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美版小学美术1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第10课 神奇的果树-桂美2011版一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第10课神奇的果树-桂美2011版一年级美术上册教案一、教学内容《桂美2011版一年级美术上册》第10课《神奇的果树》二、教学目标1.了解线条、色彩、形状和结构的概念。
2.能够感知和表现自然界中的物体和景观。
3.掌握基本的美术表现方法和技能。
4.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创新意识,提高自我表现能力。
三、教学要求1.通过生活中的观察和实践,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美术表现方法和技能。
2.通过培养学生的艺术观赏能力,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和欣赏。
3.通过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想象力的发展。
四、教学过程设计1.导入(约5分钟)教师向学生展示桂美版美术上册第10课《神奇的果树》的故事背景,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2.了解概念(约10分钟)教师通过图片和实物讲解线条、色彩、形状和结构的概念,让学生了解这些概念的基本意义和用途。
3.感知和表现(约20分钟)教师让学生观察、感知和表现自然界中的果树,要求学生用线条、色彩、形状和结构等美术语言表现出来,激发学生的艺术创造能力和表现欲望。
4.创造和互动(约15分钟)教师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互相交流和展示自己所画的果树,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艺术成果,以互动的方式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想象力的发展。
5.收尾(约5分钟)教师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强调培养学生的艺术能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鼓励学生继续参与美术创作,积极发掘自己的艺术潜力。
五、教学评价方法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作品,对学生的艺术成果进行评价。
2.通过互动和交流,评价学生的创造和想象能力。
六、拓展延伸1.可以带领学生去自然界中寻找和观察更多的植物,以扩展学生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和感知能力。
2.可以通过图书、视频和网络等渠道,让学生了解更多的美术知识和资料,以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和创新能力。
桂美版(2024)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植物巧粘贴》教学设计
桂美版(2024)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植物巧粘贴》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单元《植物巧粘贴》是桂美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的重要内容之一。
教材通过展示各种用植物进行粘贴创作的作品,引导学生观察、感受植物的形态、颜色和纹理之美,激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术创作的兴趣。
在教材内容中,首先呈现了一些精美的植物粘贴画作品,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植物粘贴画的艺术魅力。
接着,教材介绍了植物粘贴画的制作方法和步骤,包括选择植物材料、设计画面、粘贴等环节。
同时,教材还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出具有个性的作品。
本单元的教材内容具有以下特点:贴近生活:植物是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通过植物粘贴画的创作,让学生将美术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趣味性强:植物粘贴画的制作过程充满趣味,能够吸引一年级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培养环保意识:在制作植物粘贴画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了解到植物的重要性,培养环保意识。
二、整体设计思路本教学设计以2022新课标为指导,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欣赏、观察、实践、评价等环节,引导学生感受植物粘贴画的艺术魅力,掌握制作方法,提高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具体设计思路如下:创设情境:通过播放与植物相关的视频、图片等,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欣赏作品:展示各种植物粘贴画作品,引导学生欣赏、观察,感受作品的艺术美。
知识讲解:介绍植物粘贴画的制作方法和步骤,让学生了解制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植物粘贴画的创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
展示评价:展示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交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植物粘贴画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环保意识。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植物粘贴画的艺术特点和制作方法。
认识不同植物的形态、颜色和纹理,学会选择合适的植物材料进行创作。
桂美版(2024)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创意种壳画》教学设计
桂美版(2024)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创意种壳画》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地位和作用桂美版(2024)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创意种壳画》是一节充满创意和趣味性的课程。
本单元旨在引导学生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种子壳进行艺术创作,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学生将了解不同种子壳的形状、颜色和纹理,学会运用种子壳进行拼贴、组合,创作出富有个性的美术作品。
