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题第一章习题教学内容
《习题训练--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习题课》教学设计
《习题训练--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习题课》教学设计一、设计思路本课设计基本思路为将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进行整合,从学生学习有理数混合运算过程中遇到的计算不准确的原因入手,通过对学生们错题的展示,基本运算法则的进一步训练出发,引出本节课的重点——有理数混合运算。
从原有的计算法则到对混合运算计算注意事项和方法的探究,让学生从已有的数学经验出发,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使学生能够进一步体会数学之间的联系。
教学设计的几个环节紧扣主题,以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为主体,老师的教为主导,使学生在学法上有一定收获,同时进一步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让大多数学生能正确掌握有理数混合运算的基本方法,并能运用此方法解决遇到的有理数混合运算,真正的达到改善和提高学生运算能力的目的。
本课设计为一课时。
教学版块设计:本节课我设计以下几个环节来完成教学1、试卷展示,导入新课(1分钟)2、错误呈现,专家会诊室(5分钟)3、口算训练,夯实基础(6分钟)4、例题优选,分化难点(5分钟)5、分层训练,纠错排查(15分钟)6、小组合作,互助提升(12分钟)7、布置作业,课堂小结(2分钟)二、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七年级(上)第一章《有理数》小结下的习题训练的课节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运算,再加上学生们已经掌握了简单的加减乘除的混合运算,这为过渡到本节课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学习起着铺垫作用。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进一步理解有理数加减乘除乘方的运算法则,并能将运算法则活学活用应用到有理数混合运算中去,从发现问题入手,到学习问题,再到探究解决问题,及时纠正运算中的错误,达到改善和提高学生运算能力的目的。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进一步体会有理数法则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总结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提高学生观察、归纳等综合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课堂知识使学生懂得任何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能利用事物之间的类比性解决问题。
德育原理作业习题
德育原理作业习题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作业习题第一章德育范畴1、如何看待德育的内涵?2、学校德育的历史形态和特点各有哪些?3、如何区别德育理论的几种形态?4、德育理论的主要议题有哪些?5、结合你所耳闻目睹的学校德育问题,思考对德育概念理解的误区所产生的危害性。
6、阅读鲁洁等《德育新论》、胡守棼《德育原理》、戚万学《生活道德论》以及国外柯尔伯格、杜威、涂尔干、赫尔巴特等的德育论原着,体会德育理论的发展脉络及研究的主要问题。
第二章德育的本质与功能1、如何理解道德生活与道德教育的本质?2、如何理解德育的功能对德育功能的正确理解有什么意义3、如何理解德育的社会性功能、个体性功能和教育性功能?4、怎样理解德育的个体享用性功能?5、如何理解德育的“适应性”与“超越性”的关系?6、阅读鲁洁教授发表在《教育研究》上的两篇文章“论教育之适应与超越”和“论德育的个体享用性功能”,结合本章所讲内容,仔细领会。
第三章德育对象1、“德性可教”如何理解?2、“新性善论”的内涵、解释与教育意义何在?3、三大主要的道德发展理论的重要贡献和缺陷何在?4、如何理解反“年龄歧视论”的积极意义?5、个性与德性关系如何?6、从个性角度出发怎样在学校德育中做到因材施教?7、阅读西方哲学和中国古代哲学的有关着作,思考人性论的问题,并写出自己对人性论的见解。
8、阅读西方道德哲学(如陆有铨、戚万学的着作),了解几种关于道德发展的理论。
第四章德育目的1、什么是德育目的德育目的与教育目的的关系如何2、德育目的的特性与功能有哪些?3、德育目标分类有何意义你认为应当注意些什么4、尝试做一个年级的德育目标的分类工作。
5、如何正确理解我国现行的德育目的?6、阅读布卢姆《教学目标分类学》,理解德育目标的分类。
7、思考我国德育目的存在的问题,思考我国德育目标与现实的关系问题,思考德育目的与德育效果的关系问题。
高电压技术(第三版)课后习题集答案解析2教学内容
学习资料第一章作业1-1解释下列术语(1)气体中的自持放电;(2)电负性气体;(3)放电时延;(4)50%冲击放电电压;(5)爬电比距。
答:(1)气体中的自持放电:当外加电场足够强时,即使除去外界电离因子,气体中的放电仍然能够维持的现象;(2)电负性气体:电子与某些气体分子碰撞时易于产生负离子,这样的气体分子组成的气体称为电负性气体;(3)放电时延:能引起电子崩并最终导致间隙击穿的电子称为有效电子,从电压上升到静态击穿电压开始到出现第一个有效电子所需的时间称为统计时延,出现有效电子到间隙击穿所需的时间称为放电形成时延,二者之和称为放电时延;(4)50%冲击放电电压:使间隙击穿概率为50%的冲击电压,也称为50%冲击击穿电压;(5)爬电比距:爬电距离指两电极间的沿面最短距离,其与所加电压的比值称为爬电比距,表示外绝缘的绝缘水平,单位cm/kV。
1-2汤逊理论与流注理论对气体放电过程和自持放电条件的观点有何不同?这两种理论各适用于何种场合?答:汤逊理论认为电子碰撞电离是气体放电的主要原因,二次电子来源于正离子撞击阴极使阴极表面逸出电子,逸出电子是维持气体放电的必要条件。
所逸出的电子能否接替起始电子的作用是自持放电的判据。
流注理论认为形成流注的必要条件是电子崩发展到足够的程度后,电子崩中的空间电荷足以使原电场明显畸,流注理论认为二次电子的主要来源是空间的光电离。
汤逊理论的适用范围是短间隙、低气压气隙的放电;流注理论适用于高气压、长间隙电场气隙放电。
1-3在一极间距离为1cm的均匀电场电场气隙中,电子碰撞电离系数α=11cm-1。
今有一初始电子从阴极表面出发,求到达阳极的电子崩中的电子数目。
解:到达阳极的电子崩中的电子数目为n a= eαd= e11⨯1=59874答:到达阳极的电子崩中的电子数目为59874个。
1-5近似估算标准大气条件下半径分别为1cm 和1mm 的光滑导线的电晕起始场强。
解:对半径为1cm 的导线)()(cm m c /kV 39113.011130)r δ0.3δ(130E =⨯+⨯⨯⨯=+=对半径为1mm 的导线)/(5.58)11.03.01(1130E cm kV c =⨯+⨯⨯⨯=答:半径1cm 导线起晕场强为39kV/cm ,半径1mm 导线起晕场强为58.5kV/cm1-10 简述绝缘污闪的发展机理和防止对策。
2024年华师大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2024年华师大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第一章:有理数的乘方与幂运算1.1 有理数的乘方1.2 幂的运算法则1.3 应用题举例2. 第二章:一元一次方程2.1 方程的概念2.2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2.3 应用题举例3. 第三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3.1 不等式的概念3.2 不等式的解法3.3 不等式组及其解法3.4 应用题举例二、教学目标1. 掌握有理数的乘方和幂运算的法则,并能熟练运用。
2. 学会解一元一次方程,理解方程的解的概念。
3. 掌握不等式与不等式组的解法,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有理数的乘方与幂运算、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不等式与不等式组的解法。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教学课件。
