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提出始末

合集下载

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背景和意义

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背景和意义

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背景和意义长期以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决定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和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性问题,也是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根本性问题。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农业丰,则基础牢;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民富,则国家昌。

只有近8 亿农民全员加入现代化进程,才能盘活国民经济全局,实现可持续发展;只有广大农村的落后面貌明显改变,才能实现更大范围、更高水平的小康。

为此,中央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为今后我国农村勾画出“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蓝图。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的历史背景早在上世纪50 年代,我国就提出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当时,我国农村社会生产力低,广大农民的温饱还难以保障,发展农业生产主要是解决农民的穿衣吃饭和粮食需求问题,建设新农村就是要维持农村和全社会的安定。

正当几亿农民所关心的问题逐步得到解决时,文化大革命爆发了,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宁要社会主义草,不要资本主义苗” ,农业生产发展缓慢,甚至停滞不前。

改革开放之后,农村生产力获得了空前解放,农村各项事业都获得了飞速进步,农民一直盼望的“楼上楼下,电灯电话” ,都成了现实。

这个时候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两个文明一齐抓。

这是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教训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社会发展的实际,适应时代进步的要求而提出来的。

上世纪80 年代初,我国又提出“小康社会” 概念,其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

五中全会所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是在新的历史背景中,在全新理念指导下的一次农村综合变革。

<一>是基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难点和关键在农村。

从总体来看,目前我国农业现代化举步维艰、农民收入增长困难重重、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任务艰巨,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尚未消除,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还没有根本改变。

美丽乡村提出的来龙去脉

美丽乡村提出的来龙去脉

美丽乡村提出的来龙去脉美丽乡村的来龙去脉党的十八大报告、十八三中全会、2013年和2014年一号文件、《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都明确提出要大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

通过查找相关资料,我对美丽乡村的来龙去脉进行了一些梳理。

1.1920年周作人在《新青年》上宣布成立“新村北京支部”,在中国宣传并实践“新村运动”。

2.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乡村建设运动。

以晏阳初、梁漱溟(1893—1988)、卢作孚等人为代表的中国知识分子,秉承救济农村即拯救国家的普遍认识,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场规模大、时间长、波及广的乡村建设运动。

3.从党的历史文献来看,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提出和使用过“社会主义新农村”概念。

1957年3月,刘少奇在湖南长沙市中学生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就指出,“合作化以后的农村是新的农村,农民是新的农民”,现在的任务是,要“为建设社会主义的新农村而努力奋斗”。

这一时期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概念主要是从政治和所有制关系上说的。

1960年:谭震林同志在二届人大二次会议上关于《为提前实现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而奋斗》的报告中,提到“建设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1964年1月在关于动员城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决定中,号召广大知识青年立志“建设社会主义的新农村”,积极下乡参加农业生产。

显然,这里的“社会主义的新农村”概念不过是一个号召或政治口号。

4.改革以后,新农村的提法在中央文件中最早见于中发[1981]13号文件,其中提出“建设一个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农工商综合经营,环境优美,生活富裕,文化发达的新农村。

”1984年中央一号文件也提到过“社会主义新农村”问题。

1992年的十三届八中全会《决定》和1998年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决定》(都是关于农村工作),都提到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问题。

4. 林毅夫提出“新农村运动”。

1999年,林毅夫指出中国出现了产能过剩问题,这个问题的解决,关键在于启动农村消费市场,并主张开展“新农村运动”。

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背景

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背景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这是一项复杂渐进的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2005年10月11日,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全会公报中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地加以推进。

温家宝总理在《关于制定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建议的说明》中指出: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这主要是考虑:一方面,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目标的难点和关键在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体现了农村全面发展的要求,也是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

另一方面,我国农村发展和改革已进入了新的阶段,必须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加大各方面对农村发展的支持力度,这样才能较快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

(新华网)参与中共中央“十一五”规划建议文件起草的一些人士表示,这一提法的形成和最终提出,实际上表明了中共新一代领导集体在解决“三农”问题上已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思路。

国家发改委产业研究所所长马晓河说,十六大上,中央提出解决“三农”问题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十六届三中全会将统筹城乡放在了“五个统筹”之首;一年后,胡锦涛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提出了著名的“两个趋向”论断,指出中国已进入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阶段;在五中全会上,则正式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瞭望新闻周刊》2005年11月21日第47期)十六届五中全会所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在新的历史背景中,在全新理念指导下的一次农村综合变革的新起点。

新农村建设提出始末

新农村建设提出始末

新农村建设提出始末“ 我国的农村政策,从根本上说主要产生于本国农村实践。

特别是那些具有战略转变意义的大政方针,更是如此。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政策出台之前,很多地方的基层已经有了农民和青年知识分子相结合的多种创造。

作为研究农村发展的人员,我们的基本观点,一是强调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广大农民;二是主张从事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分子只有与我国农村实际相结合才能实事求是地做“真学问”。

尽管社会上和理论界一些人对我们这些年的做法和观点还有些不同意见,但我都着意坚持这些看法。

因为,基层的实践经验和抽象的理论探讨,本来就是相辅相成的。

总结以往各地农村试验的基本经验,归结到一点是什么呢?就是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

