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实践报告(桑蚕养殖实践)范文
大学生养桑的社会实践报告_学生社会实践总结
![大学生养桑的社会实践报告_学生社会实践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d57dd5e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e6.png)
大学生养桑的社会实践报告_学生社会实践总结社会实践期间,我们一行20人被分配到河南省某县的一家养桑基地。
一到基地,我们便被茂盛的桑树浸染的绿色环境所吸引,而各种繁忙的养桑活动更是让我们感到新奇。
实践的第一天,工作人员为我们介绍了桑树的种植技术和基地的基本情况。
我们学习到了桑树的生长特点、育苗技术以及病虫害防治措施等知识。
我们还学习到了如何挑选适合养桑的土地和对土壤进行改良。
通过理论学习和实地考察,我们对养桑的全过程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接下来的几天里,我们主要进行了桑树的修剪和釆摘工作。
实践中,我们了解到修剪是为了提高桑树的产量和质量,保持桑园的生态平衡。
我们学会了如何进行正确的修剪,包括剪枝、除叶和短截等技术,并且实践了几次,对修剪技巧有了一定的掌握。
釆摘桑果是一项较为细致的工作,我们必须小心地用剪刀剪下桑果,不能让果实损坏。
虽然工作有些劳累,但是通过亲身经历,我们深深体会到了劳动的辛苦和养桑的艰辛。
除了实践工作,我们还参观了基地的蚕室和丝绸加工车间。
在蚕室里,我们近距离地观察了蚕的生长过程,并学习到了如何饲养和管理蚕。
在丝绸加工车间,我们了解了丝绸的制作流程和技术要点,并亲自尝试了一下丝绸的织造。
这些参观活动增加了我们对蚕丝产业的了解,也让我们更加珍惜和推崇传统的丝绸文化。
通过这次养桑的社会实践,我深刻认识到农村农业劳动者的辛勤付出和对农业的热爱,同时也增强了我对农业和农民的尊重与关注。
我认识到,农业是国家的基础产业,也是农民兄弟们的生计来源,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发展,为农村的繁荣作出自己的贡献。
通过参加养桑实践,我还收获到了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在实践过程中,大家要相互配合、互相帮助,才能完成好每一项任务,这锻炼了我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协作能力。
在和基地工作人员交流中,我们要了解他们的需求,向他们学习经验,这锻炼了我们的沟通能力。
参加养桑的社会实践让我开阔了眼界,了解了养桑的全过程和相关技术,也深刻体会到了农村农民的辛勤劳动和农业的重要性。
养蚕的社会实践活动(3篇)
![养蚕的社会实践活动(3篇)](https://img.taocdn.com/s3/m/4c554a57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ed5b331.png)
第1篇一、前言在我国,蚕桑产业有着悠久的历史,蚕丝更是我国传统的重要出口商品。
为了让学生深入了解蚕桑文化,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对农业生产的热爱,我们学校组织了一次养蚕的社会实践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让学生亲身体验蚕的生命周期,了解蚕桑产业的发展现状,以及探索农业科技在养蚕过程中的应用。
二、活动背景与目的背景: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农业现代化的推进,传统的养蚕方式正在逐渐被现代化的技术所取代。
为了让学生了解这一变化,学校决定组织一次养蚕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养蚕的全过程。
目的:1. 了解蚕的生命周期和生长发育特点。
2. 学习传统养蚕技术和现代化养蚕技术的区别。
3. 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4. 激发学生对农业科技的兴趣,增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意识。
三、活动准备1. 人员安排:本次活动由学校生物老师和农业专家担任指导老师,学生自愿报名参加。
2. 场地准备:学校租用了一片适宜养蚕的场地,并准备了养蚕所需的工具和材料,如蚕卵、蚕房、饲料、温湿度计等。
3. 时间安排:活动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蚕卵孵化、蚕宝宝饲养和蚕茧收获。
四、活动过程1. 蚕卵孵化:在活动开始的第一天,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将蚕卵放入孵化箱中,并进行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控制。
经过几天的观察,蚕卵逐渐孵化成小蚕。
2. 蚕宝宝饲养:小蚕孵化后,学生们开始学习如何饲养蚕宝宝。
他们需要定时喂食、清理蚕房、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学会了如何观察蚕的生长状态,以及如何处理突发状况。
3. 蚕茧收获:经过一段时间的饲养,蚕宝宝开始吐丝结茧。
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小心地将蚕茧采摘下来。
随后,他们学习了如何剥茧、抽丝,了解了蚕丝的加工过程。
五、活动总结通过这次养蚕实践活动,学生们收获颇丰:1. 知识收获:学生们了解了蚕的生命周期、生长发育特点以及蚕丝的加工过程,对蚕桑产业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2. 技能提升:学生们掌握了基本的养蚕技术,提高了动手实践能力。
养蚕实践报告(2篇)
![养蚕实践报告(2篇)](https://img.taocdn.com/s3/m/22cb85ea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29.png)
第1篇一、前言蚕,作为我国传统的经济昆虫之一,自古以来就与我国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
养蚕不仅可以生产优质的丝绸,还能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为了深入了解养蚕过程,提高自身实践能力,我于近期进行了养蚕实践。
以下是本次养蚕实践的报告。
二、实践目的1. 了解蚕的生长发育过程,掌握养蚕的基本技术。
2. 培养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3. 了解蚕丝的生产过程,体验传统工艺的魅力。
三、实践时间及地点实践时间:2022年3月15日-2022年4月15日实践地点:我国某农村家庭养蚕场四、实践内容1. 蚕种选择与购买首先,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蚕种。
本次实践选择了家蚕品种,具有生长发育快、产量高、品质优良等特点。
在购买蚕种时,应注意选购信誉良好的商家,确保蚕种质量。
2. 蚕室准备与消毒蚕室应选择通风良好、光线适宜、温度适宜的地方。
在蚕室搭建完成后,应对蚕室进行消毒处理,以防止病原微生物的侵害。
消毒剂可选用漂白粉、生石灰等。
3. 蚕卵孵化将购买的蚕卵放入孵化器中,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使蚕卵孵化成幼虫。
孵化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孵化情况,及时处理死卵和异常卵。
4. 蚕幼虫饲养蚕幼虫饲养是养蚕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以下是饲养过程中的注意事项:(1)饲料:以桑叶为主,保持新鲜、清洁。
定时定量喂食,避免饲料过多或过少。
(2)温度:保持蚕室温度在25℃左右,湿度在70%-80%。
(3)通风:适时通风,保持空气新鲜。
(4)清洁:定期清理蚕室,保持环境卫生。
5. 蚕蛹化与收获蚕幼虫经过5次蜕皮后,体型逐渐变大,进入化蛹阶段。
在化蛹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事项:(1)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有利于蚕蛹发育。
(2)避免震动和打扰,以免影响蚕蛹的发育。
(3)观察蚕蛹的变化,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蚕蛹化蛹约10天后,即可收获蚕丝。
