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公司案例资料

合集下载

跨国公司文化冲突的经典案例

跨国公司文化冲突的经典案例

以下是一些具体案例,展示了跨国公司在不同文化环境下遇到的冲突:1. Walmart在德国的失败:Walmart是一家美国零售巨头,试图进入德国市场。

然而,他们的管理风格与德国员工的期望存在冲突。

德国员工普遍享受高福利和工会保护,而Walmart采用了美国式的低薪、灵活工时和强调效率的经营模式。

这导致了员工不满、罢工和声誉受损,最终Walmart在德国市场失败撤退。

2. HSBC收购汇丰银行案例:HSBC是一家英国跨国银行,收购了汇丰银行,使其成为亚洲最大的银行之一。

然而,这次收购带来了文化冲突。

汇丰银行注重亚洲文化价值观、尊重长辈和高度谨慎,而HSBC则更注重效率、规范和快速决策。

这导致了管理层和员工之间的矛盾,需要时间来适应和融合两种文化。

3. Google在中国的争议:Google是一家美国科技巨头,试图进入中国市场。

然而,Google与中国政府在言论自由和信息审查等方面存在冲突。

中国政府要求Google过滤搜索结果,以符合其审查要求,但这与Google强调的开放和信息自由原则相悖。

最终,Google选择退出中国市场,因为他们无法妥协这种文化冲突。

4. McDonald's在印度的适应性挑战:McDonald's是一家美国快餐连锁企业,进入印度市场时面临了饮食习惯和文化差异的挑战。

印度人普遍信奉印度教,其中有许多人是素食者,而McDonald's主打的是含有牛肉成分的汉堡包。

为了适应印度文化,McDonald's在印度推出了纯素餐单,并针对当地口味和食材进行了调整。

5. Coca-Cola与可口可乐之争:Coca-Cola是一家美国饮料公司,进入中国市场时面临与本土品牌可口可乐的竞争。

尽管Coca-Cola在全球范围内很成功,但在中国,本土品牌可口可乐更符合中国消费者的口味和文化偏好。

这个案例突出了在本土市场中,跨国公司需要了解并适应当地文化和消费者需求的重要性。

中小企业跨国公司案例

中小企业跨国公司案例

中小企业跨国公司案例
有很多中小企业成功跨国经营的案例,其中之一是中国的华为公司。

华为成立于1987年,最初是一家小型企业,但通过不断的创新和全球化战略,逐渐发展成为全球领先的电信设备制造商和全球知名品牌。

华为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广泛的业务网络,拥有超过170个国家的客户和合作伙伴。

通过不断扩大国际业务,华为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另一个例子是印度的Infosys公司。

Infosys成立于1981年,最初是一家小型软件服务公司,通过提供高质量的IT解决方案和全球化战略,迅速成长为印度最大的IT服务公司之一。

Infosys在全球范围内设立了办事处和研发中心,与全球客户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成功拓展了国际市场。

这些成功的案例表明,中小企业要实现跨国经营,需要制定全面的国际化战略,包括市场调研、品牌推广、国际合作等方面。

同时,还需要具备创新能力和适应不同文化环境的能力,以应对全球化带来的挑战。

在跨国经营过程中,中小企业还需要关注国际贸易法规、汇率风险、文化差异等问题,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体系,确保跨国经营的稳健发展。

总的来说,中小企业要成功实现跨国经营,需要通过创新、国
际化战略和风险管理等多方面的努力,才能在全球市场上获得成功。

跨国公司法律问题案例(3篇)

跨国公司法律问题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某跨国公司(以下简称“该公司”)是一家全球知名的高科技企业,主要从事电子产品、软件、通讯设备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近年来,该公司在中国市场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市场份额逐年上升。

然而,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该公司也遭遇了一系列法律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是知识产权侵权纠纷。

二、案例经过1. 事件起因2018年,该公司发现其一款智能手机在中国市场遭到侵权。

一款名为“XX手机”的产品在外观设计、功能设置等方面与该公司产品高度相似,甚至使用了该公司产品的商标。

该公司经过调查发现,该侵权产品由一家名为“XX科技公司”的企业生产、销售。

2. 知识产权侵权纠纷该公司立即向中国法院提起诉讼,指控“XX科技公司”侵犯其知识产权,包括外观设计专利、商标权等。

在诉讼过程中,该公司提供了充分的证据,包括产品外观图、商标注册证书等。

3. 法院审理中国法院经过审理,认为“XX科技公司”的产品确实侵犯了该公司的知识产权。

法院判决“XX科技公司”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该公司经济损失及合理费用。

4. 侵权产品下架在法院判决生效后,“XX科技公司”被迫停止生产、销售侵权产品,并将侵权产品从市场上撤下。

同时,该公司也积极采取措施,加强自身知识产权保护,包括在产品上增加防伪标识、加强市场监督等。

三、案例分析1. 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足“XX科技公司”作为一家生产手机的企业,却侵犯了一家跨国公司的知识产权。

这反映出我国部分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足,对知识产权的认识存在误区。

2. 法律法规不完善我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虽然已经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仍存在一些漏洞。

例如,在知识产权侵权案件中,证据收集、鉴定等方面还存在一定难度。

3. 跨国公司维权难度大跨国公司在我国市场维权过程中,面临着诸多困难。

一方面,我国部分企业对知识产权的认识不足,故意侵犯他人知识产权;另一方面,跨国公司在我国市场维权成本较高,诉讼周期较长。

跨国公司在中国案例精选[案例]

跨国公司在中国案例精选[案例]

《跨国公司在中国》案例精选目录管理案例1、家乐福:“解放令”背后的代价2、默多克新闻集团的中国攻略3、伊莱克斯中国“换手”内幕4、三洋:时隔20年卷土重来5、丰田凶猛营销案例1、吉百利:后“冰川期”生存之路2、渠道平衡:可口可乐“无处不在”的魔法石3、耐克新广告:“文革唱腔”+“HIP-HOP”公关案例1、壳牌公司环保公关案例人力资源案例1、柯达用人本土化2、最佳雇主在中国3、欧莱雅:让员工在宽松的环境中发挥才华企业文化案例1、施贵宝的“鹰雁”文化2、西安杨森的土洋结合3、以人为本:爱立信中国公司4、摩托罗拉:肯定人的尊严家乐福:“解放令”背后的代价家乐福成为277家违规整改企业中第一个获得解禁令的幸运儿2004年,在中国打拼9年的家乐福超市修成正果。

