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基因表达调控(一)
第六章 基因调控1:原核生物基因的表达调控 分子生物学习题
![第六章 基因调控1:原核生物基因的表达调控 分子生物学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15dcf616cc7931b765ce15a9.png)
第六章基因表达调控1: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名词解释:操纵子基因表达持家基因正调控和负调控安慰诱导物衰减子(弱化子)魔斑结构基因和调节基因本底水平表达填空1 操纵子的基因表达调节系统属于水平的调节,乳糖操纵子模型由和1961年提出的。
色氨酸操纵子包括和两方面的调控。
2、能够诱导操纵子但不是代谢底物的化合物称为诱导物。
能够诱导乳糖操纵子的化合物就是其中一例。
这种化合物同蛋白质结合,并使之与分离。
乳糖操纵子的体内功能性诱导物是。
3、色氨酸是一种调节分子,被视为。
它与一种蛋白质结合形成。
通过控制起作用。
色氨酸操纵子受另一种系统------ 的调控,它涉及到第一个结构基因被转录前的转录。
4、大肠杆菌乳糖操纵子调节基因编码的与结合,对Lac结合,对Lac表达实施负调控;与复合物结合于上游部分,对Lac表达实施正调控。
5、操纵子中没有基因产物的是和选择题1、下面哪些真正是乳糖操纵子的诱导物?()A.乳糖B.蜜二糖C.O- 硝基苯酚-β-半乳糖苷(ONPG)D.异丙基-β-半乳糖苷E. 异乳糖2、色氨酸操纵子的调控作用是受两个相互独立的系统控制的,其中一个需要前导肽的翻译,下面哪一种调控这个系统?()A.色氨酸B.色氨酰-tRNA TrpC.色氨酰-tRNAD.cAMPE.以上都不正确3、阻遏蛋白(阻抑蛋白)识别操纵子中的()A 启动基因B 结构基因C 操纵基因D 内含子E 外显子4、乳糖、阿拉伯糖、色氨酸等小分子物质在基因表达调控中作用的共同特点是A 与启动子结合B 与DNA结合影响模板活性C 与RNA聚合酶结合影响其活性D 与蛋白质结合影响该蛋白质结合DNAE 与操纵基因结合5.下面那项不属于原核生物操纵元的结构A:启动子B:终止子C:操纵子D:内含子6、下列有关操纵子的论述哪个是错误的()A 操纵子是由启动基因、操纵基因与其所控制的一组功能上相关的结构基因组成的基因表达调控单位B 操纵子不包括调节基因C 代谢底物往往是该途径的可诱导酶的诱导物,代谢终产物往往是可阻遏酶的辅阻遏物D 真核细胞的酶合成也存在诱导和阻遏现象,因此也是由操纵子进行调控的7、操纵子调节系统属于哪一种水平的调节?A 复制水平的调控B 转录水平调控C 转录后加工的调控D 翻译水平的调控8、对调节基因下述哪些论述哪些是对的()A 是编码阻遏蛋白的结构基因B 各种操纵子的调节基因都与启动基因相毗邻C 调节基因是操纵子的组成部分D 调节基因的表达另有转移的调控区9、以下有关阻遏蛋白的哪些是对的()A 阻遏蛋白是调节基因表的的产物B 可诱导操纵子的阻遏蛋白具有直接与操纵子基因结合的活性,与诱导物相互作用后丧失活性C 可阻遏操纵子的阻遏蛋白没有直接与操纵子基因结合的活性,与辅阻遏物结合后才有此活性D 阻遏蛋白可与RNA聚合酶竞争同一结合部位10、关于启动基因的下述论点哪些是错误的()A 启动基因是RNA聚合酶识别并最县结合的一段DNA序列B 启动基因是最先被RNA聚合酶转录的DNA 序列C 启动基因是DNA上富含A-T碱基对的部分D 启动基因是引发DNA复制的特殊序列11、下列有关降解物基因活化蛋白(CAP)的哪些论点是正确的()A CAP-cAMP可专一地与启动基因结合,促进结构基因的转录B CAP可单独与启动子相互作用,促进转录C CAP-cAMP可与调节基因结合,控制阻遏蛋白的合成D CAP-cAMP可与RNA聚合酶竞争地结合于启动基因,从而阻碍结构基因的转录12、与乳糖操纵子操纵基因结合的物质是()A RNA聚合酶B DNA聚合酶C 阻遏蛋白D 反密码子是非题1、葡萄糖和乳糖并存时,细菌优先利用乳糖并启动乳糖操纵子()2、小分子物质如ITPG诱导乳糖操纵子表达时起负调控作用与操纵基因相结合阻抑结构基因的表达()3、色氨酸操纵子中含有衰减子区,其调控作用主要受Trp浓度高低影响()4、色氨酸操纵子(trpoperon)中含有衰减子序列()5、cAMP在laz 操纵子中起正调控作用,其浓度受环境中的葡萄糖影响,与其浓度成正比()6、大肠杆菌乳糖操纵子真正的诱导物不是乳糖,而是它的异构体别乳糖()7、操纵基因又称操纵子,如同启动基因又称启动子一样()8、可诱导操纵子是负责调节糖分解代谢的,可阻遏操纵子是负责调节氨基酸代谢的()问答题:1、试述乳糖操纵子的结构及负控诱导的调控机理2、色氨酸操纵子的结构特点?其弱化子在调控中如何起作用?3、简述色氨酸操纵子中启动子调控作用特点。
分子生物学习题集答案
![分子生物学习题集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8a52a2f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882ad76.png)
第六章基因表达调控自测题(一)选择题A型题1.关于基因表达调控的说法错误的是・・A.转录起始是调控基因表达的关键B.环境因素影响管家基因的表达C.在发育分化和适应环境上有重要意义D.表现为基因表达的时间特异性和空间特异性E.真核生物的基因表达调控较原核生物复杂的多2.下列哪项属于可调节基因A.组蛋白编码基因8.5S rRNA编码基因C.异柠檬酸脱氢酶编码基因D.肌动蛋白编码基因E.血红蛋白编码基因3.与a-酮戊二酸脱氢酶系协调表达的是A.肉毒碱脂酰转移酶IB.柠檬酸合成酶C.丙酮酸竣化酶D.葡萄糖-6-磷酸酶E. HMG-CoA合成酶4.乳糖操纵子中,能结合别位乳糖(诱导剂)的物质是A.AraCB.cAMPC.阻遏蛋白D.转录因子E. CAP5.乳糖操纵子模型是在哪个环节上调节基因表达A.复制水平B.转录水平C.转录后水平D.翻译水平E.翻译后水平6.乳糖操纵子的调控方式是A. CAP的正调控B.阻遏蛋白的负调控C.正、负调控机制不可能同时发挥作用D. CAP拮抗阻遏蛋白的转录封闭作用E.阻遏作用解除时,仍需CAP加强转录活性7.与分解代谢相关的操纵子模型中,存在分解代谢物阻遏现象,参与这一调控的主要作用因子是A.阻遏蛋白B. AraCC.衰减子D. cAMP-CAP 复合物E.诱导剂8.原核细胞中,识别基因转录起始点的是A.阻遏蛋白B.转录激活蛋白C.基础转录因子D.特异转录因子E.。
因子9.使乳糖操纵子实现高表达的条件是A.乳糖存在,葡萄糖缺乏B.乳糖缺乏,葡萄糖存在C.乳糖和葡萄糖均存在D.乳糖存在E.葡萄糖存在10.大肠杆菌可以采用哪种方式调控转录终止A.阻遏作用B.去阻遏作用C.反义控制D.衰减作用E.降低转录产物的稳定性11.关于色氨酸操纵子错误的描述是・・A.核蛋白体参与转录终止B.衰减子是关键的调控元件C.色氨酸不足时,转录提前终止D.转录与翻译偶联是其转录调控的分子基础E.色氨酸存在与否不影响先导mRNA的转录12.下列哪种因素对原核生物的翻译没有影响• •A. microRNAB.稀有密码子所占的比例C. mRNA的稳定性D.反义RNAE.调节蛋白结合mRNA13.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的关键环节是①染色质活化②转录起始③转录后加工④翻译起始⑤翻译后加工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②D.② +③E.②14.下列哪种染色质结构的变化不利于基因表达 .A.组蛋白乙酰化B.核小体解聚C. CpG岛甲基化D.基因扩增E.染色质结构松散,对DNA酶I敏感15.下列哪项不属于真核生物基因的顺式作用元件 .A.激素反应元件B.衰减子C.启动子D.沉默子E.增强子16.与RNA聚合酶相识别和结合的DNA片段是A.增强子B.衰减子C.沉默子D.操纵子E.启动子17.下列哪项不参与调控真核细胞基因的特异性表达 .A.反应元件B.特异转录因子C.增强子D.基础转录因子E.沉默子18.与原核生物相比较,真核生物的基因表达调控包括多个层次,下列哪项不是. 其调控复杂性特有的分子基础A.含有重复序列B.断裂基因C.转录与翻译分离D.细胞内被膜性结构分隔形成多个区域E.染色质结构19.能够与基础转录因子结合的是A.上游启动子元件B. TATA boxC. 增强子D.反应元件E. Pribnow box20.有关基础转录因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与非转录核心序列相结合B.决定基因表达的特异性C.其种类和数量在不同组织中差别很大D.辅助RNA聚合酶结合启动子E.在原核生物中的种类比真核生物少21.不属于特异转录因子的是 .A.TF II DB. HSFC. APID.类固醇激素受体E. NF-K B22.关于特异转录因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调控管家基因的表达B.仅通过蛋白质一蛋白质相互作用进行调控C.仅通过DNA一蛋白质相互作用进行调控D.仅通过RNA一蛋白质相互作用进行调控E.起转录激活或者转录抑制作用23.锌指结构可能存在于下列哪种物质中A.阻遏蛋白B.RNA聚合酶C.转录因子D.端粒酶E.核酶24.下列哪种氨基酸在转录因子的转录激活结构域中含量丰富A. LysB. ArgC. AspD. HisE. Trp25.下列哪种因素不会影响真核细胞中mRNA的稳定性 .A.5'端帽子B.siRNAC.poly A 尾D.去稳定元件E. miRNA26.小干扰RNA调节基因表达的机制是A.封闭mRNA上的核蛋白体结合位点B.特异性降解靶mRNAC.形成局部双链,抑制靶mRNA的模板活性D.使翻译出的蛋白质进入泛素化降解途径E.使翻译提早终止27. eIF-2对翻译起始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下列哪项是它的活性形式A.磷酸化B.脱乙酰化C.乙酰化D.脱磷酸化E. ADP-核糖基化28.不影响真核生物翻译起始的因素是 .A. eIFB.帽子结合蛋白C.RNA编辑D.mRNA非翻译区的二级结构E.miRNA29.原核生物中,某种代谢途径相关的几种酶类往往通过何种机制进行协调表达A.顺反子B.操纵子C.转录因子D.衰减子E. RNAi30.生物体在不同发育阶段,蛋白质的表达谱也相应变化,这主要取决于A.转录调控元件的差异B.翻译调控元件的差异C.基础转录因子的差异D.特异转录因子的差异E.翻译起始因子的差异31.原癌基因通常是A.管家基因B.可调节基因C.突变的基因D.表达增强的基因E.促进凋亡的基因32.管家基因编码的产物不包括 .A.细胞外生长因子B.电子传递链的成员C.细胞的主要结构蛋白D.转录因子E.血红蛋白33.下列哪项不是可调节基因的特点 .A.组织特异性B.阶段特异性C.时间特异性D.空间特异性E.组成性表达34.关于操纵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几个串联的结构基因由一个启动子控制B.几个串联的结构基因分别由不同的启动子控制C. 一个结构基因由不同的启动子控制D.转录生成单顺反子RNAE.以正性调控为主35.核蛋白体调控转录终止的典型例子是A.乳糖操纵子B.半乳糖操纵子C.阿拉伯糖操纵子D.色氨酸操纵子E.以上都不对36.色氨酸操纵子的显著特点是A.阻遏作用B.诱导作用C.衰减作用D.分解物阻遏作用E.抗终止作用37.关于色氨酸操纵子的调控,正确的说法是A.色氨酸存在时,仅生成前导mRNAB.色氨酸不足时,转录提前终止C.是翻译水平的调控D.具有抗终止作用E.依赖P因子进行转录调控38.细菌优先利用葡萄糖作为碳源,葡萄糖耗尽后才会诱导产生代谢其他糖的酶类,这种现象称为A.衰减作用B.阻遏作用C.诱导作用D.协调调节作用E.分解物阻遏作用39.关于分解物阻遏的作用机制,说法正确的是A.葡萄糖缺乏时,cAMP浓度低B.葡萄糖缺乏时,CAP浓度低C.葡萄糖缺乏时,cAMP不能与CAP形成复合物D.葡萄糖缺乏时,cAMP-CAP复合物浓度高E.葡萄糖缺乏时,cAMP-CAP复合物失去DNA结合能力40.大肠杆菌的乳糖操纵子模型中,与操纵基因结合而调控转录的是A.阻遏蛋白B. RNA聚合酶C.调节基因D. cAMP-CAPE.