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07年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word版)

合集下载

【苏州市中考】--2007年苏州市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试卷及答案】

【苏州市中考】--2007年苏州市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试卷及答案】

2007年苏州市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试卷化学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l至2页,第Ⅱ卷3至8页;共5大题、30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

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点名称用钢笔或圆珠笔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将考场号、座位号、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

2.答第Ⅰ卷时,用2B铅笔将第Ⅰ卷答案涂在答题卡上相对应的位置,不能答在试卷上,否则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Mg-24 S-32 Ca-35.5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07年苏州市政府对公共交通的财政支持力度不断加强,对购置低污染排放公交车辆的补贴预计达1600万元。

下列说法与改善空气质量关系最为密切的是A.抑制过快增长的私家车拥有量B.减缓城市交通拥堵的压力C.减少机动车燃油排放含氮、硫的氧化物的量D.提供市民乘公交车出行的便利2.下列物质中属于糖类的是A.蔗糖B.汽油C.油脂D.石蜡3.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是是A.氧气(O2) B.水(H2O)C.乙醇(C2H6O) D.氯化钴(CoCl2)4.某含铁盐溶液能够在高浓度的碱性环境下长期稳定存在,且具有较强的灭菌消毒功能,该盐是一种绿色、无污染的净水剂,其化学式为Na2FeO3。

则其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A.+2 B.+3 C.+4 D.+65.下列有关二氧化碳说法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可由甲烷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产生B.二氧化碳可用燃着的木条鉴定C.二氧化碳在实验室可以用块状石灰石和浓硫酸反应制备D.干冰用于制造舞台云雾是因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6.在做镁条燃烧实验时,用于夹持镁条的仪器是A.弹簧夹B.坩埚钳C.铁夹D.试管夹7.下列物质名称与其化学式相符合的是A.氢气(H) B.碳酸钠(NaCO3)C.氢氧化铁[Fe(OH)2] D.五氧化二磷(P2O5)8.是以土豆等副食品废料为原料,经多步处理而制成,是一种新型的可降解塑料。

2007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115套-114

2007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115套-114

2007年河南省高级中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试卷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10页,四个大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请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题号一二三四总分(一)(二)分数一、积累与运用(共23分)1.将下面的文字抄写在田字格中,要求正确、端正、整洁。

(2分)同享知识共建和谐2.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庇.(bì)护秀颀.(qí)拮.(jié)据轮廓.(kuò)B.跻.(jī)身狭隘.(yì)震慑.(shè)记载.(zài)C.祈.(qí)祷应和.(hé)惬.(xiá)意积淀.(diàn)D.汲.(xī)取浓郁.(yù) 殉.(xùn)职徘徊.(huí)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叹为观止咳不容缓相形见绌有条不稳B.孜孜不倦各行其事深恶痛疾变换莫测C.不屑置辩意想天开锋芒必露销声匿迹D.闲情逸致目不暇接忍俊不禁潜滋暗长4.古诗文默写。

(共7分)(1)山随平野尽,。

(李白《渡荆门送别》)(2),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3)落红不是无情物,。

(龚自珍《己亥杂诗》)(4),,可怜白发生。

(辛弃疾《破阵子》)(5)野芳发而幽香,。

,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5.请从下面两组备选人物形象中各选一个,按要求答题。

(共4分)(1)备选:A.夏洛克B.菲利普夫妇C.奥楚蔑洛夫选出自课文:《》作者:(2)备选:A.吴用B.诸葛亮C.孙悟空选出自名著:《》有关故事:6.读下面一则消息,从中提取两条主要信息。

(2分)据《河南日报》2007年5月10日报道,我省义务教育阶段农村中小学生交学杂费上学已经已成为历史。

来自省财政厅的最新统计显示,截至目前,全省财政落实资金15.9亿元,对1262万名农村中小学生全部免收学杂费,对657万名学生免费发放教科书,对70万名贫困寄宿生补助生活费,资助学生数和投入资金量均居全国首位。

2007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115套-32

2007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115套-32

2007年襄樊市中考语文试题(课改区)一、积累与运用(20分)1.下面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改正后用正楷字将整个句子抄写在方格中。

(2分)书藉是人类进步阶梯,创新是民族强胜动力。

2.在横线上写出句中加点字的读音。

(2分)他的心徜.________徉在这缥缈._______的江南丝竹中,恍若幽谷兰香,四处弥漫。

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2分)A.“一江春水向东流”这一神奇的比喻把李煜的愁绪抒发得淋漓尽致....。

B.为了满足人们健康的需要,厂家滔滔不绝....的推出了绿色食品。

C.要想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必须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D.赏读这篇美文,犹如聆听舒缓、悠扬的小夜曲,令人心旷神怡....。

4.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选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20字以内,2分)206年3月31目,襄樊市从全国160多个城市中脱颖而出,正式被国务院命名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成为湖北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城市。

“全国绿化模范城市”每5年评选一次,此次评选是第二届,全国共有13十城市入选。

5.仿照例句,在横线上将句子补写完整。

(2分)例句:老师的教导就像汩汩流淌的清泉,滋润着我干涸的心田。

补写:老师的教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默写。

(①至题每句1分,第⑥题1分,共8分)①□□□□□□□,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岳阳楼记》)②安得广厦千万间,□□□□□□□□□。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③《自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用春的感受写冬景的句子是:□□□□□□□,□□□□□□□。

④吾生也有涯,□□□□□。

我们每个人都要树立终生学习意识。

⑤生命是什么?生命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由小”(杜甫《望岳》)的雄心壮志,也是“□□□□□□□,□□□□□□□”(龚自珍《已亥杂诗》) 的无私奉献。