2. 学具:练习本、铅笔、直尺。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了解有理数乘方、幂运算、方程和不等式的概念。
2. 例题讲解(1)有理数的乘方与幂运算:讲解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法则进行计算。
(2)一元一次方程:讲解例题,引导学生学会解方程。
(3)不等式与不等式组:讲解例题,引导学生学会解不等式和不等式组。
3. 随堂练习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 课堂小结5.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适量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有理数的乘方与幂运算2. 一元一次方程3. 不等式与不等式组4. 各类题型的解法步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题:有理数的乘方与幂运算。
(2)解方程题:一元一次方程。
(3)解不等式题: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找出不足之处,改进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1)探讨有理数乘方与幂运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研究一元一次方程与不等式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原子物理学作业习题1
原子物理学作业习题1原子物理学习题第一章原子的核式结构1.选择题:(1)原子半径的数量级是:A .10-10cm; B.10-8m C. 10-10m D.10-13m(2)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提出是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中A. 绝大多数α粒子散射角接近180?B.α粒子只偏2?~3?C. 以小角散射为主也存在大角散射D. 以大角散射为主也存在小角散射(3)进行卢瑟福理论实验验证时发现小角散射与实验不符这说明:A. 原子不一定存在核式结构B. 散射物太厚C. 卢瑟福理论是错误的D. 小角散射时一次散射理论不成立(4)用相同能量的α粒子束和质子束分别与金箔正碰,测量金原子核半径的上限. 问用质子束所得结果是用α粒子束所得结果的几倍?A. 1/4 B . 1/2 C . 1 D. 2(5)动能E K =40keV 的α粒子对心接近Pb(z=82)核而产生散射,则最小距离为(m ):A.5.91010-?B.3.01210-?C.5.9?10-12D.5.9?10-14(6)如果用相同动能的质子和氘核同金箔产生散射,那么用质子作为入射粒子测得的金原子半径上限是用氘核子作为入射粒子测得的金原子半径上限的几倍?A.2B.1/2C.1 D .4(7)在金箔引起的α粒子散射实验中,每10000个对准金箔的α粒子中发现有4个粒子被散射到角度大于5°的范围内.若金箔的厚度增加到4倍,那么被散射的α粒子会有多少?A. 16B..8C.4D.2(8)在同一α粒子源和散射靶的条件下观察到α粒子被散射在90°和60°角方向上单位立体角内的粒子数之比为:A .4:1 B.2:2 C.1:4 D.1:8(9)在α粒子散射实验中,若把α粒子换成质子,要想得到α粒子相同的角分布,在散射物不变条件下则必须使:A.质子的速度与α粒子的相同;B .质子的能量与α粒子的相同;C .质子的速度是α粒子的一半;D .质子的能量是α粒子的一半2.简答题:(1)简述卢瑟福原子有核模型的要点.(2)简述α粒子散射实验. α粒子大角散射的结果说明了什么?(3)什么是微分散射截面?简述其物理意义.(4)α粒子在散射角很小时,发现卢瑟福公式与实验有显著偏离,这是什么原因?(5)为什么说实验证实了卢瑟福公式的正确性,就是证实了原子的核式结构?(6)用较重的带负电的粒子代替α粒子作散射实验会产生什么结果?中性粒子代替α粒子作同样的实验是否可行?为什么?(7)在散射物质比较厚时,能否应用卢瑟福公式?为什么?(8)普朗光量子假说的基本内容是什么?与经典物理有何矛盾?(9)为什么说爱因斯坦的光量子假设是普朗克的能量子假设的发展.(10)何谓绝对黑体?下述各物体是否是绝对黑体?(a)不辐射可见光的物体;(b)不辐射任何光线的物体;(c)不能反射可见光的物体;(d)不能反射任何光线的物体;(e)开有小孔空腔.3.计算题:(1)当一束能量为4.8Mev 的α粒子垂直入射到厚度为4.0×10-5cm 的金箔上时探测器沿20°方向上每秒记录到2.0×104个α粒子试求:①仅改变探测器安置方位,沿60°方向每秒可记录到多少个α粒子?②若α粒子能量减少一半,则沿20°方向每秒可测得多少个α粒子?③α粒子能量仍为4.8MeV,而将金箔换成厚度的铝箔,则沿20°方向每秒可记录到多少个α粒子?(ρ金=19.3g/cm 3 ρ铅=27g /cm 3;A 金=179 ,A 铝=27,Z 金=79 Z 铝=13)(2)试证明:α粒子散射中α粒子与原子核对心碰撞时两者之间的最小距离是散射角为900时相对应的瞄准距离的两倍.(3)10Mev 的质子射到铜箔片上,已知铜的Z=29, 试求质子散射角为900时的瞄准距离b 和最接近于核的距离r m .(4)动能为5.0MeV 的α粒子被金核散射,试问当瞄准距离分别为1fm 和10fm 时,散射角各为多大?(5)假设金核半径为7.0fm ,试问:入设质子需要多大能量,才能在对头碰撞时刚好到达金核表面?(6)在α粒子散射实验中,如果用银箔代替金箔,二者厚度相同,那么在同样的偏转方向,同样的角度间隔内,散射的α粒子数将减小为原来的几分之几?银的密度为10.6公斤/分米3,原子量为108;金的密度为19.3公斤/分米3,原子量197。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一章第2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教案
第1章第2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一、教材分析《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是本章的重点内容,包括内环境的动态变化、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等内容。
关于稳态的调节机制,本节教材仅作笼统的阐述,相关内容将是第2章学习的重点。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是本节的核心内容,但在“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中,已经有多处体现了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说明内环境稳态及其生理意义;简述稳态的调节机制。
2.能力目标:尝试解释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关注内环境稳态与健康的关系。
三、教学重点难点内环境稳态及其生理意义。
四、学情分析我们的学生属于平行分班,没有实验班,学生已有的知识和实验水平有差距。
有些学生对于缓冲液的配置步骤不清楚,所以讲解时需要详细。
五、教学方法1.实验法: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学生进行分组实验。
2.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3.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六、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实验“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初步把握实验的原理和方法步骤。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3.教学环境的设计:第1课时教室教学,第2课时实验室教学。
七、课时安排:2课时八、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引入〕以“问题探讨”引入,学生思考讨论后回答,老师提示。
〔生答师提示〕1.提示:血浆生化指标指的是血浆中各种化学成分的含量,其中包括机体多种代谢产物的含量。
健康机体的生化指标一般都处于正常范围内。
当机体某项生理功能出现障碍时,势必影响其代谢产物的含量,因此血浆的生化指标可以反映机体的健康状况,并可以作为诊断疾病的依据。