同时,这一单元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让学生认识到废旧物品可以通过创意转化为美丽的艺术品。
(二)教材内容本单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认识种子壳:展示各种不同的种子壳,如瓜子壳、花生壳、开心果壳等,让学生观察种子壳的形状、颜色和纹理。
种子壳的创意用途:通过图片展示种子壳可以制作成的各种艺术品,如动物、植物、人物等,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
制作种壳画的方法:介绍制作种壳画的基本步骤和技巧,包括选择种子壳、设计画面、粘贴种子壳等。
作品欣赏:展示一些优秀的种壳画作品,让学生欣赏并分析作品的创意和表现手法。
二、整体设计思路(一)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实践,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美术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综合素质。
(二)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通过展示实物、图片、视频等,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种子壳的特点和创意用途。
启发式教学法: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实践教学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种壳画,在实践中掌握制作方法和技巧。
评价教学法:通过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
(三)教学流程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有趣的种壳画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课题。
认识种子壳:展示各种种子壳,让学生观察、触摸,了解种子壳的形状、颜色和纹理。
种子壳的创意用途:展示一些种子壳制作的艺术品,让学生欣赏并讨论种子壳的创意用途。
广西美术出版社一级上册教案【推荐下载】
广西美术出版社一级上册教案《神奇的果树》教学设计与教学目标的层次性和针对性的分析【教材分析】《神奇的果树》是广西美术出版社一年级上册第9课的教学内容。
本课为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在学习和感知活动中,让学生学会大胆使用线条和色彩进行表现活动,并体会和表现物体的特征,培养学生初步的造型能力。
【学情分析】对于美的事物有兴趣,有初步感受的能力,有较强的表现欲,能积极参加各项活动,思维较活跃。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认识各种水果的形、色、味。
能力目标:用线条和色彩表现水果的造型。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生活。
【教学重、难点】认识常见水果的外形和色彩特征及掌握水果的造型表现方法。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创造【教学准备】课件、水果图片、几种水果(实物)【教学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直观激趣导入:1.课件展示水果图片,说出水果名称,观察它是什幺样子?2.简单说说水果的作用。
二、讲授新知:1.观察袋子里的水果图片,说说水果名称、颜色、长什幺样子?2.让学生尝尝一些老师带来的水果,说味道、谈感受。
3.引导学生观察书本中学生的作品,看谁的画最“神奇”,画面最漂亮?4.谈谈自己的奇思妙想,打算设计什幺样的果树?(小组讨论,尽情发挥想象)5.组长汇报,教师适时引导补充。
三、创作表现:1.根据自己的喜爱,选择表现工具进行想象画的创作。
2.学生创作,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大胆创新的同学,并表扬画面上表现力强的同学。
3.温馨提示学生注意保护好教室的卫生。
四、展示评价:学生用剪刀或用手撕下自己画的水果,贴到老师事先画好的大树上。
(小组合作)完成作品后,请组长把果树贴到黑板上展示,并请组内推荐的解说员到黑板上解说自己组的作品,果树上长有什幺水果以及具有什幺样的“神奇”效果。
五、小结:评出最具“神奇”果树奖的小组。
分析教学目标的层次性和针对性:经过这段时间的国培学习,不断地提高了我对美术教学上的认识,给我灌输了新鲜血液。
在学习中使我知道了:一、美术课程的总目标是按照三个维度表述的,即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小学美术桂美版一年级上册《第1课美丽的大自然》省级名师授课教案优质课教案获奖教案公开课教案A003
小学美术桂美版一年级上册《第1课美丽的大自然》省级名师授课教案优质课教案获奖教案公开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
了解孩子的想法,鼓励孩子们大胆创作,对有创意的想象加以肯定,让孩子们创作有意思的兔子形态。
这是一节综合材料的创意课程。
综合材料绘画独有的一些特点将绘画变成一种不同于传统绘画的特殊体验。
通过感受不同材料的特点,激发孩子的兴趣,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培养孩子的创造力。
在感受各种材料特性的基础上,能够根据不同的意图选择材料,合理使用工具和制作方法,实现对多样美术材料、技巧和制作过程的探索及实验,发展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了解兔子的生活习性和形状特征,形象兔子的生活,锻炼围绕主题构思画面的能力。
通过观看有关兔子的视频提高孩子的创作兴趣,激发孩子的想象力。
2、难点:引导孩子们观察兔子的形象特征,帮助孩子们创造
形象。
三、教学设计:
导入:在上课之前,请同学们听一听一个小故事,
有这样的兔子一家,它们生活在一片森林里。
但是它们常常找不到食物,因此而饿肚子。
突然一天,兔爸爸想到了一个点子,我们要不搬到森林旁边的村庄去吧,那里有很大一片胡萝卜地,兔子一家觉得这个主意很棒,于是兔爸爸和兔爷爷就在。
小学美术桂美版一年级上册《第1课美丽的大自然》省级名师授课教案优质课教案获奖教案公开课教案A006
小学美术桂美版一年级上册《第1课美丽的大自然》省级名师授课教案优质课教案获奖教案公开课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观察人物特征,提高记忆、概括、表现能力
2.学习用绘画方法表现师生间有趣的事
3.通过绘画创作,培养学生对老师的敬爱之情,师生关系更融洽
教学重点:抓住人物特征,用各种表现形式大胆地表现人物肖像
教学难点:学会细致的观察人物的相貌特征,体会人物的情感,大胆探索运用多种手法进行表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悬念导入
1.组织教学,活跃气氛,拉近师生距离。
2.教师提出要完成今天的学习任务,首先需要找到两把钥匙。
3.同学们看过动画片《名侦探柯南探案》片断,某珠宝店于一风雪交加的夜晚失窃,店内摄像机拍下一张模糊影像(剪影)。
名侦探柯南通过调查找到嫌疑人三人,谁是真正的盗窃者呢?
