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 成功 新版苏教版
【最新】九年级语文上册苏教版课件:9.成功(共35张PPT)
言近旨远、言简意赅辨析:
“言近旨远”指话说得浅近,而含义却很深远。“言
简意赅”侧重于意思完备,如:最高人民法院2013年
工作报告言简意赅,数据翔实。“言近旨远”侧重于
含义深远,如:把青山绿水、碧海蓝天形象地比喻为
“最大本钱”,言近旨远,朴实的话语道出深刻的道
理。
6.纷纭:
(言论、事情等)多而杂乱。
部分来自《点拨》说成功要靠三件事才能赢得:努力、努力、再努
力。
——哈代
2.我成功是因为我有决心,从不踌躇。 ——拿破仑
3.成功的秘诀,在永不改变既定的目的。——卢梭
4.如果你问一个善于溜冰的人怎样获得成功时,他会告
诉你:“跌倒了,爬起来。”这就是成功。——牛顿
5.本来无望的事,大胆尝试,往往能成功。——莎士比
亚
一 读一读字音
部分来自《点拨》
jié
浩劫
náng
囊萤映雪
guǐ
日晷
mò
蓦然回首
gāi
言简意赅
wù
兀兀
yún
众说纷纭
suǒ
烦琐
部分来自《点拨》
lánshān
灯火阑珊
gāo
膏油
gào
膏车
魔法记忆之因性定音法: “膏”字在作为动词时读 gào,其余情况都读gāo。
二 写一写字形
言简意gāi ( 赅 )
来自《点拨》
论述成功之道的文章很多,对这一问题,每个人 的体会也不尽相同。作为著名学者,作者对成功的理 解其实很平常,这中间有许多体会是不用细说的。本 文比较全面地论述了成功的因素,在充分的比较之下, 突出了问题的关键,因此有关“勤奋”的论述就更显 得有说服力。
议论文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9课《成功》教案 (新版)苏教版-(新版)苏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第九课《成功》季羡林教材分析:《成功》是季羡林先生耄耋之年回顾总结一生治学的体会,通俗而耐读,阅读可以软泥怪我们走近这位大家,感受他的深邃的思想。
鉴于本单元教学主题是“深读精思”,应在思考中品读,在品读中思考,故设计中增添了大量的补充材料,便于理解作者的作品观点和作品内涵。
对于隽永智慧的语句,应提倡反复咀嚼品味,理解其深邃意义及其在文章中的作用。
学情分析:学生对议论文的阅读已有一定的基础,应鼓励学生自我阅读,自我探究,但对于作者观点的理解把握,应鼓励他们搜集资料,参与讨论,参与争辩。
对于论证方法,可由课内向课外延伸,或者是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向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延伸,以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之效。
学习成功经验,重新审视自己的目标之路,以新姿态新作为迎接成功。
教学目标:1.理解本文观点的独到和深刻。
2.学习本文层次分明的结构特点。
3.学习本文举例论证、道理论证相结合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1.学习本文采用的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相结合的论证方法。
2.理解文中关于机遇的解说以及对三种境界的理解。
课时安排:两课时课前自学:1.查词典解决文中的生字词,并自默词语。
2.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季羡林先生。
3.熟读课文,了解作者的观点,理清文章的论证层次。
4.了解王国维《人间词话》中引用的三首词的出处,并能熟读成诵。
5.查阅资料了解文中关于古人勤奋读书的几个成语,并另外收集几个名人勤奋读书的故事及名人名言。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本文层次分明的结构特点。
2.了解本文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相结合的方法。
教学步骤:【学生活动一】自学检查1.学生讲述名人成功的事例或名言。
过渡:那么,著名学者、北大教授、中科院院士季羡林,对成功有着怎样独到的见解呢?一起学习。
其人其事。
类型: 立论文驳论文论证方式: 立论驳论三要素论点:文章的核心和统帅论据:为证明论点。
论证:实现论据证明论点的手段。
论点分类: 中心论点分论点论据类型: 事实论据道理论据论证方法: 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论证结构: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论证语言:严谨概括言简意赅明白之至不期而来憔悴蓦然家喻户晓晷兀兀穷年【学生活动活动二】合作探究一、.整体感知1.请学生自己朗读,把握议论文的三要素(四人小组讨论)(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中心论点是怎样提出的?(3)论证过程中用了什么论证方法?二、理清结构【学生活动三】深入探究再读课文,讨论问题:1.作者认为要获得成功,需要哪些必备条件?2.作者是如何看待天资、机遇和成功的关系的呢?3.请看材料,分析问题材料一:电视剧《我的太阳》中有位女舞蹈演员,为了艺术上有所成就,不仅天天苦练,而且到35岁还不愿生孩子,搞得婆媳关系很紧X,宁肯离婚也不让步。