例如,正常情况下,转氨酶主要分布在各种组织的细胞内,以心脏和肝脏的活性最高,在血浆中的活性很低。
2024年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2024年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2024年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材,详细内容如下:1. 第一章:整数的认识(1.11.4节)1.1 超前认识整数1.2 认识自然数1.3 认识整数1.4 数轴的认识2. 第二章:加减法(2.12.4节)2.1 100以内的加减法2.2 1000以内的加减法2.3 加减法的估算2.4 加减法的应用3. 第三章:乘法(3.13.3节)3.1 表内乘法3.2 乘法口诀3.3 乘法的应用4. 第四章:时间与测量(4.14.3节)4.1 认识时间4.2 认识长度单位4.3 认识质量单位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整数的概念,理解数轴的表示方法。
2. 使学生能够熟练进行100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掌握加减法的估算方法。
3. 培养学生熟练运用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计算,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整数概念的理解,加减法的估算,乘法口诀的熟练运用。
2. 教学重点:数轴的认识,1000以内的加减法,乘法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数轴模型,计算器,乘法口诀表。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整数,理解数轴的表示方法。
2. 例题讲解:讲解1000以内的加减法,乘法计算方法,以及加减法的估算方法。
3. 随堂练习:针对每个知识点,设计相应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六、板书设计1. 第一章:整数的认识数轴的认识,整数的概念。
2. 第二章:加减法1000以内的加减法,加减法的估算。
3. 第三章:乘法表内乘法,乘法口诀。
4. 第四章:时间与测量认识时间,长度单位,质量单位。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第一章:完成练习册第14页。
第二章:完成练习册第58页。
第三章:完成练习册第912页。
第四章:完成练习册第1316页。
答案:见练习册。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六年级数学上册分数乘法综合练习教案青岛版
六年级数学上册分数乘法综合练习教案青岛版第一章:分数乘法概念复习1.1 教学目标让学生回顾和巩固分数乘法的概念。
培养学生运用分数乘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1.2 教学内容分数乘法的定义和计算法则。
分数乘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1.3 教学步骤1.3.1 导入:回顾分数的定义和基本性质。
1.3.2 讲解:讲解分数乘法的定义和计算法则。
1.3.3 练习:学生独立完成一些分数乘法的例题。
1.3.4 应用:让学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计算折扣、分享食物等。
1.4 作业布置让学生完成一些分数乘法的练习题,包括简单和复杂的题目。
第二章:分数乘法计算方法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培养学生正确计算分数乘法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和步骤。
如何解决分数乘法中的常见问题。
2.3.1 导入: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分数乘法概念。
2.3.2 讲解:讲解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和步骤。
2.3.3 练习:学生独立完成一些分数乘法的计算题。
2.3.4 应用:让学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计算比例、分配资源等。
2.4 作业布置让学生完成一些分数乘法的计算题,包括简单和复杂的题目。
第三章:分数乘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3.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将分数乘法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2 教学内容分数乘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场景。
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分数乘法问题。
3.3 教学步骤3.3.1 导入:让学生举例说明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分数乘法问题。
3.3.2 讲解:讲解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分数乘法问题,并给出解决方法。
3.3.3 练习:学生独立完成一些实际问题的分数乘法题目。
3.3.4 应用:让学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计算购物时的折扣、分配食物等。
3.4 作业布置让学生完成一些实际问题的分数乘法题目,包括简单和复杂的题目。
第四章:分数乘法的拓展练习让学生巩固和提高分数乘法的计算能力。
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分数乘法问题的能力。
作业治疗习题[完整版]
第一章作业治疗概论一、学习目标与考纲精要(一)学习目标1。
掌握作业的概念,作业活动的范围、层次及内容;作业治疗的定义及分类;作业与人生、生活、健康、环境和处境、文化素质的关系。
2。
掌握作业治疗的基本理论,包括作业治疗范例、实践模式、参考架构、及治疗方案的关系;3. 掌握作业治疗的四种临床思维层面及两种思维过程,作业治疗过程的最基本六个步骤,和常用的六种干预手段.4。
熟悉作业表现模式、人类作业模式、及人、环境与作业模式的基本理论,及常用之参考架构.5。
了解普通科作业治疗、社会心理作业治疗、发育性作业治疗的内容;世界作业治疗师联合会及一般专业守则的简介。
6。
了解作业治疗的发展简史,欧美作业治疗发展、作业治疗在亚洲其它各国的发展,香港、台湾、国内作业治疗发展概况;传统及现代作业治疗技术之比较。
(二)考纲精要1.作业的概念及活动的意义。
2.作业治疗的定义.3.作业治疗的基本理论。
4.作业治疗临床思维方法。
5.作业治疗的内容与分类。
6.作业治疗的专业组织及专业守则.7.作业治疗的发展简史。
8.作业治疗技术发展之趋势.二、自测训练题(一)名词解释1。
作业2。
作业治疗3。
活动4.作业表现5.环境6.处景7. 范例8. 实践模式9.参考架构(二)选择题【A1型题】1.下列哪项不是作业活动:A、睡眠活动B、学业活动C、没有受薪工作D、自我照料E、以上皆是2.下列哪项不是社会心理作业治疗的服务对象:A、精神分裂症B、抑郁症C、燥狂症D、截瘫E、思觉失调3.下列哪项不属于休闲活动:A、看电视B、打太极C、跑步D、修饰E、闲聊4.作业活动的层次不包括:A、能力/ 技巧B、角色C、环境D、任务E、行动5.在环境之中,哪项是属于人类环境?A. 辅助沟通方法B。
家居改造C。
康复支架D.家人照料E。
日常生活辅助器具6.哪项不是发育性作业治疗的工作内容:A. 认知训练B。
行为疗法C。
Bobath疗法D。
感觉统合E。
以上皆是7。
矿山机械作业习题
《矿山机械》作业习题第一篇液压传动技术基础第一章流体力学基础1、流体的重度和密度有何区别及联系?2、什么是流体的粘性,它对流体流动起什么作用?3、什么叫流体的静压力?它具有什么特性?4、什么叫绝对压力?什么叫相对压力?5、水平面是等压面的条件是什么?6、什么叫稳定流动?第二章液压传动基本概念与工作流体1、什么叫液压传动?说明它的工作原理。
2、什么叫液压系统?它由哪几个部分组成?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3、液压传动对工作液体有什么基本要求?4、为什么要限定工作液体的工作温度?5、增粘剂和抗磨剂有什么作用?6、说明常用液压油的性能和适用条件。