1月30日,北京。

法国家乐福公司中国区总裁施荣乐一行走出商务部部长助理黄海的办公室。

这个外国人将把一个大利好带回上海总部。

刚才黄海正式通知他:中国政府有关部门对家乐福公司违规开设店铺的整顿工作基本结束,欢迎家乐福公司继续在中国扩大投资。

2月11日,在商务部最新发布的排行榜上,家乐福(中国)以134亿元年销售额、41家门店位居全国连锁企业第五位,在单纯超市业态企业中排名第一。

随着解禁令下,家乐福挣断颈上最后一根细绳,以中国超市“状元”的身份进入超市竞争主战场,这条没有任何束缚的大鳄,从此海阔天空。

自1999年第一次遭遇“违规整改”,家乐福五年来从未停步,在广袤中国市场东西南北密布棋子,早从当初的“外来之狼”变成实力不凡的中国超市“状元”。

为抢占市场先机有必要付出什么代价,家乐福早已运用它的商业逻辑思考透彻当苔藓战术遭遇政策阳光这是一个介于智慧和狡猾之间的故事。

1995年,45岁的尹铁铮成为家乐福进入中国的见证人。

此时,尹担任中创商业管理公司总经理,与法国家乐福合资注册了佳创商业管理公司,同时注册了创益佳商场,委托给佳创商业公司管理。

这个创益佳商场,开在北京朝阳区静安里的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人称家乐福北京创益佳店,也叫家乐福国展店(以下简称创益佳店),至今仍是家乐福北区销售冠军和多项销售纪录保持者。

跨国公司并购案例分析

跨国公司并购案例分析

跨国公司并购案例分析在全球化背景下,跨国公司并购成为了提高市场竞争力和扩大企业规模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以一些著名的跨国公司并购案例为例,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

一、AT&T并购Time Warner美国电信巨头AT&T于2016年宣布以854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传媒巨头Time Warner。

这次并购案例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因为它涉及到了通信和娱乐两个不同产业的交叉。

通过收购Time Warner,AT&T得以获得其强大的内容库,进而与其竞争对手竞争。

这次并购案例的成功之处在于双方的互补性以及市场前景的看好。

二、福特汽车收购沃尔沃汽车2009年,在全球经济危机的背景下,美国汽车制造商福特决定收购瑞典汽车制造商沃尔沃。

通过这次并购,福特得以扩大其在欧洲市场的份额,进一步增强其全球竞争力。

此外,福特还将沃尔沃的技术和设计优势与自身优势相结合,提高产品质量和品牌形象。

这次并购案例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使得福特在全球汽车市场的地位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三、IBM收购红帽2018年,IBM以34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开源软件公司红帽。

这一并购案例引起了业内的广泛关注,也是IBM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并购。

通过收购红帽,IBM能够进一步加强其云计算和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实力和市场份额。

红帽在开源软件领域具有丰富的经验和领先的技术,这对于IBM来说是一次重要的战略举措。

四、阿里巴巴收购新浪微博2013年,中国电子商务巨头阿里巴巴以1.4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新浪微博的部分股权。

通过这一并购案例,阿里巴巴与新浪微博实现了战略合作,双方在用户、资源和技术方面进行了深入整合。

这一并购不仅拓宽了阿里巴巴的业务范围,也进一步增强了其在线社交媒体和电商平台的竞争力。

五、安盛收购荷兰人寿2018年,中国保险巨头安盛以5.3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荷兰人寿保险公司。

这次并购案例是中国保险公司首次兼并海外保险公司。

通过收购荷兰人寿,安盛得以进一步扩大其在欧洲市场的份额,提高全球化经营能力。

跨国公司案例

跨国公司案例

跨国公司案例跨国公司案例:沃尔玛沃尔玛(Walmart)是一家跨国零售巨头,总部位于美国,拥有超过11,000家分店和超过2百万雇员。

它是全球最大的零售商之一,也是全球最大的公司之一。

以下是关于沃尔玛的一些案例研究。

沃尔玛在全球范围内有许多成功的案例,其中一个是其在中国市场的扩张策略。

沃尔玛于1996年进入中国市场,当时中国的零售业还不太发达。

为了适应中国市场的需求,沃尔玛采取了一系列的策略,例如降低产品价格、提供更多的选择和改进服务质量。

此外,沃尔玛还与中国的合作伙伴建立合资企业,以便更好地理解中国市场并获得更多的资源支持。

这些策略使沃尔玛在中国市场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成为中国最大的零售商之一。

另一个成功案例是沃尔玛在供应链管理方面的创新。

沃尔玛致力于建立高效的供应链系统,以确保产品的可靠供应、最低库存水平和高效运输。

它采用了一些先进的技术,例如RFID标签和实时数据跟踪系统,以追踪产品的位置和状态。

通过这些技术和创新方法,沃尔玛能够提高供应链的效率和可靠性,并减少库存成本和运输成本。

此外,沃尔玛还在社会责任方面表现出色,以实践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福利。

它采取了许多举措,例如推动可持续采购、降低碳排放、支持社区发展等。

沃尔玛致力于与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并在其供应链中推动可持续和环保的做法。

此外,沃尔玛还通过各种慈善和社区项目,支持当地社区的发展和福利。

尽管沃尔玛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它也面临许多挑战和争议。

例如,沃尔玛在劳工权益方面的做法备受争议。

一些员工抱怨沃尔玛的工资过低、工作条件恶劣和缺乏工会组织的权益。

此外,沃尔玛的扩张策略有时会引起当地小型零售商的不满,他们认为沃尔玛以低价格和强大的供应链优势对他们造成了不公平竞争。

综上所述,沃尔玛是一家在全球范围内取得巨大成功的跨国公司。

它通过在不同市场采取灵活的策略、创新的供应链管理和关注社会责任,赢得了广泛的认可。

然而,沃尔玛也需要面对一些挑战和争议,并不断努力改进来维持其竞争优势。

跨国公司战略联盟案例

跨国公司战略联盟案例

跨国公司战略联盟案例一、引言战略联盟是指两个或多个独立企业在某些关键领域上合作,通过共享资源、风险和利益来实现长期战略目标。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跨国公司之间的战略联盟越来越普遍。

