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设备的通风计算

合集下载

锅炉房正常通风量

锅炉房正常通风量

锅炉房正常通风量1. 引言锅炉房正常通风量是指锅炉房内空气流动的速率和量,是保证锅炉房内空气质量和温度的重要指标。

合理设置和维护锅炉房正常通风量可有效提高锅炉的燃烧效率、延长锅炉寿命,同时还能减少锅炉事故的发生。

2. 锅炉房正常通风量的重要性2.1 提高燃烧效率锅炉房正常通风量可以保证燃烧过程中供氧充足,防止燃烧不完全和积炭现象的发生,从而有效提高燃烧效率,降低能源消耗。

2.2 延长锅炉寿命锅炉房正常通风量可以将锅炉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烟气、灰尘和有害物质及时排出,减少其对锅炉内部和烟道的腐蚀和积垢,从而延长锅炉的使用寿命。

2.3 降低事故风险锅炉房正常通风量可以预防锅炉房内积聚的有害气体(如一氧化碳)浓度过高,减少事故的发生概率,提高工作环境的安全性。

3. 影响锅炉房正常通风量的因素3.1 锅炉房内部布置合理的锅炉房内布置可以降低空气阻力,有利于空气流通。

例如,锅炉和烟道要保持良好的通风间距,杜绝烟道弯头过多或挤压毛病。

3.2 风机性能风机是锅炉房通风的核心设备,其性能直接影响到通风效果。

风机的风量、风压和工作效率要符合锅炉房的需求,并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

3.3 外界气象条件外界气象条件也会对锅炉房正常通风量产生一定影响。

例如,大风、高温等天气情况会改变锅炉房的自然通风状况,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控制。

3.4 锅炉燃烧方式锅炉燃烧方式(如石油、天然气、煤等)和燃烧参数的选择会影响锅炉房内的烟气产生量和温度。

合理调整锅炉燃烧方式和参数可以减少烟气排放,改善锅炉房的通风状况。

4. 锅炉房正常通风量的计算方法4.1 风量计算方法根据锅炉的额定功率和烟道截面积,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锅炉房正常通风量的基本数值:通风量(m³/h)= 锅炉额定功率(kW)/ 锅炉房内空气比热(kW/m³℃)× 空气温度变化(℃)4.2 实际通风量调整在计算得出的基本通风量基础上,要考虑锅炉房内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锅炉排烟计算(含烟道、烟囱、阻力、散热量)

锅炉排烟计算(含烟道、烟囱、阻力、散热量)
0.73 a=
烟囱内排气平均密度
ρ g2=a/(273+tg) (kg/m3)
0.77 a=
理论空气量
理论排气量
标准单位排气量 烟道内单位排气量 烟囱内单位排气量 烟道内排气量 烟囱内排气量 烟道断面积 烟囱断面积 烟道直径 g,Nm3/Nm3
Df=(1.27*Af)1/2 (m)
Dc=(1.27*Ac )1/2 (m)
9.64
10.64
13.05 m= 22.38 21.19 9603 9089
0.33 Vf= 0.32 Vc= 0.65 取D= M 0.63 取D= M
备注
42 0.23
1.25MW*3锅炉 制造厂提供
150
0.23
3.5
1#楼烟道及烟囱口径计算
计算公式
燃料种类
燃料消耗量
Q=
kg/h,Nm3/h
设备出口排气温度℃ tb= ℃
烟囱入口排气温度℃
tg1=tb-l*⊿t(℃) l:烟道长m
⊿t:烟道内温度降
tg2=tg1-Hc*⊿t(℃)
烟囱出口排气温度℃
Hc:烟囱高m
⊿t:烟囱内温度降
计算
天然气
429
200
l=
m
191 ⊿t= ℃
Hc= m 157
⊿t= ℃
烟道内排气平均温度℃tf=(tb+tg1)/2 (℃)
烟囱内排气平均温度℃t(g℃=t)g1-0.6*(tg1-tg2)
ρ
室外空气密度
a=353/(273+ta)(kg/m3
) ta:室外通风温度
烟道内排气平均密度
ρ g1=a/(273+tf) (kg/m3)

锅炉风量计算

锅炉风量计算

锅炉风量的计算1、风机型号与锅炉吨位的对应是按风机的风量、风压对应的,估算的风量:1吨锅炉对应的鼓风机风量约为1250标准立方米/小时;1吨锅炉对应的风量约为2500标准立方米/小时;2、风机的系列型号相对的对应不同的锅炉型号;1—10T 锅炉目前在国内是很重要的设备,随着锅炉本身设计的改造,对风机的风量、风压要求也产生相应的变化;为此机是部推荐上海工业锅炉研究所推荐的公式估算;锅炉风量的计算的主要原则是根据锅炉所需的用煤量、锅炉的漏风系数、过剩余数,以保证煤能完全燃烧引出产生的燃气;这里要注意的是对不同地区的不同煤种,不同地区的空气含氧量的不同由于海拨高度不同所致要对其进行修正;下面的计算公式是按5000 大卡/公斤煤,1 公斤煤需要 10 立方米标准空气,1 吨蒸汽需要 100 公斤煤,漏风与过剩余数为—;一吨蒸汽一般需要2000 标准立方米空气,有如下公式: Q=3600×1+T-1× Nm 3 /h 其中T 为锅炉吨位; 锅炉的风压计算主要原则是在此风压下将锅炉所需的风量通过锅炉本体、附属设备;一般来讲锅炉本体阻力为 600—800Pa,尾部联结压力损失200—300Pa,除尘器损失1200—1800Pa;一般需要2500 —3000Pa当采用多管旋风除尘器,还要增加300—500Pa;在此需要注意的是,在高海拨地区,同一型号的锅炉需的风量要增加,由于风量增加,克服流道的阻力也要增加,所以也要增加风机的风压;此时可由原设计的风压风量求出此台锅炉的阻力系数是近似的平均值,然后保持阻力系数不变实际上阻力系数要增加,但可忽略不计按压力损失P=ζ·ρV 2 /2 的公式计算所增加的压力损失值; 在类似的其它通风设备,如加热炉、干燥炉等燃油、燃煤、燃气的系统,都可按上述原则去处理;在处理中要谨慎一些,否则所选用或设计的风机就不可能在高效区工作,或根本达不到设计要求;最好的方法就是进行实际测量; 关于除尘器的阻隔力选择,可查除尘器的手册,目前常用的旋风除尘器所提供的风量—阻力数据,与风机的流量—压力曲线一样,在不同的风量下,阻力不一样,效率也不一样,所以在选择时应加以注意; 锅炉配套风机的推荐性能表如下仅供参考通风机锅炉吨位 1 2 4 6 8 10 风机全压Pa 1300 1750 2080 2250 2300 2350 流量Nm 3 /h 1700 3180 6140 9100 12500 15000 引风机锅炉吨位 1 2 4 6 8 10 流量Nm 3 /h 3600 6550 12400 18300 24160 30000 配单管除尘器Pa 2160 2500 3000 3100 3200 3200 配多管除尘器Pa 2460 2800 3400 3500 3700 3700 管道内的风速风速与管道阻力成平方关系,选择适当的风速是很重要的,因此确定标准管道内的内的风速,并将此作为大致的指标; 在通风及空调用空气配管中,将风速低于15 米/秒的管道称为低速管道,将风速在此以上或静压超过490Pa50mmH 2 O的管道称为高速管道; 空气输送固体时,空气速度要有充分的余量,以确保固体颗粒处于悬浮状态;当然加大空气速度,则会增加运行费用,然而低速输送, 可能引起阻塞使固体颗粒不能被输送,并进而使风机进入喘振区; 每平方米地面面积的换气量米 3 /时·米 2。

