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回归分析方法2
回归分析法(精品PPT课件)
b0
i 1
W 2 n yi b0 b1xi xi 0
b1
i 1
8
求解上述方程组得:
n
n
n
n xiyi
xi
yi
b1 i1
n
x x n i1
i 1 i 1
2
i
n
2
i
i 1
1 n
bn
b0
yi
补充内容:回归分析法
回归分析是计量经济学中最为基础的一 部份内容。在这里我们简单地介绍回归 分析中估计模型具体参数值的方法。
1
一、一元线性回归与最小二乘法
Y=b0+b1x+ε,其中y 为应变量,x为自变量, b0为模 型的截距,b1为x变量的系数, ε为随机误差项。
如果现在有一系列的y与x的值,我们可以用很多方法 来找到一个线性的方程,例如任意连接两个特定的点, 但这种方法显然不能给出一条最好的拟合直线。另一 种方法是找出一条直线,使得直线与已有的点之间的 距离的和最小,但由于这条直线与点之间的距离有时 为正有时为负,求和时会相互抵消,所以用这种方法 找到的直线也并不一定最好。于是我们想到要找到一 条这样的直线,使得直线与点之间的距离的平方和最 小:
xi
n i1
n i1
9
例1:
某地区人均收入与某耐用消费品销售额的资料如 下表所示:请求出其一元回归模型。
年份 1991
人均收 入x/元
680
耐用消
费品销 售额y/
164
万元
1992 760
180
1993 900
200
1994 940
228
《现代地理学中的数学方法》第3章 1 2相关分析方法 回归分析方法
第五章 地理系统要素间的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
• 二、地理相关程度的度量方法 • 计量地理学中用不同的指标来度量不同类型的地理相关的程度。 • (一)简单直线相关程度的度量 • 一般情况下,当两个地理要素间为直线相关时,需要分析其相关程度和
相关方向。所谓相关程度指两者关系的密切程度,而相关方向可分为正 相关与负相关。前者指两个要素间呈同方向变化,而后者相反。这两者 可用一个共同的指标度量,就是相关系数。 • 1. 一般常用的相关系数(r)计算公式 • 其中,
第五章 地理系统要素间的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
• (三)多要素相关与相关矩阵 • 对于多个地理要素,则可计算出各要素两两之间的相关系数,并构成相
关矩阵。 • 例3:现给出世界上自然植被的生产量与水热资源的原始地理数据(表5
-3),利用相关系数公式得到其相关矩阵,形式如下所示:
第五章 地理系统要素间的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
– 地理回归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
• 1. 由一组地理数据确定这些要素间的定量数学表达式,即回归模型; • 2. 利用回归模型,根据自变量的值来预测或控制因变量的取值。
第五章 地理系统要素间的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
• 二、一元地理回归模型的建立
– 一元地理回归是要解决两个要素间的定量关系。由于两个要素之间 的数量关系类型的差别,一元地理回归包括线性回归模型和非线性 回归模型分述如下:
第五章 地理系统要素间的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
• 3. 一元线性地理回归模型的效果检验 • 当一元线性地理回归模型求出来以后,它的效果如何,它所揭示的地理
规律性强不强,用它来进行地理预测精度如何?所有这些问题都需要进 一步作出分析。 • (1)回归模型估计的误差 • 由线性回归模型所得到的y的估计值往往与实测值y不完全一致,它们之 间的误差称为估计误差,以标准差的形式表示为 • 在实际地理问题中,只要比较S与允许的偏差即可。
回归分析法
回归分析法分析某些原因能够对目标造成“多大程度”的影响。
回归分析法 1回归分析:确定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数量关系的统计分析方法。
•按照涉及的变量的多少,分为一元回归和多元回归分析;•按照因变量的多少,可分为简单回归分析和多重回归分析;•根据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可分为线性回归分析和非线性回归分析。
相关分析研究现象是否相关,相关的方向和紧密程度,一般不区分自变量或因变量。
回归分析要分析现象之间相关的具体形式,确定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用数学模型来表示它们之间的具体关系。
e.g.,从相关分析中可以得知“答疑效果”和“复购率”变量高度相关,但是这两个变量之间到底是哪个变量受哪个变量的影响,影响程度如何,则需要通过回归分析方法来确定。
回归分析法 2解决问题时,用分析的方法找出问题的原因。
在决策阶段,可以利用“回归分析”来计算出某个原因能够对目标造成“多大程度”的影响,从而合理分配资源。
e.g.,1.已知y(目标)的值,预测x(原因)的值。
课程的平均复购率(目标)在下半年里跌至约50%,公司决策层提出的要求是,在3个月以内平均复购率恢复到60%(目标)。
这时候就需要“回归分析”来计算出各种影响复购率的原因能够对复购率(目标)造成“多大程度”的影响,来预测需要投入多少到解决问题中。
1.已知x(原因)的值,预测y(目标)的值。
x是投入广告的费用,y是产生的收益,在推广前就可以利用回归分析,投入的成本(x,广告费用)能预期产生多少收益(y,产生的收益)。
当决策者有多种推广方案要选择的时候,可以根据回归分析知道,把有限的资源投入到哪里才能发挥出最好的效果。
回归分析法 3在回归分析中,把变量分为两类:•一类是因变量,它们通常是实际问题中所关心的一类指标,通常用Y表示;•而影响因变量取值的的另一类变量称为自变量,用X来表示。
回归分析研究的主要问题是:1)确定Y与X间的定量关系表达式,这种表达式称为回归方程;2)对求得的回归方程的可信度进行检验;3)判断自变量X对因变量Y有无影响;4)利用得到的回归方程进行预测和控制。
第3章 一元线性回归分析
3.7 假设条件的放松