我们需要从乡村基层开始,搭建进行制度创新和组织创新的基础。

新农村建设是怎样提出的在20XX年金秋时节党中央突出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的时候,各地有些部门的领导干部似乎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但是,也有很多地方基层的同志已经较早地考虑到这方面的工作,并且有了相关的政策安排,有的甚至已经取得了成绩。

此前的3年时间里,我们在各地相继开展试验,陆续总结出了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

因此,可以说:新村运动(国外)+新乡村建设试验(国内)+N个缓解三农矛盾的基层经验(地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中国知识分子历来主张“君子和而不同”。

理论家对新农村运动的概念解读,和在新乡村建设的实践活动中结合本土历史凝练的概念有所不同;这两个方面的工作也没有正式结合,但在讨论中我们愿意主动呼应理论家这种有积极意义的努力。

我曾经在林毅夫教授召开的一次研讨会上表示过,他关于新农村运动必要性的论述,对我开展的基层试验工作有重要参考作用;并且不止一次地对媒体说明,他的提法在理论界是最早的。

20XX年党中央连续提出“三农问题乃重中之重”的口号以后,我和香港CSD(中国社会服务及发展研究中心)的刘健芝、英国AA(援助行动国际组织)的张兰英等小型NGO的负责人联合,先后指导和资助了一批青年知识分子下农村基层开展制度建设试验,并在翟城村开办免费培训农民的“晏阳初乡村建设学院”。

第二章新农村建设

第二章新农村建设

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 动力。
针对我国当前经济运行中的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坚持力。根据形势
需要实施相应的宏观经济政策,是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
我们必须认真按照有效需求的增长规律.调整消费和投资的关系,逐步提 高消费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干方百计调动国内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
4、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
加快发展农村文化教台事业,重点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对 农村学生免收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提供免费课本和寄宿生活费补助。加 强农村公儿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基本建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 度,加强人盲从忠疾病的防治,基本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 问题。实施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和“少生快富”扶贫工程‘,
四个 并存
1、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与农村面貌变化不大并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经过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
市和农村都有发展,但是从总体上看,城市的变化优于农村。 近年来,一些城市,特别是沿海和发达地区的大中型城市,发
展非常迅速。城市规划合理,设施齐全,市容整洁,高楼耸立,
第二章
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进入
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全局出发,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的重大历史任务。这不仅关系到农业、农村的发展和农民 的富裕,而且关系到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民族的伟大复 兴。我们必须站在时代和全局的高度,把建设社会主义新
农村作为我们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项重要历史使命,使之成
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认识相共同行动。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的历史背景

农村农业工作知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历史背景

农村农业工作知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历史背景

农村农业工作知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历史背景
提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第一,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了今后5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和行动纲领,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

第二,近几年党中央、国务院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采取了一系列支农惠农的重大政策。

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落实中央部署,切实加强“三农”工作,农业和农村发展出现了积极变化,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第三,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仍然处在艰难的爬坡阶段,农业基础设施脆弱、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矛盾依然突出,解决好“三农”问题仍然是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重大而艰巨的历史任务。

国家公务员| 事业单位| 村官| 选调生| 教师招聘| 银行招聘| 信用社| 乡镇公务员| 各省公务员|政法干警| 招警| 军转干| 党政公选| 法检系统| 路转税| 社会工作师。

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中央在什么会议上提出的,提法上与以往的农村建设有什么不同

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中央在什么会议上提出的,提法上与以往的农村建设有什么不同

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中央在什么会议上提出的,提法上与以往的农村建设有什么不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由党中央于2021年10月8日至11日在北京举行的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会议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地加以推进.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努力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加快发展服务业,加强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在提法上与以往关于农村建设工作有所不同的,一是将其作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二是明确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总体要求";三是确定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为将中央关于新农村建设的指示落到实处,北京市委,市政府做出了重要部署,区委,区政府出台了《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14.如何认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意义(1)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系统解决"三农"问题的客观要求.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三农"工作的基本途径是统筹城乡发菜.从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角度看待"三农"问题,最突出的体现是城乡关系日益密切,但城乡差距仍在逐步扩大.国家经过改革开放,市场经济框架基本建立,市场化程度大幅提高,工农产品"剪刀差"逐步消除,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可以在城乡间自由流动,城乡之间的联系和交往更加密切,农业和农村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农业弱质地位,农村的落后状况,农民的弱势处境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农业与农村发展还处在艰难的爬坡阶段,农村基础设施脆弱,公共服务设施不足,农民收入增长困难等问题还很突出,城乡差别仍然十分明显.(2)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加快郊区发展,全面推进首都现代化进程,建设国际大都市的客观要求.北京作为国家首都,郊区发展有着特殊的背景,农业和农村发展在北京占有独特位置.可以说,没有郊区的现代化就没有首都的现代化;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不可能实现首都全面现代化.(3)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让农民充分享受改革开放成果的客观要求.构建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开放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构建和谐社会,最艰巨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必须妥善处理好工农关系,城乡关系,促进农村经济全面进步.15.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在何处什么是新农村新农村究竟新在什么地方这是我们进行新农村建设必须首先弄清楚的问题 .我们现在讲的新农村是指国家经济社会已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建立在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上,全面考虑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中央十六届五中全会上,审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第一次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用20个字概括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要求.即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体现了新形势下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乡村振兴的发展历程

乡村振兴的发展历程

乡村振兴的发展历程乡村振兴是中国政府提出的一项战略,旨在推动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生态环境改善。