一、锅炉设计辅助热力计算

一、锅炉设计辅助热力计算

一、锅炉设计辅助热力计算1.炉膛宽度及深度因采用角置直流式燃烧器,炉膛采用正方形截面。

按表8-40取炉膛截面热负荷q F =2580kW/m 2,炉膛截面F=40.2578m 2,取炉膛宽度a=6.72m ,炉膛深+b=6.72m ,布置Φ60×3的水冷壁管,管间距s=64mm ,侧面墙的管数为106根,前后墙102根。

管子悬吊炉墙,管子中心和墙距e=0。

后墙水冷壁管子在折角处有叉管,直叉管垂直向上连接联箱,可以承受后墙管子和炉墙的重量,斜叉管组成凝渣管和折焰角。

凝渣管有24×3=72根管子,折焰角上有26根管子,另4根管直接与联箱相连。

侧墙水冷壁向上延伸,在折焰角区域和凝渣管区域形成附加受热面。

2.燃烧室辐射吸热量的分配燃烧室辐射吸热量中有部分由凝渣管及高温过热器吸收。

凝渣管直接吸收燃烧室的辐射热量辐射受热面是燃烧室的出口窗,凝渣管吸收的热量与凝渣管束的角系数有关。

根据凝渣管的横向相对节距σ=4.267,从图11-10中的无炉墙反射的曲线上查得单排管的角系数x=0.32。

现凝渣管有三排,总的角系数为X nz =1-(1-x )3=1-(1-0.32)3=0.6856凝渣管辐射受热面为H nz = X nz F ch =0.6856×33.767=23.151m 3由于出口窗位于燃烧室上部,热负荷较小,需要计算沿高度的热负荷不均匀系数。

出口窗中心的高度为h ck ,从冷灰斗中心到炉顶的总高度为H 1=18.912,根据h ck H 1 =16.0318.912=0.8476 和燃烧器中心相对高度x r =0.2038,查图15-2的2线,得h r η=0.68,凝渣管吸收的辐射吸热量为f nz Q =87.1978151.337.12568.0=⨯⨯=nz f h r H q ηkW高温过热器直接吸收炉膛辐射热量为413.907616.107.12568.0)151.23767.33(=⨯⨯=-=f h r f gr q Q ηkW水冷壁的平均辐射受热面热负荷kWQ Q B Q q f gr f nz j l s 407.120183.5311)283.288668.66844(]183.5311)413.90787.1978(53.414756[19.2623.4711)]([=⨯-=⨯+-⨯=+⨯+-=3.炉膛受热的热量分配(1)锅炉总有效吸热量 kW Q gl 35.109143=(2)炉膛总传热量 kW Q B l j 68.668441475653.4=⨯=(3)凝渣管区域传热量 kW Q B nz j 427.45119.99553.4=⨯=(4)第二级过热器传热量 kW Q B gr j 35.11172297.246653.42=⨯=(5)第一级过热器传热量 kW Q B gr j 17.1275449.281553.41=⨯=(6)省煤器需要吸收热量 kWQ B sm j 1.13948)17.12754325.11172427.451168.66844(35.109143=+++-=(7)空气预热器需要吸收的热量 kWI I B B Q B lk rk k ky j ky j 78988.14954)34.263079.3320()06.05.005.1(53.4))(5.0(00''=-⨯⨯+⨯=-∆+=α (8)排烟温度校核 kWI I I B Q B Q B I I lk sm lk rk ky j kyj sm j py gr 7.188634.26304.0234.263079.332006.099.053.478988.149541.1394818.82022000''=⨯++⨯+⨯+-=∆++∆++-=ααφ177.142=py θ℃,与假定排烟温度140℃相差2.117℃,设计合格。

电站锅炉风机的选型和计算

电站锅炉风机的选型和计算
18
风机型号尺寸的选择:
1 选择风机型号尺寸时,按附录A的要求取得足够的资料,尤其要了解风机所 在系统的阻力曲线及其变化范围。所选择的风机除必须满足所有工况点的 要求外,还要避开风机的不稳定(或气流高脉动)区域。
2 离心式风机型号大小的选择应使设计工况点,即TB(Test block)点尽可 能接近调节装置最大开度时的风量–压力曲线,并且位于风机最高效率的右 侧,其效率值通常不应低于风机最高效率的90%。
39
风机的系统设计 :
¾ 5 进口管道的截面积和斜度 ¾ 风机进口管道的横截面积既不得大于风机进口面积的112.5%,也不得小于风机进口
面积的92.5%。连接管的斜度规定为:收敛15°,扩散7°。见图A.1。 ¾ 6 出口管道的截面积和斜度 ¾ 风机出口管道的横截面积既不得大于风机出口面积的107.5%,也不得小于风机出口
G’AH,g AH空预器
G’’AH,g
G’’AH
G’AH GF.D0
磨煤机 热一次风机
Gla
F.D.F 9
定义:
引风机 induced draft fan(IDF)
¾ 将锅炉燃烧产物(烟气)从锅 炉尾部吸出,
G’’AH,g
¾ 并经烟囱排入大气的风机。
EP
¾ 安装在锅炉除尘器之后,亦称 吸风机。
I.D.F
热到设计温度后,一部分作为锅炉的二次 风,直接经燃烧器送入锅炉炉膛;
¾ 另一部分进入煤粉制备系统作为干燥剂,然 后,或作为一次风输送煤粉经燃烧器送入炉 膛(乏气送粉系统),或作为三次风经燃烧 器送入炉膛(热风送粉系统)。
¾ 大型锅炉采用中速磨煤机或双进双出钢球磨 煤机正压直吹系统时,若制粉系统配有专门 从大气吸入空气的一次风机,则送风机只供 给锅炉的二次风,亦称二次风机。

