修订单位:**学院化学系环境科学教研室执笔人:一、课程的基本信息1.课程中文名称:地球科学概论2.课程英文名称:Introduction to Earth Science3.课程类别:选修课4.适合专业:环境科学专业5.总学时:32学时6.总学分:2学分二、本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作用和任务《地球科学概论》是面向地质学、资源勘查工程(石油与天然气方向、固体矿产方向)、土木工程(建筑工程方向、岩土工程方向、地下工程方向、道桥工程方向)、环境科学、勘查技术与工程(水文地质与环境地质方向)等专业设立的学科基础必修课程,承担着对学生进行专业启蒙和专业基础教育的双重任务。

课程的目的是通过理论和实验教学,使学生对行星地球的组成、构造、形成和演化规律有科学的认识,掌握地球科学的基础知识和地质作用的基本原理,掌握基本地质工作方法,为后续系统的专业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基本要求序论(1学时)教学内容:1、什么是地球科学2、地球科学的特点和工作方法3、地球科学的分科4、为什么要学习地球科学教学要求:要求学生了解地球科学研究的基本内容。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1学时)教学内容:1、宇宙2、银河系与太阳系3、地球教学要求:要求学生了解地球环境的形成和基本特征。

使学生概略地了解人类经过漫长的探索终于证实大地是一个球体,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而只是太阳系中一颗不大的行星,太阳系是拥有2000多亿颗恒星的银河系中一个不大的夭体系统,银河系是数以百亿计的星系中的一个旋涡星系,地球是现在已知的、惟一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等基本知识。

第二章行星地球简史(1学时)教学内容:1、太阳系的起源2、地球的诞生3、地质年代教学要求:要求学生了解太阳、地球的形成和基本特征。

重点掌握:地层层序律、化石层序律等原理是认识地球历史的基本方法,20世纪开始, 利用同位素等方法来取得地球的年龄资料。

第三章大气圈(2学时)教学内容:1、大气圈的作用2、大气圈的物质组成3、大气圈的分层4、大气圈的物质转换5、大气的运动和多变的气候6、气候及其变迁的原因教学要求:要求学生掌握地球大气组成结构、大气运动的规律、大气运动与大气污染物的关系。

地球科学概论报告

地球科学概论报告

地球科学概论第一次学习报告姓名:王梦斌学院:旅游学院学号:20082501B3002010年10月15日我和地理的渊源。

对地理的兴趣是从高中是开始。

神秘的宇宙、漂亮的恒星、伟大的太阳系、光彩的土星,华丽的地球,无不是在时时刻刻地吸引着我的眼球;时区、区时、经纬线、等高线、日升日落等的计算,在我看来也是小菜一碟;山脉的起伏、汹涌的河流、大气中水的循环、冰山上常年的积雪、各个国家的风土人情又处处引人入胜。

很幸运地因为文科可以和地理携手走过高中,也很不幸地因为文科在大学中无缘地理。

“东边日出西边雨,倒是无情却有情”,在遗憾的同时,校选修课上出现了亮光:地球科学概论。

毫无疑问地、毫不犹豫地、非常幸运地,我选上了这门课。

“地球科学概论”听课小结。

开学以来到现在共上了四次课:分别是课程的介绍和引入、地球和宇宙科学常识、宇宙的形成、地球的形成和生命的出现。

一、课程的介绍和引入教室很大,人也多。

因为第一次上课,设备还没有完全配备好,所以这次课上得比较艰难。

虽有困难,但是大家都听得津津有味。

这次课上,我了解到的大致内容有:地球科学简称地学,是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学、生物学六大基础自然科学之一。

地球科学以地球为研究对象,包括环绕地球周围的气体(大气圈)、地球表面的水体(水圈)、地球表面形态和固体地球本身。

至于地球表面的生物体(生物圈),由于其研究内容广、分支学科较多、且研究方法具有特殊性,因而已独立成一门专门的基础自然科学——生物学。

但生物的起源与演化、生物体与生存的地球环境之间的关系也属于地球科学的研究范畴。

地球科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应用性都很强的科学。

它不仅承担着揭示自然界奥秘与规律的科学使命,同时也为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如何利用、适应和改造自然提供科学的方法论。

随着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地球科学的研究内容和领域也不断地深入和扩展,逐渐形成了日臻完善的由多学科组成的综合性学科体系,目前主要包括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地理学、气象学、水文学、海洋学、土壤学、环境地学等学科。

地球科学概论结课论文地球科学概论结课论文3000(最新)

地球科学概论结课论文地球科学概论结课论文3000(最新)

人类生活与地球资源利用摘要:本文主要叙述了人类与自然资源的关系,以及人类过度开采自然资源的原因及其所带来的后果,同时表明人类的未来必须依靠人类自己,我们必须坚定的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因为只有这样我们的未来才会更加的美好,我们的子孙后代才能更好的生活在这个地球上,同时,也阐明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应该如何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

关键词:地球资源,人类生活,可持续发展,未来正文:近代以来,特别是工业革命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许多国家相继走上了以工业化为主要特征的发展道路。

