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 化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综合试题附答案
高中化学《水溶液中离子反应和平衡》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高中化学《水溶液中离子反应和平衡》练习题(附答案解析)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属于弱电解质的是 ( ) A .硫酸钡B .二氧化硫C .乙醇D .乙酸2.下列物质属于强电解质的是( ) A .KOHB .H 2CO 3C .SO 3D .C 2H 63.下列各选项所述的两个量中,前者一定大于后者的是 ( )A .用0.1 mol/L 的盐酸中和pH 、体积均相同的氨水和NaOH 溶液消耗盐酸体积B .NH 4Cl 溶液中NH 和Cl -的数目C .相同温度下,pH 相同的NaOH 溶液和Na 2CO 3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 -)D .纯水在100℃和25℃时pH4.为达到预期的实验目的,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润湿的pH 试纸上,测得其pH 为12 B .用待测液润洗滴定用的锥形瓶C .中和热测定的实验中使用的玻璃仪器只有3种D .在滴定时,左手操作锥形瓶,右手操作滴定管开关 5.下列物质属于弱电解质的是( ) A .3AlClB .2HNOC .4CHD .4BaSO6.下列离子,在水溶液中不发生水解的是 ( ) A .Ag +B .I -C .F -D .Cu 2+7.下列化学用语能正确解释事实或现象的是( )A .23Na CO 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变红:23223CO 2H OH CO 2OH --++B .43NH HCO 的电离:+-4343NH HCO NH +HCOC .HS -的水解:223HS H OS H O --+++D .向AgCl 沉淀中滴加NaI 溶液,白色沉淀变黄:AgCl(s)I aq AgI(s)Cl a ()()q --++8.分析和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A .化合物由多种元素组成,因此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B .酸雨的pH<7,所以pH<7的雨水一定是酸雨C .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则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溶液D .碱溶液显碱性,则显碱性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9.已知2Ca(OH)饱和溶液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2+-2Ca(OH)(s)Ca (aq)+2OH (aq) ΔH<0,下列有关该平衡体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升高温度,该沉淀溶解平衡逆向移动②向溶液中加入少量23Na CO 粉末能增大2Ca +浓度 ③恒温条件下,向溶液中加入CaO ,溶液的pH 升高 ④加热溶液,溶液的pH 升高⑤向溶液中加入23Na CO 溶液,其中固体质量增加 ⑥向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 固体,2Ca(OH)固体质量不变 A .①⑤B .①④⑥C .②③⑤D .①②⑤⑥10.冰醋酸中乙酸分子间通过氢键结合为二聚体(如下图)。
2020-2021高考化学化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经典压轴题及答案解析

2020-2021高考化学化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经典压轴题及答案解析一、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1.氢叠氮酸(HN3)和莫尔盐[(NH4)2SO4·FeSO4·6H2O]是两种常用原料。
(1)氢叠氮酸易溶于水,25℃时,该酸的电离常数为Ka=10×10-5。
①氢叠氮酸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_______②0.2mol/L的HN3溶液与0.1mol/L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恢复到25℃,此时,溶液呈酸性,则混合溶液中各离子和HN3分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
(2)在FeSO4溶液中,加入(NH4)2SO4固体可制备莫尔盐晶体[(NH4)2Fe(SO4)2·6H2O],为了测定产品纯度,称取ag产品溶于水,配制成500mL溶液,用浓度为cmol/L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滴定,每次所取待测液体积均为25.00mL,实验结果记录如下:(已知莫尔盐的分子量为392)实验次数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消耗KMnO4溶液体积/mL25.5225.0224.98①配制莫尔盐溶液,所使用的玻璃仪器除了烧杯和玻璃棒外还有_______②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通过实验数据,计算该产品的纯度为_______(用含字母a、c的式子表示)。
③上表第一次实验中记录数据明显大于后两次,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
A 第一次滴定时,锥形瓶用待装液润洗B 该酸性高锰酸钾标准液保存时间过长,部分变质C 滴定前酸式滴定管中尖嘴处有气泡,滴定结束后气泡消失【来源】海南省海口市海南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第七次月考化学试题【答案】HN3⇌H++N3- c(N3-)>c(Na+)>c(HN3+)>c(H+)>c(OH-) 5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滴入最后一滴标准液,溶液变为浅紫红色,且半分钟不变色(980c/a)×100% AC【解析】【分析】(1)①氢叠氮酸是一元弱酸;②0.2mol/L的HN3溶液与0.1mol/L 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含有等物质的量浓度的HN3和NaN3;(2)溶液的配置需要的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容量瓶、胶头滴管;高锰酸钾溶液本身是紫色的,可以根据高锰酸钾溶液颜色变化判断滴定终点;第一次实验中记录数据明显大于后两次,即高锰酸钾溶液体积偏大。
高考高考化学试题分项解析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试题

定额市鞍钢阳光实验学校专题16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1.【高考海南卷】向含有MgCO3固体的溶液中滴加少许浓盐酸(忽略体积变化),下列数值变小的是()A.c(CO32−)B.c(Mg2+) C.c(H+) D.K sp(MgCO3)【答案】A考点:考查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及K sp【名师点睛】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是这几年高考的热点,掌握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及溶解平衡的应用,并运用平衡移动原理分析、解决沉淀的溶解和沉淀的转化问题,既考查了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动手实验的能力,又考查了学生实验探究的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本题较基础,只需把握平衡移动原理即可得到结论。
2.【高考江苏卷】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不相符合....的是()A.图甲表示燃料燃烧反应的能量变化B.图乙表示酶催化反应的反应速率随反应温度的变化C.图丙表示弱电解质在水中建立电离平衡的过程D.图丁表示强碱滴定强酸的滴定曲线【答案】A【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化学图像分析,热化学,化学反应速率,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等有关判断【名师点晴】掌握有关的化学反应原理,明确图像中曲线的变化趋势是解答的关键。
注意酶的催化效率与温度的关系,温度太高或太低都不利于酶的催化。
注意电离平衡也是一种动态平衡,当溶液的温度、浓度以及离子浓度改变时,电离平衡都会发生移动,符合勒·夏特列原理。
3.【高考上海卷】能证明乙酸是弱酸的实验事实是()A.CH3COOH溶液与Zn反应放出H2B.0.1mol/L CH3COONa溶液的pH大于7C.CH3COOH溶液与NaCO3反应生成CO2D.0.1 mol/L CH3COOH溶液可使紫色石蕊变红【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只能证明乙酸具有酸性,不能证明其酸性强弱,错误;B.该盐水溶液显碱性,由于NaOH是强碱,故可以证明乙酸是弱酸,正确;C.可以证明乙酸的酸性比碳酸强,但是不能证明其酸性强弱,错误;D.可以证明乙酸具有酸性,但是不能证明其酸性强弱,错误。
高考化学化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大题培优 易错 难题)含答案解析

高考化学化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大题培优易错难题)含答案解析一、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1.以环己醇为原料制取己二酸[HOOC(CH2)4COO H]的实验流程如下:其中“氧化”的实验过程:在250mL四颈烧瓶中加入50 mL水和3.18g碳酸钠,低速搅拌至碳酸钠溶解,缓慢加入9.48g(约0.060 mol)高锰酸钾,按图示搭好装置:打开电动搅拌,加热至35℃,滴加3.2 mL(约 0.031 mol) 环己醇,发生的主要反应为:-KMnO/OH−−−−→ KOOC(CH2)4COOK ∆H<04<50℃(1)“氧化”过程应采用____________加热(2)“氧化”过程为保证产品纯度需要控制环己醇滴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3)为证明“氧化”反应已结束,在滤纸上点1滴混合物,若观察到___________则表明反应已经完成。
(4)“趁热抽滤”后,用___________进行洗涤(填“热水”或“冷水")。
(5)室温下,相关物质溶解度如表:化学式己二酸NaCl KCl溶解度g/100g水 1.4435.133.3“蒸发浓缩”过程中,为保证产品纯度及产量,应浓缩溶液体积至_________(填标号)A.5mL B.10mL C.15mL D.20mL(6)称取己二酸(Mr-=146 g/mol)样品0.2920 g,用新煮沸的50 mL 热水溶解,滴入2滴酚酞试液,用0.2000 mol/L NaOH 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 NaOH 的平均体积为 19.70 mL。
NaOH 溶液应装于_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己二酸样品的纯度为________。
【来源】四川省成都七中2020届高三理科综合二诊模拟考试化学试题【答案】水浴为保证反应温度的稳定性(小于50℃)或控制反应温度在50℃以下未出现紫红色热水 C 碱式滴定管 98.5%【解析】【分析】由题意可知,三颈烧瓶中加入3.18克碳酸钠和50mL 水,低温搅拌使其溶解,然后加入9.48g 高锰酸钾,小心预热溶液到35℃,缓慢滴加3.2mL 环己醇,控制滴速,使反应温度维持在45℃左右,反应20min 后,再在沸水浴上加热5min 促使反应完全并使MnO 2沉淀凝聚,加入适量亚硫酸氢钠固体除去多余高锰酸钾,趁热过滤得到MnO 2沉淀和含有己二酸钾的滤液,用热水洗涤MnO 2沉淀,将洗涤液合并入滤液,热浓缩使滤液体积减少至10mL 左右,趁热小心加入浓硫酸,使溶液呈强酸性(调节pH =1~2),冷却结晶、抽滤、洗涤、干燥,得己二酸白色晶体;(1)氧化过程需要使反应温度维持在35℃左右;(2)因为滴速对溶液的温度有影响,为保证产品纯度,需要控制反应温度;(3)为证明“氧化”反应已结束,就是检验无高锰酸钾即可;(4)根据减少物质的损失,结合物质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分析;(5)室温下,根据相关物质溶解度,“蒸发浓缩”过程中,要保证产品纯度及产量,就是生成的杂质要依然溶解在溶液中,据此计算应浓缩溶液体积;(6)①根据仪器的特点和溶液的性质选取仪器;②称取已二酸(Mr =146g/mol)样品0.2920g ,用新煮沸的50mL 热水溶解,滴入2滴酚酞试液,用0.2000mol/L NaOH 溶液滴定至终点,进行平行实验及空白实验后,消耗NaOH 的平均体积为19.70mL ;设己二酸样品的纯度为ω,根据HOOC(CH 2)4COOH ~2NaOH 计算。
2024年高考化学真题模拟题专项汇编__10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含解析

专题10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2024年高考真题1.【2024年7月浙江选考】下列物质在熔融状态下不导电...的是( )A .B .C .D .【答案】C【解析】A.NaOH属于离子化合物,其在熔融状态下能电离成自由移动的Na+和OH-,故其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A不符合题意;B.CaCl2属于离子化合物,其在熔融状态下能电离成自由移动的Ca2+和Cl-,故其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B不符合题意;C.HCl是共价化合物,其在熔融状态下不能电离成离子,故其在熔融状态下不导电,C符合题意;D.K2SO4属于离子化合物,其在熔融状态下能电离成自由移动的K+和SO,故其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D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本题答案为C。
