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教育部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和浙江省

合集下载

2019《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与课本中实验列表

2019《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与课本中实验列表
实验14:传感器的简单使用
实验15:测定玻璃的折射率
实验16: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
6--7
6--4
6--3
6--32
6--36
6--23
6--36
6--71
1、要求会正 确使用的仪器 主要有:刻度 尺、游标卡尺 、螺旋测微器 、天平、秒表 、电火花计时 器或电磁打点 计时器、弹簧 秤、电流表、 电压表、多用 电表、滑动变 阻器、电阻箱
4--90
演示双缝干涉和单缝衍射现象,观寨双逢干涉和单缝衍射图样,并以此说 明光具有波的性质。
4--90
利用生活中的器材设计实验,观察光的薄膜干涉现象,讨论薄膜干涉的 原因。
4--93
通过实验,了解激光的特性
4--105
2.选择性必修2
通过实验,认识安培力。能判断安培力的方向,会计算安培力的大小。 5--3
5--29
通过实验,了解自感现象和涡流现象
5--34
通过实验,认识交变电流。能用公式和图像描述正弦交变电流
5--48
用示波器或其他设备观察交变电流的波形,并测算其峰值和有效值
5--49
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变压器原、副线圈电压与匝数的关系。知道远距 离输电时通常采用高压输电的原因
5--56
探讨远距离输电中导致电能损耗的因素
4--66
用波动演示器显示的叠加 观察音叉双臂振动激发的水波干涉现象。 通过实验,认识多普勒效应
4--69 4--70 4--74
通过实验,理解光的折射定律。会测量材料的折射率。
4--82
演示光沿水柱(或弯曲的玻璃柱)的传播
4--88
观察光境的结构,分析光的全反射在光纤中是如何产生的
4--88

2019《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与课本中实验列表(3)

2019《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与课本中实验列表(3)
11.用多用电表测量电学中的物理量
12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选择性必修1
1.验证动守恒定律
2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大小 3.测量玻璃的折射率 4.用双缝干涉实验测量光的波长 选择性必修2 5.探究影响感应电流方向的因素 6.探究变压器原、副线圈电压与匝数的关系 7.利用传感器制作简单的自动控制装置 选择性必修3 8.用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的大小 9.探究等温情况下一定质量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
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变压器原、副线圈电压与匝数的关系。知道远距离输电 时通常采用高压输电的原因
13 探讨远距离输电中导致电能损耗的因素
14 通过实验,了解电磁振荡
15 演示赫兹实验
16
通过实验,了解常见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会利用传感器制作简单的自动控制装 置。
17 通过热敏电阻实验,了解温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6 观察洛伦兹力演示仪的结构,定性讨论电子束偏转的原理。
7 探究影响感应电流方向的因素,理解楞次定律
8 通过实验,理解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9 通过实验,了解自感现象和涡流现象
10 通过实验,认识交变电流。能用公式和图像描述正弦交变电流
11 用示波器或其他设备观察交变电流的波形,并测算其峰值和有效值
12
2019《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 列表
说明:根据2017教育部《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课程内容”要求所需实验设 计该表。
此表为征求意见表,仅供参考(红色表示学生必做)
学校应充分利用已有的实验器材,努力开发适合本校情况的实验课程资源,
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动手多做实验,提升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实验要求列表
3.选择性必修3
1 通过实验,估测油酸分子的大小 2 通过实验,了解扩散现象 3 利用显微镜观察布朗运动 4 利用熔化的石蜡显示云母片的各向异性和玻璃片的各向同性 5 观察液体的表面张力现象 6 通过实验,了解气体实验定律 7 设计实验,比校肥皂水和清水的表面张力 8 通过实验,了解光电效应现象

基于《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修订版高中物理教材解读

基于《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修订版高中物理教材解读

根据《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标2017版”)修订的普通高中物理教材(本文特指鲁科版,又名司南版,以下简称修订版教材)经国家教材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审定后,分别于2019年7月(必修三册)和12月(选择性必修三册)正式出版。

那么,修订版教材有怎样的变化呢?下面分别从教材结构、教材定位、教材内容、教材实验、教材习题及教材栏目几个方面解读。

一、教材结构解读:体现学科中心与学生中心融合的课程观根据课标2017版的课程结构要求,修订版教材共有九册(图1)。

必修1、必修2和必修3是必修教材,是全体学生必须学习的教材,是其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共同基础;选择性必修1、选择性必修2和选择性必修3是选择性必修教材,是学生选择性学习的教材,学完后,学生才能参加用于高等院校招生录取的等级性学业水平考试;选修1、选修2和选修3是地方或校本教材,学生可根据兴趣爱好、学业发展、职业倾向等自主选择学习,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自主开设,自主考核等。