⑥一个人的智慧是有限的,俗话说得好,“□□□□□,□□□□□”,只要我们人人动脑.集思广益,就一定能把奥运会舟好!7.下列各项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2分)A老舍的《骆驼祥子》描绘了旧社会北京人力车夫的辛酸生活。

2007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115套-25

2007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115套-25

2007年浙江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嘉兴卷)语文试题卷亲爱的同学,时间过得真快,三年的语文学习旅程不知不觉已接近终点。

今天,让我们来盘点这次旅行的收获。

请拿起你的笔,尽情挥洒自己的才智吧!考生须知:1、全卷满分为150分(含书写5分)。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试题卷共6页,有四大题,26小题。

2、全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

答案必须用钢笔或圆珠笔做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做在试题卷上无效。

答题卷共6页。

3、请用钢笔或圆珠笔在答题卷密封区填写县(市、区)、学校、姓名和准考证号。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8分)1、根据括号内的注音在横线上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嘉兴历史(yōu)久,有着深厚的人文底蕴。

灿若星辰的文化名人、富有特色的文化遗存、亮点纷(chéng) 的文化形态,是嘉兴文化的特色和优势。

这为我们构建和(xié) 社会打造了很好的历史平台。

“建设文化大市、打造人文嘉兴”,就是希望通过文化来(zī) 养生命力,激发创造力,铸造凝聚力。

2、根据语境,把括号中的备选词语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3分)看都江堰的水,看的是强悍奔腾的水如何层层叠叠化为生命的涓涓细流。

飞奔如兽的江水,经过都江堰,立刻将仰天长啸变为,将浪涛如山变为,将凶猛如火变为(柔情万缕喃喃细吟珍珠四溢)3、下列句子有语病,请改正。

(4分)(1)缺乏长远的规划,缺乏创新精神,都会障碍企业的健康发展。

(2)嘉兴的现代化新农村建设走的是一条靠城市化带动农村、靠产业化提升农业。

4、根据提示默写。

(共4题,任选3题作答)(6分)(1)在古诗中,“月”经常被用来作为诗人寄托思念家乡、思念亲人感情的载体,如王安石的“春风有绿江南岸,”,苏轼的“但愿人长久,”。

(2)诗言志。

曹操在《观沧海》中表达了“老骥伏枥,”的心声,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表达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的心志,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表达了“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心愿。

2007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115套-8

2007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115套-8

2007年广东省汕头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卷说明:1.全卷共8页,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150分。

2.答卷前,考生必须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学校按要求填写在密封线左边的空格内。

(是否填写右上角的座位号,请按考场要求做)3.本试卷设有附加题,共10分,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但全卷最后得分不得超过150分。

4.答题可用黑色或蓝色字迹的钢笔、圆珠笔,不能用铅笔和红色字迹的笔。

一、基础(36分)1.默写,或根据课文填空(1)关关雎鸠,口口口口。

窈窕淑女,口口口口。

(《诗经·关雎》)(2分)(2)万里赴戎机,口口口口口。

朔气传金柝,口口口口口。

(《木兰诗》) (2分)(3)不以物喜,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范仲淹《岳阳楼记》)(2分)(4)丛飞把爱无私奉献给了贫困地区需要帮助的孩子,至死不渝,真是“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用李商隐诗句填空)(2分)(5)把辛弃疾《西江月》默写完整。

(4分)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2.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两项是( )( )。

(4分)A.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惩恶劝善B.十年春,齐师伐我/师出无名C.菊之爱,陶后鲜有闻/鲜为人知D.三顾臣于草庐之中/瞻前顾后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3至5题。

常听见有些家长说,他们工作是为了给孩子们留下很多钱。

真不知道他们是否意识到,这样做恰恰把这些孩子生活中的冒险精神一笔勾销了。

因为给孩子们留下的钱越多,孩子们可能就越软弱无能。

给子女最好的遗产应该是放手让他自奔前程,依靠两条腿走自己的路。

我到过旧金山最富有的家庭做家教,对那些有钱人家的孩子,我毫不羡慕,反而可怜他们。

他们的生活狭隘,使我万分jīng yà()。

同这些百万富翁的孩子们相比,我的生活过得更有jiàzhí(),我比他们要富有一千倍。

2007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115套-95

2007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115套-95

2007年河南省高级中等学校招生学业考试试卷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10页,四个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请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一、积累与运用。

(共28分)1.将下面的文字抄写在田字格中,要求正确、端正、整洁。

(3分)知识改变世界阅读丰富人生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2分)A.拱.桥/哄.骗奖券./试卷.漫.不经心/慢.条斯理B.伫.立/贮.藏堤.坝/提.拔惴.惴不安/气喘.吁吁C.狼藉./国籍.辍.学/啜.泣闻名遐.迩/目不暇.接D.取缔./谛.听祈祷./筹.集相形见绌./茁.壮成长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津津乐道家喻户晓巧夺天工鲜为人知B.专心致志世外桃园孜孜不倦谈笑风声C.拔山涉水历历在目锋芒毕露忍俊不禁D.与日具增载歌载舞叹为观止查言观色4.古诗文默写。

(共8分)(1)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__________。

(《论语》)(2)_____________________,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3)大漠孤烟直,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维《使至塞上》)(4)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天祥《过零丁洋》)(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事古难全。