启动子41.翻译终止阶段,新生多肽链的释放涉及哪种化学键的断裂A.肽键B.磷酸二酯键C.氢键D.疏水键E.酯键42. IPTG诱导乳糖操纵子表达的机制是A.使乳糖一阻遏蛋白复合物解离B.与阻遏蛋白结合,使之丧失DNA结合能力C.与乳糖竞争结合阻遏蛋白D.与RNA聚合酶结合,使之通过操纵序列E.变构修饰RNA聚合酶,提高其活性43.下列哪一项是真核生物可调节基因的表达调控特有的机制A.基础转录因子B.衰减子C. RNA聚合酶D.增强子E.阻遏蛋白44.基础转录因子属于DNA结合蛋白,它们能够A.结合转录核心元件B.结合增强子C.结合5'端非翻译区D.结合3'端非翻译区E.结合内含子45.特异转录因子不能够 .A.结合RNA聚合酶B.结合基础转录因子C.结合其他特异转录因子D.结合转录非核心元件E.结合沉默子 46.基因特异性表达的根本机制是A.顺式作用元件的种类不同B.RNA聚合酶活性的差异C.基础转录因子的质和量的差异D.特异转录因子的质和量的差异E.表达产物后加工过程的差异47.下列哪一类分子常具有亮氨酸拉链的结构特征A.生长因子B.酪氨酸蛋白激酶受体C.G蛋白D.转录因子E.丝/苏氨酸蛋白激酶B型题A.阻遏蛋白B. AraCC.衰减子D. CAPE. P因子48.葡萄糖缺乏时,细菌中cAMP浓度升高,可以结合49.实验室常使用IPTG作为诱导剂,其作用是结合50.阿拉伯糖操纵子的主要调节因子是51.色氨酸操纵子的调节作用依赖于A.转录起始B.转录终止C.翻译起始D.翻译终止E. mRNA稳定性52.原核基因表达调控的最基本环节是53.真核基因表达调控的最基本环节是A. eIF-2B.特异转录因子C. EF-2D.基础转录因子E. eRF54.真核细胞中管家基因的转录需要55.真核细胞中可调节基因的转录主要取决于56.真核细胞中参与翻译起始复合物形成的是57.绿脓杆菌外毒素抑制真核细胞蛋白质合成的靶点是58.真核细胞中识别终止密码子的是A.阻遏蛋白B.转录因子C. cAMP-CAPD.终止因子E.核蛋白体59.色氨酸操纵子的转录调控依赖于60.乳糖缺乏时,乳糖操纵子不转录,这主要取决于61.葡萄糖缺乏时,乳糖操纵子转录,这主要取决于A.基础转录因子B.特异转录因子C.起始因子D.阻遏蛋白E. P因子62.人血红蛋白表达特异性的决定因素是63.小鼠异柠檬酸合成酶的表达需要哪一类蛋白质因子辅助64.大肠杆菌B一半乳糖甘酶表达的关键调控因素是X型题65.管家基因的转录受哪些因素控制A.基础转录因子B.增强子C.特异转录因子D.启动子E.反应元件66.大肠杆菌乳糖操纵子中,属于调控元件的是A.操纵基因B.调节基因C.启动子D.阻遏蛋白E. CAP结合位点67.色氨酸操纵子模型中,哪些因素参与调控作用A.释放因子B.核蛋白体C. CAP复合物D.阻遏蛋白E.衰减子68.原核生物转录终止的调控机制涉及A. RNA干扰B.分解物阻遏C. P因子D.衰减E.抗终止69.真核生物的基因表达调控表现在A.转录水平B.翻译水平C.染色质水平D.转录后加工E.翻译后加工70.真核生物中,影响RNA聚合酶转录活性的因素包括A.启动子B.增强子C.基础转录因子D.衰减子E.特异转录因子71.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空间特异性的机制包括A.特异转录因子的种类不同B.同种特异转录因子的浓度不同C.特定组织的基因中存在组织特异性启动子D.特异转录因子的排列组合不同E.增强子等调控元件在不同组织的基因中分布不同72.转录因子的DNA结合结构域包含哪些结构类型A.螺旋一片层一螺旋B.锌指C.螺旋一转角一螺旋D.亮氨酸拉链E.螺旋一环一螺旋73.与siRNA相比较,miRNA的显著特点是A.单链B.在转录后水平发挥作用C.与靶mRNA碱基互补D.不降解靶mRNAE.个别碱基与靶mRNA序列不完全匹配74.转录因子的作用机制包括A.DNA — DNA相互作用B.DNA — RNA相互作用C.DNA 一蛋白质相互作用D.RNA 一蛋白质相互作用E.蛋白质一蛋白质相互作用75.真核生物的基因转录涉及哪些物质的相互作用A. operatorB.cis-acting elementC.polysomeD.trans-acting factorE.RNA polymerase76.在同一个体的不同组织中A.基因的表达谱不同B.基因组结构不同C.特异转录因子的种类不同D.存在的蛋白质的种类不同E.特异性启动子的种类不同77.真核生物独有的转录调控机制涉及A.启动子B.增强子C.转录因子D.组蛋白E. SD序列78.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表现在A.基因变异B.合成不同种类的mRNAC.合成不同种类的蛋白质D.产物的反馈抑制E.蛋白质活性的快速调节79.下列哪些情况对于真核生物的基因转录具有调控作用A.反式作用因子的磷酸化B.类固醇激素与胞内受体结合C.特定DNA序列的甲基化D.组蛋白的乙酰化E.蛋白质因子的羟基化80.管家基因的含义是A.在各组织细胞中都表达B.在特定的组织细胞中表达C.在不同发育阶段都表达D.在特定的发育阶段表达E.表达程度在不同时空条件下差异显著81.关于特异转录因子的描述,正确的是A.在所有组织细胞中组成性表达B.在不同组织细胞中存在的种类不同C.在不同组织细胞中的浓度不同D.调控管家基因的转录E.是真核生物基因表达特异性的根源所在(二)名词解释1.管家基因(housekeeping gene)2.可调节基因(regulated gene)3.顺式作用元件(cis-acting element)4. 反式作用因子(trans-acting factors)/转录因子(transcription factor, TF)5. 基础转录因子(basal/general transcription factor)6. 特异转录因子(special transcription factor)7.操纵子(operon)8. 衰减(2廿0口口2宜。
第六章 原核基因表达调控
![第六章 原核基因表达调控](https://img.taocdn.com/s3/m/a4df84d658f5f61fb7366643.png)
第六章 原核基因表达调控模式
-- 乳糖(+)时, 葡萄糖(+)
二.乳糖操纵子调节机制
i基因
有诱导物时
P
O
Lac Z
Lac Y 转录
lac A
阻遏蛋白 阻遏物 蛋白亚基 无活性的 阻遏蛋白
翻译 转录水平低, 没有乳糖酶的合成 β- 半乳糖苷酶 β- 半乳糖苷通透酶 β- 半乳糖苷乙酰转移酶
mRNA
诱导物
第六章 原核基因表达调控模式
一.
概述
根据细菌酶的合成对环境的反应不同,分为:
组成酶 细菌酶 诱导酶
适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酶
阻遏酶
第六章 原核基因表达调控模式
3. 原核基因表达的多级调控
四个基本调控点: 基因活化 转录水平上的调控
最有效的调节环节
一.
概述
转录起始--- DNA元件与调控蛋白相互作用调控 mRNA加工成熟水平的调控 转录后水平上的调控 翻译及翻译后水平的调控
调节基因的产物-阻遏蛋白
负控诱导 负控阻遏 正控诱导
调控机制
负转录调控 (为主) 正转录调控
正控阻遏
调节基因的产物-激活蛋白
第六章 原核基因表达调控模式
负调控 Lac O 正调控 Ara O
一.
概述
诱
导 阻遏物 阻遏 诱导物 诱导
失活的阻遏物 失活的活性蛋白 阻遏
活化的激活蛋白 诱导物 诱导
Trp O
(1) 葡萄糖(+), 乳糖(–)时,
- 乳糖(–)时, 无别乳糖存在,阻遏蛋白与操纵子上的 O序列结合, 使操纵子处于关闭状态,三个结构基因 不表达。 - 葡萄糖(+)及cAMP浓度低时,CAP 活性低, 无 cAMP- CAP复合物形成。
第六章 原核生物表达调控
![第六章 原核生物表达调控](https://img.taocdn.com/s3/m/26234d44be1e650e52ea9920.png)
第一节概述围绕基因表达过程中发生的各种各样的调节方式都通称为基因表达调控(gene regulation或gene control)。
几个基本概念1、顺式作用元件和反式作用因子:基因活性的调控主要通过反式作用因子(通常是蛋白质)与顺式作用元件(通常在DNA 上)相互作用而实现。
顺式作用元件是指对基因表达有调节活性的DNA序列,其活性只影响与其自身同处在一个DNA分子上的基因;同时,这种DNA序列通常不编码蛋白质,多位于基因旁侧或内含子中,如启动子和终止子,都是典型的顺式作用元件。
反式作用因子是能调节与它们接触的基因的表达的各种扩散分子(通常是蛋白质),如RNA聚合酶、转录因子。
2、结构基因和调节基因:结构基因(structural gene)是编码蛋白质或RNA的基因。
细菌的结构基因一般成簇排列,多个结构基因受单一启动子共同控制,使整套基因或都表达或都不表达。
调节基因(regulator gene)是编码合成那些参与其他基因表达调控的RNA或蛋白质的特异DNA 序列。
调节基因编码的调节物质通过与DNA上的特定位点结合控制转录是调控的关键。
比如:它能使结构基因在需要某种酶时就合成某种酶,不需要时,则停止合成,它对不同染色体上的结构基因有调节作用。
调节物与DNA特定位点的相互作用能以正调控的方式(启动或增强基因表达活性)调节靶基因,也能以负调控的方式(关闭或降低基因表达活性)调节靶基因。
DNA位点通常位于受调节基因的上游,但也有例外.3、操纵基因和阻遏蛋白操纵基因(operator)是操纵子中的控制基因,在操纵子上一般与启动子相邻,通常处于开放状态,使RNA聚合酶能够通过并作用于启动子启动转录。
但当它与调节基因所编码的阻遏蛋白结合时,就从开放状态逐渐转变为关闭状态,使转录过程不能发生。
阻遏蛋白(aporepressor)是负调控系统中由调节基因编码的调节蛋白,它本身或与辅阻遏物(corepressor)一起结合于操纵基因,阻遏操纵子结构基因的转录。
分子生物学习题集答案 第六章
![分子生物学习题集答案 第六章](https://img.taocdn.com/s3/m/027f4a11b307e87101f696b6.png)
第六章基因表达调控自测题(一)选择题A型题1. 关于基因表达调控的说法错误..的是A. 转录起始是调控基因表达的关键B. 环境因素影响管家基因的表达C. 在发育分化和适应环境上有重要意义D. 表现为基因表达的时间特异性和空间特异性E. 真核生物的基因表达调控较原核生物复杂的多2. 下列哪项属于可调节基因A. 组蛋白编码基因B. 5S rRNA编码基因C. 异柠檬酸脱氢酶编码基因D. 肌动蛋白编码基因E. 血红蛋白编码基因3. 与α-酮戊二酸脱氢酶系协调表达的是A. 肉毒碱脂酰转移酶IB. 柠檬酸合成酶C. 丙酮酸羧化酶D. 葡萄糖-6-磷酸酶E. HMG-CoA合成酶4. 乳糖操纵子中,能结合别位乳糖(诱导剂)的物质是A. AraCB. cAMPC. 阻遏蛋白D. 转录因子E. CAP5. 乳糖操纵子模型是在哪个环节上调节基因表达A. 复制水平B. 转录水平C. 转录后水平D. 翻译水平E. 翻译后水平6. 乳糖操纵子的调控方式是A. CAP的正调控B. 阻遏蛋白的负调控C. 正、负调控机制不可能同时发挥作用D. CAP拮抗阻遏蛋白的转录封闭作用E. 阻遏作用解除时,仍需CAP加强转录活性7. 与分解代谢相关的操纵子模型中,存在分解代谢物阻遏现象,参与这一调控的主要作用因子是A. 阻遏蛋白B. AraCC. 衰减子D. cAMP-CAP复合物E. 诱导剂8. 原核细胞中,识别基因转录起始点的是A. 阻遏蛋白B. 转录激活蛋白C. 基础转录因子D. 特异转录因子E. σ因子9. 使乳糖操纵子实现高表达的条件是A. 乳糖存在,葡萄糖缺乏B. 乳糖缺乏,葡萄糖存在C. 乳糖和葡萄糖均存在D. 乳糖存在E. 葡萄糖存在10. 大肠杆菌可以采用哪种方式调控转录终止A. 阻遏作用B. 去阻遏作用C. 反义控制D. 衰减作用E. 降低转录产物的稳定性11. 关于色氨酸操纵子错误..的描述是A. 核蛋白体参与转录终止B. 衰减子是关键的调控元件C. 色氨酸不足时,转录提前终止D. 转录与翻译偶联是其转录调控的分子基础E. 色氨酸存在与否不影响先导mRNA的转录12. 下列哪种因素对原核生物的翻译没有..影响A. microRNAB. 稀有密码子所占的比例C. mRNA的稳定性D. 反义RNAE. 调节蛋白结合mRNA13. 