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剪影的线索和分析“嫌疑人”的面貌特征,找到“真正的盗窃者”。
当“柯南”公布正确的答案时,教室顿时响起一片欢呼声,孩子们找。
广西美术出版社一年级上册教案
广西美术出版社一年级上册教案一、课程简介本教案是广西美术出版社一年级上册的课程,共计16课时。
本课程旨在加深学生对基础美术知识的掌握,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和审美能力,为其未来的美术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基本的线条、色彩、形状等美术元素,了解基础美术概念,如画面构图和色彩理论等。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创造、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对形象的表现能力和审美判断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美的情趣、审美情趣和美德情趣,引导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美学,积极参与创作和体验美的乐趣。
三、课程内容1. 第一课:初学线条本节课主要讲解线条的基础知识,如直线、曲线等,并让学生通过练习掌握线条的运用方法,提高绘画能力。
2. 第二课:认识色彩本节课主要介绍基础色彩学,教授学生掌握标准色轮,并尝试使用不同的颜色进行绘画实践。
3. 第三课:描绘形状本节课主要讲解形状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知识,并引导学生进行形状的绘画实践,提高学生对图形的表现能力。
4. 第四课:自然界的形状本节课主要以自然界的形状为主题,让学生通过观察和绘画实践,加深对自然界形状的认识与理解。
5. 第五课:基础色彩混色本节课程将基础色彩学和颜色混合进行结合,教授学生掌握基础色彩混合方法,并让学生进行颜色混合的实践。
6. 第六课:点彩画法本节课程介绍点彩画法,并带领学生进行点彩画法的实践,提高对此技法的运用。
7. 第七课:植物的形状本节课程以植物的形状为主题,让学生通过观察和绘画实践,加深对植物形状的认识与理解。
8. 第八课:色彩意象本节课程讲解色彩在意象中的重要性,并带领学生进行色彩意象的创作实践,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9. 第九课:线条与色彩的关系本节课程介绍线条与色彩在构图中的关系,并引导学生进行线条与色彩的绘画实践。
10. 第十课:人物的形状本节课程以人物的形状为主题,让学生通过观察和绘画实践,加深对人物形状的认识与理解。
美术桂美版一年级上册 2《画画大自然的风景》教学设计
《画画大自然的风景》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认识风景绘画构图方法,通过多通道的参与,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喜爱情感。
2、技能目标:初步了解色彩的冷暖概念,激发学生学习色彩的兴趣。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及爱护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让学生感受大自然不同的美,了解大自然的丰富,并能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难点:学习用审美的眼光去观察大自然。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收集并整理与教材有关的资料。
学生准备:教材、自然风光图片。
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1、听音乐入场:让我们听着这美妙的音乐,一起去欣赏大自然美丽的风景吧。
2、看图片,提问:你看到了大自然中的哪些美景?(温暖的阳光、晶莹的露珠、五彩缤纷五颜六色的鲜花、绿油油柔软的草地、茂密的森林、潺潺的流水、广阔的大海、可爱勤劳的动物们……学一学小朋友好听的词语)它们会给我们带来什么?3、教师小结: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感谢大自然,感谢阳光给予我们温暖,感谢雨露滋养生命,感谢森林给予我们清新的空气;感谢河流给予我们生命的源泉;感谢小鸟给我们带来动听的歌声;感谢花朵为我们装扮生活……生活在这么和谐的自然中,你觉得幸福吗?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行动来感谢、保护大自然呢?二、课堂发展1、播放几张风景图片相同的内容大师的绘画作品,学生欣赏,教师引导分析。
观察和分析下这些风景如画的绘画作品是如何构图的?如何组织绘画语言和绘画色彩!画面的层次又是如何安排的?2、学生回答:师小结:我们看到这些图片,要仔细观察,你会发现每件作品都会用不同的符号语言表达思想、情感、观念,凡高的用流动的线条,修拉用点的疏密,而康定斯基用音乐的节奏。
你便能发现它有远景、中景、近景的区别,只是三大空间的顺序有改变;当画面内有远景、中景、近景时,画面就会呈现出很强的立体感。
3、学生回答这些画除了有丰富的画面层次关系,画面色彩,仔细观察,也有冷、暖色的不同视觉感受,不同的色彩带给人不同的视觉感受。
小学美术桂美版一年级上册《第1课美丽的大自然》省级名师授课教案优质课教案获奖教案公开课教案A005
小学美术桂美版一年级上册《第1课美丽的大自然》省级名师授课教案优质课教案获奖教案公开课教案
教学目标
1、能在观察蝴蝶标本或图片的基础上,用简单图形左右对称地装饰蝴蝶。
2、选择鲜艳的色彩装饰蝴蝶,并能注意到色彩的搭配。
3、培养幼儿养成干净作画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难点:能用简单图形左右对称地装饰蝴蝶。
重点:培养幼儿养成干净作画的习惯。
教具学具电子媒体教具:视频
学具:图画纸、水彩笔。
教学流程
1、检查孩子课前准备情况。
2、师生问好。
1、欣赏歌曲“蝴蝶找花”,激发幼儿兴趣。
师:春天来了,花儿开了,蝴蝶都出来找花做朋友了。
2、出示花园图片:这里的春天也到了,可是蝴蝶还没有来,今天,老师让小朋友去请一只蝴蝶来打扮它。
3、引导幼儿观察蝴蝶的标本或图片(视频)。
教师:蝴蝶有一对翅膀,有的有两对翅膀,翅膀上有许多美丽的花纹,还有漂亮做好准备后静息。
桂美版美术一年级上册《第16课 美味的盘中餐》教学设计3
桂美版美术一年级上册《第16课美味的盘中餐》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美味的盘中餐》是桂美版美术一年级上册第16课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实践,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绘画技巧,如线条、形状、色彩的运用,以及构图的基本原则。
教材内容丰富,以生活中的美食为题材,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对生活中美的发现和欣赏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对生活中的美食较为熟悉,容易产生共鸣。