锅炉设备空气动力计算

锅炉设备空气动力计算

h+(h=mc'w—用关内的饿平均流速和烟温。

h—p194.fig8mc''h,'h—进出口阻力系数。

k V ∂)lkτ∂∂℃。

/kg 。

∂—烟道中的漏风系数。

砖烟道 每∂=0.05 钢烟道 每 ∂=0.01 ∂=0.05 ∂=0.1—排烟(尾部受热面后的过量空气系数及温度℃)冷空气温度。

mc h ,w ﹤mc h 不计。

12~25 m/s 求截面不变和做mc h 场的一段,计算出烟道的局部阻力。

mc h →mc l h ⨯h ﹤0.1,在计算不多于h =mc h +jb h (出口)mc h =i 0.02~0.03jb h —h十,烟道的全压降。

seH ={1h ∑(1+μ2h ∑}×1.293yse H — 烟道修正后的总水力阻力。

1h ∑—炉膛出口→除尘器的总阻力。

2h ∑—除尘器以后的阻力。

—飞灰重量浓度㎏y H =l h +Sl H -ZS H ''l h —平衡通风时炉膛出口处的真空度(燃料、炉型、燃烧方式)h ﹦mc h +部阻力。

l ∂+ky ∂(273ky ∂—空气预热器的漏风系数,一般取0.05lk τ—冷空气温度,从锅炉房内吸取冷空气时mc h 的15w ﹤10m/s mc h mc h ﹦mc h ll ∂+ky ∂(273从锅炉房内收入冷空气时,取ky ∂空气预热器中空气漏入烟道中的漏风系数,一般取风道的阻力主要取决于局部阻力2.风道中w l ∂(273热空气温度,在热力计算中已定了。

h ﹦hh ∑se H ﹦kh b ∑101325——海拨高度高度超过h ∑﹥3000Pa 2h ,b —当地平均大气压力。

h ∑≤3000Pa 自生风力的计算:(ρ-ρ)H ﹦∑H =k Se H + k ZS H。

(整理)锅炉房通风、烟囱设计

(整理)锅炉房通风、烟囱设计

锅炉房烟风系统设计1.1、设计原则1)烟道和风道的布置应力求简短平直、附件少、气密性好。

避免出现“袋形”、“死角”及局部流速过低的管段。

2)多台锅炉共用烟囱、烟道和风道时,总烟、风道内各截面处的流速宜接近,单台锅炉配置两侧风道或两个烟道时,宜使每侧风道或每个烟道的阻力均衡。

1)烟道和热风道应考虑膨胀和热补偿措施,烟道和砖烟囱连接处应设置伸缩缝。

2)金属烟道和热风道应进行保温,钢烟囱在人员能接触到的部分也应进行隔热。

钢制烟风道中的介质温度大于50度或由于防冻需要应给予保温。

5)多台锅炉共用总烟道或总风道时,支烟道、支风道上,应装设能全开全闭、气密性好的闸板阀或调风阀。

6)在烟道和风道的适当位置应按《锅炉烟尘测试方法》(GB5468)的要求,设置永久采样孔,并安装用于测量采样的固定装置。

7)钢制冷风道可采用2-3mm厚钢板,钢制烟道和热风道可采用3-5mm厚的钢板,矩形或圆形烟风道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必要时设置加强筋。

8)布置在室外的烟道和风道,应设置防雨和防暴晒的设施。

锅炉使用含硫量高的燃料时,除有烟气脱硫措施外,烟道和烟囱内壁应采取防腐措施。

9) 对于单台锅炉出力大于等于10t/h或7MW的锅炉房,鼓风机和和燃烧机宜分开设置,鼓风机宜集中布置在隔音机房内。

10)对于微正压燃烧的燃油、燃气锅炉,锅炉机组排烟出口后的烟道、烟囱阻力,一般可由烟囱的抽力来克服,当烟囱抽力不足时,应采用下列措施:(1)由锅炉厂家提高燃烧机组和炉膛的燃烧正压;(2)在排烟系统设置引射排烟装置;(2)在排烟系统设置调频引风机;对于设置在高层建筑物内的锅炉房,应注意核算排烟系统的阻力平衡,当烟囱抽力达大时,应考虑减小烟道、烟囱断面尺寸,提高流速,增加阻力,适应平衡,可在烟道系统设置抽风控制器,调工阻力平衡。

11) 烟风道穿过墙壁、楼板或屋面时,所设预留孔的内壁与管道表面(包括加固及保温层)之间的间隙,一般为30-50mm,当管道的径向热位移较大时,应另加考虑。

锅炉房计算书

锅炉房计算书

某锅炉房计算书锅炉房300㎡,需给二期1#、2#、3#、4#楼的采暖和空调供热水,住宅部分采暖供回水温度为80℃、60℃,底商部分空调供回水温度为60℃、50℃,锅炉出水和回水温度为95℃、70℃。

一.锅炉及辅机设备选型计算1.锅炉的选型系统住宅部分热负荷为4355KW×1.1=4790.5KW,底商空调部分热负荷为900KW×1.1=990KW,总的热负荷为5780.5KW,选择5台布德鲁斯GE615-1200型锅炉,单台供热量为1200KW,锅炉外形尺寸为3116×1281×1595(长×宽×高)。

2.循环水泵的选型(1)一次循环水泵选择水泵的总流量为:G=0.86×5830/(95-70)=201t/h水泵扬程H1=1.1×(9+6)=16.5m一次循环水泵选择SPG160-20A三台,流量G=150m3/h,扬程H=17.5M,两用一备。