语文苏教版九年级上册9、成功ppt.成功课件PPT
故事
名
言
囊萤——据说 晋朝车胤,幼时家 境贫寒,无钱买油 点灯读书,于是夏 夜捉萤火虫放入布 袋,凭着萤火虫发 出的亮光读书,后 博学多通。
映雪—— 晋代孙康,好学 而家贫,于严寒 的冬夜坐在雪地 里,利用白雪的 反光苦读。
悬梁——西 汉人孙敬,好学, 读书至夜不息。 为了不使自己瞌 睡,用绳系住自 己的发髻,悬于 屋梁,坚持多年, 后终年成一代名 儒。
提示:作者说的 “无能为力”是指人不可能决定自己的 天赋,也不可能随意创造机遇;但是人只要努力,就可以提 高自己的素质,也有抓住机遇机会。
②你同意作者的看法吗?如果不同意,谈谈你的看法。 (各抒己见)
有关成功的名言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 血汗。”——爱迪生
“天才就是劳动。”——高尔基
无能 为力
对构成成功的条件所持的观点
• 天资:人与人之间的天资是不相同的 • 勤奋:如果不勤奋,天资再高也无用 • 机遇:机遇是存在的,而且有时候影响
极大
分析三个条件
天资:由天决定
机遇:不期而遇
无能为力
勤奋:完全是我们自己决定
结论(中心论点):无论是治学或是干事 业,都不能依赖天资和机遇,只有通过勤 奋,才能走向成功。
“才能来自于勤奋学习。”——钱伟长
“我决不相信,任何先天的和后天的才能,可 以无需坚定的长期苦干的品质而得到成功 的。”——狄更斯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 镂。”——荀况曰
课堂小结: 文章以个人经历说道理,分析
成功的三个必要条件,指出无论是 治学或是干事业,都不能依赖天资 和机遇,只有通过勤奋,才能走向 成功。
B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九课《成功》教案 (新版)苏教版-(新版)苏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学会品味语言
学会准确表达自己的语言
学会准确表达自己的语言
能结合原文谈观点
学会准确表达自己的语言
学会准确表达自己的语言
学会准确表达自己的语言
学会准确表达自己的语言
学会准确表达自己的语言
教学后记:
以教给学生质疑的思想、方法,拓展学生的思维为主,使学生能结合自己的、他人的“经验”,体会大师对天资、机遇、勤奋的关系的理解,明白成功的决定因素是人的自身努力,学习作者旁征博引、逐层深入地把观点完善起来的论证方法。
根据课文中提到的典故,选择你较熟悉的一个, 仿照材料格式复述原故事。
成功的三个条件
天资:由天决定
无能为力
机遇:不期而遇
勤奋:完全是我们自己决定(关键)
作者观点:
无论治学或干事业,都不能依赖天资和机遇,只有通过勤奋,才能走向成功。
(中心论点)
四、深入理解、运用观点
请大家运用作者关于构成成功条件的基本观点探究下列材料,看看有哪些发现。
教学方法与手段:通过反复阅读、讨论,探究,领会作者表达的特点。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检查预习:
言简意赅( ) 错综复杂 纷纭混乱 烦琐( )实事求是 囊( )萤映雪 悬梁刺股 家喻户晓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憔悴( ) 蓦( )然回首 阑珊( ) 疏漏
二、整体感知,了解观点
材料二:有人说杨丽萍就是专门为舞蹈而生的,她的好多作品都给人们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
材料三:据《青年博览》刊载,少年大学生钱某,12岁时就会微积分,被认为是神童,进入中国科技大学学习。平时,学生们上课,他却在校园里野逛,成绩一落千丈。老师多次劝说仍无进步,后来退学当了油漆工,从此告别神童生涯。
江苏省如皋市九年级语文上册9《成功》课件苏教版
课文内容填空及简答题
课文内容填空
根据课文内容,设计填空题,让学生填 写关键信息,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 记忆。
VS
简答题
针对课文内容,设计简答题,让学生回答 相关问题,检验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程 度。
阅读理解技巧指导
01
02
03
阅读方法
介绍略读、精读等阅读方 法,指导学生根据不同的 阅读目的选择合适的阅读 方法。
修辞手法运用及效果分析
修辞手法
