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合集下载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章程+评审规则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章程+评审规则

附件2竞赛章程(经第十四届“挑战杯”竞赛组委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是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全国学联、省级人民政府主办的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中一项具有导向性、示范性和群众性的竞赛活动,每两年举办一届。

第二条竞赛的宗旨: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创新、迎接挑战。

第三条竞赛的目的:引导和激励高校学生实事求是、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多出成果、提高素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在此基础上促进高校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蓬勃开展,发现和培养一批在学术科技上有作为、有潜力的优秀人才。

第四条竞赛的基本方式:高等学校在校学生申报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三类作品参赛;聘请专家评定出具有较高学术理论水平、实际应用价值和创新意义的优秀作品,给予奖励;组织学术交流和科技成果的展览、转让活动。

第二章组织机构及其职责第五条竞赛设立领导小组,由主办单位和承办单位的有关负责人组成,负责指导竞赛活动,并对全国组织委员会和全国评审委员会提交的问题进行协调和裁决。

第六条竞赛设立全国组织委员会,由主办单位、承办单位和联合发起单位(含高校、新闻单位、相关企业)的有关负责人组成。

主办单位和承办单位分别委派有关负责同志作为组委会成员,各联合发起单位推荐1名主管领导作为组委会成员。

全国组织委员会设主任、副主任若干名。

获得3次“挑战杯”的高校将获得持续担任组委会副主任成员的资格。

第七条全国组织委员会的职责如下:1. 审议、修改竞赛的章程。

2. 筹集竞赛组织、评审、奖励所需的经费。

3. 投票表决竞赛承办高校。

4. 议决其它应由组委会议决的事项。

第八条全国组织委员会下设秘书处,负责按照全国组委会通过的章程组织竞赛活动并向全国组委会报告工作。

秘书处设秘书长、副秘书长若干名,由主办单位、承办单位有关领导担任。

第九条竞赛设立全国评审委员会,由主办单位聘请的相关学科具有高级职称的非高校专家组成。

★“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立项指南

★“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立项指南

★“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立项指南“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立项指南一、“挑战杯”竞赛简介“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是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全国学联和承办高校所在地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国内著名高校和新闻媒体单位联合发起的一项具有导向性、示范性和群众性的全国竞赛活动,被誉为中国大学生学术科技的“奥林匹克”盛会,每两年举办一次。

竞赛以“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创新、迎接挑战”为宗旨,其目的是引导和激励高校学生实事求是、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多出成果、提高素质,在此基础上促进高校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蓬勃发展,发掘和培养一批在学术科技上有作为、有潜力的优秀人才,并组织学术交流和科技成果的展览、转让活动,使比赛的成果真正为广大大学生接受和享用。

自1989年以来,“挑战杯”竞赛规模发展到包括全国所有重点高校在内1000多所内地高校,以及港澳台、新加坡的20多所高校,先后共有200多万大学生直接或间接参加了此项赛事。

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此项竞赛活动给予了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1993年,江泽民同志为“挑战杯”竞赛题写了杯名。

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重庆大学、南京理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先后成功举办了十一届赛事,为国家培养了一批批跨世纪的创新人才,并日渐成为我国培养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和展示主办高校所在地区社会经济与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平台。

从第十届全国“挑战杯”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开始,邀请全世界的青年大学生共襄盛会,使“挑战杯”走向世界。

“挑战杯”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作为一项综合性、全国性的大学生学术科技竞赛,反映了高校教学水平和师生的科研水平,折射出我国高等教育的育人导向和理念,随着国家“科教兴国”主战略的深入实施,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口号,“挑战杯”赛事在高校人才的培养中所起的积极作用也日益突显出来,成为培养高校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挑战杯科技创新流程