本文将以一些经典的跨国公司战略联盟案例为例,探讨战略联盟对企业的影响和作用。

二、经典案例分析2.1 耐克与Apple的合作2.1.1 背景介绍耐克与Apple的合作是一个典型的跨国公司战略联盟案例。

耐克是全球知名的运动品牌,而Apple则是全球领先的科技公司。

双方通过合作,将运动与科技结合起来,推出了一系列创新产品。

2.1.2 合作内容耐克与Apple的合作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耐克+Apple智能手环,实现运动数据的收集和分析;二是通过Nike+Apple运动应用,提供个性化的运动训练计划和社交互动平台。

2.1.3 影响和作用这个战略联盟对双方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和作用。

对于耐克来说,通过与Apple的合作,其产品在科技层面上得到了强化,提升了品牌价值和市场竞争力。

对于Apple来说,与耐克的合作使其进军运动健康领域更加顺利,扩大了用户群体。

2.2 谷歌与沃尔玛的合作2.2.1 背景介绍谷歌与沃尔玛的合作是另一个有代表性的跨国公司战略联盟案例。

谷歌是全球最大的互联网公司之一,而沃尔玛则是全球最大的零售商之一。

双方通过合作,共同探索电子商务和物流领域的创新。

2.2.2 合作内容谷歌与沃尔玛的合作主要围绕电子商务和物流展开。

双方共同开发了一款名为Google Express的在线购物平台,通过谷歌的技术优势和沃尔玛的零售实力,提供快速、便捷的购物体验。

此外,双方还在物流方面进行合作,共同探索无人机和自动驾驶技术的应用。

2.2.3 影响和作用这个战略联盟对双方都带来了显著的影响和作用。

对于谷歌来说,与沃尔玛的合作拓展了其电子商务业务,提升了用户体验和市场份额。

对于沃尔玛来说,与谷歌的合作加速了其数字化转型,提升了供应链效率和竞争力。

跨国公司案例

跨国公司案例

跨国公司投资案例--------------------------------------------------------------------------------案例1戴姆勒·克莱斯勒:盯住东北亚市场【概要】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在《财富》杂志2000年全球500家最大公司排名中位居第5位。

自1998年戴姆勒·奔驰公司与克莱斯勒公司合并以来,戴·克公司就开始持续不断地建设以中国为核心的东北亚地区市场。

【案情】戴姆勒·克莱斯勒的总部分别设在德国和美国,公司业务主要集中在汽车行业,年均创造收入1510多亿美元,在世界15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分支机构和办事处,全球雇员总数达46.6万人。

在《财富》杂志2000年全球500家最大公司排名中位居第5位。

东北亚是戴·克公司优先发展长期业务的地区之一。

虽然如此,但该公司在这一地区的营业额远远不能反映其真正的生产潜力,为此,戴·克公司就把中期目标定位在提高这一地区及整个亚洲市场在公司总收入中的份额。

自1998年戴姆勒·奔驰公司与克莱斯勒公司合并以来,戴·克公司就开始持续不断地建设以中国为核心的东北亚地区市场。

为了扩大在中国的业务发展,2001年2月1日,戴姆勒·克莱斯勒(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在北京成立,随着这家公司的成立,戴·克公司计划在中国发展更多的战略联盟,扩大现有合作伙伴的关系,并在未来的国际竞争层面上进行更为灵活的经营活动。

戴·克(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是戴·克公司在东北亚地区的核心,负责包括中国、韩国、香港和澳门在内的25个代表处及分支机构的业务发展和协调。

这家公司的首要业务活动包括加强梅赛德斯·奔驰轿车、面包车和卡车在中国市场的开拓,同时,支持现有合资企业项目,进一步在中国寻找新的机遇并开拓新的伙伴合作关系。

跨国公司治理案例

跨国公司治理案例

跨国公司治理案例跨国公司治理案例可以包括以下内容:1. 福特汽车公司:福特汽车公司是一家全球领先的汽车制造商,总部位于美国。

该公司在1990年代末经历了一段艰难时期,由于内部管理混乱和决策不当,导致公司处于严重的经济困境。

为改善公司治理,福特汽车公司进行了一系列变革,包括聘用新的高级管理人员、重新审视公司架构、加强运营监督等。

这些举措使得公司渐渐走出困境,并重新恢复了盈利能力。

2. 三星电子:三星电子是韩国的知名跨国公司,业务涵盖电子产品、半导体、通信设备等领域。

然而,在2014年,该公司陷入严重的治理危机。

公司创始人李秉喆因涉嫌贪污、逃税等罪名被逮捕,并被判处有期徒刑。

这一事件引发了对三星电子治理结构的广泛质疑。

为赢得投资者和公众的信任,三星电子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包括增加独立董事的比例、提高公司透明度等。