这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以下是乡村振兴的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农村与发展(1978年-2000年)中国农村起源于1978年的农村经济责任制。

这一推动了农村的经济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逐渐获得经营权,并得到了更多的政策支持。

1980年代之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业由传统的粮食生产向多元化和特色农业发展转变,这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基础。

第二阶段:乡村振兴的概念提出(2000年-2024年)第三阶段:乡村振兴的战略提出和实施(2024年至今)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分为六大领域: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农村产业发展、农村治理与体制机制、农村人口就业与人力资源培训、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乡村文化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

针对不同地区的特点和需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如建设乡村全面小康示范村、实施乡村产业振兴战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等。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践成果逐渐显现。

一方面,农村基础设施得到了明显改善,如通电通讯、道路交通和饮水安全等;另一方面,农村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特色农产品、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农村治理与社会事业也得到了改善,并实施了一系列乡村文化振兴的政策。

乡村振兴战略的未来展望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建设美丽乡村。

这需要解决农村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如农村空心化、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和农业现代化不平衡等。

同时,还需要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升农民农村发展的主体地位,推动农村产业转型升级和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

总之,乡村振兴是中国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推动农村地区的经济、社会和生态发展。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将为农民增收致富、优化农业农村发展、推动农村现代化提供坚实的支撑。

乡村振兴的发展历程

乡村振兴的发展历程

乡村振兴的发展历程乡村振兴是指通过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实现农村现代化的进程。

乡村振兴的目标是实现农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良好局面。

以下将介绍乡村振兴的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农村改革开放初期(1978-1995年)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农村面临着严峻的经济困境和农业落后状况。

为了改变这种情况,中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的农村改革政策,如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等。

这些政策使得农民有了土地经营权和更多的经济自主权,激发了他们的积极性并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第二阶段:农村现代化建设(1996-2012年)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中国开始进入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阶段。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农村发展的政策,如农村电网建设、农村教育医疗的改善、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等。

通过这些措施,农村基础设施得到了明显改善,农民的收入水平也有所提高。

第三阶段: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2013年至今)2013年,中国政府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将乡村振兴上升为国家战略。

这一战略旨在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促进乡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乡村振兴战略包括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农村资源保护和利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的政策。

通过这些政策,中国致力于建设美丽宜居的乡村,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感。

乡村振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通过一系列的改革和政策措施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农村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农民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感得到了提升。

然而,乡村振兴仍面临一些挑战,如人口流失、农村基础设施不完善等。

为了进一步推动乡村振兴,中国政府需要制定更加全面、系统的政策,加强与城市的联动发展,促进农村产业升级和农民素质提升。

乡村振兴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通过持续不断地发展乡村经济,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才能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让广大农民共享改革开放的红利,推动中国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发展。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历史回顾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历史回顾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历史回顾一、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纲领。

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候, 全国89%的人口居住在农村, 农业和手工业产值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高达90%。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仅约60 美元, 解决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成为我们党面临的头等大事。

当时新农村建设的主要任务是依靠自力更生, 通过合作化的方式, 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的基本条件和服务, 发展农业尤其是粮食生产, 保障基本需求。

这个阶段新农村建设思想集中体现在《一九五六年到一九六七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 草案) 》(以下简称《纲要》)中。

《纲要》由毛泽东同志亲自主持起草,1956 年1 月以草案形式颁布。

1957 年9 月, 党的八届三中全会根据草案公布以后情况的变化和工作的发展, 作了一些必要的修改和补充, 在同年10 月间颁布了修正草案。

1960 年4 月, 国务院副总理谭震林在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 称《纲要》是建设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群众性纲领。

《纲要》总共有40 条, 前 5 条提出了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的目标、条件等。

第6~24条提出了促进农业生产, 尤其是粮食生产的目标、途径、方式。

从第25 条起, 围绕改善农村居住、道路、通讯等基础设施条件, 加强农村文化、卫生、教育等社会事业发展提出了具体任务。

主要有: 一是改善居住条件; 二是培养医务人员, 建立县、区卫生医疗机构和农村医疗站, 除四害, 基本上消灭危害人民最严重的疾病; 三是在乡一级设立业余文化学校, 普及小学义务教育, 基本扫除文盲; 四是建立电影放映队、俱乐部、文化站、图书室和业余剧团等文化组织; 五是建设乡和大型合作社的电话网, 普及农村邮政网; 六是建成全国地方道路网, 等等。

《纲要》制定了在发展农业生产的基础上, 开展农村文化、教育、卫生等各方面建设的规划, 向全国农民和全国人民指出了改变我国农村面貌的伟大目标, 得到了广大农民的热烈拥护, 极大地促进了农业合作化的进程, 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我国乡村建设发展历程、成就、今后重点

我国乡村建设发展历程、成就、今后重点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同时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

这表明既要建设现代化繁华城市也要建设现代化繁荣乡村,促进城乡发展水平不断缩小。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村建设发展历程1、起步阶段(1978-1994)改革开放后,农村地区积极推行“包产到户、包干到户”,农民生产积极性大大提升,剩余劳动力逐渐从土地上解放出来进入非农部门,实现了经济繁荣和资本积累,为乡村基础设施和房屋建设提供了经济基础,掀起一股农房建设的热潮。