挑战杯科技创新流程
提纲
1. 挑战杯赛事简介 2. 挑战杯课外科技作品大赛流程 3. 选题 4. 申报书与附件的写作 5. 参赛中应注意的问题
1 挑战杯赛事简介
1 “挑战杯”简介
“挑战杯” 赛事分为两个部分: “挑战杯”课外科技作品大赛:2011年为第12届; “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 2010年为第7届。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是由共青团 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全国学联主办的大学生课外学术科 技活动中一项具有导向性、示范性和群众性的竞赛活动,每两 年举办一届。
——科技发明制作B类 十二自由度步行机器人 Cyber Traffic大规模城市交流3D仿 真系统 天体自动定位及跟踪系统 新型微量滴汞仪 ——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及综合评价的AHP 模型 内蒙古摹
二、信息技术 ——科技发明制作A类 Windows NT/2000系统中虚拟光驱系 统开发 光电器件弱光敏特性批量测试仪 井下光电成像系统 3A(Ask And Answer)智能问答系统 电子鼻及其在食品质量评定中的应用 研究 基于微机的虚拟战场仿真开发环境 网络行为安全检测系统 防伪装置智能面部识别系统
1 参赛流程
全国“挑战杯”大赛
淘汰
省“挑战杯”大赛
发起高校 可直接选 送3件作品 进决赛
淘汰
校“挑战杯”大赛
2 挑战杯课外科技作品大赛流程
2 申报流程
已获得新的研究成果 或先进作品
申报书(或申请书)
附件: 科技发明制作:详细的科学技术内容 社会调查:社会调查报告
3 选题
1 作品的时代性
作品必须符合国家的大政方针,必须与时代发展相一致。因 此,在选题时,可参照《国家中长期发展计划纲要》和十七大 报告(环境、安全、高新技术、安全培训、绿色可持续发展)。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章程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章程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章程(经第十三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组委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是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全国学联主办的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中一项具有导向性、示范性和群众性的竞赛活动,每两年举办一届。

第二条竞赛的宗旨: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创新、迎接挑战。

第三条竞赛的目的:引导和激励高校学生实事求是、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多出成果、提高素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在此基础上促进高校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蓬勃开展,发现和培养一批在学术科技上有作为、有潜力的优秀人才。

第四条竞赛的基本方式:高等学校在校学生申报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三类作品参赛;聘请专家评定出具有较高学术理论水平、实际应用价值和创新意义的优秀作品,给予奖励;组织学术交流和科技成果的展览、转让活动。

第二章组织机构及其职责第五条竞赛设立领导小组,由主办单位和承办单位的有关负责人组成,负责指导竞赛活动,并对全国组织委员会和全国评审委员会提交的问题进行协调和裁决。

第六条竞赛设立全国组织委员会,由主办单位、承办单位和联合发起单位(含高校、新闻单位、相关企业)的有关负责人组成。

主办单位和承办单位分别委派有关负责同志作为组委会成员,各联合发起单位推荐1名主管领导作为组委会成员。

全国组织委员会设主任、副主任若干名。

获得3次“挑战杯”的高校将获得持续担任组委会副主任成员的资格。

第七条全国组织委员会的职责如下:1.审议、修改竞赛的章程。

2.筹集竞赛组织、评审、奖励所需的经费。

3.投票表决竞赛承办高校。

4.议决其它应由组委会议决的事项。

第八条全国组织委员会下设秘书处,负责按照全国组委会通过的章程组织竞赛活动并向全国组委会报告工作。

秘书处设秘书长、副秘书长若干名,由主办单位、承办单位有关领导担任。

挑战杯 具体内容

挑战杯 具体内容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是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全国学联主办,国内著名大学和新闻单位联合发起,在国家教育部支持下组织开展的一项具有导向性、示范性和权威性的全国竞赛活动,被誉为中国大学生学术科技"奥林匹克"。

第十二届"挑战杯"华南理工大学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定于2011年3月下旬举行,本着“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进取迎接挑战”的宗旨,"挑战杯"期待电力学院各位优秀学生的参与和推动。

1.竞赛作品类别及要求:申报参赛的作品分为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含哲学、经济、社会、法律、教育、管理)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共三大类。

参赛学生须在作品申报书封面相应作品类别中打“√”。

论文及调查报告题目可以参考大赛邮箱上相关项目。

论文类参赛作品每篇在8000字以内,调查报告类每篇在15000字以内。

调研报告参考题分类为:一、哲学类二、经济类三、法律类四、社会学类五、教育类六、管理类七、科技类2.各学院组织申报(3月1日——3月9日)3月9日以前,参赛队伍把参赛作品、《参赛作品汇总表》和《作品申报书》等文件压缩发到以下邮箱:dianlitiaozhanbei@(密码:123456)3.书面复审和参展准备阶段(3月10日——3月23日)(1)3月14日至3月19日,评审委员会对作品进行书面复审并评出终审决赛名单。

