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饮食护理干预的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个性化综合饮食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个性化综合饮食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个性化综合饮食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1、引言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T2D)是一种以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不足为特点的慢性代谢性疾病,患者需长期进食糖尿病饮食。

个性化综合饮食护理干预在管理2型糖尿病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本文通过对个性化综合饮食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的分析,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2、干预内容(1)能量摄入控制: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代谢状态、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等因素,合理控制能量摄入量。

(2)碳水化合物摄入控制:限制膳食中高糖食物的摄入,合理分配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和时间。

(3)脂肪摄入控制:控制膳食中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的摄入,适量增加不饱和脂肪的摄入。

(4)膳食纤维摄入增加:推荐患者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可通过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类食物的摄入来实现。

(5)饮食均衡:推荐患者根据个人需求合理摄入各类营养素,从而保持饮食的均衡。

(6)饮食时间和频率控制:推荐患者定时定量进餐,避免饥饿或暴饮暴食。

(7)饮食行为改变:通过改变患者的饮食行为,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如减少糖分饮料和零食的摄入,避免过量饮酒等。

(1)控制血糖水平:个性化综合饮食护理干预能够通过合理的能量控制和碳水化合物的摄入控制,有效控制血糖水平。

研究显示,经过个性化综合饮食护理干预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明显降低。

(2)改善血脂水平:个性化综合饮食护理干预中的脂肪摄入控制和膳食纤维摄入增加对改善血脂水平有积极作用。

研究表明,经过个性化综合饮食护理干预的2型糖尿病患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明显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明显上升。

(3)控制体重和腰围:个性化综合饮食护理干预能够通过能量摄入控制和饮食行为改变,有效控制体重和腰围。

研究显示,经过个性化综合饮食护理干预的2型糖尿病患者,体重和腰围显著降低。

(4)提高生活质量:个性化综合饮食护理干预能够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和进展,改善患者的身心健康状态。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饮食依从性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饮食依从性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饮食依从性的影响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患者需要长期进行饮食控制。

饮食依从性指的是患者根据医生或营养师的建议合理安排饮食,控制血糖、体重和其他相关指标的能力。

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患者的饮食依从性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旨在探讨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饮食依从性的影响。

目前,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饮食依从性的影响已受到广泛关注。

研究表明,通过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对饮食的认识和了解,改善患者的饮食行为,进而提高饮食依从性。

护理干预可以提供相关的知识和教育,帮助患者了解糖尿病与饮食的关系。

通过直观的讲解和实际示范,护理人员可以向患者解释糖尿病对饮食的限制和要求,告诉患者什么食物可以吃,什么食物需要限制或避免。

护理人员还可以针对不同患者的特点和需求,个性化地设计饮食方案,提供基于科学的营养指导,帮助患者更好地进行饮食控制。

护理干预还可以改善患者的饮食行为。

通过面对面的交流和指导,护理人员可以了解患者的饮食习惯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调整和建议。

对于习惯食用高糖、高脂肪食物的患者,护理人员可以提醒他们选择低糖、低脂肪的食物,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护理人员还可以进行回访和跟进,及时了解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的饮食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进一步改善饮食行为。

护理干预还可以提供患者的心理支持,增强其饮食依从性。

糖尿病患者面临很多心理压力和困扰,例如对食物的渴望或固执的观念,对饮食限制的抵触心理等。

通过与患者的沟通和交流,护理人员可以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鼓励患者积极面对困难,提供情绪支持和心理抚慰,帮助患者建立正确的饮食观念和态度,增强其饮食依从性。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饮食依从性有着积极的影响。

通过提供相关的知识和教育、改善患者的饮食行为、提供心理支持等方面的干预,护理人员能够帮助患者更好地进行饮食控制,提高饮食依从性。

护理干预在具体实施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局限性,例如人力资源不足、时间有限等。

需要进一步加强相关研究,完善护理干预策略,提高糖尿病患者的饮食依从性水平。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饮食控制依从性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饮食控制依从性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饮食控制依从性的影响目的研究探讨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饮食控制依从性的影响。

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该院糖尿病患者80例进行讨论,把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入院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饮食控制依从性、血糖下降情况。

结果观察组的依从性为95.0%,对照组的依从性为75.0%,观察组的依从性比对照组的要高,血糖控制情况比对照组的要好,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于糖尿病的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可以帮助患者控制血糖值,提高饮食控制的依从性,让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促进预后,值得在今后患者的治疗和护理过程中应用。

标签:护理干预;糖尿病;饮食控制;依从性;影响糖尿病是现在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疾病,主要是由于患者的内分泌代谢紊乱或者是遗传等因素共同作用而导致的[1]。

发病后必须要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控制血糖,以免对患者的心血管或者是神经等造成损伤,严重的还会使得患者致残或者是致死[2]。

由于糖尿病一般情况下病程持续的时间较长,所以长期的住院治疗会导致患者治疗的依从性降低,影响疗效,有学者认为,通过对患者进行人性化的饮食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治疗的效果,促进患者的身心康复[3]。

为此,该次实验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该院糖尿病患者80例进行讨论,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该院糖尿病患者80例进行讨论,把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58~80岁,平均(68.3±6.2)岁;观察组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龄59~81岁,平均(68.5±6.1)岁。

所选择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比较。

该次实验已经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经过所有患者和家属的知情同意。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研究题目: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摘要: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对患者生活质量产生了明显的影响。

本研究旨在探讨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为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的研究设计,将糖尿病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通过评估生活质量问卷和临床指标的变化来比较两组的生活质量差异。

本研究结果表明,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血糖水平和并发症的发生率。

因此,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患者的管理中具有重要作用,有助于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护理干预;糖尿病;生活质量;影响第一部分:引言糖尿病是一种全球性健康问题,伴随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老龄化人口的增加,糖尿病患者人数不断攀升。

糖尿病不仅对个体的身体健康造成了威胁,同时也对他们的生活质量产生了显著影响。

随着护理学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患者的管理中显示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为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第二部分:研究问题及背景2.1 研究问题本研究的主要问题是:护理干预是否对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影响?2.2 研究背景糖尿病是一种代谢紊乱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作用不良的疾病。

患者需终身自我管理,包括饮食控制、运动锻炼、药物治疗等。

然而,尽管有多种管理方式,很多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仍然较低。

因此,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患者群体中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护理干预可以通过教育患者相关知识、提供心理支持、改善生活方式等方式,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疾病,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第三部分:研究方案方法3.1 研究设计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的研究设计。