文章采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排比、对比等,使文章更加生动有力,增强了表达效果。
效果分析
例如,作者通过比喻将成功比作一座山峰,形象地表达了成功的艰难和不易;通过排比列举了多个成 功的要素,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和说服力;通过对比突出了坚持与放弃的不同结果,让读者更加深刻地 认识到坚持的重要性。
主题思想阐释和价值观传递
主题思想
文章通过阐述成功的要素和过程,表 达了作者对成功的理解和追求,鼓励 读者树立正确的成功观,积极追求成 功。
价值观传递
文章强调了目标、努力、坚持等价值 观在成功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引导读 者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注重实际行 动和坚持不懈的精神追求。
03 知识拓展:成功学理念探 讨
理解技巧
讲解如何抓住文章主旨、 理解作者意图、分析文章 结构等阅读理解技巧,提 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答题技巧
针对阅读理解题型,讲解 答题步骤和技巧,帮助学 生准确、快速地回答问题。
写作训练:以“我的成功观”为题进行写作
写作指导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成功、 成功的标准是什么等问题, 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成功 观。
关键句子、段落解读与赏析
关键句子解读
例如,“成功并不是遥不可及的,只要我们有明确的目标,付出努力,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够实现。”这句话表 达了作者对成功的理解和态度,强调了目标、努力和坚持的重要性。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9课成功教案新版苏教版
《成功》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找出文中的要紧观点和论证方式。
2、能为文中作者的观点补充论据。
3、能联系生活,对文章的大体观点进行拓展。
4、能运用文中的观点对具表现象进行探讨。
二、教学重点:一、找出文中的要紧观点和论证方式。
二、能为文中作者的观点补充论据三、教学难点:一、运用文中的观点对具表现象进行探讨。
二、联系生活,对文章的大体观点进行拓展。
课时安排:一课时四、教学进程(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二)、学牛吃草:大量进食——感知文本(这一环节用运朗诵法自主学习,同时也为第二环节研读文本效劳。
)一、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试探并划出作者对成功所持的观点、对组成成功的条件所持的观点。
二、本文的脉络如何呢?全文共10段,能够分为两个部份:第一部份(1~4)提出问题——作者谈他对成功的明白得,并提出成功的三个条件;第二部份(5~10)分析问题——指出勤奋是每一个人都能够做到的,勤奋是成功的关键(三)、学牛吃草:不断咀嚼——研读文本(这一环节运用合作的方式,一起探讨疑难问题,教师点拨法)1、作者如何提出自己观点的?明确:作者借助词典,诠释“成功”,就成功概念中的“预期”作了说明。
然后以自己的治学体会,就这一个论题,用一个公式提出自己的观点:天资+勤奋+机缘=成功。
2、作者如何看待“天资”的?明确:作者的态度是承认天资,不惟天资。
专门提到“文革”中的“天才”闹剧,对自我标榜唯物主义却大行封建迷信之实的丑陋行为深恶痛绝。
对现今一些“自我感觉过度良好”的人,说“我除羡慕”“不敢赞同一词”,顺便挖苦。
作者主张每一个人都要实事求是地评判自己,不要离开实际,不要太高地估量了自己的能力。
这也就照顾了“成功”内涵中“预期”的含义。
3、作者以为“勤奋”在成功中有什么作用?明确:作者指出勤奋“一贯为前人所赞扬”,同时,也说明了自己也赞同。
作者在分析勤奋的作历时,已经顺便提到天资与勤奋的关系,以为即便天资高,不勤奋也无用,说“事理至明,不必饶舌”,意思是,这已是众所周知的公理,不必证明了。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成功》课件(50张PPT)
季羡林先生为人所敬仰,不仅因 为他的学识,还因为他的品格。 他说: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也 没有丢掉自己的良知。他在“文 革”期间偷偷地翻译印度史诗 《罗摩衍那》,又完成了《牛棚 杂忆》一书,凝结了很多人性的 思考。他的书,不仅是个人一生 的写照,也是近百年来中国知识 分子历程的反映。
主要考点:
96岁的季羡林先生长年任教北京大学,在语言学、 文化学、历史学、佛教学、印度学和比较文学等 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研究翻译了梵文著作和德、 英等国的多部经典名著,其著作已汇编成24卷的 《季羡林文集》。