从物理内容看,必修第一册主要是力学的基础内容,所含内容主题为“机械运动与物理模型”“相互作用与运动定律”;必修第二册仍然是力学的内容,与生活、自然、科技联系密切的内容,所含内容主题为“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曲线运动与万有引力定律”“牛顿力学的局限性与相对论初步”;必修第三册为电磁学的基本内容,与现代生活联系密切,所含内容主题为“静电场”“电路及其应用”“电磁场与电磁波初步”“能源与可持续发展”;选择性必修第一册为力学循环,更具综合性、抽象性,与生活联系更紧密,所含内容主题为“动量与动量守恒定律”“机械振动与机械波”“光及其应用”;选择性必修第二册为电磁学循环,概念更深入,侧重量化,联系实际,所含内容主题为“磁场”“电磁感应及其应用”“电磁振荡与电磁波”“传感器”;选择性必修第三册主要是热学和原子物理,与现代技术结合紧密,所含内容主题为“固体、液体和气体”“热力学定律”“原子与原子核”“波粒二象性”。

浙江新高考物理 学考考纲 考试标准 学考选考标准

浙江新高考物理 学考考纲 考试标准 学考选考标准

2017浙江新高考物理-学考考纲-考试标准(学考选考标准)一、考试性质与对象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是在教育部指导下,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的全面衡量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的考试。

其主要功能一是引导普通高中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必修和选修课程教学要求;检测高中学生的学业水平,监测、评价和反馈高中教学质量;二是落实《浙江省深化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方案》要求,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既是高中学生毕业的基本依据,又是高校招生录取的重要依据。

高中物理学业水平考试实行全省统一命题、统一施考、统一阅卷、统一评定成绩,每年开考2次。

考试的对象是2014年秋季入学的高中在校学生,以及相关的往届生、社会人员和外省在我省异地高考学生。

《高中物理学业水平考试暨高考选考科目考试标准》是依据《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和《浙江省普通高巾学科教学指导意见·物理(2014版)》的要求,按照学业水平考试和高考选考科目考试的性质和特点,结合本省高中物理教学的实际制定而成的。

二、考核要求(一)知识考核要求物理考试旨在考查学生学习高中物理课程后,在物理学科方面的基本科学素养。

包括对高中物理课程中的物理现象、物理实验、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物理模型和物理方法等的掌握情况。

针对不同的知识内容,考核分为识记、理解、简单应用和综合应用四个等级要求。

(二)能力考核要求物理考试注重考查与本学科相关的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记忆识别能力:能再认或表述所学物理知识,包括高中物理课程中的重要现象、重要实验、著名物理学家、重要的物理常量,常见的元器件,概念的定义、符号、单位和规律的表达式和图示等。

2.认识理解能力:能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和规律,包括了解物理概念、规律的引入背景,明确它们的物理意义、文字表达、图象表述、数学表达式、适用范围和条件,区分相近的物理概念,并能运用概念和规律解释物理问题。

3.建立模型能力:能运用物理学的研究方法(理想化、等效、对称和近似处理等),研究实际问题,并将其转换成简明、典型的物理情景或物理模型。

黄恕伯老师:高考选考科目计分方法改革建议

黄恕伯老师:高考选考科目计分方法改革建议

新高考方案选考科目计分方法改革建议黄恕伯一、高考计分方法事关国民科学素养,改革迫在眉睫1.历史事实证明,当前浙江省等新高考计分方案是一种错误方案本世纪初开始的广东省高考改革试点,所实施的计分方案基本上就是当今浙江省等的新高考计分方案。

当年广东省的高考方案是“3+综合+1”,后面的“+1”,就是选考1门学科:理科学生从物理、化学、生物中选考一门,文科学生从政治、历史、地理中选考一门。

无论必考科目和选考科目,都采用“标准分”录取,而且选考科目成绩跟必考科目一起,作为高校招生录取的总成绩。

由于选考物理的考生和选考化学、生物的考生不是同一总体,不同总体的标准分没有可比性,这是该计分方案错误的主要原因。

选考物理的考生总体来说很优秀。

如下表。

表1:肇庆市2019年高考各选考科目考生的重点线、本科线上线率从表中可以看到,选考物理的考生,重点上线率大约是选考生物考生的7倍,本科上线率大概是选考生物考生的4倍。

这说明选考物理的考生,其成绩比选考生物的考生优秀,如果选考物理的考生改为选考生物,将可以获得更高的标准分,能得到更好的高校录取。

于是,选考物理的学生比例逐年下降,以下是连续6年广东省(全省)选考物理的考生占全体考生的比例的数据。

表2:广东省2019-2019年选考物理的考生人数占全体考生的比例选考物理的考生以约17%的比率逐年减少,它不是一种偶然现象,而是一种必然原因造成的。

这一必然原因就是高考计分方法的错误,造成学生不按兴趣和特长来选择自己喜爱的选考科目,而是利用计分方法的缺陷,从有利于录取的功利视角选择了投机。

其结果,不仅影响了高校的合理招生,也对高中教学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在发现这种弊端的情况下,从2019年开始,广东省放弃了以上高考方案,改用“文综”“理综”方式,意味着这次试点的失败,该失败的关键原因,就是高考计分方法的错误。