(2)3月20日至3月23日,各学院按组委会要求做好参评、参展的各项物资技术准备和组团、组队工作。

4.终审、展览阶段(3月24日——3月31日)(1)3月23日前完成各学院作品布展工作(2)3月24日邀请学校有关领导和学院领导、学生代表参加开幕式。

(3)3月26日由评审委员会对作品进行终审,并由作者进行答辩或展示。

(4)3月27日至3月31日为作品展览阶段。

5. 总结、表彰阶段(4月下旬)举行闭幕式,宣布获奖名单,颁发证书和奖金。

2023年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参观学习总结

2023年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参观学习总结

第十一届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参观学习总结十一届“挑战杯”是由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全国学联和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目旳是引导和鼓励高校学生实事求是、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多出成果、提高素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增进高校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旳蓬勃开展,发现和培养一批在学术科技上有作为、有潜力旳优秀人才。

现将参观学习状况总结如下:一、本次竞赛规格高、规模大10月28日下午,我们一行6人参与了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决赛开幕式。

据主办方简介,本届竞赛启动以来,共有全国1000多所高校旳数百万大学生参与其中,1387件作品最终入围全国竞赛,称得上是中国大学生科技旳“奥林匹克”盛会。

通过评审,共有内地432所高校旳1106件作品、港澳地区15所大学旳53件作品进入全国决赛。

最终竞赛评审委员会共评出特等奖作品29件,一等奖作品100件,二等奖作品283件,三等奖作品747件。

本届挑战杯加入了时代元素。

主办方联合上海世博局设置了世博专题竞赛。

共有385件作品入围专题竞赛决赛,最终评出特等奖作品11件,一等奖作品30件,二等奖作品95件,三等奖作品249件。

主办单位将展示会按照天、地、金、木、水、火、土分区,展出了世博类、港澳及海外作品、哲学社会科学类、信息技术类、大型作品、机械与控制类、数理类、生命科学类、能源和化工类、等七个类别旳385件入围专题竞赛决赛旳作品。

二、参观旳详细状况1.参与了开幕式开幕式于10月28日下午北航大学体育馆举行,来自内地、港澳台及国外旳近500所高校师生代表,社会各界代表4000多人参与了开幕式。

中国科协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邓楠,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陆昊,教育部副部长郝平,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陈求发,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卢雍政,北京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黄卫,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组员、人事教育司长陈小筑,全国学联主席刘凯,竞赛评委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王乃彦,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企业党组副书记、副总经理谭瑞松,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企业党组组员、副总经理吴卓,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企业党组组员、副总经理方向明等出席了开幕式。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章程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章程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章程(2004年6月10日全国组委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是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全国学联主办的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中一项具有导向性、示范性和群众性的竞赛活动,每两年举办一届。

??? 第二条? 竞赛的宗旨: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创新、迎接挑战。

??? 第三条? 竞赛的目的:引导和激励高校学生实事求是、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多出成果、提高素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在此基础上促进高校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蓬勃开展,发现和培养一批在学术科技上有作为、有潜力的优秀人才。

??? 第四条? 竞赛的基本方式:高等学校在校学生申报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三类作品参赛;聘请专家评定出具有较高学术理论水平、实际应用价值和创新意义的优秀作品,给予奖励;组织学术交流和科技成果的展览、转让活动。

第二章? 组织机构及其职责第五条? 竞赛设立领导小组,由主办单位和承办单位的有关负责人组成,负责指导竞赛活动,并对全国组织委员会和全国评审委员会提交的问题进行协调和裁决。

??? 第六条? 竞赛设立全国组织委员会,由主办单位、承办单位和联合发起单位(含高校、新闻单位、相关企业)的有关负责人组成。

主办单位和承办单位分别委派有关负责同志作为组委会成员,各联合发起单位推荐一名主管领导作为组委会成员。

全国组织委员会设主任一名,副主任若干名。

??? 第七条? 全国组织委员会的职责如下:??? 1.审议、修改竞赛的章程和评审规则;2.筹集竞赛组织、评审、奖励所需的经费;3.投票表决竞赛承办高校;??? 4.议决其它应由组委会议决的事项。