这些改革措施有助于恢复公司形象,并重建了公司的治理体系。

3. 大众公司:大众公司是德国的一家世界知名汽车制造商。

在2015年,该公司卷入“排放门”丑闻,被揭示出在柴油车的尾气排放数据中存在欺骗行为。

这一事件对大众公司造成了严重的信任危机,并对公司治理提出了许多质疑。

为解决危机,大众公司进行了一系列权力下放和公司文化改革。

公司任命新的首席执行官,并加强内部合规性监督和外部审计。

这些改革有助于恢复大众公司的声誉和信任。

这些跨国公司治理案例表明,良好的公司治理对跨国公司的成功非常重要。

公司应加强管理层的监督和透明度,独立董事的角色应得到充分发挥,同时要重视外部合规性和道德标准。

通过这些改革和措施,跨国公司可以更好地应对挑战,并取得可持续的发展。

跨国公司并购案例

跨国公司并购案例

跨国公司并购案例一、英国航空公司收购伦敦城市机场伦敦城市机场是伦敦市区内最靠近金融中心的机场,有利于商务旅客的出行需求。

而英国航空公司是英国最大的航空公司之一,其拥有的航线网络覆盖全球各大洲。

这次收购案例是英国航空公司为了扩大自己在伦敦市区内的市场份额而进行的战略举措。

通过收购伦敦城市机场,英国航空公司将能够进一步加强自己在伦敦市区的市场地位,提升自己的竞争力。

同时,这次收购还有助于英国航空公司与其一些竞争对手产生差异化竞争,提供更便捷的出行选择给商务旅客。

二、沃尔玛收购中国宜家家居沃尔玛是全球最大的零售商之一,而宜家家居是瑞典最大的家具和家居用品零售商之一。

这次跨国并购案例是沃尔玛为了进一步扩大自己在中国市场的份额而进行的战略布局。

通过收购宜家家居,沃尔玛将能够借助宜家在中国市场上的品牌影响力和销售网络,进一步拓展自己在中国市场的业务。

同时,这次收购还将为沃尔玛带来更多的产品种类和多样化的销售渠道,为消费者提供更全面的购物体验。

三、阿里巴巴收购新加坡电商Lazada阿里巴巴是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公司之一,而Lazada是新加坡最大的电商公司之一。

这次收购案例是阿里巴巴为了进一步拓展自己在东南亚市场的份额而进行的战略布局。

通过收购Lazada,阿里巴巴将能够借助Lazada在东南亚市场上的品牌影响力和销售网络,进一步拓展自己在该区域的业务。

同时,这次收购还将为阿里巴巴带来更多的用户和销售机会,为东南亚地区的消费者提供更方便的购物选择。

四、谷歌收购Motorola Mobility谷歌是全球最大的互联网搜索引擎公司之一,而Motorola Mobility是美国最大的移动通信设备制造商之一。

这次收购案例是谷歌为了拓展自己在移动通信设备领域的业务而进行的战略布局。

通过收购Motorola Mobility,谷歌将能够借助Motorola在移动通信设备领域的技术实力和专利资源,进一步拓展自己在该领域的业务。

跨国公司并购案例汇总

跨国公司并购案例汇总

跨国公司并购案例汇总案例一威斯特与伯顿原大连电机厂(下称“大电机”)成立于1946年,曾经是中国最大的电机生产企业,1997年4月,和新加坡威斯特签了合资协议,成立威斯特(大连)电机有限公司。

合资后,外方通过垄断购销渠道做亏损的惯用手法,很快掏空了合资企业。

并且仅用3年就完成了“合资、做亏、独资”三部曲,使曾经的金牌电机产品在国内市场销声匿迹。

大连第二电机厂(下称“二电机”)曾排名第二,1998年12月,与英国伯顿电机集团签订合资协议,成立大连伯顿电机有限公司。

合资后的情况和大电机如出一辙,不到3年,外方的8000万股本金还没到齐,就完成了独资步伐。

案例二西门子锦西化机始建于1939年,是中国化工机械制造工业的摇篮。

透平机械是其主导产品之一,在该领域拥有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核心技术。

锦西化机与西门子合资的主导者是葫芦岛市政府,起因于“国企改制”。

西门子最初提出参与锦西化机改制,进行整体合作,之后却说:不整体合作,而要全资收购透平分厂。

而此时锦西化机即使不同意也已挨不到谈判桌旁,即便参加谈判也没有多少发言权。

2005年4月签订了合资合同,合资公司随后就挂牌,合资公司股权比例70∶30,西门子控股。

这意味着西门子彻底消除了中国本土一个强大的竞争对手。

案例三卡特彼勒多年来,卡特彼勒在华合资有两个原则:第一,必须控股;第二,必须掌握销售权。

他们往往不允许控股企业有独立的技术能力与产品。

在中国,由于外国公司在华装载机和压路机领域完全没有优势,卡特彼勒此前与中国大企业上海柴油机股份有限公司、徐州工程机械有限公司等的几次合作都不愉快,于是开始选择二流企业,即山东山工机械有限公司(下称“山工机械”),此并购案是卡特彼勒在华并购战略的第一个实质性战果。

卡特彼勒最终用不到200万元人民币收购山工机械40%的股份,将其纳入自己的中国体系。

卡特彼勒也开始调整在华并购战略,正在与厦门工程机械有限公司、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广西柳州工程机械集团等行业内重要企业建立紧密联系,等待时机。

跨国公司十大在华危机事件

跨国公司十大在华危机事件

跨国公司十大在华危机事件跨国公司在中国开展业务是非常常见的现象,然而,他们在中国所面临的危机事件也是非常多的。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许多跨国公司在中国遭遇了各种各样的危机事件,这对于他们的声誉和业务发展都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下面将介绍一些跨国公司在华危机事件的十大案例。

1. 美国百事可乐公司的污染事件2004年,百事可乐公司曾被曝光在中国市场出售含有农药成分的产品。

这一事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抵制,对百事可乐公司的品牌声誉造成了严重的损害。

2. 韩国三星电子公司的手机爆炸事件2016年,三星电子公司的部分手机在中国市场出现了爆炸的情况,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恐慌。

这一事件严重损害了三星电子在中国市场的销售和声誉。

3. 德国大众汽车公司的排放门事件2015年,大众汽车公司被曝光在中国市场销售的柴油车辆存在排放造假问题,这一事件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抵制。

大众汽车在中国市场的销售和声誉受到了严重的打击。

4. 英国荣誉出版集团的敏感书籍事件2009年,荣誉出版集团出版了一本敏感的书籍,引发了中国政府的愤怒和抵制。

该事件导致荣誉出版集团的图书在中国市场无法销售,对其业务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5. 美国苹果公司的劳工问题近年来,苹果公司在中国的劳工条件和待遇问题一直备受争议。

