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中考文言文实词归纳
中考语文文言文实词、虚词知识点汇总
中考语文文言文实词、虚词知识点汇总一、文言实词归纳:(基本篇目)1、基本字词归纳(一)文言实词:文言实词的基本词汇和现代汉语词义相同,但由于历史的发展和语言的变化,不少文言实词在词义上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甚至有的已经不用,所以掌握一定的文言实词,有助于扫除文言文阅读上的障碍。
①古音通假即通假字,文言文里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另一个字来使用的现象叫通假。
有两种情况:一是本有其字而不用,用另一个同音字代替。
如《愚公移山》中“一厝朔东,一厝雍南”中的“厝”通“措”,放置之意。
二是本无其字,有音无字,用同音字表示。
通假的方式包括同音通假(“说”通“悦”,高兴之意),双声通假(“亡”通“无”,没有之意),和迭韵通假(“徧”通“遍”之意)。
通假现象在文言中普遍存在,在复习时要进行系统的汇总,便于掌握。
②古今异义由于语言的发展变迁,不少文言词汇的词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出现了词形完全相同而古今意义有别的双音词,在现代为双音词而在古代为偏义词或短语的语言现象。
例如:《桃花源记》中“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中的“妻子”古义指妻子和儿女;今义指男子的配偶。
“绝境”古义为与外界隔绝之地;今义为没有出路的境地。
《曹刿论战》中“可以一战”中的“可以”古义是两个词,可以凭借之意,今义是一个词,表示许可或可能。
③古今词义变化词义的变化,大致有三个途径:一是词义的扩大。
例如“江”和“河”在古代专指“长江”和“黄河”,现在可以指任何的江河,词义扩大了;二是词义的缩小。
例如“臭”在古代是“气味”的意思,现在专指不好闻的气味,词义缩小了;三是词义的转移。
例如“涕”在古代指“眼泪”,而现在却指鼻涕了,词义发生了转移。
④一词多义在古汉语中,同样一个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有不同的用法,不同的读音,表达不同意义。
例如:名——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醉翁亭记》(命名)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陋室铭》(出名,著名)不能名其一处也。
《口技》(说出)⑤词类活用在古汉语的实词中,某个词属于哪类词,通常是比较固定的。
中考语文文言文重要实词(150个)和重要虚词(7个)汇总
1. 安:1、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 2、养(衣食所安)2. 卑:1、低下(非天质之卑) 2、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3. 备: 1、周全、详尽。
(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 2、具备。
(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3、准备。
(犹得备晨炊《石壕吏》)4. 被:1、影响(被于来世) 2、同“披”,穿(皆被绮绣)5. 鄙:1、边境(蜀之鄙有二僧《为学》) 2、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曹刿论战》)6. 毕:1、尽(毕力平险《愚公移山》) 2、全部(群响毕绝《口技》)7. 薄:1、迫近,接近。
(薄暮冥冥《岳阳楼记》) 2、轻视。
(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 3、厚度小。
(薄如钱唇《活板》)8.策:1、马鞭。
(执策而临之《马说》) 2、鞭打、驱使。
(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3、记录。
(策勋十二传《木兰诗》) 4、计谋。
(成语“束手无策”)9.长:cháng 1、长度。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 2、与“短”相对。
(北市买长鞭《木兰诗》)3、永远。
(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4、zhǎng,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木兰诗》) 5、zhǎng,头领。
(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10.称:1、相当、配合(称其气之小大/不能称前时之闻)2、称赞(先帝称之曰能)11. 诚:1、诚心(帝感其诚)2、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3、果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12. 惩:1、苦于(惩山北之塞《愚公移山》) 2、惩罚13. 驰:1、骑(愿驰千里足) 2、驱车(追赶)(公将驰之)14. 出:1、发、起(方其出海门) 2、在边疆打仗(出则方叔、召虎) 3、来到(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 4、产生(计将安出)15. 辞:1、推辞(蒙辞以军中多务) 2、语言(未尝稍降辞色)16. 次:1、编次。
(吴广皆次当行《陈涉世家》) 2、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17. 箪:1、用箪装着(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2、古代装饭的圆形竹筐(一箪食,一豆羹)18. 当:1、承当,承受。