? ??第八条? 全国组织委员会下设秘书处,负责按照全国组委会通过的章程组织竞赛活动并向全国组委会报告工作。

秘书处设秘书长一名,由承办单位有关领导担任;设副秘书长若干名。

一挑战杯简介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以下简称

一挑战杯简介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以下简称

一挑战杯简介“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以下简称“挑战杯”竞赛)是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全国学联和地方政府共同主办,国内著名大学、新闻媒体联合发起的一项具有导向性、示范性和群众性的全国竞赛活动。

自1989年首届竞赛举办以来,“挑战杯”竞赛始终坚持“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创新、迎接挑战”的宗旨,在促进青年创新人才成长、深化高校素质教育、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广大高校乃至社会上产生了广泛而良好的影响,被誉为当代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奥林匹克”盛会。

竞赛的发展得到党和国家领导同志的亲切关怀,江泽民同志为“挑战杯”竞赛题写了杯名,李鹏、李岚清等党和国家领导同志题词勉励。

通过挑战杯,参赛者可以和同学合作,在互相学习中激发灵感;更可能得到名师指导,常常有“茅塞顿开”的欣喜。

“挑战杯”能提供给你尽可能多的便利和资金、物力支持,使你拥有一个更好的陶然书海、求索真知的机会。

通过挑战杯,参赛者可以发掘自己的潜力。

“挑战杯”的宗旨之一就是“挑战自我”,探索过程可能漫长而艰苦,也可能经历坎坷失败,从一次次挫折中吸取教训,完善自我,获得宝贵的科研经验。

当大功告成之时,你会欣喜地发现,除了成功之外,你更大的收获是发掘了自己更多的潜力!“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给我们充分的自由空间,开拓我们的思维,发挥我们的想象,实践我们的想法,最终,证明我们的价值!让我们一起充满信心,迎接挑战!挑战杯官方网站:二参赛流程1、开题参加“挑战杯”竞赛,你得从选择一个题目入手。

从现在开始,利用你已掌握的知识和你敏锐的头脑,挖掘你感兴趣的学科中有科研价值的课题。

首先,你必须知道“挑战杯”竞赛的参赛作品类别:(1)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理、工、农、医类学术论文)理(包括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及地球科学等)、工(包括石油、化工、机械、仪器仪表、电工、电子、电信、自动化、计算机、建筑、交通运输、轻工业、手工业、动力、环境、劳动保护、土木工程、能源、材料等)、农、医。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作品说明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作品说明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作品说明
●社会调查及论文类目录
目录内容
1. 参赛作品(社会调查报告正文15000字,哲学社会科学类论文正文8000字,附件均不限字数)
2. 已发表相关文章(期刊级别、影响因子等)
3. 相关应用等支撑材料(含获奖、政府企业批示、采纳证明等)
4. 推荐表和推荐人证明(含推荐人职称等证明材料)
5. 获得的社会影响(含领导接见、权威媒体报道、社会公众反响等)
6. 原始调研纪录(问卷、访谈、视频等)
●自然科学论文类目录
目录内容
1. 参赛作品(8000字科技类论文,附件不限字数)
2. 已发表相关文章(期刊级别、影响因子等)
3. 相关专利证明
4. 相关应用等支撑材料(含学术影响、应用转化等)
5. 推荐表和推荐人证明(含推荐人职称等证明材料)
6. 原始实验纪录(实验数据、相关图示等)
发明A类及B类目录
1. 参赛作品(作品说明文档或研究报告,不限字数,重点介绍发明背景、技术创新、应用案例、经济及社会效益等)
2. 发明作品实物图片及应用展示视频
3. 已发表相关文章(期刊级别、影响因子等)
4. 相关专利证明
5. 相关应用等支撑材料(含合作协议、第三方检测、查新报告、收入证明等)
6. 推荐表和推荐人证明(含推荐人职称等证明材料)。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章程(二)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章程(二)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
赛章程(二)
- "挑战杯"是什么?
"挑战杯"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是由教育部、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学生体育协会共同主办的一项全国性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

- 赛事目的是什么?
"挑战杯"旨在推动大学生在科技创新领域的探索和实践,促进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升,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 赛制有哪些?
"挑战杯"分为校内赛、省赛、全国赛三个阶段。