将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接受护理干预,对照组则按照常规治疗。

3.2 研究对象研究对象为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的患者,排除符合以下情况的患者:合并其他重要慢性疾病、精神疾病、严重运动功能障碍等。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饮食依从性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饮食依从性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饮食依从性的影响引言糖尿病是一种严重的慢性疾病,患者需要长期进行饮食控制和药物治疗。

饮食依从性是糖尿病治疗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影响着病人的血糖控制和预后。

护理干预作为糖尿病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影响糖尿病患者的饮食依从性。

本文将探讨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饮食依从性的影响,并总结相关研究成果,为临床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

1.教育指导护理人员可以利用面对面或电话、网络等多种形式,向糖尿病患者和其家属提供营养指导,教会他们如何正确饮食,合理搭配食物,控制饮食量,以及如何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饮食调整。

这些教育指导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糖尿病对饮食的影响,增强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提高饮食依从性。

2.心理支持糖尿病患者常常面临着巨大的心理压力,这种压力可能会影响他们的饮食依从性。

护理干预可以通过心理支持的方式,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建立积极的心态,提高对饮食管理的信心,从而增强饮食依从性。

3.行为干预通过行为干预,护理人员可以帮助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包括饮食日志记录、定期的体重监测、制定可行的饮食计划、设置目标、引导其形成稳定的饮食行为等,从而提高患者的饮食依从性。

4.家庭支持护理人员可以通过加强家庭成员的参与,提高患者对饮食依从性的重视程度。

在家人的监督和支持下,患者更容易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提高饮食依从性。

1.2018年一项针对糖尿病团体教育干预效果的Meta分析研究发现,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系统化的教育干预,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饮食依从性,改善血糖控制效果。

3.另一项研究发现,通过定期的饮食日志记录和体重监测,结合行为干预,可以有效地提高糖尿病患者的饮食依从性和生活质量。

4.2017年的一项研究发现,家庭支持对糖尿病患者的饮食依从性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患者的饮食控制能力和血糖控制效果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三、结论及临床意义通过以上研究成果可以看出,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饮食依从性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饮食依从性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饮食依从性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饮食依从性的影响摘要: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饮食控制是糖尿病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研究旨在探讨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饮食依从性的影响。

文章调查了糖尿病患者的饮食依从性现状,并对护理干预进行了总结和分析。

结果显示,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饮食依从性有着显著的积极影响,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的饮食依从性,促进治疗效果。

在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应注重对患者的饮食指导和教育,提高患者的健康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以达到良好的饮食依从性。

一、引言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列为全球十大致死性疾病之一。

糖尿病患者必须终身依赖药物治疗,饮食控制是糖尿病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良好的饮食依从性可以控制血糖水平,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饮食依从性的影响,为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三、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分析的方法,对近年来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系统梳理和总结。

通过对患者的饮食状况和护理干预的分析,评估了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饮食依从性的影响。

四、研究结果1.糖尿病患者的饮食依从性现状糖尿病患者的饮食依从性普遍较低,主要表现为饮食不规律、高糖高脂饮食的摄入过多等。

患者的生活习惯和心理因素是影响饮食依从性的重要因素。

2.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饮食依从性的影响护理干预包括定期复诊、饮食指导、心理支持等。

研究表明,护理干预可以提高糖尿病患者的饮食依从性。

定期复诊可以促使患者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摄入高糖高脂的食物;饮食指导可以让患者了解糖尿病饮食的原则和注意事项,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心理支持可以减轻患者的焦虑和压力,提高患者对饮食控制的自信心。

五、讨论六、结论。

糖尿病病人的饮食护理论文

糖尿病病人的饮食护理论文

糖尿病病人的饮食护理研究摘要本研究全方位深入探究了针对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护理策略,旨在优化患者的生活质量并有效遏制疾病发展进程。

研究首先进一步细化了糖尿病患者的膳食指导原则,着重强调了总能量摄入的控制、营养素均衡摄取、偏好低糖、低脂肪及高纤维食物的选择,以及科学规划餐次与进食时机的重要性。

随后,针对饮食护理实施过程中浮现的核心难题——包括患者遵从性欠缺、营养失衡风险的升高,以及血糖监测与适时调节的复杂性,研究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的应对措施。

特别地,突显了护理人员在强化患者饮食管理认知、提升其自我照护能力方面的关键角色,强调通过教育与指导,助力患者更好地掌握并践行健康的饮食习惯,从而在糖尿病管理中发挥积极作用。

实证研究结果显示,通过实施科学的饮食护理干预,糖尿病病人的血糖水平得到有效控制,营养状况得到显著改善,且未出现明显的营养不均衡问题。

这一发现不仅验证了饮食护理在糖尿病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也为糖尿病病人的饮食护理实践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

研究还发现,个性化饮食计划的制定、患者参与度的提高以及定期随访的支持等措施对于提高饮食护理效果至关重要。

本研究的结论对糖尿病病人的饮食护理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首先,医护人员应加强对糖尿病病人的饮食教育和指导,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饮食观念并掌握科学的饮食方法。

其次,在制定饮食计划时应充分考虑患者的个体差异和饮食偏好,确保计划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

最后,医护人员应加强对患者的随访和支持,及时发现并解决患者在饮食护理中遇到的问题,以确保饮食护理干预的持续有效。

关键词:糖尿病;饮食护理;血糖控制;实证研究;生活质量目录摘要 (1)第一章引言 (4)1.1 糖尿病现状及其危害 (4)1.2 饮食护理在糖尿病管理中的重要性 (5)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6)第二章糖尿病病人的饮食原则与推荐 (8)2.1 饮食原则 (8)2.2 推荐食物与避免食物 (9)2.3 餐次分配与进食时间 (10)第三章饮食护理实践中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12)3.1 患者依从性问题 (12)3.2 营养不均衡风险 (13)3.2.1 营养不均衡的风险 (13)3.2.2 实践应对策略 (14)3.3 血糖监测与调整饮食方案 (15)3.3.1 血糖监测的方法与工具 (15)3.3.2 血糖监测的频率与时机 (15)3.3.3 根据血糖监测结果调整饮食方案 (15)第四章糖尿病病人饮食护理的实证研究 (17)4.1 问卷调查设计与实施 (17)4.2 面对面访谈 (17)4.3 医疗记录查阅 (17)4.4 数据整理与分析 (18)4.5 研究质量控制 (18)4.6 研究结果与讨论 (18)4.7 对护理实践的启示 (20)第五章结论与展望 (22)5.1 研究结论与贡献 (22)5.1.1 血糖控制的关键角色 (22)5.1.2 营养状况改善的积极作用 (22)5.1.3 挑战与解决方案的启示 (22)5.1.4 实证研究的验证与启示 (22)5.1.5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23)5.2 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23)第一章引言1.1 糖尿病现状及其危害糖尿病作为一种慢性代谢障碍,现已发展为一项全球性的健康难题,其影响广泛且深远。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饮食依从性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饮食依从性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饮食依从性的影响1. 引言1.1 研究背景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全球范围内影响着数百万人的健康。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数据显示,全球糖尿病患者数量已经超过4亿人,预计在未来数十年将继续增加。