完整版)中考文言文重点实词与虚词归纳
完整版)中考文言文重点实词与虚词归纳中考文言文实词与虚词归纳一、初中常见文言实词集录1.___:(1) 形容词,指安定、安逸。
例如: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
(2) 形容词,指安稳、稳定。
例如:风雨不动安如山。
(3) 疑问代词,表示“怎么”。
例如:安得广厦千万间。
(4) 动词,指养育。
例如:衣食所安,不敢专横,必须分给人。
2.把:动词,指拿、持。
例如:把酒话桑麻。
3.比:(1) 动词,指挨着、对着。
例如:天涯若比邻。
(2)动词,指比作。
例如:每自比于___、___。
(3) 动词,指相比。
例如:___比于___。
4.兵:(1) 名词,指士兵、军队。
例如:可汗大点兵。
(2)名词,指兵器、武器。
例如:兵革非不坚利也。
5.池:(1) 名词,指古代护城河。
例如: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
(2) 名词,指水池。
例如:《墨池记》。
6.出:(1) 动词,指出现、露出。
例如: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2) 动词,指出去、出来。
例如:不再出现。
(3) 动词,指拿出。
例如:皆出酒食。
(4) 动词,指产生。
例如:江山代有才人出。
7.处:(1) 名词,指地方。
例如:几处早莺争暖树。
(2) 名词,指时候、时间。
例如:乡书何处达?(3) 动词,指处于。
例如:处江湖之远。
8.次:(1) 名词,指层次。
例如:不可计其层次矣。
(2) 动词,指编排。
例如:___、___皆次当行。
(3) 动词,指驻扎、停留。
例如:又间令___之次所旁丛祠中。
9.从:(1) 动词,指跟从、跟随。
例如:择其善者而从之。
(2) 动词,指依从。
例如:乃诈自称公子扶苏、___,从民欲也。
(3) 形容词,指从前的、以前的。
例如:来自楚国的游客。
(4)形容词,指从容。
10.道:(1) 动词,指说。
例如:不足为外人道也。
(2) 名词,指道路。
例如:古道西风瘦马。
(3) 名词,指道德。
例如:伐无道,诛暴秦。
(4) 名词,指规则、正确的方法。
例如:以谘诹善道。
(5) 名词,指学问。
最新中考初中文言文实词及虚词意义知识点归纳+文言文练习题
中考初中文言文实词及虚词意义知识点归纳一、文言实词归纳:(基本篇目)1、基本字词归纳(一)文言实词:文言实词的基本词汇和现代汉语词义相同,但由于历史的发展和语言的变化,不少文言实词在词义上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甚至有的已经不用,所以掌握一定的文言实词,有助于扫除文言文阅读上的障碍。
①古音通假即通假字,文言文里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另一个字来使用的现象叫通假。
有两种情况:一是本有其字而不用,用另一个同音字代替。
如《愚公移山》中“一厝朔东,一厝雍南”中的“厝”通“措”,放置之意。
二是本无其字,有音无字,用同音字表示。
通假的方式包括同音通假(“说”通“悦”,高兴之意),双声通假(“亡”通“无”,没有之意),和迭韵通假(“徧”通“遍”之意)。
通假现象在文言中普遍存在,在复习时要进行系统的汇总,便于掌握。
②古今异义由于语言的发展变迁,不少文言词汇的词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出现了词形完全相同而古今意义有别的双音词,在现代为双音词而在古代为偏义词或短语的语言现象。
例如:《桃花源记》中“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中的“妻子”古义指妻子和儿女;今义指男子的配偶。
“绝境”古义为与外界隔绝之地;今义为没有出路的境地。
《曹刿论战》中“可以一战”中的“可以”古义是两个词,可以凭借之意,今义是一个词,表示许可或可能。
③古今词义变化词义的变化,大致有三个途径:一是词义的扩大。
例如“江”和“河”在古代专指“长江”和“黄河”,现在可以指任何的江河,词义扩大了;二是词义的缩小。
例如“臭”在古代是“气味”的意思,现在专指不好闻的气味,词义缩小了;三是词义的转移。
例如“涕”在古代指“眼泪”,而现在却指鼻涕了,词义发生了转移。
④一词多义在古汉语中,同样一个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有不同的用法,不同的读音,表达不同意义。
例如:名——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醉翁亭记》(命名)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陋室铭》(出名,著名)不能名其一处也。
《口技》(说出)⑤词类活用在古汉语的实词中,某个词属于哪类词,通常是比较固定的。
中考语文文言文重要实词(150个)和重要虚词汇总
初中文言文150个重要实词(一次多义)汇总1. 安:1、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 2、养(衣食所安)2. 卑:1、低下(非天质之卑) 2、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3. 备: 1、周全、详尽。
(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 2、具备。
(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 3、准备。
(犹得备晨炊《石壕吏》)4. 被:1、影响(被于来世) 2、同“披”,穿(皆被绮绣)5. 鄙:1、边境(蜀之鄙有二僧《为学》) 2、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曹刿论战》) 3、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6. 毕:1、尽(毕力平险《愚公移山》) 2、全部(群响毕绝《口技》)7. 薄:1、迫近,接近。