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的关键环节是①染色质活化②转录起始③转录后加工④翻译起始⑤翻译后加工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②D. ②+③E. ②14. 下列哪种染色质结构的变化不.利于基因表达A. 组蛋白乙酰化B. 核小体解聚C. CpG岛甲基化D. 基因扩增E. 染色质结构松散,对DNA酶I敏感15. 下列哪项不.属于真核生物基因的顺式作用元件A. 激素反应元件B. 衰减子C. 启动子D. 沉默子E. 增强子16. 与RNA聚合酶相识别和结合的DNA片段是A. 增强子B. 衰减子C. 沉默子D. 操纵子E. 启动子17. 下列哪项不.参与调控真核细胞基因的特异性表达A. 反应元件B. 特异转录因子C. 增强子D. 基础转录因子E. 沉默子18. 与原核生物相比较,真核生物的基因表达调控包括多个层次,下列哪项不.是其调控复杂性特有的分子基础A. 含有重复序列B. 断裂基因C. 转录与翻译分离D. 细胞内被膜性结构分隔形成多个区域E. 染色质结构19. 能够与基础转录因子结合的是A.上游启动子元件B.TATA boxC.增强子D.反应元件E. Pribnow box20. 有关基础转录因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 与非转录核心序列相结合B. 决定基因表达的特异性C. 其种类和数量在不同组织中差别很大D. 辅助RNA聚合酶结合启动子E. 在原核生物中的种类比真核生物少21. 不.属于特异转录因子的是A. TF II DB. HSFC. AP1D. 类固醇激素受体E. NF-κB22. 关于特异转录因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 调控管家基因的表达B. 仅通过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进行调控C. 仅通过DNA-蛋白质相互作用进行调控D. 仅通过RNA-蛋白质相互作用进行调控E. 起转录激活或者转录抑制作用23. 锌指结构可能存在于下列哪种物质中A. 阻遏蛋白B. RNA聚合酶C. 转录因子D. 端粒酶E. 核酶24. 下列哪种氨基酸在转录因子的转录激活结构域中含量丰富A. LysB. ArgC. AspD. HisE. Trp25. 下列哪种因素不.会影响真核细胞中mRNA的稳定性A. 5' 端帽子B. siRNAC. poly A尾D. 去稳定元件E. miRNA26. 小干扰RNA调节基因表达的机制是A. 封闭mRNA上的核蛋白体结合位点B. 特异性降解靶mRNAC. 形成局部双链,抑制靶mRNA的模板活性D. 使翻译出的蛋白质进入泛素化降解途径E. 使翻译提早终止27. eIF-2对翻译起始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下列哪项是它的活性形式A. 磷酸化B. 脱乙酰化C. 乙酰化D. 脱磷酸化E. ADP-核糖基化28. 不.影响真核生物翻译起始的因素是A. eIFB. 帽子结合蛋白C. RNA编辑D. mRNA非翻译区的二级结构E. miRNA29. 原核生物中,某种代谢途径相关的几种酶类往往通过何种机制进行协调表达A. 顺反子B. 操纵子C. 转录因子D. 衰减子E. RNAi30. 生物体在不同发育阶段,蛋白质的表达谱也相应变化,这主要取决于A. 转录调控元件的差异B. 翻译调控元件的差异C. 基础转录因子的差异D. 特异转录因子的差异E. 翻译起始因子的差异31. 原癌基因通常是A. 管家基因B. 可调节基因C. 突变的基因D. 表达增强的基因E. 促进凋亡的基因32. 管家基因编码的产物不.包括A. 细胞外生长因子B. 电子传递链的成员C. 细胞的主要结构蛋白D. 转录因子E. 血红蛋白33. 下列哪项不.是可调节基因的特点A. 组织特异性B. 阶段特异性C. 时间特异性D. 空间特异性E. 组成性表达34. 关于操纵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 几个串联的结构基因由一个启动子控制B. 几个串联的结构基因分别由不同的启动子控制C. 一个结构基因由不同的启动子控制D. 转录生成单顺反子RNAE. 以正性调控为主35. 核蛋白体调控转录终止的典型例子是A. 乳糖操纵子B. 半乳糖操纵子C. 阿拉伯糖操纵子D. 色氨酸操纵子E. 以上都不对36. 色氨酸操纵子的显著特点是A. 阻遏作用B. 诱导作用C. 衰减作用D. 分解物阻遏作用E. 抗终止作用37. 关于色氨酸操纵子的调控,正确的说法是A. 色氨酸存在时,仅生成前导mRNAB. 色氨酸不足时,转录提前终止C. 是翻译水平的调控D. 具有抗终止作用E. 依赖ρ因子进行转录调控38. 细菌优先利用葡萄糖作为碳源,葡萄糖耗尽后才会诱导产生代谢其他糖的酶类,这种现象称为A. 衰减作用B. 阻遏作用C. 诱导作用D. 协调调节作用E. 分解物阻遏作用39. 关于分解物阻遏的作用机制,说法正确的是A. 葡萄糖缺乏时,cAMP浓度低B. 葡萄糖缺乏时,CAP浓度低C. 葡萄糖缺乏时,cAMP不能与CAP形成复合物D. 葡萄糖缺乏时,cAMP-CAP复合物浓度高E. 葡萄糖缺乏时,cAMP-CAP复合物失去DNA结合能力40. 大肠杆菌的乳糖操纵子模型中,与操纵基因结合而调控转录的是A. 阻遏蛋白B. RNA聚合酶C. 调节基因D. cAMP-CAPE. 启动子41. 翻译终止阶段,新生多肽链的释放涉及哪种化学键的断裂A. 肽键B. 磷酸二酯键C. 氢键D. 疏水键E. 酯键42. IPTG诱导乳糖操纵子表达的机制是A. 使乳糖-阻遏蛋白复合物解离B. 与阻遏蛋白结合,使之丧失DNA结合能力C. 与乳糖竞争结合阻遏蛋白D. 与RNA聚合酶结合,使之通过操纵序列E. 变构修饰RNA聚合酶,提高其活性43. 下列哪一项是真核生物可调节基因的表达调控特有的机制A. 基础转录因子B. 衰减子C. RNA聚合酶D. 增强子E. 阻遏蛋白44. 基础转录因子属于DNA结合蛋白,它们能够A. 结合转录核心元件B. 结合增强子C. 结合5' 端非翻译区D. 结合3' 端非翻译区E. 结合内含子45. 特异转录因子不.能够A. 结合RNA聚合酶B. 结合基础转录因子C. 结合其他特异转录因子D. 结合转录非核心元件E. 结合沉默子46. 基因特异性表达的根本机制是A. 顺式作用元件的种类不同B. RNA聚合酶活性的差异C. 基础转录因子的质和量的差异D. 特异转录因子的质和量的差异E. 表达产物后加工过程的差异47. 下列哪一类分子常具有亮氨酸拉链的结构特征A. 生长因子B. 酪氨酸蛋白激酶受体C. G蛋白D. 转录因子E. 丝/苏氨酸蛋白激酶B型题A. 阻遏蛋白B. AraCC. 衰减子D. CAPE. ρ因子48. 葡萄糖缺乏时,细菌中cAMP浓度升高,可以结合49. 实验室常使用IPTG作为诱导剂,其作用是结合50. 阿拉伯糖操纵子的主要调节因子是51. 色氨酸操纵子的调节作用依赖于A. 转录起始B. 转录终止C. 翻译起始D. 翻译终止E. mRNA稳定性52. 原核基因表达调控的最基本环节是53. 真核基因表达调控的最基本环节是A. eIF-2B. 特异转录因子C. EF-2D. 基础转录因子E. eRF54. 真核细胞中管家基因的转录需要55. 真核细胞中可调节基因的转录主要取决于56. 真核细胞中参与翻译起始复合物形成的是57. 绿脓杆菌外毒素抑制真核细胞蛋白质合成的靶点是58. 真核细胞中识别终止密码子的是A. 阻遏蛋白B. 转录因子C. cAMP-CAPD. 终止因子E. 核蛋白体59. 色氨酸操纵子的转录调控依赖于60. 乳糖缺乏时,乳糖操纵子不转录,这主要取决于61. 葡萄糖缺乏时,乳糖操纵子转录,这主要取决于A. 基础转录因子B. 特异转录因子C. 起始因子D. 阻遏蛋白E. ρ因子62. 人血红蛋白表达特异性的决定因素是63. 小鼠异柠檬酸合成酶的表达需要哪一类蛋白质因子辅助64. 大肠杆菌β-半乳糖苷酶表达的关键调控因素是X型题65. 管家基因的转录受哪些因素控制A. 基础转录因子B. 增强子C. 特异转录因子D. 启动子E. 反应元件66. 大肠杆菌乳糖操纵子中,属于调控元件的是A. 操纵基因B. 调节基因C. 启动子D. 阻遏蛋白E. CAP结合位点67. 色氨酸操纵子模型中,哪些因素参与调控作用A. 释放因子B. 核蛋白体C. CAP复合物D. 阻遏蛋白E. 衰减子68. 原核生物转录终止的调控机制涉及A. RNA干扰B. 分解物阻遏C. ρ因子D. 衰减E. 抗终止69. 真核生物的基因表达调控表现在A. 转录水平B. 翻译水平C. 染色质水平D. 转录后加工E. 翻译后加工70. 真核生物中,影响RNA聚合酶转录活性的因素包括A. 启动子B. 增强子C. 基础转录因子D. 衰减子E. 特异转录因子71. 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空间特异性的机制包括A. 特异转录因子的种类不同B. 同种特异转录因子的浓度不同C. 特定组织的基因中存在组织特异性启动子D. 特异转录因子的排列组合不同E. 增强子等调控元件在不同组织的基因中分布不同72. 转录因子的DNA结合结构域包含哪些结构类型A. 螺旋-片层-螺旋B. 锌指C. 螺旋-转角-螺旋D. 亮氨酸拉链E. 螺旋-环-螺旋73. 与siRNA相比较,miRNA的显著特点是A. 单链B. 在转录后水平发挥作用C. 与靶mRNA碱基互补D. 不降解靶mRNAE. 个别碱基与靶mRNA序列不完全匹配74. 转录因子的作用机制包括A. DNA-DNA相互作用B. DNA-RNA相互作用C. DNA-蛋白质相互作用D. RNA-蛋白质相互作用E. 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75. 真核生物的基因转录涉及哪些物质的相互作用A. operatorB. cis-acting elementC. polysomeD. trans-acting factorE. RNA polymerase76. 在同一个体的不同组织中A. 基因的表达谱不同B. 基因组结构不同C. 特异转录因子的种类不同D. 存在的蛋白质的种类不同E. 特异性启动子的种类不同77. 真核生物独有的转录调控机制涉及A. 启动子B. 增强子C. 转录因子D. 组蛋白E. SD序列78.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表现在A. 基因变异B. 合成不同种类的mRNAC. 合成不同种类的蛋白质D. 产物的反馈抑制E. 蛋白质活性的快速调节79. 下列哪些情况对于真核生物的基因转录具有调控作用A. 反式作用因子的磷酸化B. 类固醇激素与胞内受体结合C. 特定DNA序列的甲基化D. 组蛋白的乙酰化E. 蛋白质因子的羟基化80. 管家基因的含义是A. 在各组织细胞中都表达B. 在特定的组织细胞中表达C. 在不同发育阶段都表达D. 在特定的发育阶段表达E. 表达程度在不同时空条件下差异显著81. 关于特异转录因子的描述,正确的是A. 在所有组织细胞中组成性表达B. 在不同组织细胞中存在的种类不同C. 在不同组织细胞中的浓度不同D. 调控管家基因的转录E. 是真核生物基因表达特异性的根源所在(二)名词解释1. 管家基因(housekeeping gene)2. 可调节基因(regulated gene)3. 顺式作用元件(cis-acting element)4. 反式作用因子(trans-acting factors)/转录因子(transcription factor, TF)5. 基础转录因子(basal/general transcription factor)6. 特异转录因子(special transcription factor)7. 操纵子(operon)8. 衰减(attenuation)9. 锌指(zinc finger)结构10. 亮氨酸拉链(leucine zipper)结构(三)简答题1. 简述顺式作用元件与反式作用因子对基因表达调控的影响。
基因及其表达与调控
![基因及其表达与调控](https://img.taocdn.com/s3/m/04a549db10a6f524cdbf8517.png)
(2)、 DNA的二级结构(双螺旋) 定义:DNA的二级结构指DNA的双螺旋结构。
①.双螺旋结构的研究背景