3.7.1 假设条件的放松(一)—非正态 分布误差项
• 放松了假设4后,与之相关的结论10和12 不再成立,t-检验、F-检验不再成立。 • 大样本情况下,t-统计量近似服从标准正态 分布,因此可以用标准正态分布临界值进 行判断。 • 去掉假设4不影响OLS估计的一致性、无偏 性和渐近正态性。
1
s ˆ
1
t-检验的涵义:估计参数的绝对值足够大或者 标准误很小(标准误小则随机性小,估计越精 确) 样本量较大时 (n>35),t分布接近正态分布, 5%置信水平下临界值接近2,因此常用统计量 是否大于2作为判断系数显著与否的标准。
3.5 拟合优度 R 和模型检验(F检验)
检验 X 和 Y 之间是否 具有线性关系:看 Y 的变化能被 X 的变化解释多少。 总平方和(total sum squared):
一元线性回归分析
3.6 用EViews7.2进行一元线性回归 3.7 假设条件的放松
3.7.1 假设条件的放松(一)—非正态分布误差 项 3.7.2 假设条件的放松(二)—异方差 3.7.3 假设条件的放松(三)—非随机抽样和序 列相关 3.7.4 假设条件的放松(四)—内生性 3.7.5 总结
重要概念
第3章
一元线性回归分析
一元线性回归分析
3.1 一元线性回归模型 3.2 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参数估计
3.2.1 回归系数估计 3.2.2 误差的估计—残差 ˆ 和 ˆ 的分布 3.2.3 0 1
3.3 更多假设下OLS估计量性质 3.4 回归系数检验(t-检验) 2 R 3.5 拟合优度 和模型检验(F检验)
2
3.5 拟合优度 R 和模型检验(F检验)
不带常数项的模型其相应的TSS和ESS为:
回归分析法2篇
回归分析法2篇第一篇:回归分析法的基本概念和应用回归分析法是一种统计学方法,用于确定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并用一条或多条线性方程来表示这种关系。
它通常用于预测和解释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回归分析法的基本概念,包括线性回归和多元回归,以及它们在实际应用中的使用。
一、线性回归线性回归是回归分析法中最简单和最常见的类型,它通过找到最能够预测因变量的线性方程来描述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线性回归的方程可以表示为:y = b0 + b1x1 + e其中y表示因变量,x1表示自变量,b0和b1是常数,e是误差项。
b1是斜率,表示因变量在自变量的变化下每增加一个单位时的变化量。
b0是截距,它表示当自变量等于0时,因变量的预测值。
线性回归通过最小二乘法来确定b0和b1的值,它是一种优化方法,用于确定最合适的直线方程。
最小二乘法的基本思想是使残差的平方和最小化。
二、多元回归多元回归是一种用于分析多个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关系的方法。
它可以帮助我们确定多个自变量对因变量的相对重要性,以及它们之间的交互作用。
多元回归的方程可以表示为:y = b0 + b1x1 + b2x2 + b3x3 + ... + e在多元回归中,我们可以添加任意数量的自变量。
多元回归通过与线性回归类似的最小二乘法来确定每个自变量的系数和截距。
三、应用回归分析法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市场研究、经济学、人口统计学和社会科学领域。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1.预测销售回归分析法可以用来预测销售,它可以帮助我们确定哪些因素对销售的影响最大,并预测未来销售的趋势。
在这种情况下,自变量可以是广告开支、季节性因素或经济指标等。
2.评估产品回归分析法可以用来评估产品和服务。
它可以帮助我们确定哪些因素对消费者满意度的影响最大,并帮助制定针对客户需求的营销策略。
3.分析投资回归分析法可以用来分析投资,它可以帮助我们确定哪些因素对投资回报率的影响最大,并帮助投资者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应用回归分析-第3章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3章 多元线性回归思考与练习参考答案讨论样本容量n 与自变量个数p 的关系,它们对模型的参数估计有何影响答: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中,样本容量n 与自变量个数p 的关系是:n>>p 。
如果n<=p 对模型的参数估计会带来很严重的影响。
因为: 1. 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中,有p+1个待估参数β,所以样本容量的个数应该大于解释变量的个数,否则参数无法估计。
2. 解释变量X 是确定性变量,要求()1rank p n =+<X ,表明设计矩阵X 中的自变量列之间不相关,即矩阵X 是一个满秩矩阵。
若()1rank p <+X ,则解释变量之间线性相关,1()X X -'是奇异阵,则β的估计不稳定。
证明 随机误差项ε的方差2的无偏估计。
证明:@22122222111112221111ˆ(),111()()(1)(1)()(1)1ˆ()()1ni i n n nnnii ii iiii i i i i i ni i SSE e e e n p n p n p E e D e h h n h n p E E e n p σσσσσσσ======='===------∴==-=-=-=--∴==--∑∑∑∑∑∑∑一个回归方程的复相关系数R=,样本决定系数R 2=,我们能判断这个回归方程就很理想吗答:不能断定这个回归方程理想。
因为:1. 在样本容量较少,变量个数较大时,决定系数的值容易接近1,()1ˆ2--=p n SSE σ而此时可能F 检验或者关于回归系数的t 检验,所建立的回归方程都没能通过。
2. 样本决定系数和复相关系数接近于1只能说明Y 与自变量X1,X2,…,Xp 整体上的线性关系成立,而不能判断回归方程和每个自变量是显著的,还需进行F 检验和t 检验。