但他们的绘画基础相对较弱,对绘画技巧和构图原则的了解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观察、实践,逐步提高他们的绘画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绘画技巧,如线条、形状、色彩的运用。
2.培养学生对生活中美的发现和欣赏能力。
3.提高学生的绘画表现能力,激发他们学习美术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绘画技巧的运用,如线条、形状、色彩的搭配。
2.构图原则的运用,如何使画面美观、和谐。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引导学生观察、学习绘画技巧和构图原则。
2.实践法:学生通过实践,巩固所学知识和技巧。
3.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课件。
2.绘画工具,如铅笔、橡皮、水彩笔等。
3.参考图片或实物,如美食图片、食物样品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美食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关注和讨论美食的美味和外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让学生了解将要学习的内容。
3.操练(10分钟)教师示范绘画技巧和构图原则,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尝试绘制自己的美食作品。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相互交流自己的作品,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和技巧。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知识和技巧运用到其他题材的绘画中,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绘画技巧和构图原则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和探索。
小学美术桂美版一年级上册《第1课美丽的大自然》省级名师授课教案优质课教案获奖教案公开课教案A004
小学美术桂美版一年级上册《第1课美丽的大自然》省级名师授课教案优质课教案获奖教案公开课教案
教学目标
1 通过欣赏,感受,回忆,了解大自然的美丽。
2 通过绘画,发现大自然不同季节气候不同角度的美,用不同色彩形状表达。
3 通过已有经验,认识,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懂得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教学重难点
观察大自然,让学生能够感受到大自然不同的美,并且能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出来。
通过认识大自然,让学生懂得爱护我们的家园。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外面是怎样的景色?学生自由表达,激发学生的热情。
二引入新课
美丽的大自然(板书)。
一年级美术上册教案(全册)
一年级美术上册教案(第一部分)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绘画技巧和材料使用方法,能够运用线条、形状、色彩等元素创作简单的美术作品。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引导学生尊重和欣赏他人的作品。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认识美术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美术的基本概念和分类,认识美术作品的形式和风格。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
2. 第二课:线条与形状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线条和形状,学会运用线条和形状进行创作。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运用线条和形状表现物体和空间的能力。
3. 第三课:色彩与构图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色彩的基本知识,学会运用色彩进行构图。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运用色彩和构图表现主题和情感的能力。
4. 第四课:绘画材料与技法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绘画材料和技法,学会运用材料和技法进行创作。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运用材料和技法表现作品的形式和风格的能力。
5. 第五课:欣赏与评价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欣赏美术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运用评价标准对作品进行评价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示范法、实践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观察、实践、思考和交流。
四、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品完成情况和课后作业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
五、教学资源教材、绘画材料、示范作品、教学图片、多媒体课件等。
一年级美术上册教案(第二部分)六、教学内容6. 第六课:认识基本图形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基本图形,如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等。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运用基本图形进行创意组合和创作。
7. 第七课:手绘创作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手绘的基本技巧,如勾勒、涂抹、渲染等。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运用手绘技巧表现生活中的物品和场景。
桂美版美术一年级上册《第1课 美丽的大自然》教学设计1
桂美版美术一年级上册《第1课美丽的大自然》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第1课美丽的大自然》是桂美版美术一年级上册的第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描绘大自然中的美丽景物,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绘画技巧。
本课内容主要包括认识大自然中的各种元素,如天空、云、太阳、树木、花草等,并运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彩进行描绘。