7、什么是乳化液?其主要成分是什么?8、配制乳化液应注意哪些问题?9、怎样选择液压传动的工作液体?采煤机液压系统宜用哪种液压油?怎样确定换油期?第三章液压泵1、液压泵的工作原理是什么?2、液压泵的额定压力和工作压力有何不同?流量与压力有无关系?流量和排量有什么不同?3、容积效率表示什么意义?在工业上如何测试?4、齿轮泵存在哪几个共性问题?通常如何解决?4、什么是困油现象?5、YBC型齿轮泵在结构上有何特点?6、说明单流向摆线转子泵的工作原理。
7、叶片泵的径向密封采用哪些方法?8、说明斜盘式轴向柱塞泵的工作原理9、说明斜轴式轴向轴塞泵的工作原理。
10、为什么高压系统普遍采用柱塞泵?第四章液压马达与液压缸1、液压马达的输出扭矩和转速如何计算?2、说明齿轮式、叶片式及斜轴式轴向柱塞马达的工作原理。
3、说明行星转子式摆线马达的工作原理。
BM型摆线马达有哪些结构特点?5、什么是内曲线马达的敲缸现象?6、分析增压缸的工作原理。
第五章液压控制阀1、液控单向阀和单向阀有何区别?分析双级卸载液控单向阀的工作原理。
2、说明滑阀式换向阀的工作原理。
明确“位”和“通”以及滑阀机能的含义。
3、换向阀有哪几种操纵方式?干式电磁铁和湿式电磁铁有何区别?4、溢流阀起什么作用?说明先导式溢流阀的工作原理。
小学科学单元练习一教案
小学科学单元练习一教案教案:小学科学单元练习一教学目标:1. 理解科学的基本概念和科学研究的方法。
2. 学习科学实验的基本步骤,提高观察和记录实验数据的能力。
3. 培养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培养科学思维。
4. 加深对光的传播和折射现象的理解。
教学准备:1. 化学实验室用具2. 透明杯、水、铅笔教学过程:引入:老师可在黑板上写下“科学是什么?”的问题,鼓励学生思考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举例子或故事的方式,理解科学是一种探寻自然规律的方法,并向学生介绍一些科学家的故事,如爱因斯坦、居里夫人等,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活动一:观察和实验教师可将一张白纸和一张透明薄膜分别放在阳光下观察,通过让学生观察两者的差异,引导他们思考光的传播现象。
然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一项简单的实验。
实验步骤如下:1. 准备一个透明杯,注入适量的清水。
2. 将铅笔倾斜放入杯中,观察铅笔在水中的现象。
3. 借助教师的引导,让学生思考为什么铅笔断裂的位置看起来并不在真实位置上。
通过实验的过程,学生可以理解光线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与折射现象。
活动二:观察和记录教师可以利用实验室用具展示一些不同材质的物体,例如木头、铜线、纸张等。
然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观察这些物体在阳光下的现象,以及将它们放在水中的变化。
在观察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和记录实验数据,例如物体的形状、大小、颜色等。
通过观察和记录,学生可以提高对科学现象的观察力,培养对科学问题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活动三:科学思维教师可以出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科学问题,如为什么蓝天看起来很蓝?为什么冰块会融化?为什么树叶会变颜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并提出自己的解释和想法。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会用科学的方式思考问题,比如提出假设、进行实验、总结结论等。
通过科学思维的训练,学生可以培养逻辑思维和科学分析问题的能力。
总结:教师可以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科学的基本概念和科学研究的方法。
现代教育技术第一章习题作业
一、判断题1.1 现代教育技术是应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教与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和实践。
(√)1.2 运用现代媒体来上课就是现代教育技术。
(× )1.3 现代教育媒体具有多媒化、再现性、高效性和先进性等特点。
(×)1.4 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学习理论、视听教育理论、传播理论和系统方法论。
(×)1.5 教育技术的发展历史中,对其影响最大的、并称为“主线”的三种教育实践分别是视听教育、程序教学和在教育中引入系统方法。
(√)二、选择题(不定项)2.1 AECT94定义明确指出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是( B )。
A.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 B.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C.教学理论与教学方法 D.教学内容与教学媒体2.2 关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功能和作用,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B )A.能充分开发学生右脑的潜能,使左右脑的潜能得到平衡发展。
B.能克服教师自身的局限性,减轻教师的劳动强度,教师只需播放课件即可。
C.能有效进行个别化教学,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D.能扩展教育或学习的空间。
2.3 下列选项中( C )不属于组成现代教育技术的三个基本要素。
A. 现代媒体技术B.现代传媒技术C. 现代工艺技术D.教学设计技术2.4 现代教育技术在研究、设计学习过程时,着重利用了学习理论、传播理论和(A )。
A.系统方法B.直观方法C.科学抽象方法D.理想化方法2.5 下列教学方法在实践的发展中与教育技术的形成无直接相关的是(B)。
A.视听教学的发展 B.程序教学发展C.系统化设计教学的发展 D.学科教学的发展2.6 在经验之塔中,最高层是 (A)。
A.言语符号 B.视觉符号 C.观摩示范 D.设计的经验2.7 被西方国家誉为“直观教学之父”的是(B )。
A.戴尔 B.夸美纽斯 C.斯金纳 D.桑代克三、填空题3.1 教育传播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_ 教育传播系统___和__教育信息传播活动___的全过程。
皮连生_第五版《学与教的心理学》课后习题答案
学与教的心理学作业参考答案第一章一、填空1、最初运用角色概念来说明个体在社会舞台上的身份及其行为的心理学家是米德。
2、心理学认为,教师要扮演的角色包括:A、知识传授者,B、团体领导者,C、模范公民 ,D、纪律维护者 ,E、家长代理人等3、皮格马利翁效应又叫教师期望效应。
由心理学家罗森塔尔、雅各布森于本纪60年代提出。
4、对教师职业有重要影响的人格品质包括:A、热情与同情心,B、激励与想像.等。
5、心理学家对教师心理品质与其职业成就的早期研究的三种范型是A、问卷调查,B、相关研究,C、实验研究。
6、新教师和专家教师的教学行为存在的差异可以从A、课前,B、课中 ,C、课后三个教学阶段进行分析。
7、心理学研究提出的缩小新手与专家教师之间差异的有效措施是:A、掌握教学常规与教学策略 ,B、对教学经验的反思 ,C、外部支持 .。
8、波斯纳提出的教师成长公式为经验+反思 =成长。
9、师范生从新手到专家水平的教师需要经历如下发展水平 A、新手水平,B、高级新手水平,C、胜任水平,D、熟练水平,E、专家水平。
10、教学效能感的理论来源于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概念。
11 低成就感非人性化情绪衰竭情绪衰竭12 情境认知理论二、选择题1、.教师的心理品质主要包括:A.、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特征;B、心理过程与认知能力;C、认知能力与人格特征;D、认知能力与教学风格。
2、讨厌教师的教学方法枯燥无味反映学生希望教师充当角色。
A.、家长代理人;B、知识传授者;C、纪律维护者;D.模范公民。
3、A4、据西方心理学的研究,在西方发达国家中,教师的智力水平、知识水平与学生的学习结果无重大相关。