? 碱基组成的 Chargaff规则: ?Franklin和Wilkins获得了高质量的 DNA的X线衍射照 片,显示出 DNA是螺旋形分子。 ?1952 年底, 美国著名的化学大师鲍林 (Linus Pauling)发表了自己构建的 DNA 三螺旋结构。 ? 1953年Watson和Crick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提出了 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
(2)同一种生物,不论年龄大小,不论身体的那一种组织 ,在一定 条件下,每个细胞核的 DNA的含量基本上是机同的,而精子的 DNA 的含量正好是体细胞的一半。蛋白质等其他化学物质不符合这种 情况。
(3)同一种生物的各种细胞中,DNA在量上恒写在质上也恒定;相 反地,蛋白质在量不上恒定,在质上也不恒定, 例如在某些鱼类 中,它们的染色体的蛋白质一般都是组蛋白,且含有少量的 RNA ,而在成熟精子中组蛋白完全不见了,全都是精蛋白了, RNA的 含量也测不出,查见蛋白质在质量也不是恒定的,不符合遗传物 质的对稳定性要求。
(2). 噬菌体感染实验
用32P标记噬菌体 DNA,使标记的噬菌体感染大肠杆菌, 经短期保温后,噬菌体就附着在细菌上。然后用搅拌器 (10000转/分)搅拌几分钟,使噬菌体与大肠杆菌分开,再 用高速离心机使细菌沉淀,分析沉淀和上清中的放射性。用 35S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进行同样的验证实验。
结果大多数噬菌体的 DNA存在于细菌中,而外壳留在上清 中。但是被感染的细菌内部出现了奇迹。随着被感染的细菌 的培养,有的细菌破裂,释放出很多噬菌体来。这说明用于 复制的遗传信息是通过病毒 DNA,而不是通过病毒蛋白质导入 细菌内的。
整理基因表达调控自测习题
![整理基因表达调控自测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cd1d50c7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38.png)
第六章基因表达调控自测题(一)选择题1.关于基因表达调控的说法错误的是..A.转录起始是调控基因表达的关键B.环境因素影响管家基因的表达C.在发育分化和适应环境上有重要意义D.表现为基因表达的时间特异性和空间特异性E.真核生物的基因表达调控较原核生物复杂的多2.下列哪项属于可调节基因A.组蛋白编码基因B.5s rRNA编码基因C.异柠檬酸脱氢酶编码基因D.肌动蛋白编码基因E.血红蛋白编码基因3.与a-酮戊二酸脱氢酶系协调表达的是A.肉毒碱脂酰转移酶IB.柠檬酸合成酶C.丙酮酸羧化酶D.葡萄糖-6-磷酸酶E.HMG-CoA合成酶4.乳糖操纵子中,能结合别位乳糖(诱导剂)的物质是A.AraCB.cAMPC.阻遏蛋白D.转录因子E.CAP5.乳糖操纵子模型是在哪个环节上调节基因表达A.复制水平B.转录水平C.转录后水平D.翻译水平E.翻译后水平6.乳糖操纵子的调控方式是A.CAP的正调控B.阻遏蛋白的负调控C.正、负调控机制不可能同时发挥作用D.CAP拮抗阻遏蛋白的转录封闭作用E.阻遏作用解除时,仍需CAP加强转录活性7.与分解代谢相关的操纵子模型中,存在分解代谢物阻遏现象,参与这一调控的主要作用因子是A.阻遏蛋白B.AraCC.衰减子D.cAMP-CAP 复合物E.诱导剂8.原核细胞中,识别基因转录起始点的是A.阻遏蛋白B.转录激活蛋白C.基础转录因子D.特异转录因子E.o因子9.使乳糖操纵子实现高表达的条件是A.乳糖存在,葡萄糖缺乏B.乳糖缺乏,葡萄糖存在C.乳糖和葡萄糖均存在D.乳糖存在E.葡萄糖存在10.大肠杆菌可以采用哪种方式调控转录终止A.阻遏作用B.去阻遏作用C.反义控制D.衰减作用E.降低转录产物的稳定性11.关于色氨酸操纵子错误的描述是..A.核蛋白体参与转录终止B.衰减子是关键的调控元件C.色氨酸不足时,转录提前终止D.转录与翻译偶联是其转录调控的分子基础E.色氨酸存在与否不影响先导mRNA的转录12.下列哪种因素对原核生物的翻译没有影响..A.microRNAB.稀有密码子所占的比例C.mRNA的稳定性D.反义RNAE.调节蛋白结合mRNA13.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的关键环节是① 染色质活化② 转录起始③ 转录后加工④ 翻译起始⑤ 翻译后加工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②D.②十③E.②14.下列哪种染色质结构的变化不利于基因表达.A.组蛋白乙酰化B.核小体解聚C.CpG岛甲基化D.基因扩增E.染色质结构松散,对DNA酶I敏感15.下列哪项不属于真核生物基因的顺式作用元件.A.激素反应元件B.衰减子C.启动子D.沉默子E.增强子16.与RNA聚合酶相识别和结合的DNA片段是A.增强子B.衰减子C.沉默子D.操纵子E.启动子17.下列哪项不参与调控真核细胞基因的特异性表达.A.反应元件B.特异转录因子C.增强子D.基础转录因子E.沉默子18.与原核生物相比较,真核生物的基因表达调控包括多个层次,下列哪项不是其调控复杂.性特有的分子基础A.含有重复序列B.断裂基因C.转录与翻译分离D.细胞内被膜性结构分隔形成多个区域E.染色质结构19.能够与基础转录因子结合的是A.上游启动子元件B.TATA boxC.增强子D.反应元件E.Pribnow box20.有关基础转录因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与非转录核心序列相结合B.决定基因表达的特异性C.其种类和数量在不同组织中差别很大D.辅助RNA聚合酶结合启动子E.在原核生物中的种类比真核生物少21.不属于特异转录因子的是.A. TF II DB. HSFC. APID.类固醇激素受体E. NF- K B22.关于特异转录因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调控管家基因的表达B.仅通过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进行调控C.仅通过DNA—蛋白质相互作用进行调控D.仅通过RNA—蛋白质相互作用进行调控E. 起转录激活或者转录抑制作用23.锌指结构可能存在于下列哪种物质中A.阻遏蛋白B.RNA聚合酶C.转录因子D.端粒酶E.核酶24.下列哪种氨基酸在转录因子的转录激活结构域中含量丰富A. LysB. ArgC. AspD. HisE. Trp25.下列哪种因素不会影响真核细胞中mRNA的稳定性.A.5'端帽子B.siRNAC.poly A 尾D.去稳定元件E.miRNA26.小干扰RNA调节基因表达的机制是A.封闭mRNA上的核蛋白体结合位点B.特异性降解靶mRNAC.形成局部双链,抑制靶mRNA的模板活性D.使翻译出的蛋白质进入泛素化降解途径E.使翻译提早终止27.eIF-2对翻译起始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下列哪项是它的活性形式A.磷酸化B.脱乙酰化C.乙酰化D.脱磷酸化E.ADP-核糖基化28.不影响真核生物翻译起始的因素是.A.eIFB.帽子结合蛋白C.RNA编辑D.mRNA非翻译区的二级结构E.miRNA29.原核生物中,某种代谢途径相关的几种酶类往往通过何种机制进行协调表达A.顺反子B.操纵子C.转录因子D.衰减子E.RNAi30.生物体在不同发育阶段,蛋白质的表达谱也相应变化,这主要取决于A.转录调控元件的差异B.翻译调控元件的差异C.基础转录因子的差异D.特异转录因子的差异E.翻译起始因子的差异31.原癌基因通常是A.管家基因B.可调节基因C.突变的基因D.表达增强的基因E.促进凋亡的基因32.管家基因编码的产物不包括.A.细胞外生长因子B.电子传递链的成员C.细胞的主要结构蛋白D.转录因子E.血红蛋白33.下列哪项不是可调节基因的特点.A.组织特异性B.阶段特异性C.时间特异性D.空间特异性E.组成性表达34.关于操纵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几个串联的结构基因由一个启动子控制B.几个串联的结构基因分别由不同的启动子控制C. 一个结构基因由不同的启动子控制D.转录生成单顺反子RNAE.以正性调控为主35.核蛋白体调控转录终止的典型例子是A.乳糖操纵子B.半乳糖操纵子C.阿拉伯糖操纵子D.色氨酸操纵子E.以上都不对36.色氨酸操纵子的显著特点是A.阻遏作用B.诱导作用C.衰减作用D.分解物阻遏作用E.抗终止作用37.关于色氨酸操纵子的调控,正确的说法是A.色氨酸存在时,仅生成前导mRNAB.色氨酸不足时,转录提前终止C.是翻译水平的调控D.具有抗终止作用E.依赖P因子进行转录调控38.细菌优先利用葡萄糖作为碳源,葡萄糖耗尽后才会诱导产生代谢其他糖的酶类,这种现象称为A.衰减作用B.阻遏作用C.诱导作用D.协调调节作用E.分解物阻遏作用39.关于分解物阻遏的作用机制,说法正确的是A.葡萄糖缺乏时,cAMP浓度低B.葡萄糖缺乏时,CAP浓度低C.葡萄糖缺乏时,cAMP不能与CAP形成复合物D.葡萄糖缺乏时,cAMP-CAP复合物浓度高E.葡萄糖缺乏时,cAMP-CAP复合物失去DNA结合能力40.大肠杆菌的乳糖操纵子模型中,与操纵基因结合而调控转录的是A.阻遏蛋白8.RNA聚合酶C.调节基因D. cAMP-CAPE.启动子41.翻译终止阶段,新生多肽链的释放涉及哪种化学键的断裂A.肽键B.磷酸二酯键C.氢键D.疏水键E.酯键42.IPTG诱导乳糖操纵子表达的机制是A.使乳糖一阻遏蛋白复合物解离B.与阻遏蛋白结合,使之丧失DNA结合能力C.与乳糖竞争结合阻遏蛋白D.与RNA聚合酶结合,使之通过操纵序列E.变构修饰RNA聚合酶,提高其活性43.下列哪一项是真核生物可调节基因的表达调控特有的机制A.基础转录因子B.衰减子C. RNA聚合酶D.增强子E.阻遏蛋白44.基础转录因子属于DNA结合蛋白,它们能够A.结合转录核心元件B.结合增强子C.结合5'端非翻译区D.结合3'端非翻译区E.结合内含子45.特异转录因子不能够.A.结合RNA聚合酶B.结合基础转录因子C.结合其他特异转录因子D.结合转录非核心元件E.结合沉默子46.基因特异性表达的根本机制是A.顺式作用元件的种类不同B. RNA聚合酶活性的差异C.基础转录因子的质和量的差异D.特异转录因子的质和量的差异E.表达产物后加工过程的差异47.下列哪一类分子常具有亮氨酸拉链的结构特征A.生长因子B.酪氨酸蛋白激酶受体D.转录因子E.丝/苏氨酸蛋白激酶B型题A.阻遏蛋白B.AraCC.衰减子D.CAPE.P因子48.葡萄糖缺乏时,细菌中cAMP浓度升高,可以结合49.实验室常使用IPTG作为诱导剂,其作用是结合50.阿拉伯糖操纵子的主要调节因子是51.色氨酸操纵子的调节作用依赖于A.转录起始B.转录终止D.翻译终止E.mRNA稳定性52.原核基因表达调控的最基本环节是53.真核基因表达调控的最基本环节是A.eIF-2B.特异转录因子C.EF-2D.基础转录因子E.eRF54.真核细胞中管家基因的转录需要55.真核细胞中可调节基因的转录主要取决于56.真核细胞中参与翻译起始复合物形成的是57.绿脓杆菌外毒素抑制真核细胞蛋白质合成的靶点是58.真核细胞中识别终止密码子的是A. 阻遏蛋白B.转录因子C. cAMP-CAPD.终止因子E.核蛋白体59.色氨酸操纵子的转录调控依赖于60.乳糖缺乏时,乳糖操纵子不转录,这主要取决于61.葡萄糖缺乏时,乳糖操纵子转录,这主要取决于A.基础转录因子B.特异转录因子C.起始因子D.阻遏蛋白E. P因子62.人血红蛋白表达特异性的决定因素是63.小鼠异柠檬酸合成酶的表达需要哪一类蛋白质因子辅助64.大肠杆菌B 一半乳糖苷酶表达的关键调控因素是65.管家基因的转录受哪些因素控制A.基础转录因子B.增强子C.特异转录因子D.启动子E.反应元件66.大肠杆菌乳糖操纵子中,属于调控元件的是A.操纵基因B.调节基因C.启动子D.阻遏蛋白E. CAP结合位点67.色氨酸操纵子模型中,哪些因素参与调控作用A.释放因子B.核蛋白体C. CAP复合物D.阻遏蛋白E.衰减子68.原核生物转录终止的调控机制涉及A. RNA干扰B.分解物阻遏C. p因子D.衰减E.抗终止69.真核生物的基因表达调控表现在A.转录水平B.翻译水平C.