3. 在应用过程中发现,在样本容量一定的情况下,如果在模型中增加解释变量必定使得自由度减少,使得 R 2往往增大,因此增加解释变量(尤其是不显著的解释变量)个数引起的R 2的增大与拟合好坏无关。
回归分析法PPT课件
线性回归模型的参数估计
最小二乘法
通过最小化误差平方和的方法来估计 模型参数。
最大似然估计
通过最大化似然函数的方法来估计模 型参数。
参数估计的步骤
包括数据收集、模型设定、参数初值、 迭代计算等步骤。
参数估计的注意事项
包括异常值处理、多重共线性、自变 量间的交互作用等。
线性回归模型的假设检验
假设检验的基本原理
回归分析法的历史与发展
总结词
回归分析法自19世纪末诞生以来,经历 了多个发展阶段,不断完善和改进。
VS
详细描述
19世纪末,英国统计学家Francis Galton 在研究遗传学时提出了回归分析法的概念 。后来,统计学家R.A. Fisher对其进行了 改进和发展,提出了线性回归分析和方差 分析的方法。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回 归分析法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并出现了多 种新的回归模型和技术,如多元回归、岭 回归、套索回归等。
回归分析法的应用场景
总结词
回归分析法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经济学、金融学、生物学、医学等。
详细描述
在经济学中,回归分析法用于研究影响经济发展的各种因素,如GDP、消费、投资等;在金融学中,回归分析法 用于股票价格、收益率等金融变量的预测;在生物学和医学中,回归分析法用于研究疾病发生、药物疗效等因素 与结果之间的关系。
梯度下降法
基于目标函数对参数的偏导数, 通过不断更新参数值来最小化目 标函数,实现参数的迭代优化。
非线性回归模型的假设检验
1 2
模型检验
对非线性回归模型的适用性和有效性进行检验, 包括残差分析、正态性检验、异方差性检验等。
参数检验
通过t检验、z检验等方法对非线性回归模型的参 数进行假设检验,以验证参数的显著性和可信度。
第三章_回归分析
第三章 回歸分析 §1 一元線性回歸 一、回歸模型設隨機變數y 與引數x 之間存在線性關係,它們的第i 次觀測數據是:(xi,yi)(i=1,2,…,n)那麼這組數據可以假設具有如下的數學結構式:i i i x y εββ++=0(i=1,…,n ),其中β0, β為待估參數,),0(~2σεN i ,且n εεε,,,21 相互獨立,這就是一元線性回歸的數學模型。
二、參數估計 1.回歸係數設b0和b 分別是參數β0, β的最小二乘估計,於是一元線性回歸方程為:i i bx b y+=0ˆ (i=1,2,…,n ) b0,b 叫做回歸係數,它使偏差平方和∑∑==--=-=ni i i ni i i bx b y yy Q 12012)()ˆ(取最小值。
由 ⎝⎛=---=∂∂=---=∂∂∑∑==0)(20)(210100ni i i i ni i i x bx b y b Q bx b y b Q整理得正規方程組: 020()()()i ii i i inb x b y x b x b x y +∑=∑⎛∑+∑=∑⎝解得 xx xy S S b x b y b /,0=-= 其中 222)(x n x x x S i i xx -∑=-∑=y x n y x y y x x S i i i i xy -∑=--∑=))((另外 y n y y y S i i yy -∑=-∑=22)( 2.最小二乘估計b0,b 的統計性質 (1)E(b)= β,E(b0)= β0即b0,b 分別是β0,β的無偏估計 (2)22()/()i D b x x σ=∑-22201()[/()]i D b x x x nσ=+∑-即回歸係數b0,b 與σ2,x 的波動大小有關,b0還與n 有關,這就是說,x 值越分散,數據越多,估計b0,b 越精確。
三、假設檢驗 1.回歸方程顯著性檢驗欲檢驗y 與x 之間是否有線性關係,即檢驗假設H0:β=0。
第3章 1.1 回归分析 1.2 相关系数 1.3 可线性化的回归分析
§1回归分析1.1回归分析1.2相关系数1.3可线性化的回归分析1.了解回归分析的思想和方法.(重点)2.掌握相关系数的计算和判断线性相关的方法.(重点)3.了解常见的非线性回归模型转化为线性回归模型的方法.(难点)[基础·初探]教材整理1回归分析阅读教材P73~P75,完成下列问题.设变量y对x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a+bx,由最小二乘法知系数的计算公式为:b=l xyl xx=∑i=1n(x i-x)(y i-y)∑i=1n(x i-x)2=∑i=1nx i y i-n x y∑i=1nx2i-n x2,a=y-b x.教材整理2相关系数阅读教材P76~P78,完成下列问题.1.相关系数r的计算假设两个随机变量的数据分别为(x1,y1),(x2,y2),…,(x n,y n),则变量间线性相关系数r=l xyl xx l yy=∑i=1n(x i-x)(y i-y)∑i=1n(x i-x)2∑i=1n(y i-y)2=∑i=1nx i y i-n x y∑i=1nx2i-n x2∑i=1ny2i-n y2.2.相关系数r与线性相关程度的关系(1)r的取值范围为[-1,1];(2)|r|值越大,误差Q越小,变量之间的线性相关程度越高;(3)|r|值越接近0,误差Q越大,变量之间的线性相关程度越低.3.相关性的分类(1)当r>0时,两个变量正相关;(2)当r<0时,两个变量负相关;(3)当r=0时,两个变量线性不相关.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两个变量的相关系数r>0,则两个变量正相关.()(2)两个变量的相关系数越大,它们的相关程度越强.()(3)若两个变量负相关,那么其回归直线的斜率为负.()【答案】(1)√(2)×(3)√教材整理3可线性化的回归分析阅读教材P79~P82,完成下列问题.1.非线性回归分析对不具有线性相关关系的两个变量做统计分析,通过变量代换,转化为线性回归模型.2.非线性回归方程A.y =2+13x B .y =2e x C .y =2e 1xD .y =2+ln x【解析】 分别将x 的值代入解析式判断知满足y =2+ln x . 