农民建了新房,解决了住房面积短缺的问题,但房屋结构不合理、功能不完善、耕地被占用等问题随之出现。

为规范农村房屋建设,中央成立了乡村建设管理局,指导和协调全国农村房屋建设工作。

1982年全国第二次农村房屋建设工作会议提出将乡村及周边环境进行综合规划,“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成立。

并依据中央文件进行村镇规划编制工作,截止到1986年底,全国有 3.3万个小城镇和280万个村庄编制了初步规划。

乡村建设逐步走上有规可循的道路,乡村规划的理论基础、方法、技术和标准也初现雏形。

2、探索阶段(1992-2004)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使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带动了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农村的资金、土地和劳动力等资源大量流向城市,城乡发展不均衡,二元结构现象突出。

为此,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将“统筹城乡发展”摆在国家全面发展战略构想中“五个统筹”的首位。

为保障乡村建设有法可依、有章可循,1993年国务院发布《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1997年原建设部发布《1997村镇建设工作要点》和《村镇规划编制办法》,2002年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与原建设部联合印发《小城镇环境规划编制导则》。

随后,皖南4个古村落成功申报世界遗产,政府与学术界开始重视古村落的保护与开发相关的问题。

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的背景

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的背景

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的背景
1956年,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在这个章程中,提出了建设社会新农村的概念和目标,这是新中国第一个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法规。

1960年,第二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在讨论时,再次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口号。

这次会议之后,党的好多关于农村建设的文件都提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概念,可是困于当时的历史条件,彼时的新农村建设只是表达了新中国的一种愿望和努力的方向,没有列入党和国家的具体工作日程。

2005年10月,中共第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

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的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

”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把新农村建设作为党和政府的重要目标之一。

这是中共在认真分析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的情况下,在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所确定的历史任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认真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步骤,也是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

“建设新农村”内涵的历史演进及时代特征

“建设新农村”内涵的历史演进及时代特征

大文献也 多次提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问题。 9 8 党的 十五届三 中全会在总 19 年 结 二十年改革开放经验 的基础上 ,做 出
间。 是百废待兴的时期 。 时 , 建设新 农 此 “
村”的内涵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 ①进行
土地改革 ,废 除地 主阶级封建剥 削的土 地所有制 , 成完全不 同于 旧中国的土 形 地制度 ; ②完成农业 的社会 主义改造 。 也
没有特定的内涵。 新 中 国成 立前 后到 15 9 6年这 段 时
容: ①农村组织形式——农业合作社; ②
提高农业生产 ; ③发展农村 各项事业 。
“ 在全面发展农村经济的基础上, 使广大
农民的生活从温饱达到小康水平 , 逐步 实现物质生活 比较丰裕 ,精神生活 比较
文化大革命期间。农业生产和农村
济共 同发展 ,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 力。 在政治上 ,坚持 中国共产 党的领 ”“ 导, 加强农村社会 主义 民主政治建设 , 进

会召开前这一时期 , 建设新农村 ” “ 的内 涵具有如下特点 : “ ① 建设新农村 ” 这一
月正式发布 的 《 全国农业发展 纲要 》 是
15 96到 16 这一时期 建设社 会主 义 9 7年

“ 建设新农村 ”内涵的历史演进
社示 范章程 ) 的各种规定 , 就一定能够发
过程 作 为一个 名词 ,“ 新农 村 ” 一词在党 的一 大文献 中就出现了。 大文件 《 一 广州
展和巩固高级农Biblioteka 合作社 。推动和提高 农业生 产 ,把我 国的农村完全 建设 成为 社会 主义的新农村。 由此及这一时期的 ” 农村建设实践可 以看出, 这一时期 的 “ 建

新农村建设提出始末

新农村建设提出始末

新农村建设提出始末新农村建设提出始末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差距越来越大,城市化率不断提高,而农村地区的发展却面临诸多问题,如不断减少农业劳动力、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生态环境受到破坏等,因此,国家开始提出新农村建设,旨在改善农村地区的生活质量和发展水平,以下是新农村建设提出至今的始末。

一、新农村建设提出新农村建设的提出可以追溯到2005年,当年政府提出了“让广大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目标,旨在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收入水平。

同时,政府建议在城市周围进行规模化建设,集中配置资源,形成小城镇化建设,以带动农村地区的发展。

2006年,国务院决定启动农村公路、农村安全饮水、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四大工程,这些工程旨在改善农村交通、水源、环境等生产生活条件,为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基础。

在此基础上,国家政策不断完善,如2016年开始实施的“乡村振兴战略”、2018年启动的“乡村振兴示范县建设”等。

二、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历程1、新农村建设试点从2005年起,国家开始实施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试点地区包括安徽、福建、江西、山东、四川、湖北、辽宁、甘肃等省份,目的在于尝试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推行新农村建设,发掘实践经验,总结成功经验,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政策支持。

2、新农村建设的实施试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后,新农村建设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实施。

目前,新农村建设已经成为中央和地方政府的重点工作之一,政府每年都会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生态修复、产业发展等领域,如2019年,全国“三农”投入达6900亿元。

3、新农村建设效果经过多年的实践和发展,新农村建设取得了一些成效。

从基础设施建设来看,国家在农村地区修建了一批水利工程、公路、桥梁、电网等,使农村地区的交通、通讯、能源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从生态保护来看,国家大力挤压扶持传统产业,支持农民发展生态农业,通过生态种养、水土保持等保护措施,为农村地区的生态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新农村建设的历史演变