校内赛由各高校自行组织,省赛由各省组织,全国赛由教育部、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学生体育协会共同组织。

- 参赛作品有哪些要求?
参赛作品必须是由大学生自主完成的科技作品,包括但不限于科技发明、科技创新、科技应用等。

参赛作品必须是原创性作品,未曾在公开场合发表过。

- 评分标准是什么?
评分标准主要包括作品的创新性、实用性、科学性、技术含量、社会效益等方面。

评委会将根据作品的质量和创新程度进行评分,评选出一、二、三等奖以及优秀奖、特别贡献奖等。

- 获奖有哪些好处?
获得"挑战杯"奖项,将对大学生的学术和职业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获奖者将受到社会的关注和认可,有助于提升个人的知名度和竞争力,为今后的学术和职业发展打下基础。

同时,获奖作品还将得到更多的资金和资源支持,有利于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挑战杯知识问答

挑战杯知识问答
• • • • A、简单进行市场调研、认真进行企业分析 B、认真进行企业分析 C、广泛进行市场调研 D、广泛进行市场调研、认真进行企业分析

18.在历年来举办的十二届“挑战杯” 全国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中,以下 哪所大学不曾主办过?( )
• • • •

A、清华大学 B、北京大学 C、武汉大学 D、复旦大学

15.2012是第( )届“挑战杯”中国大 学生创业计划竞赛
• • • • A、8 B、9 C、10 D、11

16.以下不属于“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 业计划竞赛作品范围的是()
• • • • A、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B、智能美发软件 C、房客爱公益网 D、清洁工

17.“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参赛 小组应在( )的基础上,完成一份把产品或服务 推向市场的完整、具体、有实施可能的创业计 划书。
•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被誉为当代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奥林匹克”盛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竞赛的发展得到党和国家领导同志的亲切 关怀,江泽民同志 _________为“挑战杯”竞赛题写了杯 名。
挑战杯 • “挑战杯”竞赛的最高荣誉为流动杯 “______”,授予团体总分第一名的学校。 优胜杯 另设“ ______”,分别授予团体总分第二 名至第二十一名的学校。
申报作品有无字数要求?
• 答:论文类 8000内,调查报告类 15000内。
参加“挑战杯”科技竞赛的作品 一般分为哪几类?
• 答:参加“挑战杯”科技竞赛的作品一般分为 三大类: (1)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 (2)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 参赛的哲学社会科学类作品 (3)科技发明制作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章程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章程

中山大学第十届“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参赛手册共青团中山大学委员会中山大学青年科技协会二零零八年六月目录第一部分挑战杯历史-------------------------------------2第二部分组织机构---------------------------------------4第三部分参赛须知---------------------------------------5?第四部分作品要求---------------------------------------6第五部分评审流程---------------------------------------11第六部分评审模式---------------------------------------14第七部分相关活动 --------------------------------------17第八部分联系我们---------------------------------------17附录1“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章程-----------------18附录2全国挑战杯参赛作品参考选题------------------------22附录3论文文稿格式建议----------------------------------27附录4报名表--------------------------------------------28一“挑战杯”发展历史科技挑战当代青年,青年主宰未来科技。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是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全国学联和承办高校所在地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国内着名高校和新闻媒体单位联合发起的一项具有导向性、示范性和群众性的全国竞赛活动,被誉为中国大学生学术科技的“奥林匹克”盛会,每两年举办一次。

竞赛以“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创新、迎接挑战”为宗旨,其目的是引导和激励高校学生实事求是、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多出成果、提高素质,并在此基础上促进高校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蓬勃发展,发掘和培养一批在学术科技上有作为、有潜力的优秀人才。

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项目策划书

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项目策划书

中南民族大学第八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策划书一、活动的总体解读“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是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全国学联主办的一项具有导向性、示性和群众性的全国竞赛活动,被誉为中国大学生学术科技的“奥林匹克”,每两年举办一届。

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此项竞赛活动给予了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1993年,同志为“挑战杯”竞赛题写了杯名;鹏、岚清、吴邦国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为竞赛题词;步青、钱三强等许多著名科学家纷纷寄语竞赛活动。