将蚕蛹取出,取出蚕丝,晾晒干燥。
6. 蚕丝加工将晾晒干燥的蚕丝进行整理、漂白、染色等加工处理,使其成为优质的丝绸产品。
五、实践总结1. 通过本次养蚕实践,我了解了蚕的生长发育过程,掌握了养蚕的基本技术,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养蚕的实训报告
![养蚕的实训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770437f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d6.png)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推进,蚕桑产业作为我国传统优势产业,在农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为了深入了解蚕桑生产过程,提高自身实践操作能力,我参加了为期一个月的养蚕实训。
本次实训旨在通过亲身参与养蚕过程,掌握养蚕技术,了解蚕桑产业的发展现状。
二、实训目的1. 熟悉蚕桑生产的基本流程,包括选种、育种、饲养、收获等环节。
2. 掌握养蚕的基本技术,如蚕卵孵化、幼虫饲养、病虫害防治等。
3. 了解蚕桑产业的发展趋势,为今后从事相关领域工作打下基础。
三、实训内容1. 蚕卵孵化:在实训过程中,我们首先学习了蚕卵孵化技术。
通过观察蚕卵的颜色、形状等特征,选择优质蚕卵进行孵化。
孵化过程中,要注意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以确保孵化率。
2. 幼虫饲养:幼虫饲养是养蚕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我们学习了如何配制饲料、控制饲养环境、观察幼虫生长状况等。
在饲养过程中,要定期更换饲料,保持饲养环境的清洁卫生,预防病虫害的发生。
3. 病虫害防治:了解蚕桑病虫害的成因、症状及防治方法。
在实训中,我们学习了如何识别和防治常见病虫害,如白蚁、蚕瘟等。
4. 收获与整理:当蚕茧达到成熟时,我们学习了如何采摘、整理和加工。
采摘过程中要避免损伤蚕茧,保证茧质。
整理过程中要去除杂质,提高茧的利用率。
四、实训过程1. 前期准备:实训前,我们进行了相关理论知识的培训,包括蚕桑生物学、养蚕技术等。
此外,还参观了蚕桑生产基地,了解了蚕桑产业的发展现状。
2. 实践操作: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我们亲自参与了养蚕的全过程。
从蚕卵孵化、幼虫饲养到病虫害防治,我们逐一进行了实践操作。
3. 总结与反思:在实训过程中,我们认真记录了每一步的操作过程,并对遇到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和反思。
1. 掌握了养蚕的基本技术:通过本次实训,我们学会了如何进行蚕卵孵化、幼虫饲养、病虫害防治等,为今后从事蚕桑产业打下了基础。
2. 提高了实践操作能力:在实训过程中,我们亲自动手操作,提高了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
2024年养蚕实践活动总结范本
![2024年养蚕实践活动总结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23a4efc8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0feac52.png)
2024年养蚕实践活动总结范本2024年,我所在的学校开展了一次以养蚕为主题的实践活动。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我们学生不仅学到了养蚕的知识和技能,还培养了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以下是我对这次实践活动的总结。
一、活动内容本次养蚕实践活动历时一个月,我们学生分为六个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只蚕室。
活动的主要内容包括蚕的养殖、蚕丝的加工和销售等。
我们首先学习了蚕的生命周期和生活习性,了解了蚕丝的制作过程。
然后,我们每个小组都收到了一笼蚕室,并开始进行蚕的养殖工作,包括喂食、换叶、清洁等。
随着时间的推移,蚕从蛹变成了蛾,我们将它们的蚕茧进行加工,制成了蚕丝制品。
最后,我们还组织了一次蚕丝制品的展销活动,将我们亲手制作的产品展示给同学和家长。
二、活动收获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我们学生受益匪浅。
首先,我们学到了养蚕的知识和技能。
我们了解了蚕的生命周期、生活习性以及蚕丝的制作过程,对养蚕有了深入的了解。
同时,我们也学会了蚕的养殖技巧,掌握了喂食、换叶、清洁等基本操作。
这些知识和技能将对我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有所裨益。
其次,我们培养了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在养蚕过程中,我们需要进行喂食、换叶、清洁等一系列操作,需要动手实施。
通过实际操作,我们的动手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同时,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分工合作、相互协作,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意识。
最后,我们还培养了责任感和勇于尝试的精神。
在养蚕过程中,我们需要每天定时喂食、换叶,保证蚕的生长和发育。
这需要我们有强烈的责任感和耐心。
同时,由于蚕的养殖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问题和困难,我们也需要勇于尝试和解决问题的精神。
三、活动亮点在这次实践活动中,我认为有几个亮点。
首先是展销活动的创新。
我们将我们亲手制作的蚕丝制品展示给同学和家长,通过这次展销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到蚕丝的制作过程和价值。
其次是小组合作的模式。
通过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只蚕室的养殖,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实践中,并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和创造力。
养蚕日志总结报告范文(3篇)
![养蚕日志总结报告范文(3篇)](https://img.taocdn.com/s3/m/9d8f3ca6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bcf804b.png)
第1篇一、前言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传统养蚕业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
为了深入了解养蚕过程,提高养蚕技术水平,我们特组织了一次养蚕实践活动。
现将本次活动进行总结报告。
二、活动背景1. 目的:通过养蚕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蚕的生命周期,掌握养蚕技术,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环保意识。
2. 内容:选择适宜的蚕种,进行蚕卵孵化、蚁蚕饲养、蚕儿成长、结茧、吐丝、化蛹等环节。
3. 时间:2022年4月至2022年6月。
三、活动过程1. 蚕卵孵化(1)选择优质蚕卵:在孵化前,挑选健康、饱满的蚕卵,以提高孵化率。
(2)孵化环境:保持孵化室的温度在25℃左右,湿度在70%-80%。
(3)孵化过程:将蚕卵放入孵化箱中,定期观察,待蚕卵孵化成蚁蚕。
2. 蚁蚕饲养(1)喂食:选用新鲜、干净的桑叶,将桑叶切成小块,喂给蚁蚕。
(2)环境:保持饲养室的温度在25℃左右,湿度在70%-80%。
(3)观察:每天观察蚁蚕的生长状况,及时调整饲养环境。
3. 蚕儿成长(1)换叶:随着蚕儿生长,桑叶的量要逐渐增加,以满足蚕儿的食量。
(2)观察:定期观察蚕儿的生长状况,注意防止病虫害。
(3)环境:保持饲养室的温度在25℃左右,湿度在70%-80%。
4. 结茧(1)观察:当蚕儿长到一定程度,开始结茧。
(2)结茧过程:将蚕儿放入结茧箱中,让蚕儿自行结茧。
5. 吐丝(1)观察:当茧结成后,蚕儿开始吐丝。
(2)吐丝过程:将茧放入吐丝箱中,让蚕儿吐丝。
6. 化蛹(1)观察:当蚕儿吐丝完毕,开始化蛹。
(2)化蛹过程:将化蛹箱中的蚕儿放入化蛹箱中,让蚕儿化蛹。