教材通过精美的图片和生动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绘画中体验到自然的美好。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大多数刚刚接触美术,对于绘画技巧和美术词汇还不够熟悉。
但他们好奇心强,喜欢观察大自然,对于美丽的事物有较高的敏感度。
同时,他们对于新知识充满热情,喜欢动手操作,通过实际绘画来学习美术。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并认识大自然中的各种元素,如天空、云、太阳、树木、花草等。
2.培养学生运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彩描绘大自然的能力。
3.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创新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意识。
4.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提高他们的沟通表达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描绘大自然的基本技巧,如线条、色彩的运用。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大自然,发现生活中的美,并将美的元素运用到绘画中。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大自然的美景图片,让学生身临其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示范教学法:教师现场示范绘画技巧,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并模仿。
3.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进行绘画实践,培养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4.评价激励法:通过评价学生的作品,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准备相应的教学材料,如画纸、画笔、颜料等。
2.学生准备:带上自己的画笔、画纸等绘画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大自然的美景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的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同时,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大自然的感受和认识。
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大自然中的各种元素,如天空、云、太阳、树木、花草等,并简要讲解如何运用线条和色彩进行描绘。
桂美版美术一年级上册《 1 美丽的大自然 》说课稿
桂美版美术一年级上册《 1 美丽的大自然》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美丽的大自然》是桂美版美术一年级上册的一课,本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观察和描绘大自然中的景物,让学生了解和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绘画能力。
教材中提供了多种大自然的图片,供学生观察和参考,同时也提供了绘画的技巧和方法,帮助学生进行绘画创作。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对大自然充满了好奇和兴趣,他们对于观察和描绘大自然中的景物有着很高的热情。
然而,由于他们的绘画基础和观察能力还不够成熟,所以在进行绘画创作时会面临一些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引导学生观察和描绘大自然中的景物,同时也要注意培养他们的绘画基础和观察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绘画能力。
2.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描绘大自然中的景物,提高他们的绘画技巧和方法。
3.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他们能够创作出具有个性和特色的作品。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观察和描绘大自然中的景物,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和方法。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绘画能力,让他们能够创作出具有个性和特色的作品。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大自然中的景物,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
2.示范法:通过教师的示范,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绘画的技巧和方法。
3.练习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进行绘画创作,提高他们的绘画能力。
4.评价法:通过教师的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大自然的美景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和欣赏大自然的美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观察:学生走出教室,实地观察大自然中的景物,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
3.示范:教师进行绘画示范,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绘画的技巧和方法。
4.练习:学生进行绘画创作,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5.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评价和交流。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包括课题《美丽的大自然》和绘画的步骤和方法。
桂美版(2024)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趣味印记》教学设计
桂美版(2024)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趣味印记》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单元是桂美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的第五单元,主题为“趣味印记”。