工业动力的使用猛增,产品种类和产品数量急剧增大,农业开垦的强度和农药使用的数量也迅速扩大,致使许多国家普遍发生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问题。

地球是人类的共同家园,但人类的活动却对地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生物赖以生存的森林、湖泊、湿地等正以惊人的速度消失;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能源因过度开采而面临枯竭;能源燃烧排放的大量温室气体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由此引发的极地冰盖融化、海平面上升等问题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发展。

人类在创造辉煌的现代工业文明的同时,对发展的内涵却步入了认识的误区,一味滥用赖以支撑经济发展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使地球资源过度消耗,生态急剧破坏,环境日趋恶化,社会实际福利水平下降,同时,随着全球人口的急剧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需求也与日俱增,人类正受到某些资源短缺和耗竭的严重挑战。

资源和环境的问题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持续发展。

人与自然的关系达到了空前紧张的程度。

我们从我们的地球母亲那里获得了无尽的财富,而与此同时带来的也有无数的灾难。

地球是我们的母亲,我们生活在地球上,现阶段人类还没有能力离开地球到其他的星球上去生存。

所以我们必须保护好我们的家园,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水是人类环境的主要组成部分,更是生命的基本要素。

多少世纪以来,人们普遍认为水资源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因此不加爱惜,恣意浪费。

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们警觉到,水资源并不像想象的那么丰富,很多地区出现的水荒巳经造成了对经济发展的限制和人们生活的影响。

太原理工大学普通地质学实习报告

太原理工大学普通地质学实习报告

《地球科学概论》现场教学实习报告班级姓名年月日目录一、前言二、实习工区概况三、地层四、岩石五、地质构造六、结束语一、前言实习是在我们学习了地球科学概论的基础上,通过对野外地质地貌的观察、认识、描述和分析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掌握野外地质工作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并为以后的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一定基础。

我们以两个班级为单位,由四名专业老师带领观察讲解野外地质地貌。

通过五次的野外地质实习我们认识了许多地层、地质构造、学会了如何使用罗盘等。

二、实习地理位置与交通这次我们的实习地点在我国北方的太原市周边县市及山地地区。

太原市位于太行山西侧,吕梁山东侧。

实习区气候属温暖带,半干旱,季风型气候。

但受西北风沙影响较大。

又处黄土高原,年降水量在300--600mm。

实习区工农业并重,农业主要种植玉米,小麦等。

山坡多种植果树,尤以枣树,苹果树较多。

煤矿开采历史悠久,开采出的一般为无烟煤,焦煤;石炭-二叠系的铝质粘土,也可作为耐火材料开采;奥陶系毛儿沟灰岩组是烧制石灰、水泥的优质原料。

实习区处在太原盆地,其南、东、西三面为高山所包围,汾河是本区最主要的水系,它贯通全区、流向南北,在运城注入黄河。

三、地层华北古生代底层中奥陶世后,华北地区地壳整体抬升,成为陆地,遭受剥蚀,历时1.5亿年,致使缺失地层O3,S,D,C1,直到中石炭世才又复下沉,再度接受新的沉积。

奥陶系中统,峰峰组O2f主要为灰色,深灰色厚层致密状石灰岩夹白云岩和薄层泥灰岩,顶部夹有两层石膏层,含动物化石头足类珠角石。

由于长期风化剥蚀,O2f顶面形成凹凸不平的剥蚀面,非常明显,与上覆盖地层C2b成平行不整合接触关系。

太谷界五台群变质岩五台群片麻岩颜色较杂,多为红褐色、黄褐色、黑灰色,粒状变晶和斑状变晶结构,矿物成分有石英、长石、云母,片麻状构造。

忻州地区的片麻岩属于太谷界五台群片麻岩,由区域变质作用形成。

在变质岩中可见到相似于沉积岩的层理现象,说明此变质岩是由沉积岩经过区域变质作用后所形成的,故称之为副变质岩。

地球科学概论总结

地球科学概论总结

绪论1简答题:①地球科学概论的意义:⑴实践意义:地球科学概论在寻找、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中起着巨大作用;地球科学概论在指导人类如何适应、保护、利用和改造自然环境以及各种自然灾害做斗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⑵理论意义:它承担着整个地球的形成、演变规律的科学使命。

它的研究对人类正确认识自然界,建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起着重要作用,对整个自然科学的发展也具有促进和推动作用。

当代自然科学的一些重大基本理论问题,如天体起源,使命起源等问题的最后研究解决也都离不开地球科学的研究。

②将今论古的含义及其辩证分析:含义:通过各种地质事件遗留下来的地质现象与结果,利用现今地质作用的规律,反推古代地质事件发生的条件、过程及其特点。

将今论古是一种研究地球发展历史的分析推理方法,它的提出对现代地质学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这一原理的理论基础是“j均变论’,均辩论认为,在漫长的地质历史过程中,地球的演变总是以渐进的方式持续的进行,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其方式和结果都是一致的。