对这一发现最合理解释是:A.、测量方法不可靠;B、.教师的知识与智力不是搞好教学的重要条件;C、在教师的知识和智力达到一定水平之后,教师的其他特征对教学效果起更大的决定作用;D、研究取样少,不足以说明问题。
5、下面的描述最可能代表专家教师的特征是:A.他总是十分认真备课,教案写得很详细;B.他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当发现有不理解的地方,能及时帮助学生;C.他总是认真批改学生的作业,仔细记录学生的每一处错误;D.它的教案虽然写得不很详细,但它能预见学生可能出现的理解错误。
高等数学(同济大学版) 课程讲解 第一章习题课1教学内容
课时授课计划课次序号:08 一、课题:第一章函数与极限习题课二、课型:习题课三、目的要求:1.加深对函数、极限、连续等基本概念的理解;2.熟练掌握极限的运算方法.四、教学重点:极限运算、两个重要极限、无穷小比较、函数的连续性.教学难点:极限存在准则.五、教学方法及手段:讲练结合,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六、参考资料:1.《高等数学释疑解难》,工科数学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高等数学习题课讲义》,同济大学数学教研组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3.《高等数学教与学参考》,张宏志主编,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七、作业:总复习题一3(2)(3),8(2)(4)(6),10,11,12八、授课记录:九、授课效果分析:第一章 函数与极限习题课一、 主要内容1. 函数函数的概念与特性,反函数,复合函数,基本初等函数,初等函数.2. 极限极限定义、运算、性质,两个重要极限,无穷小比较,极限存在准则.3. 连续函数连续的概念,间断点的类型,初等函数的连续性,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分段函数的连续性.二、典型例题1. 求复合函数例1设()f x =[()]f f x .解[()]f f x ===.2. 利用函数概念求函数表达式例2 设(e )1sin xf x x =++,求()f x .解 令e xt =,则ln x t =,()1ln sin(ln )f t t t =++,()1ln sin(ln )f x x x ∴=++. 例3 设2()sin ,[()]1f x x f x x ϕ==-,求()x ϕ.解 2[()]sin ()1f x x x ϕϕ==-,2()arcsin(1),[x x x ϕ∴=-∈.3. 求00或∞∞型未定式的极限例4 330()lim h x h x h→+-解 []223300()()()()lim limh h x h x x h x h x x x h x h h→→⎡⎤+-+++++-⎣⎦= 222lim ()()3h x h x h x x x →⎡⎤=++++=⎣⎦. 例5 3x →解33(23)92)x x x →→+-=343x x →→===.例6 limx解limlim1x x ==.4.求0⋅∞或∞-∞型未定式的极限例7 1lim x-→解1111lim lim lim(1)2x x x x x ----→→→→===+=. 例8 1lim x →313()11x x --- 解 233211113132lim()lim lim 11111x x x x x x x x x x x →→→++----===----++. 5. 求幂指函数(001,0,∞∞型未定式)的极限例9 32lim 22xx x x →∞-⎛⎫ ⎪-⎝⎭解 22223211lim lim 1lim 1222222x x x xxx x x x x x x --→∞→∞→∞⎡⎤-⎛⎫⎛⎫⎛⎫=+=+⎢⎥ ⎪ ⎪ ⎪---⎝⎭⎝⎭⎝⎭⎢⎥⎣⎦2211lim 1e, lim 22222xx x x x x -→∞→∞⎛⎫+==- ⎪--⎝⎭Q ,1232lim e 22xx x x -→∞-⎛⎫∴= ⎪-⎝⎭; 例10 21ln(1)0lim(cos )x x x +→解 1222cos 1cos 111ln(1)ln(1)ln(1)lim(cos )lim(1cos 1)lim (1cos 1)x x x x x x x x x x x --+++→→→⎡⎤=+-=+-⎢⎥⎣⎦, 1cos 1222000cos 112lim(1cos 1)e,lim lim ln(1)2x x x x x x x x x -→→→--+-===-+Q ,211ln(1)20lim(cos )e x x x -+→∴=. 6. 极限的反问题例11 55)(2-++=x bx ax x f (b a ,为常数),问b a ,分别取何值时,有(1)1)(lim =∞→x f x (2)0)(lim =∞→x f x (3)1)(lim 5=→x f x解 (1)1,0==b a (2)0,0==b a(3)由已知得 0)5(lim 25=++→bx ax x ,所以 015=++b a ,代入原式115)1(lim 555lim 525=-=-=-+--→→a ax x x ax ax x x ,所以3,52-==b a . 7. 利用夹逼准则求极限例12 nnnnn 321lim ++∞→解 nn n n 333213⋅≤++≤Θ, 333213⋅≤++≤∴n n n n ,而333lim =⋅∞→n n ,33lim =∞→n , ∴3321lim =++∞→n n n n n8. 利用单调有界准则求极限例13 若x 1,x 2,x n +1n =1,2,…),求lim n n x →∞.解因为12x x ==有21x x >,今设1k k x x ->,则1k k x x +,由数学归纳法知,对于任意正整数n 有1n n x x +>,即数列{}n x 单调递增.又因为12x =<,今设2k x <,则12k x +==,由数学归纳法知,对于任意的正整数 n 有2n x <,即数列{}n x 有上界,由极限收敛准则知lim n n x →∞存在.设lim n n x b →∞=,对等式1n x +=两边取极限得b =22b b =+,解得2b =,1b =-(由极限的保号性,舍去),所以lim 2n n x →∞=. 9. 求n 项和(或积)数列的极限例14 21111lim 3153541n n →∞⎛⎫++++⎪-⎝⎭L解 211111111lim lim 3153541133557(21)(21)n n n n n →∞→∞⎛⎫⎛⎫++++=++++ ⎪ ⎪-⋅⋅⋅-+⎝⎭⎝⎭L L 11111111lim 12335572121n n n →∞⎛⎫=-+-+-++- ⎪-+⎝⎭L 111lim 12212n n →∞⎛⎫=-= ⎪+⎝⎭. 例15 设2coscos cos 222n n x x xx =L ,求lim n n x →∞.解 2sin sincos cos cos sin 222222nn n n n xx x x x xx ==L ,sin (0)2sin 2n n n x x x x ∴=≠, sin sin sin lim limlim(0)2sin 222nnn n n n n n x x xx x x x x →∞→∞→∞∴===≠g .当0x =时,1n x =,lim 1n n x →∞=10. 无穷小的比较与无穷小阶的确定例16 若0→x 时,21cos(e 1)x --和nm x 2等价无穷小,则,m n 各为多少?解 因为当0→x 时,2~cos 12x x -,e 1~xx -,所以222(e 1)1cos(e 1)~2x x ---,从而22224(e 1)()~222x x x -= ,所以 1,4-==m n .例17 0limx→解)()22000112lim x x x x x →→→==4x →==例18 0limx →ln cos 2ln cos3xx解 [][]000ln 1(cos 21)ln cos 2cos 21limlim limln cos3ln cos311(cos31)x x x x x x x x x →→→+--==-+- 22200021(2)1cos 2442lim lim lim .11cos399(3)2x x x x x x x x x →→→-====- 例19 0x → 解2000122lim lim 2sin 24x x x x x xx x →→→+===. 11. 讨论函数的连续性与间断点例20 求下列函数的间断点,并说明类型(1)⎪⎩⎪⎨⎧>≤<-+=-001)1ln()(11x ex x x f x (2)⎪⎪⎩⎪⎪⎨⎧≥-+<π-=01)1(0sin )4()(22x x x x x x x x x f解(1))(x f 的间断点可能为0、1.0=x Θ时,(0)0,f =lim ()lim ln(1)0(0)x x f x x f --→→=+==, 11100lim ()lim (0)x x x f x e e f +--→+→==≠0=∴x 为第一类跳跃间断点.