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风·周南·桃夭》赏析
古诗桃夭翻译赏析
古诗桃夭翻译赏析《桃夭》收录于诗经风、雅、颂中的《周南》中,其古诗全文如下: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前言】《桃夭》这首诗选自《国风·周南》,是女子出嫁时所演唱的诗歌。
唱出了女子出嫁时对婚姻生活的希望和憧憬,用桃树的枝叶茂盛、果实累累来比喻婚姻生活的幸福美满。
歌中没有浓墨重彩,没有夸张铺垫,以平平淡淡为主调。
【注释】(1)夭夭:桃花怒放的样子。
(2)华:古花字。
(3)之子:这位姑娘。
(4)于归:出嫁。
古代把丈夫家看做女子的归宿,故称“归”。
(5)蕡(fén),肥大,果实将熟的样子。
有蕡其实:它的果实十分繁盛。
(6)蓁蓁(zhēn):繁茂的样子。
(7)宜:和顺、亲善。
【翻译】茂盛桃树嫩枝芽,开着鲜艳粉红花。
这位姑娘要出嫁,定能使家庭和顺。
茂盛桃树嫩枝芽,桃子结得肥又大。
这位姑娘要出嫁,定能使家庭美满。
茂盛桃树嫩枝芽,叶子浓密有光华。
这位姑娘要出嫁,定能使家人幸福。
【赏析】这首诗非常有名,即便只读过很少几篇《诗经》的人,一般也都知道“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这是为什么呢?我想,无非有这样几个原因:第一,诗中塑造的形象十分生动。
拿鲜艳的桃花,比喻少女的美丽,实在是写得好。
谁读过这样的名句之后,眼前会不浮现出一个象桃花一样鲜艳,象小桃树一样充满青春气息的少女形象呢?尤其是“灼灼”二字,真给人以照眼欲明的感觉。
写过《诗经通论》的清代学者姚际恒说,此诗“开千古词赋咏美人之祖”,并非过当的称誉。
第二,短短的四字句,传达出一种喜气洋洋的气氛。
这很可贵。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细细吟咏,一种喜气洋洋、让人快乐的气氛,充溢字里行间。
“嫩嫩的桃枝,鲜艳的桃花。
那姑娘今朝出嫁,把欢乐和美带给她的婆家。
”你看,多么美好。
这种情绪,这种祝愿,反映了人民群众对生活的热爱,对幸福、和美的家庭的追求。
桃夭诗经赏析
桃夭诗经赏析桃夭诗经赏析即便只读过很少几篇《诗经》的人,一般也都知道“桃之夭夭,灼灼其华”,那么大家会怎么赏析桃夭这首诗呢?本文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桃夭诗经赏析,欢迎参考借鉴。
桃夭诗经赏析1国风·周南·桃夭桃之夭夭⑴,灼灼其华⑵。
之子于归⑶,宜其室家⑷。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⑸。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⑹。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词句注释⑴夭夭:花朵怒放,美丽而繁华的样子。
⑵灼灼:花朵色彩鲜艳如火,明亮鲜艳的样子。
华:同“花”。
⑶之子:这位姑娘。
于归:姑娘出嫁。
古代把丈夫家看作女子的归宿,故称“归”。
于:去,往。
⑷宜:和顺、亲善。
室家:犹夫妇。
男子有妻叫做有室,女子有夫叫做有家。
⑸蕡(fén):草木结实很多的样子。
此处指桃实肥厚肥大的样子。
有蕡即蕡蕡。
⑹蓁(zhēn):草木繁密的样子,这里形容桃叶茂盛。
诗词译文桃花怒放千万朵,色彩鲜艳红似火。
这位姑娘要出嫁,喜气洋洋归夫家。
桃花怒放千万朵,果实累累大又多。
这位姑娘要出嫁,早生贵子后嗣旺。
桃花怒放千万朵,绿叶茂盛永不落。
这位姑娘要出嫁,齐心协手家和睦。
创作背景关于此诗的背景,《毛诗序》说:“《桃夭》,后妃之所致也。
不妒忌,则男女以正,婚姻以时,国无鳏民也。
”以为与后妃君王有关。
方玉润在《诗经原始》中对这种观点进行了驳斥,认为“此皆迂论难通,不足以发诗意也”。
现代学者一般不取《毛诗序》的观点,而认为这是一首祝贺年青姑娘出嫁的诗。
据《周礼》云:“仲春,令会男女。
”周代一般在春光明媚桃花盛开的时候姑娘出嫁,故诗人以桃花起兴,为新娘唱了一首赞歌,其性质就好像后世民俗婚礼上唱的“催妆词”。
也有人提出了新的说法,认为这首诗是先民进行驱鬼祭祀时的唱词,其内容是驱赶鬼神,使之回到归处,并祈求它赐福人间亲人。
赏析《桃夭》讲述的是女子出嫁的情景和作者的美好祝愿。
诗句清新淳朴,却有极强的感染力,让人在满口余香中感受美的诱惑。
诗中之人美得让人心动。
《桃夭》原文及翻译赏析
《桃夭》原文及翻译赏析《桃夭》这首诗出自《诗经·周南》,是一首祝贺年轻姑娘出嫁的诗。
咱们先一起来看看原文: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这几句诗读起来是不是朗朗上口?那咱们来一句句地瞅瞅。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这开头就给咱们描绘了一幅特别美的画面。
想象一下,满树的桃花开得那叫一个灿烂,粉粉嫩嫩的,就像少女娇羞的脸庞。
这“夭夭”两个字,把桃花怒放、生机勃勃的样子表现得淋漓尽致。
“灼灼其华”中的“灼灼”,更是强调了桃花的鲜艳夺目。