糖尿病患者需要长期控制血糖水平,其中饮食依从性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良好的饮食控制可以有效预防并延缓糖尿病的进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由于糖尿病患者需要严格控制饮食,包括控制碳水化合物和糖分摄入量,选择低GI食物等,因此饮食依从性常常面临挑战。

很多糖尿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很难坚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导致血糖波动较大,增加疾病风险。

如何提高糖尿病患者的饮食依从性,成为了临床护理和干预的重要课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本研究旨在探究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饮食依从性的影响,通过系统性的分析和研究,为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更科学的依据和指导。

1.2 研究目的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而饮食是糖尿病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合理的饮食习惯可以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减缓病情进展。

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往往存在饮食依从性不高的问题,导致疾病控制不佳,甚至加重病情。

本研究旨在探讨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饮食依从性的影响,具体包括干预的影响机制、影响方式、评价方法、效果以及可能存在的限制因素。

通过深入研究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患者饮食依从性中的作用,旨在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促进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管理和生活质量提升。

通过本研究,希望能够揭示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饮食依从性的影响规律,为今后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促进临床实践的进步和完善。

1.3 研究意义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

饮食依从性是控制糖尿病的关键因素之一,而护理干预在提高糖尿病患者饮食依从性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研究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饮食依从性的影响意义重大,可以为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风险、减轻医疗负担等方面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老年糖尿病患者饮食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研究进展

老年糖尿病患者饮食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研究进展

老年糖尿病患者饮食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研究进展发布时间:2023-03-01T01:07:19.164Z 来源:《健康世界》2022年24期作者:包婷婷[导读] 糖尿病是老年人群中发病率较高的慢性代谢疾病包婷婷上海市金山区吕巷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 201517摘要:糖尿病是老年人群中发病率较高的慢性代谢疾病。

目前尚无根治糖尿病的治疗手段,治疗糖尿病的方式主要是通过药物、饮食、运动、血糖监测等控制血糖水平从而维持人体内分泌的代谢平衡,而饮食干预是控制血糖水平的重要手段和基础。

我国大多数老年糖尿病患者对于饮食控制缺乏充分的认识和了解,从而导致饮食治疗的效果不理想。

基于上述原因,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的相关文献资料,主要从老年糖尿病患者饮食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研究措施两个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为相关医护人员和患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糖尿病;饮食依从性;影响因素;护理干预;文献综述引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逐渐呈现老龄化趋势,糖尿病的发病逐渐呈现不断升高的趋势[1-2]。

糖尿病的主要表现为持续性血糖升高,其主要是由于人体的内分泌生理组织系统代谢失去平衡而引起的,是一种在老年人群高发的慢性疾病[3-4]。

目前,尚无根治糖尿病的治疗手段,治疗糖尿病的方式主要是通过药物、饮食、运动、血糖监测等控制血糖水平从而维持人体内分泌的代谢平衡[5]。

多种治疗方式中,饮食治疗是控制血糖水平的重要手段和基础,但我国大多数老年糖尿病患者对于饮食治疗缺乏充分的认识和了解,从而导致饮食治疗的效果不理想[6-7]。

此外,血糖控制不理想也极易导致多种并发疾病的产生,其对患者的经济和生活等均会造成严重的影响,研究发现,新疆高血糖疾病并发产生的其他疾病造成的负担最为严重[8]。

因此了解老年糖尿病患者饮食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研究进展对老年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水平的意义重大。

基于上述原因,本文查阅总结国内外相关报道,进行了综述,总结近年来对老年糖尿病患者饮食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所取得的研究成果,以供医护人员及患者参考。

老年糖尿病患者饮食不遵医行为的原因及护理干预进展研究

老年糖尿病患者饮食不遵医行为的原因及护理干预进展研究

老年糖尿病患者饮食不遵医行为的原因及护理干预进展研究摘要: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协助葡萄糖进入细胞代谢的功能下降,胰岛素分泌量相对不足,导致血糖升高。

糖尿病对老年患者危害较大,极易诱发心血管疾病。

而由于老年患者认知度存在一定的偏差,治疗依从性较低,致使患者生活质量逐步下降。

因此,临床应加强患者的健康宣教工作,以着力提升患者的遵医行为,对降低或消除并发症具有很大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糖尿病;老年患者;饮食管理;遵医行为;护理干预临床当中诸多老年糖尿病患者不仅单独存在高血糖,同时还合并高血糖、高血脂等疾病,为有效预防糖尿病的并发症,应指导患者严格控制血糖和血脂,积极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尤其是低脂饮食至关重要,对改善患者基础疾病,避免近期及远期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临床护理当中,要结合患者合并症情况,给予基础护理以及对应的宣教指导,最大程度提升老年患者的遵医行为。

1老年糖尿病患者饮食不遵医行为因素分析1.1心理因素部分患者习惯了高脂肪饮食,突然要进行调整,心理差异较大,难免会造成失落感,加之自我管理能力的逐步下降,造成健康饮食习惯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改变。

另外,由于空巢老人的增加,患者的精神状态不佳,失去对治疗和生活的信心,致使患者不能很好的执行医嘱。

1.2认知方面偏差由于部分患者对该疾病认知不足,认为高血糖不会对自身造成严重影响,没有深刻意识到血糖水平持续升高对身体的危害性,因此在饮食方面不够重视。

2提升老年糖尿病患者饮食遵医行为的护理干预进展研究2.1心理干预协同家属给予病人足够的耐心,多给予鼓励和精神支持,促使病人以平和的心态面对疾病。

多讲解高血糖的预后情况,耐心讲述临床的积极案例,提升患者对抗病的信心[1]。

针对空巢老年患者做好人文关怀护理干预,以患者为中心,提供个性化的医疗服务。

根据患者个人喜好,组织适宜的活动,鼓励患者积极参与,提升患者的体验感和获得感,对患者取得的小成绩及时给予表扬,激发患者对生活的美好向往。

健康饮食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作用分析

健康饮食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作用分析

健康饮食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作用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严重影响了全球范围内的人类健康。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数据显示,到2030年,全球将有5亿人口患有糖尿病,其中90%以上是2型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不仅需要长期药物治疗,还需要结合健康饮食和生活方式管理,以保持血糖水平稳定,预防并控制病情的发展。