这个单元旨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感受和体验不同的印记,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创造力。
教材内容丰富多样,包括各种自然和人造的印记,如指纹、树叶印记、印章印记等。
通过欣赏和分析这些印记,学生可以了解印记的形成原因和特点,感受印记的美感和趣味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材注重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去感受印记,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同时,教材还提供了一些简单的制作方法,让学生能够亲自动手制作印记,体验创作的乐趣。
二、整体设计思路本单元的教学以“趣味印记”为主题,通过欣赏、感受、体验和创作等活动,引导学生认识和了解印记的特点和美感,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直观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同时,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不同的印记,了解印记的形成原因和特点。
掌握一些简单的制作印记的方法,如拓印、手印画等。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欣赏、感受、体验和创作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制作印记的方法。
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去感受印记,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热爱,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让学生在制作印记的过程中体验创作的乐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和生活中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环保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认识不同的印记,了解印记的形成原因和特点。
掌握一些简单的制作印记的方法,如拓印、手印画等。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去感受印记,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鼓励学生在制作印记的过程中发挥创造力,创作出具有个性的作品。
桂美版美术一年级上册《 第8课 让小木棒立起来 》教学设计
桂美版美术一年级上册《第8课让小木棒立起来》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第8课让小木棒立起来》是一节美术课程,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小木棒的基本造型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小木棒的挑选、处理、组合和创作等方面,旨在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验创作的乐趣,培养对美术的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动手欲望,他们对于新事物充满好奇,喜欢通过实际操作来探索和解决问题。
但同时,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还在发展中,需要教师的引导和鼓励。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小木棒的基本造型方法,掌握小木棒的挑选、处理、组合和创作技巧。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意识。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小木棒的基本造型方法,小木棒的挑选、处理、组合和创作技巧。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掌握小木棒的创作方法,培养他们的创造力。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通过实际操作,向学生展示小木棒的制作过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和掌握制作技巧。
2.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小木棒的创作方法,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合作法: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完成小木棒的制作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小木棒、剪刀、胶水等制作材料。
2.准备与课程相关的故事、图片等教学资源。
3.准备黑板、投影仪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发学生对小木棒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2.呈现(5分钟)教师向学生展示一些小木棒的作品,让学生了解小木棒的制作方法和创作风格。
3.操练(10分钟)教师示范小木棒的制作过程,边讲解边操作,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和掌握制作技巧。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分组合作,开始制作小木棒。
4.巩固(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和总结制作过程,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学生互相展示作品,交流制作心得。
啦-桂美2011版一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啦-桂美2011版一年级美术上册教案课程背景“啦桂美”是中国知名美术教育品牌,其2011版一年级美术上册教案涵盖了基本画线、填色、剪贴等多种元素,旨在培养幼儿的艺术素养、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课程目标1.培养幼儿对图形、色彩、空间的敏感性和感受性。
2.发展幼儿的画线、涂色、剪贴等基本美术技能。
3.提升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4.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表现力。
