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机械加工精度习题答案
机械加工质量试题及答案
机械加工质量试题及答案机械加工质量习题一一、填空1.机床主轴回转轴线的运动误差可分解为、、。
径向圆跳动、端面圆跳动、倾角摆动2.在刨削加工时,加工误差的敏感方向为方向。
垂直方向(z方向)3.在顺序加工一批工件中,其加工误差的大小和方向都保持不变,称为;或者加工误差按一定规律变化,称为。
常值系统误差;变值系统误差4.零件的加工质量包含零件的和。
加工精度;表面质量5. 车削加工时主轴的三种回转运动误差中()会造成工件的圆度误差。
(1)纯径向跳动(2)纯轴向跳动(3)倾角摆动(1)纯径向跳动6.加工盘类工件端面时出现近似螺旋表面是由于造成的。
主轴端面圆跳动7. 在车床上加工细长轴,一端用三爪卡盘装夹,另一端用固定顶尖,工件出现弯曲变形的原因一是细长工件刚度较差,在切削力作用下产生弯曲;二是由于。
采用死顶尖,工件在切削热作用下的热伸长受阻而产生的弯曲。
8. 在车床上加工细长轴,一端用三爪卡盘装夹,另一端用固定顶尖,试分析采取克服弯曲变形的措施是、。
采用浮动顶尖,大进给量反向切削9.机床导轨导向误差可分为:水平直线度、、、。
垂直直线度扭曲(前后导轨平行度)导轨与主轴轴线平行度10.在车削加工时,加工误差的敏感方向为方向水平11.分析影响机械加工因素的方法有、单因素法统计分析法12.在顺序加工加工一批工件中,其加工误差的大小和方向都保持不变,称为;或者加工误差按一定规律变化,称为。
常值系统误差变值系统误差13.零件的加工质量包含零件的和。
机械加工精度表面质量二、选择题1. 通常用系数表示加工方法和加工设备,胜任零件所要求加工精度的程度。
(1)工艺能力(2)误差复映(3)误差传递(1)工艺能力2.下述刀具中, 的制造误差会直接影响加工精度。
(1)内孔车刀(2)端面铣刀(3)铰刀(4)浮动镗刀块(3)铰刀3.在接触零件间施加预紧力,是提高工艺系统()的重要措施。
(1)精度(2)强度(3)刚度(4)柔度(3)刚度4.在车床静刚度曲线中,加载曲线与卸载曲线(1)重合(2)不重合(2)不重合5.零件的加工精度包括:(1)尺寸公差、形状公差、位置公差(2)尺寸精度、形状精度、位置精度(2)尺寸精度、形状精度、位置精度6.尺寸精度、形状精度、位置精度之间的联系是(1)形状公差<尺寸公差<位置公差(2)位置公差<形状公差<尺寸公差(3)尺寸公差<形状公差<位置公差(4)形状公差<位置公差<尺寸公差(4)形状公差<位置公差<尺寸公差7.一个完整的工艺系统由(1)机床、夹具、刀具和量具构成(2)机床、夹具、刀具和工件构成(3)机床、量具、刀具和工件构成(2)机床、夹具、刀具和工件构成8.传动比小,特别是传动链末端地传动副的传动比小,则传动链中其余各传动元件误差对传动精度的影响就(1)越小(2)越大(1)越小9.夹具误差对加工表面的位置误差影响最大,精加工夹具一般可取工件上相应尺寸或位置公差的(1)1/2~1/3(2)1/5~1/10(1)1/2~1/310.在实际生产中尽管有许多减少误差的方法和措施,但从误差减少的技术看可将它们分为两大类,即(1)误差预防技术、误差补偿技术(2)直接减少原始误差技术、在线检测技术(3)均化原始误差技术、偶件自动配磨技术机械加工质量习题二一、填空1. 加工是一种典型的易产生.金相组织变化的加工方法。
《机械制造基础》第二章课后题及答案(题号可能不搭配)
来源两方面:一是切削层材料的弹塑性变形,二是切屑、刀具和工件之间的摩擦。
传热的方式:通过切屑、工件、刀具和周围介质。
工件、刀具的材料,周围介质情况(是否使用切削液)等。
11.粗加工选用切削用量的基本原则:
一次走刀尽可能切除全部粗加工余量;
根据进给机构强度、刀具强度等因素考虑进给量;
2.切削用量指的是什么?
切削用量分别是 切削速度(主运动的线速度)vc,进给量f,背吃刀量ap(待加工表面和已加工表面之间的距离)
3.刀具静止参考系的假设条件是什么?静止参考系由哪些平面组成?
假设条件:(1)假定运动条件:暂不考虑进给运动的影响,合成切削速度就是主运动方向;(2)假定安装条件:安装基准与进给方向垂直,且刀尖与工件回转轴线等高。
磨粒钝化后作用于磨粒上的磨削力增大从而促使砂轮表层磨粒自动脱落里层新磨粒锋利的切削刃则投入切削砂轮又恢复了所有的切削性能
第二章课后题
1.什么是切削运动?它对表面加工成形有什么作用?
切削加工时刀具和工件之间的相对运动就是切削运动。
通过相对运动从工件毛坯上切除多余材料,以达到一定尺寸精度、形状精度、位置精度和表面质量的零件表面。
17.加工塑性大,强度低的镁合金材料,与加工钢材相比,刀具前角和后角时大些好还是小些好?选用切削液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假定表面质量要求较高。
应该选用大的前角和后角,减小切削力。切削液应选取以润滑作用为主的切削油或乳化液。
18.切削刚性较差的细长轴时,车刀主偏角应取多大为宜?