外形尺寸为800×520×1006,底座290×360,基础400×500×250(长×宽×高)(2)二次循环水泵选择a . 底商空调:底商空调部分热负荷为900KW,底商水泵流量为G3=1.1×0.86×900/10=85t/h,扬程为H=1.1×(H1+H2+H3+H4),H1=8m,H2=2m,H3=(157+6.9)×2×200pa=65.56Kpa 约为7m,H4=5+3=8m,则H=(8+2+7+8)×1.1=27.5m选择三台SPG50-32,两用一备,流量为60m3/h,扬程为29.3m,外形尺寸:650×520×958,底座250×300,基础400×500×250(长×宽×高)b.高区热负荷为Q1=2155KW,流量为G1=1.1×0.86×2155/20=103t/h扬程H=1.1×(H1+H2+H3+H4),其中H1=8m,H2=2mH3为锅炉房至最不利用户供回水管的压力损失,本工程中锅炉房至四号楼高区为最不利环路,锅炉房至四号楼入户口的核心筒处的管井的距离为157m,入户口到29层的距离为6.9+2.7×28=82.5m,则环路总长为240m,H3=240×200×2pa=96Kpa=9.6m,H4为最不利用户内部系统的压力损失。

生物质燃料锅炉风量计算

生物质燃料锅炉风量计算

生物质燃料锅炉风量计算
@理论空气需要量(V0)的计算
a. 对于固体燃料(由于生物质颗粒燃料原料不同热值、成分均不同,目前国家标准及科研成果尚未得出生物质颗粒的燃煤兑换当量及理论空气需要量,所以无法准确计算。




QL
@
1t
2t
3t
@
C+O2=CO2(氧化燃烧——放热反应)
H2O=H2O(物态变化——汽化)
依据物质守恒,其中生物质燃料物质摩尔量不变:
一吨生物质燃烧,按含水率10%计。

(不考虑其他成分的杂质)
产生的气态物质摩尔量为:
N CO2=900*1000/12=75000mol
N H2O=100*1000/18=5555.6mol
总计摩尔量为:80555.6mol
按照摩尔体积计22.5L/mol(国标):
燃烧生成的烟气总体积为:80555.6*22.5L/mol=1812.5m3
3
3/h (风速
参考对照《工业锅炉配套风机型号表》,发现1t燃煤锅炉风机配套风量取值为6000m3/h,由于生物质燃料颗粒热值低于燃煤,所以锅炉燃烧需消耗更多燃料及氧气,
而现行标准中均为燃煤的匹配计算,所以,本计算结果可作为生物质燃烧颗粒锅炉风量计算及风机配型的选型依据。

1t生物质燃料引风机风量:8523m3/h
参考文献:
《锅炉送、引风机的参数确定》
《生物质颗粒燃料的规格参数》
《锅炉房实用设计手册》
《工业锅炉配套风机型号》。

锅炉房通风、换气设置及空气量计算

锅炉房通风、换气设置及空气量计算

n=4台kcal/Nm 3单台锅炉额定燃料消耗量为:321Nm 3/h cm 2cm 2kcal/h 12.01m 2
kcal/h q:1kcal/h 相当的必要空气量。

cm 2 =锅炉房通风、换气设置要求
95%
15279.6120054m 3/h V=单台锅炉额定燃料消耗量×燃料低位发热值=
V:锅炉房最大消耗热量
α:风道等开口率
1.0天然气
1、设置条件:
2728500不使用风道时取Q:必要的空气量 m 3/h
m 3/kcal 0.0014注意:为保证锅炉正常燃烧,防止锅炉燃烧空气量不足,必须在锅炉房的下部设送风口,上部设排风口。

锅炉房内将设置锅炉
V=单台锅炉额定燃料消耗量×燃料低位发热值=
气体燃料:2728500A=V×a×n/α=A:通风口的必要面积 cm 2
燃料低位发热值:a:1kcal/h 相当的必要面积。

锅炉燃料:85002、进行自然通风时(设置送排风口):
0.01锅炉效率:0.0113、进行强制通风时(设置送风机):
液体、气体燃料均为
注意:强制换气时,要设置送风机,但不能设置将室内空气排出室外的排气扇。

V:锅炉房最大消耗热量
Q=V×q×n=液体燃料:
3/kcal。

锅炉通风阻力计算

锅炉通风阻力计算





式中 S——烟囱产生的抽力(Pa),自然通风时 应使S大于或等于风烟道总阻力的1.2倍。 H——烟囱高度(m); ——外界空气的密度(kg/m3); 1k —— 烟囱内烟气平均密度( kg/m3 ); y 标准状态下空气和烟气的密度(kg/m3); —— 、 t1k——外界空气温度(℃); tpj——烟囱内烟气平均温度(℃)。

对于沸腾炉,燃烧设备阻力 指布风板 pr (风帽在内)阻力和料层阻力;对煤粉炉, 燃烧设备阻力 指按二次风计算的燃烧器 pr 阻力;对燃油燃气锅炉,燃烧设备阻力 指调风器的阻力。
pr


(2)空气预热器空气侧阻力 是指管外空 pk k 气冲刷管束所产生的阻力,通常由制造厂 家提供。 (3)风道阻力 风道阻力计算与烟道阻力 p fd 计算一样,是按锅炉的额定负荷进行的。 风道阻力计算时,空气流量按下式计算
x
P Y P 1 Pg P s P k y Pc Pyd Pyc



(2)锅炉本体阻力 锅炉本体阻力是指烟气离开 pg 炉膛后冲刷受热面管速所产生的阻力,通常由锅 炉制造厂家的计算书中查得。 (3)省煤器阻力 指烟气横向或纵向冲刷管束时 产生的阻力,通常由锅炉制造厂提供。 p s (4)空气预热器烟气侧阻力 管式空气预热器 pk y 中空气在管束外面横向流动,烟气在管内流动。 因此,空气预热器的烟气侧阻力是由管内的摩擦 阻力和管子进出口的局部阻力组成。通常由制造 厂家提供。 p c (5)除尘器阻力 与除尘器型式和结构有关,可 根据制造厂提供的资料确定;