又1=x Θ时,)(x f 在1=x 处无定义,且111lim x x e +-→=+∞,1=∴x 为)(x f 的无穷间断点.(2) ⋅⋅⋅⋅⋅⋅⋅-⋅⋅⋅⋅⋅⋅--±=k x ,3,2,1,0都可能为间断点.当0=x 时,20(1)()0,lim ()lim 0(0)1x x x x f x f x f x ++→→+====-,而22000(4)4lim ()lim lim (4)(0)sin x x x x x x f x x f x x πππ---→→→--==-=≠, 0=∴x 为第一类跳跃间断点.当2-=x 时,)(x f 无定义,但π=+π-=-→-→8)2()4(lim)(lim 222x x x x f x x , 2-=∴x 时为可去间断点.当...............5,4,3,1k x ----±=时)(x f 都无定义,且极限为无穷大,因此全为无穷间断点.例21 设⎪⎪⎩⎪⎪⎨⎧<-=>=0)31ln(020sin )(x bx x x x x axx f 问常数b a ,为何值时,)(x f 在0=x 处连续.解 000ln(13)33lim ()lim lim x x x x x f x bx bx b---→→→--===-,000sin lim ()lim lim x x x ax ax f x a x x +++→→→===, 当0lim ()lim ()(0)2x x f x f x f -+→→===,即2,5.1=-=a b 时,)(x f 在0=x 处连续. 12. 闭区间上连续函数性质的应用例22 证明方程ln(1)20xe x +-=至少有一个小于1的正根.证 令()ln(1)2e xf x x =+-,则()f x 在(,)-∞+∞上连续,因而在[0,1]上连续, 且0(0)ln(1)20ln 20e f =+-⨯=>, (1)ln(1)20e f =+-<,由零点定理知,至少存在一点(0,1)ξ∈使得()0f ξ=.即方程ln(1)20xe x +-=至少有一个小于1的正根.三、课后练习1.求下列极限:(1) xx x x tan 2sinlim20→ (2) )sin 1cos (sin lim 0x x x x x -→ (3) n n n n 2)31(lim +-∞→ (4) )1ln()cos 1(1cossin 3lim 20x x x x x x +++→(5) x x x x )1232(lim ++∞→ (6) x x xx x 5sin 3sin lim0+-→ (7) 11sinlim-+∞→x x x x x (8)x x x x sin 1sin 1lim 0--+→2.(1) 已知⎪⎩⎪⎨⎧<->-+=1)1(13)(22x x x A x x f 且)(lim 1x f x → 存在,求常数A .(2) 已知02])2([5lim22=-+--+→x B x A x x ,试求常数A 、B.3. 求下列函数的间断点,并指明其类型.(1))32()1()(11xxe e xf ++= (2))4)(1(2)(---=x x xx f(3)231)(22+--=x x x x f (4))4(2)(22--=x x xx x f4.设⎪⎩⎪⎨⎧≥<-=00cos 22)(x ae x xx x f x ,问a 为何值时,)(x f 在0=x 处连续?5. 设函数)(x f 在],[b a 上连续,b d c a <<<,q p ,为正数.证明:在],[b a 内至少有一点ξ,使()()()()pf c qf d p q f ξ+=+.。
2024年新版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
2024年新版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一、教学内容详细内容:1. 第一章:整式的乘法、整式的除法、多项式乘多项式、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
2. 第二章:直线、射线、线段、角的度量、角的分类、相交线与平行线。
3. 第三章:随机事件、概率的定义、概率的计算、事件的独立性。
4. 第四章:数据的收集、数据的整理、统计图表、频数与频率。
5. 第五章: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
6. 第六章: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判定、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
7. 第七章: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整式的乘除、几何图形的认识、概率初步、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一元一次不等式与方程、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基本概念和性质。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整式的乘除、概率的计算、一元一次不等式与方程的解法、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2. 教学重点:几何图形的认识、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几何模型、计算器。
2. 学具:直尺、圆规、量角器、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出整式的乘除、几何图形的认识、概率初步等概念。
2. 例题讲解:详细讲解整式的乘除、几何图形的性质、概率的计算、一元一次不等式与方程的解法等例题。
3. 随堂练习:针对每个知识点设置相应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难点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六、板书设计1. 2024年新版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 知识点:按照章节顺序,列出每个章节的知识点。
3. 例题:精选具有代表性的例题,展示解题过程。
4. 练习题:设置随堂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初一数学第一章教案5篇
初一数学第一章教案5篇初一数学第一章教案1教学目的通过分析储蓄中的数量关系、商品利润等有关学问,经受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数学模型。
重点、难点1.重点:探究这些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由此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2.难点:找出能表示整个题意的等量关系。
教学过程一、复习1.储蓄中的利息、本金、利率、本利和等含义,关系:利息=本金×年利率×年数本利和=本金×利息×年数+本金2.商品利润等有关学问。
利润=售价-本钱; =商品利润率二、新授问题4.小明爸爸前年存了年利率为2.43%的二年期定期储蓄,今年到期后,扣除利息税,所得利息正好为小明买了一只价值48.6元的计算器,问小明爸爸前年存了多少元利息-利息税=48.6可设小明爸爸前年存了x元,那么二年后共得利息为2.43%×X×2,利息税为2.43%X×2×20%依据等量关系,得2.43%x·2-2.43%x×2×20%=48.6问,扣除利息的20%,那么实际得到的利息是多少扣除利息的20%,实际得到利息的80%,因此可得2.43%x·2·80%=48.6解方程,得x=1250例1.一家商店将某种服装按本钱价提高40%后标价,又以8折(即按标价的80%)优待卖出,结果每件仍获利15元,那么这种服装每件的本钱是多少元大家想一想这15元的利润是怎么来的标价的80%(即售价)-本钱=15假设设这种服装每件的本钱是x元,那么每件服装的标价为:(1+40%)x每件服装的实际售价为:(1+40%)x·80%每件服装的利润为:(1+40%)x·80%-x由等量关系,列出方程:(1+40%)x·80%-x=15解方程,得x=125答:每件服装的本钱是125元。
三、稳固练习教科书第15页,练习1、2。
《练习一》教案
02
将小数写成分母为10、100、1000等的分数,再约分成最简分
数。
分数转换为小数的方法
03
通过除法将分数转换为小数,注意除不尽时保留一定位数。
知识点三:百分数的应用
百分数的定义
百分数是一种表达比例或率的数,通常以百分号“%”表示。
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百分数在生活和工作中广泛使用,如统计数据、市场调查、产品合 格率等。
百分数与分数的转换