应选用较大的主偏角,减少径向力,防止工件偏移变形,一般选用60°~75°。
根据刀具寿命,查手册得到切削速度。
选用较大的进给量和背吃刀量,较低的切削速度。
第二章 机械加工精度及其控制(一)
例 3 :在曲线获曲面的数控加工中,由于数控铣床一般不具 有空间插补功能。如曲线的加工是由许多很短的折线段逼近 得到,逼近的精度可由每根线段的长度来控制。在三坐标联 动的数控铣床上加工区面,实际上是一面一面的空间直线逼 近空间曲面。即整个曲面是由大量加工出的小直线来逼近。 因此,在曲线或曲面加工中,刀具相对于工件地成形运行是 近似的。
★ 主轴径向圆跳动对加工精度的影响(镗孔)
考虑最简单的情况,主轴回转中心在x方向上作简谐直线运动,其频 率与主轴转速相同,幅值为2e。则刀尖的坐标值为:
X ( R e) cos Y R sin
式中 R —— 刀尖回转半径; φ—— 主轴转角。 显然,上式为一椭圆。
e
径向跳动对镗孔精度影响
20:29 10
加工
由于在加工过程中产生了切削力、切削热和摩
擦,它们将引起工艺系统的受力变形、受热变 形和磨损,影响了工件与刀具之间的相对位置 ,造成加工误差。这类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原 始误差称为工艺系统的动误差。
测量
在加工过程中,还必须对工件进行准确,由 此产生的误差称为测量误差。
e
径向跳动对车外圆精度影响
31
★ 主轴倾角摆动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几何轴线相对与平均轴线在空间成一定锥角的圆锥运动。 若沿与平均轴线垂直的各个截面来看,相当于几何轴线绕平均轴心做偏心运 动,只是各截面的偏心量不同。因此,无论车削还是镗削都能获得一个正圆柱。
几何轴线在某一平面内作角度摆动 若频率和主轴回转频率一致,沿与平均回转轴线垂直的各个截面看,车削表 面是一个圆,整体为一圆柱,镗孔时,在垂直于主轴平均轴线的各个截面内都形 成椭圆,整体加工出椭圆柱。
客观存在,但无法确定,通常是以平均回转轴线来代替。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第二章课后答案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第二章课后答案#1.金属切削过程的实质是什么答:金属切削过程就是刀具从工件上切除多余的金属,使工件得到符合技术要求的几何精度和表面质量的过程。
2.切削运动可分哪两类,各有什么特点答:切削运动可分为主运动和进给运动。
主运动在切削过程中速度最高,消耗的功率最大,并且在切削过程中切削运动只有一个。
进给运动的速度较低、消耗的功率较小,进给运动可以有一个或多个。
3.切削用量的主要参数有哪些答.:切削用量的参数有切削速度、进给量和背吃刀量。
4.试述车刀前角、后角、主偏角、负偏角和刃倾角的作用,并指出如何使用答:前角对切削的难易程度有很大的影响,前角大小的选择与工件材料、刀具材料、加工要求有关。
后角的作用是为了减小后刀面与工件之间的摩擦和减少后刀面的磨损。
主偏角的大小影响切削条件、刀具寿命和切削分力的大小。
!5.车外圆时,车刀装得过高或过低、偏左或偏右,刀具角度会发生哪些变化什么情况下可以利用这些变化答:当刀尖高于工作中心时,刀具工作前角将增大,工作后角将减小。
如果刀尖低于工作中心,则刀具工作前角减小,后角增大。
若刀杆右偏,则车刀的工作主偏角将增大,负偏角将减小。
若刀杆左偏,则车刀的工作主偏角将减小,负偏角将增大。
6.试标出图刀具的五个基本角度及主切削刃和副切削刃。
7.列举外圆车刀在不同参考系中的主要标准角度及其定义。
答:1)前角:在正交平面内测量的前刀面与基面之间的夹角;后角:在正交平面内测量的主后刀面与切削平面之间的夹角;主偏角:在基面内测量的主切削刃在基面上的投影与进给方向的夹角;副偏角:在基面内测量的副切削刃在基面上的投影与进给运动反方向的夹角;刃倾角:在切削平面内测量的主切削刃与基面之间的夹角;副后角:在副切削刃上选定点的副正交平面内,副后刀面与副切削平面之间的夹角。
8.偏角的大小对刀具耐用度和三个切削分力有何影响当车削细长轴时,主偏角应选得较大还是较小为什么答:当切削面积不变时,主偏角增大,切削厚度也随之增大,切屑变厚,因而主切削力随着主偏角的增大而减小,但当主偏角增大到60~70之间时,主切削力又逐渐增大主偏角;背向力随着主偏角的增大而减小,进给力随着主偏角的增大而增大。
机械加工精度参考答案
机械加工精度参考答案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机械加工精度参考答案一、判断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划“√”,错误的划“×”。
)1.精密丝杠可采用冷校直方法克服其弯曲变形。
(×)2.误差复映是由于工艺系统受力变形所引起的。
(√) 3.误差复映指的是机床的几何误差反映到被加工工件上的现象。
(×)4.减小误差复映的有效方法是提高工艺系统的刚度。
(√)5.加工原理误差是由于机床几何误差所引起的。
(×)6.由于刀具磨损所引起的加工误差属于随机误差。
(×) 7.机械加工中允许有原理误差。
(√)8.在加工一批工件时,若多次调整机床,其调整误差仍为随机性误差。
(√)9.在加工一批工件时因机床磨损速度很慢,机床制造误差在一定时间内可视为常值,所以其调整误差为常值系统性误差。
(√)10.复映误差属于变值系统性误差。
(×)11.定位误差属于常值系统性误差。
(×)12.刀具和机床磨损造成的误差属于随机性误差。
(×)13.工件受热变形造成的误差属于随机性误差。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标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1.工件在车床三爪卡盘上一次装夹车削外圆及端面,加工后检验发现端面与外圆不垂直,其可能原因是(C)。
A.车床主轴径向跳动B.车床主轴回转轴线与纵导轨不平行C.车床横导轨与主轴回转轴线不垂直D.三爪卡盘装夹面与车削主轴回转轴线不同轴2.薄壁套筒零件安装在车床三爪卡盘上,以外圆定位车内孔,加工后发现孔有较大圆度误差,其主要原因是( A )。
A.工件夹紧变形 B.工件热变形C.刀具受力变形 D.刀具热变形3.车削细长轴时,由于工件刚度不足造成在工件轴向截面上的形状是( C )。
A.矩形 B.梯形 C.鼓形 D.鞍形4.下列影响加工误差的因素中,造成随机误差的因素是( D )。
机械加工精度参考答案
机械加工精度参考答案一、判断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划“√”,错误的划“×”。
)1.精密丝杠可采用冷校直方法克服其弯曲变形。
(×) 2.误差复映是由于工艺系统受力变形所引起的。
(√) 3.误差复映指的是机床的几何误差反映到被加工工件上的现象。
(×) 4.减小误差复映的有效方法是提高工艺系统的刚度。
