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派盆景的分成传统和发展

合集下载

苏派盆景的分成传统和发展

苏派盆景的分成传统和发展

苏派盆景的分成传统和发展
苏派盆景是中国传统盆景艺术的一种流派,以江苏地区为中心,形成
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苏派盆景可以分为传统和发展两个方面。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苏派盆景也发生了一些创新和
变化。

这种创新可以看作是传统苏派盆景的发展方向。

一方面,新的技术
和材料的应用给苏派盆景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

例如,现代的盆景作品可
以利用塑料、泡沫等材料制作出更加精细的造型,还可以利用水景和灯光
等元素来增加景物的立体感和变化。

另一方面,新的观念和艺术理念的引
入使苏派盆景具有了更多的表现方式。

现代的苏派盆景可以通过抽象的方
式来表达情感和意境,也可以通过符号和象征的手法来传达主题和观点。

这种发展使苏派盆景更加契合当代人的审美需求和艺术追求。

总的来说,苏派盆景的发展可以看作是传统和创新的结合。

传统的苏
派盆景注重自然美和山水意境的再现,强调造型的雅致和景物的自由流动;而现代的苏派盆景则更加注重技术和观念的创新,注重艺术形式和内涵的
丰富。

无论是传统还是发展,苏派盆景都是一种富有艺术价值和文化底蕴
的艺术形式,它承载着江南文化的精神和生活的智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
重要组成部分。

第八章-1桩景八大流派(苏杨通川岭南)..

第八章-1桩景八大流派(苏杨通川岭南)..
❖ 主要树种:罗汉松、五针松、桧柏、刺柏、瓜子黄 杨、六月雪、雀梅、杜鹃、榔榆、虎刺等。尤其是 尖短叶罗汉松为制作“两弯半”盆景的特色树种。
❖ 朱宝祥选材六字诀:满(生长健壮、枝叶丰满)、 残(身残志坚、劫后余生、干苍枝屈)、清(清润 优雅)、奇(奇姿异形)、古(苍古雄劲、老干虬 枝、古朴自然)、怪(怪桩)。
根的形式
1、露根式 2、盘根式
根的造型
1.提根法 ❖ 深盆高栽壅土法 ❖ 深盆平栽冲水法 ❖ 圆筒沙培法 2.盘根法 ❖ 人工盘扎法 ❖ 石砾盘根法 ❖ 螺壳盘根法 3.石附法
苏派盆景总结
1、传统造型:成型期长,手续繁琐,型式呆板。横 枝式(顺风式)、悬垂式(垂枝式)、劈干式、 六台三托一顶式等。
《 老 当 宽益 壮 》 陆 建 山
景 菊 ( 附 桩 )

70CM 42CM
式《
)巍

巍 跃


宽》 陆


蒿 桩 ( 曲 干
五、通派盆景艺术特色
❖ 选材精细,地域性强 ❖ 造型严谨,层次分明 ❖ 工艺精湛,技艺独特 ❖ 讲究摆设,装点园林 ❖ 师法自然,求变求新
1、选材精细,地域性强
❖ 通派盆景植物:以常绿树种为主,要求叶片小,色 翠绿,枝条柔,节间短,干形奇,根兜好,花果艳, 香气浓,耐修剪,耐瘠薄,无病虫,抗性强。
五 针 松

75CM

70CM 105CM 280 87 90
创《
作巍
一然
等幅屹

年 大 阪 银
》 朱 宝

奖年雀

年罗 第汉 一松
届高
130CM 50CM 85 90

年源

盆景八大流派

盆景八大流派

扬派盆景采用棕丝“精扎细剪”的造 型方法, 如同国画中的“工笔细描”。
扬派以观叶类的松、柏、榆、杨(瓜子黄杨) 别树一帜,具有层次分明、严整平稳。
苏派树桩代表:周奉国作品
六月雪
黄杨
《春胜险峰》木纹石 作者:朱金山
扬派

扬派盆景以扬州为中心,包括泰州、泰兴、泰县、兴化、高邮、 东台、盐城、宝应等苏北县市,是以扬州命名 的盆景艺术流派。
扬派盆景唐、宋时已有制作,至清代,扬州广 筑园林,大兴盆景,有“家家有花园,户户养盆 景”之说.
扬派引盆景的艺术特点是 “严整而富有变化, 清秀而不失壮观”
《雀梅》
苏派以树桩盆景和水石盆景为主
树桩盆景
水石盆景
树桩盆景又分为规则和自然两大类。
规则式
自然式
树桩盆景常用的树种有松、柏、雀梅、 榔榆、黄杨、三角枫、石榴、鸟不宿等。
苏派盆景技法:
粗扎细剪, 以剪为主, 以扎为辅。
苏派盆景传统造型有 顺风、垂枝、劈干、 一顶、六台、三托等
垂枝
顺风
三托
水石盆景以奇石怪岩,打磨拼接,冠以流水, 形成绮丽的自然风光,置于盆中
盆景八大流派
之苏派,扬派
第一组:陈佳耀/赵勇博/王程阳/王乐
苏派
• 苏派发源于苏州,是盆景的主要流派之一。
《 姑 苏 志 》
清盘虎 雅松丘 可古人 爱梅善 于 贫 谓置中 之之植 盆几奇 景案花 异 卉
--Βιβλιοθήκη 苏派成于唐宋,兴于明清,盛于现代。 其风格古雅,制作精细,又秉承中国绘画原理
古雅代表: 朱子安老先 生的雀梅, 人称 “盆景之王”

苏派盆景一盆成田园,一木入山林

苏派盆景一盆成田园,一木入山林

苏派盆景一盆成田园,一木入山林作者:雷虎来源:《旅游世界》2022年第05期千古文人园林梦,雅致的园林生活对文人来说,是融入血液中不可抹去的记忆。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变得越来越虚无缥缈,不仅文人心中理想的诗意栖居地已经毁灭殆尽,就连文人骨子里那点精致典雅的情怀都已经被抽丝剥茧。