哎呀,每次想到这场景,我就仿佛置身于一片美丽的桃花林里,微风轻轻拂过,花瓣纷纷飘落,那感觉真是妙不可言。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这里说的“之子”就是这位姑娘,“于归”呢,就是出嫁的意思。
姑娘要出嫁啦,而且肯定能让夫家美满和睦。
为啥这么说?因为能娶到这么美丽又温柔的姑娘,那夫家能不幸福嘛!“桃之夭夭,有蕡其实”,桃花谢了,开始结果啦。
那沉甸甸的桃子挂满枝头,让人看着就满心欢喜。
这就好像姑娘嫁到婆家后,会为家庭带来丰硕的成果,生儿育女,让家族人丁兴旺。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再次强调姑娘出嫁后能让家庭美满。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桃树的叶子长得又多又茂盛。
这就好比姑娘的美德和福泽会让整个家族繁荣昌盛。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最后还是说姑娘出嫁能给家人带来好运。
咱们再来看看翻译。
桃花怒放千万朵,色彩鲜艳红似火。
这位姑娘要出嫁,喜气洋洋归夫家,定使家庭很和睦。
桃花怒放千万朵,果实累累大又多。
这位姑娘要出嫁,早生贵子后嗣旺,定使家庭更兴旺。
桃花怒放千万朵,绿叶茂盛永不落。
这位姑娘要出嫁,齐心协手家和睦,定使家人更幸福。
整首诗用桃花起兴,通过对桃花、桃实、桃叶的描写,来烘托出姑娘出嫁时的美好和对她未来生活的祝福。
那为啥要用桃花来比喻呢?我想起有一次去乡下,正好赶上春天,路过一片桃园。
那满树的桃花真是让人陶醉,旁边还有几户人家正在办喜事。
诗经《国风·周南·桃夭》赏析
诗经《国风·周南·桃夭》赏析诗经《国风·周南·桃夭》赏析 《桃夭》,《诗经·周南》第六篇。
为先秦时代华夏族民歌。
全诗三章,每章四句。
是⼀⾸祝贺年轻姑娘出嫁的诗。
此诗以桃花起兴,为新娘唱了⼀⾸赞歌。
全诗语⾔优美精炼。
不仅巧妙地将“室家”变化为各种倒⽂和同义词,⽽且反覆⽤⼀“宜”字,揭⽰了新嫁娘与家⼈和睦相处的美好品德,也写出了她的美好品德给新建的家庭注⼊新鲜的⾎液,带来和谐欢乐的⽓氛。
《诗经》是中国⽂学史上第⼀部诗歌总集。
对后代诗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古典⽂学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
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其实。
之⼦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
之⼦于归,宜其家⼈。
译⽂及注释译⽂ 译⽂ 茂盛桃树嫩枝芽,开着鲜艳粉红花。
这位姑娘要出嫁,定能使家庭和顺。
茂盛桃树嫩枝芽,桃⼦结得肥⼜⼤。
这位姑娘要出嫁,定能使家庭美满。
茂盛桃树嫩枝芽,叶⼦浓密有光华。
这位姑娘要出嫁,定能使家⼈幸福。
注释 夭夭:桃花怒放的样⼦。
华:古花字。
之⼦:这位姑娘。
于归:出嫁。
古代把丈夫家看做⼥⼦的归宿,故称“归”。
之,指⽰代词。
,肥⼤,果实将熟的样⼦。
有其实:它的果实⼗分盛。
:茂的样⼦。
灼灼:花朵⾊彩鲜艳如⽕。
宜:和顺、亲善。
赏 这⾸诗⾮常有名,即便只读过很少⼏篇《诗经》的⼈,⼀般也都知道“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这是为什么呢?我想,⽆⾮有这样⼏个原因:第⼀,诗中塑造的形象⼗分⽣动。
拿鲜艳的桃花,⽐喻少⼥的美丽,实在是写得好。
谁读过这样的名句之后,眼前会不浮现出⼀个象桃花⼀样鲜艳,象⼩桃树⼀样充满青春⽓息的少⼥形象呢?尤其是“灼灼”⼆字,真给⼈以照眼欲明的感觉。
写过《诗经通论》的清代学者姚际恒说,此诗“开千古词赋咏美⼈之祖”,并⾮过当的称誉。
第⼆,短短的四字句,传达出⼀种喜⽓洋洋的⽓氛。
这很可贵。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桃夭原文翻译及赏析
桃夭原文翻译及赏析《周南·桃夭》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
现代学者一般认为这是一首祝贺年轻姑娘出嫁的诗。
全诗三章,每章四句,通篇以桃花起兴,以桃花喻美人,为新娘唱了一首赞歌。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桃夭原文翻译及赏析,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桃夭原文翻译及赏析篇1桃夭朝代:先秦作者:佚名原文: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翻译:茂盛桃树嫩枝芽,开着鲜艳粉红花。
这位姑娘要出嫁,定能使家庭和顺。
茂盛桃树嫩枝芽,桃子结得肥又大。
这位姑娘要出嫁,定能使家庭美满。
茂盛桃树嫩枝芽,叶子浓密有光华。
这位姑娘要出嫁,定能使家人幸福。
注释夭夭:桃花怒放的样子。
华:古花字。
之子:这位姑娘。
于归:出嫁。
古代把丈夫家看做女子的归宿,故称“归”。