【答案】 D[质疑·手记]预习完成后,请将你的疑问记录,并与“小伙伴们”探讨交流: 疑问1: 解惑: 疑问2: 解惑:[小组合作型]i i 3-1-1①,对变量u ,v 有观测数据(u i ,v i )(i =1,2,…,10),得散点图②.由这两个散点图可以判断()图3-1-1A.变量x与y正相关,u与v正相关B.变量x与y正相关,u与v负相关C.变量x与y负相关,u与v正相关D.变量x与y负相关,u与v负相关(2)两个变量x,y与其线性相关系数r有下列说法:①若r>0,则x增大时,y也随之相应增大;②若r<0,则x增大时,y也相应增大;③若r=1或r=-1,则x与y的关系完全对应(有函数关系),在散点图上各个散点均在一条直线上,其中正确的有()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3)有五组变量:①汽车的重量和汽车每消耗1升汽油所行驶的平均路程;②平均日学习时间和平均学习成绩;③某人每日吸烟量和其身体健康情况;④正方形的边长和面积;⑤汽车的重量和百公里耗油量.其中两个变量成正相关的是A.①③B.②④C.②⑤D.④⑤【精彩点拨】可借助于线性相关概念及性质作出判断.【自主解答】(1)由这两个散点图可以判断,变量x与y负相关,u与v正相关,故选C.(2)根据两个变量的相关性与其相关系数r之间的关系知,①③正确,②错误,故选C.(3)其中①③成负相关关系,②⑤成正相关关系,④成函数关系,故选C.【答案】(1)C(2)C(3)C1.线性相关系数是从数值上来判断变量间的线性相关程度,是定量的方法.与散点图相比较,线性相关系数要精细得多,需要注意的是线性相关系数r的绝对值小,只是说明线性相关程度低,但不一定不相关,可能是非线性相关.2.利用相关系数r 来检验线性相关显著性水平时,通常与0.75作比较,若r >0.75,则线性相关较为显著,否则为不显著.[再练一题]1.下列两变量中具有相关关系的是( )【导学号:62690052】A .正方体的体积与边长B .人的身高与体重C .匀速行驶车辆的行驶距离与时间D .球的半径与体积【解析】 选项A 中正方体的体积为边长的立方,有固定的函数关系;选项C 中匀速行驶车辆的行驶距离与时间成正比,也是函数关系;选项D 中球的体积是43π与半径的立方相乘,有固定函数关系.只有选项B 中人的身高与体重具有相关关系.【答案】 Bx (℃)之间的关系,随机统计了某4个月的月销售量与当月平均气温,其数据如下表:(1)(2)气象部门预测下个月的平均气温约为6 ℃,据此估计该商场下个月毛衣的销售量.【精彩点拨】 (1)可利用公式求解; (2)把月平均气温代入回归方程求解.【自主解答】 (1)由散点图易判断y 与x 具有线性相关关系.x=(17+13+8+2)÷4=10,y=(24+33+40+55)÷4=38,∑4i=1x i y i=17×24+13×33+8×40+2×55=1 267,∑4i=1x2i=526,b=∑4i=1x i y i-4x y ∑4i=1x2i-4x2=1 267-4×10×38526-4×102≈-2.01,a=y-b x≈38-(-2.01)×10=58.1,所以线性回归方程为y=-2.0x+58.1.(2)气象部门预测下个月的平均气温约为6 ℃,据此估计,该商场下个月毛衣的销售量为y=-2.0 x+58.1=-2.0×6+58.1≈46(件).1.回归分析是定义在具有相关关系的两个变量基础上的,因此,在作回归分析时,要先判断这两个变量是否相关,利用散点图可直观地判断两个变量是否相关.2.利用回归直线,我们可以进行预测.若回归直线方程y=a+bx,则x=x0处的估计值为y0=a+bx0.3.线性回归方程中的截距a和斜率b都是通过样本估计而得到的,存在着误差,这种误差可能导致预报结果的偏差,所以由线性回归方程给出的是一个预报值而非精确值.4.回归直线必过样本点的中心点.[再练一题]2.某研究机构对高三学生的记忆力x和判断力y进行统计分析,得下表数据:(1)(2)请根据上表提供的数据,用最小二乘法求出y关于x的线性回归方程y=bx+a;(3)试根据求出的线性回归方程,预测记忆力为9的同学的判断力.【解】(1)如图:(2)∑4i=1x i y i=6×2+8×3+10×5+12×6=158,x=6+8+10+124=9,y=2+3+5+64=4,∑4i=1x2i=62+82+102+122=344,b=158-4×9×4344-4×92=1420=0.7,a=y-b x=4-0.7×9=-2.3,故线性回归方程为y=0.7x-2.3.(3)由(2)中线性回归方程得当x=9时,y=0.7×9-2.3=4,预测记忆力为9的同学的判断力约为4.[探究共研型]探究1【提示】非线性回归问题有时并不给出经验公式.这时我们可以画出已知数据的散点图,把它与学过的各种函数(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等)图象作比较,挑选一种跟这些散点拟合得最好的函数,然后采用适当的变量变换,把问题化为线性回归分析问题,使之得到解决.其一般步骤为:探究2已知x和y之间的一组数据,则下列四个函数中,模拟效果最好的为哪一个?①y=32③y=4x; ④y=x2.【提示】观察散点图中样本点的分布规律可判断样本点分布在曲线y=3×2x-1附近.所以模拟效果最好的为①.某地区不同身高的未成年男性的体重平均值如下表:(2)如果一名在校男生身高为168 cm,预测他的体重约为多少?【精彩点拨】先由散点图确定相应的拟合模型,再通过对数变换将非线性相关转化为线性相关的两个变量来求解.【自主解答】(1)根据表中的数据画出散点图,如下:由图看出,这些点分布在某条指数型函数曲线y=c1e c2x的周围,于是令z=ln y,列表如下:作出散点图,如下:由表中数据可求得z与x之间的回归直线方程为z^=0.693+0.020x,则有y =e0.693+0.020x.(2)由(1)知,当x=168时,y=e0.693+0.020×168≈57.57,所以在校男生身高为168 cm,预测他的体重约为57.57 kg.两个变量不具有线性关系,不能直接利用线性回归方程建立两个变量的关系,可以通过变换的方法转化为线性回归模型,如y=c1e c2x,我们可以通过对数变换把指数关系变为线性关系,令z=ln y,则变换后样本点应该分布在直线z=bx+a(a=ln c1,b=c2)的周围.[再练一题]3.在一次抽样调查中测得样本的5个样本点,数据如下表:【解】作出变量y与x之间的散点图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变量y与x近似地呈反比例函数关系.