居住地越来越局促,即使在百园之城的苏州,建一座苏州园林引山林入园已经不再可能。

但却可以育一盆苏派盆景:一盆成田园,一木入山林。

苏州老城区这条偏僻的小巷里,熙来攘往的人流都流进小巷尽头那硕大的建筑里,而我则独自在一栋刷着石灰的平房前驻足。

所有的人目光都投向硕大建筑上“苏州大学附属医院”的招牌,这让盯着到平房石灰墙上“周瘦鹃故居”这不起眼的标记看的我,看起来像“苏州病人”。

我一再敲门,久无人应答,却在小巷对面看见一位老者向我招手:“家里这个门已经很久没开了,随我来,我们从另一个门进去!”老者便是我们今天要拜访的对象——苏派园林传承人李为民先生,而他所说的“家”,便是在苏州盆景圈声名显赫的紫兰小筑。

紫兰小筑,便是当初民国文人周瘦鹃归隐苏州后,创立现代苏派盆景的地方。

行不过百步,转入另一条狭窄的小巷,小巷左边开出了一扇苏派园林式别致的大门,一位小贩正把水果车停在大门口。

见我们朝大门走来,连忙开始吆喝:“来点应季的杨梅?”李为民摇了摇头,指了指大门门楣上的字说:“你的水果车挡着我家大门了!”小贩抬头看了门楣上的字:“呦!紫兰小筑?不好意思!”小贩准备起身挪车却被李为民制止了:“你继续在这摆摊吧,反正这个大门从来都不开!”李为民说着继续往前走,走到小巷的尽头后左转身,隐入一片凌霄花海中:“这花好多年都没人打理了,没想到还开得这么美!”盯着围墙上的凌霄花发了几十秒呆后,李为民拿出钥匙开门,门楣上刻着两个大字“常春”。

“常春”二字给人无限的遐想,但随李为民入园后,眼前卻是一派萧条:园内的建筑,不是想象中的亭台楼阁,而是一栋普普通通的二层水泥房。

苏派盆景的历史渊源

苏派盆景的历史渊源

苏派盆景的历史渊源一、唐宋时期——发展初期苏州盆景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唐苏州刺史白居易就以玩石为癖,那是早期的山水盆景。

至宋代,苏州诗人范成大制作的山水盆景已非常有名。

宋代苏州人朱冲、朱勔父子已建造了绿水园和金谷园,陈列者许多山水和树桩盆景。

二、明清时期——发展盛期明代苏州人王鏊所著的《姑苏志》里有这样的记载:“虎丘人善于盆中植奇花异卉,盘松古梅,置之几案,清雅可爱,谓之盆景。

”这是有“盆景”称谓最早的文字记载,因此可以说“盆景”之名称自苏州人始。

苏州盆景到明代时已经广为普及了,苏州“吴门画派”的画意成了盆景中刻意模仿的主题,形成了独特的技艺风格,并一直流传至今。

明代苏州人文震亨所著《长物志》专门列出《盆玩篇》,对苏州盆景进行艺术总结,其中有不少独到的见解。

他记载松柏、枫、榆、古梅为桩景之先声,认为可与画家马远、郭熙等笔下的古树作比的盆景才为上上品。

到了清代,苏州的盆景制作已呈流行之势,由于爱好者越来越多,出现了虎丘、光福等盆景制作基地。

《光福志》中就有“潭山东西麓,村落数余里,居民习种树,闲时接梅桩”的记载。

清代园艺学专著《花镜》也有关于苏州盆景的记录:“近日吴下出一种仿云林山树画意,用长大白石盆,紫砂宜兴盆,将最小柏、桧、或枫、榆、六月雪,或虎刺、黄杨、梅桩等,择取十余株,细视其体态参差高下,倚山靠石行栽之。

或用昆山石、或用广东英石,随意叠成山林佳景。

置数盆于高轩书室之前,诚雅人清供也” 。

清代的胡焕章是当时用梅桩制作“劈梅”盆景的大家。

三、近现代发展状况近代苏州文人周瘦鹃先生,既是著名的作家又是盆景艺术大师,他善于摹仿名画进行盆景创作,其作品清秀古雅。

周瘦鹃的盆景不但重“景”,还注重“盆”与“架”:其盆要“古”,其架要“雅”。

“盆、景、架”三位一体,亦是苏派盆景的独特之处。

另外,作为作家,他还著有盆景专著《盆栽趣味》。

其《拈花集》及《花木丛中》亦有多篇关于盆景的文章。

上世纪五十年代在周瘦鹃和盆景艺术大师朱子安共同努力下,苏派盆景的创作开始走上了专业发展的道路。

中国盆景流派介绍

中国盆景流派介绍

京派:北京故宫,如天安门、故宫博物院等
作品价值
1
艺术价值:展现了中国盆景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观念
2
文化价值: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反映了不同地区的风土人情
3
历史价值:记录了中国盆景的发展历程,反映了不同时期的社会风貌
4
经济价值:推动了中国盆景产业的发展,提高了盆景市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中国盆景流派的传承与创新
03
市场需求:随着人们对盆景艺术的喜爱和需求增加,各流派逐渐形成并得到发展
04
主要流派介绍
01
苏派:以江苏苏州为中心,以造型优美、意境深远为特点
02
川派:以四川成都为中心,以造型奇特、气势磅礴为特点
03
岭南派:以广东广州为中心,以造型自然、清新脱俗为特点
04
海派:以上海为中心,以造型简洁、色彩艳丽为特点
05
徽派:以安徽黄山为中心,以造型古朴、意境深远为特点
06
浙派:以浙江杭州为中心,以造型秀美、意境深远为特点
中国盆景流派的特点
2
造型艺术
自然美:模仿自然景观,追求自然美
1
意境美:通过造型和布局,表达意境和情感
2
线条美:注重线条的流畅和优美
3
色彩美:运用色彩对比和搭配,增强视觉效果
4
植物选择
01
植物种类丰富,包括松、柏、榆、槐、枫、杨等多种树种
02
植物形态多样,包括直干式、斜干式、悬崖式、临水式等多种形态
03
植物色彩丰富,包括绿色、黄色、红色、紫色等多种颜色
04
植物生长速度不同,包括慢生、中生、快生等多种生长速度
制作技艺
选材:选择具有观赏价值的植物材料
造型:通过修剪、蟠扎、嫁接等技艺,塑造独特的造型

苏州盆景的发展趋势

苏州盆景的发展趋势

苏州盆景的发展趋势
苏州盆景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注重创新与艺术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审美观念的改变,盆景不再局限于传统的造型和形式,而更加注重创新和艺术性的表达。