2.【2024年7月浙江选考】水溶液呈酸性的是( )A .B .C .D .【答案】B【解析】A.NaCl是强酸强碱盐,其不能水解,故其水溶液呈中性,A不符合题意;B.NaHSO4是强酸的酸式盐,其属于强电解质,其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NaHSO4=Na++H++SO,故其水溶液呈酸性,B符合题意;C.HCOONa属于强碱弱酸盐,其在水溶液中可以完全电离,其电离产生的HCOO-可以发生水解,其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HCOO-+H2O⇌HCOOH+OH-,故其水溶液呈碱性,C不符合题意;D.NaHCO3是强碱弱酸盐,既能发生电离又能发生水解,但其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故其水溶液呈碱性,D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本题答案为B。
3.【2024年新课标】以酚酞为指示剂,用0.1000 mol·L−1的NaOH溶液滴定20.00 mL未知浓度的二元酸H2A溶液。
溶液中,pH 、分布系数随滴加NaOH溶液体积V NaOH的改变关系如图所示。
[比如A2−的分布系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曲线①代表,曲线②代表B.H2A溶液的浓度为0.2000 mol·L−1C.HA−的电离常数K a=1.0×10−2D.滴定终点时,溶液中【答案】C【解析】【分析】依据图像,曲线①代表的粒子的分布系数随着NaOH的滴入渐渐减小,曲线②代表的粒子的分布系数随着NaOH的滴入渐渐增大,粒子的分布系数只有1个交点;当加入40mLNaOH溶液时,溶液的pH在中性发生突变,且曲线②代表的粒子达到最大值接近1;没有加入NaOH时,pH约为1,说明H2A第一步完全电离,其次步部分电离,曲线①代表δ(HA-),曲线②代表δ(A2-),依据反应2NaOH+H2A=Na2A+2H2O,c(H2A)==0.1000mol/L,据此分析作答。
高考化学真题专题解析—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高考化学真题专题解析—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母题来源】2022年全国乙卷【母题题文】常温下,一元酸HA 的3a K (HA)=1.010-⨯。
在某体系中,+H 与-A 离子不能穿过隔膜,未电离的HA 可自由穿过该膜(如图所示)。
设溶液中()c (HA)c(HA)c A -=+总,当达到平衡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溶液Ⅰ中()()()c Hc OH c A +--=+B .溶液Ⅱ中的HA 的电离度()-c A c (HA)⎛⎫ ⎪ ⎪⎝⎭总为1101C .溶液Ⅰ和Ⅱ中的(HA)c 不相等D .溶液Ⅰ和Ⅱ中的c (HA)总之比为410- 【答案】B 【试题解析】A .常温下溶液I 的pH=7.0,则溶液I 中c (H +)=c (OH -)=1×10-7mol/L ,c (H +)<c (OH -)+c (A -),A 错误;B .常温下溶液II 的pH=1.0,溶液中c (H +)=0.1mol/L ,K a =+-(H )(A )(HA)c c c ⋅=1.0×10-3,c 总(HA)=c (HA)+c (A -),则--0.1(A )(HA)-(A )c c c 总=1.0×10-3,解得-(A )(HA)c c 总=1101,B 正确; C .根据题意,未电离的HA 可自由穿过隔膜,故溶液I 和II 中的c (HA)相等,C 错误;D .常温下溶液I 的pH=7.0,溶液I 中c (H +)=1×10-7mol/L ,K a =+-(H )(A )(HA)c c c ⋅=1.0×10-3,c 总(HA)=c (HA)+c (A -),-710[(HA)(HA)](HA)c c c -总=1.0×10-3,溶液I 中c 总(HA)=(104+1)c (HA),溶液II 的pH=1.0,溶液II 中c (H +)=0.1mol/L ,K a =+-(H )(A )(HA)c c c ⋅=1.0×10-3,c 总(HA)=c (HA)+c (A -),0.1[(HA)(HA)](HA)c c c -总=1.0×10-3,溶液II 中c 总(HA)=1.01c (HA),未电离的HA 可自由穿过隔膜,故溶液I 和II 中的c (HA)相等,溶液I 和II 中c 总(HA)之比为[(104+1)c (HA)]∶[1.01c (HA)]=(104+1)∶1.01≈104,D 错误; 答案选B 。
高中化学选修一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0分)[ID :13879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某物质溶液pH>7,该物质一定是强碱弱酸盐B .0.1mol/L 醋酸加水稀释后,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 +)减小C .等体积的盐酸(pH=1)和醋酸(0.1mol/L)分别与NaOH 恰好中和,消耗NaOH 一样多D .已知Ka(HCOOH)>Ka(CH 3COOH),pH 相等的HCOONa 与CH 3COONa 溶液:[c(Na +)-c(HCOO -)]<[c(Na +)-c(CH 3COO -)]2.(0分)[ID :13879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室温下,pH 相同的HCl 溶液和NH 4Cl 溶液,c (Cl -)相同 B .室温下,浓度相同的氢氧化钠溶液和氨水,氨水中的c (H +)小 C .某酸HA 的铵盐NH 4A 溶液呈碱性,可证明HA 是弱酸D .100 mL 0.01 mol·L -1的醋酸溶液中和NaOH 能力小于10 mL 0.1 mol·L -1的醋酸溶液 3.(0分)[ID :138783]将足量BaCO 3固体分别加入:①30 mL 水;②10 mL 0.2 mol·L -1Na 2CO 3溶液;③50 mL 0.01 mol·L -1 BaCl 2溶液;④100 mL 0.01 mol·L -1盐酸中溶解至溶液饱和。
请确定各溶液中c (Ba 2+)由大到小的顺序为A .①②③④B .③④①②C .④③①②D .②①④③4.(0分)[ID :138774]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 A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0.1mol 的11B 原子中,含有的中子数目为0.6N AB .1L 0.1mol ·L -1硫酸钠水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等于0.4N AC .2.3g 钠被O 2完全氧化时,钠得到的电子数目为0.1N AD .常温,1.0LpH=13的Ba(OH)2溶液中含OH -的数目为0.2N A 5.(0分)[ID :138770]常温下,下列对醋酸稀溶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将pH=a 的醋酸稀释变为pH=a+1,醋酸的浓度则变为原来的110B .将pH=a 的醋酸稀释为pH=a+1的过程中,3+(CH COOH)(H )c c 变小C .pH=a 的醋酸与pH=a+1的醋酸分别中和等物质的量的NaOH 溶液,二者所消耗体积比为1:10D .等体积pH=a 的醋酸与pH=b 的NaOH 溶液恰好中和时,存在a+b=14 6.(0分)[ID :138761]下列措施不合理的是A .洁厕剂和漂白精不能混合使用,否则易产生有毒气体B .用Na 2S 作沉淀剂,除去废水中的Cu 2+和Hg 2+C .高温下用焦炭还原SiO 2制取粗硅D .明矾既可用于净水,又可杀菌消毒 7.(0分)[ID :138759]下列溶液一定是碱性的是 A .溶液中c (OH -)>c (H +) B .滴加甲基橙后溶液显红色 C .溶液中含有OH -D .滴加甲基橙后溶液显黄色8.(0分)[ID :138743]水的电离平衡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图中五点K w 间的关系:b>c>a=d=eB .若从a 点到d 点,可采用在水中加入少量酸的方法C .若从a 点到c 点,可采用温度不变时在水中加入适量NH 4Cl 固体的方法D .若处在b 点时,将pH=2的硫酸与pH=10的KOH 等体积混合后,溶液显中性 9.(0分)[ID :138726]常温时下列各组微粒在指定条件下能大量共存的是( ) 化学式 电离常数(25℃) HClO K =3.0×10﹣8H 2CO 3K 1=4.3×10﹣7 K 2=5.6×10﹣11A .含Fe 3+的溶液中:K +、+4NH 、SCN ﹣、Cl ﹣ B .遇酚酞变红的溶液中:K +、Ba 2+、ClO ﹣、I ﹣ C .pH =13的溶液中:Na +、-2AlO 、2-3CO 、S 2﹣ D .根据表提供数据:HClO 、3HCO -、ClO ﹣、2-3CO10.(0分)[ID :138724]在氨水中存在下列电离平衡:+-324NH H O NH +OH ,下列情况能引起电离平衡右移的+-324NH H ONH +OH 有①加4NH Cl 固体②加NaOH 溶液③通HCl ④加3CH COOH 溶液⑤加水⑥加压 A .①③⑤B .①④⑥C .③④⑤D .①②④11.(0分)[ID :138714]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 .NaHCO 3溶液:K +、24SO -、Cl -、-2AlOB .由水电离出的c(H +)=1×10-14 mol·L -1的溶液中:Ca 2+、K +、Cl -、-3HCO C .c (H +)/c (OH -)=1012的溶液中:4NH +、Al 3+、-3NO 、Cl - D .c (Fe 3+)=0.1 mol·L -1的溶液中:K +、ClO -、24SO -、SCN - 12.(0分)[ID :138711]以酚酞为指示剂,用0.1000mol/L 的NaOH 溶液滴定20.00mL 未知浓度的二元酸H 2A 溶液。
备战高考化学二模试题分类汇编——化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综合含答案解析

备战高考化学二模试题分类汇编——化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综合含答案解析一、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1.茶叶中的茶多酚是一种天然抗氧化剂(其抗氧化能力是 VC 的 5~10 倍),它易溶于水、乙醇、乙酸乙酯,难溶于氯仿。
在酸性介质中,茶多酚能将 Fe3+还原为 Fe2+,Fe2+与K3Fe(CN)6生成的深蓝色配位化合物 KFe[Fe(CN)6]对特定波长光的吸收程度(用光密度值 A 表示)与茶多酚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成正比。
A 与茶多酚标准液浓度的关系如图 1 所示:某实验小组设计如下实验流程从茶叶中提取茶多酚:请回答下列问题:(1)操作①用水浸取茶多酚时,实验小组发现搅拌速度对茶多酚浸出量的影响如图 2 所示,原因是____。
若用乙醇浸取茶多酚操作如下:称取 10 g 茶叶末,用滤纸包好,装入恒压滴液漏斗中,圆底烧瓶内加沸石和适量乙醇,如图 3 安装后,通冷凝水,加热套加热,当乙醇被加热沸腾后,控制加热套温度在 90℃。
为使恒压漏斗内液面高出茶叶包约 0.5 cm,并保持约 1 h,可行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
(2)减压蒸发相对于一般蒸发的优点是________;氯仿的作用是________。
(3)下列有关实验基本操作不正确的是________。
A.图 3 中冷凝水流向为 a 进 b 出B.分液漏斗使用前须检验是否漏水并洗净备用C.操作①过滤时,可用玻璃棒适当搅拌以加快分离速度D.萃取过程中,经振摇并放气后,将分液漏斗置于铁圈上立即分液(4)称取 1.25 g 粗产品,用蒸馏水溶解并定容至 1000 mL,移取该溶液 1.00 mL,加过量 Fe3+和 K3Fe(CN)6酸性溶液,用蒸馏水定容至 100 mL 后,测得溶液光密度值 A=0.800,则产品的纯度是_____ (以质量分数表示)。
【来源】吉林省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疫情延期开学考试(4月)化学试题【答案】茶多酚易被氧气氧化,搅拌速度越快,茶多酚氧化速度越快,浸出率越低关闭活塞,当漏斗内液面高出茶叶包约0.5cm时,调节活塞使乙醇冷凝速度与漏斗放液速度一致降低蒸发温度防止产物氧化或分解萃取(或除杂) CD 96%【解析】【分析】茶叶用水浸泡时,茶多酚、氨基酸、茶碱等溶解在水中,过滤后,去除滤渣,得到的滤液减压蒸发,可降低蒸发温度,防止氧化反应的发生;往浓缩液中加入氯仿、分液,可得含氯仿的有机溶液①,水溶液②中含有茶多酚,用乙酸乙酯萃取、分液,可得茶多酚的乙酸乙酯溶液,然后减压蒸发,即可获得茶多酚粗产品。
高考化学压轴题专题化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的经典综合题附详细答案

高考化学压轴题专题化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的经典综合题附详细答案一、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1.水合肼(N2H4·H2O)是一种强还原性的碱性液体,常用作火箭燃料。
利用尿素法生产水合肼的原理为CO(NH2)2+2NaOH+NaClO=N2H4·H2O+Na2CO3+NaCl。
实验1:制备NaClO溶液(己知:3NaClO2NaCl+NaClO3)。
(1)图甲装置Ⅰ中烧瓶内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NaOH固体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NaOH溶液时,所需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____。
(3)图甲装置Ⅱ中用冰水浴控制温度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2:制取水合肼(4)图乙中若分液漏斗滴液速度过快,部分N2H4·H2O会参与A 中反应并产生大量氮气,降低产品产率,该过程中反应生成氮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充分反应后,蒸馏A中溶液即可得到水合肼的粗产品。
实验3:测定馏分中水合肼的含量(5)称取馏分3.0g,加入适量NaHCO3固体(滴定过程中,调节溶液的pH 保持在6.5 左右),加水配成250mL溶液,移出25.00mL置于锥形瓶中,并滴加2~3 滴淀粉溶液。
用0.15mol·L-1的碘的标准溶液滴定。
(已知:N2H4·H2O+2I2=N2↑+4HI+H2O)①滴定操作中若不加入适量NaHCO3固体,则测量结果会___________“偏大”“ 偏小”“ 无影响”)。
②下列能导致馏分中水合肼的含量测定结果偏高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锥形瓶清洗干净后未干燥b.滴定前,滴定管内无气泡,滴定后有气泡c.读数时,滴定前平视,滴定后俯视d.盛标准液的滴定管水洗后,直接装标准液③实验测得消耗I2溶液的平均值为20.00mL,馏分中水合肼(N2H4·H2O)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
高考化学经典试题总复习 10.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Word版含答案.