设y=kx,令t=1x,则y=kt.由y与x的数据表可得y与t的数据表:作出y 与t 的散点图如图所示.由图可知y 与t 呈近似的线性相关关系.又t =1.55,y =7.2,∑i =15t i y i =94.25,∑i =15t 2i =21.312 5,b =∑i =15t i y i -5t y∑i =15t 2i -5t 2=94.25-5×1.55×7.221.312 5-5×1.552≈4.134 4,a =y -b t =7.2-4.134 4×1.55≈0.8, ∴y =4.134 4t +0.8.所以y 与x 的回归方程是y =4.134 4x+0.8.[构建·体系]1.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①函数关系是一种确定性关系;②相关关系是一种非确定性关系;③回归分析是对具有函数关系的两个变量进行统计分析的一种方法;④回归分析是对具有相关关系的两个变量进行统计分析的一种常用方法.A .①②B .①②③C .①②④D .①②③④【解析】 函数关系和相关关系的区别是前者是确定性关系,后者是非确定性关系,故①②正确;回归分析是对具有相关关系的两个变量进行统计分析的一种方法,故③错误,④正确.【答案】 C2.下表是x 和y 之间的一组数据,则y 关于x 的线性回归方程必过点( )C.(2.5,4) D.(2.5,5)【解析】线性回归方程必过样本点的中心(x,y),即(2.5,4),故选C.【答案】 C3.对具有线性相关关系的变量x和y,由测得的一组数据求得回归直线的斜率为6.5,且恒过(2,3)点,则这条回归直线的方程为________.【导学号:62690053】【解析】由题意知x=2,y=3,b=6.5,所以a=y-b x=3-6.5×2=-10,即回归直线的方程为y=-10+6.5x.【答案】y=-10+6.5x4.部门所属的10个工业企业生产性固定资产价值与工业增加值资料如下表(单位:百万元):【解析】x=3+3+5+6+6+7+8+9+9+1010=6.6.y=15+17+25+28+30+36+37+42+40+4510=31.5.∴r=∑10i=1(x i-x)(y i-y)∑10i=1(x i-x)2∑10i=1(y i-y)2=0.991 8.【答案】0.991 85.某工厂为了对新研发的一种产品进行合理定价,将该产品按事先拟定的价格进行试销,得到如下数据:(1)求回归直线方程y =bx +a ,其中b =-20,a =y -b x ;(2)预计在今后的销售中,销量与单价仍然服从(1)中的关系,且该产品的成本是4元/件,为使工厂获得最大利润,该产品的单价应定为多少元?(利润=销售收入-成本)【解】 (1)x =16(8+8.2+8.4+8.6+8.8+9)=8.5, y =16(90+84+83+80+75+68)=80, ∵b =-20,a =y -b x , ∴a =80+20×8.5=250, ∴回归直线方程为y =-20x +250.(2)设工厂获得的利润为L 元,则L =x (-20x +250)-4(-20x +250)=-20⎝ ⎛⎭⎪⎫x -3342+361.25, ∴该产品的单价应定为334元时,工厂获得的利润最大.我还有这些不足:(1) (2)我的课下提升方案: (1) (2)。
计量地理学第三章——2 回归分析
例1
一元线性回归方法的基本公式为:
y a bx
式中:a,b为待定参数,其表达式如下:
b Lxy Lxx
n i 1
xi yi
1 n
n
(
i 1
xi )(
n i 1
n i 1
xi2
1 n
n
(
i 1
xi )2
yi )
a y bx
变差 来源 回归
误差
总和
平方和
自由度
n
SSR (Yˆi Y )2
地区编号 1 2 3 4 5 6 7 8
月平均销售收 入(万元)y
31
40
30
34
25
20
35
40
月平均广告支 出(万元)x
5 10 5
7
4
3
7
9
要求:对于不同的月平均广告支出预测月平均销售收入
解:由计算结果可知,回归方程为
SST=338.875 SSR=314.532 SSE=24.343
Y 14.669 2.753X
因此,对于不同的月平均广告支出,其月平均销售收入的预测 结果如下:单位:万元
月平均广告支出 平均收入的点预测 平均收入的区间预测
6
31.187
(25.956,36.418)
8
36.693
(31.296,42.090)
12
47.705
(40.872,54.538)
直线回归、相关分析的注意事 项:
1)相关分析只是以相关系数来描述两个变量间线性相关 的程度和方向,并不阐明事物间存在联系的本质,也不是两事 物间存在联系的证据。要阐明两事物间的本质联系,必须凭专 业知识从理论上加以论证。因此,把两个毫无关系的事物放在 一起作相关分析是毫无意义的。同样,回归分析也要有实际意 义。
《回归分析方法》课件
线性回归模型的评估与优化
评估指标:R平方值、调整R平方值、F统计量、P值等 优化方法:逐步回归、岭回归、LASSO回归、弹性网络回归等 交叉验证:K折交叉验证、留一法交叉验证等 模型选择:AIC、BIC等模型选择方法来自01逻辑回归分析
逻辑回归分析的定义
逻辑回归是一种统计方法,用于预测二分类因变量 逻辑回归使用逻辑函数(logistic function)来估计概率 逻辑回归的目标是找到最佳的参数,使得模型能够准确预测因变量 逻辑回归广泛应用于医学、金融、市场营销等领域
逻辑回归模型的应用场景
预测客户是 否会购买产 品
预测客户是 否会违约
预测客户是 否会流失
预测客户是 否会响应营 销活动
预测客户是 否会购买保 险
预测客户是 否会进行投 资
01
多项式回归分析
多项式回归分析的定义
多项式回归分析是一种统计方法,用于建立因变量与多个自变量之 间的关系模型。 多项式回归分析通过使用多项式函数来拟合数据,从而得到更精确 的预测结果。 多项式回归分析的优点是可以处理非线性关系,并且可以处理多个 自变量之间的关系。
求解结果:得到模型的参 数值,用于预测和评估模
型的性能
套索回归模型的应用场景
预测股票价格 预测房价 预测汇率 预测商品价格
Ppt
感谢观看
汇报人:PPT
岭回归模型的参数求解
岭回归模型: 一种线性回归 模型,通过在 损失函数中加 入一个L2正 则项来防止过
拟合
参数求解方法: 梯度下降法、 牛顿法、拟牛
顿法等
梯度下降法: 通过迭代求解 参数,每次迭 代都沿着梯度 下降的方向更