新农村建设的历史演变

新农村建设的历史演变一、初期探索新农村建设的历史演变可以追溯到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初期。

这一时期,我国农村社会经济积弱,面临着日益严峻的问题和挑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政府开始探索新农村建设的路径。

二、农村改革农村改革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动力。

在改革的推动下,农村经济开始走出传统的封闭状态,农民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水平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善。

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土地制度的改革,以及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提升,为新农村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保障农民权益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之一是保障农民的权益。

农民是农村建设的主体,他们的利益应该得到保护。

在新农村建设中,政府加强对农民权益的保护,为他们提供公平的机会,消除不公平现象。

同时,农民也需要通过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权益,提高自己的议价能力。

四、农业现代化农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农业技术的进步,农村的农业生产方式得到了改善。

农业现代化不仅要注重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更要注重提高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为此,政府应该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支持力度,培养更多的农业人才,为农民创造更好的生产环境。

五、乡村旅游乡村旅游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方向之一。

乡村具有独特的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吸引了众多游客前往观光、休闲和体验农村生活。

政府可以通过培育乡村旅游产业,推动乡村旅游与农业发展相结合,为农民增加收入,并提高农村地区的知名度和形象。

六、环境保护新农村建设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农村地区的环境问题,如水污染、土壤污染和生态破坏,严重威胁着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环境保护的力度,推动农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提高农业生产的质量和效益。

七、教育与文化新农村建设要注重教育与文化的发展。

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教育水平偏低。

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提高农村教育的质量和公平性。

同时,要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传承和弘扬优秀的农村文化,为农民提供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

八、农村卫生保健新农村建设要注重农村卫生保健的发展。

新农村建设的历史进程

新农村建设的历史进程

新农村建设的历史进程一、农民改革解放前的农村现状农民改革解放前,中国农村面临着严重的落后和贫困。

农村基础设施缺乏,交通不便,水利设施有限。

农民生产方式落后,土地被世袭劫持,农民生活贫困困顿。

农村教育匮乏,文化水平低下。

农村卫生条件恶劣,疾病缠身。

二、新中国成立后的农村建设新中国成立后,农村建设成为国家重要工作之一。

政府提出了一系列农村发展政策,如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农村社会主义改造等,为农村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农村经济迅速发展,农村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农田灌溉和水利工程建设进一步推进。

同时,农村教育和医疗水平也有了显著提高。

三、农村改革开放时期的农村建设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建设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农村经济逐渐转型升级,农业现代化建设成为重要任务。

政府引导和支持农民发展农业产业化、农村电商等新业态,努力提高农民收入。

同时,许多农村地区积极引进外来投资,发展农村旅游、农村休闲等新兴产业,推动农村经济多元化发展。

四、新农村建设的新理念新农村建设提出了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新农村建设注重保护农村传统文化,注重提高农民生活品质,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新农村建设还强调充分发挥农村的特色和优势,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五、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一环。

政府推出了土地流转制度,鼓励农民将土地流转给专业农业经营者,引导农村发展规模经营。

土地流转使农民收入增加,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六、乡村旅游的兴起乡村旅游是新农村建设的新亮点。

农村具有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政府加大对乡村旅游的支持力度,努力将乡村旅游打造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七、农村教育的提升新农村建设注重提升农村教育水平。

政府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改善农村学校的师资力量和教育设施。

同时,政府还推出了农村留守儿童关爱计划,解决了许多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八、农村医疗卫生保障的加强农村医疗卫生保障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演变与建设进程

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演变与建设进程

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演变与建设进程中国的城乡二元结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结构形式,近年来在中国轰轰烈烈开展的“新农村”建设正是在这一背景下的产生的新一轮城乡建设热点,从某种程度上看,这也是一次涉及国家经济形式、政策体系、住房建设、保障体系等等方面的一次影响深远、全面的社会变革。

政策背景中国从1958年开始实施的户籍制度,通过户籍制度把我国城市和农村分成两个社会,即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城市和农村的居民因为户籍的不同而享有不同的待遇。

中国的户籍制度是中国人口管理的基本制度,每个中国公民都必须有相应的户口本,这一政策甚至早于身份证制度,也就是说,户口对中国公民一生的影响某种程度上甚至大于身份证。

有了一个好的户口(出生地),相应的工作、教育、医疗、保障条件也许就要好上很多,这一点,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物资匮乏的时代显得尤为关键。

上世纪80年代以后,由于经济领域的改革进展迅猛,人口的流动成为社会发展的必须,中国实行了一系列户籍改革措施,如暂住证、蓝本户口等等,虽然造成了许多问题,但仍然一直在磕磕碰碰中前行,许多历史遗留问题到现在依然在某种程度上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在中国大地上蔚为奇观的民工潮、春节返乡潮就是户籍政策与经济模式掣肘的典型现象,由此还有一个中国独有的名词:“春运”,这个简单词汇后面所包含的社会问题耐人寻味。