四、活动成果1. 成功孵化蚕卵,观察蚕的生命周期。
2. 掌握养蚕技术,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了解传统农业的发展。
4.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五、活动总结1. 活动过程中,同学们积极参与,认真观察,掌握了养蚕技术。
2. 活动中,同学们相互帮助,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
2024年大学生暑期在桑蚕区社会实践报告
![2024年大学生暑期在桑蚕区社会实践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fb170a3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3f.png)
2024年大学生暑期在桑蚕区社会实践报告桑蚕区位于某某省某某市,是一个以桑蚕养殖为主要农业产业的地区。
我作为一名大学生,于____年的暑期选择到桑蚕区进行社会实践,深入了解桑蚕养殖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其对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在为期一个月的时间里,我参观了当地的桑蚕养殖场、了解了相关政策及帮助桑蚕养殖产业发展的支持措施,并与当地农民进行了深入交流与合作,收获颇多。
第一部分:桑蚕养殖产业的发展现状桑蚕养殖是桑树栽种与蚕的生物学关系的典型代表,也是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地方经济和农民增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参观当地的桑蚕养殖场,我看到了一片繁忙的景象。
桑蚕的养殖不仅仅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产业。
农民们热情地向我介绍了桑蚕养殖的技术和管理方法。
桑蚕养殖需要有适宜的桑叶供应,因此当地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来鼓励农民种植桑树。
在桑蚕养殖场参观的过程中,我看到了广袤的桑园,这些桑树都是由当地农民精心种植而来。
政府提供桑树苗木的补贴,农民可以得到经济上的支持,增加收入。
此外,政府还支持农民发展桑蚕养殖产业,通过提供技术指导、培训和资金等支持措施,帮助农民提高桑蚕养殖的技术水平和产量。
经过多年的发展,桑蚕养殖已经成为当地农民的重要产业。
在进行调研的过程中,我了解到桑蚕养殖的协作社在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农民通过加入协作社,可以享受到更多的资源和支持。
协作社不仅提供桑叶供应,还提供技术指导和市场销售渠道,帮助农民更好地发展桑蚕养殖。
我参观了一家具有规模的桑蚕养殖协作社,协作社成员之间相互合作,共同发展,达到了规模化经营,提高了经济效益。
第二部分:桑蚕养殖的经济和社会影响桑蚕养殖对当地的经济和社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首先,桑蚕养殖带动了当地的农村经济发展。
通过发展桑蚕养殖,农民增加了收入来源,提高了生活水平。
并且,养殖桑蚕也为农民提供了就业机会,促进了农村就业结构的调整。
通过参观农民家庭和协作社,我亲眼见到了农民们由于桑蚕养殖带来的经济和社会变化,他们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改善。
暑假社会实践报告养蚕
![暑假社会实践报告养蚕](https://img.taocdn.com/s3/m/8f9f80fa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b5.png)
一、前言暑假是一个充满活力和激情的季节,为了丰富自己的假期生活,我选择了参加一次具有实践意义的暑假社会实践活动——养蚕。
通过这次活动,我不仅了解了蚕的生长过程,还体验了传统农业文化的魅力,同时也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
以下是我对这次养蚕实践活动的详细记录和感悟。
二、实践背景蚕,是我国传统的家养动物之一,其生长过程历经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
养蚕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不仅是一种农业活动,更是一种文化传承。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化的养蚕技术逐渐取代了传统的养蚕方式,但传统养蚕文化依然深入人心。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传承这一文化,我决定在暑假期间进行养蚕实践。
三、实践过程1. 准备阶段在实践开始前,我查阅了大量关于养蚕的资料,了解了蚕的生长习性、饲料、饲养环境等。
同时,我还购买了蚕卵、饲料、饲养箱等养蚕所需用品。
2. 饲养阶段(1)孵化:将购买的蚕卵放入孵化箱中,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等待蚕卵孵化。
(2)幼虫饲养:蚕卵孵化后,我便开始了幼虫的饲养工作。
每天定时喂食新鲜的桑叶,保持饲养箱的清洁卫生。
在饲养过程中,我观察到蚕的生长过程,从卵孵化到幼虫的成长,再到结茧。
(3)观察记录:在饲养过程中,我详细记录了蚕的生长情况,包括食量、生长速度、健康状况等。
通过观察记录,我了解到蚕的生长规律和饲养技巧。
3. 结茧阶段随着蚕的生长,它们开始吐丝结茧。
我小心翼翼地将蚕放入结茧箱中,让它们在适宜的环境中完成结茧过程。
在等待结茧的过程中,我不断观察蚕的变化,感叹大自然的神奇。
4. 成虫阶段经过一段时间的等待,蚕茧逐渐成熟。
我小心翼翼地将蚕茧取出,放入孵化箱中。
几天后,蚕茧孵化出成虫,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蚕蛾”。
这一过程让我感受到了生命的轮回。
四、实践感悟1. 传承文化:通过这次养蚕实践,我深刻体会到了传统农业文化的魅力。
蚕文化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我们应该珍惜和传承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
2. 劳动价值:在养蚕过程中,我体会到了劳动的价值。
在桑蚕区的社会实践报告2篇
![在桑蚕区的社会实践报告2篇](https://img.taocdn.com/s3/m/4aae1b6d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a73377b.png)
在桑蚕区的社会实践报告在桑蚕区的社会实践报告精选2篇(一)社会实践报告: 在桑蚕区的社会实践一、实践背景桑蚕区是一个以养殖桑蚕和生产桑蚕丝为主要经济活动的地区。
桑蚕丝是一种传统的优质纺织原料,具有很高的市场价值。
为了了解桑蚕区的产业现状和相关问题,我进行了一次社会实践。
二、实践目的1. 了解桑蚕养殖的过程和技术,掌握桑蚕养殖的基本知识;2. 了解桑蚕丝的生产流程,探索桑蚕丝生产的优化方案;3. 了解桑蚕区的经济发展现状和相关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三、实践内容1. 桑蚕养殖实践:参观了当地的桑蚕养殖基地,了解了桑树的种植和养殖桑蚕的基本要求。
通过实地观察和访谈,了解到桑蚕的生长周期、病虫害防治以及饲料的配制等方面的知识。
2. 桑蚕丝生产实践:参观了一家桑蚕丝加工厂,了解了桑蚕丝的采集、原料的处理、丝线的纺织和织物的整理等各个环节。
通过与工人的交流和观察,了解到桑蚕丝生产中的一些技术问题和改进的空间。
3. 经济发展实践:与当地居民交流,了解到桑蚕区的经济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当地企业发展情况的了解和对一些问题的访谈,提出了一些建议,如优化桑蚕丝产品质量、提升桑蚕产品的附加值、加强品牌营销等。
四、实践收获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我收获了很多知识和经验。
首先,我对桑蚕养殖和桑蚕丝生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了解了它们的过程和技术。
其次,我对桑蚕区的经济发展现状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了解了一些相关的问题。
最后,通过与当地居民的交流和实地调研,我锻炼了自己的观察、分析和问题解决能力。
五、建议与展望根据这次实践的经验和发现,我提出以下建议:1. 政府应加大对桑蚕区的支持力度,提供更多的技术培训和资金支持,帮助桑蚕区域实现更好的产业发展。