(苏轼《水调歌头》)(6)苔痕上阶绿,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往来无白丁。

(刘禹锡《陋室铭》)5.填空。

(共4分)(1)(他)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弯下腰去说道,“不多了,我已经不多了。

”直起身又看了一看豆,自己摇头说:“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

”这段文字出自_____________________(作家名)的《_________________》。

2007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115套-4

2007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115套-4

姓名准考证号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成都市二 0 0 七年高中阶段教育学校统一招生考试试卷( 含成都市初三毕业会考 )语文全卷分A卷和B卷 ,A卷满分100分 ,B卷满分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A 卷分第I卷和第II卷, 第I卷为选择题, 第II卷为其他类型的题。

A 卷 (共100分)第Ⅰ卷 ( 选择题共16分 )注意事项:1. 第I卷共2页, 答第I卷前, 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

考试结束, 监考人员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2. 第I卷各题均有四个选项, 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 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 再选涂其他答案, 不能答在试卷上。

请注意机读答题卡的横竖格式。

一、基础知识。

(10分 , 每小题2分)1. 下面语句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 现在只有三个疲惫.(bèi)、羸弱的人吃力地拖着自己的脚步,迈着蹒.(pǎn)跚的步履, 穿过那茫茫无际的冰雪草原。

B.在这里,我懂得了鸟儿如何筑巢,如何繁衍,如何随着季节的变化而迁徙.(xǐ);也懂得了各种各样的动物如何觅食, 如何栖.(xī)息。

C.有时候他遇到巉岩前阻,他愤激地奔腾了起来,怒吼着,因旋着前波后浪地起伏催逼,直到冲倒了这危崖.(yá), 他才心平气和地一泻.(xiè)千里。

D.它悄.(qiǎo)然无声地躺在这断壁下,并不急于到世上去炫耀自己;它隐姓埋.(mái)名,安于这荒僻的大山之间。

2.下面语句中书写准确无误的一项是A.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 不可尽信书上所言, 亦不可寻章摘句, 而应推敲细思。

B.福楼拜时而激情满怀, 时而义奋填膺;有时热烈激动, 有时又雄辨过人。

C.在沧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D.这就是我的生命! 我可以使它渡过一个有意义的人生,也可以任它荒费, 庸碌一生。

2007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115套-107

2007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115套-107

陕西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2007 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语文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将军初中赵锋(akzhaofeng)一、积累和运用(共4小题,计16分)1、古诗文默写。

(8分)(1)必做题。

(4分)赤壁[唐]杜牧(2)选做题(任选两题....,如果多做,以①②两题为准)。

(4分)①李商隐在《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中运用比喻和双关手法写相思之情的句子是:“,。

”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孟子从内外两方面阐明国家走向灭亡的原因的句子是:“,。

”③苏轼在《记承天寺夜游》中写诗中夜色的句子是:“,,盖竹柏影也。

”④《桃花源记》中能充分展现老有所养、幼有所长的和乐情景的句子是:“,。

”2、下面语段中,第①④两句有语病,第③句有一个错别字。

请用所给的修改符号(不必全使用)直接在原文上进行修改。

(3分)(1)换用号23)删除号(4)调位号①汉字不是僵硬的符号,而是由声音、有形象、有意义。

②每个汉字都有自己的特点。

③如“山”字,中间高两边低,真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如“休”字,多像一个人背靠着枝繁叶茂的大树,歇脚乘凉,好不惬意,令人一看就心生羡暮;再看“肿”、“腰”,是不是声形并茂?④所以,只要你用心去品味它,接近它,你一定会发现祖国文字的神奇魅力。

3、文学名著阅读。

(3分)《水浒》中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请你从鲁智深、林冲、李逵三个人中选出你喜欢的一位,用一句话概括与他相关的一个故事,并简述喜欢的原因(至少两点)。

4、口语交际。

(2分)中考临近,高明想在紧张的复习之余去打篮球放松一下,妈妈着急得说:“马上要中考了,你怎么还去打球?”在这种情况下,高明怎样说才能不让妈妈生气,又能达到放松的目的?二、综合性学习(9分)5、请你参加与《于丹〈论语〉心得》有关的综合性学习系列活动。

(9)(1)[办校刊]仔细阅读链接资料的[人物介绍],联系上下句补全“卷首语”。

(2)卷首语冲破藩篱,;解读经典,诠释人性。

江苏省苏州市历年中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江苏省苏州市历年中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18年苏州市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试卷语文注意事项:1. 本试卷共19题,满分13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2.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位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准考号、姓名是否与本人的相符合;3. 答选择题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4. 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第一部分(26分)1.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答题。

(6分)中华民族有着优良的读书传统。

闲来读书是一种良好的习惯,勤学善学之风更是一脉相(chéng)▲。

孔子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苏轼的“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于谦的“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无不体现了中国人对阅读的推崇。

书籍,能描(huì)▲浩瀚天地间千恣百态的风俗和人情,能传递(màn)▲长岁月里灿烂美好的理想和智慧。

人生几十年光阴,居然能弛骋古今,经天(wěi)▲地,至少有一半要归功于阅读。

(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一脉相(chéng)▲②描(huì)▲③(màn)▲长④经天(wěi)▲地(2)文中有两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并改正。

①▲改为▲②▲改为▲2. 默写古诗文名旬,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

(10分)①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

(《诗经·蒹葭》)②▲,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③▲,长河落日圆。

(王维《▲》)④何当共剪西窗烛,▲。

(李商隐《夜雨寄北》)⑤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李煜《相见欢》)⑥▲,燕然未勒归无计。