自1989年第一届“挑战杯”举办以来,“挑战杯”竞赛规模发展到包括港、澳、台地区在的全国1000多所高校,高校参与面达70%以上,已成为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领域中层次最高、规模最大、参赛围最广的群众性赛事,是当代大学生展现课外学术科技成果和综合素质的重要舞台,是国各个大学展示教学科研能力和综合实力的重要窗口。

该比赛现已形成国家、省、学校三级赛制。

在我校的具体举办情况是至今已成功举办七届,在校园形成了良好的反响,为我校的学生进行学术研究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我校每二年举办一次该项比赛在我校的预选赛,由学校主办,专家指导,各院(部)负责组织。

形成了一套成熟完善的竞赛体系,每年代表我校的作品学术研究价值大,科技含量质量高,得到广泛赞誉。

二、活动目的与意义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并在此基础上促进我校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蓬勃开展,发现和培养一批在学术科技上有作为、有潜力的优秀人才,促进我校科研创新深入发展,为建设一流民族大学和创新型国家提高智力支持。

三、参赛办法(参照往届成功举办经验总结):1.参赛对象:全日制在校学生(包括博士生、研究生和本科生)。

2.组队:由学生自主组成优势互补的团队参加,人数不限,鼓励跨学院、跨学历层次组队。

3.参赛作品要求:参赛作品是在深入研究和广泛进行市场调查的基础上完成一个把技术、产品或服务推向市场的完整、具体、深入的商业计划书。

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是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全国学联主办的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中一项具有导向性、示范性和群众性的竞赛活动,每两年举办一次。

竞赛的宗旨: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创新、迎接挑战。

竞赛的目的:引导和激励高校学生实事求是、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多出成果、提高素质,并在此基础上促进高校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蓬勃开展,发现和培养一批在学术科技上有作为、有潜力的优秀人才。

竞赛的方式:高等学校在校学生申报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三类作品参赛;聘请专家评定出具有较高学术理论水平、实际应用价值和创新意义的优秀作品,给予奖励;组织学术交流和科技成果的展览、转让活动。

参赛资格与作品申报:凡在举办竞赛终审决赛的当年7月1日以前正式注册的全日制非成人教育的各类高等院校的在校中国籍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均不含在职研究生)都可申报作品参赛。

申报参赛的作品必须是距竞赛终审决赛当年7月1日前两年内完成的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或社会实践活
动成果,可分为个人作品和集体作品。

申报个人作品的,申报者必须承担申报作品60%以上的研究工作,作品鉴定证书、专利证书及发表的有关作品上的署名均应为第一作者,合作者必须是学生且不得超过两人;凡作者超过三人的项目或者不超过三人,但无法区分第一作者的项目,均须申报集体作品。

集体作者必须均为学生。

凡有合作者的个人作品或集体作品,均按学历最高的作者划分至本专科生、硕士研究生或博士研究生类进行评审
参赛时间:每个学校为了选拔创业团队,一般会先在5月进行初赛,10月复赛,次年4月准备参加省赛,省赛优秀队伍再参加全国赛。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章程(一)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章程(一)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章程(一)“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章程“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是由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主办的学术科技赛事,旨在发掘和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推动创新创意的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以下是该竞赛的章程:一、竞赛类型和报名要求1.竞赛类型“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分为普通组和创新创业组两种类型,普通组面向所有注册在全国各高等院校的普通本科生、专升本学生、专科生、高职生等,创新创业组面向在校大学生(聚焦在校生),同时结合大学生创业、大学生就业等活动推动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2.报名要求普通组报名:符合全国普通高等院校招生政策和毕业要求,以及参赛主题相关的大学生,已获得全日制普通本、专科、专升本学历,年龄在30周岁以下。

创新创业组报名:在校大学生,年龄在30周岁以下。

二、竞赛项目竞赛项目为学术科技类作品,注重综合性、创新性和可行性,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向:1.基础研究类2.应用研究类3.技术创新类4.人文社会科学类三、参赛作品要求1.参赛作品原创或拥有完整知识产权,没有侵犯第三方的知识产权2.参赛作品不得涉及国家秘密、与国家法律法规不符和不符合社会公德的内容;3.参赛作品必须完成,能够在开放展示时进行现场展示和演示;4.参赛作品须经过自行设计、编写和实现,不能抄袭或复制他人作品的内容。