人们开始将现代艺术元素融入到盆景中,注重创造独特的风格和个性。

2.推崇自然与生态:随着人们对自然环境和生态保护的重视,市场上出现了更多注重自然材料和生态环境的盆景作品。

有些盆景设计师以自然山水景观为蓝本,通过选择合适的植物和石材以及布置独特的景观,营造出几乎与自然山水一样的效果。

3.追求高品质: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改变,对盆景的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

人们愿意花费更多的金钱和时间去追求高品质的盆景作品,包括植物的选择、石块的品质、景观的布局等方面。

4.注重国际交流与合作:苏州盆景已经成为国际上独具特色的文化艺术品,吸引了大量国外的关注和参与。

苏州盆景的发展趋势之一就是加强与国际盆景界的交流与合作,借鉴和吸收各国盆景的优秀经验和技术,促进苏州盆景的创新和发展。

总体来说,苏州盆景的发展趋势是从传统向现代转变,从注重形式向注重艺术性和自然环境转变,同时也追求高品质和国际化的发展方向。

苏派盆景简述

苏派盆景简述

苏派盆景简述展开全文苏州盆景,俗称苏派,是以苏州命名的盆景艺术风格类型(流派)。

它以苏州为中心,扩展至长江以南的许多地区,如常熟、无锡、常州等地。

代表人物有周瘦鹃、朱子安等。

苏派盆景以树木盆景为主,注重自然,型随桩变,成型求速,摆脱了过去成型期长、手续繁琐、形式呆板的传统造型束缚。

其艺术特点清秀古雅,至真质朴,气韵生动,情景相融,耐人寻味。

传统的苏州盆景多为规则式造型,最常见的一种为“六台三托一顶”。

现今则以“半规则型”为主,即树木的枝片数量不限,造型成圆片状,似“馒头形”。

整体的形态就是江南常见的老树造型。

苏州盆景的传统形式还有屏风式、顺风式、垂枝式,劈干式等。

苏派山水盆景主要表现的我国江南的丽山秀水、文物风貌。

苏派盆景讲究景(桩、石)、盆和几架的多样化与统一性,特别是在厅堂陈列布置景、盆、架要与厅堂结构协调,要体现出“景”“境”相称而得体。

六合三托一顶树种选择:苏州盆景的制作题材以树木为主,一般选乡土树种,如罗汉松、柏树、黄杨、银杏、雀梅、锦松、紫薇、石榴、金弹子、三角枫、白蜡等。

风格特点:1、古雅将几十年甚至几百年树龄的枯干老枝,缩龙成寸,移植在咫尺的盆中,显得古朴苍劲。

2、制作精细,灵巧入微苏派盆景的第二个特点,是制作精细,灵巧人微,宛如江南丝竹乐那样,予人以典雅、绮丽、朋快、流畅的感受。

但它的'精',绝不是细密繁琐,而是精巧在布局构思和气韵意境上,'体现了'大胆落墨,小心收拾'的中国画理。

3、深受本地园林影响苏派盆景第三个特点,是深受苏州古典园林的影响。

有人称苏州盆景是浓缩了的苏州园林。

苏州盆景也可以说是苏州园林的小样。

4、讲究意境苏派盆景第四个特点是运用中国绘画的画理,讲究意境,重在表现物我合一。

以上信息部分来自于网络,并向原作者致以崇高敬意!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感谢分享。

苏派盆景

苏派盆景
苏派盆景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组
目录
• • • • • • • • • • • 前言 苏派盆景艺术的发展 苏派盆景的文化背景 苏派盆景的分类 苏派盆景的材料 苏派盆景之风格篇 苏派盆景的工艺特点 苏派盆景的造型技法 苏派盆景 盆景市场两极分化 主要价值
前言
• 苏派盆景是以苏州为 中心的盆景艺术,历 史悠久,有其独特的 造型结构和艺术风格, 是中国盆景的主要流 派之一.
盆景市场两极分化
• 从价格看,商品盆景很便宜,二三十元就能买一盆,可是 低价并没有得到大众的青睐。苏州绿化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姜敏说,目前苏州的盆景市场相当疲软,若干年 前他们生产的盆景一年还能有个几十万元的营业额,近两 年起码下降了一半。他认为,一个最主要的原因是大量老 房子消失导致了消费群体的衰退。现在带天井的老房子越 来越少,人们纷纷搬进了新公寓,盆景只能放在阳台上, 因为无法充分接受阳光照射,容易死亡。 资源匮乏扼住 市场化“脖颈” 。 • 日前,日本四国地区香川县高松市鬼无町的民间盆景访问 团带来了盆景市场化的新思路。人口只有6000的小镇鬼无 町有着“园艺之町”的美名,其每年所生产的松树盆景要 占到全日本盆景市场的80%。
• 提根 造型的根 露出盆土之外称 “鸡爪根”或叫 “提根”。一般 采取的方法有深 盆高栽壅土法、 深盆平栽法、圆 筒沙培法。
苏派盆景
苏派盆景传统造 型有垂枝、劈干、 顺风、一顶六台 三托等,以上所 举各点可看出苏 派盆景由取景到 造型的过程。鉴 赏盆景素有“一 盆二景三架”之 说
苏派盆景还特别 讲究盆与架的选 择,若配置得宜, 有相得益彰、锦 上添花之妙
• 第二是制作精细,灵巧入微 • 苏派盆景的第二个特点, 是制作精细,灵巧人微,宛如 江南丝竹乐那样,予人以典雅、 绮丽、明快、流畅的感受。但 它的"精",绝不是细密繁琐,而 是精巧在布局构思和气韵意境 上,"体现了,大胆落墨,小心 收拾"的中国画理。例如朱子安 创作的小盆"一枝显秀",利用一 棵盘根错节的树桩,以灵巧的 艺术手法,使其长出一根枝条, 古桩与新枝相映成趣。

第八章-1桩景八大流派(苏杨通川岭南)..