2. 加强桑蚕养殖和桑蚕丝生产的科学研究,推动技术创新和生产方式的改进,提高产品的质量和附加值。
3. 桑蚕区的企业应加强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提升产品知名度和竞争力。
4. 发挥桑蚕区的特色资源优势,积极发展旅游业,推动桑蚕观光和文化旅游的发展。
养蚕的社会实践报告
![养蚕的社会实践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bdc7dd9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94a0a78.png)
一、前言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成为重要议题。
近年来,养蚕业作为一种传统的农业产业,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了深入了解养蚕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提高自身对农业产业的认识,我参加了为期一个月的养蚕社会实践。
以下是我对这次社会实践的总结和反思。
二、实践背景1. 养蚕业在我国的历史悠久,是我国传统的农业产业之一。
蚕丝是重要的纤维原料,蚕茧加工成的丝绸产品深受消费者喜爱。
2.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农业产业的支持力度加大,养蚕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然而,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技术水平不高、市场竞争力不足等。
3. 本次社会实践旨在通过实地观察、参与养蚕过程,了解养蚕业的现状,探讨提高养蚕业生产效率和市场竞争力的途径。
三、实践内容1. 实地考察- 蚕种选择:在实践初期,我们学习了如何选择优质的蚕种,包括品种、孵化率、生长速度等因素。
- 蚕房建设:了解了蚕房的设计、通风、温度控制等基本要求,以及如何确保蚕房的环境适宜。
- 饲料准备:学习了桑叶的采摘、处理和储存方法,以及如何根据蚕的生长阶段提供合适的饲料。
2. 养蚕过程- 孵化:观察了蚕卵的孵化过程,学习了如何孵化出健康的蚕宝宝。
- 幼虫饲养:参与了蚕宝宝的幼虫饲养工作,包括喂食、清理蚕沙、观察生长状况等。
- 蜕皮:观察了蚕宝宝的蜕皮过程,了解了蚕宝宝从卵到成虫的发育过程。
- 吐丝:学习了如何引导蚕宝宝吐丝结茧,以及如何收获蚕茧。
3. 蚕茧加工- 剥茧:了解了如何剥茧,以及剥茧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 丝线加工:学习了丝线加工的基本流程,包括丝线清洗、干燥、染色等。
四、实践成果1. 技术提升:通过实践,我对养蚕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从孵化到蚕茧收获的整个流程。
2. 经验积累:在实践中,我学会了如何处理各种突发情况,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3. 团队协作:实践过程中,我与团队成员共同完成了各项任务,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
2024年养蚕实践活动总结(三篇)
![2024年养蚕实践活动总结(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b783fdda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39.png)
2024年养蚕实践活动总结一、引言养蚕是一项古老而重要的农业活动,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
在现代社会中,养蚕不仅是传统农耕文化的传承,也是保护生态环境和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为了更好地推动养蚕活动的发展和提高养蚕产业的效益,我们在____年开展了养蚕实践活动。
本文将对该活动进行总结,总结我们在实践中的收获与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二、活动概况本次养蚕实践活动于____年春季开始,持续了三个月。
我们选择了适宜的蚕种和养殖设施,为蚕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活动中,我们注重了蚕的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治,精心制定了科学的养蚕计划。
同时,我们邀请了相关专家进行指导和培训,提高了参与者的养蚕技术水平。
三、成果与收获1. 提高了养蚕技术水平通过参与实践活动,我们学习到了许多关于养蚕的知识和技巧。
我们了解了蚕的生长周期和需要的饲料,学会了正确的饲养方法和疾病防治措施。
同时,我们在实践中也积累了大量经验,提高了养蚕技术水平。
2. 增加了经济收益养蚕是一项具有很高经济价值的农业产业。
在本次实践活动中,我们成功地养殖了一批优质蚕种,并出售给了丝绸生产厂家,取得了不错的经济收益。
这不仅为我们本次活动的顺利进行提供了经济支持,还为未来养蚕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 推动了农业可持续发展养蚕活动不仅能够提供经济收益,还有助于改善生态环境和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蚕吃桑叶,不吃农药,可以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减轻农业对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
同时,蚕的卵、茧、蚕蛹等副产品也可以继续加工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经济效益。
四、问题与挑战1. 养蚕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由于参与养蚕实践活动的人员技术水平不同,导致在养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
在养蚕计划的制定和执行中,有的人偏安于现状,缺乏创新和进取心,影响了养蚕活动的整体效果。
2. 疾病防治不力在养蚕活动中,蚕的疾病防治是十分重要的一环。
然而,由于缺乏充分的了解和科学的防治方案,导致疾病的防治效果并不理想。
大学生养桑的社会实践报告_学生社会实践总结
![大学生养桑的社会实践报告_学生社会实践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50c95936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ad.png)
大学生养桑的社会实践报告_学生社会实践总结
在大学生活中,社会实践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活动。
这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社会,增长见识,还可以为今后的事业发展打下基础。
在我的大三暑假里,我参加了一项养桑社会实践活动。
这项社会实践活动是由我所就读的高校与当地桑蚕种植总公司合作开展的。
我和其他同学一起,到当地村庄中的桑园进行桑树修剪、栽种、桑蚕饲养和桑蚕丝制造等活动。
在这个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关于养桑的知识。
比如,桑树的生长环境、生长周期、修剪方式等等。
同时,我还学到了如何饲养桑蚕,如何养活和保持桑蚕健康。
在实践中,我们还亲手制作了桑蚕丝,这让我对桑蚕丝的制作过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除此之外,这次社会实践还让我更加了解了当地农民的生活状态。
在与当地农民的交流中,我知道了许多关于农村生活的细节和困难。
而我们的志愿者团队,通过筹划一些公益活动,积极为当地村民解决了一些难点问题。
总的来说,这次养桑社会实践让我有了一个全新的视角,让我更加深入和全面的了解了生活。
在实践中,我结识了新的朋友,了解了不同的文化和生活方式。
这个过程不仅是一次挑战,而且我意识到了自己的潜力和能力。
通过这个过程,我得出了一个结论,在实践中,我们可以探索新的兴趣,并且实践让我们了解社会和生活。
而且,我们的参与与行动所创造的效果也将继续产生深远、积极的影响。
关于养蚕的暑期社会实践