之,指示代词。
蕡,肥大,果实将熟的样子。
有蕡其实:它的果实十分繁盛。
蓁蓁:繁茂的样子。
灼灼:花朵色彩鲜艳如火。
宜:和顺、亲善。
赏析: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诗经是那片桃林。
流光的霞披,如新娘的红盖头,被春风轻轻掀起。
果实饱满的模样太惹人怜爱了,她们真像一群孩子,密密匝匝地挤在枝叶间,笑闹着,春天仅仅有了这些果子就不会冷清。
当初桃花流水,不还叹息过吗?你担心这季节象梭子一样飞去了,藏着十八岁少女的心事,像春天藏着太多太多的花朵,你不说,不说也羞呵。
小姐妹出嫁前,你陪着流了一晚的泪,你想过,自己也将有这样大哭一场的日子,离开家,离开父母,头顶一块红布,骑上高高的骏马,在吹吹打打的热闹声中,不知为何,也不问为何,就要向陌生的新郎全身心地交付自我。
小姐妹归宁之时,像沾露的梨花,不胜娇羞,你问她们“结婚好吗”,她们回答“真好”,再问,却云山雾罩,笑言,“急什么,你迟早要知道的。
”你有一点点羡慕她们,暗自猜测:我做新娘,会不会很快乐?灼灼其华桃花是火啊,是春天的火,是内心的火,燃起你莫名的相思,那少年曾在垅间走过许多回,既俊雅,又健硕,相遇时,他微微一笑,就捉住了你的灵魂。
桃夭诗歌鉴赏
桃夭诗歌鉴赏桃夭诗经·国风·周南〔先秦〕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译文桃花怒放千万朵,色彩鲜艳红似火。
这位姑娘嫁过门,夫妻美满又和顺。
桃花怒放千万朵,硕果累累大又多。
这位姑娘嫁过门,早生贵子后嗣旺。
桃花怒放千万朵,桃叶纷呈真茂盛。
这位姑娘嫁过门,齐心携手家和睦。
注释夭夭:花朵怒放,美丽而繁华的样子。
灼灼:花朵色彩鲜艳如火,明亮鲜艳的样子。
华:同“花”。
之子:这位姑娘。
于归:女子出嫁。
古代把丈夫家看作女子的归宿,故称“归”。
于:虚词,无实义。
宜:和顺、亲善。
蕡(fén):草木结实很多的样子。
此处指桃实肥厚肥大的样子。
有蕡即蕡蕡。
蓁(zhēn):草木繁密的样子,这里形容桃叶茂盛。
赏析这是一首祝贺姑娘出嫁的诗。
根据《周礼》的记载,姑娘们一般在春光明媚,桃花盛开的春天出嫁,所以诗人用桃花起兴,为出嫁的姑娘做了一首称赞的诗。
全诗分为三章:第一章里面用鲜艳的桃花做比,用来比喻新娘子的年轻貌美。
古代的文人经常说:第一个用花来比喻美人的是天才,第二个用花来比喻美人的是庸才,第三个用花来比喻美人的是蠢才。
而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第一个用花来比喻女子的诗就出现在《诗经》里面,而《诗经》又是我国古代的第一部诗歌总集,所以这首诗是一首用花来比喻美人的诗,一点都不为过。
在此之后的诗人们用花,尤其是桃花来比喻美人的更是数不胜数。
例如阮籍的《咏怀诗》、崔护的《都城南庄》和陈师道的《菩萨蛮》,他们都是受到《诗经》里面的这首诗的影响,只不过他们运用的比较巧妙。
这首《桃夭》里面写的是鲜嫩的桃花,而打扮精致的新娘此时此刻是又兴奋,又羞涩,两个脸蛋红彤彤的,真的有人面桃花,交相辉映的韵味。
诗中既写了景物,又写了人物,情景交融,烘托出了浓烈的欢快气氛。
这样的场面,在现代的农村婚礼中还能经常看见。
第二章里面则是表示了对新娘子结婚的祝愿。
《桃夭》赏析
《桃夭》赏析作品原文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作品注释①夭夭:茂盛的样子。
②灼灼:花开鲜艳的样子。
华:花。
③之子:这个姑娘(之:指示代词,这个;子:可泛指人,此处译为姑娘)。
归:古时称女子出嫁为“于归”,或单称“归”,是往归夫家的意思。
④宜:和顺,和善。
室家:指夫妇。
⑤蕡(fén):果实很多的样子。
⑥蓁蓁(zhēn):树叶茂盛的样子。
作品译文【桃之夭夭,】翠绿繁茂的桃树啊,【灼灼其华。
】花儿开得红灿灿。
【之子于归,】这个姑娘嫁过门啊,【宜其室家。
】定使家庭和顺又美满。
【桃之夭夭,】翠绿繁茂的桃树啊,【有蕡其实。
】丰腴的鲜桃结满枝。
【之子于归,】这个姑娘嫁过门啊,【宜其家室。
】定使家庭融洽又欢喜。
【桃之夭夭,】翠绿繁茂的桃树啊,【其叶蓁蓁。
】叶子长得繁密。
【之子于归,】这个姑娘嫁过门啊,【宜其家人。
】定使夫妻和乐共白头。
作品读解《桃夭》是《诗经·国风·周南》里的一篇,是贺新婚歌,也即送新嫁娘歌。
在新婚喜庆的日子里,伴娘送新娘出门,大家簇拥着新娘向新郎家走去,一路唱道:“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红灿灿的桃花比兴新娘的美丽容貌,娶到这样的姑娘,一家子怎不和顺美满呢!果实累累的桃树比喻新娘将会为男家多生贵子(旧观念多子多福),使其一家人丁兴旺。
枝叶茂密的桃树比兴新娘子将使一家如枝叶层出,永远昌盛。
通篇以红灿灿的桃花、丰满鲜美的桃实、青葱茂盛的桃叶来比对新婚夫妇美好的青春,祝福他们的爱情象桃花般绚丽,桃树般长青。
此诗运用迭章、迭句手法,每章结构相同,只更换少数字句,这样反复咏赞,音韵缭绕;优美的乐句与新娘的美貌、爱情的欢乐交融在一起,十分贴切地渲染了新婚的喜庆气氛。
一首简单朴实的歌,唱出了女子出嫁时对婚姻生活的希望和憧憬,用桃树的枝叶茂盛、果实累累来比喻婚姻生活的幸福美满。