新参数
牛顿法:通过 求解Hessian 矩阵的逆矩阵 来更新参数, 收敛速度快, 但计算复杂度
回归分析
准差
r剩
S剩 (n r 1)
r 为进入回归模型的变量个数。上述公式表示对于任一给定 的自变量(x1, x2, xm),所对应因变量的实际值 y 以95%的概率落 在区间 ( yˆ 2r剩,yˆ 2r剩),即预测值 yˆ 与实际值 y之差有95%的概
率,使得 y yˆ 2r剩, 所以r剩 越小其预测精度越高。
此外,在检验得知方程是显著之后,还需检验方程中哪些变量 x1, x2 , xm
是影响 y 的重要变量,哪些是不重要变量,进而剔除不重要的变量,简化
方程,得到优化回归方程,这就是所谓的对每个变量要进行显著性检验 (t检验)
n
总离差平方和 S总 ( yi y)2 ,自由度为 n 1,如果观测值给定,S总 i 1
i 1
化对 y 的波动,其自由度为 m 。
n
记 S剩 ( yi yˆi )2 称为剩余平方和(或残差平方和),它是由实验 i1
误差以及其他因素引起的。它反映了实验误差以及其他因素对实验结果的
影响程度,其自由度为n m1。
于是
S总 S回 S剩
当 S总确定时, S剩 越小, S回 越大,则 S回 就越接近 S总,于是用 S回 是否接
一组回归系数 b1 ,b2 , bm 值。 设 b1 ,b2 , bm 分别为 0, 1, , m 的最小二乘估计值,于是
有
yˆ b0 b1x1 b2x2 bmxm
其中 yˆ 是 y 的一个最小二乘估计。
下用最小二乘法求b1 ,b2 , bm
令
1 x11 x12 x1m
4、回归分析预测法的步骤
(1).根据预测目标,确定自变量和因变量 明确预测的具体目标,也就确定了因变量。如预测具体
《回归分析二》PPT课件
▪
yˆ
是
y
的估计值 h
10
参数的最小二乘估计
h
11
参数的最小二乘法
1. 使因变量的观察值与估计值之间的离差平方和
达到最小来求得 bˆ0,bˆ1,bˆ2, ,bˆp。即
n
n
Q (bˆ0,bˆ1,bˆ2, ,bˆp) (yiy ˆ)2 ei2最小
i 1
i 1
2. 求解各回归参数的标准方程如下
n
Sy
yi yˆi2
i1
np1
SSE np1
MSE
SPSS输出结果的分析
h
18
如何选择自变量进入模型
•Enter:强行进入法:候选自变量全部纳入模型,
不作任何筛选,默认选项。 •Stepwise:逐步法,根据在Options框中设定
的•B纳ac入kw和ar排d:除向标后准法进,行筛变选量步筛骤选和。逐具步体法做类法似, ••但首Fo只先rw出分a不r别d进:计向算前各法自,变筛量选对步Y的骤贡和献逐大步小法,类按似, 由但•对大只己到进纳小不入挑出方选;程贡的献变最量大按的对先Y进的入贡方献程大小由小 ••也•到到 •重考R对每是方e大新察己剔m只程依o计己纳除v出外次e算在入一:不变剔各方方个强进量除自程程变制均。变中的量剔达量的变,除不对变量则法到量Y不重,入的是再新和选贡否考计”标献因察算向准新其各后,变显自法没量著变”有引性量一自入。对样变而直Y, 不•量的但再可贡它有被献的统引。筛计入直选意方到是义程方以。为程B如l止中oc果。所k为有有单则变位将量。它均即剔符按除合照,选移并入除重标标 新准准计将,算同没各一有自个自变B变lo量量ck对可内Y被的的剔变贡除量献为一;如止次仍。全有部变剔量除低。于
第三章 回归分析预测法 《统计预测与决策》PPT课件
残差分析; 异方差及自相关检验(DW)
24
拟合优度
• 拟合优度是指样本回归直线对观测数据 拟合的优劣程度。
• 如果全部观测值都在回归直线上,我们 就获得“完全的”拟合,但这是罕见的 情况,通常都存在一些正ei或负ei。我们 所希望的就是围绕回归直线的剩余尽可 能的小。
(基本假定)
1) 误差项ε是一个期望值为0的随机变量,即 E(ε)=0。对于一个给定的 x 值,y 的期望值
为E ( y ) =b 0+ b 1 x
2) 对于所有的 x 值,ε的方差σ2 都相同
3) 误差项ε是一个服从正态分布的随机变量,且 相互独立。即ε~N( 0 ,σ2 )
a. 独立性意味着对于一个特定的 x 值,它所对应 的ε与其他 x 值所对应的ε不相关
y
(xn ,yn)
yˆ bˆ0 + bˆ1x
(x2 ,y2)
}
ei = yi^-yi
(x1 ,y1) (xi , yi)
17
x
最小二乘估计式
• 根据最小二乘准则建立样本回归函数的 过程为最小二乘估计,简记OLS估计。
• 由此得到的估计值得计算式称为最小二 乘估计式。
18
双变量线性回归模型的最小二乘估计
36
▪ 包含在y里面但不能被p个自变量的线性关系
所解释的变异性
多元回归模型
(基本假定)
1. 误差项ε是一个期望值为0的随机变量,即
E()=0 2. 对于自变量x1,x2,…,xp的所有值,的
方差2都相同 3. 误差项ε是一个服从正态分布的随机变量,
即ε~N(0,2),且相互独立
37
多元回归方程
计量地理学第三章统计分析方法2回归分析
§1 地理要素间的相关分析 §2 地理要素间的回归分析 §3 时间序列分析法 §4 系统聚类分析方法 §5 主成分分析方法 §6 马尔可夫预测方法 §7 地理系统的空间趋势面分析
§2 地理要素间的回归分析
地理回归分析的意义和作用 一元地理回归模型的建立 多元地理回归模型的建立
回归分析的主要内容
– 从一组地理数据出发,确定这些要素(变量)间的定 量数学表达式,即回归模型 – 根据一个或几个要素(自变量)的值来预测或控制另 一个要素(因变量)的取值 – 从某一地理过程中的许多要素中,找出哪些要素(变 量)是主要的,哪些要素是次要的,这些要素之间又 有些什么关系
回归分析的分类
在回归分析中,y的n次观测值y1,y2,…,yn之 间的差异,可以用观测值yi与其算术平均值的离 差平方和来表示,它称为总的离差平方和
S总 l yy (y i - y)
2
S总 l yy (y i - y)
2
2
ˆ i ) (y i - y) 2 ˆ (y i - y QU ˆ U (y i - y) b
地温(y)
-3.6 -1.4 5.1 14.5 22.3 26.9 28.2 26.5 21.1 13.4 4.6 -1.9 155.7 12.98
xy
16.92 3.22 22.44 191.40 450.46 650.98 733.20 651.90 411.45 167.50 18.40 5.32 3323.19
对于幂函数曲线 y dx b ,令y ln y
,
可以将其转化为直线形式: y a bx ;