高考化学经典试题总复习10.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向0.1 mol/L Na2CO3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变红色B .Al 3+、NO 、Cl -、CO 、Na +可大量共存于pH =2的溶液中C .乙醇和乙酸都能溶于水,都是电解质D .分别与等物质的量的HCl 和H2SO4反应时,消耗NaOH 的物质的量相同解析:pH =2的溶液显酸性,CO 与H +不共存,B 不正确;乙醇是非电解质,C 不正确;与等物质的量的HCl 和H2SO4反应,消耗NaOH 的物质的量比为1∶2,D 不正确.答案:A2.(2012·福建质检有关常温下pH 均为3的醋酸和硫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两种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均为1×10-11 mol/L B .分别加水稀释100倍后,两种溶液的pH 仍相同C .醋酸中的c (CH3COO -和硫酸中的c (SO 相等D .分别加入足量锌片,两种溶液生成H2的体积相同解析:酸溶液中氢氧根离子全部来自于水的电离,氢离子浓度相同的情况下,氢氧根离子浓度也相同,则由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也相同.答案:A3.下列各选项中所述的两个量,前者一定大于后者的是 (A .1 L 0.3 mol/L CH3COOH 溶液和3 L 0.1 mol/L CH3COOH 溶液中的H +数B .pH =1的CH3COOH 溶液和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C .pH =12的氨水和NaOH 溶液的导电能力D .pH 相同的等体积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分别与足量锌粒反应产生的气体体积解析:A 项两溶液中CH3COOH 的物质的量相同,后者CH3COOH 溶液的浓度小电离程度大,后者中H+数多,A 不正确.B 项CH3COOH 是弱酸,不完全电离,CH3COOH 溶液的浓度大,B 符合.C 项两溶液中c (H +、c (OH -均相等,则c (NH =c (Na +,导电能力相同,C 不正确.D 项中醋酸的浓度大,n (CH3COOH 大,与足量锌反应产生的H2多,D 不正确.答案:B4.用标准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 溶液时,若测定结果偏高,则产生误差的原因可能是A .滴定时,装NaOH 溶液的锥形瓶未用NaOH 溶液润洗B .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后,用标准盐酸润洗C .滴定前,酸式滴定管尖嘴处有气泡,而在滴定后气泡消失D .滴定前以仰视的姿势读取了酸式滴定管的读数,滴定后读数正确解析:A 项对滴定结果无影响;B 项为正确的操作方法;C 项此种情况导致消耗盐酸偏多,测量结果偏高;D 项此种情况导致盐酸体积偏小,测量结果偏低.答案:C5.已知NaHSO 4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NaHSO 4===Na ++H ++SO ,某温度下,向pH=6的蒸馏水中加入NaHSO 4晶体,保持温度不变,测得溶液的pH =2,对于该溶液,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该温度高于25℃B .水电离出的c (H +=1×10-10 mol/LC .c (H +=c (OH -+c (SOD .该温度下加入等体积pH =12的NaOH 溶液可使反应后的溶液恰好呈中性解析:pH =6的蒸馏水中c (H +=c (OH -=1×10-6 mol/L ,K W =1×10-12,故该温度高于25℃;该温度下加入NaHSO 4晶体后,c (H +=10-2 mol/L ,溶液中c (OH -= mol/L =1×10-10 mol/L ,故水电离出的c (H +=c (OH -=1×10-10 mol/L ;根据电荷守恒,c (Na ++c (H +=2c (SO +c (OH -,因c (Na +=c (SO ,故c (H +=c (OH -+c (SO ;完全中和该溶液,则需等体积的NaOH 溶液中c (OH -=10-2 mol/L ,c (H +== mol/L =10-10mol/L ,故该温度下NaOH 溶液的pH =10.答案:D6.已知某酸H 2B 在水溶液中存在下列关系:①H 2B H ++HB -,②HB -H ++B 2-.关于该酸对应的酸式盐NaHB 的溶液,下列说法中,一定正确的是 (A .NaHB 属于弱电解质B .溶液中的离子浓度c(Na +>c(HB ->c(H +>c(OH -C .c(Na +=c(HB -+c(B 2-+c(H 2BD .NaHB 和NaOH 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 ++OH -===H 2O解析:NaHB 属于强电解质,A 项错;由于HB -的电离程度和水解程度大小未知,所以NaHB 溶液的酸碱性不确定,B 项错;C 项表达的是物料守恒,正确;由于HB -只有部分电离,所以写离子方程式时不能拆写为H +,D 项错.答案:C7.(2012·无锡检测在一定体积pH =12的Ba(OH 2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HSO 4溶液,当溶液中的Ba 2+恰好完全沉淀时,溶液pH =11.若反应后溶液的体积等于Ba(OH 2溶液与NaHSO 4溶液的体积之和,则Ba(OH 2溶液与NaHSO 4溶液的体积比是A .1∶9B .1∶1C .1∶2D .1∶48.(2012·北京海淀期中检测常温下,0.2 mol/L CH 3COOH 溶液与0.1 mol/L 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后(忽略混合前后溶液体积的变化,溶液的pH <7,则下列有关此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 .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H +浓度为1×10-7 mol/LB .c(CH 3COO -+c(CH 3COOH -c(Na +=0.05 mol/LC .溶液中CH 3COOH 的电离程度小于CH 3COONa 的水解程度D .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为:c (Na +>c (CH 3COO ->c (H +>c (OH -解析:混合后溶液中为等物质的量的CH 3COONa 和CH 3COOH ,pH <7,说明CH 3COOH 的电离程大于CH 3COONa 的水解程度,C 选项错误;酸性条件下水的电离受到抑制,A 选项错误;D 选项不符合电荷守恒;由物料守恒可知,混合后的溶液中,c (CH 3COO -+c (CH 3COOH =0.1 mol/L ,c (Na +=0.05 mol/L ,则B 选项正确.答案:B9.已知室温时,0.1 mol/L 某一元酸HA 在水中有0.1%发生电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该溶液的pH =4B .升高温度,溶液的pH 增大C .此酸的电离平衡常数约为1×10-7D .由HA 电离出的c (H +约为水电离出的c (H +的106倍解析:HA 溶液中c (H +=0.1 mol/L×0.1%=10-4 mol/L ,因此pH =4,A 正确;弱酸的电离吸热,升高温度,电离平衡向正方向移动,溶液中c (H +增大,pH 减小,B 错误;室温时0.1 mol/L HA 溶液中c (H +=c (A -=10-4 mol/L ,电离平衡常数K ===10-7,C 正确;该溶液中c (H +=10-4 mol/L 、c (OH -=10-10 mol/L ,由HA 电离出c (H +=10-4 mol/L ,由水电离出的c (H +=10-10mol/L ,D 正确.答案:B10.某酸HX 稀溶液和某碱YOH 稀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两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 大于7,下表中判断合理的是 (编号 HX YOH 溶液的体积关系① 强酸 强碱 V (HX =V (YOH② 强酸 强碱 V (HX <V (YOH③ 强酸 弱碱 V (HX =V (YOH④ 弱酸 强碱 V (HX =V (YOHA .①③B .②③C .①④D .②④解析:反应后的溶液呈碱性,其原因可能是生成的盐YX 发生水解,即X -+H 2O HX +OH -,或者是反应后碱过量,c ·V (HX <c ·V (YOH ,即V (HX <V (YOH ,故选D.答案:D11.已知在25℃时,FeS 、CuS 的溶度积常数(K sp 分别为6.3×10-18、1.3×10-36.常温时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向H 2S 的饱和溶液中通入少量SO 2气体溶液的酸性增强B .将足量的CuSO 4溶解在0.1 mol/L 的H 2S 溶液中,溶液中Cu 2+的最大浓度为1.3×10-35 mol/LC .因为H 2SO 4是强酸,所以反应:CuSO 4+H 2S===CuS↓+H 2SO 4不能发生D .除去工业废水中的Cu 2+可以选用FeS 作沉淀剂解析:向H 2S 的饱和溶液中通入少量SO 2气体,因发生反应:2H 2S +SO 2===3S↓+2H 2O ,使溶液酸性减弱,A 错误;由于CuSO 4是足量的,S 2-因生成CuS 沉淀而消耗导致其浓度非常小,Cu 2+的浓度可以接近饱和溶液中Cu 2+的浓度,B 错误;因CuS沉淀不溶于硫酸,所以反应CuSO 4+H 2S===CuS↓+H 2SO 4可以发生,C 错误;由FeS 、CuS 的溶度积常数知,FeS 的溶解度大于CuS ,可实现沉淀的转化,故除去工业废水中的Cu2+可以选用FeS 作沉淀剂,D 正确. 答案:D12.对于常温下pH 为1的硝酸溶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该溶液1 mL 稀释至100 mL 后,pH 等于2B .向该溶液中加入等体积、pH 为13的氢氧化钡溶液恰好完全中和C .该溶液中硝酸电离出的c (H +与水电离出的c (H +之比值为10-12D .该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 (H +是pH 为3的硝酸中水电离出的c (H +的100倍解析:将pH =1的硝酸稀释100倍,溶液中c (H +=10-3mol/L ,pH 变为3,A 错误;pH =1的硝酸中c (H +与pH =13的Ba(OH 2溶液中c (OH -相等二者恰好发生中和反应,B 正确;pH =1的硝酸中由硝酸电离出的c (H +与水电离出的c (H +之比为10-1/10-13=1012,C 错误;pH =1的硝酸中水电离出的c (H +=10-13 mol/L ,pH =3的硝酸中由水电离出的c (H +=10-11 mol/L ,故该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 (H +是pH =3的硝酸中水电离出c (H +的1/100.D 错误.答案:B13.(2012·日照模拟人体血液的正常pH 约为7.35~7.45,若在外界因素作用下突然发生改变就会引起“酸中毒”或“碱中毒”,甚至有生命危险.由于人体体液的缓冲系统中存在如下平衡: H ++HCO H 2CO 3CO 2+H 2OH ++PO HPOH ++HPO H 2PO故能维持血液pH 的相对稳定,以保证正常生理活动.下列说法中不合理的是(A .当强酸性物质进入人体的体液后,上述缓冲系统的平衡向右移,从而维持pH 稳定B .当强碱性物质进入人体的体液后,上述缓冲系统的平衡向左移,从而维持pH 稳定C .某病人静脉滴注生理盐水后,血液被稀释,会导致c (H +显著减小,pH 显著增大,可能会引起碱中毒D .在人体进行呼吸活动时,如CO 2进入血液,会使平衡向左移动,c (H +增大,pH 略减小解析:正常机体可通过体内的缓冲物质使机体的pH相对稳定,不会对机体造成不良影响.答案:C14.