有报道称,苹果公司的供应链中存在着违法劳工条件的问题,这对于苹果公司的声誉和品牌形象造成了负面影响。

6. 日本东芝公司的财务丑闻2015年,东芝公司被曝光存在财务造假问题,这一事件对于东芝在中国市场的声誉造成了严重的损害。

东芝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额大幅下滑,公司的业务发展受到了重创。

7. 法国路易威登公司的价格歧视2015年,路易威登公司在中国市场被曝光存在价格歧视问题,对于同样的产品在中国市场和其他市场的定价不同。

这一事件引发了中国消费者的抵制和抨击,对于路易威登公司的品牌形象造成了负面影响。

8. 德国西门子公司的贿赂事件2008年,西门子公司被曝光在中国市场存在贿赂问题。

跨国公司管理案例

跨国公司管理案例

跨国公司管理案例跨国公司管理案例一、案例背景某跨国公司正在经历一次新的展开期,由于经济面临的不安全性和全球竞争的加剧,公司正在面临楼下的转型-从贸易公司向一个全球经营的综合跨国公司的转变。

跨国公司的管理机制紧密地联系了经营方式,以实现公司的目标,并保护公司在多元文化环境下的利益。

这次变化的最重要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强有力的组织及管理模式,能够利用全球资源,实现利润增长。

二、案例分析1.实施有效的决策机制有效的决策机制对于一个成功的跨国公司来说尤为重要。

企业必须考虑到全球竞争的深刻影响,组织在全球市场上的竞争力,以及跨国公司在全球经济范围内的发展。

决策机制可以采用一个多层次制度的方法,从而能够坚持有效的决策过程。

管理层应该考虑如何应用全球和地方视角,制定有效的关键战略,并建立有效的规范和控制机制,以实现企业的全球化战略目标。

2.强化和意识到文化差异文化多样性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对于跨国组织来说,跨文化管理必须有效地解决文化之间的差异,使全球各地的员工能够在同一个环境中工作。

为了解决文化多样性问题,公司应以建设性的方式来处理文化之间的差异,发展一个可以接受它们的体系,这样才能发挥国际组织优势,适应全球环境的变化。

3.实施可衡量的成果机制全球化时代的发展对国际组织的管理要求实施可衡量的成果机制。

企业在制定战略时,应考虑到全球化的深刻影响,制定出能够实现公司战略目标的成果机制。

可衡量成果机制有助于改善团队间的协作,提高企业整体效率和利润。

此外,建立一个可以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考核机制,也有助于激发员工的积极性,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三、结论跨国公司转型期间,应实施有效的决策机制,强化和意识到文化差异,以及实施可衡量的成果机制,以此实现公司的目标。

跨国公司进行海外扩张的案例

跨国公司进行海外扩张的案例

跨国公司进行海外扩张的案例
跨国公司进行海外扩张的案例有很多,以下是一些著名的例子:
1. 星巴克:星巴克成立于1971年,第一家店位于西雅图市中心的派克市场旁,出售咖啡豆和咖啡器材。

1982年,舒尔茨加入星巴克,担任市场和零
售营运总监。

1987年舒尔茨买下星巴克,以星巴克的品牌为载体打造连锁
咖啡馆。

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星巴克已成为全球咖啡市场的绝对龙头。

星巴克于1996年启动海外扩张之路,率先进入日本,同年也在新加坡开店。

之后进入多个国家和地区,包括菲律宾、马来西亚、新西兰、台湾、英国、中国大陆、科威特、黎巴嫩和韩国等。

2. 麦当劳:麦当劳是全球著名的快餐连锁品牌,成立于1955年。

麦当劳的海外扩张始于1960年代,当时它开始在美国以外的加拿大开设分店。

如今,麦当劳在全球超过100个国家拥有数万家餐厅。

3. 沃尔玛:沃尔玛是全球最大的零售商之一,成立于1962年。

沃尔玛的海外扩张始于1990年代,目前在全球24个国家拥有数千家零售门店。

4. 宜家:宜家是全球著名的家居家具连锁品牌,成立于1943年。

宜家的海外扩张始于1950年代,目前在全球超过40个国家拥有数百家零售门店。

5. 丰田:丰田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制造商之一,成立于1937年。

丰田的海外扩张始于1950年代,目前在全球超过200个国家和地区销售汽车。

以上只是跨国公司进行海外扩张的部分案例,这些公司在扩张过程中采取了多种策略,包括直接投资、收购兼并、合作经营等,同时也面临着各种挑战和机遇。

跨国公司案例

跨国公司案例

跨国公司案例跨国公司是指在多个国家开展业务的公司,其经营范围跨越国界,具有全球化的特点。

跨国公司通常具有强大的资金实力、先进的管理经验和先进的技术,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业务,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市场的最大化开发。

下面我们以一家知名跨国公司为例,来分析其成功的经营案例。

该跨国公司是一家以科技为核心的企业,主要涉及电子产品、通讯设备和互联网服务等领域。

公司总部位于美国硅谷,拥有遍布全球的研发中心、生产基地和销售网络。

公司的成功经营案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该公司具有强大的研发实力和创新能力。

作为一家科技型企业,研发能力是其核心竞争力之一。

公司不断加大对研发的投入,拥有一支由世界各地顶尖科学家和工程师组成的研发团队,致力于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

通过不断推出具有颠覆性技术和创新功能的产品,公司在全球市场上保持了领先地位。

其次,公司具有高效的全球化运营管理体系。

在全球范围内,公司建立了完善的供应链管理体系和销售网络,实现了全球资源的整合和协同发展。

同时,公司注重本土化运营,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市场特点和消费习惯,灵活调整产品定位和营销策略,使得公司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市场需求。

再次,公司注重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

公司重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建立了一套完善的人才选拔、培训和激励机制,吸引和留住了大批优秀的人才。

同时,公司注重团队协作和文化建设,营造了积极向上、开放包容的企业文化,激发了员工的创新和团队合作精神。

最后,公司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注重可持续发展。

公司不仅关注商业利润,还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关注环境保护、公益慈善等方面的事务,努力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这样的做法不仅提升了公司的社会形象,也为公司带来了更多的商业机会和市场认可。

综上所述,该跨国公司的成功经营案例充分展现了其在技术创新、全球化运营、人才培养和社会责任等方面的优势和特点。

这些成功经验对于其他跨国公司具有借鉴意义,也为企业在全球化竞争中取得成功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第七章跨国公司组织管理案例案例