(√) 5.加工原理误差是由于机床几何误差所引起的。
(×) 6.由于刀具磨损所引起的加工误差属于随机误差。
(×) 7.机械加工中允许有原理误差。
(√) 8.在加工一批工件时,若多次调整机床,其调整误差仍为随机性误差。
(√) 9.在加工一批工件时因机床磨损速度很慢,机床制造误差在一定时间内可视为常值,所以其调整误差为常值系统性误差。
(√)10.复映误差属于变值系统性误差。
(×) 11.定位误差属于常值系统性误差。
(×) 12.刀具和机床磨损造成的误差属于随机性误差。
(×) 13.工件受热变形造成的误差属于随机性误差。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标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1.工件在车床三爪卡盘上一次装夹车削外圆及端面,加工后检验发现端面与外圆不垂直,其可能原因是(C)。
A.车床主轴径向跳动B.车床主轴回转轴线与纵导轨不平行C.车床横导轨与主轴回转轴线不垂直D.三爪卡盘装夹面与车削主轴回转轴线不同轴2.薄壁套筒零件安装在车床三爪卡盘上,以外圆定位车内孔,加工后发现孔有较大圆度误差,其主要原因是(A )。
A.工件夹紧变形B.工件热变形C.刀具受力变形D.刀具热变形3.车削细长轴时,由于工件刚度不足造成在工件轴向截面上的形状是(C )。
A.矩形B.梯形C.鼓形D.鞍形4.下列影响加工误差的因素中,造成随机误差的因素是( D )。
A.原理误差B.机床几何误差C.机床热变形D.安装误差5.零件加工尺寸符合正态分布时,其均方根偏差越大,表明尺寸(A)。
机械制造技术第二章课后答案
第二章加工设备自动化(课后习题)2-1.实现加工设备自动化的意义是什么? (P30)答:加工设备生产率得到有效提高的主要途径之一是采取措施缩短其辅助时 间,加工设备工作过程自动化可以缩短辅助时间,改善公认的劳动条件和减轻工 人的劳动强度。
加工设备自动化是零件整个机械加工工艺过程自动化的基本问题 之一,是机械制造厂实现零件加工自动化的基础。
2-2.为什么说单台加工设备的自动化是实现零件自动化加工的基础? (P30) 答:单台加工设备的自动化能较好地满足零件加工过程中某个或几个工序的加 工半自动化和自动化的需要,为多机床管理创造了条件,是建立自动化生产线和 过渡到全盘自动化的必要前提,是机械制造业更进一步向前发展的基础。
2-3.加工设备自动化包含的主要内容与实现的途径有哪些? (P30)答:加工设备自动化主要是指实现了机床加工循环自动化和实现了辅助工作自 动化的加工设备。
其主要内容如下:匚自动装卸工件实现加工设备自动化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1) 对半自动加工设备通过配置自动上下料装置以实现加工设备的完全自动化;(2) 对通用加工设备运用电气控制技、数控技术等进行自动化改造;(3) 根据家公家的特点和工艺要求设计制造专用的自动化加工设备,如组合机床等;(4) 采用数控加工设备,包括数控机床、加工中心等。
2-4.试分析一下生产率与加工设备自动化的关系? (P32)答:生产率Q=K/(1+K*tf ),式中K ——理想的工艺生产率,K=1/tq ,tq —— 切削时间,tf ——空程辅助时间。
可知:tq 和tf 对机床生产的影响是相互制约 相互促进的。
当生产工艺发展到一定水平,即工艺生产率K 提高到一定程度时, 必须提高机床自动化程度,进一步减少空程辅助时间,促使生产率不断提高。
另 一方面,在相对落后的工艺基础上实现机床自动化,生产率的提高是有限的,为 了取得良好的效果,应当在先进的工艺基础上实现机床自动化。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第4版课后习题答案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第4版第一章习题参考答案1-1 机床应满足哪些基本要求什么是人机关系机床应具有的性能指标:1、工艺范围;2、加工精度;3、生产率和自动化;4、可靠性;人机关系:使机床符合人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实现人机环境高度协调统一,为操作者创造一个安全、舒适、可靠、高效的工作条件;能减轻操作者精神紧张和身体疲劳。
机床的信号指示系统的显示方式、显示器位置等都能使人易于无误地接受;机床的操纵应灵活方便,符合人的动作习惯,使操作者从接收信号到产生动作不用经过思考,提高正确操作的速度,不易产生误操作或故障。
机床造型应美观大方,色彩协调,提高作业舒适度。
另外,应降低噪声,减少噪声污染。
1-2 机床设计的内容和步骤是什么机床设计大致包括总体设计,技术设计,零件设计,样机试制和试验鉴定四个阶段。
1-3 机床的总体方案拟定包括什么内容机床总布局的内容和步骤是什么总体设计:1、掌握机床的设计依据;2、工艺分析;3、总体布局;4、确定主要的技术参数机床总体布局:1、分配机床运动;2、选择传动形式和支承形式;3、安排操纵部位;4、拟定提高动刚度的措施。
1-4 机床分配运动的原则是什么驱动型式如何选择机床运动的分配应掌握四个原则:1、将运动分配给质量小的零部件;2、运动分配应有利于提高工件的加工精度;3、运动分配应有利于提高运动部件的刚度;4、运动分配应视工件形状而定。
机床的主传动按驱动电动机类型分为交流电动机驱动和直流电动机驱动。
交流电动机驱动又分为单速电动机、双速电动机及变频调速电动机驱动。
机床传动的形式有机械传动,液压传动等。
机械传动靠滑移齿轮变速,变速级数一般少于30级,它传递功率大,变速范围较广,传动比准确,工作可靠,广泛用于通用机床中,尤其是中小型机床中。
缺点是有相对转速损失,工作中不能变速。
随着变频调速技术的迅速发展,变频调速—多楔带—齿轮传动组合的传动已成为机床主传动的主导形式。
液压无级变速传动平稳,运动换向冲击小,易于实现直线运动,适用于刨床、拉床、大型矩台平面磨床等机床的主运动中。
模具制造技术课后习题及答案(共9单元)第2章 模具零件的机械加工
第2章模具零件的机械加工思考题与习题l.在模具加工中,制定模具零件工艺规程的主要依据是什么?答:根据模具零件的几何形状、尺寸和模具零件的技术要求,结合现有加工技术和设备情况下,能以最经济、最安全加工出高质量的模具零件作为依据。
2.在导柱的加工过程中,为什么粗(半精)、精加工都采用中心孔作定位基准?答:导柱的加工过程中,为了保证各外圆柱面之间的位置精度和均匀的磨削余量。
对外圆柱面的车削和磨削,一般采用设计基准和工艺基准重合的两端中心孔定位。
所以,在半精车、精车和磨削之前需先加工中心定位孔,为后继工序提供可靠的定位基准。
3.导柱在磨削外圆柱面之前,为什么要先修正中心孔?答:磨削前对导柱进行了热处理,导柱中心定位孔在热处理后的修正,目的是消除热处理过程中中心孔可能产生的变形和其它缺陷,使磨削外圆柱面时能获得精确定位,保证外圆柱面的形状和位置精度要求。
4.拟出图2.1所示导柱的工艺路线,并选出相应的机加工设备。