(三)烟囱的抽力
采用自然通风的锅炉房,烟、风系统的阻 力是利用烟囱产生的抽力来克服风的。

锅炉房通风、烟囱设计解析

锅炉房通风、烟囱设计解析

锅炉房通风、烟囱设计解析锅炉房烟风系统设计、设计原则1)烟道和风道的布置应力求简短平直、附件少、气密性好。

避免出现“袋形”、“死角”及局部流速过低的管段。

2)多台锅炉共用烟囱、烟道和风道时,总烟、风道内各截面处的流速宜接近,单台锅炉配置两侧风道或两个烟道时,宜使每侧风道或每个烟道的阻力均衡。

1)烟道和热风道应考虑膨胀和热补偿措施,烟道和砖烟囱连接处应设置伸缩缝。

2)金属烟道和热风道应进行保温,钢烟囱在人员能接触到的部分也应进行隔热。

钢制烟风道中的介质温度大于50度或于防冻需要应给予保温。

5)多台锅炉共用总烟道或总风道时,支烟道、支风道上,应装设能全开全闭、气密性好的闸板阀或调风阀。

6)在烟道和风道的适当位置应按《锅炉烟尘测试方法》的要求,设置永久采样孔,并安装用于测量采样的固定装置。

7)钢制冷风道可采用2-3mm厚钢板,钢制烟道和热风道可采用3-5mm厚的钢板,矩形或圆形烟风道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必要时设置加强筋。

8)布置在室外的烟道和风道,应设置防雨和防暴晒的设施。

锅炉使用含硫量高的燃料时,除有烟气脱硫措施外,烟道和烟囱内壁应采取防腐措施。

9) 对于单台锅炉出力大于等于10t/h或7MW的锅炉房,鼓风机和和燃烧机宜分开设置,鼓风机宜集中布置在隔音机房内。

10)对于微正压燃烧的燃油、燃气锅炉,锅炉机组排烟出口后的烟道、烟囱阻力,一般可烟囱的抽力来克服,当烟囱抽力不足时,应采用下列措施:锅炉厂家提高燃烧机组和炉膛的燃烧正压;在排烟系统设置引射排烟装置;在排烟系统设置调频引风机;对于设置在高层建筑物内的锅炉房,应注意核算排烟系统的阻力平衡,当烟囱抽力达大时,应考虑减小烟道、烟囱断面尺寸,提高流速,增加阻力,适应平衡,可在烟道系统设置抽风控制器,调工阻力平衡。

11) 烟风道穿过墙壁、楼板或屋面时,所设预留孔的内壁与管道表面之间的间隙,一般为30-50mm,当管道的径向热位移较大时,应另加考虑。

管道穿过层面或屋顶时应有防雨或挡水措施。

燃煤锅炉房烟道风道阻力计算

燃煤锅炉房烟道风道阻力计算

燃煤锅炉房烟道风道阻力计算2008-06-19 15:33:43| 分类:热电联盟|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1.锅炉烟气系统总阻力按下式计算:h=hL+hbt+hsm+hky+hcc+hyd+hys (8.4.5-1) 式中h 烟气系统总阻力(Pa);hL 炉膛出口处的负压(Pa)有鼓风机时,一般取hL=20~40Pa;无鼓风机时,取hL=20~30Pahbt 锅炉本体受热面阻力(Pa),由锅炉制造厂提供;hsm 省煤器阻力(Pa),由锅炉制造厂提供;hky 空气预热器阻力(Pa),由锅炉制造厂提供;hcc 除尘器阻力(Pa),根据除尘设备厂提供资料确定一般对旋风除尘器其阻力约为600~800Pa,多管除尘器阻力约为800~lO00Pa,水膜降尘器阻力约为800~1200Pa;电除尘器阻力每级约200~300Pa,一般为1~3级;布袋除尘器阻力与积灰厚度和清灰频率有关,一般设计可按500~1200Pa考虑hyd 烟道阻力(Pa),hyd包括摩擦阻力hm和局部阻力hj;hm和hj按本条第3款计算hys 烟囱阻力(Pa)2.燃煤锅炉空气系统的总阻力按下式计算:h=hfd+hky+hLP+hr (8.4.5-2)式中h 空气系统总阻力(Pa);hfd 风道阻力(Pa),包括摩擦阻力hm和局部阻力hj,见本条第3款;hky 空气预热器阻力(Pa),由锅炉制造厂提供;hLp 炉排阻力(Pa);hr 燃料层阻力(Pa)炉排与燃料层的阻力取决于炉子型式和燃料层厚度等因素,宜取制造厂给定数据为计算依据对于出力为6t/h以下的锅炉,可参考表8.4.5-1表8.4.5-1层燃炉炉排下所需空气压力炉排型式炉排下风压(Pa) 备注倾斜往复炉炉排200~500 表中较大的阻力用于燃烧细粉末多的烟煤、无烟煤、贫煤和结焦性较强的煤种快装锅炉链条炉排350~7003.烟道和风道的阻力包括摩擦阻力和局部阻力两部分组成,按下式进行计算:Δhd=Δhm+Δhj=9.8×(λL+ε)×ω2×ρ0×273(8.4.5-3)d 2 273+t=4.9×(λL+ε)×ω2×ρ0×273 d 273+t式中Δhd—烟道或风道阻力(Pa);λ—摩擦阻力系数,见表8.4.5-2;L —管道长度(m);d —管段直径(m);对非圆形管道采用当量直径dd,dd=4F/U;(F、U分别是管道截面的面积和周长);ε—局部阻力系数;ω—气体流速(m/s);ρ0—气体(空气或烟气)在标准状态下的密度,取空气的ρ0=1.293kg/Nm3,烟气ρ0=1.34kg/Nm3;t —气体(空气或烟气)温度(℃);Δhm和Δhj分别为烟道或风道的摩擦阻力和局部阻力(Pa)。

锅炉房通风、烟囱设计解析

锅炉房通风、烟囱设计解析

锅炉房烟风系统设计1.1、设计原则1)烟道和风道的布置应力求简短平直、附件少、气密性好。

避免出现“袋形”、“死角”及局部流速过低的管段。

2)多台锅炉共用烟囱、烟道和风道时,总烟、风道内各截面处的流速宜接近,单台锅炉配置两侧风道或两个烟道时,宜使每侧风道或每个烟道的阻力均衡。

1)烟道和热风道应考虑膨胀和热补偿措施,烟道和砖烟囱连接处应设置伸缩缝。

2)金属烟道和热风道应进行保温,钢烟囱在人员能接触到的部分也应进行隔热。

钢制烟风道中的介质温度大于50度或由于防冻需要应给予保温。

5)多台锅炉共用总烟道或总风道时,支烟道、支风道上,应装设能全开全闭、气密性好的闸板阀或调风阀。

6)在烟道和风道的适当位置应按《锅炉烟尘测试方法》(GB5468)的要求,设置永久采样孔,并安装用于测量采样的固定装置。

7)钢制冷风道可采用2-3mm厚钢板,钢制烟道和热风道可采用3-5mm厚的钢板,矩形或圆形烟风道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必要时设置加强筋。