染色质水平D.转录后加工E.翻译后加工70.真核生物中,影响RNA聚合酶转录活性的因素包括A.启动子B.增强子C.基础转录因子D.衰减子E.特异转录因子71.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空间特异性的机制包括A.特异转录因子的种类不同B.同种特异转录因子的浓度不同C.特定组织的基因中存在组织特异性启动子D.特异转录因子的排列组合不同E.增强子等调控元件在不同组织的基因中分布不同72.转录因子的DNA结合结构域包含哪些结构类型A.螺旋-片层-螺旋B.锌指C.螺旋-转角-螺旋D.亮氨酸拉链E.螺旋-环-螺旋73.与siRNA相比较,miRNA的显著特点是A.单链B.在转录后水平发挥作用C.与靶mRNA碱基互补D.不降解靶mRNAE.个别碱基与靶mRNA序列不完全匹配74.转录因子的作用机制包括A.DNA-DNA相互作用B.DNA-RNA相互作用C.DNA-蛋白质相互作用D.RNA-蛋白质相互作用E.蛋白质一蛋白质相互作用75.真核生物的基因转录涉及哪些物质的相互作用A.operatorB.cis-acting elementC.polysomeD.trans-acting factorE.RNA polymerase76.在同一个体的不同组织中A.基因的表达谱不同B.基因组结构不同C.特异转录因子的种类不同D.存在的蛋白质的种类不同E.特异性启动子的种类不同77.真核生物独有的转录调控机制涉及A.启动子B.增强子C.转录因子D.组蛋白E.SD序列78.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表现在A.基因变异B.合成不同种类的mRNAC.合成不同种类的蛋白质D.产物的反馈抑制E.蛋白质活性的快速调节79.下列哪些情况对于真核生物的基因转录具有调控作用A.反式作用因子的磷酸化B.类固醇激素与胞内受体结合C.特定DNA序列的甲基化D.组蛋白的乙酰化E.蛋白质因子的羟基化80.管家基因的含义是A.在各组织细胞中都表达B.在特定的组织细胞中表达C.在不同发育阶段都表达D.在特定的发育阶段表达E.表达程度在不同时空条件下差异显著81.关于特异转录因子的描述,正确的是A.在所有组织细胞中组成性表达B.在不同组织细胞中存在的种类不同C.在不同组织细胞中的浓度不同D.调控管家基因的转录E.是真核生物基因表达特异性的根源所在(二)名词解释1. 管家基因(housekeeping gene)2.可调节基因(regulated gene)3.顺式作用元件(cis-acting element)4. 反式作用因子(trans-acting factors) /转录因子(transcription factor, TF)5. 基础转录因子(basal/general transcription factor)6. 特异转录因子(special transcription factor)7.操纵子(operon)8.衰减(attenuation)9.锌指(zinc finger)结构10.亮氨酸拉链(leucine zipper)结构(三)简答题1.简述顺式作用元件与反式作用因子对基因表达调控的影响。
第6章原核生物的基因表达调控
![第6章原核生物的基因表达调控](https://img.taocdn.com/s3/m/bae1dfb14afe04a1b171de0f.png)
一、操纵子(operon)
细菌能随环境的变化,迅速改变某 些基因表达的状态,这就是很好的基因 表达调控的实验模型。人们就是从研究 这种现象开始,打开认识基因表达调控 分子机理的窗口的。
既然从DNA到蛋白质的过程称为基因表达,对这个过程
的调节就称为基因表达调控(gene regulation或gene control)。基因表达调控是现阶段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中
心课题。
6.1.1基因表达调控的意义
基因组(genome) 是指含有一个生物体生存、发育、活动和 繁殖所需要的全部遗传信息的整套核酸。
一个受精卵含有发育成一个成熟个体的全部遗传信息,在个 体发育分化的各个阶段,各种基因极为有序地表达,一般 在胚胎时期基因开放的数量最多,随着分化发展,细胞中 某些基因关闭(turn off)、某些基因转向开放(turn on), 胚胎发育不同阶段、不同部位的细胞中开放的基因及其开 放的程度不一样,合成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都不相同,显 示出基因表达调控在空间和时间上极高的有序性,从而逐 步生成形态与功能各不相同、极为协调、巧妙有序的组织 脏器。
组成性基因表达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其表达强弱也是受一定机制调控的。
②适应性表达(adaptive expression)指环境的变化容易使其表达 水平变动的一类基因表达。
应环境条件变化基因表达水平增高的现象称为诱导(induction), 这类基因被称为可诱导的基因(inducible gene);
分子生物学:真核基因表达调控习题与答案
![分子生物学:真核基因表达调控习题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4f50727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1f.png)
第六章真核基因表达调控一、名词解释1.管家基因(housekeeping gene)2.可调节基因(regulated gene)3.顺式作用元件(cis-acting element)4.反式作用因子(trans-acting factors ) /转录因子(transcription factor, TF )5.基础转录因子(basal/general transcription factor)6.特异转录因子(special transcription factor)7.增强子9.锌指(zinc finger)结构10.亮氨酸拉链(leucine zipper)结构11.增强子12.基因表达13.RNAi14.miRNA15.SiRNA二、选择题1.关于基因表达调控的说法错误的是( )..A.转录起始是调控基因表达的关键B.环境因素影响管家基因的表达C.在发育分化和适应环境上有重要意义D.表现为基因表达的时间特异性和空间特异性E.真核生物的基因表达调控较原核生物复杂的多2.下列哪项属于可调节基因( )A.组蛋白编码基因B. 5s rRNA编码基因C.异柠檬酸脱氢酶编码基因D. 肌动蛋白编码基因E. 血红蛋白编码基因3.下列哪种染色质结构的变化不利于基因表达( ).A.组蛋白乙酰化B.核小体解聚C. CpG岛甲基化D.基因扩增E.染色质结构松散,对DNA酶I敏感4.下列哪项不属于真核生物基因的顺式作用元件( ).A.激素反应元件B.衰减子C.启动子D.沉默子E.增强子5.与RNA聚合酶相识别和结合的DNA片段是()A.增强子B.衰减子C.沉默子D.操纵子E.启动子6.下列哪项不参与调控真核细胞基因的特异性表达( ).A.反应元件B.特异转录因子C.增强子D.基础转录因子E.沉默子7.与原核生物相比较,真核生物的基因表达调控包括多个层次,下列哪项不是其调控复.杂性特有的分子基础( )A. 含有重复序列B. 断裂基因C. 转录与翻译分离D. 细胞内被膜性结构分隔形成多个区域E. 染色质结构8.能够与基础转录因子结合的是( )A.上游启动子元件B. TATA boxC.增强子D.反应元件E. Pribnow box9.有关基础转录因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与非转录核心序列相结合B.决定基因表达的特异性C.其种类和数量在不同组织中差别很大D.辅助RNA聚合酶结合启动子E.在原核生物中的种类比真核生物少10.不属于特异转录因子的是( ).A. TF II DB. HSFC. APID.类固醇激素受体E. NF-K B11.关于特异转录因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调控管家基因的表达B.仅通过蛋白质一蛋白质相互作用进行调控C.仅通过DNA一蛋白质相互作用进行调控D.仅通过RNA一蛋白质相互作用进行调控E.起转录激活或者转录抑制作用12.锌指结构可能存在于下列哪种物质中( )A.阻遏蛋白B. RNA聚合酶C.转录因子D.端粒酶E.核酶13.下列哪种氨基酸在转录因子的转录激活结构域中含量丰富( )A. LysB. ArgC. AspD. HisE. Trp14.下列哪种因素不会影响真核细胞中mRNA的稳定性().A. 5'端帽子B. siRNAC. poly A尾D.去稳定元件E. miRNA15.小干扰RNA调节基因表达的机制是()A.封闭mRNA上的核蛋白体结合位点B.特异性降解靶mRNAC.形成局部双链,抑制靶mRNA的模板活性D. 使翻译出的蛋白质进入泛素化降解途径E.使翻译提早终止16.eIF-2对翻译起始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下列哪项是它的活性形式()A.磷酸化B.脱乙酰化C.乙酰化D.脱磷酸化E. ADP-核糖基化17.不影响真核生物翻译起始的因素是( ).A. eIFB.帽子结合蛋白C. RNA编辑D. mRNA非翻译区的二级结构E. miRNA18.生物体在不同发育阶段,蛋白质的表达谱也相应变化,这主要取决于A.转录调控元件的差异B.翻译调控元件的差异C.基础转录因子的差异D. 特异转录因子的差异E. 翻译起始因子的差异19.下列哪项不是可调节基因的特点( ).A.组织特异性B.阶段特异性C.时间特异性D.空间特异性E.组成性表达20.下列哪一项是真核生物可调节基因的表达调控特有的机制( )A.基础转录因子B.衰减子C. RNA聚合酶D.增强子E.阻遏蛋白21.基础转录因子属于DNA结合蛋白,它们能够()A.结合转录核心元件B.结合增强子C.结合5’端非翻译区D. 结合3'端非翻译区E. 结合内含子22.特异转录因子不能够( ).A.结合RNA聚合酶B.结合基础转录因子C.结合其他特异转录因子D. 结合转录非核心元件E. 结合沉默子23.基因特异性表达的根本机制是( )A.顺式作用元件的种类不同B. RNA聚合酶活性的差异C.基础转录因子的质和量的差异D.特异转录因子的质和量的差异E.表达产物后加工过程的差异24.下列哪一类分子常具有亮氨酸拉链的结构特征( )A.生长因子B.酪氨酸蛋白激酶受体C. G蛋白D. 转录因子E. 丝/苏氨酸蛋白激酶25.管家基因的转录受哪些因素控制A. 基础转录因子B. 增强子C. 特异转录因子D. 启动子E. 反应元件26.真核生物的基因表达调控表现在A.转录水平B.翻译水平C.染色质水平D.转录后加工E.翻译后加工27.真核生物中,影响RNA聚合酶转录活性的因素包括A.启动子B.增强子C.基础转录因子D.衰减子E.特异转录因子28.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空间特异性的机制包括A.特异转录因子的种类不同B.同种特异转录因子的浓度不同C.特定组织的基因中存在组织特异性启动子D.特异转录因子的排列组合不同E.增强子等调控元件在不同组织的基因中分布不同29.转录因子的DNA结合结构域包含哪些结构类型A.螺旋一片层一螺旋B.锌指C.螺旋一转角一螺旋D.亮氨酸拉链E.螺旋一环一螺旋30.与siRNA相比较,miRNA的显著特点是A.单链B.在转录后水平发挥作用C.与靶mRNA碱基互补D.不降解靶mRNAE.个别碱基与靶mRNA序列不完全匹配31.转录因子的作用机制包括A. DNA—DNA相互作用B. DNA—RNA相互作用C. DNA一蛋白质相互作用D. RNA一蛋白质相互作用E.蛋白质一蛋白质相互作用32.真核生物的基因转录涉及哪些物质的相互作用A. operatorB. cis-acting elementC. polysomeD. trans-acting factorE. RNA polymerase33.在同一个体的不同组织中A.基因的表达谱不同B.基因组结构不同C.特异转录因子的种类不同D.存在的蛋白质的种类不同E.特异性启动子的种类不同34.真核生物独有的转录调控机制涉及A.启动子B.增强子C.转录因子D.组蛋白E. SD序列35.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表现在A.基因变异B.合成不同种类的mRNAC.合成不同种类的蛋白质D. 产物的反馈抑制E. 蛋白质活性的快速调节36.下列哪些情况对于真核生物的基因转录具有调控作用A.反式作用因子的磷酸化B.类固醇激素与胞内受体结合C.特定DNA序列的甲基化D.组蛋白的乙酰化E.蛋白质因子的羟基化37.管家基因的含义是A.在各组织细胞中都表达B.在特定的组织细胞中表达C. 在不同发育阶段都表达D. 在特定的发育阶段表达E.表达程度在不同时空条件下差异显著38.关于特异转录因子的描述,正确的是A.在所有组织细胞中组成性表达B.在不同组织细胞中存在的种类不同C. 在不同组织细胞中的浓度不同D. 调控管家基因的转录E.是真核生物基因表达特异性的根源所在三、简答题1.简述顺式作用元件与反式作用因子对基因表达调控的影响。