图2.1可卸导柱导柱加工工艺过程工序号工序名称工序内容设备检验1 备料Φ36mm(20号钢)2 下料按图纸尺寸考虑切削余量Φ36m m×195㎜锯床自检车床自检3 粗车外圆定位:①车端面打中心孔;车外圆到Φ34mm;②调头车端面(到尺寸190mm),打中心孔,车外圆到Φ34mm。
4 精车中心孔定位:车床专职检验员①精车外圆面到尺寸(留磨削余量0.2mm),精车R3;5 精车调头外圆定位:①车锥面到尺寸,倒角C1.5;②在端面钻M8螺纹底孔,前端按图扩孔到Φ8.4,攻丝M8,端面锪孔到尺寸。
车床6 热处理①20号钢渗碳0.8~1.2㎜;②淬火HRC58~62。
热处理炉(检验硬度、平直度)。
7 研磨中心孔外圆定位:研磨中心定位孔。
车床8 磨外圆中心孔定位:粗磨、精磨外圆、锥面磨床自检9 研磨①研磨导柱导向部分外圆10 检验专职检验员11 入库清洗、喷涂防锈润滑油后,分类用塑料薄膜包封后入库5.导套加工时,怎样保证配合表面间的位置精度要求?答:由于构成导套的主要表面是内、外圆柱表面,一般采用一次装夹后,完成对有位置精度要求的内、外圆柱表面的车削和热处理后的磨削加工就能保证配合表面间的位置精度要求。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习题和答案第二章起演示教学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习题第二章制造工艺装备一、单选题1. 定位基准是指()[A]: 机床上的某些点、线、面[B]: 夹具上的某些点、线、面[C]:工件上的某些点、线、面[D]:刀具上的某些点、线、面正确答案:C2. 工序基准定义为()[A]: 设计图中所用的基准[B]: 工序图中所用的基准[C]: 装配过程中所用的基准[D]: 用于测量工件尺寸、位置的基准正确答案:B3. 工件采用心轴定位时,定位基准面是()[A]: 心轴外圆柱面[B]: 工件内圆柱面[C]: 心轴中心线[D]: 工件外圆柱面正确答案:B4. 机床夹具中,用来确定工件在夹具中位置的元件是()[A]: 定位元件[B]: 对刀—导向元件[C]: 夹紧元件[D]: 连接元件正确答案:A5. 工件以圆柱面在短V 形块上定位时,限制了工件()个自由度。
[A]:5[B]:4[C]:3[D]:2正确答案:D6. 加工大中型工件的多个孔时,应选用的机床是()[A]: 卧式车床[B]: 台式钻床[C]: 立式钻床[D]: 摇臂钻床正确答案:D7. 在一平板上铣通槽,除沿槽长方向的一个自由度未被限制外,其余自由度均被限制。
此定位方式属于()[A]: 完全定位[B]: 部分定位[C]: 欠定位[D]: 过定位正确答案:B8. 属于展成法加工齿形的刀具是()[A]: 盘状模数铣刀 [B]: 指状模数铣刀 [C]: 成形砂轮 [D]: 滚刀 正确答案: D 9. 多联齿轮小齿圈齿形加工方法一般选用() [A]:滚齿[B]:插齿[C]:剃齿[D]:珩齿 正确答案: B10. 布置在同一平面上的两个支承板相当于的支承点数是() [A]:2 个[B]:3 个[C]:4 个[D]:无数个 正确答案: B 二、判断题 1. 不完全定位在零件的定位方案中是不允许的。
()正确答案:错误2.粗基准在同一尺寸方向可以反复使用。
()正确答案:错误3.轴类零件常用两中心孔作为定位基准,遵循了互为基准原则。
机械精度设计与检测习题集(含答案)解读
第一章绪论参考答案一、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不经挑选,调整和修配就能相互替换,装配的零件,装配后能满足使用性能要求,就是具有互换性的零件。
(√)2.互换性原则中适用于大批量生产。
(╳)3.为了实现互换性,零件的公差应规定得越小越好。
(╳)4.国家标准中,强制性标准是一定要执行的,而推荐性标准执行与否无所谓。
(╳)5.企业标准比国家标准层次低,在标准要求上可稍低于国家标准。
(╳)6.厂外协作件要求不完全互生产。
(╳)7.装配时需要调整的零、部件属于不完全互换。
(√)8.优先数系包含基本系列和补充系列,而派生系列一定是倍数系列。
(╳)9.产品的经济性是由生产成本唯一决定的。
(╳)10.保证互换的基本原则是经济地满足使用要求。
(√)11.直接测量必为绝对测量。
( ×) (绝对、相对测量:是否与标准器具比较)12.为减少测量误差,一般不采用间接测量。
( √)13.为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应尽量选用高等级量块作为基准进行测量。
( ×)14.使用的量块数越多,组合出的尺寸越准确。
(×)15.0~25mm千分尺的示值范围和测量范围是一样的。
( √)16.用多次测量的算术平均值表示测量结果,可以减少示值误差数值。
( ×)17.某仪器单项测量的标准偏差为σ=0.006mm,若以9次重复测量的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其测量误差不应超过0.002mm。
( ×误差=X-X0)18.测量过程中产生随机误差的原因可以一一找出,而系统误差是测量过程中所不能避免的。
( ×)19.选择较大的测量力,有利于提高测量的精确度和灵敏度。
( ×)20.对一被测值进行大量重复测量时其产生的随机误差完全服从正态分布规律。
( √)四问答题1什么叫互换性?为什么说互换性已成为现代机械制造业中一个普遍遵守原则?列举互换性应用实例。
(至少三个)。
答:(1)互换性是指机器零件(或部件)相互之间可以代换且能保证使用要求的一种特性。
习题册参考答案-《机械制造工艺学(第二版)习题册》-B01-4148.docx
全国技工院校机械类专业通用(高级技能层级)机械制造工艺学(第二版)习题册参考答案1第一章机械加工精度与表面质量第一节机械加工精度一、填空题1.符合2.加工精度表面质量3.尺寸精度形状精度位置精度4.测量5.φ40 .008φ606.φ18.010φ18.018mm7.工艺系统8.静态动态9.“让刀”10.垂直度11.平面度12.锥形圆柱度二、选择题1A2C3D4C5C6C三、判断题1(×) 2(×)3(√) 4(×)5(√) 6(√) 7(× )8(√) 9(√) 10(×)四、名词解释1.工艺系统由机床、夹具、刀具和工件组成的系统。
2.加工误差加工误差是指加工后零件的实际几何参数(尺寸、形状和表面的相互位置)与理想几何参数的偏离程度。
3.定尺寸刀具法是指用具有一定尺寸精度的刀具(如钻头、铰刀、拉刀等)来保证工件被加工部位(如孔)的尺寸精度。
五、简答题1.答:加工精度是指加工后零件的实际几何参数(尺寸、形状和表面的相互位置)与理想几何参数的符合程度。
2机械加工精度包括尺寸精度、形状精度和位置精度三方面的内容。
获得机械加工精度的方法有:(1)获得尺寸精度的方法:试切法、调整法、定尺寸刀具法、自动控制法、数字控制法。
(2)获得形状精度的方法:轨迹法、成形法、展成法。
(3)获得相互位置精度的方法:一次安装法、多次安装法。
2.答:通常在设计机器零件及规定零件加工精度时,应注意将形状误差控制在位置公差内,位置误差又应小于尺寸公差。