歌中没有浓墨重彩,没有夸张铺垫,平平淡淡,就像我们现在熟悉的、谁都能唱的《一封家书》、《同桌的你》、《小芳》一类的歌。
周南桃夭解析(附注释+译文)
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注释】①周南:《诗经》“十五国风”之一,今存十一篇。
②夭夭:花朵怒放,茂盛美丽,生机勃勃的样子。
③灼灼:花朵色彩鲜艳如火,明亮鲜艳,闪耀的样子。
华:同“花”,指盛开的花。
④之子:这位姑娘。
于归:姑娘出嫁。
古代把丈夫家看作女子的归宿,故称“归”。
于,虚词,用在动词前。
一说往。
⑤宜:和顺、亲善。
室家:家庭。
此指夫家,下文的“家室”“家人”均指夫家。
⑥有蕡(fén):即蕡蕡,草木结实很多的样子。
此处指桃实肥厚肥大的样子。
蕡,果实硕大的样子。
⑦蓁(zhēn)蓁:树叶繁密的样子。
这里形容桃叶茂盛。
⑧家人:与家室义同。
变换字以协韵。
【译文】桃花怒放千万朵,色彩鲜艳红似火。
这位姑娘要出嫁,喜气洋洋归夫家。
桃花怒放千万朵,果实累累大又甜。
这位姑娘要出嫁,早生贵子后嗣旺。
桃花怒放千万朵,绿叶茂盛随风展。
这位姑娘要出嫁,夫家康乐又平安。
【赏析】《周南·桃夭》全诗分为三章。
第一章以鲜艳的桃花比喻新娘的年青娇媚。
“桃之夭夭”,以丰富缤纷的象征意蕴开篇,扑面而来的娇艳桃花,使诗歌产生一种强烈的色彩感。
“灼灼其华”,简直可以说桃花已经明艳到了极致,靓到能刺目的程度了。
从比喻本体和喻体的关系上看,这里所写的是鲜嫩的桃花,纷纷绽蕊,而经过打扮的新嫁娘此刻既兴奋又羞涩,两颊飞红,真有人面桃花,两相辉映的韵味。
诗中既写景又写人,情景交融,烘托了一股欢乐热烈的气氛。
这种场面,即使在今天还能在农村的婚礼上看到。
第二章则是表示对婚后的祝愿。
桃花开后,自然结果。
诗人说桃树果实累累,桃子结得又肥又大,此乃象征着新娘早生贵子,儿孙满堂。
第三章以桃叶的茂盛祝愿新娘家庭的兴旺发达。
以桃树枝头的累累硕果和桃树枝叶的茂密成荫,来象征新嫁娘婚后生活的美满幸福,堪称是最美的比喻,最好的颂辞。
全诗三章,每章都先以桃起兴,继以花、果、叶兼作比喻,极有层次:由花开到结果,再由果落到叶盛;所喻诗意也渐次变化,与桃花的生长相适应,自然浑成,融为一体。
《诗经_国风_周南_桃夭》赏析
《诗经•国风•周南•桃夭》赏析《诗经•国风•周南•桃夭》,是一首祝贺年青姑娘出嫁的诗。
据《周礼》云:“仲春,令会男女。
”朱熹《诗集传》云:“然则桃之有华(花),正婚姻之时也。
”可见周代一般在春光明媚桃花盛开的时候姑娘出嫁,故诗人以桃花起兴,为新娘唱了一首赞歌。
《桃夭》作品原文: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桃夭》注释和译文:“夭夭”:花朵怒放,美丽而繁华的样子。
“灼灼”:花朵色彩鲜艳如火,明亮鲜艳的样子。
华:同“花”。
“之子”:这位姑娘。
“于归”:姑娘出嫁。
古代把丈夫家看作女子的归宿,故称“归”。
“于”:去,往。
“宜”:和顺、亲善。
“蕡(fén坟)”:草木结实很多的样子。
此处指桃实肥厚肥大的样子。
有蕡即蕡蕡。
“蓁(zhēn真)”:草木繁密的样子,这里形容桃叶茂盛。
桃花怒放千万朵,色彩鲜艳红似火。
这位姑娘要出嫁,喜气洋洋归夫家。
桃花怒放千万朵,果实累累大又多。
这位姑娘要出嫁,早生贵子后嗣旺。
桃花怒放千万朵,绿叶茂盛永不落。
这位姑娘要出嫁,齐心协手家和睦。
《桃夭》赏析:全诗分为三章。
第一章以鲜艳的桃花比喻新娘的年青娇媚。
人们常说:第一个用花比美人的是天才,第二个用花比美人的是庸才,第三个用花比美人的是蠢才。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所以说这里是第一个用花来比美人,并不为过。
自此以后用花、特别是用桃花来比美人的层出不穷,如魏•阮籍《咏怀•昔日繁华子》:“天天桃李花,灼灼有辉光。
”唐•崔护《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宋•陈师道《菩萨蛮》词:“玉腕枕香腮,桃花脸上开。
”他们皆各有特色,自然不能贬之为庸才、蠢才,但他们无不受到《诗经》这首诗的影响,只不过影响有大小,运用有巧妙而已。
这里所写的是鲜嫩的桃花,纷纷绽蕊,而经过打扮的新嫁娘此刻既兴奋又羞涩,两颊飞红,真有人面桃花,两相辉映的韵味。
桃夭解析(附注释+译文)
诗经·国风·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注释】①周南:《诗经》“十五国风”之一,今存十一篇。
②夭夭:花朵怒放,茂盛美丽,生机勃勃的样子。
③灼灼:花朵色彩鲜艳如火,明亮鲜艳,闪耀的样子。
华:同“花”,指盛开的花。
④之子:这位姑娘。
于归:姑娘出嫁。
古代把丈夫家看作女子的归宿,故称“归”。
于,虚词,用在动词前。
一说往。
⑤宜:和顺、亲善。
室家:家庭。
此指夫家,下文的“家室”“家人”均指夫家。
⑥有蕡(fén):即蕡蕡,草木结实很多的样子。
此处指桃实肥厚肥大的样子。
蕡,果实硕大的样子。
⑦蓁(zhēn)蓁:树叶繁密的样子。
这里形容桃叶茂盛。
⑧家人:与家室义同。
变换字以协韵。
【译文】桃花怒放千万朵,色彩鲜艳红似火。
这位姑娘要出嫁,喜气洋洋归夫家。
桃花怒放千万朵,果实累累大又甜。