8)布置在室外的烟道和风道,应设置防雨和防暴晒的设施。

锅炉使用含硫量高的燃料时,除有烟气脱硫措施外,烟道和烟囱内壁应采取防腐措施。

9) 对于单台锅炉出力大于等于10t/h或7MW的锅炉房,鼓风机和和燃烧机宜分开设置,鼓风机宜集中布置在隔音机房内。

10)对于微正压燃烧的燃油、燃气锅炉,锅炉机组排烟出口后的烟道、烟囱阻力,一般可由烟囱的抽力来克服,当烟囱抽力不足时,应采用下列措施:(1)由锅炉厂家提高燃烧机组和炉膛的燃烧正压;(2)在排烟系统设置引射排烟装置;(2)在排烟系统设置调频引风机;对于设置在高层建筑物内的锅炉房,应注意核算排烟系统的阻力平衡,当烟囱抽力达大时,应考虑减小烟道、烟囱断面尺寸,提高流速,增加阻力,适应平衡,可在烟道系统设置抽风控制器,调工阻力平衡。

11) 烟风道穿过墙壁、楼板或屋面时,所设预留孔的内壁与管道表面(包括加固及保温层)之间的间隙,一般为30-50mm,当管道的径向热位移较大时,应另加考虑。

余热锅炉紧身封闭通风计算

余热锅炉紧身封闭通风计算

计算结果如表 2 所示。
2 22 假 想压 力法 ..
针对 自然通风, 一般采用假想压力法计
算最经济的开窗面积。求解中先确定开窗位 置, 之后根据实际情况计算室外假想压力 , 通
() 1中和界面高度的确定 中和界面采用进排风 口中心界面[ 即 2, 2 ]
最高进风 口标高与最低 排风 口标 高中心位
计算。

, 6o ' 一30 t i n
Ii - , n
‘) 2 )
() 3 工作地带温度 ( ℃)
t =t o+( 3—5 )
式中:
^ 一 各个进风 口中心标高至中和界 面
的距离 , m; ^ 一 各个出风 口中心标高至中和界面
的距 离 , m;
过枚举室 内各个开窗位 置的假想压力 , 得到
对应的开窗面积, 取其中最经济的面积值 。
置, 根据要求 , 中和界面标高为 2 . 。 52 m () 2进排风 口通风面积 A m ) (2
计算中进出口的开窗面积可 以依据公式 ()7进行计算。 6 ()

/ - , / a
出 口窗 口的流通 系数 , 算 中取 计
锅 炉 房 内平 均 温度 对 应 下 的 空气
0. 7;

() 6 夏季锅炉房通风量 t(gh  ̄k/)
n6
() 1
密度 ,gm ; k/ 3

式 中:_空气比热容 ,J(g℃) c- k/k ・ 。
锅炉房室 内温度对应 下的空气密 锅炉房室外温度对应下 的空气密
流量系数
通风面积 A ( )
距离 hm) (
2 . 34 1 . 07
底层进风 中层进风

锅炉房工艺系统及辅助设备—锅炉的通风方式及风烟道阻力计算

锅炉房工艺系统及辅助设备—锅炉的通风方式及风烟道阻力计算

冷风道
烟道或风
道类别
自然
通风
流速
(m/s)
砖砌或混
凝土管道
机械
机械通
通风
风压出
吸入段
段流速
流速
(m/s)
(m/s)
自然通风
烟囱出口
机械
通风
流速
(m/s)
自然
通风
流速
(m/s)
正常
流速
(m/s)
机械通风
烟囱出口
允许
允许
正常
最小
最小
流速
流速
流速
(m/s)
(m/s)
(m/s)
6~8
8~10
6~8
3~5
6~8
2. 锅炉本体阻力 p g
• 锅炉本体阻力是指烟气离开炉膛后冲刷受热面管速所产生
的阻力,通常由锅炉制造厂家的计算书中查得。
3. 省煤器阻力 p s
• 指烟气横向或纵向冲刷管束时产生的阻力,通常由锅炉制
造厂提供。
4. 空气预热器烟气侧阻力 p k y
• 管式空气预热器中空气在管束外面横向流动,烟气在管内
缩角为20°。风机出口处渐扩管道的形状应符合图(a)
的要求。图(b)的渐扩管形状会使阻力明显增加。
风机出口的渐扩管图
• 风机出口处风烟道的转弯方向应与风机叶轮旋转方向一致
,否则气流会形成旋涡而使阻力明显变大,如图所示。
风机出口管道的转向
• 管道布置时,如果两局部阻力配件距离过近,会使阻力明
显增加,串联弯头所产生的阻力之和往往大于单个弯头阻
锅炉风烟道设

3.3.3
锅炉烟道的阻
力计算
风、烟管道是通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风、烟管道的

工业锅炉的烟风阻力计算ppt

工业锅炉的烟风阻力计算ppt

电动机功率 (kW)
风道的总自生风
空气预热器
全部热风道
三、锅炉风道的全压降
锅炉风道的全压降为:
H k
H
k lz
H
k zs
S1'
式中 S1' ——空气进口处炉膛真空度,其
值可用以下近似公式求得:
S1' S1'' 0.95Hg
S1'' ——炉膛出口处真空,一般 20Pa; H——空气进口中心与炉膛出口中心之间的距离
部烟道总阻力乘以
,其中by为烟气的
平均压力,Pa。
烟道流动总阻力:
除尘器后的阻力
炉膛出口到除尘器
飞灰重量密度
六、自生力计算
锅炉各段烟道的自生通风力(包括烟囱) 如周围空气温度为20℃, =1.2kg/m3,则烟
道的自生通风力
各段烟道总的自生风力为(包括烟囱自生风)
七、烟道的总压降
烟道的总压降
特点:锅炉漏风少,安全及卫生条件较好。 在供热锅炉中,大都采用平衡通风方式。
送风机




引风机
二、负压通风
在锅炉烟、风系统中只装设引风机。引风机 和烟囱用来克服烟风道阻力、燃料层和炉排 阻力。
特点:整个锅炉在负压下运行,漏风量增加, 会使锅炉效率降低。适用于小容量、烟风系 统阻力不太大的锅炉。
机械通风时,烟风道阻力由送、引风机克服。 因此,烟囱的作用主要不是用来产生引力,而 是使排出的烟气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
➢ 每个新建锅炉房只能设一个烟囱。烟囱高度 应根据锅炉房总容量,按表8-6规定执行。
➢ 新建锅炉烟囱周围半径200m距离内有建 筑物时,烟囱应高出最高建筑物3m以上。