精密零件或零件重要表面,其形状精度要求应高于位置精度要求,位置精度要求应高于尺寸精度要求。
3.答:第一种误差是马鞍形圆柱度误差,其原因:(1)径向力方向改变。
(2)加工粗短轴时,轴的刚度比较机床的大,工艺系统的变形主要是由主轴箱、尾座、刀架等形成(3)由机床误差引起。
改进措施:(1)加工细长轴,可采用与上述消除腰鼓形圆柱度误差相同的方法。
机械制造《机械加工精度》习题库
一、填空题1.零件的加工质量包含零件的和,零件的加工精度包括、和。
2.机床主轴回转轴线的运动误差可分解为和、、。
3.在顺序加工一批工件中,其加工误差的大小和方向都保持不变,称为;或者加工误差按一定规律变化,称为。
4.机床导轨导向误差可分为:水平直线度、、、。
5.误差的敏感方向是指产生加工误差的工艺系统的原始误差处于加工表面的在车削加工时为方向,在刨削加工时为方向。
二、选择题1. 调整法加工一批工件后的尺寸符合正态分布,且分散中心与公差带中心重合,但发现有相当数量的废品,产生的原因主要是()A、常值系统误差B、随机误差C、刀具磨损太大D、调态误差大2. 车床导轨在水平面内与主轴线不平行,会使车削后的工件产生()A、尺寸误差B、位置误差C、圆柱度误差D、圆度误差3. 车床主轴有径向跳动,镗孔时会使工件产生()A、尺寸误差B、同轴度误差C、圆度误差D、圆锥形4. 某轴毛坯有锥度,则粗车后此轴会产生()A、圆度误差B、尺寸误差C、圆柱度误差D、位置误差5. 某工件内孔在粗镗后有圆柱度误差,则在半精镗后会产生()A、圆度误差B、尺寸误差C、圆柱度误差D、位置误差7. 工件受热均匀变形时,热变形使工件产生的误差是()A、尺寸误差B、形状误差C、位置误差D、尺寸和形状误差8. 为减小零件加工表面硬化层深度和硬度,应使切削速度()A、减小B、中速C、增大D、保持不变9. 车削加工时轴的端面与外圆柱面不垂直,说明主轴有()A、圆度误差B、纯经向跳动C、纯角度摆动D、轴向窜动10. 镗床上镗孔时主轴有角度摆动,镗出的孔将呈现()A圆孔B椭圆孔C圆锥孔D双面孔11. 垂直于被加工表面的切削力与工件在该力方向的位移的比值,定义为工艺系统的()A静刚度(刚度)B柔度C动刚度D动柔度12. 工件受外力时抵抗接触变形的能力,称为()A工艺系统刚度B工件硬度C接触刚度D疲劳强度13. 一级工艺的工艺能力系数Cp为()A Cp≤0.67B 1.0≥Cp>0.67C 1.33≥Cp>1.00D 1.67≥Cp>1.33工序能力勉强的工艺是()A一级工艺B二级工艺C三级工艺D四级工艺14.工艺系统的热变形只有在系统热平衡后才能稳定,可采取适当的工艺措施予以消减,其中系统热平衡的含义是()。
第二章机械加工精度习题答案
第⼆章机械加⼯精度习题答案第⼆章机械加⼯精度习题⼀、填空1、零件的加⼯质量包含零件的加⼯精度和表⾯质量,零件的加⼯精度包括尺⼨精度、形状精度和位置精度。
2、机床主轴回转轴线的运动误差可分解为径向圆跳动、端⾯圆跳动、倾⾓摆动。
3、在顺序加⼯⼀批⼯件中,其加⼯误差的⼤⼩和⽅向都保持不变,称为常值系统误差;或者加⼯误差按⼀定规律变化,称为变值系统误差。
4、机床导轨导向误差可分为:⽔平直线度、垂直直线度、扭曲(前后导轨平⾏度)导轨与主轴轴线平⾏度。
5、误差的敏感⽅向是指产⽣加⼯误差的⼯艺系统的原始误差处于加⼯表⾯的法向,在车削加⼯时为⽔平⽅向,在刨削加⼯时为垂直⽅向。
6、分析影响机械加⼯因素的⽅法有单因素法、统计分析法。
~⼆、选择题1、通常⽤(A)系数表⽰加⼯⽅法和加⼯设备,胜任零件所要求加⼯精度的程度。
A.⼯艺能⼒ B.误差复映 C.误差传递2、下述⼑具中, (C)的制造误差会直接影响加⼯精度。
A.内孔车⼑B.端⾯铣⼑C.铰⼑D.浮动镗⼑块3、在接触零件间施加预紧⼒,是提⾼⼯艺系统(C)的重要措施。
A.精度 B.强度 C.刚度 D.柔度4、⼀个完整的⼯艺系统由(B)A.机床、夹具、⼑具和量具构成B.机床、夹具、⼑具和⼯件构成C.机床、量具、⼑具和⼯件构成D.机床、夹具、量具和⼯件构成,5.传动⽐⼩,特别是传动链末端地传动副的传动⽐⼩,则传动链中其余各传动元件误差对传动精度的影响就(A)A.越⼩B.越⼤C.不变6、加⼯齿轮、丝杠时,试指出下列各情况哪些属于加⼯原理误差(C、D、E )。
A.传动齿轮的制造与安装误差;B.母丝杠的螺距误差;C.⽤阿基⽶德滚⼑切削渐开线齿轮;D.⽤模数铣⼑加⼯渐开线齿轮;E.⽤近似传动⽐切削螺纹。
7、判别下列误差因素所引起的加⼯误差属于何种误差类型及误差性质:(1)夹具在机床上的安装误差(C, D);(2) ⼯件的安装误差(C, F );(3) ⼑具尺⼨调整不准确引起的多次调整误差(A, F );;(4) 车⼑磨损发⽣在加⼯⼀批套筒的外圆(A, E );(5) ⼯件残余应⼒引起的变形(B, C, F )。
最新机械精度设计课后习题答案PPT课件
( 1 ) 轴 4; 0 2 ) 轴 n 1 ( ; 6 8 3 ) s 6 ( R 7 7 ; 5 孔 4 ) 2 ( D 9 。 4 孔
10. 设孔、轴的公称尺寸和使用要求如下:
( 1) D(d)3,5Xmax12μ0m ,Xmi n 5μ 0m ; ( 2) D(d)40Ym , ax8μ 0m Ym,i n 3μ 5m ; ( 3) D(d)6,0Xmax5μ 0m Ym,ax3μ 2m 。
( 2 ) 极限偏 E S 差 0.0、 0: E 5I 孔 0.0; 34
轴 es 0、 e i 0.0。 25
( 3 ) 尺寸公 T D0差 .0、 3轴 : 9 T d0 孔 .0。 25
( 4) 极限间隙(xm 或 a x 过 0.0盈 3; 0 ym) a x : 0.03。 4
(5)平均间隙(或过 y平盈0) .00: 。 2
即5e05
50 。 0.050 0.061
(4
)
¢50E8的极限偏差: ES=+89μm,EI=+50
μm。
即5E 08
5 00 0..0 08 5。 9 0 14
8 .已 3知 0 - - 0 0 .和 . 0 N 0 3 2 t 0 6 8 7 0 0 0 7 . . 0 05 4 。 4 1
( 4 ) 极限 x m a 间 0 x .0; 6 x 隙 m 1 i n 0 .: 0。 16
( 5) 平均间 x平 隙 0.0: 3。 85 ( 6) 配合公 Tf 差 0.0: 45
+27
TD
(7)尺寸公差带图见右图。
-16
Td
-34
图 作业题1尺寸公差带图
2. 设某配合的孔径、轴径分别为:
机械精度设计与检测课后习题部分
解析: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零件的尺寸和形状选择合适的加工方法并进行精度检测以确保达到精 度要求。
习题二答案与解析
题目:设计一个机械零件要求其精度达到0.01mm并给出检测方法。
答案:设计一个圆柱形零件采用高精度数控机床加工使用三坐标测量机进行检测。
案例三:某液压系统的精度设计与检测
液压系统的组成:泵、阀、油缸、管路等 精度要求:压力、流量、速度、位置等 设计方法: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D)进行三维建模和仿真 检测方法:采用压力传感器、流量计、速度传感器等设备进行在线检测 结果分析:根据检测结果对液压系统进行优化和改进 应用领域:广泛应用于工程机械、汽车制造、航空航天等领域