这位姑娘要出嫁,早生贵子后嗣旺。
桃花怒放千万朵,绿叶茂盛随风展。
这位姑娘要出嫁,夫家康乐又平安。
【赏析】《周南·桃夭》全诗分为三章。
第一章以鲜艳的桃花比喻新娘的年青娇媚。
“桃之夭夭”,以丰富缤纷的象征意蕴开篇,扑面而来的娇艳桃花,使诗歌产生一种强烈的色彩感。
“灼灼其华”,简直可以说桃花已经明艳到了极致,靓到能刺目的程度了。
从比喻本体和喻体的关系上看,这里所写的是鲜嫩的桃花,纷纷绽蕊,而经过打扮的新嫁娘此刻既兴奋又羞涩,两颊飞红,真有人面桃花,两相辉映的韵味。
诗中既写景又写人,情景交融,烘托了一股欢乐热烈的气氛。
这种场面,即使在今天还能在农村的婚礼上看到。
第二章则是表示对婚后的祝愿。
桃花开后,自然结果。
诗人说桃树果实累累,桃子结得又肥又大,此乃象征着新娘早生贵子,儿孙满堂。
第三章以桃叶的茂盛祝愿新娘家庭的兴旺发达。
以桃树枝头的累累硕果和桃树枝叶的茂密成荫,来象征新嫁娘婚后生活的美满幸福,堪称是最美的比喻,最好的颂辞。
桃夭《诗经》的阅读答案及赏析
桃夭《诗经》的阅读答案及赏析桃夭《诗经》的阅读答案及赏析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生活中,我们很多时候都不得不用到阅读答案,借助阅读答案我们可以检查自己的得与失,分析原因及时总结。
你所见过的阅读答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桃夭《诗经》阅读答案及赏析,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桃夭《诗经》阅读答案及赏析《国风·周南·桃夭》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
现代学者一般认为这是一首祝贺年轻姑娘出嫁的诗。
桃夭《诗经》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注:①归:女子出嫁。
②蕡(fen):果实很多的样子。
③榛榛(zhen):树叶茂盛的样子。
(1)本诗在章法结构上采用了的形式。
(2分)(2)请从比兴手法运用的角度赏析全诗。
(6分)【参考答案】(1)重章叠句(2)以桃之夭夭起兴,通过铺垫和渲染,热烈真挚地表达了对新娘的赞美和祝福,以桃设比,通过对桃花、桃实、桃叶的描写,在赞美新娘美丽贤淑的同时,从不同的角度祝福新娘婚后夫妻和睦、家族兴旺;联想巧妙,形象鲜明,意趣盎然。
【解析】(1)乐曲演奏一遍为一章,《诗经》中的诗是合乐歌唱的,所以每一篇都分若干章,犹如今天歌词的分段,章与章往往句型重复,字面也大体相同,只在关键处更换个别字。
这一章法叫做重章叠句。
(2)这是一首贺婚诗。
诗的三章都以桃树起兴,以嫩红的桃花、硕大的桃实、密绿成荫的桃叶比兴新娘的美丽容貌、多子多福、人丁兴旺,表达对女子新婚之喜和对新娘的美好祝福。
试题分析:第一章以鲜艳的桃花比喻新娘的年青娇媚。
这里所写的是鲜嫩的桃花,纷纷绽蕊,而经过打扮的新嫁娘此刻既兴奋又羞涩,两颊飞红,真有人面桃花,两相辉映的韵味。
诗中既写景又写人,情景交融,烘托了一股欢乐热烈的气氛。
这种场面,即使在今天还能在农村的婚礼上看到。
第二章则是表示对婚后的祝愿。
桃花开后,自然结果。
桃之夭夭全诗解析
桃之夭夭全诗解析桃夭诗经·国风·周南〔先秦〕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全诗赏析:第一,诗中塑造的形象十分生动。
拿鲜艳的桃花,比喻少女的美丽。
谁读过这样的名句之后,眼前会不浮现出一个像桃花一样鲜艳,像小桃树一样充满青春气息的少女形象呢?尤其是“灼灼”二字,真给人以照眼欲明的感觉。
写过《诗经通论》的清代学者姚际恒说,此诗“开千古词赋咏美人之祖”,并非过当的称誉。
第二,短短的四字句,传达出一种喜气洋洋的气氛。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细细吟咏,一种喜气洋洋、让人快乐的气氛,充溢字里行间。
“嫩嫩的桃枝,鲜艳的桃花。
那姑娘今朝出嫁,把欢乐和美带给她的婆家。
”你看,多么美好。
这种情绪,这种祝愿,反映了人民群众对生活的热爱,对幸福、和美的家庭的追求。
第三点,这首诗反映了这样一种思想,一个姑娘,不仅要有艳如桃花的外貌,还要有“宜室”、“宜家”的内在美。
这首诗,祝贺人新婚,但不象一般贺人新婚的诗那样,或者夸耀男方家世如何显赫,或者显示女方陪嫁如何丰盛,而是再三再四地讲“宜其家人”,要使家庭和美,确实高人一等。
这让我们想起孔子称赞《诗经》的话:“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论语·为政》)孔子的话内容当然十分丰富,但其中是否也包括了《桃夭》篇所反映出的上述这样一种思想呢?陈子展先生说:“辛亥革命以后,我还看见乡村人民举行婚礼的时候,要歌《桃夭》三章……。
”(《国风选译》)联系到这首诗所表达的思想,农民娶亲“歌《桃夭》三章”,便是很可理解的了。
《桃夭》篇的写法也很讲究。
看似只变换了几个字,反复咏唱,实际上作者是很为用心的。
头一章写“花”,二章写“实”,三章写“叶”,利用桃树的三变,表达了三层不同的意思。
写花,是形容新娘子的美丽;写实,写叶,不是让读者想得更多更远吗?密密麻麻的桃子,郁郁葱葱的桃叶,真是一派兴旺景象啊!。