(薄暮冥冥《岳阳楼记》) 2、轻视。
(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 3、厚度小。
(薄如钱唇《活板》)8.策:1、马鞭。
(执策而临之《马说》) 2、鞭打、驱使。
(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3、记录。
(策勋十二传《木兰诗》) 4、计谋。
(成语“束手无策”)9.长:cháng 1、长度。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 2、与“短”相对。
(北市买长鞭《木兰诗》) 3、长久,健康。
(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 4、永远。
(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5、zhǎng,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木兰诗》) 6、zhǎng,头领。
(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10.称:1、相当、配合(称其气之小大/不能称前时之闻)2、称赞(先帝称之曰能)11. 诚:1、诚心(帝感其诚)2、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3、果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12. 惩:1、苦于(惩山北之塞《愚公移山》) 2、惩罚13. 驰:1、骑(愿驰千里足) 2、驱车(追赶)(公将驰之)14. 出:1、发、起(方其出海门) 2、在边疆打仗(出则方叔、召虎) 3、来到(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 4、产生(计将安出)15. 辞:1、推辞(蒙辞以军中多务) 2、语言(未尝稍降辞色)16. 次:1、编次。
实词虚词意义知识点归纳中考语文文言文
实词虚词意义知识点归纳中考语文文言文实词虚词意义知识点归纳中考语文文言文一、文言实词归纳:(基本篇目)二、通假字归纳:(1)固以怪之矣。
("以"通"已":已经。
)——《陈涉世家》(2)苟富贵,无相忘。
("无"通"毋":不要。
)——《陈涉世家》(3)为天下唱。
("唱"通"倡":倡导,发起)——《陈涉世家》(4)将军身被坚执锐。
("被"通"披":穿着)——《陈涉世家》(5)对镜帖花黄。
("帖"通"贴":粘上)——《木兰诗》(6)出门看火伴。
(“火”通“伙”:伙伴)——《木兰诗》(7)卧右膝,诎右臂支船。
("诎"通"屈":弯曲). ——《核舟记》(8)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有”通“又”:还有)——《核舟记》(9)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简”通“拣”:挑选)——《核舟记》(10)虞山王毅叔远甫。
(“甫”通“父”:男子美称)(11)左手倚一衡木。
(“衡”通“横”:横放)——《核舟记》(12)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厝"通"措":置放)——《愚公移山》(13)指通豫南。
(“指”通“直”:一直)——《愚公移山》(14)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反”通“返”:往返)——《愚公移山》(15)甚矣,汝之不惠!("惠"通"慧":聪明)——《愚公移山》(16)汤熨之之所及也。
(“汤”通“烫”:用热水焐)——《扁鹊见蔡桓公》(17)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还"通"旋":回转、掉转)——《扁鹊见蔡桓公》(18)火齐之所及也。
("齐"通"剂":药剂,汤药)——《扁鹊见蔡桓公》(19)必能裨补阙漏。
新课标中考语文文言文重要实词(150个)和重要虚词(7个)汇总
新课标中考语文文言文重要实词(150个)和重要虚词(7个)汇总初中文言文150个重要实词(一词多义)汇总1. 安:1、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 2、养(衣食所安)2. 卑:1、低下(非天质之卑) 2、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3. 备: 1、周全、详尽。
(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 2、具备。
(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3、准备。
(犹得备晨炊《石壕吏》)4. 被:1、影响(被于来世) 2、同“披”,穿(皆被绮绣)5. 鄙:1、边境(蜀之鄙有二僧《为学》) 2、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曹刿论战》) 3、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6. 毕:1、尽(毕力平险《愚公移山》) 2、全部(群响毕绝《口技》)7. 薄:1、迫近,接近。
(薄暮冥冥《岳阳楼记》) 2、轻视。
(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 3、厚度小。
(薄如钱唇《活板》)8.策:1、马鞭。
(执策而临之《马说》) 2、鞭打、驱使。
(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3、记录。
(策勋十二传《木兰诗》) 4、计谋。
