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建设之痛推进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已迫在眉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记

危机篇:城市发展遭遇“垃圾围城”

一、建筑垃圾的危害

1、占用大量土地,降低土壤质量

2、破坏大气环境,影响空气质量

3、污染水源,严重影响人体健康

4、恶化城市环境,破坏城市形象

二、目前建筑垃圾的处置方式

一是对未经任何处理的建筑垃圾进行直接填埋

二是进行轻度分拣出废金属、废混凝土

三是试点建筑垃圾资源化

现状篇:建筑垃圾资源化迫在眉睫

一、国内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现状

二、南京建筑垃圾资源利用现状

1、建筑垃圾全过程管理有待加强

2、建筑垃圾资源利用技术瓶颈已突破

3、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已经悄然启动

4、建筑垃圾“无处可去”和新墙材企业“无米下锅”形成鲜明对比问题篇:建筑垃圾资源化遭遇“成长的烦恼”

挑战之一:缺乏统筹协调力度,综合管理机制有待完善

挑战之二:源头问题没有解决,建筑垃圾循环利用成本高

挑战之三:设施建设推进缓慢,资源化利用率较低

挑战之四:产业扶持政策不明晰,市场缺乏保护机制

建议篇:建立建筑垃圾资源化长效管理机制

一、立法先行,完善标准体系建设

二、理顺关系,明确建筑垃圾资源化的组织机构

三、推行建筑垃圾集中处理, 建立专业的建筑垃圾处理场

四、明确利废路线图,打造固体利废产业链

题记: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多角逐力”的发展模式、“危机驱动型”的社会形态,使我国的各项社会事业在紧迫感和危机感中悄然前行。没有危机就没有进步,但是,危机又会给社会发展带来不确定性。“垃圾围城”给我们带来了危机,促进了我们开展资源化利用,但相关的不确定因素,立法的空白,监管的缺失,行政的缺位,使我们的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之路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而破解这些挑战的方法,就是创新监管和运营模式,立法先行,建立起一个长效的建筑垃圾资源化长效运行管理机制。

有人曾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十年来我们周围最大的变化是什么?几乎半数的人给出的回答都是城市面貌。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一间间危楼平房被高楼大厦所置换,上百条马路、胡同被一条条通衢大道取代,每次走在光鲜灿亮的大街上,可能没人想到,那些被拆除下来的建筑垃圾到底去了哪里!

当威胁或危机还没有真正显现在眼前的时候,让社会公众在其不可知的领域饱含“忧患意识”,显然过于苛刻。然而,每年大量的施工建设和拆迁改造工程产生的数亿吨建筑垃圾,它正悄悄地向我们的生活逼近,正在威胁着我们的生存环境和生存空间,正在侵蚀着我们城市的肌体,正在毁灭着我们的身体健康。

危机篇:城市发展遭遇“垃圾围城”

所谓建筑垃圾,就是指新建、改建、扩建、维修、装修和拆除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管网等过程中产生的弃土、弃料及其它废弃物。主要包括建筑渣土、废砖、废瓦、废混凝土、散落的砂浆和混凝土,此外还有少量的钢材、木材、玻璃、塑料、各种包装材料等。

据相关资料显示,我国建筑垃圾数量已占到城市垃圾总量的30%到40%,产生总量达到亿吨/年。而南京,每年产生的建筑垃圾也达4000万吨,是城市生活

垃圾的10倍还不止。按照国际测算法,每掩埋万吨建筑垃圾需要占用土地亩,我市每年产生的建筑垃圾就需要5000亩以上土地来掩埋,掩埋过的地方将永久不能复耕。大量的土地占用,已成为南京最大的环境隐患之一。而且,每年我市还在按照近2000万平方米的新建建筑面积在增加,再加上道路及旧城改造,新产生的建筑垃圾将是一个十分令人震撼的数字。如果这些建筑垃圾不能被合理利用,既不符合国家提出的垃圾处理“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的要求,拉扯了南京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指标体系”建设的后腿,更会给社会、环境和资源带来重大影响。可以说,“垃圾围城”已经不是危言耸听,而是迫在眉睫的严峻挑战。