诗经《国风·周南·桃夭》赏析
诗经《国风·周南·桃夭》赏析《桃夭》,《诗经·周南》第六篇。
为先秦时代华夏族民歌。
全诗三章,每章四句。
是一首祝贺年轻姑娘出嫁的诗。
此诗以桃花起兴,为新娘唱了一首赞歌。
全诗语言优美精炼。
不仅巧妙地将“室家”变化为各种倒文和同义词,而且反覆用一“宜”字,揭示了新嫁娘与家人和睦相处的美好品德,也写出了她的美好品德给新建的家庭注入新鲜的血液,带来和谐欢乐的气氛。
《诗经》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
对后代诗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
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译文及注释译文茂盛桃树嫩枝芽,开着鲜艳粉红花。
这位姑娘要出嫁,定能使家庭和顺。
茂盛桃树嫩枝芽,桃子结得肥又大。
这位姑娘要出嫁,定能使家庭美满。
茂盛桃树嫩枝芽,叶子浓密有光华。
这位姑娘要出嫁,定能使家人幸福。
注释夭夭:桃花怒放的样子。
华:古花字。
之子:这位姑娘。
于归:出嫁。
古代把丈夫家看做女子的归宿,故称“归”。
之,指示代词。
,肥大,果实将熟的样子。
有其实:它的果实十分盛。
:茂的样子。
灼灼:花朵色彩鲜艳如火。
宜:和顺、亲善。
赏这首诗非常有名,即便只读过很少几篇《诗经》的人,一般也都知道“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这是为什么呢?我想,无非有这样几个原因:第一,诗中塑造的形象十分生动。
拿鲜艳的桃花,比喻少女的美丽,实在是写得好。
谁读过这样的名句之后,眼前会不浮现出一个象桃花一样鲜艳,象小桃树一样充满青春气息的少女形象呢?尤其是“灼灼”二字,真给人以照眼欲明的感觉。
写过《诗经通论》的清代学者姚际恒说,此诗“开千古词赋咏美人之祖”,并非过当的称誉。
第二,短短的四字句,传达出一种喜气洋洋的气氛。
这很可贵。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细细吟咏,一种喜气洋洋、让人快乐的气氛,充溢字里行间。
“嫩嫩的桃枝,鲜艳的桃花。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的意思_全诗赏析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出自先秦诗人佚名的《国风·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赏析全诗分为三章。
第一章以鲜艳的桃花比喻新娘的年青娇媚。
人们常说:第一个用花比美人的是天才,第二个用花比美人的是庸才,第三个用花比美人的是蠢才。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所以说这里是第一个用花来比美人,并不为过。
自此以后用花、特别是用桃花来比美人的层出不穷,如魏·阮籍《咏怀·昔日繁华子》:“天天桃李花,灼灼有辉光。
”唐·崔护《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宋·陈师道《菩萨蛮》词:“玉腕枕香腮,桃花脸上开。
”他们皆各有特色,自然不能贬之为庸才、蠢才,但他们无不受到《诗经》这首诗的影响,只不过影响有大小,运用有巧妙而已。
这里所写的是鲜嫩的桃花,纷纷绽蕊,而经过打扮的新嫁娘此刻既兴奋又羞涩,两颊飞红,真有人面桃花,两相辉映的韵味。
诗中既写景又写人,情景交融,烘托了一股欢乐热烈的气氛。
这种场面,即使在今天还能在农村的婚礼上看到。
第二章则是表示对婚后的祝愿。
桃花开后,自然结果。
诗人说它的果子结得又肥又大,此乃象征着新娘早生贵子,养个白白胖胖的娃娃。
第三章以桃叶的茂盛祝愿新娘家庭的兴旺发达。
以桃树枝头的累累硕果和桃树枝叶的茂密成荫,来象征新嫁娘婚后生活的美满幸福,真是最美的比喻,最好的颂辞。
朱熹《诗集传》认为每一章都是用的“兴”,固然有理,然细玩诗意,确是兴中有比,比兴兼用。
全诗三章,每章都先以桃起兴,继以花、果、叶兼作比喻,极有层次:由花开到结果,再由果落到叶盛;所喻诗意也渐次变化,与桃花的生长相适应,自然浑成,融为一体。
诗人在歌咏桃花之后,更以当时的口语,道出贺辞。
第一章云:“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也就是说这位姑娘要出嫁,和和美美成个家。
第二、三章因为押韵关系,改为“家室”和“家人”,其实含义很少区别。
《桃夭》原文及翻译赏析
《桃夭》原文及翻译赏析《桃夭》这首诗,可是诗经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呀!咱们先一起来瞅瞅原文:“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哎呀,这诗读起来就仿佛能看到那娇艳欲滴的桃花在眼前绽放。
咱们先来说说这“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那桃花开得呀,真是茂盛又鲜艳,“夭夭”形容桃树生长旺盛,“灼灼”呢,把桃花的明艳动人描绘得淋漓尽致。
