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学论文5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作为美术教学的重点
在学科新课程的实验和实施过程中,教师既是新课程的实践者,又是新课程的主体。因此,能否把新课程的理念、新的教材和新的学生观融入我们的实际工作中,成为新课程能否继续深入发展的关键所在。
一、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关键是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
在没有进行新课程改革前总是过于强调学科中心,过分关注美术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在不自觉中形成了一种符合教师个体特征的教学模式。这些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使教学顺利进行,但却使自己陷入条框之中,影响了美术教学的改革和创新。课堂上又因为过分强调课堂结构,一般采用固定的技能传授结构模式:平淡导入—教师演示—学生临摹—教师评价作品几个部分。这种结构由于对课程的各个部分限定的过死,从形式和内容上过分突出对绘画技能部分的传授,而忽视其它部分的教育和培养作用。学生作品看似画得很好,但抑制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对其一生的发展都很不利。通过素质教育我认识到:要想使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教师转变自身的教育观念是关键所在。
进行新课程改革后,我在课堂上甘愿做“绿叶”和“铺路石”,辅助和引导学生领悟、理解和运用美术知识。学生的美术学习逐渐变被动为主动,美术课也上得轻松而生动了。
二、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需分层次、分阶段进行
为体现新课程精神,我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课标要求设计了新的教学结构模式。
(一)运用充满趣味性和探索性的导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没有兴趣,被动地学习,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搞好教学“开场白”,才能大面积提高学生对学习美术知识的愿望。所以我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有了兴趣就不会感到学习是一种额外的负担,就会主动去学。比如在上一年级《你我他》人物头像课,在开始时就可以用古老的“贴鼻子”游戏教学,再贴眼睛、贴眉毛等,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在游戏中了解人物的五官位置关系,学生兴趣浓厚,为主动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如:在上《我心中的太阳》一课时,可以放音乐《种太阳》“啦啦啦,种太阳,一颗送给南极,一颗送给北冰洋,一颗挂在冬天,一颗挂在晚上,到那个时候世界将变得温暖又明亮……”的方式进行导入,学生不但理解到本课的学习目标,明确了学习任务,而且饶有兴趣的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
要根据教材,不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来活跃课堂,培养学生兴趣。如:在上二年级《会变的线条》一课时,就可以采用做实验的方式,让学生用摸线条、听线条、看线条、画线条等形式理解和感受线条,这种简单的探索适合低年级学生,他们也乐于自己找到答案并从中获取乐趣。
(二)教学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突出表现在发展阶段
在这个阶段教师要真正做到“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本身要有创新性思维,要思路活跃、方法新颖,学生感到有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才能引起学生积极思维,取得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主动地学习知识,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一粒种子》一课我设计为小组合作,引导学生大胆的表现自己,朋友学生的集体合作精神,是本节课的要点,我采用分小组活动的方式,这样首先使学生进行设计合作的实践,其次遇到难点时,学生间可以互相帮助启发,从而达到创造性运用的目的。在这一步中,为避免小组活动出现死角,我要求每个学生都必须参与小组的装饰设计工作,一个学生只设计一种形象,大家协同活动,使本小组设计的形象成为连贯的情境。此后引入竞争机制,大家都想参与竞争,并想在竞争中获胜,这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有利于学生在课堂上发挥主体性。
在教学中我鼓励学生勇于创新充分发展创新精神的创造力,创造性的完成作业,增强其创造性人格。如:在上《新年快乐》一课时,同学们热情很高,都献计献策,提出了老师很多没有想到的好点子,像分工做“办年货”、“煮年夜饭”、“看联欢晚会”、“孩子玩耍”等角色的方案;分组组成家庭的方案;大家建年货市场的方案等等。由于备课准备充分,内容全面,教学效果非常好。要进行创造性的教学,首先就要成为“创造型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爱思、多思、勤思、善思的习惯。要引导学生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吸取好的点子,再萌生自我的新
想法,教师要通过弥补、借鉴、启发、点拨,来发挥学生的个性,在鼓励声中使学生体会成功之乐。
(三)学习的创作性和实用性突出表现在评价阶段
激励性评价是教学中的艺术,学生是有感情需要的,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从上第一堂课开始,他们就需要从教师那里得到尊重、友爱、温暖、情谊和教诲。当这种情感需要得到满足后,他们便会以更大的激情上好课。由于学生的个性差异,在知识的理解与表现上会有一定差异,我们不能用成人的眼光去看学生的美术作品,更不能用“画的像与不像”来衡量学生的作品。在教学中,画的特别好的学生,最大的期望莫过于得到教师恰如其分地评价和鼓励;某些技法差的学生,最害怕的莫过于受到教师的挖苦和冷遇。遇到上述情况,正确的做法应是:该表扬时,就实事求是地给予表扬,并提出新的期望,鼓励其向更高的目标迈进;画的差的,要发现他的“闪光点”,表扬像“想法好”、“用色大胆”等等其它方面,去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的创作,从而激发其学习积极性。以勉励的口气布置任务,可以充分利用人的自尊心和荣誉感,使其潜在的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生硬的命令,一开始就剥夺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降低了他们的活动热情。如教师布置学生画画时:“你们必须给我把颜色涂均匀,涂不均匀的要罚重画!”学生听了心里不舒服,带着顾虑练习,效果肯定不会好。如果换成勉励式布置:“同学们要大胆地画,只要认真我相信你们一定能画好。”这种实用性的话语,同学们
听了不但乐意去画,而且练习时没有心理负担,作品效果肯定比前者要好。
每个人的审美观点不同,对美术作品的评价结论也就不同。在每次下课前给孩子们留点时间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分组讨论、相互评议,学生不但可以在同学面前表现自我,评价自我,可以相互借鉴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判断、审美等方面的能力,并且学生在互动中学会了宽容我经常听到“他画的比以前进步了”、“他的颜色涂的好,我要学”……。
(四)学习的主体性和主动性突出表现在拓展阶段
让同学进行合作学习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成就、学习动机和人际交往能力等。在个人作品完成后,我采用KT板让学生把自己的作品进行随意组合粘贴展示,如:学生画动物可以组成一幅“动物乐园”;画烟火可以组成“节日的夜晚”;画花朵可以组成“百花圆”等等。合作学习给予了每个学生充分自主展示的空间,为他们营造了相互学习,相互勉励共同成长的团体文化氛围,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主动学习方式。课后拓展“授之以渔”的新渠道。
三、推动学生转变学习方式需要全方位、全身心
1、事实证明,素质教育要求我们教师必须从传授知识的角色向教育促进者、组织者等角色转变。其任务应该是: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启发和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自己去研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提高学生的认知兴趣和求知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