季羡林(1911—— ),北京大学教授,中 科院院士,著名古文字 学家、历史学家、作家。 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 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 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 学院南亚研究所所长。 2006年9月26日,95岁 高龄的季羡林先生成为 首位“翻译文化终身成 就奖”获得者。被称为 “国学大师”。
(1)议论文的三要素及其之间关系 (2)论证方式 (3)结构形式 (4)语言特点
论点
议论文 三要素
——作者的观点或主张。 ——用来证明观点的事实或道 理。 ——用论据证明观点的过程。
论据 论证
中心论点: 论点是对所议论问题 (论题)所持的见解和主张, 是议论文的灵魂。 ,一般只 有一个论点。把握文章的中 心论点,是议论文阅读理解 的关键。
悬梁——西 汉人孙敬,好学, 读书至夜不息。 为了不使自己瞌 睡,用绳系住自 己的发髻,悬于 屋梁,坚持多年, 后终年成一代名 儒。
刺股——战国 时辩士苏秦游说秦 王失败后,发愤读 书,日夜不息。疲 惫欲睡之际,以锥 刺自己的大腿,驱 除睡意,勤奋学习。
深入理解、运用观点
请大家运用作者 关于构成成功条件的 基本观点探究下列材 料,看看有哪些发现。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9课《成功》精品教案 苏教版
《成功》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理清文章结构层次,理解作者观点,懂得在勤奋中走向成功。
2.品味作品中经典的文化言论。
过程与方法:准确理解作者的观点。
了解引证法在文中的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勤奋是通向成功的桥梁的道理。
重点难点:1.了解引证法在文中的作用,品味作品中经典的文化言论。
2.培养学生理解勤奋是通向成功的桥梁的道理。
教学步骤:一、导入课文社会生活多姿多彩,我们常常羡慕一些成功人士。
我们羡慕奥运冠军能登上最高领奖台,我们羡慕科学家能为人类作出巨大贡献,我们羡慕作家能写出优秀的作品……同学们有没有想过,他们是如何成功的呢?他们成功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呢?他们成功背后有哪些故事呢?我们除了羡慕之外还应做些什么呢?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这些问题将得到解答。
二、检查预习1.读准字音:言简意赅g āi烦琐su ǒ 浩劫ji é 焚f én 晷gu ǐ 无待饶r áo 舌 兀w ù兀w ù 憔qi áo 悴cu ì 阑l án 珊sh ān2.对照课文,完成下列词语填空:错( )复杂 实( )求( ) 悬( )刺( )无待( )舌 言简意( ) 家( )户晓三、作者简介先让学生根据所查资料来简介作者,然后教师明确:季羨林(1911—2009),山东清平人。
北大教授,中科院院士、著名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作家。
1930年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1934年毕业,在山东省立济南高中任国文教师。
1935年秋进入德国格延根大学学习赞文、巴利文、吐火罗文等印度古代语言。
194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并应聘留校任教。
1946年回国,任北京大学东语系教授。
他曾长期致力于梵文文学的研究和翻译,翻译了印度著名大史诗《罗摩衍那》。
此外他还创作许多散文作品,已结集的有《天竺心影》、《朗润集》以及《季羡林散文集》等。
2009年7月11日逝世。
四、整体感知1.列阅读提纲:本文层次清晰、表达周密、段与段、句与句之间都注意前后照应。
九年级语文上册 成功教案 苏教版
成功教案
、能找出文中的主要观点。
3
对具
体现象进行
我们会羡慕
洁工说:成功是每天早晨给人们一个干净的环境。
、我说:成功是自己所教的孩子事业有成。
著名古文字历史学家、作家,
的观点:
天资:人与人之间的天资是不相同的
1“天资”与“天才”有什么区别吗?为何说人与
了这么大的牺牲,最后却不得不忍痛离开舞台。
探究练习二
岁时“泯然众人”
岁时就会微积分,。
面对灿烂的灯光
无拘无束地表演了几个节目,
羽先后进入咸
羽力量明显强于刘邦,消灭他易如反掌,在“鸿门宴”上
材料三:一只蜜蜂
,引申观点
从不同的角度看可能观
为。
苏教版九年级上 《成功》ppt课件
二、感知文本
1.作者对成功所持的观点是什么? 天资+勤奋+机遇=成功
2 . 对构成成功的这三个条件作者认为哪一个 最重要?为什么?