(范仲淹《渔家傲》)。

2007年苏教版中考语文试卷

2007年苏教版中考语文试卷

2007年苏教版中考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考试形式:闭卷) 亲爱的同学,如果这份试卷是海,相信你就是海中的鱼;如果这份试卷是船,相信你就是船上的帆。

请放松你的心情,顺利地驶向那成功的彼岸!一、积累运用,语文学习的基石(共20分)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答题。

(3分)~ ~ ,一坐已有2000多年历史的海盐之城、红色之城、水绿之城,也是近年迅速崛起的汽车之城,它将在~ ~ 省新一轮沿海经济开发中bàn ( ) 演重要角色。

在黄海之滨,在东方最大的湿地之都开tuò( )创业,你会有异想不到的收获。

(1)给文中黑体字注音,并依据拼音写出汉字。

水绿角色bàn ( )演开tuò( )(2)文中画线的两处句子中,各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把正确的字工整地写在后面的方格中。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2分) ( )①把语文对话融入唱歌之中,这种的教学方法,颇受同学们欢迎。

②只有拥有一颗纯真的心,才可以烦恼的枷锁。

③最近市有关部门联合行动,迅速黑网吧,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④“2006感动中国人物”之一的华益慰,从医56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了伟大的人格。

A.新鲜摆脱取消树立B.新颖摆脱取缔塑造C.新鲜驱散取缔树立D.新颖驱散取消塑造3.下列各句中,用词准确、表意明确的一项是(2分) ( )A.全国青年电视舞蹈大赛上,少数选手在综合素质考查中表现欠佳,令人大饱眼福。

B.校际联欢会上,来自不同学校的几十名同学携手同欢,共话未来,享受天伦之乐。

C.同志之间应互相关心,以诚相待;如果只想坑害别人,必然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D.刚刚在第49届世乒赛上全部囊括5项金银牌的男女国手们胜利凯旋,回到了北京。

4.仿照下面的句式,再写一个关于语文的比喻句。

(2分)有人说,语文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微型百科全书;有人说,语文是一个折射人生的多彩世界;有人说,。

江苏苏州2007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

江苏苏州2007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

江苏苏州2007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苏州园林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

梁和柱子以及门窗阑干大多漆广漆,那是不刺眼的颜色。

墙壁白色。

有些室内墙壁下半截铺小磨方砖,淡灰色和白色对衬。

屋瓦和檐漏一律淡灰色。

这些颜色与草木的绿色配合,引起人们安静闲适的感觉。

而到花开时节,却更显得各种花明艳照眼。

11.苏州园林的建筑色彩有什么特点?这样的色彩在园内产生了什么效果? (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苏州园林色彩的运用体现了园林设计者怎样的艺术追求?请联系《苏州园林》及下面的资料说说你的看法。

(2分)链接:苏州园林的主人,大多是被贬或退隐的官吏、不得志的文人,这就决定了苏州园林是“独善其身”的私家园林.是体现了隐逸情趣的“城市山林”。

苏州园林的优点是能在布局的自由中莸得身心的自由,在物态的自然中归复人性的自然。

北方皇家园林追求浓丽绚烂的色彩美,苏州私家园林则以素朴为美,粉墙黛瓦,质朴无华.没有强烈的刺激,有的是柔和与宁静,这更利于园主们修身养性,投入自然的怀抱。

(金学智《苏州园林审美谈》)中国园林,以“雅”为主,“典雅”、“雅趣”、“雅致”、“雅淡”等等,莫不突出以“雅”。

……中国园林,有高低起伏,有藏有隐.有动观、静观,有节奏,宜细赏。

人游其间的那种悠闲情绪,是一首诗,一幅画,不是匆匆而来,匆匆而去,走马看花,到此一游;而是宜坐,宜行、宜看、宜想。

(阵从周《园林美与昆曲美》)[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1.建筑色彩的特点:①“极少使用彩绘”,②色彩淡雅,如:梁柱、木窗、阑干是不刺眼的颜色,墙壁是白色,水磨方砖是淡灰色,屋瓦和檐漏也是淡灰色。

2007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115套-53

2007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115套-53

2007年天津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试卷·语文第Ⅰ卷(基础题共1大题共22分)一、阅读(60分)一、(本大题共11小题,每题2分,共22分)下面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请将其序号涂到答题卡上。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1-5题。

①带着信念出发。

草带着信念破土出发,所以才有葱郁无垠.的沃野和生机勃勃的□□。

鹰带着信念展翅翱翔,所以才有矫.健动人的英姿和搏击长空的□□。

水带着信念一路奔来,所以才有浩瀚.汹涌的大江和一望无际的□□。

船带着信念劈波斩浪,所以才有不畏险阻的身影和驶向远方的□□。

②带着信念出发,才能坦然面对人生的变数。

信念如同一把宝剑,能激发人的豪气;__________,能照亮人的心灵。

使我们相信,没有雄鹰飞不过的高山,没有鲤鱼跳不过的龙门,生活中不会是永远的曲线,上帝为我们关闭一扇门,定会为我们打开一扇窗。

③带着信念出发,我们才不会迷失方向,才不会用顾虑与烦恼束缚自己,羁.绊前进的脚步。

人生因信念而辉煌!1. 下面文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无垠.矫.健浩瀚.羁.绊A. hénjiāohànjìB. yīnqiáohánjíC. hěnjiǎohānjīD. yínjiǎohànjī2. 下面词语填入第①段空格处最恰当的一项是()A. 伟岸景致壮美辽阔B. 辽阔壮美伟岸景致C. 景致伟岸辽阔壮美D. 壮美辽阔景致伟岸3. 与第①段中画曲线的句子意境最相近的一项是()A.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B.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C.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D.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4. 下面语句填入第②段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A. 信念如同一面镜子B. 信念如同一盏明灯C. 信念如同一面旗帜D. 信念如同一位挚友5. 选文第②段中画曲线的部分有语病,下面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我们使人们相信B. 永远使我们相信C. 信念使我们相信D. 永远使人们相信阅读《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片段,完成6-11题。