将氢氧化钠稀溶液滴加到醋酸稀溶液中,下列各图示意混合溶液有关量或性质的变化趋势,错误的是 (解析:向醋酸中滴加NaOH溶液,起始时发生中和反应放出热量,反应混合液的温度升高,恰好全部反应时,溶液的温度达到最高点,当醋酸全部反应后,再加入NaOH 溶液则混合液的温度降低;向醋酸中滴加NaOH溶液,起始时溶液的pH会缓慢升高,在接近终点时pH发生突跃,随后再滴加NaOH溶液,溶液的pH(此时显碱性变化不大;因醋酸是弱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小,导电能力弱,当向醋酸中滴加NaOH溶液时生成强电解质醋酸钠,溶液的导电能力增强,当反应结束时离子浓度增加幅度更大,导电能力更强;向醋酸中滴加NaOH溶液,起始时加入的NaOH被消耗,故c(NaOH在起始一段时间内应为0,且反应结束后c(NaOH呈基本水平走势.答案:D15.下图表示的是难溶氢氧化物在不同pH下的溶解度(S,mol/L,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pH =3时溶液中铁元素的主要存在形式是Fe 3+B .若Ni(NO32溶液中含有少量的Co 2+杂质,可通过调节溶液pH 的方法来除去 C .若分离溶液中的Fe 3+和Cu 2+,可调节溶液的pH 在4左右D .若在含有Cu 2+和Ni 2+的溶液中加入烧碱,Ni(OH 2优先沉淀解析:由图可知在pH =3时Fe 3+已沉淀完全,铁元素的主要存在形式是Fe(OH 3,A错误.由于Ni 2+和Co 2+沉淀完全的pH 相差不大,因此不能用调节pH 的方法将两者分离,B 错误.由图可知选项D 中优先沉淀的是Cu(OH 2,D 错误.答案:C16.向体积为V a 的0.05 mol/L CH 3COOH 溶液中加入体积为V b 的0.05 mol/L KOH溶液,下列关系错误的是 (A .V a >V b 时:c (CH 3COOH +c (CH 3COO ->c (K +B .V a =V b 时:c (CH 3COOH +c (H +=c (OH -C .V a <V b 时:c (CH 3COO ->c (K +>c (OH ->c (H +D .V a 与V b 任意比时:c (K ++c (H +=c (OH -+c (CH 3COO -解析:若V a >V b ,醋酸过量,根据物料守恒可知,n (CH 3COOH +n (CH 3COO -=0.05V a ,n (K +=0.05V b ,A 正确;若V a =V b ,反应后的溶液为CH 3COOK 溶液,由于CH 3COO -的水解而显碱性,根据质子守恒可知,B 正确;若V a <V b ,说明碱过量,存在c (K +>c (CH 3COO -,C 错误;D 选项符合电荷守恒,正确.答案:C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共52分17.(9分某温度(t ℃时,测得0.01 mol/L 的NaOH 溶液的pH 为11,则该温度下水的K w =________,该温度________25℃(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温度下,将pH =a 的NaOH 溶液V a L 与pH =b 的H 2SO 4溶液V b L 混合,通过计算填写以下不同情况时两溶液的体积比:(1若所得溶液为中性,且a =12,b =2,则V a ∶V b =____________;(2若所得溶液为中性,且a +b =12,则V a ∶V b =________;(3若所得溶液的pH =10,且a =12,b =2,则V a ∶V b =______________.解析:在t ℃时,pH =11的溶液中c (H +=10-11 mol/L ,K W =c (H +·c (OH -=10-11×10-2=10-13.(1pH =a ,则c (OH -=10a -13 mol/L ,pH =b ,则c (H +=10-b mol/L ,若混合后溶液呈中性,则:V a L×10a -13 mol/L =V b L×10-b mol/L ,==1013-(a +b .因为a =12,b =2,代入可得=.(2将a +b =12代入=1013-(a +b 可得=10.(3当a =12时,c (OH -=0.1 mol/L ,b =2时,c (H +=10-2 mol/L ,若混合液的pH =10,即c (OH -=10-3 mol/L ,OH -有剩余:0.1 mol/L×V a L -10-2 mol/L×V b L =10-3 答案:ABC解析:69.下列属于MathBoard 软件在数学课堂练习中具有的特点是:A. 随时启动使用B. 触摸屏便于操作互动V a + V b L , = .答案:10-13 大于 水的电离是吸热的,升温时水的电离平衡向右移动,K W 增大,因该温度下的K W 大于25℃时水的K W ,所以该温度大于25℃(11∶10(210∶1(31∶918.(9分(2012·皖西四校模拟分析、归纳、探究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和手段之一.下面就电解质A 回答有关问题(假定以下都是室温时的溶液.(1电解质A 的化学式为Na n B ,测得浓度为c mol/L 的A 溶液的pH =a.①试说明H n B 的酸性强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当a =10时,A 溶液呈碱性的原因是(用离子方式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③当a =10、n =1时,A 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 (OH --c (HB =________.④当n =1、c =0.1、溶液中c (HB ∶c (B -=1∶99时,A 溶液的pH 为__________(保留整数值.(2已知难溶电解质A 的化学式为X n Y m ,相对分子质量为M ,测得其饱和溶液的密度为ρ g/cm 3,X m +离子的浓度为c mol/L ,则该难溶物X n Y m 的溶度积常数为K sp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温度下X n Y m 的溶解度S =____________.解析:(1①若a =7,说明Na n B 为强酸强碱盐,H n B 为强酸;若a >7,说明盐Na n B 发生水解,则H n B 为弱酸.②当a =10时,H n B 为弱酸,Bn -发生水解反应,即B n -+H 2O HB (n -1-+OH -. ③当a =10,n =1时,NaB 溶液中存在以下平衡:B -+H 2O HB +OH -,H 2O H ++OH -,而B -的水解较微弱,其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c (Na+>c (B ->c (OH ->c (H +,由B -―→HB ,OH -H 2O―→H 3O +得质子守恒关系式c (OH -=c (HB +c (H +,所以c (OH --c (HB =c (H +=10-10 mol/L ④可设溶液B -水解x mol/L ,则有=1∶99,得x =0.001 mol/L ,故c (OH -=0.001mol/L ,溶液中c (H +==1×10-11(mol/L ,即pH =11.(2由X n Y m n X m ++m Y n -可知当c (X m +=c mol/L 时,c (Y n -=c mol/L ,则K sp =c n (X m +·c m (Y n -=c n ·(m =(m ·c m +n .设X n Y m 溶液体积为1 L ,则溶解X n Y m mol 达到饱和,由=,得S =.答案:(1①当a =7时,H n B 为强酸,当a >7时H n B 为弱酸②B n -+H 2O HB (n -1-+OH -③c (Na +>c (B ->c (OH ->c (H + 10-10 mol/L ④11(2(m ·c m +n19.(8分(1将0.15 mol/L 稀硫酸V 1 mL 与0.1 mol/L NaOH 溶液V 2 mL 混合,所得溶液的pH 为1,则V 1∶V 2=______.(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2常温下,某水溶液中存在的离子有:Na +、A -、H +、OH -,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①若由0.1 mol/L HA 溶液与0.1 mol/L 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而得,则溶液的pH________7.②若溶液pH>7,则c (Na +________c (A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若溶液由pH =3的HA 溶液V 1 mL 与pH =11的NaOH 溶液V 2 mL 混合而得,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选项代号.A .若反应后溶液呈中性,则c (H ++c (OH -=2×10-7 mol/LB .若V 1=V 2,反应后溶液pH 一定等于7C .若反应后溶液呈酸性,则V 1一定大于V 2D .若反应后溶液呈碱性,则V 1一定小于V 2解析:(1根据混合所得溶液的pH 为1,可得:=10-1 mol/L ,解得V 1∶V 2=1∶1;(2①0.1 mol/L HA 溶液与0.1 mol/L 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时,若HA 是强酸,则得到的溶液显中性,pH =7,若HA 是弱酸,则得到是强碱弱酸盐,溶液显碱性,pH >7;②根据电荷守恒,c (H ++c (Na +=c (OH -+c (A -,若溶液pH>7,即c (OH ->c (H +,则c (Na+>c (A -;③若反应后溶液呈中性,则c (H +=c (OH -=1×10-7mol/L ,c (H ++c (OH -=2×10-7 mol/L ,A 正确;若HA 是强酸,得到的溶液显中性,pH =7,若HA 是弱酸,则得到的盐水解使溶液显碱性,pH>7,B 错误;若反应后溶液呈酸性,如果HA 是强酸,则V 1一定大于V 2,但是如果HA 是弱酸,则V 1等于或小于V 2时,也可满足中和后,HA 有剩余而使溶液显酸性,C 错误.若反应后溶液呈碱性,如果HA 是强酸,说明NaOH 过量,V 1一定小于V 2,若HA 是弱酸,HA 不完全电离,未电离部分也消耗NaOH ,侧面说明V 1一定小于V 2.答案:(11∶1(2①≥ ②> 根据电荷守恒:c (H ++c (Na +=c (OH -+c (A -,由于c (OH ->c (H +,故c (Na +>c (A - ③AD20.(9分(1向Na 2CO 3的浓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直到不再生成CO 2气体为止,则在此过程中,溶液的c (HCO 变化趋势可能是:①逐渐减小;②逐渐增大;③先逐渐增大,而后减小;④先逐渐减小,而后增大.4种趋势中可能的是________.(2pH 相同的HCl 溶液、H 2SO 4溶液、CH 3COOH 溶液各100 mL.①3种溶液中,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是________.②分别用0.1 mol/L 的NaOH 溶液中和,其中消耗NaOH 溶液最多的是________.③与等量的锌粉反应,反应开始时,反应速率________.A .HCl 最快B .H 2SO 4最快C .CH 3COOH 最快D .一样快(3某温度下,纯水中c (H +=2.0×10-7 mol/L ,则此时c (OH -=______mol/L.相同条件下,测得:①NaHCO 3溶液,②CH 3COONa 溶液,③NaClO 溶液,3种稀溶液的pH 相同,那么,它们的物质的量浓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2×10-7 NaClO 3 3 COONa21.(9分实验室常利用甲醛法测定(NH 42SO 4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其反应原理为:4NH+6HCHO===3H ++6H2O+(CH26N4H+[滴定时,1 mol(CH26N4H+与1 mol H+相当],然后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反应生成的酸.某兴趣小组用甲醛法进行了如下实验:步骤Ⅰ称取样品1.500 g.步骤Ⅱ将样品溶解后,完全转移到250 mL容量瓶中,定容,充分摇匀.步骤Ⅲ移取25.00 mL样品溶液于250 mL锥形瓶中,加入10 mL 20%的中性甲醛溶液,摇匀、静置5 min后,加入1~2滴酚酞试液,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按上述操作方法再重复2次.