![关于养蚕的暑期社会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0951d366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00eaf7c.png)
一、前言暑期,是学生们放松心情、增长见识的好时机。
为了丰富自己的暑假生活,同时也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我选择参加了一次关于养蚕的暑期社会实践。
通过这次实践,我不仅学会了养蚕的过程,还深刻体会到了中国传统农业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实践背景蚕,是我国传统的家养昆虫,被誉为“天赐之宝”。
自古以来,蚕丝就备受人们喜爱,成为我国重要的出口物资。
养蚕业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为了传承这一优秀的传统文化,我决定利用暑假时间,走进蚕房,亲身感受养蚕的过程。
三、实践过程1. 准备阶段在实践开始之前,我通过网络、书籍等途径,对养蚕的基本知识进行了初步了解。
我了解到,养蚕的过程包括选种、育蚕、喂食、管理、采茧、缫丝等环节。
为了更好地完成这次实践,我还购买了养蚕所需的工具和材料,如蚕卵、蚕茧、饲料、蚕房等。
2. 育蚕阶段实践的第一步是育蚕。
我将购买的蚕卵放在蚕房内,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经过一段时间的孵化,蚕卵逐渐变成了小蚕。
我每天定时给蚕宝宝喂食新鲜的桑叶,并观察它们的生长情况。
在这个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判断蚕宝宝的健康状况,以及如何调整温度和湿度,以保证它们健康成长。
3. 管理阶段随着蚕宝宝的成长,管理工作也逐渐增多。
我需要每天清理蚕房,保持环境的清洁卫生。
同时,还要观察蚕宝宝的食量、活动规律等,以便及时调整饲养策略。
在管理阶段,我深刻体会到了耐心和细心的重要性。
4. 采茧阶段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饲养,蚕宝宝逐渐长大,开始吐丝结茧。
这是养蚕过程中最激动人心的时刻。
我小心翼翼地采摘成熟的蚕茧,并进行了初步的筛选。
采茧过程中,我学到了如何区分茧的质量,以及如何正确处理茧。
5. 缫丝阶段采茧后,我带着新鲜的茧来到了当地的一家缫丝厂。
在那里,我亲眼目睹了从茧到丝的整个过程。
工人师傅们熟练地操作着机器,将茧缫成了一根根柔软的丝线。
通过这次实践,我更加了解了我国古老的缫丝工艺。
四、实践感悟1. 传承传统文化通过这次养蚕实践,我深刻感受到了中国传统农业文化的魅力。
养蚕学实习报告
![养蚕学实习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803f8de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f3.png)
一、实习背景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养蚕业作为我国传统的重要产业之一,其科技含量和经济效益日益凸显。
为了深入了解养蚕技术,提高自身实践能力,我于2023年在XX农业大学蚕学实验基地进行了为期两周的养蚕学实习。
二、实习目的1. 学习和掌握养蚕的基本技术和操作流程。
2. 了解蚕的生长发育规律和病害防治方法。
3. 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4. 深化对养蚕学的认识,为今后从事相关研究和工作打下基础。
三、实习内容1. 养蚕基础知识学习:实习初期,我们学习了蚕的生物学特性、生长发育阶段、饲养管理要点等基本知识。
2. 蚕种选择与制备: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我们学习了如何选择优质的蚕种,并进行消毒、孵化等前期准备工作。
3. 蚕室环境调控:了解了蚕室的温度、湿度、通风等环境因素对蚕生长的影响,并掌握了相应的调控方法。
4. 蚕的饲养管理:学习了如何进行蚕的饲养,包括投食、清洁、观察蚕的生长状况等。
5. 病害防治:了解了蚕的主要病害及其防治措施,如细菌病、病毒病、真菌病等。
6. 蚕茧采摘与处理:掌握了蚕茧的采摘时间、采摘方法以及后续的剥茧、消毒等处理过程。
四、实习过程在实习过程中,我们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分组合作,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以下是一些具体实习过程:1. 蚕种孵化: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我们进行了蚕种的孵化,观察了蚕卵的孵化过程,了解了孵化率等相关指标。
2. 蚕的饲养:在蚕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我们负责投食、清洁、观察蚕的生长状况,并及时调整饲养环境。
3. 病害防治:在发现蚕出现病害时,我们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如调整饲养环境、使用药物等。
4. 蚕茧采摘:在蚕茧成熟时,我们分组进行采摘,并学习了蚕茧的处理方法。
五、实习收获通过本次实习,我收获颇丰:1. 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加深了对养蚕学的理解。
2. 提高了动手操作能力:通过实际操作,掌握了养蚕的基本技术和操作流程。
蚕桑文化实践活动报告范文
![蚕桑文化实践活动报告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08e1a23d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07.png)
蚕桑文化实践活动报告范文一、活动背景蚕桑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为了弘扬和传承这一传统文化,我校在今年暑假组织了一次蚕桑文化实践活动。
通过亲身体验蚕桑文化的魅力,让学生们深刻了解蚕桑的种植、养蚕、织丝等环节,体验传统农耕文化的乐趣。
二、活动内容1. 蚕桑种植体验:活动开展之前,我们在学校内准备了蚕桑种植示范区。
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了蚕桑的种植技术,并亲自动手进行了蚕桑种植。
通过这个环节,学生们不仅了解到了蚕桑的适宜生长环境和种植方法,还培养了学生们的动手实践能力。
2. 蚕宝宝养殖:在蚕桑种植之后,我们为学生们准备了蚕宝宝,以便他们亲自参与养殖过程。
学生们学习了蚕的生活习性和饲养方法,体验了喂食蚕宝宝、清理蚕宝宝屎、照顾蚕宝宝成长等环节。
通过这个环节,学生们不仅学到了蚕宝宝的生长过程,还培养了学生们的责任心和耐心。
3. 丝绸加工体验:在蚕宝宝养殖之后,我们为学生们准备了丝绸加工体验环节。
学生们通过动手操作,了解了生丝的加工过程,从蚕吐丝到丝绸制品的加工。
学生们亲手进行了丝绸的加工过程。
通过这个环节,学生们不仅领略了丝绸加工的独特魅力,还培养了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三、活动效果通过这次蚕桑文化实践活动,学生们获得了很多收获。
首先,学生们了解到了蚕桑文化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增强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通过亲身参与蚕桑的种植、养殖和加工过程,他们对蚕桑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其次,学生们培养了动手实践能力。
在这次活动中,学生们亲自下地种植、照料蚕宝宝,并参与丝绸的加工过程。
通过这些实际操作,他们增强了动手实践的能力,培养了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学生们增强了责任心和团队合作精神。
在蚕宝宝养殖环节中,学生们需要每天喂养、清理蚕宝宝,这提高了学生们的责任感和细心程度。
同时,在团队合作中,学生们相互协作,培养了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四、活动总结通过这次蚕桑文化实践活动,我深刻体会到了蚕桑文化的独特魅力。
去蚕桑养殖基地三年级实践作文
![去蚕桑养殖基地三年级实践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9d48cb61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8c.png)
去蚕桑养殖基地三年级实践作文
《去蚕桑养殖基地》
哎呀,今天我们去了蚕桑养殖基地,这可真是一次超级有趣的经历!