(成语“束手无策”)9.长:cháng 1、长度。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 2、与“短”相对。
(北市买长鞭《木兰诗》) 3、长久,健康。
(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 4、永远。
(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5、zh ǎng,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木兰诗》) 6、zhǎng,头领。
(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10.称:1、相当、配合(称其气之小大/不能称前时之闻)2、称赞(先帝称之曰能)11. 诚:1、诚心(帝感其诚)2、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3、果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12. 惩:1、苦于(惩山北之塞《愚公移山》) 2、惩罚13. 驰:1、骑(愿驰千里足) 2、驱车(追赶)(公将驰之)14. 出:1、发、起(方其出海门) 2、在边疆打仗(出则方叔、召虎) 3、来到(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 4、产生(计将安出)15. 辞:1、推辞(蒙辞以军中多务) 2、语言(未尝稍降辞色)16. 次:1、编次。
中考语文文言文重要实词(150个)和重要虚词(7个)汇总
32. 否:1、同“不”没有(尊君在否) 2、恶、坏(陟罚臧否)33. 夫:1、那(予观夫巴陵胜状) 2、fú,句首发语词(夫环而攻之/且夫人之学) 3、丈夫(夫齁声起/罗敷自有夫) 4、成年男子的通称,人(荷担者三夫)34.扶:1、沿,顺着(便扶向路《桃花源记》) 2、搀扶(出郭向扶将《木兰词》)35. 拂1、违背、阻碍(行拂乱其所为) 2、同“弼”,辅佐(入则无法家拂士)3、轻轻擦过(以手拂之)36. 福:1、赐福、保佑(神弗福也) 2、好事、有福之事(此何遽不为福乎)37. 富:1、富丽(与仓廪府库城池苑囿之富且大)2、富有、充足,有许多(家富良马)38. 更:1、重新(即更刮目相待) 2、进而(醉则更相枕以卧) 3、互相(更相庆) 4、再、又(更上一层楼) 5、更加(举杯销愁愁更愁)39. 苟:1、如果(苟富贵/苟慕义强仁) 2、苟且(故不为苟得/苟全性命于乱世) 3、且、或许,表希望(苟无饥渴)40. 固:1、本来(固众人《伤仲永》) 2、顽固、固执(汝心之固《愚公移山》)3、一定、必定(而戍死者固十六七)4、巩固(固国不以山溪之险)5、安守,固守(君子固穷……)41. 故:1、旧的,原来的(温故而知新/两狼之并驱如故) 2、特意(桓侯谷使人问之/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3、原因,缘故(公问其故) 4、所以,因此(故余虽愚)42. 顾:1、回头看(顾野有麦场《狼》元方入门而不顾《世说新语》) 2、难道(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 3、看望,拜访(三顾臣于草庐之中)43. 观:1、看(予观夫巴陵胜状) 2、景色,景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44. 冠:1、居第一位(以才略居第一位)2、帽子(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3、男子成人礼(既加冠)45. 光:1、发扬光大(以光先帝遗德) 2、光线(仿佛若有光)46. 归:1、归依(微斯人,吾谁与归) 2、回家(太守归而游人从)47. 过:1、经过(过秦汉之故都《上枢密韩太尉书》) 2、到(及鲁肃过寻阳《孙权劝学》) 3、犯过失(人恒过) 4、超过,胜过(况才之过于余者乎)48. 好:1、美(秦氏有好女/好鸟相鸣) 2、喜欢(好为梁父吟/好读书,不求甚解) 3、以便、能够(好收吾骨瘴江边)49. 号:háo 1、大叫,呼啸。
中考文言文180个文言实词总汇
中考文言文180个实词1.安:1、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 2、养(衣食所安)2. 卑:1、低下(非天质之卑) 2、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3. 备: 1、周全、详尽。
(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 2、具备。
(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 3、准备。
(犹得备晨炊《石壕吏》)4. 被:1、影响(被于来世) 2、同“披”,穿(皆被绮绣)5. 鄙:1、边境(蜀之鄙有二僧《为学》) 2、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曹刿论战》)3、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6. 毕:1、尽(毕力平险《愚公移山》) 2、全部(群响毕绝《口技》)7. 薄:1、迫近,接近。
(薄暮冥冥《岳阳楼记》) 2、轻视。
(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3、厚度小。
(薄如钱唇《活板》)8.策:1、马鞭。
(执策而临之《马说》) 2、鞭打、驱使。
(策之不以其道《马说》)3、记录。
(策勋十二传《木兰诗》)4、计谋。
(成语“束手无策”)9.长:cháng 1、长度。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 2、与“短”相对。
(北市买长鞭《木兰诗》) 3、长久,健康。
(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 4、永远。