(1根据步骤Ⅲ填空:①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直接加入NaOH标准溶液进行滴定,则测得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②锥形瓶用蒸馏水洗涤后,水未倒尽,则滴定时用去NaOH标准溶液的体积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③滴定时边滴边摇动锥形瓶,眼睛应观察______.A.滴定管内液面的变化B.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④滴定达到终点时,酚酞指示剂由______色变成_____________________色.(2滴定结果如下表所示:滴定次数待测溶液的体积/mL标准溶液的体积滴定前刻度/mL滴定后刻度/mL1 25.00 1.02 21.032 25.00 2.00 21.993 25.00 0.20 20.20若NaOH 标准溶液的浓度为0.101 0 mol/L ,则该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解析:滴定过程中,应在边滴边摇动锥形瓶的同时,边注视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当溶液颜色由无色变粉红色时且半分钟内不再变色,表明已达到滴定终点;由4NH +6HCHO ===3H ++6H2O +(CH26N4H +;H ++OH -===H2O ,及题给信息知:NH ~OH -,即V (NH·c (NH =V (NaOH·c (NaOH ;碱式滴式管不润洗就加入标准液使c (NaOH 降低,消耗NaOH 溶液体积增大,n (NH 增大,结果偏高.锥形瓶中有水对结果没有影响.三次实验消耗NaOH 溶液的平均体积为:=20.00 mL ;25.00 mL 待测液中含n (NH =2.02×10-3 mol ,样品中含氮的质量分数为:×100%=18.85%.答案:(1①偏高 ②无影响 ③B ④无 粉红(或浅红(218.85%22.(8分以下是25℃时几种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度: 难溶电解质 Mg(OH2 Cu(OH2 Fe(OH2 Fe(OH3溶解度/g 9×10-4 1.7×10-6 1.5×10-4 3.0×10-9在无机化合物的提纯中,常利用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原理除去某些杂质离子.例如:①为了除去氯化铵中的杂质Fe 3+,先将混合物溶于水,再加入一定量的试剂反应,过滤结晶即可;②为了除去氯化镁晶体中的杂质Fe 3+,先将混合物溶于水,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镁,充分反应,过滤结晶即可;③为了除去硫酸铜晶体中的杂质Fe 2+,先将混合物溶于水,加入一定量的H2O2,将Fe 2+氧化成Fe 3+,调节溶液的pH =4,过滤结晶即可.请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三个除杂方案都能够达到很好效果,Fe 3+、Fe 2+都被转化为____________(填化学式而除去.(2①中加入的试剂应该选择________为宜,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3②中除去Fe 3+所发生的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4下列与方案③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A .H2O2是绿色氧化剂,在氧化过程中不引进杂质,不产生污染B .将Fe 2+氧化为Fe 3+的主要原因是Fe(OH2沉淀比Fe(OH3沉淀较难过滤C .调节溶液pH =4可选择的试剂是氢氧化铜或碱式碳酸铜D .Cu 2+可以大量存在于pH =4的溶液中E .在pH >4的溶液中Fe 3+一定不能大量存在解析:①中加入氨水,利用沉淀的生成,将Fe 3+转化为Fe(OH3沉淀;②中加入氢氧化镁,利用沉淀的转化,将Fe 3+转化为Fe(OH3沉淀,③中先加入H2O2,将Fe 2+氧化成Fe 3+,然后调节溶液pH ,使Fe 3+转化为Fe(OH3沉淀. 答案:(1Fe(OH 3 (2氨水 不会引入新的杂质(32Fe 3++3Mg(OH 2===3Mg 2++2Fe(OH 3(4ACDE。
2020-2021备战高考化学专题训练---化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的综合题分类及答案解析

2020-2021备战高考化学专题训练---化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的综合题分类及答案解析一、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1.氨基磺酸(H2NSO3H)是一元固体强酸,俗称“固体硫酸”,易溶于水和液氨,不溶于乙醇,在工业上常用作酸性清洗剂、阻燃剂、磺化剂等。
某实验室用尿素和发烟硫酸(溶有SO3的硫酸)制备氨基磺酸的流程如图:已知“磺化”步骤发生的反应为:①CO(NH 2)2(s)+SO3(g)H2NCONHSO3H(s) ΔH<0②H 2NCONHSO3H+H2SO42H2NSO3H+CO2↑发生“磺化”步骤反应的装置如图1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关于“磺化”与“抽滤”步骤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
A.仪器a的名称是三颈烧瓶B.冷凝回流时,冷凝水应该从冷凝管的B管口通入C.抽滤操作前,应先将略小于漏斗内径却又能将全部小孔盖住的滤纸平铺在布氏漏斗中,稍稍润湿滤纸,微开水龙头,抽气使滤纸紧贴在漏斗瓷板上,再转移悬浊液D.抽滤结束后为了防止倒吸,应先关闭水龙头,再拆下连接抽气泵和吸滤瓶之间的橡皮管(2)“磺化”过程温度与产率的关系如图2所示,控制反应温度为75~80℃为宜,若温度高于80℃,氨基磺酸的产率会降低,可能的原因是____。
(3)“抽滤”时,所得晶体要用乙醇洗涤,则洗涤的具体操作是____。
(4)“重结晶”时,溶剂选用10%~12%的硫酸而不用蒸馏水的原因是____。
(5)“配液及滴定”操作中,准确称取2.500g氨基磺酸粗品配成250mL待测液。
取25.00mL待测液于锥形瓶中,以淀粉-碘化钾溶液做指示剂,用0.08000mol•L-1的NaNO2标准溶液进行滴定,当溶液恰好变蓝时,消耗NaNO2标准溶液25.00mL。
此时氨基磺酸恰好被完全氧化成N2,NaNO2的还原产物也为N2。
①电子天平使用前须____并调零校准。
称量时,可先将洁净干燥的小烧杯放在称盘中央,显示数字稳定后按____,再缓缓加样品至所需质量时,停止加样,读数记录。
高中化学:《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测试卷(含答案)

高中化学:《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测试卷(含答案)一、单选题(共15小题)1.25 □时,水的电离达到平衡:氏0一+ AH>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向水中加入稀氨水,平衡逆向移动,c(OH )降低B.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硫酸氢钠,c(Hj增尢心不变C.向水中加入少量CH3COOH,平衡逆向移动,c(H J降低D.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醋酸钠,水的电离程度增大,心增大2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在N^S溶液中滴入酚駄试液,呈红色B.硫酸鞍溶液显酸性C.一切钾盐、钠盐、硝酸盐都不发生水解D.醋酸盐洛于水能发主水解3.图中未标记元素符号的代表C原子,该图表示此物质发生了()A.中和反应B.水解反应C.电离反应D.取代反应4.在一定条件下,Na2CO3溶液存在水解平衡:CO舟-+H20^^HCO? + O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稀释溶液,水解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水解程度减小B.通入CO2,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升高温度,c(HCO?)/c(CO訂)减小D.加入NaOH固体,溶液pH减小5.下列应用与盐类的水解无关的是()A.已知时+在水中强烈水解,加热TiCb溶液得不到原溶质B.FeCb饱和溶液滴入沸水中制Fe(OH)3胶体C.配制氯化亚铁溶液时需加少量铁粉D.将氯化铝洛液加热蒸干并灼烧,最后得到的固体是氧化铝6•下列事实可证明NH3-H2O是弱碱的是()A.氨水能跟氯化亚铁洛液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B.鞍盐受热易分解C.0.1 molL-1氨水可以使酚猷;溶液变红D.0.1mol L-i氯化鞍溶液的pH约为57.25 □时,某酸性溶液中只含NH[、CT、H\ OH_四种离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可能由pH = 2的盐酸与pH=12的氨水等体积混合而成B.该溶液可能山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和氨水等体积混合而成C.加入适量氨水,溶液中离子浓度可能为c(NH:)>c(Cr)>c(OH-)>c(H t)D.该溶液中c(NH:)=c(CT)+c(OH )—c(H+)8.室温下,往0.1 mol L-i的氨水中滴入酚酥溶液时,溶液将呈现粉红色.现釆取下列措施,滴有酚酥的氨水溶液颜色不会变浅的是()A.往溶液中滴入稀硫酸B.往溶液中加入NH4C1晶体C.把溶液加热至沸腾D.往溶液中加入NaOH固体9•已知室温时,CH3COOH的电离常数为1.75X10-5?NH3H2O的电离常数为1.75X10P0.1 mol-L_1的下列溶液:EiCHsCOONa、匚NH4CI、OCH3COONH4> 匚(NH4)2SO4,pH 由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是( )A.□<□<□<□B.二 v二 v二 v二C.二 v二 v二 v二D.□<□<□<□ 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图示仪器□准确量取25.00 mL酸性KMnO4溶液B.装置:j可用于已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测定未知浓度盐酸的实验C.中和滴定时,滴定管用所盛装的待装液润洗2〜3次D.中和滴定实验时,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11 •在中和滴定实验中用到的仪器,只需用蒸镭水洗净,不能用待盛放液体润洗的是()A.酸式滴定管B.碱式滴定管C.移液管D.锥形瓶12•已知HA为酸性略强于酷酸的一元弱酸,则在0.1 mol L-iNaA^液中,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A.c(Na+) >c(A-)> c(H+)>c(OH_)B.c(NaJ+c(H+) =c(A_)+c(OH )C.c(Na+)+c(OH )=c(Aj+c(H+)D.c(Na+)>c(OH )>c(A「)>c(H+)13.今有室温下四种溶液,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和□中分别加入适量的酷酸钠晶体后,两溶液的pH均增大B.:j和丁两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c(H+)>c(OH )C.分别加水稀释10倍,四种溶液的pH:□>□>□>□D.内L □与V2L□溶液混合后,若混合后溶液pH=7,则14.在溶液中有浓度均为0.01 mol L-i的Fe3 \ C"、Zn2\ Mg2+等离子,已知:^sp[Fe(OH)3] =2.6x10-39; K sp[Cr(OH)3]=7.0x 10-31; K sp[Zn(OH)2] = 1.0xlO~17; /C sp[Mg(OH)2] = 1.8x10-11.当氢氧化物开始沉淀时,下列离子中所需pH最小的是()A.Fe3+B.Cr3+C.Zn2+D.Mg?+15.