第八章-1桩景八大流派(苏杨通川岭南)..
2、苏派盆景分布:主要分布于苏州、无锡、常州、 常熟。 3、技法:粗扎细剪,即以剪为主,以扎为辅。 4、树干(枝)的形式和造型 5、“片”的修剪 6、枯干的雕饰 7、树根的形式和造型
树干的形式
1、直干式 3、斜干式 5、靠干式 7、劈干式 9、悬崖式
2、蟠曲式 4、卧干式 6、枯峰式 8、枯梢式 10、附石式
❖ 主要树种:罗汉松、五针松、桧柏、刺柏、瓜子黄 杨、六月雪、雀梅、杜鹃、榔榆、虎刺等。尤其是 尖短叶罗汉松为制作“两弯半”盆景的特色树种。
❖ 朱宝祥选材六字诀:满(生长健壮、枝叶丰满)、 残(身残志坚、劫后余生、干苍枝屈)、清(清润 优雅)、奇(奇姿异形)、古(苍古雄劲、老干虬 枝、古朴自然)、怪(怪桩)。


80CM 110CM 460
松《 高云
头 龙 跃 冠》 南 通 盆 景 园
年雀 舌 罗 汉
四、当代艺人:朱虹秋、朱宝祥、 叶树人、韩东怀、孙福高等。 作品
二幅《
150CM 350 82
等虎




年秋

年 江 苏 首
叶 罗 汉 松
届高
110CM



230CM 90





羽 》



枝的四种形式:
1、上伸式:大小枝条都是挺直向上生长,形似鹿角,亦称 “鹿角式”,大枝附主干,小枝附大枝,枝枝相依,欣欣 向荣,给人以一种步步向上的感觉。榆、榉、黄杨、银杏 等。
2、横展式:树枝与树干成垂直横向生长,具有顺风摇曳之 姿。亦称“迎风式”或“顺风式”。松、柏、杉、雀梅、 榆、竹等。
3、悬垂式:树枝形似蟹爪,向下披垂,亦称“垂枝式”。 松、柏、梅、藤蔓等。

盆景的主要流派二「海派盆景和苏派盆景的风格与特点」

盆景的主要流派二「海派盆景和苏派盆景的风格与特点」

盆景的主要流派二「海派盆景和苏派盆景的风格与特点」海派盆景的风格与特点海派代表人物是殷子敏老先生【殷子敏先生出生在园艺世家,自幼随父辈于私家花园里习艺耕耘,为以后进入上海园林局下属广中苗圃及上海植物园盆景园从事园艺栽培管理工作打下基础。

尤其在从事盆景创作余年中,能博采众长,结合上海的地理资源状况积极探索研究海派风格的盆景造型格式,为丰富和完善山水盆景、树石盆景、水旱盆景等形式的统一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

由于上海经济文化发达,交通便利,它博采众长,还吸取了日本盆景中的长处,使之具有结构严谨、讲究比例、加工细腻、点缀不繁的特点。

海派盆景的艺术风格明快流畅,不拘一格,施法自然。

殷子敏老先生作品★海派盆景的选材造型特点如下。

1.树种选材广泛,如日本五针松,罗汉松,针柏等。

2.造型上采用剪扎并施,粗剪细扎,柔中带刚。

造型上以金属丝绑扎为主,剪扎并施,逐年细剪,以达到雄健精巧的观赏效果。

3.小巧玲珑的“微型盆景”与“挂壁盆景”为海派盆景的特点,名扬中外。

挂壁盆景微盆景苏派盆景的风格与特点苏派盆景的代表人物朱子安老先生,在明清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使速派盆景另成一格。

速派盆景的艺术风格是清秀淡雅,古朴自然。

速派盆景★苏派盆景的选材造型特点与风格1.选材以挖掘地方树种树桩为主,如三角枫、雀梅等。

2.造型注重自然,型随桩型,成型求速。

造型特点:六台三拖一顶,自树幼年即将主干弯成六曲,待其壮大定型后,选择合适位置定位,留九片侧枝,左右分开剪扎成三片即“六台”,后面剪扎成三片即“三拖”,顶端独成一片即“一顶”。