(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5、zhǎng,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木兰诗》) 6、zhǎng,头领。
(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10.称:1、相当、配合(称其气之小大/不能称前时之闻)2、称赞(先帝称之曰能)11.诚:1、诚心(帝感其诚)2、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3、果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12. 惩:1、苦于(惩山北之塞《愚公移山》) 2、惩罚13. 驰:1、骑(愿驰千里足) 2、驱车(追赶)(公将驰之)14. 出:1、发、起(方其出海门) 2、在边疆打仗(出则方叔、召虎) 3、来到(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 4、产生(计将安出)15. 辞:1、推辞(蒙辞以军中多务) 2、语言(未尝稍降辞色)16. 次:1、编次。
2023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重点实词汇总(共38个)
中考文言文重点实词一、期1.约定。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陈太丘与友期行》)2.时间,日期。
君问归期未有期。
(《夜雨寄北》)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龟虽寿》)3.期限。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陈涉世家》)失期,法皆斩。
(《陈涉世家》)4.希望,期望。
期有得耳。
(《狱中杂记》)译文:期望得到些财物罢了。
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五柳先生传》)译文:一来饮酒就要尽兴,期望一醉方休。
期望秋风回,一扫无余孽。
(《秋蝇》)译文:期望秋风回来,把余孽一扫而光。
5.一周年;一整月。
期年(jī nián,一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邹忌讽齐王纳谏》)不能期月(jī yuè,一个月)守也。
(《中庸》)译文:一个月都不能坚持。
二、去1.已经过去的。
去年天气旧亭台。
(《浣溪沙》)2.离开。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陈太丘与友期行》)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小石潭记》)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送友人》)去国怀乡。
(《岳阳楼记》)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醉翁亭记》)秋草独寻人去后。
(《长沙过贾谊宅》)蓬山此去无多路。
(《无题》)衡阳雁去无留意。
(《渔家傲·秋思》)有孙母未去。
(《石壕吏》)一狼径去。
(《狼》)旦辞爷娘去;旦辞黄河去。
(《木兰诗》)久而不去。
(《卖油翁》)昔人已乘黄鹤去;黄鹤一去不复返。
(《黄鹤楼》)成礼而去。
(《周亚夫军细柳》)停数日,辞去。
(《桃花源记》)去以六月息者也。
(《北冥有鱼》)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3.表示趋向,往……去。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浣溪沙》)公然抱茅入竹去。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我欲乘风归去。
(《水调歌头》)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渔家傲》)哪里去辨甚么真共假。
(《朝天子·咏喇叭》)4.消失,逝去。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中考文言文150个实词
明
①明亮
43
俱
①在一起
②透明
②全,都
③清楚[补]明媚
53
明
④明确,分明[补]明白地
63
请
②请让我做某事
⑤明白,懂得[补]下一个
64
穷
①穷尽
54
名
①名字
②走完
②名称
③尽头
③命名
65
求
①寻求
④名声
②要求,需求,谋求,追求
⑤著名的
③探求
55
命
①命令[补]使命、生命
66
取
①拿
②教导[补]任命、规律
②索取
与世人隔绝的地方
129
专
①独占
142
其实
它的果实
②专一
143
阡陌
田间小路
130
周
①遍及
144
亲戚
亲属
131
走
①逃跑
145
驱驰
奔走效劳
②奔向
146
问津
探访
132
足
①脚
147
无论
不要说,更不必说
②足够,充足,满足
148
牺牲
指猪、牛、羊等祭品
③值得
149
鸿儒
学问渊博的读书人
133
卒
①士兵
150
白丁
平民,此指无学问的人
序号
例词
词义
序号
例词
词义
1
比
①靠近
④应当
②相比
⑤面对
③等到
⑥当作
2
鄙
①边疆
10
道
①道路
②目光短浅
中考课外文言文实词
中考课外文言文实词篇一:初中课外文言文常见实词解释整理归纳初中课外文言文常见实词及意思归纳1、盈:充满。
2、讫:完。
3、及:等到。
4、恃:依靠、凭借。
5、辄:于是、就。
6、去:离开、距离。
7、患:忧虑、祸患、灾难。
8、遂:于是、就。
9、益:好处、增长。
10、毕:完。
11、市:买。
12、拽:拖、拉。
13、迄:到。
14、憩:短时间休息。
15、颀:高、修长。
16、至:到。
17、谙:通晓、明白。
18、曝:晒。
19、股:大腿。
20、寐:睡觉。
21、袂:袖子。
22、顾:回头看;照顾。
23、闻:听说。