但是现代地质学的研究证明,均变论的观点是片面和机械的,地球演变的过程是不可逆的,现在并不是过去的简单重复,而是既具有相似性,又具有前进性,地球的演变也并不总是以渐进、均变的方式进行,而是在渐变的过程中存在一些短暂的、剧烈的激变过程。

所以这个地球的发展过程应是一种渐变-激变—渐变的前进式往复发展过程,在运用将今论古时,必须用历史的,辩证的,发展的思想作为指导,而不是简单的,机械的将今论古,这样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③简述均变论的学术思想,并予以简要评论莱伊尔与1830年出版的《地质学原理》中明确提出了地质学的现实主义原则,即将今论古。

指出地球的发展历史是漫长的,解释地球的历史用不着求助于上帝和灾变,那些看起来非常微弱的地质作用,经过长期缓慢的作用过程,就能使地球面貌发生巨大变化,这就是均变论的主要思想。

随着《地质学原理》一书的问世,均变论的思想逐渐取代了“灾变论”,现实主义原则成为了地质学方法论的一条基本原则,但是“均变论”强调“古今一致”与渐进发展的同时,本身又存在忽视地球发展过程中有飞速发展阶段(灾变)的片面性和机械性。

地球科学概论__结束语

地球科学概论__结束语
–生物演化过程中,“没有一种缓慢进 行的原因能产生突然的效果”,“所 以地球上的生命进程曾多次被可怕事 件所打断”,“地球表面曾经历过相 继的革命及各种灾变”。
稳定期(均变)
是一种非平衡的相对静态,演化呈现 为相对有序的特征。
• 大气圈的年平均温度基本稳定, • 气候带的划分基本固定, • 海平面变化幅度较小, • 生物稳定地繁衍、复苏或发育; • 地磁极变化幅度较小;
地球演化的不可逆性
• 耗散结构论和协同论指出: • 自然界非平衡的约束与非线性动力学
机制同时作用于开放的耗散系统, • 使系统自发地由简单趋于复杂,由无
序与有序交替出现,具不可逆性。
六、均变与灾变
• 地球的演化:
–不是匀速、线性地发展的,而是 变速的演化;
–表现为相对均匀变化与突变(灾 变)交错相间的特征。
第十二章地球系统科学
Earth Science System
一、地球是一个系统 二、地球动力系统 三、开放的地球系统 四、圈层间的强相互作用 五、不可逆的进化 六、均变与灾变 七、各种时间尺度的周期性变化
一、地球是一个系统
• 地球系统科学—新的地球观
– 大系统,学科众多,相互交叉 – 观察、实验 - 证据 - 假设 - 验证
• 风化、风的地质作用 – 大气圈对地表岩石
• 地面流水、地下水、
海洋、湖泊、冰川
– 水圈对地表岩石
• 生物地质作用
– 生物圈对地表岩石
• 岩浆作用 - 岩石圈内部热活动、局部熔融、侵位
• 变质作用
- 岩石圈内固态岩石类型的变化
• 构造作用
- 岩石圈的变形与变位
局部讨论了关于圈层之间相互作用,
普通地质学 必须扩展为地球科学概论

地球科学概论期末总结

地球科学概论期末总结

地球科学概论期末总结地球科学概论是一门涉及地球各个领域的广泛学科,探索地球的起源、演变和结构等方面的知识。

在本学期的学习中,我逐渐了解并深入学习了地球科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且对于地球的综合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和分析视角。

在地球科学概论中,我首先学习了地球的构造和起源。

地球是宇宙中一个独特的星球,它由不同层次的物质组成。

地球的内部由外核、内核、地幔和地壳四部分组成。

地球的起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包括恒星宇宙起源理论和行星积聚理论等。

通过学习地球的构造和起源,我对地球的内部结构和形成过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其次,我学习了地球表面和地球系统。

地球表面是地球的外部覆盖层,由地球表壳、水域、大气和生物系统等组成。

地球表面的地形和地貌是地球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包括山脉、河流、湖泊和沙丘等。

地球系统是地球各个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综合体。

地球系统包括大气圈、水圈、陆地圈和生物圈等。

通过学习地球表面和地球系统,我对地球的外部环境和系统动态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在地球科学概论中,我还学习了地质学和地球历史。

地质学是研究地球的材料、结构、变形和演化等方面的学科。

地球历史是研究地球发展演化过程的学科。

通过学习地质学和地球历史,我了解了地球的演化和变化,包括地球表面的构造变化、地质剧变和生物演化等。

这些知识将对我的未来研究和理解地球的过程和现象提供重要的基础。

另外,在地球科学概论中,我学习了地球资源和环境保护。

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我们需要合理利用和保护地球的资源。

地球资源包括矿产资源、水资源、能源资源和生物资源等。

地球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地球科学与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

环境保护是指保护地球的生态系统和自然环境,以维持地球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学习地球资源和环境保护,我对人类与地球的关系及其可持续发展思考更加深入和全面。

在地球科学概论的学习中,我也进行了一些实践和实验。

通过实践和实验活动,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地球科学中的理论知识,并且学会了如何使用地球科学的实验设备和技术。