3.枝法以剪为主,以扎为辅,剪扎并举,粗剪细扎。

4.对落叶树种表现要自然,讲究“露根现骨,封顶”。

5.构思讲究意境,结构讲究章法,布局讲究画意。

6.讲究树桩、盆、几架的多样性与统一性。

苏派盆景的分成传统和发展

苏派盆景的分成传统和发展

苏派盆景的分成传统和发展如是传统的苏派得知道通派两弯半、如皋三弯和苏派的三弯半。

通派两弯半在小旁支流派里比较知名,被称作狮式盆景。

所谓狮式,其最大的特点在于一般第一弯凸面对人。

如狮子据地。

多用雀舌罗汉松为当家树种。

成型后端庄雄厚。

故称狮式。

其实南通和如皋的规则式盆景样例,是最早苏州的盆景匠人将制作不完善的树桩也就是没有做成标准三弯半的,或者标准三弯半失枝之后的。

如皋的三弯不是很知名,也没很有特色的地方,这里就略过不讲。

讲讲苏派的三弯半,也叫三弯九镇顶。

也叫十全十美。

其做法是螺旋渐起做弯,但左右弯大,前后弯小。

然后随弯布片。

见凸有片,左三片右三片,层叠渐起。

又在左右片的中间干后部生三片。

但这三片不叫片了,叫托。

其到衬托加强景深的作用。

最后在顶上结一大片为顶。

所以叫“六台三托一顶”。

这种做法呢,有几个要求。

第一个叫“下蹲上捧”。

就是第一层次的左右两枝片,呈下倾的角度。

第二层次的水平,第三层次呈略微上扬的角度。

片和托的形状也有要求。

片如椭圆形的树叶。

托如近扇形的叶片。

这是俯视效果。

正视效果那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馒头片”,四围低中间高,像一个馒头一样。

时至如今,很多做片的树种,如松柏类的片,基本还脱不出这种枝片形态的范畴。

各片托安排得宜之后,因为这种做法是没有干前枝的。

所以整个俯视结构犹如一个凹面向人的弯月形。

这种形状能很好的吸纳观赏者的视线。

使观赏者能走近树。

我个人对这种俯视结构是很赞赏的。

所以我的《如是定枝歌》里面提出“左右枝长前后短,后枝更比前枝长。

”的说法。

这就是我以前讲过的,扎景虽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盆景。

但其对于数千年的中国传统技法和审美观的保留还是居功至伟的。

很多细节细细思量,非常的有意味,有道理。

规则式就讲到这里。

下面讲讲建国后对苏派盆景创新最有影响的三个人。

这三个人分别是已作古的两人:周瘦鹃和朱子安。

还没有完全奠定自己盆景界地位的当今砚式盆景创始人张夷。

周瘦鹃是一个知名文人,做盆景只是他的爱好。

苏派树木盆景的特色与风格

苏派树木盆景的特色与风格

苏派树木盆景的特色与风格苏派是以苏州命名的盆景艺术流派,它以苏州为中心地,流传到长江以南许多地方,如常州、常熟、无锡等地。

上海、杭州的盆景也受其一定的影响。

苏人地处长江下游,太湖水域,水陆交通发达,是江南鱼米之乡。

这里气候湿润,土地肥沃,山青水秀,风光绚丽。

从吴越春秋以来就是我国东南地区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

自唐代起,经济和文化一直繁荣不衰,历代都是文人荟萃之地。

特别是明代的“吴门画派”,对苏州盆景艺术有很大的影响。

苏州的古典园林家有“甲天下”之称,对于盆景艺术关系则更为密切。

此外,苏州临近盆钵的著名产地——宜兴,古朴雅致的紫砂陶盆也使苏州盆景大为增色;苏州的精雕盆景几座久负盛名,用以陈设盆景,更显出古色古香。

苏州盆景流行很早。

唐代诗人白居易在苏州做太守时,就有咏假山的诗,诗中所描写的情景,即是指山水盆景。

从文震亨(苏州人)的《长物志》中可以看出。

明代苏州盆景已转向以树木盆景为主,同时仿照名画家的画意进行造型,对选材、加工、用盆等方面都很讲究。

并且重视地方特色,苏派的传统艺术风格,即由此开始形成。

现存苏州“万景出庄”的一盆五百年桧柏盆景,仍苍劲健茂,树虽不高,却有磅礴气势;枯干磋峨,却又枝叶青翠,生机勃勃。

作品构图简洁.意境深远,疏而不散,似虚而实,不愧为苏派的代表作。

至清代,苏州盆景已极为盛行,为当时的士大夫和文人墨客所喜爱,同时在普通市民中也有所普及。

从文史资料中查知,当时苏州盆景已有了很高的棕丝剪扎技巧和多种形式。

清代陈涅子所著《花镜》一书中曾提到吴下盆景仿倪云林山树画意,用白石盆或紫砂盆栽种桧柏、枫树、榆树、六月雪和虎刺等植物.并缀以各种山石,即指苏州一带的盆景作法。

清代光绪年间,苏州盆景专家胡焕章、曾将古老的梅桩截取根部的一段,移植在盆中、并用刀凿雕树身,使成枯干、再点缀苔鲜.以显得苍古。

树桩上的大部分枝条均去掉,仅留两三枝,听取自然发展,不加束缚.经多年培育后,斧凿痕迹渐渐消失,即成为苍古自然的上品盆景了。

苏派盆景传承人培养初探

苏派盆景传承人培养初探

苏派盆景传承人培养初探苏派盆景是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之一,它融合了园林建筑、绘画、雕塑等多种艺术元素,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传统的苏派盆景艺术也在慢慢地淡出人们的视野。

为了传承和发扬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我们需要培养一批苏派盆景传承人,让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得以传承和发展。

一、苏派盆景的起源与发展苏派盆景,又称盆景艺术,起源于中国古代的观赏园林。

它是一种在盆景盆中通过植物、山石、水池等构景手法,将山水情趣奇趣生动地表现出来的艺术形式。

苏派盆景艺术自六朝时期开始逐渐兴起并发展,达到鼎盛时期时,苏派盆景已成为古代文人雅士的消遣活动之一,盆景艺术走进庭院,在唐代盆景成为华丽的宫廷装饰,五代时期朱熹记载了古代朝廷园林中的盆景艺术,以及园林中盆景艺术的盛行,也有宋朝游园会闻名于世。

苏派盆景一直以来都与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相互交融,形成独特的风格,成为中国传统园林文化的瑰宝之一。

随着现代化的步伐不断加快,传统的苏派盆景艺术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和挑战。

而今,苏派盆景的传承和发展也面临着严峻的形势,迫切需要培养一批苏派盆景传承人,将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传承下去。

二、苏派盆景传承人的培养意义1. 传承文化遗产2. 促进民族团结苏派盆景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通过培养苏派盆景传承人,可以增强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3. 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苏派盆景艺术具有高雅、唯美、富有内涵的特点,通过培养苏派盆景传承人,可以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4. 传承艺术技艺苏派盆景艺术是一门高深的艺术技艺,需要经过长期的学习和实践才能掌握。

培养一批苏派盆景传承人,有利于传承和发展盆景艺术技艺,保证苏派盆景艺术的持续传承和发展。

培养一批苏派盆景传承人,对于传承和发展苏派盆景艺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学习传统技艺苏派盆景传承人首先需要系统学习盆景艺术的基本理论和技艺,深入了解苏派盆景的起源、发展历程、艺术特点等,掌握盆景制作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苏派盆景的艺术特色

苏派盆景的艺术特色

苏派盆景的艺术特色一、中国盆景流派大观盆景的艺术流派,就是在一定的时期内,由一些思想倾向、艺术观点、创作方法及艺术风格相近的创作者所形成的艺术派别,通过作品显示出其本身的特征,而与其它流派相区别。

我国树木盆景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的江苏、四川、安徽、上海、浙江等省市和南部沿海的广东、广西、福建等地,素有南北派系之分。

目前,我国盆景界所公认的盆景流派,主要是指树木盆景的流派,总共有五大流派。

其中除了岭南派属于南方派系外,其它流派都属于北方派系包括长江流域的川派、扬派、苏派、海派(后三派过去统称江南派)等。

第一,扬派:扬派是以扬州命名的盆景艺术流派,其艺术风格主要是严整壮观。

以扬州为中心的扬派盆景,包括嘉州、泰州、兴化、高邮、南通、如皋、盐城等地,由于地处江苏北部,故又统称苏北派。

扬派盆景经历代盆景老艺人锤炼,受高山峻岭苍松翠柏经历风涛“加工”形成苍劲英姿的启示,依据中国画“枝无寸直”画理,创造应用11种棕法组合而成的扎片艺术手法,使不同部位寸长之枝能有三弯(简称一寸三弯或寸枝三弯),将枝叶剪扎成枝枝平行而列,叶叶俱平而仰,如同漂浮在蓝空中极薄的“云片”,形成“层次分明,严整平稳”,富有工笔细描装饰美的地方特色。