健康饮食在糖尿病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合理的饮食结构可以有效帮助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控制体重和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通过科学的营养搭配和烹饪方法,可以满足病人的能量需求同时控制血糖波动。

健康饮食护理干预成为了糖尿病治疗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深入探讨健康饮食在糖尿病管理中的作用,以及饮食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旨在为更好地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参考依据。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健康饮食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作用,并深入分析其具体影响机制。

具体目的包括:1. 研究健康饮食在糖尿病管理中的重要性,探讨其对疾病控制和预防的意义;2. 分析饮食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血脂和血压等生理指标的影响,探讨其在疾病治疗过程中的作用;3. 探讨不同饮食模式对糖尿病患者的影响,为临床实践提供具体指导;4. 探讨健康饮食护理在疾病预防和控制中的作用,为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本研究,旨在为临床实践和健康管理提供有效策略,促进糖尿病患者的康复和健康。

1.3 意义健康饮食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作用分析引言糖尿病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慢性疾病,世界各国的疾病负担不断增加。

在糖尿病管理中,健康饮食护理干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科学合理的饮食计划和食物2. 正文2.1 健康饮食对糖尿病的重要性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主要特征是高血糖。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饮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因为饮食可以直接影响血糖水平。

一个良好的饮食习惯不仅可以帮助控制血糖,还可以减轻糖尿病相关的并发症。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遵医行为影响研究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遵医行为影响研究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遵医行为影响研究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病,需要长期的治疗和管理。

研究表明,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遵医行为有着积极的影响。

护理干预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和管理糖尿病,提高他们的治疗依从性,降低并发症的风险。

本文将围绕护理干预对糖尿病遵医行为的影响展开讨论。

一、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重要性护理干预是指通过专业的护理团队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行为指导和心理支持,帮助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和治疗依从性。

糖尿病患者往往需要长期的治疗和管理,如果缺乏正确的护理干预,容易出现治疗依从性差、并发症增多、生活质量下降等问题。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来说至关重要。

二、护理干预对糖尿病遵医行为的影响1. 提高治疗依从性糖尿病患者需要长期服药和定期检查,而且还需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控制。

护理干预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糖尿病的治疗原则和方法,提高他们对治疗的信心和依从性。

通过护理干预,患者可以更加自觉地按时服药、定期检查,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生活方式管理,从而有效控制糖尿病的病情。

2. 改善自我管理能力糖尿病患者需要学会监测血糖、注射胰岛素、合理饮食等自我管理技能,这些技能对于控制糖尿病至关重要。

护理干预可以帮助患者建立正确的自我管理观念,掌握相关的技能和知识,提高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

通过长期的护理干预,糖尿病患者可以更好地掌握病情的变化规律,形成良好的自我管理习惯,减少病情波动的发生。

3. 促进心理健康糖尿病患者往往面临着生活质量下降、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会影响他们的治疗依从性和疾病管理。

护理干预不仅可以帮助患者理解疾病,还可以提供心理支持和心理护理,帮助患者调整心理状态,提高他们对疾病的适应能力,从而更好地管理糖尿病。

三、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启示1. 护理干预要因人而异不同的糖尿病患者在疾病认知、自我管理能力、心理状态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护理干预需要因人而异。

护理团队需要对每位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了解其个体化的护理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护理干预方案,最大限度地发挥护理干预的作用。

2型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护理现状及研究进展

2型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护理现状及研究进展

2型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护理现状及研究进展一、本文概述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2型糖尿病(T2DM)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持续上升,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饮食护理作为糖尿病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控制疾病进程、预防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综述2型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护理现状,包括饮食指导原则、营养素摄入建议以及饮食干预的实践应用等方面。

本文将探讨当前研究进展,分析不同饮食模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糖代谢、脂代谢及体重控制的影响,以期为未来糖尿病饮食护理的优化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二、2型糖尿病概述2型糖尿病,也称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或成人发病型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其特点为胰岛素抵抗伴随或不伴随胰岛素分泌不足。

这种疾病在全球范围内呈上升趋势,主要与人口老龄化、城市化、生活方式改变以及肥胖症的增加有关。

2型糖尿病的主要病理生理机制包括胰岛素抵抗、β细胞功能障碍和葡萄糖毒性。

在胰岛素抵抗方面,身体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导致胰岛素无法有效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进行代谢。

β细胞功能障碍则是指胰腺中的β细胞无法产生足够的胰岛素来满足身体需求。

葡萄糖毒性是由于高血糖状态对β细胞的直接损害,导致其功能进一步下降。

2型糖尿病的临床表现多样,包括多尿、口渴、体重下降等典型症状,以及许多非特异性症状,如疲劳、视力模糊、感染易发等。

并发症包括心血管疾病、视网膜病变、肾病、神经病变和足部溃疡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寿命。

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护理至关重要。

通过合理的饮食控制,可以改善胰岛素抵抗,保护β细胞功能,降低血糖水平,从而减缓疾病进展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护理策略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以期为患者提供更加个性化和科学的饮食指导。

三、2型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护理现状随着全球2型糖尿病(T2DM)患者数量的不断增加,对T2DM患者的饮食护理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遵医行为影响研究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遵医行为影响研究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遵医行为影响研究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疾病,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全球成年人口中患有糖尿病的人数已经超过4亿,占全球人口的8.5%。

在中国,糖尿病患病率也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成为一种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糖尿病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而糖尿病患者的遵医行为对于疾病的管理和控制至关重要。

探究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对于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至关重要。

一、研究背景糖尿病患者的遵医行为是指患者按照医嘱进行药物治疗、饮食控制、运动锻炼等行为。

研究发现,良好的遵医行为可以有效地帮助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水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现实中很多糖尿病患者存在遵医行为不佳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不按时按量服药、饮食不规律、缺乏运动等。

改善糖尿病患者的遵医行为成为了当前糖尿病管理的重要课题之一。

二、研究方法2.1参与者本研究将选择符合以下条件的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①符合国际糖尿病联盟颁布的糖尿病诊断标准;②年龄在18岁以上;③愿意参与本研究并能配合研究程序的患者。