第七章跨国公司组织管理案例案例

案例:壳牌的组织变革
壳牌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非国有石油公司。
1950-1994年,壳牌一直以矩阵结构运营。每个营运 公司的主管需要向两名上司汇报。一个上司负责营运 公司所在的地理区域或国家,另一个上司负责营运公 司所从事的经济业务(包括石油勘探和生产、石油产 品、化工、天然气和煤炭)。
效果较好。首先,营运公司要满足两个上司的要求, 因此决策通常要通过达成共识的方法。不同观点间的 辩论可以分清问题的正反面,而不是阻碍决策;其次, 只有最重要的决策才通过这种流程,这样各营运公司 的负责人享有充分的自主权。这种分权有助于应对当 地政府管制、竞争环境和消费偏好的不同。
案例:壳牌的组织变革
高管意识到,为降低营运成本需要大幅削减总部办公室的 间接费用,以及如果恰当的话,去除各国不必要的重复设 备。
1995年,高管决定按照产品大类进行重组,分为5个产品 分部——勘探与生产、石油产品、化工产品、天然气、煤 炭。每个营运公司向最相关的全部分部汇报。这样可以在 生产方面实现集中。
国外设立销售、服务机构和仓储设施。 优点 ➢ 有一个统一的对外机构来引导和协调企业的对外经营,
有利于了解国际市场行情,扩大企业产品的出口。 缺点 ➢ 受贸易壁垒的影响; ➢ 难以适应综合性业务的要求; ➢ 利益冲突。
(二)母子结构
直接由母公司总经理或董事会管理国外子公司 的组织结构形式。
子公司具有较大的自主权; 母公司大多是控股公司,注重与国外子公司财
总部,便于协调各部门的利益关系,避免了产品分部 下以利润为中心的各分部间的冲突。 缺点 ➢ 不易管理,要求各职能部门中都应具有熟悉不同产品 的管理人员; ➢ 各职能分部的工作相互脱节。 适用情境 ➢ 规模较小、产品结构单一、市场相对集中、顾客需求 基本相同,销售限制较少,在国际市场没有强劲对手 的跨国公司。

中国跨国公司案例

中国跨国公司案例

中国跨国公司案例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华为是一家全球领先的信息通信技术解决方案供应商,总部位于中国深圳。

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设有研发中心、生产基地和销售网络,业务遍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

华为的产品和解决方案涵盖了电信运营商、企业和消费者市场,包括电信设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云服务等。

华为在全球范围内雇佣了约19万名员工。

2. 腾讯控股有限公司:腾讯是一家全球领先的互联网公司,总部位于中国深圳。

公司旗下拥有多个知名的互联网产品和服务,包括社交媒体平台微信和QQ、在线游戏、数字娱乐等。

腾讯还在全球范围内投资和合作了许多互联网公司,在电子商务、金融科技、人工智能等领域拥有广泛的业务布局。

腾讯在全球范围内拥有超过6万名员工。

3. 中国平安保险集团:中国平安是一家全球领先的保险和金融服务提供商,总部位于中国深圳。

公司业务覆盖了保险、银行、投资、资产管理等领域,提供多样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中国平安在境内外设有分支机构和合作伙伴,业务遍布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台湾以及其他亚洲和欧洲国家。

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拥有超过40万名员工。

4.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移动是中国最大的移动通信运营商,总部位于中国北京。

公司在中国境内拥有庞大的网络覆盖和用户基数,并拥有丰富的移动通信产品和服务。

近年来,中国移动开始向国际市场拓展,投资和合作了许多海外电信运营商,如巴西的中国移动巴西公司和巴基斯坦的中国移动巴基斯坦公司。

中国移动在全球范围内拥有超过70万名员工。

这些案例展示了中国跨国公司在不同行业中的成功经验,它们通过技术创新、市场拓展和国际合作在全球舞台上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这些公司的成功也反映了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崛起和影响力的增强。

跨国公司内部贸易案例

跨国公司内部贸易案例

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案例有很多,以下是一个比较典型的案例:
宝洁公司避税案。

2003年4月,广州市国税局对跨国企业宝洁公司进行了反避税调整,调增企业应纳税所得额共59626万元,增补该企业所得税8149万元。

这是广州市反避税调整单个案件补缴税额最大的案例。

经调查,宝洁公司这次被反避税调整的特别之处在于,其避税手段与大多数跨国企业采取原材料购进和产品销售定价方面避税手段不同,该外企是通过与其境内的关联公司借贷资金转移利润避税。

在这个案例中,宝洁公司利用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和转移价格的操作,成功地实现了避税的目的。

这也提醒了各国政府和企业,需要加强对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和转移价格的监管和管理,以维护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

跨国公司成功案例3个

跨国公司成功案例3个

跨国公司成功案例3个跨国公司主要是指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垄断企业,以本国为基地,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世界各地设立分支机构或子公司,从事国际化生产和经营活动的垄断企业。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跨国公司成功案例,给大家作为参考,欢迎阅读!跨国公司成功案例1:保洁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更多的企业走向跨国经营的道路。

海外企业走进中国市场,更多的中国企业也走向了国际市场。

同在本国经营相比,企业开展跨国经营面临着更加复杂的营商环境,包括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法律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等。

如何适应一个与母国有着极大差异的市场和管理环境,对于跨国企业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实施本土化战略就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一个关键。

本土化策略,即企业力图融入目标市场、努力成为目标市场中的一员所采取的策略,要求企业不是把自己当成外来的市场入侵者,而是当作目标市场中固有的一员融入当地文化,强调企业以适应环境来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本土化的实质是跨国公司将生产、营销、管理、人事等全方位融入东道国经济中的过程,一般为通过全面的调查、了解本土的实际经济、文化、生活习俗等情况而进行的一系列融入性调整。

化策略能否顺利实施,关系到跨国公司在东道国经营的成败。

本文通过比较两家跨国公司在华本土化经营的具体案例来阐释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为中国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能较好地展开本土化经营提供经验。