常温下,0.1 mol-L^NazS溶液中存在着水解平衡:$2一+曰20一=笳一+01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加水稀释后恢复至常温,水解平衡正向移动,水解平衡常数增大B.通入NH3,平衡正向移动C.滴加少量AgNOs溶液,平衡逆向移动D.升高温度,c(HS_)/c(S2—)减小二、实验题(共3小题)16.KM II O4溶液常用作氧化还原反应滴定的标准液,山于KM II O4的强氧化性,它的溶液很容易被空气中或水中某些少量还原性物质还原,生成难溶性物质MnO(OH)2,因此配制KMnO4标准溶液的操作是:(1)称取稍多于所需量的KMnO4固体溶于水,将洛液加热并保持微沸1 h;(2)用微孔玻璃漏斗过滤除去难溶的MnO(OH)2;(3)过滤得到的KMnCU溶液贮存于棕色试剂瓶放在暗处;(4)利用氧化还原滴定方法,在70〜80匚条件下用基准试剂(纯度高、式量较大、稳定性较好的物质)溶液标定其浓度•请回答下列问题:(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溶液加热并保持微沸]h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如何保证在70〜80 口条件下进行滴定操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准确量取一定体积的KMnO4溶液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4)在下列物质中,用于标定KM II O4溶液的基准试剂最好选用________ (填序号).A. H2C2O4 2H2OB. FeSO4C.浓盐酸D. Na2SO3(5)若准确称取Wg你选的基准试剂溶于水配成500 mL水溶液,取25.00 mL置于锥形瓶中,用高镭酸钾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高猛酸钾溶液UmL:□滴定终点标志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配制KMnCU标准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________ mol L-1:(6)若用放置两周的KMnCU标准溶液去滴定水样中FX十含量,测得的浓度值将___________ (填“偏高诫“偏低”).17 .利用其它反应测定未知溶液浓度实验同中和滴定实验类似(用已知浓度的氧化剂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还原剂溶液或反之)•现有0.01 rnol-L^1酸性KMnCU溶液和未知浓度的无色Na2SO3溶液仮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MnO[ + 5SO旷+ 6H+=2Mn2+ + 5so尹+3吐0,回答下列问题(已知Na2SO3溶液呈碱性).(1)该滴定实验所需仪器有下列中的_________ (填序号).A.酸式滴定管(50 mL)B.碱式滴定管(50 inL)C.量筒(10 niL)D.锥形瓶E.铁架台F.滴定管夹G.烧杯H.白纸I.胶头滴管J.漏斗⑵不用 _________ (填“酸”或'碱。
备战高考化学压轴题专题复习—化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的综合及详细答案

备战高考化学压轴题专题复习—化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的综合及详细答案一、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1.硫代硫酸钠俗称大苏打、海波,主要用作照相业定影剂,还广泛应用于鞣革、媒染、化工、医药等行业。
常温下,溶液中析出晶体为Na2S2O3•5H2O.Na2S2O3•5H2O于40-45℃熔化,48℃分解;Na2S2O3易溶于水,不溶于乙醇。
在水中有关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甲所示。
Ⅰ.制备Na2S2O3•5H2O将硫化钠和碳酸钠按反应要求比例放入图乙装置D中,然后注入150mL蒸馏水使其溶解,再在分液漏斗A中注入一定浓度的H2SO4,在蒸馏烧瓶B中加入亚硫酸钠固体,并按图乙安装好装置。
(1)仪器D的名称为______(2)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注入H2SO4,使反应产生的气体较缓慢均匀地通入Na2S和Na2CO3的混合溶液中,并用磁力搅拌器搅动并加热,总反应方程式为2Na2S+Na2CO3+4SO2 Δ3Na2S2O3+CO2。
①烧瓶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②将B中产生的气体缓慢均匀地通入D中的正确操作是______。
③制备过程中仪器D中的溶液要控制在弱碱性条件下,其理由是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Ⅱ.分离Na2S2O3•5H2O并测定含量(3)操作I为趁热过滤,其目的是______;操作Ⅱ是过滤、洗涤、干燥,其中洗涤操作时用______(填试剂)作洗涤剂。
(4)蒸发浓缩滤液直至溶液中有少量晶体析出为止,蒸发时控制温度不宜过高的原因是______。
(5)制得的粗晶体中往往含有少量杂质。
为了测定粗产品中Na2S2O3•5H2O的含量,称取1.25g的粗样品溶于水,配成250mL溶液,取25.00mL溶液于锥形瓶中,滴入几滴淀粉溶液,用0.0100mol/L标准I2溶液滴定,当溶液中S2O32-全部被氧化时,消耗碘溶液的体积为25.00mL.试回答:(提示:I2+2S2O32-═2I-+S4O62-)①达到滴定终点时的现象:______②产品中Na 2S 2O 3•5H 2O 的质量分数为______。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测试题(含答案)

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在25℃时,将a mol/L 的氨水与0.01 mol/L 的HCl 溶液等体积混合,反应后溶液呈中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忽略溶液混合后体积的变化)( )A .此时水的电离程度最大B .溶液中c (NH +4)=c (Cl -)C .此时溶液中NH 3·H 2O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2(a -0.01)mol/L D .用含a 的代数式表示NH 3·H 2O 的电离常数K b =10-9a -0.012.《天工开物》中记载:“象牙色,栌木煎水薄染;金黄色,栌木煎水染,复用麻蒿灰淋,碱水漂”。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我国古代染色工匠凭借经验进行调色,以达到染色的目的B .上述记载内容说明酸碱介质改变时可能发生化学平衡的移动C .植物染料色素(栌木中的黄木素)具有酸碱指示剂的性质D .植物染料色素(栌木中的黄木素)难溶于水和有机溶剂3.25℃时,水的电离达到平衡:H 2O H + + OH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向水中加入稀氨水,平衡逆向移动,c(OH -)降低B .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CH 3COONa ,平衡逆向移动,c(H +)降低C .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硫酸氢钠,c(H +)增大,K w 不变D .将水加热,K w 增大,pH 不变4.下列溶液肯定显酸性的是 ( )A .含H +的溶液B .c(H +)=1×10-7mol·L -1C .pH<7的溶液D .c(OH -)<c(H +)的溶液5.下列电解质溶液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同浓度、同体积的强酸与强碱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7B .在含有BaSO 4沉淀的溶液中加入Na 2SO 4固体,c(Ba 2+)增大C .常温下,同浓度的Na 2S 与NaHS 溶液相比,Na 2S 溶液的pH 小D .在CH 3COONa 溶液中加入适量CH 3COOH ,可使c(Na +)= c(CH 3COO -)6.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均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现象 结论 A 在Na 2S 溶液中滴加新制氯水 产生浅黄色沉证明氯的非金属性比硫的A.A B.B C.C D.D7.已知0.1mol/L的醋酸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CH3COOH⇌CH3COO-+H+,要使CH3COOH的电离程度增大,可以采取的措施是()①加少量CH3COONa固体②升高温度③加少量冰醋酸④加水.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8.已知K sp (CaC2O4)=4.0⨯10-9,若在c(Ca2+)=0.020mol·L-1的溶液生成CaC2O4沉淀,溶液中的c(C2O42-)最小应为()A.4.0⨯10-9mol·L-1 B.2.0⨯10-7mol·L-1 C.2.0⨯10-9mol·L-1 D.8.0⨯10-11mol·L-19.下列事实能说明醋酸是弱电解质的是()①醋酸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②醋酸溶液能导电③醋酸溶液中存在醋酸分子④0.1 mol·L-1醋酸的pH比盐酸pH大⑤在漂白剂溶液中滴加醋酸能增强漂白效果⑥0.1 mol·L-1醋酸溶液的pH=2 ⑦大小相同的锌粒与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和醋酸反应,醋酸产生氢气速率慢⑧CH3COOK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A.②④⑥⑧ B.③④⑥⑦ C.④⑤⑥⑧ D.③⑥⑦⑧10.常温下,在新制氯水中滴加NaOH 溶液,溶液中水电离出来的c水(H+)的对数与NaOH 溶液体积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2020-2021高考化学化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综合经典题含答案

2020-2021高考化学化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综合经典题含答案一、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1.碳酸亚铁可用于制备补血剂。
某研究小组制备了 FeCO3,并对 FeCO3的性质和应用进行了探究。
已知:①FeCO3是白色固体,难溶于水②Fe2++6SCN-Fe(SCN)64-(无色)Ⅰ. FeCO3的制取(夹持装置略)实验i:装置 C 中,向 Na2CO3溶液(pH=11.9)通入一段时间 CO2至其 pH 为 7,滴加一定量 FeSO4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得到 FeCO3固体。
(1)试剂 a 是_____。
(2)向 Na2CO3溶液通入 CO2的目的是_____。
(3)C 装置中制取 FeCO3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
(4)有同学认为 C 中出现白色沉淀之后应继续通 CO2,你认为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________。
Ⅱ.FeCO3的性质探究实验ii实验iii(5)对比实验ⅱ和ⅲ,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
(6)依据实验ⅱ的现象,写出加入 10%H2O2溶液的离子方程式_____。
Ⅲ.FeCO3的应用(7)FeCO3溶于乳酸[CH3CH(OH)COOH]能制得可溶性乳酸亚铁([CH3CH(OH)COO]2Fe,相对分子质量为 234)补血剂。
为测定补血剂中亚铁含量进而计算乳酸亚铁的质量分数,树德中学化学实验小组准确称量 1.0g 补血剂,用酸性 KMnO4溶液滴定该补血剂,消耗0.1000mol/L 的 KMnO4溶液 10.00mL,则乳酸亚铁在补血剂中的质量分数为_____,该数值异常的原因是________(不考虑操作不当以及试剂变质引起的误差)。