第六章基因表达调控
![第六章基因表达调控](https://img.taocdn.com/s3/m/5ed09d26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18.png)
基因表达伴随时间顺序所表现出得这种分 布差异,实际上就是由细胞在器官得分布决定得, 所以空间特异性又称细胞或组织特异性(cell or tissue specificity)。
同一个体内得不同器官、组织、细胞得差异 性得基础就是特异得基因表达或称为差异基因表 达(differential gene expression)。
结合位点:双螺旋DNA得大小沟
2)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 绝大多数调节蛋白质结合DNA前,需通过蛋白质
-蛋白质相互作用,形成二聚体(dimer)或多聚体 (polymer)。
二聚化就是指两个相同得分子形成得二聚体。 同(质)二聚体 异(质)二聚体
(五)基因表达调控就是多层次得复杂调节
第二节 原核生物得基因表达调控
第六章基因表达调控
基因表达调控:
生物体通过特定得蛋白质与DNA、蛋白质与 蛋白质之间得相互作用来控制基因就是否表达,或 调节表达产物得多少以满足生物体得自身需求以 及适应环境变化得过程。
第一节 基因表达调控得基本规律
(一)基因表达具有时空特异性
按功能需要,某一特定基因的表达严格按 特定的时间顺序先后发生,称之为基因表达的 时间特异性(temporal specificity)。
(二)诱导表达和阻遏表达就是基因表达调控得 普遍方式
按对刺激得反应性,基因表达得方式分为:
1、组成性表达
某些基因在一个个体得几乎所有细胞中持 续表达,通常被称为管家基因(housekeeping gene)。
无论表达水平高低,管家基因较少受环境因素 影响,而就是在个体各个生长阶段得大多数或几乎 全部组织中持续表达,或变化很小。区别于其她基 因,这类基因表达被视为基本(组成性)基因表达 (constitutive gene expression)。
分子生物学习题集答案第六章(20210126033940)
![分子生物学习题集答案第六章(20210126033940)](https://img.taocdn.com/s3/m/e56dcbd0cc17552706220862.png)
第六章基因表达调控自测题(一)选择题A 型题1.关于基因表达调控的说法错误的是..A.转录起始是调控基因表达的关键B.环境因素影响管家基因的表达C.在发育分化和适应环境上有重要意义D.表现为基因表达的时间特异性和空间特异性E.真核生物的基因表达调控较原核生物复杂的多2.下列哪项属于可调节基因A.组蛋白编码基因B.5S rRNA 编码基因C.异柠檬酸脱氢酶编码基因D.肌动蛋白编码基因E.血红蛋白编码基因3.与α- 酮戊二酸脱氢酶系协调表达的是A.肉毒碱脂酰转移酶IB.柠檬酸合成酶C.丙酮酸羧化酶D.葡萄糖-6- 磷酸酶E.HMG-CoA合成酶4.乳糖操纵子中,能结合别位乳糖(诱导剂)的物质是A.AraCB.cAMPC.阻遏蛋白D.转录因子E.CAP5.乳糖操纵子模型是在哪个环节上调节基因表达A.复制水平B.转录水平C.转录后水平D.翻译水平E.翻译后水平6.乳糖操纵子的调控方式是A.CAP 的正调控B.阻遏蛋白的负调控C.正、负调控机制不可能同时发挥作用D.CAP拮抗阻遏蛋白的转录封闭作用E.阻遏作用解除时,仍需CAP加强转录活性7.与分解代谢相关的操纵子模型中,存在分解代谢物阻遏现象,参与这一调控的主要作用因子是A.阻遏蛋白B.AraCC.衰减子D.cAMP-CAP复合物E.诱导剂8.原核细胞中,识别基因转录起始点的是A.阻遏蛋白B.转录激活蛋白C.基础转录因子D.特异转录因子E.σ 因子9.使乳糖操纵子实现高表达的条件是A.乳糖存在,葡萄糖缺乏B.乳糖缺乏,葡萄糖存在C.乳糖和葡萄糖均存在D. 乳糖存在E. 葡萄糖存在10. 大肠杆菌可以采用哪种方式调控转录终止A. 阻遏作用B. 去阻遏作用C. 反义控制D. 衰减作用E. 降低转录产物的稳定性11. 关于色氨酸操纵子错.误.的描述是A. 核蛋白体参与转录终止B. 衰减子是关键的调控元件C. 色氨酸不足时,转录提前终止D. 转录与翻译偶联是其转录调控的分子基础E. 色氨酸存在与否不影响先导 mRNA 的转录12. 下列哪种因素对原核生物的翻译没有..影响A. microRNAB. 稀有密码子所占的比例C. mRNA 的稳定性D. 反义 RNAE.调节蛋白结合mRNA13.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的关键环节是① 染色质活化② 转录起始③ 转录后加工④ 翻译起始⑤ 翻译后加工A.① +② +③B. ① +② +④C. ① +② D +③ E. ②14.下列哪种染色质结构的变化不利于基因表达.A.组蛋白乙酰化B.核小体解聚C.CpG 岛甲基化D.基因扩增E.染色质结构松散,对DNA酶I 敏感15.下列哪项不属于真核生物基因的顺式作用元件.A.激素反应元件B.衰减子C.启动子D.沉默子E.增强子16.与RNA聚合酶相识别和结合的DNA片段是A.增强子B. 衰减子C. 沉默子D. 操纵子E.17.下列哪项不.参与调控真核细胞基因的特异性表达A.反应元件B.特异转录因子C.增强子D.基础转录因子E.沉默子18.与原核生物相比较,真核生物的基因表达调控包括多个层次,其调控复杂性特有的分子基础A.含有重复序列B.断裂基因C.转录与翻译分离D.细胞内被膜性结构分隔形成多个区域E.染色质结构19.能够与基础转录因子结合的是A.上游启动子元件B.TATA boxC.增强子启动子列哪项不.是D.反应元件E.Pribnow box20.有关基础转录因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与非转录核心序列相结合B.决定基因表达的特异性C.其种类和数量在不同组织中差别很大D.辅助RNA聚合酶结合启动子E.在原核生物中的种类比真核生物少21.不属于特异转录因子的是.A.TF II DB. HSFC. AP1D. 类固醇激素受体E. NF- κB22.关于特异转录因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调控管家基因的表达B.仅通过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进行调控C.仅通过DNA-蛋白质相互作用进行调控D.仅通过RNA-蛋白质相互作用进行调控E.起转录激活或者转录抑制作用23.锌指结构可能存在于下列哪种物质中A.阻遏蛋白B.RNA 聚合酶C.转录因子D.端粒酶E.核酶24.下列哪种氨基酸在转录因子的转录激活结构域中含量丰富A.LysB. ArgC. AspD. HisE. Trp25.下列哪种因素不会影响真核细胞中mRNA的稳定性.A.5' 端帽子B.siRNAC.poly A 尾D.去稳定元件E.miRNA26.小干扰RNA调节基因表达的机制是A.封闭mRNA上的核蛋白体结合位点B.特异性降解靶mRNAC.形成局部双链,抑制靶mRNA的模板活性D.使翻译出的蛋白质进入泛素化降解途径E.使翻译提早终止27.eIF-2 对翻译起始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下列哪项是它的活性形式A.磷酸化B.脱乙酰化C.乙酰化D.脱磷酸化E.ADP- 核糖基化28.不影响真核生物翻译起始的因素是.A.eIFB.帽子结合蛋白C.RNA编辑D.mRNA非翻译区的二级结构E.miRNA29.原核生物中,某种代谢途径相关的几种酶类往往通过何种机制进行协调表达A.顺反子B.操纵子C.转录因子D.衰减子E.RNAi30.生物体在不同发育阶段,蛋白质的表达谱也相应变化,这主要取决于A.转录调控元件的差异B.翻译调控元件的差异C. 基础转录因子的差异D. 特异转录因子的差异E. 翻译起始因子的差异31.原癌基因通常是 A. 管家基因B.可调节基因 C. 突变的基因D. 表达增强的基因E.促进凋亡的基因 32. 管家基因编码的产物不.包括 A. 细胞外生长因子B. 电子传递链的成员C. 细胞的主要结构蛋白D. 转录因子E.血红蛋白 33. 下列哪项不.是可调节基因的特点A.组织特异性 B.阶段特异性 C. 时间特异性D. 空间特异性E.组成性表达34. 关于操纵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 几个串联的结构基因由一个启动子控制B. 几个串联的结构基因分别由不同的启动子控制C. 一个结构基因由不同的启动子控制D.转录生成单顺反子RNAE.以正性调控为主35.核蛋白体调控转录终止的典型例子是A.乳糖操纵子B.半乳糖操纵子C.阿拉伯糖操纵子D.色氨酸操纵子E.以上都不对36.色氨酸操纵子的显著特点是A.阻遏作用B.诱导作用C.衰减作用D. 分解物阻遏作用E. 抗终止作用37. 关于色氨酸操纵子的调控,正确的说法是A.色氨酸存在时,仅生成前导mRNAB.色氨酸不足时,转录提前终止C.是翻译水平的调控D.具有抗终止作用E.依赖ρ 因子进行转录调控38. 细菌优先利用葡萄糖作为碳源,葡萄糖耗尽后才会诱导产生代谢其他糖的酶类,这种现象称为A. 衰减作用B.阻遏作用C.诱导作用D. 协调调节作用E. 分解物阻遏作用39.关于分解物阻遏的作用机制,说法正确的是A. 葡萄糖缺乏时,cAMP浓度低B. 葡萄糖缺乏时,CAP浓度低C. 葡萄糖缺乏时,cAMP不能与CAP形成复合物D. 葡萄糖缺乏时,cAMP-CAP复合物浓度高E. 葡萄糖缺乏时,cAMP-CAP复合物失去DNA结合能力40.大肠杆菌的乳糖操纵子模型中,与操纵基因结合而调控转录的是A.阻遏蛋白B.RNA 聚合酶C.调节基因D.cAMP-CAPE.启动子41.翻译终止阶段,新生多肽链的释放涉及哪种化学键的断裂A.肽键B.磷酸二酯键C.氢键D.疏水键E.酯键42.IPTG 诱导乳糖操纵子表达的机制是A.使乳糖-阻遏蛋白复合物解离B.与阻遏蛋白结合,使之丧失DNA结合能力C.与乳糖竞争结合阻遏蛋白D.与RNA聚合酶结合,使之通过操纵序列E.变构修饰RNA聚合酶,提高其活性43.下列哪一项是真核生物可调节基因的表达调控特有的机制A.基础转录因子B.衰减子C.RNA 聚合酶D.增强子E.阻遏蛋白44.基础转录因子属于DNA结合蛋白,它们能够A.结合转录核心元件B.结合增强子C.结合5' 端非翻译区D.结合3' 端非翻译区E.结合内含子45.特异转录因子不能够.A.结合RNA聚合酶B.结合基础转录因子C.结合其他特异转录因子D.结合转录非核心元件E.结合沉默子46.基因特异性表达的根本机制是A.顺式作用元件的种类不同B.RNA 聚合酶活性的差异C.基础转录因子的质和量的差异D.特异转录因子的质和量的差异E.表达产物后加工过程的差异47.下列哪一类分子常具有亮氨酸拉链的结构特征A.生长因子B.酪氨酸蛋白激酶受体C.G 蛋白D.转录因子E.丝/ 苏氨酸蛋白激酶A.阻遏蛋白B.AraCC.衰减子D.CAPE.ρ 因子48.葡萄糖缺乏时,细菌中cAMP浓度升高,可以结合49.实验室常使用IPTG 作为诱导剂,其作用是结合50.阿拉伯糖操纵子的主要调节因子是51.色氨酸操纵子的调节作用依赖于A.转录起始B.转录终止C.翻译起始D.翻译终止E.mRNA稳定性52.原核基因表达调控的最基本环节是53.真核基因表达调控的最基本环节是A.eIF-2B.特异转录因子C.EF-2D.基础转录因子E.eRF54.真核细胞中管家基因的转录需要55.