2007年苏州市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

2007年苏州市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

2007年苏州市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英语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共6大题,满分113分(不含口试12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Ⅰ卷(三大题,共68分)一、听力选择(满分24分)(请先用两分钟时间熟悉听力试题,然后再动笔答题。

)A)回答问题(共6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6分)听下面6个问题,从每小题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每个问题读两遍。

1. A. At school. B. In the evenings. C. In the library.2. A. It’s Thursday. B. The third, I think. C. I’m 22 today.3. A. About two months. B. It’s quite long. C. Almost 30 kilometres.4. A. Here you are. B. Thank you. C. I don’t know.5. A. I lost my wallet. B. I had no money. C. I paid 50 dollars.6. A. My sister is. B. The windows is clean. C. She is singing.B)对话理解(共8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8分)听下面8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每段对话读两遍。

7. When did the match start this week?A. 11:45.B. 12:15.C. 2:00.8. What did Jane buy today?A. A coat.B. A skirt.C. A pair of boots.9. How much should the man pay if he buys two shirts?A. Ten dollars.B. Twelve dollars.C. Six dollars.10. Where is the theatre?A. Next to a bank.B. Next to a supermarket.C. Next to a school.11.What is the man looking for?A. His shoes.B. His trousers.C. His sweater.12. What gift is the man going to buy for his mother’s birthday?A. A round box.B. Some flowers.C. A box of chocolates.13. What is Susan going to do this afternoon?A. She is going to watch TV at home.B. She is going to do some shopping.C. She is going to learn English.14. What is the proba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speakers?A.Teacher and student.B. Classmates.C. Mother and son.C)短文理解(共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0分)听下面的短文。

2007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115套-55

2007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115套-55

湖北省咸宁市2007年中考语文试题一、积累运用(共20分)1、读下面的句子,先改正句中的两个错别字,然后尽你书写之能,将划线的句子工整地抄写在下面的方格内。

(3分)我们不怕先天的缺限和后天的不足,怕的是道德的伦丧,心灵的沙化和精神的污染。

①改错:改为;改为②抄写:□□□□□□□□□□□□□□□□□□□2、按要求默写。

(4分)①马上相逢无纸笔,。

(岑参《逢人京使》)②,相亲相近水中鸥。

(杜甫《江村》)③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一词中最能表现梅花品格的一句是,。

④于谦的《观书》中与“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意思相近的一句是,。

3、在进行语文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金杰同学畏惧内容太难,中途产生了放弃的念头。

甲乙两位同学作为他的好朋友,分别去鼓励他。

请你按规定的语境,写出甲乙两位同学鼓励金杰同学的话语。

(3分)①甲同学幽默地说:学习好比。

②乙同学含蓄地说:学习好比。

4、夏季来临,许多学生喜欢到江、河、塘、堰中去游泳。

为了预防溺水事故的发生,确保学生的生命安全,学校准备开展一次“防溺水安全教育周”活动。

(4分)①请你为这次活动拟一条宣传标语。

(15个字以内)答:□□□□□□□□□□□□□□□②你认为在活动周中可以开展哪些形式的教育活动?请列举出三项活动。

答:。

③请你就学校如何开展安全教育的问题,向校长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答:。

5、陶渊明《饮酒(其五)》诗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句表现了诗人一种怎样的心境?(2分)答:。

6、仿照下面的示例,请你从备选事物中任选一个,从褒、贬两个角度写两个句子。

要求:所写的句子要有一定的思想意蕴,字数不必与例句相同。

(4分)示例:天平(事物)谁给的东西多,就偏向谁。

(贬义)始终追求平等,作为一生使命。

(褒义)答:(事物)(时钟、竹子、蜡烛、粉笔)①。

(贬义)②。

(褒义)二、阅读理解(共50分)(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7-12题。

(14分)读碑(节选)我说的是人民英雄纪念碑。

2007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卷69套[下学期]

2007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卷69套[下学期]

绝密★启用济宁市二00 七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题说明:1 .本试题共8 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 .答题前请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和座号填在指定的位置。

3 .书写规范、卷面整洁者加1 一5 分。

[友情提示]沉着冷静相信自我把握时间慎思精答祝你成功一、积累与运用(共10分)1 .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改正句中的错别字。

(2 分)每个人都拥有机会,但是,机会稍纵..既失,别让机会从身边溜走。

①稍纵②改为2 .按要求填空。

(4 分)①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

”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十则》,中孔子的话:“,”。

②杜甫在《望岳》中用“,”抒发自己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积极进取的豪迈情怀。

③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表现人与人之间美好感情的句子,“,”。

④写出一句古诗文中催人上进、励志奋发的名句。

(课内外皆可)3 .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整部作品看,主人公保尔·柯察金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 2 分)4 .自古以来,“孟母教子”的故事家喻户晓,传为美谈。