一、建筑垃圾的危害

开展建筑垃圾的综合化处置和资源化利用,有必要先来分析一下建筑垃圾的危害:

占用大量土地,降低土壤质量。随着城市建筑垃圾量的增加, 垃圾堆放点也在增多, 垃圾堆放场的面积也在不断地扩容。南京每年4000万吨建筑垃圾,需要5000亩土地来做掩埋或堆场,不能不让人为之动容。而且随着道路、房屋等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基本建设量的扩大,这种矛盾将会越来越突出,不知我们还有多少土地可以拿得出来!

露天堆放的建筑垃圾在种种外力作用下, 较小的碎石块会进入附近的土壤, 改变土壤的物质组成,破坏土壤的结构, 降低土壤的生产力。更有一些乱倒乱埋垃圾者,彻底破坏了土壤环境。今年6月份发生的“南京机场路香樟树风波”事件,曾引起季市长的愤然一怒,原来香樟行道树底下竟然全是建筑垃圾,难怪十几年来竟还只是一点点小树苗。

破坏大气环境,影响空气质量。建筑垃圾在堆放过程中, 在温度、水分等作用下, 某些有机物质易发生分解, 产生有害气体;一些腐败垃圾则易散发出刺鼻臭味, 垃圾中的细菌、粉尘随风飘散, 造成对空气的严重污染;少量可燃建筑垃圾在焚烧过程中会产生有毒的二恶英等致癌物质,形成对空气的二次污染。

污染水源,严重影响人体健康。建筑垃圾在无规范的堆放和填埋过程中,由于发酵和雨水的淋溶、冲刷,以及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浸泡而渗透出的污水,极易造成周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严重污染。

恶化城市环境,破坏城市形象。城市建筑垃圾占用空间大,堆放杂乱无章,与城市整体形象极不协调。

工程建设过程中未能及时转移的建筑垃圾往往成为城市的卫生死角。混有生活垃圾的城市建筑垃圾如不能进行及时处理,一旦遇到雨天,脏水污物四溢,恶臭难闻,并且往往成为细菌的滋生地。

南京是两型社会的示范城市,对环境及资源利用要求相当高。何况建筑垃圾的这些危害,是任何一个城市管理者都不愿意看到的。城市建筑垃圾已经成为城市发展过程中不可承受之重,是一种难言的痛楚,更是城市发展的顽疾。治疗这一顽疾,已经成为考量城市经营和管理者的执政能力,能否担当起社会责任的重要命题之一。

二、目前建筑垃圾的处置方式

有人说,世界上本没有什么垃圾,只有放错地方的资源。所谓垃圾,只不过是在社会及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因技术或条件有限,对这些“放错地方的资源”的处置方式不同,最终导致人们给出的定义不同而已。目前,在城市建筑垃圾的处理方法大体停留在两种类型上:

一是对未经任何处理的建筑垃圾进行直接填埋,约占95%;

二是进行轻度分拣出废金属、废混凝土,仅占5%左右。

三是试点建筑垃圾资源化。通过对建筑垃圾分选、破碎、筛分加工,利用建筑垃圾中的渣土制成渣土砖;利用废砖石和砂浆与新鲜普通水泥混合再添加辅助材料,生产出轻质砌块;利用废旧水泥、砖、石、沙、玻璃等经过配制处理,制成空心砖、实心砖、广场砖,利用建筑废弃混凝土粗细骨料,制成多孔砖、自保温砌块等。

前两种处置方法虽然弊端很多,但这是目前各城市通常的处置方法。我市目前也主要以这两种处置方法为主。至于第三种方法,是目前最受推崇的做法,不过,由于受认知、技术、习惯、时间、资金及政策的影响等,各地的资源化利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