当今浙江省等新高考方案,跟当年广东省高考试点方案大体相同:都是以选考科目来体现选择性;都是以等级方式呈现选考科目成绩;都把选考科目成绩跟必考科目成绩合并一起,作为高校招生录取的总成绩,两个方案具有完全相同的本质特征。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变化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变化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变化一、引言《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是我国教育部发布的一项重要文件,对高中物理课程的教学目标、内容和评价等方面进行了规定。

本文将从知识结构、能力培养和教学方法三个方面,详细介绍《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相比以前版本的主要变化。

二、知识结构的调整1.知识点的增加和优化:相比以前版本,新版物理课程标准增加了一些新的知识点,如电动势与电位差的关系、电流在导体中的传播速度等。

同时,对一些过时的知识点进行了删除或调整,使得物理课程更加符合现代科学发展的要求。

2.知识内容的深化和扩展:新版标准对一些核心知识进行了深化和扩展,增加了对物理原理的更加深入的解释和探讨。

例如,对电磁感应和电磁波的学习更加突出其物理本质和实际应用,拓宽了学生对物理学科的认识和理解。

三、能力培养的强调1.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新版标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

要求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能够灵活运用科学方法进行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

2.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的提升:新版标准增加了对实验操作和实际应用的要求。

要求学生能够独立设计和实施简单的物理实验,并通过实验结果进行数据处理和结论总结。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要求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新版标准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能够积极参与科技创新和社会实践活动,关注科学与社会的互动关系。

四、教学方法的更新1.探究性学习和问题驱动的教学:新版标准提倡采用探究性学习和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发现问题。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探索,深入理解物理知识。

2.多媒体技术和信息化教学手段的运用:新版标准鼓励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和信息化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

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物理学科教学指导意见

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物理学科教学指导意见

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物理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为了积极稳妥地推进我省普通高中物理学科第一阶段新课程改革的实验工作,便于广大教师更好地把握《高中物理课程标准》,规范高中物理教学,特制定《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物理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

1.《指导意见》是浙江省高中新课程教学指导专业委员会在分析浙江高中物理教学实际和总结、反思其它省新课程实验实施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通过对《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和高中物理新课程实验教科书的研究而制定的,它是我省界定高中物理教学内容、教学深广度的标准,是学生学业评价的重要依据。

每一个教师应认真学习、准确把握。

2.《指导意见》分章按照“课程标准内容”、“教学要求”、“教学建议”三个栏目编写。

“课程标准内容”采取按章直接从《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摘录的方式,便于教师检索。

“教学要求”以节为单位,分“基本要求”、“发展要求”与“说明”三部分。

主要是提出学生学习要达成的三维目标,提示教师要完成的教学任务。

“基本要求”是指全体学生在模块学习期间都要达到的要求;“发展要求”是部分有能力的学生在模块学习期间可以达到的要求。

“教学建议”按章对如何实施教学和达成教学目标提出导向性建议,供教师参考。

3.教学要求表述中的行为动词与《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所采用的行为动词相同,有的行为动词前加有“初步”、“大致”、“简单”等词,其对应的水平比原行为动词的水平低。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一、课程标准内容1.通过对质点的认识,了解物理学研究中物理模型的特点,体会物理模型在探索自然规律中的作用。

2.理解位移、速度和加速度。

二、教学要求第1节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第2节时间和位移第3节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第4节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第5节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三、教学建议1、课时建议2、教学建议(1)本章出现意义相近和意义相对的概念较多,如参考系与坐标系,时间与时刻,速率与速度,路程、距离与位移,矢量与标量,瞬时速度与平均速度,速度、速度的改变与速度的变化率,等等,学生学习时容易混淆。

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标准--物理

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标准--物理

20XX年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标准物理浙江省教育考试院编制考试性质与对象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是在教育部指导下,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的全面衡量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的考试。

其主要功能是引导普通高中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必修课程教学要求,检测高中学生的学业水平,监测、评价和反馈高中教学质量。

考试成绩是高中生毕业的基本依据,也是高校招生录取和用人单位招聘的重要参考依据。

高中物理学业水平考试标准是依据《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和《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物理》(2012版)的要求,按照学业水平考试的性质和特点,结合本省高中物理教学的实际制定而成的。