一到那里,我就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好多好多的蚕宝宝啊,它们在桑叶上爬来爬去,就像一群小小的白胖子在开派对。
我们跟着老师走进一个大棚,里面全是蚕宝宝的“家”。
我看到有的蚕宝宝在大口大口地吃桑叶,“沙沙沙”,吃得可香了。
有的蚕宝宝在慢悠悠地爬着,好像在散步。
我好奇地伸手想去摸一摸蚕宝宝,老师赶紧说:“要轻轻的哦,不然会吓到它们的。
”我小心翼翼地用手指碰了碰蚕宝宝,它的身体软软的,凉凉的,感觉好奇妙啊。
突然,我发现有一只蚕宝宝不动了,我着急地问老师:“老师,这只蚕宝宝是不是生病了?”老师笑着说:“别担心,它可能是在蜕皮呢。
”我这才松了一口气。
在基地里,我们还学习了怎么摘桑叶。
桑叶可不能随便摘哦,要摘那种又大又嫩的。
我学着同学们的样子,踮起脚尖,伸长胳膊,好不容易才摘到了一片桑叶。
这次去蚕桑养殖基地,我学到了好多关于蚕宝宝的知识,也收获了很多快乐。
我真希望下次还能再来!。
关于大学生暑期桑蚕区社会实践报告例文
![关于大学生暑期桑蚕区社会实践报告例文](https://img.taocdn.com/s3/m/ff8b093fad51f01dc381f1d1.png)
关于大学生暑期桑蚕区社会实践报告例文关于大学生暑期桑蚕区社会实践报告例文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高陵镇崖前村是胶东半岛上的一个小村庄,自20xx年,这个村庄摒弃了传统的小麦玉米种植,引进了一些特色种植。
大片的土地改中上苹果苗,梨树苗,杨树苗和桑树。
树苗运往其他省份,经济效益极高,可大部分被外来的人承包,而桑树则是村里的。
匀座,力求蚕儿分布均匀。
给桑时先四边,后中间,小洞匀,大洞补,力求均匀平等,最后盖上塑料膜。
小蚕期还要根据蚕的生长发育情况,不断扩大蚕座面积,以适应蚕的生长发育,小蚕期生长发育快,行动范围小,应掌握提前扩座,先扩后长的原则,扩座方法为早期先将桑叶切成宽1cm,长5cm的桑叶条,摆在蚕头过密处,待5-10分钟,一部分蚕爬到桑叶条上后,用蚕筷连同桑叶一起夹到蚕座四周,以此扩大蚕座面积。
中晚期可用蚕筷直接将蚕沙连同蚕移到蚕座四周,但要注意轻加轻放,以免伤蚕体,蚕座的面积大小以蚕在匾中均匀摆开,蚕与蚕之间互不重叠为好,将蚕扩座后,要将蚕座中的残桑,蚕粪等清除掉以清洁蚕室,防止病菌繁殖蔓延。
77-78゜f为宜,干湿度为4-5゜f,确保蚕儿生长发育健壮。
3、突出抓好消毒防病和稀放工作,坚持1-2天撒一次防僵粉,每天扩一次蚕座,每次给桑前匀蚕,确保蚕座面积达到15平方米以上,并做到给桑均匀不饿蚕。
夏、中秋6天,晚秋8-9天,蛹体呈黄褐色时才能开始采茧,采茧过早蛹体过嫩容易造成蛹体出血,内印茧增多,影响好蛹率,好茧率降低售茧价格,采茧时应先上先采,分批采茧,并要求轻采轻放,上茧、双宫茧、黄斑和印烂,应分别堆放,分类出茧,要严格选茧,采下的茧可薄摊在蚕匾上或编织布上,厚度不得超过3粒茧,晾茧用具要离开地面放在蚕架上,并继续开放门窗通风排湿。
鲜茧采下,晾干,选好后,按茧站约定时间出售,售茧时必须使用筐篓盛装,在售茧的当天随走随装筐。
不准提前装筐以免茧发热,严禁用麻袋,塑料编织袋等装运好茧和下脚茧,应松装,快运,防止日晒、雨淋及挤压以免影响蚕质。
养蚕的实习报告
![养蚕的实习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cbe5ab0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94.png)
一、实习背景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蚕桑产业作为我国传统优势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为了深入了解蚕桑产业的发展现状,提高自身实践能力,我于2021年暑期在XX蚕桑研究所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养蚕实习。
本次实习旨在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养蚕的基本技能,了解蚕桑产业的发展趋势,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实习内容1. 实习单位简介XX蚕桑研究所成立于1958年,是我国最早成立的蚕桑科研机构之一。
研究所主要从事蚕桑育种、栽培、病虫害防治、产品加工等方面的研究,为我国蚕桑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持。
2. 实习过程(1)理论学习实习期间,我首先学习了蚕桑产业的发展历史、现状及趋势,了解了我国蚕桑产业的分布特点、优势及存在的问题。
同时,学习了蚕桑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蚕茧加工等方面的知识。
(2)实践操作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我参与了以下实践操作:1. 蚕种繁育:学习了蚕种繁育的基本流程,包括蚕种选择、孵化、饲养、繁殖等环节。
2. 蚕桑栽培:了解了蚕桑种植的适宜环境、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等知识,并亲自参与了蚕桑种植、施肥、除草等田间管理。
3. 蚕茧采摘与加工:学习了蚕茧采摘、剥茧、煮茧、缫丝等加工技术,并亲自参与了蚕茧采摘、剥茧、煮茧等环节。
4. 蚕桑病虫害防治:了解了蚕桑病虫害的发生原因、防治方法,并参与了病虫害防治的实际操作。
(3)总结与交流实习期间,我与其他实习生和指导老师进行了深入交流,分享了自己的学习心得和实践经验。
同时,我也积极参与了研究所组织的各类学术活动,拓宽了知识面。