在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下,城市和农村的居民因为身份不同而享有不同的待遇。

比如劳动和社会保障制度,城市居民通常由政府所属的有关单位安排住房、就业、食品供应等等。

我国土地制度同时就是现阶段我国农村基本的失业和养老保险制度;再如社会管理体制,城市和乡村也是两个不同的体系,它们也在阻碍城乡一体化。

农村乡村的公共设施则不仅很少,而且非常简陋。

而按照现行的城市管理体制,即使原属农村乡村的那块“地面”进了城,城市当局也是不管它们的公共设施建设的。

当然,不只是公共设施建设,城市在“化”农村的时候,除了要农村的土地,别的是什么都不管的。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由来及其理论框架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由来及其理论框架
[ 关键 词]社会主义新农村; 农村政策 ; 乡统筹 ; 民 城 农 【 中图分类号]F 2 . 303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 编号]17 5 5 (0 6 0 00 一 4 62— 96 20 )4— 0 1 o
T l ii fNe Ru a n tu t n o o il m & i e r t a r me l Orgn o w r lCo sr ci fS cai e o s t Th o e c lF a s i
史任 务 , 有 重要 的历史 意义和 现 实意义 。为 了认真 学 习和 深 刻领会 中共 中央 国务 院 的有 关 文件 和 胡锦 具
涛讲话的精神 , 积极、 全面、 扎实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山东工商学院经济学院和学报编辑部围绕着
社会 主 义新农 村经济 建设这 一 问题 , 联合 组 织进 行 了专 门的研 讨。现 将研 讨 的部 分 成果 陆续 刊 出, 同时也
维普资讯
20 0 6年 8月
山东工商学院学报
J un lo h n o gI siueo sn s n e h oo y o r a fS a d n n t t f t Bu iesa d T c n lg
Au .2 0 g 06
设, 推动农村走上生产发展、 生态良好、 生活富裕 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以胡锦涛为总 是 书记的党中央统揽全局、 着眼长远 、 与时俱进作 出的战略决策 , 中国共产党在深刻分析 当前国际国内形 是 势、 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 的基础上 , 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确定的一项重大历
希望社会 同仁和有关专家学者就此积极发表高见, 以期有助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经济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的由来及其理论框架

乡村振兴战略政策发展历程

乡村振兴战略政策发展历程

乡村振兴战略政策发展历程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国政府为解决农村面临的一系列问题而提出的战略举措,旨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水平、推动农村社会文明进步。

以下是乡村振兴战略政策发展的主要历程:第一阶段:农村改革开放初期(1978年-1999年)农村经济体制改革:1978年开始,中国实施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逐步取消集体农业责任制,引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农业科技推广:引入现代农业技术,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的升级,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包括道路、水利、电力等,提高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第二阶段:新世纪初期至2017年新农村建设:2003年,中国启动了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探索农村综合发展模式,注重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农村特色产业,促进乡村经济多元化。

生态文明建设:强调生态文明建设,加强农村环境治理,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第三阶段: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及实施(2018年至今)乡村振兴战略提出:2018年3月,中国政府明确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强调建设美丽乡村、推动乡村产业升级、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等。

政策扶持:推出一系列支持乡村振兴的政策,包括财政扶持、税收优惠、金融支持等,鼓励各方投入乡村振兴。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推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加强农村土地流转,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数字乡村建设:强调数字技术在乡村振兴中的应用,推动数字农业、数字乡村建设,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乡村旅游发展:通过乡村旅游等方式,挖掘乡村文化和资源,促进乡村经济发展。

未来发展方向:智慧农业发展: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智慧农业,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

乡村人才培养:加强乡村人才培养,引导高素质人才回乡创业,推动乡村振兴。

绿色生态建设:强调绿色生态建设,保护好乡村自然环境,推动乡村可持续发展。

乡村治理体系建设:完善乡村治理体系,提高基层治理能力,推动乡村社会文明建设。

第一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第一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第一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概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理论提出的背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理论内涵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时代意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思路和战略安排经济发展基础建设保障体制治理机制精神生活城乡发展与加强合作第一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概述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理论提出的背景2006年2月14日上午,中共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班在中央党校开班。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开班仪式上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在深刻分析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确定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

(一)我国已经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实力近几年来,我国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按照科学发展观来调整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逐步地推动由农业向工业提供积累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这样一个转变,而不是靠在农业内部来解决问题。

近年来,我们已经进入了工业化发展的中期阶段,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综合国力明显增强,工农关系已经到了一个转折点,我国已经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实力。

2004年,中央下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实行“两减免、三补贴”的政策,使农民从减免农业税、免征除烟叶外的农业特产税和种粮直接补贴、购买良种补贴、购买大型农机具补贴中,直接受惠达451亿元。

200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继续加大“两减免、三补贴”的力度,政策直接给予农民的实惠比2004年又增加251.4亿元。

整个国民经济的收入分配结构发生着重大的转变,“新农村建设”就是实现这一转变的途径之一。

(二)城乡差距扩大威胁可持续发展城乡差距扩大主要表现在:1.收入差距扩大。

目前,反映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最主要指标分别是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温铁军浏览次数:3718发布时间:2007-10-12文章来源:天益讲坛我国的农村政策,从根本上说主要产生于本国农村实践。

特别是那些具有战略转变意义的大政方针,更是如此。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政策出台之前,很多地方的基层已经有了农民和青年知识分子相结合的多种创造。

作为研究农村发展的人员,我们的基本观点,一是强调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广大农民;二是主张从事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分子只有与我国农村实际相结合才能实事求是地做“真学问”。