高中物理学业水平考试实行全省统一命题、统一施考、统一阅卷、统一评定成绩,每年开考2次。

考试的对象是在本省中小学学生电子学籍系统中注册获得普通高中学籍的且修完物理必修课程的所有在校学生。

考试目标与要求(一)考试目标高中物理学业水平考试旨在考查学生学习高中物理必修课程后,在物理学科方面的基本科学素养。

具体体现在:考查学生对高中物理必修课程中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包括具体的物理现象、物理实验、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物理方法、典型的物理模型和物理过程)的掌握情况;考查学生运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结合生活经验、物理学科基本原理和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考查学生对高中物理必修内容中基本实验的观察与操作技能,以及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推理并得出结论等探究能力。

高中物理学业水平考试注重考查学科基本能力。

物理学科基本能力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记忆识别能力:指能表述或再认所学物理知识的能力。

物理知识包括物理学的重要史实(现象、实验、人物)、术语,重要的物理常量,常见的元器件,概念的定义、符号、单位和规律的表达式和图示等。

②认识理解能力:指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和规律的能力,包括了解物理概念、规律的引入背景,明确它们的物理意义、文字表达、图象表述、数学表达式、适用范围和条件,区分相近的物理概念,并能运用概念和规律解释较为简单的物理问题。

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概述(2023年修订版)

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概述(2023年修订版)

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概述(2023年修订版)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概述(2023年修订版)1. 引言根据我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指导,结合新时代教育改革的要求,2023年修订版的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旨在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提高物理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本文档对2023年修订版的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进行详细概述。

2. 课程标准修订的总体思路2.1 坚持立德树人,强化物理课程的德育功能,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2 强调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物理观念、科学思维、实验技能和科学态度。

2.3 优化课程结构,提高课程的综合性、实践性和创新性,注重物理知识与实际的联系。

2.4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路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 课程目标3.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掌握物理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具备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2 过程与方法学生能运用科学思维方法分析问题,具备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能力,能运用物理学方法解决复杂问题。

3.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认识物理学科的社会价值,树立科学态度,培养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4. 课程内容4.1 必修课程包括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和现代物理等五个部分,注重基础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4.2 选择性必修课程包括天体物理、生物物理、材料物理等方向,强调学科交叉,拓宽学生知识视野。

4.3 选修课程包括物理实验、物理探究、物理竞赛等,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5. 课程实施建议5.1 教学建议教师应依据课程标准进行教学设计,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5.2 评价建议注重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全面评价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5.3 教材编写与使用建议教材应体现课程标准的要求,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实践能力。

6. 结语2023年修订版的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顺应新时代教育改革的要求,强调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注重课程的实践性和创新性。

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语文等 十五个学科课程标准(实验)的通知

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语文等 十五个学科课程标准(实验)的通知

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语文等十五个学科课程标准(实验)的通知
教基〔2003〕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委: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经国务院同意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大力推进教育创新,我部研制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语文等十五个学科课程标准(实验),并分别经教育部党组和课程标准专家审议会讨论通过。

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学习研究。

课程实验将于2004年秋季在部分省市进行,拟参加课程实验的地区要正式向教育部提出申请,并根据本地实际制订全面的课程实验工作方案,组织好新课程的学习和培训,精心组织实验工作。

有关课程实验的具体事宜将另行通知。

附件: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
普通高中日语课程标准(实验)
普通高中俄语课程标准(实验)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
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
普通高中艺术课程标准(实验)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
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教育部二OO三年三月三十一日。

教育部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版

教育部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版

教育部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版一、概述1.1 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与物理教育的重要性 1.2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的编写背景和目的二、课程目标2.1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思维2.2 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研究能力2.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2.4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三、教学内容3.1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的纲要和结构3.2 物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3.3 经典力学、热学、电磁学和光学的基本内容 3.4 现代物理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四、教学要求4.1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4.2 提高学生的物理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 4.3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4.4 提升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学习兴趣五、教学方式5.1 以问题为引导的探究式教学5.2 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和方法5.3 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的结合5.4 多媒体教学与素质教育相结合六、评价方式6.1 学业水平考试评价6.2 课程实验和实践评价6.3 学生参与度和合作学习评价6.4 学科讨论和项目研究评价七、教师素质与培训7.1 对教师的基本素质和专业能力的要求 7.2 教师的继续教育和培训体系7.3 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与学科研究能力的培养八、课程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与反思8.1 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的原因8.2 教师缺乏创新教学方法的问题8.3 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不足8.4 多媒体教学效果不佳的原因九、结语9.1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的意义和作用9.2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的意义和作用9.3 对普通高中物理教育的未来展望以上是基于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版的相关文章大纲,旨在对该标准的内容进行全面梳理、解读和总结。

希望本文的内容能够为相关教师和学生提供一些参考和启发,进一步推动我国普通高中物理教育的发展。

在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版中,教育部对普通高中物理教育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目标和要求,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实验技能、创新意识和科学研究能力。