三个条件中作者认为勤奋最重要。因为对 天资和机遇人们无能为力,而勤奋完全由我们 自己决定。
3.对于成功所需条件的作用,不同的 人,从不同的角度来看,不尽相同。有人 认为勤奋更重要,有人认为天资更重要, 有人认为机遇更重要。请你结合自己的学 习,生活,阅读体验就此谈谈你的看法及 理由。
•
明确:作者针对机遇“往往为人所忽视”,指出
要正视它的存在,而且指出其重要性,并以实例为证,
“如果清华不派我到德国去留学,则我的一生完全不
会现在这个样子”。作者在说“成功”,但不以成功
者自居,这样来阐述一个公式,更能显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出是一种基
本规律。
•
5、作者为什么说勤奋是成功的最根本条件?
•
明确:在成功的三个条件中,作者认为人无力决
我的看法及理由:
4.对于成功所需的条件,从不同的角度 看可能观点未必相同,请你结合自己的学习、 生活、阅读体验谈谈你的看法。
(1)季羡林的成功公式:
天资+勤奋+机遇=成功 (2)爱因斯坦的成功公式:
W (成功) = X(艰苦劳动) +Y(正确方法) +Z(少说 空话)
(3)李嘉诚认为成功靠3Q:
IQ(理性智商) 、EQ(情绪智商) 、SQ(心灵智商) (4)我的成功公式:
三、阅读训练
阅读第7—8段,回答下面题目: 1.第7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解题指津:一、认真读题,明确要求
二、答题规范,合乎题意
举例论证:举……(事例)证明了……(观 点),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9.成功PPT课件
和圈点。体会作者感情,感受文章的风格。
《成功》课文朗读。
圈点要求 1.划分文章部分、层次分别用双竖线、单竖线。
2.认为用得好的词语用方框。 3.关键语句(或写得好的语句)用波浪线。 4.有疑问的地方,用问号标注。
第一部分(①-④): 作者“大题小做”,谈他对成功的理解,并 分析成功的三个条件。 第二部分(⑤-⑩): 指出勤奋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的,勤奋是成
6. 作者引用并分析王静安的经典比喻,有什么作用?
【答案】作者引用并分析王静安的经典比喻,来说明勤奋
是成功的关键。王静安是治学的成功者,他的“三种境界
说”已经成为一种经典比喻,作者基本赞成“预期——勤 奋——成功”的“成功之道”,但是对此也有保留,认为
自己公式中的“天资”与“机遇”也是重要的,考虑到角
3. “如果清华不派我到德国去留学,则我的一生完全不 会像现在这个样子。”这句话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有什么作用? 【答案】运用了举例论证,具体有力地论证了机遇是 存在的且有时候影响极大这个观点,很有说服力。
4. “囊萤、映雪、悬梁、刺股等故事流传了千百年, 家喻户晓。韩文公的 ‘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 年’,更为读书人所向往。”这段话运用了什么论 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答案】举例论证、引用论证。论证“至于勤奋,
度不同,不再展开论述,而是抓住王静安“三种境界”中 最重要的一条“衣带渐宽终不悔”来提醒人们,必须以勤
7.家喻户晓: 喻:明白;晓:知道。每家每户都知道。例句:十
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勤奋 天资
导思1.天资在成功 中所占地位重要吗? 为什么? 关键词: 成功 导思2:文章是如何论
证勤奋的重要性的?