2007 年5 月18 日,首届中华母亲节文化月活动在孟子出生地——曲阜小雪镇凫村开幕,并就母教文化、经典教育开展了研讨交流。

传统的母爱教育再一次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

请以“母爱”开头写一句话,表达对母爱的赞美,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方法。

(2 分)母爱。

二、古诗文阅读(共20 分)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回答5 一10 题。

(一)菊花元镇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5 .第二句中“遍绕”“日斜”表现了怎样的情景?( 2 分)6 .诗人喜爱菊花的原因是什么?这首诗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 分)(二)(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2007年苏州市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试卷

2007年苏州市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试卷

2007年苏州市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试卷政治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共4大题、38小题。

开卷考试。

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8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24分)一、单项选择(以下各题都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选出正确答案。

1—16题.每小题1分:17—20题.每小题2分。

共24分)1.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周年大会于2006年10月22日在北京隆重举行。

A.50 B.60 C.70 D.802.2006年11月3日至5日,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暨第三届部长级会议在北京成功召开。

A.中美B.中欧C.中澳D.中非3.2006年12月11日,教育部透露,2007年,我国全免学杂费。

A.大中小学B.中小学C.城市中小学D.农村中小学4.2006年12月14日,宣誓就任联合国第八任秘书长。

A.潘基文B.加利C.沙祖康D.安南5.2007年1月29日,中央“一号文件”公布,指出是解决农民、农业、农村问题的一个着力点。

这是2004年以来连续第四份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

A.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B.积极发展现代农业C.促进农民增加收入D.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6.2007年2月27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举行。

中国科学院院士,“小麦育种专家”获得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

A.黄昆B.李振声C.王选D.袁隆平7.2007年3月5日至l 6日召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并表决通过了A.物权法和企业所得税法B.物权法和反洗钱法C.反分裂国家法和反洗钱法D.反分裂国家法和企业所得税法8.2007年3月19日,第六轮问题六方会谈在北京开幕。

A.人权B.经济C.朝核D.伊朗9.我国位未成年人保护法中规定,要促进未成年人学生全面发展。

为此,2007年2月苏州市教育局下发了《苏州市深化素质数育,丰富校园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三项规定的通知》。

这属于对未成年人学生实施的A.家庭保护B.学校保护C.社会保护D.司法保护10.在我国,任何人不论职位高低、功劳大小,一旦触犯法律,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2007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115套-38

2007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115套-38

太原市二00七年初中学业考试语文试卷说明:本试卷含四道大题,21个小题,共8页。

答题时间150分钟。

满分130分,其中书写4分一、语言积累和运用1.运用积累在①~⑤句的横线上填空,并仿照画线句子补全第⑥句。

南方落雨,北方落雪。

雨总是落在南方。

①“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

”②“山下兰芽短浸溪,。

”③“君问归期未有期,。

”这南方的雨啊,在兰溪,在巴山,打湿了苏轼的衣衫和李商隐的思绪。

南方落雨的时候,北方总在落着雪。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④“欲将轻骑逐,。

”⑤“欲渡黄河冰塞川,。

”这北方的雪啊,在天山,在黄河,染白了边关将士的征袍,冷却了李白济世的豪情。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听着南国的风雨,梦中又回到了北方铁骑飞驰的战场;⑥“忽如一夜春风来,。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2~4题。

(6分)大型话剧《立秋》在全国上演后,反响强烈。

这部由艺术家们ǒu心lì 血创造的作品,展示了晋商文化独特的魅力。

富甲天下的山西商人即使面临生死考验依然诚信待人,其行为感天动地。

话剧以“立秋”命名,意味深长。

立秋是自然气候由热转凉的一个节气,在这里,它暗示了晋商由兴盛转向没( )落。

“天地生人,有一人应有一人之业;人生在世,生一日当尽一日之勤。

”这贯穿全剧的祖训,剧烈地震撼着人们的心灵。

2.根据拼音写出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3分)ǒu()心lì()血没落()3.结合语境,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2分)富甲天下:4.在下面的原句上修改病句。

(1分)这贯穿全剧的祖训,剧烈地震撼着人们的心灵。

二、综合性学习(本大题含4个小题,共15分)今年是农历“猪年”,小组设计了以“猪”为专题的小报,请你参与活动,完成5~8题。

5.第一板块:猪在中国文字中。

请你通过分析字形,试着推测“家”字中蕴含的信息。

(3分)【帮帮你】①“灾”由“宀”和“火”构成。

“宀”是房子,火烧着了房子,自然是灾祸临头。

“灾”的构造,反映了远古时期火灾对人类的威胁。

2007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115套-18

2007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115套-18

南京市2007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8页,共120分,其中书写分3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案一律用钢笔或圆珠笔(蓝色或黑色)写在答卷纸上,不能写在本试卷上,标“▲”处表示此处的答案应写在答卷纸上。

一(23分)1.用课文原句填空。

(10分)(1) ▲ ,可以为师矣。

(《论语》)(2) ▲ ,再而衰,三而竭。

(《曹刿论战》)(3)先天下之忧而忧,▲ 。

(范仲淹《岳阳楼记》)(4) ▲ ,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5)枯藤老树昏鸦,▲。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6) ▲ ,夜泊秦淮近酒家。

(杜牧《泊秦淮》)(7)海日生残夜,▲ 。

(王湾《次北固山下》)(8)沉舟侧畔千帆过,▲ 。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9)填写含“花”字的诗句。

鲜花是美的,白居易春行钱塘湖,为“▲ ”的景象深深陶醉。

雪花也是美的,胡天飞雪在岑参心中化作了明媚春光,好似“▲ ”。

“语文之旅”综合性学习开始了,请你随我们到下列站点参加活动。

【字词苑】2.下面是小华写的一段读书感言,请给文稿中的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4分) 避开xuān嚣,抛开烦恼,独自享受温馨.的书香,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书犹如浩瀚无边的大海,时而风平浪静,时而波涛澎湃.。