实际应用案例分析
案例一:某机械零件的精度设计与检测
零件名称:某机械零件 设计要求:精度高稳定性好 检测方法:采用高精度测量仪器进行测量 检测结果:符合设计要求满足使用需求
案例二:某传动系统的精度设计与检测
传动系统类型:齿轮传动、链条传动、皮带传动等 精度要求:尺寸精度、位置精度、运动精度等 设计方法:CD建模、有限元分析、仿真模拟等 检测方法:光学测量、激光测量、超声波测量等 实际应用效果:提高传动效率、降低噪音、延长使用寿命等
机械精度:指 机械零件、部 件或整机在尺 寸、形状、位 置等方面的精
确程度
重要性:机械 精度直接影响 产品的性能、 寿命、可靠性
和安全性
设计原则:根 据使用要求、 制造工艺和成 本等因素合理 选择机械精度
检测方法:采 用测量仪器和 检测手段对机 械精度进行检
测和评估
机械精度设计的基本原则
机械工艺学课后习题
把机械工艺学课后习题教材:王先逵 机械制造工艺学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1第一章:1-4从材料的成形机理来分析,加工工艺方法可以分为哪几类?它们各有何特点?答:根据材料的成形机理,加工工艺方法可以分为去除加工,结合加工和变形加工。
去除加工又称分离加工,其特点是从工件上去除一部分材料成形;结合加工是一种堆积成形、分层制造方法,其特点是利用物理和化学的方法将相同材料或不同材料结合在一起而成形;变形加工又称流动加工,其特点是利用力、热、分子运动等手段使工件产生变形,改变其尺寸、形状和性能。
1-6什么是机械加工工艺过程?什么是机械加工工艺系统?答:机械加工工艺过程是机械生产过程的一部分,是直接生产过程,其原意是指采用金属切削刀具或磨具来加工工件,使之达到所要求的形状、尺寸、表面粗糙度和力学物理性能,成为合格零件的生产过程。
由于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现在所说的加工方法除切削和磨削外,还包括电加工、超声加工、电子束加工、离子束加工、激光束加工以及化学加工等几乎所有加工方法。
零件进行机械加工时,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即要有一个系统来支持,称之为机械制造工艺系统,由物质分系统、能量分系统和信息分系统组成。
1-7什么是工序、安装、工位、工步和走刀?答:工序是指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工作地点对一个(或同时对几个)工具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安装是指工序中每一次装夹下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工位是指工件的每一次安装中通过分度(或移位)装置使工件相对于机床床身变换加工位置的每一个加工位置上的工艺过程;工步是指工位中加工表面、切削刀具、切削速度和进给量都不变的情况下所完成的工艺过程;走刀是指在加工表面上切削一次所完成的工步内容。
1-8某机床厂年产CA6140车床2000台,已知每台车床只有1根主轴,主轴零件的备品率为14%,机械加工费品率为4%,试计算机床主轴零件的年生产纲领。
从生产纲领来分析,试说明主轴零件属于何种生产类型?其工艺有何特点?若1年按282个工作日,一月按26个工作日来计算,试计算主轴零件月平均生产批量。
机械精度习题答案
机械精度习题答案机械精度是机械设计和制造领域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涉及到零件的尺寸精度、形状精度和位置精度。
以下是一些机械精度习题的答案示例:# 习题一:尺寸精度的计算题目:某零件的公差为±0.05mm,求其最大极限尺寸和最小极限尺寸。
答案:尺寸精度是指零件的实际尺寸与标称尺寸之间的偏差。
公差是允许的偏差范围。
如果一个零件的标称尺寸为D,公差为T,则其最大极限尺寸为D+T,最小极限尺寸为D-T。
在这个例子中,如果标称尺寸为D,公差为0.05mm,则最大极限尺寸为D+0.05mm,最小极限尺寸为D-0.05mm。
# 习题二:形状精度的评估题目:一个圆柱形零件的直径公差为±0.1mm,如何评估其形状精度?答案:形状精度通常指的是零件的几何形状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对于圆柱形零件,其形状精度主要通过圆度、圆柱度等参数来评估。
直径公差±0.1mm仅表示直径尺寸的允许偏差,并不直接反映形状精度。
要评估形状精度,需要通过具体的测量方法,如圆度仪或圆柱度仪,来测量零件的实际形状,并与设计要求进行比较。
# 习题三:位置精度的分析题目:在一个平面上,有四个孔,它们的设计位置是等距分布的。
如果其中一个孔的位置偏差了0.2mm,分析这会对整体位置精度造成什么影响?答案:位置精度是指零件上各要素相对于其他要素或基准的位置准确度。
在这个例子中,如果四个孔设计为等距分布,其中一个孔的位置偏差了0.2mm,这将导致整个孔组的对称性和均匀性受到影响。
具体影响取决于孔的分布方式和偏差孔的位置。
如果偏差孔位于中心位置,可能会对整体结构的平衡和对称性造成较大影响;如果位于边缘,则可能影响较小。
# 结语机械精度的控制对于保证机械设备的性能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通过精确的测量和严格的质量控制,可以确保零件满足设计和功能要求。
在实际工作中,机械工程师需要综合考虑尺寸精度、形状精度和位置精度,以实现高质量的产品制造。
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为示例,具体习题的答案需要根据实际题目的要求来确定。
机械工艺学课后习题(王先逵)
机械工艺学课后习题(王先逵)把机械工艺学课后习题教材:王先逵机械制造工艺学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1第一章:1-4从材料的成形机理来分析,加工工艺方法可以分为哪几类?它们各有何特点?答:根据材料的成形机理,加工工艺方法可以分为去除加工,结合加工和变形加工。
去除加工又称分离加工,其特点是从工件上去除一部分材料成形;结合加工是一种堆积成形、分层制造方法,其特点是利用物理和化学的方法将相同材料或不同材料结合在一起而成形;变形加工又称流动加工,其特点是利用力、热、分子运动等手段使工件产生变形,改变其尺寸、形状和性能。
1-6什么是机械加工工艺过程?什么是机械加工工艺系统?答:机械加工工艺过程是机械生产过程的一部分,是直接生产过程,其原意是指采用金属切削刀具或磨具来加工工件,使之达到所要求的形状、尺寸、表面粗糙度和力学物理性能,成为合格零件的生产过程。