尽管社会上和理论界一些人对我们这些年的做法和观点还有些不同意见,但我都着意坚持这些看法。

因为,基层的实践经验和抽象的理论探讨,本来就是相辅相成的。

总结以往各地农村试验的基本经验,归结到一点是什么呢?就是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

我们需要从乡村基层开始,搭建进行制度创新和组织创新的基础。

新农村建设是怎样提出的理论界正式提出“新农村运动”概念的,是1999年北京大学的林毅夫教授。

此后的2001年,我开始把一般的农村调研发展为组织青年知识分子和大学生志愿者下乡,直接操作农村基层的调研、培训和试验。

在2005年金秋时节党中央突出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的时候,各地有些部门的领导干部似乎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但是,也有很多地方基层的同志已经较早地考虑到这方面的工作,并且有了相关的政策安排,有的甚至已经取得了成绩。

此前的3年时间里,我们在各地相继开展试验,陆续总结出了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

因此,可以说:新村运动(国外)+新乡村建设试验(国内)+N个缓解三农矛盾的基层经验(地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毋庸讳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是执政党长期以来不断完善的执政理念,同时也是中国知识分子理论联系实际的本土化认识过程。

理论界正式提出“新农村运动”概念的,是1999年北京大学的林毅夫教授。

此后的2001年,我开始把一般的农村调研发展为组织青年知识分子和大学生志愿者下乡,直接操作农村基层的调研、培训和试验,在这个过程中既结合了上世纪80年代从事农村改革试验区的经验,也融入了邱建生和刘湘波等青年人的提法,把晏阳初、梁漱溟等前辈上世纪20年代创立、在国际上已经颇有影响的“Rural Reconstruction(意译为‘新乡村建设’)”作为我们当代的乡村支农活动的名称。

中国知识分子历来主张“君子和而不同”。

理论家对新农村运动的概念解读,和在新乡村建设的实践活动中结合本土历史凝练的概念有所不同;这两个方面的工作也没有正式结合,但在讨论中我们愿意主动呼应理论家这种有积极意义的努力。

我曾经在林毅夫教授召开的一次研讨会上表示过,他关于新农村运动必要性的论述,对我开展的基层试验工作有重要参考作用;并且不止一次地对媒体说明,他的提法在理论界是最早的。

2003年党中央连续提出“三农问题乃重中之重”的口号以后,我和香港CSD(中国社会服务及发展研究中心)的刘健芝、英国AA(援助行动国际组织)的张兰英等小型NGO的负责人联合,先后指导和资助了一批青年知识分子下农村基层开展制度建设试验,并在翟城村开办免费培训农民的“晏阳初乡村建设学院”。

随后,又进一步资助受训农民回乡创办各种合作社和社会公益组织。

在这些试验中形成的政策建议除书面材料外已经两次向国务院领导当面汇报,并得到积极回应。

这几年,之所以能够比较实际地对新农村建设的国内外经验教训进行讨论,主要在于我和很多年轻同事进行了大量的国内外农村考察,尤其是开展了直接与农民相结合的基层试验。

否则,就不可能有条件对这些经验教训作归纳分析。

经济高速增长累积的问题1992年城市取消了粮票、布票,同时取消了各种各样的居民消费票证,当年就出现了原来潜在的、隐性的农村劳动力过剩问题突然爆发,农民工如开闸洪水一样宣泄而出。

当年的人口流动才四千多万,就造成严重问题了。

对于新农村建设而言,统一认识的难度很大,因此有必要先讨论认识问题。

众所周知,中共十六大以来在国家发展战略上已经明确了战略性转变的意图,无论是在目标上,在指导思想上,还是在政策方针上,都已经相对明确地提出了发展战略转变的要求。

2002年的十六大正式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为到2020年要实现的大目标,这本身就意味着对以往发展战略的调整;也是基于对以往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认识而提出的。

首先,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在推进我国改革开放之初的话是辩证的,也是全面的。

他说: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要让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但是,如果我们的改革开放搞出来了一个新的资产阶级,造成了两极分化,那我们的改革开放就失败了。

这个预警,应该说是非常有前瞻性的。

在背景认识上,社会学界陆学艺同志的研究值得重视。

党的十六大召开之前,他主持的全国抽样调查报告显示,两极分化已经客观存在,并已影响到了国家的稳定,而稳定是压倒一切的。

因此,在十六大之前,对报告征求意见的时候,已经在思想理论界引起过很多讨论;其中就有关于“公平与效率”哪个应该优先的争论。

只不过做地方实际工作的同志和在部门工作的同志对于十六大之前的有关讨论没有太多关注。

今天我们的战略转变不是突然提出的,而是十六大以前对有关问题讨论时就已经有很多涉及了。

我们不妨再引述北京大学林毅夫教授的分析。

1999年林毅夫教授在一个小型讨论团体―――“中国经济五十人论坛”的一次发言中明确指出:我们现在是双重过剩条件下的恶性循环。

就在同一年,他提出应该不失时机地进行“新农村运动”。

所谓双重过剩条件下的恶性循环是指什么呢?第一是人所共知的劳动力过剩,到2003年中央强调三农问题是重中之重之后,温家宝总理曾经有过明确表述。

我们国家劳动力的总规模,几乎是全部发达国家劳动力总和的两倍。

发达国家尚且有政府如何面对失业、如何提供社会保障等问题,还有社会不安定,罢工游行等事情。

因此当大家讨论制度问题、体制问题、政府改革问题的时候,我认为应该考虑:这个世界上有什么体制,什么制度,什么政府,什么政党能够解决如此庞大规模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我国劳动力过剩的问题,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放开市场易,解决市场带来的问题难。