, ln x , x 可以将其转化为直线形式: y a bx 其 a 中, ln d ;
第三章回归分析预测方法课件
简单线性回归方程的形式为 y b0 b1x e ,
也称为直线回归方程。其中, b0是回归直线在y轴上的截距; b1是直线的斜率,称为回归系数,表示当x每变动一个单位 时,y的平均变动值。
x
相关但无
线性关系
-3
-2
-1
0
1
2
3
x
2、回归分析与相关分析
研究和测度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之间关系的方 法有回归分析和相关分析。
相关分析。研究两个或两个以上随机变量之 间线性依存关系的紧密程度。通常用相关系 数表示,多元相关时用复相关系数表示。
回归分析。研究某一随机变量(因变量)与 其他一个或几个普通变量(自变量)之间的 数量变动的关系。
-1
0
1
2
x
(c)
-2
-1
0
1
2
x
(d)
y 02468
y -2 -1 0 1 2
-2
-1
0
1
2
x
-3
-2
-1
0
1
2
3
x
(a)
y -2 -1 0 1 2
不相关
-3
-2
-1
0
1
2
x
(c)
y -2 -1 0 1 2
(b)
正相关
-2
-1
0
1
2
x
(d)
y 02468
y -2 -1 0 1 2
-2
-1
0
1
2
负相关
法国数学家勒让德于1806年首次发表最小二乘理论。事实上, 德国的高斯于1794年已经应用这一理论推算了谷神星的轨道, 但迟至1809年才正式发表。
第三章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CONSP:人均居民消费(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990=100)缩减)。
表 2.5.1 中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与人均 GDP(元 /人) 年份 1978 1979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人均居民消费 CONSP 395.8 437.0 464.1 501.9 533.5 572.8 635.6 716.0 746.5 788.3 836.4 779.7 人均 GDP GDPP 675.1 716.9 763.7 792.4 851.1 931.4 1059.2 1185.2 1269.6 1393.6 1527.0 1565.9 年份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人均居民消费 CONSP 797.1 861.4 966.6 1048.6 1108.7 1213.1 1322.8 1380.9 1460.6 1564.4 1690.8 人均 GDP GDPP 1602.3 1727.2 1949.8 2187.9 2436.1 2663.7 2889.1 3111.9 3323.1 3529.3 3789.7
解该k个方程组成的线性代数 方程组,即可以得到 k个 待估参数的估计值
正规方程组的矩阵形式
n X 1i X ki
X X
1i 2 1i
X X X
ki
X
ki
X 1i
ˆ 1 0 ˆ X 11 1i ki 1 2 ˆ X ki k X k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里,样本点与样本回归直线之间的距离,叫做残 差(residual),记作ei。
(一)最小二乘法的思路
1.为了精确地描述Y与X之间的关系,必须使用这两个变量 的每一对观察值,才不至于以点概面。 2.Y与X之间是否是直线关系?若是,将用一条直线描述它 们之间的关系。 3.在Y与X的散点图上画出直线的方法很多。任务?——找 出一条能够最好地描述 Y 与 X (代表所有点)之间的直 线。 4. 什么是最好? — 找出判断“最好”的原则。最好指的是 找一条直线使得这些点到该直线的纵向距离的和(平方 和)最小。
扰动项u与解释变量无关
Cov( X i , ui ) E[ui E(ui )][ X j E( X j )] 0
此假定表示扰动项与解释变量不相关,即Xi项与ui项 不趋向于共同变化,各自分别独立对 Yi产生影响。 事实上,在回归分析中,X在重复抽样中固定取值,
是确定性变量,因此,Xi与ui不相关的假定一般都能够满
关于扰动项的正态性假定
假定ui服从均值为零、方差为σ2的正态分布,这也表明被 解释变量Yi服从均值为
0 1 X i、方差为
2 的正态分布
,即: Yi~N(
, ) 2. 0 1 X i
如果只利用最小二乘法进行参数估计,不需要误差项 ui 服从正态分布这个假定条件 , 如果要进行假设检验和预
古典线性回归模型的基本假定
2.模型中有随机扰动项,所以估计的参数也是随机变量, 显然参数估计量的分布与随机扰动项的分布有关,只有 对随机扰动项的分布作出某些假定,才能比较方便地确
定参数估计量的分布性质,才可能在此基础上去对参数
进行假设检验和区间估计等统计推断,也才可能对被解 释变量作区间预测。
基本假定1
其中,i和j为两次不同的观测,而cov表示协方差。
随机扰动项之间是互不相关,互不影响的,观测是相互独立的。
由于 Cov(ui , u j ) E[ui E (ui )][u j E (u j )]
E (ui u j ui E (u j ) u j E (ui ) E (ui ) E (u j )) E (ui u j ) E (ui ) E (u j ) 0
测,就必须知道总体Yi的分布情况,如果Xi为非随机变量
,总体Yi与误差项ui之间仅有均值E(Yi) 的差别。
第二节 线性回归模型的参数估计
一、一元线性回归模型 二、最小二乘法 三、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四、系数估计量的性质 五、回归方程的函数形式
二、最小二乘法
由于 Yi 0 1 X i i 是无法直接观测的
Yi 0 1 X i ui
在一定的假定条件下,普通最小二 乘法有一些非常有吸引力的统计性质,
从而使之成为回归分析中最有功效和最
为流行的方法之一。
第二节 线性回归模型的参数估计
重点:
1.对普通最小二乘法基本原理的认识
2.对最小二乘法基本假定的认识
3.对最小二乘估计量性质的认识 4.对非线性回归模型的参数估计问题