想象一下,在春天的微风中,一片桃林里,桃花一朵挨着一朵,粉粉嫩嫩的,花瓣随风飘落,就像下了一场粉色的花雨。
我记得有一次去郊外踏青,路过一片桃园,当时就被那美景给迷住了。
阳光洒在桃花上,每一朵花都像是镶了金边,闪闪发光。
蜜蜂在花丛中忙碌地飞来飞去,嗡嗡作响,空气中弥漫着甜甜的花香,让人陶醉不已。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说的是这位姑娘要出嫁啦,肯定能让家庭美满和睦。
这表达了对新娘子美好的祝愿。
在古代,婚姻可是大事,姑娘嫁过去就得操持家务,相夫教子,所以能“宜其室家”那可是相当重要的。
再看“桃之夭夭,有蕡其实”,桃花谢了,结出了硕大的桃子。
这就好像新娘子嫁过去后,能开枝散叶,为家族增添子孙。
说到这儿,我想起小时候在奶奶家,奶奶家有一棵桃树,每年桃子成熟的时候,我们一群孩子就眼巴巴地等着奶奶摘桃子给我们吃。
那桃子又大又甜,咬一口,汁水直流,现在想起来还忍不住流口水呢。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还是在祝福新娘子能让家族兴旺。
最后“桃之夭夭,其叶蓁蓁”,桃树的叶子郁郁葱葱,十分繁茂。
这就象征着新娘子嫁过去后,家族能够繁荣昌盛。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再次强调新娘子能给整个家族带来幸福和好运。
整首诗用桃花起兴,通过对桃花、桃实、桃叶的描写,来赞美新娘子的美丽和美德,以及对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许。
从翻译的角度来看,大概是这样:桃花怒放千万朵,色彩鲜艳红似火。
这位姑娘要出嫁,喜气洋洋归夫家,定使家庭很和睦。
桃花怒放千万朵,果实累累大又多。
《诗经》翻译与鉴赏《国风·周南·桃夭》
《诗经》翻译与鉴赏《国风·周南·桃夭》《国风周南桃夭》是一首祝贺年轻女孩结婚的诗。
以下是边肖带来的《诗经》《国风周南桃夭》的翻译赏析。
欢迎阅读。
国风周南桃夭桃子死了,烧了它的花。
女孩要结婚了,要幸福的嫁给婆家。
桃花盛开,果实多得多。
姑娘要结婚了,早生孩子的继承人就亨通了。
桃花盛开,葱郁绿叶永不落。
姑娘要结婚了,Comix很和谐。
(1)瑶瑶:花开得正盛,美轮美奂,欣欣向荣。
《国风周南姚涛》原文注释的翻译与赏析燃烧:花明艳如火。
华:同“花”。
(3)儿子:这个女生。
返回:女孩结婚。
在古代,婆家被认为是女人的家,所以叫做“归”。
On:走,走。
(4)适当:温顺友好。
傅(汾墓):植被强多了。
这里指的是桃果实肥大的样子。
有一只蟋蟀,就是蟋蟀。
甄(zhn甄):植被茂密的样子,这里形容桃叶繁茂。
盛开的桃花有几千朵,颜色鲜艳,红得像火。
女孩准备结婚,兴高采烈的回到婆家。
盛开的桃花有几千朵,果实也很多。
这个女孩要结婚了,早早生下宝贝儿子,有了一个富贵的继承人。
桃花盛开,绿叶永不落。
这个女孩要结婚了,一起努力让家庭和谐。
一首简单朴素的歌,唱出了一个女人结婚时对婚姻生活的希望和憧憬,把婚姻生活的幸福,比作桃树茂盛的枝叶和无数的果实。
歌里没有浓重的色彩,没有夸张,就像大家熟悉的《一封家书》、《同桌的你》、《小芳》这类谁都会唱的歌。
这就是魅力所在。
《国风周南姚涛古诗鉴赏》原文注释的翻译与赏析符合天地之间的一个基本道理:简单就是好。
就像女人化妆一样,淡妆里总有无穷的魅力,没有的地方总有感觉,没有的地方总有感觉,浓妆,浓粉,浓糊,既艳俗,又让人远离,让人怀疑浓粉下到底有多少真实的东西。
也许是半岁的徐娘卸妆后脸上有雀斑或雀斑。
简单就是简单,真实,真实,善良,刻骨铭心的情感。
刻意装饰就是媚俗、虚伪、肤浅、肤浅、劳累,这是古人的一句俗语。
简约不仅仅是一种生活的境界,更是一种艺术的境界,是最高的境界。
桃夭原文翻译及赏析3篇整理
桃夭原文翻译及赏析3篇整理桃夭原文翻译及赏析3篇桃夭原文翻译及赏析1原文: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译文:桃花怒放千万朵,颜色艳丽红似火。
这位姑娘要出嫁,喜气洋洋归夫家。
桃花怒放千万朵,果实累累大又多。
这位姑娘要出嫁,早生贵子后嗣旺。
桃花怒放千万朵,绿叶茂密永不落。
这位姑娘要出嫁,齐心协手家和谐。
解释:⑴夭夭:花朵怒放,漂亮而繁华的样子。
⑴灼灼:花朵颜色艳丽如火,光明艳丽的样子。
华:同“花”。
⑴之子:这位姑娘。
于归:姑娘出嫁。
古代把丈夫家看作女子的归宿,故称“归”。
于:去,往。
⑴宜:和顺、亲善。
⑴蕡(fén):草木牢固许多的样子。
此处指桃实肥厚肥大的样子。
有蕡即蕡蕡。
⑴蓁(zhēn):草木繁密的样子,这里形容桃叶茂密。
赏析:这是一首庆贺年青姑娘出嫁的诗。
据《周礼》云:“仲春,令会男女。
”周代一般在春光明媚桃花盛开的时候姑娘出嫁,故诗人以桃花起兴,为新娘唱了一首赞歌。
旧说如《毛序》等以为与后妃君王有关,为今人所不取。
全诗分为三章。
第一章以艳丽的桃花比方新娘的年青娇媚。
人们常说:第一个用花比美人的是天才,其次个用花比美人的是庸才,第三个用花比美人的是蠢才。
《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所以说这里是第一个用花来比美人,并不为过。