四、赛事流程1.初赛初赛分为院级初赛和省级初赛,进入省级初赛晋级的参赛者将得到校方和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颁发的获奖证书(一、二、三等奖、优秀奖和特等奖等),获奖者将获得适当的获奖奖金,前三名机会进入总决赛;2.复赛复赛分为分赛区复赛和全国总决赛,其中总决赛前三甲的参赛者将获得金、银、铜奖和一定的奖金,有机会参加国际全球技术创新大赛等国际性科技赛事。

五、奖项设置1.特等奖:1个,奖金10万元人民币2.一等奖:3个,奖金各8万元人民币3.二等奖:6个,奖金各5万元人民币4.三等奖:10个,奖金各3万元人民币5.优秀奖:15个,奖金各1万元人民币六、总结“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创新创意和实践能力的舞台,激发了他们在科技创新、新产品开发等领域中的潜力和才华。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实施细则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实施细则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实施细则一、“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评审规则一、本规则依据《“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章程》制定。

全国评审委员会依据本规则制定评审实施细则。

二、全国评审委员会的组成1.全国评审委员会由主办单位聘请非高校的具有高级职称的40名左右自然科学领域的专家和20名左右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专家组成;2.全国评审委员会设主任一名,常务副主任2名,副主任若干名,秘书长一名。

下设若干专业组,各组设组长一至二名;3.全国评审委员会下设由秘书长领导的秘书处,负责对参赛作品分类、统计、送阅和评审的组织服务工作;4.全国评审委员会成员名单(正、副主任、秘书长除外)在终审完毕之前实行保密,在终审结束后可以公布;5.全国评审委员会在向全国组织委员会报告终审结果后解散。

三、评审工作的基本原则1.参赛作品分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三类。

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的作者限本、专科生。

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限定在哲学、经济、社会、法律、教育、管理六个学科内。

2.评审过程中综合考虑作品的科学性、先进性、现实意义等方面因素。

3.全国评审委员会的评审工作分预审、终审两阶段进行。

预审要评选出省级组织协调委员会和发起高校报送作品的80%左右的作品进入终审。

终审要按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三类分别按照3%、8%、24%、65%的比例评出特、一、二、三等奖。

科技发明制作类A类和B类作品分别按上述比例设奖。

各奖励等级之间的标准是相对的。

4.评审注意本(专)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在学识水平和科研能力上的差异,三个学历层次作者的作品各等奖的获奖比例与其进入终审的比例基本一致。

5.涉及需由有关部门出具证明材料的参赛作品,须按章程第三章第十八条的规定严格把关。

6.评审实行回避制度和保密制度。

挑战杯 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介绍

挑战杯 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介绍
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全国学联和地方政府共同主办,国内著名大学、新 闻媒体联合发起的一项具有导向性、示范性和群众性的全国竞赛活动。自1989年首届 竞赛举办以来,“挑战杯”竞赛始终坚持“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创 新、迎接挑战”的宗旨,在促进青年创新人才成长、深化高校素质教育、推动经济社 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广大高校乃至社会上产生了广泛而良好的影响,被 誉为当代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奥林匹克”盛会。竞赛的发展得到党和国家领导同志的 亲切关怀,江泽民同志为“挑战杯”竞赛题写了杯名,李鹏、李岚清等党和国家领导 同志题词勉励。
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作品
一种新型的外骨骼式主从机器人遥控操作系统(第六届首都挑战杯机械类一等奖)
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作品
新型的荧光Ag-S簇合物(该作品获2010-2011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影响力
历经十届,“挑战杯”竞赛已经成为: • 吸引广大高校学生共同参与的科技盛会。从最初的19所高校发起,发展到1000多 所高校参与;从300多人的小擂台发展到200多万大学生的竞技场,“挑战杯”竞 赛在广大青年学生中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显著增强。竞赛获奖者、“中国青年五四奖 章”标兵、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级博士研究生胡铃心等。 • 促进优秀青年人才脱颖而出的创新摇篮。竞赛获奖者中已经产生了两位长江学者, 6位国家重点实验室负责人,20多位教授和博士生导师,70%的学生获奖后继续攻 读更高层次的学历,近30%的学生出国深造。他们中的代表人物有:第二届“挑战 杯”竞赛获奖者、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得者、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北京中星微电 子有限公司董事长邓中翰,第五届“挑战杯”竞赛获奖者、“中国杰出青年科技创 新奖”获得者、安徽中科大讯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刘庆峰,第八届、第九届 “挑战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
(张全明老师提供)
(一)项目简介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以下简称“‘挑战杯’竞赛”)是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全国学联和地方省级政府共同主办,国内著名大学承办、新闻媒体联合发起的一项具有导向性、示范性和群众性的全国竞赛活动,“挑战杯”系列竞赛被誉为中国大学生学生科技创新创业的“奥林匹克”盛会,是目前国内大学生最关注最热门的全国性竞赛,也是全国最具代表性、权威性、示范性、导向性的大学生竞赛。