2.2研究设计本研究将采用随机对照实验设计,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接受护理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

通过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比较,评估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

2.3研究内容实验组将接受针对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干预,包括以下内容:①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制定;②疾病知识和自我管理技能的培训;③药物管理和副作用监测;④定期电话随访和回访。

而对照组将接受常规的医院护理服务,不接受护理干预。

2.4研究指标本研究将以患者的遵医行为指标作为评价指标,包括用药依从性、饮食控制、体育锻炼和血糖监测等方面的行为表现。

采用医学观察、问卷调查、电话随访等方式进行数据收集。

2.5数据分析采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分析,包括描述性统计、方差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及其影响因素。

三、研究意义研究的意义在于探究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为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提供科学依据。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饮食依从性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饮食依从性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饮食依从性的影响1. 引言1.1 研究背景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

据统计,全球范围内有数亿人患有糖尿病,患病人数不断增加。

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控制是疾病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环,良好的饮食习惯可以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减轻症状并降低并发症的风险。

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的饮食依从性并不理想。

很多患者存在着饮食不规律、摄入高糖高脂食物等问题,导致血糖难以控制,病情加重。

如何提高糖尿病患者的饮食依从性,成为了当前关注的焦点之一。

护理干预在促进糖尿病患者饮食依从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专业护士的指导和关怀,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饮食习惯,提高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从而达到控制血糖、预防并发症的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饮食依从性的影响,为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提供理论支持和临床指导。

1.2 研究目的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研究表明,病人的饮食依从性对管理糖尿病至关重要。

本研究旨在探讨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饮食依从性的影响。

通过对不同护理干预方法的比较和分析,将探讨如何最有效地帮助病人改善饮食习惯,并提高饮食依从性。

希望通过本研究的结果,为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有益的启示,有效促进患者的康复和健康管理。

【200字】1.3 研究意义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

在管理糖尿病的过程中,饮食控制是至关重要的一环,而饮食依从性则是决定疾病管理效果的一个关键因素。

尽管有很多治疗方法可以帮助控制血糖水平,但是饮食依从性的提高仍然是一个挑战。

研究显示,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饮食依从性有着显著的正面影响,可以有效提高患者对饮食控制的重视程度和执行力度。

深入研究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饮食依从性的影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可以指导临床实践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饮食依从性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饮食依从性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饮食依从性的影响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主要是由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作用不佳导致高血糖的症状。

饮食是糖尿病治疗的关键部分,而缺乏饮食控制可能会导致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困难。

护理干预是糖尿病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研究表明,护理干预可以对糖尿病患者的饮食依从性产生积极影响。

以下将介绍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饮食依从性的影响。

1. 教育患者营养知识
护理干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向患者提供营养教育。

护士可以协助患者了解糖尿病饮食原则,包括食物选择、饮食计划和控制饮食中的糖分摄入等。

学习和理解这些原则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选择食物,从而更好地管理糖尿病。

研究表明,通过与护士进行营养教育,糖尿病患者可以更好地控制自己的饮食,从而减少了血糖的波动。

2. 建立个性化饮食计划
3. 追踪患者的饮食行为
除了教育患者营养知识和制定个性化饮食计划之外,护士还应该跟踪糖尿病患者的饮食行为。

这可以帮助护士评估患者的饮食依从性和调整饮食计划。

研究表明,护理干预能够提高糖尿病患者的饮食依从性,通过持续追踪患者的饮食行为和控制糖尿病的饮食计划,患者可以更好地控制糖尿病,从而减轻了血糖波动的程度。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饮食依从性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饮食依从性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饮食依从性的影响
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已成为全球居民健康的严峻挑战之一。

糖尿病患者的饮食依从性直接关系到疾病管理的成功与否。

护理干预在改善糖尿病患者饮食依从性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饮食依从性的影响。

护理干预在教育患者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护士可以向患者提供关于糖尿病饮食管理的详细信息和指导,包括正确的饮食组成、饮食计划和饮食技巧。

通过给予患者正确的饮食知识和技能,护士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和控制饮食,提高其饮食依从性。

护理干预可以通过促进患者的自我管理来提高饮食依从性。

护士可以与患者进行一对一的讨论,了解其饮食习惯和困惑,并帮助他们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计划。

护士还可以监测患者的饮食记录,并提供反馈和建议。

通过这样的过程,患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管理自己的饮食,从而提高饮食依从性。

护理干预还可以通过提供支持和鼓励来影响糖尿病患者的饮食依从性。

护士可以定期跟踪患者的进展,并向他们提供积极的反馈和激励。

护士还可以与患者分享成功的饮食经验和故事,以鼓励他们坚持健康的饮食习惯。

通过提供支持和鼓励,护士可以增强患者的自信心和动力,从而提高饮食依从性。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饮食依从性具有积极的影响。

通过教育、自我管理、支持和家庭社区的支持,护士可以帮助糖尿病患者更好地理解和管理饮食,提高饮食依从性,从而有效控制病情。

护理干预在糖尿病管理中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干预研究现状

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干预研究现状

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干预研究现状摘要:为防止糖尿病的进展、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护理及医生需要帮助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树立正确的用药观念,合理的运动强度,最后提升自我管控意识,将血糖控制在理想状态。

【关键词】护理干预;糖尿病患者;疗效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劳动强度降低以及社会老龄化步伐的加快,糖尿病的发病率正在逐年上升。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以及靶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导致糖、蛋白质、脂肪代谢异常的一种累及全身,需终身治疗的一种常见的代谢性内分泌疾病,以慢性高血糖为主要特征[1]。

全球现有糖尿病患者1.5亿,我国现有近4000万[1]。

1999年WHO诊断标准,空腹血糖≥ 7.0mmol/L,或餐后2h血糖或随机血糖≥ 11.1mmoL/L[2]。

随着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糖尿病的治疗基本包括:教育、饮食治疗、运动疗法、应用降糖药物及自我监测等五项内容。

糖尿病专科护士是糖尿病防治健康教育的主力军,所以由糖尿病专科护士牵头在全院成立糖尿病护理小组对非糖尿病专科护理人员进行培训显得尤为重要护理干预贯穿于这五项内容,成为糖尿病治疗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干预可很好的控制患者血糖。

1 影响糖尿病患者疾病进程的常见因素1.1 不良的心理状态糖尿病是一种终身的慢性病,目前尚无根治方法。

需长期服药治疗,由于病情迁延反复及长期饮食控制,且易并发各种并发症,从而使糖尿病患者心理负担较重,易产生焦虑、恐惧、抑郁等情绪变化,甚至悲观失望,这对于控制病情发展十分不利[1]。