地球科学概论,上半学期知识点总结

地球科学概论,上半学期知识点总结

绪论1、地球科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任务:地球科学研究的对象:地球科学是系统研究地球物质的组成、运动、时空演化、相互作用及其形成机制的科学。

地球科学研究的任务: 1、研究地球系统的基本特征、形成机制和发展规律; 2、研究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3、研究地理环境、人为环境的特点、发展动向和存在问题,寻求合理利用和改造的途径和方法。

2、地球科学的特点:(1)空间的广泛性与微观性(2)整体性与分异性 (( 或差异性 )(3)时间的漫长性与瞬间性(4)自然过程的复杂性与有序性(5)理论与实践的密切结合(6)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上的多学科性3、地球科学的发展趋势:( 1 ) 应用各种高科技向纵深、交叉、系统型发展。

( 2 ) 多学科跨部门的综合研究、国际性研究计划( 3 ) 由“资源型”转向“社会服务型”、“ 环境型”( 4 ) 从数值模拟向预测发展4、世界地球日: 4 月 22 日。

地球的宇宙环境5、太阳系的组成和特征- :太阳系的组成 : 太阳的质量占太阳系总质量的 99.8%。

太阳系共吸引八大行星, 2000多颗小行星,600多颗彗星。

太阳系共有 50颗卫星。

太阳系的特征:太阳系(携带地球)以220千米 / 秒的速度绕,银河系中心运动,旋转一周需2.8 亿年。

地球以30千米 / 秒的速度绕太阳公转。

6、太阳系中行星的总体特征:体积密度卫星表面主要元素类地行星:小、大、少、固,类木行星:大、小、多、非固,Fe,Mg,Si,K,Ca,Al,Ti,Ni H,He,CH4, 氨冰 , 水冰7、太阳系八大行星的分类:类地行星:水/ 金 / 地/ 火 , 岩石组成类木行星:木/ 土 / 天/ 海 , 气体组成地球的物理性质及其应用8、陆地表面地形的类型及特征:山地:是海拔高度在500m 以上的低山、1000m 以上的中山3500m以上的高山分布地区的总称。

线状延伸的山体称山脉,成因上相联系的若干相邻山脉称山系。

丘陵:是指海拔小于500m 、顶部浑圆、坡度较缓、坡脚不明显的低矮山丘群平原:海拔低于 200m 、宽广平坦或略有起伏的地区,如我国的华北平原。

地球科学概论报告

地球科学概论报告

地球科学概论前四讲报告学院:旅游学院专业:人力资源管理姓名:张金民学号:20092508310055目录一、地球科学概论总括二、关于宇宙形成过程的研究三、宇宙的产生过程四、地球的产生过程五、地球的年龄和地质年代六、地球的物质组成地球科学概论前四讲报告一、地球科学概论总括地球科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应用性很强的科学,包括了地球的大气圈、水圈、地表形态及地球本身,它涉及了地质学、地理学、物理学、气象学、海洋学等,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

地球科学可以通过野外调查、仪器观测、大地测量、实验分析、历史比较等诸多方法进行研究,对人类的发展和资源的保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由于其是一门自然科学,地球科学的研究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二、关于宇宙形成过程的研究1.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

2.开普勒提出了行星运动三大定律即所谓的开普勒定律。

3.十八世纪德国哲学家康德就天体演化问题,提出了著名的“星云假说”,推测太阳系的形成,在西方关于天体演化学说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4.20世纪,出现了两种“宇宙模型”比较有影响。

一是稳态理论,一是大爆炸理论。

5.20世纪20年代后期,爱德温·哈勃发现了红移现象,说明宇宙正在膨胀。

20世纪60年代中期,阿尔诺·彭齐亚斯和罗伯特·威尔逊发现了“宇宙微波背景辐射”。

这两个发现给大爆炸理论以有力的支持。

现在,大爆炸理论广泛地为人们所接受。

三、宇宙的产生过程在宇宙的早期,温度极高,在100亿度以上。

物质密度也相当大,整个宇宙体系达到平衡。

宇宙间只有中子、质子、电子、光子和中微子等一些基本粒子形态的物质。

但是因为整个体系在不断膨胀,结果温度很快下降。

当温度降到10亿度左右时,中子开始失去自由存在的条件,它要么发生衰变,要么与质子结合成重氢、氦等元素;化学元素就是从这一时期开始形成的。

温度进一步下降到100万度后,早期形成化学元素的过程结束。

宇宙间的物质主要是质子、电子、光子和一些比较轻的原子核。

地球科学概论总结汇报

地球科学概论总结汇报

地球科学概论总结汇报地球科学概论是一门介绍地球科学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的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地球的构造、动力学、演化、生态系统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对地球科学的认识和理解有了很大的提升。