24、期:约定、约会。
25、伐:征讨、攻打。
26、延:邀请。
27、贻:赠给、留给。
28、霁:放晴。
29、暨:与、及、和。
30、志:立志;做标记。
31、利:锋利。
32、遗:赠给、送给。
33、逐:追赶。
34、援:执持、拿。
35、戒:告诫。
36、噬:咬、吞。
37、题:写、题写。
38、竭:完、尽。
39、计:考虑、谋划。
40、彰:表明、显扬。
41、足:值得。
42、服:穿戴。
43、间:有时、偶然;参与。
44、临:面对。
45、鲜:少。
46、佁然:呆呆的样子。
47、师:学习;军队。
48、被:通“披”,穿。
49、意:情趣。
50、见:通“现”显现。
51、谪:古时官吏降职或远调。
52、景:日光。
53、濯:洗。
54、绝:断绝、消失。
55、强:竭力、尽力。
56、卒:终于、最终;死;通“猝”突然。
57、辍:停止。
58、要:通“邀”邀请。
59、俨然:整齐。
60、素:向来、平时;白色。
61、致:给。
62、光:发扬光大。
63、咨:询问。
64、然:是、对。
65、蹴:用脚踢。
66、乡:通“向” 从前。
67、御:抵御。
68、湍:急流。
69、笃:忠实;病沉重。
70、鼓:击鼓;演奏。
71、悉:全、都。
72、俱:全、都。
73、已:停止。
74、愠:怨恨。
75、居:停留。
76、走:跑。
77、疾:病。
78、诳:欺骗。
79、缀:跟。
80、津:渡口。
81、名:说出。
82、布衣:平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中考文言文常见文言实词归纳1.书( shū)(1)书.本。
余幼好书.。
(《黄生借书说》)(2)书信。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石壕吏》)(3)公文。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木兰诗》)(4)文字,字条。
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
(《陈涉世家》)(5)书写,题写。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陈涉世家》)2.中(zhōng)(1)半,一半。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出师表》)(2)中间,里面。
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狼》)(3)射中,投中(读zhòng)。
射者中.,弈者胜。
(《醉翁亭记》)(4)考中,录取(读zhòng)。
你自己只觉得中.了一个相公,就“癞哈蟆想吃天鹅肉”来!(《范进中举》)3.去(qù)(1)除去。
去.死肌,杀三虫。
(《捕蛇者说》)(2)离开。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岳阳楼记》)(3)过去的。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短歌行》)(4)距离。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两小儿辩日》)(5)去世,死亡。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示儿》)(6)表示行为的方向。
到……去,问……去。
公然抱茅入竹去.。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4.次(cì)(1)驻扎。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陈涉世家》)(2)表示次数。
既如此说,且饶你这一次.。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3)按次序。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陈涉世家》)5.亡(wáng)(1)死亡。
今刘表新亡.,二子不协,军中诸将,各有彼此。
(《赤壁之战》)(2)灭亡。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出师表》)(3)失去,丢失。
暮而果大亡.其财。
(《智子疑邻》)(4)走失。
马无故亡.而入胡。
(《塞翁失马》)(5)逃亡,逃跑。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陈涉世家》)(6)同“无”(读wú)河曲智叟亡.以应。
(《愚公移山》)6.比( bǐ)(1)比较。
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
(《捕蛇者说》)(2)比拟。
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隆中对》)(3)挨着,紧靠。
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核舟记》)(4)近。
古代以五家为比,五比为邻。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5)等到。
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
(《陈涉世家》)7.及(jí)(1)趁。
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
(《子鱼论战》)(2)等到。
及.鲁肃过寻阳。
(《孙权劝学》)(3)到,达到。
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
(《扁鹊见蔡桓公》)8.少( shǎo)(1)稍微。
宾客意少.舒。
稍稍正坐。
(《口技》)(2)不足,缺少。
山多石,少.土。
(《登泰山记》)(3)数量小,不多,少量。
同“小”。