1.2 对服药治疗的依从性差疾病相关知识程度是影响药物治疗依从性的一个重要的常见因素。

服药依从性除了与药物的剂量、时间长短等有关外,还与患者对疾病知识的了解是否正确有关。

由于糖尿病并发症出现缓慢,加之疾病的长期折磨,患者易产生懈怠情绪。

另外,部分患者在遵医方面存在各种各样的困难,如精神障碍、老年痴呆患者等不能严格遵医[3]。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遵医行为影响研究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遵医行为影响研究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遵医行为影响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数据显示,全球有4亿人口患有糖尿病,而且这一数字还在不断增长。

糖尿病患者需要长期进行药物治疗以控制血糖水平,并且需要严格控制饮食和加强锻炼以延缓病情恶化。

研究表明,很多糖尿病患者存在遵医行为不佳的现象,导致疾病控制困难和合并症风险增加。

护理干预是一种重要的糖尿病管理策略,通过针对患者的具体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护理帮助,从而增强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提高自我管理能力,促进遵医行为的改善。

探究护理干预对糖尿病遵医行为的影响,对于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合并症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旨在通过实证研究,探讨护理干预在糖尿病管理中的作用和影响因素,为制定更科学、有效的护理策略提供依据。

1.2 研究目的通过本研究,我们希望能够深入了解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机制,为临床护理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我们也希望可以发现影响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因素,为设计更有效的干预策略提供参考。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我们希期能够为改善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生活质量做出贡献。

2. 正文2.1 研究方法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了量化和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探究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

我们选取了100名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他们被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接受护理干预,另一组作为对照组。

护理干预团队由专业护士和医师组成,他们为干预组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服务,包括定期的诊疗指导、健康教育、饮食指导和心理支持等。

在干预周期结束后,我们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收集了数据。

问卷包括了糖尿病患者的遵医行为指数、生活质量评价等。

而访谈则帮助我们深入了解受访者在遵医过程中的体验和想法。

我们还对干预组和对照组进行了对比分析,以验证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

为了提高研究的可靠性和有效性,我们还结合了文献综述和专家意见,对研究方法进行不断优化和调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糖尿病饮食护理干预的研究进展糖尿病饮食是治疗糖尿病的基础,并贯穿于糖尿病治疗的整个过程。

该文分析了我国糖尿病患者饮食现状,并对饮食结构及饮食疗法进行介绍,以此指导糖尿病高危人群、糖尿病前期人群和糖尿病患者学会正确选择食物,规范饮食结构,为减轻糖尿病并发症提供有力保障。

标签:糖尿病;饮食;治疗;综述我国糖尿病人群日益增多,流行病学显示[1],我国成年人2型糖尿病患病率为11.6%,糖尿病前期的患病率50.1%,基于患病率推测,我国成年人中可能有1.139亿的糖尿病患者和4.934亿的糖尿病前期人群。

因此,对糖尿病的防控是我国最需解决的重大问题。

国际糖尿病联合会推荐糖尿病需要综合治疗,包括饮食治疗、运动锻炼、药物治疗、自我监测和健康教育5个方面,其中饮食治疗是糖尿病患者的基础治疗,贯穿于糖尿病自然病程的任何阶段[2]。

《中国糖尿病医学营养指南》指出:合理的饮食治疗不仅能降低患糖尿病的风险,还能减轻体重,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血脂、血压等指标[3]。

目前,对于糖尿病研究的文献多为治疗或护理新进展方面的,而對于糖尿病饮食食物的分析相对较少[4]。

笔者分析了我国糖尿病的饮食现状,总结了适合糖尿病高危人群、糖尿病前期人群和糖尿病患者的膳食和饮食疗法,以期为广大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

1 饮食现状健康饮食行为分为前意向、意向、准备、行动和维持5个阶段[5]。

温桂敏等[6]运用问卷调查法调查302例住院糖尿病患者健康饮食行为,发现糖尿病患者的健康饮食行为在行动阶段和维持阶段仅占33.1%,说明只有少部分糖尿病患者在过去6个月的健康饮食行为发生了明显的改变,或者已经成为习惯。

殷荣平等[7]应用饮食自我管理量表对345例糖尿病患者饮食情况进行调查,发现糖尿病患者饮食自我管理态度较积极,但是饮食知识普遍较低。

如患者对于“饥饿时应该选用什么食物?”“高纤维食物是否影响血糖的变化?”“适当的油脂性食物能预防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等问题的知晓度较低,这与杨小玲等[8]对我国29个省住院、门诊和社区已确诊1年以上的6043例糖尿病患者进行饮食现状调查结果一致。

总而言之,目前我国糖尿病患者糖尿病饮食自我管理情况不容乐观,需要加强糖尿病患者饮食健康教育,以改善其饮食行为依从性。

2 饮食结构2.1 谷物类Sun等[9]对近20万美国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在调整饮食、生活习惯等危险因素后发现每周吃5份(1份约150 g)或5份以上精米的志愿者患糖尿病的风险比每月摄入精米量不到1份的志愿者增加了17%,而用全谷类替代同等量的精米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降低了36%。

ChoS 等[10]通过对相关谷物研究的文献进行分析,发现摄入全谷物或者带有麸皮的全谷物能够降低肥胖症、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发生的风险。

不经加工的谷物能较高程度地保留谷物的全营养,像全谷物中的糙米、玉米、燕麦、大麦、小麦、黑麦等食品的血糖生成指数低,具有显著的消化慢的特性,能够使胰岛素与葡萄糖的反应降低,更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

2.2 动物性食物目前大部分糖尿病患者为了控制血糖、减缓并发症的发生常选择以素食为主,甚至抵制动物性食物的摄入。

Gregor等[11]也认为过量高脂饮食的摄入易引起机体糖脂代谢紊乱和胰岛素抵抗,增加了糖尿病的发生率。

但是动物性食品是人体补充铁、锌、维生素及氨基酸等物质的重要来源,其中精氨酸、组氨酸等必需氨基酸亦是植物性食品所缺乏的,因此适量的动物性食物的对糖尿病患者是有益的[12]。