首先,地球科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涉及地球的各个方面。

通过学习地球科学,我了解到地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组成。

这些圈层之间相互作用,共同组成了地球活动的各种过程,形成了地球的多样性。

其次,地球科学是一门动态发展的学科。

地球上的各种现象和过程都在不断发展和变化。

例如,地球的板块构造不断演化,地壳运动不断发生,自然灾害也在不断发生。

通过学习地球科学,我了解到地球是一个不断变化的系统,需要我们对其进行持续观测和研究。

第三,地球科学是一门实证性的学科。

地球上的许多现象和过程都可以通过实地观察和实验证实。

学习地球科学,我们要学会观察和记录现象,使用科学方法来解释这些现象。

通过实验和观测,我们可以得到真实的数据和结论,从而更好地理解地球。

第四,地球科学是一门应用性的学科。

地球科学的研究成果可以应用到各个领域。

例如,地质学研究可以用于地质资源勘探和环境保护;气象学研究可以应用于天气预报和气候变化研究;地球物理学研究可以用于地震预测和矿产勘探。

学习地球科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利用地球资源。

总而言之,地球科学概论是一门重要的学科,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对地球科学的认识和理解得到了提升。

我了解到地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需要我们不断观测和研究;地球科学是一门实证性的学科,需要我们使用科学方法来解释现象;地球科学是一门应用性的学科,可以应用于各个领域。

通过学习地球科学,我对地球的奥秘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地球科学概论

地球科学概论

地球科学概论地球科学是研究地球的形成、演化和现象的学科,它涉及地球的大气、水体、陆地以及生物圈等各个方面。

本文档将介绍地球科学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内容。

一、地球科学的定义和历史地球科学是一个综合性的学科,它包括地质学、气象学、海洋学、地理学等多个学科。

地球科学的研究对象是地球,通过分析地球的内部和外部过程,揭示地球上自然环境的演化过程和性质。

地球科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

古人通过观察和实践,对地球的形成和现象做出了一些探索。

随着科学的进步,地球科学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领域。

到了20世纪,地球科学的研究方法和工具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人们开始了解地球系统的复杂性,地球科学也逐渐形成了现代地球科学的基础。

二、地球科学的主要内容地球科学可以分为几个主要的学科领域,包括地质学、气象学、海洋学和地理学。

下面将对每个学科领域进行简要介绍。

2.1 地质学地质学是研究地球的内部结构、岩石和地质过程的学科。

地质学家通过研究岩石的形成、变质和变形等过程,了解地球的演化历史和构造特征。

地质学还研究岩石中的化石,揭示地球上古生物的生活和演化过程。

2.2 气象学气象学是研究地球大气及其运动、现象和气候变化的学科。

气象学家通过观测和分析气象要素(如温度、湿度、气压等),预测天气状况和气候变化。

气象学还研究大气环流、天气系统和气象灾害等现象。

2.3 海洋学海洋学是研究海洋及其相关现象的学科。

海洋学家研究海洋的物理、化学、生物特性,了解海洋的运动和动力系统。

海洋学还研究海洋生态系统、海洋资源利用和海洋环境保护等问题。

2.4 地理学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特征、人类活动和环境相互作用的学科。

地理学家研究地球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现象,了解地球的地貌、气候、生物和人文特征。

地理学还研究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和可持续发展等问题。

三、地球科学的意义和应用地球科学的发展和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首先,地球科学的研究可以揭示地球的演化过程和自然环境的特征,促进对地质灾害和自然灾害的预测和防范。

地球科学概论范文

地球科学概论范文

地球科学概论范文地球是我们居住的星球,也是我们生存的基础。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研究地球,人们开始了地球科学的探索。

地球科学概论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涉及地质学、地理学、气象学和海洋学等多个领域,旨在揭示地球的内部结构、地球表层的变化以及地球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以下将就地球科学概论进行一些介绍。

首先,地球科学概论包括地质学。

地质学研究的是地球的物质组成、构造、变化以及地球表面的地貌形态。

通过对地球的岩石、矿物、地层等进行研究,可以揭示地球的演化历史,了解地球内部的构造和动力学过程。

其次,地理学也是地球科学概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理学研究的是地球上各种自然环境和人文现象的区域分布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地理学的研究范围很广,包括地理环境、气候、土壤、水文、生态系统、人类活动等方面。

通过地理学的研究,可以揭示不同地区的自然特点和人文景观,为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提供依据。

另外,气象学也是地球科学概论的重要内容之一、气象学研究的是大气的物理特性和运动规律。

通过对气象要素的观测和分析,可以预测天气、研究气候变化以及气象灾害的发生与演变。

气象学的研究对人类生产、生活和环境影响都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海洋学也是地球科学概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海洋学研究的是海洋的物理、化学、生物等方面的特征。

海洋覆盖着地球的绝大部分表面,是地球重要的自然资源和环境调节因子。

通过海洋学的研究,可以了解海洋的动力学过程、生态系统以及海洋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总之,地球科学概论是对地球及其各类自然现象的综合性研究。

通过地质学、地理学、气象学和海洋学的研究,可以揭示地球的内部构造、地球表层的地貌变化、地球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等方面的知识。