教学过程第一课:认识基本线条1.课前活动:让幼儿观察周围环境中的直线、曲线,和他们生活中的物品。
2.导入:展示各种线条的图片,引导幼儿感受线条的意义和表现力。
3.学习内容:涂画锯齿线、曲线、方格线等基本线条。
4.辅助活动:让幼儿自由涂画不同丰富的线条。
5.结束活动:展示幼儿的作品,让他们自评和交流。
第二课:认识三原色1.课前活动:让幼儿观察周围环境中的颜色,和他们生活中的物品。
2.导入:通过唱歌或展示图片,让幼儿认识红、黄、蓝三个基本颜色。
3.学习内容:用三原色涂画不同的图形。
4.辅助活动:让幼儿自由涂画使用三原色的图形。
5.结束活动:展示幼儿的作品,并让他们走过自己的画面,欣赏彼此的绘画作品。
第三课:认识剪贴1.课前活动: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环境中的物品,让他们自由发挥剪贴的想象力。
2.导入:向幼儿展示一些美丽的剪贴作品,引导幼儿认真观察,品味画面。
3.学习内容:剪贴一些简单形象,如兔子、蛋糕等。
4.辅助活动:让幼儿利用课堂余暇时间,自由发挥剪贴的想象力。
5.结束活动:展示幼儿的剪贴作品,并组织评选和表彰。
教学重点1.培养幼儿的感性认识和应用能力。
2.倡导幼儿自由创作的方式,降低压力,提升创造力。
3.注意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增加课堂趣味性和参与感。
教学评价考虑到幼儿年龄较小,评价应以感性认识和创造力为主要评估标准。
1.幼儿对线条、色彩和剪贴等方面的认识和应用能力。
2.幼儿生动有趣、崭新别致的自由创作。
3.教育方法是否恰当,幼儿是否在正确的导引下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丽的大自然》教案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善于发现美、欣赏美、享受美为中心的审美体验,了解艺术可以用多种形式表现。
2、通过欣赏大自然的图片,结合回忆、想象、观察、叙述生活,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不同自然美的感受。
3、引发学生主动发现身边大自然的美,并细心去体会,培养学生关心大自然、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让学生感受认识大自然不同的美,了解大自然的丰富,并能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看法。
难点: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感知,使学生关注自然,热爱自然,学会审美,学会感受生活。
课前准备:(学生)水彩笔、油画棒、画纸、彩纸、棉丝、宣纸;剪刀、胶水、树叶、白纸。
(教师)课件、彩笔、白纸、海底世界背景图等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你们爸爸妈妈经常带你们到公园或自然保护区玩吗?那里的风景美不美?给你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景物有哪些?(教师用鼓励的语言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大胆发言)教师总结(同学们说得真好,大自然非常美,我们都非常喜欢大自然,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大自然,欣赏大自然)板书:美丽的大自然二、讲授新课1、教师展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说说课本上的图片都有哪些大自然的景物。
2、教师重点介绍1--2幅图片,重点从图片的造型、颜色及给自己的美德感受上介绍。
3、学生分组进行欣赏和交流引导学生感受美,说说自己喜欢的景物以及为什么喜欢。
4、小组汇报,教书多鼓励学生发言5、引导学生感受景物美,启发爱护环境“同学们,在生活中,大自然无时无刻在给我们传递没得信息,你们感受到了吗?翠绿的叶子,鲜红的花朵,唧唧叫的小鸟,一切都很美好,你们感受到了吗?大自然是美好的,我们能为保护大自然做些什么呢?(1)学生发言(2)教师做总结“是的,我们生活在美丽的校园了,我们要和小树、小草、小花交朋友,爱护他们,不要让它们受到伤害。
三、课后拓展学生回家后,与家人一起分享这节课的学习感受。
《画画大自然的风景》教案教学目标:1、学习并掌握风景画写生的作画步骤2、讲解演示,学生实践3、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恩情怀,感恩大自然给予的灵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风景画写生的作画步骤难点:风景画写生的作画步骤教学准备:教师: PPT、写生作品学生:画具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放映几张家乡风景图片,问同学们认不认识引起学生的兴趣二、讲授新课1.取景选取主要写生物象,确定画纸的尺幅(横幅、竖幅、方构图等),明确远、中、近景的物象关系以及天气、光线、时间的特征。
2.构图确定地平线、主体物的位置,以及相关景物之间的远近、左右关系,注意透视变化。
起稿的工具和方法,参见色彩静物写生第一个步骤。
鉴于风景的光线与冷暖随时间而变化,作画时间以1~3小时为宜。
3.画大关系铺大色调参见色彩静物写生第二个步骤。
由于风景的空间距离和冷暖变化较大,注意静物的远近虚实、冷暖关系和明部、暗部、投影的冷暖反差。
4.深入刻画与完成。
参见色彩静物写生第三个步骤。
逐个讲解作画的步骤三、巩固练习由于教学的局限性学生可在教师的带领下,在校园里写生四、归纳小结五、布置作业《大地是张大画纸》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学会运用身边各种材料进行组合,绘制等方法表现自己感兴趣的造型。
2、尝试用不同材料和方法在室外进行美术游戏活动和造型活动。
3、初步感受不同媒材的美,培养学生快乐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乐于与他人合作,增强探究意识和交流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引导学生如何利用身边的材料进行造型活动,并有一定的创意。
难点:组织学生在室外有序地开展活动。
教学过程:一、观察与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课本上的范图,了解美术创作形式的多样。
利用各种废旧物品在地面上摆成各种造型,有的在地面上画画,有的堆砌成形。
通过观察,引起学生兴趣。
二、思考与讨论教师把学生分为若干组,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开展积极想象,怎样利用手中材料摆出新颖的造型,怎样用彩色粉笔画出丰富饱满的画面。
三、学生实践教师把学生带到操场,并提出作业要求:用手中的工具,身边的物品,如:易拉罐,水瓶,铅笔,笔盒等排列组合成一幅有趣的画面或者造型。
采用比赛的形式看哪一组最有新意,想象力最丰富。
教师参与学生实践活动,随时给予指导。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相互观摩,看哪一组有创意。
五、小结鼓励学生多实践,体验学习活动的乐趣。
《动物的花衣裳》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画动物,让学生初步体验到用线条和色彩来造型的方法。