布与均值的分散程度来判断其可靠程度。
基本假定5
各个干扰项之间无自相关: 给定任意两个X值, Xi和Xj(i≠j),ui和uj之间的相 关系数为零。简单地说,观测是相互独立的。用符号 表示:
cov(ui , u j X i , X j ) 0 cov(ui , u j ) 0若X 是非随机的
E(ui ) 0
E (ui | X i ) 0
此假定表示对于每一个Xi, ui 的值可在其条件均值的上
下波动,与其均值的偏差有
正有负,但在大量观测下, 正值抵消了负值,平均来说
其总和为零,其对 Y 的平均
影响为零。
随机扰动项的条件分布
假定3意味着:模型不存在设定误差
此假定表示对于每一个Xi,由于随机扰动因素的存在,Yi的值在
们各自对Y的影响大小。
基本假定4
同方差性或ui的方差相等: 给定X值,对所有的观测,ui的方差都是相同的。 也就是说ui的条件方差是恒定的。用符号表示为:
var(ui ) E[ui E (ui X i )]2 E (ui 2 X i ) E (ui2 ) 2
其中var表示方差。
E[ui E(ui )]2 Var(ui ) 2
因此,该假定同时表明,被解释变量Yi可能取值的分 散程度也是相同的。
异方差性 Var(ui | X i ) i
2
Y总体的条件方差不再恒定不变,随X而变化。
这意味着不是对应于不同的 X 的所有 Y源自值都是同样可靠的,要根据 Y 的分
其条件均值 E( Y/Xi )附近上下波动,如果模型设定正确, Yi 相对于
E(Yi/Xi)的正偏差和负偏差都会有,随机扰动项可正可负,发生的概率 大致相同,平均地看,这些随机扰动项有互相抵消的趋势。
在此假定下,才有:
E(Yi/Xi)=E[E(Yi/Xi)]+E(ui/Xi)=E(Yi/Xi)+ E(ui/ Xi) =E(Yi/ Xi)= 0 1 X i
一元线性回归模型
Yi 0 1 X i ui
被解释变量(回归子)仅与唯一的解释变量(回
归元)相关
“一元”:一个解释变量 “线性”:参数和干扰项进入方程的形式是线性的
在回归分析中我们的目的不仅仅是获得参数
估计量,而且要对真实的参数作出推断。为达到
这一目的,我们不仅要设定模型的函数形式,还 要对Yi的生成方式做出一些假定。
肯德尔,斯图亚特(1961):
一个统计关系式,不管多强也不管多么有启发性, 永远不能确立因果关系方面的联系:对因果关系的理 念,必须来自统计学以外,最终来自这种或那种理论。
回归分析的任务
是什么?
根据样本回归模型:
ˆ ˆ X e Yi 0 1 i i
尽可能准确地估计总体回归模型:
解释变量非随机
解释变量可能本来就是随机的。但出于回归分析的目 的,我们假定它们的值在重复抽样中固定不变,即X在不 同的多个样本中取同样的一组值,从而把它转化成实质上
非随机的。这种做法的好处在于,经济学常常使用二手数
据,即使解释变量的值本质上是随机的,但就要分析的问 题而言,可以假定它们是给定的。因而,回归分析的结果 是以这些给定的解释变量值为条件的。
Yi 0 1 X i ui
Yi依赖于Xi和ui,要对回归估计值做出可靠 的解释,对变量Xi和误差项ui做出假定是极其重要
的。
古典线性回归模型的基本假定
1.只有具备一定的假设条件,对模型所作的估计才可能具 有良好的统计性质。所估计的参数才能“尽可能地接近” (即尽可能准确地估计)总体参数的真实值。
第 3章 回归分析方法
第一节 回归估计的性质
第二节 线性回归模型的参数估计 第三节 线性回归模型的统计检验 第四节 线性回归模型的计量检验
回归分析
回归分析研究一个被解释变量对另一个或多个解释变 量的统计依赖关系,其用意在于通过后者(在重复抽样中) 的已知或设定值,去估计和预测前者的总体均值。 从逻辑上说,统计关系式本身不可能意味着任何因果 关系。要谈因果律,必须诉诸先验的或理论上的思考。
这里暗含着的假定条件,也就是假定回归线通过X与Y的条件均 值组成的点。
假定3意味着:Xi和ui是不相关的
如果在给定一个随机变量的情况下,另一个随机变量 的条件均值为零,那么这两个变量之间的协方差就是零, 因而这两个变量是无关的。因此,假定3意味着解释变量 Xi和随机扰动项ui之间是不相关的。 假定Xi和ui之间不相关意味着假定两者对被解释变量 Y具有独立的影响。如果Xi和ui之间相关,就无法确定它
第二节 线性回归模型的参数估计
一、一元线性回归模型 二、最小二乘法 三、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四、系数估计量的性质 五、回归方程的函数形式
1.形式简单、估计和检验的结果表述较为
容易,更易使初学者理解和接受。
2.很容易扩展到更一般的多元情况。
被解释变量(回归子)仅与唯一的解释变
量(回归元)相关
“一元”:一个解释变量
(二)最小二乘法的基本原理
残差和最小不 是好的准则?
(二)最小二乘法的基本原理
在残差和最小化的准则下,不管各个观测点离SRF
有多远,所有残差都受到同样的重视。因此,很可能虽
然残差在SRF周围散布得很宽,但其残差总和却很小( 甚至是零)。 采用最小二乘准则,通过对残差平方而赋予残差不 同的权重,偏离 SRF越远则获得更大的权重,即残差在
Var(ui | X i ) 2
此假定表示对于所有的 Xi , ui 对其均值的分散程度都是 相同的,且方差都等于某个 常数 。
2
同时假定:
可以推证:因变量Yi与ui具有相同的方差,这是因为
Var (Yi ) [Yi E (Yi )]2 [ 0 1 X i ui ( 0 1 X i )]2 E (ui2 )
“线性”:参数和干扰项进入方程的形
式是线性的
对变量为线性: 在一个函数Y=f(X)中,如果变量X仅以幂或指数1出 现,并且与其他变量也没有相乘或相除关系,那么就说 Y=f(X)是X的线性函数。
对参数为线性:
在一个函数中,如果β1仅以一次方出现,而且不乘 以或除以任何其他参数,就说这个函数是参数β1的线性 函数。
基本假定6
观测次数n必须大于待估计的参数个数。
(观测次数n必须大于解释变量的个数。)
不妨设想我们只有对Y和X的一对观测值,单一的
观测是无法去估计两个未知参数的。我们至少需要两
对观测值来估计两个未知参数。
基本假定7
X变量的性质。在一个给定的样本中,X值不可以全部 相同。而且X变量的取值没有异常,即没有一个X值相 对其余观测而言过大或过小。 1.变量必须在变,否则参数无法估计。 2.变量取值异常会导致回归结果受到异常观测的支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