这种源于自然,高于自然的地方特色,得到发展,并在以扬州、泰州为中心的地域广泛流传,形成流派,并被列为中国树木(桩)盆景五大流派之一。

扬派的山石盆景以平远式为主,蕴涵着“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的江南情致。

扬派树桩盆景的常用树种有:松、柏、榆、黄杨及五针松、罗汉松、六月雪、银杏、碧桃、石榴、梅、山茶等。

山水盆景除用本地出产的斧劈石外,还使用外省的砂积石、芦管石等。

第二,苏派:苏派是以苏州命名的盆景艺术流派,其艺术风格主要是清秀古雅。

有2500年建城历史的苏州,气候湿润,雨量充沛,适宜于植物的繁殖与生长,为树桩盆景的发展提供了极其有利的地域环境和自然条件。

苏派盆景以树木盆景为主,古雅质朴,老而弥健,气韵生动,情景相融,耐人寻味。

苏派盆景,缠绕时光

苏派盆景,缠绕时光

博物苏派盆景历史悠久,成于唐宋,兴于明清,盛于当代,以独特的造型结构和艺术风格,成为中国盆景的主要流派之一。

著名文艺评论家王朝闻说:“苏州的盆景和苏州评弹一样美。

”苏州园林艺术小品中,盆景更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被称为“无声的诗、立体的画”。

诞于富足,生于画意苏派盆景起源自唐代。

据史料记载,当时在苏州担任刺史的白居易以玩石为癖,太湖石、昆石成为其制作盆景的重要素材,那是早期的山水盆景。

到了宋代,山水田园诗人范成大制作的山水盆景已经非常有名气;朱冲、朱勔父子还建造了绿水园和金谷园,陈列出许多山水和树桩盆景。

明清时期,盆景广为普及。

苏州人王鏊在《姑苏志》里记载:“虎丘人善于盆中植奇花异卉,盘松古梅,置之几案,清雅可爱,谓之盆景。

”这是有关盆景称谓最早的文字记载,也可以说盆景这个名称是从苏州开始定名的。

明代的苏州盆景受画派影响,多以画理构思、剪裁,对布局、蟠扎、配石等已有一定的研究,并已注重景、盆、架的搭配和品评,出现了如文震亨《长物志·盆玩》等有关盆景的著作。

他对苏州盆景进行艺术总结,其中蕴有不少独到的见解。

他记载松柏、枫、榆、古梅为桩景之先声,认为可与画家马远、郭熙等笔下古树媲美的盆景才为上上品。

在清代,苏州盆景已大为流行,虎丘、光福等地是盆景制作的重要基地,阊门山塘街沿线则是盆景的重要市集。

到了当代,在周瘦鹃、朱子安等盆景艺术家的努力下,苏派盆景走上了专业发展之路。

周瘦鹃著有盆景专著《盆栽趣味》,其《拈花集》《花木丛中》亦有多篇盆景的文章。

他还善于模仿名画进行盆景创作,作品清秀古雅。

1954年,在周瘦鹃倡议下,拙政园西花园设立盆景园,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第一座国有盆景专类园;后又于虎丘山东南麓建立万景山庄盆景专类园,1982年10月正式开放。

随之,民间爱好者从事盆景养护创作与收藏逐渐增多,并组建了多个盆景社会团体。

一些爱好者还专门建立私家盆景园,在行业内形成了一定影响力。

至此,苏派盆景形成政府与民间并重、齐头并进的发展态势,不仅36博物是当代中国盆景艺术领域的耀眼明珠,更成为国际交流的重要载体和媒介。

中国盆景的派别及代表作品

中国盆景的派别及代表作品

中国盆景的派别及其代表作品一、苏派盆景苏派盆景是以苏州为中心的盆景艺术,历史悠久,有其独特的造型结构和艺术风格,是中国盆景的主要流派之一。

苏派盆景的布局构思精细入微,取法自然,混同天生,富有艺术情趣。

在处理虚实,曲直、疏密、开合、明暗等关系上,脉理清晰,卓具匠心。

苏州盆景艺术具有自然纯朴的风貌,生动活泼的形象,变幻莫测的手法,韵味隽永的情调。

它以浓郁的生活气息,强烈地感染着人们,往往表现了原始而纯真的自然美,意欲呼唤人类热爱自然且增强人类保护、尊重自然的意识。

1、苏派树桩盆景苏派盆景以古雅拙朴见长。

几十年乃至上百年的虬干老枝,培植于小盆之中,竟能高不盈尺,自然成态,或悬或垂、或俯或仰,配以古盆和苏式几架,则古趣盎然。

同时,它在吸引了我国传统古典园林艺术精髓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山水画、花鸟画的某些技法,独具匠心地创造,体现了“无声的诗歌、立体的画图、生命的雕塑”。

代表树种:松、柏、雀梅、榔榆、黄杨、三角枫、石榴、鸟不宿等。

传统技法:粗扎细剪,以剪为主、扎为辅。

对树桩枝干用棕丝蟠扎成平整而略为倾斜的两弯半S形片子,以后用剪刀修成椭圆形,中间略为隆起,尽可能保持其自然形态,状若云朵。

传统造型:顺风、垂枝、劈干、一顶、六台、三托。

艺术风格:老干蟠枝、清秀古雅。

艺术特点:造型构图简洁,意境深远;制作精细,灵巧入微,宛如江南丝竹乐那样,予人典雅、绮丽、明快、流畅的感觉,深受苏州古典园林的影响。

代表人物:周瘦鹃、朱子安。

代表作品:周瘦鹃有“紫竹林”、“竹林七贤”、“枯木竹石”、“田家小景”、“孤山放鹤图”、“枫林雅集图”、“敬牧图”等作品。

朱子安有圆柏盆景《秦汉遗韵》,大坂松《云蒸霞蔚》、锦松《苍干嶙峋》、榆树《沐猴而冠》和《龙湫》等作品。

朱子安--《秦汉遗韵》朱子安—《云蒸霞蔚》2、苏派山水盆景常用石材:斧劈石、昆山白石、太湖石、英石等。

艺术特点:苏派的山水盆景颇多古诗画意,富有浓郁的诗情,布局简练,章法严谨,生动地再现了江南风光。

盆景八大流派简介

盆景八大流派简介

扬州盆景制作历史悠久。早在唐代,盆景已成为 宫苑装饰、观赏的珍品,作为东南第一大都会的 扬州,也受到京都影响流传盆景;宋代苏轼任扬 州太守时,曾亲自制作盆景;明代,扬州盆景形 成地方风格;清代,扬州盐商为迎合帝王南游, 广筑园林,大兴盆景,有‚家家有花园,户户养 盆景‛之说,明代形成的盆景风格,经不断提高, 形成了流派。
返回目录 下一页
鲁新派侧柏盆景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彭派现代草书盆景
金 寿
金 福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汪派软石皴法盆景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海派盆景
造型特点:海派盆景不拘一格,不受任何程式限 制,但在布局上非常强调主题性、层次性和多变 性,在制作过程中力求体现山林野趣,重视自然 界古树的形态和树种的个性。讲究枝片造型,但 枝片不但数量较多,没有固定规格 主要造型: 微型,自然型 技法特点:铁丝蟠扎,扎剪并重 常用树种:松柏类为主 代表人物:胡运骅 流传地域:上海