“挑战杯”竞赛在中国共有两个并列项目,一个是“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大挑);另一个则是“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小挑)。

这两个项目的全国竞赛交叉轮流开展,每个项目每两年举办一届。

自1989年首届竞赛举办以来,“挑战杯”竞赛始终坚持“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创新、迎接挑战”的宗旨,在促进青年创新人才成长、深化高校素质教育、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广大高校乃至社会上产生了广泛而良好的影响,被誉为当代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奥林匹克”盛会。

“挑战杯”每两年举办一次。

经过省级初评和组织申报阶段3月至6月,全国复赛和参赛准备阶段7月至10月,全国决赛和表彰阶段10月份。

在第十届“挑战杯”福建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诚毅学院团队以《多选熟面自动售货机》经过逐级选拔获得省赛一等奖和国赛三等奖的佳绩。

(二)指导老师
1、皮均:男,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副院长,职称教授和高级工程师。

2002年至2015年福建厦门集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

主要的研究方向是先进材料精密复合加工技术和液压传动与控制。

迄今为止负责了“高压大流量电液直控液压换向阀系统”福建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高压、高速液压缸关键设计理论和加工技术”福建省高校服务海西建设重点项目子课题;“厦门市工程机械产业技术路线图”横向;“超声弯曲振动车削研究”校启动基金。

2、……
(三)参赛对象
凡在举办竞赛终审决赛的当年7月1日以前正式注册的全日制非成人教育的各类高等院校在校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均不含在职研究生)都可申报作品参赛。

(四)培养形式
1.辅导讲座:针对赛事具体详细讲解,并且聘请专业参加过“挑战杯”学长作详细的讲解主要事项和整个比赛的历经过程,使我们少走弯路。

和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次教学
2.实践培训:结合竞赛及课题项目要求,不定期给学生布置难易不同的小项目,提高学生自主设计和创新能力。

3.交流讨论:指导老师每周组织学生集中讨论,总结一周学习中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通过交流互相查找自身问题,吸取其他同学出现问题的经验教训。

4.参观交流:定期组织与有“挑战杯”经历的学长进行深入交流,并且参观其作品。

同时参赛学生之间互相交流设计思路。

(五)案例介绍
第十四届“挑战杯”福建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黄家锋同学作为队长带领团队通过集美大学的初赛、复赛、决赛最终以校第一名的成绩入围省赛。

他们团队设计了突破传统意义上的厨房概念的“隐形厨房”,使厨房与餐桌完美地结合为一体。

旨在解决居住在城市中小户型房子的居民的生活难题。

“隐形厨房”将吸油烟机、燃气灶、消毒柜、储藏柜、微晶灶、电磁炉等功能完美地融合为一体。

对厨房设备、线路、管道、水源及其散热高度集成化。

“隐形厨房”实现厨电一体化、功能集成化、智能化、模块化的融合,具有广大的市场价值。

比赛过程中队员分工合作经过一次又一次的选材,修改尺寸。

在既定时间内,顺利实现机构设计和电路控制,资料整理和报告编写整个过程,完成了赛题的全部要求,最终入围福建省省赛。

(六)获奖情况:
1、“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2011年国家三等奖1项;
省级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
2014年省级优秀奖1项。

2015年省级三等奖1项。

2、“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
2008年省级银奖1项;
2010年省级金奖3项;国家级银奖1项、铜奖1项;
2011年校级银奖1项、校级铜奖1项;
2012年省级银奖2项;
2014年省级金奖1项、银奖2项;国家级铜奖1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