三、实习收获1. 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提升通过本次实习,我对蚕桑产业的发展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掌握了养蚕的基本技能,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
2. 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的提高实习期间,我与其他实习生和指导老师共同完成了各项任务,锻炼了自己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3. 职业素养的培养在实习过程中,我严格遵守纪律,认真完成各项任务,培养了良好的职业素养。
在桑蚕区的社会实践报告
![在桑蚕区的社会实践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e1d7182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a1c9849.png)
在桑蚕区的社会实践报告桑蚕饲养是一项传统的农业活动,对于推动农村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为了增加对桑蚕这一产业的了解,我选择来到了桑蚕区进行了一次社会实践。
我所到访的桑蚕区位于地处山区的一个小镇,这里环境优美、气候宜人,非常适宜桑蚕饲养。
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了解到了桑蚕养殖的全过程。
首先,我参观了当地的桑叶种植基地。
桑蚕的饲养离不开新鲜的桑叶作为食物,而这里的桑叶种植基地可谓错综复杂。
工作人员告诉我,他们会精心挑选土壤肥沃、日照充足的地方种植桑树,确保桑叶的质量。
这些桑叶种植基地覆盖了大片土地,不仅为当地农民提供了就业机会,还为桑蚕养殖提供了充足的食物源。
而后,我前往了桑蚕养殖场。
在养殖场,我看到了密密麻麻的桑蚕室,里面养着成千上万只桑蚕。
工作人员告诉我,他们会定期给桑蚕喂食、清理蚕茧,确保桑蚕健康的成长。
他们还介绍了一些桑蚕的基本知识,比如桑蚕的生长周期、喜欢的温度、湿度等。
通过实地参观,我对桑蚕的养殖条件和养殖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另外,我还参观了桑蚕加工厂。
桑蚕产业的重要一环就是蚕茧的加工。
在加工厂里,我看到了成千上万的蚕茧在加工线上运转,经过一系列的煮蚕茧、剥茧、拉丝加工后,最终成为各种丝绸面料。
工人们很熟练地操作着机器,我也学到了一些基本的加工技巧。
了解到桑蚕养殖产业的整个流程,真实感受到了工人们的勤劳和聪明才智。
通过这次实践,我不仅对桑蚕养殖这一传统产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收获了一些宝贵的经验和思考。
其次,桑蚕养殖对于当地经济的贡献不可忽视。
桑蚕养殖产业的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链的形成和发展,比如丝绸加工、丝绸产品销售等。
这不仅为当地经济注入了新的动力,也增加了乡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最后,我意识到需要加强对桑蚕产业的保护和发展。
桑蚕是非常宝贵的资源,但由于各种原因,桑蚕的数量逐渐减少。
我们要加大对桑蚕的保护力度,发展可持续的桑蚕养殖产业,推动乡村振兴和农村产业升级。
总之,这次社会实践让我对桑蚕养殖这一传统产业有了更全面、深入的了解。
暑假实践报告(桑蚕养殖实践)范文
![暑假实践报告(桑蚕养殖实践)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381f18bb783e0912a3162a10.png)
暑假实践报告(桑蚕养殖实践)范文暑假实践报告(桑蚕养殖实践)范文暑假实践报告大学的暑假应该有意义,于是我决定参加些实践活动,一番筛选后,我决定个人承担一张蚕种的养殖任务,现将实践具体情况做如下报告。
实践地点:村蚕桑养殖户养殖大棚;实践时间:201*年7月20日---201*年8月15日;实践目的:锻炼认真负责、吃苦耐劳的工作态度,体验金钱的来之不易。
设施设备:1、蚕房蚕房分大蚕房、小蚕房和贮桑室。
要求实行专室饲养,有利于防病。
养一张蚕种(10克蚁量),小蚕房需2平方米;大蚕房,地面育需24平方米,蚕匾育需12平方米,贮桑室约需56平方米。
2、蚕具养蚕使用的器具包蚕网、采桑箩、尼龙膜、温湿度计、喷雾器、蚕筷、鹅毛,切桑刀等。
养一张蚕种,地面育需备:蚕匾7个(80×100厘米)、薄膜7张(80×100厘米)、小蚕网14张、方格簇200片。
实践过程:实践共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蚕房消毒因为本村的蚕种集中共育,所以我不用做小蚕房的消毒工作。
养蚕前,蚕室及周围要搞好清洁卫生,堵塞鼠洞、蚁穴。
室内外墙壁、地面能冲洗的,要冲洗干净,冲洗时要注意自上而下,先内后外。
不能冲洗的要扫刷石灰浆。
蚕匾、蚕簇、薄膜等蚕具在使用前后要用清水或在流动的溪河洗刷干净,不得在鱼塘死水或污水沟洗刷。
洗刷后的蚕室、蚕具还必须消毒,常用1%的漂白粉澄清液喷洒,喷洒要均匀,自上面下,先室内后室外。
喷后关闭门窗,保持半小时湿润状态,次日才可使用。
蚕室(24平方米)约需漂白粉2.5斤,加水65斤。
配制时先称取所需的漂白粉量和应加水量,然后取少量水先将漂白粉调成糊状,再加水搅拌均匀,静置半小时后即可用其澄清液消毒。
之后需用兽用福尔马林溶液喷洒,要求同漂白粉。
最后在蚕房内用“烟威”烟熏消毒。
第二阶段:饲养7月29日蚕种进入第三龄后进户。