传统的广东盆景,形似北派的‚游龙弯‛式,树 干蛇行直立,左右垂臂横出,作五托或七托,树顶 扁平,称‚古树‛,又叫‚将军树‛,这种盆景很 费功夫、时间,一般需要三四十年才能成型。岭南 派盆景艺术风格的真正形成,则是本世纪30年代 以后的事。 这时的广东盆景分作三个流派:一是以 盆景艺术家孔泰初为首的一派,树形苍劲浑厚,树 冠秀茂稠密,构图严谨,表现旷野古木的风姿;二 是以广州三元宫道士为首的一派,主要利用将要枯 死的树桩作材料,经过精心培育,从某一部分长出 新芽,以潇洒流畅为贵;三是以广州海幢寺的素仁 和尚为首的一派,扶疏挺拔,兀立云霄,技托虽少 而不觉空虚,含蓄简括,高雅自然,很有点郑板桥 ‚冗繁削尽留清瘦‛,‚一枝一叶总关情‛的诗意。

盆景学派,包括苏派(北)及岭南(南)等学派

盆景学派,包括苏派(北)及岭南(南)等学派

盆景学派,包括苏派(北)及岭南(南)等学派
中国历史悠久,地理与气候环境变化多端,地域文化也各具异趣。

全国各地的盆景大师也在培埴艺术盆栽植物时把重点放在不同方面。

因此,不同派别的学说与技法也应运而生。

中国盆栽植物可分为六个主要学派,并归入南北两大派。

苏北派
苏北派最常用的树种是松柏科植物。

单靠蟠扎,或是蟠扎加上扎剪,就能修出树木的基本形状。

树叶通常修成一簇一簇的,这是苏北派树木的其中一个主要特征。

海派(上海)
海派树木枝子虬曲,向外伸展,并有一种既挺拔又高雅的素质。

采用「扎剪并施,刚柔相济」这种海派技巧的树木,超过140种。

扬派(扬州)
扬派盆景的特征是叶子层次分明,而这样修成的树通常大小相同或相若,横向伸展,传统称为「云片」。

苏派(苏州)
苏派树木主干外貌古劲,枝干弯曲,树木造型简洁,奇丽多姿,形态古雅。

川派(四川)
川派树木特点是树干弯曲,状若流水,向上虬曲而生。

树木蟠扎成多种不同的形状,看上去古意盎然,苍劲健茂,风骨高洁。

辽宁派
岭南派
岭南派通常选用叶子较宽的树种。

至于技巧方面,岭南派主要靠修剪的技巧形成自己的风格。

中国南部的艺术家创造了「先摘后剪」的技巧。

岭南派树木显示了在南部气候下树木形态粗犷而自然的特性。

苏派盆景

苏派盆景

前言
苏派盆景是是汉民族优秀的传 统艺术之一,园林艺术的珍品。以 江苏省苏州市为中心的盆景艺术, 历史悠久,成于唐宋,兴于明清, 盛于当代。有其独特的造型结构和 艺术风格,是中国盆景的主要流派 之一。
苏派盆景历史概况
一、唐宋时期——发展初期 二、明清时期——发展盛期 三、近现代发展状况
一、唐宋时期——发展初期
苏派盆景
目录
前言 历史概况 分布地域 代表人物 常用树种 造型特点 制作手法 艺术风格 代表作品
苏派盆景的分类
苏州盆景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树桩盆 景,又称盆栽盆景,苏州盆景的特点在这 类盆景中表现最为突出;另一类是山石盆 景,又称山水盆景或称山石盆景,再从中 分出山水盆景与旱石盆景。
苏派盆景的布局构思精细入微,取法自 然,混同天生,绝少斧凿之痕,富有艺术 情趣。在处理虚实,曲直、疏密、开合、 明暗等关系上,脉理清晰,卓具匠心。它 以浓郁的生活气息,强烈地感染着人们, 往往表现了原始而纯真的自然美,意欲呼 唤人类热爱自然且增强人类保护、尊重自 然的意识。
• 苏派盆景造型特点 • 朱子安代表作是什么? • 制作手法
地域分布
• • • • 苏州 无锡 常州 常熟
代表人物
• 当代苏派盆景有两大宗师,一位是大作家周瘦 鹃,一位是园艺家朱子安。如果说,周瘦鹃对 苏派盆景的贡献是其秉承“画意入盆”的苏州 盆景艺术传统并将其发挥到极至,那么朱子安 的贡献就是将苏派盆景艺术回归到园艺学的范 畴。的代表作圆柏《秦汉遗韵》,树龄约500 年,主干已成枯木状,但却披绿挂翠,生机盎 然,造型自然古朴,显得风姿迷人,潇洒飘逸
苏派盆景-----周瘦娟
• 中国现当代盆景史上,有一位传奇人物— —他学历不高,但却成为著名作家和文学 翻译家:他业余摆弄盆景,但却成为开一 代风气的中国盆景艺术大师!他就是“鸳 鸯蝴蝶派”代表作家、我国现代盆景艺 术的开拓者、苏州盆景艺术流派的主要 缔造者之一——周瘦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派盆景的分成传统和发展
如是
传统的派得知道通派两弯半、如皋三弯和派的三弯半。