2.3 乳制品乳制品对糖尿病有潜在的预防作用,这可能与其富含钙、镁、钾、反式棕榈油脂肪酸等成分控制血糖、胰岛素分泌有关[13-15]。

Turner等[16]对体重稳定的非糖尿病人群进行干预性研究,12周后发现增加摄入乳制品或乳制品补充剂人群的胰岛素敏感性明显提高。

但目前的研究显示并非所有的乳制品都有益与糖尿病患者。

O’Connor等[17]应用饮食日记研究乳制品的摄入量和类型与发生糖尿病的风险的关系,结果显示,全脂乳制品、牛奶、奶酪、高脂肪发酵乳制品与糖尿病的发展无显著关联。

而增加低脂肪发酵乳制品的摄入量,如酸奶的摄入,能够降低糖尿病发生的风险。

由于市面上的酸奶含糖过高,糖尿病患者可以选用无糖酸奶或者家庭自制酸奶,这样会更好的控制血糖。

2.4 豆制品豆类食物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大量的膳食纤维、较低的血糖生成指数和淀粉消化率,不仅能补充身体所需的蛋白质,还能增加饱腹感,受到糖尿病患者的青睐。

Mojica 等[18]发现黑豆衣中的花青素不仅可以作为食品着色剂,还具有潜在的抗糖尿病能力。

Harmayetty等[19]发现食用菜豆汁的2型糖尿病患者餐前餐后血糖水平波动较小。

但是有相关研究发现豆浆的摄入量超过500 mL/d时,糖尿病患者胰岛功能的保护作用减弱[20]。

相信物极必反的道理,豆制品虽能改善糖尿病的血糖,但也不要过量食用。

豆制品中的黄豆、黑小豆、鹰嘴豆、蚕豆、豇豆等,其血糖生成指数与一些谷物相比较低,并且谷物和豆类组合的膳食纤维也比单一食用某单一的膳食纤维对胰岛素抵抗效果更好[21],建议糖尿病患者可以根据血糖生成指数、膳食纤维量进行谷豆搭配。

2.5 果蔬类果蔬类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维生素、类胡萝卜素、矿物质、多酚类物质等营养素,且各营养素之间通过协同作用共同预防糖尿病的发生。

但是一些果蔬类食物含糖量过高,食用后引起血糖大幅度上升,加重患者病情。

因此,糖尿病患者需要科学、有针对性的进行挑选果蔬类食物。

Chandalia等[22]将13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一组给予含有适量纤维素膳食(美国糖尿病协会推荐摄入量24 g,8 g可溶性纤维和16 g不溶性纤维),另一组给予富含纤维素膳食(50 g,25 g可溶性纤维和25 g不溶性纤维),每种膳食持续摄入6周,研究结果显示,富含纤维素膳食特别是可溶性的,可以改善血糖水平,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

类胡萝卜素中的番茄红素能够改善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如改善糖尿病肾脏组织病理学改变[23],防治视网膜等血管并发症[24]。

但是番茄红素不能化学合成,只能从食物中获取,日常生活中选择时最好选用成熟度较高的果蔬,里面的番茄红素也越高。

Grosso等[25]应用问卷对10 728名无糖尿病或者空腹血糖受损(空腹血糖从6.1~6.9 mmol/L)的波兰成年人进行临床基线数据收集,随访3~5年,对5 806名未发生糖尿病的人群和在随访期间发生糖尿病的患者进行饮食分析,发现高摄入黄烷醇类,黄酮类,黄酮醇类和花青素等多酚类物质可显著减少2型糖尿病发生的风险,日常生活中糖尿病患者可以选用蓝莓、李子、花椰菜、卷心菜、芹菜、香菜等果蔬进行食用。

3 糖尿病饮食疗法传统上以口头、书面的方式对糖尿病患者进行饮食健康教育,虽然医护人员多次强调饮食对糖尿病治疗的重要性,却未达到理想的效果。

新型饮食疗法的兴起弥补了饮食健康教育的不足。

3.1 手测量法手测量法,根据手掌评估食物的量。

具体方法为:每天摄入谷物类食物应该和自己双拳大小差不多,摄入瘦肉的量约为自己一个手掌大,厚度约为小拇指厚,摄入水果的体积差不多为自己的一个拳头,摄入绿叶蔬菜的量约为双手能捧起来的量,摄入油的量约为第一节拇指肢端的容积,因为食用的油是液体,没办法用固体的表示,我们可以用家里类似手指的陶瓷调羹来衡量。

方跃伟等[26]将“食物手测量法则”应用于我国人员发现,此法适用于我国人员的人体结构和膳食结构。

姚美玲[27]认为手测量法是一种有效的健康宣教方法,可提高糖尿病患者的饮食依从性。

应用手掌来“称”取食物,在生活中简单方便,在视觉上更加形象具体化,但是每位患者用手称取的食物量不一定符合自身要求,因此,需要相关人员定期为患者指导饮食并校准称取的食物,大致以食物份量误差在±15%為合适,以此提高糖尿病患者饮食治疗效果。

3.2 食物交换法食物交换法是由美国糖尿病协会(ADA)提出,也称ADA饮食。

此法将常用的食品以营养成分或热量为标准进行分类,患者根据自己的活动量、年龄、体重和身高来计算出每天所需要能量和三大营养素的量,把算出的食物份数按一定的比例分配到各大类食物和一日三餐中[28]。

食物交换法易于掌握,食物选择灵活且多样化,既避免了某种营养素摄入不足,又利于患者饮食的自我管理。

但是应用食物交换法时要注意不同类的食物不能交换,水果不能与蔬菜交换,亦不能代替蔬菜等原则。

食物交换法在实践使用过程中需要借助称重工具称取食物,操作较为繁琐。

目前有研究将食物交换法与手测量法相结合并应用于临床发现该方法能够有效地帮助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和血脂,延缓其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饮食依从性[29]。

食物交换法制定的食谱科学合理,且糖尿病患者可根据自己的经济情况、饮食习惯、季节变换灵活选择食物,利于患者制定适合自己的多样化食谱,值得在临床推广。

3.3 智能软件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智能手机的快速发展,出现了很多糖尿病饮食治疗软件,这些软件可以根据患者的生活习惯、饮食口味偏好来对食物营养成分分析及定量做出研究,而且也减少患者对自己日常食物的计算和单一的交换,利用软件帮助患者管理饮食,使用方便、操作性强,依从性高[30]。

于芳等[31]以常用200种多食物为基础,运用WEB语言进行编写计算机程序,设计出适合我国糖尿病患者饮食的糖尿病饮食配餐软件,并且该软件还充分考虑了老年患者的生理特征,整体布局大方,字迹清晰,提示操作简单,更具有人性化。