机遇
方法 导思3.机遇在成功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优质课件:9《成功》 (共31张PPT)
蝶恋花 (北宋)晏殊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凤栖梧(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 望极春愁, 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 无言谁会凭栏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 对酒当歌, 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
【拓展延伸】
请大家运用作者关于构 成成功条件的基本观点探 究下列材料,看看有哪些 发现。
探究练习一:
材料一:电视剧《我的太阳》中有位女舞蹈 演员,为了艺术上有所成就,不仅天天苦练, 而且到35岁还不愿生孩子,搞得婆媳关系很 紧张,宁肯离婚也不让步。可是她专业成绩 平平,一共也没当过几回主角,这位演员作 出了这么大的牺牲,最后却不得不忍痛离开 舞台。
季羡林先生长年任教北京大学,在语言学、文化 学、历史学、佛教学、印度学和比较文学等方面都 有很深的造诣,研究翻译了梵文著作和德、英等国 的多部经典名著,其著作已汇编成24卷的《季羡 林文集》,即使身居病房,每天还坚持读书写作。
季羡林(1911— 2009),北京大学教授, 中科院院士,著名古文 字学家、历史学家、作 家。曾任中国科学院哲 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 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 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所 长。2006年9月26日, 95岁高龄的季羡林先生 成为首位“翻译文化终 身成就奖”获得者。被 称为“国学大师”。
【词语掌握】
读准下列词语,并理解意思 言简意赅ɡā烦琐 i 兀穷年 膏油 wù 家喻户晓 suǒ gāo 兀yù
阑珊 lánshān 憔悴 晷 guǐ
qiáocuì
言简意赅:赅:完备。话不多,但意 思都有了。形容说话写文 章简明扼要。 家喻户晓:喻:明白;晓:知道。家 家户户都知道。形容人所 共知。 实事求是:指从实际对象出发,探求 事物的内部联系及其发展 的规律性,认识事物的本 质。通常指按照事物的实 际情况办事。
苏教版九级上语文《成功》课件
202参1/7/考25 :如果不勤奋则天资再高也毫无用处。
25
•
9、 人的价值,在招收诱惑的一瞬间被决定 。21.8.2521.8.25Wednesday, August 25, 2021
王国维以此说明第一境界:高瞻远瞩,
选定目标。故也称为 立志 。作者解
释为 预期
2021/7/25
15
D.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的人憔悴
这首诗写作者独自登上高楼,心中的愁 苦难言。想借酒浇愁,强扮欢颜,终觉 无味。最后两句点题:原来在思念一个 女子,为了她,自己一天天憔悴下去也 在所不惜。
王国维以此比喻为第二境界:百折不挠,艰 苦奋斗。故也称为 追求 。作者解释为 勤奋 。
•
10、低头要有勇气,抬头要有低气。* **8/25/2021 8:56:26 PM
•
11、人总是珍惜为得到。21.8.25**Aug-2125- Aug-21
•
12、人乱于心,不宽余请。*** Wednesday, August 25, 2021
•
13、生气是拿别人做错的事来惩罚自 己。21.8.2521.8.25**August 25, 2021
•
12、人乱于心,不宽余请。2021/8/252021/8/252021/8/25Wednesday, August 25, 2021
•
13、生气是拿别人做错的事来惩罚自 己。2021/8/252021/8/252021/8/252021/8/258/25/2021
•
14、抱最大的希望,作最大的努力。2021年8月25日 星期三 2021/8/252021/8/252021/8/2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0页/共33页
• 1、作者如何提出自己观点的?
明确:作者借助词典,诠释“成功”, 就成功定义中的“预期”作了说明。 然后以自己的治学经验,就这一个论 题,用一个公式提出自己的见解:
天资+勤奋+机遇=成功。
第11页/共33页
2、作者如何看待“天资”的?
• 明确:作者的态度是承认天资,不惟天资。 特别提到“文革”中的“天才”闹剧,对 自我标榜唯物主义却大行封建迷信之实的 丑陋行为深恶痛绝。对当今一些“自我感 觉过分良好”的人,说“我除了羡 慕”“不敢赞同一词”,顺带讽刺。作者 主张每个人都要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不 要脱离实际,不要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能 力。这也就照应了“成功”内涵中“预期” 的含义。
第12页/共33页
3、作者认为“勤奋”在成功中有什么作用?
• 明确:作者指出勤奋“一向为古人 所赞扬”,同时,也表明了自己也赞同。 作者在分析勤奋的作用时,已经顺便提 到天资与勤奋的关系,认为即使天资高, 不勤奋也无用,说“事理至明,无须饶 舌”,意思是,这已是众所周知的公理, 无须证明了。
第13页/共33页
•4、作者如何看待“机遇”在成功中的作
用?
• 明确:作者针对机遇“往往为人所 忽视”。指出要正视它的存在,而且指 出其重要性,并以实例为证,“如果清 华不派我到德国去留学,则我的一生完 全不会现在这个样子”。作者在说“成 功”,但不以成功者自居,这样来阐述 一个公式,更能显示出是一种基本规律。
第14页/共33页
5、对构成成功的这三个条件作者认 为哪一个最重要?为什么?
• 明确:三个条件中作者认为勤奋最重 要。因为对天资和机遇人们无能为力, 而勤奋完全由我们自己决定。
第15页/共33页
6、王国维看问题的角度和作者的角度相同吗?