【来源】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2020届高三二诊模拟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题【答案】饱和NaHCO3溶液降低溶液中OH-浓度,防止生成Fe(OH)2 2HCO3- +Fe2+=FeCO3↓+CO2↑+H2O 不合理,CO2会和FeCO3反应生成Fe(HCO3)2(或合理,排出氧气的影响) Fe2+与SCN-的络合(或结合)会促进FeCO3固体的溶解或FeCO3固体在KSCN溶液中的溶解性比KCl溶液中大 6Fe(SCN)64-+3H2O2=2Fe(OH)3↓+4Fe(SCN)3+24SCN-或6Fe2++3H2O2+12SCN-=2Fe(OH)3↓+4Fe(SCN)3或6Fe2++3H2O2=2Fe(OH)3↓+4Fe3+ 117% 乳酸根中的羟基被KMnO4氧化,也消耗了KMnO4【解析】【分析】I. 装置A中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中混有挥发的氯化氢气体,需要利用装置B中盛装的饱和碳酸氢钠溶液除去,装置C中,向碳酸钠溶液(pH=11.9)通入一段时间二氧化碳至其pH为7,滴加一定量硫酸亚铁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得到FeCO3;II. (5)根据Fe2++6SCN-Fe(SCN)64-分析FeCO3在KCl和KSCN两种不同溶液中的溶解度不同判断;(6)实验ii中溶液显红色且有红褐色沉淀生成,说明加入10%过氧化氢溶液后有Fe(OH)3和Fe(SCN)3生成;(7)FeCO3溶于乳酸[CH3CH(OH)COOH]能制得可溶性乳酸亚铁补血剂,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和元素守恒建立关系式进行计算;乳酸根中有羟基,也能被高锰酸钾溶液氧化。
高考化学复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专题练习(带答案)

高考化学复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专题练习(带答案).50℃时,下列各溶液中,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A.pH=4的醋酸中:c(H+)= 4.0molL-1B.饱和小苏打溶液中:c(Na+)= c(HCO3-)C.饱和食盐水中:c(Na+)+ c(H+)= c(Cl-)+c(OH-)D.pH=12的纯碱溶液中:c(OH-)= 1.010-2molL-1.常温下,0.2 molL-1的一元酸HA与等浓度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中部分微粒组成及浓度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A为强酸B.该混合液pH=7C.图中X表示HA,Y表示OH-,Z表示H+D.该混合溶液中:c(A-)+c(Y)=c(Na+).对于常温下pH=pH=3的醋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pH=c(H+)=c(-) + c(OH-)B.pH=3的醋酸c(H+)= molL-1C.pH=pH=3的醋酸D.pH=3的醋酸与pH=1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c(Na+)=c(CH3COO-).对于常温下0.1 molL-1氨水和0.1 molL-1醋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1 molL-1氨水,溶液的pH=13B.0.1 molL-1氨水加水稀释,溶液中c(H+)和c(OH-)都减小C.0.1 molL-1醋酸溶液中:c(H+)=c(CH3COO-)D.0.1 molL-1醋酸与0.1 molL-1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c(Na+)c(CH3COO-)c(OH-)c(H+).室温下,将一元酸HA溶液和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实验数据如表:实验编号起始浓度c(HA) 起始浓度c(NaOH) 反应后溶液的pH ① 0.1 molL-1 0.1 molL-1 9 ② x 0.2molL-1 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①反应前HA溶液中c(H+)=c(OH-)+ c(A-)B.实验①反应后溶液中c(A-)c(Na +)C.实验②反应前HA溶液浓度x0.2 molL-1D.实验②反应后溶液中c(A-)+ c(HA)= c(Na+).HF为一元弱酸,在0.1molL-1 NaF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A.c(Na+)c(F-)c(H+)c(OH-)B.c(Na+)c(OH-)c(F-)c(H+)C.c(Na+) + c(OH-)=c(F-) + c(H+)D.c(Na+) + c(H+)=c(F-) + c(OH-).今有室温下四种溶液,有关叙述正确的是()① ② ③ ④ pH 11 11 3 3 溶液氨水氢氧化钠溶液醋酸盐酸 A.分别加水稀释10倍,四种溶液的pH ①④③B.①、②中分别加入适量的氯化铵晶体后,两溶液的pH均减小C.①、④两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c(NH4+)c(Cl-)c(H+)c(OH-)D.V aL ④与VbL ②溶液混合后,若混合后溶液pH=4则Va ∶Vb= 9∶11.关于0.1 molL-1 NH4Cl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Cl-)c(H+)c(NH4+)c(OH-)B.c(H+)=c(NH3H2O)+ c(OH-)C.加水稀释,溶液中所有离子的浓度均减小D.向溶液中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NH4+的水解程度增大2.对常温下0.1mo1/L的醋酸溶液,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由水电离出来的c(H+)=1.01013mo1/LB. c(CH3COOH)c(H+)c(CH3COOc(OH)C.与同浓度的盐酸分别加水稀释10倍:pH(醋酸)pH (盐酸)D.与等浓度等体积NaOH溶液反应后的溶液中:c(CH3COOH)+c(CH3COOˉ)=0.1mo1/L3.已知醋酸、醋酸根离子在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及其对应的平衡常数常温下,将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醋酸和醋酸钠溶液混合,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对混合溶液进行微热,K1增大、K2减小B 混合溶液PH7C 混合溶液中c(CH3COOc(Na+)D 温度不变,若在混合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固体,c(CH3COO)减小.下列关于电解质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常温下,Na2CO3溶液的pH7B.0.1mol/L Na2CO3溶液在35℃时碱性比25℃强,说明该水解反应是是放热反应C.常温下.pH=7的NH4Cl与氨水的混合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关系为:c(Cl-)=c(NH4+)c(H+)=c(OH一)D.常温下,中和pH与体积均相同的盐酸和醋酸,消耗NaOH 的物质的量相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NaHCO3和Na2CO3混合溶液中:c(Na+)+c(H+)=c(OH-)+c(HCO) +2c(CO)B.常温下,浓度均为0.1 molL-1下列各溶液的pH:NaOHNa2CO3 NaHCO3 NH4ClC.向冰醋酸中逐滴加水,醋酸的电离程度、pH均先增大后减小D.常温下,pH=1的稀硫酸与醋酸溶液中,c (SO42-)与c(CH3COO-)之比为2∶1.常温下,Na2CO3溶液中有平衡:CO32-+H2OHCO3-+O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a2CO3溶液中:c(Na+)c(CO32-)c(OH-)c(H+)B.加入NaOH固体,溶液pH减小C.Na2CO3溶液中:c(Na+)+c(H+)= 2c(CO32-)+c(OH-)D.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下列各溶液的叙述中的是()A.等pH的硫酸与醋酸稀释后pH的变化如右图所示,则曲线Ⅱ表示的是醋酸的稀释图像B.溶有等物质的量的NaClO、NaHCO3的溶液中:c(HClO)+c(ClO-)=c(HCO3-)+c(H2CO3)+c(CO32-)C.若NH4HCO3溶液、NH4HSO4溶液中c(NH4+)相等,则:c(NH4HSO4)D.已知某温度下Ksp(CH3COOAg) = 2.810-3,浓度均为0.1 molL-1的AgNO3溶液和CH3COONa溶液等体积混合一定能产生CH3COOAg沉淀.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pH=3的醋酸溶液与pH=11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后pH=7B.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CH3COOH和CH3COONa溶液等体积混合:c(CH3COO-)+c(CH3COOH)=2c(Na+)C.常温下,向NH4Cl溶液中加入氨水至溶液的pH=7,此时溶液中cNH4+)cC1-D.0.1molL-1NaHCO3溶液:c(Na+)c(HCO3-)c(OH-)c(H+) .已知:25 ℃时,CaCO3的Ksp=2.810-9,CaCO3在水中的溶解平衡曲线如右图所示。
2020届高考化学: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练习及答案

2020届高考化学: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练习及答案复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一、选择题1、下列物质按纯净物、混合物、强电解质、弱电解质、非电解质的组合中,正确的是()解析盐酸、水煤气、硫酸、醋酸、水银分别属于混合物、混合物、强电解质、弱电解质,单质,故A项错误;冰醋酸、汽油、苛性钠、碘化氢、乙醇分别属于纯净物、混合物、强电解质、强电解质,非电解质,故B项错误;火碱、蔗糖溶液、氯化钠、氨水、三氧化硫分别属于纯净物、混合物、强电解质、混合物,非电解质,故C项错误;胆矶、氯水、硫酸钡、次氯酸、氨气分别属于纯净物、混合物、强电解质、弱电解质、非电解质,故D项正确,故选D项。
答案D2、下列关于电离常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A.电离常数越小,表示弱电解质的电离能力越弱B.电离常数与温度无关C.不同浓度的同一弱电解质,其电离常数不同D.多元弱酸各步电离常数相互关系K1<K2<K3解析:电离常数的大小直接反映了该弱电解质的电离能力,A正确;电离常数的大小只与温度有关,因为弱电解质电离吸热,温度升高,电离常数增大,除温度外,电离常数与其他因素无关,B、C错误;对于多元弱酸,第一步电离产生的H +对第二步电离起抑制作用,故K1》K2》K3,D错误。