百分数可以转换为分数,分数也可以转换为百分数,两者之间可以 相互转换。
03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一:讲解与示范
讲解
教师对练习一中的知识点进行详 细解释,确保学生理解练习的目 的和要求。
示范
教师亲自演示练习一中的动作或 解题步骤,让学生习一》教案
汇报人:
2024-01-04
• 教学目标 • 教学内容 • 教学方法 • 教学过程 • 作业布置 • 教学反思
目录
0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掌握练习一中的基本 概念和知识点。
了解练习一中的解题 思路和方法。
理解练习一中的数学 公式和定理。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 能力。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究 能力。
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和数据处理 能力。
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培养学生的数学审美意识和创新精神。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02
教学内容
知识点一:分数加减法
分数加减法的意义
分数加减法是数学中基本的运算之一,用于解决与分数有关的实 际问题。
分数加减法的法则
06
教学反思
亮点与收获
1 2 3
《第一章1同底数幂的乘法》作业设计方案-初中数学北师大版12七年级下册
《同底数幂的乘法》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旨在巩固学生对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的理解,掌握其运算技巧,并能够灵活运用该法则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作业练习,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
二、作业内容本作业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幂的乘法法则: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学生需熟练掌握此法则,并能够正确运用。
2. 基础练习题:设计一系列基础练习题,包括同底数幂的乘法运算、化简等,旨在帮助学生巩固和加深对幂的乘法法则的理解。
3. 实际应用题:设计一些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让学生运用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计算火箭升空过程中燃料消耗的速率等。
4. 拓展提高题:设计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题目,如多步骤运算、复杂公式的化简等,旨在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题技巧。
三、作业要求1. 学生需按照课程要求,认真完成作业,并在规定时间内提交。
2. 学生应按照步骤进行解题,步骤要清晰,解题过程要完整。
3. 学生应注重理解和掌握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理解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4. 学生应注意审题,明确题目要求,避免因理解错误导致答案错误。
5. 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应注重计算准确性和速度,提高解题效率。
四、作业评价1. 教师将根据学生提交的作业进行批改,对正确答案进行标注和点评。
2. 教师将根据学生的解题过程和结果,对学生的掌握程度进行评价。
3. 对于优秀作业,教师将进行表扬和鼓励,并作为范例供其他学生学习。
4. 对于存在问题的作业,教师将指出问题所在,并要求学生进行改正。
五、作业反馈1. 教师将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和反馈。
2. 针对学生在作业中出现的共性问题,教师将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和指导。
3. 教师将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4. 学生应根据教师的反馈,及时调整学习方法和策略,提高学习效果。
作业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设计旨在巩固学生在《同底数幂的乘法》一课中所学的知识,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进行计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整式的乘除》新课标大单元教学设计
(一)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整式的乘除法则及其运用,包括多项式乘以多项式、多项式乘以单项式、单项式乘以单项式、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的运算法则。
教学难点:理解并熟练运用整式的乘除法则,尤其是多项式乘以多项式的运算过程,以及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整式的乘除运算。
2.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下册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掌握了基本的算术运算、代数式的概念以及简单的方程求解。在此基础上,本章《整式的乘除》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过渡阶段,既是对以往知识的巩固,也是对后续学习内容的铺垫。学生在这个阶段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较强,但个体差异仍然存在。部分学生对乘除法则的理解可能存在困难,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关注这些学生的需求,给予个别指导。此外,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能缺乏将问题转化为整式乘除运算的能力,需要教师引导他们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逐步培养这种转化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愉悦的情感体验中积极投入学习。
3.引发思考:让学生尝试计算这个表达式,观察他们是否能运用已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在此基础上,引出整式的乘除法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讲授新知,500字
在讲授新知环节,教师应详细讲解以下内容:
1.多项式乘以多项式的运算法则:通过具体例题,如(x+1)(x+2),讲解如何将每一项相乘,并合并同类项。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整式的乘除》新课标大单元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多项式乘以多项式、多项式乘以单项式、单项式乘以单项式的运算法则,并能运用这些法则进行简便计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1 基础练习1、取干土500g ,通过筛分法和水分法测得其结果见表1-1。
表1-1 颗粒分析试验结果(1)绘制土的级配曲线;(2)确定不均匀系数和曲率系数,并判断其级配好坏。
2、环刀体积为60cm 3,重84g ,切取湿土后称重为180g ,从其中取湿土18g ,烘干后其重量为15g ,求土的重度、含水量和干重度,结果以3/kN m 表示。
3、用比重瓶法测定某土的三个土样,结果见表1-2,已知土样3的密度为1.98 g/cm 3,试求(1)该土样的颗粒比重;(2)土样2的含水量和孔隙比;(3)土样的饱和度。