【恒心】2014年浙江省物理考试大纲对高中物理教学的启示

【恒心】2014年浙江省物理考试大纲对高中物理教学的启示

对考生的能力要求
(一)理解能力;
(二)推理能力;
(三)分析综合能力;
(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 (五)实验与探究能力。
关于Ⅰ、Ⅱ的说明
• I.对所列知识要知道其内容及含义,并能在有关问 题中识别和直接使用。与课程标准中的“了解” 和“认识”相当 。 • II.对所列知识要理解其确切含义及其他知识的联 系,能够进行叙述和解释,并能在实际问题的分 析、综合、推理和判断等过程中运用。与课程标 准中的“理解”和“应用”相当。 • 对表中各知识点的考查均不超过《浙江省普通高 中新课程实验第一阶段学科教学指导意见》(物理) 中所规定的教学要求。
校对:李炳璋(高考研究专家、高考辅导名 师、壹课网王牌名师)
2014年的物理考试大纲 对高中物理教学的启示
讲座要点
一、2014年高考物理考纲分析;
二、近5年来高考物理考题总体特点分析; 三、从阅卷中看到的失分情况分析; 四、高三物理教学和复习的一些建议。
一、2014年高考物理考纲分析
应关注的5份重要材料
说明
• 高考物理试题着重考查考生的知识、能力 和科学素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意科 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联系,注意物 理知识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广泛应用, 以有利于高等学校选拔新生,并有利于激 发考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培养实事求是的 科学态度,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促进“知 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 度与价值观”三维课程培养目标的实现。
模块3-1考试内容与要求 主题 电路 欧姆定律 电阻定律 电阻的串、并联 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电功率、焦耳定律 磁场、磁感应强度、磁感线 磁通量 通电直导线和通电线圈周围磁场的方向 安培力、安培力的方向 匀强磁场中的安培力 洛仑兹力、洛仑兹力的方向 洛仑兹力公式 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 内容 要求 Ⅱ Ⅰ Ⅰ Ⅱ Ⅱ Ⅰ Ⅰ Ⅰ Ⅰ Ⅰ Ⅱ Ⅰ Ⅱ Ⅱ

2013版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全文

2013版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全文

2013版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全文2013版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全文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进行介绍:一、总则《2013版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是根据《普通高中课程教学大纲(实验)》的要求,以物理学科基本内容为依据,对高中物理教育的目标、内容和要求进行规范,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思维能力。

二、教育目标高中物理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的掌握,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科学实验的操作和科学实验的分析与解释能力。

三、课程内容高中物理课程内容分为六个大的知识领域:力学、热学、光学、电学、现代物理和科学探究。

其中力学包括质点力学和刚体力学,热学包括分子动理论和热力学,光学包括几何光学和物理光学,电学包括电荷、电流、电场和电磁感应等内容,现代物理包括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等内容。

科学探究是贯穿整个课程的主题。

四、教学要求《2013版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对教学要求做出了详细规定。

教学要求包括知识与理解、能力与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

学生应该通过学习物理课程,具备一定的物理学知识,能够理解和掌握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同时,学生还应该具备科学实验的能力,能够进行简单的实验操作,并能够分析和解释实验现象。

五、教学方法《2013版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对教学方法也做出了要求。

教师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实践、探究、讨论、实验等,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教学内容应该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学习经验相结合,鼓励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和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

六、教材与资源教材的选用应符合《2013版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

教师还可以选择其他相关的教材和参考资料进行教学。

同时,教学中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和实验仪器设备等资源进行辅助教学。

七、评价与考核评价与考核是衡量学生学习成果的重要手段。

教师可以通过考试、实验报告、作业和课堂表现等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

评价的内容包括知识与理解、能力与技能、实践操作和科学实验的分析与解释能力等。

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标准--物理

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标准--物理

20XX年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标准物理浙江省教育考试院编制考试性质与对象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是在教育部指导下,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的全面衡量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的考试。

其主要功能是引导普通高中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必修课程教学要求,检测高中学生的学业水平,监测、评价和反馈高中教学质量。

考试成绩是高中生毕业的基本依据,也是高校招生录取和用人单位招聘的重要参考依据。

高中物理学业水平考试标准是依据《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和《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物理》(2012版)的要求,按照学业水平考试的性质和特点,结合本省高中物理教学的实际制定而成的。

高中物理学业水平考试实行全省统一命题、统一施考、统一阅卷、统一评定成绩,每年开考2次。

考试的对象是在本省中小学学生电子学籍系统中注册获得普通高中学籍的且修完物理必修课程的所有在校学生。

考试目标与要求(一)考试目标高中物理学业水平考试旨在考查学生学习高中物理必修课程后,在物理学科方面的基本科学素养。

具体体现在:考查学生对高中物理必修课程中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包括具体的物理现象、物理实验、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物理方法、典型的物理模型和物理过程)的掌握情况;考查学生运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结合生活经验、物理学科基本原理和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考查学生对高中物理必修内容中基本实验的观察与操作技能,以及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推理并得出结论等探究能力。