与计算机相比,目前智能手机软件应用较广,携带更为方便,成本更低。

糖尿病手机食谱是目前使用较多的手机软件,操作者通过在软件中输入姓名、年龄、身高、体重、劳动强度等个人信息,软件会自动计算出每日的总热量和食谱即早中晚三餐具体的食物和量,如果对食谱不满意,可摇动手机,软件自动更换新食谱。

包尚懿等[32]发现该糖尿病手机食谱软件能够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脂代谢水平,且提高患者的饮食依从性和生存质量。

我国智能软件起步较晚,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希望专业人员通过不断修改,完善智能软件。

4 小结糖尿病是一种病程长、并发症多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由于人们对糖尿病饮食知识缺乏,再加上未经科学验证的“降糖”食物传入糖尿病患者的饮食中,严重影响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和身体健康。

因此,还有更多的食物的降糖效果和机制需要进一步验证。

虽然糖尿病是不可治愈的慢性疾病,通过为患者介绍谷物类、动物性食物、乳制品、果蔬类等食物的特性,让其学习掌握食物营养成分的特点和饮食疗法,为自己制定科学合理的饮食方案,可能更有助于糖尿病患者实现和维持健康的饮食行为。

[参考文献][1] Bi Y,Xu Y,Li M,et al. Prevalence and Control of Diabetes in Chinese Adults:The China Metabolic Risk Factor Studyt[J].Circulation,2013(12):A11.[2] Bloomgarden ZT. 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 meeting,1997.Type 2 diabetes:its prevalence,causes,and treatment[J].Diabetes Care,1998,21(5):860-865.[3] 中国医师协会营养医师专业委员会.中国糖尿病医学营养治疗指南(2013)[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5,10(2):73-88.[4] 吴冰,陈璇.国内糖尿病饮食相关文献计量学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2014,14(11):1204-1207.[5] 尹博.健康行为改变的跨理论模型[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7,21(3):194-199.[6] 温桂敏,孙田杰,赵宏,等.住院糖尿病患者健康饮食行为阶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7,32(3):7-11.[7] 殷荣平,王琪,王丽丽,等.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自我管理的知信行调查分析[J].护理学报,2017,24(2):11-13.[8] 杨小玲,袁丽,郭晓蕙,等.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自我管理现状分析及对策[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3,5(11):666-669.[9] Sun Q,Spiegelman D,van Dam RM,et alWhite rice,brown rice,and risk of type 2 diabetesin US men and women[J]. Archives of Internal Medicine,2010,170(11):961.[10] Cho SS,Qi L,Jr FG,et al. Consumption of cereal fiber,mixtures of whole grains and bran,and whole grains and risk reduction in type 2 diabetes,obesity,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J].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2013,98(2):594.[11] Gregor,Margaret F,and G khan S. Hotamisligil. Inflammatory mechanisms in obesity[J].Annual review of immunology,2011,29(1):415-445.[12] Jean-Michel LECERF.肉类消费:营养功效与健康影响[J]. 肉类研究,2015(2):25-28.[13] Pittas AG,Lau J,Hu FB,et al. The role of vitamin D and calcium in type 2 diabete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Journal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y & Metabolism,2007,92(6):2017-2029.[14] Mitri J,Muraru MD,Pittas AG. Vitamin D and type 2 diabetes:a systematic review[J].Europe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2011,65(9):1005-1015.[15] Dong JY,Xun P,He K,et al. Magnesium intake and risk of type 2 diabetes:meta-analysis of prospective cohort studies[J]. Diabetes Care,2011,34(9):2116-2122.[16] Turner KM,Keogh JB,Clifton PM. Dairy consumption and insulin sensitivity: A systematic review of short- and long-term intervention studies[J].Nutrition Metabolism &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Nmcd,2015,25(1):3-8.[17] O’Connor LM,Lentjes MA,Luben RN,et al. Dietary dairy product intake andincident type 2 diabetes:a prospective study using dietary data from a 7-day food diary[J].Diabetologia,2014,57(5):909-917.[18] Mojica L,Berhow M,Gonzalez d ME. Black bean anthocyanin-rich extracts as food colorants:Physicochemical stability and antidiabetes potential[J].Food Chemistry,2017,229:628.[19] Harmayetty H,Krisnana I,Anisa F. String Bean Juice Decreases Blood Glucose Level Patients with Diabetes Mellitus[J]. Jurnal Ners,2017,4(2):116-121.[20] 凌軼群,何洁依,邵颖,等.上海地区妊娠糖尿病饮食危险因素分析[J].世界临床药物,2014(11):674-678.[21] 程音.单一谷物与谷豆组合膳食纤维的物理特性及其对胰岛素抵抗的影响[D].扬州:扬州大学,2015.[22] Chandalia M,Garg A,Lutjohann D,et al. Beneficial effects of high dietary fiber intake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J].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2000,342(19):1392-1398.[23] 刘艳峰.番茄红素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炎症抑制作用的研究[J].中药药理与临床,2016(2):79-82.[24] 曾瑶池,黄淑芬,徐华,等.番茄红素对糖尿病小鼠骨髓内皮祖细胞功能影响及机制[J].食品科学,2017,38(13):201-206.[25] Grosso G,Stepaniak U,Micek A,et al. Dietary polyphenol intake and risk of type 2 diabetes in the Polish arm of the Health,Alcohol and Psychosocial factors in Eastern Europe (HAPIEE)study[J].British Journal of Nutrition,2017,118(1):60-68.[26] 方跃伟,任飞林,段蒋文,等.食物手测量在平衡膳食健康教育的应用研究[J].中国健康教育,2014,30(11):963-966.[27] 姚美玲.不同饮食指导方法对2型糖尿病病人饮食依从性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4(11):992-993.[28] Ma Y,Olendzki BC,Merriam PA,et al. 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comparing low-glycemic index versus ADA dietary education among individuals with type 2 diabetes[J].Nutrition,2008,24(1):45-56.[29] 史波英,吴静雅施萍.手测量法则食物交换份法在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指导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5,18(4):446-449.[30] 司慧枫.糖尿病饮食推荐系统设计与实现[D].江西:江西师范大学,2015.[31] 于芳,沈亚诚,赵泳谊,等.糖尿病饮食配餐软件设计与应用[J].现代临床护理,2014(8):73-75.[32] 包尚懿,蒋慧,罗云婷,等.糖尿病手机食谱软件在2型糖尿病病人饮食干预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7,31(11):1407-140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