太守与宾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
(《醉翁亭记》)(4)排行在后的(读shào)。
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
(《陈涉世家》)(5)年轻(读shào)。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
(《陈涉世家》)(6)不久,一会儿。
少.时,一狼径去。
(《狼》)9.负( fù)(1)背,以背载物。
①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愚公移山》)②至于负.者歌于途。
(《醉翁亭记》)(2)依傍,依仗。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
(《与朱元思书》)10.会(huì)(1)聚会,会集。
①号令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陈涉世家》)②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岳阳楼记》)(2)恰逢。
①会.天大雨,道不通。
(《陈涉世家》)②会.宾客大宴。
(《口技》)(3)心得体会。
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五柳先生传》)(4)民间某种互助的集会。
因是乡试年,做了几个文会.。
(《范进中举》)(5)古郡名。
指今浙江大部和江苏南部(读kuài)。
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
(《隆中对》)11.名( míng)(1)名字。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木兰诗》)(2)著名。
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
(《马说》)(3)说出,说明。
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口技》)(4)名声,名誉。
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
(《隆中对》)(5)命名。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醉翁亭记》)(6)题目。
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伤仲永》)12.坐(zuò)(1)犯法,犯罪。
王曰:“何坐.?”曰:“坐盗。
”(《晏子故事两篇》)(2)因为,由于。
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陌上桑》)(3)同“座”。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足而置之其坐.,(《郑人买履》)(4)指在座的人。
少倾,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口技》)(5)空,徒然。
坐.糜廪粟而不知耻。
(《卖柑者言》)13.间(jiān)(1)中间,当中。
其间.千二百里。
(《三峡》)(2)期间。
奉命于危难之间.。
(《出师表》)(3)一会儿(间读jiàn)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
(《扁鹊见蔡桓公》)(4)房屋的间数。
安得广厦千万间.。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5)参与(间读jiàn)。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6)隔开(间读jiàn)。
遂与外人间.隔。
(《桃花源记》)(7)夹杂(间读jiàn)。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口技》)(8)悄悄地(间读jiàn)。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陈涉世家》)14.易( yì)(1)容易。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学》)(2)更换,交换。
①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愚公移山》)②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唐雎不辱使命》)15.信( xìn)(1)信实,诚实。
①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曹刿论战》)②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论语》)(2)确实,的确。
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隆中对》)(3)相信。
宁信度,无自信.也。
(《郑人买履》)16.是(shì)(1)正确,认为正确。
是.而不见可悔故也。
(《答司马谏议书》)(2)这,这个,这样。
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技》)(3)是,表示肯定判断。
①疑是.地上霜。
(《静夜思》)②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木兰诗》)17.将(jiāng)(1)将要。
①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
(《公输》)②公将.鼓之。
(《曹刿论战》)(2)扶持。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木兰诗》)(3)助词,无义。