表1-2比重瓶试验结果4、求证以下关系式:/1s dsG G γγ-=1sde γγ=- 5、有一完全饱和的原状土样切满于容积为21.7cm 3 的环刀内,称得总质量为72.49g , 经105℃烘干至恒重为61.28g ,已知环刀质量为32.54g ,土粒相对密度(比重)为2.74, 试求该土样的湿密度、含水量、干密度及孔隙比(要求按三项比例指标定义求解)。
6、已知Gs=2.70,1m 3土中土颗粒体积占0.5 m 3。
(1)若水的体积为0.3 m 3,求天然重度、干重度、含水率、孔隙比、孔隙率和饱和度。
(2)若水的体积为0.5 m 3,求天然重度、干重度、含水率、孔隙比、孔隙率和饱和度。
7、某湿土样的密度为1.8g/cm 3,含水量20%,Gs=2.70,将土样烘干至恒重后体积比原来减小了10%。
求该土样烘干前和烘干后的孔隙比。
8、已知某饱和土的含水量为30%,Gs=2.70求其孔隙比和干重度;9、已知某饱和土的干密度为1.62 g/cm 3,含水量为20%,求饱和容重、颗粒比重和孔隙比。
10、某原状土样高76mm ,直径38mm ,重164.8g ,土样完全烘干后重128.0g ,已知Gs=2.73,求该土样的饱和度。
11、某干砂的重度为16.6 kN/m3,Gs=2.70,加水后使饱和度为40%,求相应的重度和含水量。
12、某试验需制备含水率为65%的饱和土1m3,现有含水率为15%,Gs=2.70的湿土,计算需多少湿土和多少水?13、取土样3000g,测得含水量5%,将其含水量提高到20%,需加水多少?14、同一天然土层降雨前取原状土测得重度16 kN/m3,含水量8%,降雨后测得重度为18 kN/m3,问降雨后含水量为多少?15、配置含水量35%的土样,取天然含水量12%的土重20t,已测定土粒相对密度为2.70,问需加水多少?(同济大学1998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16、已知某粘性土有关数据如下:(1)天然重度18.4 kN/m3,干重度13.2 kN/m3;(2)液限试验,取湿土14.5g,烘干后重10.3g;(3)塑限试验,取湿土5.2g,烘干后重4.1g;求解:(1)确定土的天然含水率,塑限和液限含水量及塑限指数和液性指数;(2)确定土的名称和状态;(3)若(1)情况中土样是饱和的,确定其孔隙比,干重度,饱和重度和浮重度,已知Gs=2.72。
17、某土层的天然含水率为45%,液限为40%,塑限为18%,求塑性指数,判定土的状态,并定出土的名称。
18、砂土重度17.6 kN/m3,含水率8.9%,Gs=2.60,试验测得最大最小孔隙比分别为0.942和0.462,求相对密实度。
19、某砂层饱和重度20 kN/m3,Gs=2.67,试验测得该砂最松状态装满1000cm3的容器,需干砂重1550g,最密状态则需干砂重1700g,求其相对密实度。
20、测得砂土的Gs=2.65,最大孔隙比0.94,最小孔隙比0.33,某工地填土时控制相对密实度为60%,含水量为10%,问相应的填土重度是多少?21、经测定,某地下水位以下砂层的饱和密度为1.991g/cm3,土粒相对密度为2.66,最大干密度为1.67g/cm3,最小干密度为1.39g/cm3,试判断该砂土的密实程度。
22、某土料在室内击实试验数据如表1-3。
表1-3 击实试验结果绘制干重度和含水量关系曲线及饱和曲线,已知Gs=2.70,并确定最优含水量和最大干重度。
23、某土料的Gs=2.67,室内击实试验结果见表1-4,求土料的最优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已知击实仪体积为1000cm3。
表1-4 击实试验结果1.2.2注册岩土真题1、表1-1为一土工试验颗粒分析成果表,表中数值为留筛质量,底盘内试样质量为20g ,试计算该试样的不均匀系数和曲率系数。
表1-1 颗粒分析成果表2、现场取环刀试样测定土的干密度,环刀容积2003cm ,测得环刀内湿土质量380g 。
从环刀内取湿土32g ,烘干后干土质量为28g ,试计算干密度。
3、现场用灌砂法测定某土层的干密度,试验成果如下:试计算该土层的干密度。
4、已知粉质粘土的土粒比重为2.73,含水量为30%,土的密度为1.853/g cm ,浸水饱和后该土的水下有效重度是多少?5、某建筑物地基需要压实填土8000m 3,控制压实后的含水量1w =14%,饱和度r S =90%,填土重度γ=15.53/kN m ,天然含水量0w =10%,相对密度为s G =2.72,试计算需要填料多少方?6、某公路需填方,要求填土干重度d γ=17.83/kN m ,需填方量40万3m ,对采料场勘察结果,土的比重s G =2.70,含水量为15.2%,孔隙比为0.823;问该料场储量至少要达到多少万立方米才能满足要求。
7、某工地需进行夯实填土。
经试验得知,所用土料的天然含水量为5%,最优含水量为15%,为使填土在最优含水量状态下夯实,1000kg 原土料中应加入多少水?8、某地面沉降区,观测其累计沉降120cm ,预计后期沉降50cm ,今在其上建设某工程,场地长200m ,宽100m ,要求填土沉降稳定后比原地面(未沉降前)高0.8m ,黄土压实系数0. 94,填土沉降不计,回填土料含水量w=29.6%,容重γ =19.6kN/ m 3,颗粒比重Gs=2.71,最大干密度1. 69g/ cm 3,最优含水量20.5%,求填料的体积。
9、某松散砂土地基,砂土初始孔隙比e 0=0.850,最大孔隙比e max =0.900,最小孔隙比e min =0.550;采用不加填料振冲振密处理,处理深度8.00m ,振密处理后地面平均下沉0.80m ,此时处理范围内砂土的相对密实度Dr 是多少?10、某非自重湿陷性黄土试样含水量w=15.6%,土粒相对密度(比重)Dr=2.70,质量密度 =1.60g/cm3,液限w L=30.0%,塑限w p=17.9%,桩基设计时需要根据饱和状态下的液性指数查取设计参数,该试样饱和度达85%时的液性指数是多少?(2010 年注册岩土真题)11、表1-2为某建筑地基中细粒土层的部分物理性质指标,据此请对该层土进行定名和状态描述。
(2008年注册岩土工程师真题)(2010年、2014年考题类同)表1-2密度(g/cm3)颗粒比重含水量(%)液限(%)塑限(%)1.952.70 23 21 1212、取某土试样2000g,进行颗粒分析试验,测得各级筛上质量见表1-3,筛底质量为560g,已知土样中的粗颗粒以棱角形为主,细颗粒为黏土,请为土样定名。
1.2.3 难题攻关**1、用内径61.8mm,高20mm的环刀取饱和黏土试样,然后用透水板压实,土样高度减小了0.12mm,已知土样烘干后的重量为33.5g,Gs=2.60,试求土样压实前、压实后的孔隙比。
**2、设有1m3石块,孔隙比为0,打碎后孔隙比为0.5,在打碎后孔隙比0.6,求第一次与第二次打碎后的体积。
**3、某港回淤的淤泥密度为1.50g/cm3,含水率为75%,Gs=2.70,欲用挖泥船清淤,挖除时需用水将淤泥混成10%浓度的泥浆(土粒占泥浆总重的10%)才可进行输送,问欲清楚1000m3淤泥共需输送泥浆多少m3?**4、某土坝在施工中,上坝土体的相对密度Gs=2.70,天然含水率为10%,上坝时的虚土干重度为12 kN/m3,要求碾压后饱和度达到95%,干重度16.8 kN/m3,如每天填筑坝体5000 m3,问每天上坝虚土多少m3?共需要加水多少?**5、某地基为5m厚的砂土层,测得天然孔隙比为0.72,最大孔隙比为0.75,最小孔隙比为0.52,经振动压实后,地基表面平均下沉30cm,此时的相对密度是多少?1.2.4 探索与思考1、土的形成一定要经历风化、搬运和沉积作用吗?为什么?2、测定密度用的环刀直径和高度比过大或过小对密度测定会产生什么影响?3、含水量试验中烘箱温度为什么要控制在100~105℃之间,温度过高或过低对试验结果有什么影响?4、土颗粒的直径与标准球体直径的概念是否一致?为什么?5、两种土的含水量相同时,其饱和度也相同吗?为什么?6、相对稠度L I 是否会出现L I >1.0和L I <1.0的情况?相对密实度是否会出现r D >1.0和r D <1.0的情况?为什么?7、压实度Dc 是否会出现>100%的情况?为什么? 8、黏土颗粒的带电性对土的塑性和压实性有何影响? 9、毛细作用对土体的性质有何影响?10、为什么仅用天然含水量说明不了粘性土的物理状态,而用液性指数却能说明?(长安大学2007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11、采用原状土和重塑土测定的液塑限结果是否一致?为什么?12、对于土的工程分类,不同国家和不同行业,为什么会出现土名和分类方法的不统一?13、影响液限和塑限大小的因素有哪些?工程上为什么按塑性指数对粘性土进行分类?14、对于细粒土的分类,分别采用塑性图和塑性指数进行分类时,有何异同? 15、对于粗粒土的压实,为什么不存在最优含水率? 16、对于细粒土的压实,为什么会存在最优含水率?17、降雨作用会改变土的物理性质指标中的哪些指标?对土的工程性质有何影响?18、影响土体性质复杂的主要因素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