地球科学的研究为我们全面认识地球,利用地球资源和保护地球环境提供了科学依据。

地球科学概论结课论文

地球科学概论结课论文

地球科学概论结课论文学好地球科学概论的意义大一下学期我们学校开设了选修课,兴趣使然,我选择了这门地球科学概论,因为我一向对地球地理感兴趣,也想学。

经过这一个学期的学习,我懂得了许多关于地理方面的知识,觉得学好地球科学概论意义非凡。

首先,人类生活在地球上,衣食住行等一切活动都离不开地球。

如人们要靠山川大地获取生活资料以维持生命,要从地球中开采矿物资源制造生产和生活工具,要了解地球上的自然地理和气候条件以便发展生产,要与地球上发生的各种自然灾害作斗争。

因而,人类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步加深了对地球的认识,并且逐渐形成了一门以地球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地球科学。

也就形成了我们地球科学概论这一课程。

地球科学简称地学,是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学、生物学六大基础自然科学之一。

地球科学以地球为研究对象,包括环绕地球周围的气体(大气圈)、地球表面的水体(水圈)、地球表面形态和固体地球本身。

至于地球表面的生物体(生物圈),由于其研究内容广、分支学科较多、且研究方法具有特殊性,因而已独立成一门专门的基础自然科学——生物学。

但生物的起源与演化、生物体与生存的地球环境之间的关系也属于地球科学的研究范畴。

其次,人类的发展需要我们进一步认识地球。

近几十年来,由于世界各国工业、农业、军事、航天、交通等产业的飞速发展,其结果给地球的自然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这种影响有些是直接(如污染问题)、有些是间接的(如气候变化),它已经严重地影响到地球的自然生态和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因而受到科学工作者和全人类的广泛关注。

地球科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应用性都很强的科学。

它不仅承担着揭示自然界奥秘与规律的科学使命,同时也为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如何利用、适应和改造自然提供科学的方法论。

随着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地球科学的研究内容和领域也不断地深入和扩展,逐渐形成了日臻完善的由多学科组成的综合性学科体系。

由于地球科学以庞大的地球作为研究对象,并且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所以它的研究方法与其它几门自然科学有较大的差异。

地球科学概论总结

地球科学概论总结
原因:太阳紫外辐射增强,且被高层大气吸收; 变化幅度: 340km:10倍 500km:50倍
(9)
3、电离层
什么是电离层 电离层结构 电离层扰动 电磁波在电离层中的传播 当前电离层研究重点
(10)
什么是电离层
地球高层大气的一部分,因受太阳的紫外线、X射线和带电粒 子辐射而电离。是地球大气中自由电子密度足以对无线电波传 播产生显著影响的区域。
光球层的许多征,: 暗的黑子、亮的光斑、 米粒和超米粒结构。
(41)
太阳黑子
太阳光球上的黑 色斑点,是光球 上温度较低、磁 场很高的区域
(42)
太阳黑子的形成
磁场俘获的粒子 太阳黑子
对流元
高通量的带电粒 子和强磁场会阻 碍对流,限制热量 传输到太阳表面; 以至于部分光球 层冷却,因此看
上去黑一些。
极光的颜色与哪些因素有关?
大气成分 带电粒子的
种类 带电粒子的
能量
(25)
研究极光的意义
极光与太阳活动密切相关 由极光频谱可判断沉降粒子种类 由极光区分布可判断太阳活动和地磁活动程度,
了解空间天气状况
(26)
地球辐射带特征
辐射带是充满带电粒 子的区域,环绕着地 球在大约1.1~3.3 个 地球半径以内和4.5 ~6 个地球半径以外 的两个区域内,分别 称为内辐射带和外辐 射带。
酒泉.金塔, 2008年8

Sunspot Minimum
Sunspot Maximum (46)
冕洞
在太阳x射线成像中 暗的区域称冕洞;
冕洞是高速太阳风的 源;
(47)
太阳风
在太阳表面,日冕气体温度很高,足以克服太阳引力,以 400~800km/s的典型速度离开太阳,这个外流的等离子体称为 太阳风;

地球科学概论总结

地球科学概论总结

绪论部分1、地球科学(地学)、地质学及地理学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研究的主要内容。

答:地球科学:认识、研究地球的科学。

地球科学的研究对象:地球,包括固体地球本身及其外部圈层(如水圈、大气圈、生物圈)。

地质学:是研究固体地球的物质组成、结构构造、地质作用过程、形成演化规律的一门自然科学。

地质学研究的主体对象:是固体地球,当前主要研究固体地球的表层----地壳和岩石圈(< 200km±),并逐步向地球深部发展。

地质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固体地球(重点是地壳和岩石圈)的物质组成、结构构造、地质作用过程、地球的形成演化过程。

地理学:主要研究地球表面的各种地形、地理环境及其结构、分布和演变规律,并且涉及自然和社会两个领域及其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2、地球科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和程序。

答:地球科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如下:野外调查,仪器观测,大地测量,航空航天和遥感技术,实验室分析、测试与科学实验,历史比较法,综合分析,电子计算机技术应用。