3龄蚕用叶量少,工作轻松,3龄蚕用叶22斤;每天给叶3~4次。
小蚕生长发育过程中,要进入眠的阶段,这时蚕体逐渐缩短,体皮收紧有光泽,食欲减退,表示小蚕将眠,此时在蚕体上薄撒一层石灰粉,加上眠网,将桑叶薄撒在网上,当小蚕爬上新叶后眠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暑假实践报告
大学的暑假应该有意义,于是我决定参加些实践活动,一番筛选后,我决定个人承担一张蚕种的养殖任务,现将实践具体情况做如下报告。
实践地点:村蚕桑养殖户养殖大棚;
实践时间:2009年7月20日---2009年8月15日;
实践目的:锻炼认真负责、吃苦耐劳的工作态度,体验金钱的来之不易。
设施设备:
1、蚕房
蚕房分大蚕房、小蚕房和贮桑室。
要求实行专室饲养,有利于防病。
养一张蚕种(10克蚁量),小蚕房需2平方米;大蚕房,地面育需24平方米,蚕匾育需12平方米,贮桑室约需5—6平方米。
2、蚕具
养蚕使用的器具包蚕网、采桑箩、尼龙膜、温湿度计、喷雾器、蚕筷、鹅毛,切桑刀等。
养一张蚕种,地面育需备:蚕匾7个(80×100厘米)、薄膜7张(80×100厘米)、小蚕网14张、方格簇200片。
实践过程:
实践共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蚕房消毒
因为本村的蚕种集中共育,所以我不用做小蚕房的消毒工作。
养蚕前,蚕室及周围要搞好清洁卫生,堵塞鼠洞、蚁穴。
室内外墙壁、地面能冲洗的,要冲洗干净,冲洗时要注意自上而下,先内后外。
不能冲洗的要扫刷石灰浆。
蚕匾、蚕簇、薄膜等蚕具在使用前后要用清水或在流动的溪河洗刷干净,不得在鱼塘死水或污水沟洗刷。
洗刷后的蚕室、蚕具还必须消毒,常用1%的漂白粉澄清液喷洒,喷洒要均匀,自上面下,先室内后室外。
喷后关闭门窗,保持半小时湿润状态,次日才可使用。
蚕室(24平方米)约需漂白粉2.5斤,加水65斤。
配制时先称取所需的漂白粉量和应加水量,然后取少量水先将漂白粉调成糊状,再加水搅拌均匀,静置半小时后即可用其澄清液消毒。
之后需用兽用福尔马林溶液喷洒,要求同漂白粉。
最后在蚕房内用“烟威”烟熏消毒。
第二阶段:饲养
7月29日蚕种进入第三龄后进户。
3龄蚕用叶量少,工作轻松,3龄蚕用叶22斤;每天给叶3~4次。
小蚕生长发育过程中,要进入眠的阶段,这时蚕体逐渐缩短,体皮收紧有光泽,食欲减退,表示小蚕将眠,此时在蚕体上薄撒一层石灰粉,加上眠网,将桑叶薄撒在网上,当小蚕爬上新叶后眠除。
眠除后数小时,小蚕吐丝固定腹足,不吃不动昂首就眠。
蚕眠定后蚕座上再撒一层石灰粉,以防早起蚕偷吃残叶,而导致生长发育参差不齐。
眠蚕约经过20小时开始脱去体皮,头大,体细长,四处爬动觅食。
待起蚕达95%以上时在蚕座上撒小蚕“防病一号”进行蚕体蚕座消毒。
约经10分钟加分匾网后给新鲜偏嫩桑叶饷食。
起蚕的消化力不强,初喂叶8成饱即可。
1~3龄蚕属于小蚕期,4、5龄是大蚕期。
大蚕期饲喂要求降低但工作量艰巨。
大蚕饲养的重点是通风防闷,喂饱喂好,增强体质,加快丝腺发育成长,提高茧丝量。
可在蚕室用蚕匾育或地面育。
地面育多在4龄起蚕移到地面喂养养。
移蚕前先在地表撒一层石灰。
要求移蚕放得均匀、宁稀勿密。
最好室温在25℃左右,干湿差3~3.5℃。
每天早上给桑叶前先撒石灰进行蚕体消毒和隔沙,不得翻动地面残叶,不让蚕吃残叶。
如发现病蚕要及时拾起,
集中到石灰缸内消毒后远离蚕室处深埋。
4龄蚕眠时注意提青(即将未眠蚕提出),眠起后用大蚕“防病一号”进行蚕体消毒,适时饷食。
大蚕每天喂叶4次,喂给好叶鲜叶,不得喂养黄叶、泥叶、虫口叶和凋萎发酵叶。
每次采叶前必须洗手。
采叶时间上午宜在露水干后开采;下午宜在4时后或傍晚采。
切忌中午采叶以防叶片凋萎变质。
大蚕吃叶较多,应采一些叶回贮桑室备用。
采回的叶,要立时摊开,干燥时适当洒一些水散热,不能过高堆放,起成畦状加盖薄膜保鲜。
尚未用的叶要定时翻动,以防发热变质。
5龄蚕在第一、三、五天,每天喂一次用氯霉素或防治细菌性病害。
第三阶段:上蔟和采茧
因地域差异,上蔟方法有多种,本地采用方格簇自动上簇法:就是利熟蚕向上爬行的习性,把方格簇直接挂在熟蚕上面,让熟蚕自动爬上蔟具结茧的方法。
上簇初期,熟蚕要排出粪尿后才吐丝结茧。
这时簇室的湿度很大,必须打开门窗通风排湿。
室温以25℃为好,如低于22℃要加温。
要清除簇中死蚕,捉出未结茧的游动蚕另行上簇。
采茧和蚕茧分级。
蚕上簇5~6天即可采茧。
如采得过早,未化蛹易弄伤污染蚕茧;采得过迟,蛹化为蛾也影响茧质。
采茧时按上簇先后分批采集,采下的蚕茧要薄铺于蚕匾上,上茧和下茧要分别放。
凡茧壳比较坚实、白净、茧形匀整的为上茧;死笼、黄斑、柴印、穿头、薄皮、畸形、蝇蛆等次茧为下茧。
双宫茧要另放。
分别出售。
第四阶段:售茧
8月14日,采茧完工,到丝绸公司蚕茧站售茧。
售茧过程紧张有序。
领到售茧通知单后,将蚕茧按期送到蚕茧站,蚕茧应该装在竹筐或者透气的布制口袋里,防止死蛹或者受潮。
到站后按号划价,交茧,领款。
本人售茧单如下
出售人*** 地址岱岳县(市、区)汶口乡(镇)送驾庄村品名等级计量单位数量单价金额备注
上茧
双宫
黄柴烂茧小计Kg
45.0
0.4
0.4
45.8
24.00
6.00
5.00
1080.00
2.40
2.00
1084.40
合计(大写)壹仟零捌拾肆圆肆角整¥1084.40
人民币
收购单位名称山东泰安丝绸集团有限公司验货员***
总结
一张蚕种75元,蚕药35元,租用蚕房150元。
本次实践盈利824.4元
(因为我在养蚕期间经常请教有经验的蚕农,寻求帮助,没有遭遇病害和中毒的情况,养蚕过程一帆风顺)
8月15日将蚕房打扫干净交还房主,实践活动圆满结束。
实践认识:
通过实践使我懂得了①农民挣钱来之不易,都是汗水交换所得,我们应当勤俭节约。
②做事要有恒心有毅力,并要多请教他人。
马庆坤
机设定单08-3
2009年8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