3、(2019年甘肃模拟)下列操作中,能使电离平衡H2O—H+ + OH-向右移动且溶液呈酸性的是()A.向水中加入NaHSO4溶液B.向水中加入Al2(SO4)3固体C向水中加入Na2c03溶液D.将水加热到100℃,使pH=6解析:硫酸氢钠的电离:NaHSO4==N&+H+ + SO42「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增大,水的电离平衡向着逆向移动,故A错误;向水中加入硫酸铝,铝离子水解而促进水电离,且溶液呈酸性,故B正确;向水中加入碳酸钠溶液,碳酸根离子水解促进水的电离,碳酸根离子和氢离子结合生成碳酸氢根离子而使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大于氢离子浓度,所以溶液呈碱性,故C错误;升高温度,水的电离程度增大,但是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等于氢氧根离子浓度,溶液显中性,故D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化学 化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综合试题附答案一、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1.三草酸合铁酸钾K 3[Fe(C 2O 4)3]·3H 2O 是一种绿色晶体,易溶于水,难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光照或受热易分解。
实验室要制备K 3[Fe(C 2O 4)3]·3H 2O 并测定2-24C O 的含量。
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I .FeC 2O 4·2H 2O 的制备向烧杯中加入5.0g(NH 4)2Fe(SO 4)2·6H 2O 、15mL 蒸馏水、1mL3moL/L 的硫酸,加热溶解后加入25mL 饱和H 2C 2O 4溶液,继续加热并搅拌一段时间后冷却,将所得FeC 2O 4·2H 2O 晶体过滤、洗涤。
(1)制备FeC 2O 4·2H 2O 时,加入3mol /L 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 .K 3[Fe(C 2O 4)3]·3H 2O 的制备向I 中制得的FeC 2O 4·2H 2O 晶体中加入10mL 饱和K 2C 2O 4溶液,水浴加热至40℃,缓慢加入过量3%的H 2O 2溶液并不断搅拌,溶液中产生红褐色沉淀,H 2O 2溶液完全加入后将混合物加热煮沸一段时间,然后滴加饱和H 2C 2O 4溶液使红褐色沉淀溶解。
向溶液中再加入10mL 无水乙醇,过滤、洗涤、干燥。
(2)制备过程中有两个反应会生成K 3[Fe(C 2O 4)3],两个化学方程式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Fe(OH)3+3K 2C 2O 4+3H 2C 2O 4=2K 3[Fe(C 2O 4)3]+6H 2O 。
(3)H 2O 2溶液完全加入后将混合物加热煮沸一段时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I .2-24C O 含量的测定称取0.22g Ⅱ中制得的K 3[Fe(C 2O 4)3]·3H 2O 晶体于锥形瓶中,加入50mL 蒸馏水和15mL3mol /L 的硫酸,用0.02000mol /L 的标准KMnO 4溶液滴定,重复3次实验平均消耗的KMnO 4溶液体积为25.00mL 。
(4)滴定时KMnO 4溶液应盛放在__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中,判断滴定终点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
(5)滴定终点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除硫酸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K 3[Fe(C 2O 4)3]·3H 2O 样品中2-24C O 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百师联盟2020届高三开年联考(山东卷)化学试题【答案】抑制2Fe +的水解(答案合理即可) ()()2422422324336FeC O 6K C O 3H O 404K Fe C O 2Fe OH ℃⎡⎤+++↓⎣⎦ 分解过量的22H O (答案合理即可) 酸式滴定管 最后一滴标准4KMnO 溶液滴入后,溶液变为浅红色且30s 不再改变 ()244243K SO MnSO Fe SO 、、 50%【解析】【分析】(1)制备242FeC O 2H O ⋅时,加入3mol/L 硫酸的作用是抑制2Fe +的水解; (2)根据信息第一个生成K 3[Fe(C 2O 4)3]的化学方程式是()()2422422324336FeC O 6K C O 3H O 404K Fe C O 2Fe OH ℃⎡⎤+++↓⎣⎦;(3)为避免其干扰后续实验,可将混合物加热煮沸,使过量的22H O 分解; (4)4KMnO 溶液有强氧化性,会腐蚀橡胶;(5)草酸根被氧化生成二氧化碳,高锰酸根离子中的Mn 被还原生成2Mn +,所以溶液中除过量硫酸外,还有244K SO MnSO 、和()243Fe SO ;由题给数据计算可得。
【详解】(1)(NH 4)2Fe(SO 4)2为强酸弱碱盐,NH 4+、2Fe +在溶液中水解使溶液成酸性,加入少量的稀硫酸可以抑制Fe 2+的水解,有利于FeC 2O 4·2H 2O 的制备,故答案为:抑制Fe 2+的水解; (2)由题给信息可知,FeC 2O 4和K 2C 2O 4在40℃条件下与双氧水反应生成K 3[Fe(C 2O 4)3]和氢氧化铁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422422324336FeC O 6K C O 3H O 404K Fe C O 2Fe OH ℃⎡⎤+++↓⎣⎦,故答案为:()()2422422324336FeC O 6K C O 3H O 404K Fe C O 2Fe OH ℃⎡⎤+++↓⎣⎦;(3)由于加入了过量的22H O ,为避免其干扰后续实验,可将混合物加热煮沸,使过量的22H O 分解,故答案为:分解过量的22H O ;(4)4KMnO 溶液有强氧化性,会腐蚀橡胶,应盛放在酸式滴定管中;当完全反应时,再滴入一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溶液会变为浅红色,且半分钟不褪色,故答案为:酸式滴定管;最后一滴标准4KMnO 溶液滴入后,溶液变为浅红色且30s 不再改变;(5)草酸根被氧化生成二氧化碳,高锰酸根离子中的Mn 被还原生成2Mn +,所以溶液中除过量硫酸外,还有244K SO MnSO 、和()243Fe SO 三种溶质;由题意可知,()32423K Fe C O 3H O ⎡⎤⋅⎣⎦晶体中224C O -的质量为0.025L 0.02mol /L 2.588g /mol 0.11g ⨯⨯⨯=,则224C O -的质量分数为0.11g0.22g ×100%=50%,故答案为:244K SO MnSO 、、()243Fe SO ;50%。
2.叠氮化钠(NaN 3)是一种白色剧毒晶体,是汽车安全气囊的主要成分。
NaN 3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水溶液呈弱碱性,能与酸发生反应产生具有爆炸性的有毒气体叠氮化氢。
实验室可利用亚硝酸叔丁酯(t-BuNO 2,以t-Bu 表示叔丁基)与N 2H 4、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反应制备叠氮化钠。
(1)制备亚硝酸叔丁酯取一定NaNO 2溶液与50%硫酸混合,发生反应H 2SO 4+2NaNO 2===2HNO 2+Na 2SO 4。
可利用亚硝酸与叔丁醇(t-BuOH)在40℃左右制备亚硝酸叔丁酯,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2)制备叠氮化钠(NaN 3)按如图所示组装仪器(加热装置略)进行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t-BuNO 2+NaOH +N 2H 4===NaN 3+2H 2O +t-BuOH 。
①装置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②该反应需控制温度在65℃,采用的实验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③反应后溶液在0℃下冷却至有大量晶体析出后过滤。
所得晶体使用无水乙醇洗涤。
试解释低温下过滤和使用无水乙醇洗涤晶体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3)产率计算①称取2.0g叠氮化钠试样,配成100mL溶液,并量取10.00mL溶液于锥形瓶中。
②用滴定管加入0.10mol·L-1六硝酸铈铵[(NH4)2Ce(NO3)6]溶液40.00mL(假设杂质均不参与反应)。
③充分反应后将溶液稀释并酸化,滴入2滴邻菲罗啉指示液,并用0.10mol·L-1硫酸亚铁铵[(NH4)2Fe(SO4)2]为标准液,滴定过量的Ce4+,终点时消耗标准溶液20.00mL(滴定原理:Ce4++Fe2+===Ce3++Fe3+)。
已知六硝酸铈铵[(NH4)2Ce(NO3)6]与叠氮化钠反应生成硝酸铵、硝酸钠、氮气以及Ce(NO3)3,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计算叠氮化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保留2位有效数字)。
若其他操作及读数均正确,滴定到终点后,下列操作会导致所测定样品中叠氮化钠质量分数偏大的是____________(填字母)。
A.锥形瓶使用叠氮化钠溶液润洗B.滴加六硝酸铈铵溶液时,滴加前仰视读数,滴加后俯视读数C.滴加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时,开始时尖嘴处无气泡,结束时出现气泡D.滴定过程中,将挂在锥形瓶壁上的硫酸亚铁铵标准液滴用蒸馏水冲进瓶内(4)叠氮化钠有毒,可以使用次氯酸钠溶液对含有叠氮化钠的溶液进行销毁,反应后溶液碱性明显增强,且产生无色无味的无毒气体,试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来源】湖南湖北四校2020届高三学情调研联考理综化学试题【答案】t-BuOH+HNO2t-BuNO2+H2O 恒压滴液漏斗(滴液漏斗) 水浴加热降低叠氮化钠的溶解度,防止产物损失 2(NH4)2Ce(NO3)6+2NaN3===4NH4NO3+2Ce(NO3)3+2NaNO3+3N2↑ 65% AC ClO-+2N3-+H2O===Cl-+2OH-+3N2↑【解析】【分析】【详解】(1)制备亚硝酸叔丁酯的反应物有亚硝酸和叔丁醇,反应类型属于有机的酯化反应,所以方程式为:40222t-BuOH HNO t-BuNO H O +−−−→+℃; (2) ①装置a 的名称即为恒压滴液漏斗;②反应要控制温度在65℃,参考苯的硝化实验,该反应加热时,应当采用水浴加热; ③题干中提到了叠氮酸钠易溶于水,而微溶于乙醇;因此,洗涤产品时,为了减少洗涤过程中产品的损耗,应当用无水乙醇洗涤;(3)通过题干提示的反应产物分析,可知反应过程中Ce 4+和3N -中的元素发生了变价,所以反应的方程式为:423634333322(NH )Ce(NO )2NaN =4NH NO 2NaNO 2Ce(NO )3N ++++↑;在计算叠氮化钠的含量时,一定要注意叠氮酸钠溶液配制完成后只取了110与过量的六硝酸铈铵反应,再用Fe 2+去滴定未反应完的正四价的Ce ,因此有:4244312.0gNaN Ce Fe Ce =0.004molCe 10+++++样品的消耗的消耗的,考虑到Fe 2+与Ce 4+的反应按照1:1进行,所以2.0g 叠氮化钠样品中叠氮化钠的物质的量为:243(NaN )10(0.004Fe Ce )0.02mol n ++=⨯-=消耗的,所以叠氮化钠样品的质量分数为:3(NaN )0.02mol 65g/mol 100%==65%2.0g 2.0m w ⨯=⨯; A .润洗锥形瓶,会使步骤②消耗的六硝酸铈铵的量增加,通过分析可知,会使最终计算的质量分数偏大,A 项正确;B .量取40mL 六硝酸铈铵溶液时若前仰后俯,则会量取比40ml 更多的六硝酸铈铵溶液,那么步骤③会需要加入更多的Fe 2+来消耗叠氮酸钠未消耗掉的Ce 4+,通过分析可知,最终会导致计算的质量分数偏低,B 项错误;C .步骤③用Fe 2+标定未反应的Ce 4+,若开始尖嘴无气泡,结束后出现气泡,则记录的Fe 2+消耗量比实际的偏小,通过分析可知,最终会使质量分数偏大,C 正确;D .将挂在锥形瓶壁上的 Fe 2+溶液冲入锥形瓶,相当于让溶液混合更均匀,这样做会使结果更准确,D 项不符合;答案选AC ;(4)反应后溶液碱性增强,所以推测生成了OH -;产生的无色无味无毒气体,推测只能是氮气,所以离子方程式为:322ClO 2N H O=Cl 3N 2O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