王国维
作者的理解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
“最后两句话是——‘国之魂魄,民之肝胆, 屹立东方,亿万斯年’。人民的灵魂,百 姓的脊梁,中华民族大有前途 。”
第6页/共33页
一、学牛吃草:大量进食 ——感知 文本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并划 出:
• 1 、生字 • 2 、作者对成功所持的观点。 • 3 、作者对构成成功的条件所持的观点。
第3页/共33页
季羡林先生为人所敬仰,不仅因 为他的学识,还因为他的品格。 他说: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也 没有丢掉自己的良知。他在“文 革”期间偷偷地翻译印度史诗 《罗摩衍那》,又完成了《牛棚 杂忆》一书,凝结了很多人性的 思考。他的书,不仅是个人一生 的写照,也是近百年来中国知识 分子历程的反映。
自己生存,也让别的动物生存,这就是 善。只考虑自己生存不考虑别人生存, 这就是恶。
西方采取的是强硬的手段,要“征服自然”,而东方 则主张采用和平友好的手段,也就是天人合一。要先 于自然做朋友,然后再伸手向自然索取人类生存所需 要的一切。宋代大哲学家张载说:“民,吾同胞,物, 吾与也。” 做人要老实,学外语也要老实。学外语没有什么万能 的窍门。俗语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 舟。”这就是窍门。
时光流失,一转眼,我已经到了望九之年,活得远远 超过了自己的预算。有人说,长寿是福,我看也不尽 然。人活得太久,对众生的相,看得透透彻彻,反而 鼓舞时少,叹息时多。
走运时,要想到倒霉,不要得意得过了头;倒霉时, 要想到走运,不必垂头丧气。心态始终保持平衡, 情绪始终保持稳定,此亦长寿之道。
第5页/共33页
• 教学目标: • 1、能找出文中的主要观点和论证方法。 • 2、能为文中作者的观点补充论据。 • 3、能联系生活,对文章的基本观点进行拓
展。 • 4、能运用文中的观点对具体现象进行探究。
第1页/共33页
走近名人:
2006年感动中国颁奖辞(季羡林)
智者乐,仁者寿,长者随心所欲。一 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 宠辱不惊。学问铸成大地的风景,他 把心汇入传统,把心留在东方。季羡 林:最难时也不丢掉良知
96岁的季羡林先生长年任教北京大学,在语言学、 文化学、历史学、佛教学、印度学和比较文学等方 面都有很深的造诣,研究翻译了梵文著作和德、英 等国的多部经典名著,其著作已汇编成24卷的 《季羡林文集》,现在即使身居病房,每天还坚持 读书写作。
第2页/共33页
季羡林(1911—2009) 北京大学教授,中科院 院士,著名古文字学家、 历史学家、作家。曾任 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 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 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 南亚研究所所长。2006 年9月26日,95岁高龄 的季羡林先生成为首位 “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 获得者。被称为“国学 大师”。
第7页/共33页
ā烦i 琐 suǒ
家喻户晓 yù兀兀穷年 wù膏油
阑珊 gāo
lánshān
憔悴 qiáoc晷uì guǐ
第8页/共33页
(二)本文的脉络怎样呢?
全文共10段,可以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1~4)提出问题——作 者谈他对成功的理解,并提出成 功的三个条件; 第二部分(5~10)分析问题—— 指出勤奋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的, 勤奋是成功的关键。
第4页/共33页
经典语录:
对待一切善良的人,不管是家属,还是朋友,都应该有一个 两字箴言:一曰真,二曰忍。真者,以真情实意相待,不允
许弄虚作假;对待坏人,则另当别论。忍者,相互容忍也。
根据我的观察,坏人,同一切有毒的动植物一样, 是并不知道自己是坏人的,是毒物的。我还发现, 坏人是不会改好的。
好多年来,我曾有过一个“良好”的愿望:我对每 个人都好,也希望每个人都对我好。只望有誉,不 能有毁。最近我恍然大悟,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第9页/共33页
二、学牛吃草:不断咀嚼——研读 文本
• 1、作者如何提出自己观点的? • 2、作者如何看待“天资”的? • 3、作者认为“勤奋”在成功中有什么作用? • 4、作者如何看待“机遇”在成功中的作用? • 5、对构成成功的这三个条件作者认为哪一个最重要?
为什么? • 6、王国维看问题的角度和作者的角度相同吗? • 7、作者引用王国维的境界说有什么作用 • (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