真核细胞中可调节基因的转录主要取决于56.真核细胞中参与翻译起始复合物形成的是57.绿脓杆菌外毒素抑制真核细胞蛋白质合成的靶点是58.真核细胞中识别终止密码子的是A.阻遏蛋白B.转录因子C.cAMP-CAPD.终止因子E.核蛋白体59.色氨酸操纵子的转录调控依赖于60.乳糖缺乏时,乳糖操纵子不转录,这主要取决于61.葡萄糖缺乏时,乳糖操纵子转录,这主要取决于A.基础转录因子B.特异转录因子C.起始因子D.阻遏蛋白E.ρ 因子62.人血红蛋白表达特异性的决定因素是63.小鼠异柠檬酸合成酶的表达需要哪一类蛋白质因子辅助64.大肠杆菌β-半乳糖苷酶表达的关键调控因素是X 型题65.管家基因的转录受哪些因素控制A.基础转录因子B. 增强子C. 特异转录因子D.启动子E. 反应元件66.大肠杆菌乳糖操纵子中,属于调控元件的是A.操纵基因B. 调节基因C. 启动子D. 阻遏蛋白E. CAP 结合位点67.色氨酸操纵子模型中,哪些因素参与调控作用A.释放因子B. 核蛋白体C. CAP 复合物D. 阻遏蛋白E. 衰减子68.原核生物转录终止的调控机制涉及A. RNA 干扰B. 分解物阻遏C. ρ 因子D. 衰减E. 抗终止69.真核生物的基因表达调控表现在A.转录水平B.翻译水平C.染色质水平D.转录后加工E.翻译后加工70.真核生物中,影响RNA聚合酶转录活性的因素包括A.启动子B.增强子C.基础转录因子D.衰减子E.特异转录因子71.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空间特异性的机制包括A.特异转录因子的种类不同B.同种特异转录因子的浓度不同C.特定组织的基因中存在组织特异性启动子D.特异转录因子的排列组合不同E.增强子等调控元件在不同组织的基因中分布不同72.转录因子的DNA结合结构域包含哪些结构类型A. 螺旋-片层-螺旋B.锌指C.螺旋-转角-螺旋D.亮氨酸拉链E.螺旋-环-螺旋73.与siRNA相比较,miRNA的显著特点是A. 单链B.在转录后水平发挥作用C.与靶mRNA碱基互补D.不降解靶mRNAE.个别碱基与靶mRNA序列不完全匹配74.转录因子的作用机制包括A. DNA-DNA相互作用B.DNA -RNA相互作用C.DNA -蛋白质相互作用D.RNA -蛋白质相互作用E.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75.真核生物的基因转录涉及哪些物质的相互作用A. operatorB.cis-acting elementC.polysomeD.trans-acting factorE.RNA polymerase76.在同一个体的不同组织中A. 基因的表达谱不同B.基因组结构不同C.特异转录因子的种类不同D.存在的蛋白质的种类不同E. 特异性启动子的种类不同77.真核生物独有的转录调控机制涉及A. 启动子B.增强子C.转录因子D.组蛋白E.SD 序列78.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表现在A. 基因变异B. 合成不同种类的mRNAC. 合成不同种类的蛋白质D.产物的反馈抑制 E.蛋白质活性的快速调节79.下列哪些情况对于真核生物的基因转录具有调控作用 A. 反式作用因子的磷酸化 B.类固醇激素与胞内受体结合C. 特定 DNA 序列的甲基化D 组蛋白的乙酰化 E.蛋白质因子的羟基化80.管家基因的含义是 A. 在各组织细胞中都表达 B. 在特定的组织细胞中表达 C. 在不同发育阶段都表达 D. 在特定的发育阶段表达E.表达程度在不同时空条件下差异显著81.关于特异转录因子的描述,正确的是 A.在所有组织细胞中组成性表达B. 在不同组织细胞中存在的种类不同C. 在不同组织细胞中的浓度不同D.调控管家基因的转录E.是真核生物基因表达特异性的根源所在(二)名词解释1.管家基因( housekeeping gene )2.可调节基因( regulated gene )3.顺式作用元件( cis-acting element )4.反式作用因子 (trans-acting factors )/ 转录因子factor, (transcription TF)5.基础转录因子( basal/general transcription factor )6.特异转录因子( special transcription factor )7.操纵子( operon)8.衰减( attenuation )9.锌指( zinc finger )结构10.亮氨酸拉链( leucine zipper )结构(三)简答题1.简述顺式作用元件与反式作用因子对基因表达调控的影响2.说明真核转录起始调控的复杂性。
第六章 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
![第六章 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https://img.taocdn.com/s3/m/23e94f16a300a6c30c229f8e.png)
图6-7 乳糖操纵子结构模式图
第二节 原核基因表达的调控
乳糖操纵子的上游有一个独立转录的基因lacI,其编码产物LacI 可以结合在乳糖操纵子的操纵基因(lacO)上,即转录控制区,阻抑 下游结构基因的表达。因此,乳糖操纵子是一个负调控系统(图68)。其中,LacI是具有负调控作用的反式作用因子,LacI作用的靶 DNA序列lacO是顺式作用元件。
trpB(UGA处翻译终止) -UGA -GAA-AUC- UGA-UGG-AA A UG-G AAtrpA(AUG处翻译起始)
第二节 原核基因表达的调控
3.稀有密码子对翻译的影响 DNA复制时,引物酶催化一段RNA引物的合成,引物酶 由dnaG编码。rpsU-dnaG-rpoD组成一个转录单位,产生多 顺反子转录物。细胞内三个基因的终产物的浓度相差却很 大,rpsU产物浓度为4×104个/细胞,dnaG产物50个/细胞, rpoD产物2800个/细胞。菌体通过使用稀有密码子,使转 录为一条mRNA链的三个基因的表达产物量可以有很大差异。
第二节 原核基因表达的调控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图6-10 色氨酸操纵子的负调控
第二节 原核基因表达的调控
4.阿拉伯糖操纵子 阿拉伯糖与乳糖一样,可替代葡萄糖作为碳源物质被 菌体利用。大肠杆菌中,阿拉伯糖(Ara)代谢所需酶的 三个基因分别是:核酮糖激酶基因( araB)、L-Ara异构 酶 基 因 ( araA)、L- 核 酮 糖 - 5 - 磷 酸 差 向 异 构 酶 基 因 ( araD),组成一个基因簇,有共同的启动子 PBAD。与其 它操纵子不同的是,操纵序列位于 PBAD 上游,操纵序列左 端有另一方向转录的启动子 PC,负责调节基因araC的转录, 其产物AraC蛋白有两种活性形式,Pr 对 PBAD 的表达起阻遏 作用,Pi对PBAD的表达起激活作用(图6-11)。
第六章 基因调控1:原核生物基因的表达调控 分子生物学习题
![第六章 基因调控1:原核生物基因的表达调控 分子生物学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dfd08e2a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da.png)
第六章基因调控1:原核生物基因的表达调控分子生物学习题第六章基因调控1:原核生物基因的表达调控分子生物学习题第六章基因表达调控1: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名词解释:操纵子基因表达持家基因正调控和负调控安慰诱导物衰减子(弱化子)魔斑结构基因和调节基因本底水平表达填空1操纵子的基因表达调节系统属水平的调节,乳糖操纵子模型由和1961年明确提出的。
色氨酸操纵子包含和两方面的调控。
2、能够诱导操纵子但不是代谢底物的化合物称为诱导物。
能够诱导乳糖操纵子的化合物就是其中一例。
这种化合物同蛋白质结合,并使之与分离。
乳糖操纵子的体内功能性诱导物是。
3、色氨酸就是一种调节分子,被视作。
它与一种蛋白质融合构成。
通过掌控起至促进作用。
色氨酸操纵子受到另一种系统------的调控,它牵涉至第一个结构基因被mRNA前的mRNA。
4、大肠杆菌乳糖操纵子调节基因编码的与结合,对lac结合,对lac表达实施负调控;与复合物结合于上游部分,对lac表达实施正调控。
5、操纵子中没有基因产物的是和选择题1、下面哪些真正就是乳糖操纵子的诱导物?()a.乳糖b.蜜二糖c.o-硝基苯酚-β-半乳糖苷(onpg)d.异丙基-β-半乳糖苷e.异乳糖2、色氨酸操纵子的调控促进作用就是受到两个相互单一制的系统控制的,其中一个须要前导肽的译者,下面哪一种调控这个系统?()a.色氨酸b.色氨酰-trnatrpc.色氨酰-trnad.campe.以上都不正确3、Dozul蛋白(阻抑蛋白)辨识操纵子中的()a逼舳基因b苯峁够因c辈僮莼因d蹦诤子e蓖庀宰4、乳糖、阿拉伯糖、色氨酸等小分子物质在基因表达调控中作用的共同特点是a庇肫舳子结合b庇dna结合影响模板活性c庇rna聚合酶结合影响其活性d庇氲鞍字式岷疑跋旄玫鞍字式岷dnae庇氩僮莼因融合5.下面那项不属于原核生物压低元的结构a:启动子b:终止子c:操纵子d:内含子6、以下有关操纵子的阐释哪个就是错误的()a操纵子是由启动基因、操纵基因与其所控制的一组功能上相关的结构基因组成的基因表达调控单位b操纵子不包含调节基因c代谢底物往往是该途径的可诱导酶的诱导物,代谢终产物往往是可阻遏酶的辅阻遏物d真核细胞的酶合成也存在诱导和阻遏现象,因此也是由操纵子进行调控的7、操纵子调节系统属于哪一种水平的调节?a复制水平的调控b转录水平调控c转录后加工的调控d翻译水平的调控8、对调节基因下述哪些论述哪些是对的()a是编码阻遏蛋白的结构基因b各种操纵子的调节基因都与启动基因二者紧邻c调节基因就是操纵子的组成部分d 调节基因的抒发Seiches迁移的调控区9、以下有关Dozul蛋白的哪些就是对的()aDozul蛋白就是调节基因表的的产物b可诱导操纵子的阻遏蛋白具有直接与操纵子基因结合的活性,与诱导物相互作用后丧失活性c可以Dozul操纵子的Dozul蛋白没轻易与操纵子基因融合的活性,与辅阻遏物融合后才有此活性d阻遏蛋白可与rna聚合酶竞争同一结合部位10、关于启动基因的下述论点哪些是错误的()a启动基因就是rna聚合酶辨识并最县融合的一段dna序列b启动基因就是最先被rna聚合酶mRNA的dna序列c启动基因就是dna上含有a-t碱基对的部分d启动基因就是引起dna激活的特定序列11、下列有关降解物基因活化蛋白(cap)的哪些论点是正确的()acap-camp可专一地与启动基因结合,促进结构基因的转录bcap可单独与启动子相互作用,促进转录ccap-camp可以与调节基因融合,掌控Dozul蛋白的制备dcap-camp可与rna聚合酶竞争地结合于启动基因,从而阻碍结构基因的转录12、与乳糖操纵子操纵基因结合的物质是()arna聚合酶bdna聚合酶cDozul蛋白d反华密码子是非题1、葡萄糖和乳糖并存时,细菌优先利用乳糖并启动乳糖操纵子()2、小分子物质如itpg诱导乳糖操纵子抒发时起负调控促进作用与操纵基因结合阻抑结构基因的抒发()3、色氨酸操纵子中含有衰减子区,其调控作用主要受trp浓度高低影响()4、色氨酸操纵子(trpoperon)中含有衰减子序列()5、camp在laz操纵子中起正调控作用,其浓度受环境中的葡萄糖影响,与其浓度成正比()6、大肠杆菌乳糖操纵子真正的诱导物不是乳糖,而是它的异构体别乳糖()7、操纵基因又称操纵子,如同启动基因又称启动子一样()8、可诱导操纵子是负责调节糖分解代谢的,可阻遏操纵子是负责调节氨基酸代谢的()问答题:1、试述乳糖操纵子的结构及负控诱导的调控机理2、色氨酸操纵子的结构特点?其弱化子在调控中如何起至促进作用?3、详述色氨酸操纵子中启动子调控促进作用特点。
第六章 真核生物基因表达
![第六章 真核生物基因表达](https://img.taocdn.com/s3/m/91d124e352ea551811a687b9.png)
(一)真核生物基因组DNA甲基化
1.真核生物DNA甲基化位点 真核生物DNA的mCpG是DNA甲基化的主要形式
CpG岛: 由于CpG通常成串在DNA双链对称出现,被称为~, mCpG占全部CpG的70%
76,000 ?
