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污泥法调试手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化工艺单元调试规程

1.目的

为加强污水处理工程工艺调试工作的操作规范性、安全性、合理性,并避免调试过程中误操作的产生使调试工作如期顺利完成,制订本规程。

2.适用范围

2.1 本规程适用常规生化工艺处理单元,特殊工艺及企业可参照执行。

2.2 特殊工艺的工艺控制与常规工艺有较大差异,工艺控制参数不在控制范围之中,不能完全按本规程控制相应过程指标,可适当选取参照执行。

3.工作程序

3.1 工艺调试技术要求

调试中应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定时巡回检查设备运转状况,检测工艺控制点参数,通过化验分析、生物镜检、表征观察、闻气味等及时掌握水处理的变化情况。

调试中应当做到如下的技术要求:

1)调试前根据设计方案、图纸、可研报告和相关说明书,认真阅读并了解整个工程项目概况。熟悉工艺单元的工艺参数、设备情况和仪器仪表、自控系统和作用原理,在调试过程中严格执行仪器仪表、设备、自控系统操作规范,保证操作的合理规范与安全性。在调试过程中对影响工艺生产正常运行的问题进行汇总,尤其对关键的设计参数、核心工艺设备进行及时沟通解决,以对后续调试起到指导作用;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参照类似项目的工艺调试经验,指导并快速完成工艺调试。

2)试运行期间除工艺参数调整外,对于设备的运行情况也应有详细的记录,应把全部的设备状况记录在设备档案中。设备档案表格的设计与其它专业部门共同研究制定。

3)在调试阶段,工艺运行的控制、调整应以培养、驯化污泥为主,检查各工艺设备运行状况。对污水处理厂的运行切实做好控制、观察、记录和分析检验工作。对处理污水量、污泥产量、污泥处理量、药剂耗用量、生产电耗量、自来水耗量等应有记录,对进出水水质和活性污泥等均应有足够的分析数据。

4)调试阶段的出水水质和污染物的去除率可低于正常运行时的出水水质要求,特别对磷和氮的去除,在调试初期不做要求。

3.2 工艺调试的基本内容与准备工作

3.2.1工艺与运行调试的主要工作内容

1)做好调试前的准备工作,调试人员要尽快掌握原设计要求,组织好参试人员,做好调试计划和设计,准备好检测仪器,协助业主完成工程项目验收。

2)带负荷试车,解决影响连续运行的各种问题,为下一步工作打好基础。

3)活性污泥培养与驯化,主要是保持活性污泥的活性与污泥浓度,通过驯化筛选保留优势菌种,增强菌胶团摄取食物的能力及分解代谢能力,满足生化生产需求。

4)确定符合实际进水水质水量的工艺控制参数,在确保出水水质达标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能耗。

5)确定电气设备运行参数,使设备运行接近最佳状态。

3.2.2开展调试前的准备工作

1)准备调试记录

在调试过程中,需要对每天的工作内容和工艺状况做相应的记录,也就是工作日志。一方面可以和理论预测值比较,及时调整相应的工艺控制状态;另一方面,可以提前预测可能发生的问题,避免造成工期延误。需要记录的数据是由工艺特点决定的,一般可以分为监测数据和计算数据两部分,记录尽量做到简单明了。

监测数据是指由仪器直接测量所得到的数据和化验结果数据,如由仪器直接测量显示出来的流量、温度、DO值、pH值等,由化验结果所得的污泥浓度,CODcr,BOD5,SS等。还有的工艺需要记录氮、磷、药剂耗用量、碱度、污泥沉降比、镜检生物相等。以上数据应该每天测定后及时记录下来,并定期整理成册,与各方面需要协调的单位和个人交流。

计算数据是根据监测数据而计算出来的结果,通常需要计算的有污泥负荷或容积负荷、各项指标的去除率、污水停留时间HRT及污泥停留时间SRT等。

其他还需要记录的内容包括机械的运转情况、生产耗电量、微生物的生物相及活性等。通过计算结果和生物相观察确定目前的工艺状况,再根据理论和经验,

通过调节相应的可控制参数如进水流量、溶解氧、pH值、回流污泥量、运行方式、添加营养成分等,使微生物保持最佳的生长条件。

2)联系接种污泥

根据工程的特点,联系项目附近的污水处理厂,购买接种污泥。尽量采用选择同类污水处理厂的脱水污泥接种培养,这样可以降低调试难度,缩短调试周期。

3)做好人员配备

应根据污水处理厂的需要配备相应数量的调试操作人员;调试工程师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对管理或操作人员进行初步的理论培训。

4.生化工艺调试的启动与运行

工艺调试是联动试车阶段的主要工作,工艺调试的重点任务在于生化反应池活性污泥的培养与驯化。

4.1 工艺调试启动

4.1.1 工艺调试启动基本流程

生化系统启动主要分为四个阶段

接种污泥闷曝培养进水驯化稳定进水试运行1)接种污泥

按生化反应池设计值,对不同含水率污泥进行换算确定投泥量后开始投加(污泥来源及性质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满足技术经济合理性),以利于调试的快速启动与运行。

首先要准备一个污泥接种需用的化泥池,化泥池可就近在反应池附近在地平面以下挖坑,再用水泥砂浆砖砌水池,也可选择离接种反应池附近的合适的构筑物池,总之以经济实用为先,但池内要有一台水下搅拌器可用于化泥时搅拌用,并且可利用贮泥池剩余污泥进泥管和剩余污泥泵,对化泥池进污水稀释,接种污泥。待曝气系统试水完毕能正常运行后,开始向系统投加污泥。。

2)培养阶段

当污泥投加进入生化反应池时,按照进水、闷曝、沉淀、排放顺序操作,即间歇培养。第一次进水量为池容的10%,用清水、生活废水和其它低浓度废水加满整个池子,同时根据水质投加营养物质,保证营养元素的比例。开动曝气系统,进行闷曝。

闷曝:开启每个池体所对应的罗茨风机,根据自控仪表上显示的溶解氧数据提供及时的反馈信息来调整风机的开停数量以及工作频率,使溶解氧保持在1.5~2.0mg/L之间。

补充废水:向反应池进水,初期按设计值的百分之十进水,根据监测的COD 数值及时确定每次的进水量与时间间隔,具体操作步骤为上述过程逐次往复。

完成培菌:经过10~15天培养,根据进出水水质指示及污泥性状达到所需要求,污泥活性得以完全激活,进入下一调试步骤。

3)驯化阶段

微生物生长条件不能发生骤然的突出变化,要有一个适应过程。驯化过程应当与原生长条件尽量一致,使微生物逐步适应新的存活条件。驯化采用逐步提升负荷的方式进行,初始进水负荷在设计值30%左右进水。即时监测进出水水质指标,待达到出水水质并稳定运行一段时间后,开始提升负荷,递增比例为5-10%。并在显微镜下观察生物相,分析进、出水指标监测值来判断生化运行效果。待进水量提升至设计进水量,出水指标达到排放标准。保证生化反应池在此条件下稳定运行一段时间,调试顺利完成。

4.2 调试运行工艺指标的控制

4.2.1 调试运行控制参数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