通派两弯半在小旁支流派里比较知名,被称作狮式盆景。

所谓狮式,其最大的特点在于一般第一弯凸面对人。

如狮子据地。

多用雀舌罗汉松为当家树种。

成型后端庄雄厚。

故称狮式。

其实和如皋的规则式盆景样例,是最早的盆景匠人将制作不完善的树桩也就是没有做成标准三弯半的,或者标准三弯半失枝之后的。

如皋的三弯不是很知名,也没很有特色的地方,这里就略过不讲。

讲讲派的三弯半,也叫三弯九镇顶。

也叫十全十美。

其做法是螺旋渐起做弯,但左右弯大,前后弯小。

然后随弯布片。

见凸有片,左三片右三片,层叠渐起。

又在左右片的中间干后部生三片。

但这三片不叫片了,叫托。

其到衬托加强景深的作用。

最后在顶上结一大片为顶。

所以叫“六台三托一顶”。

这种做法呢,有几个要求。

第一个叫“下蹲上捧”。

就是第一层次的左右两枝片,呈下倾的角度。

第二层次的水平,第三层次呈略微上扬的角度。

片和托的形状也有要求。

片如椭圆形的树叶。

托如近扇形的叶片。

这是俯视效果。

正视效果那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馒头片”,四围低中间高,像一个馒头一样。

时至如今,很多做片的树种,如松柏类的片,基本还脱不出这种枝片形态的畴。

各片托安排得宜之后,因为这种做法是没有干前枝的。

所以整个俯视结构犹如一个凹面向人的弯月形。

这种形状能很好的吸纳观赏者的视线。

使观赏者能走近树。

我个人对这种俯视结构是很赞赏的。

所以我的《如是定枝歌》里面提出“左右枝长前后短,后枝更比前枝长。

”的说法。

这就是我以前讲过的,扎景虽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盆景。

但其对于数千年的中国传统技法和审美观的保
留还是居功至伟的。

很多细节细细思量,非常的有意味,有道理。

规则式就讲到这里。

下面讲讲建国后对派盆景创新最有影响的三个人。

这三个人分别是已作古的两人:周瘦鹃和朱子安。

还没有完全奠定自己盆景界地位的当今砚式盆景创始人夷。

周瘦鹃是一个知名文人,做盆景只是他的爱好。

其人是受旧式教育成长起来的,对于诗画之类很有研究。

他的风格就是琢磨古画山水花鸟中的好看的树或者其他植物,按照古法来将画的容再现于盆盎之中。

特别讲求诗情画意。

更讲究盆景的题名和配几。

曾将数株芭蕉缩小到盈尺之高,题以绿天之名。

曾植尺高竹林,三五熊猫嬉戏其间。

其人做树,不在树之名贵,桩之奇巧。

只是赏玩意象。

当然其术也是如今的很多盆景人所不及的。

将芭蕉做得只有三四十公分高,拼个林。

这与如今一味追求古、大、奇、怪的风潮何其相异。

建国后的盆景发展,对意境的追求和强调,正由其人始。

再说说朱子安。

朱子安大家都知道,在拙政园曾有其非常具有特色的几盆代表作。

如我个人最喜欢的柏树盆景“汉遗韵”。

如“雀梅王”。

这个人没有家学渊源,自小喜欢种花。

家里好像也是以种花卖花糊口、特别好学勤奋,多次向周瘦鹃大师请教文化知识和盆景制作技术。

周瘦鹃大师很喜欢他,于是倾囊相授。

但其人风格又与周瘦鹃大师截然不同。

他在挖掘古法的基础上,做出了那时代的一个创举。

就是挖取园林中或野生的具有一定条件美感的桩头来制作盆景。

以改善过去盆景树桩自小培育耗时过长的现状。

那时候叫“盆景速成法”。

全国曾有五十多个城市和地区到向朱子安大师学习这种“盆景速成法”。

我们采挖野生树桩(有人称破坏环境)的这种现状,可以说朱子安大师是始作俑者。

其实真正以野生桩头做盆景,最早应该是在川渝。

只是西南
地区封闭保守,以前的交通也不便利。

不为外人所知罢了。

我曾
经也讲过川派的一种什么“老妇梳妆式”盆景。

那就是野桩制作的了。

这是一个故事。

这个故事背后其实还有很多东西。

那时候50多个城市地区的公园向朱大师学“盆景速成法”,就造成了派技艺的全国开花。

我记得我八十年初代学盆景的时候,我们地区的盆景风格几乎就是派的翻版。

我早期对扎树还是很下了点功夫的。

后来教徒弟,和尚跟我学的时候,连棕和丝都不许他动的。

顺角都不许,全靠蓄养到合适粗度之后,剪出来。

连顺角的角度都靠蓄芽变向。

和尚还是很受了些我的折腾的。

我现在告诉你们的就是:树无定法,剪扎随心。

只要能达到,枝干和谐,布托有情,脱衣见骨,穿衣见层。

的效果。

你采取什么办法都是可以的。

传统里面有些东西必须保留,但那些东西不在盆景的一样一式里面。

而是在各种处理手段里面。

如:疏密聚散、俯仰开合、弛婉转、阴阳向背、主次分明。

简单讲就是留白布空。

计白以当黑。

倭人盆栽就是一个球。

太满没空。

我们中华精髓就在这个“空”。

因刚刚讲的朱大师那个故事和中国国体形式的原因。

派盆景艺术可以说是中国大多数地区的盆景艺术之母。

当然,这里除开岭南、川派。

徽派我讲过,旧徽派已经湮灭了。

所谓的新徽派的发展也是抛不开派的影子。

海派更不必说,就是派的灵活化。

现在派在全国开花,结合各地的情况,形成了各地具有自己特色的地区风格。

但在本地,情形不容乐观。

以我个人的观察,时下的盆景,更多的是受到倭风的影响,对于自己传统的辉煌,没有多少的继承扬弃。

唯一值得一提的是砚式盆景的创始人夷。

夷这个人呢,是
做园林的出身。

园林甲天下嘛。

夷当然很有功底,对中国古典园林手到擒来自不必说。

他的盆景可以说将庆泉大师的老师徐晓白先生的“盆景是微观园林”一说发挥到极致了。

做出来的东西很有看头。

意境境界啥的都没话说。

唯一让人诟病
的是,他盆中用的树太过惨不忍睹。

可以不夸的说,他盆中的树就是我随便路边扯一棵估计也要比他盆里的好看。

简言之叫做,有章法无树法。

我曾经对他的盆景有这样的一句话“章法大可取,枝法不堪睹。


章法结构是其人修为到了,随手点缀,皆有意味。

但几乎是不可学习的。

为什么?没树法。

我个人对其欣赏是不错。

欣赏的不是他的树,而是他的意识。

创新意识,能发前人之所未有,开后人之先河。

创新,才是所有艺术最具有生命力的唯一一点。

创新,才是所有艺术最具有生命力的唯一一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