地球科学研究的程序:资料收集,归纳、综合和推论,推论的验证。

3、地球科学、尤其是地质科学研究的意义。

答:(一)地球科学的的研究意义:地球科学是人类在实践和应用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因此,其研究首先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和应用意义:(1)地球科学在寻找、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中起着巨大作用;(2)地球科学在指导人类如何适应、保护、利用和改造自然环境以及同各种自然灾害作斗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3)地球科学也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自然科学,它承担着揭示整个地球的形成、演变规律的科学使命;它的研究对人类正确的认识自然界、建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起着重要作用;对整个自然科学的发展也具有促进和推动作用,当代自然科学的一些重大基本理论问题也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二)地质学的研究意义:1)理论意义:揭示整个地球的形成、演化规律。

因此,其研究成果能够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自然界、建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对整个自然科学的发展起推动作用。

地球科学概论结课论文刘征昊

地球科学概论结课论文刘征昊

地球科学概论结课论文摘要:地震是地球内部发生的急剧破裂产生的震波,在一定范围内引起地面振动的现象。

地震就是地球表层的快速振动,它就像海啸、龙卷风、冰冻灾害一样,是地球上经常发生的一种自然灾害。

大地振动是地震最直观、最普遍的表现。

地震是极其频繁的,全球每年发生地震约550万次。

地震常常造成严重人员伤亡,能引起火灾,水灾,有毒气体泄漏,细菌及放射性物质扩散,还可能造成海啸,滑坡,崩塌,地裂缝等次生灾害。

本文对关于地震的成因、规模以及发生地震时的救助办法进行了详细介绍关键词:地震成因等级救助方法一、地震的成因引起地震的原因很多,据此可分为构造地震、火山地震和冲击地震。

1、构造地震构造地震是由构造变动特别是断裂活动所产生的地震。

全球绝大多数地震是构造地震,约占地震总数的90%。

其中大多数又属于浅源地震,影响范围广,对地面及建筑物的破坏非常强烈,常引起生命财产的重大损失。

2、火山地震指火山活动引起的地震。

这种地震可以是直接由火山爆发引起地震;也可能是因火山活动引起构造变动,从而发生地震;或者是因构造变动引起火山喷发,从而导致地震。

因此,火山地震与构造地震常有密切关系。

火山地震为数不多,约占总数的7%。

震源深度不大,一般不超过10km。

3、冲击地震这种地震,因山崩、滑坡等原因引起,或因碳酸盐岩地区岩层受地下水长期溶蚀形成许多地下溶洞,洞顶塌落引起。

后者又称塌陷地震。

本类地震为数很少,约占地震总数的3%。

震源很浅,影响范围小,震级也不大二、地震的规模目前衡量地震规模的标准主要有震级和烈度两种。

1、地震震级地震震级是根据地震时释放的能量的大小而定的。

一次地震释放的能量越多,地震级别就越大。

目前人类有记录的震级最大的地震是1960年5月22日智利发生的9.5级地震,所释放的能量相当于一颗1800万吨炸药量的氢弹,或者相当于一个100万千瓦的发电厂40年的发电量。