高中物理学业水平考试注重考查学科基本能力。

物理学科基本能力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记忆识别能力:指能表述或再认所学物理知识的能力。

物理知识包括物理学的重要史实(现象、实验、人物)、术语,重要的物理常量,常见的元器件,概念的定义、符号、单位和规律的表达式和图示等。

②认识理解能力:指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和规律的能力,包括了解物理概念、规律的引入背景,明确它们的物理意义、文字表达、图象表述、数学表达式、适用范围和条件,区分相近的物理概念,并能运用概念和规律解释较为简单的物理问题。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物理实验第一阶段课程设置方案》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物理实验第一阶段课程设置方案》

物理根据教育部《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和《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第一阶段课程设置方案》等文件的精神,结合我省高中物理教学实际,对我省普通高中物理新课程(实验)第一阶段的实施,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以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指导,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每一位学生的成长为根本目的,从浙江高中教学的实际出发,以逐步深化、逐年推进为基本策略。

坚持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改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体现物理学科的基本特点,关注物理学科与科技、社会的密切联系和相互影响,促成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实现。

二、课程目标1、课程目标2、实施课程三维目标的基本原则(1)、融合原则。

物理教学的三维目标是以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为载体来实现的,教师在实施时不要将三维目标割裂开来,要力求三维目标的融合。

(2)、渐进原则。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维目标都是有层次的,教师在实施时不能一蹴而就,要循序渐进。

(3)、差异原则。

虽然任何知识的教学都具有实现三维目标的价值,但对不同的学习内容,三维目标的要求并不是均等的,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区别对待,有所侧重。

三、课程设置《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课程结构框图如下所示:考虑到浙江省普通高中教学的实际情况,我省决定在实验第一阶段只设置文、理二个系列.全体学生完成共同必修模块物理必修1和物理必修2的学习后,获得4个必修学分,接着文科与理科学生分别选修一个模块(选修1-1和选修3-1),完成余下的2个必修学分。

对于文科学生还可自主决定是否选修1-2模块,对于理科要参加高考的学生,还必须继续选修3系列中的三个模块(选修3-2、选修3-4和选修3-5),可自主决定是否选修3-3模块和物理实验专题及物理专题研修。

由于物理学科知识体系的严谨和连续性,我们认为应该对学生学习选修课的四、教学建议1、突出物理学科的特点实验是物理学的基础,观察与实验是学习物理最基本的方法。

(完整版)高中物理考纲

(完整版)高中物理考纲

Ⅲ、各学科考核目标、内容物理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和《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物理科)》,结合教学实际,确定高考理工类物理科考试内容。

考试内容包括知识和能力两个方面。

高考物理试题着重考查考生知识、能力和科学素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联系,注意物理知识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广泛应用,以有利于高校选拔新生,并有利于激发考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培养实事求是的态度,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促进“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课程培养目标的实现。

一、考试目标与要求高考物理在考查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并把对能力的考查放在首要位置。

通过考查知识来鉴别考生能力的高低,但不把某些知识与某种能力简单地对应起来。

高考物理科要考查的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理解能力①理解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确切含义,理解物理规律的适用条件,以及它们在简单情况下的应用;②能够清楚认识概念和规律的表达形式(包括文字表述和数学表述);③能够鉴别关于概念和规律的似是而非的说法;④理解相关知识的区别和联系。

2.推理能力①能够根据已知的知识和物理事实、条件,对物理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得出正确的结论或作出正确的判断;②能把推理过程正确地表达出来。

3.分析综合能力①能够独立地对所遇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研究,弄清其中的物理状态、物理过程和物理情境,找出其中起重要作用的因素及有关条件;②能够把一个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较简单的问题,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③能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运用物理知识综合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4.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①能够根据具体问题列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进行推导和求解,并根据结果得出物理结论;②能运用几何图形、函数图像进行表达、分析。

5.实验能力①能独立的完成表1、表2中所列的实验,能明确实验目的,能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能控制实验条件,会使用仪器,会观察、分析实验现象,会记录、处理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对结论进行分析和评价;②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制定解决方案;③能运用已学过的物理理论、实验方法和实验仪器去处理问题,包括简单的设计性实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根据教育部《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和《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第一阶段课程设置方案》等文件的精神,结合我省高中物理教学实际,对我省普通高中物理新课程(实验)第一阶段的实施,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以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指导,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每一位学生的成长为根本目的,从浙江高中教学的实际出发,以逐步深化、逐年推进为基本策略。