近年来我们就不得不面对世界上规模最庞大的劳动力进入市场之后引发的问题。

以前劳动力过剩是隐性的,因为有城乡二元结构,农村劳动力是不能自由流动的,那时有矛盾,但不显著。

可现在是在其他要素没有完全放开的情况下,率先让劳动力完全走市场。

有谁想过,释放8亿农村劳动力进入市场,难道不是如洪水一般吗?对于这个问题,当然应该辩证地看。

我们一方面认为市场经济是有效的,党中央在1992年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

但那时政府、企业和公众都没有搞市场经济的经验。

1992年城市取消了粮票、布票,同时取消了各种各样的居民消费票证,当年就出现了原来潜在的、隐性的农村劳动力过剩问题突然爆发,农民工如开闸洪水一样宣泄而出。

上点岁数的人都记得,那时候火车汽车都爆满,顶上都有人,出现严重的交通堵塞。

当年的人口流动才四千多万,就造成严重问题了。

于是,从1992年社会开始惊呼民工潮,一呼就是13年。

这个潮只涨不落,从当年四千多万到现在的1.2亿,几乎是当年的三倍多。

越来越明显地表现出劳动力几乎属于绝对过剩,是无限供给的生产力要素。

而按照要素的稀缺性决定价格的原理,就必然导致劳动力的收入绝对是最低的,低到维持劳动力简单再生产的基本生活需求都不够。

所以,在那些劳动力待遇太差而物价指数较高的地方,外来民工就开始用脚投票———不来了,沿海某些地方就出现了民工荒。

这本来是一个经济规律导致的结果。

可我们很少有人认真讨论这样的问题,大家还停留在以往一般发展主义和市场主义的语境中,没有回顾1999年林毅夫的提法:第一位的矛盾就是劳动力过剩,当然会导致恶性循环———劳动力绝对过剩,无限供给,导致工价下跌,购买力下降,随之造成内需不足,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第二个矛盾是资本过剩———目前我国银行部门存款大于贷款的总量已经超过10万亿,外汇储备也已经超过9000亿美元。

我在过去发表的文章中分析到:中国早在1995年即成为世界上所有转轨国家中货币深化程度最高的国家。

据1995年世界银行对28个转轨国家的统计,中国当时M2和GDP的比值超过百分之百,同期俄罗斯只有27%,美国76%,记得那时只有日本超过百分之百。

中国90年代通过大量增发货币,把资源和资产用推进货币化的方式表现出来,这当然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但也在客观上造成了金融资本的相对过剩。

当资本过剩的时候,会出现什么情况呢?按照一般经济规律,当然应该是资本价格下降,因为过剩要素的价格应该下降。

但是,由于我们国家在劳动力下降到维持劳动力简单再生产的水平之下的同时出现了资本要素过剩,结果就暴露出了体制问题:在生产力诸要素———土地、资本和劳动力要素的结合上,以某种制度安排来维持相对较高的资本价格。

是什么制度呢?金融垄断制度———与权力结合的垄断能够维持资本要素的相对高价。

于是,劳动力走市场,金融资本客观上却不能完全走市场。

这种双重过剩,确实会造成林毅夫所说的恶性循环。

金融垄断资本的体制条件之下,为了维持高价格,金融部门只能追求投资收益高的领域,于是,大量过剩的金融资产在股市收益高的时候进股市,房市收益高的时候进房市,但就是难以进制造业、民营经济,更不进中小企业和高技术风险投资,因为只有在高收益的领域中才能获得资本的回报。

这导致实体经济部门在运转上出了问题:一方面劳动力无限供给,一方面金融垄断,这两个问题导致中国经济出现了尴尬的状况———大家看到房地产大发展,基金业、股票、期货等也神速发展,而真正的实体经济部门仍然有很多困难。

实事求是的战略转变中央在所有新的指导思想提出过程中间,始终强调把三农问题放在首位。

随一号文件强调增加农民收入而提出一系列政策措施,正在变成新世纪党中央的惠农政策。

回顾一下这些问题就可以了解,并不是今天才有这种战略转变的思考,而是之前就已经有相当多的讨论。

我们看到关于这些问题的早期讨论,就应该注意到,中央在面对这些问题时作出的调整,乃是执政党的一个实事求是过程。

从2002年全面小康大目标提出之后,中央的战略转变指导思想日益清晰起来。

温家宝同志说,“全面小康大目标提出非常重要,但难点重点都在农村。

”到2003年1月份党中央提出三农问题是重中之重,明显表现出中央调整战略方向的意图。

要想实现全面小康,就得把重点放在最大的弱势群体———农民的发展上。

2002年党的十六大之后筹备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当时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指导思想,就是加强对农村的倾斜投入,把财政资金新增部分用到县以下的农村公共开支,把国家的农业投资主要用到村以下和农民相关的项目。

这一思想早在全面小康大目标提出之后,就已经在党内明确了。

但是,投资方向调整起来很困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