我仿佛是大海里的一叶扁舟,欣赏着变huàn奇异的风景,感受着人生的乐趣。

温馨( ▲ ) 澎湃( ▲ )xuān ▲嚣变huàn ▲【辩论台】3.小文主持了一场“我看汉语魅力”辩论会,正方反方激烈交锋。

正方:汉语魅力无穷。

同样一组词语,按不同顺序组合,就能表示多种多样的意思。

目前,在亚洲、欧美许多国家,一股汉语学习的热潮正随着中国对外影响的扩大而日益膨胀,汉语必将成为全球的强势语言。

反方:汉语的魅力在消退。

①汉语中有些同音词、同义词混淆难辨,造成听读障碍,影响我们的学习兴趣。

②目前,许多幼儿园开了识字课,增加了幼儿的学习负担,不利于幼儿快乐成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州市07年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word版)2007年苏州市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试卷语文本试卷共25题,满分125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一部分(26分)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宇。

(4分)①雄(hún)②憧(jǐng)③理直气(zhuàng)④无边无(yín)2.下面的句子中每句都有两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

(4分)①正宫前面是一座风格独特的法兰西式大花园。

园内树木花草的栽植别俱匠心,景色优美甜静,令人心旷神怡。

②在这泉水的交响之中,我们仿佛能够听到生命在诞生、成长、繁延、死亡,新陈待谢的声部,由弱到强,渐渐展开。

错别字改正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在括号内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作家、篇名。

(10分)①待到山花烂漫时,。

(毛泽东《卜算子咏梅》)②海内存知己,。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③,,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李煜《相见欢》)④,隔江犹唱《后庭花》。

(杜牧《》)⑤枯藤老树昏鸦,……(马致远《天静沙秋思》)⑥,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⑦子曰:“,可以为师矣。

”(《论语》八则)⑧受任于败军之际,……(诸葛亮《出师表》)4.把下面的长句改成三个短句.(可适当增删字数和标点符号,但不能改变原意)(3分)《西游记》是明代文学家吴承恩在民间文学的基础上经过加工整合再创作的一部故事情节曲折人物形象生动深受读者特别是广大青少年欢迎的古典长篇章回体小说。

①②③5.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5分)苏州网狮园的引静桥是中国园林里最短最小的拱形桥,颇像苏州出产的精雕细刻的工艺品。

这座桥全长只有两米多,游人只需三四步即可跨过。

它造型优美,侧立而为柔婉的弧形,小小的,曲曲的,妩媚可爱。

桥面两侧,均有石栏,石栏两端,刻作依次递减而连接的三个半圆形,以示桥栏两端美丽而明确的终止。

桥面正中,则刻以圆花形浅浮雕纹饰,避免了平板单调。

①根据上面的文字提供的信息,用三个词语概括引静桥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从侧面看,引静桥“为柔婉的弧形,小小的,曲曲的”。

请你用一个比喻句,把这种“妩媚可爱”的形态描摹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部分(44分)阅读《陈涉世家》中的一段文字,完成6-10题。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失期,法皆斩。

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

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

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吴广以为然。

乃行卜。

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

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呜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卒皆夜惊恐。

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6.哪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4分)7.下边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哪一项相同?(2分)A.旦日,卒中往往语B.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醉翁亭记》)C.诚宜开张圣听(《出师表》)D.牺牲玉帛,弗敢加也(《曹刿论战》)[答]8.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2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陈胜、吴广为什么要鱼腹藏书、篝火孤鸣?对这种做法你是如何评价的?(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导致陈胜、吴广农民起义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最直接的原因是什么?这两者之间有什么联系?(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苏州园林》中的一段文字,完成11-12题。

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

梁和柱子以及门窗阑干大多漆广漆,那是不刺眼的颜色。

墙壁白色。

有些室内墙壁下半截铺小磨方砖,淡灰色和白色对衬。

屋瓦和檐漏一律淡灰色。

这些颜色与草木的绿色配合,引起人们安静闲适的感觉。

而到花开时节,却更显得各种花明艳照眼。

11.苏州园林的建筑色彩有什么特点?这样的色彩在园内产生了什么效果?(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苏州园林色彩的运用体现了园林设计者怎样的艺术追求?请联系《苏州园林》及下面的资料说说你的看法。

(2分)链接:苏州园林的主人,大多是被贬或退隐的官吏、不得志的文人,这就决定了苏州园林是“独善其身”的私家园林.是体现了隐逸情趣的“城市山林”。

苏州园林的优点是能在布局的自由中莸得身心的自由,在物态的自然中归复人性的自然。

北方皇家园林追求浓丽绚烂的色彩美,苏州私家园林则以素朴为美,粉墙黛瓦,质朴无华.没有强烈的刺激,有的是柔和与宁静,这更利于园主们修身养性,投入自然的怀抱。

(金学智《苏州园林审美谈》)中国园林,以“雅”为主,“典雅”、“雅趣”、“雅致”、“雅淡”等等,莫不突出以“雅”。

……中国园林,有高低起伏,有藏有隐.有动观、静观,有节奏,宜细赏。

人游其间的那种悠闲情绪,是一首诗,一幅画,不是匆匆而来,匆匆而去,走马看花,到此一游;而是宜坐,宜行、宜看、宜想。

(阵从周《园林美与昆曲美》)[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习“小说家谈小说“中茅盾对《百合花》的分析方法,赏析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的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