锅炉房、直燃机房通风计算

锅炉房、直燃机房通风计算

通风计算
排风量 m3/h 9000 天然气用气量 Nm3/h 200 燃烧空气量 m3/h 3000 总进风量 m3/h 12000
每万大卡热值燃料消耗15m3空气估算。 燃烧空气/m3天然气用气 质根据下表选择;
房间名称 油库 油泵间 地下日用油箱间 燃气调压间 燃气计量间
锅炉房附属用房 事故通风(次 正常通风(次/h) 备注 /h) 6 / 房间高度取4m 12 / 房间高度取4m 3 / 3 12 3 12
锅炉房通风计算
楼层 首层 房间名称 燃气锅炉房 面积 m2 300 层高 m 体积 m3 1500 换气次数 6
使用说明: 1:本计算表格是参照《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2009版 P61 编制而成。 2:燃烧空气量与天然气用气量关系是摘自《远大中央空调设计手册》P42页 每万大卡热值燃料消耗15m3空气估算。 每万大卡热值燃料消耗15m3空气,天然气热值为8600kcal/m3, 故计算值取15m3燃烧空气/m3天然气用气 3、表格中 换气次数根据锅炉房布置位置及锅炉燃料性质根据下表选择; 根据锅炉容量查样本 各类机房换气次数如下: 锅炉房 正常通风 事故通风 锅炉燃料 锅炉房位置 (次/h) (次/h) 首层 燃油锅炉 ≥3 ≥6 燃气锅炉 6 12 半地下室 燃油、燃气锅炉 6 12 地下室 燃油、燃气锅炉 12 12

锅炉房通风系统设计计算

锅炉房通风系统设计计算
4 3 9 2 6 / h
d:过 量 空气 系 数 ,取 1 . 2 ; V 。 : l k g 燃 料 完 全燃 烧 所 需要 的理 论 空气 量 ; Q : 燃烧 的低 位 发热量 , 天然 气3 5 5 8 1 K J / N V 气= l 0 . 2 6 8 ×3 5 5 8 1 / 1 0 0 0 = 9 . 5 4甜 空气/ N 天 燃气 V 气= V o = l 1 . 4 5 空 气, N 天燃 气
考虑。
1 ) 燃 料 为天 然气 时 :
V 烟 气 =V 汽Q
v a 气为 单位 燃 料燃 烧 所产 生 的烟 气量 , 取2 O . 0 5 烟气 / N r 1 f 天燃气, Q 屹 为 每 台锅炉 的额 定耗 气量 , 取7 1 6 r / h , 计算得: V = 1 4 6 4 2 I / h
实 际烟气 量计 算 v 汽= V m + ( 一 1 ) v 。 对 于天 然气 取 2 , V n 按计 算 得9 . 5 4 , 则v =2 0 . 4 5 烟气 / N r 天燃 气
4 2 每 台锅 炉 产生 的烟 气量 :
设计 烟 囱 的大小 、 走 向和高 度 。 2 ) 涉及 到锅 炉房 内夏季要 保 持多 少温 度较 合适 的问题 , 而 温度 的 高低 决 定 了采 用何 种 通风方 式 及通 风量 的大 小 , 通 风量 的 大小 首先 应 从 消除余 热 来
理论 烟 气量 . V o y = 1 0 . 9 1
2 燃 油燃气 锅炉房 通风 系统设 计原 则
1 ) 燃油燃气锅炉运行时, 需娶充足的空气才能保证燃料的充分燃烧。而
各种 燃 料所需 空 气量 不 同 , 应通 过计 算确 定锅 炉 燃烧 所需 通 风量 。锅 炉 燃烧

燃油燃气锅炉房的通风系统设计

燃油燃气锅炉房的通风系统设计

燃油燃气锅炉房的通风系统设计
在通风系统设计中,应根据锅炉房的总设计量确定通风系统的风量。

一般情况下,燃
油燃气锅炉房的通风风量应根据燃烧设备功率计算,根据规范和标准提供的数据,需要至
少保证每小时10-15次换气。

根据锅炉房的空间大小和燃烧设备的类型,还需要考虑是否
需要设置紧急排烟装置,以保证在发生事故时能够及时排出有毒有害气体。

在通风系统设计中,应根据锅炉房的特点和环境条件选择合适的通风设备和系统结构。

通风系统一般包括进风系统、排风系统和循环风系统。

进风系统常采用自然通风或机械通
风方式,可选用窗户、门、通风管道等设备,以确保新鲜空气的进入。

排风系统常采用风
扇或排烟机械设备,可选用管道、排烟罩等设备,以将燃烧产生的废气、烟雾等有害物质
排出。

循环风系统可选用循环风机或回风系统,将锅炉房内的空气进行循环利用,提高能
源利用效率。

在通风系统设计中,还需要考虑通风设备的布置和安装位置。

进风口和排风口应尽量
离地面较高,以保证新鲜空气能充分混合并均匀供应给锅炉燃烧,同时有害气体能及时排出。

通风管道应尽量短且通畅,尽量减少转弯或使用弯头,以免影响气流的流动。

通风设
备的噪音和振动要得到控制,以减少对人员的影响和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在通风系统设计中,还需要根据锅炉房的使用情况和环境要求进行监测和调整。