坚持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改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体现物理学科的基本特点,关注物理学科与科技、社会的密切联系和相互影响,促成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实现。

二、课程目标2、实施课程三维目标的基本原则(1)、融合原则。

物理教学的三维目标是以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为载体来实现的,教师在实施时不要将三维目标割裂开来,要力求三维目标的融合。

(2)、渐进原则。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维目标都是有层次的,教师在实施时不能一蹴而就,要循序渐进。

(3)、差异原则。

虽然任何知识的教学都具有实现三维目标的价值,但对不同的学习内容,三维目标的要求并不是均等的,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区别对待,有所侧重。

三、课程设置《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课程结构框图如下所示:考虑到浙江省普通高中教学的实际情况,我省决定在实验第一阶段只设置文、理二个系列.全体学生完成共同必修模块物理必修1和物理必修2的学习后,获得4个必修学分,接着文科与理科学生分别选修一个模块(选修1-1和选修3-1),完成余下的2个必修学分。

对于文科学生还可自主决定是否选修1-2模块,对于理科要参加高考的学生,还必须继续选修3系列中的三个模块(选修3-2、选修3-4和选修3-5),可自主决定是否选修3-3模块和物理实验专题及物理专题研修。

由于物理学科知识体系的严谨和连续性,我们认为应该对学生学习选修课的四、教学建议1、突出物理学科的特点实验是物理学的基础,观察与实验是学习物理最基本的方法。

教师不仅要充分利用实验室现有仪器,还要根据教学需要开发、制作实验器材,对能够演示的实验,要防止用电脑模拟演示的方法来替代。

在实验过程中,应该让学生明确实验目的,掌握实验技能,运用原理和方法设计实验方案,归纳实验结论,分析实验误差,使学生的操作技能与思维能力得到同步发展。

物理概念和规律是物理学的核心,概念与规律教学的根本意义在于理解,要为概念和规律的建构提供基础,把握概念和规律的内涵与外延,重视概念和规律在新情景中的应用。

物理学是一门与生活、科学、技术、社会紧密联系的学科。

在物理教学中,要通过多种途径,选取生活与科技中典型事例,丰富和充实物理教学的内容,使学生认识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影响,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提高学生应用物理知识的能力,增强物理知识服务于人类的意识。

2、着力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灵魂。

教师不但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志趣和专长,指导学生选择适合的选修模块,而且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基础和认知能力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进行教学。

既要利用新课程选择性的特点,为优秀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条件,又要关注学有困难的学生的困难及其成因,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信心。

3、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的一大亮点。

在实施物理新课程的过程中,要着力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提升主动、独立的学习能力,在合作学习中养成协作、分享的团队精神,在探究学习中加深对科学过程与方法的认识,提高探究未知世界的能力。

要处理好学生自主与教师主导之间的关系,小组合作与学生独立思考之间的关系,以及探究学习与接受式学习的关系,使不同的学习方式相互补充,相互促进。

防止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形式化、表面化、极端化倾向。

4、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和教学行为的改善物理新课程蕴含着许多新的教育理念,对每一位教师都提出了新的挑战。

在新课程的实施中,教师应该从传统的知识的传授者的角色中走出来,改善自己的教学行为,使自己不但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促进者,而且也成为一个孜孜不倦的学习者和探究者。

新课程的实施过程应该是教师教学行为不断优化的过程,是教师专业水平不断提高发展的过程。

要努力创设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的问题情境,制造学生认知上的冲突,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活动去建构并完善认知结构。

要创设一个良好的有利于师生共创共生、合作交往和意义建构的外部学习环境,支持并帮助学生通过探究活动来促进新意义的生成,使整个教学过程自始至终都充满着主动探究的学习气氛。

为了便于教师自我评价与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下面的三张表分别揭示了优秀教师的教学行为特征、“好课”的基本标准和优化课堂教学的方法与策略,既可作为教师教学行为评价的参照,也可供青年教师学习、借鉴。

5、把握教学的深广度准确把握教学的深广度是切实减轻学生学习负担、保证新课程顺利实施的重要方面。

课程标准对教学内容的规定比较宽泛,不同的教科书对课程标准规定的同一个教学内容,在深广度上的理解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教师要转变根据教材内容确定教学深广度的定势。

根据我省实际,省厅颁发了《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物理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教学指导意见》),它是浙江省高中新课程教学指导专业委员会在分析浙江高中物理教学实际和总结其它省新课程实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对《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和高中物理新课程实验教科书的研究而制定的,《教学指导意见》中“教学要求”以节为单位,分“基本要求”、“发展要求”与“说明”三部分。