成功本土化之宝洁经验与其他西方跨国公司相比,宝洁公司进入中国市场较早,早在改革开放之初就开始在中国市场进行大规模的市场调研工作,1988年正式成立广州宝洁有限公司,后来又陆续在其他城市成立若干公司。

经过十几年的经营,宝洁公司在中国市场取得巨大的成功,在品牌数量和市场占有率方面都处于市场领先地位。

宝洁公司在中国市场的巨大成功一方面与其全球市场优势地位有关,另一方面更得益于在华实施的本土化策略。

跨国公司成功案例2:韩国薇薇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和国际竞争的日趋激烈,跨国公司正在超越国界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载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入案例1】杜邦公司的发展1802年,法国移民杜邦在美国特拉华州的威尔明顿建立了一家生产黑色火药的工厂。

杜邦公司200多年的历史由此开始。

成立之初的杜邦公司总值只有36000美元。

200年后的今天,杜邦公司已从制造作坊发展成为世界上历史最悠久、业务最多元化的跨国科技企业之一。

产品涉及食品与营养、健康保健、农业、服装、家居及建筑、电子和运输等领域。

它在财富500家美国最大的工业/服务公司排行榜上名列第70位。

杜邦的历史证明,如果一个公司想要在几个世纪里持续发展,就必须不断地蜕变。

早期的杜邦公司主要制造黑色火药;19世纪晚期,杜邦开始转型为炸药制造商;1925年前后,杜邦再次转型为化学品制造商;20世纪90年代开始,杜邦又开始新的转型,以公司在生物科技方面的优势为驱动力,努力使公司在21世纪成为一家以综合科学为特征的公司。

杜邦历史上的每一次转型都是以科学和技术方面的成就为基础的。

科学和技术是杜邦在历史上创造价值的主要方式。

今天,杜邦的新口号是“科学创造奇迹”,这进一步表明了杜邦坚持科技领先的决心。

思考题:杜邦公司在200多年的历史中成功的原因是什么?作为一家全球性的跨国公司,杜邦公司如何面对21世纪的机遇和挑战?【导入案例2】上海通用的竞争优势通用汽车公司的首席执行官瓦格纳曾经表示,为了保持在全球汽车行业的领先地位,通用汽车公司必须成为亚洲汽车行业的领先者,而要成为亚洲的领先者,中国市场是战略重点。

目前,通用汽车公司在中国的投资已近20亿美元,有3家合资企业和2家独资企业,上海通用汽车公司正在成为亚洲的生产基地。

通用汽车公司正在以国际先进水平创建上海通用汽车公司。

上海通用采用“以顾客为中心”这种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理念为企业导向。

作为一个永恒的主题,“以顾客为中心”这一理念已成为上海通用全体员工的第一行为标准。

在产品开发设计、买车提车、维修咨询和售后服务的每一个环节中,都努力实践“以顾客为中心”的主题。

上海通用采用“柔性化生产”这种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生产系统。

“柔性化生产”是“以顾客为中心”理念在生产上的延伸,它能够根据顾客需要和市场变化,灵活安排生产计划,在同一条生产线上同时生产不同类型的产品。

上海通用采用“单层拉动式营销网络”这种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营销模式。

顾客可以到通用公司的“品牌专卖店”直接向厂家订货,选择自己所喜欢的轿车类型及它的配置、颜色和内饰等,由厂家生产出来后再来提货。

思考题:通用汽车在中国的投资为什么具有竞争优势?它是怎样获得这些竞争优势的?【导入案例4】联想并购IBM,走向国际化联想集团是中国个人电脑生产企业的龙头老大。

2002年9月,《财富》杂志公布的中国上市企业百强中,联想集团名列第六;2003年1月,在《亚洲货币》第十一届最佳管理公司评选中,联想获得全部评选的第一名。

2004年3月,联想集团作为第一家与国际奥委会签署合作协议的中国企业成为国际奥委会全球合作伙伴。

美国IBM公司是世界500强企业,在2004年度全球500强排名中名列第19位,是世界最大的信息工业跨国公司。

其业务主要集中在五大领域,即:服务、硬件、软件、金融和企业投资。

2004年12月,联想集团与IBM签署了个人电脑业务并购协议,爆出2004年全球个人电脑市场惊人之举。

联想集团以12.5亿美元(其中6.5亿美元现金和6亿美元股票)收购IBM的全球台式电脑和笔记本电脑的全部业务,包括研发、采购、生产和销售。

新联想集团董事长杨元庆说,联想得到了IBM用几十年打造的全球网络,得到了IBM的笔记本电脑的研发和生产能力,得到了国际一流的管理团队和员工队伍。

通过这次收购,联想不仅在产品、营销网络方面走上了国际化的快车道,也在股权结构、融资渠道、战略伙伴等深层面实现了国际化。

思考题:通过联想集团并购美国IBM案例,分析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化应采取哪些经营方式?【导入案例5】可口可乐历史上最大的失败之举20世纪80年代,百事可乐的“百事可乐新一代”、“为了那些思想年轻的人们”的广告动摇了可口可乐的领导地位。

为此,可口可乐公司出动了2000名市场调查员在10个主要城市调查,结果表明只有10%~20%的顾客对新口味的可口可乐表示不满,但是另外一些测试却提供了相反的情况。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可口可乐公司投入400万美元在13个城市中邀请约19.1万人参加了无标记的不同配方的可口可乐的比较,55%的参加者更喜欢新可乐。

1985年4月23日,为了迎战百事可乐,可口可乐宣布更改其行销99年的饮料配方,并把旧可乐撤出市场。

可口可乐公司举行了一次有200家报纸、杂志和电视台记者出席的记者招待会,但他们大多数人并未信服新可乐的优点,他们的报道一般都持否定态度。

在新可乐上市的4小时之内,接到抗议更改口味的电话650个;到6月中旬,批评电话每天多达8000个。

一些激进的忠诚者成立了“美国老可口可乐饮用者组织”,威胁控告可口可乐公司。

最终可口可乐公司决定恢复传统配方的生产。

这一消息立刻使美国上下一片沸腾,当天即有18000个感激电话打入公司免费热线。

当月,可口可乐的销量同比增长了8%,股价攀升到12年来的最高点每股2.37美元。

但是,可口可乐公司已经在这次行动中遭受了巨额的损失。

思考题:可口可乐公司更改口味过程中最大的失误是什么?对其跨国投资决策有何启示?【导入案例6】惠普公司国际化经营中的技术转让美国惠普公司(Hewlett-Packard Co. Ltd.)是由D. Packard和B. Hewlett于1939年在美国加州硅谷创立的。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努力,它已成为世界闻名的国际电子公司,其主要产品为计算机及外围设备等。