通风
设备应配备合适的自动控制和监测装置,监测燃气浓度、温度和湿度等参数,及时调整通
风设备的运行方式和风量,以保证锅炉房的正常运行和人员的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流通截面等数据均以锅炉额定负荷下的热力计算数 据确定。 我国工业锅炉烟风道阻力计算的方法用原苏联1977版体 系。
第八章 锅炉设备的通风计算
第一节 通风的作用和方式
一、通风: 是一个连续将锅炉所需的空气送入,不 断补给锅炉以燃烧之用,不断把烟气排 走的过程。
二、机械通风方式 1. 负压通风 在烟囱前设引风机克服烟风道阻力。
p
w2
2
阻力系数根据管束结构而定。
第八章 锅炉设备的通风计算
横向冲刷光管管束,顺列:ζ=ζ0 Z2 ζ0 ——单排管子的阻力系数,与s1/d、s2/d、雷诺数Re、比值
(s1-d)/(s2-d)有关;
Z2 ——管束的纵向排数 错列: ζ=ζ0 ( Z2+1)
ζ0 ——单排管子的阻力系数;与s1/d、s2/d、雷诺数Re、 比值 (s1-d)/(s2-d)有关;
k-s --扩散系数 4-12查得;
---局部阻力系数,按突扩求得
jk
4-11查
得。
1当两侧扩散角不同时
扩散角的计算 按较大一侧计算
2天圆地方;天方地圆
第八章 锅炉设备的通风计算
表8-2 截面变化时的阻力系数
第八章 锅炉设备的通风计算
表8-2 截面变化时的阻力系数
续表
第八章 锅炉设备的通风计算
续表
第八章 锅炉设备的通风计算
图8-11
第八章 锅炉设备的通风计算
图8-12
第八章 锅炉设备的通风计算
图8-13
第八章 锅炉设备的通风计算
第八章 锅炉设备的通风计算
2. 转弯阻力 通道中所有转弯的阻力系数按下式通式:
k zy BC
k ---粗糙度影响修正; zy---转弯的原始阻力系数,取决于形状
第八章 锅炉设备的通风计算
图8-1平衡通风沿程的风压变化
第八章 锅炉设备的通风计算
第二节 通风计算的原理和基本方法
原理:伯努利方程
不可压缩流体元流能量方程
p1
12
2
gz1
p2
22
2
gz2
hsl
(1)
p整2 p1—理—得相:(对p2 截p1面) 处2 的22 绝12 对 压g(z力2 z1) hsl 0(2)
道烟道的阻力分别由送、引风机承担。 特点:a. 送风道正压,但不很大
b.炉膛及烟道负压,负压值也不很大 优点:有效地送入空气,又使炉膛及全部烟
道在合理的负压下运行;锅炉房的安 全卫生条件好;漏风量小。 这种通风方式在目前供热锅炉中最常见。
第八章 锅炉设备的通风计算
三、通风计算的目的: 克服烟风道中的阻力, 给烟、风增加能 量,选择合适的风机,
第八章 锅炉设备的通风计算
第4章 锅炉设备的通风计算
一、学习目的 1、掌握烟风道通风阻力计算的方法 2、掌握应用线算图计算后进行修正的内容 二、重点
烟风道通风阻力计算的原理和方法
第八章 锅炉设备的通风计算
送风 (给风)
一 、通风包括 排烟 (引风) 通风是锅炉的“呼吸”器官,是调整锅炉
出 的手段,是锅炉正常运行的保证。 二 通风方式: 1.自然通风:由密度差形成的自生风力克
第八章 锅炉设备的通风计算
特点:炉膛内负压高,烟风道风均为负 压,锅炉房卫生好。
2. 正压通风 在空气预热器入口处设置风机,无引风机
特点:风机经过的空气是洁净的,而炉子烟 风道为正压,无漏风,但若炉墙、烟 道不严,造成冒烟,锅炉房的卫生条 件不好。
第八章 锅炉设备的通风计算
3.平衡通风 同时设送、引风机,克服两者的弱点。送风
Pa
hhxh横mc向摩冲擦刷
h jb局部
第八章 锅炉设备的通风计算
Pa hzs
——由于介质密度变化而产生的流动压头,又叫自生 风力
hsd ——由于通道截面变化或介质温度变化所致。而截
面很变小化的归,于可局以部忽阻略力。,而实际上有温度变化导致的hsd是
介质速度变化
通道截面变化
介质温度变化 比容变化
p
w2
2
ζ—— 局部阻力系数。
其他符号同前
第八章 锅炉设备的通风计算
ζ—— 局部阻力系数。 局部阻力可以分为 如下几种:
1. 截面改变----截面变化,ζ在表4-2查得。
截面突然变化,突突然然变变大小 ζ由4-11查得
1圆锥扩散
扩散管 2棱锥扩散
3平面扩散
第八章 锅炉设备的通风计算
ks ks jk
图8-7 横向冲刷顺列管束的阻力系数
第八章 锅炉设备的通风计算
图8-7 横向冲刷顺列管束的阻力系数
第八章 锅炉设备的通风计算
图8-9 横向冲刷错列管束的阻力系数
第八章 锅炉设备的通风计算
图8-9 横向冲刷错列管束的阻力系数
第八章 锅炉设备的通风计算
(三)局部阻力 气流通过截面或方向变化的通道时产生 的阻力,同时也有沿程摩擦阻力。两者 应分别计算。
Z2 ——管束的纵向排数
第八章 锅炉设备的通风计算
表 8-1 沿程摩擦阻力系数
第八章 锅炉设备的通风计算
8-3 纵向冲刷光管束的摩擦阻力系数
第八章 锅炉设备的通风计算
图8-4 标准大气压(101325Pa) 下空气的动压头
第八章 锅炉设备的通风计算
图8-5 空气预热器纵向冲刷时的摩擦阻力
第八章 锅炉设备的通风计算
服锅炉烟风道的阻力。仅用于小型、立 式、无尾部受热面的锅炉。
第八章 锅炉设备的通风计算
2.机械通风:由风机给烟气或空气加压, 克服炉内的阻力。
没尾部受热面的小型锅炉
用于
容积较大的锅炉
第八章 锅炉设备的通风计算
通风计算的目的: 确定锅炉烟风系统的全压降,为选择送、
引风机提供可靠的依据。 注:在通风阻力计算中,烟风系统各部分介质流量、t、
和相对曲率半径; B---弯头角度有关的系数 C---弯头截面形状参数正圆方形形 C=1
z 2 z1——相对截面处海拔高度或距离基准面 的高度
22—12 —相对截面处的介质流速 ——相对截面处的平均介质密度
第八章 锅炉设备的通风计算
图8-2 任意烟风道简图
第八章 锅炉设备的通风计算
则两截面的总压降 为:
H hz1 hz2 hsl hsd hzs
hsl
——两截面间介质的流动阻力
归于局部阻力(略去)
速度变化
hzs ( k )g(z2 z1 )
hzs 可正、可负、可为零。
Hale Waihona Puke 气流上升为正z0气流下降为负z0
水平烟风道z
0
第八章 锅炉设备的通风计算
二 .阻力计算 (一)沿程摩擦阻力
若介质温度变化 不大或没有变化时:
p f
(二)横向冲刷管束阻力
l de
w2
2
p
w2
2
基本公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