目前国际上一般采用美国地震学家查尔斯·弗朗西斯·芮希特和宾诺·古腾堡(Beno Gutenberg)于1935年共同提出的震级划分法,即现在通常所说的里氏地震规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不可逆的进化
地球: • 地球是如何演化的? • 整个地球(包括无机界)是否也
是从简单到复杂、低级到高级的 不可逆演变?
地球演化的不可逆性
• 总之,宇宙中地球的各圈层—地核、地 幔、地壳、大气圈、水圈与生物圈,都 是在相互作用下,不断地由简单到复杂、 由低级到高级的演化发展,并按照各自 的规律(自组织性)、不可逆地、前进式的 演化。
• 常表现为发生异常气象,大气温度剧变, 气候带迁移
• 海平面大幅度升降 • 生物种群灭绝 • 地磁极翻转; • 地层中出现沉积间断,地层间呈现出角度
不整合接触关系;
活跃期(地质表现)
• 地层中出现沉积间断,地层间呈现出角度 不整合接触关系
• 地球内部热能大量释放,岩浆活动与各种 变质作用剧烈;
地球演化的不可逆性
• 耗散结构论和协同论指出: • 自然界非平衡的约束与非线性动力学
机制同时作用于开放的耗散系统, • 使系统自发地由简单趋于复杂,由无
序与有序交替出现,具不可逆性。
六、均变与灾变
• 地球的演化:
–不是匀速、线性地发展的,而是 变速的演化;
–表现为相对均匀变化与突变(灾 变)交错相间的特征。
洋底矿产、局部影响海水温度和气候等
地幔: 冷板块俯冲下插, 地幔羽上升 (大规模玄武岩喷发,板块放射状张裂),
地幔存在的低速水平位移
液态外核的旋涡 控制了近地表磁场的形成与变化
宇宙中的陨石对地球表层的撞击, 对地表附近产生一系列的影响
五、不可逆的进化
生物界: • 由低级到高级、简单到复杂演变 • 随时间演化的不对称性和单向性 • 生物演化不可逆性
• 风化、风的地质作用 – 大气圈对地表岩石
• 地面流水、地下水、
海洋、湖泊、冰川
– 水圈对地表岩石
• 生物地质作用
– 生物圈对地表岩石
• 岩浆作用 - 岩石圈内部热活动、局部熔融、侵位
• 变质作用
- 岩石圈内固态岩石类型的变化
• 构造作用
- 岩石圈的变形与变位
局部讨论了关于圈层之间相互作用,
普通地质学 必须扩展为地球科学概论
四、圈层间的强相互作用
• 地球系统的复杂性:子系统间强相互作用 • 地球各圈层的强相互作用
– 相邻两圈层之间强相互作用 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岩石圈(NASA) 壳-幔、核-幔、
– 不相邻圈层之间相互作用 磁场-内外核、岩石圈放气、 表层地热地内热、地震、 厄尔尼诺、拉尼娜 - 地幔放气、排热
地 质 (营力)作 用
原始固体地球排气 先形成高温大气圈 (CO2,N2,CH4,H2O)
H2O气体冷却形成水圈 (如地幔内1%的水都排出,地表可有10 km水圈)
C、H、O、N在雷电、高温条件下 构成有机物、原始生物
岩石圈、地幔对于大气、水和生物圈的作用
东太平洋洋底快速扩张,热流体大量上涌,海水增温,气候异常
东太平洋板块扩张带(10-12 cm/a)控制厄尔尼诺
稳定期(地质表现)
地层内表现为连续沉积、地层之间呈现为 整合的接触关系
地热能稳定积累,热活动微弱;岩浆活动 稀少和微弱;以埋藏变质为主;
构造应力逐渐积累与调整,主应力方向不 明显,差应力值小;板块稳定升降,水 平位移量较小;岩石变形微弱;
陨击作用微弱,各天体处于相对稳定。
活跃期(灾变)
突变期或灾变期,呈现为极不平衡的无序状 态。
30 km / s
• 地球自转 (赤道)
230 m / s
• 空气流动
0 - n ×10 m / s
• 水的流动
0 - n × 10 m / s
• 岩石圈
0 - n cm / a
• 地幔
0 - n mm / a
• 内核 (赤道附近) 0 -20 km / a
二、地球动力系统
• 地球上不同物质的运动都有其独特的动力 学机制
岩石圈和地幔对于大气圈和水圈的作用
火山爆发产生电磁场巨变
地震时产生:不仅是构造变形,还有电磁场变化, 重力场变化,地光,地声
岩石圈排气( CO2 ,N2,CH4)
热红外遥感预报地震 (强祖基,1995) 地内排气-温室效应-热红外异常
1999年土耳其安纳托利大地震
岩石圈板块构造 控制了全球地形地貌、 地表地质作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地震、海啸、
• 它们均受到地球内部和外部因素的影响 – 地球内部:重力场、自转、温度、压力 等 – 地球外部:月球、行星、太阳系、银河 系等
三、开放的地球系统
• 地球从宇宙中接受质量和能量 – 星子吸积, 陨击 – 太阳辐射能,宇宙射线
• 地球系统不断地耗散能量 – 热量散失 – 转动惯性能消耗,自转减慢
• 地球是开放系统 – 将地球作为宇宙巨系统中的一份子
–生物演化过程中,“没有一种缓慢进 行的原因能产生突然的效果”,“所 以地球上的生命进程曾多次被可怕事 件所打断”,“地球表面曾经历过相 继的革命及各种灾变”。
稳定期(均变)
是一种非平衡的相对静态,演化呈现 为相对有序的特征。
• 大气圈的年平均温度基本稳定, • 气候带的划分基本固定, • 海平面变化幅度较小, • 生物稳定地繁衍、复苏或发育; • 地磁极变化幅度较小;
均变论
• 18世纪末叶到19世纪初叶,地质学 的奠基人,郝顿(Hutton, J., 1726~ 1797)和莱伊尔(Lyell, C., 1797~1875) 认为:
• 许多大变化是由一系列微小的变 动逐渐积累而形成的。
• 这就是他们的“均变论”的主要 观点。
灾变论
• 以居维叶(Cuvier,G., 1769~1832)为代 表的“灾变论”,则认为:
第十二章地球系统科学
Earth Science System
一、地球是一个系统 二、地球动力系统 三、开放的地球系统 四、圈层间的强相互作用 五、不可逆的进化 六、均变与灾变 七、各种时间尺度的周期性变化
一、地球是一个系统
• 地球系统科学—新的地球观
– 大系统,学科众多,相互交叉 – 观察、实验 - 证据 - 假设 - 验证
• 从整体论(Holism)角度研究 • 从宇宙体系角度来全面认识:10-7 –109 a Space:10-9 – 109 cm
二、地球动力系统
地球上所有物质都在不断地运动(速度,加速度)
• 太阳系
平均 220 km / s
• 地球公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