“基本要求”是指全体学生在模块学习期间都要达到的要求;“发展要求”是部分有能力的学生在模块学习期间可以达到的要求;“说明”是对教学深广度的界定。

《教学指导意见》是高中物理教学内容、教学深广度、学分认定、学业评价、升学考试的基本依据,每位教师应认真学习、准确把握。

教学目标需要一个逐步达成的过程,要遵循教学的循序渐进原则。

教师要根据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的知识基础和认知水平,使高中物理课程的教学目标分步到位,逐步实现。

高中物理是学生普遍感到难学的一门课程,高中物理与初中科学之间,无论是知识难度和思维强度上,都有着较大的差异。

教师在高一阶段,要特别注意控制教学的难度。

要重视高中物理与初中科学的衔接,不要过早地将高考的要求下放到高一,防止学生出现严重的分化。

不同的学校和学生,学习水平有着较大的差异。

教师要根据所在学校和所教学生的实际水平,提出切实可行的教学要求。

防止教学要求上的“一刀切”和照搬照套的做法,以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信心。

五、评价建议教学评价的改革是高中物理课程改革的重要方面,要建立新的评价观,改变传统的评价方式,探索新的多元评价的方式,建构适合新课程理念和物理学科特点,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的评价体系,并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逐步完善评价体系,使之结构更合理,操作更简便。

要改变以往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择功能的做法,反对根据学生的考试分数对学生进行排队的做法。

重视发挥评价的激励、诊断和发展功能。

充分发挥评价促进学生成长的重要作用。

1、评价的基本原则(1)要坚持过程评价和终结评价相结合。

不但要评价学生在完成模块学习之后目标达成的情况,更要重视对学生在模块学习过程中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的评价。

要将评价与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用作业、提问、观察、谈话等多种方式即时、动态地了解学生。

或使用成长记录袋收集学生发展的过程性作品与资料,考查学生学习与发展的轨迹,以此促进学生的发展。

(2)要坚持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既要采用计分的方式对学生的测试成绩进行精确的评价,也要采用等级的方式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模糊的评价。

要根据不同的评价内容和评价目的,采用合适的评价方式。

(3)要坚持学生自评、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

通过学生自评,提高学生的自我认识水平;通过学生互评,促进学生的相互关注和相互关心;通过教师评价,促进教师对学生的关注和关怀。

通过不同评价主体评价结果的比较,调整对评价对象的认识。

互评以日常授课时形成的学习小组为单位,对本小组内各成员在参与物理模块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与小组同学的合作精神、对所学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和应用程度等方面作出评价。

(4)要坚持笔纸测试评价与操作考核评价相结合。

物理学基础理论学习水平的评价以纸笔测试评价为主,实验技能的学习以操作考核评价为主。

2、评价实施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是对学生学习动机、过程和效果的三位一体的评价。

在高中物理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应根据模块结构和学生学习的特点,针对学生参加模块的学习过程(含实验操作、探究活动等)进行评价,并以《普通高中物理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中的“教学要求”为依据,对学生模块学习的结果进行评价。

一个好的评价方案,必须是一个可以操作的方案,应遵循科学合理、简便易行的原则,并不是评价方案越完整、越繁琐、越新奇就越好。

在探索新的评价方案时,应当防止出现“为评价而评价”、完全摒弃传统评价手段、走形式主义道路的做法。

学生修完每一个模块后,由学校根据《浙江省普通高中学分认定管理办法(试行)》对学生的学分进行认定。

六、保障措施1、课程培训高中物理新课程的培训分省、市、县(市、区)、学校四级培训。

省、市培训主要以上岗培训为主,县(市、区)和学校培训主要以共同研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具体问题为主。

培训工作应充分发挥我省各市(区)物理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等骨干教师以及教研员的专业引领和示范辐射效应,有序、高效地进行。

各校要建立健全校本培训机制,校本培训主要采用教学经验交流、教学专题研究、开发新课程教学案例、教学论坛、观摩课、示范课、研究课等方式,解决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要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

2、教研制度与教师专业成长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针对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开展教学研究。

健全并完善集体备课制度,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围绕课程标准共同探讨教学方法,制订教学计划,并采用说课的形式交流教学设计,采用教学案例的形式进行教学反思。

采用课题研究的形式深化对问题的研究。

要通过形式多样、富有实效的教学研究活动,促进教师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的转变,有效地提高物理新课程的教学质量,提高物理教师自身的修养和素质,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要通过校本教研的途径,重建教师之间的伙伴关系,形造良好的学校教研文化,培养教师的协作精神。

健全省、市、县、校四级物理教研网络,要加强区域教研工作和区域之间的交流,提高各级教研部门和高中学校物理教研组指导、管理和实施物理新课程的能力。

各级教研室物理教研人员要改进教研活动方式,与广大基层学校物理教师形成优势互补、共同研究、携手共进的协作伙伴,为实施物理新课程探索新途径,积累新经验、培育新成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