自此以后用花、特殊是用桃花来比美人的层出不穷,如魏·阮籍《咏怀·从前繁华子》:“每天桃李花,灼灼有辉光。
”唐·崔护《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宋·陈师道《菩萨蛮》词:“玉腕枕香腮,桃花脸上开。
”他们皆各有特色,自然不能贬之为庸才、蠢才,但他们无不受到《诗经》这首诗的影响,只不过影响有大小,运用有奇妙而已。
这里所写的是鲜嫩的桃花,纷纷绽蕊,而经过装扮的新嫁娘此刻既兴奋又羞怯,两颊飞红,真有人面桃花,两相辉映的韵味。
诗经桃夭的赏析_诗经桃夭艺术特色
诗经桃夭的赏析_诗经桃夭艺术特色《国风;周南;桃夭》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
全诗语言精练优美,反复用一“宜”字,揭示了新嫁娘与家人和睦相处的美好品德,也写出了她的美好品德给新建的家庭注入新鲜的血液,带来和谐欢乐的气氛。
接下来给大家介绍诗经桃夭的赏析,希望可以帮到大家!这首诗非常有名,即便只读过很少几篇《诗经》的人,一般也都知道“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这是为什么呢?我想,无非有这样几个原因:第一,诗中塑造的形象十分生动。
拿鲜艳的桃花,比喻少女的美丽,实在是写得好。
谁读过这样的名句之后,眼前会不浮现出一个象桃花一样鲜艳,象小桃树一样充满青春气息的少女形象呢?尤其是“灼灼”二字,真给人以照眼欲明的感觉。
写过《诗经通论》的清代学者姚际恒说,此诗“开千古词赋咏美人之祖”,并非过当的称誉。
第二,短短的四字句,传达出一种喜气洋洋的气氛。
这很可贵。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细细吟咏,一种喜气洋洋、让人快乐的气氛,充溢字里行间。
“嫩嫩的桃枝,鲜艳的桃花。
那姑娘今朝出嫁,把欢乐和美带给她的婆家。
”你看,多么美好。
这种情绪,这种祝愿,反映了人民群众对生活的热爱,对幸福、和美的家庭的追求。
第三点,这首诗反映了这样一种思想,一个姑娘,不仅要有艳如桃花的外貌,还要有“宜室”、“宜家”的内在美。
这首诗,祝贺人新婚,但不象一般贺人新婚的诗那样,或者夸耀男方家世如何显赫,或者显示女方陪嫁如何丰盛,而是再三再四地讲“宜其家人”,要使家庭和美,确实高人一等。
这让我们想起孔子称赞《诗经》的话:“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论语;为政》)孔子的话内容当然十分丰富,但其中是否也包括了《桃夭》篇所反映出的上述这样一种思想呢?陈子展先生说:“辛亥革命以后,我还看见乡村人民举行婚礼的时候,要歌《桃夭》三章……。
”(《国风选译》)联系到这首诗所表达的思想,农民娶亲“歌《桃夭》三章”,便是很可理解的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风·周南·桃夭》赏析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注释】
⒈夭夭:花朵怒放的样子。
⒉灼灼:花朵色彩鲜艳如火。
华:同花。
⒊之子:这位姑娘。
于归:姑娘出嫁。
古代把丈夫家看作女子的归宿,故称为“归”。
⒋宜:和顺、亲善。
⒌蕡(fén):肥大。
有蕡即蕡蕡。
⒎蓁(zhēn):叶子茂盛。
【译文】
桃花怒放千万朵,色彩鲜艳红似火。
这位姑娘要出嫁,喜气洋洋归夫家。
桃花怒放千万朵,果实累累大又多。
这位姑娘要出嫁,早生贵子后嗣旺。
桃花怒放千万朵,绿叶茂盛永不落。
这位姑娘要出嫁,齐心协手家和睦。
【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有名的诗经,充分体现了善与美的统一。
诗中塑造的形象十分生动。
拿着鲜艳的桃花,比喻少女的美丽,写的很有画面感。
任谁读过这诗之后,眼前都会浮现出一个像桃花一样鲜艳,像小桃树一样充满青春气息的少女形象!尤其是“灼灼”二字,更给人以照眼欲明的感觉。
短短的四字句,传达出一种喜气洋洋的气氛。
这很可贵。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细细吟咏,一种喜气洋洋、让人快乐的气氛,充溢字里行间。
“嫩嫩的桃枝,鲜艳的桃花。
那姑娘今朝出嫁,把欢乐和美带给她的婆家。
”你看,多么美好。
这种情绪,这种祝愿,反映了人民群众对生活的热爱,对幸福、和美的家庭的追求。
这首诗反映了这样一种思想,一个姑娘,不仅要有艳如桃花的外貌,还要有“宜室”、“宜家”的内在美。
这首诗,祝贺人新婚,但不象一般贺人新婚的诗那样,或者夸耀男方家世如何显赫,或者显示
女方陪嫁如何丰盛,而是再三再四地讲“宜其家人”,要使家庭和美,确实高人一等。
本篇语言极为优美,又极为精炼。
不仅巧妙地将“室家”变化为各种倒文和同义词,而且反覆用一“宜”字。
一个“宜”字,揭示了新嫁娘与家人和睦相处的美好品德,也写出了她的美好品德给新建的家庭注入新鲜的血液,带来和谐欢乐的气氛。
这个“宜”字,掷地有声,简直没有一个字可以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