2、丰富学生的感受,体会花纹的美感,从中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
3、通过看看、想想、做做、议议,让学生大胆自由地把所感所想、所见所闻的事物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表现出来,培养学生的创作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引观察并了解动物身上花纹图案的规律,尝试用不同的绘画工具绘制动物。
难点:组有创意地表现动物的“花衣裳”。
课前准备:师:准备动物花纹的范画及动物形象的白描图,点状、条状、块状花纹各一张。
生:准备绘画工具,并收集身上有花纹的动物的图片资料教学过程:一、引导阶段1、上节课我们在大自然中看到许多美丽的风景,在大自然中还有各种各样的动物,它们也是人类的好朋友,你认识哪些动物?(生答)2、今天有几个动物朋友来到我们的课堂上(出示动物外形白描图),它们遇到了困难,想请小朋友帮帮忙,他们把自己身上的花衣裳脱下来后弄乱了,找不到,请小朋友们帮它们穿上。
(请生花纹贴在相应的动物白描图中)二、发展阶段1、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动物的花纹有什么特点师启发:斑马的花纹是一条条的,瓢虫的花纹是一点点的,长颈鹿的花纹是一块块的。
2、在其他的动物中,有谁的花纹长得像它们呢。
师生归纳:老虎是条形纹;斑点狗、梅花鹿、豹子是点状纹;蛇和鱼、龟身上有块状纹(尽可能出示说到的动物图片)3、有哪些动物身上的花纹是它们都没有的?(小鸟、蝴蝶等)4、这些动物身上为什么会长花纹?是因为漂亮才长的吗?谁能说说花纹的用处生:为了保护自己5、让我们来帮助它们,把它们的花纹变得更美丽好吗三、创作阶段1、说想法:你打算用什么工具来画?准备画怎么样的动物花纹2、提要求:A、学生可由画自己喜欢的有花纹的动物B、选择一个教师提供的动物外形,给动物添加花纹3、学生创作:可独立、可合作四、展示作品,互相评价五、小结小朋友们画的动物真美,可是真实生活中动物越来越少,我们要怎么保护它们呢?生发言《撕纸动物》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外形特征,从中感受动物的美和可爱,能巧妙运用纸材表现动物。
2、利用纸材自由探索、自由创作表现动物的方法。
培养学生手脑协调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欣赏、感知、探索、表现动物的形、色和动态的美。
难点:巧妙运用纸材,撕出有创意的动物形象。
课前准备:师:准备动物花纹的范画及动物形象的白描图,点状、条状、块状花纹各一张。
生:准备绘画工具,并收集身上有花纹的动物的图片资料教学过程:一、引导新课教师引出话题:同学们,大自然里有老虎、狮子、大象、兔子、狐狸等许多动物,咱们去认识一下它们。
和它们交个朋友吧。
二、观看大自然的录像如《人与自然》电视记录片的部分录像,可以出示一些关于动物的图片照片,让学生从视觉上对动物的形象有所了解。
三、概括动物的外形轮廓老师鼓励学生用简单的语言概括他所喜爱动物的形象特征,并表达自己的感受。
老师给予及时的鼓励。
4、试一试,玩一玩(学生作业)小组合作玩“走进自然”撕纸画竞赛游戏。
五、作品展示学生相互展示作品,相互欣赏并谈感受和建议。
六、课后拓展跟父母到动物园走走看看,感受自然美。
《送给老师的爱》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用纸做花体验各种纸张的特性,初步掌握用纸做花的基本方法。
2、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表现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利用身边的各种材料做花,学习掌握纸造型的基本技巧。
难点:合理用材已经在制作过程中把握形的完整与美观。
教学过程:一、观察导入,激发兴趣教师和学生一起做猜节日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兴趣。
引导学生观察花的特征,唤起学生参与本课学习活动的兴趣。
二、小组讨论看看它们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它们的外形和色彩与真花有什么区别。
老师讲述和示范一种花的制作方法和步骤。
学生分组进行花的制作,教师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的探索,在花的外形处理上可以突破真花的造型。
教师巡视指导,鼓励学生之间交流感受。
三、大胆创作,表达情感四、学生互评,谁做得好装饰我们的教室。
五、下课小结,收拾整理《泥巴真好玩》教案教学目标:1、学生把玩各种泥制材料,体验并掌握揉、搓、捏、团、压等玩泥的基本方法。
2、通过学生的亲手体验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手脑并用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习泥塑的方法。
难点:如何将泥塑造成各种有趣的立体造型。
教学过程:一、摸一摸引导学生摸一摸泥巴,感受泥巴的特性,以提问、对话引导学生互相交流玩泥巴的感觉。
二、试一试学生分小组进行活动,比比哪个小组的玩法多。
在学生动手时,教师进行适时点拨、讲述泥巴的玩法如揉、搓、团等。
三、想一想,做一做制作时,可以个人完成也可以合作完成。
让学生综合各种泥塑技法,随意捏一个造型,进行创作。
四、赏析作品看看谁的作品有创意、有趣味,玩的花样最特别,让学生自我评价,相互评价。
教师及时肯定和鼓励学生进一步设计出更有趣味的形象。
五、课后总结,课后拓展《让小木棒立起来》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本课学习所需的自然材料的特性,学会使用材料。
2、尝试用自然材料制作一个简单的立体造型。
3、通过看看、想想、做做的创造活动,体验设计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如何让小棒立起来,并能利用材料设计制作一个简单的造型。
难点:如何通过奇妙的设计和制作,使立起来的造型形象成为有意思的作品。
教学过程:一、启示和引导1、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土地和森林,我们用泥巴和木材可以制造些什么?2、你玩过小棒吗?你是怎样玩的?玩时有什么感想?3、你玩小棒时用它做了些什么?4、你玩小棒时,有没有尝试让它立起来?你想过用泥巴把小木棒连接起来吗?二、讨论和交流1、教师出示课前准备的示范作品?2、要使小棒立起来,需要借助什么材料?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怎样合理利用小棒和泥球制作造型。
三、造型与创作1、学生以小组合作或个人创作的形式进行造型创作。
2、教师在巡视过程中鼓励学生大胆动手,告诉学生不必刻意强调具体的形,可以在表现过程中随意定型,随型想象,随型赋意。
四、交流与评价引导学生说一说本课学习活动的感受。
《我给同学画个像》教案教学目标:1、在绘画活动中学会观察记忆的良好方法,能将观察到的同学个性特征大胆的画出来。
2、在绘画的过程中通过观察、讨论、交流和表现活动,体会到用美术手段抒发情感的快乐,提高学生的审美表现力,增进同学间的友情。
教学重、难点:重点:人物脸形特征的观察及其表现方法。
难点:学会观察记忆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的学习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