52,000 ?
44,000 ?
?
?
?
?
普遍 淋巴细胞 淋巴细胞 普遍 普遍
▪ 了解启动子及各个元件的特点、信息有 什么作用?
▪ 启动子有没有改造的空间呢?
▪ 双向启动子
▪ 组织特异性启动子
▪ 诱导性启动子
(二)增强子
增强子(enhancer):又称为远上游序列,位于转录起始位点
人类基因组中免疫球蛋白基因主要片段的数量比较
V、C和J基因片段在胚胎细胞中相隔较远。编码产生免疫球蛋白的细胞,发育 分化时,通过染色体内DNA重排把4个相隔较远的基因片段连接在一起,产生 具有表达活性的免疫球蛋白基因。
▪ 酿酒酵母接合型:
▪酵母细胞通 过交换型转 换过程改变 自己的性别。 MATa或 MATα基因 座位两侧分 别存在两个 MAT样基因 HMLα和 HMRa沉默 交配型盒。
(3)DNA去甲基化位点的特点
① DNA去甲基化位点范围和DNA酶I优先敏感区域十分 吻合
②只有一小部分CG二核苷酸对的去甲基化与基因激活有关, 它们位于对基因表达关系十分密切的序列中
▪ (4) DNA甲基化/去甲基化对基因活性调控的相对性 ① DNA甲基化程度因物种而异
DNA甲基化随进化程度的提高而增强
的上游,它们不是启动子的一部分,但能增强或促进转录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RP)可以部分调控细菌对糖的代谢。在有乳糖存在,而
且葡萄糖水平低时,CAP可以激活象lac操纵子那样的操
纵子的转录。
当葡萄糖和乳糖都存在时,即使阻遏物不结合,转录
也是非常弱的。然而当葡萄糖浓度降低,而乳糖仍然存在
时,转录激烈增加。这是由于CAP是lac操纵子的一个激
活剂,并且起始了正调控转录。cAMP的作用象个调节器,
– 多细胞在个体发育的不同阶段,及处于不同内环境 下,细胞基因表达方式也存在变化。
• 空间特异性:
– 多细胞生物中,组成不同组织器官的细胞,其基因 表达方式有很大差别。
BAG-TJU
正调控与负调控
正调控(positive control): 调控因子通 过与启动子元件结合来激活基因的表达。 负调控(negative control): 阻抑物与操 纵基因结合来阻止基因的表达。
BAG-TJU
The Lac Operon:
When Glucose Is Present But Not Lactose
Hey man, I’m constitutive
Come on, let me through
Repressor
CAP
Binding
PrRomNoAter
Operator
Pol.
BAG-TJU
弱化子
• 操纵基因和结构基因中间有一段前导区, 123~150位碱基序列可调节操纵子的转录。 有色氨酸存在时,转录总是产生一个仅有 140个核苷酸的RNA分子,不转录色氨酸合 成基因。先导序列随着色氨酸浓度增高而 降低合成基因转录。这段序列称为弱化子。
BAG-TJU
前导肽
• 实验表明衰减作用需要负载tRNATrp参与, 这意味着前导序列的某些部分被翻译了。 分析前导序列发现,它包括起始密码子AUG 和终止密码子UGA;如果翻译起始于AUG, 应该产生一个含有14个氨基酸的多肽。这 个假设的多肽(还未实际观察到)被称为 前导肽。
生物个体的几乎所有细胞中持续表达的 基因。
• 组成型基因表达(constitutive gene expression)管家基因的表达方式,较
少受环境影响,在个体各生长阶段的几 乎全部组织中持续表达或变化很小。
BAG-TJU
适应型表达
指环境的变化容易使其表达水平变动的 一类基因表达。 诱导表达Induction expression 基因表达水平应环境条件变化增高的现象。这类基 因被称为可诱导的基因inducible gene; 阻遏表达 Repression expression 基因表达水平随环境条件变化降低的现象。相应 的基因称为可阻遏的基因repressible gene
BAG-它TJ与UCAP结合正向调控CAP的DNA结合活性。
cAMP生成
BAG-TJU
adenylate cyclase
ATP
cAMP
Cap的活性控制
葡萄糖与 cAMP的浓度 负相关,并 通过cAMP调 控基因的转 录。
BAG-TJU
Lac 操纵子的正调控
BAG-TJU
乳 糖 操 纵 子 调 控 总 图
BAG-TJU
调控基因
编码能与操纵基因特异性结合的调控蛋白 的基因。
BAG-TJU
乳糖操纵子-Lac operon
• 大肠杆菌乳糖操纵子是大肠杆菌DNA的一个 特定区段,由调节基因I,操纵基因O和结构 基因Z、Y、A组成。
BAG-TJU
乳糖操纵子-Lac operon
• 大肠杆菌乳糖操纵子是大肠杆菌DNA的一个 特定区段,由调节基因I,操纵基因O和结构 基因Z、Y、A组成。
cAMP
CAP
BAG-TJU
6.3色氨酸操纵子
• 色氨酸操纵子(tryptophan operon, trp operon)就是负责色氨酸合成的操纵子。 trp操纵子是由一个启动子和一个操纵基因 区组成,该操纵基因区控制一个编码色氨 酸生物合成需要的5种蛋白的多顺反子 mRNA的表达。
BAG-TJU
Repressor
CAP
Binding
PrRomNoAter
Operator
LacZ
Pol.
LacY
Repressor mRNA
X Repressor
Repressor
This lactose has bent me
out of shape
LacA
RNA Pol.
CAP
Repressor
BAG-TJU
BAG-TJU
• 协调表达(coordinated expression)在
一定机制控制下,功能上相关的一组 基因,无论其为何种表达方式,均需 协调一致,共同表达,这种调节称为
协调调节(coordinated regulation)
BAG-TJU
基因表达的时间性与空间性
• 时间特异性:
– 单细胞生物个体的生长过程,及在不同外环境下的 生长状态,均伴随各种基因表达的改变。
BAG-TJU
操纵子组成
• 操纵子是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的基本功 能单位,基本结构包括:结构基因、启动 子、调控序列、终止子等。
• 原核生物基因多以操纵子形式组成调控单 元,共同开启或关闭,形成多顺反子mRNA。
BAG-TJU
结构基因群
一个操纵子常含有2个以上的结构基因, 每个基因为一个开放读码框,分别有翻译 起始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首尾相连。共 用核糖体结合位点。
BAG-TJU
6.1基本概念
• 基因表达(gene expression) 是指储存遗传信息 的基因经过一系列步骤表现出其生物功能的整个 过程。对这个过程的调节就称为基因表达调控 (gene regulation或gene control)。基因表达 调控是现阶段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中心课题。
• rRNA、tRNA编码基因转录生成RNA的过程也属于基 因表达。
Repressor
LacZ
LacY
LacA
Repressor mRNA
No way Jose!
Repressor
CAP
BAG-TJU
The Lac Operon:
When Glucose And Lactose Are Present
Hey man, I’m constitutive
Great, I can transcribe!
BAG-TJU
启动子
一个操纵子至少有一个启动子,分三段: 识别区、结合区和起始区。 启动子序列差异决定了和RNA聚合酶的亲 和力,影响了启动子的启动频率,即启动 子的强弱。
BAG-TJU
操纵基因(Operator)
操纵子中能与调控蛋白特异性结合的DNA 序列。 操纵基因常与启动子部分重合或邻近,调 控蛋白的结合常影响下游基因的转录。
Some transcription occurs, but at a slow rate
The Lac Operon:
When Lactose Is Present But Not Glucose
Hey man, I’m constitutive
Bind to me Polymerase
Yipee…!
Repressor
CAP
Binding
PrRoNmAoter
Operator
CAP
Pol.
LacZ
cAMP
Repressor mRNA
X Repressor
Repressor
Repressor
This lactose has bent me
out of shape
LacY
LacARPNolA.
CAP
就可与操纵区DNA结合,关闭trp操纵子的表达。
BAG-TJU
色氨酸缺乏时
trpB
BAG-TJU
色氨酸充足时
BAG-TJU
弱化子
• 在trp mRNA 5' 端trpE基因的起始密码前有一个长 162bp的mRNA片段被称为前导区,其中123~150 位碱基序列如果缺失,trp基因表达可提高6-10倍, 而且无论是在阻遏细胞内还是在永久性突变的细 胞内都是这样。当mRNA合成起始以后,除非培 养基中完全没有色氨酸,转录总是在这个区域终 止,产生一个仅有140个核苷酸的RNA分子,终止 trp基因转录,这就是123~150区序列缺失会提高 trp基因表达的原因。因为转录终止发生在这一区 域,并且这种终止是被调节的,这个区域就被称 为弱化子。
BAG-TJU
诱导物
BAG-TJU
操纵子对诱导剂的响应
BAG-TJU
Lac 操纵子的正调控
•
通过去阻遏调控lac操纵子只是调控的一种方式,另
一调控系统也可起到lac操纵子的转录诱导作用。分解物
基因激活蛋白(catabolic gene-activator protein: CAP,
因为需要cAMP激活,所以也成为cAMP激活蛋白,即
人工基因组的设计与合成
李炳志 bzli@
2014-03
BAG-TJU
中心法则
复制
DNA
转录 逆转录
复制
RNA 翻译 蛋白质
BAG-TJU
第六章 基因表达调控(一)
李炳志 bzli@
2014-03
BAG-TJU
第六章 基因表达调控
• 基本概念 • 原核表达调控 • 真核表达调控
BAG-TJU
BAG-TJU
乳糖不存在时
BAG-TJU
乳糖存在时
BAG-TJU
诱导物
• 别乳糖是lac操纵子转录的活性诱导物,发
现一个合成的、结构上类似于别乳糖、不能 被β-半乳糖苷酶水解的异丙基硫代半乳糖苷 (isopropyl thiogalactoside:IPTG)起 着lac操纵子的一个诱导物的作用,所以 IPTG常用于诱导含有使用了lac启动子的质 粒载体的细菌中的重组蛋白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