由于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现在所说的加工方法除切削和磨削外,还包括电加工、超声加工、电子束加工、离子束加工、激光束加工以及化学加工等几乎所有加工方法。
零件进行机械加工时,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即要有一个系统来支持,称之为机械制造工艺系统,由物质分系统、能量分系统和信息分系统组成。
1-7什么是工序、安装、工位、工步和走刀?答:工序是指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工作地点对一个(或同时对几个)工具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安装是指工序中每一次装夹下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工位是指工件的每一次安装中通过分度(或移位)装置使工件相对于机床床身变换加工位置的每一个加工位置上的工艺过程;工步是指工位中加工表面、切削刀具、切削速度和进给量都不变的情况下所完成的工艺过程;走刀是指在加工表面上切削一次所完成的工步内容。
1-8某机床厂年产CA6140车床2000台,已知每台车床只有1根主轴,主轴零件的备品率为14%,机械加工费品率为4%,试计算机床主轴零件的年生产纲领。
从生产纲领来分析,试说明主轴零件属于何种生产类型?其工艺有何特点?若1年按282个工作日,一月按26个工作日来计算,试计算主轴零件月平均生产批量。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后答案——第二章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作业拟定答案)2-2 切削过程的三个变形区各有何特点?它们之间有什么关联?答:三个变形区的特点:第一变形区为塑性变形区,或称基本变形区,其变形量最大,常用它来说明切削过程的变形情况;第二变形区为摩擦变形区,切屑形成后与前面之间存在压力,所以沿前面流出时必然有很大摩擦,因而使切屑底层又产生一次塑性变形;第三变形区发生在工件已加工表面与后面接触的区域,已加工表面受到切削刃钝圆部分与后刀面的挤压和摩擦产生变形。
关联:这三个变形区汇集在切削刃附近,应力集中且复杂;它们实质上都是因为挤压和摩擦产生变形,第一变形区主要由挤压沿剪切线产生剪切变形,第二变形区主要由挤压和摩擦产生切屑的变形,第三变形区主要由挤压和摩擦产生加工表面变形。
2-3 分析积屑瘤产生的原因及其对加工的影响,生产中最有效的控制积屑瘤的手段是什么?答:积屑瘤产生的原因:在切削速度不高又能形成连续切削的情况下,加工塑性材料时,刀面和切屑表面由于挤压和摩擦使得接触表面成为新鲜表面,少量切屑金属粘结在前刀面上,产生了冷焊,并形成加工硬化和瘤核。
瘤核逐渐长大形成积屑瘤。
对加工的影响:积屑瘤粘结在前刀面上,减少了刀具的磨损;积屑瘤使刀具的实际工作角度增大,有利于减小切削力;积屑瘤伸出刀刃之外,使得切削厚度增加,降低了工件的加工表面精度并使加工表面粗糙度增加。
生产中控制积屑瘤的手段:在粗加工中,可以采用中低速切削加以利用,保护刀具。
在精加工中应避免采用中低速从而控制积屑瘤的产生,同时还可以增大刀具前角,降低切削力,或采用好的切削液。
2-7 车削时切削合力为什么常分解为三个互相垂直的分力来分析?试说明这三个分力的作用?答:分解成三个互相垂直力的原因:切削合力的方向在空间中是不固定的,与切削运动中的三个运动方向均不重合,而切削力又是设计和性能分析的一个重要参数。
为了便于分析和实际应用,将切削力沿车削时的三个运动方向分解成三个力。
三个切削运动分别为:主运动(切削速度)、进给运动(进给量)、切深运动(背吃刀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机械加工精度习题
一、填空
1、零件的加工质量包含零件的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零件的加工精度包括尺寸精度、形状精度和位置精度。
2、机床主轴回转轴线的运动误差可分解为径向圆跳动、端面圆跳动、倾角摆动。
3、在顺序加工一批工件中,其加工误差的大小和方向都保持不变,称为常值系统误差;或者加工误差按一定规律变化,称为变值系统误差。
4、机床导轨导向误差可分为:水平直线度、垂直直线度、扭曲(前后导轨平行度)
导轨与主轴轴线平行度。
5、误差的敏感方向是指产生加工误差的工艺系统的原始误差处于加工表面的法向,在车削加工时为水平方向,在刨削加工时为垂直方向。
6、分析影响机械加工因素的方法有单因素法、统计分析法。
二、选择题
1、通常用(A)系数表示加工方法和加工设备,胜任零件所要求加工精度的程度。
A.工艺能力 B.误差复映 C.误差传递
2、下述刀具中, (C)的制造误差会直接影响加工精度。
A.内孔车刀
B.端面铣刀
C.铰刀
D.浮动镗刀块
3、在接触零件间施加预紧力,是提高工艺系统(C)的重要措施。
A.精度 B.强度 C.刚度 D.柔度
4、一个完整的工艺系统由(B)
A.机床、夹具、刀具和量具构成
B.机床、夹具、刀具和工件构成
C.机床、量具、刀具和工件构成
D.机床、夹具、量具和工件构成
5.传动比小,特别是传动链末端地传动副的传动比小,则传动链中其余各传动元件误差对传动精度的影响就(A)
A.越小
B.越大
C.不变
6、加工齿轮、丝杠时,试指出下列各情况哪些属于加工原理误差(C、D、E )。
A.传动齿轮的制造与安装误差;
B.母丝杠的螺距误差;
C.用阿基米德滚刀切削渐开线齿轮;
D.用模数铣刀加工渐开线齿轮;
E.用近似传动比切削螺纹。
7、判别下列误差因素所引起的加工误差属于何种误差类型及误差性质:
(1)夹具在机床上的安装误差(C, D);
(2) 工件的安装误差(C, F );
(3) 刀具尺寸调整不准确引起的多次调整误差(A, F);
(4) 车刀磨损发生在加工一批套筒的外圆(A, E );
(5) 工件残余应力引起的变形(B, C, F )。
A.尺寸误差; B .几何形状误差; C. 相互位置误差;
D.常值误差;
E.变值规律性误差;
F.随机误差。
8、测定机床部件静刚度的实验曲线说明(C )
A.机床部件的静刚度是不变的;
B.机床部件的静刚度是变化的,但与载荷无关;
C.机床部件的静刚度是随载荷大小而变化的
9、研究工艺系统受力变形时,若以车床两顶尖间加工光轴为例,试分别指出下列三种条件下,由于切削过程受力点位置的变化引起工件何种形状误差:
(1)只考虑机床变(C); (2)只考虑车刀变形(A); (3)只考虑工件变形(B)
A.圆锥形;
B.腰鼓形;
C.马鞍形(双曲线);
D.圆柱形。
10、工艺系统的热变形只有在系统热平衡后才能稳定,可采取适当的工艺措施予以消减,其中系统热平衡的含义是(B)。
A.机床热平衡后;
B.机床与刀具热平衡后;
C.机床刀具与工件都热平衡后。
三、简答与计算
1、在车床上加工细长轴,一端用三爪卡盘装夹,另一端用固定顶尖,工件出现弯曲变形的原因是什么?可采取什么措施克服?