宫使驱将.惜不得。
(《卖炭翁》)(4)将军,将领(读jiàng)项燕为楚将.,数有功。
(《陈涉世家》)(5)率领,带领(读jiàng)。
①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塞翁失马》)②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陈涉世家》)18.绝(jué)(1)断。
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醉翁亭记》)(2)隔绝。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桃花源记》)(3)尽,完,消失。
①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口技》)②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三峡》)(4)绝迹。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湖心事看雪》)(5)极点。
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口技》)(6)极其,十分。
佛印绝.类弥勒。
(《核舟记》)(7)杀尽。
虽杀臣,不能绝.也。
(《公榆》)19.故(gù)(1)原因,缘故。
①既克,公问其故.。
(《曹刿论战》)②楚王问其故.。
(《公输》)(2)本来,原先的。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狼》)(3)所以,因此。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出师表》)(4)故意,特意。
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
(《陈涉世家》)20.既(jì)(1)已经。
既.克,公问其故。
(《曹刿论战》)(2)“已经”发生的事,可用“后”译出。
①既.出,得其船。
(《桃花源记》)②既.醉而退。
(《五柳先生传》)(3)尽,终了。
自盘而之钟,自烛而之龠,转而相之,岂有既.乎!(《日喻》)21.独(dú)(1)唯独。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爱莲说》)(2)单独,独自。
独.往湖心亭看雪。
(《湖心亭看雪》)22.度(dù)(1)越过。
关山度.若飞。
(《木兰诗》)(2)计量长短的尺寸,尺码。
已得履,乃日:“吾忘持度.。
”(《郑人买履》)(3)估计,推测(读duó)。
道不通,度.已失期。
(《陈涉世家》)(4)权衡,衡量(读duó)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
(《隆中对》)23.诚(chéng)(1)诚心,真心。
帝感其诚.。
(《愚公移山》)(2)的确,实在。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出师表》)(3)果真,如果。
①郎诚.见完与恩,无所不可。
(《童区寄传》)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陈涉世家》)24.或(huò)(1)有的。
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
(《学记》)(2)间或,有时。
而或.长烟一空。
(《岳阳楼记》)(3)或许。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岳阳楼记》)(4)倘使,假如。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三峡》)25.固( gù)(1)顽固,固执。
汝女之固.,固不可彻。
(《愚公移山》)(2)原本,本来。
吾义固.不杀人。
(《公输》)(3)巩固。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26.若( ruò)(1)如同,像,好像。
①关山度若.飞。
(《木兰诗》)②仿佛若.有光。
(《桃花源记》)(2)你,你们。
①若.毒之乎?(《捕蛇者说》)②若.为佣耕。
(《陈涉世家》)(3)哪。
若个书生万户侯。
(《南园》)(4)假如。
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乐羊子妻》)(5)比得上。
①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
(《捕蛇者说》)②卿言多务,孰若.孤?(《孙权劝学》)27.病(bìng)(1)疾病。
君之病.在肌肤。
(《扁鹊见蔡桓公》)(2)困苦不堪。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捕蛇者说》)(3)生病。
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桃花源记》)(4)耻辱,羞辱。
寡人反取病.焉。
(《晏子故事两篇》)(5)疲劳。
今日病.矣,余助苗长矣。
(《孟子·揠苗助长》)(6)担忧。
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论语》)28.微(wēi)(1)细小,细微。
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
(《隆中对》)(2)稍微。
①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
(《核舟记》)②微.闻有鼠作作索索。
(《口技》)(3)没有。
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4)隐匿,引申为偷偷地,悄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