通常,高科技企业在做海外投资时,是将低附加值的生产制造活动转移至海外子公司,而高附加值的研发活动仍留在母公司。

但是,惠普公司作为一个世界知名跨国公司却认为,海内外公司是一个整体集团,应注重全球资源的最佳组合及整体利益的最大化。

惠普公司在新加坡的海外投资被看作是跨国公司向海外子公司进行技术转让的典范。

20世纪80年代惠普公司在新加坡投资工厂生产喷墨打印机时,已有80%的零部件是来源于子公司自己的采购渠道;到了20世纪90年代初,惠普公司新加坡工厂开始对打印机的一些功能进行改进,其中最成功的一项是针对日本市场的需求,将美国公司的500c彩色喷墨打印机在机械结构上重新设计,并开发出专门针对日文的软件,使惠普公司成功地打开了日本市场。

惠普公司敢于把研发活动和关键技术转移到海外子公司,海外子公司又开发出具有本土特色的技术,这不仅使创新技术回流到母公司,在全球市场形成新产品畅销的局面,同时为跨国公司创造了全球市场的竞争优势。

思考题:惠普公司将公司的研发活动和关键技术转移到海外子公司,这说明跨国公司在国际化经营中又有什么新突破?发展中东道国如何吸引跨国公司在当地建立研发中心?【导入案例7】日本松下成功的组织管理日本松下电器公司是由日本的“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于1918年创立的。

到20世纪60年代时,已成为日本最大的家用电器制造商,之后随着海外投资的增加而不断发展,现在已成为一个全球性大型跨国公司。

松下公司在发展的道路上,及时进行组织结构调整,使公司的权利配置与机构配置更加合理。

20世纪30年代初,由个人负责制改变为产品事业部制,除了财务工作外,生产、营销、研发等工作由事业部部长负责。

在事业部试行三年后,松下公司对这一制度进行革新,由个人负责的企业改为股份公司,将各事业部拆分成独立的公司,总公司是分公司的持股公司,分公司比事业部有更大的自主权。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了加强总公司对事业部的领导,由副总经理和业务董事兼任新设立的三个事业部的事务总长。

为了适应扩大业务的需要,松下公司又推行了著名的“一个产品一个事业部”的体制。

20世纪80年代中期,松下公司开始向海外发展。

随着经营产品的多样化,松下公司又将众多的相互独立的事业部按产品类别划归“事业本部”管理,大大精简了总公司机构。

松下公司的集中领导和分散经营的管理机制成效显著。

一方面事业部分权管理,使各事业部各显神通;另一方面,总公司的统一领导,有利于信息和资源共享,避免重复决策,缩短了信息传递和决策过程。

思考题:简述不同时代日本松下公司组织结构的类型,分析其成功与组织结构演变的因果关系。

【导入案例8】瑞士斯沃琪集团避税案瑞士斯沃琪(swatch)集团总部位于瑞士伯尔尼,是世界上最大的手表生产跨国公司,其零售额占全球份额的25%。

斯沃琪集团总部在全球拥有160多个产品制造中心,主要分布在瑞士、法国、德国、意大利、美国、维尔京群岛、泰国、马来西亚和中国。

据斯沃琪集团亚洲分部前财务经理约瑟夫·埃得和马特斯·潘瑟拉透露,斯沃琪亚洲分部办公地设在中国香港,却在英属维尔京群岛登记注册。

英属维尔京群岛成为其操纵转移定价非法避税的中心地。

在香港的亚洲分部将销往海外子公司的所有产品的价格人为地大大提高。

斯沃琪此举的原因在于,亚洲分部的办公地和注册地都是低税区,比起其他有关公司所在地的税负要低得多。

从低税区将产品提高价格销往高税区,即可人为地将利润的大部分留在低税区,通过转移定价降低了斯沃琪的整体税负。

由于转移定价是跨国公司母公司和国外子公司以及国外子公司之间根据整体利益和经营意图由公司上层决策者人为确定的,因此随意性很大,这就为跨国公司任意操纵转移定价、非法逃避税收提供了巨大空间。

思考题:结合瑞士斯沃琪集团避税案分析东道国政府在解决跨国公司投资中存在的转移价格问题时,应采取哪些有效措施?【导入案例9】西门子在中国的人力资源战略在中国,西门子已经有125年的历史。

到1998年,西门子在中国投资达到10亿美元,员工增加到1.8万人。

作为一家著名的跨国公司,西门子在中国采取了富有远见的本地化战略。

西门子实施了一系列本地化的具体措施。

在选拔过程中,业务部门和人事部门同应聘人员一起谈话,业务部门侧重考查学识、工作经历及业绩等,人事部门考查资格、思维方式等;依据表现、动力和认同三个标准选拔人才;工资待遇上,以市场为出发点,制定一套标准参照执行,福利方面执行国家劳动法,在外企中属样板单位;注重将个人创造性融于部门整体的工作中,要求有很高的团队意识、协作精神;以德国职业教育为样板,为中国员工设计综合的培训方案,为他们提供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

优秀的人员还有机会出国进修。

西门子是一个富有吸引力的雇主,其人事政策是有利于员工奋进并安于工作的,大多数员工愿意终生为西门子工作。

思考题:对中国员工而言,在西门子工作的价值体现在哪些地方?西门子在中国的人力资源战略是什么?【导入案例10】宝洁公司的品牌策略美国宝洁公司(Proctor & Gamble Co.)创始于1837年,从普洛克特(Proctor)和盖博(Gamble)开始,制作、销售肥皂和蜡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