答:原因是1、细长工件刚度较差,在切削力作用下产生弯曲;
2、由于采用死顶尖,工件在切削热作用下的热。
采取克服弯曲变形的措施是:卡盘通过开口钢丝全线接触夹紧工件外圆避免卡盘中心与尾架中心不同轴产生的弯曲变形;采用浮动顶尖避免热伸长受阻而产生的弯曲;采用跟刀架提高工件刚性;反向切削由浮动顶尖补偿变形避免已加工部分受力变形,合理选择刀具角度减小切削力和切削热。
2、有一批轴类零件,车削完毕后测量,发现整批零件呈现下列几何形状误差,试分析产生图示误差的各种原因。
那种情况是机床刚度不足造成的?
图a):车刀的刚度不够
图b):车床的刚度不够
图c):工件的刚度不够
图d):车床的刚度不够
3、主轴回转运动误差分为哪三种基本形式?对车削加工精度的影响如何?
答:可分解为:纯径向跳动、纯轴向窜动,纯角度摆动等三种基本形式。
1)纯径向跳动是指轴线绕平均轴线作平行的公转运动,在Z方向和Y方向都有变动。
对于车床上车削外因时影响很小,其车削的工件截面接近于真圆。
2)纯轴向窜动是指回转轴线沿平均回转轴线在轴向位置的变化。
纯轴向窜动对内外圆加工没有影响,但加工端面时会与内、外圆表面不垂直,且端面与轴线的垂直度误差随切削直径的减小而增大。
加工螺纹时,轴向窜动会产生螺距周期误差。
3)纯角度摆动指主轴瞬时回转轴线对平均轴线作呈一倾斜角度的公转运动,但其交点位置固定不变。
角度摆动误差△a,主要影响工件的形状精度。
4、车削一批轴的外圆,其尺寸要求为Φ200-0.1 mm,若此工序尺寸按正态分布,均方差σ=0.025mm,公差带中心小于分布曲线中心,偏移值Δ0=0.03mm,试计算该批工件的合格率和废品率。
解:该批工件的大致的理想与实际曲线分布图如下:
1)工件的尺寸在19.90 ~ 20.00范围内是合理的,(设计给定)
2)工件实际的最小尺寸是19.915,最大极限尺寸是20.055。
(通过均方差σ=0.025mm计算而得到的,计算如下)。
由已知条件可知:尺寸分散中心 = 19.98
因: σ=0.025mm, 即: 3σ=0.075mm
所以: 工件实际的最小尺寸 = 19.98 – 0.075 = 19.915
工件实际的最大尺寸 = 19.98 + 0.075 = 20.055
3)按1、2结果画该批工件的大致的理想与实际曲线分布图如下,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就是产品的废品率。
(阴影部分的面积计算就是高斯曲线与X 轴包围面积的计算。
)
尺寸过大或过小的废品率均由下式计算:
Q 废品率 = 0.5 — φ(Z )
Z = = (20 – 19.98)/ 0.025 = 0.8 由Z=0.8查教材P61表2-2获得φ(Z )= 0.2881
Q 废品率 = 0.5 — φ(Z )= 0.2119 = 21.19 %
5、检查一批在卧式镗床上精镗后的活塞销孔直径。
图纸规定尺寸与公差为 , 抽查件数n =100,分组数k =6。
测量尺寸、分组间隔、频数和频率见下表。
求实际分布曲线图、工艺能力及合格率,分析原因并提出改进意见。
活塞销孔直径测且结果
σ尺寸分散中心
最大极限尺寸-0
015.028-φ
解:以组中值Xj 代替组内零件实际值,绘制实际分布曲线。
实际尺寸分散范围 = 最大孔径一最小孔径=28.04-27.992=0.012mm ;
样本平均值(又称尺寸分散范围中心即平均孔径):
公差范围中心 最大=27.9925+0.0075=28 最小=27.9925-0.0075=27.985
常值系统误差
样本标准差
工艺能力系数 废品率:由
查表7.3可得A =0.3253
实测结果分析:部分工件的尺寸超出了公差范围,有17.47%的废品(实际分布曲线图中阴影部分;这批工件的分散范围0.012mm 比公差带0.015mm 小,也就是说实际加工能力比图纸要求的要高:Cp =1.11,即δ>6σ。
只是由于有△系统=0.0054的存在而产生废品。
如果能设法将分散中心调整到公差范围中心,工件就完全合格。
具体的调整方法是将镗刀的伸出量调短些,以减少镗刀受力变形产生的加工误差。
mm m X n X k
i i i 9979.2711==∑=9925.272015.028==-M L mm X L M 0054.0=-=∆系统002244.0)(1112=--=∑=k i i i m X X n S 11.16==
σ
δp C 9358.0002244.09979.2728=-=
-σαX %47.171747.03253.05.05.0==-==A Q -废品率%
53.828253.03253.05.05.0==+=+=A Q 合格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