一天的下半天,没有一个顾客,我正合了眼坐着。

忽然间听得一个声音,“温一碗酒。

”这声音虽然极低,却很耳熟。

看时又全没有有人。

站起来向外一望,那孔乙己便在柜台下对了门槛坐着。

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见了我,又说道,“温一碗酒。

”掌柜也伸出头去,一面说.“孔乙己么?你还欠十九个钱呢!”孔乙己很颓唐的仰面答道,“这……下回还清罢。

这一回是现钱,酒要好。

”掌柜仍然同平常一样,笑着对他说,“孔乙己,你又偷了东西了!”但他这回却不十分分辩,单说了一句“不要取笑!”“取笑?要是不偷,怎么会打断腿?”孔乙己低声说道,“跌断,跌,跌……”他的眼色,很像恳求掌柜,不要再提。

此时已经聚集了几个人,便和掌柜都笑了。

我温了酒,端出去,放在门槛上。

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

不一会,他喝完酒,便又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

13.茅盾认为,《百合花》“尽量让读者通过故事发展的细节描写获得人物的印象”,中画线处就是这样的细节描写。

请你说说它对故事情节的发展起什么作用,又是怎样表现出人物的状况和品性的。

(2分)[答]14.矛盾认为,《百合花》的“作者善于用前后呼应的手法布置作品的细节描写”。

上文中有的细节描写是前后呼应的,有的是贯穿全文的,这样安排细节有什么好处?请举一个例子谈谈你的看法。

(2分)[答]15.上文中孔乙己说话极少,作者借助神志描写来表达他难以言说的心理。

请找出来,说说这样的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

(2分)[答]阅读下边的文字.完成16-18题。

2006年全国降水总体略偏少,局地干旱严重,例如北京属异常枯水年,年降水量较常年明显偏少,降水量偏少状况已持续8年,水资源紧缺日益严重,农业生产受到较大影响。

夏季,全国气温普遍较常年同期偏高,西北东部和华北及其以南地区出现不同程度高温天气,不少地区“降温用电”大幅度增加。

冬季,受浓雾和逆温影响,空气自洁能力差,部分城市大气污染严重.对人体健康造成较大影响。

赤道中东太平洋弱冷水过程于2006年5月结束,2006年8月,一次新的厄尔尼诺事件形成。

这种大洋水温的变化会引起大气温度改变.处于中高纬度的我国大部分地区就会因此出现异常的气温和降水状况。

2006年南海夏季风虽然爆发时间接近常年,但结束时间偏晚,强度偏弱。

一般来说,夏季风偏弱时,我国的雨带偏南,北方降水偏少。

2006年,北半球积雪面积总体上接近常年,其中冬、秋季积雪面积较常年同期略偏大.而春、夏季积雪面积较常年同期明显偏小。

尤其是对我国影响很大的青藏高原.其积雪面积偏小,高原的加热作用就增强,这是造成长江中下游地区,特别是川渝地区降雨少、干旱的一个重要因素。

16.气候异常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下面哪一项概括最恰当?(2分)A.气温、降水、能源、健康B.干旱、积雪、能源、污染C.水资源、农作物、能源、空气质量D.农作物、水资源、浓雾、健康保健[答]17.对造成我国去年气候异常主要原因的分析哪一项不正确?(2分)A.厄尔尼诺事件等引起的大洋水温变化使大气温度异常。

B.夏季风强度偏弱造成我国的雨带偏南,北方降水偏少。

C.冬、秋季积雪的面积明显偏大,带来了浓雾和逆温影响。

D.春、夏季青藏高原积雪面识偏小,使高原加热作用增强。

[答] 18.文中采用了举例说明的方法,请联系上下文说说有什么表达作用。

(2分)[答]阅读下边一篇文章,完成19-24题。

追思藤子京重修岳阳楼的这一年是公元一千零四十五年。

3年前,藤子京还在西北的甘肃泾州当知州。

那是个边关阻隔,动乱无常的荒凉之地。

这年9月,西夏大举攻宋,宁夏定川寨一仗,打得昏天黑地,血肉横飞。

藤子京镇守城池,手中兵卒无几.“乃集农民数千戎服乘城”,又“会范仲淹引番汉兵来援”。

之后,他动用公款犒劳边关将士,祭奠英烈,抚恤遗属。

事隔一年,便有人弹劾(弹劾,担任监察职务的官员检举官吏曲罪状)滕子京滥用公款,“其间数万贯不明”。

于是,“泾州过用公款案”闹得沸沸扬扬。

幸得欧阳修、范仲淹从中解释,方未处刑,仅贬官而已。

于是就有了“庆历四年春,藤子京谪守巴陵郡”。

藤子京是背着沉重的十字架来到巴陵岳阳的。

岳阳这地方怎么就成了贬官们的钟爱之地?上自屈原数起,涉足岳阳的各朝名家大都是仕途坎坷.累有贬迹。

无论“去国怀乡,忧谗畏讥”也好;“心旷神怡,宠辱偕忘”也好,只要贬官们踏上岳阳这块土地,总是文思泉诵,佳作叠出。

是洞庭山水抚慰了落魄的人生,还是人生的苦难打磨了岳阳的灵魂?这一拨拨朝廷的弃儿,将热泪抛洒在岳阳楼头的时候,巴陵的山捧着它,洞庭的波含着它,分明就铸成了岳阳城头一块块苦涩的砖石,从屈夫子一直垒砌到今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